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訓練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02 16:5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競技體育訓練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競技健美操;體能;體能訓練;方法
一、競技健美操運動的項目特點
競技健美操是在音樂的伴奏下,要求運動員不間斷地在1 min45 s的時間里完成包括健美操操化動作組合、難度動作、過渡與連接動作和集體項目的托舉配合動作四個組成部分的成套動作。成套動作必須在所有動作、音樂和表現的完美融合上體現創造性。它要求運動員在三維空間中交替進行難度較大的動力性和靜力性動作,高頻率、大幅度地完成復雜的動作組合,流暢地完成各種托舉、支撐、配合等動作,并要表現出具有強烈吸引力的人體美和運動美。據此,競技健美操運動項目特點可歸納為一句話:健美操是一項以柔韌、協調為基礎;以力度、力量為核心;以耐力為保證的表現難美性非周期性技能類運動項目。競技健美操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的運動項目之一,其體能含義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在談體能訓練之前,很有必要認識一下到底什么是競技健美操的體能。
二、體能訓練的概念
體能訓練是一種以發展機能潛力和與機能潛力有關的體能要素為目的的大負荷訓練,是人體在艱苦環境中,長時間、高強度、大負荷持續工作能力的訓練。體能訓練突出對人體各器官和機能系統的超負荷適應訓練,旨在產生體能和心理適應,以達到挖掘機能潛力,提高整體運動能力和培養頑強拼搏精神的目的。
三、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內容與方法
競技健美操是一項難、美、高強度的競技體育項目,內容繁多,不僅對人的一般身體素質( 力量、有氧耐力、無氧耐力、柔韌、協調、靈敏) 有極高的要求,同時在心理、韻律感、表現、審美、抽象思維等方面也有高水平的要求,因此作為體能訓練的內容廣泛、方法繁多。根據競技健美操的項目特點以及體能訓練的具體要求將其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兩方面進行闡述。
1.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一般體能訓練內容與方法
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一般體能訓練主要包括一般力量素質練習、耐力素質練習、柔韌素質練習。
(1)一般力量素質練習。①上肢力量練習: 肩、肘關節主要用力肌肉有肱三頭肌、三角肌、胸大肌等,一般采用臥推、平推、計時的單臂俯臥撐、單臂側倒俯臥撐、單臂單腿臥撐,負重俯臥撐,自由倒地、俯撐跳走等訓練方法。②下肢力量練習: 髖、膝、踝關節的主要用力肌肉有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臀大肌、腓腸肌、大腿屈肌等,常采用負重足踵屈伸、足負重踢擺、負重深蹲、半蹲跳起、抗阻力( 踝綁彈力皮條) 踢擺腿、多級跳深、負重蛙跳、團身跳、科薩科跳等訓練方法。③軀干部位力量練習: 脊椎的主要用力肌肉有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背長肌、斜方肌等,一般采用仰臥起坐轉體、手持重物轉體、負重轉體、肋木懸垂收腹舉腿、倒掛屈收上體等訓練方法。
(2)耐力素質練習。競技健美操是以無氧代謝為基礎、機體是在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況下,是由磷酸元系統供能和糖酵解系統供能的代謝形式。因此,練習時采用80% ~90%的訓練強度,將心率控制在 180 次/分 ~190 次/分,采用一次練習 1 分鐘 ~2 分鐘的計時跑、連續踢腿跳或連續完成成套動作的方式進行耐力素質訓練。
(3)柔韌素質練習。①上肢柔韌練習: 各種徒手體操中活動肩、肘、髖關節的動作練習; 雙手握肋木直臂壓肩韌帶;雙手體后握肋術向前探肩; 與同伴互扶側身正側壓肩②下肢柔韌性練習: 正壓腿、側壓腿、后壓腿、劈叉控腿。③軀干部位柔韌性練習: 體側屈、體側轉、體后屈。
2.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內容與方法
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是指運動員在掌握專項基本技術后,通過對基本技術動作的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訓練以達到提高專項素質為目的的訓練途徑,主要是指通過技術的發展促進體能提高。專項體能訓練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動作力度訓練。力度不等于力量,但力量素質是形成力度感的必要條件,沒有一定的肌肉力量,不可能正確的發力,更不可能體會由此產生的正確感受,且高質量的健美操運動員是在高速度下以大幅度身體動作來完成的。對運動員的速度、柔韌、靈敏、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都有一定要求,其中速度力量的練習是最重要的,也就是爆發力,所以,力度訓練首先要進行加大肌肉力量的訓練。可采用負重訓練,把沙袋或重物綁在手臂、腳腕等需要練習的部位進行操化動作練習,采用的動作要熟練,完成動作要快速。規定最高速度指標和變化練習程序進行重復訓練,以最高速度完成操化動作,練出“肉體極限”速度,持續不超過 30 秒,然后合理安排休息五分鐘,恢復后再練第二次。還可以用快速擊掌引導練習,教練員可變化練習節奏,并發出“用力太大了”、“再狠一點”等,給予提示性反饋口令使運動員保持神經系統的高度興奮性。
(2)綜合力量訓練。綜合力量訓練主要是指在一般力量訓練的基礎上,更加強調深層肌肉群、小肌肉群的控制力以及協調全身力量全面性和整體性的訓練。操化動作訓練肌肉控制力原地縱跳訓練( 此訓練法著重訓練運動員對身體重心上下移動的掌握與控制) 、剪刀跳練習、改變動作幅度和方向進行訓練。彈動技術訓練肌肉控制力健美操的彈動主要依靠躁、膝、骸關節的屈伸緩沖而產生的,而屈伸是通過腿部肌肉的協調控制產生的。因此,可以通過彈動技術的反復訓練以進一步提高體能水平。核心力量訓練,它指的是一種訓練軀干部位腰腹肌群、脊柱部位肌群、盆骨部位盆帶肌群的綜合訓練方法,結合了核心部位肌肉的力量、靈敏、平衡、柔韌以及本體感受訓練。如采用半仰臥交替屈髖收腿、單臂上舉仰臥起坐、坐姿兩頭起、單臂撐側臥髖側挺伸臂等練習形式。手腕關節的力量訓練如推小車、控倒立、倒立爬行、連續俯推跳、負重手腕屈伸等練習動作。
(3)靈敏素質訓練。靈敏素質在競技健美操中主要表現為身體的協調能力。在練習過程中多采用如下練習方式: 配合音樂進行七種及其組合變形基本步法訓練; 手臂的基本動作或組合動作通過音樂進行訓練; 上、下肢相互配合訓練; 軀干及肩、髖關節的協調性訓練。
(4)身體姿態訓練。身體姿態訓練一般多采用舞蹈訓練法如芭蕾舞等,但要注意健美操與芭蕾舞的身體姿態區別要求。同時還可借助健美操動作的反復練習如在完全掌握操化動作之后,改變動作數量進行訓練。在不改變音樂節奏的情況下,通過加快動作速度的方法如用某一音樂完成一個八拍動作,然后加快動作速度,仍用原音樂節奏完成兩個八拍的動作等方法。
(5)表現力訓練。練習不同的套路動作或反復練習同一套路以加強其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訓練; 模擬比賽訓練法:有意識地制造一些比賽場所喧鬧地氣氛,或模擬正式比賽的裁判員評分、組織觀眾參觀等環境氛圍等進行專門表情肌的訓練,通過聽音樂,理解音樂與動作的內涵,將想表達的內容表現于面部。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體育教學 體能訓練 科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a)-0228-01
近年來,為了提高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水平,提高我國競技體育水平在國際上的地位,我國政府大力提倡體育教育的改革和體育體能訓練方法的更新。體育體能訓練是競技體育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結合專項需求并通過符合的動作訓練,目的是改善運動員身體狀況,提高運動員機體各器官的組織機能,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促進競技體育成績的提高。隨著體育體能訓練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加科學的訓練方法不斷被應用到體能訓練中。目前,現代體能訓練方法中被應用的最為廣泛的有軟體訓練法和計算機訓練法,這些體能訓練方法更加注重從運動員自身的特點出發,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總結經驗教訓,并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對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幫助很大。該文就傳統與現代訓練方法進行簡單分析研究,為現代科學體能訓練方法的應用做出更多貢獻。
1 傳統體能訓練方法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科學的思想理論的指導
科學的思想理論指導是體能訓練指導的方向,是訓練的理論支持和基礎,對體能訓練的過程和結果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體能訓練所依靠的理論知識在時代的發展下已經不再適應現代體能訓練的需要,有些理論知識打著“科學”的旗號,貼著“科學”的標簽,實際上這些理論并不科學,知識照抄照搬,并不適應我國體能訓練發展的實際情況,或者引用的是錯誤的思想理論。這種現象在目前的體能訓練普遍存在著,這些理論認識急需被更加科學的理論方法所取代。如果繼續存在,將對未來體能訓練的提高,競技成績的提高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發展創新更加先進科學的思想理論對體能訓練的發展非常重要。
1.2 傳統的體能與技術相分離現象越來越明顯
體能訓練方法應講求體能與技巧的結合,不僅需要運動員良好的體能基礎,訓練過程中的技巧訓練更加重要。傳統的體能訓練也講究體能與技術的結合,但這種結合并不是將他們合成一個整體,而是更加注重體能的訓練,在注重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已經逐漸忽視了技巧對體能訓練的影響,導致了體能與技巧逐漸分離的現狀。這種不科學的分離狀態也造成了龐大的體能訓練的堆積,造成體能與身體素質的極大不適應,體能訓練的程度也難以深入,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水平難以上升的現象。因此發展現代科學的理論方法,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理論作為指導,將傳統的體能訓練與技巧訓練相結合,才是提高體能訓練的重要途徑。
2 現代科學方法應用到體能訓練中的建議
2.1 利用現代科學理論思想指導實踐
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傳統的體能訓練出現了嚴重的注重實踐卻不注重理論的現象,甚至是在利用了錯誤理論的情況下進行著錯誤的訓練,也成為了我國體育體能水平落后于國際水平的最大原因。因此,更應該慎重選擇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實踐。要借鑒世界上先進國家的理論研究,結合我國運動員體能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使其更加符合體育訓練人員的體質。同時理論也應該是發展著的,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有關體能訓練的科學理論也應該不斷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運動員整體體制等需求。理論的創新發展也應該是在研究目前運動員體質和借鑒國際標準水平理論的前提下,不能盲目更新,造成理論脫離現實的困境。
2.2 注重傳統與現代訓練方法相結合
傳統的訓練方法雖然存在一些缺陷,但也是經過漫長的研究總結出來的方法,因此在創新訓練方法的時候不能將傳統方法一味的否定,而是應該在有利于提高體能訓練效率的前提下,將傳統的訓練方法與現代科學方法相結合,達到最佳的訓練目的。除此之外,運動員體能具有延續性、間歇性、重復性、循環性,在吸收傳統訓練方法精華之外,要研究利用一些有高技術含量的更加科學的現代方法,例如程序訓練法、計算機訓練法、軟梯訓練法等等,它們給傳統的訓練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將它們相結合能夠在保持傳統訓練方法的基礎上與現代科學訓練方法碰撞出火花,為現代科學方法應用到體能訓練中做出貢獻。
2.3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可以指導實踐,但實踐才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方法,因此在體能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訓練方法和理念,這是提升體能訓練水平的重要方面。首先,理論方面要注重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要研究如何利用現代科學手段提高現代科學理論方法,要通過研究逐漸摒棄錯誤的思想理念,摘除阻礙體能訓練發展的各種標簽,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我國運動員的身體技能情況和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做出更加專業的理論知識研究,為將來的發展做出貢獻。其次,在時間方面要堅持通過理論指導實踐的思想,在理論的指導下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做出合適的引導,要在運動員身體機能承受的最大壓力下完成各種實踐練習,避免由于超負荷訓練造成南轅北轍的效果。最后,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已經成為提高體育體能訓練的必要途徑,因此,在體育訓練中更要制定科學的計劃,將理論應用到合適的實踐活動中才是提高體育體能訓練的重要方法。
3 結語
體育體能訓練是提高競技體育成績的必要途徑,我國在競技體育方面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目前的體育體能訓練依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傳統的體能訓練方法忽視了思想理論和技巧對體能訓練效果的影響,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思想理論和觀念,這些問題亟待解決。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體育體能訓練方法的研究不斷深入,人們開始發現傳統訓練方法中的弊端,人們在深入研究現代科學思想理論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傳統與現代訓練方法相結合,并在理論方法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注重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逐漸的轉變目前部分錯誤的思想觀念,才能在提高體育體能訓練方法的基礎上提高運動員的體能,為將來我國的體育體能訓練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吳清賓.現代體能訓練方法在中學跳遠訓練中的應用[J].神州.2013(12).
篇3
關鍵詞:課余體育訓練;競技體育;現存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7-000-01
中學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在業余或是課余時間,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有組織、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訓練活動,為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后備的人才。
一、中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意義
(一)開展中學課余體育訓練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有效的課余訓練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健康的生產發育。通過課余體育訓練,能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活動機能提高身體的活動能力和協調能力;并且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彌補體育課堂教學的不足,實現學校的體育目標。學校的體育目標包括有健康目標、教育目標、競技目標、娛樂目標等多方面的內容。中學每周體育課為2個課時,時間短、內容多、針對性不強,并不能很好的實現學校體育目標,這就需要在課余的時間加以彌補。
(三)為競技體育的發展輸送后備人才。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在我國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明確的規定:學校應當在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由此可見中學是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訓練基地,為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源源不斷的補充生力軍。
(四)使體育在學校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在我國競技運動訓練體制逐漸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各項發展而融入學校體育中,形成了“體教”合一的機制,,即競技運動成為了課余體育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人們認識到了競技體育強大的社會功能、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學校自身也因此獲得了多方面的利益,并且也提高了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
二、我國中學課余體育訓練發展現狀
(一)缺乏明確的培養目標。中學時期是通過選拔并加以系統培訓為體育事業的發展輸送后備力量的最佳時期。但是體育訓練往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校為了能在國內外的各項體育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通常會通過課余體育訓練的開展來培養體育人才,提高學校整體的運動水平。本地6所中學2010年共有406人次參加各類體育競賽,其中取得前八名的有133人。然而有的學校為了在各種賽事中取得好的成績,在訓練中采取了“拔苗助長”等方式,忽視了對選手的系統訓練和培養輸送,很不利于為為競技體育輸送后備人才這個目標的實現。
(二)課余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間存在矛盾。在升學的壓力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努力學習文化課程上,但是參加課余體育訓練就必然的會占用學生一部分時間,甚至會影響其正常的學習,二者間缺實存在著矛盾。而學校判定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文化課成績也往往占有很重要的因素。這就導致了“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嚴重。通過調查,筆者發現本地約70%的中學都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1小時課外活動時間,更談不上課余體育訓練。
(三)缺乏健全的、系統系、科學性的訓練制度。通過對本地30所中學進行調查,發現其中19所學校的課余訓練中存在著沒有訓練大綱的問題,課余訓練比較隨意。不少學校相關的指導老師雖然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是高水平訓練和比賽的經歷相對欠缺,也就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的訓練結合起來。并且由于體育教師往往每人都要帶多個班級,課程任務本來就較重,兼任課余訓練指導老師后,還要帶隊訓練,屬于超負荷的運轉。在調查的學校中,發現平均每個學校有兩個訓練指導員,每個訓練指導員大約要帶35個學生,工作量非常的大,難以調動其探索系統訓練的積極性。
三、加強中學課余體育訓練建設
(一)明確訓練目標,健全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制度。中學課余體育訓練最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培養體育骨干,為競技體育的發展培養、儲備和輸送體育人才。學校要重視課余體育訓練,健全課余體育訓練制度,在學校工作計劃中做好對體育課余訓練的規劃并加以思想上的指導,把培養和輸送體育后備人才作為課余體育訓練的重點來抓,而不是一味的單純追求各類比賽的名次。
(二)正確處理課余訓練和文化課程間的關系,取得家長和學校的支持。學校首先要轉變觀念,既要重視課余體育訓練,同時還要督促隊員文化課程的學習。一旦發現有運動員得文化課學習成績有問題時,可以先暫停其訓練,并與其文化課老師一起努力提高其學習成績。同時學校還要和運動員的家長時常聯系,協調與家長的關系,一方面另他們認識到課余體育訓練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取得他們的支持與配合,共同促進學生學好文化課程和做好課余訓練。
(三)加強教練員自身建設。教練員的知識水平、管理能力和訓練水平對搞好課余體育訓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組織教練人員不斷通過培訓、進修、組織參觀等方式,增強自身的現代運動訓練的理論知識,掌握科學的運動訓練方法和手段,制定適合中學生的訓練大綱。并且學校要盡可能的關心各指導老師,解決他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確立獎懲制度獎勵那些在課余體育訓練中作出貢獻的老師,調動他們探索系統、科學體育訓練的積極性。
我國競技體育的基礎就是中學課余體育訓練。學校要重視課余體育訓練的開展,提高學生課余訓練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顧鵬,張朝法,郭吉強.中學課余體育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臨師范學院學報,2001,23,(6).
篇4
摘 要 當前我國高校的運動訓練現狀還存在著一些弊病,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革和調整。對此,下文對高校運動訓練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改善的措施及日后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 高校運動 高校運動訓練 運動訓練 發展趨勢
一、高校運動訓練現狀分析
(一)不完善的競技體育制度
我國的競技體育沒有一套比較完整和科學的法規,相應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大學體競技體育從屬于“體委”,同時也就限制了高校體育訓練的發展。至今我國的高校還沒有培養出世界性的競技體育人才。與此相反的是,國外的很多世界性競技體育人才都是出自于各大學的,他們將學校作為培養世界性競技體育人才的主要力量,國外大學的體育運動專業學生在校園里既可以受到好的文化教育,也可以培養自身的專業體育技能。美國的一些大學在培養世界性的競技體育人才時,他們會配備好的教練員,提供完善的運動訓練、競賽設施,同時也擁有一套科學完整的培訓體制。
(二)學習和訓練兩者關系處理不當
運動員在進入大學后,無法快速的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中去。在體育運動訓練和專業的文化課程學習之間無法均衡,加上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沒有一個科學的學習方法,就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在相應的時間里順利完成自己的學業,也讓自身的運動訓練受到了影響,無法提高自己的專業學習成績和體育運動水平。
(三)不完善的運動員管理體制
學校在對特招運動員這一特殊群體的管理上要充分結合他們的特定制定合理科學的管理體制。在學籍管理上,很多高校都存在著一定的疏漏,沒有對這些學生的體育訓練和文化教育作深入的了解,這就導則在學籍的管理上不是特別的靈活,培養目標不寬泛;另一方面是在訓練和學習的時間安排上不是很合理,將普通教育計劃套用在了運動員特殊教育計劃上,過多的文化課程科目和較高的難度系數,讓運動員無法主動學習文化課程,這就可能導致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的兩重失敗。
(四)缺乏高水平的教練員
教練員水平的高低決定了高校體育運動員水平的高低,換言之,教練員影響著高校體育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高校的教練員多以本校的體育教師為主,他們大都沒有經過專項體育訓練,也沒有相應的專業運動訓練經驗。同時,這些高校的教練員還要在體育運動訓練實踐之余承擔高任務量的體育理論文化教學任務,所以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科學的體育訓練實踐和體育理論學習的方法。另外,一些教練員的經驗不足,掌握的知識相對陳舊,尤其是在技術戰術和訓練觀念上,他們也很難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指導,在訓練方法、手段、流程、管理等方面也無法做到有效的控制。
二、高校運動訓練發展方向
(一)對高校體育訓練的管理體制加以改善
在高校中建立體育訓練隊的管理機構,可以協調管理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工作,對高校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決策性的作用。它主要的職能是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制定培訓管理體系,確定體育運動的訓練目標和階段性的任務,控制訓練工作的結果和調整訓體育訓練的系統目標。同時還要對運動員的學籍管理和體育訓練以及文化學習等方面建立一個有效的體系,便于及時了解他們的各項動態。另外,對教練員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增強教練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
(二)制定合理的文化課程培養計劃
由于高水平運動員的文化成績相對較弱,在進入高校后一時難以適應身兼訓練和學習的雙重任務。以下方面是我們需要改善的:一是根據運動員自身的水平,適當延長水平較高者的休學年限,讓他們有機會參加更多的訓練,創造更多更好的成績。二是增多實踐環節和選修課科目,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適當減少一些課程,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
(三)打造高水平的教練團隊
高水平的教練員團隊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整體素質和體育技術。高水平的教練員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具有精湛的業務;二是具有很強的專項能力;三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科學知識。隔聲機體育部門要建立專門的培訓機構,讓高校的教練員有機會進行相關專業技術理論的培訓和學習,提高他們自身的文化理論水平和科學指導訓練的相關能力。對那些表現優異的教練員要給與一定的關心和獎勵,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工作條件或是生活待遇等。此外,還要提高教練員的社會地位,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勵機制,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四)對訓練環境進行改善
對體育運動訓練環境要加以重視,除了提高師資力量和重視競技體育之外,還要加大體育建設的投資力度。專款投入、校企合作、企業或社會及個人的贊助等形式都是籌集資金的方式。完善體育訓練的配套設施,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和標準。
(五)提高訓練的科學化
體育運動訓練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有利于運動員提高運動水平,高校要充分將訓練工作和科研優勢相結合,通過經驗豐富的教練員和相關教授對實際的運動訓練和相關學科知識的講解,從而制定出系統而科學的管理訓練體系。
參考文獻:
[1] 郭科明.高校競技體育改革之一——對高校運動訓練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07.
篇5
關鍵詞:競技體育;核心力量;訓練;武術套路;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8.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3)03-0071-05
武術套路項目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高、難、美、新、穩”是競技武術套路發展的總趨勢。武術套路的動作形式主要以腰部為樞紐來協調和支配四肢運動。武術諺語講“練武不練腰,終究藝不高”充分說明了腰部對整個武術的重要作用。作為傳統項目的武術所認為的“腰部訓練理論”,與現代的核心力量訓練在功能上應該是相通的。武術套路傳統的力量訓練是經過數代人上百年實踐、提煉出的訓練方法精華,其成就了我國武術的輝煌。核心力量訓練是近幾年在運動訓練中提出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方法,是在人體運動鏈、本體感覺訓練、神經肌肉系統訓練理論的基礎上,對力量訓練理念的深入認識和再認識,已被越來越多的體育運動訓練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所認可。那么,核心力量訓練能否取代傳統的力量訓練呢?答案是否定的。韓春遠等認為,核心力量訓練是傳統力量訓練的有益補充,兩者并無優劣之分,應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適宜的訓練內容和方法[1]。
高水平武術套路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的實驗研究No.3 2013 現代核心力量訓練早期應用于醫療康復訓練中的力量訓練[1],1992年,PANJABI提出了核心穩定性的概念[2]。2006 年,KIBLER首次在競技體育訓練領域引入人體運動鏈中核心穩定性的概念[3]。近幾年,我國體育界在競技體育中進行深入研究,是競技體育訓練研究熱點問題之一。黎涌明、陳小平研究表明,核心穩定性是在人體鏈中通過核心部位建立穩定支點,維持身體靜態、動態姿態和肢體力量的傳導創造條件[4]。CORDO[5]和ZATTARA[6]研究證明,維持身體的穩定性是人體運動的基礎條件[7]。核心力量訓練就是對人體核心區域大肌群、小肌群和深層肌群進行的軀干平衡、穩定、力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是速度、協調、靈敏等運動素質的基礎保障[8]。
核心力量訓練的最終目的不僅是維持身體軀干核心穩定性,更多是為專項力量提供穩定支撐,作為支點為動量的傳導奠定基礎[1]。傳統的力量訓練有負重抗阻、對抗性、克服彈性物體、克服外部環境阻力、克服自身體重等 7 種主要訓練手段[9],為穩定狀態下的力量訓練。其對于提高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有顯著的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對于提高核心部位深層肌和小肌群力量難以實現,運動過程中運動員身體姿勢處于不斷變動甚至是失衡狀態,這種不穩定狀態破壞了在穩定狀態下培養的力量作用條件,使我們在穩定支撐狀態下培養的力量難以最好地發揮[10]。相對于傳統腰腹肌訓練而言,核心力量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增加了不穩定因素,運用平衡盤、瑞士球、懸吊帶等輔助器械,在運動方向上重視兩維和三維運動,加強了神經系統對肌肉系統的支配能力,補充了傳統腰腹肌力量訓練中沒有被重視的小肌群肌肉力量的訓練。將二者結合,可能會使這兩種方法相互補充,起到1加1大于二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擬將兩種訓練的方法結合,在傳統力量訓練的基礎上加入核心力量訓練,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以探索武術套路核心力量訓練的特點,進一步拓寬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和手段,豐富武術套路核心力量訓練理論與方法提供實證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高水平武術套路運動員實施傳統力量訓練和現代核心力量訓練的訓練效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借助中國知網、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等平臺,檢索并閱讀關于力量訓練理論、力量訓練方法和競技武術套路訓練理論的文獻資料40余篇,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試驗方法提供依據和支撐。
1.2.2專家訪談法
就傳統力量訓練、現代核心力量訓練和武術套路力量訓練等問題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訪談,通過對河北省武術隊教練、高校武術專業教師進行訪談,對武術套路訓練中引入核心力量訓練的可行性和訓練內容、強度等問題進行論證。
1.2.3實驗法
1.2.3.1實驗對象河北省體育工作大隊武術套路隊一線隊員18名,其中男子8名,女子10名;河北省體育工作大隊武術套路隊二線隊員10名,其中男子5名,女子5名。28名研究對象(武術隊長拳類項目全樣本)中武英級運動員2人,一級運動員18人,二級運動員8人。測試對象包括2010年亞運會冠軍、2011年世界武術錦標賽冠軍闞文聰和全國武術套路錦標賽冠軍趙杰、劉霞。
1.2.3.2實驗設計實驗前對所有運動員進行初始狀態下的核心最大力量,按照測試數據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來檢驗兩組數據的差異性。本研究采取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配對t檢驗,檢驗各組的縱向對比的實驗設計。采用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組間橫向對比的實驗研究設計,并對所得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1.2.4數理統計法借助SPSS17.0統計軟件包對本研究實驗前后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實驗結果與分析
2.1實驗過程
實驗組(現代核心力量訓練組):共12周,每周訓練3次,每次訓練為50分鐘。實驗組運動員在原有的傳統腰腹肌訓練的基礎上實施以“核心力量”為理論指導的新的訓練方法,其中包括:懸吊訓練法、瑞士球訓練法、平衡盤訓練法,補充原來的傳統腰腹肌訓練方法。對照組(傳統腰腹肌訓練方法組):共12周,每周訓練3次,每次訓練為50分鐘。傳統腰腹肌訓練方法為河北省體育工作大隊武術套路對原有訓練計劃中的腰腹肌訓練方法,如仰臥起坐、仰臥兩頭起、側起、背起、懸垂舉腿等。
2.5.2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平衡鶴立測試指標的組間差異性比較
實驗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平衡鶴立測試指標進行差值比較,結果顯示(表6):實驗組和對照組平衡鶴立測試指標出現顯著性差異,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分析其結果如下:人體的平衡受三方面的力學因素影響:支撐面積、重心高度、體重。鶴立平衡屬于下支撐平衡,平衡盤為不穩定的支撐面,運動員要想站在平衡盤上保持平衡,平衡的關鍵就在于運動員重心必須穩定在重力的作用線上,為下肢平衡創造穩定條件。而人體的重心在人體的核心區域內,因此,人體核心區域的穩定性又成為控制人體重心的關鍵所在。人體核心穩定性可以用Panjabi在1992年提出的“三亞系模型”理論來解釋:核心穩定性就是神經系統、關節和脊柱韌帶、肌肉系統相互間復雜的交互作用,從而保證脊柱的中立區域在一定的生理范圍之內。不穩定狀態下的核心力量訓練夠很好地刺激控制系統,調控被動系統參與到運動當中,神經對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改善,從而改善運動員的本體感受功能。核心肌群力量訓練提高了核心區域的穩定性,為上下肢的力量傳遞提供穩定的平臺,從而提高了運動員身體的穩定性。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配對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伸肌、屈肌峰矩和伸肌、屈肌功率較實驗前都有顯著性提高,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的訓練手段均對核心力量和核心爆發力的增長效果顯著,即傳統的訓練方法與現代核心訓練方法均能對核心力量的提高產生顯著影響。
3.1.2實驗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屈、伸肌峰矩和屈、伸肌功率的前后變化差值進行比較,即對增加程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在伸肌、屈肌峰矩和伸肌功率上實驗前后的差值與對照組比較出現非常顯著性差異(P
3.1.3平衡盤核心力量訓練對運動員核心穩定能力的提高具有較好的幫助,同時為肢體的發力提供了穩定的基礎。
3.2建議
3.2.1核心力量訓練和傳統力量訓練方法各有優缺點,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核心力量訓練是在身體不穩定狀態下進行的靜力性或動力性力量訓練,其強調神經對多塊肌肉的支配和控制,兼顧核心部位的深層肌群和小肌群訓練,彌補了傳統力量訓練在穩定狀態下發展力量的不足。建議武術套路運動員在傳統力量訓練的基礎上,應適當加入現代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增強運動員在不穩定狀態下的平衡能力和核心部位肌肉協調性,對快速、協調完成武術技術動作、降低能量消耗、提高運動效率均有現實的訓練意義。
3.2.2如何將現代核心力量訓練融入傳統力量訓練中,使之有機結合發揮最大效益,是一個有待量化和實踐論證的課題,本研究僅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了核心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的結合的實驗論證,但對于它們之間如何結合,建議有關同行進一步探討,以期為今后武術科學化訓練提供新的訓練理論和實際參考依據,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優化訓練手段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韓春遠,王衛星,成波錦,等. 核心力量訓練的基本問題——核心區與核心穩定性[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7(2):117-120.
[2] Manohar M. 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Part I. function,dysfunction,adaptation,and enhancement [J].Spine,1992,5(4):383-389.
[3] Ben Kibler W,Press J,Sciascia 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 [J]. Spine,2006(36):189- 198.
[4]黎涌明,于洪軍,資薇,等.論核心力量及其在競技體育中的訓練——起源·問題·發展[J].體育科學,2008(4):19- 29.
[5] Cordo P J,Nashner L M. properties of postural adjustments associated with rapid arm movements [J].Neurophysiology ,1982(47):287-398.
[6] ZATTARA, BOUISSET S. Posture- kinetic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voluntary upper limb movement,1:normal subjects [J]. Neurosurgery Psychiatry,1988(51):956-965.
[7] 于紅妍. 優秀 20 公里競走運動員功能性力量的特征及其對技術影響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9.
[8]Paul J.Goodman, Ms, Cscs.The“Core”of the Workout Should Be on the Ball [J].Nav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1,2003,2(5):9-25.
[9] 裴春燕,蔣琴華,王均銘.核心力量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理論比較[J].經濟研究導刊,2011(6):221.
[10] 關亞軍,馬忠權. 核心力量的定義及作用機制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1):107-108.
[11] 劉愛杰,李少丹.競技體育的核心訓練[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7(4):4-6
[12] 張蕊.核心力量訓練的理性闡釋——科學化訓練新視角[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24(8).
[13]于紅妍,王虎,馮春輝,等.核心力量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之間關系的理論思考——核心穩定性訓練[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6):509-511
[14]向新建,楊峰.淺析武術套路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方法[J].內江科技,2007(8):79-81
[15]程會娜.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核心力量測試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1(3):74-78.
[16]張成.對男子100米短跑運動員實施身體核心力量訓練實驗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0.
[17]李文霞,呂洪.投擲運動員“核心力量”的訓練手段與方法[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9(5):128-129.
[18] 田野.運動生理學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15-322.
篇6
關鍵詞:學校體育;高考;體育訓練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要貫徹執行科學性的訓練方法和原則。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人類長期積累下來的體育文化精華傳承給新一代的學生,使之轉化為他們的精神財富,同時也使他們形成正確的體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因此,體育教學必須遵循體育知識、技能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教學方式的原則性和規律性,從而實現教育價值的全面性。在實際體育訓練中,遵循基本的體育訓練原則是核心,是宗旨,也是體育成績得到提高的必備條件,教師必須從一而終地把握好這一標高。高考體育訓練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選擇合適的訓練時間,安排有效的訓練計劃
根據《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制訂的科學訓練原則,選擇合適的訓練時間、制度和實施訓練計劃不僅能給體育訓練目標提供導向作用,更有利于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的習慣。有些考生進入高三后知道本身文化成績很難進入大學,就匆匆忙忙選擇體育高考這條路,體育考生的訓練時間一般在七個月左右,屬于短周期訓練。要想在短時間內取得好的體育成績,科學地選擇訓練時間及安排切實的訓練計劃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人體的生理特點,一般認為,下午3:30~5:30是進行體育訓練的最佳時段。這個時段人體的運動機能狀態達到最佳,包括肌肉的爆發力、抗疲勞能力等。這個時段氣溫較高,利于在短時間內做好準備活動,可以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鑒于體育考生更要兼顧文化學習,選擇4:30~5:30較為合理。
在整個訓練周期中,冬訓對考生來說是最為關鍵的階段,這一階段的訓練任務以速度、力量、耐力訓練為主,訓練手段主要采用以周為單位的循環訓練法。
二、針對高考體育考試項目,傳授正確規范的動作技術要領
體育教學的科學性還體現在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且所有的體育教學行為必須受到教學目標的引導,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與教學目標的要求達到較大程度的默契。體育教學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身體練習”即是以“動作”或“動作的重復”從事各種運動實踐活動。它具有鮮明的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一般農村高考體育考生的特點是:體育素質不一,運動水平參差不齊,缺少相關體育項目的技術訓練及相關項目的運動能力。筆者根據《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創造學習”方法,結合高考體育考生的實際情況,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一貫主張“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因此,在這一訓練環節中,筆者的教學方法分三個步驟來進行:適應性訓練、技術分解訓練(略)以及訓練舉措。
1.適應性訓練
任何項目的訓練,必須讓考生有一個適應訓練的階段。有不少人認為,體育訓練本身就是身體的運動,做不做適應性訓練意義不大。其實,適應性訓練是科學性訓練方法的重要起始環節,是進行體育訓練前的準備活動,對于體育鍛煉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既能讓考生逐步進入訓練狀態,增強運動體質與體能,掌握運動技術要領的關鍵,又能預防運動損傷。
2.訓練舉措
訓練舉措是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的融合。訓練舉措是教練員和運動員為完成訓練任務、提高運動成績而采取的途徑和方法。運動訓練舉措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應掌握各種訓練舉措及其方法、特點、注意問題等,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正確地、有針對地選擇和運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考生的成績。
總之,教師選擇訓練舉措時必須兼顧兩個原則:目的明確,針對項目訓練;要根據考生能力大小訓練的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合理安排。
三、恢復與調整,以最佳狀態迎接高考體育考試
訓練一定有負荷,有負荷必須有恢復。訓練的恢復是運動訓練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包括訓練中的恢復和訓練后的恢復。實踐證明,教師通過“負荷―恢復―再負荷―再恢復”能不斷提高考生的競技水平,因而恢復在運動訓練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訓練實踐中,恢復的方式有兩種:自然性恢復和積極性恢復。在訓練中,除了負荷很小的技術訓練外,都要盡可能地安排積極性恢復。當考生在承擔較大的負荷強度后,必須安排一些積極性恢復訓練。比如,肌肉的恢復:在做“極限速度”練習后,安排拉伸肌肉的伸展運動,使肌肉得到放松,縮短恢復時間,以利于下一個項目的訓練,也利于肌纖維工作同步化和肌肉群工作的協調性。又如,速度跑的恢復放松:以小強度的放松慢跑為主等。再如,關節的意念放松:由教師以喊口令方式對各關節進行放松,每關節喊4~5次,持續時間為10~20秒。恢復的手段可以有多種,但應與訓練內容相結合,做到有訓練必須有放松。
考前十天左右安排一次模擬高考體育測試。剩下的四天時間進行各相關項目的技術強調。考生進考場前把項目的技術要領作重點提示。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興趣 關系 成績 體育訓練
小學如何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優勢,搞好課余體育訓練工作,適應當前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發展的新形勢, 提高學校體育競技水平?此問題一直是廣大農村體育教師關注的熱點。通過多年的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工作,我們得出了以下教益:
一、培養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興趣
運動是每個學生的內在需要,當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能推動一個人參加體育運動的內部動力,形成體育動機。依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大多數人的需要可分為三類,即:1.接受刺激、追求樂趣的需要;2.從屬于一個集體的需要;3.展示才能和自我價值的需要。如何滿足學生的這些需要,激發他們體育動機,培養他們的興趣呢?
1.展示體育魅力。課余體育課訓練、體育競賽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鮮明的挑戰性和趣味性。在訓練工作中,我們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訓練內容盡量豐富多彩、具有趣味性,謹防挫傷隊員的積極性。要合理安排一些競賽活動,依實際情況,在表揚、肯定的同時,運用適當的、適時的批評,展現課余體育訓練的挑戰性。
2.讓隊員體現自我價值。給學生展示才能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滿足學生展示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是提高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促使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向訓練隊靠攏的重要條件。沒有學生談何訓練?為此,在學校內要經常組織一些競賽,給他們以展示才能的機會,做好激勵機制等工作。
二、協調好幾個方面的關系
1.協調學生學習、生活、訓練之間的關系。我們在對隊員進行體育訓練時,促進了隊員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出較高的競技水平,但也難免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生其它各科的學習。隊員學習與訓練產生了矛盾,這就是我們經常討論的“學訓關系”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此問題,小到影響訓練隊的生源問題,大到影響隊員的終身。本著“一切工作為了學生”這一原則,作為體育教師,要有正確的態度,力爭想辦法把此問題的負作用降低到最小。
2.拉近師生心理距離,提高隊員思想認識。新時期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工作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和諧的、互信的。作為體育教師,我們不但要教給學生訓練方法,提高他們運動的水平,還要經常找他們談談心,交流情感,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多方面關心、照顧,使師生關系變得和諧。在訓練隊中,我們要致力營造一種廣開言路的民主氛圍,給他們充分的自,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不斷提高訓練質量。對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才藝展示”、“我的好學習方法”、“學習成績評比”、“我的理想”等主題活動,既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又促進隊員從思想深處明白了學習與訓練同樣重要,促使他們能更加努力學好其它各門功課,提高各科成績。
3.與領導共同努力,健全體育設施。廣大小學體育經費困難,體育場地、器材也因此而相對簡陋和缺少。體育教師要與領導共同努力,在學校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力爭把錢用在刀刃上。當然,這還不夠,有時還需要體育教師親自動手,依據本校特點,因地制宜,自制一些適合本校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器材,如小啞鈴、墊子、乒乓球臺等。沒有場地,我們可利用學校周圍的地理條件,發揮農村自然資源的優勢。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場地、器材需要,為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工作能順利開展掃除了障礙。
三、針對個體特點進行訓練,創競賽佳績
提高訓練質量是搞好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關鍵。訓練質量的提高在于教師的訓練水平,在于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敢于創新、敢于探索的精神,在于好苗子的不斷充實。一個好苗子,是任何一位教練都夢寐以求的。另外,田徑隊與各球類訓練隊要互通有無,共同進步。田徑隊訓練可把球類搬到訓練中來,以解決田徑項目的枯燥乏味問題,培養學生的興趣,同時利用他們很好的身體素質,在球類運動需要隊員時補充入隊……我校籃球隊在縣級競賽中成績也較顯著。成績提高了,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為學校的全面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學校在體育上人力、物力的投入增強了說服力,同時也能激發廣大學生參與學校課余訓練隊――這個光榮集體的參與欲,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推動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發展。
當然,要搞好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工作是需要長期積累、不斷進取的。我們不但要認清在素質教育下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新形勢,還要了解本鎮、本校的情況。我們小學有許多方面不如城關小學,但也有自身優勢,如:學生能吃苦,身體素質較好;學校開展的其他活動不太多,為體育訓練能爭取出時間等。特別是學生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們小學體育教師感到自豪的。相信人(學生、體育教師、其它相關人員)是發展、提高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第一要素,只要大家齊心合力,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工作一定會更好。
參考文獻
[1]《運動訓練學》。
篇8
關鍵詞 功能性訓練 運動損傷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12.5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長期進行體育鍛煉能夠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機體免疫力。但是,運動強度或負荷過大,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運動損傷,降低運動員的自信心,無法達到良好的體育訓練效果。功能性訓練在運動損傷預防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確保運動員的身體協調度,使其具備較好的柔韌性和靈敏性,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將運動風險降到最低,提高體育訓練質量及運動員的參與積極性。
1功能性訓練概述
動能性訓練主要是采用運動療法,訓練有障礙機體的運動功能,使身體功能得到改善。功能性訓練對人在自然狀態下的身體運動訓練形式進行模仿,加強核心力量,提高神經肌肉系統效率。它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為多關節、多維度、整體性動作,能夠提高運動員的日常運動質量及效率。功能性訓練的專業性很強,不僅使運動員具備扎實的基礎體能,而且能夠提高其專項運動能力。該種訓練方法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專項體能。功能性訓練使運動員極具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也能夠糾正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動作,避免運動損傷。
功能訓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競技能力。(2)如果運動員有傷病,或者運動機能下降,能夠及時找出功能障礙,并對運動員的傷病問題及功能障礙進行有效診斷。(3)緩解運動員的傷痛,快速恢復他們的機能狀態,實現系統訓練,并及時恢復運動能力。動能性訓練主要是指發生運動損傷之后,運動員主動參與訓練,它不僅能夠對運動損傷進行有效預防,也能夠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結構等進行改造,以對運動損傷問題進行有效控制,提高訓練質量及運動員的競技能力,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2功能性訓練在運動損傷預防中的應用
2.1核心肌群訓練
采用該種訓練方式,使核心區關節更加穩定,增強機體協調能力,且能夠對肌肉動力功能進行改善。增強核心肌肉群,可對自身運動技能和身體姿勢等進行增強和完善,使骨盆、脊柱更加穩定,確保人體平衡,降低能量消耗,提升肢體協調度。快速發力動作,能夠充分發揮核心肌群功能,保持動作中的肢置,使深層小肌肉群更加穩定,避免運動損傷,也能夠對脊柱進行有效保護。調節核心部位協調能力,有助于上、下肢肢體穩定,避免肢體損傷。訓練中,可采用平衡墊、板和小蹦床等,使肌群力量更加穩定。
2.2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使肢體更加靈活,關穩定,能夠提高機體緩沖振動能力。
(1)抗阻力訓練。抗阻力訓練能夠提升肌肉力量,改善人體肌肉功能,避免發生肌肉損傷。抗阻力訓練使運動員自我保護能力不斷提高,也能夠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障礙,解除肌肉痙攣,恢復關節性能,提高關節肌力和承受能力,實現韌帶拉伸,避免運動損傷。
(2)靜力性力量訓練。靜力性力量訓練會使肌肉群、短小肌群、深層肌群發生變化,提高人體的關節穩定性,以有效避免運動損傷,使患者具備較好的神經肌肉募集能力和控制能力等,避免肌肉萎縮。
(3)離心收縮力。它能夠提高肌肉抗牽拉能力,避免肌肉損傷。當運動負荷比較大,能夠促進肌肉蛋白合成,保護肌肉,并使其力量增強,避免運動損傷。
(4)自由重量訓練。采取該種訓練,使人體肌肉系統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該過程中,可進行身體移動。
(5)超等長訓練。其能夠改善肌肉牽張反射機能,發揮神經肌肉系統功能,以有效控制神經肌肉,提高肌肉反應速度,避免運動損傷。
2.3伸展訓練
伸展訓練有助于增加身體柔韌度,使肌備較好的彈性及爆發力,避免肌肉勞損、僵硬。拉伸訓練可預防拉傷。訓練完成之后,也可以通過拉伸運動,使肌肉得到放松,及時排出代謝物,減輕局部損傷,及時恢復關節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具備較好的柔韌性,使軟組織和肌筋膜得到放松。動態拉伸主要是對軀干肌肉群和四肢進行拉伸訓練,能夠提高爆發力。如果離心收縮力和向心收縮力時間比較短,需要對彈性勢能進行存儲,以轉化為向心力。動態拉伸能夠增強肌肉能力,對運動性損傷進行有效控制,延長運動壽命。
2.4平衡訓練
體育訓練中,對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它能夠使運動員以最好的狀態完成比賽。訓練過程中,很容易發生重心偏移,需要通過平衡訓練維持身體平衡。如果運動員平衡能力較差,很容易出現運動補償,限制了他們在日常訓練及比賽過程中的能力發揮,也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平衡訓練能夠提高肌肉神經控制率,該訓練方式極具目的性、系統性和漸進性,能夠強化肌肉各個維度,不斷提高控制能力。運動員要通過平衡訓練,實現運動信息調節與反饋,保持肢體平衡,將運動損傷降到最大,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3結語
運動員訓練方式不當就會發生運動損傷,甚至引發局部慢性損傷,對日常訓練產生影響,使其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功能性訓練能夠引導運動員進行自我保護,對軟組織損傷、肌肉損傷及運動性損傷進行有效預防。功能訓練方法比較系統,能夠將運動損傷發生率降到最低。認識到功能性訓練在運動損傷預防中的重要性,對日常訓練項目進行合理安排,從根本上實現運動損傷預防。
參考文獻
篇9
一、體育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在體育訓練中的運用
(1)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有助于激發學生體育訓練的興趣,提高體育訓練的積極性。
(2)根據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例如,學生的性格有外向型和內向型,在訓練中,對待內向型的學生可采取多表揚,多鼓勵的方式,而對外向型的學生,在適當的時候可進行批評教育。
(3)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機能和調節情緒狀態。例如:可采用表象訓練法幫助學生掌握、改進、提高運動技術;可采用放松方法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情緒等。
(4)有些學生體育訓練的興趣不高、動機不強,表現出的行為是訓練中心不在焉、消極怠工,教師要了解學生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并采用心理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激發訓練興趣,提高動機水平。
(5)幫助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競爭意識。例如,采用目標設置方法,讓學生達到一個個具體、明確的目標的同時,體驗體育訓練的成功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專業訓練中提高專業生自信心的訓練方法
1.通過暗示法樹立自信心
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幫助人建立和提高自信心。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有效地激勵學生,使他們建立自己完全有能力高效地完成任務的信念。例如,體育教師可以應用他人暗示法在學生有畏難情緒時,鼓勵和激發他們刻苦訓練的斗志,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學生也可以用自我暗示法。例如,在遇到失敗和困難時,暗示自己“頂住,我能行”來提高自我效能。
2.通過理性情緒療法重建自信
通過理性情緒的訓練程序向學生澄清合理的思維,即不愉快是自然的反應,但如果一點挫敗就感覺大難臨頭,則不但于事無補,而且還會使事情更加惡化。倒不如正視困難,能改變就努力改善,至于改變不了的,就應該學習去適應和接納.經過這樣的訓練程序,不僅可以使受訓者擺脫消極情緒和無助感,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在新的努力嘗試中,克服困難,增強自信心。
3.通過設置適宜的目標增強自信
自信心與目標設置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因此,體育教師在訓練中應該幫助學生根據其能力的客觀評價,設置可實現的,具有挑戰性,可測量反饋的,自我比較的目標,這樣才有助于幫助學生在不斷積累小的成功體驗的基礎上增強自信。
4.通過對最佳操作的表象訓練提高自信
這種方法要求受訓者首先進入放松狀態(或半催眠狀態),然后,在指導語暗示下,系統地回憶以往在完成某項任務中的最佳操作表現,從而在心理上進入流暢體驗,增強自己的動機水平,排除以往的失敗陰影和心理障礙,把自己從悲觀變為奮發自信。
5.通過對成敗的正確的歸因增強自信
能力、努力、運氣和任務難度是個體對成敗歸因的要素,當學生把完成動作的成功和比賽的勝利歸因于自己的運氣好,而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差時,自信心必然會受到消弱。因此,體育教師有必要將合理的歸因技術教授給學生,使他們善于將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將失敗歸因于運氣或沒有足夠的努力。這樣,無論遇到成功還是遭遇失敗,學生自信心都不會被減弱,反而會逐漸積累和增強。
6.用積極思維替代消極思維法增強自信
積極的思維往往使人情緒樂觀,行為積極;而消極的思維,往往使人悲觀失望,情緒消沉以及自信降低。因此,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內容往往影響人的態度和行欏L逵教師應善于啟發學生將消極的思維轉化為積極的思維,以便在訓練中提高自信心。
7.通過成功體驗的認知積累自信心
自卑和無助感是人對自己能否改變事物和環境能力的消極評價。因此,當一個人缺乏自信時,應該盡可能創設條件,讓他在訓練中經常體驗到通過自己努力和能力而取得成功。這樣,通過一定的成功認知和記憶的積累,建立起積極的心理定勢――我可以通過努力來把握自己的未來,從而進一步增強自信心。
三、考試前對專業生心理輔導的方法
考試前教練員要認真檢查和鑒定考生的準備情況,對未能在臨考前達到最佳狀態即最適于比賽要求的心理素質的考生,要采取心理激發手段,使其達到應有的水平,目的在于消除考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礙。
1.實戰訓練法
模擬正式考試程序和強度進行的訓練方法,主旨在提高運動員比賽時的適應能力。特別是要讓運動員對于容易引起精神過度緊張和動作失調的各種刺激逐步產生適應,提高其應付考試的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考試定勢。
2.對抗訓練法
采取和其他兄弟學校的考生對抗性比賽。重在了解對手、正確對待對手,以消除心理緊張,保證其正式考試時運動水平的正常發揮。
3.現場考核法
在考試的前兩個月,學校主管領導、教練要現場對考生進行抽查考核,一方面了解訓練的情況,提出考試前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對考生提高適應性的一次很好的鍛煉。
4.閉目靜養表象法
訓練結束后休息時,仔細回想當天訓練的每一個細節,盡可能多地喚起參與運動時的各種感覺。比如:“看到了”場地、隊友、教練以及奔跑時的情形。“聽到了”訓練或比賽場上出現的各種聲響以及自己和隊友正確與否的動作印象。這樣有兩個好處:①使考生的運動過程得到反饋,盡快動力定型。②促使考生自我意想增強信心。
5.音樂調節法
這一方法主要是對情緒過激及情緒抑制的考生使用的。在考前,對這兩種心理狀態的考生,可用不同的音樂進行調節,前者用穩定法,聽一些節奏舒緩悠揚的輕音樂使其心理平和;后者用激奮法,讓其聽一些鏗鏘激奮的進行曲或搖滾樂,以激發其心理功能,使其心理處于比考前的良好狀態。
6.體會交流互激法
這種方法實質是通過各種方法調節心理后,每個人與隊友進行交流,把自己良好的感受、體會與隊友分享,使之從交流中得到新的啟示,產生心理互動和互激作用,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體育高考生考前心理輔導》
篇10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1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外的一切時間,為學生提供體育特長展示的平臺,創設學校整體的體育文化氛圍
現行基礎教育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體現時代的要求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大家都知道體育這門學科是靠自身親自參與實踐,在運動中才能掌握各項運動技能,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達到健康目的的;科學訓練、持之以恒是學好體育的唯一途徑。我們充分地利用了每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和第八節活動課時間,由體育教師指導去練習各種體育項目,要求每人有體育專長(各種球類、田徑、棋類、體操、武術、舞蹈和地方傳統的體育項目等),在低起點上推行成功教育的理念,同時也為體育特長生的選拔奠定基礎。在每年開展的學校、家庭、社區參與的運動會及各類二課比賽活動中,我們都要求家長參賽與學生一起感受體育的競爭與魅力,這樣不僅為學生的體育特長發揮提供了表現的條件,同時也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關心。另外在午休、雙休日和寒暑假,我們都舉辦各類的體育比賽(結合各類能人大賽和各種改變規則、降低難度的比賽創新型項目,)和組織二課訓練來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目的是發揮學生的體育特長,這樣既體現了8-1>8的道理,又達到了強身健體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對于有特殊興趣和體育特長們,我們都積極地為他們開辟創造性的學習訓練途徑,如學校的田徑隊、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隊及象棋、圍棋隊,多給學生提供參賽和表現自我的機會。
2 做好學生“領進門”的工作,教練員的情商和敬業精神是體育訓練教學的有效保證
一個好的教師在于發現用什么方法去引導學生,使其能夠克服種種困難自主地參與進來,讓其有興趣去探究并且有成功的體驗。學生一旦養成了主動樂學的態度,就會對所學的知識和所接觸的事物產生迫切的需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在于引導、激勵、喚醒和鼓舞。”首先,我們要通過各種激勵性引導,讓體育孩子們先走進來,力爭讓他們認識到體育與健康的重要,認識到體育追求的價值;同時在不斷的師生交往互動中去共同拓取未知的領域。其次體育老師們要不斷的在反思中激勵自己樹立起良好的帶動力和親和力,這樣才能更好進行體育教學訓練工作。正如北大體院教授而言:“要當好一個好的教師和教練員,85%靠的是情商,15%靠的是智商,要有良好的親和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要有讓人欽佩的執教風格和個性特征,直至爭創名師所具備的一切素質。”再次體育教師的責任促使我們要有敬業精神,體育教師工作辛苦,社會上對體育訓練工作有偏見。特別是與某些主科比較起來,社會、家長、學生仍存在重視文化知識學習輕視體育的思想,這對我們開展業余訓練帶許多困難。體育教師訓練工作既是腦力勞動,又是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長,體力消耗大,工作辛苦,沒有頑強的吃苦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是不行的。我們的工作環境,在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是“露天作業”,除了每天上了3-4節課外,清早要晨煉,傍晚帶運動隊訓練,此外還有各項體育竟賽的訓練、組織和實施等;我們還要不斷充實自己,要善于積累經驗,總結成敗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總結經驗和汲取教訓,這樣才能掌握各類體育項目規律和特點的能力經,才能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訓練。
3 建立激勵性的評價機制,在牽手中鼓勵學生體育特長的發揮,良好的評價手段可激勵和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成功教育經驗,我們要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建立體育學科的評價體系。我校采用了“參與即成功的一半占50%”,“進步即成功占25%”,“堅持個性體育特長發展即創新占25%”的評價手段,實行了“周周有新秀,月月有名星”運行方法,啟動了“低起點、小步伐、多活動、快反饋”的運行機制,給體育特長生們一個大膽尋求個性發展,努力創新的一個廣闊的天地。我們在學校的教學比賽和參加省市的各項比賽之后,對于參賽的同學都及時給與肯定與表揚,給與各種榮譽稱號。在每年的圣誕節和學生們的生日之際,我都會送給孩子們一張帶有祝福的賀卡,這既是對他們學習和訓練的肯定,也是在新的一年里對他們提出的希望。面對我們的體育生孩子們,我們會通過多種激勵的方法和手段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幫助他們補習文化課,解決在家里和班級的實際困難,讓他們樹立信心和希望。為了孩子,我們早晚深入班級,跟蹤調查孩子的學習狀態,必要時和孩子們一起在班級聽課學習。我們相信只要不讓孩子喪失信心,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學習困難,我校經常強調體育訓練格言:“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趟不過去的河”,我們時時告訴孩子們,只要我們付出,就有回報,只要我們耕耘,就有收獲。體育老師的責任就是要陪著孩子們共同去努力。
4 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來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創建體育訓練的良好氛圍
站在體育孩子們的角度去看問題,既可抓住學生的心理,又可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其實教師的使命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陪孩子走一程。著名教師李鎮西為了讓現代平等意識真正駛進學生的心理,在大雪飄飛之日,與學生在雪地里不分尊卑地打雪仗,學生肆無忌憚地和老師玩在(下轉第238頁)(上接第236頁)一起,快樂無比。正是這種不失時機的平等意識的教育,才使孩子們和我們走在一起,孩子們相信了我們才能和我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才能感受到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好采取相應的方法和對策去幫助和引導他們按健康的心理曲線去發展。在平時,我們力爭從孩子們的個性發展和心理需求出發,在保護他們自尊心的同時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規范。
5 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方法,為每個孩子的成功努力
訓練方法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采用不間斷訓練法,我們訓練格言是風雨無阻,其中早訓60分鐘,下午90分鐘,全學期期考兩周停訓外,不管天氣如何都堅持訓練。在訓練過程我們明確孩子們需要重點掌握的專項知識,明確了決定專項成績的因素、比賽的要求、專項素質的確定、競賽規則的要求、專項技術的特點以及肌肉收縮特點和需要的力量類型。
總之,為了體育的發展,為了教師的責任,我們無怨無悔。和體育孩子們在一起我們充實;看到他們的發展我們欣慰。我們會時刻做到心理想著孩子們,眼睛里看著孩子們,手里牽著孩子們,盡我們最大努力讓孩子們有一個成功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羅積科.淺談如何抓好中學田徑訓練 提高競技水平[M].
[2]任國定.抓好學校田徑隊訓練的幾點體會[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