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范文

時間:2023-03-24 18:32: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健康生活方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健康生活方式

篇1

在新世紀首期的《財富》雜志中,經濟觀察家預測了21世紀7個最佳的投資方向,其中之一是“休閑運動將大行其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

休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在“回歸自然、追求健康”理念的引導下,體育休閑作為一種全新的健康科學休閑方式正在成為居民新的消費熱點,以其“強身健體、愉情悅性、體驗超越與自由”等特點,越來越多的人將體育休閑納入自己的生活

以體育賽事觀賞、運動體驗、戶外休閑等為顯著特點的體育休閑旅游是體育休閑活動中發展勢頭最突出的領域,是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相融合的一種新型的產業業態 據最新統計,全球目前體育休閑旅游每年的產值達1180億美元:一些發達國家體育休閑旅游所創造的價值占旅游總收入的25%體育產業產值在美國排名第六,而體育休閑旅游消費在美國體育產業中排名第一在我國,體育休閑旅游雖然還處在起步階段,但也正在以30%至40%的速度快速發展,

云南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化出了千姿百態、雄奇壯麗的自然風貌,獨特的民族習俗和民族性情創造出絢麗的民族文化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形成了豐富獨特的體育休閑旅游資源 登山有以哈巴雪山為代表的幾百座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漂流有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珠江等世界知名江河:徒步有“梅里雪山外轉”、“虎跳峽”等世界級經典徒步路線:探險有最神秘奇險、原始古樸的怒江大峽谷、獨龍江、高黎貢山、三江并流等地區;另外,全省各地都有豐富的“天然運動場”資源,普遍適合開展登山、健行、攀巖、露營、山地騎行、定向、拓展、汽車自駕等體育休閑旅游活動,云南還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種類繁多、風情濃郁的體育休閑活動,如傈僳、拉祜、佤、怒、獨龍等民族的“射弩”;回、白、彝等民族的“賽馬”; “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白族的“繞三靈”:滇西北藏族、彝族的“跳鍋莊”;怒江一帶僳僳族的“瓦克克”;彝族的“跳月”、“打歌”以及大多數少數民族的“秋千”、“磨擔秋”、“車秋”等項目 良好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條件為我省發展體育休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

篇2

【關鍵詞】代謝綜合癥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181-01

代謝綜合癥(以下簡稱MS)是一組由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臨床綜合癥,是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過剩、生活節奏加快、體育鍛煉的缺乏等,該病的發病率已越來越高,并成為現代人生命健康的殺手,被稱為“世紀流行病”。統計資料顯示,中國20歲以上成年人中MS的患病率達9.8%~17.8%,發病年齡已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由于本病具有的長期性及社會性的顯著特點,積極進行預防是最為關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MS的診斷標準

2004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提出國人MS標準,具備以下4項組成成分的3項即全部定義為MS:(1)超重和(或)肥胖。BMI≥25.0kg/m2。(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及(或)餐后2h血糖≥7.8mmol/L,或(及)診斷為糖尿病正在治療者。(3)高血壓。血壓≥18.7/12.0kPa,或(及)確診高血壓病正在治療者。(4)血脂紊亂。三酰甘油≥1.7mmol/L及(或)HDL—C男

二 不良生活方式與MS

第一,吸煙。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可引起肺癌、喉癌、口腔癌等多種癌癥,香煙中含有多種有害成分,可損傷血管內膜,促使血管粥樣硬化,是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第二,長期過量飲酒。酒精可促進膽固醇的合成,使血脂濃度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緩慢,導致動脈硬化,誘發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等。

第三,不良飲食習慣和不合理膳食結構。如偏食動物脂肪和內臟,易使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偏愛甜食易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癥和血糖增加,偏愛咸食易患高血壓。

第四,缺乏體育鍛煉,造成體內熱能堆積導致肥胖,而肥胖亦是引起MS的一個危險因素之一。

第五,緊張的生活節奏、復雜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系,也使MS的發病率增加,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

三 預防MS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1.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

提高健康意識,健康觀念的深入人心,將推動全民健康事業的發展。當人們把健康當做頭等大事的時候,就會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并有積極的行動,對于消除或減少健康危險因素,預防MS的發生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2.提倡健康飲食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人認為“大魚大肉,香煙美酒”是生活富裕的標志,致使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癥等生活方式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因此,健康教育應向人們全面提供膳食營養方面的知識,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調整。例如,在控制血壓方面,做到戒煙限酒,降低鈉鹽的攝入等措施;在控制體重和血脂異常時要求做到低脂飲食,多食用不飽和脂肪酸食品,提倡每天攝入2g的植物固醇及10g~15g的可溶性纖維素,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進一步降低。

3.運動教育

從發病機理上說,長期缺乏運動是MS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所以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鼓勵人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增強人們的運動意識,這將對促進國民健康,預防MS的發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產生積極的作用。

4.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社會變革及經濟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工作壓力、心理壓力不斷增加,心理障礙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在健康教育中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保持樂觀情緒、心理健康和平衡,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對MS的預防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 小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MS的發病率日益增高,已成為社會的沉重負擔,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這一疾病的強有力手段,但良好的生活方式需要長期堅持,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要把“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念及預防MS的知識傳授給廣大群眾,使廣大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崇尚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并能身體力行,這樣發病率才會明顯下降。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代謝綜合征研究協作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于代謝綜合征的建議[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

[2]陸敏敏、馮正儀.飲食、運動與代謝綜合征[J].中華護理雜志,2005(11):867~869

篇3

楊瀾說初衷很簡單,“我沒有任何背景,父母都是普通人,所以我非常相信教育改變命運”。她希望用慈善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通過教育獲得改變。

“初次接觸慈善是個偶然”

與多數人一樣,楊瀾第一次接觸慈善是個偶然。“那時候我剛剛生完小孩三四個月,整個人還胖乎乎的呢,‘希望工程’的人找我做一部片子的義務主持人。”1996年底剛剛從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回國,楊瀾留給中國觀眾的印象更多的還是“正大綜藝”中模樣清純的大女孩。“希望工程”看中的是楊瀾作為公眾人物的號召力,對楊瀾來說,“離開中國兩年了,我很怕脫離了真實生活,回來后急切地想重新融入這個社會,很想做些事情”。在美國時,楊瀾也聽說了國內的“希望工程”,“那個大眼睛的小女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到大家做的工作,覺得挺感動的”。

第一次合作,“希望工程”推出了一部“中華成語故事”的系列片,由楊瀾做主持人給小朋友講成語故事,在上海錄制了兩周多。按照當時的運作模式,幾十集的節目發行到各電視臺,每個電視臺不用支付節目制作費,但是必須出錢建立一所希望小學。這次簡單的合作,讓楊瀾感受到做慈善事業的艱辛,“那些做希望工程的人真是不容易,從籌集資金、制作節目、發行到聯系各種機構和人,非常瑣碎的事情,一大堆工作都由這個項目的幾個人去完成”。

1997年她寫的書《憑海臨風》出版,“我把第一筆稿費30萬元捐給了希望工程”。在這筆錢的具體開銷上,她的要求是,“我想直接幫助貧困的孩子,所以其中10萬元給了上海100名貧困的中小學生做助學金,”另外20萬元的用處,直接緣于楊瀾第一次與“希望工程”合作的感受,“當時想到海外對希望工程了解不多,所以我跑到大別山等地去采訪,做了一組片子來宣傳希望工程”。

“慈善不僅僅是同情和理解”

篇4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對人類健康影響最大的因素有四種,即醫療保健、環境、遺傳及生活方式,其中生活方式一項所占比重高達48.9%,可以說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生活方式是指個體采取的行為和養成的習慣之總體表現。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利于個體健康的生活行為習慣的總和。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長,更有利于孩子的一生發展。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規定,3~6歲幼兒的健康目標是: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這是對幼兒健康的基本要求。然而現實情況是,不少幼兒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比如挑食、偏食、喜好垃圾食品和碳酸飲料;長時間看電視、玩游戲,缺乏體育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導致兒童身體素質下降,肥胖、近視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成人病。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我們應高度重視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有胖墩兒煩惱多

(蔡女士,31歲,乳品公司管理人員)

我兒子蛋蛋出生時體重4千克,胖乎乎的很招人喜歡。小時候抱他出去,誰看了都會夸孩子胖嘟嘟的好可愛,總會忍不住親一親、捏一捏孩子圓圓的臉蛋兒。那時候我們很開心,覺得孩子胖乎乎的特可愛,公公婆婆更是對自己的大胖孫子喜歡得不得了,認為胖是有福氣,誰也沒想過有一天我們會為孩子的胖發愁。說起來,都是在飲食起居等方面太放縱孩子,沒有讓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惹的禍。

我和老公上班都很忙,孩子一直由公公婆婆帶,老人對大胖孫子很溺愛,生怕他吃不好、喝不好,每天挖空心思給他做好吃的,什么肉丸子、紅燒肉、可樂雞翅……天天不重樣兒,而且任由孩子放開肚皮吃。這還不說,明明孩子已經吃飽了,他們還要再夾兩塊肉勸孩子吃下去,還說多吃點長身體。孩子上幼兒園后,因為擔心幼兒園伙食不好,老人又給孫子準備了好多零食,鮮奶油蛋糕、牛角面包、甜甜圈、炸薯條、夾心餅干、巧克力、跳跳糖、鴨胗、鹵蛋、雞翅、魷魚絲……每天去幼兒園都要帶上三五樣兒。我兒子還有個毛病,吃東西必須喝可樂,否則他咽不下去,因此,為了讓大胖孫子多吃點兒,爺爺奶奶成箱往家買可樂,放在家里讓他隨便喝。胡吃海喝的結果,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孩子挑食偏食。因為有充足的零食,有太多太多好吃的,平時兒子根本不會有餓的時候,你想讓他吃點不對口味的東西簡直不可能。蔬菜他嫌塞牙,不吃;水果他嫌吃起來麻煩,也不吃。一碰到愛吃的紅燒肉,他能吃下一大碗。如果哪天餐桌上的葷菜做得不合他的口味,他就會發脾氣,拒絕吃飯,要么吃零食填飽肚子,要么讓爺爺奶奶帶他去吃麥當勞或肯德基。據他爺爺說,有一次他竟然一口氣吃了1個比薩、1個火腿面包、1塊雞扒、1杯冰激凌,當時他才4歲多。其次是不愛運動。吃飽喝足了,兒子要么懶洋洋的不愿動,要么窩在沙發里長時間看電視,或者坐在電腦前玩游戲。他不愿出門,爺爺奶奶也不強逼,因為他們自己都不太愛出門,也很少戶外運動,更別說有意帶孫子出去運動了。記得有一次我們單位組織郊游,我帶上了兒子。一路上他不停地玩手機游戲,一到賓館就直奔電視找他要看的節目,一聽說要去爬山,頭搖得像撥浪鼓,堅持自己留在賓館看電視。我覺得應該讓他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想給他報個游泳班或武術班,他根本不去。幼兒園組織小朋友跑步、跳繩、打羽毛球等,他也不參加,老師怎么鼓勵、動員都沒用。

胡吃海喝加上不運動,兒子像吹氣球一樣很快成了小胖墩兒,5歲時體重30多公斤。最初我也沒很在意,因為現在小胖墩兒太多了,多他一個也不顯眼兒,所以我就沒有多考慮肥胖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什么危害。可隨著孩子越來越胖,問題漸漸顯現出來。因為肥胖,他爬樓梯都會氣喘,時不時還頭暈惡心。發展到后來,他精神狀態越來越不好,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帶他到醫院一檢查,嚇我們一跳:孩子的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都超出正常水平。醫生說,再發展下去,孩子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風險很高。醫生告訴我們,孩子這是“單純性肥胖”,原因是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食品過多,加上不愛運動,說到底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惹的禍。

肥胖不僅給孩子身體上帶來了危害,還給他心理上造成了壓力。因為肥胖,兒子反應慢,學東西也比小伙伴慢,尤其是動手操作能力差,這讓他很自卑。有時候因為他胖,小伙伴還會拒絕跟他一起玩甚至取笑他,他會特別難過。有一次我下班回來,發現他正站在入戶門那兒使勁摁別人家的門鈴,對方應答時他又不出聲,然后再摁。我覺得奇怪,過去一問,原來他摁的是住我家樓上的豆豆家的門鈴,有幾個孩子在豆豆家玩,他想跟他們一起玩,可豆豆取笑他:“小胖墩兒,跑都跑不動,誰跟你玩。”他就很憋氣,一個勁兒地摁豆豆家的門鈴撒氣。這件事讓我更加擔憂:孩子已經面臨交往障礙,這對他的成長十分不利。

多重因素疊加,使我下定決心要幫兒子“瘦身”。我先從網上下載了有關兒童肥胖易引發各種疾病的科普文章給公公婆婆看,讓他們明白肥胖對孩子造成的危害。然后,我開始著手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減少肉類,增加蔬菜、水果、雜糧等,把家里的零食改成各種各樣的水果,把可樂換成鮮牛奶和酸奶。“管好嘴”的同時,我又想辦法讓兒子“多動腿”,接送他上幼兒園以前都是開車,現在我改成了步行。一有機會就帶兒子爬樓梯,盡量不坐電梯。剛開始兒子爬不了幾級樓梯就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我就給他鼓勁兒:“你變瘦了,小朋友就都喜歡跟你玩了,只要堅持,慢慢地爬樓梯就不費勁了。”我還讓老公多陪兒子做運動,慢跑、游泳、騎自行車什么的。兒子的體重慢慢降下來了,反應明顯比以前快了,性格也變得開朗了。我計劃著,持之以恒,在三兩年內完全糾正兒子的不良生活習慣,培養他健康的生活方式。

趣味中養成好習慣

(黎女士,33歲,街道干部)

我女兒蕓蕓今年剛5歲,我自認為她是個十分優秀的孩子,不是說她會認多少字,會背多少古詩,有多么出眾的才藝,而是她有著特別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我女兒很少吃零食,對垃圾食品更是敬而遠之,每天早睡早起,生活十分規律,而且喜歡運動,活潑開朗……我覺得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從某種意義上說比開發智力、學習才藝更重要。記得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接受記者采訪時,當被問到一生中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的時,他的回答是:“在幼兒園。”記者非常驚奇,又問:“為什么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什么?”他的回答是:“在幼兒園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事實上,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他們終生所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在幼兒園里養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我深受啟發,意識到要讓孩子將來有所作為,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快樂的生活,就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此,我把對孩子的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習慣養成上,并為此想了不少辦法。

我的第一個辦法是“生動圖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單靠給孩子講是不行的,而且你嘮叨多了孩子還會反感。怎么辦呢?我想到了我們街道“一站式”服務辦事大廳里,都貼有辦事的圖示,將辦事的流程、注意事項等用圖示標示出來,一目了然。我便借鑒過來,用圖示的方式提醒女兒記住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規矩和做事的程序。我把洗漱、吃飯、睡覺、上廁所等生活環節都畫成圖畫,每個環節該怎么做,有哪些注意事項,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出來,貼在相應的位置。比如,關于洗漱的貼在洗手間門口,關于吃飯的貼在餐桌附近,關于睡覺的貼在孩子床頭。然后,引導孩子對照圖示去做,她要是忘了某一項,比如吃飯之前沒有洗手,我就指指圖示提醒她,她就會立即去做。有了圖示引導,孩子看的次數多了,照著做的遍數多了,自然就成了習慣。

我的第二個辦法是“讓事情變得有趣”。孩子都喜歡玩游戲,我經常以游戲的方式讓女兒做某些事情。比如蕓蕓最初不喜歡洗澡,每次給她洗澡都像打仗一樣要折騰半天。我一開始曾給她講道理,說不洗多臟啊,容易生病什么的,可她根本不聽。后來我又改成鼓勵,告訴她洗完澡很漂亮,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也沒用。再后來我就琢磨把“洗澡”變成有趣的游戲,給孩子買了帶卡通圖案的毛巾、浴巾、臉盆等,還買了一些能在水里玩的玩具,比如會游水的小鴨子、能在水里翻跟頭的機器人等。有了這些玩具的吸引,洗澡就變成了孩子的開心游戲,有時候她還會主動要求洗澡。“游戲”不斷重復,就變成了孩子的習慣,孩子開心,大人省心。

我和老公都說女兒是“雜食動物”,她不挑食,吃嗎嗎香。但以前她可不是這樣的,跟不少小朋友一樣不太喜歡吃蔬菜、水果,我便讓她多跟蔬菜、水果親密接觸,帶她到外婆種的菜園子里摘黃瓜、豆角、西紅柿,帶她到鄉村果園里摘荔枝、橘子、楊桃等,她既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也品嘗到了自己動手采摘的樂趣,每次都特別開心。記得有段時間,女兒對豆類食品比較反感,總說有股怪味。我靈機一動,結合幼兒園開的科學課,給她買了一袋黃豆和一套生豆芽的盒子,指導她生豆芽,每天提醒她換水,讓她觀察豆子的生長并用相機拍照。連續一周,女兒每天都用心觀察和拍照,興趣很濃。生豆芽的拓展效果是,女兒慢慢喜歡上了吃豆類食品。

孩子天性喜歡游戲,當一切都變得妙趣橫生時,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不難了。

父母的示范很重要

(吳教授,男,48歲,學前教育專家)

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一個個良好的生活習慣組合而成。當一個人在絕大多數的日常生活細節上擁有了良好習慣時,他也就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做父母的該如何有意識地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呢?除了以上兩位家長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相應的方式方法,我覺得父母的示范十分重要。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這句話,我的理解是,家庭是孩子良好習慣形成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孩子生活方式的示范和樣板。事實也證明,父母的生活觀念、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尤其學齡前兒童,最容易受到成人示范的影響。在此,我特別提醒家長兩點:首先,家長要建立健康的意識和認知。我們說“認識影響行為,行為決定健康”,有了正確的生活觀念和對健康的認識,才可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家長的某些觀念很有必要加以矯正,比如認為孩子小的時候胖一點不是問題,長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控制體重了,沒有意識到肥胖已經成為威脅兒童健康的主要“殺手”。過去,人們以為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是成人的“專利”,現在這些疾病不斷呈現低齡化趨勢,就跟不少孩子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肥胖有關。即便有些肥胖兒童小時候看著很“健康”,沒啥毛病,但成年后發生疾病的危險性也遠遠高于正常兒童。中風(腦溢血、腦血栓)與心臟病并列位于成人病榜首,但早期形成原因卻與兒童時期養成的不良飲食習慣和肥胖有著密切關系。家長要清醒地認識到,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還將讓孩子一生受益。

篇5

關鍵詞:高職學生;體育鍛煉;生活方式

一、高職學生對健康體育生活方式的認知水平

(一)高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體育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現代生活中涉及到物質及精神生活的一個特殊生活領域。體育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下,社會中的個人群體或全體成員為一定價值觀所制導的滿足多層次需要的全部體育活動的穩定形式和行為特征。

如圖1,比較清楚的看出近一半的同學對自己是否每周都有固定參加體育鍛煉表示不確定,占調查者的49.8%,共205人;選擇一定不參加的占調查者的2.9%,共12人;幾乎不參加的占調查者的18.7%,共77人;參加較多的占調查者的25.5%,共105人;參加很多的占調查主體的3.2%,共13人。

從調查數據看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有近一半的調查者對自己是否有固定參加體育鍛煉表示不確定,體育生活方式應在大學中得到倡導,因而加強宣傳力度是很有必要性的。

(二)高職學生對體育鍛煉項目的選擇。從圖2可以看出選擇步行和爬山的人數比較多,其中步行占主體的30.3%,共

202人,球類占主體的24.4%,共163人。這說明步行和球類被廣大學生所接受,并且選擇步行的比例最大。游泳、爬山、健身操可能受時間、地域、條件的影響,所占的比例比較少,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要想人人都融入都體育鍛煉中來,改善生活方式,豐富課余時間,這些方式也是得提倡的,因此,學校方面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如爬山,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更多好的體育生活方式,養成好的體育行為、習慣。

(三)高職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強度。要想保證體育鍛煉的質量,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讓自己的課余時間更加豐富,這些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強度是很有關系的,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高職學生在體育生活中,體育鍛煉的效果如何。

46.4%,大量出汗為26.5%,大汗淋漓為5.8%,不清楚為16%,沒感覺為5.3%。

通過選擇比例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職學生平時的體育鍛煉,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對于自己鍛煉的強度是不清楚和沒感覺的。

在圖4中,對于平時參加體育鍛煉時間不確定的同學,占很大份額,占了環形的一大半,說明大家參加體育鍛煉缺乏目的性和計劃性,這個問題在以后的宣傳重要予以重視,讓大家更加了解到怎樣的時間和強度,才能更好的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想讓自己健壯點的同學想要減肥的同學的鍛煉時間、鍛煉強度、鍛煉的項目類型是有區別的,這樣會讓更多同學對體育生活方式產生興趣,更加促進自身的發展。同時也能更好的來宣傳健康體育生活方式。

三、結論與建議

(1)通過調查得出,高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觀念是好的,行為卻不樂觀,經數據分析得出49.8%(205人)的同學每周幾乎都不參加體育鍛煉,僅有3.2%的同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其他都是屬于不確定人員。鍛煉的時間和強度也達不到“體育人口”的標準水平。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就需要加大社會和家庭,學校和老師,體育設施和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育鍛煉的支撐力度,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有良好地體育鍛煉意識和參與體育鍛煉的健康行為方式。(2)高職學生的生活缺乏規律性,養成一個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體育生活方式應該在大學中得到倡導,因而加強宣傳力度迫在眉睫,通過網絡電視,體育賽事,教師傳授等各種方式加大對學生對健康體育生活方式的觀念理解,加深印象,并付諸行動。(3)徒步運動因不占時間限定,不受地點、人員、器械等各種外在因素影響的體育鍛煉項目成為同學們平時鍛煉的首選,而球類項目卻不占優勢,說明,大家都比較喜歡步行這個既方便又低碳的體育運動。提倡人人都融入體育鍛煉,因體育改善生活方式,豐富課余時間,是學校教學改革的一大課題。學校在這方面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可以以俱樂部的形式讓同學們在學校就有良好地體育習慣,為一位的體育行為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湘君.體育與現代生活方式初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篇6

關鍵詞 高血壓 健康教育 護理干預

高血壓是導致人充血性心衰、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主動脈瘤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sup】[1]【/sup】。通過對120例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進行調查,實施教育干預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高血壓病患者120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sup】[2]【/sup】。男70例,女50例;男性平均年齡65.9±11.2歲,女性平均年齡63.9±10.2歲。收縮壓140~235mmHg,平均175mmHg;舒張壓90~145mmHg,平均115mmHg。

方法:⑴入院評估:收集患者的主客觀資料:①癥狀和身體評估;②輔助檢查;③健康史;④心理社會狀況。同時,要確定患者目前生活方式,對疾病認識程度和學習能力,確定患者的態度和信念,制定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計劃。⑵護理干預:①疾病相關知識宣教針對高血壓患者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選擇適當的方法【sup】[3]【/sup】,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的常見癥狀,發展后果、治療原則、預防措施,減輕其焦慮及恐懼心理。同時,還要教會患者自己測量血壓,以便及時了解血壓控制情況,做到適當增減藥物和及時去醫院就診。②藥物治療干預:藥物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手段,也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不能按醫囑長期服藥,是高血壓患者最危險的因素。③強化遵醫行為:向患者及家屬仔細講解用藥原則對治療的重要性,講明堅持用藥與疾病控制的利害關系。使他們認識到正確合理用藥不但取決于醫生,更重要的是患者配合。除患者堅持規范用藥,還要求家屬做患者藥物服用的監護工作,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提高醫從性,達到治療的目的。④飲食行為干預:飲食治療的兩大主要目標是減輕體重和限制食鹽的攝入。每人每天攝鹽量應控制

結 果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干預前后效果比較,見表1。

討 論

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手段,而健康教育的實質是一種干預,它向人們提供改變生活方式和行為所必需的知識、技術與服務等,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心腦血管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害因素,是世界性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嚴重損害心、腦、腎等靶器官。目前,我國發病患者已達1.5億,嚴重影響國民的身體素質,因此,預防高血壓病已成為重要的預防醫學課題。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明顯的看到有目的的防治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人群及高血壓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高血壓患病率,及延緩高血壓病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在常規降壓藥物治療基礎上輔以健康教育、行為干預,能有效降低血壓,獲得滿意療效【sup】[5]【/sup】。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健康教育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2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高血壓聯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試行本).北京:人民醫藥出版社,1999:10.

3 孫艷紅.176例高血壓病患者膳食調查及飲食指導.護理學雜志,2001,16(8):451.

4 王紅霞,蒲建英.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中國療養醫學,2004,13(5):308-309.

篇7

糖尿病是一種現代臨床醫學上的常見病癥,并且隨著現代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發病率有持續提高的趨勢,并且其發病人群年齡下限也在不斷降低。除此之外,由于糖尿病的的病理特性,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與胰島素抵抗以及分泌功能發生缺陷有所聯系[1]。而在臨床上,糖尿病也是一種難以根治的疾病,患者即使痊愈后也需要通過長期服用藥物對病情進行控制。[2]

而對糖尿病患者采用積極的教育方式幫助患者從生活習慣以及致病機理上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康復,也是近年來臨床推廣的一種新型治療模式。本次研究通過采用不同的教育路徑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中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教育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出院后由患者所在社區服務站與院方相互配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管理,相關醫護人員根據患者以及社區的不同情況定期和不定期的對患者進行訪視。所有患者無其他器質性疾病。兩組患者均為10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為38―76歲,平均年齡(58.4±9.7)歲;教育組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齡為34―74歲,平均年齡(57.6±11.4)歲。所有患者中有143例為I型糖尿病,57例為II型糖尿病。所有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患者對本次調查的內容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教育方式對患者進行教育,主要內容是對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的疾病知識,并提供一定的日常自我護理方式以及注意事項,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時間具有較大的隨意性,沒有標準的教育方法。

教育組則采用健康教育模式,院方與患者社區相互配合,成立專門的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選擇臨床經驗較為豐富的護理人員,而小組長擇優選取。各個小組分配不同的社區進行負責。小組對自身負責的患者開始教育前,首先對患者的疾病資料進行研究并討論,其主要內容包含患者的病因、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病情狀態,保證對患者有足夠的了解程度。其次,還需要對患者的相關教育內容進行完善,制定相應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課程,其中內容應當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糾正生活習慣、運動指導、血糖檢測等一系列內容。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疑難解答,針對患者不同狀態對其進行教育。

1.3 評價指標。評價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水平,并調查患者在接受同期教育后的生活習慣改善狀況,調查方式主要是通過我院自主編寫的問卷調查方式。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檢驗,P

2.結果

教育組患者在疾病知識了解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較對照組有更好的生活習慣,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后,對兩組患者的血壓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進行檢測,教育組結果優于φ兆欏

3.討論

健康教育是近年來糖尿病治療上一項大力推廣的新型教育模式。通過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狀況,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3]。相關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教育規章中的教育方式對患者進行教育,保證教育工作能夠有一定的規則性,降低教育工作中的隨意性[4]。規范化、系統化的教育方式能夠保證患者對相關教育內容有更深刻、更完善的認識。

本次研究中表明,教育組患者在疾病知識了解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在生活習慣上,教育組患者也更加良好,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馬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69-2171.

[2]付阿丹,魯桂鳴,楊靜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8):3268-3270.

篇8

高校教師的身體健康問題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高校教師是學校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工作的基礎。高校教師由于其職業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過大,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是導致高校教師出現亞健康狀況的主要原因。如果高校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容易使學校教師工作活力下降,這會影響了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陜西省高校教師亞健康分析

亞健康的發生率一般被當作是能夠反映被調查群體健康狀態的經常使用的指標之一,因為在對陜西省高校教師的亞健康進行研究時,其本身的亞健康狀況是一個可逆的過程,因此教師群體的亞健康發生率是對教師群體最好的警示。從整體上看,當前,在我國學術界研究中對于亞健康的評價指標體系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在對一個群體進行亞健康測試的過程中大體測試和調查的內容是相同的,主要包括了身體機能狀態、心理健康狀態、情緒變化、運動、睡眠、營養等諸多方面的內容。當然,在進行實際研究的過程當中有一部分學者提出身體檢查當中所出現的檢查指標偏離正常值等都是我們在進行亞健康評定時的重要依據。依據上述內容對陜西省高等院校的教師進行尋訪,可以指出,目前陜西省教師當中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教師達到教師總數的3/4左右,雖然教師的亞健康狀態調查會受到時間的影響,并對調查結果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是這也顯示了當前陜西省高校教師面臨著比較嚴峻的亞健康形勢。從整體上看,當前陜西省高校教師所面臨的亞健康的狀態主要表現為五種形式,分別是心理亞健康狀態、免疫力下降亞健康狀態、軀體性亞健康狀態、道德思想亞健康狀態、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狀態。在這五種亞健康狀態當中,心理健康的亞健康狀態對教師群體的健康的影響最大,就教師全體而言主要表現在壓力大、焦慮和抑郁。軀體性亞健康狀態指的是教師任務繁重,由于缺乏必要的運動導致教師出現的身體上的不適。免疫力下亞健康狀態主要是由于教師工作繁忙缺乏必要鍛煉,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引起。道德思想亞健康主要是在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上存在不利于自己和社會的偏差。社會適應亞健康狀態指的是不能很好地處理社會關系,人際關系不穩定。

二、導致陜西省高校教師亞健康的因素分析

1.工作壓力過大。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教師的教學壓力不斷加大,在教學的同時陜西省高校教師還需要在科研工作和評職稱當中耗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這樣往往導致高校教師用腦過度,以至于教師身心俱疲,造成教師體力和精力的透支,這樣高校教師身體器官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當中,造成了高等學校教師生命力的透支。此外,除了要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之外,教師還需要承擔來自于生活和家庭方面的壓力,導致了教師長期處于一種疲勞狀態,最終導致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

2.缺乏體育鍛煉。陜西省高校教師在工作的過程中,由于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和評職稱活動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導致高校教師用于鍛煉的時間不斷減少。從高校教師的工作性質來看,教師大多的工作時間是花費在課堂中和辦公桌前,很少有時間去參與體育運動,即使有鍛煉的時間也是在早晨和晚上比較短暫的時間內進行的。大部分教師在緊張的工作之余選擇的是進行休息,而不是進行體育鍛煉,即便教師參與體育鍛煉,能夠進行習慣性、規律性的體育鍛煉的教師所占到的比例很低。由于教師長期體育鍛煉不足,容易導致教師出現反映遲鈍,身體協調性和運動能力降低,進而導致了教師的其他機體功能降低,這樣會使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

3.心理素質比較差。陜西省高校教師身體亞健康和心理失衡有著緊密的關系,這主要是因為長期處于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超出了教師的承受能力,心理脆弱的教師容易出現心理不適應的情況。相關研究顯示,在亞健康人群當中同時患有抑郁癥的人占到了40%~47%,焦慮癥者占到了32%,軀體化障礙者占到了15%,而符合一個或者是多個的精神疾患的診斷則是達到了72%。從整體上看,當前陜西省教師教育焦慮的能力普遍比較差,突發事件容易神經過敏,產生恐懼心理,很多教師都很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當前很多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癥,并且經常會無法擺脫自己出現的不必要的想法,導致陜西省教師群體成為亞健康高發群體。

三、陜西省高校教師亞健康體育運動干預方式分析

1.體育運動方式。在教師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體育項目關系到了教師進行體育鍛煉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因此,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當中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特點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理的體育鍛煉項目。此外,在選擇合理的體育運動項目時要綜合考慮客觀條件,這主要涉及到教師的閑暇時間,以及學校體育設施情況,這主要是因為高校教師去校外進行體育鍛煉的可能性比較小。為了提高教師的身體素質,在進行體育項目選擇時應該以有氧運動為主,另外根據教師進行體育鍛煉的特點,應該選擇受天氣因素影響比較小的室內運動,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考慮到不同年齡段教師的身體機能差異,年輕教師可以選擇對抗比較強、運動比較劇烈的體育項目,而年齡比較大、身體機能差的教師,可以選擇慢跑等運動項目。

2.體育運動的時間。教師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只有達到合理的鍛煉時間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時間少則效果不明顯,時間過長則容易對教師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在運動時間長短的確定當中還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運動的強度,一般而言,如果運動的強度大,那么時間就會比較短,如果鍛煉強度比較低,那么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就需要相應的延長。美國運動醫學會通過研究指出,運動持續的時間應該在15分鐘到1小時之間,有氧運動一般堅持到30分鐘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鍛煉時,一定要合理地安排體育運動時間,避免不合理的運動身體帶來的額外負荷。

3.?w育運動的頻度。體育運動的頻度主要指的是,教師每周進行體育鍛煉的次數,要保證體育運動具有規律性。一般而言,教師在參與體育運動時,一般應該保證每周在3次以上。日本學者池上晴夫在研究的基礎上指出,如果一周只鍛煉1次,肌肉酸痛和疲勞每次都會發生,在參與運動之后的1―3天之內身體會感受不適,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也不會積累。如果每周參與兩次體育運動,身體疲勞和酸痛的感覺就會降低,并且對身體健康的作用開始累計,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每周運動3次或3次以上,身體不會出現酸痛和疲勞的問題,并且對身體健康所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明顯。

篇9

【摘要】 目的:探討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方式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方法 2011年1月-9月對本院維持性血液透析的48例實施持續改進健康教育,實施前發問卷調查一次,以后每季度對48例透析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比較實施改進健康教育方式前后患者抑郁程度及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結果 實施持續改進健康教育實施前與一個季度后無明顯差異,隨著健康教育的重復,三個季度后患者與實施前有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一個季度后與實施前有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三個季度后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通過實施持續改進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和家屬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自我管理,大大減少并發癥,改善心理狀態,保持良性情緒,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方式;維持性血液透析;生活質量

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療慢性腎衰竭的主要替代方法之一,但仍不能完全替代腎臟功能。在透析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癥狀,以及疾病本身引起的高血壓,貧血,納差,乏力,皮膚瘙癢,腹水,皮膚外貌的改變等癥狀和心衰、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生理、心理、睡眠均造成嚴重影響,造成生活質量下降。現代透析的觀念和目標非常明確,一是盡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長期生存率,二是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1]。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保報銷制度的改革,大多數患者能堅持規律透析,對治療充滿信心,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升高。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焦慮、抑郁思想,促使患者和家屬更好的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增加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使透析質量達到最佳狀態,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2]。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9月在本院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大專文化3人,初中以上文化27人,小學及以下文化18人。年齡23-73歲,平均年齡45.6歲。透析時間3個月-12年。48例患者均意識清醒,有正常的認知功能,能正確表達。

1.2 方法

1.2 傳統健康教育方法:利用透析時間隨機口頭宣教和休息室出黑板報,列出含鉀高的食物。

1.2.1 在傳統健康教育方式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治療階段、病情變化、典型不適癥狀、生活習慣、心理狀態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裝訂成健康小手冊。

1.2.1.1 健康小手冊前10頁主要介紹血液透析的基礎知識、目的、常用藥物作用及副作用,體重控制,各種不同血管通路維護知識等。后面利用表格形式以周為單位,內容包括患者的血壓、體重、服用藥物的用量,時間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每日飲水量,蛋白質攝入量,血管通路情況,建議參加的社會活動,均予以說明,教會患者和家屬填寫表格。以及出現不適時或有任何疑問與工作人員聯系的電話號碼。并發下健康小手冊帶回家與家屬共同執行。給予患者和家屬進行系統、動態、連續而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1.2.1.2 定期舉辦專題講座,組織患者及其1-2名家屬參加學習相關知識,指導表格的填寫,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提問,針對共性問題開展討論,并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同時護士也可以提出問題讓患者及家屬回答,對于積極回答或回答正確的給予鼓勵和表揚。

1.2.1.3 如病情平穩,每周評估一次,如有病情變化,則及時評估,根據病情調整健康小手冊內容。這樣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的掌握病情動態,有力地督促與鼓勵患者和家屬堅持遵守醫囑。充分調動患者和家屬的能動性,有資料顯示,在家屬的配合監督下患者能更好地執行醫囑。積極配合水、鹽、體重的控制,用藥管理,營養搭配,作息時間,運動,心理調適等。

1.3 評價方法:實施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方式前1月初發問卷調查一次,以后每季度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采取Zung抑郁量表調查,按量表的標準以總分40分判定為抑郁狀態,40分判定為無抑郁狀態。第二部分為自制表格,內容包括飲食,飲水,體重控制、遵醫行為、藥物作用及副作用、家庭關系、血管通路維護知識等,均為選擇題。共發放問卷192份,收回有效問卷192份,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抑郁情緒實施一個季度后與實施前無明顯差異,隨著健康教育的重復,三個季度后患者與實施前有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一個季度后與實施前有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三個季度后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3.1 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積極主動參與自我管理,自我保健能力顯著增強。

傳統的健康教育缺乏針對性和能動性,是醫護人員以灌輸的形式給予知識教育,讓病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接受,而通過持續改進健康教育的方式,對同一問題反復講解,為病人量身定做健康小冊子,利用簡單的填表方式,讓患者和家屬參與到病情記錄中來,充分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自己掌握病情,有問題可及時與醫務人員聯系,及時得到指導。促使患者主動了解病情及相關知識,增強自我管理能力,積極配合醫生指導,體重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可有效減少心衰、心律失常、內瘺閉塞、透析低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生活質量。而從表中可看出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方式后患者抑郁情緒和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隨著健康教育的重復性和時間的延長,反復地對患者和家屬進行教育和指導,可得到有效提高。

3.2 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方式,可更有利的獲得家庭支持。

通過組織家屬學習疾病相關知識,不定期的與家屬電話聯系溝通,讓其了解醫務人員對其親人的關心和愛護,鼓勵他們共同參與對病人的管理,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生活質量。

3.3 通過持續改進健康教育方式,可促進醫護人員學習專業知識。

運用健康小手冊,并及時給予評估,可及時發現重點、難點問題,并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討論學習,再反復、系統的指導患者及家屬。促使醫務人員學習專業知識,更好地為病人提供指導,有效的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3.4 持續改進健康教育可促進醫患關系.

通過醫務人員反復的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使患者及家屬感受到醫務人員對其的關心和重視,改善護患關系,給患者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透析環境。

4 小結

透析患者中抑郁是最普遍的心理問題,且知識缺乏,通常表現為持續的壓抑心情、自卑、失望。心理問題絕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透析質量也直接影響著生活質量[3]。通過持續改進的健康教育方式,對患者和家屬反復地宣教,為患者和家屬提供更多的保健知識和心理支持,并鼓勵患者參與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情緒,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效地提高生活質量。可見,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醫務人員的健康教育是分不開的[4]。所以全面開展健康教育并持續改進,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師愛枝,方江勝.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7):552

[2] 劉彩玲,張月玲.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健康教育[J]《中國健康月刊》,2010,3:49

篇10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期望壽命逐漸延長,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逐漸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探討健康與長壽的秘訣成為許多學者永恒的研究主題。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對永嘉縣93位健康長壽老人(指80歲以上)的生活方式進行深入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飲食習慣、身體活動情況、睡眠狀況、吸煙飲酒習慣和心理狀態。運用spss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分析農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對健康長壽的影響,探索健康長壽秘訣。

[

關鍵詞 ]生活方式;健康長壽;農村;老年人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們期望壽命逐漸延長,老年人的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張江華等學者(2012)從身體健康狀況、生活習慣、心理狀況、運動情況以及吸煙情況等方面對百位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他得出結論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長壽的保證,想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就必須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1]。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做過大量研究,提出影響健康長壽的五大因素包括生活方式(60.0%),社會因素(10.0%),氣候環境(7.0%),醫療條件(8.0%),遺傳因素(15.0%),由此可見生活方式對健康長壽具有重大的影響。溫州市永嘉縣作為浙江省首個“中國長壽之鄉”,是目前浙江省擁有百歲老人最多的縣。因此,筆者通過對永嘉縣93位健康長壽老人(指80歲以上)的生活方式進行深入調查,以此來探討健康長壽的影響因素。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以楓林鎮和巖頭鎮健康長壽老人(指80歲以上)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3份,其中男55例,女38例;年齡范圍為80~104歲,90歲以上占27%。訪談對象25例(90歲以上),包括3例百歲老人。

1.2方法

制定問卷調查表和訪談提綱,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老年人生活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健康狀況、膳食、運動、吸煙飲酒以及心理狀況。

2、調查結果分析

2.1健康狀況

進入老年期以后,人體組織結構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現障礙,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但其中許多慢性疾病都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多的退行性疾病。調查中68.8%的老年人患有不同類型的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疾病為主,大部分老人還表現出耳背,老花眼、白內障等眼部疾病。雖然患有慢性疾病,但61.3%的老年人仍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較好,他們心態良好,樂觀地看待疾病與死亡,平靜地接受衰老帶來的一系列退行性疾病。

2.2飲食習慣

姜華(2014)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的百歲老人三餐都很有規律,葷素有度,定時定量,咸淡適宜,且大都吃到七八分飽,合理膳食造就了老年人的健康長壽之道[2]。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老年人就餐時間都比較規律,他們早餐時間是在5:30~7:00,午餐時間在10:30~12:00,晚餐時間在16:30~18:00。根據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老年人用餐時間較年輕人而言會提早一點。由于老年人腸胃消化功能已大不如年輕人,睡前吃夜宵會增加腸胃負擔,危害健康,因此建議老年人睡前不宜吃得過飽。此外,合理的飲食習慣除了就餐時間規律外,還要充分考慮飲食口味和營養搭配,調查對象中51.6%的老人日常飲食中葷素搭配都比較合理,大部分老人口味都比較清淡,很少吃煎炸油炸高熱量食物和辛辣的食物。但是調查發現農村老年人普遍會自己腌制咸菜,大量研究表明腌制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對身體危害極大,因此并不提倡食用腌制品。科學研究表明,老人想要身體健康,應該注意食物種類的多樣性,這樣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才能齊全。

2.3生活方式

2.3.1身體活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對于65歲及以上的成人,身體活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休閑娛樂活動、步行、工作以及家務勞動等[3]。調查對象均為80歲以上老年人,由于身體條件的限制,大部分老年人的身體活動主要為交通往來(如步行或散步)、家務勞動、日常生活中的休閑時間活動。全部老人每日身體活動時間都達0.5小時以上,達到每周至少210分鐘以上身體活動的目標。

2.3.2睡眠狀況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也不斷增多,疾病不僅造成老年人身心的痛苦,導致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調查對象中有60.2%的老人表示自己的睡眠狀況較好,39.8%的老人認為自己睡眠狀況一般或差。盡管老年人夜間睡眠質量大不如前,但事實上他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并沒有減少,許多老人都會選擇在中午睡個午覺,將晚上少睡的時間“補回來”。

2.3.3吸煙飲酒情況

調查對象中有20.4%的老人會吸煙,而且都是男性,有一些老人表示自己年輕時抽煙,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逐漸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因此現在已經成功戒煙。值得關注的是,調查發現巖頭鎮許多老人還會自己種植、制作并吸食土煙,有一位老人表示自己從年輕開始就一直抽自己做的土煙。種植煙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但現在已經逐漸淘汰,雖然沒有研究表明吸食土煙對身體健康有極大危害,但筆者仍不提倡吸食土煙。21.5%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飲酒,主要為男性,他們大部分都是喝白酒和自家釀的米酒,也有一些老人會喝點藥酒調理身體,養生保健。他們每日攝酒量大部分都在50ML左右,均在健康飲酒范圍之內。

2.4心理狀況

86.0%的老人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覺非常滿意,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子女較多,大部分都在5個以上,子女十分孝順,時常會來看望他們。許多老人家里甚至已經是四世同堂,子女孝順,老有所養,盡享合家歡樂。另一方面,老人自身性格比較開朗隨和,鄰里關系和睦,人際關系和諧。同時他們的心態都比較樂觀,對疾病和死亡坦然接受,不會患得患失,憂心忡忡。現代醫學也發現,人類許多疾病都與心理狀況有關,緊張、憤怒、悲觀等不良情緒容易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尤其是對老年人影響更大,易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4]。因此老年人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顯得格外重要。

3、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永嘉縣93位健康長壽老人生活方式的調查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健康長壽的秘訣:

3.1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遵守“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不暴飲暴食,每餐7分飽,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在下午6時左右完成為宜,這樣有助于老年人腸胃消化,營養充分吸收又不會發胖引發高血脂;睡前不宜吃得過飽,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加重腸胃負擔;飲食要葷素搭配,咸淡適中,保證營養均衡。另外,老人不宜吃得過于清淡,應該適當吃點肉補充蛋白質和脂肪,以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首選為魚肉和雞肉。

3.2適量的身體活動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不用劇烈運動但是要保持每天0.5小時以上的運動量,可以選擇散步,家務勞動和種花草等休閑活動。愛勞動、愛運動在長壽的后天因素中起重要作用,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從而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3.3充足的睡眠

科學研究表明老年人10點以前入睡,早上6點以前起床為佳,這樣有利于身體機能和細胞修復,自我調節,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長壽的重要保證。

3.4戒煙限酒

吸煙不僅使人成癮,還會引發高血壓、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種疾病,堅決杜絕煙草,要從年輕人開始做起,因此要加強對年輕一代的教育與引導。如若戒煙較困難,可以慢慢減少吸煙量或者借助煙草代替物直至完全戒除。酒可適量飲用,但切忌過量飲酒,過量飲酒容易傷肝。此外,還應該有選擇的飲酒,注意不要喝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藥酒、水果酒(如葡萄酒、楊梅酒)等要有節制。

3.5心態平衡

人到晚年要做到心胸開闊,修身養性,培養良好的性格,不發脾氣, 少與人發生爭執;要平靜樂觀地看待疾病與死亡,不患得患失,不杞人憂天,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此外,還要積極搞好各種人際關系,包括夫妻關系,上下輩關系和鄰里關系,和睦的人際關系是老人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張江華,劉昆,王景新.生活方式與健康長壽相關性研究——文登長壽之鄉百位健康長壽老人流行病學調查[J].臨床薈萃,2012,27(12):1083-1085

[2]姜華.山東省乳山市百歲老人長壽因素調查與分析[D].山東:山東大學,2012.53-68張玉琪.老年人的心理與健康[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6):194-195

[3]劉麗芳,曹璐.亞洲國家不同人群身體活動現狀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