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翻譯范文

時間:2023-04-01 10:04: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赤壁之戰翻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赤壁之戰翻譯

篇1

一、名詞活用作動詞的翻譯

名詞活用作動詞是詞類活用中最普通的一種現象,活用后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罷了。名詞活用作動詞的翻譯可分為四種情況:

1.在名詞前加一個動詞,變成動賓短語。

如: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水:游水。

云青青兮欲雨。(《夢游天姥吟留別》)雨:下雨。

2.在名詞前加一個介詞,后加一個動詞。

如:買五人之而函之。(《五人墓碑記》)函:用木盒子裝。

旬余,杖至百。(《促織》)杖:用杖打。

3.換一個相應的動詞。

如:置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罾(魚網):捕捉。

妾不衣帛(《訓儉示康》)衣:穿。

4.在名詞后加一個動詞。

如:腰白玉之環(《送東陽馬生序》)腰:腰佩。

尊賢禮士(《赤壁之戰》)禮:禮遇。

二、名詞活用作狀語的翻譯

1.表示動作的憑借或工具使用的方法,一般在名詞前加“用、拿、乘、靠”等介詞。

如:得佳者籠養之(《促織》)籠:用籠子。

辭輦下樓,輦來于秦(《阿房宮賦》)輦:乘車。

2.表示動作發生或進行的處所、地點,一般在名詞前加“從、在”等介詞。

如:其下平曠,有泉側出(《游褒禪山記》)側:從山旁。

劉備、周瑜,水陸并進(《赤壁之戰》)水陸:從水路陸路。

3.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一般借助比喻,譯為“像……一樣”“像……似的”。

如:猱進鷙擊,或能免乎?(《馮婉貞》)猱:像猱那樣;鷙:像鷙那樣。

天下云集響應(《過秦論》)云:像云一樣;響:像回聲一樣。

4.表示對人的態度、方式的,譯為“像對待……一樣”。

如:吾得兄事之 (《鴻門宴》)兄:像對待兄長一樣。

人皆得以隸使之 (《五人墓碑記》)隸:像對待奴隸一樣。

5.表示事物的情理或道理,譯為“按……”“在……上”。

如:失期,法當斬 (《陳涉世家》)法:按秦法。

予分當引決(《<指南錄>后序》)分:按職分。

6.方位名詞作狀語,表地點或趨向,譯為“向、朝、往、在……”。

如:操軍破,必北還(《赤壁之戰》)北:向北方。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東南:向東南。

7.時間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時間動作的經常性,含有“每”的意思,可譯為“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時間、動作的持繼性、逐漸性,可譯為“一天天地、一天一天地、天天(月月、年年)”等。

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日:每天。

良庖歲更刀,割也(《庖丁解?!罚q:每年。

三、動詞活用作名詞的翻譯

動詞在句子中,具有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就活用為名詞。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面有“其”或“之”字。動詞活用作名詞的翻譯一般為“動詞+的+名詞”或“動詞+名詞”,名詞的內容根據上文而定。

如: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禪山記》)至:到的人。

懼有伏焉(《曹劌論戰》)伏:伏兵。

四、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的翻譯

形容詞一般在句中表示事物的性質狀態,如果它臨時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物,那么它就活用為名詞,翻譯時一般以這個形容詞作定語,補出中心語(名詞)。

如:兼有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芙蕖》)長:長處;短:短處。

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赤壁之戰》)舊:舊交情。

五、形容詞活用作一般動詞的翻譯

形容詞一般不帶賓語,如果在句中臨時帶了賓語,而又沒有使動、意動的意味,那么就是活用作一般動詞。它的翻譯一般在形容詞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動詞,有時也根據意思換一個相應的動詞。如:

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遠:遠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老:尊敬。

六、使動詞的翻譯

使動詞是動詞里暗含了一個助動詞“使”的概念,就是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的,而是賓語發出的。活用為使動詞的可以是名詞、動詞,也可以是形容詞。在句中,這些詞帶了賓語(有時賓語省略),但這些詞與賓語并沒有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使這個賓語產生某種動作、發生某種變化,或具有某種狀態,而這種動作的對象、變化的結果或具有的性質狀態,就是那個表使動的詞。它實際上是兼語的簡化,翻譯時應該恢復成兼語式,通常譯為“使……怎么樣”“讓……怎么樣”。

如: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負:使……負(承擔)。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臣:使……稱臣。

有時,為了語意的暢達,將使動詞的翻譯進行引申,換成一個普通的動詞。如:

大王必欲急臣(《廉頗藺相如列傳》)急:“使……急”或“逼迫”。

會盟而謀弱秦(《過秦論》)弱:“使……弱”或“消弱”。

七、意動詞的翻譯

意動詞里含有對賓語覺得怎么樣,認為怎么樣的意思,它與賓語并不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意動詞主要從名詞和形容詞而來,翻譯時一定要體現出主觀意念上的感受。一般翻譯為“以……為……”“把……當作……(看待)”、“認為……是……”“認為(覺得)……怎么樣”“對……感到怎么樣”。

如: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賓客:把……當作賓客。

成以其小,劣之(《促織》)劣:認為……不好。

八、為動詞的翻譯

動詞對于賓語含有介詞“為”、“為了”之意,即動詞里暗含一個介詞“為”的意思,這樣的動詞叫做為動詞。這類詞的翻譯只要加上一個“為”或“為了”,譯為“為(為了)……怎么樣”就行了。

如: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死:為了……死

篇2

“之”作助詞時,只有它用在領屬性定語和中心語之間,才可以翻譯成“的”。如:

1.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3. 語長吉之事尤備。(《李賀小傳》)

4. 空自苦亡人之地。(《蘇武》)

以上句子中,“之”是“的”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時候,“之”不能翻譯成“的”。

一、 “之”是動詞或者代詞的時候,不能翻譯成“的”。

這是肯定的,因為動詞或者代詞它們表示的是動作或者代指,所以,它們翻譯出來的語言就只能是動詞或者代詞了。如:

1. 未之有也。(“之”代事情)(《張衡傳》)

2. 勝、惠共止之。(“之”代蘇武)(《蘇武》)

3. 拔劍撞而破之。(“之”代玉斗)(《鴻門宴》)

4. 牛何之? (“之”是“去”)(《齊桓晉文之事》)

5.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之”是“去”)(《歸去來兮辭》)

以上的句子中,“之”是動詞或者代詞,所以,不能翻譯成“的”。

二、 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能翻譯成“的”。如:

1.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2. 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

3. 知來者之可追。(《歸去來兮辭》)

三、 助詞,用來標志賓語前置,不能翻譯成“的”。如:

1. 句讀之不知。(《師說》)

2. 何陋之有?(《陋室銘》)

3.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四、 助詞,用來標志定語后置,不能翻譯成“的”。如:

1. 爪牙之利。(《勸學》)

2. 茍以天下之大。(《六國論》)

3. 石之鏗然有聲者。(《石鐘山記》)

五、 助詞,用在時間詞之后,湊足音節,不能翻譯成“的”。如:

1.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篇3

一、英語中的特殊疑問句和古文中疑問代詞做賓語的前置句語序相同

每個高中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困惑,從高一開始就要給學生講解古文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句式――賓語前置。在古文中,賓語前置有幾種類型,雖然老師很耐心地講解多遍,可是在考試中還是有很多學生區分不清,其中疑問代詞作動詞賓語的賓語前置句是幾種賓語前置句類型里較難被學生發現和掌握的。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列舉幾個古代漢語句子,在講授這些語句時讓學生把句子翻譯成英語寫在古文的下面,通過對比幫助學生們弄清這種賓語在動詞前的句子特點。

例如:豫州今欲何至?(選自《赤壁之戰》)

Where is Yuzhou going?

把古文翻譯成英文后,下面的英語句子是倒裝的疑問語序,賓語是特殊疑問詞“where”放置在動詞“go”之前,上面的古文句子也是一樣,賓語是“何”放置在“至”之前。

再如:大王來何操?(選自《鴻門宴》)

What did the king bring ?

下面的英語句子賓語是特殊疑問詞“what”放置在動詞“bring”之前,上面的古文句子中賓語是“何”放置在“操”之前。

經過這樣直觀的對比學生們很容易就理解了這種賓語前置句。

二、英語中有些成分做定語時和古文中的定語后置句類似

不僅是賓語前置句子教學時可以借鑒英語語法,在講到定語后置這個知識點時同樣可以啟發學生利用英語語法知識。

在英語中一般情況下如果定語是由一個單詞充當的,通常要前置,而由一個詞組或一個句子充當定語時則要后置,這種后置的定語結構同古文中的定語后置句的結構相同。

例如:人馬燒溺死者甚眾。(選自《赤壁之戰》)

在此句中“人馬燒溺死者”這個短語里,“燒溺死者”做“人馬”的定語,后置了,而在英語中要表達這個短語,定語是“burned or drown to death”也需后置,要表達成“the people and the horses burned or drown to death”。

又如:求人可使報秦者。(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這個句子中“可使報秦者”做“人”的后置定語,而在英語中要表達這個意思可以用一個句子“who can give are ply to the state of Qin”放在“the person”后面來構成一個定語從句“(The king)looks for the person who can give are ply to the state of Qin”

也許有些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不能把古文翻譯成相應的英語句子,但是只要他能懂得英語中定語后置的情況和古文中定語后置的情況是相同的,同樣可以讓教師在教授定語后置句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英語中有些短語做狀語放置的位置和古文中狀語后置句如出一轍

通過用英語句式和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的比較之后,學生們自然會想到另一種特殊句式是不是也和英語的構句方式有相通之處呢?經過對比我們發現英語中有些短語做狀語放置的位置和古文中狀語后置句如出一轍。

例如:I usually wait for him under the tree .(我總是在樹下等他。)這是個很簡單的英語句子,在句子中“under the tree”是一個表示地點的介詞短語,作狀語,像這樣的作狀語的介詞短語在英語中通常要放在動詞的后面。而在古文中也有很多這樣表示地點的介詞短語放在動詞的后面發生了倒裝,成了介詞結構后置句。

例如: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下轉77頁)(上接78頁)(選自《曹劌論戰》)

謀動干戈于邦內。(選自《季氏將伐顓臾》)

四、英語中表物品數量只用數詞不用量詞的語法結構和古文中此結構異曲同工

在英語里要表達物品數量時通常不使用量詞,直接用數詞+名詞來表示,在翻譯成中文時再給它加上合適的量詞,以符合中文表達習慣。

例如:I bought two apples,five oranges and three pears yesterday.

此句可以翻譯為“我昨天買了兩(個)蘋果,五(個)桔子和三(個)梨?!?/p>

在古文中表達物品數量時也是用數詞+名詞直接表示,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也需要加上合適的量詞。以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例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選自《口技》)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選自《狼》)

此兩句可譯為“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屏障內,里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p>

現在的各級考試尤其是高考特別重視對學生學習素質的考查,其中學生遷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是學習素質的核心。上述的幾種嘗試,在古文教學中引入了簡單的英語知識,既可以直觀有效的解決文言語法教學中的難點,又可以給語文課堂注入新鮮的元素,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相信“洋”知識不僅可以應用于破解文言語法,在語文教學的很多方面都可以進行滲透、借鑒?!把鬄橹杏谩笨梢允刮覀儼阎型馕幕M行融合,更好地繼承歷史,了解世界。

篇4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 教學

一、掌握實詞的意義

1、詞的古今異義。著重掌握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如“人災,絕食者千余家”句中,“絕食”作“斷絕糧食”講,與今天的“絕食”意義完全不同。這是詞義演變。

2、一詞多義。文言中詞的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習時要隨時總結,不斷深化。如“發”字,在“見其發矢十中八九”(《賣油翁》)中作“發射”,在“頃之,未發,太子遲之”(《荊軻刺秦王》)中作“出發”;在“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赤壁之戰》)中作“點燃”;在“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中作“打開”;在“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五人墓碑記》)中作“發動”;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中作“抒發”;在“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君后援”(《赤壁之戰》)中作“派遣”;在“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中作“征發,征調”;在“即道意中事,無毫發爽”(《促織》)中作“極短的長度單位,十毫為一發”;在“野芳發而幽香”(《醉翁亭記》)中作“開放”等。這些都是課內所見的,平時不斷積累實詞在語境中的意義,掌握得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閱讀能力自然會不斷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張良出,要項伯”(《鴻門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課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圍,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義項較多,后來就在原字的基礎上另造了一個新字,以分擔它的一個意義,原來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

4、詞類的活用。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功能,并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這是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如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理解詞類活用對掌握實詞是大有好處的,但不必死記硬背。在平時學習、誦讀過程中,即可把握這種語言現象,關鍵要用心去理解。

二、掌握虛詞的用法

虛詞在文言文中雖然數量較少,但使用的頻率高,用法靈活,語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學習難點之一。由于虛詞常常分屬于幾類詞性,故學習時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詞性,然后弄清其意義和語法作用。我們可以把這些虛詞分為若干類來把握:以代詞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詞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詞為主的有“以、于”等,以連詞為主的有“而、則”等,以語氣詞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詞“焉”等。只要有了誦讀的基礎,掌握虛詞應該比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與現代漢語大體是相同的,我們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斷句式在現代漢語中主要借助于判斷詞“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單獨使用“者”或單獨使用“也”,甚至兩者全省略,如“劉備,天下梟雄”,就是個典型的判斷句。此外,文言文中還可以用“為”、“乃”、“即”、“固”、“誠”等詞來表示判斷。當然,文言文中有時也用“是”來表示判斷,如“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被動句式在現代漢語中主要借助于被動詞“被”,而文言文中表達被動的形式較多,主要有下列幾種:(1)借助“見”、“于”、“見……于”來表示。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等。(2)借助“為”、“為……所”來表示。如“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羸兵為人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來表示。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等。(4)從語境本身來判斷,這是被動句式中最難的一種,必須根據上下文來斷定。如“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句中的“舉”即表被動,是說“函谷關被攻占了”;又如“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謀攻》)句中的“殺”字表被動,是說“(攻城的)士兵被殺了三分之一,可是城還是攻不下來,這是攻城的災難啊?!?/p>

篇5

比較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白話文和文言文有很多由于發展變化而產生了不同之處,我們學習時只要注意比較異同,仔細揣摩,就可以掌握規律,觸類旁通,較快地提高閱讀能力。例如,文言文的詞多是單音詞:"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當中的"卑鄙",就是兩個詞,"卑"是地位低,"鄙"是粗野,不是今天所說的品質惡劣的"卑鄙";象"地方"、"妻子"等,在文言文中,基本上是兩個詞。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中,"秦貪,負其強"、"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四句中的"負"分別是"憑借"、"違背"、"辜負"、"背著"的意思。另外,文言文中常常出現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等。比較還能防止古今混淆、似是而非、囫圇吞棗、食古不化等毛病。例如,"是"字在文言中,大多充當指示代詞,相當于現代的"這",而不相當于現代的判斷詞"是",了解了這一點,象"是吾劍之所從墜"(《刻舟求劍》)、"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鴻門宴》)等例句中的"是"的意義,就迎刃而解了。

二、歸類法

語言是有繼承性的。白話文和文言文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雖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更多的是繼承下來的相同之處,并且有它自身的規律性。同學們學習一定數量的文言文篇目后,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常見的文言基礎知識進行適當歸類,逐步摸索出其中的基本規律。這里就語法方面略舉幾例加以說明。在文言文中,詞性活用的情況相當普遍,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中的"市"作"買"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美"、"私"分別作"贊美"、"偏愛"講;二是形容詞、動詞和數詞的名物化用法,"夫星之墜,木之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天論》)中的"墜"、"鳴"分別作"殞落的變動"、"發出的聲響"講,"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中的"堅"、"銳"分別作"堅固的鎧甲"、"銳利的兵器"講,"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捕蛇者說》)中的"二"作"兩次(蛇)講;三是名詞作狀語,"有狼當道,人立而啼"(《中山狼傳》)中的"人"作"象人一樣"講,"不然,將杖殺汝"(同前)中的"杖"作"用手杖"講;四是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高祖本紀》)中的"活"即"使(張良)活"的意思,"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中的"生"、"肉"分別作"使(死者)復生"、"使(白骨)生肉"講,"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中的"奇"、"賓客",分別作"以(之)為奇","以(其父)為賓客"講,等等。文言文的句法也是有規律的,同學們在學習時應逐步掌握。這里以幾種常見的句式為例:-是判斷句式,常用"……者,……也"、"……者"、"……也"、"……乃(即、則、非)……"等表示,有的則不用任何詞語。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二是被動句式,常用"于"、"見"、"為"、"被"等詞表被動,例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藺列傳》),"饑死道路,為群獸食"(《中山狼傳》)。三是倒裝句式,有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包括介詞結構的賓語前置)等形式,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沛公安在"(《鴻門宴》),"何以戰"(《曹劌論戰》)。四是省略句式,有省略主語、賓語(含兼語和介詞結構的賓語)、介詞等形式,例如:"桓侯體痛,(桓侯)使人索扁鵲,(扁鵲)已逃秦矣"(《扁鵲見蔡桓公》)一句中省主語,"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一句中省謂語,"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印)令(印)堅"(《活板》)一句中省賓語,"將軍戰(于)河北,臣戰(于)河南"(《鴻門宴》)一句中省介詞,等等。文言文中,虛詞的用法雖然相當靈活,甚至相當復雜,但是通過學習和鉆研,也是可以摸索出它的-般規律,這里不再一一舉例。

三、直譯法

直譯就是用現代漢語按原文語句字字落實,直接翻譯,不可任意增減內容,改變語氣。翻譯時,要做到六個字:對、換、留、刪、補、調。"對"即對譯,將文言文中的單音節詞譯成以該詞為詞素的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換"即替換,用現代詞語去替換巳不再使用的古代詞語,"留"即保留不譯,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名、年號、典章制度名稱等專門名詞不用翻譯,"刪"即刪略,文言句子中的發語詞、音節助詞等無實在意義的詞,不必譯出,"補"即補充譯出文言中省略了而現代文不能省略的成分,"調"即調換語序。請看一個直譯的例子: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巳徙矣,而法不徒。以此為治,豈不難哉!(選自《察今》)譯文: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上刻下((記號),說,"這里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從他所刻的地方下水尋找劍。船已經走了,而劍沒有走,象這樣尋找劍,不也糊涂嗎?用舊的法令制度來治理他的國家與此相同。時代已經改變,而法卻不改變。用這作為治國(的辦法),哪有不困難的呢!

四、意譯法

篇6

一、基本概念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這個動作,具有“使賓語怎么樣”或“使賓語成為什么”的意思。如《鴻門宴》中的“項伯殺人,臣活之”一句,“活”是謂語動詞,而這個動作并不是主語“臣”所發出的,而是主語使賓語“之”施行“活”的行為,即“使……存活”的意思。所以,“活”的用法就是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有兩個特點:一是謂語是陳述賓語的,二是受陳述的賓語是受主語支配的。如《勾踐滅吳》中的“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一句,“退”是謂語動詞,而這個動作并不是主語“勾踐”所發出的,而是主語使賓語“吳”施行“退”的行為,即“使……退卻”的意思。所以,“退”的用法是使動用法。

二、辨析方法

使動用法是古代漢語殊的詞類活用現象,在使動用法的幾種形式中,名詞、形容詞、數詞以及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相對容易判別,最難辨析的就是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由于及物動詞帶賓語屬于正?,F象,所以,帶不帶賓語與它是不是使動用法沒有必然聯系。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去判斷動詞的使動用法呢?筆者認為:賓語與謂語之間是主謂關系,則該動詞就是使動用法。如:《鴻門宴》中“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一句,“從”是“跟從”“跟隨”的意思,是及物動詞,及物動詞可以而且應該帶賓語,因而很多學生把這句話翻譯為“沛公第二天跟隨一百多匹人馬來見項王”。顯然,這樣翻譯從句子結構來講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實際情況卻是“百余騎”跟隨“沛公”,是“沛公”讓“百余騎”跟隨??梢?“從”的用法是使動用法。如果用“主謂關系”法來分析,“從”的使動用法就顯而易見了:“從”的施事者(即主語)是“百余騎”而不是“沛公”。因為只有士卒跟隨統帥的道理而沒有統帥跟隨士卒的道理,即“百余騎”與“從”是主謂關系。

一切使動用法都是這種關系,概莫能外,用它來判斷使動用法肯定不會錯。由此可見,我們判斷一個動詞的用法是否為使動用法,主要根據它的動作行為是由誰發出的。如果其動作行為由賓語發出,且受主語支配,則必為使動用法;如果其動作行為是由主語發出的,賓語只是其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那么,它就是一般用法。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一句,“朝”是“朝拜”的意思,它是“燕、趙、韓、魏”這一主語發出的動作行為,屬于一般用法?!哆^秦論》中“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句,“朝”有“使同列朝”這樣的使動意義,它是賓語“同列”發出的動作行為,而受主語“秦”(承前省略)的支配。

三、解題技巧

高考文言文閱讀對于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有兩種考查形式:一是放在客觀題“理解實詞含義”里檢測,二是放在主觀題“把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里檢測。那么,如何才能對動詞的使動用法作出準確判斷、準確翻譯呢?最重要的方法是依據語言環境(即聯系上下文的意思)仔細加以辨別。這里給大家介紹三種具體的解題方法。

第一,根據詞語的詞性來分析和判斷。在古代漢語里,某些詞的用法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可以臨時改變。不及物動詞可以帶上賓語,其意思是使賓語產生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這就是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第二,根據詞語位置來分析和判斷。詞類活用是根據詞的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來確定的。其特點有:一是要有具體語境,沒有語境就不能談活用;二是語義具有臨時性?,F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順序,一般為“定―主―狀―謂―定―賓”。如果結合文言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語法位置及其所承擔的語法成分,去分析其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所發生的臨時性變化,就容易判斷詞類活用的類別。如:《赤壁賦》中“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一句,“舞”“泣”分別位于名詞性短語“幽壑之潛蛟”“孤舟之嫠婦”之前,在句中充當謂語成分,屬于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使……哭泣”的意思。

篇7

依據現代漢語的語法,動詞和形容詞一般不能作主語和賓語,而在文言文中,由于文字表意的豐富性,常常把動詞、形容詞用作主語、賓語,那么這時的動詞或形容詞,就不再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某種性質特征,而是表示那種動作行為或性質特征的名稱,或者表示與那種動作行為或性質特征有關的人或事物。這時,這種動詞或形容詞,在意義上已有了實體的概念,在詞性上也就活用為名詞了。

動詞、形容詞要活用為名詞,那么這個動詞、形容詞在句中必須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句中的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形容詞在活用為名詞后,翻譯時應該補出中心語。

一般來說,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動詞、形容詞前有代詞“其”作定語

例如:1.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中“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一句中,“其”放在動詞“至”前面,作它的定語,而“至”則必須活用為名詞,翻譯為“到達的人”。

2.荀子的《勸學》中“以為輪,其曲中規”一句中,“曲”活用為名詞,翻譯為“彎曲的情況”。

3.韓愈的《師說》中“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一句中,“其”放在形容詞“明”的前面,作它的定語,形容詞“明”活用為名詞,翻譯為“明智的地方”。

4.《觸龍說趙太后》中“其繼有在者乎”一句中,“繼”是動詞,但是這里作名詞“繼承人”講,是動詞活用為名詞。

二、動詞、形容詞前有代詞“之”作定語或用作助詞

例如:1.《齊桓晉文之事》中的“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一句中,“畜”應是動詞活用為名詞,翻譯為“所畜養的東西”?!爸北硎緩椭?在句中作定語,可理解為“這些”。

2.《孟子?梁惠王上》中“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一句中,“始”在這里活用為名詞,翻譯為“開端”。

3.莊子的《秋水》中“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句中,“美”本身為形容詞,在這里活用為名詞,翻譯為“美麗的景色”。

4.《燭之武退秦師》中“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一句中,“壯”為形容詞,在這里活用為名詞,翻譯為“壯年”。

三、動詞、形容詞處于主語或賓語的位置

有時動詞、形容詞前面沒有“其”“之”,但是這些動詞、形容詞依然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同時處于句中的主語或賓語的位置,這樣的動詞和形容詞要活用為名詞。

例如:1.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中“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一句中,“聽”本是動詞,這里用來作兼語,即在句中既充當賓語,又在賓語中充當主語,表示楚王所具有的特點,活用為名詞,翻譯為“聽力、聽覺”。

2.韓愈《師說》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一句中前一個“圣”和“愚”本是形容詞,這里作主語,活用為名詞,翻譯為“圣人”和“愚人”。

四、介詞和動詞后面的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句子中,按語法來看,介詞和動詞后必須有名詞作賓語。在文言文中,有時介詞和動詞后跟的是形容詞,這時的形容詞便活用為名詞。

例如:1.司馬光的《赤壁之戰》中“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一句中,“舊”是形容詞,放在動詞“有”的后面活用為名詞,翻譯為“舊交情、老交情”。

2.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中“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一句中,“險遠”本是形容詞,但在句中作“在于”的賓語,而漢語語法規則要求賓語應由名詞充當,所以它要活用為名詞,翻譯為“危險而遙遠的地方”。

五、兩個動詞連用,如果不是連動關系,那么后一個動詞要活用為名詞

例如:1.賈誼的《過秦論》中“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一句中,“亡”和“北”都是動詞,本義為“逃亡”和“敗北”,這里活用為名詞,翻譯為“逃亡的人”和“敗北的人”。

2.《韓非子》中“酣戰之時,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谷陽操觴酒而進之”一句中,“飲”本義為“喝”,這里譯為“飲料、湯食”。

3.莊子的《秋水》中“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一句中,“流”活用為名詞,翻譯為“秋水、黃河之水”。

六、形容詞放在動詞后面作動詞的賓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放在動詞前面作主語時,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例如:1.賈誼的《過秦論》中“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一句中,“因”和“乘”譯為“趁著、順著”,“利”和“便”本身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為“有利的形勢”。

篇8

(1)作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人多為第三人稱,譯作“他(她)(他們)”。

如: ①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②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可譯作“它(它們)”?;蛑弊g事物名稱。

①學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②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狼》)

③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十則》)

④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

⑤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時也作第一人稱,譯為“我”。

如: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樞密韓太尉書》)

(二)助詞

1.結構助詞,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③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如:

①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②于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

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3.音節助詞。用來調整音節,無義,一般不翻譯。如:

①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4.結構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銘》)

②宋何罪之有?(《公輸》)

③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愛蓮說》)

5.結構助詞,是定語后置的標志。如: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②北顧黃河之奔流。(《上樞密韓太尉書》)

(三)作動詞

可譯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二、而

主要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以下關系:

l.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③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承接關系,可譯作“就”“接著”,或不譯。如:

①扁鵲望桓候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②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3.轉折關系,譯作“但是”“可是”“卻”。如: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③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④環而攻之而不勝。后一個“而”字表示轉折關系?!兜玫蓝嘀?,失道寡助》

4.遞進關系,譯作“而且”“并且”或不譯。如:

①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③敏而好學。(《<論語>十則》)

5.修飾關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視其缶。(《捕蛇者說》)

③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6、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譯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②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黃生借書說》)

三、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狼》)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①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②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二)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問、猜度、反詰、愿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配合,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么”“難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前一個“其”可譯作“難道”,后一個“其”可譯為“恐怕”。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

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四、以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以”表原因,后一個“以”表目的。)(《出師表》)

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賣油翁》)

3.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可譯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懼,投以骨(《狼》)

②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峽江寺飛泉亭記》)

4、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二)連詞

1.表示目的,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來”如:

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④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出師表》)

⑤故為之說,以俟夫人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⑥誠直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出師表》)

2.表示結果,可譯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②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有時相當于連詞“而”。如:

①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

(三)“以”還可作動詞(屬于實詞)用,可譯為“認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②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說新語〉三則》)

五、于

介詞“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如:

①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②子墨子聞之,起于魯(《公輸》)

2.表示動作的對象,譯作“向”“對”“同”“給”“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

③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④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墨池記》)

3.用在被動句中,介紹行為主動者,可譯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說》)

②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魚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譯為“由于”“因為”。如:

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①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于“啊”。

①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篇9

摘 要:影視字幕翻譯有其一定的制約因素,在關聯理論的視角下,結合《赤壁》(上 )的英文字幕翻譯,本文針對影視字幕翻譯的時空與文化制約因素,通過借鑒濃縮、直入 、阻斷、詮釋及歸化的翻譯方法,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使國外觀眾很好地理解中國文化 ,從而促進跨文化交流。

關鍵詞:《赤壁》;字幕翻譯;關聯理論 

一、引言

由著名導演吳宇森執導的場面宏大的歷史影片《赤壁》(上),從20__年7月10日上映 起,一個月的時間刷新了中國電影首映票房紀錄。 該片根據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 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情節改編而成,將中國文化精粹放大展現在世人面前 。該片從內容到形式都深深震撼了億萬觀眾,其中的中英文字幕也貼切地傳達了當時語境條 件下的信息,使國外觀眾感受到原文編劇意圖傳達的信息,把中國的東方文化推上了世界的 舞臺。下面筆者將選取《赤壁》影片中幾個英文對白片段,從關聯理論的角度出發,探討其對 影視字幕翻譯的借鑒指導作用。



二、關聯理論,字幕翻譯

關聯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在語言哲學領域興起的關于語言交際的解釋理論。關聯原則被 普遍認為是人類心理結構中的一個內在的制約因素,我們在交際過程中總是下意識地假設交 際對象已經遵循了關聯性原則,但最佳關聯性則是成功交際的關鍵。關聯理論認為,關聯性 的強弱取決于兩個因素:處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與語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 。這就是說,第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語境效果越大,關聯性越強;第二,在其他條件 相同的情況下,處理話語的努力越小,關聯性越強。話語的關聯程度就取決于話語所具有的語 境效果和處理話語時所作的努力這兩個因素。譯者應當根據最佳關聯原則,正確理解原作意 圖,對讀者的認知環境做出恰當判斷和估計,采取適當的策略,讓目的語讀者理解原作者的意 圖。成功的翻譯應該讓目的語讀者,用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語境效果,獲得最恰當的理解 。

字幕有兩種:語內字幕和語際字幕,后者才是通常所說的字幕翻譯,即在保留原聲的情況 下,將劇中人物對白和必要視覺信息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作為理解的輔助 手段,“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類型,將原聲的口語濃縮為書面語”①。其宗旨是 最大限度地傳遞語義信息,幫助觀眾跨越語言障礙,了解故事情節。

字幕翻譯是一種即時、現場的言語交際,語音對白轉瞬即逝,觀眾沒有時間思考和反芻。 電影字幕翻譯受制于短暫的處理時間和有限的屏幕空間,另外,觀眾是在伴隨影片畫面視覺效 應的情景下,獲得字幕譯文的交際意圖的。處理得當的字幕翻譯是溝通源語講話者與目標語 聽話者一座堅固的橋梁,它能夠忠實地轉換源語言的意思并帶給目標語觀眾同等的交際效果, 有助于觀眾更好地欣賞影片的藝術內涵②。字幕譯者必須適宜地把電影字幕安排到正確的 時間和恰當的地點,幫助觀眾獲得最佳的語境效果和付出最少的處理努力。



三、字幕翻譯的制約因素

1、時空制約

影視媒體本身的特點將字幕譯者的操作置于種種制約之下。mayoral, kelly和gallardo 將影視配音和字幕翻譯的制約因素分為六類:時間、空間、音樂、圖像、語音和口語③。 具 體到字幕翻譯主要涉及兩個制約因素:時間和空間。時間指語言和圖象的同步配合,字幕在 這方面雖不像配音那么嚴格,但也必須保證對話的字數合理,才能讓譯語對話在和源語話語 大致相同的時間內完成信息傳遞④。另外,每行字幕必須在屏幕上停留足夠觀眾掃視的時 間 ,一般以2至3秒為宜??臻g指屏幕上可容納的語言符號數目。字幕有時用兩行,有時用一行 。為了滿足觀眾的閱讀需求,通常一個畫面里最多出現兩行字幕,每行字幕單詞數大概在15個 字左右,字幕隨著演員的情緒、語速的變化而變化。

2、 文化制約

翻譯作為一種文化的交流與轉換過程,必然要受文化的影響與制約。譯者作為翻譯主體, 不可避免要受到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自身的文化因素的制約與影響。思維模式、價值觀念 、生活環境、生活經驗的差異、風俗習慣、以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角度和水平的不 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文化傳統,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情景。影視翻譯的過程集解碼和編 碼為一身,扮演著使用兩種語言,在兩種文化中進行兩次交流傳播的雙重身份。因此,影視翻 譯的使命,說到底,是從一種社會文化語境中走出來,然后再進入另一種社會文化語境中去,實 質是連通文化與文化的對話,在不同的文化之間搭建一座橋,將一種文化介紹給另外一種文 化。影視字幕翻譯的譯者應立足于廣大觀眾,從觀眾欣賞譯制片的藝術角度出發,選用譯語語 言中與原片藝術最相似、最貼近的、為廣大觀眾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詞語和文化來進行翻 譯,幫助觀眾理解和欣賞影片。



四、 翻譯策略

1、對時空制約的處理

觀看影片的人通過掃視畫面下方的文字來獲取信息。屏幕上空間有限,字幕須隨著畫面 出現,停留時間也有限⑤。為適應在這種語篇方式下的信息傳遞,字幕的文字必須用詞平 易 ,讓觀眾一目了然,無須多加思索,便可獲取基本信息;句子要簡短,以便在屏幕上停留足 夠的時間,以免觀眾來不及閱讀。

字幕翻譯被稱為“保持均衡的藝術”,是受制約的翻譯。因為一般從口語對白到文字的 轉換中,原文就要縮減1/3。通常說話速度越快,信息壓縮量越大。字幕翻譯者需要在“對信 息接受者的認知力的判斷基礎上,對與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時空中的認知活動,無關緊要甚至 毫不相關的信息進行刪減節略,以凸顯相關性更強的信息”⑥。因此,時空制約決定了字 幕譯者必須采用濃縮法,以突出主要信息。

濃縮法一般包括省略和壓縮兩種:

第一,省略一些古代漢語中的自謙詞和禮貌詞,如“末將”、“稟”、“覲見”、等等。

第二,對對白速度加快,畫面來不及顯示,且語義重復、關聯性不強信息進行壓縮; 例1:瑜是瑜,亮是亮,你我各為其主

you and i will each serve our own sides

評析:“瑜是瑜,亮是亮”在漢語中表達的是強調周瑜和諸葛亮在兩軍對陣時,各自為 主人服務,不再是朋友,由于和后面的“你我各為其主”語義重復,因此將這句話壓縮,只 譯出后半句,既節省了畫面空間,又不妨礙觀眾理解其意義。

例2:能打不打,能殺不殺(改寫)

we can still fight!

評析: 這句話本意是為了強調愿意繼續作戰的決心,由于畫面有限,不能將其逐字譯 出。英語對應字幕短小精悍,既譯出了句子的本身含義,也傳達了不服輸的外延意義。

第三,對在譯文讀者認知處理能力之外的典故和文化詞進行壓縮。

例:這

不叫如虎添翼,這叫如虎添蹼

now we can be tigers that swim!

評析: “如虎添翼”與“如虎添蹼”表達的都是力量大增的意思,只是后者表達的程度 更加不可思議,由于空間限制,刪掉了前半部分,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傳遞語義信息,幫助觀 眾跨越語言障礙,了解故事情節。使世界觀眾在理解影片時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制約,付出最 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

2、對文化成分的處理

“就一般意義的翻譯而言,處理文化詞語有五種常見模式。直入式:源語文化詞語直譯 或音譯;阻斷式:源語文化詞語被略去;詮釋式:提供相關語境;融合式:源語文化表達形式與譯 語表達形式融合,以一種新的語言形式進入譯語;歸化式:用譯語文化詞語代替源語文化詞語 ⑦。這些翻譯策略中有四種在《赤壁》(上)中,都有恰當的運用,值得學習借鑒。

第一, 直入法。

該影片中有相當多的直入式翻譯,但主要用在人、物、地的名稱上。例如,諸葛亮(zh u-ge liang)、曹操(cao cao)、孫權(sun quan)、白龍(bai long)、新野(xin ye) 、八卦(ba gua)、蹴鞠(cu ju)、琴(qin)等等。這樣做原因有二,首先這些專有名詞 的直譯不會造成語義不清;其次,這些陌生的異域文化元素,可以給影片增加新鮮感,滿足 西方觀眾對東方文化的好奇心,從而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第二,阻斷法。

娛樂電影并非以文化介紹與交流為主要目的,其字幕要求簡潔、通俗,確保普通觀眾了 解劇情和人物,所以,譯者可以對一些與故事發展關系不大的文化信息進行刪除、阻斷,以 更有效地傳達重要信息,使英文字幕與電影故事之間具有更強的“關聯性”。(關聯性=語境 效果/處理努力。在同等條件下,處理努力越小,語境效果越大,則關聯性越強。)⑧

例: 但他這步棋下錯了。

he made a mistake

“棋”,這里指圍棋,據史料記載,在上古傳說中的堯時代,圍棋在中國就已經誕生了 ,圍棋是中國文明的象征。根據中國的哲學,越簡單的東西其內涵往往越復雜,圍棋便是這 樣,其構造的簡單便孕育著內涵的復雜,簡單的棋盤和棋子卻能上演一幕幕激烈爭斗和勾心 斗角,這就是圍棋的復雜之處,往往圍棋的爭斗還要超過現實中的爭斗場面,所以人們通常 將戰爭陣法比作下棋,這一點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但是西方的觀眾并不明白這些,所以便于 理解,就將“棋”這一文化阻斷了,從而達到最佳關聯。

第三,詮釋法。

所謂“詮釋”即用加字或解釋的辦法為外來文化概念在譯語中提供一點——但卻很關鍵 的——語境或情境信息。

例如: han dynasty, 208 a. d. summer, xuchang

在影片的開始就打出了這樣的字幕,意在向觀眾提供時代背景,以便觀眾更好地理解影 片內容。

對文化詞語采用詮釋解釋性翻譯是彌補詞義空缺,達到溝通交流的主要方法,也是文化 詞語最常用的翻譯策略。為此《赤壁》字幕譯者在一定程度上恰當地詮釋了原文化信息的精 髓要旨。當原文中出現的文化詞語在目的語中不便解釋,譯者可以選取功能及意義相近的目 的語詞匯來替代這些文化詞語。《赤壁》片英文字幕以替代法,略去了目的語觀眾難以理解 和接受的中國文化特征,利于跨越文化障礙,使目的語觀眾接收到有效的信息。

例:這兩個人是墻頭草,風吹兩邊倒。

these two men are untrustworthy.

評析:“墻頭草,風吹兩邊倒。”這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一個說法,指那些沒有主見, 立場不堅定的人,在這里指靠不住的人。然而,國外觀眾對這句話的含義不是很清楚,由于 畫面變化迅速,多加解釋是不可能的,因此,用西方人熟知的“untrustworthy”來替代這 句俗語。

第四, 歸化法。

歸化法以目的語文化為導向。為了使觀眾盡快地,以最小的處理努力,理解演員的對白, 翻譯最好以觀眾的認知環境為歸宿。另外,作為大眾化的娛樂,電影應該照顧大眾化的欣賞水 平,大量晦澀難懂文化詞和陌生的表達方式,會使電影沒有市場。歸化策略拉近了觀眾與影片 的距離,親切、熟悉的對白,會使電影更快地被更多的觀眾喜歡這種翻譯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 目的語文化的表達,使目的語的讀者更容易了解和適應譯本,不會產生陌生感⑨。

例1: 粽子 

rice dumpling

評析:粽子是一種用竹葉或葦葉包成三角錐體或其他形狀的糯米食品,相傳屈原投汨羅 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習俗,以此為端午節食品。由于國外觀眾 對這種食品的來歷及做法不了解,只能用他們所熟知的“rice”和 “dumpling”來代替, 更加形象地理解小喬給周瑜包扎的傷口形狀,達到了最佳關聯。

例2:君子 

gentleman

評析:君子在中國周朝本為貴族之統稱,后來于春秋之封建社會則變成士大夫之統稱, 也就是為官之人稱君子,平民稱小人。而該名詞定義出現轉折,相信是因為孔子的解釋。孔 子認為君子應不單指貴族或士大夫,而是“圣人之下,富有禮義規范的人”。自此,君子定 義轉變為“具有高道德標準的人”,成為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一點可以從論語 對君子的描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敝畜w現出來。然而,要在短時間內對其做出 解釋,或者直譯都不可能讓國外觀眾了解其豐富的內涵,只能用“gentleman”來拉近觀眾 和影片的距離,使觀眾用極小的處理努力,獲取極大的語境效果。

例3:他們居然能猜出老夫用兵的虛實

they managed to outfox this old fox.

評析:這句漢語對白如果直接譯出,會覺得很一般,但是字幕譯者用一種地道的英語 表達方法,形象生動地將曹操的奸詐及周瑜和諸葛亮的聰明智慧表露無遺,令國外觀眾輕松 地感受到影片的含義,很快地理解影片內容,對片中人物特點一目了然。



五、結語

隨著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廣泛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國產影視作品已走向世界,字幕翻譯也 成為了“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⑩。電影字幕翻譯的核心要素是語際信息的傳遞 與 語篇的簡化,它受到文化與時空的制約,因此被喻為“戴著鐐銬在跳舞”。最佳關聯原則, 采取濃縮法、直入法、阻斷法、詮釋法、歸化法才能保證字幕翻譯是在正確而規范的框架內 進行的。字幕翻譯必須簡潔生動、清晰流暢、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在形式內容的取舍、文 化信息的處理時,要在保持影片的藝術類型、劇中人物語言風格的基礎上,更多考慮目的語觀 眾的認知能力和欣賞習慣。譯者對原文信息的取舍,表達方式的調整,行文布局,要以最佳關 聯原則為指導,以觀眾的認知能力與期待為準則,提供最佳關聯性的信息,引導觀眾以最小的 努力,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電影翻譯追求的終極目標被概括為“見之于文,形之于聲,達 于觀眾,耳目能懂”。而“見之于文”是字幕譯者承擔的責任,因此,字幕譯者應在此領域 內做出積極、有效并且是長期的探索。注釋:

①趙寧.試析電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譯策略[j].中國民航學院學報, 20__,(10):56.

②白英華. 關聯理論詮釋下的電影大片的字幕翻譯[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__, (29):119.

③ diaz -cintas, jorge. dubbing or subtitling: the eternal dilemma [j]. perspe ctive, 1999,(1):34.

④謝天振. 翻譯的理論建構與文化透視[m]. 上海:上海外語

教育出版社,20__:210.

⑤李運興. 語篇翻譯引論[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公司,20__:103.

⑥⑦李運興. 字幕翻譯的策略 [j].中國翻譯,20__,(7):39.

⑧王榮. 從關聯理論看字幕翻譯策略———《亂世佳人》字幕翻譯的個案分析 [j]. 北京 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__,(2):5.

篇10

關鍵詞: 文言文 翻譯 教學

2002年之前高考文言文翻譯一直是設置四選一的選擇題,考查考生對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得分率比較高。但是自2002年以來,文言文翻譯的題型發生了變化,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翻譯。之后一直沿襲下來,分值竟達到10分。這種題型不僅考查學生對原文的理解能力,而且考查學生的表達能力;既要學生會讀,又要學生會寫。這種變化明顯地提高了要求,加大了難度,基于此,我們認為在文言文教學中有必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訓練。

一、把握關鍵詞的教學

瀏覽這些年的高考卷,不難發現文言文翻譯題總是設置幾個采分點,這幾個采分點多數是句中的關鍵詞,即重要實詞、虛詞等。所謂關鍵的實詞,就是指那些在句中起關鍵意義的、解釋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的詞語,其中以動詞最多,形容詞、名詞次之。只要這幾個關鍵詞解釋準確,整個句子的翻譯就迎刃而解了。如:

2006年高考全國卷Ⅱ要求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翻譯為現代漢語。而該年的參考答案中規定:“以一人”的“以”、“毀”、“去”三處,譯對一處得1分。一句翻譯總共5分,三個關鍵字就3分。因此,我們在文言文教學中需要教會學生對關鍵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要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使之能準確捕捉、理解這些詞。這些關鍵字主要有四類:

1.教學大綱中規定的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教學大綱規定的那些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是歷年高考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地方。例如:

(2004年全國卷)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祉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

(2)隱處窮澤,身子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第(1)句中“比”、“糴”,第(2)句中“窮”、“就”四個實詞就是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掌握的。只有平時讓他們掌握了,他們才有可能準確翻譯出來。

虛詞是句子構成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試大綱18個文言虛詞中經??嫉挠小岸⒁浴⒂?、因、用、乃、其、為、則、之”等,考前應當注意把它們的用法進行歸納并強化訓練以加深印象。如: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2004年全國卷)

句中的“而”是連詞,與后面的“則”搭配構成假設關系的復句,所以,在翻譯時就要用“如果……就會”這個表示假設復句關系的關聯詞來體現,否則就要失分。

對于這些關鍵詞,翻譯時首先一定要聯系全文,特別要結合上下句語境仔細推敲,以防誤譯。其次要準確地運用“組詞法與替換法”完成文言向現代漢語的轉錄。

2.古今詞義發生變化的詞語。文言和白話有繼承和發展的關系,表現在詞義上,是那些跟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詞匯。如那些表現自然現象,時令、數目、常用工具等的詞,它們的古義一直沿用至今,這些詞對閱讀和翻譯不會有妨礙。另外有一小部分詞語,文言文里雖常用,但隨著那些舊概念、舊事物的消失而消失,白話已不再使用,如“薨”(稱諸侯死)、“賁”溫(木制的戰車)等。這部分詞,我們雖然較生疏,但通過查字典就可明了,不會造成望文生義、曲解文意的錯誤。在閱讀和翻譯文言文中遇到的一個主要障礙是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讀音也相同或相近,可是含義和用法發生了較大變化的詞,包括詞義擴大、縮小、轉移和感彩變化等詞語。我們只有弄清楚了這一類詞古義和今義的差別,才能比較正確地閱讀和翻譯文言文。如,《出師表》中的“卑鄙”是兩個單音詞,“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見識淺陋,無貶義;現在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變為貶義詞。又如“然謀臣與爪牙之上,不可不養而擇也”(《國語?勾踐》)中的“爪牙”是“英勇善戰的將士”,褒義詞;現在則比喻壞人的黨羽、幫兇,變成了貶義詞。

3.活用詞語。詞類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語法現象,主要包括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作狀語、動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等,翻譯時務必要突出它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判斷詞類活用的方法,否則,學生在考試中無處下手。如:

(2003年全國卷)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

此題能否得分的關鍵就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詞作狀語”,“從”是動詞,“面”是名詞,而“面”和“從”又不構成主謂關系,所以可以判定他們之間是一種修飾關系,所以就應該翻譯為“當廷”、“當面”。

4.偏義復詞。偏義復詞是古代漢語復音詞的一種。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是這樣解釋的:由兩個單音的近義詞或反義詞作為語素組成,其中一個詞素的本來意義成為這個復音詞的意義,另一個詞素只是作為陪襯。判斷偏義復詞的意義究竟偏在哪個語素上,沒有一定的規律,只能根據具體語言環境來判斷。我們在教學當中應該把課本當中的偏義復詞歸納總結出來,強化學生這類詞語的意識。例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石鐘山記》),等等。

二、強化學生特殊句式意識

特殊句式的翻譯,也往往是命題設計的重點之一。特殊句式包括被動句、賓語前置句、介詞結構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省略句、判斷句等。這些句式幾乎都有句式標志,在翻譯時,要提醒學生注意抓住句式標志作出準確的判斷,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加以適當調整。如:

①吾為物所苦(2006浙江卷)

②其李將軍之謂也(2002年全國卷)

①當中“為……所”就是解開該句翻譯的鑰匙,它是一種標準的被動結構句式,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把被動含義翻譯出來。②中的“之”是賓語前置標志,該句應譯為“大概說的就是李將軍吧?”

三、注意加強修辭教學

古人十分重視借助修辭表達意思,有些詞語因修辭而使意義有所變化,所以當古文中出現一些修辭格,如比喻、借代、委婉、排比、互文等,在翻譯時要力爭傳達出這種技巧,把原文的意義表現出來,把原文人物的神情氣態、事情的細節性狀反映出來,做到形象生動。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就不能譯為“用金子(或金屬)修筑的長城”。若保留比喻,可直譯為“像鋼鐵般的城墻”;若不保留比喻,可直譯為“堅固的城墻”。又如“方與將軍會獵于吳”(《赤壁之戰》),“會獵”絕非是“會合打獵”,而是“要和對方打一仗”。再如“主人下馬客在船”(《琵琶行》),并不是“主人下了馬,客人在船上”。這是一個互文句,譯是要把“主”“客”二人的行為合并起來,“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馬,上了船”。翻譯時一定要把句子的含義揭示出來。

以上幾點是本人在教學當中的心得體會,在教學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它能對大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錢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J].中學語文教學法,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