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作文結尾范文
時間:2023-03-23 09:11: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恩作文結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Do you know Thanksgiving Day? Do you know why human thank God?
Thanksgiving falls on the fourth Thursday of November, a different date every year. The President must proclaim that date as the official celebration.
Thanksgiving is a time for tradition and sharing. Even if they live far away, family members gather for a reunion at the house of an older relative. All give thanks together for the good things that they have.
In this spirit of sharing, civic groups and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offer a traditional meal to those in need, particularly the homeless. On most tabl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foods eaten at the first thanksgiving have become traditional.
What should we thank?
The thankful great universe provides the environment of existence for us and give us sunlight, air, water and everything in keeping with we existence of space, bring storm to let us accept to toughen for us, bring to us mysterious let us look for.
The thankful parents give us the life, make us feel the merriment of the human life, feel the genuine feeling of the human life, feel the comity of the human life, feel happiness of the human life, also feel hardships and pain and sufferings of the human life!
The thankful teacher works with diligence and without fatigue everyday of teach, give us knowledge ability, put on the wing which flies toward the ideal for us.
The thankful classmate and friend grows up road of, let I no longer standing alone in the itinerary of life; The with gratitude is frustrated and let us become in a time the failure stronger.
感恩節英語作文(二)
do you know thanksgiving day? do you know why human thank god?
thanksgiving falls on the fourth thursday of november, a different date every year. the president must proclaim that date as the official celebration.
thanksgiving is a time for tradition and sharing. even if they live far away, family members gather for a reunion at the house of an older relative. all give thanks together for the good things that they have.
in this spirit of sharing, civic groups and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offer a traditional meal to those in need, particularly the homeless. on most tabl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foods eaten at the first thanksgiving have become traditional.
what should we thank?
the thankful great universe provides the environment of existence for us and give us sunlight, air, water and everything in keeping with we existence of space, bring storm to let us accept to toughen for us, bring to us mysterious let us look for.
the thankful parents give us the life, make us feel the merriment of the human life, feel the genuine feeling of the human life, feel the comity of the human life, feel happiness of the human life, also feel hardships and pain and sufferings of the human life!
篇2
一、在構思方面要善于做到化大為小
話題作文由于范圍寬泛,只提供寫作的話題,而沒有中心、材料、結構、文體、語言等等的限制,如果不注意把握話題,縮小寫作的口子,就會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毛病,給學生的把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構思時應學會化大為小。簡單地說就是采用大題小作的寫法,從具體一點切入,然后調動自己的積累,在這個問題上聚焦、展開和提煉,把這一點說足說深說透。因此,不管所給的話題多么寬泛,我們都要善于縮小“包圍圈”,要選擇一個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個人、一樣物品、一種感受、一點看法等等,集中筆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選擇的話題角度寫細寫深寫透。?
如以“心”為話題,可選擇“愛心、恒心、雄心……”來立意,構思時,可縮小范圍,結合生活實際,可寫成以“感恩的心”為主旨的文章,至于文體,記敘文、議論文、小說都可選用。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又如以“手”為話題為文,我們可這樣擬題:《一雙靈巧的手》《一次難忘的握手》《對手》《精巧的手工藝品》《從手指的長短說開去》等。這些文題從各個角度縮小了寫作范圍,選材范圍更明確集中,極利于我們的寫作從小處著眼,從而順利展開思路。
二、在寫作技巧方面善于做到以小見大
話題作文的內涵很寬泛,在寫作時,切忌從大處入手,表現大的主題。當然,如果僅局限于“小”,文章就顯得平淡無奇,沒有深意。只有以小見大才能發人深思,引人入勝。 “小”既是具體的事例,又是典型的事例?!按蟆笔俏恼碌闹黝}。以小見大就是以個別反映一般,以一些細小的具體的事例來反映一個重大的主題。其特征是從細小的形象和故事里,能寫出深邃的意義,發揮思想教育作用,反映一個重大主題的文章。然而,生活中,轟轟烈烈的大事是少有的,而環繞我們的是平凡小事。但我們卻能從凡人小事中發現“亮點”,悟出道理,揭示主題。把“以小見大”引入寫人技巧之中,有助于我們能從凡人小事中發現人物的“亮點”,激發作者用真情實感寫人,把人物寫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使得感情表達得深厚,細膩,感人。更能通過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小事突出人物性格,從而揭示意想不到的主題,讓主題達到深化的效果。那么,怎樣才能使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見大”呢?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細心觀察生活,合理篩選材料。
2.寫有價值的“生活小事”。
3.聯系實際,挖掘材料的閃光點。
4.重視細節描寫,于細微處見精神。
5.選擇思維方式。
6.放寬視野,提升到時代高度。
7.合理想象聯想,提升材料層次。
三、在寫作思想方面要善于寫好開頭和結尾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結局如撞鐘”,這些都是寫好開頭和結尾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實踐證明,成功的作文都有一個精彩的開頭和絕妙的結尾,開頭和結尾要遵循為中心服務和精簡性原則,即用精美簡練的語言引出全文的主要內容,點明中心思想。
開頭可以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即文章一開頭不拐彎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當地擺出來,引入正文。直接表達作者的情感,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點明中心,統帥全文。采用這種開頭方法應注意:寫作前要經過認真地思考,提煉出能夠引領全文主要內容的開頭,語言要非常精練,要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效果,引起讀者的閱讀欲望。也可以運用技巧,即文章一開頭運用懸念、對比、比興、烘托等手法設置一個巧妙的開頭,力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結尾可以采用點題結尾法 這是一種常見的結尾方法。這種結尾法適合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在寫作時要注意如何總結全文,如何提煉文章中心思想,切忌重復文章基本內容,或重復開頭等。也可以采用發問結尾法,即結尾時以發問的形式(反問或設問)提出問題。這種結尾法適合于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在寫作時要注意設問、反問的目的是抒發真情實感,不要牽強附會。還可以采用抒發感情結尾法,即結尾時作者對描述的事物抒發真情實感,飽含贊美之情。這種結尾法適合于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明。在寫作時要注意有感而發,有情而抒,不要無病。
篇3
一、由表象上升到本質
考生要在敘述的基礎上,善于挖掘提煉,揭示事物的本質或其內在的深層含義,催人感悟,發人深思。這是升華主題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如優秀作文《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寫了母親對我學習、生活和精神上的關懷與幫助,充分體現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文章結尾寫道:“母親的話像一絲清風撫平了我心中的郁悶。茶要沖三次才能散發香氣,人要承受無數次挫折,才能有所成就。一縷縷茶香沁人心脾,它融入了我的嗅覺,融入了我的內心,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整個人都被這香氣包圍著……細想,這不正是母愛的味道嗎?像茶一樣幽香。”這就將母親對我的關懷從表象向本質上進行了升華。
二、由事件上升為影響
考生可先對人物或事件展開生動的敘述,然后交代人物或事件對“我”或文中的主人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以此來升華主題。如現代作家厲彥林的敘事散文《布鞋》回憶了在艱苦的歲月里,娘做的布鞋伴隨自己成長的歷程。文章在結尾對主題進行了升華:“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漸成為時尚。穿慣皮鞋的都市人,開始與布鞋有了緣分。無論身在何處,有一雙布鞋,一雙包含親人惦記和祝福的布鞋,就學會了感恩。盡管踩著縱橫交錯的路,有黑暗,有泥濘,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會錯、不會斜,心中總是灑滿春風、陽光、幸福和歡樂?!边@段議論抒情文字既抒發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恩之情,還強調了母親做的布鞋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三、由點上升到面
文章先把某一個人或事物作為具體的寫作對象,突出這個人的思想、品質、習性,進而推及到對具備這一特性的一類人或事物之上,或由個人命運推及國家民族的命運,從而揭示主題的普遍性和典型意義。如作家莫言的回憶性敘事散文《母親》寫了一個艱難歲月中的母親的事跡后,寫道:“饑餓的歲月使我體驗和洞察了人性的復雜和單純,使我認識到了人性的最低標準,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質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些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是一個民族能夠在苦難中不墮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學的靈魂?!边@段文字由點及面,由母親一個人推及到許多像她一樣的人,再推及到一個民族,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拓展了文章的主題。
四、由托物上升為寄意
考生對某種事物進行了形神兼備的描寫與刻畫后,通過相似的聯想,把對這種事物的贊美轉移到與這種事物具有類似品格的人的贊美上來,把主題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如優秀作文《種子的追求》寫一粒稚嫩的種子懷著夢想,踏上了一段艱苦的征程,最終沖破了重重阻礙,實現了夢想的故事。文章結尾寫道:“種子的一生都在追求著光明,它歷經千難萬險,穿越重重阻隔,終于在艱難、惡劣的環境中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弊髡咴趯ΨN子的成長歷程進行了生動的敘寫之后,由物及人,自然而然地把對種子的贊美轉移到具有不畏艱險追求夢想的精神的人身上,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五、由事件上升到哲理
篇4
師:作文是否偏題,作文扣題嚴不嚴,一直是我們擔心的問題之一,今天我主要和同學們探討與扣題有關的一個話題。請看課題。
(屏顯一)
學用照應繪首尾
師:先看兩個例子,觀察一下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屏顯二)
1.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紫藤蘿瀑布》
2.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
……
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行道樹》
生:兩段文字都運用了首尾照應的寫法。
師:從哪里看出是首尾照應?
生:第一個例子,開頭提到“腳步”,結尾又提到“腳步”。第二個例子,開頭結尾的內容表達的意思幾乎一樣。
師:也就是說內容上提到了同樣的詞語或者表達了相同的意思。由此我給首尾照應下了一個定義。
(屏顯三)
文章的開頭與結尾在內容上有緊密的呼應就叫首尾照應。
師:除了上面的兩個例子外,我們學過的課文中還有首尾照應的例子嗎?
生:朱自清的《背影》,開頭結尾都提到父親的背影,表現對父親的懷念之情,是首尾照應。
師:非常準確,而且理由特別充分。
生:劉成章的《安塞腰鼓》,開頭結尾都寫靜。
師:一個寫表演前的安靜,另一個寫表演后的寂靜,很好。
生:還有小思的《蟬》也是首尾照應。
生:周國平的《落難的王子》,也是首尾照應。
師:看來作家們非常青睞首尾照應的寫法,首尾照應一定有它的獨到之處。有什么作用呢?
生:使文章內容顯得很緊湊,結構很完整。
師:有相互關聯的開頭與結尾,結構顯得很完整。這是首尾照應的第一個作用。不過老師有一個疑問,《紫藤蘿瀑布》一文中有一個主旨句:“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蔽覀兡芊癫徊捎檬孜舱諔?,就用這個主旨句來結尾呢?我們不是經常敘完事,再在結尾總結全文揭示主旨嗎?
生:我們確實經常采用揭示主旨來結尾的方法,以前覺得還不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覺得還是原文的結尾好。
生:原文結尾很含蓄,表達的含義很明確。
師:以揭示主旨的方法來結尾固然可以,但是原文的結尾既注意了首尾照應,有結構之美,又有內容含蓄雋永之美。這樣看來,開頭和結尾在類似的內容上反復強調,對突出文章主題有巨大作用,所以我認為首尾照應的第二個作用就是主題突出,避免內容偏離主題。
(屏顯四)
首尾照應的作用:
1.結構完整,凸顯章法美。
2.主題突出,避免內容偏。
師:既然首尾照應有如此神奇妙用,那么我們就要嫻熟地掌握這種方法??雌聊簧蟽蓚€例子,看看它們在運用首尾照應時語言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屏顯五)
1.首: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尾: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2.首: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
尾: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生:第一個例子結尾只比開頭多了一個詞語“不禁”。
師:觀察得很仔細,第一個例子首尾的語言幾乎一樣,表達的情感也差不多,老師把這種首尾照應的方式叫做反復式首尾照應。再說說第二個。
生:我覺得第二個例子語言表達上也差不多,只不過對比開頭,結尾的語序顛倒了一下。
師:在文言文里,我們也經常會遇到詞語、句子顛倒的現象,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做什么句式?又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生:倒裝句式,能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
師:看來你文言文學得很好。除了倒裝之外,還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添加了兩個詞語“憂愁”和“快樂”,這兩個詞語最能表現行道樹的品質。
師:一個倒裝,兩個詞語添加,行道樹的品質就完全凸顯出來了,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題更加突出了。剛才第一種我們取名為“反復式照應”,這一種取什么名呢?
生:突出式首尾照應。
生:深化式首尾照應。
生:遞進式首尾照應。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領會了要旨,都擬得不錯。
(屏顯六)
反復式照應:指在語言或情感的表達上相同或相似。
遞進式照應:指結尾在情感、主題等方面比開頭有更進一步的深化。
師:再看兩個例子,它們分別又有什么特點?該取個什么名?
(屏顯七)
3.首: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尾: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4.化石吟
最早的魚兒怎么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么不開花?
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
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
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
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
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
生:第三個例子,一個是“停住了腳步”,一個是“加快了腳步”,意思上正好相反,所以我把第三種叫做相反式照應。
師:動作行為上完全相反,取名相反式照應,有道理。老師取名對比式照應。
生:第四個例子最簡單,開頭問結尾答,叫問答式照應。
師:非常貼切。以上這四種首尾照應的寫法是最常見、最典型的首尾照應方式,有了這四種寫法,我們開頭結尾的方法就豐富多了。
(屏顯八)
對比式照應:指情感、行為等方面有截然相反的表現。
問答式照應:開篇提出問題,結尾在正文的基礎上作出回答。
師:下面通過兩個小練習來檢查大家對首尾照應寫法的掌握情況。請看第一個練習。
(屏顯九)
開頭: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正如我此刻憂傷的心情。
結尾:――――――――――。
請組織語言為上文節選部分補寫一個結尾,使之與文章開頭形成首尾照應。
師:這個小訓練給了大家開頭,要求大家擬寫結尾。大家可以結合我們剛才總結的幾種方法,想象文章的情境,再動手寫一寫。
生:雨,不知什么時候停了,我的內心也豁然開朗,嘴角不由得向上揚起。
師:有誰來評價一下?
生:他寫的是心情開朗了,我覺得他采用的是對比式照應,擬寫得很好。
師:和開頭表現的心情截然不同,寫出了心情的變化,應該說這是大家最常用的方式了。還可以有什么不同的寫法?
生:雨,還在下著,我的內心依然充滿憂傷。
師:寫得怎么樣?誰評價一下?
生:和開頭表達的情感差不多,都表現憂傷的心情,符合反復式照應。
師:很好,通過表現類似的情感來寫。還有不同的嗎?
生:雨越下越大,而我內心的憂傷也正如這綿延無盡的雨一樣,無法自拔。
師:憂傷“綿延無盡”確實程度很深,大家覺得比“憂傷”程度更深的還可以有哪些詞?
生:悲傷、悲哀、沉痛。
師:嗯,這幾個詞語,很顯然程度就更深了。結合類似的詞語來表現程度更深的情感,就是情感的遞進了。老師也寫了幾句,一起來看看。
(屏顯十)
示例參考
①雨,依然下著,我的內心依然陰云籠罩。
反復式照應,適用于“最近比較煩”等文題。
②雨,仍在不停地下著,此刻,雖然我的內心仍然滿是悲傷,但我卻明白了父親和我的別離,又何嘗不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團聚!
遞進式照應,適用于“傷離別”“再見了,父親”等文題。
③淅淅瀝瀝的雨依舊下著,洗走了我心中的塵埃,此刻我不再迷茫,那份久違了的自信,在我的心底里萌動。
雨漸漸停了,太陽悄悄露出燦爛的笑臉,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暢快。
對比式首尾照應,適用于“重拾自信”等文題。
師:根據開頭寫結尾,大家很有收獲。下面來點難的,根據文章的標題和主體部分,擬寫開頭和結尾。
(屏顯十一)
媽媽,我一生的感動
――――――――――。
媽媽的孝順讓我感動。當奶奶還在世的時候,媽媽常買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帶著我去探望奶奶。每次,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是那么甜蜜,那么欣慰。媽媽伺候奶奶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里。我暗下決心,我也要盡一份孝心。
媽媽的守信讓我感動。一次,我看到一本精品作文書,但沒帶錢不能買。后來,媽媽說星期天一定給我買,結果,天公不作美,星期天大雨傾盆,我想媽媽一定不會給我買了??墒菋寢尰貋頃r手里卻拿著我喜歡的那本書。是媽媽讓我更加懂得了守信的可貴。
媽媽的堅強讓我感動。上初中后,媽媽給我講述她的故事:她小時候家里窮,外公、外婆身體不好,她每天放學回家后,先做家務,再寫作業。結婚后爸爸在城里工作,媽媽在鄉下耕田、播種、收割,家里全靠媽媽一人操勞。我要學習媽媽的堅強,敢于面對任何困難。
――――――――――。
試給上文補寫開頭和結尾,使之形成相互照應。
生:開頭――我有一個好媽媽,她的孝順、守信、堅強讓我感動。
結尾―― 一直以來,媽媽就是這樣用她的愛關懷著我,用她的言傳身教感染著我,她是我一生的感動。
生:開頭總領全文內容,結尾照應開頭并總結全文,我覺得寫得好。
師:老師也覺得他用簡潔的語言既注意了內容,又觀照了結構,非常好!
生:開頭――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從小我就是個調皮好玩的孩子,但是,媽媽的言行感動了我,我要感謝媽媽。
結尾――茫茫大海之上,烏云滾滾,狂風吼叫。十多年來,是媽媽用她的點點滴滴影響著我,感動著我。謝謝您,媽媽!
師:這個有意思,還套用了高爾基《海燕》里的句子。同學們覺得怎么樣?
生:不行,雖然形式上看起來是首尾照應,但是這“大海”“狂風”“烏云”的景物描寫與后面的內容沒有關系。
師:你的體會很細膩很準確。想用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烘托情感是不錯的,但是千萬要注意,景物描寫要符合文章的主題、情境、語言風格,不能為了照應而照應。
生:開頭――我有一個好媽媽,她是我一生的感動。
結尾――媽媽就是這樣,她如潤物的細雨,不斷地教育我,影響我,讓我茁壯成長,她的點滴言行足以讓我感動一生。
生:她的照應做得好,而且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語言也很生動優美。
師:很注意文采的一個小姑娘。你評得也很到位,很見水平哦!再看看老師擬寫的三個開頭結尾,揣摩一下有什么不同,哪個更見水平。
(屏顯十二)
示例參考
①首:我有一個好媽媽,她是我一生的感動。
尾:這就是我的媽媽,她是我一生的感動。
②首:媽媽是個平凡的婦女,但她有好多不平凡讓我一生感動。
尾:當然,媽媽讓我感動的還有很多,但就是這些就足以讓我感動一生。
③首:我有一個好媽媽,她是我一生的感動。
尾:媽媽讓我感動的事情還有很多,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也要以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去感動媽媽。
生:第一個是簡單的重復,第二個語言上稍有變化,第三個主旨升華了,我更喜歡第三個。
師:理解很透徹,認識很深刻,值得贊賞!老師因此給首尾照應的擬寫定了三個層級。
(屏顯十三)
首尾照應擬寫效果的三個層級:
1.能夠學會簡單的關聯照應,就達到起碼的要求了。
2.在簡單照應的基礎上,語言能稍富于變化,就更上一個層次了。
3.在有所照應、富于變化的基礎上,結尾在主題上能有所深化就是最高境界了。
師:大家希望達到哪個層級?
生:第三個。
師:都覺得第三個最好,只要大家肯思考,肯動腦筋,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寫得更好。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加深了對首尾照應這種布局謀篇方法的理解。我相信,只要我們平時能夠多訓練多運用老師教給大家的幾種方法,我們的作文首尾一定會有更精彩的呈現!下課!
【點評】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往往只專注于閱讀教學,而忽視了作文教學,不能不說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從寫作的角度審視教材、文本,就會發現有無窮無盡的寫作資源可供我們去探究、挖掘和利用。
“跟著課文學寫作”這一課題,可謂切中當前語文教學中的時弊,號準了當下作文教學的脈象,給出了解決學生作文難寫這一頑癥的一劑良藥?!秾W用照應繪首尾》算是其中的一張小偏方,其藥效功用可以歸納如下:
1.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歸納,再到實踐運用,符合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在“明確概念”這一環節中,所舉事例均來自于教材中的經典篇目之精彩段落,學生耳熟能詳,很容易發現其表象特征。而后在老師耐心有效的導引下,慢慢過渡到領會其中的作用。緊接著明確這種寫法的內在規律,并提煉出若干貼切的照應方式,授學生以漁。最后實施于適當的實踐訓練,將知識內化為能力,有效解決了作文中常見的“偏題”“扣題不嚴”等常見癥狀,藥效明顯。
2.站在學生角度,于無疑處生疑,于有疑處釋疑,切實關注學生的疑難點,培養學生寫作思維能力。在“明確概念”向“領會作用”的環節過渡中,老師主動質疑,既然“作家們非常青睞首尾照應的寫法”,那么“一定有它獨到的妙用”,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在“掌握寫法”這一環節中,通過對例句的反復對比探究,從而明確提出“反復式”“遞進式”“對比式”“問答式”四種照應方式。最后通過兩個層級式訓練臺階,教會這四種常見的照應寫法,使學生有豁然開朗之感,效果相當明顯!
篇5
徐樺君老師(浙江省特級教師、功勛教師,長期擔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小組組長)
嘉賓:
馬春蘭老師 (中學高級教師,曾獲第四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優秀指導獎、“全國校園文學優秀輔導老師”稱號)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之中”為題作文。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那么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那么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那么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中,那么他就學會了頭腦平靜地生活。――《學習的革命》
要求:①從所給材料中選擇一個加點的詞語或另選一個更適合你自身情況的詞語,填寫在題目的橫線上;②不要寫成詩歌;③不少于800字。
嘉賓談審題
對附有材料的半命題作文,解讀題目、確定文章立意應該以全面分析、深入理解材料為基礎,進行拓展延伸。
對于上面這個題目,同學們很容易想到生活在“關愛”之中、“快樂”之中、“競爭”之中等等;結合材料可以看出,“從生活中學到了什么”應是文章立意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同學們應聯系自身經歷,談談從“關愛”“快樂”或“競爭”中領悟的哲理和獲得的成長。寫作時不妨通過造句列出盡可能多的題目及立意,然后選擇你感受最多、最深的來寫。比如,可以寫自己生活在希望之中,學會了樂觀和曠達;生活在壓力之中,學會了鎮定和勇敢;生活在競爭之中,學會了進取和忍耐;生活在鼓勵之中,學會了感恩;生活在感動之中,學會了珍惜和回報……
雖然題目“我生活在之中”規定了文章只能用第一人稱寫作,應通過記敘、描寫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抒情、議論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和領悟的哲理,但選用素材時不必局限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還可以通過記述那些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歷史事件、社會新聞、名人事跡和文學名著,談談自己從中獲得的人生體悟。比如有同學寫“我生活在憂患之中”,記述了自己曾看到有關乒乓球名將鄧亞萍在退役前早已計劃好退役后上大學深造的報道,從中體會到未雨綢繆、及早計劃將來的重要性,緊扣了“我生活在憂患之中,學會了未雨綢繆”的主題。
我生活在自然之主
東陽中學金學芬
見到過冬日尋食的松鼠嗎?可曾追逐過在山間奔跑的野兔?可曾觸摸過樹上新孵化的鳥蛋?……這些都是我童年生活的畫面,它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深處。我很慶幸,自己一直生活在自然的懷抱中,一直享受著自然的佳作。
我的童年被放養于群山環抱流水淙淙的村莊。農家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童年被琴棋書畫包圍著,沒有了奔跑的自由。每天,我都呼吸著新鮮的帶有泥土芳香的空氣,沿著自然的足跡追逐林間的小動物,與小伙伴一起在田野山間自在地跑著,大聲地笑著唱著。
在自然中,我認識了參差的荇菜,想象著“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我到處尋訪隱逸的,體會那悠然見南山的境界。我也曾面對著癩蛤蟆,想象它夢想天鵝肉的饞樣子,總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在自然中,我將書中所寫的景物與大自然比照。迷人的芍藥、神奇的冬蟲、火紅的楓葉、黃昏的螢火、夜半的蟲鳴……它們為我描繪了童年的幸福。至今,一合上眼,我還能感覺到當年的平靜與安詳,一如胎兒體會母親的心跳,緩慢又有節律。
隨著年齡漸長,我離開了家鄉的山林,但自然已經深深地駐足在我的心靈,我的靈魂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失去了觸手可及的自然之景,我便從書中找尋自然之道。
喜歡莊子的文章,娓娓道來,那樣質樸而又深邃,于是幻想著莊子般夢蝶化蝶飛舞人間。也曾想象自己就是那一尾泥沼中的魚,居于困境,但仍然從容淡定。
喜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如洗的月光下的荷塘就是我心靈的圣地,是我心靈的家園,于是我的心有了永久的寧靜和安詳。
當然,還是喜歡親近自然,讓自然撫平心靈的悸動。我明白生活需要掩飾心傷,明白再苦再累也要笑著走過,路還很漫長。就如野火過后的山林,一片焦黑中透著點點綠色,幾十年之后焦土地上又將郁郁蔥蔥。自然告訴我,時間會改變一切,只管淡淡地看待一切。
所以,我一直生活在自然之中。我學會了隨風起舞,因為順勢而為方能保證枝葉不折。我從海納百川中學到了有容乃大的博大,從壁立千仞中學到了無欲則剛的明智。我生活在自然之中,淡定從容地走著,譜寫我的笑意人生。
進化論
文章第一、二段通過對幾幅鄉村趣味圖的概寫,抒發了“我”對農村自然生活的喜愛之情;六、七、八段闡述了“我”雖然喜歡莊子、朱自清的文章以及他們文章里創造的美妙意境,但最終還是喜歡親近自然的情懷;結尾“我生活在自然之中,淡定從容地走著,譜寫我的笑意人生”,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作者緊扣命題,從自然走向人文,又從人文回歸自然,筆觸始終徜徉在自然的懷抱中,將“自然已經深深地駐足在我的心靈,我的靈魂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深情闡述得淋漓盡致。只是首尾兩段還可進行切分,首段分成三段,結尾最后一句另立一段,這樣,可使行文節奏感更強,也使閱卷老師讀來感覺更佳。
我生活在溫情之中
東陽中學韋曉
如果人生是一張白紙,那么生活就是點綴它的色彩;如果人生是一次旅途,那么生活便是彌漫著溫情的一路爛漫風景。
生活,給予了我們許多。生活在溫情之中的我們,可曾懂得它的珍貴?可曾學會了珍惜?
有一種溫情,讓我學會感恩。在我的生命中,有許多難忘的瞬間。那是呱呱落地后看到的第一張笑臉,那是第一次跌倒時接住我的溫暖雙手,那是咿呀學語時第一次聽懂的詞匯,那是驀然回首時一直看著我的慈愛目光……“爸爸媽媽”這一詞匯早已融入我的骨血,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父母的愛是我們漫漫人生路上最溫暖的港灣,他們用雙手為我們創造一個溫暖的世界。我在溫暖中成長,我深深地感激他們,感恩的心深深地埋在我的心里。我暗自下決心,只要有機會,我一定要很好地回報他們。我不僅要回報我的父母,也要努力讓天下的父母快樂幸福。
有一種溫情,讓人學會拼搏進取。那是講臺前孜孜不倦的身影,那是作業本上紅筆畫過的痕跡,那是成績單上一句句鼓勵的評語,那是考試失利時默默給你力量的眼神……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長之愛,彌足珍貴。如果說父母給了我生命,是我們生命的開創者,那么老師就是教會我們走這條路的啟迪者。師者,父母心也,他們引導我們直面人生挫折,他們教會我們開拓與拼搏。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熠熠生輝的啟明星,是我們人生路上拼搏進步的力量之源。
有一種溫情,讓我學會真誠。那是我們一同唱響的友誼之歌,那是我們一起走過的日日夜夜,那是我們一路灑下的歡歌笑語。我至今清晰地記得,是你――我的同學、我的朋友,教會了我打球;是你在床前聆聽我闡述理想;是你陪我在操場上痛哭流涕,然后擦干眼淚繼續迎接學習的挑戰。有你相伴,我的生活變得色彩斑斕。在與你相處的日子里,我學會了真誠地待人,在這樣的溫情中,印下了一生難忘的痕跡。
我們的生活沒有起點,沒有終點,即將離開校園的我們將在下一站找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將學會更多,懂得更多,因為我們生活在充滿溫情的世界中。
進化論
文章從“讓我學會感恩”“讓人學會拼搏進取”“讓我學會真誠”三個角度,展示了“我(我們)”彌漫著溫情的一路風景爛漫的生活,寫出了生活在溫情之中的“我(我們)”的人生體驗、感悟和追求,抒發了生活中的溫情讓“我(我們)”懂得并學會珍惜的真情實感。
篇6
關鍵詞:日記;感恩;年段目標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2-051-01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源泉,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是每個孩子都愿意并積極去做的事?!傲粜挠^察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边@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于作文指導要從興趣入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動筆的愿望。在這種愿望驅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由地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想象,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美好的傾訴。有了興趣做基石,然后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文章,漸漸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針對于小學生的作文心理,我們可以對癥下藥,試著從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努力改善寫作教學。
在我從事語文教學的12年中,作文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我覺得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畏難情緒嚴重。2、文章選材陳舊。3、教師輔導缺乏年段針對性。針對以上常見問題,我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從日記入手,讓孩子正確認識書面表達。好的作文都是練出來的,這種練得有時間的保證。多記日記,而對內容卻不要限制,要求不要過高只要求他們把當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記下來就行,在字數和內容上也不作要求,哪怕只有短短幾句話也是一種收獲。否則,他們會把寫作文當成是一種任務,為完成任務而完成。
日記,內容相對自由,小學生能從中積累材料。只要求他們把當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記下來就行,在字數和思想上均不作要求,哪怕只有平平淡淡的一兩行。教師要堅持做到每篇日記都有及時評價,每一次評價一定要真誠。站在知心姐姐或是好伙伴的角度,跟孩子探討日記中提及的內容。在教學中,在日常交流中,不失時機的與班上孩子分享在日記中了解到的他們的生活。堅持做好每周定期日記交流活動(我一般是利用每周五最后一節語文課,按座位,每次由4名同學輪流把日記讀給全班同學聽),逐漸讓孩子明白作文是與他人交流的工具,讓孩子期待這一次次的交流機會。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豐富,學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內容就越豐富,作文和生活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國家教育部新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作文教學要重視生活,從生活出發,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動有趣的事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引導學生寫真實的事情,力求寫實,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那么如何讓孩子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發掘生活的意義,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受生活之美?
1、在日常教育中引導孩子懂得感恩,懂得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如果將“作文”與“做人”截然分開。作文的內容勢必會空洞,文章的選材勢必沿著他人的路子——陳舊!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孩子之所以無話可說,往往因為他們的漠然。身邊的人為他們做任何似乎都理所應當。他們不會感動,因而沒有表達欲望。
2、引導孩子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讓孩子在生活中捕捉一個個動人的瞬間,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梢詫彝ブ械姆N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相信肯定會有很多內容要寫,也能把作文寫好。
3、同孩子一起靜下心來,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準確把握孩子年段特征,準確把握每個孩子的能力,讓指導更有針對性。
篇7
生命終會成為回憶,但其中的一些注定不能被侵蝕,無法抹去,昔日的片段,慢慢拼湊成風華絕代的老電影,斑駁著的記憶最是美妙。
總是會在拂面的清風中浮現出父母微笑的臉龐,嫩嫩綠綠的爬山藤順著鐫刻著歷史痕跡的老墻密密麻麻地盤旋而上,一個展現青春,一個卻是最溫暖忠實的依靠。
不論放學多晚我都不會害怕,因為我知道不遠的盡頭會有一盞明燈指引著回家的方向;不論困難多大我都不會泄氣,因為我明白家是我最溫暖的港灣。父母期盼的眼神和諄諄教誨,告誡我不能放棄,不論取得多大的成績我都不會驕傲,因為我記得臺燈下父親為我輔導習題的字跡、門縫中母親悄悄遞進的牛奶、上學路上偶然回首時瞥見的身影……
都是太細微太雜亂的點滴,卻濃得化不開,父母在我身上傾注了深厚的愛。那些平凡的點滴注定會推動著我,在漫漫人生旅途上安穩地前進。
每每翻閱我的作文本,總是會被各式的修改符號、密密麻麻詳盡中肯的評語所感動,于是那種美妙的感覺油然而生,霧氣便會迷蒙了雙眼,鮮紅的標記撩起我對她往昔的回憶……
語文老師向來對我們很嚴格,她會因自修課上的竊竊私語而大發雷霆,也會因某個同學的玩世不恭、學習成績下降而將其罵個狗血噴頭。我也曾因為一次遲到而被她在全班同學面前點名批評,但她看似無情的背后,卻是一顆嚴謹治學的心。開學初時,我曾在周記本上順筆提及要改正小學時作文本凌亂拖沓的壞習慣,沒想到換來的是她對我幾年如一日的悉心指導與照顧。我在她的指導下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深深地感激她,因為她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心靈的關照,還引領著我真正了解了這門學科、這種語言、這個支撐起黃皮膚黑眼睛民族的脊梁與精髓的語文。
都是些很平凡很普通的校園中的滄海一粟,卻因為有了老師們的幫助和關愛,讓我的校園生活變得甜蜜,而那種師生之間的感動,將鼓舞著我不斷前進。
父母默默的關愛,老師嚴謹的注視,還有朋友悉心的陪伴,甚至陌生人簡單的微笑,都可以如雨簾中綻開的一朵朵紫色油傘,那些鑲刻在生命石碑上的感動,即便成了回憶,也會幻化做一股無形的永不磨滅的力量,讓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作者選取的都是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小事件、小細節,但生活就是由小事件、小細節而構成。能時時發現小關懷、小感動,需要一顆敏感的心、一份感恩的情懷。作者流暢的描述,開頭、結尾處頗有幾分韻味的文字,從平凡中提煉不平凡,也讓人感動。(西西)
篇8
【關鍵詞】初中語文;感恩教育;滲透;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3.21 【文獻標識碼】A
現代教育的主導思想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這是教育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這就意味著教師不但要注重知識傳授,更重要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使其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感恩,提高綜合素質。而初中語文課程,本身蘊含著豐富的育人資源,是德育教育和感恩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資源,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滲透感恩教育,引導學生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與健全人格,學會感恩。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感受恩情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文章多數是文質兼美的大家之作,本身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情感與德育內容,如親情、友情、愛情、愛國之情和傳統美德等,若教師善于發掘,并巧妙利用,則可變為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使學生得到情感熏陶與情感陶冶。如在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其主題是《至愛親情》,在教學這些文章時,教師可巧妙滲透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悟親情,感恩父母。譬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教師可引導學生逐步解讀文本,感悟父親對兒子的深切關愛之情,滲透親情教育,感恩教育。①初讀文章,找尋父愛足跡:引導學生初步體會文章,尋找與背影相關的文字,把握課文主線。②品讀,聚焦父愛畫面:引導學生細細品讀,由背影中感悟深深父愛。③研讀,領悟至深父愛:結合當時作者的家庭狀況與父親的境遇及其言行,作者看到背影前后對父親的理解,探究深深的父愛。④拓展延伸:由課文中深深的父愛引申到父母的愛以及父母為孩子成長所付出的艱辛,可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該怎樣回報父母的付出,如何通過實際行動來感謝父母。抑或讓學生以片段寫作方式對父母展開“真情告白”,這樣,可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關愛親人。
二、在口語表達中強化感恩教育,理解恩情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理解課本中的感恩話題來滲透感恩教育,啟發學生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使其在交流與討論過程中對恩情有更深刻的理解與領悟。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強化了感恩教育,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如教學《甜甜的泥土》一文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說說自己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于是學生紛紛發言,各抒己見,如王小亮的媽媽很愛王小亮;王小亮的鞋裂開了但沒換新的,沒有媽媽在身邊的孩子真可憐;王小亮是不幸的,爸媽離異了,他沒有完整的家;王小亮又是幸運的,雖然他媽媽沒在他身邊,但母愛從未走遠;王小亮非常用心地體會母愛,一包奶糖就能夠讓他如此喜悅。母愛真偉大,母愛很溫暖……這樣,通過自由表達,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母愛,感受到自己是如此的幸福。接著教師可因勢利導,深化感恩教育:自孩子呱呱落地那天起,媽媽為孩子付出了多少艱辛,給了孩子多少愛,你們是否用心感受過?是否由一件小事來體會母愛?要求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回憶媽媽對自己的各種關愛,學會理解母親,感受母親嘮叨中的深深愛意,學會感恩親情。另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在解讀與表達中升華知識:在課文結尾說:“他,又笑了:那泥土,甜絲絲的?!睘槭裁茨嗤習鸾z絲的?為什么王小亮又笑了?你們是否可解讀出這一結局的無窮含義?(那甜甜的泥土寄托著媽媽對王小亮的至情至愛,滋潤了王小亮傷痛的心田;同時,那甜絲絲的泥土包含了學校教師、傳達室老爺爺對王小亮的愛心……這些愛,讓離異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幸福與愛,使其產生生活動力與渴望)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感恩意識,學會感恩親情,學會感恩他人。
三、在寫作教學中穿插感恩教育,抒發感動
篇9
【關鍵詞】作文教學;語文課程終極目標;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1-0024-03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研究的關注點大都在教法和寫法上,但似乎用力較多而收效甚微。如果換一個視角,從很少有人涉及的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做些探究,或許會有新的認識與發現。
一、作文教學的諸多弊端癥結在于人文素養的缺失
作文教學存在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諸如重“術”輕“人”、重“怎么寫”輕“寫什么”、重“應試作文”輕“生活作文”,等等。在這些不正確的作文教學觀的指導下,相當一部分教師眼睛只盯著高考,動輒向學生兜售作文“應考術”,如開頭和結尾運用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排比句――連續設問構排比,巧設博喻成排比,疊用假設構排比,變換時空成排比,等等;如應對考場作文的“速成法”――“巧借”時文,點題“戴帽”,以一“招”應萬變,等等;有人甚至拋出了所謂內部參考的“怪招”“秘訣”――“開頭至關重要,結尾馬虎不得,中間無所謂”。據說,某名師教給學生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考場作文“變通法寶”――以“屈原向我們走來……”敷衍成文。應對“山的沉穩,水的靈動”話題,開篇就寫“屈原向我們走來……他的愛國之情,像山一樣沉穩……他的文思,像水一樣靈動……”;應對“鳳頭、豬肚、豹尾與人生關系”話題,開篇就寫“屈原向我們走來……‘帝高陽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這樣一個‘鳳頭’……當他舉身赴汨羅江時,他畫出了人生的‘豹尾’……”;應對“人與路”題目,開篇就寫“屈原向我們走來,他走的是一條什么樣的路呢?……”;應對“懷想天空”題目,開篇就寫“屈原向我們走來……他仰望著楚國的天空……”如此一來,教師和學生都視作文為“游戲”,把作文當作考試“投機術”,完全是“技術化”操作,“套路化”訓練,其實是“玩弄”技巧“胡編”作文,甚至公然剽竊他人作品(書刊已發表的文章)。于是乎,虛假為文、矯情為文、游戲為文大行其道,毫不夸張地說,相當數量學生的作文就是“假、大、空、套”,“編”作文的弊病可謂愈演愈烈,每年高考都有一批“宿構作文”、編造的既無真情又無實感的“套子文”“偽作文”、打著“創新”幌子炮制的純屬文字游戲的“怪作文”,甚至于有一年高考為了應對作文題“戰勝挫折”,竟有成千上萬考生寫自己是“無父無母的孤兒”。
作文教學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實在讓人痛心,只要稍作反思,我們就會發現它遠遠不是寫作的失落,而是人的失落,情感的失落,人格的失落,說到底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作文”到底是什么呢?葉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作了精辟的闡釋:“人類是社會的動物,從天性上,從生活的實際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觀察、經驗、理想、情緒等等宣示給人們知道,而且希望愈廣遍愈好。有的并不是為著實際的需要,而是對于人間的生活、關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歷、情思、想象等等,發生一種興趣,同時仿佛感受一種壓迫,非把這些表現成為一個完好的定型不可。根據這兩個心理,我們就要說話、歌唱,做出種種動作,創造種種藝術;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寫作?!笔邭q的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正處于自我意識逐漸成熟的自我追求時期,他們大膽去探索、理解事物,并力求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學生們在作文中體驗到主體樂趣時,就會激發起主體控制動機,主動去探究問題,積極地表現自我。這就是學生作文的內驅力。作為教師,應“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喚起學生的激情,發掘學生的潛能,強化學生的內驅力,使學生深切地意識到作文真正是一項創造性的審美精神活動,是展露心靈、張揚個性的精神活動。把作文主體內在能量的閥門打開了,何愁不能噴發、燃燒呢?至于“怎么寫”,譬如,山中有了涌動的泉水,不需要誰去開鑿引導,它便能自然地沿著溝壑奔流向前;又譬如,地下有了奔涌的巖漿,不需要誰去挖掘鉆探,它便能自然地找到噴發的缺口。同樣道理,有了來自于生活的“真”東西,也不需要誰挖空心思在寫作方法上“經營”,它會自然地引動學生的靈思,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得到行文的“巧”來。唯有對生活“真”的了解與體驗,對社會人生“真”的認識與感悟,真正有了人文素養的底蘊,作文才能夠妙筆生“巧”。
大家知道,觸發學生寫作靈感的源泉有三:一是神妙的大自然,二是豐富多彩的生活,三是文學閱讀。毫無疑問,大自然與生活是寫作的直接源泉,但是對于中學生來說,更應該重視“文化浸潤”的作用。臺灣作家桂文亞回憶說,她小時候聽從父親的要求讀唐詩宋詞,漸漸地入了迷。讀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便生出一口飲盡黃河水的豪情;讀到“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煙海凝清光”,就渴望自己能舞一回劍;讀到“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便想象著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如花似玉的美人兒……這些詩和詞,使她對世間萬物產生了無數的像針尖般的細微的奇妙感受,使她的心時而像夜鶯抖動翅膀那樣輕靈,時而像深海中的巖石那樣堅韌,時而像叢林中的獵豹的眼睛那樣銳利,時而像綻放在晨曦中的玫瑰花瓣那樣溫柔。她對文學產生了強烈的感應,并激起了強烈的表現欲望,如奔流的瀑布,想找一個傾瀉的缺口。許多作家都有類似的體驗。由此可見,“文化浸潤”的魅力多么大?。〖偃缥覀兊闹袑W生也能達到這種境界,具有這樣的人文素養,那還需要硬著頭皮去說假話、說空話、說大話、說套話,去挖空心思地“編”作文嗎?
可以這樣說,作文教學要走出盤陀路,中學生作文的“瓶頸”要徹底打破,必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語文課程的終極目標要求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開宗明義:“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案咧姓Z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闭Z文課程的意義或曰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人生智慧,拓展學生的人生境界,為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基。
圍繞著語文核心素養,專家和一線教師都在探究?!叭松Z文”思想的創立者、著名特級教師陳繼英先生強調,語文教學要從促進學生人生發展的角度實施教學策略,它以培養語感和思維能力為核心,以讀寫互動、主體體驗和積累為手段,通過讀書探究、言意互轉,實現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目標是讓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和創造活力,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五種能力,發掘人的潛能,培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啟迪和豐富學生的人生智慧,為學生人生發展奠定語文基礎和精神根基。很顯然,陳先生把提升學生的文學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境界,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目標。筆者倡導的“語文養成教育”也認為,語文學習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種終生使用的工具,能順利應對中考、高考及將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中而言之,是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讀書人,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傳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讓民族的血液永遠流淌,并使自己成為未來文化的創造者。因而,我們的語文教育更應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一――人文素養的培養。
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呢?就整個語文課程而言,當然在于民族文化的浸潤與積淀,即在閱讀中吸收并積淀文化精髓,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文化的體驗與積淀。作為語文課程重要一翼的寫作,也理當在教學與訓練中引導學生親密接觸文化精神產品,親密接觸具有文化氛圍的社會生活。這種文化的浸潤與積淀,既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正因此,作文教學與訓練就不應只著力于寫作的技術化層面,還應著眼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意于實現語文課程的終極目標。自始至終都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體驗人生,豐富情感,除了讓學生參與實際的社會活動、閱讀大量的經典名篇,還可以精心設計一些寫作活動。例如,“收藏感動”寫作系列活動。感動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活動,它能使人的內心變得清潔、明亮、豐富而又寬敞,使人面對每一輪嶄新的日出都贏得一個全新的自我。一個人,只要他還能感動,就不至于徹底喪失良知與天性;只要能感動,即使被放在生活的最邊緣,也決不會輕易放棄做人的資格以及與生俱來的發言權。事實上,每個人的生活中都不乏感動,比如,在外面受委屈回到家時媽媽的一聲安慰;考試失利情緒低落時看到路人投來的一個微笑;獨自穿越黑暗的胡同時瞧見誰家的門縫里透出的一線燈光等等,如果把這些“感動”都收藏起來,定格在自己的收藏夾里,讓它們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這無論是對人文滋養還是寫作都是一筆豐厚的財富。再如,“情感咀嚼”寫作系列活動。要求學生以下列題目作文:①“想起那件事,我就____”橫線上由學生自填表達一種情感的字眼,如“怦然心動”“欣喜若狂”“潸然淚下”“寢食難安”“激情澎湃”“感到心痛”“不敢懈怠”“美滋滋的”“有了力量”等等;②“真的____他(她)” 學生可在橫線上自填一個表明情感的詞,如“喜歡”“敬佩”“崇拜”“感謝”“羨慕”“同情”等等;③“多想____ ”橫線上可自填一個詞語,如“握住他(她)的手”“回到那片天地”“重溫那一幕”“投入你的懷抱”“與你去遠游”等等。經常這樣咀嚼咀嚼曾經的情感體驗,既是寫作材料的檢閱,也是對自己情感的陶冶。又如,“真情感恩”寫作系列活動。引導中學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感謝同學的幫助之恩,感謝社會的關愛之恩,感謝朋友的鼓勵之恩,感謝名人的引導之恩,感謝小動物的友好之恩,感謝大自然的贈予之恩,感謝困難挫折的磨礪之恩,感謝競爭對手的刺激之恩……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懂得“知恩圖報”“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生擁有了感恩之心,不只是感情變得豐富、細膩,能以積極的心態去觀察、思考周圍的人與物,而且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懷,具有一生健康發展的人文素養。
在寫作教學與訓練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為他們未來發展注入強大的正能量,這不僅有益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實現語文課程的終極目標。
三、寫作訓練的過程也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過程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作文實際上是一種生命狀態,“立言”與“立人”是相統一的。作文活動應該是一種生命運動,是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種自我修煉過程。作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觸及學生發展中的各個層面,都是促進每一位學生提升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寫作活動其實是“對話”活動,一是與自我對話,展示自我。我有自己的家庭,我有自己的親人、老師與朋友,我有自己的苦惱與快樂,我有自己的愿望與追求,我有自己的特長與毛病,我有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我有自己留下的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我是自己的摯友,我是自己的敵人,我是自己的評判者,我是自己的監督人,我是自己的安慰者……寫作實際上就是推心置腹地與自我對話,認識真實的自我,展示血肉豐富的自我,展示一個獨特的世界。這種“對話”機制的形成,實際上也就是人文精神的張揚。二是與自然對話,豐富自我。大自然是我們的家園,是非常豐富的礦藏,是養育我們的母親,引導學生投身自然的懷抱,與自然對話,這樣不僅會感到身心愉悅,而且會豐富精神世界。這種“對話”,不只是身形的接近,而且是心靈的融入,如李太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如朱自清“那醉人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無論是花、草、蟲、魚,還是風、霜、雪、月,只要同學們能用心去聆聽,用情去交流,就能呼吸到它們的氣息,就能傾聽到它們的聲音。置身荷塘邊,可以聽到陽光灑落在荷花上的聲音;徜徉林蔭道上,可以聽到月亮穿過樹梢的聲音;靜觀夕陽西下,可以聽到太陽落山的聲音……真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自我的情感也就豐富了,人文情懷也就歸位了。三是與社會對話,走出自我。我們不應是那種孤芳自賞、顧影自憐、吟風弄月、多愁善感的“小我”者,而要成為關注人生、關注社會、大氣凜然、才氣沛然的“大我”者,像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像岳飛“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像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像秋瑾“拼得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像“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因此,學生強化自己在社會舞臺的角色意識,注重與周圍人的交往、交流、和諧相處,尊重自己,珍視生命,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樣就不過于沉迷于身邊的瑣事,而是追求人生彰顯生命的大境界。四是與大師對話,提升自我。接近巨人,只有通過智慧的階梯,如果一個人不進入巨人的生活中去,那將是人生最大的遺憾之一。跟大師對話,就是對自身的一種觀照,就是通過追慕靈魂來拷問靈魂,從而慢慢地擺脫“小我”,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學生多讀大師們留下的經典著作,多讀關于大師的傳記作品,多接觸這些人類智慧寶庫中最鮮活的東西,讓大師的形象矗立在自己的心中,讓大師的思想滲透到自己的血液中,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富有個性的大寫的人,成為一個人文內涵十分豐厚的人。毫無疑問,這四種“對話”活動就是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成功的寫作者都是具有豐厚的文化積淀和人文涵養的。曾以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蜚聲媒體的蔣昕捷向記者透露,他閱讀《三國演義》至少三四十遍,好多章節都能熟讀成誦。他熟記了赤兔馬的來龍去脈以及與赤兔馬相關的人物和故事情節,熟記了作品中的時間、地點、名言詩句,甚至連關公對諸葛瑾來勸降時說的“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的名言都記住了。如今的蔣昕捷已在新聞媒體如魚得水,成為社會良心的守護神。顯而易見,寫作的準備過程不只是為了寫作,更在于提升人文素養。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與訓練絕不能止于“術”,而應注重“人”,注重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與素養,惟其如此,才能實現“作文”與“做人”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作文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4.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陳繼英.語文教學的戰略思維與藝術[M].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14.
篇10
一、切入點定“小”一點
近年來,考場作文有不少是話題作文,它給考生提供 的只是一個選材立意的范圍,考生要想自己的作文獲得出其不意的表達效果,不可疏忽切入點的選定。切入時應盡量避開那些“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立意和選材。如一學生寫話題作文“變化”時,先將“變化”定格在 “家鄉”這一范圍,在此基礎上巧取角度,寫農村生活燃料的變化,以“稻草家族上法庭”的形式,控訴了先是蜂窩煤后是液化氣擠占原本屬于稻草家族在農村市場的“罪惡”,文中夾雜著蜂窩煤與液化氣的自我辯護。全文從稻草的“遭遇”中透視了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革。還有兩學生將“變化”的范圍定格在家庭。一學生寫“門樓的變遷”:改革開放前,門樓修得很窄,修寬了怕財氣跑了;農村實行責任制后分了牛,拉不進去,第一次把門樓拓寬了,第二年買了手扶拖拉機,又進不去了,第二次修寬,第三年買了“小四輪”,再次修寬。雖然是“小”門樓的變遷,但反映了農村逐漸富裕的“大”主題。一學生寫家中“餐桌”的變化:矮小的破舊方桌――高大的上了桐油的方桌――橢圓形的西餐桌。透過“小”餐桌的變化,折射出人們的物質富有程度乃至精神面貌的變化。
二、有個“小”巧玲瓏的開頭
文章素有“風頭”“豬肚”“豹尾”之說,這就啟示我們:寫文章,開頭應簡潔明快,玲瓏剔透,不可兜圈子,繞彎子。如中考滿分作文《平凡也美麗》,開頭通過一組排比句詮釋“平凡”的內涵,然后自然點題:“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朵花可以點綴春天的美麗,一顆螺絲釘可以帶動機器的運轉。盡管世間繁華萬千,但你依然可以發現:其實平凡也美麗?!痹偃纭陡鎰e英雄》一文的開頭,小作者仿擬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一語中的:“峰巒如聚,波濤如怒,華夏大地英雄路,望古今,意澀苦,傷心忠烈悲入土,多少英雄都作了古?!?/p>
三、融入一些富于哲理的“小”思想
立意選材要想不同凡響,雖不說需要驚天地、泣鬼神的素材,但至少是與時代合拍,與生活共振,反映的是人民的心聲。“大道理”固然能震撼人心,“小思想”也不能說不感動人。許多散文,人們之所以愛讀,除了情真意切之外,與作者對生活的獨到思考不能說沒有關系。如《讓有些話穿耳而過》,以李肇星三歲的兒子回答“人為什么會長兩只耳朵”時說“可以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光進不出就會裝不住”入題,列舉一些生活實例后,結尾再對這句話進一步詮釋:“人生是一個容器,可這個容器的容量實在是有限得很。愁苦和畏懼多了,歡樂與勇氣就少了;局促和緊張多了,瀟灑與輕松就少了;傲慢和驕矜多了,恭謹與謙虛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話語存放太多,那些忠言箴語就會無處落腳。讓有些話語穿耳而過吧……”能說這樣的文章沒有作者獨立思考的“小思想”嗎?
四、文中寫些“小”細節
考場作文,文體一般不受限制,但無論使用哪種文體,都離不開使用一些小細節,如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說明文中涉及說明對象的結構、功用、性質、成因、關系等相關內容,議論文中的擺事實、講道理,都與細節有關聯。豐富生動的細節,能為考生的考場作文增色添彩。如《感恩磨難》這篇考場作文,采用的是議論體,由于這個考生擁有“觸摸”歷史的一顆纖細的內心,他在文章中通過一些“小”細節證明英雄豪杰“在磨難中成長,在磨難中成功”:“胯下之辱”成就了開國大將,“臥薪嘗膽”的故事千古流芳,身受極刑也要將事實載入《史記》,身患殘疾也能手持《孫子兵法》運籌帷幄于沙場之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讓昏庸的君主膽戰心驚,“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萬古傳頌。
五、體式上耍點“小”花樣
考生為了讓自己的考場作文取悅于閱卷老師,在文體選用上不能不動一番腦筋。一方面要考慮適合表達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力求有所創新。一度時間,“應用文”成了考場舞臺的主角,或啟事,或演講,或倡議,或辯論,或廣告,或病歷,或書信,或日記。更有甚者,融合數理知識,嫁接現代科技,走進新聞媒體,聯姻影視,穿越時空,翻新詩詞,創造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體式:或試題式,或光盤式,或訪談式,或直播式,或故事講述式,或詩詞詮釋式,或歌曲別解式,或鏡頭剪輯式。雖然形式是為內容服務,但如果你對某種文章體式情有獨鐘,真正把握了這種文章體例,再在考場作文中大膽運用,往往能收出奇制勝之效。如有篇題為《考試魔鬼定律》的文章,構思就很新奇。小作者針對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總結出十二種“定律”:逆推定律、莫非定律、橡皮定律、不抬頭定律、時間換算定律、作弊者與監考老師定律、矛盾定律、考場氣氛定律、時間價值定律、附加題定律、倒霉定律、不公平定律。每種定律內容可謂很有創意,如“矛盾定律”言簡意賅:“抄別人答案時,你總想讓老師看不見你。別人抄答案時,你總想讓老師看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