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法范文
時間:2023-03-14 05:07: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醫養生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起居有常,動靜適宜
藥王孫思邈提出“養生之道,常于小勞”、“體欲常勞,勞勿過極”、“人欲勞于形,百病不能成”,說明要勞逸結合,動靜適宜,也就是平時應建立正常的生活作息,養成適時勞動、運動的習慣,這有利于增強抵抗力,遠離疾病的威脅。
2、飲食有節,戒除偏食
中醫提出“飲食有節,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明白指出飲食節制與長壽有很重要的關系。因此,平日應該節制飲食,遠離肥胖,并且要定時定量,常保腸胃健康。
《黃帝內經》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說明飲食內容應多樣化,互相搭配,過度偏食對健康無益。如“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酸而皮厚而唇掀”,表示飲食應清淡,不宜太咸、太酸、太辣、太甜。
3、減思慮,免喜怒
情緒過度的起伏尤其影響健康。從中醫的角度看,“凡怒念、悲思、恐懼,皆損元氣”,“若日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于衰老”。這說明情緒不能過分喜怒悲哀。不能過分憂愁思慮,否則都容易使人衰老。
4、慎
所謂慎,指應有所節制,不宜過度。古人認為“夫精者,身之本也”,并說若入房過度則傷腎。其意思是指有太多的性生活,會耗掉過多的精力,而讓人半百而衰,使生命縮短。
(摘自《健康指南》)
洪昭光談實用生活保健法
健康意識 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中。
有病看西醫,養生靠中醫。若想壽而康,九成靠自己。人這一輩子總免不了有生病的時候,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不適感后,最先的發現者,不是醫生,而是我們本人。而且,誰也不可能像自己了解自己那樣清楚。比如說,你吃到什么程度算八成飽?你喝了多少酒為適量?你每天要睡多長時間才感覺舒服?你運動量多大合適?這些惟有靠自己在長期的生活中去體驗,去總結,去調整,才能恰到好處。
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并不是文明社會帶來的,而是由膳食不合理、吸煙酗酒、運動過少和心理失衡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造成的。物質本身不會造成疾病,但健康知識貧乏會造成疾病。
飲食知識 什么都吃,適可而止。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每餐一葷一素一菇。當吃到不覺得餓、但還能吃時,就別吃了,這是七八分飽,適可而止的程度。進餐的程序上提倡飯前喝湯,有利于保持體形苗條。
心理調適 過度心理壓力是疾病之源。
不爭不惱不怒,愛心寬容大度。人要健康,最為關鍵的是心理健康,心態好。每個人成長的同時,經歷著各種比較,一旦處于劣勢,就會產生不平衡感,壓力也就陡然而生。欲望永無止境,我們要學會放棄,擺脫心理不平衡,避免過度壓力對身心產生損害。
急救常識 突發心血管疾病,急救分秒必爭。
應急處理: 不慌張,就地臥倒,有藥吃藥。
首先不要慌亂,對著患者痛哭或者搖動患者,都是錯誤的做法。必須讓患者就地臥倒,頭部后仰,下頜上抬,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后給予口服心臟急救藥,如救心丸、腸溶阿司匹林等。同時,讓周圍的人打電話呼叫急救車。必要時,做人工呼吸、心臟按壓,或者心肺復蘇。
運動方法 利用每個間歇做簡單運動。
天天運動一兩分鐘,就能預防頸椎病。下蹲十幾次,深呼吸幾次,挺胸,做一些保護關節的動作,要不了一兩分鐘,就能預防頸椎病。
所有頸椎病都是因為姿勢不變,肌肉長時間固定,毛細血管閉塞,造成肌肉、韌帶、骨骼的損傷。只要讓毛細血管打開,血流改善,酸痛就能緩解。方法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一直拍到77次。這個動作,如果是年輕人,從肩胛骨處拍起更好;老年人拍肩部和上臂即可。
許多中青年人深受植物神經紊亂的痛楚,頭暈頭疼,精神、體力不濟,蹲會兒站起身,眼前發黑,有的還摔倒暈倒。還有些人睡不好覺,渾身難受。一個簡便的方法,5分鐘就能搞定:做深呼吸,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通過深呼吸鍛煉橫膈,增加氧氣供應,改善腸胃功能,保護內臟。還要經常練習下蹲后站起,每回5次至10次。隨著變化,有效鍛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要想鍛煉肌肉,學做“燕子飛”。雙臂向身體兩側伸開,和地面平行,類似鐘表9時15分時針與分針的位置;然后雙臂同時向10時10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連續做20到30次。另外,踮腳并伸長脖子,保持幾秒鐘,反復做,肩部、頸部和腳部肌肉都能得到鍛煉。
(摘自《新民晚報》)
怎樣科學抗衰老
世界抗衰老醫學會主席羅博特?高德曼博士指出,盡快養成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是改善人們健康狀態的最根本方法。
1、維生素E抗心梗:維生素E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風的死亡率,特別是對65歲以上婦女。另一項研究發現,服用大劑量維生素E能夠降低70%老年癡呆的發病率。
2、三種食品利長壽:
西蘭花補腦 2005年,英國倫敦大學證明西蘭花能阻止神經傳遞物質的減少,同時也肯定了西蘭花對認知能力的發展很有益處。
面包皮助抗癌 面包皮(以及面包類的食品)被證實有抗癌的作用。因為烘烤的面粉可轉化成一種叫做整氨酸的物質,還可以使酶活化,使讓人衰老的自由基失去活性。
多吃莓類可益智 莓類食物能減緩或恢復大腦老化,其中,藍莓、黑莓、草莓和木莓能抵消引起記憶和思維損害的血管損傷。特別是藍莓,是保護大腦的最佳食品之一。
3、識別冠心病征兆:了解冠心病的征兆非常關鍵。包括:胸部不適,身體上部其他部位不適,包括雙臂、背、頸、額或胃疼痛和不適,出冷汗,惡心或輕度頭疼。如果懷疑自己有心肌梗死,立即服用30天的阿司匹林,可降低23%的死亡率。
4、預防前列腺疾病:美國科學家建議補充維生素D可減少前列腺疾病的患病率。男性可以多服用含維生素D的食物和營養,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雞蛋黃、肝臟、魚肝油和人造黃油、麥片。
5、樂觀的人壽命長:樂觀的人心肌梗死、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病要減少約77%。
6、固定時間深呼吸:每天都要有一段固定的排除干擾的放松時間,緩慢深呼吸,一次10分鐘,一日三次。這樣你可以內心平靜地沉思,你的身心都會健康。
7、增強力量能長壽:力量鍛煉對保持體重和改善心血管系統方面很有幫助;力量訓練能通過增加肌肉的力量、耐力和骨密度全面改善人體的健康;還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和葡萄糖的代謝作用。
8、降低癡呆風險:芬蘭研究顯示,每星期至少鍛煉2次,并且吃健康食品,能降低老年時患老年癡呆癥概率的50%。
9、保持一顆好奇心: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在頭腦敏銳的老年人中,90%的人還保持對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和參與新事物的欲望。這說明保持一顆好奇心與保持頭腦敏銳之間有著緊密聯系。研究也證實,人到了70~80歲時,開始通過活力改善神經功能,包括:閱讀、旅行、背誦詩歌、玩牌、填字謎、學習樂器或者上網等,能減緩人體衰老。(摘自《健康時報》)
老人語絲
當世人對你的存在從內心感到欽佩而離不開你時,你的人生價值就獲得了社會的承認。
――重慶萬州?楊剛
要想擁有必先給予,給予社會和別人愈多,自己得到的也就愈多。
――江西永豐?范琪
篇2
文/龔軒
咳嗽是老人秋冬季的常見病癥。對于咳嗽的治療,有多種方法,僅從腑臟辨證來說,《素問?咳論篇》就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說法。下面就從五臟介紹不同類型咳嗽的自我辨治方法。
肺咳表現為呼吸不暢、喘息、咯血等。治療時可按壓兩肘窩外側,先由輕到重,順時針揉20圈,速度要慢;再由重到輕,逆時針揉20圈,速度要快。此法每天下午3點左右1次,連續9天,能補肺氣、清邪熱、理肺絡、除肺咳。
心咳表現為一咳嗽就會胸口疼、嗓子疼、咽喉腫、聲音嘶啞等。可用五指揪胸口皮膚,先左手,再右手,各揪10次;然后由胸口揪到喉嚨,力度適中,重復7次。此法每天中午12點左右做1次,連續2-7天,能調理心肺、祛除邪熱、清心止咳。
肝咳表現為咳嗽的時候兩脅下疼,腰不能轉,一轉兩脅就開始發脹。可用雙手自鎖骨下窩開始往下向、兩胯外側捋皮膚,同時逐漸以掌變拳,再反復做,共8回。此法每天早上7點左右做1次,連續3-8天,能疏通肝氣、理順肺氣、開郁止咳。
脾咳表現為咳時脅下開始疼痛,隱隱連及肩背,以至于四肢不能動彈,身體活動時就會加劇咳嗽。可取坐位,兩手掌從腳踝外側往上,沿身體外側至腹部兩側,輕拍腹部兩側,再揉動腹部5周。重復做10回。此法每天早上10點左右做1次,連續5-10天,能健脾和胃、順氣止咳。
腎咳表現為咳嗽時,背部從腰至肩發散性疼痛。膀胱的功能與腎氣相關聯,故有的老人在咳嗽時還會出現尿失禁。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從腳尖沿腳跟至兩腿外后方,至會陰,肚臍至胸部,緩慢點按,重復6次,力度由輕到重。此法每天睡前1次,連續30天,能助腎氣上達咽喉,溫肺止咳。
中醫飯后養生法
文/康健
食后手摩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于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食后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食后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益于人體健康。但食后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否則會給健康帶來不利。
食后賞音樂 古人說:“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柔和輕快的音樂,乃至賞心悅目的環境,都可以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與此相反,喧鬧嘈雜的聲音、強烈激昂的節奏、混亂不堪的環境、污濁難聞的氣味,毫無疑問會對情緒和食欲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食后欣賞輕柔明快、美妙動人的樂曲,對人體大有裨益。
食后須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濕潤度和清潔,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于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吸收。
道家養生秘穴陰蹺
文/杜曉民
陰蹺穴在經脈上是處于重要位置的。它在兩陰之間,中醫又稱會陰穴,丹道修煉中稱之為生死根、復命關。因它是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此竅一動,三脈皆通。同時它又是奇經八脈的總源。歷代修煉家都視此穴為珍寶,自古就有“陰蹺一穴秘不宣”的說法。
篇3
【關鍵詞】 《內經》 養生益壽 保護脾胃功能 情志調節 體育運動 內臟功能調攝
《內經》特別重視養生益壽的重要性,它創造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養生益壽理論方法,形成了完整的養生益壽理論體系,對指導臨床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人類要保持健康長壽,首先要排除危害人類健康的諸多因素。本文認為以下4種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
1.1 脾腎功能失調
脾腎乃為先后天之本,二者相互依存,維持和補充人體的生命所需物質,以保證生命的延續。脾為后天之本,當飲食無節,暴飲暴食或偏食五味等,則可損傷后天脾胃運化吸收功能,導致氣血津液乏源。腎為先天之本,維持著人體生長發育和衰老,故腎臟精氣主持著人的生死壽夭。《素問·金匱真言論》指出:“精者,生之本也。”所以當過度,房勞過極,酒醉入房,未成年即為婚等,均可損伐元陽,耗散其精氣,導致虛損。
所以,長期違反生活規律的人,則可導致脾腎功能失于調節,則有害于健康,使人出現早衰。
1.2 情志失于調節
人的各種情志活動與機體內部的生理活動是統一的,乃“形神合一”。而情志變化同樣可以產生精神異常。《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所以情志失調則有害于健康長壽。
1.3 體育運動減少
古人云:“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能夠強身健體,提高抗病能力;否則可能導致疾病,同時,運動減少,影響機體新陳代謝,脾胃受損,可傷及形體等,有害于健康。
1.4 稟賦不足
先天稟賦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長壽與早衰,而稟賦強弱的關鍵又在于先天腎臟精氣盛衰,當腎臟精氣耗散,可致先天稟賦乏源,出現早衰現象,有害于健康和長壽。故研究養生益壽必須重視先天體質因素對后代機體的影響。
2 關于《內經》中養生益壽理論及方法
2.1 保護脾腎功能
2.1.1 要飲食有節 機體的生長發育,全賴后天脾胃攝取補充營養;《素問·六節臟象論》說:“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闡述了飲食與脾胃和形體關系密切,故要求飲食要有規律,禁辛辣油膩之品,不傷臟腑之氣,以保護脾胃之功能,才能延年益壽。
2.1.2 固護腎精 為使腎臟精氣不受損耗,必須要保持情志安順調和,精神內守,要節制,不可過度,酒后不宜;《素問·上古天真論》說:“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乃為半百致衰的一大因素,《景岳全書》說:“過度者多成勞損……設稟賦本薄,而且恣情,再伐后天,則必成虛損,此而傷生……。”告誡人們不可過極,否則不但耗傷先天之精氣,而且損傷后天之脾氣,對健康極為不利。《養生醫療淺說》認為:“未成年即為婚……損伐元陽……致使精衰氣弱神散。”說明早婚育者必傷腎陽,耗散先天之精氣,致以早衰也。因此,為使稟賦后代的強健體質,必須積極提倡晚婚晚育,以固先天之元氣,腎精之充足,使機體不受損害,有益于延年益壽。
2.2 重視情志調節
養生應以調神為要也,神明方能形安,《靈樞·天年》曰:“失神者亡,得神者昌。”所謂調節情志,主要是對意識思維情緒上的調節。人必須保持志閑少欲,心安才能不懼。作為健康長壽之人,必須要努力保持精神愉快,情緒樂觀,認真按照養生之法調節充實自己的精神所需,增強自身心理社會適應能力,這樣才能安度天年。
2.3 增強體育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中醫認為,動靜結合,相互協調,可養形調神,如《內經》中的導引、吐納、氣功等,均屬偏靜的形神合一養生法。“春三月……廣步于庭……以使志生。”太極拳,五禽戲以及當代中老年迪斯科等均屬體育運動養生法。動靜結合,對形神兼養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本文認為,堅持動靜結合體育運動,應視為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
2.4 注重內臟功能調攝
人是一個有機整體,在養生保健基礎上,除重視脾腎功能之外,不能忽視其他臟腑功能調攝,當其他臟腑發生病變時,應該進行及時調整,防止相互影響。因為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那么臨床上除用藥物調節外,更重要的是應以養以防為主,如保護內臟功能的食療、按摩、針灸等方法,均可互相結合,以達到延年益壽。否則,就不能達到養生之目的。
《內經》中的養生益壽理論,它是中醫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實踐上積累了豐富經驗,而且在理論上也有著精辟論述與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本文探討了養生益壽理論方法,其中保護脾腎,情志調攝,增強體育運動,內臟功能調攝,這四種方法應視為《內經》養生益壽理論中的核心,以期更好地促進人類健康保健事業的發展。
篇4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日光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比如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夏季養生要“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冬季養生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記載。
從康復醫學的角度講,適當地曬太陽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和造血機能,促進機體氧化過程和肌肉關節的活動性,使人體酶系統更加活躍,進而能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將皮膚中的脫氫固醇變成維生素D,可改善鈣、磷的代謝,防治佝僂病。另外,紫外線還可以抑制和殺滅皮膚表面的微生物,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陽光中的紅外線能提高人體局部溫度,擴張血管,促進新陳代謝和組織再生,并能消炎鎮痛。日光浴還可以使人體的皮脂和汗液的分泌增多,有利于保持皮膚潤澤。
對于病情比較穩定,處于康復期的結核病患者,以及患有神經官能癥、心血管系統疾病、關節炎、慢性腸炎、佝樓病等病的患者,經過日光浴鍛煉都能收到不同程度的療效。但是發熱、皮膚過敏、失眠以及嚴重貧血和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則不宜使用此療法。
溫泉浴:在溫暖的泉水中把健康泡出來
高于當地常年平均氣溫的泉水一般皆可稱為溫泉。中醫學認為,溫泉多性味辛熱有微毒,外浴以除疥癬諸瘡毒,并有溫通經絡、活暢氣血、化瘀舒筋之功,并使人精神愉快、情志舒展,從而使體質增強。
需要提醒廣大讀者的是,溫泉浴不同于一般的沐浴,因溫泉成分不同,沐浴的時間長短亦應有差異。洗氡泉浴時,時間以每次10~20分鐘為宜,若是微溫浴可長些,高溫浴則不宜時間過長;進行碳酸浴時,應防止過多吸入碳酸氣,以免引起不良反應,故應隔日進浴一次或連浴2日休息1日,每次8~15分鐘。出浴時,不要突然起立,以防發生性低血壓而摔傷。婦女在月經期、孕期不宜洗溫泉浴。急性發熱性疾病、急性傳染病、高血壓病等患者均不宜洗溫泉浴。
泥漿浴:在泥土給肌膚的“按摩”中去痛除疾
近年來國外泥漿浴比較流行。泥漿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如矽、氧化鎂、氧化鋅及氧化鈣等,有振奮精神、清潔皮膚、收緊毛孔以及美白肌膚的效果,對治療皮膚病和風濕性關節炎有特效,健康的人在泥漿池內泡上一段時間,也有消除疲勞的益處。
從養生康復學的角度看,泥漿浴主要有三大保健治療作用。
鎮痛作用:溫熱的泥漿能促使人體神經系統敏感性降低,從而減輕風濕、類風濕、外傷后遺癥、腰腿痛等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疼痛,經過幾個療程,病人的疼痛會逐漸減輕;
“按摩”作用:當泥敷貼于人體表面時,人體皮膚肌肉層會產生相應的抵抗力,進而促進人體皮膚彈性增強,有益于舒張腠理,類似于對皮膚的一種保健按摩;
營養作用:泥漿特別是礦泥里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進行泥漿浴時能起到一定的營養肌膚的作用。
沙浴:磁療與熱療的完美結合
我國古代的醫學著作《本草拾遺》就有這樣的一段記載:“六月河中諸熱沙,主風溫頑痹不仁,筋骨攣縮,風掣癱瘓,血脈斷絕。取干沙日暴令極熱,伏坐其中,冷則更易之。”沙浴后,人體全身氣血運行加快,有利于保持經絡通暢,進而攻邪外出,對于寒濕性疾病的治療效果尤為明顯。另外,沙浴相較于泥漿浴而言,更容易加強人體的汗腺分泌,有利于加速水腫的消散,促使新陳代謝,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篇5
關鍵詞:中醫養生;學生;學習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2019701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治未病”的理念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當今社會任何年齡段的人們都開始關注養生問題,養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醫養生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文化的指引下,將自然科學和多個領域內容緊密結合,形成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結晶。我國著名國醫大師鄧鐵濤曾說:“未來的醫學必把養生放在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當前的高校醫學教育中,中醫養生通常被當做為一門選修課程而無法引起廣大師生的廣泛重視,很多學生沒有深入了解和學習中醫養生的強烈興趣。實踐證明,學生如果對一門學科沒有足夠的興趣,則很難在這門學科中得到收獲。相反,興趣濃厚的學生則可以在一個輕松、歡樂的氛圍中受到啟迪和教育。因此,在中醫養生教學過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本文將以以下三種方法為例,簡要分析提高學生學習中醫養生興趣的方法、途徑。
1通過傳統經典故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養生,中醫養生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其中也不乏經典的歷史故事。因此,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與經典歷史故事巧妙結合起來,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用經典故事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通過細致觀察學生的思維特征和求知欲望,以便找準合適的機會將故事充滿感情、抑揚頓挫地表達出來,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授課過程中可引用《紅樓夢》中的相關情景:林黛玉燒酒配螃蟹,她用熱熱的燒酒來解螃蟹的寒涼。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應該側重于林黛玉嫌黃酒熱力不夠,堅持燒酒來解蟹寒的情景,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合理調節飲食結構的重要性。這樣將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大家所熟知的經典故事結合起來,會促進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音樂、詩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音樂和詩歌是對人靈魂的詮釋,是人生的劑,是任何一個年齡段都必不可少的心靈慰藉。學生多接觸音樂和詩歌,可以幫助他們陶冶情操、釋放壓力、發散思維。而中醫養生本是一個注重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人們境界的學科,但由于在專業知識教學中難免會因為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而引起學生在課上情緒低迷、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融入合適的音樂或詩歌,就會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課堂的教學質量自然會得到提高。例如,在講授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念時,教師可以引用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和《飲酒》,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優美的詞句,讓學生們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氛圍,理解生活環境對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中醫養生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名人效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大學生正處于崇拜偶像的年齡,他們往往對名人軼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如果在中醫養生教學過程中,能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投其所好,將收到比較好的課堂效果。例如,講授糖尿病的調養時,可以引用著名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也曾經患過妊娠糖尿病,著名游泳世界冠軍加里?霍爾患有糖尿病以及他們是如何對抗和治療的經典案例等。實踐證明,這種采用名人效應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引導學生對中醫養生學的興趣非常重要,對提高授課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學習興趣的激發離不開授課教師扎實的專業知識、堅實的教學功底。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通過主動思考、探索,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愛上中醫養生,并在學習和工作中始終保持一顆樂觀、積極的心態。
參考文獻
篇6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A-
0028-01
高水平的質疑既能推動信息化的進程,又能促進學習的深入,有助于學生素養的全面提升。教學時教師如能貼近學情,契合生活實際,靈活施教,一定能實現以疑為源,以思為根的理想教學質態,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讓數學學習成為一種探索,一種成長的快樂體驗。
一、掌控學情,喚醒學生的質疑意識
有效的教學應緊緊地契合學生的實情,以學生的認知和經驗儲備為源,創設詩意的情境,喚醒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促進思維的發展。用問題統領好師生思維活動,搭建好探究、創新的平臺,讓學生快樂學習。
(一)敢于質疑。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能敞開學生的心扉,放松學生的心情,使學習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為此,在實際教學中要寬容學生質疑的偏差,營造安全的思考、質疑的環境,讓學生樂于思考,敢于質疑。
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3的倍數特征》時,首先,引導學生列舉盡可能多的數(3的倍數,也盡可能大點)。其次,鼓勵開展小組研究,有的學生嘗試用2、5倍數的特征去思考,有的學生則努力探尋列舉出3的倍數,試圖從中發現規律。第三,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思考研究,發現3的倍數不能用2、5倍數的規律去學習。進而引發思考:3的倍數會有什么特征呢?為什么不能沿用以前的學習方法呢?學生在質疑、提問、思辨中感受到3的倍數的另類。最后,點撥釋疑,引導學生把一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相加,探尋隱含的規律,促進思考:其他的數也是不是這樣呢?通過自主嘗試、不斷驗證,使這部分知識在疑問中不斷積累,不斷豐厚感知,逐漸形成感悟。
(二)善于質疑。質疑能促進思考,激發創新。為此,教師要積極地創造條件,鼓勵學生質疑,促使學生用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問題、質疑現象。善于質疑,能夠達成抽絲剝繭的理想學習狀態,在質疑中促進數量關系的凸顯,使信息之間的邏輯聯系明朗化,促進學習的高度關注與投入。
如,在教學“花園小學計劃擴建正方形的花圃,邊長增加6米,面積增加了156平方米,計算現在花圃的面積”時,筆者先引領學生解讀題意,理清數量關系,把握問題脈絡。其次,鼓勵學生質疑。學生會提出不同的問題:①花圃原來是什么形狀?怎么畫出來?②現在又是什么形狀?有什么變化?③前后兩個形狀的主要差別在哪兒?邊長增加6米是怎樣增加的呢?學生不同的聲音,會促使每一個人都能關注到問題突破的每一個細節。因為善于質疑,使思維更加有的放矢,也誘使學生敢于去嘗試、運用已學的畫圖策略去分析研究。這樣的學習不只是解決問題,還有助于學生思維訓練,幫助學生積累經驗,發展數學思想。
二、善于辨析,激活學生的質疑潛能
利用學生好奇的天性,引領他們積極思考,在質疑問難中實現學習的突破,在質疑辨析中學會提煉問題。
(一)善抓疑點。善于捕捉學習中的疑點,則必然會有大進。因此,教師應巧用質疑的學習資源,引領學生善思善辯;指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內容的關鍵處、認識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以及算理的推導過程之中、解題分析的思路表達之中、操作活動的實踐變化之中探尋疑問,促進有序思考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的加減法》時,設計練習:丟丟同學做1.36加一位小數時,把末尾的數字對齊,得到結果是1.92,你知道丟丟這道計算題的正確結果嗎?問題引領:“丟丟的問題出在哪兒?1.92與1.36之間的聯系又是什么?”把握準問題的疑點,讓學生在思考辨析中明白計算錯誤的根本原因――數位不對齊。對疑惑的深究,促使學生更好地解讀法則,領悟算理。
(二)感知模式。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研究問題、提出質疑的結構模式,建構對應的思考問題、解析問題的學習模式,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相應的數學活動經驗,也能促進學習思維的不斷優化。
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找規律》時,設計情境:圍棋有幾種棋子?設計你自己喜歡的排列規則,并提出一個問題考考自己。問題貼近生活,也有自我創新的需要,所以學生的探索熱情高漲,效果也特佳。短短的幾分鐘,學生就探尋出10多種排列規律。經過問題模式的感知,促進了學生的思考,也改善了學習的質態,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充滿了智慧。
篇7
【關鍵詞】女生;語文素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467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5-0070-02
語文是人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優秀文化的積淀。學好語文是我們從事任何工作學習的基礎,生活離不開語文,用心感受,語文無處不在。當你聽到一首動人心魄的歌時,沉浸于歌詞所描述的幽然意境,流連忘返,這就是語文。當你看到一幅雄渾俊雅的書畫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腸刮肚,想盡華美詞藻來贊美它,這就是語文。當你發表演講,主持會議,滔滔不絕,引經據典,口吐蓮珠妙語,別忘了,這就是語文。然而,筆者最近在學校的管理專業科進行語文教學調研的時候,發現該專業科班級的部分女生回答問題結結巴巴,語無倫次,不得要領;作文語言干癟,前言不搭后語,錯別字很多,用詞也不準確,拖泥帶水;見人也不知道該怎么說話,明顯缺乏基本的語文素養。其實,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確立健康的審美觀念,培養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以適應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具有高品味的語文素養呢?應學校領導的要求,特從語文的教學特點來找尋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筆者認為,萬物始終不離其宗,培養女生語文素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聽
素質教育意義上的聽,一是培養學生主動聽的興趣,二是培養學生有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三是培養學生有科學的聽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聽的興趣要求,教師上課要有趣有味,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發揮聽的主觀能動作用,使學生廣泛地聽,不僅聽教師的,也聽同學、家長的。聽的形式和手段可多樣化,形式如小品、朗誦會、演講會、故事會等,手段如錄音、影視、錄像等,從而養成學生主動接受、質疑和摒棄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主要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聽時要有尊重對方的態度,姿勢正確。
二、說
口頭表達素質的培養,不僅要具有豐富的各科知識,而且應該能說會道、能言善辯。但有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呈現弱化態勢。針對這種狀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培養訓練:課前三分鐘講演練習,演講的內容不限,可以介紹自己的簡介,興趣,愛好、特長、家庭、理想追求、人生態度,也可以就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發表看法,總之要講自己最熟悉的、最能有話說的事。例如,課前教師讓學生做口語練習。訓練初始階段,教師可把說話訓練的題目告訴學生,讓他們進行準備。剛開始練習時,字數不限,學生能說多少說多少。第一次說話時學生一般很緊張,口頭表達會有欠缺,但只要說話訓練內容豐富多樣,能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是有話可說的,也樂意參與活動。接下來,教師把說話訓練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學生在自己生活經歷的基礎上學習課文內容,感悟到的東西會更深刻,學習起來也就更能聯系實際。學生口語表達水平提高了,說的內容也會越來越廣泛,這也為寫作打下基礎。實踐表明:這種訓練在極大的挖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培養著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讀
語文功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道德情操。培養提高語文素養,要閱讀好書,讀偉人傳記和古今中外的名著,特別是魯迅、茅盾、高爾基等名家的作品,以課本中的范文和經典名著為主,正面引導學生去讀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去看優秀的影視劇作,教育學生從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方面去體會欣賞,從認識歷史、認識社會和啟迪教育作用方面去評價作品。教會他們如何去分辨真善美和假惡丑,引導學生樹立正氣。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在誦讀中能體悟文字的精妙,作者的感情。中職課本中精選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家名篇,這些文章文質兼美,語匯豐富。如朱自清的《春》、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另外,我們學校還引進了《弟子規》、《中職詩文經典誦讀100篇》等教材,利用傳統文化,在教學中要鼓勵他們放聲朗讀,選取喜歡的語段朗讀,摸索誦讀的訣竅。從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中汲取著豐富的精神養料,提高著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四、寫
目前中職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少學生害怕寫作文,一提起作文就頭皮發麻。尤其是材料作文,不知道從何處著筆,無從下手。部分學生因寫不好作文而喪失信心,進而產生畏懼感,陷入迷茫。寫作,可先從學生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事寫起,老老實實把心里想說的話,有條理、有次序地寫在紙上。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和重大節日,辦各類形式的小報,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摘抄文章精彩的片斷,要求同學們在閱讀書報雜志時,凡是遇到自己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最令人感動的片斷,摘錄下來,反復閱讀、仿寫,對提高寫作水平,可起到借鑒作用,也可起到積累作文素材的作用。
五、唱
音樂帶給語文課堂的魅力不僅在于它獨特的表現力,更取決于它帶給學生的感染力。音樂與語文課堂相結合,可以調動學生低落的學習興趣;可以填補他們理解上的空白;可以自由放飛想象的翅膀;可以不經意地把握朗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音樂中他們接受了美的熏陶、美的教育。總之,語文與音樂有著天然的、廣泛的聯系,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決定了它與其他學科的相互包容,相互滲透。讓語文教學走近音樂,讓音樂走進語文教學課堂,會是另一番天地,學生會因此有一個愉快的學習情境,語文學習會在愉悅的情境中得以升華。如筆者編寫的一首《語文學習歌》:
學習語文其實容易
平時積累就會夠用
有的同學說難
從此不想學
每次上課總是在睡覺
如果你現在放棄了學習
你就失去一個機會
學好 語文
聽說讀寫不可缺少
每天讀好書
每日寫好字
學習才進步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
相信 自己
付出總會有回報
每天說和練
天天都學習
學習才進步
歌詞內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讓學生過目不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把音樂因素引入神圣的語文課堂,讓優美的語文課文插上優美的音樂翅膀,讓我們的神思馳騁在文學與音樂的雙重殿堂!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愉悅中領悟,在享受中提高,這是語文教學的極致也是我們的探索與追求。讓音樂走進語文課堂,發揮情感旋律在語文課上的功效,從而用音樂來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一定會使你的課堂上得更精彩!
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點滴培養,送給學生學語文的真諦:潛移默化、春風化雨。要清醒的意識到:語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多元、流動、漸進的過程,教師只有胸懷育人的遠大目標,根植于課堂,熏陶語感,培養習慣,親近自然,實踐活動,才能給學生巨大影響力,豐富她們的語文素養,才能使怯懦者變得勇敢,軟弱者變得堅強,懈怠者變得勤奮,不能者變得有能,這才是教育的藝術。實踐證明:通過我們語文教師近一年來的有針對性的教學和強化訓練,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給女生進行熏陶,管理科的女生語文素養有明顯的提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2011年3月,該專業科就有2名女生獲得自治區中職學校“新時代劉三姐”的稱號!囊括了學校2011年詩文誦讀比賽前三名。2012年3月,捷報再傳,又有1名女生獲得自治區中職學校“新時代劉三姐”的稱號!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中學生;美術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2-0241-01
中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的方法有很多,一下是我體會出來的一些方法。
1.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先進教學手法的模式
21世紀,是由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變的時代,以網絡為媒介的信息技術全面進入人類生活。網絡技術不僅提高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強烈沖擊和改變了人們的教育思想觀念,改變了教育教學的環境、過程和方法。多媒體融科技與藝術于一體,不僅具有展示、欣賞的功能,而且具有訓練、創作的強大的功能。網絡教學給美術學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資源,更能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獨立探索、合作學習的環境。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欣賞,不理解的可以自己查閱其他相關信息,或是通過同學之間交流解決問題,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建構,有著巨大的挖掘潛力。但這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要求教師會熟練操作電腦,熟知網絡知識。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要事先上網,課中為學生提供網站、網頁等。作為網絡時代的美術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建立學校的美術欣賞圖片庫,編寫自己的欣賞性文字,鏈接優秀的美術專業網站,建立網絡留言板,在此基礎上體現自己的教學思想和個性。這是一個工作量巨大但極具意義的工程。
2.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按高低年級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級的主要進行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點。如七年級的《徒手畫校園》這一課,開始應該從簡單的造型畫起,可以畫學校的一棵樹,一幢房子或一個花壇,絕不能從難度大的要求學生,那樣會使部分學生感到困難而退縮,要循序漸進,逐步加深。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簡單的寫生訓練后可用默寫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事物特征的記憶表現,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認真仔細,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只有根據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思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不增加他們的負擔,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教師的重要作用
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方面起著直接的、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學生主要靠教師的授課來學習美術,這是一個關鍵因素。下面是筆者關于教師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建議:
3.1 要有活躍的課堂氣氛,美術課根據其自身特點來說,本來就是一個自由度較廣的學科,它沒有過于嚴格的評判標準和范圍準則,這也給了美術教師個人以更多的發揮空間。所以,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動手、動腦,放寬評價的標準,從各個方面入手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3.2 技法在普通美術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美術教育認識到美術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以及運用美術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還可以促進其發展,這可以從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中得以體現。還有就是通過美術活動抒發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使學生成為品格高尚、全面發展的人。
篇9
一、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法律素養
要提高教師尤其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法律素養,這是有效實施法律教育的必備條件。很難想象一個自身對法律毫無感知的教師如何傳授學生法律知識,更何至于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提高教師的法律素養,可通過組織教師開展法律知識繼續教育培訓、自學或參加法院旁聽等形式來達到。
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在教學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一是樹立“學生是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主導作用”的觀念,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化為積極主動的求學;二是使教師認識到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而不僅僅是傳授法律知識,即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教育;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書”和“育人”密切結合,相輔相成,避免教書和育人相割裂。
三、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法律課的實效
法律知識本身較為枯燥,法律概念具有抽象性,這就要求法律教師應在教學中,適當地引進案例進行教學,選用生動有趣,符合中學生特點的典型案例,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感性認識,來幫助學生理解法律知識,把抽象的法律知識變成了活生生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在教師假定的情景中,讓學生接受法律知識并初步培養學生的法律情感。例如:在講授“隱私權”內容時,可以列舉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閱子女日記和擅自折閱子女信件的事情,想一想:(1)父母的做法正確嗎?為什么?(2)如何避免這類事件的發生?(3)你認為應該如何尊重別人的隱私?
教師在教學中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案說法、以案解法、法案結合來組織教學,并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掌握法律知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的目的。此外,教師要盡可能地開展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識教育的專題講座和報告等,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四、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人生追求目標,增強中學生的公德意識。
道德與法律的同質性和功能上的互補性以及兩者界限的模糊性是道德與法律進行一體化運作可行性的基礎。雖然道德與法律有很大差異,但在規范這終極意義上兩者先天是兼容的。而且我國傳統社會中的“禮”,這種倫理法律化低成本高效運作的歷史為我國法制現代化提供了道德與法律一體化運作的歷史實證的先河。尋找道德與法律的契合點,通過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這將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
五、構建中學生法制教育網絡
篇10
關鍵詞:中醫藥;中醫養生;知識管理;本體;語義網;知識服務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16.04.026 [中圖分類號]R212;TP182 [文獻標識碼]A
如何基于中醫養生學的理論體系對各類具體的知識資源進行合理組織,是中醫養生知識管理的核心問題。另外,中醫養生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何面向百姓提供權威、準確的中醫養生知識服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下文帶著這些問題,分析中醫養生知識管理的現狀并提出未來的發展思路。
1中醫養生知識管理的現狀
中醫養生學是中醫藥理論和知識體系的一個重要的分支。中醫養生知識共享多通過師徒承襲和行為影響的方式進行。將中醫養生名家的隱性知識轉換為顯性知識,進行妥善保存和廣泛傳播,是中醫養生知識管理的核心任務。中醫養生典籍是承載中醫養生知識的主要載體,兼具學術價值、文物價值和實用價值,在養生文化傳承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中國中醫古籍總目》[2],現存的涉及養生理論的古籍約有600種。當代中醫藥工作者正致力于對這些古籍進行搜集、整理、校點和收藏,挖掘其中寶貴的養生知識。作為其中的一項代表性工作,曹洪欣、張志斌等從現存的中醫養生著作中挑選出代表性、富有原創性的品種,以最佳版本為底本進行精心校點,編成《中醫養生大成》[3]這部著作。由于典籍歷時已久,紙質易破損的特殊性,限制了人們對古籍的利用。為此,中醫藥工作者開展了中醫養生古籍的數字化工程。例如,范為宇等構建了“中醫古籍養生數據庫”,對110種古籍進行數字化處理,并通過互聯網提供古籍檢索和閱覽服務[4]。又如,臧知明[5]根據《黃帝內經》的語言特點和思維方式,提出了《黃帝內經》養生知識的表達模式,初步構建了《黃帝內經》養生知識庫。這些工作表明,數字化技術為中醫養生古籍保護及知識利用提供了有效方法。當代中醫藥工作者還撰寫了大量的學術論文、教材和專著。以“中醫養生”為檢索詞,可從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中檢出12477篇學術論文以及121本圖書,其中包括劉占文主編的《中醫養生學》[1]、郭海英主編的《中醫養生學》[6]、王玉川主編的《中醫養生學》[7]以及吳翠珍、張先庚主編的《營養與食療學》[8]等。劉占文、馬烈光還編寫了漢英雙語教材《中醫養生學》[9],它有助于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快中醫藥國際化進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出現了許多與中醫養生知識相關的網站,包括中國養生網、大眾養生網、養生常識網、光明養生等。"中醫養生學"的專題學習網站成為養生知識教學的一種新模式[10]。另外,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普及還催生出許多中醫養生的移動客戶端軟件,包括過日子、中醫養生、健康養生寶典、365健康養生、中華養生等。信息技術為實現中醫養生知識服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個人健康管理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思路
中醫養生知識資源本質上都是通過自由文本表達的顯性知識。該領域現有的“數據庫”和“知識庫”實質上屬于文獻庫;這些文獻庫在經過文獻標引之后可支持更好的檢索,但本質上仍是基于文獻的。該領域的網站和移動客戶端軟件也是圍繞“文獻”提供檢索和閱讀等服務。因此,中醫養生知識管理本質上仍是基于自由文本的。自由文本是人類表達知識的自然手段,但其內容難于被計算機直接處理,這就影響了知識處理的效果。這也是信息技術界公認的制約知識管理技術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可從術語標準化入手,突破自由文本所帶來的知識管理技術瓶頸。中醫養生領域所使用的術語仍然存在含義模糊、一詞多義、一義多詞等復雜現象,需要進一步加以梳理和澄清。近年來,本體(Ontology)成為實現醫學術語規范化的一項新興技術[11]。本體技術源于信息科學,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指知識表示和推理理論)[12]。本體在生物醫學領域和中醫藥領域都得到了成功應用,但目前尚未出現面向中醫養生領域的本體[13-14]。通過構建中醫養生本體,可準確表達中醫養生的概念體系,系統梳理中醫養生的術語資源。若能建立一個條理清晰、結構合理、邏輯嚴謹的中醫養生領域本體,則可基于概念體系對該領域中醫養生知識進行組織和檢索,從而提升知識管理的有序性。語義網(SemanticWeb)是一套與本體相配合的技術體系,它為本體在互聯網環境中的實施提供了豐富的規范、技術和工具[15]。可采用語義網技術,基于中醫養生本體構建領域知識庫,整合中醫養生知識資源,實現領域知識的結構化;接下來,可基于本體對文獻內容進行深度語義分析,從文本中摘出與中醫養生相關的論述,對文本內容進行半自動的語義標注,建立文獻的主題索引和分類索引,支持用戶快速檢索到相關文獻,準確定位到相關內容;進而,研發面向結構性知識的計算機處理技術,逐步實現知識管理系統的智能化,面向社會大眾提供個性化知識服務。
3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