電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23:3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影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語言與文化意象
語言(Language)不僅是人類思想感情表達與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真切地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態地域、、物質文化、、風俗習慣等。不同的語言決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方式。語言在有聲電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為聲畫同步的視聽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擬現實,創造出酷似“真實”的藝術時空。如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簡愛》、《王子復仇記》、《葉塞尼亞》等優秀譯制片中那玲瓏別致、清晰明亮、頗具異國風情的語言,逼真、、隨意,充滿了生活氣息。因而這些精彩的對白、片段令人百聽不厭,久久不能忘懷,它們留給觀眾余韻不盡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image)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了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3](P184)物象(Physicalimage)與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義的載體,是形成意象的客觀事實;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語言文化環境中的引伸意義。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語境中,“以具體來表現抽象,以已知或易知來啟迪未知或難知。”[4](P137)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賦”中用蜉蝣這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來比喻人生的短暫,人很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5](P509)諺語Itisthelaststrawthatbreaksthecamel’sback.[6](P1578)意為“駱駝負載過重時,再加上一根稻草也會把它壓死。”諺語中意象詞語thelaststraw“最后一根稻草”,生動形象地寓意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無可忍的極點。”
二、重構文化意象
譯制片又稱翻譯片,顧名思義,一些國外優秀的影片必須通過翻譯方能為中國觀眾所接受。電影翻譯與其它文學作品翻譯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形象思維中高超的藝術意境。但電影翻譯又有區別于其它翻譯的特殊性,即其譯文要做到能見之于文,形之于聲,達之于觀眾。著名翻譯家Nida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直接或是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其相應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幾乎很自然地體現在語言上的不相同。”[7](P28)
漢語、英語分屬兩大不同的語系。漢語是象形文字而英語是一種字母文字。要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語際間進行成功切換,這對電影翻譯工作者來說不是件易事。但研究表明老一代電影翻譯工作者不僅給觀眾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優秀譯制片,同時也給電影翻譯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英國電影RedShoes播放時被譯成“紅舞鞋”,覺得也無可厚非。此片主要講述了英國一名芭蕾演員面對愛情與事業而不能作出正確抉擇,最終走向斷崖的凄惋的故事。盡管“紅舞鞋”正確無誤地譯出了的原意,也緊扣劇情,但直譯的平鋪直敘,沒有更深的寓意。觀眾如果光看片名,確實難以激起任何聯想的波瀾。80年代后期,在一次外國優秀影片巡回展的大幅廣告上RedShoes這部英國影片片名被譯成了“紅菱艷”,細細品味“紅菱艷”這一譯文,譯者把那雙纖巧的紅舞鞋比作了中國觀眾婦孺皆知的紅菱。它寓意紅菱雖生長于濁水污泥,卻嬌艷迷人,特別是那兩只彎彎的紅菱角,猶如中國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雖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淚,有的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因此“紅菱艷”這一片名隱含穿著如紅菱般舞鞋的艷麗卻薄命。
譯者把這一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紅菱”注入其翻譯中,從而成功地重構了一幅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悉、能會意、肯接受的嶄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構(ReconstructionofCultureImage)這一巧奪天工的翻譯手法在電影翻譯中隨處可見。如美國電影WaterlooBridge這一片名原意為“滑鐵盧橋”。眾所周知,1817年英國在泰晤士河上出資建造了滑鐵盧橋,以此來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侖而取得的滑鐵盧戰役的勝利。如果依據英文直譯成“滑鐵盧橋”,乍一看,觀眾定會認為這是部與拿破侖打仗有關的戰爭片或介紹與該橋建筑有關的紀錄片。但看過此片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片。
影片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輕漂亮的女演員瑪拉在滑鐵盧橋上結識了青年軍官羅依,并成了戀人。而后,瑪拉獲悉羅依戰死疆場,痛不欲生,為了生存淪落為妓。當羅依奇跡般地出現時,她無法面對現實,為了愛情和名譽,她再次來到與羅依初戀的地方,喪生在車輪滾滾的滑鐵盧大橋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中,有著許多與之相仿的神話傳說。如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陜西省藍田縣一年一度的“藍橋相會”等。而“藍橋相會”的傳說與WaterlooBridge故事情節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譯者把原名“滑鐵盧橋”譯成了“魂斷藍橋”,這樣做不僅避開了中國觀眾由于地城文化差異、背景知識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藍橋”這一隱含中國文化的意象能使觀眾一看到片名即刻領悟到這是部關于愛情的電影。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的意義在于它能及時有效地達到使譯文與觀眾勾通,使觀眾心領神會的效果,由此來吸引廣大的影迷,創造譯制片票房紀錄的新高。仔細認真研究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這樣的翻譯手法會不時令人拍案稱奇。三、文化意象的修潤
由于中外觀眾知識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電影翻譯工作者應盡可能地幫助觀眾去理解那些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地域文化、宗教習俗等有著密切相關的語言現象。電影翻譯中如果對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潤(ModificationofCulturalImage)處理,就事論事直譯,會造成這一文化意象的缺損,文化涵義支離破碎。英國電影《魂斷藍橋》[8]一開始,有這樣一段畫外音:Announceer’sVoice:At11:15thismorning,thePrimeMinisteer,speakingtothenationfromNumbeerTenDowningStreet,announcedthatGreatBritainisatwarwithGermany.
廣播員的聲音: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于交戰狀態。
應該指出此例忠實地譯出了原文的字面層意義。但對“唐寧街10號”這一隱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補充說明的話,相信絕大多數普通觀眾會茫然不知其所云。其一、觀眾不知道這個“唐寧街10號”在什么地方?其二、他們更不知道廣播員在這里特地提及這個地名有何特別的寓意?為了使電影譯文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之于廣大觀眾。譯者宜對上述譯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補修潤,如:
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邸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于交戰狀態。
通過增補“英國首相府邸”,觀眾這才真正認識到了“唐寧街10號”的“廬山真面目”。至此,“唐寧街10號”所隱含的意象立體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觀眾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寧街10號”的全部文化內涵。又如:
Peter:Oh,this?Well,IlikeprivacyIretire.Yes,I’mverydelicateinthatrespect.Pryingeyeeeesannoyme.BeholdthewallsofJerichho!Err,maybenotaaasthickaastheonesthatJoshuablewdownwithhistrumpet.Ijustshowyoumyheart’sintherightplace,I’llgiveyoumybestpairofpajamas.DoyoumindjoiningtheIsraelites?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耶利哥城墻,比不上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墻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此例選自英國電影《一夜風流》[9]。這段對白譯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在這段譯文中出現了“耶利哥城墻,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三個與《圣經》故事有關的詞語。眾所周知,東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國,中國觀眾對佛教還可略知一二,而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宗教歷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因而在影片切換的瞬間讓中國觀眾把上述三者的關系聯系起來是件難事,他們會搞不懂這“耶利哥城墻”、“約書亞”、“以色列人”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直譯用于上述譯文中不僅令中國觀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同時也失去了電影翻譯的真正意義。
為使中國觀眾明白這三個詞語間的關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豐滿起來,譯者應在電影翻譯過程中對這段文字作如下潤色: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像《圣經》中的耶利哥城墻,雖比不上《圣經》里以色列人的軍長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墻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由于對“耶利哥城墻”、“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些出自《圣經》故事的詞語增補了必要的文化涵義修潤詞后,觀眾不僅了解了這些“典故”的出處,同時在上下語境中也弄明白了最后一個詞語“以色列人”的特定意指。修潤增強了語言文字在語境中的透明度;增強了文化意象在觀眾認識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轉換
語言學家認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觀現象,不同的民族語言會給它“刷上不同的顏色”。緣于此,文化意象的錯位(NonequivalenceofCultureImage)會具體表現為作為喻體的文化意象上的差異。換言之,在一種文化傳統中一個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種文化里卻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如英國電影《呼嘯山莊》[10]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Isabella:It’sabrother’sduty,dearEdgaar,tointroducehissisteertosomeothertypethanfopsandpaleyoungpoets.
Edgar:Oh,youwantadragon?
Isabella:Yes,Ido.Withafierymustache.
依莎貝拉:這是一個哥哥的義務,親愛的埃得加,你總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風的年輕詩人吧。埃得加:哦,你該不是想嫁一個龍騎兵吧?
篇2
[摘要]:2007-2008年,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回溯和反思構成了電影研究領域核心的話題,電影產業制度的優化和院線的改革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電視藝術研究在聚焦電視劇創作的同時,對文藝欄目和紀錄片的思考也日趨深入。
Abstract:Thekeytopicsaboutthemoviestudiesin2007-2008aremainlyfocusedonexploringandreflectingthedevelopmenthistoryofChinesemovieinthepast30years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waslaunchedin1978.Therefinementofmovieindustrysystemandreformoftheaterchainmanagementarealsowidelydiscussed.Thestudiesoftelevisionartaremainlyfocusedontheproductionsoftelevisiondrama,andtheresearchmakesprogressinthefiledoftelevisionartcolumnsanddocumentary.
Keywords:China;Movie;TelevisionArt;ResearchDevelopment;AnnualReport
2007-2008年,對于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回溯和反思構成了電影研究領域核心的話題,隨著一批國產大片的上映,對于大片現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較大發展,電影產業制度的優化和院線的改革成為人們關注的議題。在電視藝術領域,對近年熱播的家庭倫理劇、東北農村劇、軍旅劇的批評趨于活躍,圍繞著大地震和奧運會制作的電視文藝節目也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紀錄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上篇:電影學研究綜述
一、中國電影史研究
隨著中國電影百年華誕的到來,一系列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進行系統梳理和研究的叢書、論文相繼面世,丁亞平所著的《影像時代的中國電影簡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著重探討了中國電影視覺再現與存在的歷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間)、時代政治經濟力量(現實空間)以及社會文化精神(真實空間)消長變化及發展的歷史。邸世杰,劉洪才主編的《廣播電影電視專業技術發展簡史(下冊:電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顧了我國電影技術各專業的百年成就,以及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做出的貢獻。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電影史研究的特點是出現了不少帶有濃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著力重構抗戰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間的雙城故事,藉此呈現中國電影文化的復雜多義。陳文平、蔡繼福編著的《上海電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斷代史的方式,評析各個時代上海電影發展狀況、特征以及審美流變。沈寂編著的《上海電影》(文匯出版社,2007)通過不同類型的影片概述上海電影的初創、發展、成熟的過程,折射時代特征和上海電影的獨特風格。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則試圖通過眾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對建國后上海電影自身的發展同當時特定的社會背景的聯系進行分析,構成對建國后多部上海電影文本的獨特解讀。
除上海電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熱點是香港電影史研究。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共同編著的《香港電影10年》(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電影發展的新態勢,以“融合與發展”為中心命題,圍繞“”這個關鍵詞,從產業、文化、創作等三個方面探討以來電影的發展變化。趙衛防的《香港電影產業流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對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進行多維度的詮釋與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繪出香港電影產業的流變過程。朱家昆的《香港類型電影漫談》(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為讀者展現了香港類型電影的興衰。此外,還有的灰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帝后列傳》(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閑話香港電影》(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現了一些對于電影發展歷程上重要團體或者個體的個案研究。吳筑清、張岱編著的《中國電影的豐碑——延安電影團故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意在填補中國電影史上關于延安電影團這一段歷史的空白,不少圖文史料均為首次發表,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鄒健的《中國新生代電影多想比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國電影新生代的誕生、轉軌和嬗變。謝晉編著的《謝晉電影選集》(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從謝晉導演現有的電影作品中精選出18部作品,收錄了謝晉導演的導演闡述,以及著名電影評論家的影評、劇照等。《謝晉畫傳》(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謝晉導演生平資料與他拍攝的眾多影片的珍貴圖片資料,該書的問世恰好成為人們對一代電影大師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紀念與緬懷。
2008年正值改革開放三十年,《當代電影》、《電影藝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都開辟了相關的專欄,對中國電影在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別進行論述。丁亞平的《社會空間與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電影發展》(《當代電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構中國電影——從學術史的角度關照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電影史研究》(《當代電影》2008年第11期)、饒曙光的《觀眾本體與中國商業電影之三十年流變》(《電影藝術》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影觀念的變化》(《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等論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30年以來中國電影美學、敘事范式等各個層面的發展與流變。
二、中國當代電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當代電影研究中,《2008中國電影藝術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作為國內第一部年度電影藝術創作報告,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組織撰寫。全書共包括十二個章節和一個專題研究,分別為中國電影創作年度綜述、年度熱點、年度創新、年度癥候、年度走向,導演藝術、劇作藝術、表演藝術、攝影藝術、聲音藝術、新技術、港產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專題研究中國進口分賬影片態勢分析。影協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推出這部藝術創作報告的目的,意在從電影創作本體上把脈國產影片,把理論家、評論家的判斷與聲音傳遞給社會大眾,以期在電影理論評論中堅持主流文化的聲音。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編著的《2008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是產業研究中心在《2007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傾力推出的第二部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全書分為年度產業發展總報告、專項研究報告和電影市場調查三大部分,客觀詳實地勾畫出年度電影產業發展脈絡,前瞻性地分析電影產業鏈各環節發展態勢與潛在問題。此外,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編著的《2007電影產業研究之國有影視企業卷》(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電影產業研究之影院發展卷•2008》(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黃勇主編的《2008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新華出版社,2008)、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主編的《2008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崔保國主編的《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07-200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都運用了最新的事實和翔實準確的數據,綜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統反映2008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狀況和發展特點。
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進一步改革發展,電影的全球化議題在近年來也吸引了不少學者的目光,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市場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成為研究者注目的焦點。尹鴻編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系統記錄和分析了中國電影近10年來在全球化、數字化和產業化的大背景下所進行的轉型,幫助我們更積極更有建設性地看待中國電影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當代電影》2008年第2期設置“文化軟實力與中國電影”專題,倪震的《軟實力和中國電影》、饒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軟實力和電影》和張頤武的《電影與21世紀中國新的發展——文化軟實力的展開及其意義》等論文,指出電影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總體戰略中占有不容忽視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來,國產電影不斷的尋找著自主品牌的創立途徑,并為此進行了長期而不懈的探索,國產大片便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應運而生并不斷前進。2007年電影《集結號》在無論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廣泛的贊譽,對此,賈磊磊的《事件電影:〈集結號〉》(《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構現實社會型主流大片電影觀念——〈集結號〉的啟示》(《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黃式憲的《犧牲與輝煌:樂觀的悲劇及其崇高之美——略論〈集結號〉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貴拓展》都表達出了對于中國大片在經歷了五年磨礪之后走向成熟期的樂觀態度,并由此觀照中國大片的前景和未來。
三、電影理論研究
在電影理論研究的著述方面,叢書成為2007-2008年中國電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學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學影視藝術叢書”,包括了梁明、李力的《電影色彩學》和王志敏的《電影語言學》,前者對電影中色彩的運用和意義闡釋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對電影成為一種語言的可能性進行充分的論證和闡述,把以往單純的理論研究真正變成了指導實踐的創造性思想。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單萬里、張宗偉主編的《紀錄電影分析》、饒曙光主編的《中國電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編的《歐洲電影分析》、胡克、游飛主編的《美國電影分析》、周涌、張希主編的《亞洲電影分析》等。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復旦博學•當代電影學教程”系列叢書也在2007、2008年相繼面世,2007年葛穎的《電影閱讀方法與實例》針對電影閱讀逐層深入的行為邏輯,提出了表層意義場、深層意義場和核心意義場等三層意義場的文本解讀方式。2008年黃文達主編的《外國電影史教程》以敘事電影的發展為主線,強調從全面、多元的角度認識、理解電影。金丹元的《電影美學導論》主要闡述電影美學的原理和基礎知識,結合具體作品的分析來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美學的發展趨勢。
范志忠的《當代電影思潮》(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通過對當代電影的敘事范式和美學流派的梳理,認為電影藝術作為成熟的一種標志,必然創造出特定的敘述范式,規范著電影人本人乃至后來者的創作與制作。汪方華的《現代電影:極致為美后新浪潮導演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體驗的真實”的影像本體觀并做出具體的美學原則的闡述。戴錦華著的《電影理論與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每一章節重點介紹一種電影理論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過對一部影片的細讀來展示對這一理論方法的運用。楊健的《拉片子:電影電視編劇講義》(作家出版社,2008)應用拉片子的方法,通過七部教學片、七部參考片、兩部電視劇,傳授影視編劇基礎理論和劇本寫作基本技巧。其他論著還有苑媛主編的《光與影——意象對話看電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爾主編的《電影藝術通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薛凌的《電影藝術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穎主編的《電影學論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編的《電影藝術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等。
在電影美學方面,王麗君的《當代電影美術先鋒設計及其審美形態》(《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介紹了當代電影美術先鋒設計在美學上表現出的一種獨異的、顛覆現存價值體系的反叛精神和多遠平衡的哲理表達。在這個方面的論文還有金丹元的《回歸本體——對于當下電影美學研究的質疑》(《電影藝術》2007年第1期)、陳犀禾、劉宇清的《電影本體與電影美學——多元化語境下的電影研究》(《電影藝術》2007年第1期)。電影符號學的研究是繼電影美學之外另一個研究重點,余紀的《電影符號學質疑》(《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對語言學意義上的電影符號學存在權利提出質疑,認為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都是全新的、多義的,甚至是任意闡釋的。吳迎君的《反思電影敘述學的研究誤區》(《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對電影敘述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挖掘。趙勇的《電影符號學研究范式辨析》(《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則對不同的符號學研究范式加以分類區別。相關的論文還有王志敏、陳捷的《電影語言:新概念與新版圖》(《影視藝術》2007年第10期)、史可揚的《新時期中國電影的美學困頓》(《影視藝術》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譯與介紹
在電影譯著圖書方面,對于經典電影大師的介紹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熱點。弗朗索瓦•特呂弗的《我生命中的電影》(黃淵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收錄了法國新浪潮領軍人物特呂弗的重要論文和資料。奧蒙的《電影導演論電影》(車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對電影導演的作品和他們的電影理論之間的關系做了系統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奧遜•威爾斯》(楊鵬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是國內首部對威爾斯進行系統介紹的評傳。基亞羅斯塔米等所共同編著的《特寫:阿巴斯和他的電影》(單萬里、李洋、肖熹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個人的電影筆記、相關訪談以及法國電影評論家撰寫的關于阿巴斯電影的批評文章組成。蘇伯的《電影的力量》(李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的立意雖然在于解剖與分析決定一部電影好壞的奧妙,但其實質卻是對美國價值觀進行解剖與分析。戴爾•牛頓和約翰•加斯帕爾共同創作的《低費用電視電影拍攝101》(賀微等譯,重慶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兩位低費用獨立制片的美國頂級制片人撰寫的國際性經典暢銷書,介紹了從腳本到屏幕的低預算數字影片制作的各個環節。梅內蓋蒂的《電影本體心理學——電影和無意識》(艾敏、劉儒庭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薈萃了本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梅內蓋蒂教授對世界一百部經典影片的剖析。納卡什的《電影演員》(李銳、王迪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對演員的誕生、功用和在電影史上的地位進行了評定和研究。德•斯賈汀的《日本異大師》(連城譯,吉林出版集團,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電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異色(叛逆)電影制作者”。
在論文方面,對于外國電影的介紹和研究也呈現了豐富多彩的發展態勢。與一直以來在學界占據主導地位的歐美電影研究相比,近年來對于亞洲電影的關注逐漸增多,成為一個新的亮點。《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設立了“韓國電影研究專題”,對近年來在國際影壇逐漸顯露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的韓國電影進行分析。此外,東南亞電影的發展在這幾年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陳時鑫的《新加坡電影業:發展、困境與挑戰》(《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阮氏寶珠的《越南電影業:旅途沒有終點,我們一直在路上》(《電影藝術》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當代越南電影的三副面孔》(《當代電影》2007年第1期)都將研究目光投向了這一極具潛力的領域。
在歐洲電影研究方面,對于德國和意大利電影的關注有所增加。《當代電影》2008年第3期在“外國電影”專欄中整合了德國電影專題。包括張艾功的《德國電影新現實主義潮流與東德身份的認同》、崔軍的《媒介:疏離的激情——德國電影中的東德記憶》、汪方華的《柏林墻:東德政治題材影片的一個胎記》,對德國電影中東德因素加以觀察。《電影藝術》2007年第6期在“國際視野”中設置意大利電影專題,顧博的《貝洛奇奧電影中的意大利政治變遷》、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從比薩透析當代意大利電影發展現狀》等,都對當代意大利電影進行了介紹。
縱觀2007-2008年的中國電影學研究,雖然在電影本體的理論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觀層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細致的探討,但是中國電影史的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關于電影產業發展和市場體制的變革等議題都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并向著務實、系統、學理的方向邁進。
下篇:電視藝術研究綜述
一、電視劇創作批評研究
2007-2008年,中國電視劇市場依舊延續著紅火的發展態勢,理論界對電視劇的批評也趨于活躍。歐陽宏生、秦麗、林林的《多樣化的題材•多元化的風格》(《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1期),侯洪、楊俊杰、劉杰的《2007年中國電視劇年度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2期),毛凌瀅的《現實題材的永恒魅力與藝術創新的積極探索——2007年中國電視劇創作綜述》(《電視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別對2006、2007年度的電視劇創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
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出臺多項措施,積極引導電視劇的創作,電視劇創作現當代題材的電視劇數量占了總量的絕大多數,其中以親情、愛情倫理敘事為核心的家庭倫理劇《金婚》、《親兄熱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繼父》、《雙面膠》、《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創下不錯的收視成績。黃美華、曾慶瑞的《現實主義召喚電視劇回歸——從近兩年播出的電視劇說起》(《現代傳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國電視劇在現實主義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創造出與積極健康的審美意蘊。此外,梁英的《觀察和呈現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劇〈金婚〉的敘述視角分析》(《電視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趙婧怡的《電視劇〈親兄熱弟〉的人物關系解讀》(《當代電影》2007年第5期),張子揚的《家文化的探索與重建——電視劇〈家事如天〉觀感六則》(《當代電視》2007年第7期)等文章則對這兩年家庭倫理、婚姻關系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創作進行了細致的解讀與剖析。
近幾年,從《劉老根》、《馬大帥》、《插樹嶺》、《希望的田野》到《鄉村愛情》、《圣水湖畔》、《福星臨門》、《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迅速搶占熒屏,成了收視主力軍,并帶動了相關批評研究的發展。張德祥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新突破》(《當代電視》2008年第4期)、普麗華的《影視輕喜劇:新農村生活的“熱媒介”》(《現代傳播》,2008年第2期)、馬梅的《電視劇〈鄉村愛情〉的美學追求》(《中國電視》2007年第3期)等論文,分別從宏觀和微觀方面分析了鄉村題材電視劇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個體文本創作的審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軍旅題材、革命歷史題材、現實題材、“紅色”經典改編為代表的主旋律題材電視劇生產創作的好勢頭依然不減。以《井岡山》、《恰同學少年》、《士兵突擊》、《闖關東》、《夜幕下的哈爾濱》為代表的主旋律電視劇的崛起,也引發了批評界的關注。張智華的《貼近大眾彰顯人性引導“勵志”——2007年主旋律電視劇辨析》(《電視研究》,2008年第2期)、劉潮的《對經典的重新詮釋和思考——論熱播劇〈夜幕下的哈爾濱〉的繼承和突破》(《電視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關東傳奇事生生不息中華魂——談五十二集電視連續劇〈闖關東〉》(《電視研究》2008年第3期)等論文,都從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電視劇貼近大眾情懷,塑造平民偶像,彰顯人性,進而引導大眾積極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電視劇理論研究
2008年適逢中國電視劇誕生50周年,趙玉嶸、王若芳、果青、陳友軍編著的《中國早期電視劇史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在鉤沉歷史史料的基礎上,對中國早期電視劇的發展脈絡作了較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補中國早期電視劇歷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學術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編的《中國廣播電視文藝大系:1977-2000理論•批評卷(上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收錄了1977-2000年公開發表在報刊雜志上的有關廣播影視的理論與批評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廣播劇、電視劇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該期電視劇批評的基本輪廓、發展流變。胡智鋒、董小玉主編的《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代性建構》(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尹鴻的《中國電視劇文化50年》(《電視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嵐、羅艷的《我國電視劇產業三十年改革發展與未來趨向》(《電視研究》2008年第12期),則分別從電視劇文化、電視劇產業、電視劇創作的方面來把握電視劇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未來趨勢。
陳友軍的《現實題材電視劇藝術真實形態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對中國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紀實性電視劇文本的藝術真實,虛構文本的現實主義藝術真實和虛構文本的非現實主義藝術真實等多種形態的敘事特征和語言系統作了比較深入的探討。此外,曲茹的《以“故事”為核心——論電視劇藝術的審美價值體現》(《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杜瑩杰、路寶君的《中國歷史電視劇的定位、類型極其美學價值》(《現代傳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電視劇創作與審美日常化》(《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4期)則分別從審美價值的高度、審美取向的嬗變與受眾審美習慣的不同角度來研究電視劇美學特征,拓寬了對電視劇審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寫的《家的影像:中國電視劇家庭倫理敘事研究》,通過類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當代社會轉型時期“家的影像”中表現的傳統家庭倫理觀念及其現代性超越的文化價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現的民族審美風格及其對傳統審美心理定式的時代超越。此外,蔣梅的《視覺文化與電視劇敘事指向》(《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11期)、陳曉春的《試論電影和電視劇的敘事功能》(《現代傳播》2008年第3期)等論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出發點對電視劇敘事話語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劉萍編著的《影視導演基礎》(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王強的《電視劇創作》(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楊惠寬的《實用影視制片手冊》(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視特技制作》(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郝俊蘭的《電視音樂音響》(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視配音藝術》(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別從電視劇的導演、創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樂制作等環節作了全面的介紹和闡述,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三、電視文藝欄目的研究
繼2004年《超級女聲》火爆成功以來,《夢想中國》、《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舞林大會》、《紅樓夢中人》等各種類型的選秀節目層出不窮,既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平民明星”,又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制造了無數的熱評爭議。王彩平、錢淑芳的《電視變形記》(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通過對《超級女聲》與《美國偶像》等節目的跨文化比較研究,透視境外節目的本土化歷程。亢美歌、李偉明的《娛樂選秀節目的社會價值與迷失》(《電視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娛樂選秀節目的審美價值的同時,又明確了其對社會價值觀迷失所負的責任,強調指出電視娛樂節目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滿足多元文化發展的時代要求。洪艷的《電視選秀節目的批判分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7期)從欲望敘事的角度解讀以“超女”為代表的中國電視選秀節目,指出在“奇觀邏輯”主導下的選秀節目在娛樂的基礎上將“狂歡”推向了極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為一獨特的文化現象,作為中國觀眾儀式化的過年節目,持續受到觀眾和學者的關注。靳斌的《豐富多元歡樂和諧——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評析》(《電視研究》2007年第5期)、陳臨春的《解析2008年〈春節聯歡晚會〉》(《電視研究》2008年第11期)、黃夢阮、詹正茂的《文化傳統與國家話語——談200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宣傳》等論文,指出每年農歷除夕在央視現場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的意義已經超出電視節目本身,它構成了大眾電視傳媒語境中的主流話語體系,成為具有政治宣傳意義的文化符號。
2008年是中國悲喜交加、大事頻仍的一年。5•12大地震與奧運盛事構成了2008年中國電視傳播中的兩大熱點。圍繞著大地震和奧運會制作的電視文藝節目也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張頤武的《創造歷史的時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意義》(《電視研究》2008年第10期)、曾慶香的《仿像與奇觀——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符號分析》(《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等論文,對奧運會相關電視文藝節目從符號學、美學、價值觀與內容等方面做了評析。陳臨春的《〈愛的奉獻〉,吹響愛的集結號》(《電視研究》2008年第7期)、孫江華的《淺析電視公益廣告的社會功能優勢——以5•12抗震救災公益廣告為例》(《現代傳播》2008年第3期)對抗震救災相關電視文藝節目從策劃、內容、社會功能作了闡釋。
四、紀錄片研究
2008年,中國電視紀錄片誕生50周年。張同道《中國電視紀錄片50年》(《電視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別考察了自1958年以來中國紀錄片所經歷的國家話語、民族記憶、個人表達與市場呼喚的四個時期的傳播方式、美學特征和文化形態。劉效禮主編的《2007中國電視紀實節目發展報告》(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聯系當下國際市場電視紀實節目的發展態勢,從創作生產、管理評估、品牌運營鏈條入手,關注當前電視紀實欄目的運作模式。楊狀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國紀錄片創作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2期)、何蘇六、李智的《和時代語境映萬千氣象——2007年中國紀錄片書評》(《現代傳播》2008年第1期)回顧了2007至2008年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軌跡,指出中國紀錄片必須只有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戰略,才能不斷走向成熟。
在紀錄片創作的各種元素中,真實性無疑是紀錄片創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陶濤、張德宏的《虛擬真實•主觀真實•質樸真實——論紀錄片真實的三個層面》(《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貼——“真實再現”的創作原則》(《電視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別從本體論、美學、文本研究等方面對紀錄片的真實性作了全面多維的觀照。此外,張梓軒的《斷裂與傳承:中國紀錄片娛樂化傾向溯源》(《電視研究》,2008年第7期)、羅以澄、張昌旭的《數字紀錄片:在真實與虛構之間》(《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紀錄片與劇情片聲音的比較研究》(《現代傳播》,2008年第5期)等則從技術與藝術創作的視角對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創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
篇3
在這個日漸數字化得年代,電影已經成為現代都市一項不可或缺的休閑方式,并在某種程度上為人們提供著重要的精神食糧。美國電影所具有的獨特生命力與創造性,使其在世界電影中獲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國人強烈的自我中心觀使得個人主義在美國電影中的表現顯得尤為突出,這種個人追求與奮斗的精神,創造了大量諸如《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一類的冒險性質的電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具有特異功能的普通人,他們利用這些能力懲惡揚善、拯救社會,同時他們有著普通人的各種生活、感情方面的問題,也承受著一個普通人不應承受的種種壓力。雖然也有煩惱,也會失敗,但他們從不放棄。主人公堅定的意志與責任感,體現了大多數平凡公民的內心世界,他們渴望正義,渴望被關注,渴望成為英雄。這些電影把人類個體的力量神化,呼吁每一個普通人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責任,并完成自己的使命,將每一個人的個體價值詮釋得淋漓盡致。
孤獨的英雄并不完整,愛情是電影永恒的話題。無論是哪部電影中,或多或少都有愛情的影子。完美的愛情與家庭更是美國電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筆。諸多經典如《泰坦尼克號》《當幸福來敲門》《拜見岳父大人》都充分向人們展示了愛情的永恒與偉大。尤其在911事件以后,美國人徹底改變了生活人生觀念,他們相信:愛與親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家庭是最溫暖的所在。所以,講述愛情與親情的電影無疑有著拉近人與人距離的神奇力量,這類型的電影往往更有親切感。
隨著信息爆炸的逐漸加劇,美國電影利用其獨特的生命力,逐漸吸取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傳統元素與演藝界人才。有如同《花木蘭》式的中國傳統故事,也有類似《功夫熊貓》等經典中國元素的形象塑造,美國電影將這些小眾元素加以包裝推廣,讓來自各方的民族特色全球化,從而達到自身經濟利益的提升。這種蠶食他國文化并予以改造與加工的方式為美國電影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入,也為出產科技型的大片奠定了厚實的經濟基礎。美國電影的吸取性與包容性讓題材和內容多元化,這也使美國電影在全球影視界中居于主導地位,并且能夠長久持續地發展下去。
美國領先的科技水平促使了高科技在電影中的大量應用,大大增加了美國電影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美國電影奇幻和夢幻的特點,以及豪華、絢麗的表現形式,打造了一部又一部傳奇科幻的影片:《侏羅紀公園》《珍珠港》《阿凡達》等此類影片不僅給觀眾造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讓全球影迷回味無窮。由此看來,科學技術在美國的電影中發揮了超凡的作用,個人英雄主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篇4
在姜文的電影世界中,他并不喜歡采用按部就班的線性敘事模式。在《太陽照常升起》中,姜文就給了觀眾四個順序錯亂的“拼圖”,而觀眾則必須尋找到將拼圖放回合適位置的方法。而《一步之遙》中,盡管故事的發展順序也基本按照開端、發展、、結局的方式,但是姜文使故事的段落被分割或重復了,這是不符合觀眾的觀影習慣的。但是只要觀眾稍加回味,便能為之贊嘆。例如在馬走日向武六求助的那一段,書房的下半部分變成了金燦燦的沙灘,馬走日在窗外看見了大海,這是插敘馬走日與武六之前相識的畫面。由于馬走日的腿被武六踢斷,不得已與他們分別,此處出現了武六目送馬走日坐火車離去的畫面。在影片的最后,當馬走日說“不知道后來這武六怎么著了”的時候,這一畫面又重新出現,火車上的馬走日漸行漸遠,而武六的臉則淹沒在三次蒸汽之中。在前面已經有了大量的死亡、暴力情節后,姜文依然給影片安排了一個溫情,具有希望的結局。除了插敘之外,影片中還使用了大量的留白,敘述每每在時就戛然而止。如“花域總統”的選舉到底是如何選法?細節刻畫得特別豐滿的賽二爺的真實身份是什么?完顏英的“初嫁權”是怎么被牛大爺用出去了?豎彎鉤怎么從復旦大學外文系的學生變成了的經紀人?這些迷惑都若明若暗地在觀眾腦子里徘徊,促使觀眾在觀看完影片后加以回味。
二、虛無主義的運用
姜文久負“硬漢”的盛名,尤其是在《讓子彈飛》中展現了張麻子高昂的力量與永不妥協的斗爭精神后,欣賞姜文電影便是尋找一種偉岸的雄性力量,似乎已經成了觀眾一種牢固的欣賞心理定勢。但是仔細審視姜文的幾部電影,便不難發現虛無主義的色調在姜文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如,在爭議不斷的《太陽照常升起》中,故事既真實又荒誕不經,似乎正是為了印證費里尼那句關于夢境是唯一的真實的論斷;在寫實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也能發現魔幻主義的蛛絲馬跡。在《一步之遙》中亦會發現虛無主義的運用。
在電影的開始,已經死去的馬走日就對讀者緩緩地解釋莎翁的“tobeornottobe”。他認為人生中必定有許多事情,要么是“這么著”,要么是“不這么著”。但是經歷過一番生死劫難,他顯然已經意識到,有的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整部影片中,姜文都在試圖為觀眾揭示人的命運是如何反復無常,天意弄人。以改變馬走日命運的完顏之死為例,無論是云里霧里的觀眾也好,還是親歷者馬走日本人也好,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那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么,完顏到底是怎么死的。在拍攝電影《槍斃馬走日》時,馬走日悲憤倒地,武六冷峻地質問:“完顏到底是你殺的,還是不是你殺的?”馬走日的回答不是決絕的“不是”,而是“我不記得啊”。首先,當時意識完全被鴉片控制的馬走日確實對當時的情況完全沒有印象了,即使有也會因為心理因素而刻意回避這段記憶;其次,馬走日對完顏畢竟心懷愧疚,從間接的角度上說,他也是致完顏死亡的因素之一。但是,最重要的是姜文希望觀眾得以意識到,這世界上諸化莫測,你無法對命運問出到底是或不是,而只能被動地接受自己的結局。這種介于是和不是之間的態度便是虛無主義。早在《荷馬史詩》中阿喀琉斯等人的故事、易卜生的《群鬼》、奧尼爾的《悲悼》三部曲等傳說或戲劇作品中,就已經流露出類似的虛無主義:個人的力量在強大的命運面前是無可奈何的。[3]這種觀點不僅僅存在于西方人的意識當中,在東方人的心里也是某種揮之不去的存在。“閆瑞生案”只是姜文借用的一個故事外殼,想說明的是命運強加給人們的苦難是難以預知和規避的。為了隱晦地提醒一下觀眾,姜文還在中法進行馬走日交接的隆重儀式上,設置了一閃而過的納粹標識。
納粹主義在1933年才正式出現。在當時的上海,交接雙方又分別為中國和法國,可以說這個標識的出現完全是莫名其妙的。姜文只是用此來表示德國,因為虛無主義一詞最早便是出現于德國哲學家雅柯比筆下,后來列奧•斯特勞斯對此進行了闡述,他認為某種程度上,虛無主義是一種德國特有的產物。在《一步之遙》中人們也不難發現事件與斯特勞斯論述的吻合:好與壞、錯與對之間的界限被人為地模糊了。譬如武大帥娶了數量眾多的小老婆,連武六都認為丟人,武大帥卻振振有詞,認為這是他為這個家作出的犧牲。而洋人的“民主科學”這些應該是好的事物,在武大帥嘴里卻成了男盜女的同義詞。在影片中,不僅好壞的標準被模糊,真假也很難分辨。王天王在參與討論電影的攝制時曾經提及庫列肖夫的實驗,即把一個男人的臉與一個嬰兒剪輯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看到這張臉感受到的是慈祥;反之,把同一張臉剪輯在女人的屁股旁邊時,人們普遍會認為此人是流氓。人們的眼睛是不可信的,得到的信息也很有可能是別人想讓你得到的,如在電影《槍斃馬走日》中,用了大量的真實鏡頭敘述前面的花國選舉等,再用動畫模擬了馬走日用車門夾完顏英的頭,用手掐完顏英脖子的“殺人現場”。當將這一真一假剪輯在一起的時候,觀眾必定認為馬走日就是殺人犯。這種虛無主義的運用,在強調文藝作品肩負“引導”“教化”任務的中國電影圈中是罕見的。
篇5
2002年這個千年難遇的好年頭,對于香港電影來說,卻是一個厄運年,本土票房收入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冰點。賀歲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頭籌,暑期檔被《蜘蛛俠》《未來報告》《黑衣人2》等好萊塢影片搶占花魁。無論黃金檔期還是淡期,港片都破紀錄地被外國影片全線壓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電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票房總收入只有7500多萬港幣,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萬港幣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前10名中,港片只占4個,不僅比例是近年來最少的一次,而且沒有一部進入前三名,絕大部分港產片都只是曇花一現。香港電影本土市場已經如履薄冰,到了關系生存的嚴峻時刻。
《我左眼見到鬼》(銀河映像)520001
雖然同樣的暑期檔(7月1日—9月1日),兩個年度進入每周十大賣座排行榜內的港片數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績卻相差很遠。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無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萊塢電影在許多國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場份額,但獨獨在香港頗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電影的1/3。據統計,1970年至2001年31年間的香港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的平均票房收入從未壓倒過港片,占有量少于總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產片也都是占盡優勢。1981年斯皮爾伯格的《奪寶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過香港影片《人嚇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與動畫結合的美國影片《誰陷害了兔子羅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賭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響香港電影產量的情況下,雖然好萊塢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絕對達不到50%。
為什么2002年暑期會走到有史以來的最低谷呢?或許2001年暑期市場的火爆,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外國勁敵所致?為廓清這層疑義,我們可以考量以下數據:
兩個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場的好萊塢電影,基本水準、國際聲譽、市場競爭力都旗鼓相當,這從大都在3000萬港幣內上下浮動的票房數據中可清晰得到印證。但為何本土市場會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電影產業:多重危機
這種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下半期。港片一直以應接不暇的姿態展現于東南亞、韓日及歐美市場,不僅票房一路飆升,而且還成功構建出全球華語電影的市場網絡。但高速增長的票房背后,卻根基不穩。從1993年以來,香港電影市場開始出現較大跌幅,
直至1999年。其間不僅每年跌幅依次為7.5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與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卻又跌到最冰點。這種連續多年跌落又瞬間回光返照的市場狀況,隱藏著莫大的危機:
(1)資本危機金融風暴以后,東南亞電影市場嚴重萎縮,以往源源不斷流入香港影壇的臺灣、馬來西亞等資金銳減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費有1500萬港幣,年產200部,所需資金為30億港幣,而現在年產120部資金總共才8億港幣,平均每部暴跌至700萬。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濫造的生產方式,繼而又帶來惡性循環。
(2)行業危機觀眾的欣賞口味不斷現代化,喜劇片、動作片等類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棄。大規模工廠流水線式粗制濫造的劣質影片也趟渾了整個香港電影產業,港片在不知不覺中被打入水準低下、市場萎縮、觀眾不買賬,進而無法再生產的惡性圈套中。從業人員從高峰期的五萬多人銳減到2002年的數千人。另外,全行業沒有一套完整的會計制度控制電影成本,龐大超支為正常現象,一旦市場出現滑落,便很難適應。整個電影行業呈現出嚴峻的生存危機。
(3)賣埠危機沒有完整的賣埠市場網絡,這是香港電影的致命弱點。除了像嘉禾集團這樣規模巨大、又不斷有電影發行、并有足夠資源發掘外埠市場的少數大公司之外,絕大多數香港電影投資者都局限于東南亞市場。當這些市場萎縮,多數小公司開拍新片就沒有可能,即使能開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質量。同時港產電影越是不景氣,人才越是外流,臺前幕后的優秀人才紛紛到海外,再回來幫助外國電影分占港片市場,令本土電影賣埠市場雪上加霜。
危機的產生,源于最本質的香港電影產業制度。
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統合模式
電影生產投資大、賺錢快。但單部電影公映壽命較短,不僅賺的是小錢,而且還有發行放映部門的利益分成。所以為保證票房收益,必須選擇合適的檔期在多條院線同時上映,這就需要建立電影流通的暢銷渠道。目前香港電影產業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統合的運作模式,也即:從制作、發行到放映,甚至后期電影產品的開發等所有環節,均由大公司一手包辦。大公司以實力投資拍攝,豐富創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發行;并且收購一系列影院形成強大的獨立院線系統,保證影片暢銷無阻。
這種大公司主宰的產業經營模式,不是現代市場體制自覺選擇的結果,但的確具有一定的穩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從20世紀50年代與“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兩雄對峙,發展為60年代國語片主導力量,再到70年代開創國、粵語電影并行的集團式局面,一直鶴立雞群;直到“嘉禾電影公司”成立并啟用李小龍和許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劇片,才遇到相應的對手。80年代,以高賣座紀錄起步的“新藝城電影公司”,和接手邵氏電影院線的“德寶電影公司”,與以《殺手壕》《炮彈飛車》等影片推向國際國內發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勢力。90年代,向華強兄弟“永盛電影公司”因《賭神》《逃學威龍》《鹿鼎記》等高票房電影而最具影響力。另有在港經營“東方院線”、在臺經營“國片院線”的“東方電影公司”,以及原有“長城”“鳳凰”“新聯”和新成立的“中原影業公司”合并成的中資機構“銀都機構有限公司”。香港電影史上諸如李小龍《精武門》、成龍《警察故事》等絕大多數有較高藝術水準和獨特創意構思的大制作,開創時代潮流的影片和導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們的成就基本上顯現了香港電影的成就。
這種垂直統合的產業經營模式,決定了香港電影采用院線制排片,不可避免壟斷的出現。首先,院線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票房。全港擁有三條以上的電影院線,每條院線基本上都超過20家影院,并滲透到每一個有黃金賣點的商業角落。這樣在推向市場時,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團式效應,最大程度地保證觀影人次和商業票房。其次,院線制排片有優先權。擁有院線所有權的大公司電影可獲得優先排映權,并一般占據著整年的黃金檔期,剩下的淡期才會讓給被認為能賺錢的獨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線制排片有嚴格的檔期觀念。一般農歷新年、圣誕、暑期等黃金檔都會讓給成龍、周星馳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歡喜劇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檔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動作、喜劇、槍戰等類型片,最差檔期安排的也必須是有一定票房號召力、至少保證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線制也決定了嚴格的票房機制。上世紀60年代,香港西片院線商就開始建立行內互通票房機制,每天以手寫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單張,供各戲院、行家參考。70年代初,《娛樂影訊》的出現,使得電影票房開始有了完整的數據紀錄,兼有外語片、港產片數字,稍后又出現十大票房排行,比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同類數據更為完整,為香港電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電影開始以電腦聯網系統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確化。每條院線都有極強的自覺性,不會產生諸如國內影院偷漏瞞報票房的事情,因為發行公司有一整套嚴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條院線競爭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場的強烈依存性
香港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從1923年黎民偉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劇情長片《胭脂》開始就已經確立了海外市場為本位的觀念。只有依賴海外電影市場才能保有生存空間,是香港電影獨一無二的產業特征。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香港電影雖然制作技術和質量都比不過當時華語電影中心上海,但憑借粵語方言的優勢在南洋大受歡迎。此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一直是香港電影的生存命脈。五六十年代,邵氏和電懋兩家公司在東南亞有完善的發行網和院線,令香港達到全盛,年產300多部。當時流行的“賣片花”制度,即預先出售電影制成后的版權或上映權以籌集資金拍戲,也極大地推動香港電影以工廠流水線方式粗劣生產。70年代,李小龍真功夫電影帶動了歐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場,海外市場由原先的20多個國家迅即增長到80多個國家。同時海外市場的消費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質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資助獨立公司拍片來滿足不同院線需求,這種做法直接推動了獨立制片人制度的興起,更成為日后香港電影生產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電影生存依賴的主要還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亞洲市場,并所占出口比重越來越大,特別是臺灣市場幾乎與本地市場占有同等地位,因為臺灣政府出于政治考慮一律給予港片國產片待遇。海外市場的紅火也帶動了本地市場,港產片在本地收入不斷超越外國影片。90年代,金融危機等眾多因素導致東南亞、韓日等市場的萎縮,著實給香港電影帶來了危機。于是電影生產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場,特別是臺灣市場,因為臺灣賣埠足以支撐港產片創作。
從有完整票房紀錄的1971年開始至今,外埠市場都占港產片總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場決定了香港電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場的依存性太強,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明星制的建立、題材類型的創作等特點,以及港產影片海外銷售的“華人網絡”,同時也產生了負面效應,直接形成了不重視劇作、只重數量不重質量這兩個致命的產業經營弱點。
(三)隨意性較強的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
海外市場需求的龐大和口味的雜陳,促使香港電影產業很大程度上淪落為商業利益驅動下的一條影像機械工業流水線,很大程度決定了香港電影生產的隨意性,也決定了香港電影不科學不規范的產業化軌跡。它不可能像好萊塢電影那樣采取嚴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由既懂電影又懂市場的制片人依據扎實的劇本來選擇合適的創作班子,而是采用了隨意性較強的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
在香港電影的整個創作過程非常簡單隨意,導演成為創作的核心元素。一個拍片計劃通常始于導演的一個意念,幾個人隨意一聊劇本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由專業編劇形成完整的文學劇本。甚至在還沒有成型劇本的情況下,導演就開始尋找投資,一般稍有名氣的導演只要有創意、故事、明星,很多時候當天就可以拍板確切的資金投入。再遇上徐克、王晶、成龍、洪金寶這樣有票房影響力的導演或監制,資金就更不成問題。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拍攝,劇本是否完整嚴謹已經不重要了,導演可以隨意地操刀,反正只要拍出來,海外賣埠就萬事大吉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短平快的生產節奏中,許多知名導演難免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因此這種隨意性較強的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很多情況下也粗制濫造出低劣影片,最后積少成多地形成港產電影創作的惡性循環。
應該說,在產業化軌道上,導演中心制生產模式是畸形產物。香港電影需要有既懂市場,又能判斷劇本好壞、導演能力、市場路線和投資額度的優秀制片人。著名導演吳思遠說,導演中心制下的電影業成功是偶然的,而制片人中心制下的電影業成功才是必然的。
三、香港電影產業:發展策略
產業制度先天存在的種種劣勢,早就彰顯出香港電影產業亟待拯救的必然趨勢。但發展策略究竟如何定位?我們不妨考察以下三部影片的運作實況。
2000年李安執導的影片《臥虎藏龍》,嘗試集合了來自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華億亞聯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和英國聯華影視公司等國內外巨額資金,“國際資金聯盟”的投資方式使它順利進入多個國家的主流商業電影發行渠道,而奧斯卡則進一步為其國際市場的暢通無阻提供了催化劑。
2002年暑期,楊紫瓊、鮑德熹主創的《天脈傳奇》繼續國際融資道路,高達2000萬美元的巨額投資得到應有的回報。上映四星期,香港票房攀升至1100萬港幣,新加坡、馬來西亞也有千萬元票房進賬,特別在國內形勢大好,公映首場票房超過30萬,五天票房達1000萬,超過前三地票房的總和,之后接著一路飆升,9月初逼近2500萬。
還有近期公映的創亞洲電影先河的大制作、高水準三段式鬼片《三更》,集結了香港才氣導演陳可辛、以《茅躉王》成名的韓國精英導演金如云(KimJee-Woon)和以《鬼妻》、《晚娘》等影片聞名全球的泰國王牌導演朗斯尼美畢達(NonzeeNimibutr),不僅以高票房成功攻克三地本土市場,而且還以“亞洲集團式”的態勢勝利進軍西方主流商業電影渠道。
如此顯著驕人的成績,著實可以為目前的香港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一些啟示:
(一)以爭取國際融資和發展“多國資金聯盟”作為產業調整的首要發展策略
目前香港電影業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資者。誠如著名導演陳可辛倡議的那樣,香港可以聯合多個國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組攝制隊伍,分攤制作費用,獨享本地發行的收益。這種方式既將單個公司投資電影的風險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經費也能保證作品的質量,這樣在票房方面就不會像以往那樣風險太大。同時攝制組的“多國部隊化”,也能更加促進各國電影業的交流,提高電影制作水平,甚至能發現更多更新的產業商機。另外,國際融資和“多國資金聯盟”的運作模式,往往能保證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進而保證影片藝術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時大制作占市場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場,這對于香港電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據記載,在整個香港電影發展史的各階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現,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興盛期。從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賣座電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數超過50%。而近幾年來,投資超千萬的香港電影輕易不敢開拍,也印證著香港電影市場的萎縮。因此爭取國際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說是解決資本危機的最上上之選。
香港影業協會已計劃將“香港電影融資論壇”建成永久組織,定期邀請全球近20個國家的電影公司和投資電影的基金公司的專業人士參加,希望協助香港電影界了解融資渠道和尋求國際資金。
(二)注重影片質量,從本質上解決行業危機
在最輝煌的20世紀80年代,亞洲各國尤其是東南亞都爭相購買港產片,用港產片來作為支撐本國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產片已經變成了“票房毒藥”。兩者間天壤之別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產片整體粗制濫造和質量低劣,這種大批量生產的“七日鮮”、“十日鮮”媚俗影片,在爭取海外市場的同時也在不自覺地受到市場的排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積累成海外市場化整為零、港片無人光顧的惡性現象。
為從根本上解決香港電影行業危機,香港電影產業發展必須做到兩點,即:堅決反對和屏棄粗制濫造、重量不重質的生產狀況,首先從劇作開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質量,要培養優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優質影片的個案信譽為契機來慢慢奪回港產片原有的海外市場。同時也要加強行業自身本土性文化觀念和民族化身份認同意識,各大集團公司要自覺地規劃產業化進程,積極整合有效的國際化運行策略,促使整體行業素質上升。
(三)建立起現代完整的、產業規劃下的海內外市場買埠網絡
市場是電影產業的生命。不像美國、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電影制作中心都有很龐大的本土市場作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過日本的1/20,本土市場固然重要,但單靠本土市場實在是不足以支撐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
因此香港電影產業必須改變沒有完整市場網絡的致命劣勢,在影片質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銀幕營銷、電視營銷、家庭影院、網絡營銷和相關商品開發等“五位一體”的科學營銷構架,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現代完整的、產業規劃下的海內外市場買埠網絡,保證本港電影的暢銷無阻,從而更好地推動香港電影產業向正規化、市場化、全球化發展。
(四)法律法規、電影政策的進一步扶持
近年來港產片市場急劇萎縮,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盜版的猖獗。這點尚需要政府部門的進一步扶持,既要大力加快知識產權等法律法規的完善步驟和執法力度,進一步促進管理體制的明晰化、合理化和有效化,還要在具體政策上向電影產業進一步傾斜,給予資金或其他相關方面的支持。
以上香港電影2002年暑期票房價值的大幅度滑坡的教訓及其走出困境的應因對策,對大陸電影不無借鑒。
篇6
網絡電影對于電影藝術形式的影響還表現在出人意料的情節設置上。比如說,網絡電影的反轉結局在設置上就會讓人意想不到,在結局、新穎的情節化這些設置上都會讓觀眾與大量的網友喜愛,這種反轉式的電影其實就是反轉劇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而反轉劇來源于韓國的一種較短的電視劇形式。在韓國最為流行的不是他們的電視劇而是綜藝節目式的短片,每個故事大約有45分鐘左右,每個情節是由兩個故事組合而成的。在這個短劇中,韓國演員們一般都會使用自己的真實名字,會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不斷地轉變著自身的角色,雖然每個人的故事是獨立的,但是最終結局往往出人意料。追求個性化是人們向著更高層次生活的追求,網絡時代的到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就會有更高的追求,而網絡電影就是其中一個表達自身個性的很好的渠道。
二、在線互相交流與快樂審美
網絡電影具有開放式的特點,網友在線就可以進行交流,網友們也可以根據自己所需要的劇情進行更改與探討,也可以對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討論。比如說網絡電影《見光的愛》講敘了一個三角愛情故事,時長約40分鐘,分為4個部份,9個片段,而網友可以自己選擇電影情節的變化,由此網絡電影就會體現多結局、多選擇的特點。網絡電影的開放性特點在一定程度上給電影觀眾更多的主動權,這樣就會讓觀眾根據自己的喜好欣賞自己想看的影片,自己可以控制審美客體,而不是被客體的審美控制。網絡電影的開放性也會影響電影藝術形式,讓電影的形式變得多樣化。參與讓觀影成為一種主動,也讓審美成為一種創作。
網絡電影在創作時較為自由,可以讓網民們自己在創作的時候享受到快樂,沒有票房的壓力,就不會限制自己的創作思路。無厘頭的手法可以說是網絡電影的一大特色,隨著網絡電影的發展,無厘頭的手法也成為電影中的一大特色。以《小強歷險記》為例,這部影片中幾乎是沒有任何特效的,完全是用玩的心態來進行創作,同時為了能夠達到喜劇的效果,其語言非常幽默。在影片的時間設置上,網絡電影也擁有著很大的自由度。傳統的電影敘事遠比網絡電影要復雜、冗長,而對于現實社會的“快餐文化”的觀影氛圍,講究效率與快節奏是受眾的首選,因此網絡電影這種敘事更具備吸引力與挑戰性。
三、結語
篇7
關鍵詞:淺暴力美學新武俠電影美學特征美學觀念
新武俠電影的淺暴力美學
一淺暴力美學
暴力美學,顧名思義是把暴力作為表現對象而在美學觀念觀照下的一種美學樣式。“所謂‘暴力美學’是有約定俗成的特定含義的,它就是指起源于美國,在香港發展起來的在成熟后影響世界的一種藝術趣味和形式探索。”①而尹鴻則認為:“‘暴力美學’是個廣義的、泛審美的概念,并非嚴格的美學概念,相關作品的主要特點是展示攻擊性力量,展示夸張的、非常規的暴力行為。文藝作品中,暴力的呈現可劃分為兩種不同形態:一是暴力在經過形式化、社會化的改造后,其攻擊性得以軟化,暴力變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彈、血腥的場景經過特技等手段處理后,其侵害性傾向被隱匿了一部分。又如,在美國的一些電影中,施暴者代表正義卻蒙受冤屈,這種人物關系的設置也軟化了暴力行為的侵略性。另一種情況是比較直接的展現暴力過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在多種文化行為中都可以看到。以上所述的兩種暴力呈現方式審美價值不同,社會效果也不一樣。”②暴力美學是在美學范疇內,從形式和內容上對暴力的審美。我們可以列出許多暴力美學的作品:《發條橘子》、《出租車司機》、《天生殺人狂》、《大逃殺》等等。在這些影片中,暴力成了被刻意表現的內容:殺人場面,血流成河,剖開人體。攝影機直接對準了這些殘酷而驚魂的場面,這種暴力的直視和毫無顧忌的展現,更強化了暴力的血腥和恐怖,好萊塢的暴力電影就是很好的注腳。而中國的暴力電影卻不是那么毫無顧忌,尤其是中國武俠電影,以其獨特的對暴力的呈現方式,消解了暴力的血腥和殘酷,展現的是暴力手段的形式美感和暴力思想的境界韻味,在對暴力的展現上另有一番天地。
所以在暴力美學范疇內,其審美對象有著美與丑之分(丑也是美學范疇的一個概念)。“萬物皆有其對立面。美的對立面是丑,暴力美的對立面是暴力丑。二者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觀眾由之產生的審美感受卻大相徑庭。”③上述歐美電影與中國武俠電影就是對比。又如在北野武的電影中,人性之惡的冷酷表現與血腥殘殺是所要呈現的暴力,而在徐克的武俠電影中,武的暴力具有一種人文關懷,有種積極可貴的精神支柱。這也正說明暴力美學不單單是形式上的藝趣,其背后都有某種思想觀念作“后盾”,無論是暴力美還是暴力丑的展現。
中國武俠電影雖具有暴力元素,但它對暴力的呈現,從外在形式到內在觀念都追求一種美感愉悅和意境韻味。中國歷來有“武文化”和“俠文化”之稱,并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而在形式上,中國武俠電影又極具美感。賈磊磊認為中國武俠電影是“消解暴力”,還有人認為是對暴力的美化,在暴力的身上披上了一層外衣,其實這些都是一個道理。這正說明在暴力美學范疇內,中國武俠電影是與歐美、日本等國的暴力電影有根本區別的,那么在暴力美學范疇內對此作一區別是必要的,是便于電影研究和理論發展的。鑒于此,本文將中國武俠電影這個獨特類型所展示的暴力美學稱之為“淺暴力美學”,也是本文論述的基本理論視角。
淺暴力美學之“淺”不是暴力程度的深淺之意,更不是膚淺之意,而是就暴力的呈現形式與暴力指向的內在觀念而言的。在一次“中國武俠電影的過去和現在”的專家訪談中,賈磊磊說:“武俠電影對世界電影特別重要的貢獻是它改變了暴力呈現的方式,它把血腥的、暴力殺戮的場面消解成一種供人觀賞的舞蹈化視覺奇觀,武俠電影由于內容的原因必然要展示暴力,西方那種直接的暴力場面對觀眾感官造成的強烈刺激對觀眾有不良的心理暗示,但中國武俠電影往往通過舞蹈化的武打方式消解了暴力的殘酷性,把武術技擊變成了一種供人觀賞的東西。”正點出了中國武俠電影暴力呈現的別樣形式,而且中國武俠電影注重俠義精神與道德倫理的表現,所以說中國武俠電影的層層包裝,美化了暴力實施的手段和觀念,同時又注重暴力世界(武俠世界)環境條件的美化,使其獨有的這種“淺暴力美學”,更加鮮明形象。
二新武俠電影
作為中國電影的獨特類型,武俠電影源遠流長,自1919年的《車中盜》算起,武俠電影走過近九十年歷史,基本與中國電影史同步。1928年《火燒紅蓮寺》掀起了武俠電影的第一個,續集就有18集之多,武俠電影在20年代后期出現了第一次繁榮。這以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張徹、胡金銓等人對武俠電影的創作,推動武俠電影進入了“武俠新世紀”,或稱“經典武俠時期”,也即武俠電影的“黃金時期”。“而70年代初武俠片代表人物李小龍的橫空出世,表明了武俠電影開始走向國際化,為這段“黃金年代”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④80年代雖然有《
少林寺》等票房成功的影片出現,但并沒有超出舊有的武俠電影的框架,依然沒有挽回其頹勢。直到90年代初以徐克為代表,又掀起了武俠電影的再一次,出現了以《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為代表的一批全新的武俠電影,電影史上習慣上把發端于20世紀80年代末、興盛于90年代初、中期以徐克為代表的武俠電影稱為“新武俠電影”。“這一時期的武俠片被稱為‘新武俠電影’,以區別80年代中期之前的傳統武俠片。新武俠電影中,‘武’與‘俠’的元素無論在包裝上還是在含義上都與舊武俠電影有所不同,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⑤而經過90年代末新武俠電影衰落期后,進入21世紀的武俠電影又出現了一次,但就其表現形式和思想觀念而言,不能納入新武俠電影之中。所以本文所說的“新武俠電影”主要指20世紀90年代起到20世紀末止的古裝武俠電影。
新武俠電影對以往武俠電影進行了大膽的革新,更注重技術的應用,以吊威亞、電腦特技和分鏡頭為主,并吸取傳統的故事、敘事營養,以技術包裝程式化的武術動作配以“暴雨式”分鏡頭蒙太奇,形成了獨特的視覺風格。“尤其在徐克的電影中,電腦特技已經成為主角,新武俠電影在鏡頭的運用上更加靈活多變,運動感極強,另外,除了技術上突破以外,對人物的重新塑造和講故事的手法更符合現代觀眾的口味”。⑥徐克的武俠電影代表了新武俠電影的最高成就,這一時期無論是徐克導演還是徐克監制,即便是沒有徐克的參與,也有明顯的“徐克印記”。
中國武俠電影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淺暴力美學”表現。作為中國武俠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武俠電影同樣具有全新的外在的美學特征和內在的美學觀念,為淺暴力美學注入了一支新的血液。三淺暴力美學在新武俠電影中新的展現
(一)外在的美學特征
中國武俠電影歷來重視形式上的展現,由于觀念的發展和技術的成熟,新武俠電影在形式上達到了極致的程度,并從各個方面發揮了電影技術的手段與人類想象的空間,成就了新武俠電影獨具特色的美學特征。
1.武俠之武。武俠電影中首要的是對“武”的展現,新武俠電影一改傳統硬橋硬馬的打斗,開始了瀟灑靈活、飄逸流暢的“武舞”型打斗,騰挪飛轉,神乎其技,極具優雅之態、遒勁之美,堪稱視覺盛宴。
中國武術講究的是招式的變化和動作的協調,這給表現武術的形式美感提供了很大空間,當其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時,更是如魚得水。“與西方電影相比,中國武俠電影不僅形式感強而且打斗的雙方動作非常優雅,消解了暴力,給人以技擊美、節奏美、勁力美、形神美、動作美等享受。”⑦這使得武俠電影中的生死對決的血腥感消失了。在觀影者看來,生死之戰,只不過是武功展現的載體,一招一式靈活多變、連貫飄逸,實在不能讓觀影者感到殺人的可怕和殘酷。《笑傲江湖》中,染布坊的兩次對決,帶著徐克的急轉瀟灑和胡金銓的古典意境,呈現的是視覺欣賞的美感意韻。中國武術的宗派之分使得中華武術精彩紛呈,從而使電影在表現武術的類型與層次上更加豐富,并井然有別而又系統相成,少林拳的剛猛有力,太極拳的勻緩柔和,華山劍的空靈遠逸等等,都各具特點,師法有別,從不同角度展現人體動感之美。另一方面,中國武俠電影與中國戲劇是根本分不開的。從《定軍山》開始,戲劇的武打程式就在電影中得到了顯現。在新武俠電影中,武打形式更傾向了戲劇化程式,注重以“形”傳“意”,而又不失力道勁透的感覺,較之戲劇化程式更具動作感與緊張度。武功不再是以暴制暴的手段,展現血腥殺伐的手段,而是展現“武”本身美的手段。
“武俠電影中的武術技擊動作經常在敘事過程中會演變成一種具有表演性的‘武術之舞’,這時它的擊打性的‘實用功能’實際上已經讓位于舞蹈化的‘表演功能’”。⑧新武俠電影中更加注重了武術的表演性,在敘事情節安排上給足了表演的時空,主要表現在非殺傷性對抗的場景上。《太極張三豐》中李連杰和錢小豪與少林棍僧對打一場戲,十足的武術表演,少林棍陣的剛猛嚴謹、整齊劃一以及招式的變化新奇和配合的協調得當,使棍法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方世玉》中則以比武招親的名義來了一場表演賽,比武臺上的嚴絲緊逼,木樁上的靈活騰挪,人群上的輕靈巧妙,使武術在不同的場地展現了不同的魅力。《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等眾多武俠電影中都有類似的情景并且各有不同。新武俠電影中眾多的表演機會不僅增強了故事情節的輕松娛樂而且增大了武之美的表現時空,使武俠的影像世界高度風格化、程式化。
新武俠電影成功地使用了吊鋼絲的技術,使那些飛檐走壁、隔空取物的想象性武功得以實現。出神入化的技術使得影片中的人物無所不能,《東方不敗》中林青霞姿態優美的凌空飛行,《新龍門客棧》中她那干脆利落的凌空翻越,都是前所未有的“憑虛御風”。在這樣成熟的現代技術基礎上,新武俠電影對現代武俠小說中的“神化”的文字武功進行了大膽的演繹,使這些書本上想象性的武功得以在銀幕上呈現。而這些武功招式無論在小說中還是在銀幕上都不是提升對暴力程度的表現,反過來卻是對暴力程度的弱化,是對暴力手段的美化。正如辟邪劍法與獨孤九劍在銀幕上呈現,文字變成了影像,也許它不符合你想象中的樣式那么完美,但是當林青霞和李連杰演繹出來的時候,那種瀟灑與流利的姿態足以滿足你視覺的欲望。辟邪劍法的詭異凌厲威力無比,獨孤九劍的輕快流暢超凡脫俗,無疑成功地造就了文字武功的影像再現。《太極張三豐》中對太極拳的展現,影片在文化、意境上雖有不足,但是李連杰的動作伸手,加上楊紫瓊和錢小豪的幫襯,依然不失風采。如果說這些武打動作過于美化、神化的話,那么在《黃飛鴻》系列影片,這種情況就少見了,雖然特技動作依然存在。新武俠時期的《黃飛鴻》系列影片較之以前的《黃飛鴻》系列影片在武打形式上,既注重了實打的感覺又具有動作的飄逸靈動,增添幾分虛實切身的視覺觀賞性。當李連杰和甄子丹對打的時刻,令觀影者也想動作起來,在力道的表現與形體美感的融合上,令人拍案叫絕。這個時期李連杰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新的黃飛鴻形象,從而使個人化的經典性動作更是成為了一個塑像性的標志。
新武俠電影在剪輯手段上,為武術的奇觀化增色不少,一改傳統風格,擯棄了全景式鏡頭來展現整個對打實況,采用分鏡頭快速剪接之法,被稱為“暴雨式剪輯”。它講究動作的個別形態表現,利用鏡頭的頻頻切換達到流暢緊湊的武打效果,挑戰人的視覺。這種快節奏的視覺刺激,毫無拖沓、重復之感,在挑起觀影者的緊張神經的同時,又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雖然實不連貫,但視覺上流暢自然。《東方不敗》中,這種方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每一場打斗都是拳動而力發、力出而鏡轉、鏡換而勢接,大氣流暢,具有咄咄逼人之氣。這樣的蒙太奇動作段落在新武俠電影中比比皆是,在新武俠電影經典之作《新龍門客棧》中,金鑲玉與東廠太監在黑暗中的周旋,通過鏡頭的快速切換,在騰挪轉移之間各種形體的姿態和服裝的輪廓線條宛轉動感,使得動作內容更加豐富,影像的視覺美感更強。這種暴雨剪輯的方式使新武俠電影的動作奇觀發揮到了極致,為之后的武俠電影提供了更多的借鑒意義。
2.畫面構圖。電影中的一個個畫面,則是由場面調度來完成的,其中包括服裝、布景、取光、人物走位等許多技術性的問題。場面調度關注的是畫面的整體效果、和諧統一,使每一部分都要有妥善安排,如在武俠電影中,就不能一味的追求武術的奇詭而忽略了場景上的其他要素:江湖氛圍、人物形象等。
新武俠電影中對整體畫面構圖十分講究,對美術設計格外重視,從而使新武俠電影展現了一個獨特的“江湖世界”。江湖世界是影片中人物活動的場所,是俠客們快意恩仇的俠義圈,它與現實的主流生活不同的。那么怎樣營造這個江湖世界呢?新武俠電影做了很好的展示:黑夜幽暗的背景中微白的光穿透暗藍的色調,光天化日下只有熾白的光籠罩著枯草荒山、茅舍庭院。在《笑傲江湖》三部系列中,白天以土黃、夜晚以暗藍為基本色調,霧氣氤氳的的江湖中頓顯詭異蕭殺,難怪任我行能夠聞到“殺氣”,就連觀影者在這江湖氛圍之中也能感受到幾分寒意。開頭一部分,東廠太監散落在荒山之間,一群驚鳥飛過,幾個黑影飛來,左冷禪直飛而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加之音樂的渲染,遂現真正的江湖意味。新武俠電影在畫面視覺上可謂精彩紛呈,不同影片有不同手法,甚至在同一影片中也有迥異的變化。《新龍門客棧》蒼涼古樸的沙漠,孑然獨立的客棧,孤煙直上,冷風呼嘯,又透著古典的氣質美。《東邪西毒》、《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都有大漠風沙的整體展現。而在《白發魔女傳》中開頭卓一航練劍的情景,落紅飄落,霞光漫天,帶著幾分暖意,透著虛化的唯美。但影片中殘酷的廝殺、詭異的氣氛依然不減,使每一個畫面構圖都高度的風格化。唯美的構圖到了新世紀的《英雄》可謂極矣,尤其是李連杰穿過雨簾,劍指甄子丹時那個畫面,剛柔并濟、渾然天成,力與美的圓融,動與靜的和諧,考究極致,堪稱一絕。
新武俠電影在畫面構圖上注重人物造型的感覺、人物形象的吸引力,使人物形象單在視覺構圖上就已熠熠生輝。在明星制的基礎上,看重服裝制作的考究,無論是單一色還是華麗色,都力求烘托人物的江湖角色。同時在人物運動過程中,無論是線條的走向還是擺幅的大小,都動感隨意,恰到好處,動靜皆宜。《東方不敗》中林青霞的男裝或是女裝扮相,一襲以紅為主的裝束,大氣瀟灑,加以演員的神態氣質,成就了一個典型的形象。另外關之琳的苗人服飾、李連杰等的道袍,都不是隨意點染、囫圇吞棗的。我們看到就連一身素衣長衫的黃飛鴻,也是那么有款有型。新武俠電影在這諸多的影片中,塑造了許多成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3.出神入化的冷兵器。古裝武俠電影都處于冷兵器時代,即便是《黃飛鴻》此類的影片,雖有了大炮、火槍,而重點還是冷兵器的打斗。冷兵器時代主要兵器有刀、槍、劍、棍等,在中國武術傳統中,歷來講究兵器的種類和使用方法,自古有“十八般兵器”的說法,其實遠不止“十八”這個數字。作為人身體的延伸,兵器在武的作用下與人自身是融會貫通、力取統一的,成為了展現武術美的一個道具。在新的技術條件下,新武俠電影中兵器使用的展現更具特色美感,運動感、流暢度、新奇化給兵器一個出神入化的表演機會。就兵器的類型形態而言,可以分作兩個方面來談:傳統型硬兵器和衍化型軟兵器。
傳統型硬兵器指的是刀、槍、劍、棍等,它們是冷兵器時代的基礎武器,有著一定的堅硬感和模型化,它們在武俠電影中都有展現。在傳統的武俠電影中,它們是對抗中的利器,代表一種陽剛美學,運動感很差,大多是你砍我擋,生硬無趣。在新武俠電影中,傳統型硬兵器,在技術條件下大有武術代言人的氣勢,器隨意轉,如行云流水,變化無端,而又章法自如,曼妙非常,直有“物我兩忘”之境界。《太極張三豐》中對棍的特殊描繪,《笑傲江湖》中對劍的備加推崇,而在《新少林五祖》中鋼槍的長短自如、拆合有度,變化中見其凌厲,《新龍門客棧》中子母劍的出其不意,都給人極大的另類審美愉悅。
所謂衍化形軟兵器,是指原本不作為兵器使用的物什,而在某些技術條件下成了能防御、殺人的利器。在新武俠電影中隨處可見,如琴、蕭、繩、箏等等,正如金庸在《神雕俠侶》中所說:武功達到一定的境界,一草一木皆可為利器。這些軟兵器沒有太多的生硬與寒意,極具線條性和新奇感,從而增強了兵器的美感、打斗的情趣。轉《方世玉》中的繩,《黃飛鴻》中的布,在個人能力的發揮下,甚至比利器還要管用。如果這些還算是由于情節隨意發揮的話,那么在《鐵馬騮》中便具有了“專業性”——以布為器的“流云飛袖”,而于榮光所使的鐵鏈,甄子丹的雨傘也是流利干脆,銳不可當。到了《白發魔女傳》中“紅顏白發”都是一件利器了。由于電腦技術的運用,這種軟兵器在新武俠電影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致人而無血腥,打斗而具美態。當殺伐中的兵器不再讓人有寒光下的顫栗,不再聯想到血流成河的慘劇,而是一種“力”透于姿態的舞蹈化視覺奇觀,那么其中的暴力成分還有幾分呢?
(二)內在的美學觀念
中國武俠電影深受武術文化的影響,而“中國武術自誕生以來,一直深受中國古典美學影響,古典美學中,有‘氣、韻、形、神、意、陽剛、陰柔’等審美意境,武術不僅要求外在的氣質動作與形體美,而且還講究神韻,形神兼備,進而引申到崇高的思想境界,使人的思想與行動和諧統一。”⑨在80年代中期以前的傳統武俠電影中,武俠電影在思想觀念上是與古典美學分不開的。武的價值和俠義精神等方面雖有內部的調整,但整體上依然中規中矩。而新武俠電影中古典美學雖未拋棄但已退居其次,這種觀念的轉變,具有一種顛覆性和解構性的氣勢。
1.“武”的價值的重新審視。傳統武俠電影中,武是解決江湖恩怨、各種糾紛的最高訴求:以武功高下論成敗。代表正義的一方在遭到挫敗后,忍辱偷生之下武功精進最終戰勝邪惡。《獨臂刀》、《新獨臂刀》中主人公最后都以奇特的功夫獲勝,維護了個人尊嚴;而在李小龍,則是維護了民族、國家的尊嚴。到了新武俠電影中,武功的展現雖也精彩紛呈,但武的作用與武的地位顯然消弱了。代表正義的一方,武功不再是最高的,反而惡的一方武功是一流的,然而在《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中代表惡的一方最終還是敗了。一切復歸平靜之后,武功已不再是江湖人推崇的對象了,剩下的只有主人公的落寞和嘆息。《新龍門客棧》中武功高強的大太監曹少欽最后被一個不起眼的小陷其于死亡的邊緣,實在不可理解。在此武功不再被尊為神圣,在江湖爭霸中,也不再是強者勝、弱者敗,“武”倒成了真正的形式道具,也不見其尊貴的“江湖地位”了。
《雙旗鎮刀客》、《東邪西毒》對武的意義消解是再明顯不過的了。《雙旗鎮刀客》中沙里飛是一個言而無信的小人而已,而身懷絕技的孩哥卻是一個不諳世事、不懂運用絕技的孩子罷了。在一刀仙的咄咄逼人下,孩哥殺死了一刀仙,卻落下了兩行眼淚。在孩哥眼中,武是什么他不知道,武用來做什么他也不知道,他只是要娶回自己的媳婦罷了,而實際條件下,他應該是一個俠客英雄。《東邪西毒》中,武的意義模糊了正邪之分,武功只是掌握在歐陽峰雇傭的殺手手中。在武的世界里沒有第一,“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使武功再高,還是如沙漠中的流沙隨風而走,還是幾尺肉體的痛苦不已。即便是武功高強的黃飛鴻,能打敗強勁的對手,能戰勝洋人的拳腳,留下的卻只有“一聲嘆息”而已。
武功的文化內涵,是使觀影者在欣賞武的形式美感的同時,能夠品味其中的文化精神并能在思想上得到凈化、提升境界。顯然新武俠電影在這一方面做的是不夠的,遠遠沒有昔日《俠女》那種文化追求和思想氣勢,那種刻意傳達。太極拳可以說是武術文化的最佳代表,作為道家的武術它追求無為而靜、默而化之、流轉自然,于圓潤綿長之中蘊含勁力,直有“大音稀聲”的境界。并追求動靜相生、陰陽相濟、連貫圓活的中和之美。在電影《太極張三豐》中也作了這方面的探索,然而其在影像上雖可圈可點,但在恢弘綿遠、蘊藉厚重的文化和思想境界上仍顯不足。新武俠電影在武術文化上無意去表達,只是隱隱顯現而已。
新武俠電影中“武功和武德”不再是人物追求、塑造自身俠義形象的最好或最高手段,人物無意于用它們去爭取自己的俠義形象。因此武的道德批判功能和神圣原則也就淹沒在了個人在江湖、社會中的飄零感之中,而顯得微不足道。所以在新武俠電影中,武的任意揮灑都集中到了視覺奇觀上了,讓人領略到了極致的形式美感。
2.傳統俠義精神的解構。新武俠電影并沒有對傳統的俠義精神繼承,繼而發揚光大,而是在傳統的敘事故事中,開始了對傳統俠義精神的解構。
以往的武俠電影中,都存在著一個善惡二元對立的模式,傳統俠義精神得到了有力的彰顯:除強扶弱、打抱不平、扶危濟困等等,是俠義精神的核心。在這個俠義的圈子里,俠士們都是清心寡欲的類型,慷慨赴死,威風凜凜,氣勢如虹,形成一種“高大全”的形象模式。新武俠電影打破了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開始了多元對立調和的模式,人物性格不再單調劃一,俠義精神也不再顯得那么高大了。雖然周淮安有報主救孤的精神,雖也代表著正義一方,然而落日余暉下的他,不再有“高大全”的俠義形象了。金鑲玉,一個黑店的老板娘,殺人如麻,卻也可以仗劍除惡。邱莫言雇的救孤之人,也不過是江湖殺手而已,為錢鋌而走險。正邪之間已沒有了明顯的界限,那么所謂的“俠士”,也只不過是一個名號罷了,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是,你可以不是,他也可以不是。然而風云江湖真正的俠士在哪?岳不群不是,東方不敗不是,任我行不是,就連我們認為代表正義的令孤沖也不算是一個俠士了。尤其是在《鹿鼎記》、《大話西游》這樣的影片中,所謂的傳統俠士,倒成了反諷的對象:陳近南成了一群流氓的頭目,一出場就是灰頭土臉,每每在危機時刻還有貪生怕死的表現;而一個地痞式的小混混——韋小寶,倒能在各路高手對峙的局面中游刃有余的享受江湖樂趣。在這里武林俠士成了被嘲諷的對象,俠義精神顯然已喪失殆盡。
在對傳統俠義精神消解的理念中,新武俠電影突現了人性的七情六欲,調整了“義”與“情”的關系,使情的顯現與義并重,甚而越俎代庖了。以往的武俠電影,主人公大都注重男性之間的義,而忽視男女之間的情,為義可舍情,在收獲義的條件下才去收獲情,都有了一種禁欲主義的木木臉孔。新武俠電影發揮了男女之情的作用,把情的表現甚至擺在了首要地位。《新龍門客棧》中,周淮安與邱莫言的初次見面:四目相對,深情款款。而在療毒一節,更把情的渲染推向了,在相互的安慰與理解中,周淮安說:“誰說亂世不談兒女情,其實亂世兒女情更真。”真是淋漓盡致了。影片還夾雜著金鑲玉對周淮安的情,金鑲玉與邱莫言的爭風吃醋等環節,對比胡金銓的《龍門客棧》,情的渲染可謂盡矣。影片《東方不敗》、《東邪西毒》中對情的挖掘和探索更是別開生面。如此,一個血雨腥風的江湖淡化了,一個殺伐的世界顯得溫情了!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獨臂刀》、《新獨臂刀》中主人公最終都能相擁佳人。到了新武俠電影中,愛情倒成了悲劇的代表,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尤其在新版的《白發魔女傳》中,愛情的破滅給雙方的傷害達到了極點。卓一航可以為情而舍棄所謂的正道武林,練霓裳同樣可以為情而甘冒生命之險。“滿頭青絲變白發”正詮釋著愛情的悲劇,也彰顯著愛情的偉大力量。就連我們看好的黃飛鴻,在愛情上也不能灑脫而行。
新武俠電影中的人物無意去追求、去塑造自己的俠義形象,更沒有雄心萬丈地去踐行所謂的俠義精神。江湖中的人要么兇相畢露,被權利和欲望所控制,而另一些人厭惡權利和欲望的膨脹,卻又不得不糾纏其中。中國傳統的儒家美學和道家美學都講究整體觀念與“和”的概念,只是儒家側重于社會的和諧而道家側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新武俠電影中這種和諧顯然不存在,就連對這種和諧的追求也是無望的——江湖風雨、社會紛亂還在繼續,而歸隱山林的凈土也沒有出現。反而影片都有一種佛家的宗教倫理意味,在刀光劍影中勸善懲惡,在生死無常中憐憫世人,從而發現人世的痛苦。就如風清揚一樣在亂世中避亂,懺悔著心中殺伐的苦痛,似在宣稱“我佛慈悲、普救世人”。“宗教倫理為正義提供了合理的道德依據之后,敘事最終完成的是人物對宗教精神的皈依,從而表現出新武俠電影對江湖暴力和世俗權力的雙重否定。”3.自我身份的迷亂。新武俠電影的江湖世界,不再是善惡分明的斗爭場所,也不再是以武論秩序的舞臺。在這種新的江湖中,各色人等只像是無知無畏的爭斗著,他們沒有退路,找不到自己的坐標,剩下的只有滿眼的迷離和滿心的惆悵,連自我都不能確認了。
“江湖”在新武俠電影中被提到了“本體論”意義上來了:《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中,“江湖”成了武林中人也弄不清的一個概念。新武俠電影的本體論審視,說明江湖已經不是以往的秩序江湖了,它正更深的異化著其中的每一個人,武林人士在其中迷失了自我,甚而迷失了本性,但還在苦苦的留戀、追逐。周淮安說金鑲玉“你就像這沙漠一樣無情”,金鑲玉卻說“你也是這沙漠中的一部分”。是啊!你周淮安是忠仁之士,可在這“江湖荒漠”中,你同樣得先拋下自我,這個“江湖——客棧”正等待著一批又一批的人。而在《東方不敗》中甚至連生理上的自我都丟失了:東方不敗由男變女。她是在“為光耀苗人偉業”而樹起反叛大旗,她想要為一個民族找回“自我”,然而在身體的倒置中,他迷失了方向,竟為一己之情而甘愿落入萬丈懸崖。影片中另一人物任我行也是一樣,他發瘋似的“殺、殺、殺”要鏟除東方不敗,而自己最終又無意識地成為了第二個東方不敗。就連令孤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退出江湖,找不到自己的安棲之地。而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中,更把這種“自我的迷亂”提到了一個刻意表述的層面。江湖?什么才是江湖?東方不敗說“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宏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任我行說“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江湖中難尋自我,只有無邊的不知所謂、空空的無奈與蒼涼。
在自我身份迷亂中,新武俠電影又注重對現實世界的反映,在不同的觀念的碰撞下顯現現實的焦慮,其主要代表就是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影片。黃飛鴻武功高強,道德高尚,可以戰勝強敵,奪得每一場比武的勝利,然而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渺小與無知,他不懂得看時間,不懂得英文,不懂得蒸汽機……最后不得不在困惑與無奈中黯然離開。徐克還特意安排一個西方文化的代表——中國的十三姨,在與黃飛鴻的相互碰撞中,這種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培植的笑料中,使我們看到一個自我民族國家的狀態。在《獅王爭霸》中黃飛鴻贏得了金牌卻感嘆“贏了金牌卻輸了整個江山”。而在《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中更有一種倒置的反諷:東方不敗成了“東西方不敗”,大喊著“你有科學我有神功”把炮彈輕而易舉的又送回了炮膛。
在迷亂的江湖中,新武俠電影的主人公又都在尋找心靈的靜謐之地:周淮安遠走邊關,金鑲玉策馬而追;令孤沖遠走扶桑……而真正的凈土是否存在,影片都是戛然而止,留給我們去回味。這種“自我身份的迷亂”有人認為是基于“97”香港人的心里癥結,誠然這也不無道理。其實作為中國人的香港人,也遠沒有那么脆弱。新武俠電影大都以亂世為背景,毀滅了一個江湖夢,顛覆了一個不正統的“俠義世界”。在不同的現實面前,在不同的歷史境域里,也不可謂不是一種新的武俠電影觀。
四結語
新武俠電影為淺暴力美學增色了不少,發展了諸多的審美視角,在中國武俠電影史留下
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有多元格局的現象,產生了許多不同樣式的走向,如《東成西就》、《大話西游》搞笑的喜劇本領,《東邪西毒》、《雙旗鎮刀客》人情與人性的探索,則更為藝術化。在新武俠電影發展的十個年頭,再一次證明了中國武俠電影的魅力所在。而淺暴力美學也仍在不斷地被發掘,進入21世紀的“新世紀武俠”又有了一次美學意義上的更新:從《臥虎藏龍》到《英雄》、《天地英雄》再到《七劍》,都在不同程度上并從不同的角度,孜孜追求著淺暴力美學更廣闊的天地。中國武俠電影的發展將要跨進九十個年頭,未來的路還很長,同樣也很艱難。我相信中國武俠電影以其獨特的淺暴力美學定能再一次展現其獨特的魅力,這不僅需要電影人的努力,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注釋:
①郝建.《影視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頁。
②孫健.《電影“暴力美學”研究》,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5頁。轉引:尹鴻,
《大眾文化冷思考:“暴力美學”真的那么美?》/ioo2/2004/1/12-62257.html
2004-01-12.來源:東方網一文匯報。
③孫健.《電影“暴力美學”研究》,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17頁。
④夏金旺.《論中國武俠電影創作思維之嬗變》,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7頁。
⑤喬潔瓊.《論新武俠電影的發展與嬗變》,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第8頁。
⑥喬潔瓊.《新武俠電影的發展與新世紀武俠電影的思考》,《柳州師專學報》,2005年第1期第138頁。
⑦邱飛.《武俠電影世界中的美》,《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第103頁。
⑧賈磊磊.《消解暴力—中國武俠電影的敘事策略》,《當代電影》,2003年第5期第54頁。
⑨周之華周少軍.《中國武術文化的內涵》,《體育文史》,2002年第2期。
⑩喬潔瓊.《論新武俠電影的發展與嬗變》,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第9頁。
參考文獻:
1.郝建,《影視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賈磊磊,《消解暴力—中國武俠電影的敘事策略》,《當代電影》,2003年第5期。
3.金均海,《九十年代新武俠電影漫論》,《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
4.喬潔瓊,《新武俠電影的發展與新世紀武俠電影的思考》,《柳州師專學報》,2005年第1期。
5.邱飛,《武俠電影世界中的美》,《渝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6.李少白主編,《中國電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8.孫健,《電影“暴力美學”研究》,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9.陳霞,《論武俠電影中的民族文化精神》,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10.李劍,《武俠電影新探—以九十年代后的影像文本為例》,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篇8
關鍵字:吳宇森英雄電影文化折射
一、吳宇森“港式英雄片”的基本概況
吳宇森自幼家境貧寒,20歲從影,由場記而副導,先后輔佐著名導演張徹、許冠文。25歲開始獨立執導影片,先后從業邵氏、嘉禾、新藝城等三家頂級影視公司,拍攝了18部影片。1985年,輾轉浮沉香港影壇十余載而不得志的吳宇森來到剛成立不久的徐克電影工作室,兩人都“難以忍受言之無物的純流行商業片”(1),極力要拍攝一部展示黑暗和暴力中不滅的俠義與友情的作品。1986年,《英雄本色》橫空出世,震撼香江,驚嘆國際,創造了港片有史以來3465萬的最高票房紀錄,并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從此吳宇森這個名字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不可躍過的一個符號,而此后一直到1992年,吳宇森先后拍攝了《英雄本色2》等六部同類型的作品,共同奠定了其香港“暴力美學掌門人”的地位,推動了香港“英雄片”的創作熱潮。
縱觀這七部影片,其基本主題都是一群游走在社會邊緣的人,因情義的紐帶而一起出生入死。但由于時代的變遷,身邊的人不再信守情義,為了金錢不擇手段。而他們卻依舊堅守著做人的底線與良知,慘遭暗算與背叛。無奈之下,這群英雄為了尊嚴、情義、家人,不得不血染江湖、以暴制暴,甚至不惜用死亡來恪守情義與親情。在他們身上表現出的肝膽相照、義薄云天、生死與共的豪情義氣,以及對不仁不義的惡勢力的懲罰,讓無數青年人為之熱血沸騰、精神一振。
二、吳宇森“港式英雄”的成長背景與生存方式
吳宇森“港式英雄片”中的主角多為江湖人物,他們是黑幫成員、殺手、大盜或備受壓抑卻充滿豪情的警察。他們的成長經歷都頗為艱辛,《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從小孤苦伶仃,十多歲為生計加入黑社會,得到大哥宋子豪的極力關照;而宋子豪為了不連累家人,一直不讓弟弟知道其黑社會背景,可弟弟阿杰又偏偏一心要做一名除暴安良的正義警察。《喋血街頭》中的阿B、細榮、輝仔情同手足,在貧民窟中一起長大,受盡貧窮與欺辱,夢想只是娶妻生子過正常人的生活。而《縱橫四海》中的缽仔糕三人,從小流落街頭,被一個慣偷養大,可養父只是把他們當作賺錢的工作。因為這段缺乏愛的成長經歷,使得他們比一般人更看重情義,甚至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他們不再是以往傳統電影中所推崇的正面英雄,他們只以情義為基點,只要認為對就會去做,即使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在他們身上展現出了男性的血氣方剛和對擁有生存尊嚴的渴望,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一種生命本色的揮灑。
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一群被主流社會邊緣化的孤獨群體,靠著從事非法營生來獲取生存。雖然這種生存方式與主流社會的規則不相一致甚至互相沖突,但他們也有著一套自己嚴格遵守的江湖道義與做人準則。他們從不濫殺無辜,且對弱者頗富同情心,他們出現在社會固有秩序的動蕩期,此時靠著原有規則已不能伸張正義,只能用更大的暴力來懲治邪惡和不義。于是使得他們這種雖不合法的生存方式,也具備某種微妙的合理性。他們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闖蕩江湖,依靠原始的正義和個人情感快意恩仇,不惜用生命來換取對朋友的承諾,以及對強大惡勢力的反抗。因而他們成為了生活在社會底層,而又遭遇不公或渴望成功者心中的英雄。
三、吳宇森“港式英雄”的突出特質
其實他們這群人,之所以能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英雄與膜拜的偶像,是因為在他們身上突出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俠義精神,即“忠信道義,看重情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為知己赴湯蹈火”(2)。在《英雄本色》中著力渲染了小馬與豪哥之間堅守不渝的友情,宋子豪在販賣假鈔的過程中慘遭暗算,于是小馬為了給其報仇,只身獨闖臺灣,手刃仇人,結果被打瘸了一條腿。但為了等宋子豪出來再戰江湖,不得以忍辱負重、隱忍三年,可當得知子豪不愿再理江湖事時,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你不欠我什么。”可小馬為了給自己討回一個公道,又只身闖入阿成老穴,找到犯罪證據,此時決心退隱江湖的宋子豪擔心小馬的安全,不得已重出江湖,當子豪騎著摩托車出現在小馬面前時,兩人間會心的一笑,令無數觀眾感動。
而《喋血雙雄》中殺手小莊與警官李鷹從追捕與被追捕的關系到相知相識、化敵為友,最后不惜生命并肩作戰。警察與殺手,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因為有著相同的做人原則而走到了一起,為情義、為正義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在槍林彈雨中談笑風生,在殊死惡斗中心心相惜。正如《英雄本色2》中陳伯對子豪等人情義的感慨:“這個世界上沒什么人情味,難得你們幾個小子,這么知己”。正因如此,所以這群“港式英雄”將這份情義看得彌足珍貴,在兇險的江湖中,成了他們縱橫江湖的唯一安慰,是他們活在世界上的理想支點。也是因為這份情義和他們執著的守護情義的精神,使得缺乏正義、缺少情義的亂世江湖有了些許人情味,也才讓人看到了些許的光明與希望。
也正因為他們看重情義,所以他們比常人更憎恨欺騙、出賣和背叛,對于出賣、背叛自己的人一定要手刃其頭。正是在對《英雄本色》中的阿成,《英雄本色2》中的高英培,《喋血雙雄》中的任海,《喋血街頭》中的阿容,《縱橫四海》中的養父等的復仇過程中,“他們同生死共命運的精彩演繹是他們兄弟朋友之情的最好證明,也是他們的人格熠熠生輝之處”(3)。而這種復仇其實也是英雄們的自我救贖,他們因為道義而成功,因為秩序失敗而退場,于是他們不得以只能用生命來守護生存的道義,用血的代價來懲罰道義所不容的人。
在吳宇森“港式英雄片”的結尾都似乎有一個模式,英雄們想要手刃仇人,可往往槍里卻沒了子彈,此時警察已趕到,這些倚仗著錢能解決一切的小人們便開始得意的叫囂起來。就在此時往往會有另一中間力量將一把裝滿憤恨子彈的槍遞過去,于是仇人得以倒在正義的槍下。如《英雄本色》中,最后阿成說到:“沒子彈了,我現在出去自首,我不會有事的,有事的是你,我有錢,兩三天之后就可以從法庭輕松的出來。”小人的奸詐、囂張的氣氛,令無數觀眾無比憤恨,都恨不得拿起槍向他打過去。而此時的阿杰已被哥哥的情義所深深打動,明白了什么才是正義,于是將手中的槍遞了過去,正在得意的阿成瞬間由奸笑變為恐慌,子彈穿透了他的身體,正義得以彰顯,讓所有觀看影片的人都大呼精彩。
四、吳宇森“港式英雄”的浪漫性與悲情性的統一
除了英雄們的俠義精神令人動容外,吳宇森運用其獨有的表現技能,將故事的浪漫性與人物的悲情性完美結合,使得這群“港式英雄”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早年受好萊塢歌舞片的影響,吳宇森習慣“把殘忍的打斗場面變成優雅的芭蕾舞(4)”。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用優雅的音樂配合飄逸的動作,展現出浪漫且唯美的影像畫面。“港式英雄片”中的主人公不再是那種滿口臟話和動輒打斗的舊式幫會分子,而是衣冠楚楚的紳士,有著極為酷辣的造型。在他們身上“槍林彈雨,不過是尋常之事;扶危濟困,仿佛已是天職”(5)。那些充滿血腥的槍戰畫面在吳宇森的打造下,殺手的動作如舞蹈家一樣飄逸,像藝術家一樣獨具浪漫。
如《英雄本色》中小馬哥在臺灣歌廳復仇的場面就如詩畫一般,至今依然是香港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槍戰場面。整個場面以輕快的閩南小調《免失志》搭配著兩段情節:一段以慢鏡頭描寫小馬在走廊里信步穿越,衣帶飄飄,神情瀟灑,從容不迫;另一段以正常速度拍攝臺灣黑幫大吃大喝的酒宴。隨后便爆發了一段激烈的槍戰,小馬舉槍四射,發發命中,如入無人之境。“吳宇森濺血的浪漫,既是剛烈的暴力,又是令人沉醉的美景(6)”。而《喋血雙雄》中教堂決戰的一幕是吳式槍戰場面的又一經典。寧靜的耶穌像、神圣的十字架、漫天飛舞的白鴿和輕輕拂動的白紗應然而至,動靜相襯之間槍林彈雨、子彈紛飛,圣潔的宗教氛圍始終滲透著整個槍戰過程,給人展現出無限的唯美。
而在這種詩意般浪漫的映襯下,更加凸顯了這些忠肝義膽的英雄們的悲愴命運,他們最終在激烈的槍戰中慘烈死去,用生命換取心靈的救贖。吳宇森打造的“港式英雄”其結局之所以悲壯,是因為他們所遵守的道義和所看重的情義在江湖上已逐漸失去價值,江湖已不在是原來的江湖。以宋子豪為代表的老一代江湖人物“一生最重感情二字”,而以阿成為代表的新一代江湖人物,卻是“誰有槍、誰有錢,誰是老大”。曾經守道義、講義氣、重感情的江湖變成了只講目的、唯錢是圖、不擇手段的江湖,使得小馬哥式的英雄們再以舊的規則行走于今日江湖,不但不合時宜,反而危險萬分。昔日無限風光的英雄們成了末路英雄,伴隨著末路的孤獨、無奈和感傷,獨自活在自我心中的那一片圣潔地上。
并且吳宇森善于運用對比,通過英雄人物前后境遇的不同,表現出他們人生的悲情性。在《英雄本色》中阿成還在做跟班時,咳嗽了兩聲,小馬哥立馬拿出手中的錢并囑咐他好好看病。而后來瘸腿的小馬哥只能寄人籬下為阿成擦車,在阿成威風的背影后是小馬拖著一瘸一瘸的腿將阿成隨意扔在地上的小費撿起。此時,兩人的世界已全然顛倒,但是唯一沒變的是小馬骨子中孕育的情義與堅守的信念。既然英雄不再適合江湖,為什么不選擇離開江湖,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涉入江湖,便如同陷入人生的漩渦,無形的力量阻礙著他們前行,直至將其逼入人生的邊緣和困境,最終英雄們只能依靠死亡來完成自我的救贖。正如宋子豪出獄后本想退出江湖,可是江湖不讓他退,幫派分子三番五次找他麻煩,使他平靜的生活無法繼續,最終忍無可忍,于是只能奮起抗爭。
五、吳宇森“港式英雄片”中的陪襯
有江湖英雄的世界,就會有代表著正義一方的警察,而在吳宇的“港式英雄片”中,警察只是一種陪襯或反襯。《喋血雙雄》中的李應、《英雄本色》中的宋子杰、《辣手神探》中的神探袁浩云都是警察,但又頗具江湖風范,在警局所受到的多是不公和壓抑,而與江湖人物一起,反而使他們的人格魅力在江湖廝殺中大放異彩。在《喋血雙雄》最后的教堂決戰中,李應為了不讓任海逍遙法外,在眾警察前將其殺死,此時的他儼然是小莊的化身,他不是以一個警察的理智,而是以一個江湖人物的情感向黑幫老大射去痛快淋漓、快意恩仇的子彈,情感的力量沖破了理智的封鎖釋放出萬丈的豪情。同時,片中的很多警察更和那些不講道義的黑幫分子一樣,披著一副正義的皮囊,擺著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實著是自私自利、冷酷無情的小人。《英雄本色》中的宋子杰在警界頗有名聲,辦案凌厲果斷,可就因有一個曾經是黑幫老大的大哥,便一直無法被重用;而《英雄本色2》中的總督察胡海,為了在退休前再立新功,竟然以宋子杰的前途威逼宋子豪,要他出山打入黑幫,為他們提供辦案線索;在《喋血雙雄》中李應的上司也只知道升官晉爵,全然不顧屬下的死活和內心情感,無異于冷血動物,全然沒有正義者的光明磊落,只剩下了一副小人的嘴臉。
除了英雄、警察外,影片中還有很多配角,也同樣具有英雄人物的氣質與品格。這些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曾經叱咤風云的老江湖,如《英雄本色》中的華叔,坐牢后的他金盆洗手,開了一家計程車公司,專門收留曾經有過污點的人,讓世人所不屑的賊有了一個可以安家的地方,有了一個可以改邪歸正的場所。而后來在阿成的人來車行滋事時,為了不使改邪歸正的弟兄們再受連累,情愿一個人出來頂下所有的事,用另一種方式行使著固有的江湖義氣。又如《喋血雙雄》中的馮剛,曾經是一名頂級的職業殺手,但由于受了手傷不得已退隱江湖,但為了替朋友小莊拿回屬于他的錢,甘愿冒著死的危險去找黑幫老大汪海討回公道,在受傷后為了“不被人像狗一樣打死”,情愿死在小莊槍下,表現出了“士可殺不可辱”的氣概。第二類是在反派陣營中崇拜英雄的人,他們也只忠于自己的大哥,而支持他們這種信念的精神卻來自于英雄們。如《英雄本色2》中的殺手小黑,死心塌地為高英培賣命,在最后的決戰中本可以離開,但確留下來跟阿健一決高下。又如《喋血雙雄》中汪海雇用的國際殺手,他最終也是選擇與小莊單槍對決。他們這些人在心中都把吳宇森塑造的“港式英雄”當作自己的對手,以他們為榜樣,想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想通過戰勝對方來取代其位置,即使倒也要倒在對手的槍下。:
綜觀這些人物,他們在江湖中的廝殺不過是為了獲得人生的安穩,使身心漂泊之后有一處可依靠的港灣。然而這個夢想卻顯得遙不可及,因為美好的愿望與現實的社會有著巨大的矛盾。他們在其中靠著自己的努力奮勇掙扎,他們所追求的道義、忠誠、親情是當時社會每一個年輕人所夢想的。但最終人面對命運時總是顯得渺小、脆弱和無助,他們無法完成心中一個個美好的愿望。其實影像媒介很大程度上都反映著當時社會的某種集體無意識,所以吳宇森所創造的這個轟轟烈烈、英雄叱咤、蕩氣回腸的江湖世界,實則是鏡像式的社會想象,是香港大眾文化心理的一種影像投射。
六、吳宇森“港式英雄片”中蘊含的社會文化
1960-1970年是香港經濟起飛的十年,在完成工業化的蛻變后,跨步進入到現代社會。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享受豐腴物質文明的同時,港人也開始在進入80年代后,逐漸感受到現代文明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競爭加劇,社會壓力加大,人與人之間關系開始變得疏遠,傳統的親情、友情、道義等觀念開始淡化”(7)。于是生活在其中的香港市民不可避免的產生某種集體的焦灼情緒和不安感。所以吳宇森的“港式英雄片”中的主人公常常是漂泊、無根、孤獨、缺乏安全感、穩定感的代表,這與香港的社會歷史和港人心態不謀而合。但同時他們又堅信:“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這種不服輸、不甘于受命運驅使的堅強、自信感,又恰恰契合了當時港人的普遍社會文化心理。
于是作為電影主要觀眾的年輕人將自己理想中要求建立的新秩序,交托給這些英雄偶像去完成。他們對于英雄的認同,并非是想自己也創造與英雄相同的業績,而是希望通過影片中的英雄形象,來彌補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被邊緣化的位置,也是對挫折感的一種撫慰和補償。現實中的矛盾、不平所帶來的心理壓抑,使得吳宇森打造的“港式英雄”讓人看后無比歡欣鼓舞。盡管現實中的邪惡勢力很狡猾、兇狠,盡管法律因為種種原因對其無能為力,但這種夢幻式的英雄卻可以解決一切。人們在欣賞這些英雄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精神世界的一次次狂歡,使壓抑的情緒得到宣泄,受挫的心理得以平衡,最終使吳宇森的“港式英雄”名揚世界。
【參考文獻】:
(1)丁曉峰:《電影這個江湖》“暴力美學吳宇森本紀第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2)、(3)史玉豐:《吳宇森的英雄路》,《文藝研究》(2008年10月)
(4)林宇:《百年電影經典》,東方出版社(2006年8月)
篇9
關鍵詞:后現代;表演;女性主義
一、關于導演
弗朗索瓦?歐容是法國90年代崛起的最具活力的新銳影人,風格偏黑色、重幽默,帶有心理分析的味道,具顛覆性,主題以探索欲望和越軌為主。作品多涉及同性戀題材。當歐容97年的《夏日洋裝》為法國影壇開發"性"更加晦暗的地帶時,觀眾也沉迷于他電影中詆毀圣潔的壞品味,他是孩子王,訂立了隨從他所必須恪守的清規,沒有性的童話是不被接受,第一條,遂加入些許童男童女或謀殺這類素,推出更完整的。有人把他比作希區柯克或夏布洛爾的衣缽繼承者。而歐容對女性也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游泳池》、《天使》皆如此。在網羅天下女人的影片《八美圖》中,歐容躲在攝影機后面肆無忌憚地觀摩他的女主角,他既然可以稱《天使》中羅莫拉?蓋瑞為他的繆斯女神,那么藏在攝影機后面貪婪幾個女人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他一直聲稱站在攝影機前會讓隱私消失,但他的電影又是在述說一些藏在他內心深處的話。歐容稱之為“神秘”。在這部電影中,女人,就是他探秘的對象。歐容表示,罪惡的背后牽扯的都是愛情,當女人的愛得不到滿足,罪責便油然而生,這點與丁度?巴拉斯很像。一個女人之所以在女友身上尋找慰藉,也是因為得不到丈夫的愛(短片《理想的男人》),就像《八美圖》中的老處女奧古斯汀,是稀缺的父愛造就她如今殘缺不全的人格,她痛不欲生的說:“你們以為我恨,其實我愛你們;我的愛總被誤解成恨。”“愛很痛吧?”歐容給她的答案是肯定的。
二、關于電影
后現代電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反邏輯、解構理性和拼貼。在歐容的電影《八美圖》中,導演采取了后現代敘事手法,把歌舞電影的一些橋段拼貼入其中,使本片產生了別有意味的效果。從敘事結構上來講,首先這是一個謀殺故事,八位女性被卷了進來,人物眾多。所以,如何將每一個人物豐滿起來是個挑戰,而后現代敘事手法的拼貼成為王道。歐容將每一個女人的“自白”獨立成段,對個體首先進行解釋,隨著主線劇情的前進串聯起來,在不耽誤對謀殺事件本體的敘述的同時,又展現了每一個女人之間的關系和對謀殺本身的關系,使女人們在此事件里的位置得以明確,可謂一舉兩得。這種手法在《低俗小說》里也有著相似的運用,通過對個體的解釋,使其在環形的框架下取得存在的說服力。不過,區別也是明顯的,《低俗小說》主要是講故事,而《八美圖》更注重對每一個女性的表達,故事只是為其服務的線性脈絡,在結構上它重點突出的是錯綜復雜的女性關系。全片鏡頭設計也別具風格化,幾乎成為一種本能反射的拍攝手法。中景鏡頭的深焦清晰交代前后走動與猶疑的人物。音樂的前奏響起,觀眾享受著導演帶來的聲色饗宴。黑了半邊的背景,讓舞蹈與歌曲更占據視覺主角位置,人物恍若在平面移動的紙娃娃活像隨意擺布的棋子,被導演牽制著進入暗藏殺機的蒸籠棋局,唯有棄子,才能得以解脫。
本片的卡司雄厚的令人發指,表演環節更是決定本片成敗的關鍵,這與戲劇出身的歐容恐怕很有關系。但是,舞臺表演與后現代形式的結合通常比較容易,當各位演員從正常敘事轉入歌舞時,沒有絲毫露怯,而成功的達到了劇情所需、人物之間需要的戲劇張力。每個人物的層次都有一定程度的展現,使觀眾理解片中的八位女性,從而理解電影主旨,這應該就是導演的目的。當然,對于片中唯一的一個符號化的男性角色,也“順便”從各個方面展現了一下。我贊賞導演的一點是,對于每個人物都沒有刻意引導觀眾的主觀視角,存在的,只是欣賞或不欣賞、理解或不理解。
三、關于女性主義
八個女人,美艷的香濃,精明的靈巧,守財的吝嗇;性感的妖冶;自閉的頑劣,幼稚的混沌,復雜的單純,好像代表了天底下所有的女人的優點和缺點;有相互猜疑的母女親情,被離間了的兄妹之情,有香艷的婚外之戀,有爭吵不休的姐妹之情,有行如腐尸的夫妻之情,有凌亂不堪的同性或是養父女之情;天底下種種復雜多變的感情,也不過如此!八個女人被瘋狂地扭曲了向往愛的心理,人人都渴望著得到真愛、關心和溫暖,但人人都是以傷害別人的形式希望得到,或是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可惜在場沒有男人,只有女人。只有喋喋不休語無倫次驚慌失措永遠不能放下疑心的女人。:
篇10
【正文】
所謂電影構圖,主要是指電影畫面中物體的布局與構成方式。雖然電影是一種“活動影像”,它的畫面時刻都處于運動中,但在時間的流程中,如何通過每一幀畫面中各部分的布局和安排,來達到視覺上的愉悅感并傳達出創作意圖,則是每個導演都要斟酌的藝術問題。
面對這一極具挑戰性的難題,很多電影導演迸發出了令人驚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世人奉獻了很多構圖精妙的電影作品。
前蘇聯/普多夫金·《母親》:劃時代的“蒙太奇”構圖
在蒙太奇理論誕生之前,電影只不過是一種“活動照相”或“銀幕戲劇”,自然也無法奢求這個時期的導演在構圖方面有什么追求。只有從蘇聯電影學派開始,導演才開始探索電影所獨有的美學特性,構圖自然也是其中一部分。這種探索在普多夫金的代表作《母親》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腳印”。
在《母親》中,不僅單個畫面的構圖顯得飽滿而富有表現力,最可貴的是導演開始注意到每個鏡頭畫面構圖之間的關系。根據蒙太奇理論,正是通過連續的鏡頭組接,不同畫面的構圖才能產生出單個鏡頭畫面構圖所不具備的意義。這才是電影構圖的獨特魅力所在。
在影片開始不久,巴維爾的父親酗酒后回家,一個仰拍鏡頭,畫面中父親的背影撐出了銀幕的邊框,接下來母親一個俯拍鏡頭,畫面中母親卻佝僂著身子縮在畫面中央偏下的位置,這組蒙太奇鏡頭就通過構圖暗示出母親受壓迫的地位。在影片最后,導演將母親犧牲的畫面和一些高聳雄偉的建筑畫面剪輯在一起,構圖上的“崇高感”很好地渲染了革命者犧牲時“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的悲壯氛圍。
中國/陳凱歌·《黃土地》:內蘊深遠的“極簡主義”構圖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作之一,《黃土地》在整體的美學追求上烙上了深深的時代印跡:影片中極強的視覺因素實際上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積淀進行深刻揭示和沉重反思。“黃土地”作為影片的主體意象,象征著厚重、封閉、隱忍的中國內陸文明,而這些通過電影的構圖得到了反復的渲染與強調。
《黃土地》的攝影張藝謀在談及這部電影的構圖時說到:“就是注重視覺的表現性,突出黃色,用高地平線的構圖法,使大塊黃土地占據畫面主面積……構圖取單純,不取繁復……”這種構圖的表現手段,正是通過在畫面中占據了主體地位的黃土地和在其中顯得微不足道的人形成的強烈對比,暗喻了這種封閉的生態文化格局對渴望自由發展的人性的束縛與制約:面對這樣深遠遼闊而又無比厚重的黃土地,人顯得那么渺小而又無助。
影片中的外景構圖都在著力強調黃土地的主體地位,而在拍攝內景時構圖卻有另一番意味,那就是顯得十分均衡整飭,四平八穩。如果畫面主體是一個人或物品的特寫,就讓它穩穩居于畫面正中央;如果鏡頭中有多個被攝物,畫面構圖也安排得十分妥當,被攝物的形狀大小和光影強弱都得到了微妙的平衡。這種穩當的構圖也暗寓了影片中黃土高原上人們生活狀態的死板與壓抑。
法國/讓·雅克·貝漢《鳥的遷徙》:渾然天成的“自然流”構圖
同樣是電影紀錄片,與里芬斯塔爾《奧林匹亞》中充滿了人類創造力、洋溢著人體之美的“雕塑式”構圖不同,讓·雅克·貝漢的《鳥的遷徙》(又譯《鳥與夢飛行》)卻向世人展現出另一種唯美的構圖功力:那就是看上去沒有絲毫的人工雕鑿痕跡的“自然流”構圖。當然,這種看起來渾然天成的畫面,實際上也是導演苦心經營的成果。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這部紀錄片中,導演充分地挖掘了大自然本身所蘊含的美感:在構圖方面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動靜結合,用色彩飽滿、層次豐富的地球表面作為畫面背景,遷徙著的飛鳥則在這片美麗的畫布上留下生命的痕跡,運動著的鳥類和靜謐的自然所構成的電影畫面,無不洋溢著郁勃的生機。
“候鳥的遷徙是一場生命的搏斗。”導演卻把這場生命的搏斗拍得如此唯美,通過精心設置的各種機位與角度,成就了一幅幅曼妙和諧的畫面構圖。于是,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不論是丹頂鶴在覆蓋著茫茫白雪的草原上翩躚起舞,還是斑頭雁在喜馬拉雅的冰天雪地中休憩,抑或是白頭海雕在崇山峻嶺間翱翔,都像是一曲曲對大自然生命的禮贊。
美國/羅伯特·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刺激眼球的“表現主義”構圖
“表現主義”本是20世紀初的一個文藝流派,其藝術追求是通過夸張奇特的形式和極度變形失真的形象來表現創造者內心的強烈情緒。電影中的表現主義構圖,則是指通過變形夸張、極具主觀色彩的畫面構圖,來表現導演所要傳達的意旨和藝術風格。表現主義和電影很早就結緣了:在一戰后,德國導演維內的《卡里加里博士》中就大量運用了表現主義的布景道具等手法,成就了一部讓人過目不忘的電影。而今年剛上映的《罪惡之城》也是這樣一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