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17:55: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教學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歷史教學論論文

篇1

“人文”二字,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在中國,“人文”一次最早出現于《易經》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經》中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中國古代的人文,是指禮教文化,一方面強調內心修養,使人成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強調掌握禮樂儀文、琴棋書畫等文化藝術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認為“人文”指的是教養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中,出現了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思考。

現代學術界把人文精神定義為依靠社會學科的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內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對人生的的意義與價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對人生的價值的終極關懷和現實關切相結合為原則,以實現完整人性為基礎,以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目的的一種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對人的生存發展起著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為人文科學的歷史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是通過授予受教育者的歷史知識,使其在認識自我世界,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發展,通過歷史熏陶的與涵化,提高其自身修養與素質。學會做人。

二、中學歷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歷史乃人文之本,作為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歷史教學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從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穩定的心理素質、良好的人文素養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1、從人的角度重塑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歷史學是對人類既往生活的記載、認識,歷史學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例如從“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報國”的岳飛,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等歷史人物所表現的都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正是人文精神的體現。歷史教學中,我們提倡人文精神,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明確了為祖國勤奮學習的目的。[

2、通過悠久的文化遺產的教育提高人文素養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國家。千百年來,這些豐富的遺產激勵著每一位華夏兒女自強不息、奮勇前進,是我們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如中國古代的瓷器,通過對瓷器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它能表現出各個歷史時期的進程,反映每一個時期的時代特征。通過啟發、誘導,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審美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如:唐代婦女多彩多變的服飾,處處顯示出靚麗、濃艷的色彩,各種造型都很豐滿,雍容之中顯示著富庶,這些,無一不說明這一時期國家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飾所呈現出的包容、開放、大氣、進取的文化精神,是我們培養人文素養的寶貴財富。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歷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學生從內心確立其對真、善、美價值的追求,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學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3、通過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部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創新勇于探索的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無限創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眾多領域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歷史上通過改革創新而帶來了社會大治的史實舉不勝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統治者為加強自己的統治,恢復和發展經濟所采取的各種政治經濟改革措施等。這些改革無一不表現出改革所具有的銳意創新、不墨守成規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這些改革為國家政治上的清明、經濟上的繁榮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結束語: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創造和發明的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創新連綿不斷。文學藝術、建筑、醫學、天文歷法、科技創造,尤其是四大發明無一不彰顯著中華民族文化創新的燦爛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培育了中華民族豐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這種豐厚的人文精神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揚。作為史學工作者,我們今后應該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升華教材知識,在歷史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鳳飛論歷史教育與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當代教育論壇2006.2.

[2]陳長華歷史教育應弘揚人文精神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4.9.

[3]樓宇烈論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夏毅輝試論孔子的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1.2

[5]袁英慧歷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匯2008.7

[6]余偉民歷史教育與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2

近年來,北京市廣大中學歷史教師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中學歷史學科的三個指導性文件,不斷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用素質教育的要求來審視,歷史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革的問題。主要是:

一、教學目標的固定化與封閉性。

近年來,在確定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目標時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即分為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個方面。這一方面反映了歷史教學研究成果,教學目標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發展;另一方面,它內含的固定化因素對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對這三項任務不能完全涵蓋的內容的忽略和排斥。諸如,不同年級學生在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歷史課堂往往不被認識或重視,這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導致了相對的封閉性,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忽視各項目標之間有機聯系的現象。其表現,一是知識目標定得多且細,課堂教學承載量過大;二是能力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往往流于空泛,存在著老師用教學大綱中“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向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教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等歷史教育的宏觀目標作為一節課的具體目標的現象。三是教學目標間不能統籌兼顧,常常厚此薄彼或顧此失彼。其結果,是使中學歷史教學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舊的教學觀將教師視為知識的傳遞者、能力的培養者、思想認識的教育者。在這種觀念下,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對學生的自主性活動或是缺乏設計,或是停留在一問一答淺層次的認知活動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單一化,也造成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歷史室根據近兩年在各類學校所聽的約四百節歷史課的情況進行分析,得到的認識是:歷史課上教師以自己為中心,講述時間過長,學生主要是聽教師講,處在被動地位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地存在。其結果是,學生對歷史課不感興趣,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學評價的片面性和評價方式的單一化。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評價的片面性,主要表現在對教師教學的評價上。在評價課堂教學時,重視評教忽視評學,將教師“教”得怎樣作為評價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學習的實際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也是從“教”的角度想得較多,從學的角度考慮得較少。

中學歷史教學評價方式的單一化,主要表現在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上。一是在確定學生歷史課總評成績時,一般只重視期末的考試成績,對學生平時的歷史學習情況缺少記錄和考評,或者是有記錄而與總評成績無關;二是在考試方式上,一般只是書面考試,幾種常見的題型,很少有實踐活動的考查;三是在考試內容上,多以記憶性知識為主,歷史思維能力和唯物史觀的考查較少。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學生認為歷史考試必須“死記硬背”,形成懼怕或厭煩心理,或者平時不好好學,考試時臨陣磨槍。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不到激勵,缺乏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是當前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主要要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們經過認真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思考:

(一)、實現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和多元化。

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和歷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歷史課堂教學目標不斷更新和完善。要使歷史教學與時展同步,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就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的觀念,突破舊的模式,實現開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教育。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的《歷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歷史教學目標的表述與過去的大綱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將態度、價值觀目標放在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對人的發展而言,態度和價值觀相對于能力和知識應該更受到重視,在選擇教學內容,設計和實施教學目標時,應首先予以考慮。近來用“態度、價值觀”取代“思想教育”目標的作法已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接受,有人將其進一步表述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種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蓋原來思想教育目標不能包括的情緒、興趣、動機和意志等各種情意目標,體現了目標的多元化。此外《標準》中還在“態度、價值觀”具體目標中,提出了“培養人文素養”、“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等內容,這是以往各版本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從未明確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態度、價值觀”的表述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它提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主要是通過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學習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氣質和修養的內化。從終生教育的大教育觀看歷史教學目標,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確定當然至關重要。

第二,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實現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學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說是對歷史規律、人類文明發展的科學認識:“智”既包括鑒古知今的認識智慧,也包括開拓未來的創新智慧。“明智”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歸納、比較和概括等思維方式,對重要的歷史問題、歷史現象和歷史進程的認識過程。這個認識既體現了教學目標的多元化,也說明了各項目標間開放、滲透和融通。北京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展示課《戰國七雄》的教學設計在教學目標間的開放與融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嘗試。首先,確定了以商鞅變法為重點教學內容,用以培養學生的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去認識人生價值的教學目標;在思維能力培養上,教師與學生一起就“商鞅變法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問題進行了討論、激發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為保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教師對教材的知識內容大膽地進行了取舍。從教學實況看,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在探討歷史問題的同時掌握和理解了重點知識,訓練了歷史思維能力,從活生生的歷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啟迪。

(二)、確立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歷史學習的主體,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展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歷史,在體驗中“學會學習歷史”,就是能力的培養過程和人文素質的提高過程。

第一,認識主體,就要轉變舊的教學觀念,改變“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全面參與者;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認識主體還要突破以教材為中心的舊觀念,全面了解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發展的需要,調整教材內容,刪繁就簡,以保證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第二,尊重主體,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和諧的民主學習氛圍。教學民主性的激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許多思維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綻放。尊重主體就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尊重主體就要在課堂上關注到學生基礎、智力和愛好特長的不同,使他們都能參與教學活動。一些歷史教師因材施教,實行了的分層教學。他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述、自學、提問等環節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而且在課前預習、課后輔導、作業和考核中都從層次性出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全體學生在不同基礎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這種成功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并遷移到整個歷史學習的過程中。

第三,發展主體,探索適合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作為課堂教學的結構和活動程序是客觀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以講為主”教學模式是傳統教學思想和歷史教學傳承習慣的體現。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研究的深入,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和落實素質教育精神已成為廣大歷史教師的自覺行動。經我們最新的調查表明,北京市歷史課堂教學學生主體活動時間有了明顯增加,由原來平均每節7分鐘,增加到了15-20分鐘。《德國法西斯的建立》、《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和內戰的爆發》兩節研究課,采用了人文學科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其課堂實錄師生討論的片斷在北京市歷史教學研究會年會播放后,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并得到了蒞會各方面專家的肯定。當前,越來越多的教師正在探索和試驗體現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斷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質量。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應當經過“意向——感知——理解——運用”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應是師生互動的,在恰當的歷史情境中對有價值的歷史問題提出、探究和解決。停留在一般感知層次的學生活動,不可能產生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能力。其次,要保證學生活動的足夠時間和空間。教師要給予學生系統的學法指導,還要調動學生情感、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媒體的變換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還可使更多的學生有獨立觀察、思考和參與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運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教育技術。

從培養適應21世紀人才的角度思考,顯然僅僅依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需要,合理、創造性地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資源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從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現性的特點和較其他學科更為嚴重存在的“師講生聽”的狀況看,如何實現現代化教學媒體為歷史課育人目標服務的功能,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轉變觀念。一是要轉變不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在人文學科中運用的思想或認為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太麻煩、太難的畏難情緒。二是要改變已往把現代教育技術僅僅看作是一種教學手段或教學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是社會變革的動因,而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運用,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與學的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何克抗:《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關于ME命題的論》,)。也就是說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是與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目標相聯系的。

第二,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從已經開發的教學軟件看,其設計思想基本上還是以“教”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輔助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講授,而較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設計實際上同多年來統治我們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關。這也告訴我們,教學模式不改變,僅僅是內容、手段、方法的先進,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質教育進入歷史課堂的。我們主張,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等特點和超文本、網絡特性,開發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兩者相結合的教學軟件,促進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構。

第三,因地制宜、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技術。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全市歷史學科教育技術運用的狀況是不平衡的,大致分為兩種狀況:一是以城八區為主,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得較快,有些區已經把讓青年教師掌握一種工具平臺軟件視為教學基本技能。一是以遠郊區縣為主,由于設備、條件等硬件的限制,計算機輔助教學剛剛起步,教學媒體還以投影、掛圖為主。我們主張應將教育技術發展的現實性與長遠性相結合。具體而言,一方面應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學網絡和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利用現已推出或上市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的同時,鼓勵中青年教師掌握一種工具平臺技術制作優秀的教學軟件,而市區教研中心應為實現全市歷史教師軟件資源的共享,變現今全市軟件開發“人自為戰、封閉”式的小生產模式為開放、共享的模式創設條件;另一方面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技術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四)、明確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學評價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形成素質教育機制帶有關鍵性的一項任務是解決教育教學評價問題。中學歷史學科要推進素質教育,必須改進教學評價特別是課堂教學評價。

第一,要樹立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歷史教育價值觀。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價值判斷。進行價值判斷的依據是教育價值觀。素質教育的價值觀核心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學歷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評價歷史教學,主要不是看教師是否能講,不是看學生對具體的知識記憶多少和某一次書面考試成績,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養成。

第二,要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是教育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目前,應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對評價的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在教學目標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內容,要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體現開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學內容上,要允許教師根據學生的狀況和教學的需要作靈活的處理和選擇;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鼓勵教師選擇和創造適合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提倡展開課堂討論,師生合作、生生互動,通過研討問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樹立科學的歷史觀;考察教學過程,不僅要看教師對知識結構的把握和重點、難點的處理,更要看教師如何“導學”,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上的活動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數和時間)的保證,也要有質(即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學效果,主要看學生的學習效果,看學生在課上的思維狀況和學習情緒如何,測試學生具體的學習效果怎樣。

篇3

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主要作用,是歷史課程革新的主力軍,其素質能夠影響教學的質量,而作為歷史教學資源的歷史影視資源,則直接影響著歷史教師的教學成果。一方面,歷史影視資源能拓寬歷史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完善其知識結構。目前,我國高中歷史教師不僅都受過高等教育的熏陶,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是,有的教師卻只精通某一時期的人文歷史概況或傾向于某一特定歷史環境的研究,這意味著教師對整個歷史結構認知的欠缺[2]。而歷史影視資源能有效幫助教師完善其歷史知識結構,此外,教師也可依據自身扎實的知識對歷史影視資源進行一定的歷史考證,糾正其存在的不符合史實的顯著錯誤,這不僅能有效促進歷史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還起到了對歷史影視資源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歷史影視資源能以其聲情并茂的特點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若能將歷史影視資源合理應用于歷史的實踐課堂上,就能有效提高歷史課堂的趣味性以及生動性,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與學生的聯系

首先,合理運用歷史影視資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時,就會能動地去學習。傳統的歷史學習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師通過輔助影視資源向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此外,通過影視導入歷史教學、突破重難點、銜接相關史實與最新歷史知識熱點等,能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歷史知識面[3]。其次,學生通過對史實進行一定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以及概括等一系列認知活動,以此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歷史的無法還原性和過去永久性及抽象性的知識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而歷史影視資源的形象化、直觀性等特點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再現歷史,學生因此能快速提高對歷史的感性認識并建立起歷史的思維空間,從而加深對歷史的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歷史知識。再次,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歷史都是在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因果聯系及規律性,倘若能夠全面分析歷史因果聯系以及其規律性,便能全面掌握歷史本質及揭示歷史規律。而歷史影視資源的運用能夠調動學生思維,提高他們對歷史的觀察力、綜合分析能力等,進而促進學生縱向思維及橫向思維的發展等。最后,有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如今,歷史影視資源繁多,部分影視傳播錯誤的歷史事實,并且向觀眾宣揚消極的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宣揚皇權崇拜、人治思想、奴才意識等,嚴重毒害社會文化,這給中學歷史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學生在觀看歷史影視作品時,要有選擇性地觀看并逐步養成歷史批判性思維,做到以尊重歷史史實為原則,這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和世界觀。

(三)結語

篇4

打好歷史基礎學生歷史情懷的培養要以歷史主體知識的牢固為基礎,根據中學歷史教學的特點,要求我們要科學地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如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并在此基礎上堅持以學科主干知識為載體、以能力立意為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和章節訓練,使學生掌握重大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比較鑒別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及其相互聯系。當然,我們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如何判別歷史的主干知識,教師要用現代意識和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為指導,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現實,精心研究歷史發展的主干知識,突出重點。然后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歷史主干知識的概念內涵,把握重要史實,閱讀歷史教材中相關的資料,如文字介紹、圖片反映、分析課文前言、引語、思考題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中學歷史有一個主體認識,基礎知識也才能較好地落在實處。

2深入鉆研教材

發掘人文情感歷史本身就富含深厚的人文內涵,而歷史教材則是歷史人文內涵的最有力的指引。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歷史教師依舊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看中整體的歷史知識體系,強調歷史發展的原因、意義等規律的知識,而忽視了散落在歷史各個時代中的人性的光輝和超越時代、國別和階級的精神。在教師準備教學時,應該深入挖掘教材中體現出的人性光芒,對于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有卓越貢獻的歷史人物,既要介紹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又要重視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求;對于歷史中的優秀文化,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尊重世界其他民族對人類所做出的物質文明貢獻和精神文明貢獻,培養學生形成民主、平等、寬容、責任感等為核心的人文素養,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能量。

3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活躍課堂教學歷史是一門更專注于知識素養的學科,因此學習起來學生會感到比較枯燥,因此,需要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外部環境與認知主體內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環境對有效形成意義建構有非常大的作用。就象我們在整潔、美麗的校園中介紹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要愛護環境時,學生應更能接受這一人文主義觀點一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展現個人能力的機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民主學習氛圍,這樣,學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寬容等人文精神。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增強學生主動性根據布魯納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他強調知識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該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個人的學習增強對外部認知的體驗,能夠對世界有獨特的體驗。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一種努力探索新知識、新情境的學習態度,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思考歷史問題,從中獲取新的認知感受。而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文立場,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地“體驗”中了解歷史,在“體驗”中內化升華自身的人文素養。

5增強教師的歷史責任感

提升教學水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歷史責任就是積極扮演好傳道授業的角色,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學習歷史文化知識,了解傳統的優秀文化,提升人文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首先要具備深厚廣博的學識,在教師從教之余,還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精通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拓寬專業知識面,研習專門史,了解史學最新研究動態,以此來不斷豐富學識內涵,提升自我人文情懷的塑造與培養。此外,教師還需要學習專業之外的文化知識,爭取做到口若懸河、旁征博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史學素材。

6小結

篇5

(一)使學生認識歷史規律和歷史知識初中的歷史教學是離不開史料知識的。但是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史料知識的運用一定要恰到好處。少量的史料知識無法真正達到應有的效果,而史料知識使用得過多則會出現喧賓奪主的可能。只有將史料知識運用得恰到好處,才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歷史規律和歷史的本質。例如,在對清朝末期出現的一些歷史事件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恰當地運用史料知識,使學生充分了解到清政府所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體會近代中國逐漸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發展的過程,使學生充分領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使學生充分理解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二)培養初中生對歷史的學習能力在對初中生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逐漸培養學生的時空概念,讓他們熟練地掌握正確的歷史年代計算方法以及使用和識別歷史圖表等一些基本的技能。同時,應使學生初步具備閱讀、理解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進行書面和口頭表達,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明白人類的社會是由低級向著高級不斷發展的,歷史的發展是有自身的規律的,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讓學生學會客觀地對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進行評價和認識。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教學的需求作為根據,對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史料中獲取最大限度的有效信息,并且對其進行整理、分析、歸納以及判斷,從而充分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技巧。

二、關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合理運用的建議

(一)運用史料的過程中應該以教材為主體初中的歷史教材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除了正文之外還包含了圖片、陰影文字等一些其他的組成部分,其他輔助材料還包括一些音像制品。教材中的史料知識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對其進行認真解讀,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一定的補充。但是不能一味地進行補充,課外史料知識運用得過多極容易淡化教材原有的材料,使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產生不了應有的作用。課外史料的應用目的是輔助教材的觀點,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學習歷史,進一步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二)運用史料時應該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初中時期的學生身體和心理正處在一個發育的階段,其思維方式正從具體思維向著抽象邏輯思維逐步轉換,但是有一些時候具體思維還是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時,初中生能夠很好地進行假設和邏輯推理,可以更好地去判斷推理過程本身的邏輯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同時,具體形象也會經常影響到初中生的思維,在對問題進行剖析和了解時還是會習慣性地關注表面的直接關系,或者不能夠突破感官經驗的限制對現象的本質進行了解。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決定著他們更加容易接受一些比較直觀易懂的內容,例如故事和圖片等。因此,在選擇史料時,在滿足教學內容的情況下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運用史料時應該注意教師的主導地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起著一個引路人的作用,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激發出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設計教學情景和教學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史料的收集,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合理運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質量。

篇6

兩起戰爭皆因鴉片而起,都以清政府喪權辱國為結局。它們不是孤立的,是有著內在聯系的歷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這兩課時,采用縱橫比較的方法,則能使學生對兩起歷史事件、現象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理解和認識。它有利于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理解、分析和評價歷史以及識辨大是大非的能力。這也是根據學生怎樣學來設計自己怎樣教的重要原則。

首先,這兩次,有相似之處,可把它們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兩次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第一次,是英國迫切需要對外奪取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國,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并使之合法化。所謂戰爭的導火線,僅是發動戰爭的借口。基于此,可廓清這一特定歷史現象所反映的本質問題。第一次的借口,是中國的禁煙運動,第二次的借口是“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試想,當時如果沒有禁煙運動,沒有兩起事件的發生,它們就會偃旗息鼓嗎?否。它們依然會尋找另外的借口發動戰爭。因為它們早已選中中國作為其侵略對象,蓄謀已久,戰爭遲早要爆發。

在教學中啟發學生透過歷史的表面現象,認清侵略者的本質和狡詐手段,區別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發展進程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生鑒別事物的能力,這是歷史教學應遵循的原則之一。

在這兩次反侵略戰爭中,我們試比較一下清政府、愛國官兵和中國人民各持什么態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和人民大眾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時,清政府內:道光帝驚恐萬分,派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琦善妥協,奕山投降,牛鑒臨陣脫逃,后來簽訂了屈辱的中英《》、中美《》、中法《黃浦條約》。愛國官兵和廣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關天培、葛云飛、陳化成等英勇犧牲。第二次時,清政府不作認真的戰爭準備,完全寄希望于俄美兩國“調停”。當英法聯軍攻占天津后,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最終簽訂了《》、《》、《》等。與此相對照的是,南海、番禺兩縣幾萬人民成立團練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臺的士兵開炮打擊入侵者,大沽人民冒著槍林彈雨,給戰士送餅送面。

我們再分析一下戰爭的性質、結局、戰敗的主要原因。這里應指出的是,兩次對于中國人民來說,都是反對外來侵略的正義戰爭。英、法、美等國是侵略者,是非正義的,而中國都是戰敗國。正義之師折旗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經濟和軍事落后,經不起洋槍洋炮的打擊,亦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戰勝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鑄成民族的奇恥大辱。

那么,給中國造成的影響又如何呢?戰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戰后,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巨大權益:中國領土喪失,中國遭破壞;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源源不斷地傾銷中國市場,中國經濟遭到扼殺。中國從此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除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更加尖銳外,還增添了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中國人民被迫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雙重革命任務。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再將《》、《》聯系《》加以比較分析,可以進一步認清列強們得寸進尺的強盜嘴臉和清政府步步退讓的腐敗無能。

篇7

教師必須要透徹的理解課改并從體系和結構上進行把握。這是進行課改的前提和基礎。教師需要明了知識的內涵及發展變化,且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讓學生迅速建立這種知識體系的運作策略;同時還要能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進行結合。教師還必須具備高于學科知識的更廣闊的知識儲備。教師要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這次課改中,將推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作為了重要的任務。先進的教育方式是先進教育觀念的重要表現方式,而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學方法除了受觀念的影響外還與教學內容是密不可分的,當科學技術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變化使得教學內容不得不作相應的調整與改革的時候,教學方法也面臨著必須變革和創新的時代要求。新課改還要教師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轉變。課改的核心任務和成功與否的顯著特征就是學生是否完成了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以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前提的。過去我們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灌輸—接受為主,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主要是以聽講—背誦—練習—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為主,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扼殺學生的創造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由于過去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視。

2.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

新課改下歷史教材難度降低淡化知識體系,所以每課的導入新課環節都將以學生生活相關問題作為切入點。從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情景進入學科內容的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種切入點可以由教師依實際情況設疑導入,學生在掌握、體驗環節按課標要求,而教師則圍繞課標和探究主題精講史實,指導學生掌握歷史概念、歷史事件和線索的方法。同時,師生要在歷史情景中體驗、強化應有的情感態度并升華為一定的價值觀念。而合作探究環節是通過全班或分組圍繞主題在一定組織形式下展開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自己學會研究和解決問題。教師一方面充分發揚課堂民主,另一方面又適時啟發引導,把握整個教學活動節奏。對學生的答案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對知識點小結。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行分組討論這樣做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渠道獲取史料的積極性,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基本原理分析、評說歷史問題的能力,掌握課標中的相關知識點,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辯證史觀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全面達成三維教學目標,強化學生愛國情感與智慧。同時學生由原來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式的學習。但是在目前的歷史課改實踐中還存在著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目前我們手中所掌握的資料極其有限,而且有不少的還是以前老教材的翻版。這種情況會制約我們的課改進程,讓我們的課改教學存在一定的脫節。相信隨著網絡技術在課改中的應用,會讓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久。

3.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應該如何去做

篇8

重視不夠,應付式的教學心態導致“高耗低效”。當前一些農村初中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都普遍認為歷史不是主科,沒必要投入過多的精力去進行教學和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學習的努力程度。以筆者所任教的初級中學為例,在開展歷史教學過程中,有時教師和學生對上歷史課都顯得過于隨意放松,或多或少地存在應付的心態。而現在一些影視作品如《宰相劉羅鍋》《康熙王朝》《步步驚心》《鐵齒銅牙紀曉嵐》等,以其直觀形象的模式,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導致他們對歷史文字失去興趣,進而影響到歷史教學,而目前很多歷史劇雖然情節極具吸引力,但卻隨意改變史實、生編硬造,對學生產生了嚴重的誤導。有些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竟然拿出電視劇中的情節反駁教學內容,而教師則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說服學生都要花費很多時間。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端正態度、重視歷史,激發學習興趣,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缺乏創新,因循守舊的教學模式導致“高耗低效”。當前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基本還沿襲傳統模式,還是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教師深怕講得不夠透徹深入,課堂教學基本是照本宣科滿堂灌,很少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如有的教師在教學《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前給出問題讓學生思考:1.西域的含義是什么?2.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時間、目的、結果是什么?3.絲綢之路的路線是什么樣的?4.張騫出使西域在路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5.絲綢之路的開通有哪些歷史和現實意義?結果,教師只給了學生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開始分析講解了。而教學內容有幾個頁面,看完一遍也要用些時間,又怎么能立即解決五個問題呢?于是,學生在沒有通讀文本的情況,只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授,根本沒有自己學習思考的時間,這種教學模式,教師白勞累不說,而且還抑制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使歷史教學變得毫無生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流于形式,濫用討論的課堂教學導致“高耗低效”。新時期倡導“探究與討論”的教學理念,但有的教師卻誤解了這種理念,變成純粹為了討論而討論,一上課,就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布置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搞得整節課熱熱鬧鬧的,根本談不上教師的主導作用,討論的質量也無從保證。如有的教師教學《和同為一家》一課,老師只用幾句話介紹一下課文內容,就提出了討論題:如何認識“和同為一家”?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組展開自由討論,學生完全處于放任松散的狀態,而老師自己則坐在一旁成為局外人。半節課后,對學生討論的結果,教師也沒有明確的態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接著就布置學生做課后練習題。這樣一節歷史課,如何談得上有什么效果。缺乏指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導致“高耗低效”。初中歷史教學為何一直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主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教師的學法指導不到位,學生沒有掌握應有的學習方法,沒有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主要反映在:一是大多數初中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而學校每周只設置兩節歷史課,上課時間少,而在課外,學生也很少主動去學習歷史,所用的學習時間不多,加上興趣不大,自然學習能力不強;二是大多數初中學生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因為歷史教師普遍比較注重講解傳授,授給學生的是“魚”,而不是“漁”,大多數學生只是用“記”和“背”來學習歷史,學習效果自然也就事倍功半。

二、有效提高當前農村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以激發興趣為導向,促使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提高效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當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原有的學習情感被調動,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快樂地學習歷史、學好歷史。一是導入激趣。一節歷史課能否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因此要講究導入藝術,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懸念導入,如學習《與同學們談歷史》這一課時,設疑導入:“同學們,在歷史上,秦始皇、劉邦、曹操、諸葛亮分別是什么時期的人物?他們又是什么樣的人呢?”引出了學生的興趣,教師點評學生的發言后,直接導入新課;也可以視頻導入,如在學習北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容時,可播放一段清明上河圖的視頻,以生動形象的影像引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古詩導入,如學習文天祥抗元的內容前,播放《過零丁洋》這首詩,用文天祥悲壯激昂的愛國精神感染學生,讓學生帶著感動進入新課的學習。二是說圖激趣。歷史教科書插圖多,直觀性強,形象生動,借助插圖講解歷史內容,能有效引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如講述《商鞅舌戰守舊群臣》,讓學生了解到商鞅作為改革家的氣魄和才華,懂得改革的不容易,他響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變法口號,駁倒了保守派,讓秦孝公最終決定:“商鞅說得對,就按商鞅說的去辦”。繪聲繪色地講述配圖,吸引學生,他們的學習興趣自然高漲。三是情境激趣。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巧妙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觸動,更能激發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一課時,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為了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教師可生動講述“張騫帶著100多人出發,被匈奴兵抓住拘押十幾年,得以逃出并找到大月氏,返回漢朝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終于和另一個人回到了長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境,讓學生為張騫的命運時憂時喜,深深地被張騫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從而由衷地生發出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二)以突出學生為根本,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高效率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在了解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初步理解歷史問題的價值和意義,并嘗試體驗探究歷史問題的過程,通過搜集資料、掌握證據和獨立思考,初步學會對歷史事物進行分析和評價,并在探究歷史的過程中嘗試反思歷史,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一要給學生充裕的學習時間。讓學生深入地學習課文,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初步理解歷史問題的價值和意義。學生有了疑問,教師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尋找答案,體驗探究歷史問題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學習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二要營造寬松自主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歷史學習活動,千方百計地為學生營造寬松自主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充分體驗到學習歷史的快樂,將教師的“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形成獨到的見解,發展學習個性,提高歷史學習水平。

(三)以強化交流為紐帶,促使學生在思考探究中提高效率

歷史教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學生、教材在平等的基礎上,以學習歷史知識為目的、以歷史教材為中介,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多維度交流,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目的。為此,教師要善于營造和諧的歷史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展開平等互動的學習交流。如請學生對“岳飛抗金”提出自己的評價意見。大多數學生認為“金對南宋的騷擾,造成了南宋社會混亂、人民流離失所。岳飛抗金是正義的,阻擋了金軍的進攻,保衛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有些學生則認為“岳飛抗金是負面意義多于正面意義,原因是維護了腐朽的南宋統治,阻礙了金滅南宋的步伐,使祖國長期處于分裂對峙局面,如果南宋不戰而降,金很快就會統一全國,這樣就能避免戰爭,百姓免遭戰亂之苦。”在學生激烈辯論之后,教師適時點撥:“評價歷史人物的關鍵,是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很快,學生形成了共識,歸納出“岳飛抗金,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正義的。”師生在互動中充實了學習歷史的體驗,實現心靈的溝通和碰撞。

(四)以學法指導為基礎,促使學生在注重方法中提高效率

篇9

(一)歷史故事的選取應該立足課本,參考教學計劃,滿足學生需要掌握的課本知識點的訴求

歷史教材是學生和老師掌握的第一手資料,任何形式的拓展都應該以課本為基礎,不能脫離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最好緊扣課本重點和難點。例如在講述春秋戰國歷史時可以穿插“尊王攘夷”、“臥薪嘗膽”“秦趙‘長平之戰’”等,運用生動傳神的歷史故事將難點重點剖析清楚,從而利于學生理解,活躍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量。

(二)歷史故事的內容應該積極向上,通俗易懂,生動活潑

初中生正是處于好奇心極強的階段,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追求心理,選擇一個內容有趣的歷史故事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情感共鳴。因此,老師應該和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在選擇歷史故事時要基于他們的興趣愛好,這樣也是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能幫助他們快樂成長,傳達一種健康向上的情感。我記得曾講述過司馬遷寫成千古名著《史記》的故事,讓學生感悟司馬遷的這種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并引導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三)歷史故事的選用要滿足真實性原則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圖書記載了很多有爭議或負面的歷史故事,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建造是一個不小的沖擊。為此,需要廣大基層教師對引進課堂的歷史故事的可讀性和真實性進行有效的辨別,盡量選擇歷史依據充實并且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歷史故事。

二、講課中歷史故事的運用

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的應用中要以故事講人物,以人物講事件,以人物和事件來串講歷史,將學生帶入到歷史的時間長河中,經歷一場奇幻的旅程,讓學生置身于歷史環境中去把握歷史時間的過程和前因后果以及其所產生的影響,從歷史學習中獲得知識和樂趣,感悟歷史給我們帶來的厚重感。

(一)鼓勵學生積累、講述和交流歷史故事,活躍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漸漸退出講臺,給學生留更多的發揮空間,讓他們去將自己所了解到的歷史故事分享給大家,這樣就從教師掌握主動權過渡到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了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和探求知識的渴望。例如在講關于明清文化的知識點時,我先將我國四大名著中的一些經典故事匯總在一起,然后讓班上的同學一起討論交流,探討四大名著思想內涵的藝術表現形式。同學們經過激烈的討論分析出很多有用的知識點,同時提高了他們的藝術鑒賞能力。

(二)教師在課堂中要扮演好角色,激起學生學習欲望

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好度,除了留給學生空間,教師還要收集有效的歷史素材,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些對學生的知識拓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選擇在課程開始講歷史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進入教學課題,加深印象,便于學生接受。教師也可以選擇在課程的中間穿插歷史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到理論性較強、較為抽象的歷史知識,以故事來突破重難點,便于學生消化理解。研究表明,學生在一節課進入10到20分鐘后就會產生注意力分散游離現象,在這個時候,如果教師穿插一個歷史故事,便可以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使學生的注意力又集中到課堂上。教師還可以以歷史故事作為課程的結束,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課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師的教學中,常常出現草草收尾的現象,這樣會使整堂課功虧一簣,如果以故事的趣味性結束一節課,給學生帶來意猶未盡之感,假如再留下一兩道思考的問題,或設置一個懸念,更會給學生新鮮感,滿足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展現歷史故事場面

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一些影像資料,讓學生從形象、生動、直觀的影像中了解更加真實的歷史,融入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比如在學漢朝歷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觀看《漢武大帝》中的某些精彩片段,了解他開創漢朝新紀元的一些舉措,學習他的雄才偉略,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通過多媒體展現的歷史故事,形成一些歷史事件概念,然后通過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研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在觀看歷史影像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理解歷史的能力,也鍛煉了歷史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優化教學過程,改變以前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篇10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多角度拓展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們可以采取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教師可以講點課外知識,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講點有趣的典故,以引起學生思考;講點歷史變化的原因;通過歷史故事會讓學生自己講述歷史;組織學生編歷史劇等。這樣可使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積極思考,從而迸發出思想的火花。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都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走進歷史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如身處歷史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走進歷史情境,體驗人物心靈,思考歷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形成“言之有據,論者符實”的科學態度以及“理解偏見,容納悖論”的人文精神。

二、建立新型師生關

系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被動地服從。這種師生關系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師生關系緊張,有時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和學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第一,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是朋友,教師和學生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師生關系。”第二,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學生和教師之間無論在課上還是下課都應該是互動交流、平等的關系,而不是管和被管的關系。首先,教師對學生必須做到一視同仁,堅信只有不努力的教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其次,教師一定要主動創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加強彼此之間的信任感。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誰都會犯錯,何況是在學習階段的學生。面對犯錯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充分信任教師,走進他們的心里,了解他們在學習上的困惑和難點。只有師生之間構建起了平等交流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教授的知識。最后,教師一定要經常激勵學生,讓他們有進步的動力。如此一來,學生就會漸漸產生學習的興趣,樂于學習。在這種狀態下,教學任務就可以更加輕松地完成。第三,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改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三、做創新型歷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