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竹子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24 23:12: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竹子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描寫竹子的詩句

篇1

【梅花】

在北宋時,畫梅花成了一種高雅的風氣。宋代的仲(zhòn)仁和尚開創了“墨梅”的畫法――完全不用其他顏色,只用墨的深淺來表現梅花。古代的文人留下了很多關于梅花的詩和畫。

墨梅

(元)王冕(miǎn)

吾家洗硯(yàn)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hén)。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流清氣滿乾坤(qián kūn)。

主席曾用“已是懸崖(xuán yá)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樣的詩句來描寫傲雪盛開的梅花。

【蘭花】

優雅的蘭花很受古人喜愛,大詩人屈原曾經以“秋蘭兮(xī)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這樣的詩句來詠蘭。

古代文人常把美好的詩文比喻為“蘭章”,把真誠的友誼稱為“蘭交”,把知心好友叫做“蘭客”。

南宋末年,國家衰落,戰爭頻繁(pín fán),許多百姓因此失去了耕地和家園,生活艱難。

當時的畫家鄭思肖畫蘭花非常特別,從不畫根,蘭花就像飄浮在空中一樣。

有人問:“為什么你畫的蘭花沒根呢?”

鄭思肖說:“國土都失去了,我的腳怎么著地呢?”

【竹】

唐代的時候,竹子開始出現在書畫家們的筆下。據說五代的時候,才女李夫人夜晚坐在床頭,看見婆娑(pó suō)優美的竹影映在窗紙上,于是照著窗紙臨摹(lín mó),開創了“墨竹”的畫法。

清朝時,有一個畫竹子特別有名的人,叫鄭板橋,他不但竹子畫得好,還寫過很多朗朗上口的詠竹詩。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東晉時候的大詩人陶淵明非常愛,他在家的周圍種滿了金燦(càn)燦的,還寫下了“采菊東籬(lí)下,悠然見南山”的著名詩句

比起梅、蘭、竹,關于的畫要少得多,但古代的詩人為它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句。小朋友,這些著名的詠菊詩你都會背嗎?

(唐)元稹(zhěn)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詠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篇2

暑假里的一天,烈日當空,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位于安徽宣城的敬亭山。遠遠望去,山雖不高,卻滿目青翠、郁郁蔥蔥,十分壯觀。只見山腳下矗立著一座石牌坊,上面刻有“敬亭山”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穿過牌坊,快步向山上走去。

上山的公路很長,一眼望不到盡頭,累得我滿頭大汗。我抱怨道:這難道就是“詩山”嗎?一點感覺都沒有,李白怎么會寫出這樣的好詩呢?這時,一輛電動觀光車緩緩地駛了過來,媽媽趕緊問道:“請問上山的路還有多遠?”司機笑了笑:“遠著呢,上車吧!”車沿著彎曲的公路行駛,碧綠的茶樹滿山遍野,高高的核桃樹上掛滿了核桃。我欣賞著美景,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大門。

我跟著詩人的腳步向山上走去,踏著石子路,這在樹陰下。樹沙沙作響,風輕輕拂來,地上的小草生機勃勃,路邊的野花露出“笑臉”。小路右側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上面刻著古代詩人在此留下的詩句,有描寫花草樹木,有贊美美麗風光。這些石頭與敬亭山巧妙、自然的融合,真不愧為“詩山”啊!

篇3

本課將美術和語文兩學科相整合,通過對古詩的誦讀和理解,感受古詩的意境,用已學的水墨畫技法表現畫面,讓學生感受兩種中國傳統文化的相同之處。本課以春天為主題,鼓勵學生說說、寫寫、畫畫有關春天的古詩,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以及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熱愛。

二、學情分析

由于五年級學生對古詩詞有了一定的掌握,而對中國的水墨畫技法也有所了解,所以,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能夠巧妙地運用水墨技法進行詩配畫創作。

三、教學目標

認知:通過欣賞,感受水墨表現情趣,學習詩配畫的創作方法,培養學生對古詩意境的感悟和對水墨能力的運用。

技能:運用傳統的筆墨技巧,以春天的古詩為主題,合理構思構圖,恰當表現古詩意境。

情感:感受詩、畫兩種傳統文化的相同之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詩配畫的創作方法,熟練運用筆墨技巧及傳統水墨技法表現詩配畫,將二者巧妙結合。

難點:巧用筆墨、表達古詩的意境。

五、教學準備

PPT、水墨畫工具。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知識回顧

課前連續播放山水畫圖片,學生欣賞作品,初步感受山水畫的藝術魅力。

嘗試了解學生:你畫過水墨山水嗎?你對水墨畫了解多少?

生:中鋒、側鋒的運用,山石的勾勒、皴擦等等。

生小練筆,師簡單評價。

2.導入古詩

出示一張水墨畫,問:你覺得這幅水墨畫表現了怎樣的內容?

生:桃樹、竹子、鴨子戲水。

師: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首古詩《惠崇春江晚景》,學過嗎?

生讀一讀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

師:畫面表現了詩中哪兩句內容?(前兩句),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3.完成詩配畫,揭示課題:像這樣根據古詩內容表現畫面,把古詩的意境表達出來,稱為詩配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感受水墨山水的魅力,溫顧前面學習的相關水墨畫知識,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運用水墨畫知識,結合語文學科中的古詩,給詩配畫。

(二)技法交流

1.交流古詩

師:春天,萬物復蘇,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除了這首《惠崇春江晚景》,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呢?

生:《春曉》《清明》《詠柳》《鳥鳴澗》。

拿出紙,寫出有關春天的古詩或詩句。

師:唐代詩人王維在一個細雨綿綿的春天,送走了他的一位故友,寫下了這首《渭城曲》。

PPT出示王維古詩《渭城曲》。

生讀一讀。

師:如果給詩配畫,可以抓住古詩中哪些關鍵詞句來表現畫面?

生:柳樹、細雨、飲酒的故人。

師:你的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情境?

2.訪問藝術家

出示現代畫家傅抱石《渭城曲》。

師:青蒼的柳色,帶著濃濃的雨意,成為畫面的主體,把詩有的惜別之情表現了出來。這就是詩的意境。(板書:意境)

師小結:所以給詩配畫,首先就要抓住詩中的關鍵詞句,再進行景物的描繪。(板書:抓住詞句、描繪景物)

師:仔細觀察,畫面中用到了哪些水墨技法?

生交流、師小結技法:中鋒勾勒枝條、人物,綠色暈染出柳色、淡墨暈染遠山、云霧,突出整首詩的意境。(板書:突出)

【設計意圖】以春天為主題,讓學生先說說、寫寫有關春天的古詩。通過欣賞大畫家的作品,感受詩的景物描寫與畫面表現之間的關系,掌握水墨畫的表現技法及詩配畫的創作方法,體會詩配畫的意境美。

3.欣賞學生作品

出示學生作品兩幅《絕句》《游園不值》。

師:與大師相比,學生的詩配畫又有著怎樣的異曲同工之處呢?

學生欣賞,比較作品的意境、技法的運用。

4.教師示范

以古詩《憶江南》為例,示范。

出示古詩,可以抓住古詩中哪些關鍵詞來表現景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可以用哪些水墨技法表現畫面?(濃墨中鋒表現房子、河岸、皴擦泥土,逆鋒表現江邊的樹,大紅和曙紅點染桃花,淡墨暈染遠山、花青暈染江水)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之在,通過欣賞學生作品,了解更多的詩配畫表達的詩的意境,教師的示范中將更多的水墨技法呈現,讓學生不僅了解詩配畫對詩的傳遞的過程,更能深刻掌握水墨畫的構圖與章法。

(三)自主表現

給剛剛的古詩配畫。想一想可以抓住哪些關鍵的景物表現畫面,用熟悉的水墨畫技法突出古詩的意境。

(四)評展作品

組織學生根據古詩內容評價作品。對畫面的構圖、意境的表達、技法的運用、墨色的變化等方面進行評價。最后教師點評,鼓勵學生大膽用筆,自主創新。

(五)課后延伸

出示完成的畫作:在《憶江南》詩配畫空白處寫下古詩句,讓學生注意字句的排列,從右往左書寫,最后落款,刻上印章。

鼓勵學生課后也能在畫面空白處添加詩句,將繪畫與書法巧妙結合,完善作品,體現詩配畫的內涵。

【設計意圖】將古詩與畫面相統一,二者結合,真正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相同之處,更加完善作品,真正體現詩配畫特有的魅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七、板書設計

詩配畫 水墨畫

抓住詞句 中鋒、側鋒

篇4

關鍵詞 風景園林 山石 竹;配置與設計

石是大地之骨,凝聚了山川自然的靈氣神韻,自古至今都為造園家所鐘愛。園林中的石往往要與其他園林要素,如水、植物、建筑等組合成景。其中,山石與竹類植物的配置是較常見的配置手法之一。鄭板橋語:”竹與石,皆君子也。君子與君子同局”,又云:”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竹子與山石都具有極富觀賞性的外觀特征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這使它們成為景觀營造的重要元素。二者的搭配能相互映襯,因此在園林意境表現和美學價值上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1.竹與石的美學特征和精神內涵

1.1石的美學特征及其文化內涵

正所謂“無園不石”,山石是中國園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不同種類的石材在景觀效應上各有千秋:太湖石之美體現在透、瘦、漏、皺的外觀形態,清空靈秀;黃石樸拙憨實的外表又體現出一種陽剛之氣和癡妙渾樸之美;卵石圓潤自然,體現一種安靜、嫻逸之美;宣石有隆冬積雪的象形之美;石筍有初春嫩筍的象形之美;象皮石有酷似大象皮膚的外表,石看上去宛若有朵朵白菊在夜幕中綻放等等。在景觀設計中,充分運用石材的形態、質感、色彩等各方面的特征,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和豐富的園林景觀。石的精神內涵更勝于其物質形態之美。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研究,在人類歷史的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不約而同有著地山石崇拜現象。對山石,人類是敬畏的。隨著歷史的發展,“畏”的成分減少,但“敬”沒有變,因為山石那種亙古不變的品性―――正直、忠貞、明朗、剛健的精神感染了人們。“石不能言最可人”,長久以來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戀石情結:歷史上很多文人雅士為之賦詩作畫,甚至出現了宋代米芾“拜石為兄”的故事。這種戀石情節逐漸建立并鞏固了山石在中國園林中的地位,使之成為中國園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1.2竹子的美學特征及其文化內涵

在中國藝術史上,竹子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審美對象,詩詞歌賦中有大量記載。竹類植物竹竿挺拔,枝葉秀麗飄灑。少植幾株則疏影橫斜,若以粉墻為背景,竹影便如一幅動態的畫,搖曳生姿;片植成林,則會營造出一片綠的海洋,這種綠是明凈的,動勢的,置身于這片綠色會令人感到一種透體的清。無風的時候,竹子有靜謐之美;微風吹來便會蕭瑟作聲。竹子的這些外觀特征使它成為園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與石相同,竹子的美也不僅僅局限在它的表觀物質形態上,還體現在它的神韻和美學內涵上。竹子中空、有節、挺拔、四季常青的生物形態特征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審美意識相契合,成為”清高、有節、堅貞”等精神風貌的象征。它堅貞可以陪松柏,勁挺可以凌霜雪,清瘦可以頂寒風,淡泊可以拒蜂蝶,高潔可以入云霄,虛心可以友頑石。正因為竹的這些特點符合東方文人的審美情趣,自古至今出現了很多以竹為題材的詩詞書畫和園林作品。如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清代鄭板橋愛竹成癖,他的詩句”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閑中悶中有伴”,雖不見半個“竹”字,卻字字不離“竹”。竹文化的發展與其在園林中的應用互促相長,如揚州個園,以半個“竹”字為名,體現了園主人的清高不俗和對竹子的癡愛,同時這座園林也因其巧妙的立意而成為千古佳作;再如蘇州滄浪亭的“翠玲瓏”景點,取自蘇舜欽的“日光穿竹翠玲瓏”之意,庭院遍植翠竹,僻靜潔雅,景色優美;上海歷史名園古漪園也是以竹造景的佳例,始建于明代,其命名取”綠竹猗猗”之意。

2.造景特點

2.1竹石配置的構圖形式

巧妙利用不同種類的竹和山石的形態、質感、色彩等特征,能使景觀生動活潑,富于變化,豐富景觀的層次和內容。竹子形體高挑、挺拔,山石則敦實、樸拙;竹子質感細膩,山石則質感粗糙;山石因竹子的秀美而更顯樸拙,竹子因山石的凝重更顯活潑;竹子隨風搖曳,蕭瑟作聲,有動態美,山石靜靜佇立,有靜態美;竹子的顏色是蒼翠欲滴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動勢的,在它的襯托下,山石之“古”韻更為悠長。總之,竹石能夠互相映襯,在對比中達到和諧一致的景觀構圖。

山石是靜默的存在,永恒的形定如斯,但它的表面卻又呈現出流水般的波動感,因此它又是靈動的。竹子是搖曳多姿的,是蕭瑟作聲的,但正是這一點又使它具有一種靜謐之美,這大概與“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吧。竹子是秀美的,但它又是剛健挺拔的,山石是剛拙的,但剛拙中又蘊含著萬般柔情。一動一靜,一剛一柔,參乎造化,迥出天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總之,竹石配置可以巧妙運用竹石的形態特征,通過靈活多變的藝術構圖,形成有生命的立體圖畫。

2.2竹石配置的文化內涵

竹與石都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山石象征“正直、忠貞、明朗、剛健”,竹子象征“清高、有節、堅貞”。它們雖然都是具象之物,可以構成實有的園林空間,但它們又具有藝術符號的靈動抽象的特征,能夠以有形溝通無形,從有限跨越到無限[ 3 ],創造出豐富的意境空間―――竹石配置是一種精神文化內涵的再升華。自古以來,園林和詩詞書畫都是密不可分,互促相長的。宋代文人畫家蘇軾(1037-1101)因愛竹癖石而創立了竹、石為主的畫體,這種畫體的流行大大促進了竹石配置在園林中的應用。在孔傳、楊新等編著的《中國繪畫三千年》(1997年版)一書所收錄的繪畫作品中,描繪竹石配置的達16幅之多,約占總數330幅的1/20。其中,元代作品較多,這也許與當時異族統治的歷史背景有關,竹與石的畫體,表現了文人畫家對異族統治的不滿和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但歷史上畫竹石最著名的當屬清代的鄭燮(1693~1766,字克柔,號板橋),他所畫的題材并不廣泛,只以竹石蘭草見長。他自稱所畫之物為“四時不凋之蘭,百節常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竹石畫體占其作品的大部分。他在《題畫》中曾多次寫道:“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石依于竹,竹依于石,弱草靡花,夾雜不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與石的配置,一位是謙謙君子,一位是仁厚老者,一樣的堅貞不屈,一樣的剛正不阿,相似的精神志趣使二者成為“至交”。在園林中運用竹石,絲毫不費花哨之事便意境盡現,這一點正如作文之“言簡而意賅”。

自古以來,還有許多關于竹石的神話傳說,這也是竹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所用之物都是山石;湘妃竹的傳說使竹成為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征;臺灣有一個少數民族雅美族,相傳這個民族的起源就是竹與石的婚配。這些神話傳說給竹石平添了一份

神秘色彩,讓人感到回味無窮。將竹石神話故事作為園林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加以運用,可以使景觀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文化性上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2.3竹石配置可以迅速成景并四季可賞

一般景觀營造的速度都會受到植物生長速度的制約,從最初施工到形成預期的設計效果往往要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而竹類植物生長速度較快,假以山石便能迅速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所以在生活節奏較快的現代社會,竹石配置的造園手法繼續受到現代景觀設計師的青睞。

此外,竹類植物另一特點是經冬不凋,四季常青。竹石配置在嚴寒的冬天也會體現其獨特的景觀效果,不會受到季節的限制。這一特點符合現代景觀設計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要求,體現了竹石配置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造景優勢。

3.園林景觀中竹石配置的各種手法

3.1竹石小品

這是江南古典園林中最常用的竹石配置手法。唐朝白居易的詩句:“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描寫的就是竹石小品景觀。竹石小品由于體量較小,玲瓏秀麗而又不失高潔品格,在文人的私家園林應用較多。粉墻背景,修竹數枝,秀石幾塊,形簡而意賅。有時它可以獨立成景,成為小空間的視覺焦點。如蘇州拙政園的“海棠春塢”景點,高低錯落的湖石圍合成自然的樹池,樹池中一塊豎向放置的湖石挺然而立,旁邊是一叢翠竹與之相依偎,竹石小景與另一側的海棠樹相映成趣,后面白色墻壁上有用水泥雕刻成卷軸狀的匾額,其上題有“海棠春塢”四字,整體構圖和諧,意味深長,宛若一幅立體圖畫。竹石小品有時置于廊隅墻角,可以軟化建筑物的生硬線條,或使一些空間封閉壓抑的建筑死角,如啞巴院等,變得生機盎然,韻味十足。如網師園內一處竹石小品,沿墻曲廊逶迤前行,在其轉角處,廊與墻圍成一處不足2m2的狹小空間,造園家在其中放置高低錯落的幾柱石筍和一小塊湖石,石間種植幾竿翠竹,疏疏落落的便成一幅生動的“竹石圖”。它一方面豐富了沿廊景觀,另一方面也使生硬陰暗的角落得以軟化和亮化。

竹石小品的景觀優勢使它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有廣泛的應用。如北京龍潭湖公園廊外一隅處,一叢黃皮毛竹下點綴一大一小兩塊黃石,后面是黃褐色的虎皮石墻為背景,竹子細膩的質感與背景墻體和黃石的粗糙形成對比。竹竿顏色與石相似,翠綠的竹葉疏疏灑灑,宛若一層綠紗罩在頑石上。

3.2假山與竹的配置

堆石疊山在中國園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夠體現山石之“古”意,更能“移天縮地于一園”,再現大自然的峰巒峭壁,溝澗洞壑景觀。中國園林石筑假山歷史久遠,許多名園因其筑山藝術而被載入史冊。如蘇州環秀山莊的湖石假山,出自疊山藝師戈裕良之手。雖然整座山體不是很高(最高處也只有7.2米),但山勢崢嶸峭拔,峽谷幽深,溪壑婉轉,絲毫不見人工痕跡,宛若自然天成一般。再如蘇州耦園的黃石假山,造型渾厚,風格古樸。還有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春、夏、秋、冬四座山分別由石筍、太湖石、黃石、宣石筑成,該園假山更以其巧妙構思和新穎立意而揚名天下。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假山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與古典園林相比,現代景觀設計中疊山的藝術手法和所用石材的種類都更加多樣化,而且還出現了多種人工塑石。

3.2.1假山與竹林景觀。

假山與竹林共同營造景觀時,一般是竹林作為背景,假山作為主景半掩映于竹林中。竹林作為背景可以表現假山石的形態與質感,這種假山多為單面觀的類型,主觀賞面面向游人,另一側則依附于地形或隱藏于竹林中。昆明世博園的“蝶泉瀑布”景點就是假山與竹林共同營造景觀的佳例。這座假山體積較小,由黃石筑成,大大小小的黃石高低錯落。中央立有一塊較大黃石,上題文字,跌水瀑布自上而下,淙淙作響。整座山體以水平和垂直的紋理為主,體量雖小,但穩固泰然,落落大方。此假山為單面觀類型,其后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竹林,假山的深紅褐色與竹林的翠綠色對比協調,假山的小巧更反襯出竹林的幽深茂密,流水的跌宕跳躍更為景觀增添了無限生機。假山右側一條窄窄的石階蜿蜒深入竹林內部,引人入勝。山體與竹林結合自然,景觀空間尺寸親切宜人。

3.2.2假山配以數竿修竹。

這種手法一般是在石筑假山周圍以少量竹子作配景。假山點綴以翠竹可以給靜默的山體帶來生機。竹子的縱深感可以增加山勢,或者平衡山體單調的橫向性。竹子細膩的質感可以反襯出山體的樸拙。堆疊假山所用石材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質感,氣勢和韻味也會有很大差異。太湖石假山偏向女性的玲瓏秀美,而黃石假山則體現出一種男性的陽剛樸拙之美。因此,在配置竹子時,不同的竹種也需要與不同的假山相搭配。揚州個園因它的竹子和假山而著名,其中的夏山、秋山、冬山都是假山與竹子配置的佳作:夏山由玲瓏秀麗的太湖石和柔美纖巧的水竹搭配,周圍配以紫薇、廣玉蘭等,再加上濘潭清冽,渲染出夏季景觀的清麗秀美;秋山則是以剛健樸拙的黃石假山和大明竹搭配,周圍點綴紅楓等色葉樹種,營造出一派蕭瑟的秋季景觀;冬山由色澤潔白、體態圓渾的宣石通過掇、貼、圍而成,周圍配置斑竹和臘梅等植物,取意于詩句“斑竹一枝千滴淚,竹暈斑斑點淚光”。宣石色白,整座山體猶如積雪未消。山后墻上巧妙地設計了24個“音洞”,模擬冬季呼嘯的北風,眼觀皚皚白雪,耳聽呼嘯北風,再想著湘妃淚的凄美故事,悲之情油然而生。

3.3塊石與竹林配置

這種手法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用較廣泛。茂密蒼翠的竹林中,點綴數塊頑石,宛如在一潭靜水中激起數朵漣漪,打破了竹林整齊劃一的單調感。竹林中的塊石可以題字,作為景區的點題之筆,有時又可作為兼具觀賞性的園林器設,供游人坐下休息,使之盡享竹林美景。這種手法也不乏佳例,如北京紫竹院公園的園中園”筠石苑”。該園的入口就是以竹與石的搭配作為標志,層層竹林掩映著刻有”筠石苑”三字的山石,景色優美,引人入勝。再如該園另一處竹石景觀,七塊高低不同的劍石錯落有致地布置于溪邊竹林前,山石挺拔剛毅,反襯出竹林的柔美清雅,山石的青灰白色在翠綠色的竹林背景前也更加醒目。

3.4竹石盆景

竹石盆景是指以竹石為素材,應用創作旱盆景手法,精心處理地形、地貌,有時點綴亭榭、牛馬、人物等擺件,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竹林、竹石小品之神貌。與前面幾種應用手法相比,這種手法更似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聲的詩”。它是詩情畫意的高度提煉。

竹石盆景的創作手法中有一種是以自然景觀為范本,再現大自然竹石景觀,惟妙惟肖,生機盎然。如作品《松竹韻》,作者選用黑松鳳尾竹作主景,選用形態獨特的奇石作配景。一塊拱形山石跨江而置,構成一座天然石橋,橋的一邊栽以黑松,另一邊種有鳳尾竹,構思新穎,清新雅致。再如作品《幽居深篁里》(獲中國第2屆盆景評比展覽1等獎),茂密的竹林深處有一座簡陋的房屋,地形高低起伏,一條小路蜿蜒伸展,幾塊清輝光亮的靈壁石在土地中半掩半露,散布于盆內。點綴山石一方面能夠營造出更加多變的地形,充滿野趣。另一方面,相對于竹林枝葉的瀟灑飄逸,山石的顏色更為凝重,能夠將整幅作品的重心下移,使構圖更加穩固。山石的凝重厚實更反襯出竹林的疏朗秀逸。另外一種竹石盆景的創作手法就是以古人的“竹石圖”為藍圖,著意刻畫詩情畫意,深遠意境。如作品《板橋畫意》,作者對這幅作品總結為“幾枝竹,三兩人,亭旁坐。頑石猶冬醒,溪流側畔,吟詩作興”,寥寥幾根文竹、米竹,配以遒勁頑石,宛若板橋之畫,其立竿、添節、畫枝、點葉極富個性,布局疏密相間,以少勝多,具有“清雅脫俗”的意趣。

4.結語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我們應該繼承傳統園林的優點,進一步發掘竹石文化的精髓將其融入到現代景觀設計中去,另一方面,我們應當充分考慮現代人們的審美取向,在營造竹石景觀時多應用生態學和美學原則,使竹石景觀“文化性”、“視覺觀賞性”和“生態性”兼備。竹與石都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情趣,竹與石的搭配更體現了中國園林的特色,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揮竹石配置的造景優勢,使竹石文化在我國現代景觀設計中得以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劉曉惠.文心畫境―――中國古典園林景觀構成要素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何平.石之于中國園林意境的意義及其美學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2005,7(5):55-59.

篇5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掌握要求會寫的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根據注釋理解古詩內容。

3.

查閱資料,加深對詩中事物的理解。

教學重點:

1.

掌握要求會寫的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根據注釋理解古詩內容。

教學難點:

查閱資料,加深對詩中事物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題,板書課題

1.

談話引入,板書課題。

師:在中國的古詩花園里,有一類古詩格外引人注目,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詠物詩。(板書:詠物詩)

2.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詠柳》《詠鵝》《梅花》《風》等古詩,告訴學生:歌詠某一事物的詩歌就是詠物詩。

3.

今天學習的《古詩三首》就是由三首詠物詩組成。讀讀題目,你們一定能猜到詩中所詠的事物。(板書三首古詩的題目,學生說詩中歌詠的事物)

二、質疑詩歌,朗讀詩歌

1.

提出疑問。

師:讀了題目,你們心中一定有了疑問,對嗎?(學生提出“為什么歌詠?”“歌詠它什么?”等疑問)

2.

朗讀詩歌。

師:要想解決疑問,先得讀好詩歌。(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兩遍)

3.

教師指名讀,學生齊讀。

4.

師:大家已經讀準了字音,達到了朗讀古詩的一級標準。現在試著把古詩的節奏朗讀出來吧。

5.

教師指名有節奏地朗讀詩歌。

教師引導評價:你喜歡誰的節奏?

6.

師:古詩是按照平仄規律創作的,請聽吟誦。(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吟誦音頻,出示三首詩的平仄,然后學生依照“平長仄短入聲促”的規則嘗試吟誦,齊誦。建議:一般情況,“–”短平讀一拍,“―”中平讀兩拍,“—”長平讀三拍。“∣”仄聲在二四六字的位置時讀一拍,一三五字位置時讀半拍。“∣”入聲讀得短促有力)

馬詩

石灰吟

竹石

∣∣–—

–—∣∣∣–—

∣∣–—∣∣―

大漠沙如雪,

千錘萬鑿出深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

–—∣∣―

∣∣–—∣∣—

∣—–∣∣–—

燕山月似鉤。

烈火焚燒若等閑。

立根原在破巖中。

–—

–∣∣

∣∣∣—–∣∣

–—∣∣–—∣

何當金絡腦,

粉骨碎身渾不怕,

千磨萬擊還堅勁,

∣∣∣–—

∣—–∣∣–—

∣∣–—–∣―

快走踏清秋。

要留清白在人間。

任爾東西南北風。

三、借助注釋,理解詩歌

1.

借助注釋,默讀詩歌。

師:三首詩分別描寫了什么事物?請借助注釋,將詩中描寫的事物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并適當批注。

2.

學生默讀,想象批注。

3.

交流:

(1)問題1:《馬詩》描述了一匹怎樣的馬?它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之中?

①第三、四句詩是說,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勛呢?這是一匹渴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的駿馬。

②第一、二句詩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是一幅戰場景色圖,悲涼肅殺。這匹駿馬就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這正是它可以建立功勛的環境,內心的渴望一定更大。

(2)問題2:《馬詩》中的馬兒馳騁于什么季節?

“清秋”時節,草黃馬肥,正好驅馳,冠以“快走”二字,可見這匹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恰好是可以萬里橫行的壯年。

(3)問題3:《石灰吟》里的石灰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①“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第二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燒煉的就是石灰石。這是不怕磨礪的石灰。

②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石灰燒制圖”,引導理解“粉骨碎身”的含義。感受石灰不怕犧牲的特性。

③學生觀看石灰圖片或者真正的石灰,感受石灰清白的特點。

(4)問題4:《竹石》中的竹子長在哪里?它是什么樣的?

①前兩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環境不好,但基礎牢固。后兩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折磨,多大的打擊,它們仍然堅定強勁。

②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插圖:鄭燮不但寫竹寫得好,而且他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請看插圖。圖里的竹子哪些地方和詩歌里的竹子是相似的?

4.

朗讀詩歌,加深印象。

師:咱們再讀詩歌,將詩中事物的樣子牢牢記在心里吧。(學生齊誦詩歌)

5.

指名誦讀。

四、學習生字,規范書寫

過渡:通過朗讀,三首古詩的內容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現在我們來學習本課的生字。

1.

觀察生字,互相提醒。

師:仔細觀察這4個生字,你覺得哪個字在書寫時需要提醒大家?

2.

學生交流:

“鑿”字下邊里面是“羊”字少一橫。

“絡”字左右同高,“錘”字左低右高。

“錘”字左窄右寬,左邊的第一橫對準右邊撇和第一橫中間,左邊第二橫對準右邊第一二橫中間,左邊第三橫對準右邊第二三橫中間,左邊的豎提的“提”對準右邊第三橫左側。

“焚”字下邊的“火”字第一、二筆點和撇在上邊“林”字兩豎的下面。

3.

教師板書,學生觀察后書寫生字。

4.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分析其由來。

“焚”的本義是古人為墾地耕作而引火燒毀荒草野林;后來引申為“燃燒”,如“焚化、焚毀、焚書”等。

“鑿”的本義是捶打鋼鉆,在木石等材料上挖孔鉆洞,如“開山鑿洞”;后來引申為痕跡深刻的,確切而無法消除的,如“言之鑿鑿”;還有用以鑿洞的工具,如“

鑿齒、鑿子、方鑿、斧鑿”等。

五、默寫古詩,小結課堂

1.

背誦課文。

2.

默寫《竹石》,并打開書對照是否有誤。

3.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首詠物詩,并且通過對照注釋和查閱資料了解了詩中所描寫的事物。下節課我們再來研究,詩人為什么要歌詠這些事物。

六、課后作業

查閱三位詩人的生平故事。

板書設計

10 古詩三首

詠物詩

馬詩

石灰吟

竹石

為什么歌詠?

歌詠它什么?

課時作業

一、我會填空。

《古詩三首》中每一首詩都( 歌詠 )了一個事物,我們叫它們( 詠物 )詩。

二、解釋詩句。

1.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匹馬何時才能戴上鑲金的轡頭,盡情馳騁在這秋高氣爽的戰場上?

2.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3.

篇6

文字中透露的扇子材料

扇,在古代還有另一個叫法就是“”(shà),從字形來看,“扇”字從羽,“”字從竹,似乎是在透露扇子有羽毛和竹子編成兩種方式。

事實上,最早的扇子確實是用這兩種材料制成的。饒澤民所著《扇苑古今――中國扇趣話》一書中寫道,在古代,我國中部地區出現的扇子,似乎以竹扇為先,這可能與氣候有關,當時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較現今高,盛產竹子,用作器物,遠比今天方便,更遑論江南地區。

而春秋戰國時代,被中原人視作“蠻荒”的江南地區,多湖泊港汊,野禽密布,用禽鳥翎羽制成的羽扇也發展起來。晉代陸機所寫的《羽扇賦》中描述了這樣一則故事,說當年楚襄王與各路諸侯會面的時候,楚大夫宋玉手持一柄用白鶴羽毛制成的扇子,被手執麈(zhǔ)尾的各國大夫們譏笑,認為楚人粗鄙。宋玉就此發表了一番高論,折服了各國大夫,于是他們紛紛帶著楚國的羽扇回到各自的國家。

而到了三國時代,諸葛孔明、周瑜等一干青年才俊,羽扇綸巾,早已成了流行的標準配置了。

“輕羅小扇撲流螢”用的是團扇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代大詩人杜牧膾炙人口的詩句,已經成為中華扇文化中,最令人難忘的記憶。

而杜牧這里所說的“小扇”,既不是羽扇,也不是竹扇,而是紈扇了。

紈扇,亦稱團扇,主要以竹木為骨架,制成種種形狀,并用薄絲綢糊成。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紡織技術的進步,我國絲絹質量日益提高,人們開始用絲絹大量制作輕便雅致的紈扇。

趙成玉、皇甫姜所著《扇子趣話》一書中講到,紈扇來歷傳說出于西漢成帝(前32―前7年)時。當時有所謂“齊紈楚竹”之說,即指用山東絹作扇面、湖南竹作扇骨制成的扇子,墜以流蘇,十分珍貴文雅。

紈扇在唐宋時期最為流行,宋代大詩人陸游“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的詩句,雖不盡實,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紈扇的行銷使用盛況。

南北朝時,紈扇扇面較大,唐代早期還多作腰圓形,唐開元、天寶年以來才多用“圓如滿月”式樣。紈扇深得閨閣喜愛,古代詩詞中多有反映,“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借團扇刻畫出少女種種情態或愁思,可見扇子的功能已大為擴展。

文人娛紙絹,壯士愛芭蕉

蒲葵扇俗稱芭蕉扇,許多人有一個誤解,以為芭蕉扇是芭蕉葉所制,其實它是用盛產在我國南方諸省的蒲葵葉所制。蒲扇特點是材料價廉,式樣樸素,既可扇,又可墊坐或遮日擋雨。民間使用者甚眾,在晉代就已成批生產。

《晉書》中記載,東晉名相謝安有盛名,許多人都很愛慕他。一次,有一位同鄉要回家時去拜訪他,他問同鄉有回去的路費嗎?同鄉回答說:“有蒲葵扇五萬。”謝安便取其扇執于手中。謝安喜愛蒲葵扇的消息一傳出,京師士庶爭相購買,扇價激增數倍,此人返鄉路費便解決了。從這故事中的“五萬蒲葵扇”,可知蒲葵扇歷史悠久,使用者眾。

蒲葵扇價廉好用,民間使用很普遍,到處可見。北宋畫家張擇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街道上執蒲葵扇者就不止一人,其中有舉扇遮日者。有人以此證明此圖畫的并非清明時節的景象。傳說中的濟公和尚手里也拿把佛法無邊的破蒲扇。

“擺臂清風至,迎來暑氣消。文人娛紙絹,壯士愛芭蕉。”芭蕉扇深為勞動大眾所喜愛。古時農人幾乎一律使用蒲葵扇,在雍正《耕織圖》中,皇帝本人自扮的老農也不例外。

折扇本是日本“舶來品”

折扇一般認為是北宋初從日本、高麗傳入的,而高麗的折扇很可能也是來自日本。《宋史》記載,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日本僧侶嘉因覲見宋太宗時獻上檜扇20把、蝙蝠扇2把。而檜扇和蝙蝠扇都是折扇。

據江少虞《皇朝類苑》記載,在北宋熙寧末年首都開封的著名市場大相國寺里,就有人出售日本制的折扇,扇面繪有淡粉畫秋色山水,有披蓑乘舟垂釣的漁人,天際間還有薄云和飛鳥,“意思深遠,筆勢精細,中國之善畫者,或不能也。”

小扇面 大天地

給扇子施以書畫,始于三國時代。在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就有“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記載。說的是漢桓帝劉志贈曹操一把“九華扇”,曹操請主簿楊修為他畫扇,不料,楊修將扇面滴了一個黑點,他急中生智巧妙地將黑點畫成欲飛的蒼蠅,這才化險為夷。

扇面書畫題材十分廣泛,魚蟲走獸、人物肖像、田園山水都可入畫,正、草、隸、篆皆能成書。由于扇面書畫多為當時名士所作,所以十分名貴,價值連城。

唐伯虎是明代有名的才子,能書善畫,他的《山房客至》扇面遠山朦朧,近處樹木蔥郁,幾間草屋掩映其中,一幅田園佳景。上題一首詩:“紅樹黃芳野老家,日高小犬吠籬笆,合村會議無他事,定是人來借看花。”詩情畫意,相映成趣。

鏈接

四大名著中扇子故事多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周瑜“羽扇綸巾”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很難想象,在《空城計》等很多場景中,手里沒有羽毛扇的諸葛亮會是個什么樣子。

《水滸傳》中寫扇子相對最略,水滸一百單八將中,有一個“鐵扇子宋清”,是宋江的弟弟。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一節中,作借白日鼠白勝之口,留下了一首很著名的歌謠:“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西游記》中關于扇子的描寫就多得多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能熄八百里火焰山烈火的芭蕉扇是產于昆侖山后的靈寶――太陰的精葉,可以一扇熄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

《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用濃墨重筆寫扇子的就有第三十回之“寶釵借扇機帶雙敲”,第三十一回之“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第四十八回“石呆子因扇遭禍”諸事,無不給人留下極深印象,全書中提到扇子之處更是多不勝數。其中,“寶釵撲蝶”“晴雯撕扇”等畫面形象,都成了刻畫人物性格的點睛之筆。

戲劇舞臺借扇表情感

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當年在《貴妃醉酒》的一場戲中,有一段極為精彩的舞扇動作,令人至今難以忘懷。當楊貴妃步入玉石橋畔時,一會兒舉頭望月,一會兒低頭賞魚,身段隨心情而變化,手中的扇子也時而平端,時而翻于頭側,時而又上下舞動……它不僅幫演員揭示了貴妃此時此刻十分得意的內心情感,而且使她優美的舞姿增色生輝,令人陶醉。

一般來說,戲劇舞臺上扮演軍師、師爺用“鵝毛扇”,富家小姐用“團扇”,男旦角色用“折扇”,女旦角色用“羽毛小扇”。無論生、旦、凈、末各個角色,都借助扇子來表達各自豐富的思想和復雜的感情。

西方女性“扇語”暗號

英國作家威廉?科克收集各國婦女用扇子說的話,寫成“扇語”,作為他《扇學》專著的一章。里面記載了歐洲婦女對其追求者的種種“扇語”,妙趣橫生,令人解頤:

打開扇子遮住臉的下半部――這表明:我愛你。

用扇柄碰唇――在暗示:吻我。

用打開的扇子支著下巴頦兒――意思是:我希望下次同你早點見面。

扇子時開時合――這表示:我非常想念你。

手執打開的折扇離開――這是說:請別忘了我。

緩緩扇動扇子――傳達信號:我對你無動于衷。

一個勁地扇扇子――發出警告:快離開我!

在手里不停把扇子翻來翻去――嚴重警告:你太討厭!

篇7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考生能夠“鑒賞詩歌的形象”,這是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題的必考內容,能力層級為E級。形象是詩歌中最基本、最關鍵的要素。詩歌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詩歌形象主要包括三類:詩人的自我形象、山川草木自然景物、民風民俗社會風貌。高考語文考查的詩歌形象,一般包括詩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詩歌敘述者以及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自然風物形象、比喻性形象、音樂形象及特定形象等。要求考生能夠借助對形象的賞析,洞悉作者情感及詩歌主旨,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與情感美。

【解題技巧】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簡而言之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通過了解背景,把握形象的理解方向

作者抒情言志,懷古詠物,大多是因被現實生活中某種因素所觸動,有感而發,其喜怒哀樂與自己所處的歷史時代及自身的生活遭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考生要解答詩歌鑒賞題,必須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創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思想傾向及創作風格可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的內容及情感;適當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風貌,有助于考生準確把握其文學作品。有時候命題者會利用注解的形式提供相關創作背景,這其中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認真分析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二、通過語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與內涵

詩歌的語言是高度凝練的,考生在鑒賞詩歌時必須弄清每一個字詞的含義,還要把握形象的言外之意,這是答題的關鍵所在。古代詩歌經常會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來表達相對固定的意思。如:杜鵑多喻愁情,歸雁多喻思歸,老虎多喻霸氣,紅豆多喻相思,楊柳多喻惜別,松樹多喻堅貞,竹子多喻勁健,梅花多喻孤傲,蘭花多喻高潔,多喻隱逸,牡丹多喻富貴,落葉多喻光陰易逝、人生短暫,大鵬、駿馬、鳳凰多喻志向遠大的人才,臺城、吳宮、黍離多喻昔盛今衰,長亭、灞橋、易水多與送別有關,大漠、孤煙、長空多指邊塞風光,夕陽、西風、殘照多指個人身世沉浮和歷史滄桑巨變等。考生要善于對這些詩歌形象的外形與內涵進行歸納和總結。

三、通過再造想象,填補形象的空白

古代詩歌言簡意賅、講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語言特點,要求考生鑒賞時要通過想象,充分調動形象思維去豐富詩詞所描述的形象,要在想象中看文字所構成的畫面,多角度、多側面地調動各種知識與經驗去理解作品的內容,把作品中的留白補充完整,使之成為完整的形象、情節或意境。

四、把握意象的指向,領悟言外的詩情

古代詩歌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往往通過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復雜而深刻的內心情感投射到客觀的物象、形象上,從而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觀的物象、形象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統一,構成具體而生動的意象。意象是滲透著作者情感的客觀物象。如何從意象入手來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及感情,是考生鑒賞詩歌的關鍵所在。考生在鑒賞詩歌時要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確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點,思考形象為什么會有這種特點,進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從意境洞察心胸

“意”是作者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事物或畫面。所謂意境,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事物或畫面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詩歌中的意境往往是作者心靈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創作風格的再現;把握了詩歌的意境,便有助于了解作者的風格及創作傾向。

【答題誤區】

1.從設題角度來看,高考試題有的是僅就形象、意境、情感等某一個問題單獨進行考查,有的是將形象、語言、技巧、情感等綜合起來進行考查。考生在答該類題時有時會因為審題不清,將形象、意境和情感等混淆,或者是將要求回答的內容沒有回答完整。

2.古代詩歌經常會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來表達相對固定的意思。考生在回答關于物象類題目時,由于沒有相關的知識積累,不了解相關物象所表達的意思,導致對詩歌思想感情或者主旨的誤解。

【同步突擊】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春游曲

王 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詩歌描繪了一幅什么畫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九日齊山登高①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②。

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③。

[注]①九日:九月九日重陽節。齊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東南。②翠微:齊山上的翠微亭。杜牧于唐會昌四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贈秋浦柳少府》詩中的“開簾當翠微”句意,在齊山之巔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③牛山:《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說“(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詩歌描寫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送嚴士元

劉長卿

春風倚棹①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②今已誤儒生。

[注]①倚棹:停船。②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一句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書生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秋宿湘江遇雨

譚用之

湘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①。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②誰肯重王孫③。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注]①劉琨:《晉書?祖逖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這里是作者以劉琨自喻。②旅游:長期寄居他鄉。③王孫:這里指游子。

詩中用了“芙蓉”“薜荔”“橘柚”等幾個意象,請分析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分析這首詩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和練秀才楊柳

楊巨源

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詩歌是如何借“柳”這一意象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贈裴十四

李 白

朝見裴叔則①, 朗如行玉山。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②。

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叔則:即裴楷,晉人贊他“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②金高南山買君顧:傳鄭子瞀不貪貴樂利,千金難買一顧。

詩歌是如何塑造“裴十四”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合詩句,作具體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少年行

王 維

出身[注]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注]出身:出仕、出任。

詩歌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曲池荷

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詩歌塑造了荷花什么樣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請結合詩句,作具體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詩歌前兩聯運用“夜”“月”“春山”“花”這幾個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菩薩蠻

黃庭堅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春景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詩句分析詩歌塑造了怎樣的作者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玉樓春

周邦彥

桃溪[注]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注]桃溪: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于桃溪邊遇二女,逐相慕悅,留居半年。后二人懷鄉而歸。后重訪天臺,不復見二女。

1.請分別簡要分析“桃溪”“秋藕”和“赤闌橋”“黃葉路”這兩對意象的內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思想感情?

篇8

關鍵詞:古詩詞;意境;鑒賞能力

古詩詞中的形象,就是以語言為手段而創造的藝術形象,也稱文學形象。既指敘事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古詩詞中所描寫的融合了詩人思想情感的意象與物象。鑒賞古詩詞,離不開對形象的把握。只有準確抓住詩詞中藝術形象的特征,認真品味其間蘊含的深刻內涵,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高考詩詞題型的命制中,鑒賞古詩詞中的形象是常規題型,是非常重要的著眼點。因此,探究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古詩詞形象的鑒賞能力,已是擺在廣大語文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領會內涵豐富的情感要以意象為切入點

別林斯基說過:“詩的本質就在于給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動的、感性的、美麗的形象。”詩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單位是意象,抓住了意象這個切入點,我們就能夠與古詩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可見,意象是詩人主觀情志的具象載體。引導學生把握詩詞中所選用的特定意象的含義,無疑是找到了一把解讀詩詞意蘊的金鑰匙。

例如:古典詩詞中的“柳”這一意象常常與離情相關聯。柳者,留也,取其諧音;“柳枝依依”“條條有情”,取其形容。故古人離別時總愛折柳相送,寄表以柳相留,眷戀不舍之意,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詩經?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李白《洛城聞笛》中的“此曲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鈴》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等。讀著這些詩句,不要什么詮釋,我們就仿佛置身于無邊的柳海,沉浸在溢滿詩篇的離愁別緒之中。而當我們明白柳等意象的典型寓意時,幾乎無須再做過多的解釋,我們便可直接把握詩詞的旨意了。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高潔的情操。“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孔子用松樹來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潔的品格及凌雪傲霜堅強之意。“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用竹子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如堅守自我的氣節。“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用表現追求隱逸、不隨流俗、堅貞不屈的品格。這些詩句中的特定意象是滲透著詩人情感的客觀物象,它既是變化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抓住這些“形象”是領會詩歌情感內涵的前提和關鍵。

二、把握神貌各異的人物形象要知人論世

詩歌是詩人主觀情感的產物,詩人的人生經歷、性格特點以及所遭遇的時代,都會在他的詩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比如戰亂時期,詩人反映的社會一般會涉及動亂給百姓帶來的災難、詩人對戰爭的態度等。因此,鑒賞古詩詞中人物形象時,應該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時代和環境,與他們心意相通,做到知人論世。例如:

杜荀鶴的《山中寡婦》“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作者寫這首詩時,正值唐朝末年,朝廷上下,軍閥之間,連年征戰,造成“四海十年人殺盡”(《哭貝韜》),“山中鳥雀共民愁”(《山中對雪》)的悲慘局面,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統治階級的各種賦稅就像一張大網,人民根本無法逃避,這種殘酷把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推向了更大的深淵。了解了詩作的寫作背景后,我們便不難分析詩中寡婦的形象:這首詩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被戰亂奪走丈夫,孤苦一人逃進深山,在破茅屋中棲身度日,顯得蒼老枯槁的婦女形象。“山中寡婦”的形象把統治階級吃人的本質揭示得淋漓盡致,渲染了一種濃郁的悲劇氛圍,使讀者對當時的人民同情之至,對統治者產生巨大的怨憤。

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作者寫這首詩時,當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臺,慷慨悲吟,寫下了這首詩。知道了詩作的寫作背景后,便不難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自我形象: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塑造了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異常孤獨苦悶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三、體味景情并茂的意境要展開聯想和想象

“意”,作者的情感;“境”,作者創設的圖景、情境,由景物形象(意象)構成。“意境”就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思想感情與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王國維曾這樣評價過意境:“語言明白如話,而言外有無窮之意”,就告訴我們意境能給人留有想象的余地。“想象是理解的翅膀”,因此,教學古詩詞時,要引導學生抓住詩詞中的景物形象,仔細體味,通過聯想、想象領略其營造的意境,從而準確“入情”。例如:

一直被人們所稱道的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詩人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如果僅就字面去解釋,沒有什么韻味。但只要你展開想象,十個字就會構成了四個景點:“大漠”“長河”“孤煙”“落日”,給人以北方曠遠、荒涼的感覺。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在想象中睜開眼睛來,看這十個文字所構成的一幅圖畫。這幅圖畫簡單得很,景物只選了四樣,大漠、長河、孤煙、落日便傳出北方曠遠荒涼的印象。”詩人就是通過這兩句詩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入廣闊的自然景物的描繪中,達到了至高的藝術境界。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前三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作者僅選了秋天荒野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九種事物就刻畫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這幅蕭瑟凄涼的秋景圖渲染出了悲涼的氣氛,學生一旦走進了這個意境,就能深深地體味到羈旅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另外,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人去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烏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韋莊的《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等都是值得我們借助聯想和想象,設身處地理解詩詞意境,進而加深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從而獲得審美享受的。

總之,古詩詞鑒賞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形象鑒賞是高考古詩詞鑒賞中的常規題型。因此,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解讀古詩詞形象的方法,應是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關鍵。從高考出發,以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應是現代高中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孫圣梅.以意象為切入點把握詩歌情感.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09(5).

篇9

【關鍵詞】創設情境 自主思考 師生合作 師生互動

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面前總有做不完的試題。題海戰術,確實在實踐證明中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中,教師是否更應該反思,我們可否提供條件讓我們的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有趣且更有效呢?為此,筆者嘗試在教學中樹立一種理念,就是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興趣”。

一、學生出例題,學生講解,師生共同發問

比如我們在復習“古詩詞鑒賞”這一考點時,對“古詩詞”考點知識的梳理工作是由老師講解來完成。但對這一考點知識的理解運用,我們就“創設師生合作的情境”,讓學生自主來完成。這一過程其實也就是讓我們的“教”合理轉化為“不需要教”,這樣使知識化為能力。

我們在復習這一考點的過程中,每節課都先預留大約15分鐘的時間,讓一個學生來做“小老師”。學生把自己事先寫在小黑板上的詩詞掛大到黑板上,然后自己做小老師來講解。我們要求要講得簡潔、明了。

有個學生在講白居易的《夜雪》(已訝裘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時,他說:這首詩采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寫出了雪下得很大,冬夜很寂靜,同時也透露詩人心情的孤寂。他講完后,我就舉手發問(因為我和他已互換了位置):“我不明白你為什么說這首詩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他也確實做了一些準備,思考了一下他就回答:“因為詩人寫‘窗戶明’和‘折竹聲’的目的是為了寫雪下得很大,這就是側面描寫。”其他學生也一致贊同他的說法。從他答得有理有據中,證明他確實已思考;從其他學生的一致贊同中,也證明他們已會運用這種方法來鑒賞詩詞了。同時有個學生也在發問:“你怎么知道冬夜很寂靜啊?”而另外的一個學生就站起來說:“我可以幫他回答。因為一般來說,在冬天,又下大雪,肯定會很寂靜的。再加上詩句上又說‘時聞折竹聲’,就是說在那個冬天的夜晚能時時聽到雪壓斷竹子的聲音,這種聲音只有在很寂靜時才能聽到,時時能聽得到,證明當時確實很寂靜。”學生們都認為他分析得很有理。從中可以發現他們通過獨立的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確實有較大的提高。還有一個學生問:“我不明白為什么說詩中透露了詩人心情的孤寂?”那位小老師回答:“因為‘冷裘枕’,可能是說他一個人睡覺,所以是孤寂啊!”全班學生笑了。我問:“笑是不是同意呢?其實下大雪,‘冷裘枕’也很正常啊!為什么你就能體會到詩人心情的孤寂呢?”全班同學都陷入沉思,而后又開始議論。有的學生說“可能沒有體現詩人心情的孤寂”,有的學生說“應該有”。最后有個學生回答:“我認為應該抓住‘時聞’來分析,因為從‘時聞’中可以看出,詩人晚上睡不著,因此心情是孤寂的。”其他學生經他一提醒,也突然明白。這個“時聞”確實是暗示點,開始沒有發現是因為它隱藏的比較深。學生通過有效的思考,就能較深入去分析問題了。

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老師有意識去創設師生合作之情境,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那么學生不僅學得較輕松、學得更有趣,而且可以把所學知識化成自己的能力,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

二、學生當堂出題,師生共思、共答、共析

作為一個知識點,要明確知道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筆者認為關鍵點不是“老師講了多少,而是學生能運用多少”。如果我們在復習時,只按照我們老師自己設計的題目來考學生,那么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的鍛煉,值得商榷。

從平時的一些測練來看,老師認為一些很簡單的、很易理解的題目而卻有較多學生弄錯。究其原因,那時因為那些題目是我們老師自己認為“很簡單、很易理解”的,其實是我們老師一廂情愿的事情。那些題目在學生腦海里依然是那么的難。作為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在高考中有所建樹,那我們平時就應確切知道我們的學生究竟在哪些方面是有欠缺的。當然通過測練和考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發現問題,但如果要及時發現問題,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認為,讓學生當堂把自己認為較難又較典型的題目,說出來或者寫到黑板上,讓全班的同學和老師共同來解答,那么在出題這一環節中,學生必須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反思,反思又是學生深入思考所學知識的有效過程。不難看出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不僅學生可以把自己認為易錯的、難理解的問題暴露在老師眼前,而且老師也可在這時進行重點點撥,這種講就不僅是老師在講問題,更重要的是確實根據了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把知識學得更扎實,把所學知識化成為能力。

在這一環節中讓老師和學生共思、共析、共答,這不僅可以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老師是和自己共進退的,使師生關系更融洽,而且可以增加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這種融洽的關系和信任度,也就讓“情商”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成了另外的一個推動力了。

如我們在復習“辨析并修改病句”這一知識點時,老師認為“語序不當”還是比較好掌握的,而我們讓學生當堂出題時,他們就偏偏在這一板塊中有較多的疑惑。下面就簡摘一些學生在黑板上提出疑惑的例句:

(1)我國石油的生產,基本供應國內。

(2)大家就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

(3)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面對這樣一些句子,首先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句子成分的分析。第一句的主語是“生產”,謂語是“供應”,賓語是“國內”。那么“生產供應國內”是錯誤的,應該是“石油供應國內”,所以是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調換了。第二句的主語是“大家”,謂語是“交換”,賓語是“意見”。從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沒有問題的。那是不是本句就沒有問題呢?我們和學生一起探討時,就告知學生,還要看看其他成分有沒有用錯。本句中用“就工資問題”修飾“交換”,用“廣泛”修飾“意見”。從中可知,“廣泛的意見”是說很多的意見,而本句要說的不是“意見”多,是要說交換的范圍廣。所以“廣泛”這個詞的位置有誤。第三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語是“他”,謂語是“不能”,賓語是“實事求是”;第二分句的主語是“事業”,謂語是“受到”,賓語是“損失”。從中可以看出兩個句子的主干都沒有毛病,而兩句也基本沒有修飾成分,且這兩個分句也確實是假設關系,那是不是就真的沒有問題呢?在思考分析中,學生很快就意識到關聯詞的位置是不正確的。因為當兩個分句的主語不一致時,主語要放在關聯詞后,而不能放在關聯詞前。從中可以總結出分析這類病句的三個步驟:第一,利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主干;第二,句子修飾成分的分析;第三,關聯詞語的分析。學生深入思考后,再根據這些總結性的規律,那么就會學得更輕松有效了。

篇10

關鍵詞: 《長干行》 譯者主體性 龐德 許淵沖

一、譯者的主體性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西方出現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不僅開闊了翻譯研究的新視野,還將翻譯主體研究帶入了研究者的視線中,譯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體性問題自然成為其中學者們重要的研究課題。

“譯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達到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造性”。它貫穿于翻譯活動的全過程[1]。在翻譯過程中,影響譯者主體性主要體現在譯者自身的意識形態,譯者的翻譯動機及目的,對原文本的選擇,在具體翻譯時所采用的翻譯策略等。

二、《長干行》及其譯本的介紹

《長干行》是唐朝詩人李白的家喻戶曉的一首樂府詩歌,整首詩歌一共十五行,以第一人稱自述的口吻,并以女主人公年齡的變化為時間順序來記敘,刻畫出了一位的愛情和離別故事。詩中通過一連串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和心理活動,描寫出女主人公的性格和感情的發展過程。細膩纏綿的描寫筆法,配合徐緩和諧的音節和形象化的語言,生動鮮明地表現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以及對幸福婚姻的熱烈追求和向往。總之,《長干行》塑造了具有美好情操的青年婦女形象,體現了婦女們對于純真愛情的追求和渴望,藝術上又極完美,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因此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甚至將此詩翻譯成英文。

龐德是美國著名詩人,其《長干行》的翻譯在西方文學界影響很大,被推選為優秀譯文之一,并在西方廣泛閱讀。他對這首詩的翻譯獨具匠心,不僅豐富了詩歌翻譯的技法和理論,還極大地豐富了對意象派詩詞的研究。美國著名詩人艾略特曾評價道:“他是我們這個時代中國詩詞的發明創造者。”由此可見,他在西方翻譯界的地位非同一般。

龐德英譯《長干行》(The River-Merchant’s Wife:A Letter)是他根據研究日本學與漢學專家芬諾洛莎(Fenollosa)的遺稿譯成的。龐德通過對手稿的研究,對漢語詩詞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雖然他不懂漢語也不通曉中國文化,但是他意識到漢語詩詞之所以膾炙人口、經久不衰,是因為“意象”是這些詩歌創作的基本準則。他認為在兩種語言的翻譯過程中,這種詩歌里的意象不會因為文化的不同或時間的流逝而遜色,相反會穿越時空,穿越文化[2]。

另一位譯者是許淵沖,他是中國著名的古典詩歌翻譯家。他翻譯的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等在內的幾十種文學古典詩歌英譯本都擁有大批海內外讀者。他將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學名著從《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到近現代的黃興、等人的詩詞、摘要,譯成英語韻文及法語韻文出版。他提出詩歌翻譯“三美”(音美,意美,形美)、“三化”(等化,淺化,深化)等觀點,逐漸被譯界接受認同。尤其是他提出的“三美”原則,已成為很多學者評判詩歌翻譯的準則。許淵沖在翻譯《長干行》時,也將“三美”原則貫穿整個翻譯過程。

三、譯者主體性在譯本的體現

1.原文本的選擇

作為美國一名意象派詩人創始人,龐德覺得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簡潔,意象豐富,且中國古代詩人擅長使用意象,這與他倡導的意象美、簡潔美及韻律美不謀而合。中國詩歌的詩意依靠文字及文字所煥發的各種境界的聯想使這首佳作深受西方詩人的喜愛,曾先后多次被譯成英文。其中龐德譯的《長干行》在西方文學界影響巨大,曾被評論家譽為20世紀美國最美的譯詩。相比之下,譯屆奇才許淵沖先生將中國唐朝詩人李白的《長干行》翻譯成英文,則是想把中國文化精粹推向世界,為中國文化登上世界文壇寶座開辟道路。

2.意象的翻譯

意象有廣義意象和狹義意象之分。廣義的意象是指整首詩烘托出的總意象,與意境相通;狹義的意象則指詩中的個別語詞意象[6]。《長干行》全詩使用第一人稱,以商婦的口吻敘述了自己與丈夫天真爛漫的童年、初嫁時的羞澀、新婚的喜悅,以及對丈夫遠行后的思念。比如前兩句中的“折花”、“騎竹馬”和“弄青梅”幾個形象詞匯,生動地描繪出天真的男孩女孩幸福玩耍的場景。“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中的“蝴蝶”、“紅顏”,則勾畫出獨自一人坐在院里蝴蝶在她面前翩翩起舞。從“三巴”、“長風沙”兩詞中,讀者可以了解到夫妻二人相隔很遠,古時候可能會是幾個月才能見一次面。那么全文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類似意象們能否被完全詮釋呢?

“郎騎竹馬來”

P: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

X:On hobby horse you came upon the scene

龐德將原文的“竹馬”譯為“bamboo stilts”(竹高蹺),這里龐德將“竹馬”字面理解為竹子的高蹺,實際上,它是中國古時候小孩子玩的一種游戲,把竹子當馬騎著玩。許淵沖因為生活在中國,對這一文化有著更深刻的理解,直接譯為“hobby horse”更貼切。

“落葉秋風早”

P:The leaves fall early this autumn in wind

X:And leaves fall early when west wind blows

原文中的“秋風”意義很飽滿,一是點明丈夫外出從春到秋已有數月,二是秋風的涼意使更覺得孤獨清冷,三是秋天的來臨加劇思念的醇厚和濃烈。龐德將其譯為“autumn in wind”,點出了其時間“秋天”。相比之下,許淵沖譯為“west wind”,讓人馬上聯想到《西風頌》里的西風。西風雖然也是秋天的風,但它猛烈活躍,象征精神的生命力,有摧枯拉朽之勢,預示春天萬物的復興。因此,“west wind”和原詩“秋風”的意象形似而神非,值得斟酌。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跨文化互交增強譯語的表達力,從而更好地影響感染譯語讀者[5]。

由于龐德和許淵沖兩名譯者的出生年代、所處文化背景不同,導致二人的理解視域不同,因此兩人的英文譯文也有所不同。

3.典故的翻譯

典故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每個典故里的人、物、指代等都蘊含其所屬的文化內涵。由于中西語言文化差異巨大,因此詩歌在其英譯過程中,尤其是典故英譯,既要譯出其文化內涵又要適應詩歌的形式,還要達到讀者的認可,是極其不易的。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P: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out?

X: Rather than break faith,you declared you’d die

Who knew I’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

《長干行》原文中的“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詩句中包括“報柱信”、“望夫臺”兩個典故。“抱柱信”出自《莊子?盜跖》篇:古時有一男子名叫尾生,他與一女子相約于橋下,大水已到而女子未至。尾生不愿失信,抱住橋柱不肯離開,結果活活被大水淹死。“望夫臺”這一傳說,在中國古代很流行:丈夫出門在外長年不歸,妻子常常站上山石望穿秋水,盼望著丈夫早日回家。久而久之,妻子化做山石,一直眺望[3]。龐德在翻譯時直接略去“報柱信”這個典故,而用三個“Forever”代替。這跟龐德不熟悉中國文化典故有關,而且當時他是根據一位研究日本學與漢學專家的遺稿翻譯此文的,可能遺稿中并未提到此典故,也未嘗可知。相比之下,許淵沖先生對此處的典故更熟悉,但是考慮詩歌的格式及字數形式,許沒有在文中詳述典故內容,而將“報柱信”譯為寧死不悔的誓言;“望夫臺”保留原文的反問句式,譯為獨自住在高臺上[5]。分別將其譯為“Rather than break faith, you declared you’d die”和“Who knew I’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

對原文中帶有濃厚中國文化內涵典故的翻譯處理,可以看出兩位譯者有著不同的文化視域,導致他們在處理同一個翻譯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翻譯對策。

四、結語

詩歌翻譯具有文學翻譯的一切難度,卻又因其特有的高度凝練性和韻律性,而對譯者主體性的發揮提出更高要求。筆者通過對龐德和許淵沖的《長干行》譯本對比分析,發現不同的譯者面對同一文本,由于其前理解和翻譯的目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策略,這正是譯者主體性的表現。

參考文獻:

[1]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1,19-24.

[2]黨明虎.從《長干行》看龐德英譯漢詩的意象派風格[J].外國教學,2003,5,61-64.

[3]呂方源.淺論李白詩《長干行》的英譯[J].上海金融學報,2007,4,66-69.

[4]魏雪梅,胡德香.從譯者主體性視角比較林語堂Moment in Peking的兩個中文譯本[J].孝感學院學報,2011,2,33-37.

[5]謝瑜芳,張軟前.殊途同歸的譯詩形式――《長干行》兩種英譯對比[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