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02:57: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情景交融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情景交融的作文

篇1

摘要:《文心雕龍》中的“情”主要指人之“七情”,“景”則可以是自然之景和社會之景。有“情”有“景”的情景交融是為文的最高境界。

關鍵詞:情景交融 文心雕龍 神思 意象

與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學思維不同,我國的傳統哲學崇尚“天人合一”,即認為人和自然、宇宙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源初相通的。所謂“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在這種哲學思維的影響之下,我國的文藝美學也在創作實踐與理論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情景論傳統,即認為文學、藝術與社會現實,內心之情與外界之景之間具有一種內在的相通性,并以此作為指導文藝創作和批評的首要標準。

從創作實踐上看,早在先秦時期,《詩經》中的許多篇章就已經向人們昭示了情景交融的巨大藝術魅力。魏晉時期,玄學勃興,老莊哲學思想大規模的滲透到當時的詩歌中。《禮記樂記》最早提出了“物感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于人心之感于物也。”這里所說的“樂”,應該是指包括詩、樂、舞三者的綜合性藝術。南北朝時期,劉勰《文心雕龍》的問世,標志著我國美學的情景理論己發展到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張少康先生曾評價劉勰的《文心雕龍》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它既是一部文學理論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學著作,又是一部文學史、各類文體的發展史,而且還是一部古典美學著作”。

一、《文心雕龍》之“情”

劉勰重視“情”,將其作為“文”的本質特征,認為作文表情主要是表達人之“七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這也就是說,人有七情能與物象相互感應,進而達到交融。由此可推出,劉勰言“情”主要是人之“七情”,并開始嘗試將“情”與“志”、“理”區別開來。有學者做過相關統計,《文心雕龍》“觀其全書,提到‘情’字的有30多篇,共140多句”。歸納起來,劉勰論文之“情”主要有兩層要求,即寫真和情深不詭。

(一)“為情者要約寫真”

情者,有真偽之別,有自然與矯飾之分。在《情采》篇中,劉勰從正反兩方面論“情”,有破亦有立。他反對矯情和寡情的文風,強調為文一定要有真感情,故而批評“諸子之徒,心非郁陶,茍馳夸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正因為某些辭人的心中并無郁積深沉的情感,只是為了沽名釣譽而作文,所以只能單純地在辭采上下工夫,做無病之。劉勰深惡此種“為文而造情”的做法,將此類文人和文章斥之為“字必魚貫”、“而繁句”,責其“繁采寡情,味之必厭”,故而力貶“辭人賦頌”,推重“詩人篇什”。在其看來,“‘風’‘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此為情而造文也”。若是情郁于胸,不吐不快,文思自然暢通無滯。反之,如若無情可述,文思滯塞,強意為文,那么即便絞盡腦汁也是勞而無功。“情固先辭”,像《風》、《雅》這類能夠真實表達自我內心情感和志向的文章,呈現出“桃李不言而成蹊”的自然之美,才是劉勰眼中值得稱頌的佳作。

(二)“情深而不詭”

“繁采寡情,味之必厭”,劉勰提出的這一論斷應該是兼賅“真情”與“深情”兩方面而言的。換言之,在劉勰看來,作文不僅要發乎真情,還應飽含深情,正所謂質量并舉。在《章表》篇中,劉勰指出“懇惻者辭為心使,浮侈者情為文使。”這是說,即使有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間,但如果沒有一個量的積累,還是很容易被浮侈華文所掩蓋。因此,情非但要真,更要深。只有如此,方能以“情”駕馭文字,而不至于使“情”被文字所驅使。

在《宗經》篇中,劉勰復稱“體有六義,一則情深而不詭。”其以情深不詭作為六義之首,不僅強調了為文之情真和情深的重要性,而且還需不偏不邪,以禮義來規范自己的情感。《養氣篇》說‘率志以方竭情,勞逸差于萬里’,志與情是互文而見的;《附會篇》說‘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志與情又是合綴成詞的。”可見“情”并不排斥理性的內容。

劉勰之所以將“情”與“理”、“志”并提,應該是受到傳統文藝理論,如《毛詩序》中對“詩言志”、“發乎情,止乎禮”等思想注解的影響,但他同時又敏銳地意識到“情”與“理”、“志”的不同之處。在《體性》篇中,劉勰說:“夫情動而言行,理發而文見。”在《情采》篇中,亦言:“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綿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這也就是說,“情”發先于“理”見,如同“言”先于“文”一般。

二、《文心雕龍》之“景”

陸機在《文賦》中寫道:“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里面就已包含了自然景物與人文現象。縱觀《文心雕龍》,我們也可以將其中的“景”大致歸為自然之景和社會之景兩類。

(一)自然之景

自古以來,自然景色便是詩人創作的基本動機和主題。在《物色》篇中,劉勰對自然之景有很多描述,如“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限,矜肅之慮深”。四季的交相更替,晝夜、陰晴雨霽的變換,都會在人的內心引起相應的情感,并隨之搖蕩。正所謂“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再如“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上至清風、明夜、白日,下至春林、樹葉、蟲聲,無不屬于自然之景的范疇。

(二)社會之景

從劉勰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將社會之景理解為社會時勢的興衰、政治得失、仕途順逆等人世的圖景。在《時序》篇中,劉勰論述道:

“至大禹敷土,九序詠功,成湯圣敬,‘猗歟’作頌。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這里所說的是處于現實社會中的人們,由于心靈情感受時勢興衰、政治得失等“景”的感發,而產生了“歌謠文理”。而且,不同的時勢引發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再創作出不同的作品,是以“歌謠文理,與世推移”。“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不同的世情、時序使人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世情風采的文學。如戰國時期的世情“縱橫詭俗”,所以“屈平聯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風云”,而建安時期的世情“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當時的文人“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

三、情景交融,何以可能

范唏文曾說:“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王夫之認為,“情不虛情,情皆可景;景非滯景,景總含情”,“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國維亦云:“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者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由此可見,“情”與“景”具有高度的異質同構性。

(一)人“有心之器”

人之所以能夠與天、地并稱為“三才”,劉勰認為關鍵在于 人能參天地之化育,為“性靈所鐘”。他說:“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與山林、泉水等無識之物不同,人“有心之器”,因而能夠用心去吸收萬物之靈性。當萬物之靈性備聚于人心時,人心便成其為天地之心。自然萬物皆有自己的紋理,人既為“性靈所鐘”,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便要發而為言,隨之便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文章。正所謂“夫以無識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與文歟?”

孟子曰:“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在《神思》篇中,劉勰繼承并發展了這一觀點,提出心有“神思”的功能。他指出“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人在此,而心在彼,可見“神思”是脫離肉體的超時空的精神活動。正所謂“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疑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

由此可見,作家一旦進行“神思”活動,則無遠不到,無高不至,可以不受形骸之束縛,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具有無比廣闊的范圍和幅度。情與景在“神思”中己完全融合。當“神思方運”之際,“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談觀則字與笑并,論蹙則聲共泣脅”。在藝術構思過程中,特別是作家孕育文情之時,心與物之間表現出一種強烈的相互呼應的特征。因此,“有心之器”可謂是文學創作能夠達到情景交融的一個重要基礎。

(二)“心既托聲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劉勰說“心既托聲于言,言亦寄形于字。”內心經過“神思”獲得的內容可以通過聲音用言語表達出來,而言語也可以付諸文字而得以記錄下來。換句話說,“神思”的內容可以通過運用“言”和“字”這兩種工具實現由內到外的轉換。

語言和文字是人類文明所特有的。自然之中,雖“傍及萬品,動植皆文”、“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锃”,但它們的紋理與聲響一旦出現便是固定的,不能隨機組合變化。而人類則能夠利用語言和文字的無窮變化形式,獨運匠心,通過有意識的重組來表達變化無窮的心靈世界和現實世界。“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此時,情與景便有了統一的可能。

四、情景交融,如何可能

既然理論上的基礎和條件都以具備,那么如何在現實的創作實踐中得以靈活運用,實現情景交融呢?縱觀《文心雕龍》全文,其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兩種。

(一)“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神思”是文學創作中心物感應的重要環節。為了讓作家能夠順利地開展“神思”活動,劉勰提出了“虛靜”的方法。如其在《神思》篇中所說:“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因為“文章之事,形態蕃變,條理紛壇,如令心無天游,適令萬狀相攘。故為文之術,首在治心,遲速縱殊,而心未嘗不靜,大小或異,而氣未嘗不虛。”“虛靜”的目的就在于保證藝術想象活動開展的時候,作家能夠心平氣和、專心致志,不受任何主觀或客觀因素的干擾,以便集中精力使藝術構思順利進行,并向深度和廣度擴展。劉勰還指出,“秉心養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

劉勰的虛靜論主要是受到老莊思想的影響。老子日:“致虛極,守靜篤。”莊子亦云:“唯道集虛。”但與老莊不同的是,劉勰在強調虛靜的同時,并不否定知識學問、經驗閱歷等的重要性,而是把“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與虛靜狀態,同時并列為“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他稱贊揚雄“觀書石室,乃成鴻采”,主張“將贍才力,務在博見”,說明不但學不可廢,而且應該通過學習與磨煉,把先天的稟賦轉化為寫作實踐中的創造能力與表達能力。所謂“駿發之士,心總要術,敏在慮前,應機立斷;覃思之人,情繞歧路,鑒在疑后,研慮方定。”文思敏捷、創作經驗豐富的人要比文思遲緩之人更容易進入虛靜狀態,進而開展神思,完成創作。

(二)“意授于思,言授于意”

文學創作的想象活動,是不受時空約束的思維活動。正如劉勰所說的“意翻空而易奇”,思維若能夠自由地在宇宙中邀游,便容易奇特起來。然而,語言、文字相對于思維的想象而言又是較為實在的,所謂“言征實而難巧”,要用具體的語言、文字去描述天馬行空的想象過程,并且做得巧妙到位,實屬不易。這也是歷代文論家們所探討不休的言如何盡意的問題。

對此,劉勰獨標意象,提出“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則無際,疏則千里”的觀點。此處的“意”即意象,“思”即神思活動。他認為語言、文字既然無法直接描繪神思活動,就必須在它們之間建立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一意象。

篇2

一、抓“撥動心弦”的導語渲染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馬克思說:“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教師在課前創設情境,或心曠神怡,或沉郁悲傷,或曉之以理,或言盡而意無窮。學生通過諦聽教師真切生動的導語渲染,心弦會被撥動,審美情趣會被激發,帶著這樣的審美情趣去體驗文章,感受文章,會達到更好的審美效果。例如:我在教《三峽》時,隨著三峽風光片的放映,我配樂朗誦:“不知何年何月,唐古拉山脈各拉丹東雪山之子,耐不住青藏高原的蒼涼與寂寥,橫切深山峽谷。它像一股勢不可擋的鐵流,所向披靡,沖破蒼莽連綿的峻嶺后,便有了‘云雨歸來帶異香,人間來就楚襄王’的巫山云雨;‘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問’的壯麗三峽。古往今來,多少騷人墨客駐足于此,留連忘返。仰望藍天那一線嵐蒸霧繞杳冥無際的云天,俯視腳下深不可測被大山擠壓得無可奈何奔突而下的大江,便恨不能潑墨如江,走筆如龍。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便是其中一人。今天我們就沿著酈道元先生的足跡,游覽這壯麗的三峽。”

二、抓語文教材本身的形象感染

文學是以語言塑造藝術形象的藝術。實驗教材的選文都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新課標明確:“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語文審美教學就是培養學生把握外觀想象和進行形象思維的能力。其中藝術感受力、聯想力和想象力的培養尤其重要,這些又與語文能力(字、詞、句、章等)的培養密不可分。所以,審美教學必須結合著感受――聯想――想象及其所形成的審美意象。

(一)敘事文體

敘事文體的語言藝術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即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分析典型時,當然就應該從人物本身的語言形象方面來分析,諸如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都應該細致地進行分析。另外,要注意典型性格與典型環境的關系,這樣可以從人物性格來揭示人們何以形成如此性格的社會歷史根源。只有這樣,記敘類文體的形象分析的審美教學才比較切入。

(二)抒情文體

抒情文體的語言藝術形象,一般指的是某種飽含情感、情趣和理想的景觀所達到的一種境界、境域,即“情景交融”。但更應該有這種情景交融所要達到的境界、境域,也即是“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情景交融之中體驗出來,體驗無限回味的言外之意。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從情到景再到意味,一是從景到情再到言外之意。如我在執教《陋室銘》時,先讓學生朗讀原文,讓每位同學用一句話來描繪自己想象的陋室之后,我說:“我覺得介紹陋室單靠嘴巴來說不夠形象也不夠生動,要是能看到陋室那該多好。幸運的是,我請老師把陋室分三張畫下來了,讓我們欣賞欣賞。”要求學生用課文語句描繪畫面內容,討論圖畫中有創意的地方,想象是否合理,畫面的主調是什么,有什么用意等。通過直觀的視覺感知,經過討論,學生逐漸領悟作品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對重點字詞“銘”、“馨”等的理解,讀出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最后總結:細致觀察、抓住特征、運用修辭、情景交融。

三、抓作文教學中的真切體驗

作文是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要進入五彩斑斕、自然活潑、血肉飽滿、情韻雋永的生活圖景。我深信,作文即生活,在生活中作文。所以就經常安排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調查,在調查中,有學生聽其父親講所在工作單位公務員考試招生中,有一名考生只因扶起了一個考場公備筆筒,而幸運地成為錄用者之一。他以這樣―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寫成文章《扶起自己》,其中有這樣一段:“過去,我們常常批評那種油瓶倒了沒人扶的現象。我想,做一個不去故意踢倒油瓶的人并不難,現在還要提倡的是不僅自己不小心踢倒油瓶要扶起來,而且見到了別人踢倒油瓶也要扶起來。扶起筆筒這件事雖小,卻能體現出一個人潛在的高素質,表現出文明和負責踏實的品質,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不停地與自己交流、賽跑,就都扶起了自己,我們整個民族就立起來了。”讓學生深入認識對象產生理智感,同時挖掘對人的倫理關系中產生的道德感,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耳聞目睹,潛移默化。只有這樣在完整情感的作用下進入構思和寫作過程,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言之有物,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篇3

關鍵詞:中學語文 作文教學 景物描寫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接觸到許多自然景物,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環境氣氛,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的文章寫好了,讓人讀來賞心悅目,如臨其境,陶冶情操;那么,怎樣才能把觀察到的美好景物記錄下來呢?

一、全面細致地觀察,抓住景物特征

觀察時,只有抓住了景物特征,寫作時才能具體,才能真切地把所描寫的景物展現在讀者的面前,也才能感染讀者。觀察是認識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礎。南宋詩人楊萬里如果沒有看見夏日西湖荷花盛開的美景,就不會寫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優美詩句。同樣,唐代詩人杜牧被深秋時節的楓林美景深深地陶醉了,達到了流連忘返的程度,才能描繪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奇觀。一個景物,從不同角度描寫,就有不同效果。著名詩人蘇軾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寫出了從不同角度看到廬山的樣子。觀察和感受景物還需要發動各種感覺器官。如:“聽見海浪撞擊巖石的聲響,看見空際細雨似的,朝霧似的,暮煙似的飛沫升落;有時它帶著腥氣,帶著咸味,粘在我們身上。”就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我們講話、做事都要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這樣顯得有條不紊、清楚明白。寫文章如同講話、做事,也講個先后、主次,這就是順序,我們所見到的景物有高有低,有遠有近,有動有靜,甚至是景中有人。我們就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去寫,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等。總之,把握住了寫景的順序,描繪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

如我們要寫一處公園的景物,就要先抓住公園這一景物的總體特征,然后再把公園的湖水、假山、拱橋、游樂區的特點一一寫出來,讓人讀后感到條理清晰。

三、展開合理想象

在對景物進行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想象,再把景物的狀態、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不僅能使文章具體、生動、形象,讓人產生遐想,而且能展現很深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深秋時節觀察楓葉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那紅紅的楓葉“如丹、如霞、如火……”。再如: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就形象地寫出了春草的蓬勃生機與春的美麗。

四、注意情景交融

篇4

1.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感悟生活。寫作的源泉是生活。沒有生活,就談不上寫作了。真情也是在生活中孕育的,所以要引導學生學會留意生活,發現生活中的點點真情。留意父母的白發是否日漸增多,留意老師的眼神是否充滿關切,留意同學的聲音是否越加熟悉,留意新到的校園是否美麗等等。除了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對所留意的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學生遇事主動思考,才能挖掘生活的內涵。只有這樣,學生在讀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千古絕唱時會想起為自己操勞的母親,讀到朱自清先生筆下那步履蹣跚的父親的背影時,會想起那如山一般深沉的父愛。只有這樣,一份份動人的真情,才會在學生的靈魂處徜徉;一行行跳動的文字,才會在學生的筆間流淌。

2.隨時記錄心中的點滴感悟。有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沒有什么值得一寫的素材。其實不然,只是學生疏于對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那些深刻的事情進行整理和積累,隨著時間的消逝,慢慢從記憶中褪去。等到作文在即時,就感覺”無米下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要求學生用片段作文的形式隨時記載生活中觀察到的和心靈上感悟到的點點滴滴。日積月累中,學生會發現值得感悟的事情越來越多,值得一寫的素材越來越多.在筆耕不輟中,將日常生活中思想的火花和那些使自己心靈一顫的人和事積累起來,收藏起來,使自己在此過程中情感得到升華,再也不用為無內容可寫而愁眉不展。還記得開學之初的一節語文課堂上,我讓學生讀了自己的作文《跨進初中以后,我更想她》,文中的“我”是一名初中的住宿生,由于在校受了委屈,又遠離父母,不禁回憶起曾經在父母身邊的幸福日子,更加思念自己的母親。學生抽泣的讀完全文后,全班陷入一片沉寂。因為所帶的這個班是七年級的新生,而且是只能在周末和父母團聚的住宿生。此時的他們還處于對新環境,新生活方式的適應中。由父母呵護的“小皇帝”一下到萬事得靠自己的“小大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免會對父母有了更深的思念。有同學舉手告訴我:“每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就特想我媽媽。”哽咽的話語中充滿了想念。同學甲說:“回寢室后接到媽媽的電話,我好想告訴媽媽,如果她此時能在我身邊該多好。但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知道媽媽送我來這讀書,就是希望我能學得更好。”思念的情緒在蔓延。同學乙說:“以前爸媽總嘮叨我的時候,我就想離開他們,可現在一星期只能見他們48小時,我真后悔以前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很多的學生想要通過語言表達他們真摯的情感,看著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我及時地請他們用筆記錄下此時的心情以及想要對父母說的話。在習作的過程中他們意識到原來自己也可以在真情的包裝下,語言如此精彩。

3.抒發真情的表達方法。在積累了大量的真實素材和心靈感悟后,如何寫出形神兼備的文字呢?就需要訓練學生以下幾種表達方式:

(1)細節描寫法。真實細膩的細節描寫,向來就是動人情思的。朱自清的《背影》最感人之一,就在于父親蹣跚地努力地穿過鐵道爬上護欄為我“買橘子”的細節描寫。我們在寫作中也可設置這樣的細節描寫,通過細節描寫細致入微地描繪出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從而展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2)烘托法。首先,欲揚先抑的手法,為了將感情的表述發揮到極處,可采用“欲揚先抑”的方法。如有的同學寫“父愛”時,先寫父親有點不近人情,每次見了我總是板著臉,好像一點也不關心我,但后來終于明白,原來父親那嚴肅古板的面孔下其實有一顆濃濃的愛心。其次,情景交融法的運用。作為中學生,最應掌握的、用途最廣的表達技巧是情景交融法。環境描寫若能與人物感情結合起來,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從而增強感染力。最后,雙方情感的互見與烘托。情感是一種復雜的東西,它可彼此交錯彼此映襯,一方的真情可以襯托出另一方的真情。

篇5

首先。夯實基礎,常練如何選擇觀察點。觀察點,是指我們站在什么地方看景物,或從遠及近,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后,或從外到里。按照觀察順序敘述,這是描寫景物的關鍵。為了把一個環境寫得清楚、明白,首先要選好一個觀察點。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然后再按照觀察順序把景物寫出來。例如某同學寫《開學典禮》:“這天,天空格外晴朗,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微風習習,送來一陣清新的涼意。校園內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旗幟,身穿整齊校服、佩戴嶄新的校徽的學子們已經整齊地排好隊等待典禮的開始。”就是通過觀察對象(天一云一風一校園一學子的變化,寫出了新學期的好天氣好心情,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

其次,抓住重點,把握景物的特征。描寫一處景物,不是把看到的都寫出來。如果事無巨細地敘述,就會使文章累贅、噦嗦,而要表達的內容又不具體明確。描寫一處景物應該抓住它的特征寫,完全是為了文章的主題服務,而不是為顯示自己的文采飛揚。否則,就會鬧“畫蛇添足”的笑話。我們說的特征,是一處景物獨有的,與其他地方不同之處。只有選擇重點,抓住特征,才能把這個景物中的特色寫出來,從而完成“景”的使命。如某生《馬路市場》一文開篇:“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家樓下的那條馬路變成了喧鬧的集貿市場。不寬的馬路上擺滿了三輪車、貨架,有賣蔬菜的,有賣水果的,還有賣肉食的。每到上、下班的高峰時期,這里就擠成了一鍋粥,叫賣聲、自行車鈴聲響成一片,著實讓人頭疼。”重點描寫了“市場”的混亂特征。為下文的“治理”作了鋪墊。

再次,掌握技巧,了解常見的形式。眼中之景,要轉為筆中之景,還得掌握一些常用的景物描寫技巧。1,直接描寫型:如:四周寧靜,只有大自然的聲音,放眼望去,綿綿的群山、綠綠的田野、青青的河水,蔚藍的天空下漂浮著幾朵白云,身邊芳草吐翠,燕舞鶯歌,澄澈甘甜的溪水貫穿整個樹林,好一幅自然和諧圖啊!(江蘇淮安卷《夢中的和諧》);風徐徐,將泛著金絲的葉兒拂在一處。暮色將啟。粼粼的水波蕩漾開去,揉成一道道金邊,與延伸的青石小道渾然一體。《溝通》)。2,情景交融型;如:白云悠悠的日子,天空格外地湛藍,大地異常地空寂。疾風過處,綠草上躍動著一顆充滿活力的心。一顆心,再配一雙腳,便勾勒出了我去遠方放牧青春的風景線。(上海卷《充滿活力的歲月》);窗外,細雨蒙蒙,微風夾雜著細雨撲窗而來,拂過我的臉上。那是怎樣一種享受、怎樣的一種愜意?堅硬之中透著一絲溫柔,微痛之間夾雜著絲絲舒坦。(四川南充卷《窗外,那雨》)。3,巧用修辭型:如:他獨坐窗前。深黑色的天空被窗棱劃成幾塊。顆顆繁星散落在那皎潔的上弦月的周圍。仿佛夕陽下的湖面上泛起粼粼金輝,夜很美,很靜,簡直另人不忍呼吸。(河南卷《最美麗的心靈》);西沉的紅日,把縷縷落寂的橘紅涂滿天際。夕陽下,滄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滿著迷離的格調,顯得格外的幽靜。天地萬物似乎都酣醉在這片凝固著卻極短暫的美麗之中,止住了一切聲響。(山東卷《琴聲感動我心》)。

最后,情景交融,一切景語皆情語。一般來講,每篇文章都有一種感情基調,每篇作品也有一種特定的氛圍,作者往往用生動的景物描寫,來渲染故事的氣氛,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感染讀者。借景抒情,是用特定的景物,來表達作者特定的情感的一種寫作技法。然而,“情”是核心,“景”的載體,“景”只為“情”服務。離開的“情”,“景”就成了“空中樓閣”,就成了“照相機”。這正如王國維之言――“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柳宗元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之景,表達孤寂悲涼之情;歐陽修借醉翁亭之秀麗風光,傳自己與民同樂之志:袁宏道借滿井初春美好之景色,表其寄情山石草木之趣。又如,魯迅先生的《故鄉》開篇“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的環境描寫,一下子就將小說悲涼的氣氛烘托了出來。這些都說明,我們在寫作中要選取與自己心情相協調的景物,選取本身帶有濃郁感彩的景物,不是為“景”而寫景,而是為“情”而寫景,“景”中必有“情”。

篇6

我國的詩詞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文學的搖藍、寫作的范本。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看不見,摸不著,為增其可感性,歷代詩人喻愁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寫愁的篇章,或摹形狀態,或想象奇特,或妙用修辭,或情景交觸,將無形的愁寫得可觸可感。教學設計的是人物情緒描寫專題訓練,意在引導學生從燦爛的詩詞文化中汲取營養,在文本《武陵春》等寫愁的古詩詞中感悟方法,提升寫作技能,學會智慧地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受。教學目標:首先以寫愁的詩詞作為學生進行情緒描寫的范本,讓學生在吟詠、品味古詩詞中發現寫作方法。其次設置情境,發揮想象,口頭作文,通過想象與現實,把愁與樂進行對比,體會明了人的各種情緒,讓學生明白人的情緒是多種和復雜的。最后通過人物情緒描寫專題訓練,讓學生真切地描繪人的各種情緒,同時也讓學生感受情緒的豐富多彩。教學思路:在上課之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搜集寫愁的詩詞,并查資料明確愁之原因。用音樂渲染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然后分四個板塊進行:一、低吟淺唱――吟愁;二、字斟句酌――品愁;三、情真意切――寫愁;四、奇思妙想――說樂。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低吟淺唱――吟愁。

同學們,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當憂愁彌漫心頭時,古人以詩詞的形式將它記錄了下來,下面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吟詠詩詞,體會古人悲傷的心情。

『創意說明此環節在音樂聲中有感情地吟詠詩詞,既豐富了學生的積累,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為品味愁緒、感悟方法奠定了基礎。

第二環節:字斟句酌――品愁。

同學們,古人為什么能將愁情描繪得窮形盡相呢?下面讓我們從寫愁的古詩詞中去尋找答案!

李清照一生坎坷、多難,她將這種愁寫得淋漓盡致、游刃有余,風格柔婉細膩。有感情地朗讀李清照的《武陵春》,明確寫作背景及詞的大意,在反復讀這首千古傳唱的詞的基礎上,出示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從《武陵春》這首詞中,你感知到詞寫愁的內容、范圍、程度、情味是怎樣的?

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深重的愁緒?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寫愁的?

『創意說明這一環節注重學生的感悟,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感悟寫作方法,并用所歸納的方法品析積累的詩詞,在積累方法的同時感悟新的方法。

第三環節:情真意切――寫愁。

1、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①明確原因:你因什么而愁?

②哪些景物能烘托你當時的憂傷心情?

③當時的你有哪些傷心的表現?

2、擬定了這樣幾個寫愁的主題:考試失利,失去親人,親人離別。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由嘗試,寫一個片段。

3、學生根據老師小結的方法,思緒涌動寫出這樣的片段:

一陣寒風吹過,枯樹上幾片落葉無奈地飄落下來。我不禁打了個寒戰,怎么辦?母親一定準備好了夜宵,正在門口盼望著我回家。這樣可憐的分數,叫我如何面對那關切的眼神?

點評:運用情景交融、移步換景的方法,寫出了考試失利之愁。

『創意說明《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以我手寫我心”,把筆觸伸向心靈深處。這一環節讓學生描繪自己的愁情,學生不僅有內容可寫,還有方法可用。真正做到了易于動筆,樂于動筆。

第四環節:奇思妙想――說樂。

①設置一種情境,發揮想象。

設置了這樣一種情境:馬朝景,1991年10月出生,小學和初中就讀于石首實驗小學和石首市筆架山中學,高中進入荊州中學學習。今年以總分641分的優異成績奪得湖北省高考文科狀元。語文128分,數學149分,英語134分,文綜230。在此基礎上明確人物情緒是“樂”,然后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給一個“抓手”,口頭作文。

2011年6月25日,是一個令馬朝景難忘的日子。

那天上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情景交融)她和父母坐在電腦前準備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細摹)

中午,他們一家坐上學校派來的專車去荊州參加慶祝活動。

在交流中,學生對狀元的喜悅之情描繪得五花八門。教室里笑聲不斷,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喜悅這一情緒的豐富多彩。

③定格一組“鏡頭”,對比愁樂。

出示幾組圖片,讓學生比較烘托喜悅情緒與憂傷情緒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不同。讓學生明確:景物所營造的氛圍必須與人物心情一致。

『創意說明本環節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想象中體驗喜悅,通過想象與現實、愁與樂的對比,感受情緒的豐富多彩,感悟寫作要求。

篇7

1.依憑小事,抒發感受,闡發哲理。

散文,往往通過生活中偶發的、片斷的事象,去反映深廣的內涵,做到“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讀葉延濱的《燈火的溫情》,開頭講述走夜路經歷“荒野無燈”的恐懼,此時看到一盞荒野里的燈是那么的溫暖而感動;進而寫到人生之旅中,我們在熱鬧的人群中、在朋友中卻也會有“荒野無燈”之感;最后作者說我不怕冷,卻怕人生的曠野里沒有一盞喚我回去的燈。最后的“燈火”指的是人間真情、靈魂的自我救贖。行文由淺入深,自然而無斧鑿之痕。

周國平《記住回家的路》,作者由生活中出門游逛總會留意記住回家的路,進而闡發了這樣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創業、探險,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靈世界。

這樣的文章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卒章顯其志”,并且首尾呼應。這樣構思自然而有深意,易引發共鳴。

2.尋找線索,濃縮情感,以小見大。

散文的材料應該是很“散”的,我們需要尋找“一根線”,將這些散亂的珍珠穿起來。散文的線索很多,較常用的有感情線索、事物線索、思緒線索、行動線索、時間線索等。

比如王充閭的《碗花糕》,寫得質樸而深情,藝術感染力極強。究其因,除了情感真摯等原因,其構思的巧妙也是此文能催人淚下的一大原因。全文圍繞“碗花糕”這一線索,敘寫了嫂嫂初進家門、遭遇喪夫之痛、再嫁、不幸去世等短暫一生的幾個片斷,寫出了嫂嫂對自己的疼愛有加、對公婆的孝敬、歷經喪夫之痛、對家庭無私的奉獻,字里行間流露的是作者對嫂嫂的敬愛、留戀、懷念、痛惜之情。那么多的內容,那么豐富的情感卻用一塊小小的“碗花糕”來濃縮,從而產生了行文集中、情感濃烈,讓人久久回味的藝術效果。

3.營造曲徑,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善興波瀾、蓄勢待發是為文的重要技巧。陸川的《而立之年讀懂父愛》,講述了一位責之切、愛之深的父親形象。父親在他少時的記憶中,嚴格得近乎殘忍:斷然掐斷他當導演的夢想、嚴詞拒絕替他疏通關系的想法;后又毅然拒絕給兒子寫劇本、牽線搭橋,在兒子小有名氣的時候也還是淡淡的。兒子和父親的關系一度降到了冰點,一觸即發。文章一再蓄勢,情感跌入谷底。但是緊接著文章峰回路轉,迎來轉機。姑姑陸星兒的去世是父子關系的重要轉折點,他猛然間發現了父親的蒼老與脆弱,他為父親打來的一盆熱水,竟讓遭受打擊的父親老淚縱橫!通過母親,父親潛藏的另一面也“浮出水面”:曾因擔心兒子的身體而深夜不眠,《南京!南京!》首映式上連線的父親幾度哽咽難語。此時父子隔閡似冰山一樣在作者、讀者的內心消融,淡淡的深情觸動了我們最柔軟的心房。全文讀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4.以景襯情,景情交融,相得益彰。

這類散文,貌似寫景,旨在人事;情景交融,富于美感,增強了文章表情達意的藝術效果。

黃河浪的《故鄉的榕樹》,正是借寫榕樹,寫了榕樹下的童年,跟榕樹有關的鄉情,榕樹下有趣的往事。表面在寫榕樹,實際上是寫過往的故鄉人事,寫自己對故鄉的濃濃的思念。

筆者布置了“又是 花開時”的作文題,某同學在《又是絲瓜花開時》中寫道:“今年絲瓜依舊長滿架,終不見那采摘的人影了,那孤零零的絲瓜只能掛在枝頭,等待著衰老、死去。一日下樓,突然又發現了那個熟悉的背影,是奶奶!我忙跑過去,說道:‘奶奶,你力氣大嘞!還來采絲瓜,估計病就要好了!’奶奶一手拿著三四根絲瓜,一手還在夠枝上的另一條,弱弱的笑道:‘病是怎么得好,只是怕絲瓜長老了,不好吃了。’我不知道說什么,只覺得有股心酸的感覺在心口竄動。我跑去幫她摘了那條絲瓜,攙她回去躺下。”(何)這里絲瓜花開、絲瓜滿架的描寫渲染出物是人非的氣氛,一年又一年,奶奶老了、病了,連采絲瓜這樣的輕活也快干不動了,親人的生命正在被歲月、疾病無情的吞噬,怎不令人黯然神傷呢?

以景襯情的寫法,有烘托環境、渲染氣氛、奠定基調和作為線索的作用。景物描寫要注意:一要精練,忌冗長而無物;二要有意蘊,使人情有所感;三要做到景象與心境的契合,不能游離于外。

篇8

一、善于運用角色扮演,活躍課堂氣氛

角色扮演是初中語文課堂中采用情景教學法比較常見的一個環節。角色扮演的優勢在于可以引導學生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眾所周知,在角色扮演中。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學法一般會有兩種類型:一個是讓學生去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特別是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對話去揣摩他們的動作、心理活動等,由此來探究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種類型一般適用于戲劇、小說等題材的課文。另一種類型則是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互換,也就是讓學生代替教師登上講臺講課,教師在講臺下面聽講,學生講完之后,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做出點評,這種方式在初中階段的授課中并不常見,教師在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時候,往往傾向于第一種類型。

例如,在給學生教授課文《威尼斯》商人的時候,我就采用的是角色扮演中的第一種類型,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效果。我是將課堂授課分成四部分――讀、說、演、評。所謂的“讀”就是讓學生進行角色朗讀,讓他們根據文中人物的特點,來讀出人物的個性,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劇情。所謂的“說”就是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說出故事的人物、時間、地點,以便于學生在繼續進行的時候更好的把握劇情。所謂“演”,就是讓學生通過劇中的人物扮演來感受感受人物形象,體會個性化的語言等,這是角色扮演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我調好學生讓他們分別扮演公爵、夏洛克、安東尼奧、鮑酉。需要注意的是,挑選的學生應該在性格中與所要扮演的人物像接近。其他的學生則是觀眾和評論員。準備就緒后,學生進入各自的角色,他們不僅關鍵臺詞都背得很熟,還能根據劇情有所創新,表情豐富,由此贏得其他學生的陣陣掌聲。所謂的“評”,就是根據學生的表演,對戲劇的矛盾沖突、戲劇人物的語言等方面進行評價,因而引導學生去猜測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反映的現象等,由于有了讀、說、演之前的環節,學生對故事的中心思想把握的很準確,課堂氣氛不僅濃烈,學生也從中學到了新的知識。

二、設計好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把握好課文脈絡

布魯納的結構教學理論中,有著一種教學模式叫做發現教學模式,是根據發現學習提出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為學生提供的學習資源來創設問題情境,從而達到引導學生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與自我思考能力的提升,因而改善學生對知識結構的認識可對文章脈絡的而把握。教師根據課本內容給學生設計好能夠貫穿全文線索的問題,這樣可以讓教學進行的十分順利,更能讓學生比較輕松的認識到作者寫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課文《孔乙己》的授課中,為了讓學生了魯迅先生寫作篇文章的意圖,我根據文章的第九段設計的問題如下:

孔乙己讓誰感到快活?孔乙己的哪些方面讓人快活?孔乙己是什么性格的人?孔乙己自己是真的快活么?

這種問題的設置可以突破板塊教學的弊端,學生積極的去探索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當他們完成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就會為完成第二個問題打下基礎,同樣,當他們完成第二個問題的時候,便可以很快解決第三個問題。以此類推,不僅學習的困難程度有所緩解,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文中,通過自己的探討、思索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對于把握好文章的脈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情景交融,融入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行情景教學離不開所謂的“生活化情境教學”。生活化情境教學源于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和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論。教育的本質在于它是從生活出發,總結人們的行為,是一種大眾化的,不斷向前發展的,與世界和歷史又有著密切聯系的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我們今天對學生進行的教育,如果從某種角度看,則可以發現,教育是生活的教育,也就是說人需要什么,就應該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暢銷的教育讀本《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很明確的指出了現在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學授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而生活化情境教學正是解決教學與生活脫節這一燃眉之急。它是一種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的教學。

為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情景交融,融入學生的生活經驗,我認為作文寫作是最好的方式。作文不僅是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體現,而且也能表達學生的心聲,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對接。例如在寫有關父愛的文章的時候,我一開始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要寫這個話題,而是先給學生上了一堂課,讓他們學習一下名家的作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授課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讓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細節,讓他們仔細研究朱自清先生如何通過生活中的一件最普普通通的事情來描寫父親的,怎樣通過這件小事引出父愛是偉大的這一主題的。學習完畢后,我也沒有讓學生開始寫,而是讓他們回憶一下,在他們的生活中,父親與孩子在哪些方面的交流最多,或者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能夠透漏父親對孩子的愛呢?有的學生說,生病的時候被父親背著去打針,有的學生說下雨的時候父親來到學校給學生送傘,也有的學生說,父親出差回來給自己帶零食和玩具等等。這些生活中的細節從側面反映了父愛的偉大。這樣,學生在開始進行作文構思的時候,把他們的生活經驗與課文所學的知識相結合,很好的這一主題的作文完成。

篇9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浣溪沙》

洋洋灑灑,沐浴著朝陽的光艷,柔風輕輕地蕩著韌如絲的新柳。湖波翻動著水光,倒映著岸邊的山景悠悠然飄出一段白綢,把酒握書卷,飄飄然前行。

觀賞著早春的風景,看燕在梁間戲舞,觀黃鶯在樹上歡歌,映襯著我惆悵的心境,不知不覺,已然撫琴而坐,和著春光綠景,吟起悲涼之作。雖人在春中,心卻還是秋時。

無意中漫步,沿著園中的新綠,默默地又來到分別之處,那亭,依然在佇立在春風朝陽之中,猶如舊時的歡娛之景。想那時,友人聚在此處,把酒當歌,吟詩作畫,何等快活!而如今卻沒有留下一片回憶。一陣風悠然而起,揚起的柳絮打亂我的思緒,猛然間回到眼前,今日早已不同于昔時。嘆一聲,無奈中前游。

走走停停,回想曾經一幕幕,滿心悵恨,才了解,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卻也曉得為時已晚。友人如天邊曉亮的晨暉,一瞬間悄然而去,而且一去不返。

偶然間抬頭仰望,卻看那山水之外上午一輪紅日,壺中酒已無點滴,與這落日相映,手中竹卷也散開來。才知道,茫然中我又過了一日,望那即將歸隱的陽光,心中忽地騰起一般的紅云。

不知何時,一只月也悄然地轉上枝頭,彎彎的月牙,隱匿在烏云之中,朦朧中增添了一縷憂愁,依稀記起秋天的落花,想自己也是一片寂寞的花瓣,隨風飄落,沉埋于塵土之中。幾只雛燕在空中劃著一道道完美的弧線,也蕩起我一翻翻的思愁。

春花的暗香縈回在春風中,人已然醉去,吟一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拂袖抽身而回,夾著愁思,千百段……

2004級1班楊美晴

點評:

篇10

1 變一下句式

a 又嫩又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b 洗凈了大地的塵沙的一場秋雨過后,綠了田野,紅了西紅柿,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讓人喜歡。

一場秋雨過后,洗凈了大地的塵沙,綠了田野,紅了西紅柿,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讓人喜歡。

點評:變長句為短句,變定語為謂語,可以更好地突出要描述的對象,也使語言顯得更活潑。

2 來一點修辭

C 路真是太窄了,容不下我的身影。

路瘦瘦的,容不下我的身影。

d 寒冬的數聲雞鳴后,天亮了。

寒冬的數句雞鳴,唱亮了清晨。

e 老師在喋喋不休地灌輸著人生的意義。

老師在喋喋不休地批發著人生的意義。

點評:恰當使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讓語言變得更生動,更富有靈氣。

3 用一回描寫

f 升入初三以來,我的心冷冷的,濕濕的。

窗外,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如泣如訴。一如我升入初三以來的心,冷冷的,濕濕的。

g 打開窗戶,手捧一杯茶,盯著窗外的梔子花,一邊欣賞,一邊沉思。

輕輕打開一扇窗,靜靜啜飲一杯茶,讓窗外梔子花香與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

點評:準確的描法,可以更好地傳達出人物的情感,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4 加一些細節

h 見菜端齊后,他便抓起筷子,端起碗,對著菜就是一夾,和著飯往嘴里送。又摻和了湯水,撐得兩腮鼓鼓的。

見菜端齊后,他忙抓起筷子,端起碗,對著菜就是一夾,和著飯呼呼地往嘴里送。又端起盤子咕咕喝了幾口湯水,撐得兩腮鼓鼓的,一顆白亮的米粒掛在嘴角,一動一動的。

點評:生動傳神的細節,使得描寫更逼真,更耐人尋味。

5 少一些口號

i 江南的橋是謙卑的,謙卑得就如一匹忠實的老馬,靜靜地臥在青青兩岸,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