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案格式范文

時間:2023-04-03 05:45: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案格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案格式

篇1

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努力把我校建設成為具有獨特辦學特色的品牌學校,我校決定開展“問題導學型課堂改革”活動,積極借鑒山東昌樂二中成功課改經驗,特別是“分組學習,小組競賽”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我校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構建適合我校實際的新型教育教學和管理模式。為了保證這一活動的順利發展特制訂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1、樹立“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的教育理念,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2、優化課堂結構,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構建起“分組學習,小組競賽”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加強教學精細化管理,切實落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學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和新課程改革。

二、課堂教學改革具體內容

(一)小組建設

1、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成立學習小組:

(1)成立學習小組,以月考和期末成績為依據,將學生平均分成N小組,每組六人,按組排序,按序排座。每組設小組長一名,副組長一名。

(2)、明確小組長職責:不但要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更要協助老師落實小組學習任務,起到組織和監督的作用。

(3)、組內科學建設: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率,組內每個成員都給分配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方法一:將小組分為討論的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言代表等,一定時間后,角色互換,使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方法二:依據學科將小組成員分為不同的學科組長,在上某學科時,班級學科班長做好發言記錄。小組的學科組長也要組織、記錄等,組長監督并協調。小組學科組長將記錄結果上報學科班長,學科班長核實記錄情況,并上報當天班級值日班長,做好統計。方法還有很多,結合實踐,靈活運用。我們鼓勵組員要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及時補充修改自己的看法。可采用計分的形式,調動同學的積極性。讓每個人在活動中做到:會自主學習、會傾聽、會表達、會討論、會組織。保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讓每個學生都能承擔他個人對小組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4)、

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組間、組內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競爭活動,實行不同等級的計分制。

(5)、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日記,每日填寫。加強學習小組的考核評價,實行組間量化管理辦法。

(6)、建立起科學的評價機制。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

(7)、班內每天設一位值日班長(由學生輪流擔當),負責統計班內當天的課堂情況及評價情況。每周設一位值周班長(由各班干部擔當),負責統計班內一周的課堂情況及評價情況。

2、學科學習科研小組:

(1)、成立學科學習科研小組,成員由科任老師、學科班長、各組的學科組長。

(2)、每周召開一次科研小組研討會,學科班長組織,任課教師參加,反饋同學們在近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商討達成解決辦法。

(3)、在課堂上幫助B層、C層同學解決疑難問題,主動展示、點評、質疑和拓展。

(4)、在課下檢查各小組筆記本的整理、典型題目本的整理,組長負責協調每天各科的作業量。

(二)

學案導學

1、教師備課變“教案”為“學案”

教師站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編寫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學案設計要符合學生自學的認知規律和課堂教學規律,教師就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科學補充教材。為學生設計課堂自主學習的方案,減少了教師的無效勞動,增強了備課的實用性。關于學案設計的格式,可參考其他學案執行。

2、教學方式體現教師主導

學案式教學,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體現的是教師的導和幫,學生的學是主旋律,教師的幫是畫龍點睛,學生的“學”與老師“幫”協調互補,學習過程規范有序而有實效。

3、學習方式體現學生自主地位

學案教學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用學案教學,學生是在老師的組織下,依據學案的設計編排,環環緊扣步步深入地進行自主的學習。

(三)逐步完善“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

“問題導學型課堂”的教學流程包括明晰目標、學案導航、釋疑解難、點撥提高、當堂訓練、反思提高六個環節。

明晰目標是教師每節課必須首先出示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和方法。

學案導航就是教師將“知識”設計成幾個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編寫成學案,讓學生根據學案閱讀教材或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閱讀教材的重難點,從而使學生理解本課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對本模塊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初步構建起知識體系。

釋疑解難是對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小組內進行充分的交流,使學習內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組內得到解決,記錄員作好記錄,以備展示,并找出本組未解決的問題。

點撥提升是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讓中差生尤其后進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展示,學生找錯誤,或比較自己做法,自由更正,各抒己見。在展示交流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因和更正的道理;引導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指導以后的運用。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所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決問題,形成結論。

當堂訓練是通過完成課堂作業,檢測每一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了學習目標,讓學生在檢測中查找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和錯誤。當堂訓練要重在打好基礎,讓學生通過緊張的口頭或書面練習來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向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深化。

反思提高是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找出教學過程中的困惑與問題并解決這些困惑與問題。鍛煉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學會在反思中成長。

三、課堂教學改革的步驟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2月10日——2012年2月26日)

1、成立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2、組織教師學習“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各教研組開展學習心得交流會。

3、制定出《抱龍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驗總結階段。(2012年2月27日—2012年3月18日)

1、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以備課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編寫學案,逐步完善我校的“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

2、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深入課堂聽課、評課,針對教改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指導、組織教師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和探索活動。全體老師相互聽課,取長補短。

3、實行課堂反思制度,任課教師每堂課后要有短小的課后反思和教學心得體會,總結教改成敗,糾錯揚優,使教改走得更快、更好。

4、建立學生成長日記,記錄學生每一天的自學情況。各班安排專人檢查。

5、收集整理好各項過程資料,整理好各項檔案。

第三階段:實施階段(2012年3月19日—7月)

1、全面實施“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

2、誠邀教研室領導對我校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指導。

3、大面積提高學生能力及成績。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保障措施:

1、成立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課改工作的領導

長:劉

副組長:張雪冬、董慷

員:梁海山、芮青城、高震、蘭宗國、魏超華

潘之業、楊振峰、申斌、魏華飛、張梅英

2、組織好教師的培訓工作,著力抓好教師的校本培訓。教師認真參加各年級組織的或積極自發地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指導自己教學活動,樹立起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觀念,為課堂教學改革奠定理論基礎。采取課堂教學觀摩、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教師解決課改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3、各教研組認真組織研討課和展示課的備課、聽課、評議等活動。

篇2

一、 讀詩

逢詩必讀,朱光潛說:“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詩歌,尤其是古代詩歌,因學生古文閱讀能力差,無法掌握其中一些重要的字詞含義,影響了學生對詩歌字面含義的理解;另外學生因為讀詩少,不能把詩歌含蓄精煉的語言通過形象思維擴充、豐富,這又使學生無法體會詩歌儉省的語言所傳達的強烈、復雜而豐富的情感。因此,要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必須先從讀詩開始。為了培養學生會讀詩,我對學生讀詩具體做了以下安排。

1、 誦讀:遇到詩,都要動之于心出之于口。根據對詩歌的初步感知,通過誦讀不斷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幷盡可能地美讀,以增強對詩歌的感性認識。如:韋應物《聞雁》“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學生通過誦讀就能加深對這首詩歸思之情的理解,如能有感情的誦讀,則能進一步體會到作者在冷落清秋節的思歸的凄楚之情。

2、 細讀:借助工具書,或查找資料,掃清詩歌的文字、文化障礙,準確把握詩句的字面含義,為真正的讀懂做準備。如:虞世南《詠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其中“緌”字就需借助工具書才能準確把握其“帽帶結好后掛在頷下的部分,蟬的嘴像掛在頷下的帽帶”之意。這樣才能為進一步把握本詩托物而言“品格高方能名聲遠”之志打下基礎。

3、 品讀:詩的語言含蓄精煉,需要讀者揣摩領悟。古人曾說“以意逆志”,即以讀者之“意”去“逆”作者之“志”。也即讀者與作者有了思維的碰撞和心靈的交流。讀詩時,要根據詩句字面的含義把文字轉化為畫面,從而填充詩句間跳躍而形成的空白豐富再現詩人所創造的藝術形象,求得詩句之外包含的不盡韻味。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盡長江天際流”。如學生能展開想象,設定情景,那友人已坐船離去,然自己仍在江邊癡癡凝望,不忍別離的珍重友情、略帶憂傷的獨特人物形象就躍然紙上。

二、 講詩

完成了上面讀詩的幾步,僅僅能達到對詩歌有了感覺,還談不上真正的讀懂,當然更談不上鑒賞和評價了。要使學生在“懂”上更進一步,這就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詩家語”的特點,講解一些寫詩的技巧和方法。

1、 講意象。要對詩歌懂得深透一些,更接近詩人本懷一些,就需要把握詩人的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就是用具象的形象來表達抽象的情感,這些形象與情感的契合便構成了詩的意境。讀詩就是通過對意象與情感契合關系的體察來感悟詩的意境,領會詩的情趣意旨。因此,教與學生準確把握意象內涵的方法是必要的。如:虞世南《詠蟬》中主要有三個意象:蟬、清露、疏桐。露水晶瑩清亮會使人想到純潔;高大的疏桐,讓我們聯想到古說鳳凰非梧桐不棲,由此足見梧桐的高潔;然蟬這一意象,我們則需根據詩境“蟬飲清露,棲于疏桐,聲音清亮”來把握其地位高、品格高。需要注意的是把握意象,一是要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一是要注重知識的積累。還需清楚同一意象可能表達多種情感,如:“月”既傳思鄉之情,也抒凄涼之意,還表歷史永恒,人事全非的歷史感慨。而多種意象也可表達一種情感,如:“蟬”“月”“秋風”“楊柳”“杜鵑”都可表達凄涼之情。這樣講讀詩歌,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根據詩境準確把握意象所要傳達的情感。

篇3

關于印發《貢井區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教育局,各學校(含托幼機構),各食藥所:  

為進一步推動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學校食品安全,現印發《貢井區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請遵照執行。

自貢市貢井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16年6月23日

貢井區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

為深入推進我區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品安全管理科學化、規范化,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主管責任和監管責任,確保學校食品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落實地方政府、主體單位、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四位一體”責任,細化至每個區域、每個地段、每所學校(含托幼機構),形成網格責任圖。各責任主體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認真履職齊抓共管,學校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經營,確保學校師生食品安全。

二、網格化管理工作目標

(一)落實責任,形成合力。按照“屬地管轄”原則,明確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職責并落實到責任人,上下級網格聯動,形成管理合力。

(二)規范管理,守法經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規范學校食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三)及時處置食品安全事件,回應社會關切。群眾投訴舉報能夠及時調查處理,重大問題和突發事件能夠及時發現、上報并采取與職責相符合的應急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保障學生食品安全。

三、網格劃分及主要工作

按照屬地管轄落實網格化管理措施的原則,建立三級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以下簡稱網格化管理)。

(一) 一級網格

一級網格,即區級網格。責任主體為貢井區人民政府,成員單位為區教育局、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區政府:對區級網格化體系建立運行和全區學校食堂建設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負總責。1、建立一級網格,指導、監督、考核全區網格化管理工作。指導監督二、三級網格化管理建設和運行。2、領導、組織、協調實施全區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專題研究全區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突出問題,指揮學校發生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提供改善區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條件的資金和項目。(責任人:分管教育工作副區長、分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副區長、區食藥安辦主任)

區教育局:對全區學校的網格化建設管理負責,對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負主管責任。1、網格化建設管理具體責任,明確責任人、責任范圍、工作職責;指導、監督、考核各學校的網格化建設和管理工作。2、建立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督促學校落實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度和責任。3、組織所有學校(含托幼機構)學校校長、副校長、首席食品安全員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全年不少于2次)。4、處置學校發生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和輿情應急事件,組織開展好學生醫療救治、情緒安撫、事故現場控制、輿情應對工作。 5、全面實施學校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標準化食堂建設等工作,確保2018年轄區義務段所有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級達B級。 6、督促教育局相關人員和學校使用信息化管理措施,發揮“明廚亮灶”社會共治平臺作用。7、確保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不對外承包。8、區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全區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網格化管理體系建立運行,以及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1、承擔網格化建設管理具體責任,明確責任人、責任范圍、工作職責;指導、監督食品藥品監管所網格化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2、開展或組織食品藥品監管所培訓校長、副校長和首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并隨機抽查考核學校自主培訓效果。3、實施春季、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每年對行政區域內學校雙隨機檢查面達20%以上。4、處置學校發生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和學校食品安全輿情,組織對操作人員健康狀況,加工操作過程、食品存儲、餐用具使用是否規范、加工環境是否存在污染源等事故原因調查,對疑似問題食品及食品原料、餐用具、留樣食品抽樣檢驗,并協助衛生疾控部門開展以學生近3日共同就餐史、發病時間、臨床癥狀、留取病人嘔吐物、排泄物檢驗為主要內容的流行病學調查,查處違法行為,完善監管措施。5、實施學校食堂和食品小賣部的許可證審批、食品監督抽樣檢驗、違法行為查處、督促學校履行主體責任等行政監管工作。6、督促教育局和學校推進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和使用、量化分級B級食堂創建、明廚亮灶工作。7、區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它工作。

(二)二級網絡

二級網格,即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行政管轄區域,責任主體為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成員單位為區教育局、各食品藥品監管所。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轄區網格化建設管理和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負總責。1、負責二級網格的建立和運行,明確本級人民政府網格化管理責任人員和工作任務,責任人員責任包干到學校。2、組織實施轄區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3、協調處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中現場維穩控制和醫療救治工作。

區教育局:明確本系統在二級網格中的具體責任人。具體責任人職責是: 1、指導、監督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2、組織轄區所有學校(含托幼機構)學校校長、副校長、首席食品安全員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對每個學校日常檢查全年不少于3次。3、督促學校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主體責任落實,推行學校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學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標準化學校食堂建設、量化分級B級單位創建、明廚亮灶建設工作。4、指導學校處置食品安全應急事件。

食品藥品監管所:依法實施學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1、每所學校確定2名監管人員負責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建立學校食品安全監管檔案和風險臺賬,做到家底清、情況明。2、與學校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明確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督促落實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學校全面推進學校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建設、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工作、量化分級B級單位創建、網格化管理建設工作。3、開展或配合區局培訓校長、分管校長和首席食品安全員并抽查考核學校自主培訓效果。4、日常巡查頻次由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等次確定(A級全年不少于1次,B級全年不少于2次,C級全年不少于3次,未評級全年不少于4 次),做好巡查記錄、依法處置問題。5、實施學校食堂食品監督抽檢或快檢。6、處置食品安全應急事件。事發2小時內,初步核實情況后上報區局,在區局指導下對操作人員健康狀況,加工操作過程、食品存儲、餐用具使用是否規范、加工環境是否存在污染源等開展事故原因調查,并協助衛生疾控部門開展以學生近3日共同就餐史、發病時間、臨床癥狀、留取病人嘔吐物、排泄物檢驗為主要內容的流行病學調查、協助醫療救治、現場控制及食堂消毒工作。

(三)三級網格

各學校(含托幼機構)為三級網格責任主體,依法對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負主體責任。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長、首席食品安全員、食堂負責人及餐飲服務從業人員為網格化管理具體責任人,做到定崗、定人、定責。

校長:1、依法取得校長為法定代表人的《食品經營許可證》。2、建立學校為單位的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機構、任命首席食品安全管理員,明確校長、分管校長、首席食品安全員崗位職責,并對工作運行、人員履職進行督查考核。3、依據《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規定,建立和落實食品安全自查、首席食品安全員、教師陪餐、家長(學生)委員會監督、從業人員管理、食品加工過程等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切實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崗位職責,自查評估風險,完善整改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每學期期初和期末向食品藥品監管所和教育局遞交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報告。5、實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量化分級B 級單位創建工作。6、組織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培訓,全年不少于40小時,開展師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7、制定食品安全應急預案、處置學校食品安全應急事件。組織人員分別開展學生醫療救治、學生及家長情緒安撫、封存保護食品加工現場待協助調查、保存病患學生用藥前嘔吐物和排泄物、關注和應對輿情等工作,并在2小時內報告區教育局和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副校長、首席食品安全員: 協助校長履行職責,落實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項制度和要求。主要工作:1、加強食品服務從業健康管理和培訓。2、制度分解到崗位、責任落實到人,每天開展綜合檢查和考核。重點把控從業人員晨檢制度、食品原料采購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制度、設施設備消毒及維護制度、食品儲存制度、食品留樣制度、食品烹飪制度的落實,防范食品加工操作不規范造成食品安全事故。3、明確人員使用食品安全信息化軟件,登錄系統上傳食品安全管理數據。4、發現學校食品安全應急事件第一時間報告校長,通知封存保護食品加工現場,通知食堂從業人員返回食堂協助事故原因調查。

食堂餐飲服務從業人員:熟練掌握和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保持身體健康上崗,重點防范加工過程中細菌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1、健康體檢合格,不得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安全病癥上崗操作。2、保持良好個人衛生要求,穿戴干凈的工作衣帽、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食品行為后勤洗手、不得在食品處理區從事可能污染食品的行為。3、采購食品原料索票索證,食品添加劑使用實行“五專”管理,食品加工過程中生熟食品及用具不發生交叉污染,食品存儲生熟分開、符合存儲溫度和環境要求,食品烹飪燒熟煮透,對制冷消毒設置定期檢查維護,餐廚垃圾日產日清、建立處置臺賬,食品加工區域“防鼠、防蠅、防塵”措施健全。4、除高校食堂外,禁止加工經營冷葷涼菜,嚴禁采購、儲存、使用亞硝酸鹽,嚴禁違規加工制作野生毒覃、發芽土豆、霉變紅薯、鮮黃花菜等高風險食品,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漿等食品時需要燒熟煮透。禁止《食品安全法》規定的12類食品生產經營行為。5、食品留樣品種齊全、數量100克以上、留樣器具經清洗消毒后密封保存于專用冰箱48小時。

四、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6年6月12日-6月 30日)

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制定《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動員大會,積極營造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氛圍。

(二)全面實施階段(2016年  7月 1 日—11月30日)

一、二、三級網格責任主體和成員單位分別確定責任人、工作人員以及其職責和任務,確保每個區域、每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員。各網格責任主體和成員單位整理網格化管理人員信息、工作職責,管理區域繪制網格化管理責任圖。

全面啟動一、二、三級網格運行,組織重點檢查,檢驗運行效果,并及時補充完善,使之迅速進入常態化。

(三)總結驗收階段(2016年12月)

認真總結分析推進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思路,對一些具有指導和借鑒作用的經驗和做法認真總結,精心提煉和推廣。

五、實施網格化要求

(一)組織領導

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是切實落實管理責任的有效措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一級網格成立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分管教育和食品安全的副區長擔任組長,教育局、食品藥品監管局主要領導擔任副組長,教育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分管學校食品安全副局長及相關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網格化管理建立和運行的組織協調工作。二、三級網格成立網格化管理工作組,由責任主體負責人擔任組長,成員單位相關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組成,具體實施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

(二)運行要求

各級網格要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細化責任,全力抓好落實。學校要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欄中公示本校網格化管理責任人和職責。

上下級網格之間要簽訂學校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責任書,明確管理職責和責任人。

上級網格內成員單位對應指導下級網格內成員單位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實管理責任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同級網格內成員單位建立信息互通、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三)督查與考核

上級網格督查下級網格工作,由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實施,對網格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通報,督查情況納入年度食品安全目標考核內容。

篇4

這在案例教學課中體現的尤為顯著。以專題形式開展課堂“參與式”案例教學并輔之以校外形式開展參與實踐教學對于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模式;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當前,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教學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因為校園思想政治理論課正肩負著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職責,是對學生開展教育的主要陣地。教育教學的改革旨在從根本上改變思政課的教學模式,從而推進思政課程的實效性。筆者認為,在思政課案例教學中推行“參與式”實踐教學模式,將有助于增強思政課程授課的實效性。

所謂“參與”是指個體卷入群體活動的狀態,既包括個體在認知和情感方面的投入,也包括個體與其他個體之間的互動,個體受群體影響以及個體影響群體的方式和程度。而“參與式”實踐教學,是相對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言的,它是指在師生之間營造參與的氛圍,通過實踐使學生親身體會學習的精髓,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認識以及行為和判斷,并且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一種有效教學活動,這是當前課程改革一項重要的課題。

案例教學是思政課中一項重要教學改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在其授課中探尋教學模式的革新無疑是十分必要的。案例教學的改革首先是要在師生之間建立一個平臺,圍繞平等、開發的學習態度進而推進學習的實效性。通過在授課中嘗試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對道德、法律知識的認知和興趣,進而讓學生通過理智活動主動進行開放性、參與式實踐,提高實踐能力,獲得成熟的法制觀的自我教育。具體改革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模式展開:

(一)以專題形式開展課堂“參與式”案例教學

1.教師根據當前政治思想教學的熱點和理論知識編寫案例,并在課堂上以專題形式開展教學。

傳統教師授課,往往是按章節依次講授,“參與式”案例教學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針對學生的興趣,選擇現實的熱點案例,由學生來分析和解決案例,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這樣老師的教學思路得到了拓展,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延伸,更促進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這種“參與式”課堂構建了和諧的、開放的、自由的課堂環境。

案例教學最大的優點在于典型案例的選取,案例是課程的關鍵,并且在理論與實踐中搭建起知識的虹橋,增強了理論的易懂性,并且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和信念的培養,這對于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2.教學案例要突出熱點與重點,緊密結合理論知識,突出“參與式”案例教學的價值。

眾所周知,德育知識的更新是很快的,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選取案例要注重案例的實效性和有效性。力求將知識融匯到實踐中去,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通過現實生活中實例的選擇,增強案例課教學的實務性,突出了案例教學的價值,從而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以校外實踐形式開展“參與式”案例教學

1.實踐教學法

在現有思政課程教學中,可以推進校外實踐教學活動,以促進教學改革。可以組織學生實地旁聽青少年犯罪案件庭審現場,旨在直觀的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及道德規范情結。因為實地聽審可以使學生感受莊嚴的法庭氛圍,親歷庭審現場,熟悉庭審環節,感悟法律的嚴肅與莊重,從而產生對法律的崇敬之情。聆聽一次法庭的庭審過程,心靈就會受到一次強烈的震撼,這種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是課堂教育所永遠無法比擬的。傳統的教學課堂受到場地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對知識運用的直觀性很差。能夠有計劃的開展典型案例的實踐教學,無疑對教學效果的推進很有幫助。雖然在傳統課堂上我們也選擇光盤及教學片等等,但這種模式不能增強學生的實地感,更無法感受到庭審現場嚴肅莊重的氣氛,因此組織學生有針對性的參與青少年案件庭審旁聽還是十分必要的,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課外到社會中、社區里參與實習實踐,親身經歷實務訓練。除了帶領學生參觀思想政治教學的成果展,同時學習德育先進人物。最為有效的是老師帶學生親自深入社區、農村等實踐場所,去體驗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務過程。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學會用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法律及道德素養。

2.模擬案例教學法

在很多學校往往還會利用模擬案例組織學生參與案例教學模擬現場,通過模擬參與到案例教學中,圍繞一個典型案例,將教學內容與知識引入課堂。通過這種模擬案例教學形式,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度與角色感,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對于學生法律知識的鞏固以及敏捷法律意識的提高都有大有裨益的。學生能親身體會案例中各個角色的重要性,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性,從而有效開展了學生的法制教育。這對于案例教學更突出了“參與式”的重要性,同時對推進課程教學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是當前思想政治教學中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具有直觀性、有效性。思政課中采用各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通過對案例的體驗和解決,增強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在思政課中的實踐能力、參與能力和合作意識。

篇5

關鍵詞:藥學專業;“教、學、做”合一;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05C-0029-04

藥學職業教育專業培養的是面向醫藥行業一線工作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其涵蓋的專業知識涉及藥物的研發、生產和監管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在創新藥物分子的發現、中藥及民族藥物現代化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來,我們習慣采用“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結果必然導致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不能馬上適應工作環境,工作很難上手,這與我們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的目標相背離,也不利于為地方醫藥產業服務。為此,針對《天然藥物化學》這門課,筆者以“教、學、做”合一理論為指導,從教材編寫、教學活動安排,到教學模式的實施保證等方面進行個案性實踐應用的研究,意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地方產業發展的需求。

一、“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內涵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是教育教學思想的精髓之一,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他說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他的基本主張就是: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做既是教的中心,也是學的中心。可見,“教、學、做”合一是以“做”為中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堅持以“做”為中心,教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才能使職業教育緊扣生產一線,實現教育與生產、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也才能使學生在知識結構、動手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生產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只有在生產一線、在一定的職業環境中才能獲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譬如游水的事,應當到池沼里去學習,不應當在課堂上教授。倘若只管課堂的教授,不去實習,即使學了好幾年,恐怕一到池里,仍不免要沉下去的。”

二、“教、學、做”合一

教學模式在《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事怎樣做就怎樣教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先基礎知識后專業知識再實踐教學,教學內容始終擺脫不了以學科知識為中心,教師為知識而教,學生為知識而學的格局。這種以知識體系為主線,課堂教學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模式,必然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知識與能力的不匹配。以《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教學為例,原先的教學內容僅停留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實驗室的實踐,研究性很強,對學生而言既難學又不實用。為了貼近實際,便于教與做的有機結合,我們在《天然藥物化學》學習的基礎上,編寫校本教材,增加了《中藥提取與分離技術》課程,在編寫校本教材時,遵循“事怎樣做就怎樣教”的原則,具體做法是:

1.考慮到“學習”和“工作”的充分融合,在編寫教材時由“工作”決定“內容”。如我們在工作中接觸到中藥代煎技術、中藥配方顆粒,而這些內容現有教材基本涉及不到,于是就將它們添加進去,做專門介紹,諸如“什么是代煎技術”、“代煎技術與傳統煎煮技術比較”、“什么叫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配方顆粒有哪些特點”等內容。

2.考慮到“必需夠用”。課堂內容選擇上不求多只求實用,選擇中藥加工崗位所必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作為課堂內容。

3.考慮到知識的“連貫性”。在內容的組合上,增加了中藥提取前的預處理,并將原有知識外延到中藥生產中的工藝流程、使用的設備,以及生產一線廣泛推廣使用的新技術、新工藝。如微波輔助萃取技術、CO2――超臨界萃取技術、生物酶解技術等,充分展現天然藥物化學的誘人前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天然藥物化學的研究(見表1)。

(二)事怎樣做就怎樣學

以往的實踐教學是以“基礎實驗技能訓練臨床見習頂崗實習”模式進行,實踐教學活動以校內實驗、實訓為主,缺少與行業企業間的緊密聯系與互動。以《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為例,一般都安排在第四學期開設,等到學生見習、實習,已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所學知識大部分已經遺忘。針對這種現狀,我們采用“現場教學法”,即將課堂搬出去、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的形式,讓學生帶著任務和問題,到醫院、到企業、到生產一線,通過觀察、調查、實地操作,獲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如學完中藥材預處理章節的內容后,去南通三越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實地參觀中藥飲片加工的全過程,并讓學生親手進行中藥的稱重、切片、干燥、包裝等操作;學完浸提、蒸餾、蒸發等內容后,去南通中醫院湯劑加工部,觀看中藥煎煮全過程及所用的設備,鞏固理論課上學過的相關原理;學完萃取、離子交換等內容后,去南通精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看生產設備,了解工業流程、工作原理、機械操作等(見表2)。這種在“做中學”的現場教學形式,將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可信,將枯燥無味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用腦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鍛煉,促進其平衡發展。

三、“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一)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實施中,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將課堂拓展到工廠車間,在真實的職業氛圍中進行學習,沒有了黑板,沒有了固定座位,使學習變得更加靈活,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學生在學習手記中紛紛寫道:“學到了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受益匪淺”,“百看不如一練,自己動手,終身難忘”,“感謝教師的精心組織,希望更多地走出校門”等。同時,我們也看到,“現場教學法”帶有松散性,課堂難以控制,我們的教師要有預見性,事先要做好功課,精心設計、策劃,使每位學生都動起來,都有收獲。

(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社會接觸少,對企業生產、藥品經營、行業的發展趨勢了解甚少,缺乏在一線操作的經歷和經驗,從而動手能力不足,進入社會后不能馬上適應,對工作不能很快上手。在“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現場觀看且實地操作,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舉一反三,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團結協作,培養團隊意識,使專業理論知識、藥學服務技能、專業操作能力同時得到提高,從而提升了綜合能力。

(三)拓寬了學生就業渠道

以往學生就業主要是靠學校組織招聘會,用人單位來學校宣傳這一渠道,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了解不多甚至雙方都很陌生。現在由于“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嘗試,學校增強了主動為企業服務的意識,摸清用人單位的“脈搏”和“興奮點”,實現了與企事業單位的全面互動與深度接觸。目前,學校已經與南通精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三越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國藥控股南通有限公司、南通濟生堂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蘇中醫藥物流、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等20多家單位成為合作伙伴。“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綜合能力明顯提高,并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有的用人單位提前來校預定畢業生,有的單位在實習結束后直接就將學生留下來繼續工作。

四、“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實施保證

(一)培養教師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則是設計師、總導演,除了具備較高的素質、能力外,還要有超前的理念和豐富的教學、工作經驗。隨著“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界限在逐漸淡化,教師僅僅熟知單學科的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熟悉相關專業的知識,甚至更多的學科知識,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實施“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關鍵是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筆者所在學校已配備了一定數量的“雙師型”教師,同時安排專業課教師定期到企業、事業單位參加實踐活動,每學年累計不少于1個月,并且聘請有經驗的一線技術人員作為學校兼職教師,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有效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知識積累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二)編寫教材

沒有配套教材,“教、學、做”合一模式的實施就猶如“空中樓閣”落不到實處。傳統教材多是以知識點作為要素,按照知識點的重要程度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教材內容無法滿足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職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要求。因此,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的過程中,遵從“實用”“有用”“夠用”的原則,在內容的編排上跳出了學科體系的框框,以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求為依據,以學生今后在工作過程中用到的基本操作能力作為主線組織教材內容,幫助學生獲得企業關注的崗位知識和工作經驗,滿足用人單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同時,還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握本專業最新信息,這樣才能保證知識不陳舊、不落伍。

(三)打造教學場所

國外很多職業學校已經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教室和車間連在一起,目前國內的職業學校正在向這個方向努力。藥學專業與純工科、理科不一樣,有它的特殊性:一是工作場所要有特定的職業氛圍;二是醫藥實驗設備更新速度快;三是教學場所多樣性,可以是工廠,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醫院等。陶行知先生強調“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教學場所是圍繞“教、學、做”合一模式開展的,哪種場所有利于“教、學、做”合一,就將課堂搬到哪里。《天然藥物化學》課程采用的是“現場教學法”,也可以是“廠中校”、“校中廠”的教學模式。

(四)建立考核評價體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考核學生的知識點,考核手段也比較單一,這種模式束縛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限制了學生知識、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必須建立“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下的考核評價體系。

1.考核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考核方式以理論考試為主,實驗考核也只是停留于實驗室里操作。“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下的考核方式應是多樣化的,筆試、機試、產品展示、市場調研報告、現場解決問題或考試等都可以作為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手段。

2.考核內容能力化。

要想改變傳統的考核模式,在考核內容上就不要以知識點選取為重點,應考察學生“做”的情況,突出學生的實際職業能力的培養。在考核范圍上,不要僅限于操作技能的考核,要增加職業綜合能力的考核,如社會適應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團隊精神、獲取知識的能力及責任心、課堂參與度等,都可以作為考核的內容。同時要貼近行業標準,引入國家考證考級內容和項目,可以證代考,學生通過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參加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核、職業技能大賽等都可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依據。

3.考核主體多元化。

對學生的評價要改變以往由任課教師“一言堂”的做法,可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也可請企業、用人單位參與考核評定,使考核主體多元化。

通過以上的嘗試和思考我們體會到,“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一是突破了對學生實踐能力要求的局限性,把以“做”為中心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二是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根據職業崗位的需求確定教學內容,使學生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崗位相一致,實現專業教育與行業教育、崗位教育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與行業、崗位、社會“零距離”接觸;三是突破了實踐課在時間上的局限性,使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全面互動,進一步拓寬學校與企業間的合作空間與領域。總之,“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體現了高職教育的職業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藥學專門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滿足了地方醫藥產業發展的需求,值得我們去大膽實踐與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XU Ping & ZHANG Wei-wen & YUAN Jing

(Jiangsu Nant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Nantong 226010, Jiangsu Province)

篇6

1教材改革

根據中醫學專業的特點,結合多年改革探索,我們首次提出“中藥植物學”概念,即中醫臨床常用中藥的來源植物。并編寫以常用中藥植物識別及栽培實踐為主要內容的《中藥植物學》課本,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3]。《中藥植物學》是以常用中藥植物為對象,研究它們的形態、生理功能、栽培基本理論(包括栽培、采收、加工、炮制、中藥材質量生產規范)和北方常見中藥植物的分類鑒定及栽培,是集中藥植物鑒定、栽培、采收加工、炮制及本地區常見中藥材鑒定及栽培為一體的教材,填補國內中藥學實踐教學空白[3]。

2課堂教學改革

2.1教學內容改革中藥植物學內容很多,包括植物形態、植物分類及中藥植物栽培,為了能夠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較好的實踐技能,在理論教學中,重新安排教學內容,如精簡教學內容:以前學習過的內容、與其他學科重復的內容、或在實踐中不涉及的內容都刪去不講,比如植物的細胞即植物的組織一部分,其他學科都有涉及,且學生大都在生物學課程中學過,實踐中的應用也很少。所以,在編寫《中藥植物學》課本時,沒有編寫此部分內容,既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2.2合理利用實物教具及多媒體教學系統《中藥植物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其獨特的一面:講授內容都與植物相關,且植物材料可以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使得《中藥植物學》的教學有很強的直觀性。因此,在課件的編寫中,我們非常注意圖片的運用,每一個抽象的概念都有相應的圖片展示,對于一些可以直接采摘的新鮮植物,我們也會在上課時分發給學生,生動的圖片和真實的觸感要比文字描述的效果好很多。所以,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讓學生觀察圖片或新鮮植物,先對概念或植物產生一個直觀的認識,然后再用專業的術語進行描述,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好的直觀性,圖片、特別是新鮮植物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理論教學的趣味性,在觀察圖片和植物的過程中,感性認識能夠很快的上升到理性認識,對概念及技能的掌握更加全面和完善。

3實驗教學改革

因為《中藥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我們在課時安排及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加大投入。

3.1實驗基地建設為了達到全方位的實踐能力培養,我們建設了藥用植物園和中藥標本館。藥用植物園占地40畝,栽培中藥植物300余種,主要以北方常見中藥植物為主,也引種栽培了許多南方品種,完全能夠保證學生的實踐教學需要。在藥用植物園的教學中,我們通過實地觀察,引導學生回憶課本內容,復習并驗證已經學習的專業知識,使學生通過真實的觸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培養中藥植物辨識的實踐技能。為了使學生掌握全面的植物鑒別能力,我們與圖書館聯系,引進植物志和植物圖鑒等書籍,讓學生在植物園內利用這些工具書鑒定植物,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們通過實際操作,掌握鑒定植物的方法,更好地培養了他們的實踐技能。

3.2對植物的辨識,使學生們掌握野外辨藥識藥的技能,但也有不足。由于植物是露天栽培,大部分南方品種無法適應北方生長,且冬天植物枯萎,中藥植物的觀察受到地域和季節的限制。另外,對于中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中藥飲片的識別及鑒定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基于以上考慮,我院設計建設集植物臘葉標本、植物浸制標本和中藥飲片真偽鑒別為一體的中藥標本館。學生們不僅可以在植物園里觀察植物,還可以到標本室觀察鑒別真偽飲片,在不適宜野外觀察的季節,還可以通過臘葉標本和浸制標本觀察植物形態特征。為了保證學生們更好的觀察,我們還加大了實驗室開放力度,延長開放時間,保證學生們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4考試模式改革

針對《中藥植物學》實踐環節的重要性,我們也根據其自身特點,對考試模式進行了改革,推行形成性評價體系。每一位學生形成性評價成績包括平時表現評價、作業評價、階段性測驗環節和教學實踐活動評價,其中平時表現評價的成績占5%;作業評價環節的成績占15%;階段性測驗環節的成績占30%;教學實踐活動環節的成績占50%。形成性評價成績在《中藥植物學》課程總成績中占30%,理論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70%。這種形成性評價是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納入到考察范圍,對于平時不學,考試突擊的學生來說,在形成性評價體系下,必須要全程全心投入,認真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成績。為了更加全面的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我們也在根據中藥植物實際,摸索推行網絡考試。這種新的考試方式有幾大優點:(1)傳統的考試方式只有文字敘述題干,學生作答。但是中藥植物學的對象就是植物,研究的是植物的鑒別,如果用純文字的試題,很難全面考察學生的能力。利用網絡考試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因為網絡考試是在電腦作答,可以利用大量植物圖片,更好地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使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更好地反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實踐能力。(2)網絡考試可以通過超鏈接技術,增加試題的內容及層次。如可以通過一張圖片考察學生圖片中植物的名稱,所屬科,并延伸至科特征、科主要化學成分及本科其它代表植物以及本科中藥主要的作用等等。(3)網絡考試可以通過限定每道題的答題時間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網絡考試可以規定每道題目的答題時間,且做過之后不能再次作答,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和復習時牢固掌握知識點,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更準確的做題。

5結語

《中藥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好的利用實踐環節,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專業知識,對于中藥學的實踐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培養綜合性、復合型中醫人才的重要一環。實踐教學改革,重點不僅是實踐基地的建設,還包括思想的解放,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利用教具、推行全面的考察模式及改進考試方法,這些都是在實踐教學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幾年的改革探索,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今后也要設立校外實踐基地,通過帶領學生進行野外實踐,到藥企參觀,探索并完善適合中醫學本科專業的中藥學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9.

[2]王玉霞,胡娟娟.中藥學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2):84-85.

篇7

[關鍵詞]:中醫基礎理論 案例式教學 改革方案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技巧進行教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而《中醫基礎理論》作為中醫學中較為基礎的理論課程,教學方法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臨床研究發現《中醫基礎理論》應用案例式教學具有較大的成效。本研究對《中醫基礎理論》的案例式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旨在探討《中醫基礎理論》應用案例式教學的改革方法,以豐富教學經驗。

一、研究思路與方法

1.研究思路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點,本課題提出將《中醫基礎理論》應用案例式教學。通過設計方案、課堂實踐、問卷調查、完善方案等措施,探討出如何通過改進,設計出更加適合《中醫基礎理論》的案例式教學方法,使《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更加的生動易懂。

2.方法

(1)案例選擇法。在醫案書籍中進行選擇,包括《續名醫類案》《二續名醫類案》等,或者選擇教師在臨床實踐中的典型案例進行講解,通過錄像等形式。

(2)案例整理匯編法。將理論條目作為大綱,首先理論知識的解釋分析至關重要,隨后附上典型案例分析,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以及適當的優化處理。案例分析的過程,不是強調如何治療,而是通過案例來更好的解釋理論。

(3)問卷調查法。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別為教師自測、學生測評以及教學督導測評,其中學生測評分值最大。隨后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其中客觀測評進行分值統計,主管測評則將意見進行匯總分析。

(4)教學實施法。在教學初期,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同時進行有關案例分析;在教學中期,將問題作為重點代入案例進行分析;在教學后期,以案例本身為主進行小組討論。

二、結果

案例式教學在《中醫基礎理論》中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討論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專業課程的主干課程,是學習中醫的入門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多數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傳統教學方法的沿用必定存在其合理性,當學生出現學時不足時,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理論講授保證了其完整以及連貫。但是,傳統教學方法存在較多的弊端,由于平鋪式的講課使學生的上課熱情減退,枯燥感十足,并且使學生處于被動,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案例式教學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點。臨床研究發現,《中醫基礎理論》應用案例式教學具有較大的成效。案例式教學也稱為個案教學法或實例教學法,主要是指根據學時以及內容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案例分析進行學習、研究以及有關能力的鍛煉。目前,案例式教學盛行于國外,且逐漸成為無法替代的實效價值。案例式教學首先由20世紀美國哈佛大學的醫學院運用于醫學教學,現已成為較為常見以及廣泛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方法完全顛覆了“灌輸式”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主體,對真實的場景進行典型化處理,慢慢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使課程更加豐富和靈活,也更加的有血有肉,提高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表明了案例式教學適用于實踐教學,具有實用性以及探究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該課程是新生入學的第一門專業課程,之前學生并沒有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因此在案例運用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典型案例的分析討論,而是選擇適合于本課程的案例,根據其特殊性進行循序漸進的導入,在不同的教學時期使用不同的教學案例。通過案例的講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對于理論條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在不失案例真實性的基礎之上,對對應的所需講解的理論知識的案例進行典型化處理,同時加以文字修飾,引起了學生的注意。這樣既保留了案例的真實性,又起到了風趣幽默的作用,緊緊扣住教學主題,使案例式教學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對于《中醫基礎理論》教學方法的改革,不僅促進了中國教育的改革,更為創新型優秀中醫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醫需要人才來發展以及繼承,而人才的培養倚靠的是教育。《中醫基礎理論》作為較為重要的中醫教學基礎課程,地位顯得尤為重要。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基礎,融合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了中醫的思維模式,增強了中醫學的生命力。這樣《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價值得到了有效的體現,達成了教學改革的目標,從而使《中醫基礎理論》得到持續的創新與發揚。

綜上所述,《中醫基礎理論》應用案例式教學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為日后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值得重視并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徐朝軍,宋嵐,楊進.心胸科臨床實習案例式立體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07):102-103.

[2]藍常貢,唐毓金,謝克恭.基于器官系統模式下案例教學法在骨科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右江醫學,2015,43(02):254-255.

篇8

為落實市區兩級教育局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五個一”工作要求,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從業水平,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推動“轉作風、正教風、促學風、帶師風”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落實“五個一”主題活動,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努力實現師德師風專項整治活動的目標,保證學校教育的清明廉潔、有序高效、和諧穩定的發展。

二、活動內容:

1. 講述一個師德故事

2. 傾吐一句師德真言

3. 舉辦一次師德演講

4. 組織一次讀書分享

5. 開展一場師德觀討論

三、活動措施:

1.每位教師要高度重視本次活動,師德建設領導小組要親自抓,結合學校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2.整個活動時間從即日起到12月初結束,每位老師要按照學校的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積極地開展活動,學校要及時上傳活動報道。

3.利用工作會議、工作微信群、政治學習時間大力宣傳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明確宗旨和要求,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4.師德演講為45周歲以下教師參加,教師要圍繞主題認真撰寫演講稿。

5.師德交流會,由三年一評選的校內“最美教師”為全體教師作師德交流。注重挖掘優秀教師的閃光點,樹立一個先進典型,將先進事跡形成文字材料,舉行交流活動,用身邊教師先進事跡來影響和教育其他教師,提高活動的現實意義。

篇9

一、創建特色學校的背景與基礎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發展趨勢下,當代中國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其基本特征就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核心的社會結構的轉型,而這一轉型反映在教育領域,既構成了教育改革發展的社會背景,又對人才培養和辦學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曾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到新課程實驗階段,即新課程成為新的宏觀教育背景時,我們重新解讀這段話,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新課程改革展現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思路,從課程教學目標、課程結構內容,到師生關系、教學方法、教學形式,都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傳統的“千校一面”的學校發展狀況和學校發展戰略,已難以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為了鞏固素質教育的成果,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入,實現學生全面的生動活潑的發展,學校必須辦出各自的特色。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六年間,我區作為全省第一個素質教育實驗區,在教育觀念的轉變方面,在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

程“三大課程”體系的實施方面,在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在借鑒行知思想、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化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培養出一批批合格加特長的小學畢業生,造就出一批批具有改革意識、勇于開拓創新的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和優秀教師。在省、市、區各級素質教育現場會、創新教育現場會、學陶師陶現場會上和相關活動中,全區各小學均展示了自己一個甚至多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色項目,產生出一大批學校特色的雛形。這些具有**區特色的教育改革創新的深厚底蘊和創特色、創品牌的濃郁氛圍,給我們今天開展特色學校創建打下了扎實的思想基礎和良好的校本環境。

二、創建特色學校的理念與目標

特色學校的創建需要我們有新穎的理念:創建特色學校是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一個神圣使命。一方面,在當前新的歷史背景和教育背景下,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學校是教育服務的提供者,社會、公眾是教育服務的消費者,政府是教育的管理者,學校與學校之間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教學質量、辦學特色和安全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就成為一所學校的立身之本。學校只有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發展的歷史、辦學的方式來進行辦學,才會有生機,才會培養出有個性的創新人才。而另一方面,教育本身是一種很復雜的社會活動,尤其在深化之中的教育改革,我們對它的規律還知之甚少,尚需學校和和廣大教師勇于探索其規律,改革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嘗試全新的辦學模式。

特色學校的創建還需要我們有明確的目標:強化學校管理,豐富學校內涵,突出學校個性,提升學校品位,并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傳統,辦出自己的個性和特色,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創建各類特色學校,打造知名教育品牌。在此基礎上,用三年半左右時間,逐步形成**區的立體教育、品牌教育、強勢教育,整合和凸現以課程改革為主軸的學校教育、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的家庭教育、已擴張教育資源為目標的社區教育的三大優勢,全面拓展**教育新的發展空間,使全區30%的學校爭創省級特色學校,60%的學校爭創市級特色學校,使**區真正成為教育強優區、教育特色區。

為此,支撐和引領我們的理念及目標的指導思想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課程改革為抓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實踐精神為支撐,推動各類學校的特色建設,確保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學有序地發展我區的教育事業。

三、創建特色學校的策略與措施

我區特色學校創建策略是:縱向“三個階段”、橫向“三步推進”。

(一)縱向“三個階段”,即區級層面整體實施時間劃分:

準備階段(2004年7月—2004年12月)

1、成立特色創建組織機構;

2、進行特色創建宣傳動員、調研論證工作;

3、擬定區校兩級特色創建方案及區級評估細則;

4、與安師大教科院和蕪湖教育學院建立合作關系,給各校聘請科研副校長,通過專家引領,開展全區各校(園)特色學校創建工作;

5、審核認定各校(園)特色創建方案。

實施階段(*年1月—*年12月)

1、定期舉辦特色創建論壇,研究特色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

2、每年舉辦體藝節、科技節、素質教育開放周、特色教育現場會進行交流展示,推動全區特色教育創建工作順利開展;

3、開始對申報區級特色教育星級校(園)進行評估命名。

4、進行創建工作階段性調研、總結和表彰。

總結提高階段(*年1月—*年6月)

1、總結特色教育經驗,推廣特色教育成果;

2、繼續對申報區級特色教育星級校(園)進行評估命名;

3、召開區特色教育經驗總結交流表彰會;

4、吸收轉化特色教育成果,輻射推廣特色教育經驗,進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層次,進一步均衡特色教育發展,形成符合區情,突具特色的特色教育工作模式。

(二)橫向“三步推進”,即各校(園)分層實施具體要求:

我區特色學校的建設,將分“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三步推進。所謂特色項目,是指學校形成的單項性特色,這是特色建設的初級階段。所謂學校特色,是指學校經過單項特色的拓展,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這是特色建設的中級階段。所謂特色學校,是指在學校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學生學有特長的基礎上,將其拓展成學校的辦學個性,成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載體,這是特色建設的高級階段。創建特色學校的過程,是對現代教育理論的實踐過程,也是對學校自我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各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從學校傳統的積淀中定位特色建設的新起點,尋求適合本校發展的新優勢。

從現在起,區境內各小學都要開展此項創建工作,凡申報各級各類稱號的單位,必須先通過“**區特色項目學校”的評估驗收。

為此,支撐和引領我們的理念及目標的指導思想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課程改革為抓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實踐精神為支撐,推動各類學校的特色建設,確保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學有序地發展我區的教育事業。

三、創建特色學校的策略與措施

我區特色學校創建策略是:縱向“三個階段”、橫向“三步推進”。

(一)縱向“三個階段”,即區級層面整體實施時間劃分:

準備階段(2004年7月—2004年12月)

1、成立特色創建組織機構;

2、進行特色創建宣傳動員、調研論證工作;

3、擬定區校兩級特色創建方案及區級評估細則;

4、與安師大教科院和蕪湖教育學院建立合作關系,給各校聘請科研副校長,通過專家引領,開展全區各校(園)特色學校創建工作;

5、審核認定各校(園)特色創建方案。

實施階段(*年1月—*年12)

(六)方案評估要求

1、各校在學期初認真進行規劃(方案)的制定

各校制定規劃(方案)時,應在確定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分“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三步制定好規劃(方案)。規劃(方案)可由“背景”“目標”“可行性論證”三部分組成:

“背景”包括學校的傳統優勢,所在區域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學校特色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存在的差距等。

“目標”按照“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要求,分步制定具體目標。

“可行性論證”主要應寫學校特色建設的可行性,圍繞目標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組織領導、特色教師現狀及其建設、保障機制的建立等。

2、區教育局在年內嚴格進行規劃(方案)的審定

特色學校的創建具有嚴肅性,而規劃(方案)的制定又具有導向性,它是創建工程的基礎性工作,這項工作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創建的質量和進度。為此,各校制定的創建規劃(方案)須經區特色學校創建指導小組審定后才能附諸實施。

3、校、區兩級積極穩妥地進行申報與評估

(1)評估方案的制定。為了便于操作,我局參照省教育廳有關評估標準擬定了《**區特色學校評估標準》,并由教育科牽頭,會同區教育局有關職能科室,根據各校遞交的創建規劃(方案),在逐校確認的基礎上,開展實施工作。

(2)評估方案的實施。各校要處理好規范與特色的關系,穩定與創新的關系,要在精心策劃、運用資源、建設隊伍,創出特色等環節上根據自身特點,采取相應措施,實現“統一思想,營造氛圍,因地制宜,確定項目,配套制度,狠抓關鍵,促進發展”的32字實施方針。

(3)評估前的申報。由于各校的基礎和客觀條件存在差距,特色學校的創建進程不可能一致。為此,評估將遵循“積極穩妥,保證質量,成熟一個,評估一個”的16字評估原則進行。各校應根據創建的達成度,提前兩個月提出評估申報,并附創建專題總結。

篇10

關鍵詞:導學案;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3-0101-01

我校為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應對新課程改革,進一步落實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的“高效教學”的理念, 促進教師研究新課程,克服教學中存在的“低效”、“無效”的個別現象,積極倡導各個教研組開展自編“導學案”工作,并提出了編寫的原則與要求。我們語文組經過幾年的努力與嘗試,形成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成果,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下面就我們組如何編寫與使用導學案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1.導學案的編寫原則

1.1主體性原則。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要轉變以前的教學思想,導學案的設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注重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2探索性原則。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因此,導學案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讓學生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1.3啟發性原則。導學案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啟發性,有些比較難點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加入一點提示,一步步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把握課文的深層主旨,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

1.4靈活性原則。根據語文學科自己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編寫,想學生之所想。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又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基本結構

2.1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設置的具體要求: ①每課數量以3--4個為宜,不能太多;②內容一般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 ③目標內容應明確具體,簡潔易懂、而且可操作、能達成。④學習目標定位既不能過低,使學生達不到基本的學習要求,又不能過高,造成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也難達到,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知識鏈接。與學習本課內容相關聯的知識(背景)介紹,或本課學習需要哪些其它知識,或以往已學哪些知識點為本課學習打下了鋪墊等等,把它和本課的學習有機聯系起來,從而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

2.3學習內容。學習內容應立足教材注重基礎。設計的問題要注意漸進性,指導性,趣味性,挑戰性。同時編寫的學習內容應力求在30內分鐘完成,充分體現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課堂上應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注意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2.4檢測落實:①題型要靈活多樣,量要適中,不能太多,以5分鐘左右的題量為宜。②緊扣學習目標,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③每一個學習目標都應設置有相對應的練習。④難度適中,即面向全體,又關注差異。可設置一些選做題,促進學優生成長。

2.5課后反思,可從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①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情況;②導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得當;③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熱情的培養,學生學習參與的度;④知識點的訓練程度與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是否匹配; ⑤導學環節或導學案的設計是否科學得當;⑥對學生的指導、點撥是否到位等等。

3.編寫要求

3.1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媒介,無論是導學案的編寫還是學生的學習都離不開課本。因此,編前必須深入閱讀文本,鉆研教材,深刻領會編者意圖,切實認真地備好教材,為導學案的編寫打好基礎。

3.2對導學案的設計,要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出發,對教材和教參資料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合理處理好教材,同時盡量做到導學案的設計重點突出,導學和探究的問題能引發學生興趣。

3.3導學案的編寫要充分發揮年紀組的集體智慧,經歷個備-群備-自備的流程。

3.4導學案的編寫要圍繞單元教學要求和課后練習,每課設置有適宜的學習目標。所有的導學環節和課堂檢測及課后作業都必須和學習目標相對應,為目標的達成服務。

3.5導學案所涉及的課堂內容,要分層探究,有序引導,體現知識的逐步生成過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狀上升。一般地說,依托導學案并閱讀教材,就可以基本掌握基礎知識,基本解決導學問題,基本做好目標檢測。

3.6導學問題的設置和學習過程的安排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呈階梯式推進。設置的練習題中要落實字詞等基礎知識,要有機融入課后"思考與練習"的題目,要突出一兩個重點語段的閱讀訓練,著實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