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本科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21:54: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本科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學本科論文

篇1

1.1資料收集:采用現象學研究方法,以焦點組團體訪談法和個人訪談法相結合的半結構式訪談法收集資料。選擇安靜、舒適、沒有外來干擾的房間,在約定的時間按提綱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并引導受訪者深入挖掘其項目開展過程中的感受。訪談過程中記錄關鍵詞及受訪者的特殊語氣、表情等,待受訪者認為無新的內容后停止,時間為60~90min不等,每位受訪者訪談1次或2次。10名訪談對象分為3組并進行編碼,分別為Gl-G3組。焦點組團體訪談1次。樣本的大小按照資料飽和的原則確定。

1.2資料分析:訪談結束后6h內將訪談過程逐字、逐句地進行回憶記錄,并記錄受訪者的非語言行為。在資料的分析中采取Colaizzi7步分析法,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和主題進行重構,使最終形成的主題間具有一定的內在關聯性。

1.3質量控制:本研究通過以下途徑提高研究的可信度:(1)有目的地選樣以提高研究對象的代表性;(2)研究者深入研究現場長達3個月以減少霍桑效應;(3)在收集資料時采用會談結合觀察的方法,分析資料時連續、反復并將結果與原資料不斷比照以提高資料的效度;(4)將整理后的資料返回研究對象處核對資料的真實性。

2結果與分析

2.1科研訓練的收獲及感受

2.1.1明確了科研要求,掌握了科研方法,培養了科學素養,提高了科研能力:明晰了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即科研項目的提出、課題報告的書寫、項目的論證、工作計劃的安排、科學研究的進行、研究報告及論文的撰寫等。“了解了科研課題的立題、申報、結題等一系列流程,起到了科研掃盲的作用。”“從一無所知到入門,再到提高。”培養了科研素養,提高了科研能力,表現為提高了獲取信息并對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學會了文獻檢索”;提高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有利于將自己發現的新、奇、特,效果好的想法和做法科學地、準確地表達出來”;培養了批判性思維,“拒絕被洗腦,學會獨立思考,擁有懷疑精神”;提高了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對科研論文的書寫有初步認識”;提高的選題的能力,“做這個課題前,覺得一切都是興趣使然,真正著手項目后,才明白不是這樣。選定一個研究方向,首先要對它進行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只有對它深度了解,發現它的科研價值,才有利于項目的開展。”

2.1.2增強了對專業的理解,鞏固了專業思想:5名受訪者表示通過科研訓練,深入了解了自己專業的相關知識,鞏固了專業思想。“指導老師的人格魅力、知識水平、工作方法、人際關系、帶教行為等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對專業的認識和態度”;“有了這次參加科研活動的經歷后,有了將臨床與科研結合的意識,我將在日后累積臨床工作經驗的同時,勤思考,勤發現,勤總結,勤創造。”

2.1.3陶冶了情感和人格,培養了合作精神和技巧:7名受訪者認為科研過程陶冶了情感和人格,“經過科研工作和學習,培養了我的自律性、思維的嚴謹性和對待工作的責任心”;3名訪談者提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作為科研團隊的組長,首先要明確團隊成員所擅長的方面,才能更好的分配工作”;“感覺僅憑一個人的能力要完成科研項目是不可能的。”

2.1.4導師在科研訓練中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受訪者都提及了導師在科研訓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學院和臨床教師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比較嚴謹,收集后的數據不完整或不符合納入標準一律篩除,耐心細致地給我們反復指導和修改文章”;“教師為我們的選題指導做了充分的準備,對我們選擇的題目逐個進行了分析和引導”;“在科研實踐中遇到問題時求助教師,導師都能讓我們受益良多。”

2.2科研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及建議

2.2.1科研基礎差,建議加強早期科研培養: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在科研訓練前自己對科研的認識很模糊,9名受訪者建議提前開展科研能力培養,“建議把開設在大三、大四的文獻檢索和科研方法導論提前,把課程性質由原來的選修改為必修”;“大一大二培養科研意識,大三主動參與科研項目,即使不參與項目也有科研意識”;“臨床型科研難,但調研型簡單,可以作為早期入門”;“可通過講座等形式普及科研常識,少部分感興趣的同學參與科研,其他同學不參與也不至于對科研知識一片空白”;“建議在項目開始前作一個統一培訓,為大家提供一些經驗。”

2.2.2缺乏獲得信息的途徑,建議搭建大學生科研項目平臺:8名受訪者提到了的缺乏獲得信息途徑的問題,受訪者均提到了搭建專門的信息平臺,如網絡平臺,“建立科研興趣QQ群”;“在校園網彈出窗口將重要信息通知大家”;“建議開辦講座、交流會,既宣傳又講授”;“成立社團,在學生中找帶頭人”。

2.2.3科研資源、經費不足,建議加大投入:5名受訪者認為科研項目經費不足,“自然科學項目需要買試劑,很多時候都是老師自己出錢在買”;“試驗小鼠很貴,又容易死亡,需要更多的經費完成試驗”;“希望學校將提供的專門的實驗場地和設備公布出來,合理使用。”

3討論

3.1科研實踐有利于提高醫學本科生人才培養質量科研訓練是對個人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最有效的途徑[1]。同時,通過科研實踐,學生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專業思想得以鞏固;陶冶了情感和人格,培養了合作精神和技巧。科研實踐對提高醫學本科生人才培養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3.2提高醫學本科生科研實踐質量的措施

3.2.1完善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一方面,設置創新教育學分,鼓勵學生積極開展科研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在職稱評定中給予指導教師一定工作量的獎勵,也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3.2.2結合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勵教師通過教學方式、方法及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將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納入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之中[2]。課堂上教師不能只限于講授現成的真理,要把自己的科研引入課堂,實現課堂教學內容與領域內最新科研成果的有機融合,讓學生了解科學發展新動向,接觸最新科研成果,引導學生主動發展、探索真理、發現真理、創新知識,調動學生科研創新的積極性,激勵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2.3建立大學生科研實踐網站:借用學校網站平臺,隨時公布有關學生科研的各類信息,讓學生通過網絡提交申請報名,網上評審,網上公布驗收和評優結果等,提高開展大學生科研立項的工作效率,發揮網絡的信息優勢。

3.2.4加大對大學生科研資助項目的投入:除了逐步加大學生科研立項經費預算外,還可以擴大學生科研立項資金的來源。吸收社會資源,如通過校企聯合,讓部分學生參與實際生活中需要的研究課題,使科研成果能盡快孵化,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從而使學生科研經費得到更大支持。

篇2

醫學院校與其他類型高校相比,課程繁多,時間較緊,本科階段醫學生不僅要學習公共基礎課程醫學和醫學基礎課程以及醫學臨床課程,其中還有至少一年半的時間在醫院進行見習和實習。因此,在本科教育階段學校更為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科研和創新則推遲到研究生階段,這種觀念直接導致了對本科生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培養規劃的薄弱。隨著現代醫學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醫學院校也開始重視本科階段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訓練他們在未知領域的探索精神和對已知領域的懷疑態度,學會獨立思考,善于辨別真偽,能夠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方可適應急劇變革的信息社會;培養學生通過參與科研活動,涉獵學科前沿,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獲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獲取知識的方法,進而促使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2教學為基礎

學生必須在學好本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進行實踐和創新。教學過程是對知識的再現過程,而科學研究則是新知識的產生過程。也就是說,科研以教學為其基礎,教學以應用和科研為其目標。在培養創新能力過程中,不應忽視教學,應結合教學實際,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研究或實踐操作。醫學檢驗專業目的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課程設置中實驗課時占了總課時的一半以上。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驗證性實驗是主要內容,學生在實驗老師的指導下,按照實驗教材,教條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對于試驗中會碰到的問題老師都會在試驗前或是實驗進行中加以提醒,并說明解決方案及解決要點,實驗所用的材料和儀器也是由老師提前準備。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壓抑,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于創新思維和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為滿足教學需要,注重教學的基礎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學校加強教學設備建設,不斷更新教學條件和設施,實驗室建設也加大投入。結合現代教育技術,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例如:據不同教學內容需要,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交互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著力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驗室開設設計性實驗、探究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等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實踐,從而提升專業能力和水平。

3重視創新能力培養

在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確立明確的目標,制定詳細的指標和培養計劃。通過一系列選題來完成培養的目標,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課題實踐過程中注重發揮學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爭出創新成果。具體過程包括選題、面試、開題、立項、中期檢查、分配導師、開展實驗、結題等幾部分。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適當引導的原則,從文獻的查找,實驗方案的設計,到問題的處理,結論的分析,要求學生自己大量查閱文獻,復習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積極思考是基礎,注重細節是關鍵,從而增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4結語

篇3

撰寫畢業論文是對醫學生綜合素質與科研能力的全面檢驗,其完成過程是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的過程[1]。因此,筆者想通過該調查了解醫學院校臨床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期對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擇2011年9月-2012年4月在4所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實習的本科生52人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在醫學院校學習醫學知識3年或者4年,最后一年在臨床實習中需撰寫畢業論文的本科生;(2)被調查時正在從事醫學院校臨床實習;(3)愿意參與本項調查。其中男2人,女50人;年齡22-25(23.2±0.8)歲。專業:護理專業33人,占63.5%,其他專業19人,占36.5%。實習醫院等級:三級醫院42人,占80.1%,二級醫院10人,占19.2%。

1.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

1.2.1通過參考有關文獻及與本科生座談資料自行設計問卷。問卷包括四個部分:①本科生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專業及實習醫院。②學生所屬院校在畢業論文撰寫方面所做工作、實際效果與學生對學校的期盼。③實習醫院對畢業生論文撰寫的影響以及實習生對醫院的期盼。④學生對撰寫論文的認識以及實際撰寫論文的能力。問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多選題2題,有專門標注。

1.2.2由調查者向被調查者說明調查的目的,并逐條講解調查內容,讓他們在充分理解后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行填寫,填寫完畢后調查者逐項檢查,確認沒有遺漏后回收。共發放調查問卷52份,回收52份,有效問卷52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統計學方法

調查所得資料用Microsoft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描述。

2結果與討論

通過本次調查得知,影響醫學院校臨床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的因素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

2.1學校方面本次調查顯示:①82.7%的醫學院校雖然開設了論文撰寫方面的課程,但有63.5%的學生認為院校開設的此類課程少。②在實用性方面,有65.4%的學生認為這些課程對實際論文撰寫的幫助不大,只是知道了論文的撰寫格式。③只有7.7%的學生掌握了數據資料收集、統計分析方面的知識。因此,學生希望學校做如下改進工作:①學校在優化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建議提高教師授課技巧。如在學習統計學課程時,老師應側重實際應用方面的講解,教會學生不同的數據資料該用哪種相對應的統計方法?具體意義是什么?②在撰寫論文實際需要的能力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論文選題的指導,以糾正在以往畢業論文中存在的選題過大、查新不準、設計不夠科學等問題[2]。③筆者建議學校安排學生參加論文撰寫講座和模擬演練。

2.2實習醫院方面

2.2.1指導老師本次調查表2顯示:①86.6%認為醫院非常有必要為實習生提供論文指導老師。②80.8%表示需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這說明了醫院提供論文指導老師對實習生畢業論文撰寫的重要性,這與某些文章的見解相一致[3]。

2.2.2實習科室的合理安排調查顯示:①73.1%的學生認為進入臨床實習初期即要求學生確定論文題目感到迷茫。②82.7%認為醫院實習科室的安排對論文定題有影響。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學校純理論性教育與臨床實踐有一定的差距所致,實習醫院可以在統一安排科室輪轉的基礎上增加一點學生的自主性。比如在接近論文選題那段時間,通過讓實習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科室進行2-4周的專科實習,配合臨床論文指導老師的指導,進一步熟悉該專科,了解本專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增加學生畢業論文撰寫的興趣,以明確畢業論文撰寫的方向。另外,還可以安排學生參加實習醫院舉辦的論文撰寫相關講座、論文匯報會和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會等,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參加實習醫院部分科研工作。

2.3學生個人方面調查顯示:①只有26.9%對撰寫論文感興趣。②53.8%覺得撰寫論文非常難,30.8%不知道論文的選題,覺得無從下手。③有40.4%的本科生不知道如何進行數據資料的收集與統計分析。筆者建議:學生在大學三年級起可以梳理并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專科,著重了解和掌握該專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以便為最后一年臨床實習畢業論文定題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后,學生進入臨床實習早期就應勤觀察、勤思考,理論聯系實際,以便早日選好、選對論文題目;并充分利用實習醫院現有的資源,例如臨床指導老師、醫院的圖書館等,要積極主動與論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得到老師的指導,使大家不再感到撰寫論文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3小結

通過對52例醫學院校臨床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影響因素的調查,發現醫學院校臨床實習本科生在畢業論文撰寫上,學校、實習醫院、學生個人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改進,實習醫院、學校應該為臨床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提供更多的幫助,如實習醫院可以允許學生自選專科實習2-4周來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學生個人應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努力提高與撰寫論文有關的各種能力,如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孫成均,余倩.加強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工作培養高素質衛生檢驗人才[J]現代預防醫學,2004,31(5):757-758.

篇4

名古屋大學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理論性思考力和創造力”。在這基礎上名古屋大學醫學部制定了“培養富有科學理論性•倫理性•人性的、具有豐富創造力,獨創性和使命感的,推動醫學研究及醫療的人”的教育目標。本著此教育目標,名古屋大學醫學部將本科課程體系分為全學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個階段。

1.1全學教育課程體系

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優勢,開設以教養教育為根本的普通課程及實習課程。全學教育課程由理科基礎課程(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基礎研討會(小組為單位的文獻資料檢索及討論)、文科教養課程和理科教養課程、語言文化課程構成。與全學教育并進醫學部在每周三下午開設了醫學入門課程。該課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以英文版《人體醫學生物學》(SylviaSMader,2002)為教材,學習醫學生物學基礎知識(23學時);(2)以臨終醫療及心理關懷、醫學倫理學等為內容,開設特別講座,目的是讓學生為將來作為醫生做思想準備(16學時);(3)為了使學生早接觸醫學、體驗醫療,利用殘障者設施、老人公寓及附屬醫院,開設有臨床看護實習課和體驗醫生一天工作的影子體驗課(shadowing,10學時)。全學教育課程安排于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的上半年,醫學入門課程由醫學部施教外,其他課程由大學的教養部施教。

1.2專業教學課程體系

名古屋大學醫學部按學科組織了專業課程,分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社會醫學等。專業課程主要開始于第二學年,大多課程在第四學年結束。具體課程安排如下,第二學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開設基礎醫學課程;第三學年下半年開設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也稱基礎醫學研討會);第四學年開設社會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第五學年主要是臨床實習和臨床病理學實習課;第六學年則為選擇性臨床實習和畢業考試。

其中,基礎醫學將課程改革前的解剖學、生理學、微生物學等基礎科目統編成人體器官的構造、生物體功能、人體與藥物、免疫與機體防御等科目,加強了基礎科目之間相關知識點的結合。為培養本科生醫學科研能力,開設了為期半年的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學生離開課堂實踐實驗為主的科研活動。社會醫學課程包括環境勞動衛生學、預防醫學、法醫學、國際保健醫療學、醫療行政學及醫學英語。醫學英語主要目的是為本科生國外臨床研修奠定語言基礎、提供相關信息。臨床醫學課程包括腦外科學、老年科學、小兒科等19門臨床科目。臨床醫學的教學多采用傳授型教學模式結合以問題為主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課課程以外,學生需要完成2~3單位的選修科目課程。選修課程以特別講座的方式開設,以當下醫學前沿、學生高度關心的問題為主要內容開設34次特別講座,分成A-I為標記的9類話題小組,話題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如2013年開設的特別講座題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臟器的應用;救命救急醫療的最新前沿;死亡教育;多種職業協同作用的地區醫療等)。學生需要在9個不同的話題分組中任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6次講座,滿出勤獲2單位學分;選9次講座并滿出勤,獲得3單位學分。

2特點與啟示

2.1重視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古屋大學醫學教育注重通識教育,非常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在醫學教育中的滲透,著力培養學生的多種綜合能力。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入人文社科教養課程和理工科教養等通識課程,增強了醫學本科生人文社會基本素養,培養溝通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基礎研討會課前指定討論題目,通過訓練學生利用圖書館查找、獲取信息,學習處理和總結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利用能力。特別是醫學入門課程,讓醫學專業的學生感受病人、感受醫生、感受醫院、感受社區醫療現狀,促使學生樹立將來作一個好醫生的追求目標,加強了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的教育。

醫學是以“人”為對象的專業性極強的行業,對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要求高。目前,我國醫學教育體制從應試教育正向素質教育轉變,教育部制定了以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較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較堅實的醫學基礎理論、臨床分析和思維能力,能解決一定臨床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為醫學教育目標[2],力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而名古屋大學在醫學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過程中,開設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融合的全學教育課程的做法值得借鑒。

2.2實施多樣化教育模式

日本醫學教育方式多樣,努力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無論是基礎課程還是臨床課程,教學授課方式多樣化,內容靈活,并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專題討論會或與講授相結合的PBL教學法注重培養臨床思維,強調實用性知識的傳授,激發學生主動攝取知識,同時鍛煉學生檢索文獻、邏輯推理、總結陳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名古屋大學醫學部開設多角度的特別講座,以獲取學分吸引和鼓勵學生聆聽講座,促使學生了解當今醫療現狀及最新發展,理解社會醫療中醫生的作用和職責,觸及臨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醫學倫理問題。這些專題講座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利于開拓視野,激發學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與日本學生相比,國內醫學本科生學習主動性不強,不善于思考和提出問題。課程安排和授課方式的單一,使我們的醫學本科生在考進醫學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門課程。往往是備考階段死記硬背,強行記憶理論知識,而考試結束就忘記多半,導致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脫鉤。我們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促使其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大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2.3重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提倡學生獨立思考

日本醫學院校十分重視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以必修課形式開設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給本科生提供參與科研活動的機會,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學醫學部第三學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課程,僅開設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一門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選擇導師及研究室,在導師的指導下,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總結實驗結果,并進行發表與答辯。該課程學生為主體,教師看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發現問題及積極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并不注重最終實驗結果。另外,讓筆者深有感觸的是,教師在實驗指導過程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嚴謹并細致的科研習慣,如實驗操作的規范化、嚴格要求實驗記錄等。

近年來,我國也在重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但因多種原因,開展醫學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的學校并不多,提供給學生參與科研的機會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機能實驗教學”中筆者體會到,多數本科生動手能力強,對科研活動表現出很強的主動性。建議我國就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改革,將本科生的科研訓練和教學緊密結合,給學生提供參與科研活動的條件,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利用和鞏固,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利于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人才。

2.4不斷完善課程建設,建立開放性管理平臺

名古屋大學醫學部獨立設置專門的教育教學委員會,該委員會由普通授課教師和學生組成,是在醫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聽取學生意見的重要場所。委員會鼓勵學生經常思考醫學課程如何能學得更好,根據提出意見,委員會做到不斷發現問題,完善課程體系。另外,名古屋大學醫學部面向學生制定了詳細的課程導讀和課程安排介紹,并公開在學校網頁,六學年中的課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課程導讀概括介紹了學生六年間每學年的課程、學分及升學年的必備條件。而課程安排介紹則更為詳細,條目清晰地介紹每學年所要學習的課程和安排的特別講座。課程安排介紹明確提出了課程學習內容、學生應達到的目標、成績評定方法、教科書及參考書籍或材料、負責教師、教學日歷等。

從讓學生充分了解、參與課程安排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不難看出,日本醫學教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在明確教育目標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真正做到了有準備的學習。

篇5

選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實習的本科生50例作為觀察組,并隨機選擇同期實習的50例學生作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在性別、專業構成及出科考試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常用中醫特色療法篩選將臨床常用中醫特色療法根據治療特點進行歸類,并篩選出臨床療效確切、常用的中醫特色療法10種,分別為針灸、拔罐、中藥穴位貼敷、中藥塌漬、中藥熱敷、中藥熏洗、中藥穴位注射、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療及中藥熨燙,制訂規范的操作流程和臨床適應癥,并制訂相應考核評價體系,對臨床指導老師進行統一培訓。

2.2分組將觀察組50例學生隨機分成10組,每組5例,分別跟隨不同的帶教老師進行實踐技能學習,每月進行1次輪轉。對照組50例學生按常規帶教,不進行專門的臨床技能培訓。

2.3培訓方法入科時對觀察組學生進行針灸、拔罐、中藥穴位貼敷、中藥塌漬、中藥熱敷、中藥熏洗、中藥穴位注射、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療及中藥熨燙等10種方法培訓,包括操作方法、適應癥、注意事項等,出科時進行考核。

2.4考核方法①出科考核,兩組學生在實習期滿后,進行統一出科考核,包括書面理論和臨床技能操作考試。②問卷調查:針對筆者針對兩組學生設計了滿意度問卷調查,包括中醫特色療法的認知度(你是否熟悉中醫特色療法?將中醫特色療法引入臨床實踐教學是否滿意?你是否掌握了中醫特色療法中的相關知識?),臨床思維能力(你的臨床思維能力是否提高?該教學模式能否提高你對學習的積極性?該教學模式是否讓你覺得有較大收獲?)、理論與臨床結合能力(通過中醫特色療法的學習你的臨床動手能力是否提高?中醫特色療法是否加強了理論與臨床結合能力?)、中醫興趣(你是否對中醫知識印象更深刻?該教學模式是否值得在臨床實踐教學中推廣?)等4個方面10個問題。

2.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方差齊時,各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檢驗;方差不齊時,則采用Tamhance’sT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學生出科考試成績比較考試成績包括理論考核和臨床技能考核。兩組理論考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技能考核成績,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2兩組問卷調查結果對100例學生的問卷調查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對中醫特色療法的認知度、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與臨床結合能力、中醫興趣等4個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1)。

4討論

中醫臨床教學是培養中醫人才的重要環節,一直受到中醫藥院校主管部門乃至整個中醫界的關注和重視。隨著現代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并吸取西方高等教育的特長,我國的中醫藥教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由于受西醫教育模式和傳統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中醫臨床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重理論輕臨床的教育模式,不能較好地突出中醫藥學術的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醫臨床教學的質量,因此,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新的中醫臨床教學模式是新世紀中醫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傳統高等中醫教學已不能滿足現展的需求,表現在諸多方面,如理論與臨床實踐脫離;教學方法落后,以注入式教學為主;以考核知識記憶力、認知能力為主,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個性化發展的培養。為適應現代高等醫學教育、醫療衛生改革的需要及加強中醫院校本科教學的需要,應探索出新的臨床實踐培養模式,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現代競爭體制下動手能力強的優秀臨床醫師。中醫臨床技能尤其是傳統中醫特色療法的掌握,能明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工作能力。

篇6

【關鍵詞】中職語文 以學生為本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3-0085-02

目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與學生學習情況都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教師講的知識多且單調,教授的學習方式少且缺乏創新;學生文化基礎較弱,學習不夠主動,學習習慣差,思考少;學生語文知識不扎實,總體水平較低。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一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學生最基本的屬性是人,有獨立的個性、人格及尊嚴,有受關注、被重視的需求。每個學生的成長、學習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知識結構水平及學習能力也不一樣,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這些。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則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及認知體驗等各個方面的差異,不僅要求教師做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朋友,更要求教師能深切地了解學生的需求,一起探討教學內容、方式及手段,營造溫暖有愛的學習環境。具體來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內涵要涵蓋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個層面。

從知識技能層面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知識的構建,并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學生“能學習”“愛學習”為標準。第二,教學方式及手段的選擇要以學生“易接受”為宗旨。第三,學習效果的評價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不能以成績定好壞,評價結果要體現個體的差異性。第四,要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層面來說,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一種正面積極的形象,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榜樣。要傳播正能量,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讓他們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更要讓學生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一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二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核心精髓是把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去發揮個人的優勢,發掘自己的潛能。具體的改革方向及策略如下:

1.加強中職語文課堂中德育的滲透

要從根本上改變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學生學習的動機。對于中職生來說,學習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工作,還應該有理想、有對未來的期許。學習的動機也不應該只是為了自己,更要有對父母的回報、對社會的責任。所以,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加強滲透德育的內容,以往德育教學方法與社會的發展嚴重脫節,內容陳舊毫無新意,都是些老夫子式的東西,方式單一落后,和現代化的社會沒有一點銜接,而現在的學生從小接受新式教育,以往的德育教學脫離學生的固有生活,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教師要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啟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給學生作為一個社會角色應該承擔的責任,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說,教會學生這些,比教會學生知識更有意義和價值。

2.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很單調,基本上都是老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課堂沒有生機,比較呆板,討論、思考、辯論的機會也就更少了,這也導致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缺失。所以,中職語文教師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及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勤動腦、善聯想、積極發言,最大限度地開展語文思維活動,讓學生作為主體,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也可以多設置活動及表演環節,讓學生參與教學實踐。

3.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中職生相對而言知識基礎薄弱,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很大,有的學生偏科很嚴重,有的學生則整體成績都不理想,這加大了教師教學的難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課程設置及教學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及特征展開。在學生和老師互動中,既可以輕松學習到語文知識,又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掘自己的潛能。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對待學習更加主動,思考發問更多。而在參與語文實踐活動中學會總結學習語文的方法,靈活運用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是以學生為本,就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內容,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發展自己。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自由的時間與空間中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4.提高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效率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核心,就要求老師講得少,實踐活動多,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要充足,讓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地思考。這樣才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習效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學生尊重老師是理所當然的,但尊重不是害怕。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于老師講的知識不敢提出質疑,私下更不會和老師溝通交流。我們現在倡導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就要改變這種師生關系,要讓老師和學生和諧相處,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而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語文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同時也是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放得開,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知,促進學生情感、智商的發展。

其次,增加學生間的合作,發揮集體的力量。學生和學生之間有很多共同點,也有不少的不同點。在語文課堂上開展活動,一個人完成是有難度的,這就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發揮大家庭的作用,互幫互助地順利完成任務。同時,合作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使整個班級成為有愛的班級,讓每個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合作的喜悅。這也就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

5.改進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

好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運用探究模式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模式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模式教學,可以讓課堂充滿活力,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是實施者也是參與者,這也正好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問題,善于引導學生思考。根據課本的知識,拓展新的知識點或者回顧舊的知識,讓學生學會聯想、分析問題、總結問題。這樣一來,學生會對語文學習充滿激情,想獲得更多知識,這也培養了他們多方面的能力。

6.積極開展中職語文課外實踐活動

中職生是比較排斥理論知識的,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很好地取得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大家一起去校外完成一項任務,也可以布置校外作業,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在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比如,老師可以組織辯論賽、話劇賽、普通話比賽,也可以帶著學生參觀景點,然后要求學生口頭輪流做總結,再進行書面總結。

作為老師,應當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崇高教學理念,從原始目的出發,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利于更深一層地給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中職生因為中考分流而成為一名中職生,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排斥與不適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為了提升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將語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相信這會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的重要一環。

作為一名有責任的教育者,應當以學生為本,應當以學生發展為本。從課堂走向課外,培養優秀的、高素養的從業人員,關注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掘自己的潛能,塑造更為優秀的自己。以學生為本,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空間去尋找自己更喜歡的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大膽地發問,不斷探索實踐,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充滿朝氣,從而不斷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園園.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及實踐[J].考試周刊,2013(83):10~11

[2]劉瑞斌.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24~27

篇7

1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

皮亞杰的知識建構理論指出,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也就是說,學習者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活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們具有利用現有知識經驗進行推論的智力潛能;相應地,學習不單純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即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生活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

2運用建構主義理論解讀文本

2009年12月10日,我縣開展了中高級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評比活動,課題為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下第2章第1節《空氣的存在》.課后發現,許多教師把該課的目標解讀成:空氣真實存在嗎? 空氣是否有質量、有大氣壓力、能發生對流?……因此,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基于實驗演示的啟發講授,總希望把課設計成“完美式”的,設計的問題或教學路線猶如一個個單一固定的陷阱,只要學生跳入教師希望的陷阱中就感到是成功了.也有一些教師總是通過自己的思路,設法讓學生用實驗或活動來證明空氣的存在,而沒有讓學生自主完成.例如,在“空氣有質量”的實驗證明方法中,有些教師采用了直接告知或指導的方法,有些雖然關注了學生自主思考回答的方法,但都在學生回答了“稱量法”之后,直接通過啟發引導而轉換到采用平衡比較的方法,卻忽視了學生對該問題的反思性思考(用新信息去檢驗自己的舊經驗).出現以上問題的根本,是教師忽視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這對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無疑是不利的.

有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再來思考本節文本就會發現,初一學生已明確“空氣是真實存在的”,但他們對如何證明空氣的存在尚有難度.因此,對學生已有經驗的挖掘、表達能力的訓練、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應成為本節教學的重點.這樣,通過過程目標的建構,就更易使學生達成相關的知識目標.以上例“空氣有質量”的實驗證明方法為例,當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或合作討論后回答了“稱量法”之后,教師只要對學生回答的方案用彈簧秤進行操作演示,他們便會在觀察過程中發現用彈簧秤稱量難以實現的原因,并努力設法改進實驗(如改用天平),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即可讓學生體會到天平也難以稱量.這樣,學生在不斷修改舊經驗的過程中,不但加深了空氣密度大小的印象,更獲得了良好的思維過程和探究的方法.這其中蘊含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科學道理.

3運用建構主義理論設計《空氣的存在》教學流程

基于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本人對《空氣的存在》一課的教學流程形成了如下思路:資源生成(空氣真實存在的例子)引導推理(空氣有質量、壓力)探究與體驗(在過程中獲得方法)現象解釋(嘗試對原理的表達)知識應用(綜合能力的提高).解釋如下:

3.1資源生成

教師給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要求合上書本,4人一組,舉出可以說明空氣存在的事例,并說明理由.要求每組推選一位記錄能力強的同學負責記錄,一位表達能力強的同學負責匯報.此時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發現問題,以便在適當時機組織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匯報,要求其他同學傾聽前面同學的匯報,然后進行補充(要求例子不重復).為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對未匯報的小組記錄進行投影,以鼓勵他們的討論積極性.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相關實例及理由進行適時評價,并將合適的例子有意識地記錄在黑板的相應位置上,以便組織下一步的教學.

學生可能的例子(理由略):用打氣筒打氣、有氧氣、有水(氣)、能放風箏、有風、有云、有氣壓、能聽到聲音……在講述理由的過程中,教師的追問或質疑非常重要.例如,“打氣”一例,可追問“為什么能說明?”,學生答出“有具體的物質”時,再追問“知道打氣的原理嗎?”,然后介紹打氣筒進氣、氣體進入車胎內等氣壓差,為后面的實驗打基礎.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學生經驗,生成探究性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情況.

3.2引導推理

教師根據以上例子,引導學生推理得出空氣是以物質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質量、存在壓力等.同時板書(理由:空氣以物質形式存在).

設計意圖:讓學生形成用事實來說明問題的科學意識,提高推理能力,初步構建能說明空氣存在的方法體系.

3.3探究體驗

組織半班學生分別組成四人小組,討論設計證明空氣存在質量的簡單實驗方案.

組織另半班學生分別組成四人小組,討論設計證明空氣存在壓力的簡單實驗方案(本實驗設計難度大,需要教師以一些日常實例進行啟發:如皮管吸排水、人進入太空要穿太空服等).

探究方法匯報:方法參照第一環節.這里,教學的關鍵是需要教師將學生的設計進行演示,且進行適時追問.例如,在證明空氣有質量的實驗設計中,學生易疏忽空氣密度小等特點而會用稱量法、天平等儀器,此時教師不應啟發引導,而需如前述的按學生設計進行操作,讓他們從中自主發現問題并得到啟發,師生如此不斷地進行自然交流,直至他們獲得最佳方案.

教師實驗演示:根據學生設計的最佳方案進行演示(稱量、大氣壓把易拉罐壓扁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靠直覺、已有的經驗、能夠采取的各種方式去解決問題,并通過教師對其問題解決方式的展示,使他們獲得新的信息,并檢驗和修改舊經驗,從而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作用,養成了他們良好的合作意識.

3.4現象解釋:“會哭泣的塑料瓶”

將一個大塑料瓶用熱水沖洗后迅速倒掉并蓋緊蓋子,引導學生猜測將會發生的情況,并提示學生通過觀察來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完成后引導學生做恢復,并讓其關注恢復的條件.

現象解釋:嘗試讓學生解釋現象(教師只作適當的啟發和補充,但必須注意解釋的邏輯性和完整性:什么原因使瓶內壓力減少而導致外界壓力大于內部壓力、壓扁方向與壓力差關系、塑料彈性條件等).

設計意圖:通過對發生于身邊的日常現象的觀察和解釋,提高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體會大氣壓力的存在及其作用,完整科學地表達現象發生的原因.

3.5知識應用

圖解熱氣球,引導學生分析熱氣球上升的原理;

圖解房間結構,引導學生將取暖器、制冷空調安裝在合適的位置上,并解釋如此安裝的原因.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促進對相關知識的深層理解.

4文本研究的價值意義

“有效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目標,也是教學之意義所在,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實現有效教學.合理和正確的文本研究為何有利于有效教學?我們可從上案例中總結出如下幾方面的意義.

4.1有利于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由于目標定位是文本研究的起點和歸宿,因此正確的文本處理更有利于優化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減少無用功.如前述教學流程“資源生成―― 舉出可以說明空氣存在的事例,并說明理由”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它除了能有效提高學生科學素養,達成“對學生已有經驗的挖掘”這一目標外,更有利于促進“表達能力的訓練、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一本節教學的重點的落實.又如:學生分組討論設計證明空氣存在質量和證明空氣存在壓力的兩個簡單實驗方案,教師將學生的設計進行演示,且進行適時追問.讓他們從中自主發現問題并得到啟發,師生如此不斷地進行自然交流,直至他們獲得最佳方案.如此設計無疑更有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索發現的過程,主動建構,真正落實過程、方法、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4.2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對比許多老師的教學過程與筆者的以上教學流程,不難發現后者在教學時間安排或時間分配上的優勢.例如,根據以上例子,引導學生推理得出空氣是以物質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質量、存在壓力等.再逐步討論、交流、演示這樣安排不但有利于寬松課堂教學時間,更有利于學生的自由合作和大膽探究,彌補當今學生的感性認識之不足,有利于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4.3有利于采用多元教學方法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等,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遵照這一理念,需要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教學方式(講授、列舉、對話、材料分析等),并合理選擇教學媒體,以發揮教學的最大功能.

4.4有利于清晰教學主線與環節

分析上述教學流程可見,多文本的整合研究,有利于對教材的深化認識,更加合理地處理教材內容,使教學環節與教學主線更加明晰,這不但有利于學生能更好地認識教材,且能有效地減少“前攝抑制”和“后攝抑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4.5有利于教學評價和教學改進

篇8

關鍵詞:本科 畢業論文 質量

畢業論文寫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養計劃的重要環節,也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與工科院校的其他專業相比,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學生的畢業論文的質量高低不僅關系到學生能否畢業,更是對四年來所學知識的全面總結,也是對學生寫作能力高低的檢驗。筆者通過抽樣,對近年所指導、評閱的漢語言文學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進行調查研究發現, 從論題的選擇、觀點的提出, 到論據的運用、文字的表述, 問題多多, 不一而足。在畢業論文寫作水平不斷下降的今天,研究這個課題更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南京林業大學2003——2008屆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本科畢業論文寫作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情況,針對畢業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和對策。

一、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選題缺乏創新,主要集中在文學領域

與大多數高校相同,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專業的選題也是由教師根據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學生提供選題的范圍,然后教研室根據學號隨機平均分配給指導教師。學生的選題主要側重在新聞、公關、秘書、語言、文學、廣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屆論文共396篇,其中新聞類選題25篇,占6.3%;文化類選題23篇,占5.8%;廣告類選題12篇,占3%;秘書類選題70篇,占18%;語言類選題38篇,占9.5%;文學類選題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論文選題主要集中在文學領域,結合秘書專業實際的很少。有的選題大而空,比如《周國平散文研究》、《淺析海巖小說的創作》、《大學生創業問題研究》、《關于中國民營企業道德倫理的探討》、《當代秘書素質要論》、《秘書美學淺談》等,對于本科生來說,這些問題很難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論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選題雖有新意,比如《中國飲食類廣告的文化內涵及其表現》、《秘書學研究現象新探》、《論秘書工作的管理效應》、《公共關系在企業秘書中的運用》等,但由于時間緊迫、資料查找困難、缺乏實踐感性認識、投入寫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談,缺乏說服力,影響了論文的寫作質量。

2. 投入精力不足,抄襲現象嚴重

從六屆學生的寫作情況來看,因為選題陳舊,缺乏創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屆都有相當部分的學生的初稿抄襲已有的論文,而且屢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學生較少,大多學生將別人已發表的成果進行剪切粘貼、注水,拼湊為不少于8000字的論文。這些論文在指導老師的嚴格把關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寫,如《淺論現當代文學創作中語言的突破創新與規范化》、《論李白詩歌中的送別情感》、《論中美文化下的姚木蘭與郝思嘉》、《對解夢文化的思考》、《淺談文學美與服飾美》、《試論中國公務員制度的特色》等。

3.論文寫作格式不規范

規范的論文格式也是合格的畢業論文的要求,論文的標題、中英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注釋、文獻綜述、致謝等的撰寫都要符合規范。比如《淺論古典詩詞與陽羨茶文化》,這個標題有歧義,實際上作者主要論述的是陽羨茶文化在古詩詞中的表現,標題可改為《從古典詩詞透析陽羨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語法、拼寫錯誤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筆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殘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稱“我認為”,有的地方論述缺乏邏輯性與嚴密性,層次紊亂;錯別字、病句較多;標點符號使用錯誤;注釋不規范;小標題的序號標注欠規范、口語化嚴重;文獻綜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綜合,缺少評述等等。

4.口頭表達能力欠缺

答辯主要是為了檢驗學生對論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每屆的答辯中,總有一些學生論文寫得不錯,但表達能力欠佳,影響了畢業論文的成績。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問題的時候抓不住重點,不能做到言簡意賅;有的甚至因緊張而憋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等等。這些對于文秘專業的同學來說,都是表達能力欠缺的表現。

轉貼于

二、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

1.傳統的選題方式缺乏科學性

傳統的選題方式剝奪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他們將畢業論文寫作等同于被動完成作業。另一方面,這種選題方式經常會使指導老師感到力不從心。比如研究外國文學的老師可能對武俠小說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學的老師可能在語言學論文的指導方面也有困難,研究廣告的老師對公關、秘書等領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學生重視不夠

從近幾年來的寫作實際來看,大部分文秘專業的學生不將畢業論文的寫作當成畢業前的一個重要學習環節,他們不以為然,覺得寫得好與不好都能畢業。有的學生甚至在寫論文前沒有進過圖書館,沒有查閱過期刊;有的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主動與指導老師聯系;有的學生在交稿前幾天才匆匆忙忙趕論文;有的學生認為答辯就是走過場,念念提要和目錄,隨便回答幾句就行了。

3.就業、考研、考公務員與寫作論文沖突

因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安排在大四,與學生實習、找工作、考研、考公務員在時間上發生沖突,部分文秘專業的學生將畢業論文看作就業、考研、實習的絆腳石,產生抵觸的情緒。比如有的指導老師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催交論文時,有的學生竟然拒絕:“老師,我在外地,兩周后才會學校。到時再說吧。”更有甚者給老師發短信:“我最討厭做的就是這件事。”

4.語言表達的基本功不扎實

畢業論文的寫作在人稱、標題、摘要、關鍵詞、標點、文獻綜述、序號標注、注釋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缺少理論知識的指導和寫作實踐能力低。答辯過程中的結結巴巴一方面說明學生對論文研究與寫作的過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不高。

5.缺乏嚴厲有效的論文質量監控機制

對于不按時完成畢業論文或有嚴重抄襲現象的學生,學校應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處罰教育,否則會導致不良風氣的盛行。事實上,很多學校考慮到學生的就業率和學生的前途,對學生采取過分寬容的態度。

三、解決的方法和對策

1.改革選題方式,將寫作時間安排在大三

選題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將興趣與專業相結合,盡量與指導教師的科研方向結合。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選題,教研室再根據學生選題方向確定指導老師。要選擇可行性與創新性相結合的題目,尤其要結合文秘專業的實踐。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成為大學畢業生的負擔,主要原因是畢業論文寫作時間的安排不盡合理。多數學校都把畢業論文選題安排在大四第一個學期期末,把中期檢查放在大四第二個學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辯時間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這一段時間正是畢業生實習或急于找工作的時間。面臨當前如此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畢業生根本無暇顧及畢業論文; 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也正忙于復試, 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寫畢業論文。為避免寫作時間與就業、實習、考研相沖突,將論文寫作在大三即第五學期布置,在第六學期結束前完成開題報告、任務書和計劃書和論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論文的修改。這樣錯開時間就能避免寫論文和找工作在時間上的直接沖突。畢竟大四第一個學期初的招聘會還比較少,畢業生還沒有完全開始找工作,如果指導教師嚴格要求的話,畢業論文應該能夠發揮它在鍛煉學生能力方面應有的作用。   2.開設專門的論文寫作課

文秘專業開設的寫作課程主要有基礎寫作、應用文寫作、新聞寫作、廣告文案寫作,平均只有32課時。建議在大二增設畢業論文寫作課與實習課,學時32,理論和實踐各16學時,在學生理解論文寫作理論的基礎上鍛煉學生論文寫作實踐能力,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訓練,切實提高論文書面表達能力。在寫作實踐課上,可以通過演講、主持、辯論、模擬答辯、模擬法庭等形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面試、答辯中能夠從容面對,游刃有余。

3.完善論文質量監控機制

從大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使他們明白為人為文都要誠實,這是道德的底線。讓學生知道論文的剽竊與考試作弊一樣會受到嚴重的處罰,并與學士學位的授予掛鉤。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指導老師和學校教務部門要嚴格把好選題關、論文寫作進度關、內容關、格式關,讓學生從思想上和行動上真正重視畢業論文的寫作。論文完稿后可以借鑒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圖書館論文過濾系統,如抄襲超過40%,論文即為不合格。尤其對初評為校優秀的論文,也應進行過濾,抄襲不能超過10%。對答辯中表現極差的學生要求二次答辯,如仍不合格,推遲畢業。

4.端正師生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在畢業論文工作開展前,學校應采取多種形式,端正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一方面,要使學生明確畢業論文寫作是大學本科階段學習的重要環節,是畢業前學習的最后一關,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不少畢業生參加工作后接受實際工作,面臨具體寫作任務時,往往手足無措;甚至有些學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寫碩士學位論文時,連內容摘要、關鍵詞、文獻綜述等都不會寫,更談不上內容的創新了,這些情況都與其大學階段缺乏科學系統和實際的寫作訓練、忽視畢業論文寫作環節有直接關系。另一方面,要讓教師明確指導學生畢業論文是自己的重要職責,另一方面從富有創造性的學生身上,教師也能學到一些知識和技能,教學相長。

寫作能力的高低對文秘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目前高校畢業論文整體水平下降的趨勢下,結合各校專業實際,尋求解決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篇9

1.中醫學本科畢業論文中的相關問題

畢業論文是畢業生在大學學習期間知識的綜合體現。由于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投入精力不足,對畢業論文態度不認真,思想上不夠重視,論文抄襲現象嚴重,真正屬于自己原創的論文不多,缺少親身實踐、病例資料不詳實。從近幾年中醫學本科畢業論文中發現,許多學生中醫基礎知識較薄弱,缺乏規范的中醫術語,沒有完整的中醫病因病機、辨證論治思路,畢業論文的立題依據、中醫機理闡釋不明確,僅一筆帶過,大片幅的是西醫內容。這種中醫理念逐漸淡化現象必須予以糾正。同時論文引文數量少、吸收信息能力不足。引文數量是衡量論文作者吸收信息能力的指標之一,一般情況下,引文量愈大,說明作者吸收文獻信息的能力就愈強,引文內容反映作者的研究動向和理論依據,引文數量則反映出作者的研究環境和所掌握的相關信息量,引文年代是測評論文新穎性的標志之一。但大多數論文引文數量太少,有的只有3~4個,綜述引文也不足10個,說明在完成論文的過程中查閱資料太少,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沒有全面了解該方向的研究進展,當然也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綜述的意義不大。

由于缺少相應激勵獎罰政策,指導教師責任心有待加強。對一般學生來說,畢業論文的合格與優秀對畢業證、學位證的獲得影響不大,從這點來說學生做好畢業論文的積極性不高,不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認真撰寫。個別指導教師臨床工作較忙,指導力度不夠,對指導教師也缺少相應獎勵政策,指導畢業論文沒有計入教學工作量,優秀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沒有給予表彰和獎勵,這也是影響指導教師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2.思考與對策

2.1 端正態度,提高認識,強調畢業論文的重要性

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實踐過程,是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一種有效途經。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加深了學生對某一具體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知識面,熟悉和初步掌握了科研論文的基本格式和撰寫過程,鍛煉了文字歸納和邏輯推理能力,對學生今后從事科學研究有指導作用,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中醫學本科畢業論文是畢業生對中醫學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的科學研究和探索的實踐,是對教學成果的綜合檢驗。對指導教師的科研水平和責任意識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要強調畢業論文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2.2 強化中醫基礎知識教育、增強中醫藥研究信念

中醫學院培養出來的中醫藥人才的認識方式和思維模式對中醫藥發展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中醫基礎知識教育奠定了學生今后從事中醫學的基石,應該重視中醫藥基礎理論教學,增加基礎課比重,注重挖掘、提練中醫寶庫的精華。因為只有在領會透徹、掌握中醫理論精華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對中醫創新思維有所啟發,也才有可能找到發展中醫質的飛躍之起點。

從跨入中醫藥院校大門開始就要讓學生樹立中醫理念,熱愛中醫藥學,對新生進行中醫藥輝煌歷史及未來發展的形勢教育,讓其有信心、有責任從事中醫藥研究。在中醫理論意識尚未建立之前,西醫課程最好晚些加入,一方面在強化理解陰陽五行、藏象理論,一方面又溶入人體解剖學、生理學,會使學生思維混亂,相信其一,難解其二。要求學生必須重點掌握中醫基礎、中藥學、方劑學、中醫診斷學基礎課程,適當延長教學課時,以便學生理解記憶,有些內容強迫背誦也是必須的,有了扎實的基本功,不但強化了中醫理念,也有益于后期臨床課程的學習。

教師的教學態度,對學生中醫學研究思維的引導非常重要。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對本門課程熟悉的基礎上,要有自信,充滿熱情,對中醫藥研究充滿希望,要讓學生對中醫學有驕傲感和使命感。強調中醫藥研究的優異成績,客觀認識中醫藥的優勢及中西醫的差別,不要片面擴大、過多流露中醫學的不足。每門課程可根據學科人員研究優勢重點講授部分章節,更好地達到熟練自信,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更加有興趣、有熱情,也可能從此就確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終身為之奮斗。

2.3 建立和完善畢業論文規范化管理機制、強化過程管理

提高質量意識、強化過程管理、抓好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是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的重要措施。應充分認識本科畢業論文在人才培養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終把做好此項工作作為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形成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一般要經過選題、查閱文獻資料、開題報告、科學實驗或臨床觀察、編寫提綱、撰寫初稿、修改定稿等幾個階段。要求指導教師與學生充分交流,培養學生學術研究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對畢業論文的格式、寫作規范、文獻資料查閱、病例收集、數據處理等提出全面的規范要求。程序勿過于形式化,真正做到選題、開題、指導、完成、答辯過程的完整性。

2.4 舉辦論文寫作培訓班,提高學生撰寫論文水平

開設畢業論文寫作課程,舉辦中醫藥科研選題與設計、臨床研究方法、醫學統計等相關知識講座,了解中醫藥研究的有關規范標準,如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藥臨床療效判定標準、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等。讓學生掌握醫學論文的書寫格式,熟悉中醫藥科研的思路與方法。開設圖書館和醫學文獻檢索方法教育課,充分利用校圖書館資源,讓學生了解本校圖書館、專業資料室的館藏和服務項目,了解館藏位置索取號、區別目錄數據庫,學會利用作者、題名、關鍵詞進行檢索,充分利用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期刊數據庫、維普引文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數據庫、萬方碩博論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電子教學參考書等,知道如何根據所選課題去調研文獻、收集資料,學會如何選擇和利用信息。

2.5 正確指導、啟發學生科研思路

可采取雙向選擇,由各學科組擬定一些論文題目并對選題的可行性及難易程度進行分析,召開座談會,組織與題目相關的學術報告,使學生對選題的難易程度和工作量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加強對選題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選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課題。選題應該以中醫學方向為主,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切忌完全西醫化。

2.6 建立優秀畢業論文獎勵制度,提高學生積極性

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中醫學文獻,提高文字水平,不斷提高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在校期間撰寫并,進行大學生論文競賽評獎活動,并可作為獎學金評定指標之一。積極開展優秀畢業論文的評審工作,對優秀畢業論文的學生和指導老師給予一定獎勵,并頒發優秀畢業論文證書。

2.7 加強對指導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責任心

指導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是保證指導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前提。一方面要加強對指導教師的培訓力度,要提高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增加對畢業設計工作的精力投入,提高教師自身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相應的激勵措施,選拔對工作高度負責、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教師任指導教師,并對指導教師工作有具體規范的要求,鼓勵高職稱、高學歷教師多指導畢業論文,對指導教師舉辦畢業論文指導、選題思路、科研方法等相關知識講座,了解畢業論文的相關要求。

篇10

1.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畢業課題設計的任何環節都可能出現問題,包括課題的選題、開題、研究的開展以及論文答辯的全過程。影響的因素既可能包括人為的主觀因素,如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可能有外在客觀因素的影響,如學生就業壓力、教學經費不足的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展開。

1.1 畢業論文的選題

選題內容的偏離和重復。有些課題脫離了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要求,不能體現本專業基本訓練內容。選題重復體現在課題缺少創新性或僅局限在某一種方法上,同時,由于近年高校擴招的原因,出現教師指導畢業論文人數過多和多人一題的現象,導致學生的畢業論文內容出現重復。

課題的工作量和難度把握不當。有些選題的工作量和難度超過了本科生的培養要求,特別是一些教師的科研項目,由于立項過多、任務量大,往往不能在畢業設計期間內完成;而有些選題情況正相反,教師項目己經結題,學生只是簡單重復地分析原有數據,得到類似的結論,缺少現場調查和實驗室的實踐,也就失去了畢業論文設計的意義。

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單向選題,由指導教師提供題目,來分配給學生,學生只有被動的選擇和接受。由于指導教師均是本專業的指導教師,很少有本學科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交叉復合型課題,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1.2  指導教師因素

資格問題。指導教師不具有帶教資質,缺乏帶教經驗,對學生疏于管理或不重視對學生獨立工作、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些導師對學生較新、較偏的選題,不太了解,只是憑著感覺加以指導,缺乏科學性、整體性和嚴謹性。

不重視畢業設計的帶教工作。指導教師忙于自身的科學研究,缺少與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不能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質量;或者由于課題的需要,帶教學生過多而沒有時間管理,導致選題不合理,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不規范。

1.3 學生因素

現場實踐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弱。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具有實驗室檢測和現場調查的綜合能力,但由于專業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時間偏短,而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從而導致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科研能力較弱。公共衛生教育的國際化發展需要重視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是在預防醫學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學生進行科研實踐的機會較少,很少涉及到科研活動中的選題、設計、實施到結果分析等過程。

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缺乏主動性,不熟悉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以及畢業設計時間短,再加上就業或考研的壓力,使他們更多的是應付畢業論文工作,論文書寫不規范,甚至出現抄襲的現象。

1.4 管理因素

組織和管理不善也是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因素之一。例如,畢業論文設計的文件不規范,參考文獻格式不嚴謹;管理人員本身不重視畢業論文設計的管理工作,不組織專家進行定期評估,或被動應付專家的檢查,間接地影響了學生做畢業論文的態度,從而導致畢業論文的質量下降。當然,其它因素如學校的軟硬件條件包括圖書資料和實驗設備不足也會影響到畢業論文的設計。

2.對策

從預防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來說,為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首先應該注重學生科研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長期培養,而不應僅限制在畢業設計階段,因為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次,應該在畢業設計階段,通過多種方式來加強對畢業論文質量的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2.1 營造研究環境

科研培訓活動應該貫穿到本科學習的全過程,從對低年級學生開設學術講座、學術報告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到對二、三年級學生開設專題講座如科研方法論、文獻檢索等課程,使學生熟悉和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到高年級參與各項科研活動以及對畢業實習前的專業培訓,形成系統、持續地有步驟的培訓方案。如東南大學從2004年起開展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作為課外研學的學分記入到教學計劃中,既督促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各項科研活動,又促進了學生自己尋找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系統地、有計劃地研究。

2.2 —點三線

以導師為點,通過三條路線:導師一青年教師一本科生,導師一研究生一本科生,導師一優秀本科生一其它本科生,來展開針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工作。

建立學院指導教師數據庫,嚴格按照標準來選擇合格的帶教教師,從而保證帶教工作質量。對于青年教師來說,由于缺乏帶教經驗,可同指導教師聯合帶教來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同時,為避免導師過于繁忙而忽視本科生的帶教實習工作,可以通過所帶研究生來協助本科生的帶教工作。另外,通過對優秀本科生的重點培養(東南大學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建立優秀生的導師制度并建立了相應培養計劃)可以利用他們來協助導師的實習帶教工作。

2.3 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過程應注意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要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就必須把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過程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并嚴格按照制定的規章制度執行。主要包括:畢業論文動員:在畢業論文開始前進行,引導學生學習畢業論文工作條例,明確職責及要求。

畢業論文的檢查:檢查分選題開題、期中和答辯評分三個階段進行。選題開題:著重檢查指導教師課題落實情況,進行課題所必須的條件是否具備,任務書填寫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下達到每個學生。期中:組織畢業論文期中檢查,著重檢查學生學風、工作進度、教師指導情況及畢業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答辯評分:答辯前應對學生進行答辯資格審查,嚴格執行畢業論文答辯程序和畢業論文答辯評分標準。

另外,為保證畢業設計的順利進行,還應建立監督和管理機制,組織學院級和學校級專家組,通過定期的檢查來評估進程情況。

2.4 加強與其它專業和學科的橫向聯合

加強專業實習以及同實習單位的合作。預防醫學專業作為應用型的學科,加強同基層衛生機構的緊密合作,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而專業實習對于畢業生來說,是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階段。把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實習單位同學校老師聯合帶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重視對實習單位教師的培訓與指導。

加強與不同學科的合作。隨著時代的發展,預防醫學不斷融合了其它學科的方法和理論,因此在確定畢業論文的選題和指導教師上,可以拓寬途徑,增加涉及面,在緊密結合預防醫學的基礎上,可以選擇不同交叉學科的課題,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5 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針對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不夠,除了加強管理和思想教育外,可以因人裁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允許學生同教師共同來確定待做的畢業課題,從而增加他們的興趣和責任感,主動地去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另外,一些課題的選題可以結合用人單位的需要,從而能為解決學生就業的問題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