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的起源范文

時間:2024-04-02 18:0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競技體育的起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競技體育的起源

篇1

[關鍵詞]原始經濟體;經濟流;經濟流剩余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19

[中圖分類號]f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3)08-035-06

筆者曾在“我的經濟現象整體觀”(參見《時代經貿》2011年9月)一文中,明確提出對經濟現象進行動態的整體性觀察的理論主張,并從一個完全不同于西方經濟學的獨特視角,以人類祖先的生存行為現象為觀察起點,引出“轉換”與“吸收”兩大功能,進而得出“原始經濟體”的理論抽象,還對原始經濟體進行了深層功能結構分析。本文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就原始經濟體的體外環境及其成長進化問題做出理論描述。

經濟體是一個功能體,視之不見,搏之不得,不包含物質、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因此,現象世界中包括人體在內的一切要素,均應被視作原始經濟體的體外環境。

1 原始經濟體的體外環境

1.1 人體

原始經濟體的體外環境,可區分為人、社會、大自然3個層次。人,是經濟體得以存在、成長和進化的決定性的、第一層次的體外環境,直接與經濟體相關聯。一物是否為有用之物,完全是相對于人體而言的。現實世界中不存在任何不是相對于人體的有用之物或無用之物。

同樣是作為經濟體體外環境的社會和大自然,無論其結構如何復雜、規模如何龐大,都無法直接與經濟體發生作用,它們都只能通過人的行為來間接地作用于經濟體。

人的行為是經濟體體內功能得以實現的唯一途徑。如果沒有人及其維持生存的行為,便無所謂經濟體的存在;沒有人的成長,也無從談起經濟體的成長;沒有人的進化,也便沒有經濟體的進化。要深入了解和把握經濟體,必須要首先了解人。

人,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復雜的生物。人對自身的了解,并不比對外在世界的了解更多。甚至于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人類自己還仍未完全確認自己的祖先。但經過幾代人類學家一百多年的努力,人類對自己祖先的認識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深度,現在人類學家們幾乎可以確認:人類的祖先是300萬年至400萬年前,用雙腿從某種“神秘境界”里“走”出來的。中間經歷了4次身體結構上的變化:南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我們無力對人類的進化過程做出更為詳盡的描述,現僅就與經濟體相關聯的人的一些基本屬性,做一個歸納。歸納過程別注意到要將迄今為止人類所認識到的自己的最早祖先南猿也包括進來。

我們把人的構成區分為2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6個要素,即眼、耳、鼻、舌、身、意;第二部分,包含也6個要素,即見、聞、嗅、味、觸、識。

包含在這2大部分中的所有要素,并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眼見一體、耳聞一體、鼻嗅一體、舌味一體、身觸一體、意識一體。

眼見一體,以眼為體,以見為能;耳聞一體,以耳為體,以聞為能;鼻嗅一體,以鼻為體,以嗅為能;舌味一體,以舌為體,以味為能;身觸一體,以身為體,以觸為能;意識一體,以意為體,以識為能。

眼、耳、鼻、舌、身歸于人的肌體;見、聞、嗅、味、觸歸于人的體能。肌體在意識的統領下發揮出體能,形成人的行為現象。

識,是人在面對外在世界時所表現出來的感覺、印象、記憶、判斷、思維、想象等活動的能力;意,則是這種能力的來源。

遠古人類祖先的意與識,在原始生存環境與生存方式的限制下,是渾然未分的,處于蒙昧狀態。其生存活動中的行為動機,與其他動物沒有本質區別,完全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隨著人類的進化,本能將逐步為欲念所取代,蒙昧將逐步為智能所取代。

與經濟體體內功能相聯系,意及意識統領下的人的肌體,是在生存行為中發揮吸收功能的基礎和前提;識及意識統領下的人的體能,則是在生存行為中發揮

換功能的動力來源,見圖1。

隨著肌體、體能、意識的成長與進化,體現在經濟體中的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也將隨之成長和進化。可以這樣來形容:體能、識是經濟體之“父”;肌體、意是經濟體之“母”。為便于與經濟體相對照,我們將人的肌體、體能、意識,統稱為“人體”。

1.2 種群

社會,是經濟體第二層次的體外環境,也是經濟體存在、成長和進化的必備環境。但它永遠不會成為經濟體的直接環境。無論人類社會形態進化到何種程度,無論今后經濟體的結構方式會變得多么復雜多樣,人體是經濟體的直接環境,這一點是始終不能改變的。

但社會又是人體賴以生存、成長、繁衍和進化的直接環境,是要對人體發生直接作用的。因此,社會對經濟體的作用是通過人體間接地得以實現的。

與原始經濟體相對應的社會環境是最原始形態的人類種群。這里,需要強調遠古人類祖先種群的2個特征:①種群內部男人與女人的對立。這種對立,是人體種群得以延續的前提,也是人類社會制度現象產生的根源。因為,人類社會制度現象,其本質含義就是確定人體與人體之間的區分,男人與女人則是種群中人體與人體之間的最初的區分。②種群與大自然的對立。這種對立是種群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人類社會文化現象產生的根源,見圖2。

制度現象、文化現象,特別明顯的是其中的科學和技術現象,反過來作用于人體,通過人體又作用于經濟體,促進著經濟體的成長與進化。

1.3 大自然

大自然是經濟體最后一個層次,也是最為廣大、最為基本的體外環境。以經濟體為本位,大自然首先是指日、地、月系統。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也都應當包含在大自然的概念之中。大自然與人體、人類社會一起提供了經濟體賴以存在、成長和進化的全部資源。

可將蘊含于經濟體體外環境中的全部資源歸結為3個基本要素:

第一種,是可以看到、聽到、嗅到、嘗到、觸到的以固體、液體和氣體形態占有一定空間和質量的東西,譬如山澤之中與人類祖先的生存直接相關的動物、植物、水、土、石、空氣等,我們將其統稱為物質資源。

第二種,是通過各種方式直接釋放出來的或者是可以間接地獲得的做功的能力。譬如發自于天空的風雨雷電和來自于太陽的光線,以及來自于地下的熱量等,我們將其統稱為能量資源。

第三種,是蘊含于整個宇宙的信息資源。信息,20世紀才為人類所認識;關于信息的本質,說法也莫衷一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信息是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著的,區別于物質與能量,并與之相并列的第三種存在。

本文將信息定義為:人體所獲得的關于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的減少。不確定性減少得越多,信息量就越大。兩棵果樹,這棵樹上果子多些,另一棵樹上果子少些。第一次在另一棵樹上吃到少一些的果子;第二次,在這棵樹上吃到多一些的果子;第三次就會再次來到這棵果樹下。果子所處方位的不確定性在減少。

大自然無法直接與經濟體發生關聯,與社會環境一樣,也必須通過人體才能發揮出對經濟體的資源保證作用,見圖3。

資源,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資源,正如前面所討論的,指的是經濟體體外環境中所蘊含的全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狹義的資源則是指作為人類生存行為直接獲取對象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對于一個給定的經濟體,如果說廣義的體外資源是廣大或無限的,那么,其狹義的體外資源就總是有限的了。

與遠古人類祖先生存狀態相伴隨的原始經濟體,其狹義上的體外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既不包括能量資源,也不包括信息資源,只包括物質資源中極小的一部分,其全部內容也僅限于生長于山澤大地之中的、可供直接食用的瓜、果、魚、獸等動植物資源。

2 經濟流

2.1 經濟流的概念

人類祖先要維持生存,就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連續不斷地重復其“摘吃果子”、“掘嚼根莖”、“擒食鳥獸”等進食行為。原始經濟體體外環境中的資源要素,在加入人類祖先重復不斷的進食過程,從而也是加入原始經濟體體內功能重復不斷的實現過程之前,本是一種與經濟體無關的游離狀態下的存在。一旦通過人體的行為被加入進來,處于游離狀態的資源要素便會沿著兩種功能相互作用所規定的方向,形成一股有序的流動。

我們將被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重復不斷的實現過程

納入經濟體而形成流動的體外資源,稱為經濟流,見圖4。

2.2 主流與潛流

原始經濟體的經濟流可區分為2個層次。原始經濟體是以可供人體直接食用的瓜、果、魚、獸等動植物資源為其直接轉換與吸收對象的,因此,狹義資源上的物質流是原始經濟體體內經濟流的主流。然而,伴隨主流一同被納入原始經濟體而形成流動的,還要包括部分其余的廣義資源上的物質流,以及能量流和信息流。這部分經濟流,并不與人體的行為目的直接關聯,而是處于一種不為行為主體所知的潛藏的狀態,因此可稱之為潛流,見圖5。

經濟流中包含潛流,這一點是由經濟體結構規模與結構形式的有限性與體外環境結構規模與結構形式的廣大性和復雜性所決定的。蘊含于規模廣大的體外環境之中的各種資源要素,其結構方式要遠遠復雜于經濟體的功能結構。物質、能量、信息在體外環境中本是一種難以分解的混合狀態下的存在,當狹義上的資源要素以主流身份被納入經濟體時,能量流、信息流以及廣義資源上的物質流也必然潛藏其中。

2.3 經濟流的流向

如前所述,在本文的圖示法中,轉換為先,位于經濟體的右側,朝向經濟流的來源;吸收為后,位于經濟體的左側,背向經濟流的來源。在這種結構關系中,轉換好似一面法力無邊的“魔鏡”,突然將體外資源要素的游離之“魂”,化為一股有序的“流”,攝入經濟體體內,再拋向吸收的“胃囊”。經濟流的流向與轉換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與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則是相反的,見圖6。

2.4 經濟流的冷與熱屬性

流經經濟體的經濟流,要經受經濟體體內2種功能的同時作用。從轉換一方看,體外資源逐步由無用之物變為有用之物的過程,正是其原有的外部形態及內在結構不斷發生著改變、分解或釋放的過程;從吸收一方看,體外資源逐步以有用之物被耗費或吸收的過程,則是其處在不斷釋放、分解和改變過程中的外部形態及內在結構又在不斷消失或隱沒的過程。經濟流在轉換與吸收的功能作用下,亦生亦滅。我們比喻地稱:處于轉換功能作用之下的經濟流具有“熱”性;處于吸收功能作用之下的經濟流具有“冷”性。

經濟流的冷熱屬性變化,直接體現著經濟體體內功能的區分,因此也可以說,轉換功能具有熱性,吸收功能具有冷性,見圖7。

在原始經濟體中,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是緊密合一的。因此,流經其間的經濟流,在同一瞬間既要表現出熱性,又要表現出冷性。除非是轉換與吸收之間發生了實際分離,否則,經濟流冷熱屬性的變換并不會表現為經濟體整體上的冷熱更替。

為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從觀念上將轉換與吸收做一個暫時的分離,使兩種功能各歸其固有的結構方位。假想:有一股經濟流正非常緩慢地以極為松散的粒子狀態流經經濟體。

當有一顆經濟流的粒子流經白框時,見圖8,黑框中是空的,這意味著轉換功能正在發揮作用,吸收功能處于關閉狀態。此時,經濟流呈熱性,或稱經濟體呈熱性。

當這顆粒子流經黑框時,見圖9,白框中是空的,這意味著吸收功能正在發揮作用,轉換功能處于關閉狀態。此時,經濟流呈冷性,或稱經濟體呈冷性。

伴隨著這股經濟流的持續流動,經濟流將會發生“熱轉冷”、“冷轉熱”,往復不斷地交替變換。經濟流密度越大、流速越快,冷熱交替的頻率就會越高。冷熱交替的頻率高到一定程度,經濟流既要呈冷性,又要呈熱性,結果就是動態的冷熱均衡。

我們將這種冷熱均衡狀態,稱作經濟流呈中性,或稱經濟體呈中性,見圖10。

轉換與吸收,一體兩面;經濟體、經濟流與行為現象,三位一體。轉換、熱性、動,三者相對應,為一面;吸收、冷性、靜,三者相對應,為另一面。

轉換功能起作用的時刻,正是經濟流呈熱性的時刻,同時也正是生存活動中的行為現象表現出動的特征的時刻;吸收功能起作用的時刻,正是經濟流呈冷性的時刻,同時也正是生存活動中的行為現象表現出靜的特征的時刻。

因此,經濟體的功能結構、經濟流的冷熱屬性和行為現象的動靜特征,完全可以統一起來加以描述。當我們描述經濟流的冷熱屬性的時候,也就是描述了人體行為的動靜特征,同時也正是在描述經濟體的功能結構。

2.5 經濟流剩余

源自經濟體體外環境,包含著主流、潛流兩個層次和物質、能量、信息3個要素的經濟流

,在流經經濟體之后,有2個而且僅僅是2個去向:①被徹底轉換與吸收,留存于人體之內,消失于經濟體;②因無法進一步被轉換與吸收,而被排出人體,留存于人體之外。被排出人體的經濟流,同時也可視為被排出經濟體。

留存于人體之內的經濟流,將直接形成人體,維持人體的存在、成長和進化;留存于人體之外的經濟流,將會直接造成人體周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又將會反過來間接地造成人體的變化。我們將第二個去向的經濟流稱為經濟流剩余,見圖11。

經濟體作為功能體,本是一個無形的存在,其自身并不含有、也從未留存資源要素中的任何因子。因此,作為經濟體功能實現產物的經濟流的實體,并非果真是留存于經濟體之中,而是留存于經濟體的體外環境之中,即留存于作為生存行為主體的人體之內或人體之外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之中。

但經濟體體內功能的實現過程與人體的行為過程卻是同步進行,毫厘不差的,因此,完全為人體所吸收,留存于人體的經濟流,可視為形成人體,而消失于經濟體;被人體所排出經濟流,也可視為是被經濟體所排出。

經濟流流經經濟體之后會產生剩余。這一點,與經濟流中包含主流與潛流的道理一樣,也是由經濟體體外環境結構規模及結構形式相對的廣大性和復雜所決定的。假如經濟體的結構規模及結構形式與體外環境完全吻合,則根本就沒有轉換與吸收體外資源的必要。經濟體體外環境中處于復雜的、混合狀態下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在經濟體體內功能的作用下,化作經濟流之后,一部分得到了徹底的轉換與吸收,留存于人體;沒有得到轉換與吸收的部分,則要被排出人體,同時也可以看作是被排出經濟體,形成經濟流剩余。

2.6 剩余的構成

經濟流區可分為主流與潛流2個層次,進一步還可以區分為狹義資源上的物質流、其余的廣義資源上的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4個構成。

狹義資源上的物質流,即大自然直接賜予的可食用之物,經過經濟體轉換與吸收的部分,以化學能或生物能的形式留存于人體之內;未能轉換與吸收的部分則主要以糞便或體熱的形式被排出人體,同時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經濟體,成為經濟流剩余。

在人類祖先謀求生存的活動中,奔跑時無意中碰到的石塊,攀爬樹木時無意間觸動或折斷的樹枝等,以及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人的肌體的各種活動本身,都應被視為經濟流的構成部分,它們是廣義資源上的物質流。顯然,這部分物質流是不能被原始經濟體進一步轉換和吸收的,因而要被排出人體,同時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經濟體,成為經濟流剩余。

一只果子或一塊獸肉,當其被納入經濟體而成為轉換與吸收的對象時,其生長和成熟過程中所轉換與吸收的太陽能、化學能等等,此時都具備著被納入經濟體而形成流動的含義,此即所謂能量流。此外,日復一日的奔跑、攀爬等覓食活動本身就是一個能量的轉換和流動過程,因此,也應一并被視為能量流。能量流,除被人體吸收的部分之外,剩余的部分均以熱能的形式被排出人體,同時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經濟體,成為經濟流剩余。

與我們關于原始經濟體的理論描述相聯系,在摘吃果子這樣簡單的行為過程中,也包含著信息的流動。我們的那位祖先起初并不知道哪里有果子可摘。經過一番尋找,才來到一棵果樹下。在整個過程中,通過感官所感知的一切,已經作為“印象”或“經驗”留存于他的記憶之中。下一次餓了的時候,他會很快找到這棵果樹。沒有找到這棵果樹之前,這棵果樹的方位對他來說是不確定的,現在這種不確定性大大地減少了。這就是信息在流動。由人類遠古祖先穴居的山洞通往果樹的那條蜿蜒小路,就是信息流經的“印跡”。

與物質流和能量流的一個重要的區別是經濟流中的信息流是沒有剩余的。人類祖先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存活動中,通過感官和心智所體察到的一切,都意味著相對于他來說的環境中的不確定性的減少,都將以印象、記憶、經驗、知識的形式日積月累地留存于意識之中。即使會有所遺忘,而遺忘本身就是一種意識現象。因此信息是不能被排出人體而留存于人體之外的。

經濟流剩余由物質流剩余和能量流剩余2部分構成,不存在信息流剩余。可以對經濟流剩余做一個歸納,見圖12。

3 原始經濟體的成長與進化

在我們的描述中,轉換與吸收是一個相當廣泛的功能存在,不難看出,關于原始經

體的描述,只要稍加改動,同樣也適用于其他動物,甚至是植物的生存行為。但必須牢記:我們所描述的原始經濟體,其最直接的體外環境是遠古人類祖先的人體,而不是其他動物或植物。其他動物和植物均被視為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質資源,都是相對于人體而言的有用之物。

原始經濟體是針對遠古人類祖先單個人體的生存行為所給出的一種功能描述。無論是其結構規模,還是其流量規模,都取決于單個人體的胃口容量,是十分有限的。這種原始的轉換與吸收所能夠推動的經濟流,其主流是物質流,并且僅限于大自然直接賜予的可食用之物。

人類祖先生存于種群之中,這種社會結構是十分松散的,至少在覓食過程中,他們是單獨行動的。在通往未來經濟生活的大道上,人類祖先總是群體出發,又分頭行動,各自頭頂一點“黑白閃爍”的原始經濟體之光。

此消彼長、冷熱更替、動靜有常的經濟體,是這樣一種功能體:其自身不包含物質、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卻帶來了物質、能量、信息的循環流動;其自身是物質、能量、信息循環流動的必經之路,物質、能量、信息卻未在其中有一絲一毫的留存。“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①。經濟體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伴隨著經濟流的累積,造成了包括人體在內的體外環境的變化。

經濟體體外環境的變化,首先是人體的變化。人體的變化集中表現于其生存能力的增強。原先需要花費許多精力四處尋找果子,如今早已知道果子生長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摘到更多更好的果子;原先只能吃到一兩種果子,如今早已知道還有哪些種果子也可以食用;原先吃不到或只能吃到野獸的生肉,如今發現偶爾拾到的被野火燒熟了的獸肉更加可口。人體與大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范圍和深度在擴大和加深。所有這些都意味著肌體、體能、意識的成長。人體的成長又會反過來造成原始經濟體中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的增強。原始經濟中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的增強,意味著原始經濟體在成長。

因為人體在成長,所以原始經濟體必然要成長,但其成長不是沒有限度的。在原始經濟體的成長過程中,要受到來自5個方面的約束。

第一個約束:結構規模的有限性。人類祖先的肌體、體能是有限的。這集中體現為其胃口容量的有限性上面。盡管人體與大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范圍在擴大,但一次進食所能夠轉換和吸收的食物數量畢竟有限。

此外,人類祖先的意識也是有限的。在遠古生存環境和生存方式下,尚未完全脫離動物界的人類祖先除了直接覓食以外,其余的一無所知。人體的肌體、體能、意識的有限性,決定了原始經濟體結構規模的有限性。原始經濟體本身無法突破這種局限,因此,在本文的圖示法中,用以表示原始經濟體結構規模的由黑白兩色所構成的方形面積的大小,在經濟體的成長過程中,始終是不能改變的。原始經濟體的成長不表現為圖形面積的擴大。

第二個約束:原始經濟體體內的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兩相對等。無論原始經濟體成長到何種程度,絕不會出現轉換大于吸收或吸收大于轉換的情況。表現在圖形上就是分別代表兩種功能的黑色面積與白色面積,始終是相等的。

第三個約束: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在原始經濟體體內的結構方位固定不變。轉換為先,永遠朝向經濟流的來源;吸收為后,永遠背向經濟流。不可互換。表現在圖形上,就是代表轉換功能的白色,始終位于圖形的右側;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始終位于圖形的左側。

第四個約束: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相反,即兩種功能的效用各自由大至小的變動方向是相反的。表現在圖形上,就是轉換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右向左,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左向右。箭頭的方向不可改變。

第五個約束:轉換與吸收二體合一,不可脫離。一旦脫離,則意味著經濟體的消失。表現在圖形上,就是分別代表兩種功能的白色和黑色,始終是連接在一起的。

原始經濟體的6個屬性:規模有限、功能對等、先后有別、方向相反、二體合一、此消彼長,在原始經濟體的成長過程中,前5個屬性都不可能發生變化,唯一能夠發生變化的,是兩種功能之間的相互消長關系。

在前面的描述中,我們曾假定兩種功能的相互消長呈線性變化,現在我們仍保持這個假定,通過圖形來推演原始經濟體成長的整個歷程,見圖13。

由體內功能增強所帶來的原始經濟體的成長,并不表現為圖形中黑

白兩色乃至整個方形的面積的增大,也不表現為兩相對等、先后有別、方向相反、二體合一這些屬性的任何變化。而是僅僅表現為:伴隨著經濟流的持續流動和循環累積,兩種功能相互消長關系的變化。消長關系變化的結果,是兩種功能在原始經濟體中的地位關系的改變。

在最初狀態下的原始經濟體中,能夠被轉換與吸收的食物種類和數量是單一而有限的,人類祖先沒有進行食物選擇的自由,原始經濟體的體內功能極為有限,兩種功能的地位關系是:吸收完全從屬于轉換,轉換完全決定著吸收。表現在圖形中,就是代表轉換的白色完全處于上方,代表吸收的黑色完全處于下方,參見圖13-0。

伴隨著體內功能的增強,能夠被轉換與吸收的食物數量和種類在逐漸擴大,此時,人類祖先開始獲得更多的食物,并可以有選擇地進食。吸收對轉換的依賴程度開始降低。轉換與吸收的地位關系開始發生改變,各自朝著相反的方向轉化。轉換功能的支配地位由此開始逐步讓位于吸收功能。表現在圖形上,就是原先處于上方的代表轉換的白色,逐步讓位于原先處于下方的代表吸收的黑色。這就是原始經濟體成長的全部含義。

原始經濟體的成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可將其劃分為6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里,體內的功能結構都處于不同形式的平衡狀態。圖13顯示出7種平衡狀態。

圖13-0中,轉換功能完全處于上方,吸收功能完全處于下方。這表明吸收完全由轉換來支配。我們把這種平衡狀態稱為原始經濟體的“初始平衡態”。在初始平衡態下,食物種類單一,數量有限,人體之外不存在選擇機會。此時,經濟體所體現出來的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是極為微弱的,屬于經濟流累積的初期。前面那位人類祖先的第一幅進食圖景,參見(“我的經濟現象整體觀”,馮力,《時代經貿》,2011年9月,圖2),可近似地看作是處于此種狀態。從生存活動中的行為現象上,觀察不到明顯的階段性區分。此時的人類祖先,嚴格地講,遠沒有具備人的本質特征,是蒙昧狀態下的生存本能在支配著人體的生存行為。

圖13-1和圖13-2所顯示的平衡狀態,稱為“對等過渡平衡態”。圖13-1顯示出經濟體開始成長。此時,人類祖先的覓食能力有所提高,與時同時,經濟體所體現出來的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也有所增強。在這種增強的同時,吸收功能的地位有所上升,吸收不再完全為轉換所支配。在圖13-2中,吸收的地位進一步上升,轉換的地位進一步降低。“對等過渡平衡態”下,由于食物種類增加,人體之外開始出現選擇機會,但人體之內尚無選擇意識。

圖13-3中,轉換與吸收之間的地位關系完全對等,這也是整個過程中唯一的一次地位對等的機會,稱為“對等平衡態”。“對等平衡態”下,食物種類的多樣化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人體之外存在著足夠的選擇機會,人體之內的選擇意識即將生成又尚未生成。

圖13-4和圖13-5所顯示的平衡狀態,稱為“臨界過渡平衡態”。在這種平衡態下,兩種功能已經開始轉向了各自的反面,轉換功能開始讓位于吸收功能,吸收功能反過來開始支配轉換功能。食物種類進一步增加,人體之外的選擇機會進一步增多,人體之內的選擇意識開始生成。

選擇意識一旦生成,則意味著本能開始為欲念所取代,蒙昧開始為智能所取代。本能的行為動機開始為欲念支配下的行為動機所取代;蒙昧的行為方式開始為智能的行為方式所取代。一塊生肉和一塊被野火烤過的熟肉,這位祖先不加選擇地吃了一塊生肉,或同樣是不加選擇地吃了一塊熟肉。從外在現象上看,動機不為欲念所支配。但體內的真實感受會告訴他,下一次要選擇那塊熟肉。再有機會的話,欲念就會發生作用了。有選擇意味著有欲念,能選擇意味著有智能。欲念與智能的生成是原始經濟體成長帶給人體的最顯著變化。

在欲念的支配下,人類祖先開始有選擇地吃到更多種類和充分數量的食物。再也不是摘到什么吃下什么、摘得多少吃下多少。這預示著人類祖先的“幸福”時光即將來臨。行為過程的階段性區分,從這里開始逐漸顯露。

圖13-6所顯示的狀態,稱為“臨界平衡態”。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完全處于上方,代表轉換功能的白色完全處于下方。此時,受到各方約束的原始經濟體所能夠實現的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轉換功能的支配地位完全讓位于吸收功能。這也是行為現象上的階段性區分最為明顯的時刻。前面的那

位祖先的第二次進食,參見(“我的經濟現象整體觀”,馮力,《時代經貿》,2011年9月,圖3),可近似地看作是處于這種狀態。這位祖先在他圖中的演示過程中,無意之間畫出了一道人體體表的分界線,給了我們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來發現和確認轉換與吸收這兩種含義極其深遠而廣泛的功能存在。

人體中的欲念已經形成。狹義資源上的有用之物的種類,已經為人體中的智能區分完畢。我們的遠古祖先終于迎來了“想吃什么,就摘得什么”、“想吃多少,就摘得多少”的好時光。

“福兮禍所伏”。我們的祖先此刻正沉浸于幸福時光,盡情享用著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賜美食。但他們也許不會想到,就在此刻,與其生存行為形影相伴的功能體——原始經濟體,已經悄無聲息地走到了它的盡頭。

自初始平衡態,隨著經濟流的累積,原始經濟體中轉換功能與吸收功能的地位關系始終在發生著改變。但這種改變,在前述5個約束條件下,經歷了6個步驟,來到如圖13-6所示的臨界平衡態時,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入了一個“死結”,達到了成長的極限,再也無法成長了。即使耗盡全部體外資源,也無法在維持經濟體原有結構不變的前提下,解開這個死結。

篇2

關鍵詞 長期住院 精神病患者 吸煙問題 干預對策

AbstractTo investigate 60 cases of long-term hospitaliz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in smoking.And analysis the reason of smok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s,so as to reduce smoking,and safeguard their health.

Key WordsLong-term hospitalization;sychiatric patients;Smoking;Intervention

臨床資料

對本院長期住院(均住院時間>6年)的60例精神病患者進行調查,診斷均為“精神分裂癥”(按CCMD-3診斷標準)。年齡34~65歲,平均41.5歲。吸煙年限7~38年,平均16年。均吸國家煙草專賣局出售的國內紙煙。其中,每天吸40支紙煙者11例,每天吸30支者20例,每天吸15支者20例,每天吸10支者9例。

結 果

患者對煙的成癮性100%,患者關于煙對人體危害的知曉率100%;有25%的患者有戒煙心理;有75%的患者感覺長期住院治療,用煙來消遣,打發時間,以及彌補內心創傷。

討 論

煙草自人類發現并使用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煙草屬于活性物質,當人們吸嗜之后會有軀體及心理的依賴,而煙草中的尼古丁對人類危害極大。尼古丁是一種帶有難聞苦味、無色易揮發的油狀脂溶性液體,它具有正性強化效應,如能增加正性情緒,減少負性情緒,能增加吸煙者的注意力及操作能力等,能產生依賴。當成癮后突然戒斷,出現戒斷癥狀,使吸煙者難以擺脫尼古丁的控制[3]。并且,尼古丁對全部植物神經節具有特殊作用,小劑量興奮腎上腺髓質,使之釋放腎上腺素,并通過興奮頸動脈體和主動脈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呼吸興奮、血壓升高,興奮時間短,隨之轉為抑制,另外,對心血管負擔加重[2]。故吸煙的確危害人體健康,尤其是精神病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又吸煙,導致抗精神病藥物的不良反應加重,伴有嚴重軀體疾病的患者風險率更高[1]。

干預對策:①廣泛多次宣傳吸煙的危害性:特別強調抗精神病藥和吸煙協同作用會加大對自身疾病患病風險性,減少吸煙能達到自我保護作用;②松弛訓練:漸進松弛,緊張調整,和生物反饋治療可代替吸煙間隔時間;③盡量把煙癮大的和煙癮小的患者分隔開,另外,還要避免新吸煙者加入吸煙行列;④刺激控制:打破吸煙環境與吸煙行為紐帶,逐步減少每日吸煙量,但也不要,并且不可能全部戒斷。

戒煙過程3個階段:如某吸煙者在戒斷前每日吸煙40支。第一階段計劃5天,戒到20支/日;第二階段計劃10天,戒到每天8支;第三階段至第20天,戒到每天5支較為妥當。同時鼓勵患者增強戒煙的意志力,并且建立減少吸煙次數的獎勵機制。

參考文獻

1 沈漁.精神病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76-382.

篇3

【關鍵詞】 暴力;精神衛生;因素分析,統計學;學生;女(雌)性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8-0721-03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 Among Technical School Girls/CHEN Da-guang*, CHEN Jing-qi. * School of Adult Education,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123000),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certai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and to explore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 in female students. MethodsBy us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709 female students from 5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in Beijing,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 were surveyed.ResultsOverall, 56.1% of students had witnessed physical fighting in school before age of 16. The students with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somatization, obsessivenes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phobic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and psychoticism, compared with their peers who had no such experience. Conclusion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is common, and the problem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you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urgent needs of increase public awareness on children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develop school violence prevention program, to provid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victimizations.

【Key words】 Violence;Mental health;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Female

兒童虐待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它對受害者一生的身心健康、幸福安寧和發展乃至全社會都有深遠的影響[1]。目睹暴力屬精神虐待范圍。國外一些研究顯示,目睹暴力可對兒童產生近期或遠期不同程度的行為、認知、情感和身體功能障礙[2-6]。為了解現實生活中兒童目睹校園暴力的發生情況以及童年期目睹校園暴力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是否有關聯,筆者對河北、北京、遼寧5所中專709名在校女生進行了不記名問卷調查,以期為預防校園暴力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同意參加此項調查的北京、河北、遼寧的5所中專中,以二年級女生作為調查對象。共計調查905人,獲得有效問卷709 份,占被調查人數的78.3%。在被調查的709名女生中,年齡16~22歲,平均17.2歲,96.2%的學生集中在16~18歲。42.5%為獨生子女。

1.2 方法

1.2.1 問卷內容 在以往有關兒童虐待問題研究[7-9]基礎上設計調查表。問卷內容主要包括:(1)社會人口學指標。(2)兒童期(16歲以前)虐待經歷。其中目睹校園暴力的界定是,16歲前在校園里曾目睹他人嚴重打架斗毆。回答“是”的即為童年期目睹校園暴力經歷陽性。(3)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文譯本[10]。SCL-90由90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無= 0、輕度= 1、中度= 2、偏重= 3、嚴重= 4),評定最近1周來的心理狀況。SCL-90包含10個因子,分別表示軀體化癥狀、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癥狀和其他。計算10個因子的均分和總均分(均分計算方法為將各項目等級分數相加,然后除以項目數),均分越高,說明心理癥狀越明顯。

1.2.2 調查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對學生采用不記名自填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當堂發放,學生填寫完問卷后由調查員當堂收回。調查員對所有班級進行統一的問卷填寫指導,問卷由被調查者獨立填寫完成。

1.3 數據錄入與分析 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主要計算相關指標的頻數和百分率,描述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的發生情況;運用χ2檢驗,探討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發生的影響因素;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討兒童期目睹暴力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聯。

2 結果

2.1 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的報告率 在被調查的709名女生中,有398人報告16歲前在學校曾至少1次目睹嚴重打架斗毆暴力事件,占被調查人數的56.1%。有149人(21.0%)有過1~2次目睹校園暴力經歷,144人(20.3%)有過3~5次目睹校園暴力經歷,48人(6.8%)有過6~10次目睹校園暴力經歷,57人(8.0%)有過10次以上的目睹校園暴力經歷。

2.2 不同人口統計學指標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情況 χ2檢驗結果顯示,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發生率在不同父親文化程度、不同母親文化程度、16歲前不同居住地以及是否為獨生子女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3 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的年齡特點 基于目睹校園暴力經歷的最小年齡,計算目睹校園暴力的初次發生年齡。很少有學生報告初次目睹校園暴力的年齡是

16歲前目睹校園暴力在不同年齡段的發生率由高到低依次為13~15歲(54.0%)、10~12歲(9.2%)、≤9歲(3.1%)。

2.4 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與SCL-90的關聯 根據童年期目睹校園暴力經歷次數,將被調查女生分為童年期無目睹校園暴力經歷組、有1~3次目睹校園暴力組、有≥4次目睹校園暴力組。結果顯示,有童年期目睹校園暴力經歷的女生其SCL-90各種精神癥狀因子均分均明顯高于沒有此經歷的女生,并有隨目睹校園暴力經歷次數增多,各種精神癥狀因子均分也隨之增高的趨勢。見表2。

為進一步探討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關聯,分別將本研究的SCL-90的10個因子均分及總均分作為因變量,將兒童期軀體虐待/其他場所中目睹暴力/目睹有人被謀殺經歷(無為0,有為1)、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經歷(無為0,1~3次為1,≥4次為2)、16歲前家庭居住地(農村為1,縣城/城市為2)、是否為獨生子女(是為1,否為2)、父親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為1,高中及以上為2)、母親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為1,高中及以上為2)作為自變量,分別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SCL-90的軀體化癥狀、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癥狀等10個因子均分和總均分均與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經歷有關。見表3。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中專女生中有56.1%報告在16歲前曾至少1次在校園目睹嚴重打架斗毆暴力事件。陳晶琦等[9]2004年對528名大中專學生調查顯示,23.9%的學生報告在學校曾目睹過嚴重暴力事件。相對于其他公共場所和家庭,在校園目睹暴力事件的發生率最高。提示我國兒童目睹校園暴力問題較為普遍。可能的原因:一是校園內的同伴欺辱較為普遍,如1項中韓兒童經歷暴力的跨文化研究顯示,在過去的1 a內被學校同伴施暴發生率在中國為42.7%,韓國為26.0%[11];二是學校預防暴力工作不夠;三是教師體罰學生也增加了學生目睹暴力的危險性[12]。

研究還顯示,隨著年齡增長,童年期初次目睹校園暴力發生率增高。相對于其他年齡階段,13~15歲組目睹校園暴力發生率最高。這與以往對兒童目睹暴力研究結果[9]相似。不排除回憶偏差,即調查時間與事件發生時間越遠,被遺忘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結果還顯示,與沒有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經歷的學生相比,兒童期有過目睹校園暴力經歷的學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均分和總均分均明顯偏高,而且其軀體化癥狀、強迫癥狀、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癥狀等呈現隨目睹校園暴力次數增多而加重的趨勢,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似[9]。Howard等[6]研究也顯示,目睹暴力會損害心理健康。提示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經歷與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相關。

本研究的局限性為調查對象來自方便樣本,并非隨機抽樣。故對調查結果的解釋僅限于被調查的709名女中專學生。另外,本調查采用回顧性調查,不排除回憶偏差的影響。盡管本研究有上述局限性,但仍提示,兒童期目睹校園暴力問題較為普遍,而且與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相關。應積極開展預防校園暴力規劃,為目睹校園暴力受害兒童提供及時的心理健康服務。

(致謝:對所有參與本調查的老師和同學表示誠摯的謝意!)

4 參考文獻

[1] BUTCHART A,HARVEY AP,MIAN M,et al. Preventing child maltreatment: A guide to taking action and generating evidence. Geneva:WHO, 2006.

[2] HENNING K, LEITENBERG H, COFFEY P, et al. Long-term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witnessing inerparental physical conflict during childhood. Child Abus Negl, 1997,21(6):501-515.

[3] MOSES A. Exposure to violence, depression, and hostility in a sample of inner city high school youth. J Adoles, 1999,22(1):21-32.

[4] LEHMANN P.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child witnesses to mother-assault: A summary and review. Child Youth Serv Rev, 2000, 22(3-4):275-306.

[5] FERGUSSON DM, HORWOOD LJ. Exposure to interparental violence in childhood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young adulthood. Child Abus Negl, 1998,22(5):339-357.

[6] HOWARD DE, FEIGELMA S, LI X, et 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witnessing violence, and youth distress. J Adoles Health, 2002,31(6):455-462.

[7] 陳晶琦.391名大學生兒童期軀體情感虐待經歷及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中國校醫,2005,19(4):341-344.

[8] 陳晶琦,廖巍.中專學生童年期羞辱經歷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聯.中國學校衛生,2005,26(5):355-357.

[9] 陳晶琦,梁藝懷,DUNNE MP,等.青少年童年期目睹暴力經歷回顧性調查.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4):234-237.

[10]陳惠昌.癥狀自評量表.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7(增刊):31-36.

[11]玄吉龍,金花,李光哲,等.中韓兒童經歷暴力發生的跨文化研究.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4,4(2):281-282.

篇4

關鍵詞:能源替代;核能;核電項目重啟

一、 前言

人類發展的歷史伴隨著人類對能源的持續的開發利用與替代的歷程。人類從原始社會的鉆木取火到核能等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替代過程,其中主要包括火的使用,蒸汽機的發明與煤炭的使用,內燃機的發明與石油的使用,以及現階段正在推廣與普及的核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中每一次能源結構的變化與替代都伴隨著人類生活習慣,社會結構,以及世界各國經濟地位的巨大變化。從目前的經濟發展對能源的消耗形勢來看能源的供需缺口將越來越大且由于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和污染物排放過多的特性,人類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將越來越凸顯。目前,在所有新能源中,核能是能源效率最高的一種能源,但是由于福島核電站事故等一系列安全問題,世界各國對發展核能產業的態度一直變換不定。因此在這個世界能源轉型與國際經濟秩序重新建立的關鍵時刻,我國要如何選擇,是否該能抓住核能產業發展機遇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世界能源替代與經濟發展歷史

1. 火的使用與早期人類發展。火的發明與利用結束了原始人類茹毛飲血的生活,是將人類與動物區別開來的重要轉折。人類通過摩擦取火不僅改變了飲食結構開吃加熱之后的熟食,更為重要的是火種的普及為人類大范圍使用自然界中的干柴等原始初級的生物質能源提供了可能。而這種初級能源的使用又使陶瓷,金屬等材料的燒制與冶煉成為可能,進而逐步擴大了早期人類可使用工具的的范圍,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此外,能源的使用也增強了人類對自然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以及抵抗氣溫驟降等自然災害的能力,為人口的穩定與經濟增長提供保障。

2. 煤炭的使用與英國經濟的崛起。煤炭能源的開采與利用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對能源利用的飛躍。源于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使用蒸汽機的時代,但是由于木材等初級生物質能源的燃燒效率比較低無法滿足人類對蒸汽機使用的需要,因此人類對一種新的更有效率的能源的需求變得十分迫切。煤炭的開采與利用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了。之后又以燃煤蒸汽機為基礎,人類發明了蒸汽式火車,蒸汽式輪船等新式交通工具,改變了人類出行方式并且大幅度提高了人類出行與運輸的便利程度。另外,燃煤蒸汽機還被用于礦物的開采與冶煉,紡織,造紙等不同的生產部門,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由于機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也導致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革。英國得益于首先對燃煤式發動機的研發與利用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極速上升(潘榮成,2016),美國及歐洲其它國家也得益于技術擴散迅速發展成工業化國家。而當時中國與印度當時還處于農業社會,由于沒有及時搭上第一次能源與工業革命的快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迅速的衰落下去。在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燃煤式發動機大規模利用之前的十八世紀中葉,中國還遙遙領先的占據著全球GDP的三分之一還多,此時的印度也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占據重要的位置,其GDP約占全球總GDP的四分之一,而同一時期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主要國家的GDP總和約占當時全球GDP總和的五分之一略少。而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燃煤式蒸汽機大量使用之后的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此消彼長的作用下,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主要國家GDP總和已經與中國GDP?基本持平,都各占全球GDP的約三分之一,而此時的印度GDP已下降到占全球GDP五分之一還不到的程度。由此可見,能源產品及技術的替代與更新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張有生、蘇銘、楊光、田磊,2015)

3. 石油的使用與石油經濟。石油的發現,開采與利用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對能源利用的飛躍。人類在1859年首次發現石油這種能源產品,從此以后直至今天石油一直都是對全世界各個國家而言最重要的能源資源。石油被廣泛的用于各行各業,比如被生產加工成汽油,煤油驅動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再比如被加工合成各種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纖維,塑料等有機化學材料。這些化工與運輸材料的進步給人類生產與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并且改變了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習慣。雖然石油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能源資源,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卻極不均勻。以中東地區為例,富含石油資源,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出口石油獲得大量的石油美金為各產油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支持,改變了產油國及附近區域的經濟結構。20世紀70年代,得益于石油經濟,中東地區產油國平均年GDP增長率都在接近10%的水平(黃民興,1996)。此外,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幾次石油危機均在不同程度上導致了世界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各個國家為了保證本國的能源安全也都運用過各種外交手段,可見能源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是被全世界各國都有認可和重視的。

三、 核能的發展與地位

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核能,約茲球消耗量的4.4%,水能, 約茲球消耗量的6.8%,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總共約茲球消耗量的2.8%。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30年全球對能源的消耗量將更加劇烈,其中對化石能源的絕對需求量在上升,但是從能源結構上來看全球對化石能源的需求比例是下降的。這部分對化石能源需求的下降要由其他能源來填補。

1. 核能發展現狀。全球擁有核電站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其擁有99座。而核電占國內發電份額最高的卻是法國,約占75%。原本日本擁有的核電站數量也很多,但是受到福島核事故的影響其數量在陸續減少。除此之外以中國,印度,俄羅斯為代表的大型發展中國家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核電站,發達國家中加拿大與韓國也擁有一定規模的核電站。而除法國外,核電發電量占國內總發電量比較高的國家大多集中在北歐和東歐地區。其中北歐地區的國家包括比利時、瑞典、芬蘭等國;東歐地區的國家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匈牙利等國。總的來說,全球現存核電站數量大概在440座左右,總發電量大概在2 346 193GWh。占世界新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

2. 其他新能源發展現狀。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發電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十分低,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這三種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總和大概占全球總發電量的7%。但是,風能發展速度卻很快,據估計,在未來十年風力發電可為全球發電總量貢獻越10%的電力。 目前人類利用太陽能主要是通過光伏發電技術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腦進行利用。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全球累計光伏裝機發電容量約為230GW,生物質能源是污染極少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被轉換成多種形態進行利用,其中包括泥煤,秸稈等能源產品。目前生物質能源發電在全球總發電量中所占比例較少,大概只有3%,樂觀估計在未來十年內其所占比例至多增長至5%。

3. 核能的優勢與核電產業近年來遇到的挫折。通過對比可以看到,雖然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種類繁多,但在能源供給與消費上占主導的還是核能。高效能的核能提供了超過70%的新能源消費量,這大大超過了其他新能源的能源供給量。因此,把握好核能產業發展的先機對把握新一輪能源替代的世界潮流至關重要。

就在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核能帶來的好處競相發展核電站的時候,2011年日本大地震卻引發了福島核事故。就在福島核事故當年,日本即宣布要有計劃制定政策進入零核電時代。2012年日本頒布了《能源基本計劃》和《原子能政策大綱》,計劃在2050年達到完全零核目標。然而作為能源匱乏的國家,核電的退出以及增加的能源進口也給日本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2014年,在進行抗震和抗海嘯的技術改進后日本最終還是決定重啟川內核電站的兩個核能機組。然而在2015年日本又關閉了五座正在運行的核電發電爐,在民間呼聲與政府政策博弈之后,日本政府暫時決定將核能供應比例定在占全部能源消耗的20%左右。

由于日本福島核事故,除日本外的其他核電大國的核電政策也都有短暫的動搖。歐盟在福島核事故后立即啟動了對歐盟地區核電站的抗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以及?抗恐怖襲擊等人為災害的檢測,但檢測結果并不讓人滿意,因此在正式提交檢測報告的2012年6月歐盟各國并未就是否繼續發展核能發電產業達成一致。歐盟二十八個成員國中有十四個國家擁有核電站,其中以擁有58座核電站的法國為代表的大部分有核電站的國家支持繼續發展核電產業。但德國、瑞典、比利時、捷克、瑞士一直以來都堅定的支持棄核計劃 。雖然矛盾重重,但是2016年歐盟能源機構還是擬定了繼續發展核電的計劃,可見核能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能源供應上的吸引力。除歐盟外,美國、俄羅斯、韓國、印度、加拿大等核電大國也都對本國的核電安全進行了細致的評估,在評估后這幾個國家均表示會繼續大力發展核電(陳嘉茹,2014)。

四、 我國能源利用現狀

1. 我傳統能源的儲采情況。以每平方公里土地蘊含能源的儲量為標準衡量,跟據2015年統計數據,中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約六成,因此總的來說在世界范圍內比較我國可以算是能源儲量豐富的國家。相對優質的石油與天然氣儲量分別只占世界總儲量的5.4%,煤炭占到了全球總儲量的約50%。但是由于我國對能源需求量巨大,因此開采速度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到2012年,我國對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平均年增長率達到50%以上。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我國煤炭的產量約為36.8億噸,石油的產量約為2.15億噸,天然氣的產量約為1 344億立方米。因此,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還是需要積極開發和利用可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保證我國經濟安全快速持續發展。(張在旭、李明、張菲菲,2015)

2. 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還處于初級階段。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我國新能源提供了全國一次能源供給量的9%。

(1)我國核能發展現狀。我國核電技術的研發起始于改革開放之前,但是核能發電真正商業化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我國大陸地區的在運核能發電站總數為30座,裝機容量約26 849MW,并且正有另外24座在建設中,全球在建的核電站總共66座(徐玉明,2015)。

(2)我國其他新能源發展現狀。我國風能利用研發最早始于建國初期,但是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才開始商業化運作。我國風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以及南方沿海地區,發電量排全球風力發電量第一,約14 536萬千瓦時。在未來十年我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預計還將增長一倍。我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我國大部分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的現狀,這些太陽能資源主要被用于光伏發電。我國對光伏發電的技術研究起始于改革開放初期且光伏產業發展速度極快,到2007年我國就已經成為光伏電池產量最高的國家。但是由于成本及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國2005年之前大部分光伏產品都用于出口,后來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我國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在逐漸增加,到2015年我國光伏裝機容量已達到4 318萬千瓦。我國地大物博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我國可利用的生物質能源量大概包括主要產自廣大農村地區的秸稈,沼氣等以及主要產自城市的生活垃圾等。但是我國真正利用到的生物質能源還不到可利用量的0.5%,近些年來我國正在加快生物質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3. 核能在我國能源發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與世界整體能源消費結構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我國一次能源的消費中占比最多的是煤炭,占比約為40%。這個比例遠高于世界平均煤炭消費比例。我國消耗的這些煤炭中大概有一半用于發電,轉化為電力消耗,另一半用于直接燃燒消耗。與其他化石能源相比較,煤炭燃燒所產生的環境污染物更多,再加上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導致了嚴重生態環境破壞。其次為石油,占比約為20%。從所占比例來看,我國消費石油與天然氣的比例與世界平均水平還相差很遠,雖然這兩種能源的燃燒效率都比煤炭更好,排放的污染也更少。從以上這些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很依賴煤炭,這樣的能源結構不利于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且不具有可持續性。因此我國能源結構面臨著從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向可持續利用低污染的新能源轉變的問題。

其次,與世界整體情況類似,我國雖然地大物博,風力,水力,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但是其能源提供效率與經濟發展整體對需求還是存在一定差距。而核能發電效率非常高,排放的溫室氣體只有煤炭發電排放溫室氣體的1/6。因此,核能高效低碳的特性決定了其在我國新能源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核電產業的發展需要配套設施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核電站所在地經濟的發展。而我國現階段仍面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內陸核電站的建立對于我國經濟均衡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五、 世界能源發展對我國重啟新建核電項目的重要啟示

1. 繼續發展核能發電產業。從能源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可以看到,能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歷次能源革新的過程都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生產力上升與世界經濟格局變遷。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要想在世界經濟舞臺中脫影而出并保持不敗的地位就需要抓住每一次歷史的機遇。在世界能源短缺與轉型的現階段,傳統的化石能源的不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國缺少優質化石能源的特性都導致了我國對可替代傳統能源的新能源的迫切的需要。人們對環境問題也愈發關注。傳統化石能源在燃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與各種污染,因此,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核能發電低污染,高效能的特性使得發展核電產業變得更加符合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抓住歷史的機遇,是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2. 吸取其他核能發電的先進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安全保障核能發電的安全性。人類歷史上的發生過幾次核電站事故,其中切爾諾貝利事故主要是由于技術落后以及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福島核事故是由于自然災害造成的,給核電產業帶來的經驗教訓表明核電。我國在發展核電產業的過程中需要從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務必做到在核電站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安全保障,在核電站建立過程中嚴格論證評估地理位置的適應性,在核電站運行過程中嚴格按照安全生產規范操作。

3. 大力投入核能發電技術的研發。世界各國大力發展核電產業的同時也在核電技術上相互競爭和學習,核電不只可以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充足的能源,同時它也可以通過核電技術的出口為我國創造直接的經濟利益。核電技術作為核電產業的核心,對于我國核電產業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因此,在發展核電產業的時候,應該大力投入對核電技術的研發,爭取做到最基本的核電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生產,并在此基礎上引領世界核電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潘榮成.近代早期英國能源轉型及其啟示[J].理論月刊,2016,(2):177-182.

[2] 黃民興.淺析石油對現代中東經濟的影響[J].阿拉伯世界,1996,(2):24-26.

[3] 徐玉明.中國核電發展的進展與戰略[J].南方能源建設,2015,(4):1-2.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innovatively studies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ition strategy,and established diversification regression model,set up plurality variable, financial leverage variable, state subsidies and income variables,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ata from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platform, used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ot significantly carrelated between diversified operation and asset liability ratio index 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al leverag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atio of liabilities to assets; state financial subsidies support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are remarkable effect.

關鍵詞: 中小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資本結構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diversification strategy;capital 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1-0113-04

0 引言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構成比例關系(即自有資本和債務資本及其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資本結構是企業財務戰略的核心。企業規模、經營的性質、外部動態的經濟宏觀環境等因素的復雜性,給構建一個有效的、可供參考的企業資本結構模型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斯圖爾特·梅耶斯(S. Myers,1984)曾將資本結構問題稱之為“資本結構之謎(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可見,資本結構研究不能僅僅從理論上進行定性說明,還需要針對不同的經濟體和政策環境進行量化研究。鑒于此,本文創新性地著眼于中國中小企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資本結構效應,找出影響企業長期發展的因素以及其動態機理,構建了一個有效的資本結構分析模型。這對中小的企業的長期持續的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近些年來,國內外關于資本結構方面實證研究也已不少,基本上都是針對主板上市的大公司,對創業板中小企業資本結構的實證研究相對而言比較少,對中小企業資本結構的研究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1 文獻綜述與假設提出

學者們將市場均衡理論用于研究企業資本結構,提出了MM理論(Franco Modigliani 1958;Mertor Miller 1958),為資本結構的研究開辟了先河,構建了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體系。不考慮企業所得稅,認為企業無論以負債融資還是權益資本融資,都只改變企業總價值在股權與債權人之間的分割比率、而不會影響企業的市場總價值。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成功地運用數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但假設條件比較苛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導致其對經濟實踐的偏離,缺乏現實的意義。在現實財務實踐中,各種負債成本隨負債比率的增大而上升。為了解析這一現象,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詹森和麥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瓦勒(Warner,1977)、梅耶斯和海吉拉夫(Myers and Majluf,1984)針對MM理論的缺陷提出了“稅負利益一破產成本”的權衡理論。他們放寬MM理論的各種假定,考慮了稅收、財務拮據成本、成本等因素,認為負債企業的價值等于無負債企業價值加上稅賦節約,減去與其財務拮據成本的現值和成本的現值,從而得出最優資本結構在稅賦成本節約與財務拮據成本和成本相互平衡點上的結論。權衡理論將研究視野建立在“人的行為”,開辟了資本結構理論研究新的研究方向,但這一理論沒有作出本源性的解釋,而且以靜態或局部均衡角度來展開分析研究,沒有考慮外界經濟環境與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條件變換對資本結構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資本結構不僅決定著企業收入的分配,而且決定著企業控制權的分配。股本和債務比例的變化主要與融資方式的選擇有關系,選擇什么樣的融資方式就會形成什么樣的股本與債務比例,從而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控制和治理結構(Willamson,1988)。因此他們得出的結論:對項目融資方式的選擇要取決于項目資產的本質特性。Stulz研究了企業表決權對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認為企業表決權的分布狀況影響企業資本結構,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價值。他假設管理者所能掌握的表決權比例為a,當a值較低時,債務的增加提高了a值,進而提高企業發行在外股票的價值,表明企業的價值與a成正相關關系;反之,則相反(Stulz 1988)。但Stulz的研究忽略了公司控制權市場所產生的積極的激勵作用。哈里斯和雷維吾則對Stulz研究模型進行了改進,認為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條件下,企業融資結構中債券、優先股和認股權證這類無投票權的融資工具越多,那么管理者的控制權就越大。企業的價值取決于股權收購的結果,而這種結果反過來是由管理者所有權份額決定的(Harris & Raviv,1988)。Israel從現金流的視角研究了資本結構問題,較高的債務

水平也導致大部分協同利益為目標公司債權人所攫取,從而產生負債的價值減少效應,導致收購利潤下降,降低了收購概率。因此,管理者要對價值增加效應與價值減少效應的相互權衡中選擇最優公司資本結構(Israel 1991)。Novaes從接管威脅的角度研究了杠桿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認為在接管的威脅情況下,杠桿與公司價值正相關。因為管理者在提高杠桿以抵御接管后,也提高了被股東更換的可能性(Novaes 2003)。

除此之外,很多學者站在產業的理論的基礎上來研究資本結構。Titman考慮債務水平與企業客戶、供貨商、雇員等利益相關者以及競爭對手之間的互動關系,得出一個利益相關者都會關注公司的財務狀況結論。Brander & Lewis提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強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的作用,可以誘使股東追求更具風險的投資戰略,企業會選擇較高的負債水平。因此企業的資本結構與其產品市場策略之間有著密切關系,企業的舉債能力隨產品需求彈性增加而增加,隨折現率提高而減小(Brander 1986,Lewis)。Glazer研究了負債的期限結構因素對產品市場競爭的影響,認為與僅擁有短期債務或無負債的企業相比,擁有長期負債降低了企業的進攻性(Glazer 1994)。可見,企業資本結構與競爭戰略有一定關系。Istaitieh & Rodriguez研究了債務與競爭戰略的關系發現:高的債務水平使企業選擇消極競爭戰略,采取消極競爭戰略的企業通常會選擇高的負債水平。資本結構和企業的競爭戰略的影響是雙向的(Istaitieh2003,Rodriguez,2003)。譚元戎、孫劍平等人研究財務杠桿與競爭戰略的關系,認為財務杠桿與競爭戰略有較強互動關系。(譚元戎2007,孫劍平2007)

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特殊性,利用中國上市中小企業數據研究多元化經營戰略與其資本結構之間互動關系,相信會得出一些有益的結論。

假設1:多元化經營戰略與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相關性不明顯。

多元化戰略(Diversification Strategy)是指企業采取在多個相關或不相關產業領域中同時生產或提供兩種以上基本經濟用途不同的產品或服務的發展思路。中小企業在成長的階段處于市場競爭中脆弱群體,主業還不是很強大,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差,實行多元化的競爭戰略造成資金分散,削減了核心產業的研發和市場營銷投資支出抵消了其充分挖掘社會資源的優勢,核心競爭力不足,因此,多元化經營戰略對中小企業資本結構改善不明顯。

假設2:在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影響下,中小企業的財務杠桿對其資產負債率呈顯著正相關。

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制度方面不足,造成江蘇和浙江兩省民間集資盛行。處于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比較高,高昂的融資成本可能會抵消負債經營帶來稅盾收益和資金經營的收益,造成中小企業財務杠桿系數與資產負債率呈正相關。

2 研究模型設計與變量界定

2.1 多元化衡量指標 本研究采用DO作為測量企業經營多元化程度的指標。

DO=N N表示企業所經營產品總數,DO越大,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程度越高。本文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分類標準進行中小企業產品分類,并據此對所收集的經營性質相近的產品的財務報告數據進行了合并。

2.2 企業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效應具有放大企業息前稅前利潤的變化對每股收益的變動程度,這種影響程度是財務風險的一種測量,財務杠桿的大小一般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財務杠桿作用就越大,財務風險就越大;反之,則相反。因此,本文選取這個財務杠桿系數來測量資本結構指標。

DFL=■其中,DFL表示財務杠桿系數,?駐EPS表示每股收益變動額,EPS表示表動前每股收益率, ?駐EBIT表示息稅前利潤變動額,EBIT表示息稅前利潤。

2.3 宏觀環境指標 政府對企業的扶持會響企業融資能力以及財務結構和經營的外部環境,因而本文用國家對企業的補貼額來表示中小企業在政策方面得到支持的力度。

Si=■

2.4 資本結構指標 資產負債率表示公司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集的,該指標是評價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同時也是一項衡量公司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經營活動能力的指標,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因此本文選取其來表示資本結構的指標。

DAR=■

本文設計的研究模型如下:

DAR=?茁+?茁1DFL+?茁2DO+?茁3Si+?茁4ROA+?茁5ROE+?自

其中DAR是資本結構的衡量指標,DFL表示公司財務杠桿系數,DO表示多元化指標,Si表示國家補貼指標,ROA和ROE表示收益率指標,?茁i表示回歸方程參數,?自表示殘差項。

3 實證分析與結果

數據來源與處理:為了進行實證研究,本文作者進行了深交所所有中小板上市企業數據的采集、分析工作。為研究中小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的資本結構效應,從樣本數據中遴選出具有兩年以上市經歷的中小企業。根據國家2011年8月頒發關于《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進行選擇數據樣本。由于中小板上市企業發展時間不是很長,能持續經營的企業不多,本文選取了108生產型的企業財務報表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下面就以2011年的財務截面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①相關性分析:

表1表明:財務杠桿系數對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呈顯著高度正相關,多元化經營指標DO對其并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國家補貼對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呈顯著負相關,總資產收益率對資產負債率呈顯著負相關。國家的補貼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的升級提升帶來一定影響。正在高速發展的中小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進行產品的研發、優化和服務銷售網絡擴大和升級。同時,中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限制較大,融資成本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財政補貼能改善資本結構,提高信譽,提升產業升級,增強市場的競爭力,有利于中小企業的長期的發展。

②回歸分析:

表2可知,在多元化經營戰略交互作用下,財務杠桿與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顯著相關。這說明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抵押與擔保受到限制,融資渠道狹窄,這就導致很多中小企業很難通過正規的金融系統融到投資的資金,造成其融資成本較高,同時中小企業的在規模經濟方面較弱,生產經營的成本比較高,再加上國有企業壟斷競爭的外部環境,因此,過多負債經營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是不利。多元化的指標DO對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影響不顯著。這表明:中小企業在成長的階段實行多元化的競爭戰略造成資金分散,削減了核心產業的研發和市場營銷投資支出。雖然中小企業實行多元化的競爭戰略在短期內有利其充分挖掘社會資源,改善企業財務結構,但其處于市場競爭中脆弱群體,主業還不是很強大,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多元化經營戰略不是挽救了企業,而是分散了企業的資源,企業績效很難提高。

4 結論與建議

本文總結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從多元化競爭戰略的視角進行了研究中小企業經營情況。中小企業處于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擁有的資源有限,很難通過規模生產來降低生產成本,因此成本的優勢很難體現出來。同時產品跟一些大型企業相比,在知名度和美譽度方面競爭也顯得不足,市場競爭價格不強。國家財政補貼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帶有一定影響。實證研究發現,國家財政補貼對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呈顯著的負相關。中小企業財務杠桿對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顯著正相關。通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4.1 中小企業本身擁有的資源有限,如果長期進行多元化經營戰略,會造成資金過度分散,造成核心產業投入不足,核心競爭力不明顯。同時,隨著企業發展壯大,會產生更多和高層管理者與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抵消多元化戰略分散經營風險的優勢。因此,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階段,不宜過度多元化經營。

4.2 財務杠桿對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顯著正相關,對總資產收益率呈顯著負相關。在高速發展中的財務杠桿的發大中小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比較高。因此有必要改善一下中國金融體系,加大中小企業在政策體制方面的扶持力度,尤其是短期小額貸款方面規定,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成本高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

4.3 財政補貼與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顯著呈負相關,表明國家的補貼扶持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比較明顯,有利于改善中小企業的財務結構狀況。中小企業雖然規模沒有國有大企業大,但也涉及到了基本需要的生產,且其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激活整個市場活力,創造了60%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完成了全國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中小企業是比較粗放型經濟主體,國家有必要在培訓服務、咨詢服務和創業服務加大扶持力度,使之能良好發展。

本文研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中國中小版上市企業的歷史不是很長,研究數據的樣本容量稍有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Nodig1iani,Franco,and Merton Mi11er:The Cost of Capita1,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261—297.

[2]Stewart C. Myers: The Capita1 Structure Puzz1e [J],Journa1of Finance,1984,(39):575-592.

[3]Harris,M.,Raviv,A:Corporate Control Conte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55- 86.

[4]Stulz,R.:Managerial Control of Voting Rights:Financing Policie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25-54.

[5]Hart.O, Moore.J.: Debt and seniority: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hard claims in constraining Manage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567~585.

[6]Modigliani,F.,Miller.M.: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433-443.

[7]Ross,S.: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incentive-signaling approach[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8):23-40.

[8]Diamond,Douglas W;Reputation acquisition in debt marke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828-862.

[9]Israel Ronen,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Market for Coprorate Control:the Defensive Role of Debt Financing[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1,(4):1391-1409.

[10]Jensen, M.C.: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Capital Finance and Takeov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 322-339.

[11]Stulz, R.: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mal financing polici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6):3-27.

[12]相里六續,周麗娜,姚小濤.元化戰略對中國上市公司企業價值影響的實證研究,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3月.

[13]薛有志,李國棟.多元化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實現路徑差異性研究,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3月.

[14]楊其靜,李小斌.中小板企業財務結構的決定:一個實證研究,經濟學研究,2010年1月.

[15]Titman, Sheridan & Wessels, Roberto: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 Journal of Financ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1988, 43(1):1-19.

[16]Novaes Walter: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when Managers are in Control:Entrenchment Versus Efficiency[J]. Jounral of Business,2003.

[17]吳春賢.論企業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戰略的關系,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1月.

[18]納鵬杰,納超洪,冷平生.產品市場、資本結構與公司戰略,云南社會科學,2008年3月.

篇6

山東省委勞動力領導小組辦公室:

你室十月十八日總號(62)第115號函收悉茲復如下:

一、解放后由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調到企業單位工作的工人、職員,在這次精減中退職時,其連續工齡應按照現行勞動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計算;解放前后一直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工人、職員和解放后由事業單位調到國家機關工作的工人、職員,在這次精減中退職時,其連續工齡仍應該按照“國務院關于處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退休時計算工作年限的暫行規定”計算。

篇7

為了規范期貨經紀公司接受出資活動,促進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現就期貨經紀公司接受出資若干問題規定如下:

一、期貨經紀公司不得接受各黨政機關、部隊、人民團體和國家核撥經費的事業單位的投資,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

二、期貨經紀公司不得接受各類金融機構的投資。金融機構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管理規定》中規定的金融機構。

三、期貨經紀公司不得接受外資、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

四、期貨經紀公司接受本通知前三項規定機構以外的企事業單位投資、投資單位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具有法人資格;

(二)最近連續兩年盈利;

(三)對期貨經紀公司加上對其他機構的累計投資額,未超過該投資單位凈資產的50%;

(四)不得以銀行貸款向期貨經紀公司投資。

五、期貨經紀公司之間、期貨經紀公司與企事業單位之間不得以換股形式相互投資。

六、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對其他期貨經紀公司的投資不得超過接受投資的期貨經紀公司資本的50%。

七、未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期貨經紀公司不得向個人募集股本。

篇8

關鍵詞 體育 起源 需求

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因此對于“體育為什么會產生?體育是從哪里產生?”的體育起源問題,一直都是體育學者,特別是以體育文史、體育社會學為首的體育理論學科學者們共同關心的重要課題之一。然而,歷史的不可逆性,告訴我們現在的人們無法還原真實的過去,只能通過大量相關資料的整合,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指導思想,借助于合乎理性的明確的邏輯公設,給予體育起源問題一個相對合理的科學解釋。但由于入題視角,以及不同學者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不同,致使在該問題上古今中外,眾說紛紜,各持己見,觀點無法統一。在此,筆者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體育工作的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對體育起源問題提出一個個人的看法,還請廣大專家學者們給予及時的點播和指導。

像人類歷史上許多其他事物的產生和發展一樣,體育的起源也必然有其形成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是解釋體育為什么會產生的因素,而外部因素是解釋體育從哪里產生的因素。

另外,筆者在同意“研究體育的起源不是研究某個體育項目的起源,也不是研究某類體育活動(如教育的,健身的,競技的,娛樂的,軍事的,醫療保健的等等)的起源,而是從體育的整體上進行研究。”①觀點的同時,支持此中的體育概念,不應只界定在廣義的體育概念上,它同樣適用于狹義的體育概念,以及競技運動。

一、相關理論概念

(一)“起源”的概念

“起源”一詞在辭海中的意思是指“事物產生的根源”,也就是解釋體育為什么會產生,強調的是體育的內部因素;但還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發源”,例如“鐵隊長指的,是起源于這個公社北邊山里的那條白沙河。”②也就是體育從哪里產生,側重解釋體育的外部因素。

(二)體育的概念

1.體育的廣義概念(體育運動):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義、有組織的社會活動。

2.體育的狹義概念(體育教育):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人的重要方面。

3.競技運動(競技體育):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包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

二、體育起源諸因素

體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力的提高,人類的需要不斷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體育也隨著人類的不同需要而賦予其不同的內容在其中,因此,筆者觀點,需要不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樣也是體育發展的動力。

人類和動物的區別在于人類不僅具有自然屬性,而且還具有社會屬性,自然選擇的需要不僅是人類社會產生的內部因素,而且是體育起源問題的內部因素,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影響體育起源問題的外部因素。因此,我們談體育起源問題的時候,同樣回避不了人類的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

三、體育起源的自然需要

體育為什么會產生?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的需要。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而通過考古學和人類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與動物共同擁有一個進化母體,它為適應自然環境選擇的需要,促成了原始人類以及其他動物種群的產生。

另外,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發展首先是從求食和自衛當中發展而來,體育的最原始素材也就在那個時候隨之出現了。從已經發現的原始人類使用過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以及后來發現的石球和弓箭等生產工具,就說明了在追求更多食物和自衛能力目的的驅使下人類發明了工具。因為工具產生了,就必定要形成與之相應的使用技法,為了不被自然法則所淘汰,迫使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勤加練習這些工具的使用技法,進而一些原始體育項目才得以出現。而在長期的練習過程當中,人類在不知覺的情況下,起到了一定強身健體的作用,從而優化了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生存和繁衍。

四、體育起源

體育起源的問題究竟該如何作總結那?筆者觀點,體育之所以產生是人類自身發展需要的結果。

哲學告訴我們,事物變化運動的法則歸為內因,內因比外因重要的多。事物的產生,興盛,消亡都是因事物的內在矛盾發展。不能否認生產勞動、軍事活動、宗教祭祀、教育培養、娛樂休閑等人類社會需要為體育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但是,他們只能作為體育來源的載體,而不能作為體育產生的根源來解釋體育起源的問題。換句話講,人類社會活動的出現和體育的產生都是為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服務的,是人類自身發展需要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曹守訸.體育起源之管見[J].體育文化導刊,1988.

篇9

關鍵詞: 龍舟運動 研究 評述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查閱中國期刊網數據庫(1979―2010)、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數據庫(1994―2010)、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等,檢索到直接或間接研究龍舟運動的論文60余篇。

2.目前龍舟研究情況

2.1有關龍舟運動的起源研究。

目前,對于我國龍舟起源的研究,民間和學術界的意見各異。楊羅生[1]指出龍舟競渡起源于先民的生產、生活,具有祭祀、紀念等功能。倪依克[2]認為龍舟競渡起源說主要有三種,即龍圖騰崇拜、紀念屈原和對繁榮昌盛的祝福。姚正曙[3]認為龍舟競渡活動的起源隱含在我國古代先民崇龍祭龍模仿龍、驅旱求雨或止雨祈晴、祈求豐收增產、祓邪厭勝、祈子求嗣等5種儀式中。這些儀式是與先民特定的生產、生活、信仰和習俗密切關聯的。張玲玲[4]認為龍舟競渡是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項民間娛樂活動,有很強的地域性、群眾性、競技性和民俗信仰。潘年英[5]認為賽龍舟是我國南方民族普遍奉行的一種文化習俗。其起源甚早,大約可追溯至春秋以前。當時龍舟競賽活動主要在吳越文化圈內,后來逐漸擴展到荊楚地界,最后擴大到東南亞各國。近代以來,英美等國亦仿效我國人民的做法,舉辦龍舟競賽活動。萬建中[6]認為中國龍司雨主旱澇,古代中國人把龍看做雨神、水神,因而與農業關系密切,又為農業神,博得家耕民族的信奉。作為水上載體的“舟”,原本是先民用于生產勞動和戰爭需用的工具。龍與舟的結合是人們在生產中為了求龍神靈保佑形成的,最終博得農耕民族的信奉。

這些研究成果表明龍舟運動起源的多樣性,突出我國龍舟運動的民族性、延續性、觀賞及娛樂性,反映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中的不同需要,賦予龍舟運動不同的含義,彰顯我國龍舟運動的民族性延續性、娛樂性和觀賞性。

2.2有關龍舟運動的發展現狀研究。

對于龍舟運動的發展現狀研究,各學者主要運用文獻資料、實地考察訪談等方法,從各個地方出發,研究各地方的龍舟發展現狀,如當時龍舟運動的組織問題、人員參與問題和經費問題等,提出我國端午龍舟競渡發展策略。

伍廣津[7]研究對高校開展龍舟運動的歷史背景和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得出中國高校龍舟運動水平發展較快,中國南方高校龍舟運動發展水平與傳統強省發展水平不協調等結論。毛煜、柳慧玲[8]研究認為,安康龍舟競渡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健康持續地發展,應重新認識其傳統文化價值的內涵,走品牌發展戰略之路;繼承與創新并舉;競技化、國際化是其發展的必然選擇;開發其社會與經濟價值是其生存與發展的基本保障。鄭文海、楊建設[9]認為我國龍舟競渡發展應制定科學嚴密的競賽規則;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舉辦系列比賽;加大向學校推進力度;各地建立龍舟博館,保護民間龍舟文化,從而為我國民間體育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孔繁敏[10]龍舟競渡與現代賽艇是中國與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水上體育項目,兩者比賽形式十分相似,皆起源于古代人類的漁獵、運輸、商貿或戰爭等實踐活動,在倫理與科技、娛樂與競爭、內向與外向等方面各有側重。在全球化背景下,兩者既要加強交流與融合,又要各行其道、并行不悖,呈現多元并存、精彩紛呈的世界體育文化。這些研究總結出龍舟競渡是各地均有的節俗。關于龍舟的形制、競渡時間與配套活動等,各地都各自的特色,初步探討龍舟運動的發展模式,提出發展龍舟的重要意義。

2.3有關龍舟運動的社會文化學及內涵研究。

關于龍舟運動的文化及內涵,學者們主要把龍舟運動與端午節聯系起來研究其文化內涵,或者從圖騰主義、功能主義、結構主義等理論研究龍舟文化,還有就是與現代競技相結合。

劉靖南、許博[11]認為,龍舟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進入現代社會,必然會融入現代體育文化的氛圍,使傳統民族文體活動具有現代競技體育與健身的內涵。方楨、楊津津[12]認為漢族龍舟競渡從祭龍神轉為對英雄人物的紀念,成為端午節的民俗活動;苗族、傣族龍舟競渡受漢族龍文化的影響,主要是祭龍祈年,各自成為龍舟節、潑水節的活動內容。由于漢、苗、傣族龍舟文化在現代社會具有多種社會功能,體現出特殊的社會文化價值。倪依克、孫慧[13]對中國龍舟文化的產生基礎、流傳與演變過程進行了初步歷史考證。龍舟競渡蘊含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折射出民族的精神風貌,積淀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審美情趣,濃縮著難以割舍的鄉土情思,所有這些都以弘揚愛國精神為主線。無論龍舟文化如何發展,都始終保持鮮明的民族品格,紀念屈原并使之成為組織社會生活凝聚力的特點。由于龍舟文化在歷史演進中形成的獨特的多層次功能和為經濟建設服務帶來的綜合效益,當代,龍舟文化的內涵及覆蓋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化與拓展。黎細鳳、王洪宇[14]認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中國古老文化的漫長歷史中,有許多關于龍的傳說和由此衍生出各種各樣以龍為主體的活動。龍舟競渡作為一項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以其久遠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為世人所知。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體育活動,它已超出了體育范疇,成為華夏民族一種內在的、文化的、精神的內聚力量。江立中[15]認為龍舟文化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形態,源遠流長,歷代壯其流,莫可窮其源。龍舟競渡從原始萌生,形成傳統,劃入現代。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價值取向的視角看,龍舟文化可以描繪成這樣三個發展階段:原始萌生階段的民俗文化――兩晉以前。以紀念屈原為主題的精英文化――南北朝至本世紀七十年代。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商品文化――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霍麗明[16]認為龍舟競渡在我國歷時幾千年而延續不斷,并在古代已經傳向了鄰近各國。如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龍舟競渡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世界各地,成為世界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龍舟競渡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同和贊賞,主要是因為它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3.我國龍舟運動研究存在的問題

3.1基礎理論不成熟。

龍舟運動的基礎理論研究比較薄弱。目前,有關龍舟運動的起源問題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對于龍舟運動的系統研究著作屈指可數。

3.2應用性研究不夠。

對龍舟運動的研究,多以對它的起源、文化內涵等為重點。當今,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龍舟運動的功能已經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具備了多重社會功能和史實價值。因此,如何處理好龍舟運動與市場化,龍舟運動與全民健身,龍舟運動與法律法規,龍舟運動如何在學校中開展得更合理等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3.3個案研究事實陳述多,深入求證少。

近年來,個案研究成果雖然不多,但我們能看到它正逐年有所增長。在有限的個案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學者普遍局限于個案描述,缺少從個案引申出發的論證過程,或對個案實踐鮮有深入的理論分析,探索其一般規律。二是全文大部分是引進別人的東西,難覓自己的真知灼見。

參考文獻:

[1]楊羅生.駕起承載雅俗文化的龍舟――論龍舟競渡的起源及其文化意義[J].體育文化導刊,2005(05)27-30.

[2]倪依克.中國龍舟運動發展的文化研究綜述[J].云夢學刊,2001:56-58.

[3]姚正曙,等.龍舟競渡的起源探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06):36-38.

[4]張玲玲.龍舟比賽與龍舟文化[J].山西師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04):22-24.

[5]潘年英.賽龍舟習俗的原始意義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1992(02):26-28.

[6]萬建中.龍舟競渡活動的歷史淵源[J].體育文史,1995(03):56-59.

[7]伍廣津.高校龍舟競技運動發展趨勢探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7(03):98-101.

[8]毛煜,柳慧玲.安康龍舟競渡的起源、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08(02):85-87.

[9]鄭文海,楊建設.我國端午龍舟競渡與體育比賽結合現狀及策略――兼論傳統龍舟競渡與現代競技龍舟運動的發展[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05):98-101.

[10]孔繁敏.從龍舟賽艇發展看中西體育文化差異[J].體育文化,2008(05):85-87.

[11]劉靖南,許博.面向21世紀的龍舟競技運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04):63-65.

[12]方楨,楊津津.比較我國漢、苗、傣族龍舟競渡文化之異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01):73-76.

[13]倪依克,孫慧.中國龍舟文化的社會品格[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03):16-20.

[14]黎細鳳,王洪宇.龍舟競渡的文化內涵[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1):78-79.

篇10

【關鍵詞】 仡佬族斗牛;背背戰;景象追蹤

在仡佬族生產生活方式中衍生出很多傳統體育項目,諸如打篾雞蛋、推屎爬、背背戰、請客過門等,這些體育項目成為仡佬族民間農閑時、各種節日里的一道風景線,也是備受仡佬族人民喜愛的活動,請客過門承載了仡佬族農耕文化和婚俗文化因子,是務川龍潭村仡佬族人們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曾一度被仡佬族用來訓練軍隊的力量。

一、 起源

請客過門是龍潭村村民們喜歡玩的一項體育活動,在田間地里,坡上坡下,隨處可以開展,請客過門起源有兩說法,一說是起源于仡佬族人家提親文化,仡佬族人家的父母為了使自己的姑娘有一個好的歸宿,確保將來的女婿能保護好自己的女兒,便采取各種方式考察到姑娘家來提親小伙的身體素質和智慧,請客過門是其中一種方式,要求男方將女方家守門的親朋好友都請完,方能拿到進入女方家的通行證,才可以按照當地習俗請媒人到姑娘家提請,這項傳統體育運動集力量和智慧于一體,同時也是一種力量與智慧的較量,是提親小伙展示自己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平臺,是仡佬族婚俗文化的一種體現形式。一說起源于仡佬族的生產生活方式,龍潭村在插秧播種都是你幫我我幫你,在農活時人們感覺到疲憊,于是有人提出玩游戲的方式,輸的多干活,贏得多休息,就以請客過門為娛樂方式,贏家減少疲憊。

二、 比賽方法

將參賽人員分為一隊和二隊兩隊,在地上畫一條線為界限,兩隊相向而站,手挽手左右(一隊向左,二隊向右)移動三步唱歌請客,每唱一次換一次方向,向后退三步和向前進三步結合(先向后再向前)。一隊吟唱:我們要請一個客;二隊回答:你們要請哪一個;一隊唱:我們要請某某某;二隊答:你們那個來請客;一隊唱:我們某某來請客;二隊答:那就站到線上來。出來的兩個人采用各種站立姿勢,或弓步、或馬步,距離50公分―80公分不等。兩手相握,將對方拉過界限就贏了比賽,依次請客,最后看哪一方未參加比賽的人多哪一方就獲勝,若在比賽中出現平局的狀況,則有雙方推選出優秀的人才來代表本隊參賽,適逢提親,則這一環節必須由小伙子親自上陣,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三、 比賽場地和時間

仡佬族請客過門對場地要求并不高,田間地里房屋前后,坡上坡下到處都可以開展。若是在農忙互助播種或者是收割的季節,場地就是田地里,時間一般都選在午后,這個時候身體上比較疲憊,于是來幫忙的人們就吆喝著,我們來請客吧,我們一起來吧,阿哥阿妹應一聲吧,于是都集中到一塊,隨機分成兩組,放下手中的農活就開始比賽,嘴里念念有詞,規定輸的要多做事情,多背糧食,多采多摘,要是覺得輸了不服氣,干完活了又再來,你輸或者我輸,或者都輸,并不因為輸贏而傷了和氣,其畫面較為和諧,真正的自娛自樂,體現出最本真的一面。

四、 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請客過門價值

(一) 促進民族內部團結

請客過門作為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時而在農家勞作期間開展,時而攜手仡佬族家的提親文化展現給人們不一樣的民間風俗,此項活動沒有太多的功利性和競技性,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和諧畫面。這種伴隨農耕文化產生的體育文化,使得民族內部不斷交融和發展,上寨與下寨之間交流更加頻繁,后將這種比賽作為農閑時的一種娛樂,為交通不便相對封閉的寨子提供一種愉快的娛樂方式,豐富了族群的生活。

(二) 文化傳承功能

仡佬族村落體育活動較多,這些體育活動攜帶著大量的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蘊含著仡佬族同胞的人生態度,體現了仡佬族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也蘊含著他們的民族情感、,也蘊涵著他們的處事方式方法等等一切,在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融入到集體中去,在融洽的氣氛中無意間接受了本民族文化從而使自己內化,獲得更深層次的文化傳承。

五、 請客過門發展的思考

仡佬族傳統體育請客過門從體育的角度來說,除了是以身體練習以外,本身不太具有鍛煉性、競技性、觀賞性。如果要將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請客過門加以推廣和發展,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其群眾性、娛樂性、鍛煉性、觀賞性以及競技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保留精華、該進動作

仡佬族請客過門現在的動作過于簡單化,除去前面為請客準備的部分,幾乎都是站在原地拉扯,不否認這些動作對人體某些部位力量柔韌要求都比較高,但是動作過于簡單,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建議將動作復雜化一點,也可以將單人的請客過門發展成雙人一起請雙人過門,三人一起請三人過門,甚至更多,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隊員之間的團結合作,促進其學習互幫互助。

(二) 增加器材,限制比賽范圍

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只是徒手相互抵抗或拉扯,在開展的時候增雙手相握力氣過大會傷著對方手,希冀能在比賽的過程中增加一些器材,如木棍,將木棍橫著放,兩人雙手緊握木棍,在地上畫差不多大小的兩個圓,比賽的人只能站在里面,比賽時候可以采用推拉木棍,是對方過線或者是離開其所屬的圓圈。

(三) 制定規則

任何比賽都應該有個評判的標準,有競技就有輸贏,參照其他體育項目制定適合仡佬族傳統體育請客過門的比賽規則和標準,增強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請客過門的競技性,是之保持一定的生命力,在現代化進程步伐中不淡出人們的視野。

(四) 增加群眾性

西方體育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其原因之一就是知曉的人多,參與的人多,觀看的人也比較多,這樣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仡佬族體育請客過門群眾參與少,現如今幾乎很少開展,將這項體育項目改進動作后擴大其群眾性,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不管時本民族還是其他民族,使大眾能夠接受并且樂意參與,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將請客過門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