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試題范文
時間:2023-04-03 07:05: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古代史試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北京周口店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半坡遺址
D.大汶口遺址
2.某同學利用暑假準備實地考察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遺址,他應該去()。
A.陜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3.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撰文上書漢武帝,所用竹簡需要兩人抬進宮。以后改變這種攜書不方便現象首次得益于發明了()。
A.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
C.造紙技術
D.制墨技術
4.中國絲織品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和新疆,西亞,到大秦。這條絲綢之路開通于()。
A.戰國時期
B.西漢
C.東漢
D.宋朝
5.小明想了解我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統治情況,你會向他推薦()。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實現西漢王朝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的大一統,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的皇帝是()。
A.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武帝
D.漢景帝
7.能夠種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傲視群雄,兼并六國,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隋文帝
D.成吉思汗
9.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記述了我國古代()。
A.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B.從夏朝到三國時期的歷史
C.從商朝到唐朝時期的歷史
D.從戰國到五代時期的歷史
10.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
A.實行禪讓制
B.實行分封制
C.確立世襲制
D.推行郡縣制
11.某同學在活動課上說出的下列觀點,其中屬于儒家學派的是()。
A.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B.兼愛,非攻
C.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D.后代總要勝過前代
12.紙發明后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現在已知紙最早出現于()。
A.秦朝
B.西漢
C.東漢
D.宋朝
13.下列有關我國境內遠古人類及其生活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元謀人是目前已確定的最早人類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頂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D.遠古人類都過著氏族生活
14.秦漢時期科技文化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①國家的統一
②生產的發展
③各民族之間的交往
④科技成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①遷都洛陽
②改鮮卑族姓氏為漢族姓氏
③采用漢族官制
④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學。
這是中國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內容。他的改革,促進了民族融合。請你說出這位帝王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16.在歷史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該出現的情節是()。
A.種植水稻
B.飼養豬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農具石斧
17.下列主張中,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C.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D.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18.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韓非子
19.“絲綢之路”的形成與下列哪一事件聯系密切?()
A.楚漢之爭
B.昭君出塞
C.張騫通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
20.2014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領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祭拜黃帝陵。與黃帝一起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傳說時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堯
D.舜
21.我們說春秋戰國是大變革的時期,是因為()。
A.戰爭頻繁
B.諸侯爭霸
C.新舊制度更迭
D.百家爭鳴
22.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給朋友寫一封信,所寫字體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小篆或隸書
C.楷書
D.草書
23.公元207年,曹操曾寫詩明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結合所學知識判斷,當時曹操“志”在()。
A.統一天下
B.消滅袁紹
C.廢漢稱帝
D.建立魏國
2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實力最強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A.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革
B.正確的軍事策略
C.正確的外交策略
D.重視水利,發展生產
25.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中的劉徹,采取各種措施最終完成了大一統局面。他派出大將衛青、霍去病抗擊哪個少數民族的進攻()。
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26.下列科技成就中,屬于東漢時期科學家張衡發明的是()。
A.指南針
B.計時儀
C.地動儀
D.火藥
27.以下關于秦漢時期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西漢前期,我國發明了造紙術,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B.張仲景著有《神農本草經》一書,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C.華佗制成的全身麻醉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D.張衡的地動儀制造于公元132年,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28.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是()。
A.道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基督教
29.電影《英雄》中刺客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互不相同”,秦王說“統一以后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一律廢掉,只留下一種寫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國家統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區統一了文字
②秦統一以后,把小篆作為通行全國的標準字體
③文字的統一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統一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東漢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當地人們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A.服用“麻沸散”,提高對瘟疫的免疫力
B.清晨練習“五禽戲”,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C.通讀《傷寒雜病論》,掌握防治方法
D.邀請孫思邈就地行醫講學,宣傳防治措施
31.傳說中,植五谷,嘗百草,制歷時,興貿易,開創了我國原始農業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農氏
C.軒轅氏
D.伏羲氏
32.一位新同學自我介紹說,我的姓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名稱是一樣的,試判斷,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
33.自西漢以后的兩千多年,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的是()。
A.道家學說
B.法家學說
C.佛家學說
D.儒家學說
34.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爆發的地點是()。
A.陳
B.沛縣
C.大澤鄉
D.漁陽
35.你如果是漢武帝統治時期的一位丞相,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發生?
①焚書坑儒
②書同文,車同軌
③頒布“推恩令”
④張騫出使西域
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6.中國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解。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韓非子
37.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商鞅變法內容中,對后世政治制度影響最深遠的措施是()。
A.承認土地私有
B.獎勵耕戰
C.建立縣制
D.廢除舊貴族的特權
38.開始確立儒家學說為專制王朝正統思想的皇帝是()。
A.啟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39.史書記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請你判斷下列事件與他有關的是()。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C.建立行省制度
D.創立科舉制度
40.以下世界文化遺產中,反映我國戰國時期勞動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是()。
A.布達拉宮
B.都江堰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41.他是以大一統王朝使臣的身份開辟域外交通路線的第一人,經過他的探險,形成了絲綢之路,造福當時、澤及后人。這里的“他”指的是()。
A.張騫
B.玄奘
C.馬可·波羅
D.戚繼光
42.戰國時期,提倡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孫武
C.韓非子
D.董仲舒
43.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熱播后,很多人對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于()。
A.法家學說
B.道家學說
C.儒家學說
D.墨家學說
44.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學著作,它以“紀”、“傳”等體例進行編寫,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史書是()。
A.《尚書》
B.《春秋
C.《史記》
D.《資治通鑒》
45.“他出生于春秋時的魯國,學說比較保守,主張仁愛,他的思想被后來的封建統治者利用,他還是一位具有罕見熱情和擅長教育的教師,據說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這描述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46.追求與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墨子思想中體現這一特點的主張是()。
A.“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B.“兼愛”、“非攻”
C.“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D.“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47.“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主張與百家爭鳴中哪家的思想主張最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48.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當時產生的影響,正確的是()。
A.有利于加強對邊疆少數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進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
C.使邊疆少數民族政權歸屬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漢族與少數民族融合的
強化訓練題(一)參考答案
1.B2.C3.C4.B5.D6.C7.D8.A9.A10.B
11.A12.B13.D14.A15.C16.C17.B18.C19.C20.A
21.C22.B23.A24.A25.A26.C27.B28.A29.D30.B
篇2
【關鍵詞】中國古代 民事立法 立法薄弱
一、關于“中國古代民法”的定義
要研究關于中國古代民事立法的相關問題,本來應當開章明義直接切入,先引經據典,諸如中華法系的代表《永徽律疏》《大明律》《大清律例》等等關于民事的立法,描述下古代民事的立法概況,總結出我國古代民事立法先天發育未齊、后天營養不良的發展狀況,之后可以就經濟原因、制度原因、政策原因等進行分析成因,最后得出一個較為合理的結論。
但是每個問題的論證都應該是遵循邏輯的,邏輯學里有一個著名的論證方法,即三段論,先后順序為: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在文中,大前提就是中國古代民法。所以我們首先研究的應當是我國古代的民法究竟如何定義的問題,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這一步的論證,之后的因果關系就無法論證。
眾所周知,所謂“民法”這一說法,不是自古有之的,是從西方法律文化中取來的舶來品,我們現在討論這個問題好像已經理所當然的,其實我國古代到底有無“民法”本身就是一大爭議。就我所搜集的資料,就這一問題大體有以下四種學說,即即:肯定說、否定說、民刑合一說和民法與禮合一說。
肯定說對我國古代“民法”的存在持肯定態度。我國春秋之世,禮與刑相對立。禮所規定之人事與親屬二事,周詳備至,遠非粗陋的羅馬十二表法能望其項背。禮為世界最古最完備之民事法規。商鞅變法以后,禮與刑之間的分界泯滅了,中國古代的民法都只是殘留在律典的戶婚、雜律中。故中華舊法以唐律為最完備,其民事部分,唯戶婚、雜律中,能見其梗概。
持否定說的學者認為,由于民法所規范的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在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中不夠發達,國家傾向以刑罰維持社會秩序。一些簡單的社會關系則付與習慣加以調整,所以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民法一說。
民刑合一說。持此說者眾。其論證大致為:以調整對象為界限,古代律典中存在民事和刑事之間的實質區別,盡管民事規范較簡略,但仍可將中國古代的成文律典看作民刑合一的法律體系。此說實際上與梁啟超一致,但又認為在現在應該算是私法典規定的事項也包含在這些公法典里面,從來沒有以為是特種法典而獨立編纂的。民法與禮合一說。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沒有民法,只有禮。”但這只是為了強調中國古代民事糾紛的處理是運用禮的精神,其實質是表明這樣一個立場:不應該用西方意義上的民法來套中國古代的情況。但是,此說被認為是缺陷在于把禮與法對立起來,認為禮不具備法律性質,因而是片面的,從而未能成為通說。80年代后大陸學界普遍認為:從廣義來看,無疑在我國古代是存在調整民事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民事法律規范的,亦即是存在民法的。
以上四種學說是我搜集而來,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俞江教授對這幾種學說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論證,很受其啟發,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他的論證過程。
雖說如此,還是“強制”引入一個概念,即“廣義的民法”。“廣義民法”的特征是主體自己設定權利和義務,核心是契約自由。這顯然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定義,但有了這個基本概念之后,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論述了。
二、淺談中國古代民事立法薄弱的原因
我國古代的民事立法確實是相當薄弱的,從戰國時李悝著《法經》起,直到封建末世的《大清律》,歷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中國古代并沒有出現一部單一的民法典。這話雖不失絕對和武斷,卻也一針見血地道出了中國古代國家對私權益的漠視和民事立法的薄弱這一無法回避的事實。是什么原因制約了中國古代民法的發展?筆者試從以下角度來探討其原因。
首先,中國古代民法文化不發達的根本原因,是經濟上的農業自然經濟。秦統一以來,不僅封建地主階級的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甚至作為封建社會基本細胞組織的一個封建家長制家庭,也是彼此孤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由于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不依賴于市場,因此,商品經濟不發達,從而束縛了民事法律關系的發展,沒有也不可能制定出一部獨立的民法典。禮恰恰填補了這一空白,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特殊性,使禮由從前的祭祀儀式躍而成為治國之本。相反,作為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民法文化,就受到壓抑而極少發展的機會。
其次,封建專制主義,是禮的政治基礎,是民法文化不發達的直接原因。法律固然是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反映,但畢竟法律是由統治階級直接制訂的。建立在農業自然經濟基礎之上的專制主義,王權至上,一般的社會秩序不是靠法來維持的,而是靠宗法、靠綱常,靠下層對上層的絕對服從來維持。于是,人治與禮治便被宣揚來代替法治。這樣,由當事人自己設定權利義務關系的民法文化,在專制主義的土壤中發育不良就毫不足怪了。
再次,封建國家推行的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束縛著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是制約中國古代民法發展的經濟因素。從商鞅變法時起,便推行以農為本的重農抑商政策,并對商人的活動多方限制。商人轉而經營土地,以地租剝削為可靠的財富來源,并得到商人兼地主的社會地位。但是,商業資本的利潤轉化為地租,妨礙了商業資本投向擴大再生產,必然栓桔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這是中國封建時代民事法律關系得不到充分發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我們先通過邏輯演繹想要明確中國古代民法的定義,引出了四種不同的主張,接著比較艱難的得出一個“廣義民法”的概念,得出我國古代民事立法較為薄弱這一結論,在此基礎上淺談了造成此種局面的原因。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2]張晉藩.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篇3
[關鍵詞]中國古代史,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K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7—6241(2012)20—0060—06
中國古代史課程是高校歷史學專業主干基礎課,講述上自史前社會,下至1840年以前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內容包括在中國這一時段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族關系、中外關系與經濟文化交流史,時間跨度大,內容龐雜。隨著當前中國教育的不斷轉型,中國古代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凸現,主要表現為課時不足、課程內容重復、教材老化、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觀點陳舊、學習評價方式單一等方面,嚴重制約了該課程的發展及其歷史專業人才的培養,急需在教學內容、學習評價方式等諸多方面進行改進。因此,探討中國古代史的教學改革,已成為一個現實而又重要的課題。針對目前高校中古代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筆者總結目前高校古代史教學中一些成熟的經驗和對策,并從教師的視角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待于專家、學者、同行的批評指正。
一、當前中國古代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課時壓縮與歷史知識的“碎化”
課時量不足是當前許多高校中國古代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也是大多數承擔中國古代史教學的教師的感受。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式學分制在大學里的普遍推行,為增開新的課程,通史課的課時調整。適當調整通史課是教學改革的需要,但一些高校的通史課壓縮卻損害了課程體系。目前,國內開設歷史專業的高校有210所,下表是國內部分高校中國古代史課程設置。從國內一些高校的課程設置來看,各個高校中國古代史教學課時的安排缺乏統一標準,大多數的高校課時數保持在120—160之間,更有甚者,中國古代史教學只有60個課時。
在課時被調整的同時,《中國古代史》教材內容卻不斷加增。以大多數高校使用的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教材為例,該教材的第一版是95萬字,到了2010年印刷的第五版時字數達到103萬字,內容增加了8%。
中國古代史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既要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并培養其初步的專業研究能力,又要在課程特點的基礎上貫徹素質教育的一般要求與方法。現行高中歷史教材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推行素質教育,大量刪除基本歷史知識,中學生通過高中課堂學習的歷史知識十分有限。新課標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大一歷史專業新生普遍存在著基礎知識不足、知識體系混亂、閱讀文獻能力較弱等不足。由于高中歷史教育與大學歷史教育缺乏彌合性,有限的課堂教學中,高校教師既要彌補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要向學生介紹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還要與其進行深入的討論和探究。古代史教學逐漸成為中學歷史教學的翻版,“甚至連上課時的語言都與教材如出一轍”。而歷史專業基礎主干課與專業選修課缺少明確的理性尺度來界定和規范,中國古代史與部分專業選修課在授課方式、教材運用、章節分布、課時安排上無明顯的區別,古代史教學不僅與初中、高中的內容大量重復,又與大學里的專業選修課重復。一方面是教學課時被壓縮,教學內容寬泛龐雜;另一方面,教授對象基礎歷史知識薄弱,而教學要求卻越來越高。由于客觀原因,中國古代史教學內容呈金字塔式的形式,而平均各段課時的分段教學使得課時不足的矛盾愈加凸顯。這樣使得中國古代史教學很難高質量地完成,而學生的歷史知識逐漸被“碎化”,學生對歷史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對基本原理的理解支離破碎,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根本達不到教學目標,導致歷史專業學生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不強,朱雷教授曾指出:“現大學里歷史系一二年級通史課的課時壓縮太多,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如何合理的設置課時成為困擾當前高校歷史教學的一大問題。
篇4
一、中國古代旅游史研究的局限性
然而,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中國旅游史的研究仍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
其一,古代旅游經濟的發展狀況留于文字敘述,缺乏量化指標。通過對現有文獻的總結,我們發現絕大部分的文獻資料停留在對文化現象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雖然能抽象的表示出古代旅游的發展的大致變化,但是缺乏具體的量化數據。如果對古代旅游的發展狀況用具體數據表示出來,一定能夠更真實的反映出古代旅游的發展進程,找出古代數據與現代旅游發展的數據差距,具體研究其優勢和劣勢,從而加以完善和提高。
其二,旅游史在時間分布上研究較多,地域分布上研究較少。通過對已有文獻的研究,筆者發覺大部分學者對旅游比較興盛的時期研究較多,而且研究的面也非常廣,比如近十年來提到唐代旅游的各類報刊書籍就高達六百多次,但是對于秦代旅游研究卻少的屈指可數,更不用說對某一具體,旅游現象的具體研究了。筆者認為對于旅游發展的幾個重要歷史時期的各個方面都應該重點研究,不能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只用于研究興盛的原因、伴生現象等等,只有全面均衡的研究才有利于對旅游史整體情況的把握。
其三,旅游文化的差異性缺乏橫向和縱向上的聯系和比較。旅游文化的影響因素很多,時空變化了文化現象就截然不同,在近十年來大部分學者致力于研究某一種文化現象,某一地區或者某一朝代的文化現象,但是對于相似或者相反的文化現象缺乏具體的聯系和比較,這樣就不利于找出它們的共性和不同,不利于洞悉文化現象的本質。比如對于婦女出游的研究,有唐代出游研究,那么秦漢、魏晉、宋代、清代等等婦女出游的研究卻沒有,這樣對婦女出游這一文化現象的研究就缺乏完整性。
第四,旅游經濟史研究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相關行業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化史和通史研究較多。通過對近十年來的各種研究成果的總結,筆者發現對于旅游古代史的研究,對旅游文化的研究特別多,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某些領域研究比較深入,能夠比較確切的將整個歷史進程的各種文化現象較為科學的分為幾個合理的階段。比如《中國旅游文化史綱》中將整個旅游文化的發展分為旅游文化的濫觴時期、旅游文化的勃興時期、旅游文化的隆盛時期、旅游文化的新變時期、旅游文化的穴結時期、旅游文化的轉型時期。筆者認為對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比如,古代旅館的歷史與形成、古代交通的歷史與形成、古代的向導服務、古代景區的歷史與形成等。
二、中國古代旅游史研究的建議
針對以上局限性,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和完善。
第一,研究由表入里、由淺入深,透過現象看本質。旅游史的研究是一項綜合性強、系統性高的學術工程,從現階段的研究來看,更要進一步在縱向上伸長時間,在橫向上拓寬空間,并且使特殊的旅游現象深入研究,在橫向上和縱向上找出其關聯以及異同。
第二,多角度、多層面、多重關系進行研究。旅游活動不單單是一種文化現象,古代旅游更是一種經濟活動,應該從經濟視角對旅游文化的各種現象用具體的數據加以歸納總結,從而得出量化的指標,以便現代旅游真正起到借鑒和指導作用
總而言之,只要不斷地豐富和創新研究理論,深入挖掘和整理有關史料,革新研究思維,以虔誠的史學態度、批判的史學遠光和嶄新的史學思維,去進行新一輪的旅游史研究,中國旅游史的研究才會走上不斷進步、不斷提升、不斷超越的良性發展軌道,旅游史的研究才會在不遠的將來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彭勇. 中國旅游史[M]. 鄭州市:鄭州大學出版社, 2006.05.
[2]梅毅.試析中國旅游的歷時性特征[J].江西社會科學,2006(1).
篇5
[一、秉承了以中國史為主的傳統特色]
乍一看,2012年全國高考新課標文綜卷歷史試題存在著嚴重的比例失衡。這種失衡不僅存在于中國史與世界史之間,存在于中國古代史與中國近現代史之間,還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史之間。這種失衡在選擇題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即在12道選擇題中,考查中國古代史的就有6道之多(第24、25、26、27、28、29題);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的選擇題分布比例為3∶2∶1,確實給人以比例失衡之感,讓不少師生倍感不適。不過,如果從整體上看,我們就可發現在全部歷史試題中,無論是中國史與世界史,中國古代史與中國近現代史,還是人類社會發展政治史、經濟史與思想史之間仍保持著穩定平衡。2012年全國高考新課標文綜卷歷史試題無論是整體結構還是考點分值分布等,都顯現出一個非常明朗的特色,那就是保持了以考查中國史為主的傳統風格。整套試題中,如果不考慮選做題,僅有3道題關乎世界史,其中選擇題兩道(第34、35題),非選擇題一道(第40題),分別考查了古羅馬法、世界多極化趨勢、重大科技成果與工業革命進程三大基礎知識點,涉及世界政治史、經濟史和科技文化史等方面。而關于這幾個基礎知識點的考查既是對歷史知識或歷史現象的解讀,也切合了當今社會發展實際,透露出關注時政、關注社會現實的人文關懷。
由此可見,全面關注歷史必修內容,突出中國歷史的主體地位,樹立歷史學習的基礎意識、時代意識、薄古厚今意識是相當重要的。
[二、平實之中彰顯新奇,意境深遠]
不少走出高考考場的考生表示,2012年全國高考新課標文綜卷歷史試題的難度不大。的確,該套試題更多地注重考查歷史基礎知識,而不是追求“新”、“奇”、“特”。在考生們看來,不管自己做題的結果如何,至少這些歷史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自己不感到那么陌生,甚至于還貌似見識過。然而,經驗豐富的一線歷史教師卻不這樣認為,他們發現該套試題在平實中隱含著諸多奇巧,對廣大考生而言,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高分并不是一件易事,因為每一道試題看似熟悉平實,但試題背后卻隱藏著非常豐富的隱性知識或信息,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其內涵豐厚、意境深遠,絕不像試題表象所展現出來的那么簡單。如選擇題第24題:
24.漢武帝設置十三州刺史以監察地方,并將豪強大族“田宅逾制”作為重要的監察內容,各地財產達300萬錢的豪族被遷到長安附近集中居住。這表明當時 ( )
A.政權的政治與經濟支柱是豪強大族
B.政治權力與經濟勢力出現嚴重分離
C.抑制豪強是緩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經濟手段是鞏固專制集權的主要方式
不少考生表示,這道試題的難度其實不大,通過排除法即可選出正確答案B。但是,若是問及這道試題所考查的歷史知識,除了漢代監察制度,能夠答出其他知識的考生就不多了。就這道試題本身而言,無論是語言還是歷史信息都非常直白明了,不像考生所畏懼的中國古代史中所常用的文言文那樣,在考查基本史實的同時,還要考驗考生的古文功底。這段材料所考查的中國古代監察制度是考生熟知的,材料也不陌生,只是命題的視角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事實上,這道試題包涵了豐富的隱性信息,如漢武帝時期不僅設置了監察地方官吏的刺史制度,而且設置了涉及封建等級、禮樂、經濟等方面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本題題干中的“漢武帝”、“十三州刺史”、“田宅逾制”、“各地財產達300萬錢的豪族被遷到長安附近集中居住”等關鍵字眼或顯或隱地展現在考生面前,有意無意地誤導著考生的思維與判斷。果然,不少考生依據題干中的這些信息和自己所學的歷史知識,認為此題就是單純地考查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但事實并非如此,本題不僅考查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監察制度的作用,實際上還考查了中國古代土地兼并這一經濟現象。中國古代為加強中央集權,不僅在政治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在經濟方面也沒有絲毫放松。
認真研究2011年高考全國及各個地方的歷史試題,我們會發現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這一塊涉及科舉制度、中央官制、地方政制等諸多方面,唯獨沒有考查監察制度。而2012年高考全國新課標文綜歷史卷則考查了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這應是2013年高考考生復習備考中應加以關注的命題現象。也就是說,研究歷屆特別是當年高考歷史試題,對于下年度歷史復習與迎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篇6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通假字;讀音
文言文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文言詩歌散文的學習是語文教師需要堅持不懈去探討的一個問題。而古籍中使用大量的通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言文閱讀的障礙,所以若能好好研究通假字,這對學生學習文言文將會有一定的幫助。在研讀中學語文教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教材對通假字讀音的注釋存在一些問題,于是深入探討,望能尋求對策。
“通假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象,原本當用的字叫做本字,臨時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或假借字。”①所謂音同音近是指古音而言的,所以通假字的讀音問題顯得尤為復雜。對于通假字的今讀問題,不同學者都做出了論述,王引之說:“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意,破其假借之字而讀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嫁接之字而強為之解,則詰句為病矣。”張鐵翼在其編著的《淺易文言文通假字手冊》也提出通假字應讀本音的觀點,他說:“關于通假字讀音問題,學術界的主張一致,應該根據古書或辭書上‘讀若’、‘讀如’、‘讀為’、‘X通X’、‘X同X’的訓詁通例,和清代訓詁學家‘聲隨義傳’的主張,通假字應該‘破讀’,一般讀作本字的字音。”②而曹先擢先生則提出了異樣的觀點:所有的通假字不應一律按通假義來定音,但是常見的重要的通假義又需要有所照顧。這里有所照顧是指通假字的被通假音收入在《辭海》、《辭源》等工具書里。綜上所述,我們在學習古文之時,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古代為文的特點,理解原句之義,應將通假字讀作被通假的字。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選修課本增加了許多詩歌與散文的篇目,而大多數篇目都出現了通假字,但是只有一些通假字注明了讀音。這樣顯然就容易造成一種困惑,為什么同樣都是通假字,一些注了音,一些并未注音呢?由此,我們對《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一書中的通假字都收集出來,并對其讀音進行分析。注音其實又是有困難的,若為現在漢語中一些通假字注音,那是不是就默認了現代漢語中存在這個讀音?比如,“以”是“與”的通假字,若為“以”注音為“yǔ”,那是不是一些字典也要收錄這個音節呢?所以關于通假字的讀音問題,需要教師特別提醒學生:基本上所有的通假字都要讀本字的讀音,這對于研究通假字“音同義通”的特點有好處。不可否認的是,若能夠細致地為每一個通假字注音,學生學習詩歌與散文的難度會有所下降,從而可以清除欣賞古典詩文的一些障礙。
以下對這本教材中的通假字與本字讀音不同的例子進行歸納,從而進一步探究通假字在這本教材中的注音問題。現得出通假字與本字讀音不同主要分以下三種情況(根據現代漢語普通話來判斷):
1.首先是一類聲調相同,但是聲母或韻母不同的通假。
景。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中有“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一句,書中對“景”的解釋為:“景,通‘影’,月光”。另一首杜甫的《閣夜》中又有“日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一句,書中對其中“景”的注釋為:“景(yǐng),影,日光。”同樣是“景”與“影”的關系,注釋卻有三處不同。書本只對杜甫的《閣夜》做了注音,但并未指明二者之間的關系,根據詩境,又將“景”分別解釋為“月光”和“日光”,“景”與“影”的關系比較復雜,一些教材將其歸為古今字,而在中學課本中我們一般將其作為通假字處理,所以讀音問題還是建議按照被通假義來定音,即讀“yǐng”。
《西門豹治鄴》中有“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一句,書中注解為“以,通‘與’”,這里學生容易讀為“yǐ”,所以需要教師特別提點出其本字的讀音。其后還有“從弟子女十人所”,注解為“所,通‘許’”。而后又有“弟子趣之”,注解為“趣,通‘促’,催促”。最后有“幾可謂非賢大夫哉”一句,注解為“幾,通‘豈’,難道”。上述四個通假字,注釋中均未給出注音,而且“所”、“趣”、“幾”無論在現代漢語還是在古代漢語中都被頻繁地運用,所以學生極容易忽視這些字的本音,若是書本并未對其進行注音,教師也應特別注意讓學生標明這些通假字的讀音,從而使學生正確識讀文字之后便能明白其中意思。
2.第二類是聲韻調都不相同的通假。
這類通假字與本字讀音相差比較大,所以讀本音更加有助于理解原文意義。屈原《國殤》中有“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一句,課文中注釋為“被”通“披”,其實這也是一組古今字,但是這個問題也不影響我們將其讀為“pī”。
《庖丁解牛》中亦有兩例,第一例為“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書中注釋為:“蓋,通‘盍(hé)’,何,怎樣。”這里的讀音問題值得關注,學生在朗讀文章的時候,究竟是讀“技蓋(gài)至此乎”,還是讀“技蓋(hé)至此乎”?這里若讀gài不僅不能有助于理解本義,還會使學生誤解。“蓋”在古籍中一般為推測語氣副詞,若在這里將其讀為gài,那么學生很容易就會誤會這句話的意思是“技藝大概到了這個地步了”,這里顯然會對教學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必須要讀被通假的音。
3.最后一類是僅聲調不同。
僅聲調不同的通假我們在本書中找出三例,三例之中有兩例有注音。《庖丁解牛》中有“砉然向然”一句,書中注解為“向(xiǎng),通‘響’。”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中“少縱則逝矣”,注解為“少(shōo),通‘稍’”。但同樣是聲調不同,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早繅而緒”中的“而”卻沒有給出注音,書中注解為“而,通‘爾’,你們”,雖然陽平與上聲的區別不大,但是這些細節之處最好能做出一個規范,這樣對于學生樹立一個嚴謹的治學態度也是有幫助的。
通假字的讀音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雖然情況復雜,但是例子也十分特殊,所以筆者建議中學教師在處理文言文中通假字讀音的問題上,嚴格要求學生讀被通假的字的讀音,而且希望學生能對通假字的例子進行記憶,這樣也減少了通假字的讀音與現代漢語中字的讀音混淆的可能性。
注釋:
①吳澤順.古代漢語[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74.
②張鐵翼.淺易文言文通假字手冊[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287.
篇7
“專題――主題”導航第二輪復習,既符合新課程理念,又傳承了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新版本教材體系的精髓。專題,是從客觀上構建大體系;主題,是從微觀上落實、細化知識。歷史第二輪復習,宏觀、微觀相結合,相得益彰,復習效果顯著。
確定復習專題,需要參照史學界的史學觀點來落實。既要考慮傳統史觀的有效性,又要把握創新史觀的前瞻性,從而符合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顯示出與時俱進的特點。例如,按傳統史觀,可以把“中國古代史”劃分為中國古代的政治狀況與制度演變(政法史),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歷程(經濟史),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民族關系史),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對外關系史),中國古代的文化發展歷程(文化史)五大專題進行系統復習;按文明史觀,可以把古今中外歷史確定為三大專題進行復習,分別為政治文明史專題,物質文明史(經濟發展歷程)專題,精神文明史(文化發展歷程)專題;按現代化史觀,可以把近現代史確定為政治民主的法制化專題,經濟工業化、城市化專題,思想文化、科學化、理性化專題來復習。按照不同類型的專題來復習,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優點。我們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實際,靈活地選擇不同的專題類型進行復習。當然,也可以交叉采用不同的專題類型進行復習。
專題確定后,再明確主題。依據主題思想,找準知識的內在聯系,梳理本主題涉及的主干知識(借助教材、新課程標準、高考考試說明),再進行歸納、組合、重組,形成新的縱向知識體系,以落實細化原來散布在各章節中的零散知識,使之以新的面貌呈現出來,力求精練、清晰。方式上可以用圖表法、體系法,這些方法更容易讓學生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知識的比較、分析。例如,在中國古代史、政治史(政治史古代的政治狀況與制度演變)專題下,確定專制主義中央集團制度的演變、王朝統治與政局變化兩大主題。在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進行整理時,宜用表格式,以朝代為線索,從政策措施的五大角度(行政制度和官制、選官制度與監察制度、社會制度、軍事制度和軍事改革)明確其特點,用圖表呈現出來,復習效果會非常突出。
查漏補缺、完成知識梳理,是第二輪復習的主要任務。教師簡介專題劃分史觀后,明確主題,指引方法。在第二輪復習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落實細化主題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膽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抓綱務本,看書動筆,互助合作,分工協作。完成后,教師再概述進一步互動落實體系的完整,抓知識點的準確度,突出復習的重點、難點、常考點,突破熱點、疑點、冷僻點、易錯點。完成這項工作后,再進入第二輪復習的點睛環節。高中歷史第二輪復習點睛環節的設計一定要講究一些方法、技巧,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點睛環節的設計理念應該為:轉換角度思考,找尋新的切入點,讓學生多“遭遇”新的情況,在“遭遇”新情況中思考、尋求解決的辦法,從而使其思維能力不斷得以提升。
當“專題――主題”知識系統梳理完成后,教師要激發學生思考、交流和探究。這一環節關鍵是設計問題,讓學生思維真正動起來。學生只有對歷史主題知識內在規律作深入地探究,才能實現第二輪復習后的飛躍。問題的設計要科學、合理,有價值、有意義,點撥要恰到好處,角度要新穎富有創意。例如,在完成中國古代工程建設主題知識梳理后,設計以下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中國古代工程建設主題涉及哪些不同類型?(水利工程、海塘工程等等)水利工程建設對古代經濟政治發展有哪些重要作用?(灌溉、航運、防洪等,作用是鞏固統治、促進交流等)
第二輪復習還應配合相應的主題式練習,以此來查實知識,提升能力。這輪復習,應盡可能收集整理本學年度全國各省市診斷題、聯考題、模擬題進行篩選、整理,改編成配套練習(練習應本著“少而精”的原則,宜新不宜舊,宜少不宜多)。學生練習后,教師務必進行精辟地評講,點明試題考查意圖,點撥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答題習慣,同時彌補主題知識的不足。
篇8
【關鍵詞】理解史料多讀史料多媒體教學備課思路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4-0046-02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下,歷史教學的評價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高考開始,歷史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歷史能力的考查,如歷史歸納能力,史料的閱讀與分析能力,不同史料之間對比能力等等。尤其是對史料的閱讀與分析能力的考查更是對學生文科素養的綜合考查,這已經滲透到了客觀題和非客觀題的各個角落。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現在學生學習歷史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閱讀與分析史料,尤其是中國古代史料,很多學生不能準確地讀出史料的意思,往往錯誤地理會了史料中的信息,這就會給后面回答問題帶來方向性的錯誤,結果往往是很不盡人意的。
如何提高學生理解史料的閱讀與分析能力已經成為教學中的難點,但又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所以我在實踐中對提高學生理解史料的能力進行了思考,以下為本人的一點想法。
一、理解史料,首先必須知道史實
現在許多地方的歷史中考都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開卷考試有二個好處,其一是可以減少學生的記憶量。我們知道歷史是過去的事,時間、地點、人物、文件、經過、結果等等內容非常龐大,學生要記憶的內容太多會導致厭學情緒的上升,而且現在學生要中考的科目又比較多,其他學科的記憶量也相當大。所以采用開卷考試可以減輕學業負擔。其二是采用開卷考試就為考試評價帶來了新的思路,過去以閉卷為主的歷史學習評價,一般以填空和問答為主,而且題目還不能過于艱澀難懂,因為學生所掌握的只有記憶中的那部分史實,其他方面的信息很難獲得。采用開卷考試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獲得更多的信息,那么歷史學科的評價也就可以更側重于能力考查。
在教學實踐中,卻往往出現了一種想法:歷史是開卷考試,所以從教師到學生對于歷史的記憶要求變得不重視了。如果不記憶,學習就會遺忘,后面學習的內容會干擾前面學習的內容,其他學科的內容會干擾歷史學科的內容。常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在做某個歷史時期的試題時候,他其實根本就不知道相關的歷史時期的內容,比如一段反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史料,讓學生來分析這段史料,而這位學生腦中沒有一點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印象,試想這位學生如何能夠判斷出史料反映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呢?
所以開卷考試并非不需要記憶歷史,相反要經常讓學生回顧以前所學知識,根據心理學研究,一個知識要經過六到七遍的反復才能在大腦長久地保存。我認為理解史實,首先必須知道相關史實,這是能力考查的前提,如果沒有歷史的記憶,理解史料就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當然要求記憶的內容要比閉卷考試要少很多,最起碼時間是不需要記憶的,而時間的記憶也是最難,因為時間是很容易遺忘的。
二、多讀原始材料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必要之路
對于現在歷史考試中常常出現大量原始材料,除了要初步了解歷史史實之外,經常閱讀原始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練習途徑。中國古代史有大量的文化典籍,這些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要想知道這些用文言文寫成的史料內容,首先要能夠大致讀懂文言文。所有的語言學習方法基本都差不多,那就是要多讀多看,這樣就促使我們歷史教師的課堂教學不能再采用過去以講為主的模式,那種百家講壇式的課堂教學在新時期的歷史考試面前注定是失敗的。教師要為學生準備一些古代文言文史料,上課時有意識地讓學生去閱讀,去理解。一開始會有困難,一學期下來,學生的閱讀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這不是教師能夠教得會的,這是要學生自己去領悟的。所以我反對一講到底的教學方式,上課盡量讓學生去思考,去講述,去表達。這才是真正的能力培養,能力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自己做出來的。
當然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師歷史專業素養要求比較高,對教師的課前準備要求也比較高,但這是提高學生理解史料能力所必需的,如果教師都不知道有哪些史料,學生又如何能夠想得到呢?
三、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能力的提高
展示材料曾經是一個很煩瑣的事情,從一開始的小黑板,到歷史掛圖,有時還有一些實物模型,到后來出現了投影儀,采用投影片或幻燈片的方式,每次要展示材料要手工制作大量幻燈片,十分累人。直到現在出現了電腦和數字投影儀,尤其是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展示材料變得很容易,無論是找材料,包括文字的,圖片的還是視頻的都變得很簡單了,這樣在上課時使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成為一個日常工作的方式了。
教師可以圍繞這一系列的材料給學生提問題,讓學生去閱讀材料(包括教師展示的和歷史教材),然后讓學生去討論回答,這樣的歷史教學正是新課程理念下的運用,歷史教師不再是歷史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真正把課堂教學變成了課堂學習。
而這種改變離開了多媒體教學是無法做到的,當學生每次課都能夠認真思考,并積極回答,學生理解史料的能力怎么會不能提高呢?
四、改變備課思路,真正由備教材變為備學生
對于一個剛剛走上歷史教學崗位的年輕教師,教材還不是很熟悉,一開始要認真鉆研教材,備教材勝過備學生,但當一個已經走上歷史教學崗位五年以上的教師就必須要改變思路,備學生要勝過備教材。每個班的情況并不相同,每個班中每個學生也不相同,對于不同的班級教學難度應有所改變,對于一個班級中學習差異較大的學生難度又要把握準確。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要想提高上課效率,不僅僅是教師的事,最主要的還是學生學習的熱情。這里既有教學技巧的問題,也有對學生心理把握的能力。
篇9
一、試卷結構緊扣考綱,但不盲從
1.分值分布
■
從上表可以看出,今年試卷結構預料之中的是各考點分值分布基本跟考綱一致,但是預料之外的是世界古代史分量明顯增加,這一點變化估計讓很多教師措手不及。如果盲從考綱,忽略世界古代史的復習,則是得不償失。
2.內容涉及
今年中考試題的內容一共涉及近40個知識點,其中的甲骨文、、、中東戰爭、安徽近代教育的興起這些知識點,均為今年考綱新增的知識點。由此可見,考綱的導向性不容忽視,但是這些考點并非新增考點的全部,中考考查范圍廣泛,教學必須步步為營,穩打穩扎,避免僥幸和盲從。
3.閱讀書寫
今年的中考歷史試題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這表現在試題的整體文字閱讀量和答案書寫量呈進一步下降的趨勢,這一點在材料解析題和分析探究題中表現格外明顯。同時,試題設問簡潔,指向明確,答案設計簡明扼要,全面公正。
二、試題考查源于課本,高于課本
1.注重實效,選材靈動
2012年中考歷史試題從大視角著眼,小切口入手,以熱點問題隱性考查等方式,從歷史的角度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點問題,實現了知識的教育價值。
比如第1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的漢字,從安徽蚌埠的考古發現入手,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醒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尤其對安徽考古發現的關注。
第10題從巴以沖突、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等熱點問題入手,考查學生對中東地理位置的了解。歷史學科滲透地理知識,讓學生明白歷史不僅僅是時間的歷史,也是空間的歷史,從而提示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不可忽視歷史地圖。
2.設置情境角度新穎
試題在情境設置方面匠心獨具,設問角度新穎。符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并且能夠給他們答題提供指導方向。
比如第4題為一道漫畫題,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20世紀前期”“青島”“太陽旗”這些時間、地點、標志的提示,使學生看出前日本對青島的覬覦之心。
第9題通過不同時期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學生了解科技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而明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改變生活”。
3.突出基礎,更重能力
課程標準要求要特別重視從根本上改變學習方法,努力實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試題通過創設新的情境,給學生更多的挑戰,讓其利用積累的知識,借助已有的學習方法和能力,重新認識,獨立思考,作出判斷,解決新的問題。這一思想,在所有試題中均有體現。
第6題考查了學生的讀表分析能力。該表格有兩處重要提示:一是時間,1952年和1957年,正好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前后;第二個重要提示是煤和鋼兩方面產量的劇增,反映的是重工業的迅速發展。兩相比較,最后得出正確結論。
第14題通過《大國崛起》考查英國歷史的發展及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如果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很難發現其中的錯誤之處,更不要說改正了,真正體現夯實基礎方能顯示能力的道理。
4.關注情感,引領價值觀
歷史教育作為一門人文科學,特別要啟迪學習者的心靈,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就要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心理體驗、情感震撼、內心選擇、精神升華等,避免生硬的結論和說教。
比如第5題考查安徽近代的抗日英雄,通過一組4個高度概括性、統一性的詞語,使學生明白革命志士的英勇斗爭精神,更使學生了解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這些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取的,在潛移默化中完成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教育。
第17題實際通過目前國際上出現的“中國”的觀點,用史實說明中國是愛好和平、維護和平的友好國家,從而明白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以駁斥那些宣揚“中國”的國家,使學生明白,發展國力與維護和平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
篇10
多年的高三歷史備考實踐和對近年來的高考文綜歷史試題研究,使我從中感悟到歷史教學效果要想有進一步的突破,必須對歷史教學有所揚棄和創新。在具體的教學中,初步地探索出歷史復習應該遵循“五個意識”即基礎意識、主體意識、專題意識、世界意識和現代意識。以及后期復習的“三個一”現將具體作法介紹如下
“五個一”工程
一、盯緊歷史根基,強化基礎意識
考綱明確指出,高考應注重對學科“雙基”的考查。各套試題中也都在驗證著這一準則。堅持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容不得絲毫動搖的。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應注重梳理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講解清知識的“生成”過程,引導學生做好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步。尤其是對學科的主干知識的落實更應該如此。在主干知識的密集區、易混易錯的知識上,不僅要使學生理清知識線索,而且在各輪次的復習中都要及時地重錘猛敲,反復鞏固和強化知識的記憶,有效地實踐著“溫故而知新”。
二、瞄準課改方向,凸現主體意識
學生的學科能力培養僅靠教師的講解和灌輸,進行被動的接受收效是甚微的。一言堂或學生參與力度很小的教學難以真正培養出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這已遠不適應歷史學科備考的需要,更是與課改方向背道而馳的。
三、堅持與時俱進,深化小專題意識
近年來的文綜歷史題,已經摒棄大而空的歷史大專題教學,而板塊式的小專題更適合高考備考的需要。今年的三套全國高考文綜試卷涉及的歷史小專題有:我國西南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國古代到近代主流思想演變、文化教育的發展、統一戰線、文學發展演變、水利史、圖書報刊等,小專題在歷史選擇題中明晰地凸現出來。這就提醒我們在復習備考中,要扎實地搞好歷史學科的小專題復習。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感到,將小專題滲透在高三的一輪復習中效果更佳。一輪復習在重“雙基”的同時,應適當地跳出教材章節的布局,及時做好對同類屬同性質知識的整合、歸納,構建起歷史小專題。如中國古代史,復習到隋唐制度史時,引導學生回顧前面的兩漢的制度史做到前后聯系、歸納。具體到隋唐選官制――科舉制時,啟發學生聯想、歸納前面相關的選官知識,適時地歸納出夏商西周的世襲制、秦朝的皇帝任命制、兩漢的察舉制和皇帝征召、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的科舉制,及時構建起一個系統完整的選官制度板塊式“小專題”,理順知識深化認識。
四、加強中外聯系,滲透世界意識
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受教材編寫的影響,認知水平的限制,不注意中外歷史知識的有機聯系。若我們教師在平時復習中,忽視中外歷史知識的適時聯系,學生就難以做好歷史知識跨空間的橫向聯系,學科內的綜合也就無意識地狹隘為中國歷史綜合或世界歷史綜合,學科的綜合也就大打折扣,這種做法也背離了高考的方向。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學中國史要滲透世界史,學世界史要聯系中國史。
尤其是從十四世紀明朝史開始,應把中國歷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來觀察,把中外歷史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講情、點明,努力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
五、遵循以史為鑒,彰顯現代意識
歷史試題考查的視角非常新穎,體現出強烈的時代感,總體感覺與現實聯系更加緊密。雖在一輪復習中不能過早的靠社會熱點,但需要適當地給學生以點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熱點意識,彰顯現代意識。對于中國史要有區域觀念有意識地聯系社會熱點:涉及到我國東北三省地區的歷史知識,啟發學生有意識地靠東北振興;涉及到中部六省的歷史知識,點撥學生聯系中部崛起;涉及到沿海地區的歷史知識,要影射對外開放;涉及到西部“10+2”的省份,要聯系西部開發。
“三個一”工程
第一輪復習完整后進入二、三輪復習,此時對學生提出三個一工程
一、 每周要求學生必須看一本書:在此輪復習時,貫穿太多的練習,學生會沒時間看書,感覺越做越差,越做越沒信心,這時就需要學生調整好心態,認真梳理知識,將錯題回歸書本,在書本中找到正確的解答
二、 每周至少練一套文綜題:這一做法是讓學生通過練題提高自己的解答文綜題的技巧,通過做題彌補自己看書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