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雪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4-01 09:58: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雪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描寫雪的詩句

篇1

描寫下雪的詩句1

1、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元稹《南秦雪》

2、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3、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終南望余雪》

4、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5、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6、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7、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杜甫《公安縣懷古》

8、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歐陽修《連處士墓》

9、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10、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11、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孟郊《苦寒吟》

1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3、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隱《對雪二首》

14、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元黃庚《雪》

15、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16、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詩經小雅角弓》

17、商山風雪壯,游子衣裳單。四望失道路,百憂攢肺肝。——孟郊《商州客舍》

18、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1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踏莎行》

20、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21、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2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23、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沈佩《南鄉子》

24、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5、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26、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白居易《村雪夜坐》

27、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2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29、恰當歲日紛紛落,天寶瑤花助物華。自古最先標瑞牒,有誰輕擬比楊花。密飄粉署光同冷,靜壓青松勢欲斜。豈但小臣添興詠,狂歌醉舞一家家。——張義方《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樓》

30、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1、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2、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韓愈《李花二首》

33、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5、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36、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37、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38、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9、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40、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41、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李九齡《寒梅詞》

42、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43、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44、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4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46、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47、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48、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49、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劉駕《苦寒吟》

50、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51、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李白《冬日歸舊山》

52、鐘陵風雪夜將深,坐對寒江獨苦吟。流落天涯誰見問,少卿應識子卿心。——韋莊《鐘陵夜闌作》

53、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54、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杜牧《獨酌》

55、天山雪后海雪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56、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羅鄴《早發》

57、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58、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雪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59、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陸游《金錯刀行》

60、梅花大庾嶺頭發,柳絮章臺街里飛。——李商隱《對雪二首》

描寫下雪的詩句2

1、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2、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殘照。——時彥《青門飲·寄寵人》

3、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4、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5、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6、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薛昂夫《蟾宮曲·雪》

7、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9、俄而未霰零,密雪下。——謝惠連《雪賦》

10、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岑參《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11、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

12、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1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14、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白居易《村居苦寒》

15、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呂渭老《好事近·飛雪過江來》

16、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7、雪霏霏,風凜凜,玉郎何處狂飲?——魏承班《滿宮花·雪霏霏》

18、白雪關山遠,黃云海戍迷。——李白《紫騮馬》

19、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九章》

20、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21、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杜甫《野望》

23、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24、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周樸《春日秦國懷古》

25、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王士禎《春不雨》

26、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張衡《四愁詩》

27、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8、歲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杜甫《歲晏行》

29、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張孜《雪詩》

30、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1、霜雪兮漼溰,冰凍兮洛澤。——王逸《九思》

32、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33、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李頎《古從軍行》

34、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姜夔《暗香疏影》

35、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36、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7、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蘇軾《一叢花·今年春淺侵年》

38、闌干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姜夔《釣雪亭》

39、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屈原《九章》

40、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佚名《信南山》

41、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白居易《賣炭翁》

4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3、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李白《折楊柳》

44、閣雪云低,卷沙風急,驚雁失序。——《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45、江上雪,獨立釣漁翁。——李綱《望江南·江上雪》

46、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47、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終南望余雪》

48、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王令《暑旱苦熱》

49、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孟浩然《南歸阻雪》

50、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劉基《北風行》

51、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孔平仲《寄內·試說途中景》

52、冬宜密雪,有碎玉聲。——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53、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劉禹錫《更衣曲》

54、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蘇軾《放鶴亭記》

55、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56、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57、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58、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篇2

1、春姑娘帶來姹紫嫣紅的春天,因為春天可以觀賞春*中美麗的花朵,在草地上放飛理想風箏。

2、春天像位愛美的姑娘,讓世界姹紫嫣紅。

3、春姐姐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的身旁。太陽出來了,路邊的小草更顯得生機勃勃。它們不再是干枯的土黃色,而是漸漸地變成了幽幽的綠色。馬路也不再是冰冷的了,而是開始漸漸地變溫暖了

4、迎著和煦的春風,青蛙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走出家門。

5、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

6、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見春雨 在竹枝、竹葉上跳動著。那雨時而直線滑落,時而隨風飄灑,留下如煙、如霧、如紗、如絲的倩影,飛濺的雨花仿佛是琴鉉上跳動的音符,奏 出優美的旋律。

7、春季,一個靜與動完美結合的時節。春季像一個天使,踏著愉快的腳步,翩翩來到人間。

8、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笑臉,太陽,紅紅的光束射過來,那溫柔地撫摸你,像年輕的母親的手。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10、春季,一片生機勃勃,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瞧,隨著“春姑娘”的到來,可愛的小動物們都蹦蹦跳跳的跑出來了,孩子們也笑奔跑出來了,與風箏一同享受春的樂趣。

11、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撒下一片繁茂。

12、春姑娘來到人間,為大地披上綠衣。

13、蜜蜂為花兒舞蹈,花兒為蜜蜂獻上了甜美的花。

14、柳樹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微微的春風中輕柔地拂動,就像一群群身著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夾在柳樹中間的桃樹也開出了鮮艷的花朵,綠的柳,紅的花,真是美極了!

15、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16、在這一個溫暖的季節里,在樹林里,許多的樹木都開滿了鮮艷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讓,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各種各樣 的花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壇。許許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聞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約而同地飛來采蜜,在半空中飛來飛去。

17、隨著春姑娘輕快 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在公園里,到處都可以看見這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

18、春季的歌洋溢在每一個角落里,從幽靜的鄉村到沸騰的城市,看看那廠房與街道,春季煞是惹人喜愛。你看,街心花園中,百花爭艷,姹紅焉子,競相開放,可真是美不勝收呀!淡雅的色彩和芳香訴說著春季的情懷。

19、布谷鳥在春天的舞臺上,奏響了一支美妙動聽的樂曲。

20、每到春天,紅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藥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競相開放。它們有的花蕾滿枝,有的含苞初綻,有的昂首怒放。一陣陣沁人心肺的花香引來了許許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邊歌邊舞。

21、春天母親又蘇醒了,她哺育小草,呵護大樹,孕育生命,溫暖人間,使世界一片生機盎然。

22、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 形容、贊美春天。春天,帶給人生命力,帶給人希望。

23、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

24、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25、在樹林里,許多的小鳥在自由自在歡樂地飛翔著,高興起來,便唱出清脆悅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著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陣悅耳、動 聽的笛聲所牽動,放眼望去,一群頑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莖做柳笛呢!他們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樂。

26、春風吹,青蛙從洞里爬出來了。

27、近了,近了,我已聽到春天的腳步聲了,這一切都報告著春天的到來,我整個心都飄了出去,飄到那鮮艷的花兒上,飄到那油綠的草地上。

28、春姑娘拂一拂袖子,大地春意盎然,她笑了,笑聲,又化作那丁冬作響的清泉,冬眠的動物們紛紛來看望春姑娘,歡笑縈繞耳畔。

29、春,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輕輕地輕輕地,把所有的生物都叫醒了。

30、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31、小燕子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它們“嘰喳,嘰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來了,春來了!”

32、春天來的好快,悄無聲息不知不覺中,草兒綠了,枝條發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開的燦爛多姿,一切沐浴著春晨的曙光,在春風中搖弋輕擺,仿佛少女的輕歌曼舞,楚楚動人。

33、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臺也綠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綠”。

34、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35、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

36、春天來了,山上的冰雪融化了,花兒蘇醒了,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漫山遍野的野花笑了,春姑娘從春天的王國里翩翩走來。

37、春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微笑的向我們走來。

38、春天戴著花冠,披著綠裳,踏著彩霞,興致勃勃地到來了。

39、春天總是帶著一種水仙裙擺般素靜淡雅的羞澀。()

40、春,還像一個調皮的孩子,用他的眼淚,變成了春雨。

41、冬色爺爺送走了大地的嚴寒,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人間。春天的景色十分美麗,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畫。

42、天空上,怎么是五顏六色的,使人眼花繚亂?啊,原來孩子們在防風箏呀。在藍天白云的照耀下 ,各種各樣的風箏在自由自在地飄舞著,飛升著,多么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

43、春天像嫵媚的姑娘,沾花帶葉,濃妝淡抹,總是對著平靜的湖面欣賞自己的容貌,卻不信夏天那么有活力,秋天那樣勤勞,冬天那樣堅強,只是讓人迷惑而懶惰。

44、冬爺爺剛走,春姑娘就提著百花籃,伴著春風,帶著春雨,悄悄地來到了人間,頓時,大地萬物復蘇,烏語花香,呈現出一派生氣。

篇3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19題;共102分)

1.

(5分)讀一讀,數一數

有________個翹舌音音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zhī小老shǔ,zhēng

叫zī

zī。人們都討厭,一起來打shǔ。

2.

(3分)?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問題

①鳴翠柳的“翠”字,該字的上半部分寫成“羽”字是否正確?________;“柳”字的右半部分的筆順是:________

②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含”字,哪兒容易寫錯?它與“嶺”字的右半部分有什么區別?

________

3.

(18分)給下列字加上偏旁組成本課的字,再擴成三個詞寫下來。

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分)選詞填空

①我們國家有十三________人口。

②同學們________口同聲地說:“好”!

③奶奶________起往事。

④我________小紅去書店看書。

⑤門________他輕輕地關上了。

⑥我要加________努力學習。

5.

(2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詩,反映了大自然的:(

①色彩美

②動態美

③聲音美

④形象美

⑤人工美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

6.

(6分)按拼音寫漢字

jué

liú

________句

停________

河________

liǔ

lǐng

________樹

西________

白________

7.

(6分)讀拼音,寫詞語

①畢竟xī

hú________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②接天lián

yè________wú

qióng________碧,映日

huā________別樣紅。

③窗含xī

lǐng________千秋雪,門泊

dōng

wú________萬里船。

8.

(2分)填空。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描寫蓮葉的詩句是________,描寫荷花的詩句是________。

9.

(3分)讀《絕句》,結合詩句的意思,理解下列詞語。

鳴:________

窗含:________泊:________

10.

(2分)選擇理解正確的一項。(

?

A

.

“門泊東吳萬里船”中的“萬里”是虛指,意思是行程很遠。

B

.

“一行白鷺上青天”中的“青天”指的是青色的天。

11.

(8分)組詞

湖________

蓮________

窮________

荷________

絕________

含________

嶺________

吳________

12.

(3分)給下劃線的字選著正確讀音。

一行(xíng

háng)________?門泊(bó

bé)________?翠(cuì

huí)柳________

13.

(4分)下列詩句寫的分別是哪個季節?請你填一填。①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_______

②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________

③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________

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________

14.

(6分)形近字組詞

絕________

決________

含________??令________

舟________

船________

15.

(2分)多音字組詞。

行:háng________

xíng________

16.

(8分)把詩句補充完整,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①兩個黃鸝________翠柳,一行白鷺________。________

②窗________西嶺________,門________東吳________。________

17.

(5分)填空。

《絕句》這首古詩作者分別是________代偉大詩人________。在內容上側重于________。并借景________。《絕句》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自己________的心情。

18.

(8分)讀課文填空

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________朝詩人________,詩句描繪的是西湖的________和________,向人們展示了________(時間)西湖的獨特景色。

②《絕句》的作者是________朝詩人________,描寫的是明媚秀麗的________(季節)景色。

19.

(5分)默寫古詩

絕句

兩個黃鸝________?,________?白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1題;共13分)

20.

(13分)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1)寫出詩中下列字的讀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試著用現代文寫出后兩句詩描寫的景色。

(3)從前兩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寫了作者(

)時的所見所聞。

A

.

春日賞花

B

.

夏日淋雨

C

.

春日遠足

D

.

夏日游園

(4)從詩人的描述中,我們領略到了一個(

)的春天(雙選)。

A

.

草長鶯飛

B

.

生機勃勃

C

.

色彩繽紛

D

.

花紅柳綠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19題;共10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二、閱讀題

(共1題;共13分)

20-1、

20-2、

篇4

1、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很多,“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描寫了梅花堅貞孤傲的傲骨;

2、“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描寫的是梅花姿態的優美和幽幽的香氣;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贊美的是梅花的幽香。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閱讀下面這首詩,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送鄒明府游靈武

賈 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平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再看2013遼寧卷詩歌賞析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

竹軒詩興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透,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

從設問來看,湖北卷考查的是賞析詩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遼寧卷考查的是賞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詩人自己的形象。

鑒賞古詩中人物形象的流程,一般分四步走(以2013遼寧題為例):

第一步:審。仔細審題,明確鑒賞對象和要求。這道題的鑒賞對象就是詩人自己;鑒賞要求是“簡要分析”,需要結合相關內容進行。

第二步:找。找到詩中描繪人物形象的有關詩句。他身處竹軒,輕掩柴門,漫步小徑,品茶焚香,或倦臥,或閑吟,悠然自得。竹軒之中四時皆有佳趣,賞竹,觀雪,品梅,均非別處所能領略。

第三步:析。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從詩句描寫上看詩人的性格,從詩歌氛圍上品讀詩人的心境和情懷。就竹而居,可見其不同流俗;風卷柴門,可見其居室簡樸;品茶觀景,可見其生活閑適;倦臥閑吟,可見其自由自在;賞雪品梅,可見其情趣高雅。

第四步:結。分析形象中詩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情趣追求。從作者對居所環境和對日常生活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作者對這種閑散自由生活的贊美。

分步賞讀了詩歌的內容,明確了詩人的形象意義,答案則可歸結成三部分:形象+解說+意義。

(1)總說詩中的形象是什么。把最重要的答案寫在最前面。其模式一般為:……塑造了一個(形容詞)……(名詞)形象。

(2)結合具體詩句描寫的特征,對前述形象特點加以解說分析,并指出這個形象是如何塑造出來的。

(3)指出通過塑造這一形象,詩人所抒發的情感或表達的意旨。

據此,2013年遼寧卷的答案可以整合為:

本詩塑造了一個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描寫詩人行為的詞語,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鑒賞古詩中的人物形象,除了熟知賞析過程和答題步驟外,還要從以下三個層面上賞析。

從人物描寫的層面上,要從作品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甚至細節等方面的描寫中探究出人物的品格、精神、情操,然后用準確的語言概括出來,像遼寧卷中的“倦臥”“閑吟”就表現了詩人的一種生活態度。

從環境烘托的層面上,人物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詩人會在作品中通過環境的描寫對人物進行側面的烘托。如遼寧卷中寫詩人居住的“柴門”,門前的“狹徑”都見出了他物質生活的簡樸。

從知人論世的層面上,每個詩人的人生經歷、性格特點以及他所遭遇的時代,都會深深地在他身上打上烙印,也會深深地把這種烙印刻在他的詩歌中,所以,知人論世有助于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和詩歌傳達的感情。

總而言之,賞析詩中的人物形象和賞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沒有本質的區別,只要能抓住一些關鍵點,并聯系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就一定能準確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點。下面這個鑒賞形象口訣,可能對你有些啟發:

細讀全詩莫慌張,審題揣摩繪形象。

冷暖色調區分開,知人論世看簡況。

深層含意要挖掘,關鍵詞句不能忘。

整合答案有模式,先總后分說端詳。

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回答問題。

蝶戀花

蘇 軾

蝶懶鶯慵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云鬢松眉黛淺。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1. 請簡要分析這首詞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女性形象?

醉中感懷

陸 游

早歲君王記姓名,只今憔悴客邊城。青衫猶是行舊,白發新從劍外生。 古戍旌旗秋慘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壯心未許全消盡,醉聽檀槽出塞聲。

2. 抒情主人公過去和現在的形象特點有什么不同?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

篇6

“表達技巧”是個廣義的綜合概念。它是指使詩歌形象更鮮明、語言更凝練、意境更蘊藉、詩歌的表現力更強的所有方法。“表達技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修辭手法,二是表現手法,三是抒情手法。

2013年高考對古代詩歌表達技巧的考查方式主要有5種:

1.(2013年高考語文安徽卷)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并加以賞析。

2.(2013年高考語文天津卷)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

3.(2013年高考語文湖北卷)前人評此詞,稱其“飄逸”。請結合“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兩句作簡要賞析。

4.(2013年高考語文湖南卷)簡析首句中“凈”字的妙處。

5.(2013年高考語文重慶卷)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

以上5種題可分為提示問和非提示問兩類,提示問是指題干中有限定具體分析角度的提示語的問法。第1~4四個題都是提示問類題,第5題為非提示類問題,即只在題干中以“手法”一詞標示是分析手法題,不再有其他任何限定具體分析角度的提示語。

【解題技巧】

一、使用規范的、專業的名詞術語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或表現手法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1.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即事感懷),借古諷今(借古喻今、詠史言志、借古鑒今、借古抒情、懷古傷今),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

2.描法。主要是指景物描寫。包括襯托――正襯、反襯(如以動襯靜、以聲襯寂、以明襯暗、以樂景襯哀情),虛實結合、聯想和想象,對比描寫,白描,細節描寫,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側面描寫(如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側面虛寫或曲寫(如以對方寫自己、以自己寫對方),寫景手法(襯托渲染、層次安排、運用修辭、想象聯想、色彩描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結合、遠景近景、動靜結合、明暗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工筆細描、粗筆勾勒、樂景寫哀、哀景寫樂)。

3.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對偶、夸張、對比、雙關(諧音雙關)、設問、反問、用典、疊字、互文、反語等。

4.篇章結構。包括開門見山、小中見大(以小見大)、首尾呼應(前后照應)、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畫龍點睛、承上啟下、起承轉合、情景分寫或合寫等。

二、按照程序、模式答題

步驟一:用術語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明手法)

步驟二:結合詩句具體闡述這種手法是怎么運用的。(闡運用)

步驟三:此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或刻畫了什么形象,或表現了什么主旨。(析效果)

如2013年高考語文遼寧卷第8題:“本詩第二聯描寫精妙,請簡要分析。”這是要求對“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一句的妙處進行分析。竹梢隨風擺動在茶碗中有倒影,風吹竹葉的聲音與裊裊升起的煙縷相伴而來。可以看出這一聯的畫面感與動感比較強烈。考生要著重對“細從”“輕逐”這兩個動詞進行分析描述。通過具體分析,即可分析出這一聯的妙處在于其營造的動態感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答題時可以按步驟答題:這一聯運用了全聯視聽結合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步驟一)。“梢影細從茶碗入”準確地描繪了茶具間光影的變化;“葉聲輕逐篆煙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葉聲與煙縷升起相伴的動態美。(步驟二)這一聯生動地描寫了作者的所見所聞,表現了竹軒環境的清幽和作者生活的閑適。(步驟三)

三、準確答題二原則

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堅持兩個原則:

1.分問則分答,合問則分點回答。如2013年高考語文江西卷第14題第(2)小題:“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思?”這是一道分問題,命題者把出處和用意這兩個要點分解為兩個小題。對于這類題,考生要依照問什么答什么的原則作答。而2013年高考語文天津卷第14題的第(3)小題“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是一個合問題,是將分析虛實相生手法涉及的三個小問題“哪些句子是虛寫之景?哪些句子是實寫之景?虛寫之景與實寫之景有怎樣的關系?”合成一個大問題。對于這類試題,考生則要堅持分步分點作答。

2.分析表達技巧一定要到位,語言力求優美有詩意。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時,考生既可簡潔解釋詩句意思,也可在自己的分析中使用原詩關鍵詞語。如2013年高考語文四川卷第13題第(2)小題要求分析詩中“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的妙處。此題出題角度具體,考生可作答如下:“妙在用三層對比強化了作者憂愁之深和潛藏于胸的壯志未絕。佳節時不喜反憂,壯心在現實中的落空和在醉酒豪言中的顯現,‘久’與‘偶’在時間上一長一短,三層對比,層層遞進,準確地表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參考答案中,對前兩組對比運用了簡釋句意法分析,而對第三組時間上的對比則運用了原詩關鍵詞,由此可見,綜合運用簡釋句意法和選詞穿插法來分析,可收到全面而又簡潔的表達效果。

【答題誤區】

一、泛泛而談,虛多實少

詩歌鑒賞是不能夠脫離詩句本身的,所以考生在答題時,切不可不加分析地空對空作答,而應該結合詩句對自己的答案進行必要的詮釋,讓結論有據可依。如談到形象生動,就得結合詩句講清楚形象在哪里,生動在哪里。

二、單純地以翻譯代替鑒賞

詩歌鑒賞題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命題者不可能僅僅讓考生去翻譯詩句,雖然翻譯詩句也是常見的答題的一個環節。所以考生如果本末倒置,只譯不賞,是無法得到高分的。

【同步突擊】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贈花卿

杜 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這首詩的前后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鷓鴣天

室人降日[注],以此奉寄

魏 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欒][囗]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滿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粵秀峰晚望

同黃香石諸子

譚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①。

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

[注]①: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出 關①

徐 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②影風翻見戍樓。

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注]①關:指居庸關。②旆(pèi):

旌旗。

1.詩的前兩句,有版本作“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與本詩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馬后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表現上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鷓鴣天 蘭溪舟中

雨濕西風水面煙。一巾華發上溪船。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

尋濁酒,試吟篇。避人鷗鷺更翩翩。五更猶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

1.“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一句運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選擇其中兩種對這一句進行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更猶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結尾二句,一氣貫成,不禁令人聯想起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請從表情達意方面比較二者的異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水龍吟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 軾[注]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注]當時,坡被貶謫黃州。

1.章詞中“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一句對楊花的刻畫之工非同尋常,試從表達技巧的角度賞析其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章詞和蘇詞都提到了一個“淚”字,試比較其內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欲與元八卜鄰①,

先有是贈

白居易

平生心跡最相親,欲隱墻東②不為身。

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

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

可獨終身數相見,子孫長作隔墻人。

[注]①元八:名宗簡,字居敬,排行第八,河南人,舉進士,官至京兆少尹。他是白居易的詩友,兩人結交二十余年。卜鄰:選擇作鄰居。②墻東:《后漢書?逸民傳》有“君公遭亂獨不去,儈牛自隱。時人謂之論曰:‘避世墻東王君公。’”語。后因以“墻東”指隱居之地。

1.白居易很想和元八結鄰而居,乃作這首七律相贈。他講了哪些理由呢?試簡要列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

1、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李白《贈廬司戶》

2、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4、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5、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李方膺《題畫梅》

6、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7、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柳中庸《征怨》

8、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9、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白居易《夜雪》

10、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篇8

1、鑒賞詩歌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詩歌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二、要明確考題方向,即怎么考

2008—2011年全國新課程卷對“古代詩歌閱讀”部分的考查,題型相對穩定,兩個小問,均為主觀題;選材上看,以唐宋詩詞為主,特別是以唐宋詩占主導地位,但唐詩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宋詩有所上升,宋詞、元曲及明清詩比例略有提高。名家名篇有所下降,出于防備押題的需要,名家的非代表性作品和一般詩人的佳作有上升趨勢。考查點設置上看,是“一詩兩問”,重點考查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大多以單獨鑒賞的方式考查對詩歌的整體把握。

三、如何備考,即怎么應對考試

(一)注重平時的積累:應該了解詩詞的文體知識和文化常識,掌握一定的鑒賞術語,做好相關的知識儲備。進一步了解重要的詩人詩作,對詩歌背景和重點作家情況了解,都有助于解答習題。

(二)詩歌鑒賞題應試對策(強化四種意識)

(1)強化審題意識。題干一般包含著命題角度、閱讀范圍、答題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做題前一定要吃透題干要求。

(2)強化解題流程。古詩鑒賞的解答應該遵循這樣三個步驟:第一,反復體味,讀懂原詩。讀懂詩歌要注意“五看”:一看題目,二看作者,三看注釋,四看詩句,五看題干。第二,看清要求,明確方向。第三,注意表達,規范作答。

(3)規范答題意識。掌握答題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

如“煉字”題的答題順序:解釋字義,將字放在句中翻譯詩句,說一下該字本身的好處(活用或修辭手法),再看一下該字在表達詩人思想情感和主題上的作用。在答題格式上,—般是先觀點,后理由;先概括,后具體。

(4)堅持答案組織的原則:緊扣詩句,細致深入。

第一種類型:分析形象類。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變式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答題模式:四字詞概括圖景、氛圍+結合詩句具體描繪圖景+表達何種情感。

第二種類型:分析情感主旨型。常式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變式問: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答題模式: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么;②抒發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第三種類型:表達技巧類(著眼于全篇整體或局部)。常式問: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寫作手法?變式問: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或: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寫作手法(技巧)、表現手法(廣義)、藝術技巧等是十分寬泛的概念。答題模式:何種手法+結合詩句闡釋+效果、作用(傳達了什么感情)。如2011年全國新課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春日秦國懷古周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8.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答: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經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系的?(6分)

答:詩歌用了觸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涇水、春草、古碑、蒼山、殘陽、綠樹、黃沙等凄涼敗落的景物,表達了自己的懷古傷今之情。在情景處理上,用極富特征的荒涼景物抒發了對唐王朝國勢日衰的悲嘆。頸聯采用擬人,寫景細致入微。

第四種類型:語言、煉字類。常式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變式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答題模式:解釋字義,將字放在句中翻譯詩句,說一下該字本身的好處(活用或修辭手法),再看一下該字在表達詩人思想情感和主題上的作用。

特別注意下面的另一種不同題型——常式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著眼于全篇語言風格)變式問: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正確解答:四字詞整體概括+結合重點詩句分析。

示例:(2011年天津卷)14.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驟雨宋·華岳

牛尾烏云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1)三、四句中“卷”“吼”兩個詞有什么表達效果?請結合詩句簡析。

答:“怒濤頃刻卷沙灘”寫出了波濤洶涌,水勢迅猛變大的情景;“十萬軍聲吼鳴瀑”描寫了下雨時,響聲震天,好像瀑布發出的巨響;這里進行了多角度的描寫,“卷”從視覺角度,寫出了驟雨來時的迅猛態勢;“吼”從聽覺角度,寫出驟雨聲勢之大,描寫生動形象。

篇9

一、修辭手法

古詩中最常見的修辭有四種:比喻、對比、擬人、夸張。教學時可重點介紹它們的作用。

1.比喻。詩歌中的比喻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突出事物的特征,使其形象生動,如“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詩人用“白銀盤”比喻洞庭湖水光,用“青螺”比喻山色,寫出山水之美。二是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象。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用“一江春水”比喻“憂愁”,使得本來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

2.對比。對比可以使比較的雙方特點凸顯,從而使情感更鮮明,主題更深刻。有今昔對比,抒發今不如昔的感慨,如很多詠史詩;有空間對比,如吳融的“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兩句,通過宮中與四郊氣候的對比,揭示統治者只顧自己享樂,不能體察民情的社會現實;有人與人的對比,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表現了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的現實,抒發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憤慨;有人與物的對比,如杜審言的“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詩人拿自己和湘江水對比,表現了被貶南下的無奈;還有物與物之間的對比,蘇軾用“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突出傲霜斗寒的形象。

3.擬人。它的作用主要有兩種。一是突出事物的特點,表達作者喜愛之情,如韓愈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二句,寫出了春雪的活潑可愛。二是移情于物,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詩人的情感已轉移到花和鳥身上。

4.夸張。古詩的夸張主要通過夸大事物的特點來表達詩人的喜怒哀樂之情,如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哀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則表現了詩人和友人的深厚情誼。

二、表達方式

由于考試中基本不涉及說明、記敘和議論,因此這里主要介紹描寫和抒情。古詩中的描寫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結合。《李憑箜篌引》一詩就是采用以側面描寫為主,正面描寫為輔的方法。白居易的《夜雪》則完全采用側面描寫,從觸覺、視覺和聽覺三個角度對夜雪作了描繪。

2.動景和靜景的結合。很多詩在寫景時愛將動景與靜景結合起來。如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兩句,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劉的《雨后池上》一詩,前兩句“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極寫水面之靜,后兩句“東風忽起垂楊柳,更作荷心萬點聲”則以動襯靜。李白的“遙看瀑布掛前川”化動為靜;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則化靜為動。

3.遠景和近景的結合。詩人在寫景時,常既寫遠景又寫近景,使得畫面更加開闊,景物更有層次感。如張籍的《涼州詞》: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詩的第二句寫的是近景,其余三句都是遠景。

4.實景和虛景的結合。虛實相生,是古詩寫景中的絕妙境界。因此,詩人在描寫實景的同時,常常會插入虛景。虛景主要有五種。一是印象之景,即過去存在、發生過,但現在已不復存在,如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燕”及“百姓家”是實景,而“舊時王謝堂”則已成過眼云煙,是虛景。二是不見之景,即因條件限制,目光無法觸及之景,如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一枝紅杏”是詩人眼前所見之景,屬于實景,而“滿園春色”則由于圍墻的阻擋無法看到,是虛景。三是猜測之景,這種情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如杜甫的“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和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都是詩人猜測之情景,借助這樣的猜測想象,更加流露出詩人思家心切。四是假設之景,這種情景根本不可能存在,完全是詩人主觀愿望,如柳宗元的“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五是夢幻之景,如蘇軾的“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古詩中的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常和議論結合在一起,一般在詩的后半部分及詞的下闕。這些句子常帶有嘆詞或“悲”“愁”“思”等體現詩人情感或心理活動的詞語。如“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物,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萬里悲秋常作客”“煙波江上使人愁”“低頭思故鄉”等詩句,都是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詩詞中非常普及,詩中寫景的句子,一般都用了這種手法。如李商隱的“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就是借景抒情的典型例子。托物言志主要用在詠物詩中,如張潛的《早梅》,詩人以梅自喻,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

三、表現手法

側重介紹用典和襯托。

1.用典。古詩詞中引用的典故可分為字典、句典和事典三種。字典是指化用某個具有特定含義的字詞,如柳、杜鵑、梅花落等。韓琮的“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中的“暮云”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詩句“江東日暮云”,用來指友情。句典是指化用前人的詩句,如辛棄疾的“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事典是指在詩中化用故事,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成功的運用了五個典故,借這些史實,作者含蓄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使用典故,在文字上可以以少勝多,在表意上可以含蓄委婉。

篇10

然而,詩詞語言含蓄凝練,意味雋永,常常“言近而旨遠”。我們固有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遇字必解,理性分析,一一對應地用現代漢語來解讀那充滿靈性的詩句,往往沖淡了詩句的靈性,失去了詩的神韻,吃力卻不討好。再加上時代的久遠、生活環境的迥異、思想認識的差異,古詩詞與學生感情之間勢必存在著較大的距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對古詩詞的學習,學生往往只停留在平面狀態。那么,怎樣才能在解讀詩句的同時,保留古詩的獨特韻味,使學生立體地感悟古詩意境,真切地與詩人對話、溝通,并產生情感的共鳴呢?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以詩解詩”是引領學生步入詩歌殿堂的一座橋梁。“以詩解詩”, 用詩意的解讀,讓學生在詩意盎然的氛圍里去學習古詩詞,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音樂美、形象美、意境美,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時又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詩詞名句,可謂一舉多得。而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古詩詞已有一定積累,初步形成分析理解能力,具備“以詩解詩”的主觀條件。所以,詩詞教學,必須跳出傳統的字義――句義――情感分析“三步走”的舊模式,走“以詩解詩”的新路子。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以詩解詩”古典詩詞教學的理解與思考。

一、深厚的古詩詞積累,是“以詩解詩”的基礎

要想以詩解詩,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必須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我以小學低段語文課本中的古詩和小學語文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為藍本,階段性開展師生背誦古詩文比賽。這激發了學生的熱情,點燃了學生的興趣,很短的時間內大部分學生對這100多首詩都能熟讀成誦,還有部分學生利用假期積累了更多的詩詞。這樣,學生中逐漸形成了古詩詞學習的熱潮。現在他們每個人的古詩積累量都已經超過了150多首,有的甚至達到了200多首。

二、觸發――“以詩解詩”的重要能力

在“以詩解詩”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培養一種觸發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學新古詩時,覺得與先前學過的某一首詩有某種相似之處,這也是觸發。在教學古詩時要經常去錘煉學生觸發的本領。如學生學了《贈劉景文》這首詩后問:像這樣描寫秋天雖然蕭條冷落,但仍給人帶來生機和活力的古詩還有很多,你能找到這樣的詩句嗎?杜牧寫的《山行》深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人也跟杜牧和蘇軾一樣,對秋天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鼓勵人們像鶴那樣振翅高飛,大展鴻圖。練就了觸發的真功夫,學起詩來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像滾雪球似的,以一帶幾,久而久之,“以詩解詩”學生就能培養一種觸發的感悟能力。

三、拋磚引玉,“以詩解詩”的幾種方法

1、同類引入――互相生發。在古詩詞學習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別詩:《贈汪倫》、《別董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有的都是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曉》、《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等;有的都是描寫夏天的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懷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寫冬天的古詩:《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在教學某一首古詩時可適當地引用同一類型的詩詞名句,有助于擴大閱讀效果,有利于讓學生立體地多頻道地接收。例如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一首以目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感情。最后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借景抒情,詩中的“孤帆”、“碧空盡”、“唯見”等詞無不浸透著詩人與友人的情意。這給缺乏這方面情感經歷的學生帶來了理解上的困惑。這時,教師可以引入學生已學過的送別詩,以歌送別詩,如《贈汪倫》;以物送別詩,如《別董大》;以酒送別詩,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組織學生進行反復吟誦,這樣,埋藏在學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煥發。一旦煥發后,讓學生再來吟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心中便有了幾多的感觸。學生體會到的,除了依依惜別之情,還有對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錦,愿兩人的友誼天長地久,恰似那一江春水向東流……。

2、意境引入――降低難度。意境,是創作者的審美體驗、情感與經過提煉、加工后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詩人截取幾個最感人的鏡頭,用跳躍含蓄的語言,創設出一種畫外有畫、言外有意、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來表達審美體驗、反映生活本質。入境,是對意境的體悟,是讀詩的根本。但是,由于年齡、閱歷的原因,體悟古詩的意境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生硬地解說、灌輸,只會讓學生死記硬背,喪失詩歌的靈性與韻味。而引用一些具有相同意象意蘊的詩句加以對比或佐證,代替生硬的講解,以詩解詩,引導學生領悟意象的深層意蘊,從而讓學生進入"悠悠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藝術境界,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古典文化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