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班級公約范文

時間:2023-04-11 13:57: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制定班級公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制定班級公約

篇1

討論會開始了,教室里就像炸開了鍋一樣,都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了。有的同學說制定班級公約要從各個方面入手;有的同學說班級公約的重要性;還有的同學說值定理班級公約就要遵守,否則等于沒有制定……

夏文潔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說:“中午時太吵了,因此,我提議制定這一條班級公約;中午是不能吵,誰如果吵,就讓他放學后留下來講半個小時。”她剛說完,不知是誰的帶領下,大家都紛紛鼓起了掌。

有的同學老師把剩飯到在外面!”我再也按捺不住,“所以,我提議制定要這一條班級公約;中午吃完飯誰如果把剩飯倒在外面,就用餐巾紙把地擦干凈。”

“放學時,總是有人沒有打掃干凈教室就先走了,所以,我提議制定這條班級公約:誰那天沒打掃好就提前回家,就讓他掃一個禮拜的地,并要質量非常高。”許諾說完就坐了下去。

“你們都說了這么久了,我也該說說了。”說著,杜一葦就站了起來,“我們在做眼操時,有的同學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睜開了眼,害得我們扣了分,讓每星期都拿五星班隊的想法泡了湯,所以,我提議制定這條班級公約:如果誰睜眼,就罰他放學留下來做十遍。”

…………

最后,馬昕說“如果制定了班級公約不做,還是沒用的,我們要按要求去做,這樣才能維護好集體榮譽。”

篇2

關鍵詞:班級公約; 自我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8-029-001

一、班級公約該由誰來制訂

班級公約該由誰來制訂?乍聽可能會覺得多此一問。公約公約,顧名思義,無非就是某一團體共同制訂共同遵守的某些章程。班級公約,理應由班級成員即全體學生共同制訂。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筆者近來對本市24個起點班級進行調查,發現其中8個班級的公約是按學校統一格式統一條款統一上墻的,占總數的33%;其中10個班級的公約是班主任包辦制訂直接上墻的,占總數的42%;其中4個班級的公約是班主任提出條款經班干部討論通過然后宣布執行的,占總數的17%;只有兩個班級的公約是由學生民主討論經班干部匯總定稿被班主任認可的,僅占總數的8%。

我在這里并不想否定學校領導和班主任老師在制訂班級公約中的導向作用,但導向不等于越俎代庖。這里首先要解決一個管理觀的問題。管理者對學生的管理是否得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者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管理觀。過去我們盡管一再強調要廢除專制式的管理觀,但毋庸諱言,由于傳統思想根深蒂固,至今仍有要求學生無條件地屈從師長的錯誤觀念在我們部分學校管理者頭腦里作祟。制訂公約由管理者一人說了算,自以為自己所提出的反正都是正確的,即使包辦代替也是出于好心,無損于班級大局。殊不知,學生是管理的主體,他們需要被尊重,特別是21世紀的學生,有著較強的自主意識,對命令主義和包辦代替,極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從而進行消極抵制。筆者曾經做過問卷測試,凡包辦代替制訂的班級公約,學生對公約條文的認記率只有62%;而學生民主討論的班級公約,學生對公約條文的認記率在95%以上。另外,包辦代替制訂的班級公約,學生即使能認記,但在執行時也成問題,如有一個班級,班級公約中明明寫著“教室內禁止看武俠小說,不準把武俠小說帶進校內”,但三分之一的學生書包內有武俠小說。

正確的科學管理觀應建立在關于人的學說的基礎上,既把學生當做自然的人,更把學生當做社會的人來考察。學生是具有思想行為和主動意識的人,他們既是被管理者,又應該是管理的參與者。

班級公約該由誰來制訂?很明顯,主要應由學生自己來制訂。由此推想開去:校園中的學生自行車、電瓶車的管理,食堂的就餐秩序維持,宿舍的衛生輪值制度等,都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自我管理。

二、班級公約該如何制定

篇3

學生對老師的直觀評價首先來源于教師的外在形象。一個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教師總是能贏得學生的青睞;相反一個拉里邋遢,不修便服的教師,既使是學富五車,也很難博得學生的垂青。教師的儀表在于端莊,從外在形象能看出他的內在氣度。人的審美首先體現在視覺上,儀表能表現出一個人的性格與修養,得體的儀表會讓學生對教師“一見鐘情”,良好的第一面也奠定了相互了解的基礎。

二、精心設計第一次講話——讓學生認識你。

教師的知識儲備,語言表達能力及其思維往往是通過言語傳遞的。第一次講話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自己,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的治班思路,達成師生的共鳴;可以向學生表明自己的工作態度,取得學生的信任。無論是恢諧幽默的語言,還是深情并茂的陳述,都是教師個人才智的一次展演,關系到學生對教師個人能力的認可與接受程度。

三、有意記住學生的名字——讓學生佩服你。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教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學生的姓名,會讓學生感到驚訝,學生會認為教師時刻惦記著他們,從而對教師產生由衷的好感。

四、用心了解學生的特長——讓學生感激你。

每一位學生都有與眾不同之處,他們期盼著自己的特長能發揮出來,更期盼得到賞識,班主任可以通過第一次作業“介紹我自己”,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效發揮部分學生的特長,讓他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成立班委會,暫時確定班干部及班內其他管理人員,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特長的肯定,從而心情愉悅地從事班級服務工作。

五、潛心制定班級公約——讓學生欣賞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開學第一周,是一個新集體行為的養成階段,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入學常規教育,讓學生知道哪些是自己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做為班級管理,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確定班訓,這是班級的奮斗目標,是全體成員的努力方向。其次要制定班級公約,作為一種制度來約束班級成員的行為。班級公約的制定最好是由教師提思路,班委成員組織,學生來集體擬定。班級公約要有民主性、科學性、激勵性。對違反公約的學生要有相應的懲戒措施。

篇4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班級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只有讓學生養成生命自覺的意識和能力、習慣,學生才能成為班級真正的主人。

一、班級環境我來布置

杜威說:“想要改變一個人,必先改變他的環境,環境改變了,他就被改變了?!卑嗉壄h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它是由班級精神、班級制度、班級活動、人際關系和班級物質環境等方面融合而成的文化綜合體。一個人的思想意識、生活習慣、道德品質必然要受環境的影響,打上環境的印記,環境對于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進一步激發熱情、陶冶情操,使學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因此,創建溫馨班級,建設班級文化,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開學之初,我就班級環境布置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后,就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學生。大家首先確定了形象的班名:太陽鳥中隊,提煉出班級精神:正直、正氣、爭氣,爭先。接著,我提供給學生若干版塊的主題,由學生自由組隊挑選主題,進行設計和內容的準備。一星期后,六個小組分別獻上了他們的成果:“展我風采”是小組成員的生活照和簡介;“七彩畫廊”是學生的美術作品;“放飛理想”是學生的優秀作文;“健康園地”則是學生的健康知識手抄報……我帶著喜悅欣賞著學生們自己創作的作品,一起商討怎么把每個版塊做得更有特色和新意。完成后的環境布置盡管不是最完美的,但卻鎖住了班級所有學生的眼球,因為那是學生們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的成果。班級的環境布置第一次由學生做主,他們以主人公的意識對環境細心呵護,只要有一點破損或者紙張角落翹起,早有學生修補好了。每個欄目的負責人還會定期主動更換內容,我這個班主任成了欣賞者,欣賞著他們生命自覺觀照下的各種杰作。

二、班級干部我來選

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光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班級,管理自己,才能建設成真正優秀的班集體。在班干部推選的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實名投票制的方法,由班級全體學生先進行自薦和他薦,然后再全班投票選出主要的班干部,還有一些空缺的位置則由其他同學輪流上崗,最后再進行全班評議敲定所有的干部人選。正因為這屆班干部都是由班級學生層層推選出來的,他們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管理班級時也能得到更多同學的認可和支持,工作開展更是得心應手,事半功倍。班干部管理班級自覺主動,其他學生更是自覺地服從安排,主動地獻計獻策,生命的自覺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三、班級制度我來定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卑嗉壒s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是班級學生行動的指南。建設良好的班風,就要制定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特點的班級公約。開學初,我組織全班同學根據《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以創建文明班為契機,開展了“班級建設金點子”的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制定適切的班級公約。在討論班級公約時,注重激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廣泛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再由全班民主表決達成共識,大家都積極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之中,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更為班級的發展履行應盡的義務。在全班同學的熱烈討論和爭議中,我們制定了符合本班學生特點的班級公約,包括文明禮儀、學習常規、食堂紀律、出操路隊、衛生值日等多個方面,并張貼上墻。由學生共同制定的班級制度,形成了共同的追求目標,學生執行起來一點都不含糊,每天有值日班長針對班級公約的執行情況進行小結,大家都能自覺遵守共同的約定接受獎勵與懲罰,平時則相互提醒,有效地制止了許多不文明、違規違紀的行為。

四、班級活動我來搞

班級活動是在班主任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實現教育目標而舉行的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在班級活動中,學生廣泛地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從中體察社會生活,了解科技動態,拓展文化視野,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各種能力,得到全面發展。班級活動形式多樣,如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班會、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會服務及交往等等,能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感,促成其良好的道德行為;讀書交流、專題辯論、觀察實驗、研究制作等等是發展學生智能的重要路徑,可以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和創造精神;體質的增強與運動水平的提高有賴于經常性的體育活動;旅行野營、文藝活動中,通過感受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提高了鑒賞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公益勞動和自我服務,培養了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等等。班級活動的豐富性,還給學生提供了多種選擇的機會,發展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了個性的充分發展。在學校開展的讀書節活動、校級運動會、“六一”兒童節系列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我都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設計。先由學生設計活動方案,然后在班會課上表決通過,分組準備,開展活動,最后小結反思。一次次的活動鍛煉,學生從一開始的班干部組織,漸漸發展成輪流組織,積極性很高。

五、班級分數我來評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卑嘀魅蔚闹匾氊熓羌顚W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育人氛圍。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除重視人文的關懷之外,還采用能夠量化的評分制度,每個學生一學期的基本積分包括學習、值日、紀律、儀表、衛生、活動、“兩操”、集會等多個方面。以前由班委會考核,同學監督,班主任抽查,對同學一一打分,每周公布。后來我們進行了改革,由每個學生自我考核,對照公約要求、評分制度給自己打分,然后每周小結一次并公布。一開始我也有些擔心學生會不會作弊,但在實施中發現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如最調皮的小徐同學在給自己的評分中,每次都會標注得清清楚楚:周一我上語文課開了5次小差,扣5分,數學課上我玩橡皮3次,扣6分……每個扣分與加分的方面都列得清清楚楚。一個學期下來,他發覺自己上課幾乎不開小差了,再也不玩學習用品了。因為他每次給自己評分時都能反思提醒自己,在自我評分中潛移默化地改掉了許多不良的習慣。

篇5

不過,“按分排座”中的分數并不是考試成績,而是根據《班級公約》來評定的“行為分”?!包S金座位”是否總被表現好的學生霸占?該舉措是否導致“表現差的學生分數更差”?該班級的行為引發議論。

成績好不作數 表現好可加分

“為班級獲得榮譽可加1~2分,在社區做志愿者可加2分,遲到扣1分,曠課扣2分,考試成績不計分……”班主任聶勉介紹,該班《班級公約》依據《中學生行為準則》和學校的行為規范制定,所有條款都與學習成績無關;同時形成量化管理,對每一項違反規定或為班級爭得榮譽的行為,相應給予減分或加分,最終量化的分數與排座位聯系起來,分數越低選擇范圍越小。也就是說,每個月(或者每兩個月)分數最高的學生,可以第一個挑選座位,以此類推。

打分的權力由班委會成員輪流行使。從目前來看,排名前幾位的都是女生,這與男女個性差別有關,當然,男生在運動會上為集體獲獎加分,也讓女生羨慕不已。盡管《班級公約》的主要條款都與學習成績無關,但如果在大考中進步幅度超過十名以上,也能獲得1分。

班長汪如霜就因為一次遲到,目前排名在五名開外,她說:“我喜歡坐中間兩組第二三排座位,這個月看來是選不上了,只能爭取下個月的表現了?!?/p>

旨在激發學生上進心

據了解,該班級實施《班級公約》后,每個月(或者每兩個月)第一周在班會時間進行按分挑座位,選好座位后,每周會進行大組(從左到右的幾個組)輪換,這主要是從保護視力的角度出發。

按“行為分”排座位,會不會導致“表現差的學生分數更差”?“表現差的學生如果頭幾次總是坐最不好的位置,自尊心可能會受挫,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币晃徊辉敢馔嘎缎彰募议L認為,給學生排座位還是應該從公平的角度考慮。

對此,班主任聶勉解釋說,此舉旨在激發學生上進心,規范學生行為,“既然是學生,就應該嚴格遵守學校的行為規范。在這一點上應該從嚴。”

篇6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初三(1)班的班主任。本學期班級工作的重點是繼續做好班常規的管理工作,同時,抓好升學考試的成績,做好提前錄取的有關工作等等。現將本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如下,敬請各位領導提出意見及建議。

一、制定班紀文明公約、安全文明公約,抓好班級常規管理。

以前也制定過班紀文明公約,但在安全方面缺乏一個具體的約定,針對這種情況,我地制定班紀文明公約的同時,也制定了安全文明公約。制定 以后,在班上宣讀,宣講,使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具體的認識,而不是以前的模糊不清。宣講完成之后,再在班上張貼出來,時時給同學們一個警醒。事實證明,這一方法是切實可行的,我班這個學期在街為規范的扣分方面,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減少。

二、加強班墻室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以前班墻室的建設幾乎是一片空白,既起不到對同學們學習的促進作用,也達不到對同學們進行宣傳教育的結果。本學期我在班后面的墻壁上,開創了兩塊學習園地,學習園地四個字用剪紙剪出來,四周再貼上彩紙邊框,起到一個美化的效果。學習園地里面的內容定斯更新。如先后舉辦過“升考專題”和“法制專題”的墻報。同學們對這種做法非常歡迎,下課后大家都主動涌到后面去看,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的作用。

三、進行衛生改革,加強班級的衛生管理

以前的值日工作存在著很的缺陷,經常出現有同學不掃地的現象,罰也起不到較好的作用。本學期我進行了很大的改革。首先黨小組成員的組成由同學們自己自由組合,不再是以前的硬性規定的組來掃地,這樣就避免了同學內部之間的不合作關系。組定下來之后,由原來的每組值日制改為現在的每組值周制。每一周的值周成績由學生會公布出來之后,達到學校的第一名,本組成員獎勵筆記本一個,如果過不到本周學校的平均分,該組要重掃一個星期,由于獎懲有具體的依據可循,同學們值周的積極性比以前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很多同學一大早就回來掃地了,包括那些平時偷懶的同學,這時也變得特別勤快起來。由于衛生工作得力,本學期學校十項評比的流動紅旗,我班幾乎每個星期都拿到。

四、抓好提前錄取工作和升學考試的有關工作,做好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部分學生可以不用參加升學考試,而直接報名去那間學校去讀就可以了。為了做好提前錄取的工作,我在班上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和了解,掌握了部分學生的情況,穩定他們的情緒,使他們不會因為提前錄取而影響了自己的期末復習,在正式確定錄取之前,我班參加提前錄取工作的部分學生的情緒是相當穩定的。同時,對于參加升中考試的部分學生,我也及時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使他們不會因為有些同學參加提前錄取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提前錄取和升中考試的工作復雜而繁多,但在學校領導的統一協調下,我都能服從安排,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務。

以上是我本學期在班級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工作,雖然沒有出現什么失誤,但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把工作做得更好。

篇7

總結一下,我覺得在班級管理中主要做到了三化:

一、班級管理要做到標準化

何為標準化?就是在班級管理中要有標準,要制度化。要制定好班級的規章制度,確立班級的管理標準,明確學生的行為規范,建立班級管理中的獎懲標準。

為了實現以目的,我結合教育法律,教育文件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和全班學生共同制定了班級公約。班級公約的制定要詳盡,具體,具體到具體的行為。對班級的管理總則,班干部的選任,職責,對學生具體的要求,應該有詳細的規定激勵與處罰的標準。筆者考察了很多班級公約,大多數都是比較籠統的,只是一些目標和要求,缺乏具體的激勵和處罰措施標準。這就使班級管理難以做到標準化管理當中可操作性就大大減弱。我對學生的獎罰主要通過班級排行榜,加扣分來實現。

二、班級管理要做到精細化

班級精細化管理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習慣有好與壞之分,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一個班級就是一個社會群體,它上要聯系社會、學校、家庭,下有小組和每一名同學,需要操作的事情太多太多。因此,要想提升班級管理的水平,也就是說任何事情上都要在“精”和“細”上做文章,尤其是培養學生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讓其摒棄陋習,讓好的行為內化為潛在的意識,使其成為一種自然的良好習慣,從而達到每個學生對班級的自我管理,使之成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要如此,就必須要我們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班級工作才能落到實處,才能學風濃、班風正。

三、班級管理要做到民主化

在班級管理當中,要建立一個民主的班集體,促進班級成員的自我管理、全面發展,不能是班主任一言堂,班主任、學生乃至家長都要在學校規章制度,班級公約的規范下處事。

實施民主管理思想的具體途徑和過程,基本可歸納為四方面內容: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完善學生自然的人性。

2.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

3.在班級管理中發揮學生的主人作用。

4.民主商量、平等對話、集體表決的決策過程。

通過這些民主制度的確立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增強了管理能力。一些學生之間的糾紛乃至一些班主任不便參與的矛盾,通過班級的民主制度就可以化解,這也減輕了班主任的負擔,不必事必躬親。也從小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意識,也是對公民社會的建造盡到了教育的一份力量。

篇8

關鍵詞:班主任;良好行為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133-01

學校是教育場所,學生則是這個教育場所的核心組成。一所學校的學生能否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他能否擁有好的學習成績,班級能否擁有好的學習環境秩序,以及學校能否擁有良好的社會聲譽的關鍵。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成了作為施教主體的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樣才能使來自不同家庭,擁有不同經歷,受過不同教育的學生在同一個教育環境下各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我經過多年的教育探索和實踐發現,要想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學生對班主任的每一句話、說話的語氣、表達形式、說話態度都特別敏感。班主任語言慎重、語氣緩和、態度和藹、氣氛和諧,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就會減少對立情緒。特別是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看到班主任注意自己的語言,用所特有的慈愛去愛護每一位教育對象,學生從教師的神態中看到了自己被理解和信任的時候,才愿意把心里話講出來。所以,班主任應特別注重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學生,把自己對學生的殷切期望和勉勵有情感地交給他們,以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受到熏陶和教育。

在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班主任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學生搞好團結,首先要做到和各位教師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良好習慣的培養要從點滴小事抓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彼耘囵B學生的良好習慣應該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起,比如課桌上學具的擺放、衣著穿戴得整齊、校徽的佩戴、行李的整理……為什么不少中學生對學校的校規校紀倒背如流,卻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上課時隨意喧嘩等等。為什么許多學生在校教師安排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一放假教師布置的任務就不能完成呢?是真的沒有時間?還是學生不會做?是學生的良好養成習慣沒有完全形成。因此,養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的是教師、家長和社會三方面力量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教育學生不僅在校園內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公共場所、家庭院也要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不僅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在其他地方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見到長輩也要問好……這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臺起于壘土,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養成習慣之上。我們不僅教育學生要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更重要的是養成不亂扔亂丟的習慣。

三、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集體制定班級公約

從新學期開始,班主任就應該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指定有效班級公約,新的學期學生大都對新學期滿懷著新的希望。班主任應抓住這一契機,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誠實守信,講究衛生,課前做好預習,課堂注意聽講,及時復習鞏固,善于思考、質疑,勤學好問,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讓學生認識到這些習慣是他們到達成功彼岸的橋梁?!吨袑W生守則》對中學生的行為進行了具體規范,可操作性很強,開學初,要利用周會課學習,然后結合本班實際集體討論制定班級公約。在新學期制定班級公約時,是先請學生每人寫一份班級公約,然后班干部綜合大家的意見寫出來,再在班級公布,如果同學還有什么好的建議,繼續修改,在學生充分醞釀后,寫出一份能代表全班意愿的班級公約張貼在教室的墻上。由學生集體制定的公約,執行起來,自覺性就強多了。

四、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需要加強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和學生家長的配合

班主任是聯系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的紐帶??砂炎约簩W生的要求與任課教師、家長溝通好,既可取得任課教師和家長的理解、支持,又可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便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要搞好對學生的培養教育,單靠班主任是不行的,還必須與各科任教師配合,因為科任老師的言行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篇9

一、內化于心,用精神文化鑄造班級之魂

魂,即班級精神。班級精神不是靠簡單說教得來的,而是要根據班級本身的班情、學情,通過各種有效的實踐活動,讓班級成員從中體驗和感悟,并將之內化于每個學生的心靈。班級精神文化包括輿論文化、人際文化等,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班級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實踐班級精神的直接體現。經積淀形成的班級精神文化,再加以升華并鑄造為班級之魂,統領班級各個成員。

1.打造特色的學校文化活動。為了在學校層面對班級文化施以影響,并引導其最終形成有個性的班級文化,借助學校文化建設活動載體,如依托“文學校園”“科學校園”“合唱校園”“體育節”“繽紛節”等特色文化建設情境,來展示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特色文化,豐富班級的精神文化。

2.開發特色課程。除了常規課程外,還可開發學?;虬嗉壧厣n程來拓展班級精神文化的內涵。如有的學校精心打造“國旗下課程”。每周由校長親自在國旗下講述后,將講話的內容延伸到班會課,鼓勵學生將在國旗下課程獲得的道德認知內化于行動中,為班級精神文化提供豐富的資源。

3.開展自主的班級主題活動。班級文化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自由,來激發學生生長的驅動力和主體意識。這意味著,班級文化的建設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只有真正符合學生生長發展需要的班級文化,才能被學生接受,轉化為學生成長的內驅力。因此,班級的主題活動應讓學生全員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真正體現出學生是活動的小主人,在自主活動中沉淀與凝聚班級精神,使其成為班級特色文化成長的土壤。

4.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班集體要重視輿論文化的建設,強化班風和學風建設。班風和學風是班集體發展的產物,是一個班級歷史的積淀,對班級的進一步發展和班級成員個體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班主任在從事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注重以優良的班風影響班集體的每位成員,促使學生確立端正的學習動機、形成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展開適度高效的良性競爭,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5.建立和諧的班級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起來的一種心理關系,其變化和發展取決于雙方需要滿足的程度。只有雙方在交往中都獲得了需要的滿足,相互之間才能產生并保持親近的心理關系和友好的情感。特別是青少年兒童,受生活閱歷和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限制,在人際關系的處理和適應方面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班級人際關系應秉承“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理念,開展如“親子活動”“六一聯歡會”等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構建老師、家長、學生之間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而凝聚班級精神文化的主體力量。

二、外化于形,用環境文化塑造班級之象

象,即班級形象。班級形象需要環境文化來塑造。要使班級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積極灌輸外,還要注重班級環境文化建設,形成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

1.營造富有內涵的校園環境。學校環境是展現學校文化和體現辦學理念的重要載體,通過具體的符號和環境文化來塑造。班級環境是學校環境的一個部分,而學校環境決定了班級環境的格調和方向。因此,校園里的每個角落都會成為班級文化的能量輸出源。如,文化墻、花卉墻、詩歌墻、讀書走廊、功能室、升旗臺等等都影響著班級文化。

2.設計充滿個性的班級環境。優美的班級環境能帶給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班級可通過展示班級口號、標志、每日名言、讀書欄,唱班歌,再輔以班級圖書角、墻報等展現個性化班級的精彩。教室環境的布置要做到“四化”,即綠化、美化、凈化、靜化,優化人的心境,充分發揮教室環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使其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和健康成長的“加速器”。

三、意化于規,用制度文化打造班級之道

道,即班級經營之道。道是班級管理的原則、規律、法則、方法、經驗,是觀念形態的東西,其對班級發展起約束、維護和激勵的作用。班級經營治理要謀道,用適合的“道”開展班級管理,才能讓全體學生自覺認同、理解、熱愛、實踐并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為之奮斗,這是作為一個把握班級發展方向的班主任所要掌控的。

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制度文化作為班級文化的內在機制,發揮著規范與約束的教育功能,是班級正常秩序得以維系的保障機制。班級制度文化中既包含有形的規章制度,也包含無形的、不成文的、體現和反映班級傳統習慣的非正式的制度文化。班主任要根據實際情況,將具體的意念化成規范,量身制定出適合班級發展的制度,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班級之道。

1.制定動態生成的班級公約。班級公約是基于學生特點,以班情、學情、師情為本,由師生共同研究決定的,有針對性并且約定俗成的班級規范。它有別于《小學生守則》的和“班主任寄語”,前者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針對性不強,后者是班主任單方向“寄”給學生的。班級公約則是經全體成員簽名后張貼于教室里,可以達到自我警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此外,班級公約是動態生成的,它隨著班情與時俱進。如在學生不團結的班級里,當制定獲得全班同學認同與支持的“相聚是緣,見面點頭笑一笑;同班是福,團結友愛聊一聊”的班級公約,不團結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2.創建精細化的管理體系。文化建設不僅僅是理念的傳播,要落實到每個教育細節中,更要依托于制度建設,包括班級中各種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紀律等。為了保障學生走上健康、自覺發展的道路,在制訂個性化制度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盡可能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任務。實踐證明,創建行之有效的精細化管理體系,對提高教育實效、解決教育問題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3.完善班級評價體系。過去的班級評價以量化評價為主,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與評優、獎勵相結合,但單一的量化評價存在過于簡單、脫離真實的教育情境等局限。其實,量化考核結合學生自評,強化過程性評價,更能保證評價的公平有效。有的班級把評價內容細分為學生健康、誠信、責任等方面,實現學生成長過程的動態評價,這種評價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

篇10

學校還組織學生學習《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這也讓兒童認識到自己應有的權利,這不是教師或成年人的恩賜,從小具有維權意識,長大才會成為合格的公民。學習之后,學生還列出了“我們的權利清單”,如:“成為我自己”、“愛我想愛的人”、“知道成人對我所做的決定”、“被尊重”、“被聆聽”、“我想自由游戲”、“父母讓我們受教育,我也想讀書”、“我們要多一點運動”、“我想擁有充足的睡眠”等。學校還特地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發揮想象力將其中的主要條例用畫筆繪制出來,清新的畫面,生動的形象,深受大家喜愛,達到了極好的宣傳效果。

當學生獲得尊重,他們的自主性才會大大增強。一次一位四年級學生向沈校長反映說,新來的班主任對他們不夠尊重。怎么會呢?原來那天中午,同學們正在教室里玩游戲,班主任突然接到教導處的調課通知,就急急忙忙進教室,叫同學們停一下,說“我有個通知”……學生說,原來的班主任不是這樣的,她會先看我們做完游戲,才通知,不會隨意打斷我們的游戲。從這件小事上,學校感受到學生對被尊重的需求多么強烈。

在日新,學生是校園生活的主人,他們學著“自我管理”,從一年級開始就學做生活的小主人,如:討論制定作息時間表,開展理書包、理抽屜、理生活柜的“三理”比賽等;集體的小主人,如:商議制定班級規則、做合作游戲等;學習的小主人,如:制定“一年級新生學習習慣養成法”、閱讀能力、傾聽習慣的養成等。在教師的協助下,學生逐步成為自我教育的主體。

(摘自《文匯報》2013.10.24)

資料卡片:

《兒童權利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