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思鄉的古詩范文
時間:2023-04-08 09:18: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思鄉的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贈別》
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篇2
1.復習有關“送別”“思鄉”的古詩詞,積累詩句,提高理解運用古詩的能力。
2.通過“送別”“思鄉”的古詩詞歸類,學習整合歸類古詩的方法。
3.通過誦讀“送別”“思鄉”的古詩詞,進一步培養珍惜友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賀卡
【教學預設】
一、導入
知道剛才聽到的這首歌叫什么嗎?(送別)再過一個多月,大家就要離別母校,離別親愛的老師和同學了。一說到要離別,總讓人感到難舍難分。你們知道詩人離別時往往會干什么嗎?(寫詩)
二、復習回顧
1.送別意
師:是呀,“離別”是詩人們歌詠的永恒主題,詩人們書寫了大量的送別詩,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板書:送別)
大家還記得哪些關于送別的古詩詞呢?能背一背嗎?
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贈汪倫》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別董大》唐·高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這些詩有課堂內學過的,也有課外積累的。從哪里可看出這些是送別詩呢?
①詩題:你真善于發現。一般情況,送別詩的詩題中往往含有送、別、贈字眼,以及送別的人。
②詩句:詩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辭、平明送客、又送君歸去等)
③詩意:那你知道詩人寫這些詩要表達的是什么嗎?比如說這兩首:
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
看看這兩首詩,李白想表達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
小結:是啊,送別詩的內容表達的是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所以我們把它們歸為一類。
2.思鄉情
過渡:同學們,“送別”是詩人們歌詠的主題,思鄉是詩人們歌詠的另一個永恒的主題。(板書:思鄉)那么你又積累了哪些表達思鄉的詩呢?
出示思鄉詩題:《靜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夜書所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長相思》《憶江南》。
為什么這些是思鄉詩呢?
小結:這些詩都表達了遠在異國他鄉的游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們把它們歸為思鄉詩。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積累運用
第一關:詩句對對碰:
1.勸君更盡一杯酒,___________。(題目:___________詩人:___________)
2.風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題目:___________詩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誰人不識君?(題目:___________詩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憶江南?(題目:___________詩人:___________)
第二關:是非辨辨清
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詩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詩突出了一個喜字。( )
2.“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沒有寫寫信的具體過程和具體內容,只擷取家書就要發出時的這個細節,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唯恐遺漏了一句。( )
3.《贈劉景文》是一首送別詩,是詩人蘇軾送別劉景文的古詩。
( )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詩句中沒有錯別字。( )
第三關:快樂填填看
出示練習紙,學生自行填空后校對。
課件一:教師結合視頻敘述:在寧靜的夜晚,一位久別家鄉的詩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課件二:“鐘靈毓秀、山搖地動、只爭朝夕、隔墻有耳、數不勝數、重見天日、山清水秀”,這七個成語中藏著王安石的一句詩,是鐘山只隔數重山。它的題目是《泊船瓜洲》。詩的最后兩句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你知道這首詩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傳神?為什么?
課件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詩圣”杜甫的作品,詩中描繪了詩人聽到河南河北被官軍收復,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鄉的遐想。于是詩篇就有了第三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詩人把內心的狂喜之情,作了進一步的渲染與升華,從而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之情。
課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鄉愁是融于滿目的春色之中,(春風又綠江南岸);《靜夜思》李白的鄉愁是由皎潔的明月喚起的;《秋思》張籍的鄉愁是由蕭瑟的秋風引起;《長相思》中,詩人納蘭性德所描寫的關外將士的鄉愁卻是由北方的風雪勾起的。
師:可見,同是表現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寫話
過渡語:同學們,再過一個多月,我們也將離開我們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伴的同學,走向初中生活,讓我們也來寫幾句。
出示:1.在這依依惜別之際,給哺育我們的母校、親愛的老師或朝夕相處的同學寫上幾句臨別贈言。你可以適當引用一些詩句加以表達。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詩句: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2.再過二十年,也許我們同學天各一方,每個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許你的家在繁華的大都市,也許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許你會想起家鄉,想起兒時的同學、老師和母校。請你選擇恰當的詩句把你的思念寫下來。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寫后交流,相互讀讀修改。同學們可以保存作紀念,也可以送給老師或同學。
五、欣賞歌曲
同學們,古詩詞語言簡潔,意義深厚,不僅可以吟誦,還可以歌唱。
(欣賞古詩視頻歌曲:明月幾時有)齊唱古詩。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主要復習了送別詩、思鄉詩。根據內容分,還有山水田園詩、愛國詩、哲理詩等,如果你能把小學生必背的80首和書本上學過的古詩詞進行分類,再背下來,肯定會終身受用的。
板書:
篇3
一、明確閱讀步驟
閱讀詩歌時,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通讀文本
要想通讀,先看題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讀詩文。很多詩歌初看題目就可以知道內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詩,是思鄉懷親詩,還是送別詩。如《江鄉故人偶集客舍》這個題目,有很明確的信息:故鄉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內容里一定有思鄉懷親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離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離別之情。
問題是大多數學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師一定要強調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學生養成看注解的習慣,知道從注解中尋找信息。
2. 判斷手法
分析語言技巧,包括修辭、表現手法、表達方式。正常的順序是,先找修辭,找不
到,再找表現手法,還是沒有找到典型的表現手法,最后才找表達方式,表達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學生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混為一談,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學生能夠記住表現手法的類型與每一種類型的典型例子,記住表達方式的類型及每一種類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學數學一樣掌握了公式定理。
詩歌中表現手法十分重要,常見的有:
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一般在古詩中,描寫細微的聲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動,秋冬鳥、蟲啼叫,落葉的聲響,魚兒跳動等,就是以動襯靜;而描寫較大的聲音,如竹笛響,牛兒哞叫,簫聲,爆竹聲等,就是以聲襯靜。教師讓學生記住這些慣例,在分析表現手法時,他會一眼就得出以動襯靜,以聲襯靜的結論。
對比襯托。舉一個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什么是襯托,問“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會是什么感覺?”“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覺?”這里既是襯托,又是正反對比襯托。在影視劇中,墻上的鐘噠噠噠發出很響的聲音,為什么?這里的問題是,學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襯托,什么是反面襯托。通俗的解釋就是好的,同類的就是正襯,比如兩個很高的人在一起;好的和壞的,兩個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襯。但是不同的詩歌,要做具體分析。
寫景抒情。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詩歌典型的
間接抒情。詩句究竟是什么表現手法,在腦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類型,對號入座。如“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第一句記敘,同時寫景,交代了時間、事件、環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腳點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虛實結合法。教師可以明確告訴學生,送別詩往往是虛實結合的手法,明寫送別時的情景,虛寫送別后的情景,同時也是想象送別后的情景。學生記住了這個規律,只要一明確是送別詩,就可以基本上判斷采用了虛實結合法。
表現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學生往往會判斷失誤,如“白銀盤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時候,一句詩既有修辭手法,又有表現手法。很可能學生只判斷出比喻,不能夠判讀出想象。像這種情況,如果閱讀題目問的是什么修辭法,只須要答比喻;如果問的是表現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達方式只有5種:描寫、抒情、議論、說明、記敘。在古詩中,描寫、抒情是最多的,難得有直接議論的詩句,說明幾乎沒有,記敘是有的。在詩歌閱讀中,很少有分析表達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題包括3點: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銀盤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辭和想象的表現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銀盤,把遠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動地描寫了洞庭湖明麗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銀盤,深綠色的遠山想象成青螺,表達了對山水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明確閱讀的答題模式
詩歌閱讀題目的類型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意象類。判斷是什么意象,結合原句分析營造了什么氛圍,流露表達了什么情感。
技巧類。判斷手法,結合原句翻譯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確是什么情感。
語言類。概括語言特點,結合原句分析語言特點,表達了什么情感。
煉字類。該字在詩句中的意思,把該字放入原句中翻譯、解釋分析作用、氛圍,表達了什么感情。
三、舉例理解閱讀步驟和答題模式
詩歌的三大特征是語言凝練,音韻美,飽含情感。教師在教授詩歌閱讀時,首先需要提綱挈領地告知學生,每一首詩歌閱讀的落腳點都是情感,詩歌就是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在詩歌中通常都是間接抒情。
以詩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為例,分析詩歌的閱讀理解。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VV①。
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②,煙塵飛至今。
注解,①VV(qīn qīn):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②盧龍塞:古地名。
這首詩歌的題目告訴讀者是一首邊塞詩。邊塞詩中的人物是將領、士兵,這類詩歌作者
對他們是頌揚、憐惜的情感,他們有報國、建功立業、思鄉懷親的愿望,這類詩歌的主旨往往是表達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VV”的注解可以幫助理解原句,“盧龍塞”是古地名,“煙塵飛至今”就迎刃而解,“煙塵”,借代的修辭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戰爭連年。
在這首詩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月”在古詩中通常表達思鄉,可是有學生說“你怎么知道邊將思鄉?”這證明,學生連閱讀古典詩歌最起碼的常識都不知道。但是,“月”不僅僅是表達思鄉,它的含義還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感嘆昔盛今衰等,關于這一點,老師須要給學生講清楚,以免讀詩看見“月”就是思鄉。
首句為什么是“北風”?“白草”?因為東風是春天,北風是冬天。知道綠色的草,枯黃的草,也該明白白色的草是怎么一回事。凜冽的西北風中被霜打后又披著白雪的凋敝的枯草在瑟瑟抖動,可見天有多么冷。而胡人的馬天天都來侵擾。為全詩營造了肅殺的氛圍,渲染了邊塞緊張的戰爭氣氛,為將七的出場作鋪墊。
篇4
一、人物形象
古代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另一類是詩人自己的形象。
詩詞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稱為敘事類型的人物,是詩人在展開完整的情節的同時,塑造出來的豐滿、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如《詩經?靜女》中就刻畫了一對青年戀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熱烈癡情、淳樸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潑、伶俐俏皮都被表現得生動形象。
詩人自己的形象一般稱為抒情類型的人物。有的詩人直接站出來抒情,詩中出現作者的形象,李白的《贈汪倫》詩中那個“乘舟將欲行”的李白,就是詩人自己,他直接站出來表達自己對沿岸踏歌送別自己的汪倫的無限感激之情。
有的詩人以化身出現,如柳宗元的《漁翁》:“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詩中的“漁翁”其實就是詩人的化身。詩人借對漁翁的描寫,寫出了一個清寥得有幾分神秘的境界,隱隱地傳達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情,寄托了他政治失意的孤憤。
還有的詩人不直接出現,而是通過對景與物的措寫來抒發感情,表達心意,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同學們通過詩人對山村清幽明麗的景色的描寫,也窺見了詩人閑適超逸的隱者形象。
二、景物形象
古詩詞中的景物形象稱為“物象”。由于它們寫入詩詞時帶有詩人的主觀情感,所以又稱為“意象”。
1.面對不同季節,人們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自然便會有不同的情緒。有時多數人對某一季節會有相似的感受,像秋天,萬物蕭索,草木凋零,日漸寒涼,人們(特別是出門在外的人)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悲涼之感;那些經歷坎坷的古代詩人也自然就會因“秋”而“悲”。于是詩人們往往把思念、別離等這些令人傷感的事件安排在秋天,這就是古代詩詞中借秋天景物表現悲涼氣氛的作品特別多的原因。如白居易寫秋夜送客的名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琵琶行》)“悲秋”是大多數詩人的感受,但是也有例外。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寫得清新淡雅。
2.在季節之外,詩人們也經常借詠物抒發感情。鳥類是詩人們經常拿來入詩的事物,而其中“杜鵑鳥”的使用頻率最高。如周邦彥的《浣溪沙 樓上晴天碧四垂》:“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筍已成竹,花已成泥,這是表示時序推移,蘊涵詞人羈旅懷思的感情。加上杜鵑啼叫的聲音,更表達出他思鄉的悲情。
除此之外,“鴻雁”在詩中也經常出現。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遞十分困難,所以有“鴻雁傳書”的典故,后來人們就將“鴻雁”作為思念親人的意象了。如明代元凱《客中夜坐》:“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詩人描寫秋天落葉蕭蕭,江水悠悠的景象,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之情。此時又聽到南去的大雁鳴叫,更覺肝腸寸斷。
古詩歌中常出現的鳥還有:成雙成對的“燕子”,總使人想起團圓或離散。“鷓鴣”,在古人眼里,叫聲凄切、清長,如說“行不得也,哥哥”。鷓鴣聲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烏鴉全身黑色,人們對它常有厭惡之感,常用來描寫衰敗荒涼的景象。
篇5
關鍵詞:黃自;藝術歌曲;創作風格;思鄉
黃自先生作為我國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為我國的早期的音樂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而他的音樂作品也被眾人所一直熟知,有很多的代表作品。他的音樂作品選材經常會引用古今詩詞,在詞曲的處理問題上斟字酌句,力求每一個詞每一個曲都能夠非常完美的結合。下面我們就從黃自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思鄉》這首作品為例來對他的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進行一個簡要的探討。
一 古詩詞與曲調的高度融合統一,帶有古詩詞淺淺吟誦的意味
這首《思鄉》是黃自先生作曲,韋瀚章先生作詞,一起合作完成的。韋瀚章先生在歌詞的創作上引用了一種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味,例如,柳絲系綠,獨自個憑欄,墻外鵑啼,不如歸去等等這些具有中國古典詩詞意味的詞,讓我們有種朗朗上口的感覺,而黃自先生的譜曲則是對這種淺淺吟誦的感覺的加強。下面我們就對這首曲來進行一個細致的解析。
“思鄉”,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表達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而整曲的創作也正契合了這一感情。樂曲開始,配合“柳絲系綠”這一歌詞的表現形式,采用了下行模進的表現手法,曲調平緩,層層遞進,表達出了一種思鄉的悲戚以及傷感的情緒,將聽眾漸漸的帶入此種意境。而接下來的兩句“清明才過了,獨自個憑欄無語”也采用的是和“柳絲系綠”一樣的表現手法,使聽者情緒較為平靜,而這三句曲調的這種表現手法為我們表現出了一個漂泊在外游子的思鄉的那種黯然神傷猶豫之情。而從其后的“更那堪墻外鵑啼”開始,節奏漸強,使整曲進入了一個小,吸引了聽眾的注意力。緊隨其后的一句“不如歸去”則是在節奏上做了一種漸慢的處理,使聽眾的心又從高出落下,以為了表達出游子的強烈的思鄉之情。而這樣由弱到強,再由強到慢的這樣的一種節奏的處理方式更加充分的將游子的那種思念家鄉的那種悲戚,傷感,憂郁之情發揮出來了。這之后的一段小伴奏也是和前面歌曲的一個呼應,只是稍微有加了一點變化,則是將之前的那種對于思念家鄉的悲戚,傷感,憂郁之情綿延鋪展開來,使聽眾的情緒達到一種飽滿狀態,亟待爆發。配合以杜鵑的一種啼叫聲,使得整個情緒被渲染了出來,顯得更加的悲戚,凄涼。在這一段小間奏完成之時,從“惹起了萬種閑情,滿懷別緒”開始節奏又開始漸強,為其后的感情的一個爆發打下基礎。從“問落花,隨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開始,節奏變強,曲調變得高亢,這一種節奏的處理容易使得聽眾的情緒漸漸的趨向于激動,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使得之前所壓抑的情緒得到一股強烈的沖擊,得到一種大范圍的爆發。而這個“隨渺渺微波向南流”的這樣子的一個問句,節奏又漸漸的變慢,之前所積壓的情感在此處得到大爆發的這種曲調的譜寫,更加將游子的這種思念之情表現了出來,也將在外漂泊的游子的那種思鄉但卻不能歸鄉的那種悲戚,傷感,甚至于絕望的感情表現到了極致。歌曲從“向南流”開始回歸成為了原速,最后的一句“我愿與他同去”加上之后的一個小伴奏,與前一段的“不如歸去”后的一個間奏相呼應,這種曲調的不斷相呼應,不斷的重復,相同之處有略有不同,每一次的重復都是一次情感的鋪墊,每一次的重復都是一次情感的爆發,每一次的重復都是一次情感的不斷升華,所以,這種重復使得整篇歌曲的曲調都達到了一種高度的統一,而這種統一當中又有不同,所以使得情感的表達不會重復,也就讓這種情感到最后得以釋放,得以爆發。將整個詞的所要表達的那種意境,那種情感,非常充分的得以表達了出來。就如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所描述的那樣,從一開始的伴奏表現了那種“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的欲說無語的感覺,到之后的“更那堪”開始的那個小,正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那樣情感得到的一個小表達,卻仍然沒有完全的表達出來。再到后來的“不如歸去”以及那一聲聲杜鵑的啼叫聲就如同“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一般,將情感綿延。而最后的部分就如同“嘈嘈如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般節奏鏗鏘有力,感情抒發到位。全曲的最后則如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一樣耐人尋味,情感回歸。
二 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黃自先生的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除了帶有一種古詩詞的淺淺吟誦的意味之外,還有的就是曲調當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就以這首《思鄉》為例吧。曲調一開始就節奏平緩,淺淺淡淡對早春風景進行了白描,而其后的漸強漸弱再平緩,則表達出來一種思鄉的復雜的感情,這樣有情有景,融情與景,情景交融則是將這樣的情感非常充分的表達了出來,也將那種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鄉的復雜的心理活動非常形象的展現了出來,讓聽眾們得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所以情景交融也是黃先生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上面一個非常顯著的個人風格。
三 愛國主義主旋律,高尚情操受尊敬
黃自先生在其音樂作品中不乏對愛國主義的感情抒發,這也是他藝術歌曲創作中的一個很大的風格,這與他的創作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系。黃自先生是我國時期的音樂家,他的眾多作品都是有關于這個時代以及這個社會的。創作出了很多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以及很多鼓舞人心的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的作品。這些作品的音樂風格大都非常的雄壯有力,大氣磅礴,振奮人心,悲壯激抑,聞者奮起,鼓舞敵愾,創作與祖國,民族生死存亡的命運休戚與共。而此例中的《思鄉》則是從側面表達出了這一感情,人們背井離鄉趕赴戰場,而對于思鄉之情的刻畫則是反應出了戰事的害人之處,也從側面表達了其愛國之情。
綜合以上以《思鄉》這首作品為例對黃自先生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的研究與探討,發現了他有其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注重對曲調的細節性描寫,情感深厚,情景交融,而其愛國主義的創作風格讓其不僅僅是一個音樂家,更是一個愛國主義音樂家,關心社會關心人性的描寫與刻畫。所以,黃自先生創作的音樂作品才得以長久的流傳下來,而我們現在在聆聽黃自先生譜寫的樂章中要感受他的這種精神。
參考文獻
[1] 傅學波.黃自藝術歌曲的演唱風格[J]. 文教資料. 2010(11)
篇6
一、科學的課前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古詩文不同于現在的白話文,他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語文功底。那么學生在學習古詩文時常常會因為看不懂、枯燥等情緒導致建立不起學習興趣。那么,教師要讓學生有效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和學習古詩文就必不可少。由于初中生年齡尚小,心理發育尚未成熟,他們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的事物之上,而科學的課前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舉措。例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為了讓學生建立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前可以播放《水調歌頭》這首歌曲,然后在多媒體屏幕上同步歌詞,讓學生聽著音樂、看著歌詞。這種課前導入必然會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教師緊接著對課文進一步深入剖析,讓學生感同身受地體會詩人當時飽受離別之苦和對朝廷政局的深切關懷及對他人表示美好的祝愿之情。
二、反復品讀文言名句,強化情感體驗
一般古詩文中的內容大多是作者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真實反饋,也是作者心理情感狀態的真實表露。所以,細細反復品讀古詩文中的名言警句可以有效地感受作者的勵志情懷。例如:《孟子二章》中有“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細讀這些名言警句,感受作者當時對待事物的決心,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美德。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等等。古人是要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因事小而不為。一個成功的故事就是從小事做起,從小事的完成逐漸地將成功從量變一步步轉化為質變的過程。通過細細品味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可以感受古人的勵志情懷,還可以感受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博大精深,對學生今后的自身發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結合古詩文時代背景,感受傳統文化
古詩文一般有詠史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離別詩等等。都是詩人有感而發,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寫作。所以,教師在講解課文時一定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當時作者的最真實的感受。例如學習《桃花源記》時,教師不僅要描述桃花源的與世隔離、和諧美好,還要突出介紹作者寫作時所處的社會背景。當時作者陶淵明身處東晉亂世,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作者描述的桃花源是以武陵漁人的進出桃園為主要線索,把桃花源描寫得曲折離奇。這也是當時人們對沒有階級、沒有剝削、一切自由平等社會的向往。作者描述的桃花源的美好正好與當時社會的黑暗形成了鮮明對比,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學生通過老師對當時社會背景的描述,更加能體會作者的感受,更能珍惜現在社會的美好,珍惜一切來之不易的學習資源,更加努力學習。也感受到當時人們不甘于屈服的精神,向往和平的愿望。
四、立足“詩眼”或“題眼”把握精髓
教師在古詩文的講解過程中,要立足于文章的“詩眼”或“題眼”,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精髓。因為古代名師大家在寫詩賦詞時,最能表現作者心理感受、社會文化的就是文章中作者的措詞、用字。例如:李白的《贈汪倫》中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的“深”字用就恰到好處,一語雙關。突出作者與友人的情誼之深勝過千尺深的潭水。再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直”就恰到好處地反應出作者身在他鄉的孤獨以及思鄉之切。更是突出烽煙的強韌,體現作者的堅強。作者通過人物合一的描寫方式將自己的思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措詞,值得學生細細品味。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古代文人的措詞嚴謹和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之情。也能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美德,珍惜身邊的親人,孝順父母。
篇7
那架籬笆用新鮮的蘆葦扎成,米黃色的葦桿,粗細均勻,然后用灰白色的尼龍繩上下細細地綁了兩道,看上去特別整齊干凈。籬笆圍起來的是一塊小小的長方形土地,新苗還沒有出土,但可以想象得到,用不了多久,籬內就會青翠一片,也許還會有綠油油的枝蔓爬上籬笆,那時節,籬笆就是一處曼妙的風景。
籬笆是屬于鄉間的。鄉人為防雞、鴨、鵝、羊,也防頑劣的孩童破壞莊稼或菜地,就用木棍、竹竿、蘆葦把需保護的地盤結結實實地圍起來,這就是籬笆的初始作用。
每年夏秋季節,籬笆如一堵綠墻。黃瓜、豆角、絲瓜一類的菜蔬爬上了籬笆,豆角花粉白,像小蛺蝶,絲瓜花金黃,如小喇叭。花開時節,一串串、一朵朵的花,開得鬧鬧嚷嚷,把整架籬笆都染香了。在稠密的枝葉間,時有掛著白霜的嫩綠絲瓜,長長的豆角露出臉來。夏日午后,小村寂靜,蟬兒在枝頭聒噪,籬下間有幾只小雞刨土覓食,或有貓狗在綠陰里靜臥,此情此景真是應了“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的意境。
鄉下粉紅的、淺紫的牽牛花隨處可見,有時它們會見縫插針地爬上籬笆,在清晨的微風里,開出大朵大朵沾染著露水的花朵,這時的籬笆遠遠望去,就像一匹栩栩如生的大花布。籬笆配上花,總是格外有味道。如果秋來的時候,籬旁再綻幾叢,那分明就是一首古詩了。古時文人都極有文藝范,籬笆多有入詩,唐寅就曾在詩里說:“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一方小小的籬笆在天涯羈旅的游子看來就是無限的思鄉愁緒。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那又是一種多么灑脫、恬淡的生活方式。
如今,在快節奏的生活里,已很少有人籬下賞菊、隔籬思鄉了吧,社會發展到現在,早已到了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但不管時光如何變遷,滄海如何桑田,那一架小小的籬笆,如今仍然靜靜地生長在鄉間,無聲地勾勒出一抹鄉情。
許是幼時在鄉間生活過的緣故,我一直對籬笆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在我的心里,它是一首詩,又是一幅畫,它沾染著純樸的鄉野氣息,它生長在泥土的芬芳里。
篇8
1激發高中生對學習詩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小學生還是高中生只要有興趣,就會在學習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時要從高中生的興趣出發,結合高中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把具體的詩詞和高中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激發高中生對學習詩詞的興趣,從而愛上古詩詞。我們不能否認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生接受的都是處在時代最前沿的新潮事物,高中生早已對古代文人騷客的低吟淺唱喪失了趣味。語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把先賢名句和時展潮流相結合,賦予古詩詞時代的氣息充分展現古詩詞的魅力從而激發高中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教師可以講解古詩詞中男子對女子愛慕的詩句,讓學生品味和現代社會男子愛慕女子不一樣的表達方式。例如,在《詩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一句表達了君子對窈窕女子的愛慕之心,從而使感情更加細膩,娓娓道來。同時高中生又處在成熟階段,情感活躍卻受到各種因素的束縛,為此教師可以以《氓》為例講解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故事。這是一首典型的受封建禮教迫害導致女子婚姻悲劇的四言古體詩,教師可以對這首詩進行講解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引入愛情的話題,從而增加詩詞教學的興趣。因為感情二字是高中生活中相對比較敏感的詞,在一般的教學過程中是很少涉及的,但是高中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以及懵懂的心態從而會對感情產生一種異樣的感覺。教師可以借助教學活動滲透有關感情方面的教導,從而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避免學生走入歧途,影響學業。語文教師把感情問題穿插到詩詞教學過程中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欣賞詩詞文化的魅力,還有利于糾正高中生的感情觀,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詩詞風采的平臺,讓一些對古詩詞感興趣的同學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教師借助這種方式也為其他同學學習知識開通了渠道。近幾年的高考題型中考查的多是高中生對詩詞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背誦能力,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格外注意在興趣的基礎上培養高中生對詩詞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高中生的詩詞鑒賞效率,也推動高中詩詞教學的進程。
2營造利于詩詞教學的良好氛圍
古詩詞中蘊含的文化、描寫的詩詞背景、所寫的故事情節都不是三言兩語或者短短幾行字就能概括的,它所描繪的具體畫面也是高中生在短時間內不能完全的接受和理解的。學生通過一字一字的讀、背誦不但不會有很高的學習效率,長此下去學生無法進入詩詞描繪的具體意境,從而降低學習詩詞的興趣,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具體的詩詞氛圍,利用信息技術渲染課堂氛圍,從而變學生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例如,在俞桂《送人到松江》中“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要記此時分袂處,暮雨細雨過松江。”全詩的第一句主要描寫了蕭瑟秋風吹打著江中即將遠行的小舟的景象,并且交代了送別的季節和地點。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幻燈片為學生播放具體的詩句情境,教師為學生提供具體的畫面可以把學生帶入具體的古詩氛圍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的具體含義。教師還可以借助音樂營造古詩氛圍,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靜夜思》等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中教師可以借助古色古調的《思鄉曲》渲染具體的氛圍,在《思鄉曲》中如泣如訴的簫聲可以充分表達離家游子渴望回歸家中的那種思鄉之情。在詩詞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還要展現與其他教學活動不同的語言風格,顯現詩詞教學課堂的不同,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選擇用更加具有詩意抒情的語言或者是華麗壯美的詞匯來描繪詩詞中的具體意境,從而為詩詞教學課堂奠定具體的基調。例如,在《村行》的頸聯中教師可以借助照片對學生們說:“同學們看啊,在這張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到棠梨葉已經紛紛的飄落,呈現胭脂的顏色,如雪的蕎麥花開慢山野,細細感受,仿佛可以聞到淡淡的花香。這讓我想到《村行》中的詩句‘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首先為學生營造具體的學習環境,從而為學生理解詩句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率。
3開展豐富多彩的詩詞鑒賞活動
篇9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走出夔門離開蜀地時寫下的千古絕句,詩中用了多個地名,但依然清新明麗,滲透著淡淡的鄉愁,寄予著對鄉月的深情。
據唐代詩詞史料考證,峨眉山月為李白故鄉之月,自他23歲仗劍去國離開家鄉,便再也沒有回去,直到61歲在安徽死去,依然念念不忘那輪峨眉山月。他曾在晚年的詩作中寫道:“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這首《峨眉山月歌》的構思令人叫絕,作者將鄉愁蘊蓄其中。如何讓學生理解這首詩所表達的鄉愁?我從詩中的地名展開探尋,讓學生尋找李白心中那一輪深情的峨眉山月。
一、疏言明意,知人論世
《峨眉山月歌》文字淺顯直白,理解字面意思并非難事。我在課堂引入環節,從李白的《靜夜思》談起:“這首詩是誰寫的?(李白)李白的思鄉之情是通過什么來表現的?(月亮)李白為何那么喜歡月亮?”李白的研究史料指出,李白的月亮情結與早期創作的詩歌《峨眉山月歌》有極深的淵源。
學生產生的疑問是對字詞和句子的理解:“半輪秋”是什么意思?“平羌江”是什么意思?“思君”的“君”是誰?為什么要思君?下渝州是到哪里?
古詩教學的第一步就是疏通詩歌語言,讓學生從字詞中大致把握詩歌的意思,能夠初步建立詩歌印象。我讓學生從手頭的資料查找答案:平羌江、渝州均為地名。“半輪”,指當時李白看到的是半個月亮從峨眉山升起來。當時的季節正是清冷的秋日,從詩中推斷,應是初七或初八的上弦月。“思君”從字面意思解釋,暗指李白思念某人。事實是否如此呢?這要從詩中的字里行間探尋。學生從詩中并未見情意,那么李白“思君”的情又何在呢?
學生的疑惑集中歸結為一個問題:這首詩到底要表達李白何種情感?如果說《靜夜思》是直抒胸臆,將自己對故鄉的思念盡情表達出來,那么《峨眉山月歌》同樣也是寫月,卻思君不見情,到底是思鄉還是思人?這就要從李白的人生際遇講起。學生簡單了解李白生平,得知李白出生于蜀地,峨眉山月正是他故鄉的一輪月亮。
二、地名探尋,走入詩境
《峨眉山月歌》只有寥寥28個字,卻有好幾個地名,如平羌江、峨眉山、清溪、渝州、三峽,在古今絕句中堪稱獨一無二的絕妙之作。這些地名夾雜在詩歌中,讀起來并不拗口,也沒有減損這首詩的意境,相反通過這些地名,讀者能夠感悟到李白一路舟行的思緒。
我讓學生從詩歌中探尋地名的奧秘,并出示路線圖:峨眉山月西出峨眉,倒映在哪里?(平羌江)為什么月隨江水流呢?李白是在哪里看到的月亮?(船上)他的行程是怎樣的?(從清溪驛站上船,經過渝州,而后到三峽。)在這一路上,什么與他相伴?(峨眉山月)他一人望著江中的月亮,內心會有什么感受?(思鄉、寂寥)
學生通過路線圖,體會到李白作為旅人的內心感受,從中感悟到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傳達的鄉情,以及明月相伴的寂寥。在李白的眼中,峨眉山月便是家鄉,便是與自己心心相印的人,始終朗照著他,陪伴他一路向前。
三、字詞追問,想象月夜
古詩的意蘊,需要學生沉入字詞,涵泳文字,通過想象、把玩和吟誦感受。《峨眉山月歌》文字簡單,只是描寫一段行旅,從夜晚登上清溪開始,再到下了渝州,直達三峽,但就在這樣的一個月夜,詩人卻情思紛紛,寫下了這千古絕句,讓人吟詠不止。那個月夜,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他的情思呢?無他,能讓他思緒綿綿的便是那輪峨眉山月。
我讓學生從古詩的字眼,感悟這輪明月帶給自己的感受:吟誦古詩,想象一下,哪個字讓你有感覺?學生立刻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字——“思”。在整首詩中,這個“思”點亮了詩歌的情感之路,將動態的詩境連接起來,化為引而不發的思鄉之情。李白在詩中的情感并不泛濫,而是淡淡地流瀉,猶如月色一般。他在一路舟行中,站在船頭,仰頭望那明月,是清冷的半個,再低頭卻見它倒影在江水中,船行人也走,人走月也行。在人月相依的夜里,他雖然孤寂,卻至少有一輪江月相伴,但遺憾的是,過了渝州后便無緣再見這輪峨眉山月,此情此景,怎不讓他感慨萬千?于是,心中的愁緒無處寄托,唯有用一個“思”字表達內心的情感。他的情感最終在句尾悄然流露。
根據《峨眉山月歌》的詩歌文路來看,李白從月亮升起之時,便一直相看,直到登船后佇立船頭,從未停止。學生想象那個月夜,沉默的詩人臉色凝重,默默地看著半輪秋月,水面波光粼粼,秋風送來寒意,情感從詩中噴涌,這正是“相看秋月默無聲,淚眼不語思君去”。
篇10
一、知人論世,探求古詩的意思
孟子是提出“知人論世”說法的第一人。他認為,只有對作者以及作者所生活的環境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知人”指的是要充分了解作者;“論世”指的是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造活動都是建立在對生活深刻感悟的基礎上的,所以我們在對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所生活的時代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夠更加準確而深入地理解詩詞。
比如,在第十一冊語文教材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由唐代的杜甫所作。杜甫的詩作大部分都反映出很低沉的情緒,這首詩卻截然不同。杜甫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唐軍收復了多處州縣,招降了薛嵩、張忠志等叛軍首領,著實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接著,叛軍首領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他的部下紛紛投降,軍隊一潰千里。杜甫正流落于異鄉過著一種漂泊的生活,他聽到這些消息之后十分興奮,奮筆疾書,創作完成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作。
全詩共八句,四聯。首聯通過“劍外忽傳收薊北”的描寫,向人們傳達出唐軍勝利的喜訊,恰當地表達出消息來得非常突然。如果用散文的體裁來表現作者聽到勝利捷報之后的欣喜,一定需要很長的篇幅,可是詩人只用了“涕淚滿衣裳”幾個字來形容聽到勝利消息之后的欣喜若狂。頷聯中的“喜欲狂”更是將作者的驚喜之情推向了。在這里,其他一切敘述描寫都是徒勞,簡單的三個字足以表現出全家人的喜笑顏開,生活的愁云已經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大家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頸聯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這是對頷聯中的“喜欲狂”進行更深層次的描寫。對老年人來說,輕易不會放聲歌唱,當然也不應該縱情豪飲,但是作者不但要“放歌”,還要“縱酒”,僅僅兩個動作就將作者的“喜欲狂”刻畫得淋漓盡致。“青春”指的是春天,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一家人“作伴”返回家鄉。接下來的尾聯,作者繼續對欣喜若狂進行描寫。盡管身在梓州,心卻在一轉眼間回到了故鄉,作者想到這里,更是喜不自勝。全詩充滿了驚喜之情。
二、找詩眼,把握情感基調
古人認為,每一首詩都會有詩眼。事實上,詩眼指的是詩中的關鍵部分,它不但有助于人們理解詩的內容,也是揭開詩的內涵的關鍵所在。比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呢?很顯然是“漫卷詩書喜欲狂”。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整首詩都是圍繞一個“喜”字進行描寫的。詩的第一句是“劍外忽傳收薊北”,這是對喜訊傳來的描寫;第二句是“初聞涕淚滿衣裳”,這是對人們聽到勝利消息之后的第一反應;第三句是“卻看妻子愁何在”,這是對妻子兒女一改往日愁悶心情的描寫;第四句是“漫卷詩書喜欲狂”,主要描寫作者欣喜若狂的表現,索性連詩書都不看了。從第五句開始一直到最后,不僅僅描寫了作者聽到喜訊之后的思想演變過程,還描寫了作者將來的計劃和打算。聽到喜訊之后固然要“縱酒高歌”、“青春作伴”,但是具體的行走路線呢?從巴峽至巫峽、襄陽至洛陽,作者想出了一條最為便捷的回鄉路線。
因此,詩眼實質就是總領全詩思想內涵的綱領,抓住全詩的綱領之后,我們就能更準確地理解全詩的內在含義。不但如此,抓住詩眼之后也就抓住了全詩的情感基調。
三、抓意象,賞畫面,品意境
意象指的是詩人寄托自己思想感情的物象,而意境指的是寄托詩人感情的物象與詩人的思想感情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營造出獨特的藝術境界。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抓住詩歌中的意象是最關鍵的一步,然后就要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對意象進行進一步聯想,使枯燥的文字演變成為充滿美感的空間,這樣才能創造出一種更完美的意境。
學習張繼的《楓橋夜泊》時,詩中明確列出了“月”、“烏”、“霜”、“江楓”、“漁火”以及“客船”等六種意象,其中“霜”能夠體現一種凄冷的感覺,而“漁火”所展現的是孤寂、落寞的心情,再加上遠處寒山寺的鐘聲以及近處的漁船,無一不促使作者生出一種濃重的思鄉之情。凄冷的秋霜,孤寂的漁火,還有那寒山寺鐘聲的敲擊,作者只能帶著對家鄉深深的思念入夢。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孤寂的楓橋夜泊圖,當我們仔細品味這首詩的時候,大腦中立刻會浮現出情景交融的場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首詩是一首意境深遠的佳作。我們不但要學會欣賞作者詩作中出現的景物,我們還要理解作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內心感情的表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