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的價值范文
時間:2023-07-13 17:32: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競技體育的價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81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7)04-0157-02
現代社會是資金快速流動的社會,人們經努力工作,取得了較高的收入,在生活水平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根據各自的愛好,又把收入的剩余部分支出在其他項目上。其中體育活動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一方面由于人們正在逐步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把部分資金投向有健身價值的運動消費之中,另一方面由于人們喜愛觀賞競技體育運動,人們手中的錢大量流向比賽場館。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到比賽場地觀看是所有體育比賽組織者絞盡腦汁之事。當然競技運動的水平越高、激烈程度越強,則吸引的人就會越多,這是不可置疑的事實。但是,在同等情況下,如何能夠吸引大眾的觀看興趣?智者使必要、可行的娛樂活動進入了比賽場地,從而產生了一種新興的體育競技運動形式:競技―娛樂體育。
所謂競技―娛樂體育是指:在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各種競技體育活動中,組織者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合理安排一定比例時間進行與該項目直接或間接有關聯的、高欣賞度的體育表演活動,以進一步增強體育愛好者對該項運動的喜愛和對正在進行的賽事的關注程度。可見,競技―娛樂體育的商業價值體現是必要的,合理的,并且是可行的。為此應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管理的科學性
要組織好一場競技―娛樂體育活動,科學地增加它的商業價值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將會事倍功半。管理的科學性應主要體現在:①合理的娛樂體育內容選擇。要針對競技項目的內容選擇與之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運動表演項目,以與競技項目一起具有連續的吸引力。②合理的時間配比。競技―娛樂體育是由主、次兩部分內容組成,因此在時間安排上既要做到緊湊合理,不喧賓奪主,也不能以主蓋次,使運動失去性質。必要時應根據運動項目特點,將競技間歇期相對集中和適當延長,以完成確有意思的娛樂體育活動,但其前提是不影響比賽的整體性和連貫性。③自然順暢的銜接。競技與娛樂兩部分內容雖然可力求相同和相近,但畢竟不是一回事,組織者必須要安排好兩者的銜接,使它們都能在各自的運動時間內自然順暢地進行充分的展現,以最大限度滿足觀眾的觀賞興趣,提高吸引力。④高度注意安全性。在比賽過程中的合理碰撞和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出現時觀看者雖然也惋惜、感嘆,但一般情況下都已習以為常,但娛樂部分卻不一樣,目的純屬愉悅心神,若發生事故,將會嚴重影響觀看者的情緒,會使娛樂的效果然無存,因此必須高度注意安全性。
1.1 管理者應具備的策劃能力
這里的管理者包括兩個層面,其一是比賽組織管理者,二是運動隊管理者。就前者而言,他們要想把一場比賽辦成競技―娛樂型的活動,必須在策劃時既要注意到參賽隊的競技水平,又要精心組織間歇期的娛樂活動,并就間歇期的安排與參賽隊達成理想協議,還要廣泛宣傳娛樂體育的內容,以吸引觀眾。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就會顧此失彼,把一場本來還有一定觀賞性的比賽辦得雜亂無章,不可收拾。就后者而言,其策劃管理能力現階段應主要體現在如何與組織者的有效配合上,盡量滿足娛樂體育活動的需求,必要時提供娛樂體育人選,以達到雙贏的目的。
1.2 運動隊應具備的隊員素質
就競技―娛樂體育活動的組織者來說,如果競技運動隊能夠承擔賽場上的娛樂體育部分,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既省力又省事。另外,從競技運動的商業價值來看,在比賽間歇期間從另一個角度提升運動隊自身的影響力也是一種發展趨勢。因此,有條件的運動隊應注意自身娛樂體育力量的培養和發展,使娛樂體育項目與競技運動緊密聯系,只要平時注意并養成表演的習慣,就可達到既熱身又表演的目的。這就要求運動隊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時要注重隊員的合理組成和使用,做到競技和娛樂兩不誤。
2.宣傳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休閑的過程中對體育運動的關注越來越大,欣賞水平越來越高。現在各項體育運動的愛好者不僅要求觀看的比賽競技水平高,本身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而且要求在比賽休息間歇有一定的可供欣賞的藝術表演活動。
要提升競技娛樂體育的商業價值,就必須在競技運動具有高水平的基礎上大力宣傳娛樂體育成分的高欣賞度,以吸引更多的觀眾。這種宣傳不是表面的、項目內容的宣傳,而應該是具體到表演者個人的運動檔案內容,使人們在未看表演前就有強烈的心理感受,以促使其非到現場觀看的行動。只有如此,才能達到舉辦者提升商業價值的目的。例如,在一場籃球比賽中,若要以扣籃和三分遠投為表演內容,那么表演者必須是當地籃球界有名氣的運動員,或請國內、國際有名的同項目表演者,這樣才能具有吸引力。
3.競技體育的高超性
競技―娛樂體育的主成分是競技,因此競技運動部分所占有的時間應最少為整場運動的3/5。也就是說觀眾的大多數時間是用在觀看比賽上,因此競技水平的高低至關重要。如果只有高欣賞度、少時間的表演,而競技水平低下,那么觀眾的休閑目的僅僅達到了不足一半的程度,此時場內的氣氛就會發生混亂,并很難控制,這樣不僅達不到組織者的商業目標,而且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要組織好一場競技―娛樂體育活動,作為主成分的競技運動隊起碼應該是本地區知名的,最好是國內知名的或國際上的一些較為有名的隊伍。
4.娛樂體育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娛樂體育活動不僅要密切與比賽項目有關,而且要做到精彩萬分,讓人們能夠在觀看中得到休閑和娛樂的心理補償,并回味無窮。娛樂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競技運動緊密配合是這一運動形式的基本要求,但這一要求并沒有規定具體內容,對過程沒有限制,也就是說它沒有嚴謹性規定。因此內容的選擇應在大前提下以觀賞價值為取向,努力達到使觀眾看后具有美感體驗、愉悅體驗與競技的和諧體驗,營造良好的觀賞心理氛圍,以減少競技運動所造成的緊張情緒,或說要達到使觀眾在瞬間轉換大腦興奮點之目的。
娛樂部分雖然是整體運動的次要部分,但它具有的吸引力決不可忽視,因為一部分觀眾是由于它的存在而來的,況且它也是對整場觀眾觀看比賽所產生的激烈而不安情緒的有效調整,因此必須具有高欣賞度的藝術性。體育運動項目的藝術性無處不在,關的問題是組織者如何依據競技的具體內容去挖掘它、策劃它,并且找到合適的表演者。仍拿籃球運動的扣籃來講,如果選擇的扣籃者僅會把球扣進籃筐,那就沒有什么表演價值了,因為一般的扣籃動作在比賽過程中就可以看到。要使扣籃動作具有高藝術性,必須采用空中轉體、背對籃筐跳起轉身扣籃、霹雷貫頂等形式的扣籃動作才能具有藝術表演力,起到吸引觀眾的積極作用。
總之,要使一場競技―娛樂體育發揮出最大的商業價值,必須從內容和形式上都精心策劃,使其盡可能最大程度地完美化。這樣的要求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只要努力就能達到理想的境界,目的就會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崔立新.體育健身娛樂的消費和發展的對策性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3,24(3):38-41.
[2]萬文君,郝選明.休閑娛樂體育活動與身心健康[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4(1).
[3]楊芳,張軍獻.關于休閑娛樂體育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19(1):42-46.
[4]唐桂黔.試論競技體育的商品性[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19(1):47-48.
篇2
1.1體育產業發展提高勞動者身體素質體育產業的發展刺激了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而體育運動又會改進勞動者的身體素質,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國外研究表明,常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勞動者比那些不進行體育鍛煉的勞動者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平均高0.6%到10%。當前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競爭,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資源和寶貴的財富。而身體素質是成就高水平人才的基礎。所以,要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離不開全國人民健康的體魄,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就為提高勞動者的身體素質提供了重要保證。
1.2體育經濟發展有利于拉動國民消費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得到滿足,都傾向于選擇一種健康愉悅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認識到健康的重要作用。有的健身場所對健身人員進行統計,數據顯示,現在進健身場所的人數量日益上升,而且朝著全家玩、老中青的趨勢發展。專家分析認為,現在體育市場之所以比較火爆,主要是因為市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據了解現在很多居民正在轉變以前的“無病即健康”的觀念,這種觀念的更新帶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經濟蓬勃發展,國民消費也被帶動。據預測,我國到20世紀中葉將會進入富裕國家階段,人口總數將會達到15億左右并比較穩定。根據這個背景,按照每年1000元每人的體育消費支出來算,我國體育消費一年的總額就能夠達到15000億,這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居民需求的變化將會帶動消費的變化,我國的體育消費將會隨著國民需求結構的變化而變化,未來這一消費必將會保持比較活躍的態勢。
1.3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體育經濟自身的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他所哦帶動的相關行業的發展也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了一定的力量。體育經濟首先帶動的是旅游業,體育產業與旅游區相結合形成了規模較大的市場,例如攀巖、滑冰、登山等。目前,體育旅游已經成為很多地區和國家的重點旅游項目,據了解瑞士就滑雪旅游這一個旅游項目每年所接待的外國游客數量就能夠達到1500萬人次,實現70億美元的出口創匯,體育產業對旅游產業的帶動可見一斑。其次就是帶動服務性行業的發展。例如要舉辦一場賽事,會有很多人前來觀看,就會帶動當地的餐飲、住宿等服務性行業的發展。此外,體育經濟發展還會帶動服裝、網絡等行業的發展。這些相關行業的發展自然會促進經濟的發展。
2.目前我國體育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體育產業的火熱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和積極影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體育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2.1體育經濟結構和布局不合理這個問題主要表現有二:第一運動項目的開發不合理、不平衡,因為運動項目的觀賞性、競技水平和普及程度各不相同,不同的體育項目素具有的市場容量、產業資源價值以及產生的經濟效益差別都很大,所以目前的運動項目開發很不平衡,例如現在足球、網球、籃球、乒乓球等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開發規模,而其他一些體育項目甚至還未進入市場;第二,體育產業的地域布局不合理,因為文化、經濟、資源和思想觀念等的差別,我國東部地區消費水平比西部高很多,東部地區的體育產業開發程度也比西部地區高很多。
2.2缺乏專業的體育經濟管理人才因為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的體育經濟暴露出人才嚴重缺乏等方面的問題。我國目前的體育管理人員多是源于退休的教練員、運動員等,而高學歷的專業體育管理人才卻比較少。這些體育管理人才可能對體育運動的過程比較熟悉,但是沒有受過專業教育,對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這就很難經營出一個高產出、高效率的體育產業實體組織。
2.3沒有發揮出相關產業的潛能現在的體育經濟非常注重利用有形資產,例如對體育場館的經營和租借等等,但是對于賽事的會標、會徽、冠名權、隊名價值等無形的資產開發度嚴重不足。觀察體育用品市場可得,現在的高檔體育用品大多是外國生產,而國內的體育用品生產行業在高檔體育用品方面則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的體育相關產業普遍存在經營落后、難以滿足客戶需求、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這也大致我國的體育產業和相關產業難以在國際上占據有利地位。
3.促進體育經濟發展的應對策略
根據上述體育經濟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促進體育經濟的發展,發揮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3.1改進體育經濟發展體制對真正的產業而言,其資源應該能夠在市場上流動,但是我國的體育產業資源不能夠流動,至少相當一部分的賽事、運動會和運動員是不能流動的,甚至有的場館資源也被政府所控制。而當今社會的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是集體育的政治影響力、文化傳播力、社會親和力和經濟生產力于一體的。我國要發展體育產業,就應該給體育充分的流動資源,調整體育經濟的發展體制。政府應該主動推出競爭,特別是要退出利益的競爭,讓資源面向市場,這才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布局和合理配置,真正讓體育走入經濟,走入社會。
3.2注重人才培養發展體育產業既需要一批優秀的體育運動員,還需要一批優秀的體育產業管理者。如今運動員在體育產業中所發揮的作用自不必說,他們可以說是體育產業中的生產人員,是后來產業鏈得以形成的幾乎和前提,所以要重視優秀運動員的培養。而體育產業管理人員的重要作用在前面論述中已經提到,培養專業化高水平的管理人員也至關重要。
篇3
摘 要自20世紀80年代體育舞蹈進入我國以來,歷經20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大眾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當前,體育舞蹈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風行起來,各種性質及規模的比賽不斷涌現,成功進入到高校體育教學項目中,是大學生尤其是女生喜愛的項目。本文探討了通過核心力量訓練提升體育舞蹈基礎素質的訓練效果的方法,以期為推動體育舞蹈更好地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 體育舞蹈 基礎素質 訓練
一、引言
當前,體育舞蹈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一些競技性動作的加入,其套路難度在逐漸上升,對練習者的訓練方法和基礎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練習者接觸體育舞蹈時間比較晚,很少接受系統的專業訓練,基礎身體素質較差,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在基礎素質訓練中創新地引入核心力量訓練法,為體育舞蹈發展注入新元素的同時,對于提升練習者力量、協調性、柔韌性和平衡素質等具有積極意義。
二、核心力量訓練在提升體育舞蹈基礎素質中的價值分析
當前,我國體育舞蹈訓練手段和方法盡管種類比較多,但依然受制于傳統思維影響,欠缺時代性和系統性,片面地追求訓練者技術能力的提高,忽視了身體基礎素質的訓練。對于體育舞蹈而言,練習者基礎素質的優劣,是影響訓練效果的基礎性因素,尤其是練習者力量、協調性、柔韌性和平衡素質等基礎身體素質對體育舞蹈訓練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近年來,歐美國家探索采用核心力量訓練作為力量訓練的重點方向,以提升練習者力量素質,取得了不錯的實際效果。在歐美國家,核心力量訓練也被稱作核心穩定性訓練,對于提升練習者核心肌群的穩定性和力量具有顯著效果。而核心穩定性在提升練習者力量素質、協調性等基礎素質中又能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運用核心力量訓練優化體育舞蹈訓練具有如下重要價值:練習者在接受核心力量訓練后能夠顯著改善支配身體的能力,從而更加合理發力;有效改善練習者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核心力量能夠支持練習者在技術動作的完成,提高動作完成的質量。
三、核心力量訓練在提升體育舞蹈基礎素質中的實踐路徑探析
力量素質是重要的基礎素質之一,直接影響了體育舞蹈動作技術的完成質量,同時對舞者的速度、協調性、柔韌性、平衡性等身體素質具有直接的影響。體育舞蹈的核心力量訓練應考慮到其容易損傷部位的發力特點,重點開展力量素質訓練,從而帶動其它身體素質的發展。
(一)重視穩定狀態下力量素質訓練
在體育舞蹈中,力量素質訓練應重點進行靜力力量訓練和相對力量訓練。靜力力量訓練,就是要求練習者在完成靜態動作或者做動作過程中肢體不出現明顯位移,即提高對身體的平衡控制力。靜力力量訓練可以采取直臂仰橋、俯橋、屈臂俯橋等動作,并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同時控制好每次練習時間,以不超過10分鐘為宜。相對力量訓練是常用的核心力量訓練方法,通過提高訓練強度、減少訓練次數的方式嚴格控制練習者的肌肉體積增長。其主要原理為提高練習者自身體重所能形成的力量,即相對力量,肌肉體積和肌纖維數量的增加,能夠明顯改善練習者的肌肉控制能力。如在摩登舞練中,加強相對力量訓練能夠有效提升練習者在完成身體反身或延伸等動作時的平衡素質。相對力量訓練時,要控制好訓練負荷,通常采用超過練習者最大力量80%以上而不低于60%的強度進行每組1~4次的練習。在增加訓練強度后,也應該合理降低每組的訓練次數,組間休息時間不宜超過3分鐘。
(二)加強非穩定狀態下靜力性動作練習
非穩定狀態下靜力性動作練習需要借助一些器械完成,以制造不穩定的身體狀態,如平衡板、瑞士球、海綿墊、懸吊繩等,這種訓練方式能夠直接提高練習者神經單元和深層肌肉參與度。此類練習非常有利于提高體育舞蹈練習者尋找身體平衡點的能力,有助于他們在快速完成技術動作過程中適時調整身體重心提高身體平衡性和協調性從而更好地完成技術動作。對于很多體育舞蹈訓練者而言,如何提高運動狀態下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是一大難題,通過借助于瑞士球等器械加強非穩定狀態下的練習,訓練肌肉協調性和神經單元,是訓練協調性、平衡素質等身體素質的有效方法。
(三)開展非穩定狀態下克服自身阻力的練習
當練習者身體處于非穩定狀態下,即使要求他們克服自身阻力,訓練強度和難度也是很大的。如單腿撐球擺動動作,一條腿撐住球,一條腿則朝向外側擺動,這個動作能夠有效鍛煉練習者的骨盆肌群,從而提高力量和穩定性。雙腳撐球左右旋髖拉球動作,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練習者髖部肌肉群的穩定性,還能提高股后肌群的瞬時爆發力。仰臥雙腳拉球挺髖動作,對于提高練習者保持運動姿態的能力非常有效。這樣的練習對于提高練習者控制身體中段發力的能力效果顯著,從而幫助練習者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技術動作,是一種提高基礎身體素質的有效手段。
四、結語
作為一項非常受歡迎的新興體育項目,體育舞蹈的有效訓練應從提高訓練者的基礎身體素質開始,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夠不斷提高體育舞蹈運動發展水平。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在提高基礎身體素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應成為今后體育舞蹈優化訓練方式的重點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孫青,張萌,聶慧穎.核心力量訓練在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選手訓練中的作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0):174.
篇4
【關鍵詞】經濟增加值;利潤;價值;績效考核;探討
一、建立以經濟增加值指標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
1.經濟增加值的概念
經濟增加值即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指企業稅后凈營業利潤減去資本成本。它是一種全面評價企業經營者有效使用資本和為股東創造價值,體現企業最終經營目標的業績考核工具,也是企業價值管理體系的核心。
EVA是對真正“經濟”利潤的評價,或者說是表示凈營運利潤與投資者用同樣資本投資其他風險相近的有價證券的最低回報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1]。為了考核企業全部投入資本的凈收益狀況,要在資本收益中扣除資本成本,評價企業當前已經實現的收益。
經濟增加值模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個基本工具,其公式為:
EVA=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成本;
其中:資本成本=公司使用的全部資本×資本成本率;
根據上述公式,當我們衡量一個公司的業績時,如果它們創造的實際收益超過它們在所使用的資產上的平均期望收益值(即資產的使用成本)的話,則該公司在該時間創造了價值,即經濟增加值是正的。
因此EVA的主要特點有:一是考慮權益資本成本,能夠準確評價股東價值的創造與損毀;二是對會計事項進行調整,能夠有效地消除會計影響、防止盈余管理的發生、消除過去會計誤差的影響,創造一種能使經理人像所有者一樣思考和行動的業績計量方式;三是充分體現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優化配置的經理人激勵機制,能夠實現經理人和股東利益追求趨同的長期激勵目標。
2.建立以經濟增加值指標為績效考核基礎的價值管理理念
首先,基于概念而言,經濟增加值是一個流量,它是每一個時間段內可以判斷市場價值變化的一個流量指標,可以通過建立每年的經濟增加值的變化判斷市場價值的變化[2]。我們在追求市場價值的時候要建立一個持續的激勵機制,就是每年要隨著市場變化制訂年度的績效考核計劃,這個績效考核計劃要與年度經濟增加值指標掛鉤。換個角度來說,經濟增加值從其絕對值的角度來說,已扣除了成本因素,這是利用利潤指標所不可比擬的。企業在評價其經營狀況時通常采用傳統的會計利潤指標,存在缺陷,難以正確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因為忽視了股東資本的機會成本,企業贏利只有在高于其全部資本的成本時才為股東創造價值,而經濟增加值恰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點,經濟增加值越大,說明創造的財富越多,可見其大小直接反映出經營情況優劣,可以用這個絕對指標來衡量企業內部及企業整體創造價值的大小。
當前,油田企業樹立資本成本意識,并以回報必須高于投資成本的標準對新增投資進行取舍和管理,引導企業通過合理投資、改善管理、提升業績、擴大資產和調整資本結構等手段增強競爭能力。企業引入EVA有助于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轉變增長方式,推進技術創新,強化資源節約。通過強化資本成本觀念,使企業經營者認識到籌集到的權益資本,與銀行借款一樣,都是有成本支出的,股東權益并非“免費的午餐”。這就有助于推動企業投資決策層更加科學和嚴謹,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同時油田企業處于開發后期,持續上升的成本以及嚴峻的產量形勢,使用EVA增加值,有利于油田企業的長遠發展。可以較好地克服企業的短視行為,使管理者專注于企業長期業績的提升與可持續發展。
其次,基于創造財富角度而言,以股份公司為例,企業創造價值直接給股東帶來財富,如果考核的以經濟價值為基礎,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的考核會與經濟增加值成正比,經濟增加值的創造為股東、管理者、員工都帶來了財富,通過以經濟增加值為基礎的績效考核,使股東、管理者、員工有了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有利于發揮管理者的才能,更大限度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EVA鼓勵管理者高效投入資本和利用資產,促使管理者有效地對債權人和股東負責。資本是向投資者籌措資金和利用留存收益對企業追加投資的總額。如果管理者能夠有效經營資產,那么獲取相同稅后凈利潤所需的資本將減少,就能將收益回報給投資者。
第三,基于當前經濟形勢而言,建立以經濟增加值指標為績效考核基礎也是為了適應當前經濟形勢。如果企業績效評價仍采取以財務指標為主,而財務指標又以利潤等絕對值指標為主,容易造成企業盲目擴大規模,這對當前經濟形勢只會有負面作用。針對目前這一經濟形勢,應用以價值管理為導向的經濟增加值指標考核,有利于強化企業的資本成本和價值創造理念。因為經濟增加值是企業稅后經營利潤減去包括股權和債務的全部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后的所得,它強調企業經營所使用的資本和債務是有成本的,把機會成本和實際成本結合起來,強化了提高資本使用效率這個目標,可以有效地遏制企業盲目擴張和投資沖動,引起企業關注價值創造能力。同時,引入經濟增加值,可以讓企業更多關注長遠利益與即得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因為經濟增加值(EVA)考慮了各種資源的消耗因素,資源消耗得越多,相應經濟增加值就越低,這符合國家倡導節能減排的政策。利用經濟增加值更有效地發揮企業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提高企業增加節約意識,進而轉化為自覺行為。
二、建立以經濟增加值指標為核心的績效考核激勵制度
現代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守公平與效率兩大原則,這就必須對每一位員工的勞動成果進行評定與計量,按勞取酬。績效考核結果則能夠為報酬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因此,進行薪酬分配和薪資調整時,應當根據員工的績效表現,運用考核結果,建立考核結果與薪酬獎勵掛鉤制度,使不同的績效對應不同的待遇[3]。合理的薪酬不僅是對員工勞動成果的公正認可,而且可以產生激勵作用,形成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
1.經濟增加值指標為正值時的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
對于一個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良好的企業而言,建立以經濟增加值為基礎的績效指標考核體系,經濟增加值就為報酬分配提供了切實可靠的依據。
從經濟增加值的概念上講,當經濟增加值為零時,企業經營成果正好等于股東期望回報水平;當經濟增加值為正時,企業為股東創造了額外的經營成果[4]。企業可根據發展要求,設一定的分配比例,將經濟增加值的一部分進行獎勵分配,經濟增加值越大,對經營者的獎勵越大;反過來,對經營者的獎勵越大,經營者創造財富的動力越大。
EVA獎勵計劃的思路是:按照EVA增加值的一個協定比例來核算管理者的獎金,即把EVA增加值的部分按不同比例回報給管理者和企業員工。獎金上不封頂,下不保底。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為股東創造的價值越多,自己獲得的獎金就越多,這樣對管理者和員工就有較好的激勵作用。
EVA已幫助西門子、索尼、可口可樂、萊利制藥、麥德隆等企業提高業績。尤其是可口可樂公司,自從把EVA信條作為企業經營的基本教義之后,股價就一直節節攀升,走進了企業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擴張時期。奧克蘭大學教授羅伯特•克萊曼曾將70家應用EVA管理的企業的股市表現與一組規模相似的未用EVA管理的同行業企業進行了比較發現,企業宣布開始應用EVA的年度平均財富創造比同行業其他企業高出2.9%,并且資本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當前,油田企業正在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分區域科學合理地制定和細化指標,運用EVA增加值進行考核,使經濟效益更加量化,更有利于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經濟增加值指標為負值時的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
面對一個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相對較弱直至虧損的企業而言,利潤考核是不能給經營者帶來有效的激勵,而以經濟增加值為基礎的績效指標體系卻可以實現對經營者的正向激勵,從而使企業擺脫虧損的境地。
篇5
一、高鐵經濟對高鐵媒體發展的推動作用分析
大量的實踐研究結果向我們證實了一點:戶外新媒體是否具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以及未來期間的規模效益,其關鍵在于這種新型媒體從方式到內容上是否與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的建設發展趨勢相吻合,是否能夠與新媒體所實施的渠道環境相適應,使新媒體最終成為整個實施環境基礎設施中的一部分。
據相關統計資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將基本構建出一個連接全國所有省會城市以及城市人口在50萬以上大型城市的高鐵網絡,這一網絡從總體面積上來看將覆蓋我國近90%的人口,全線歷程也將達到5萬公里以上。這說明:現階段我國高鐵行業的建設及發展正在一步步地帶動著城市社會經濟走入更活躍的發展新局面,“高鐵經濟圈”的形成指日可待。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大部分消費者的外向趨向、行動范圍以及機動半徑都會呈現出一定的擴散性發展趨勢,高鐵連接之下各個城市之間的商業、信息以及物流交往活動也會日趨頻繁,最終推動高鐵媒體的建設發展。筆者認為:立足于高鐵經濟的高鐵媒體能夠將各種信息精準地傳遞給在這些高鐵站點中所聚集的規模人群,以LED為主的高鐵媒體傳播載體勢必會成為這部分人群獲取信息新聞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途徑,這也證實其廣告傳播價值的最集中表現。
二、高鐵媒體廣告傳播的效果及價值分析
大量的實踐研究結果向我們證實了一點:媒體受眾主動關注一個媒體或是持續關注一個媒體的最大動力來源于他們通過關注這個媒體所獲取或是所潛在的報償大小來決定的。這帶給新媒體最大的啟示在于:新媒體傳播價值的體現需要賦予新媒體受眾愿意主動參與及主動關注的內容或信息,并且這些信息能夠直接沖擊并影響媒體受眾注意力及焦點的停留。從高鐵媒體角度上來說,以大型LED為主的高鐵媒體依托于高鐵站點的發車信息成功地將媒體受眾的注意力轉移到這種媒體形式上來,以媒體受眾所必須關注并了解的信息為依托實現媒體受眾注意力的吸取是高鐵媒體廣告傳播最大的特點與前提。
與此同時,媒體受眾對于媒體的關注程度及關注意愿的表現還與關注媒體的費力程度這一指標相關。例如,屏幕過小的媒體載體所傳遞的信息往往需要媒體受眾花費很大的力氣去解讀,因而媒體受眾的關注意愿并不明顯。而以大型LED為主的高鐵媒體所具備的屏幕大、清晰度高等優勢能夠使媒體受眾比較輕松地獲取信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相關調查研究數據證實了一點:一般來說,媒體受眾通過視覺傳達對所獲取的某一條信息的記憶程度僅為30%左右,而通過視覺傳達與聽覺所獲取的信息記憶程度有70%左右。這也就是說,媒體受眾對于媒體傳播信息的途徑及方式還有著比較明顯的傾向。以大型LED為主的高鐵新媒體以其高分辨率的圖像傳輸及立體式的聲響傳輸較傳統意義上單一式的媒體形式而言更容易獲取媒體受眾的關注度,借此所獲取的廣告傳播價值是潛在且巨大的。
最后,高鐵媒體傳播價值的實現還需要以準確的媒體受眾定位為其提供保障。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明確一點:高鐵環境人群是價值人群,不僅適合各種快速消費品及日化產品的投放,同時也適宜各種耐用消費品以及時尚用品的投放,并在高鐵人群高速的流動性及擴散性的作用之下,為整個高鐵媒體帶來源源不斷的傳播價值。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經濟社會不再是一個以傳統意義上強勢媒體為主導的社會,大量的咨詢信息及媒體將整個經濟社會中的公眾區隔開來,而高鐵經濟的發展無疑再一次促進了這些區隔公眾的融合,社會大眾出行半徑的擴大為依托于高鐵經濟的高鐵媒體注入了新鮮的動力,以此為主導的戶外新媒體的發展才是整個行業乃至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馬繼.對中國網絡媒體生態傳播現狀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31).
[2]時亞如,周泓平.高速鐵路對我國的區域經濟影響[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1(09).
[3]藍步華.從“高鐵打贏飛機”說起:關于專業化頻道品牌競爭策略的思考[J].東南傳播,2009(09).
篇6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評價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準確、全面地反映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客觀衡量經濟發展進程的統計數據是當地政府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可以為人們準確地了解和認識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別、評價標準,為客觀地衡量區域經濟發展進程、為各級領導和政府部門制定科學規劃與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因此,選擇或建立一套系統的、科學的衡量區域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有著顯著的必要性。近幾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經濟指標體系的研究頗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及其在區域經濟研究中的作用,回顧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相關研究,對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進行分析、評價和總結,探討各種指標分析體系和方法的優劣點,以期對構建更為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評價體系提供一定啟迪,為能夠全面、準確地考察區域經濟狀況和發展變化規律,以及科學評價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提供衡量標準和依據,為促進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為那些對區域經濟研究感興趣的學者提供有意義的參考,也為后來的研究者根據區域發展實際選取合適的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參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結構安排主要由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作用、對已有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研究的回顧、綜合分析和總結評述四部分組成。
1.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作用
指標是反映實際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會經濟范疇的具體表現,一般由指標名稱和數值兩部分構成。指標體系是描述和評價某種事物的可量度參數的集合,具有描述、評價和預警導向功能。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是直接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的可量度參數的集合,是綜合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指標構成的有機整體。它既是對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的標準和依據,又是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決策的前提和基礎,其主要作用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1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是評價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狀況的主要依據
指標體系是測定區域經濟發展變化的標尺,是綜合評價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發展程度、發展質量的重要依據。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性、復雜性,由多維度、多層次、多方面的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能夠從不同側面、不同領域客觀、具體地反映和評判區經濟發展狀況,進而指導區域發展實踐活動。
1.2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是正確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決策的重要前提和參數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可以使決策者關注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關的關鍵問題和優先發展領域,掌握這些問題的狀態和進展情況;可以引導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在制定各項政策和決策時,能夠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或按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辦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各項政策相互協調,保證不偏離科學發展的軌道;還可以使政策決策或制定者根據指標體系反映的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相關政策實施效果和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反饋的信息及時地評估政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進而改進或調整發展區域經濟的政策。
1.3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具有導向作用
指標體系既是測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標桿,也是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杠桿。標桿的主要功能是導向,其導向作用主要表現為:
1.3.1 引導作用。科學、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標體系展示了一個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見的具體指數乃至形態,在實踐中有著很強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用于指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如國家統計局制定的我國全面小康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了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制、科教文衛、資源環境等六大類指標;江蘇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四大類18項25個主要指標。這些指標不僅描繪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領不同區域的人們比照具體指標建設區域全面小康。同樣,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也為確立人們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和具體要求起到引導和激勵作用。
1.3.2 激勵作用。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指標體系是包括經濟、社會、生活、環境等各類發展指標的系統化。為了全面達標,促使各級政府努力轉變職能,從單純抓經濟轉變為統籌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激勵各級政府通過指標體系把區域經濟發展目標具體化、項目化,一項一項對照落實,按照既定時序,扎扎實實推進區域經濟全面發展。
1.3.3 促進作用。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可以簡化和改進社會各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了解,促進社會各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計劃和行動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較一致的積極態度和行動。
1.3.4 預警導向作用。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能夠如實反映出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情況和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使人們隨時掌握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提醒人們該努力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同時它又是決策者和管理者的調控工具或預警手段之一。通過指標體系序列,決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預測和掌握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和未來走向,有針對性地進行政策調控或系統結構的調整。
1.4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也為區域發展理論研究開辟了廣闊空間
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是一項融理論指導與實踐操作于一體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標既要有完備的理論指導,又要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不可能僅停留在某一理論層次,要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發展理論,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客觀的指標體系,來定量地刻畫、反映復雜多變的區域經濟發展系統,指導實際工作,預測未來發展走向,只有這樣,才能為區域發展理論的研究開辟更廣闊的空間,推動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
總之,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以比較明了的方式,比較全面地向人們提供被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化過程,能更加全面、準確地考察區域經濟狀況和發展變化規律,不僅為綜合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狀況提供衡量標準,也為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績效,實現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對人們樹立區域發展新理念、轉變政府職能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促進作用、預警作用,現實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已有研究
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綜合、系統性范疇。從橫向上看,它是指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綜合發展狀況;從縱向上看,它表現為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生活、環境與社會和諧、居民幸福指數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慮進來。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區域經濟差異及協調發展的研究以及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兩個方面。
2.1 對區域經濟差異和協調發展的指標體系研究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差距的拉大,對區域經濟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來愈突出,研究數量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進行簡要歸納,見表1。
從以上的歸納和分析可以看出,對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數量雖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卻不盡相同;研究主體多樣,從對某個區縣的研究(汪波、方麗,2004)到對整個國家的研究(胡細銀,1991、韓兆洲,2000等);所選指標涉及經濟、貿易、科教文衛、環境、基礎設施、人口、就業、科技、自然資源、居民生活質量等多個方面;而指標權重的確定也方法多樣,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研究
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主要有以下幾種,即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指標體系、聯合國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的指標體系、世界銀行的指標體系、美、英的指標體系以及我國國家統計局與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等。具體見表2。
以上幾種分析方法各有優缺點,比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指標數過多,而我國國家統計局的方法選取的指標彼此之間的重疊性很強等。
2.3 小結
通過上面對文獻的分析和總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發現: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體指標是不一樣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體的指標體系構建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其三,雖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們建立指標體系的一般步驟還是類似的:首先根據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選取主要關注的指標類;再是選取具體指標之后確定指標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類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選擇合適權重來綜合所選的細類指標,得到最后的評價指標。
3.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分析和評論
3.1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
盡管目前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數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指標數量大,內容龐雜,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個初始指標。
其二,雖然指標體系龐大,但是指標選取的隨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較弱,從而導致指標體系對所研究的問題覆蓋不全。
其三,缺乏科學有效的定量篩選方法。在具體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觀意識往往起到很大的影響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較多的較規范的統計方法的文章也存在這些問題。
其四,指標信息重疊問題嚴重。現實中某地區的經濟社會環境等發展往往是高度相關的,再細分到每一個子系統內部,其相關性就更加高了。雖然這可以通過采用某些統計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來改善,但是終歸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標權重的確定隨意性強。在選定具體的指標集合之后,需要確定不同指標的權重,現實中由于指標數量比較大,不同指標之間的信息重疊嚴重,從而導致研究者對不同指標給定權重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導致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存在非科學性。
其六,評價方法越來越復雜,經濟直覺越來越弱,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應用和推廣。
其七,評價體系不能很好的考慮單個經濟體的特殊性,比如某個因素可能對某地區特別重要,而對其他地區則并不重要等。筆者認為在做具體研究的時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指標體系和構建方法。不同的區域以及在區域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構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時,重點和階段目標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據構建指標體系的動態發展原則,需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進行指標體系的構建工作。在構建時要盡量遵循上面說論述的原則,客觀的科學的進行分析和評價。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對投入的衡量。區域經濟發展不僅取決于其產出如何,也取決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國的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環境,如果在最后評價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的時候只考慮GDP、人均收入等產出指標,勢必會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等幾個子系統之間的相關關系。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經濟發展與環境破壞、社會發展與生態損失、宏觀政策保證、法律和法規等制度建設等協調度指標都會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可持續性和長期發展,在評價區域經濟發展時需要加以考慮(余丹林,1998)。
3.2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選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選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現這么多的問題和分歧,歸根結底是由于幾個方面:第一是客觀條件所限制。由于實際處理問題時需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圍的區域在數據統計上是存在差異的,這就導致對不同大小的區域進行分析時要根據數據可得性和研究的規范性和準確性之間做一個折中。第二是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經濟體系是系統性的、多方面的,是復雜的。它不僅涉及經濟、社會、環境,還涉及科教文衛等各個方面,而很多指標是無法準確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選擇合適的可測量指標來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點是各種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原則存在差異。
3.3 小結
總之,之所以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因為該指標體系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從而導致其無法完全的兼顧所有的方面。筆者認為,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盡量兼顧和綜合考慮一些基本的原則。具體應遵循系統全面性、簡明科學性、實用可操作性、可測可比性、發展創新性、合理和諧性、可持續性等原則。二是所要選擇的區域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應能比較全面和系統地反映了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既突出中心和重點,又兼顧一般;既關注經濟增長,又關注社會進步;既關注經濟總量和速度,又關注經濟發展質量及資源、環境的保護;既關注行業、部門和企業,又關注城鄉居民個體,是一個綜合性強、涵蓋面廣、力求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人民福祉等結合起來、兼顧經濟、社會、生態和人全面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也是評價區域經濟的可行性指標體系。三是要將區域經濟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綜合研究其整體結構、動態過程、有機協調等(喬家俊,許萍,王宜曉,2002)。只有這樣才能真實、科學反映出一個地區的實際情況。
4.結論
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的評價體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為止并沒有一個得到大家認可的評價體系出現。現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學者本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都很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學者之間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對研究成果的推廣。本文主要回顧了已有的對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文獻,并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建議。簡而言之,筆者覺得要想建立科學的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指標選取不能太過隨意,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分析應該科學而規范。
參考文獻: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區域經濟學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7―8.
[3]劉陽.科學發展觀引領下的區域經濟發展質量指標體系構建與 評價[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區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劉蕾.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08,(20):17―19.
[6] 顏蔚蘭,曾鵬.廣西經濟發展區域差距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標和評價體系研究的分析[J].經濟師,2007,(04):269―272.
[8]吉宏.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指標體系與預警系統研究[J].經濟問題,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東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評價與分析[J].山東經濟,2005,21(02):95―99.
[10] 汪波,方麗.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度評價實證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06):52―55.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ose who is engaged in the related industri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the sport licensing management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sports sponsorship.
關鍵詞:體育特許經營;價值;體育贊助;異同
Key words: sport licensing;value;sport sponsorship;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中圖分類號:F713.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0-0016-02
0引言
體育特許產品(licensed products)是指帶有體育運動隊、體育賽事組委會、體育聯盟、體育協會等體育組織的標識、徽記、口號、吉祥物形象等標志(logo)的產品。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體育特許產品經營有著重要的價值:對于體育組織而言,可以為體育組織帶來直接經濟收入,是眾多體育組織的重要收入來源,每年世界范圍內的體育特許產品收入約為170億美元[1] ;經營體育特許產品還有助于體育組織與消費者建立緊密聯系,增強消費者的品牌忠實度;還有助于擴大體育組織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價值;還可以借助體育特許產品生產商的品牌影響力讓體育組織的品牌進入新的市場。
對于進入體育特許產品經營領域的生產商來講,經營體育特許產品也有助于增加收入和擴大品牌影響力,許多企業看到這種經營方式的有利局面,紛紛參與到體育特許產品經營活動之中,如美國橄欖球職業聯盟的體育特許產品生產商就有150多個。
我國的體育贊助市場發展較快,形成一定市場規模,幾乎所有的賽事(無論商業性質還是公益性質的),都開展了不同規模的體育贊助活動。但是體育特許產品經營發展遠遠落后。從經營風險的角度來講,體育特許產品經營企業承擔的風險較大,產品生產商要承擔產品開發的任務,還要面臨產品質量、產品銷路等各環節面臨的風險。因此,企業更愿意進入體育贊助市場,這是導致我國體育特許產品市場規模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對體育特許產品經營的缺乏了解也是另一重要影響因素。本文期望通過對體育特許產品經營價值的分析和體育特許產品經營與體育贊助活動異同的分析為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部門提供參考。
1體育特許產品經營的內涵及其重要價值
1.1 體育標志產品經營的內涵體育特許產品經營是由體育組織和生產商簽訂合同,授權生產商在其生產和銷售的產品上使用體育組織的標志,同時收取一定費用的合作經營行為。這種經營方式實質上是體育組織無形資產的一種交易方式,體育組織把體育標志的使用權轉讓給生產商,允許其用于生產、銷售的產品上。其中,體育標志權所者――體育組織稱為許可人,獲得體育標志使用權的一方――標志產品生產者稱為被許可人。這種經營方式在品牌市場營銷的時代十分常見,通常稱為許可經營、特許經營或授權經營(licensing),在現有的體育期刊、學術著作中通常稱為體育標志產品經營、體育特許經營或體育特許產品經營,如北京奧運會的特許經營就是指帶有奧運標志的產品經營。筆者認為,這種經營方式就其外在表現形式而言,表現為體育標志產品的經營,就其交易實質而言屬于體育標志權的許可經營、特許經營或授權經營(licensing)。
體育特許產品可以分為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有形產品是指帶有體育組織標志的實物產品;無形的體育特許產品是在非實物性產品上使用體育組織的標志,一般用于服務行業,如某體育組織的指定入住酒店或指定旅行航空公司;近年來國內外著名運動員借助自己的個人影響力為產品進行代言或做廣告,也是一種體育特許產品的經營。
1.2 體育特許產品經營的重要價值對進入體育標志產品經營活動中的體育組織和體育特許產品生產商來說,經營體育特許產品對兩者都有益處。
1.2.1有助于體育組織與消費者建立緊密聯系、帶來直接經濟收入、擴大品牌知名度體育標志代表體育組織的形象,體育特許產品則成為了溝通體育組織與支持者之間情感聯系的橋梁和紐帶。購買、使用體育特許產品表達了消費者對體育組織的追隨和支持,有效的開發體育特許產品營銷可以提高消費者對體育組織品牌的忠實度和歸屬感,與消費者建立緊密的聯系。
體育特許產品可以為體育組織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經營體育特許產品的收入是世界上許多體育組織市場開發收入項目中僅次于電視轉播權及體育贊助收入的另一大收入來源。國際上一些大型賽事如奧運會、世界杯等有著強大影響力的國際型賽事的體育標志產品收入相當可觀。1988年的韓國漢城奧運會就有特許經營商62家,為韓國奧組委帶來1880萬美元的收入;1996年的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特許經營商125家,創造了9100萬美元的收益;雅典奧運會僅23家特許經營商便帶來了6150萬美元的收入[2]。一些國際知名的職業體育聯盟、體育協會的體育標志產品收入也十分可觀,如美國橄欖球職業聯盟(NFL)每年的體育標志產品銷售可達到三億美元左右[3]。同時,體育組織還可以利用標志產品生產者已有的銷售渠道進入新的市場,獲得更多的機會接觸新的消費者,培養消費者對體育組織品牌的認知度。體育特許產品經營是體育組織市場開發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2.2 有助于體育特許產品生產商增加收入和擴大品牌影響力
體育特許產品生產商可以借助體育組織在廣大體育消費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在增加收入的同時對企業的品牌進行宣傳,使自己的產品和品牌獲得新消費者的認可。
總之,體育特許產品的經營是體育組織與體特許志產品生產商借助對方品牌的影響力實現兩者品牌雙贏的合作經營方式。
2體育特許經營(licensing)與體育贊助(sponsoring)的異同分析
體育贊助以及體育特許經營是體育組織市場開發的重要部分,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也有部分重疊的經營領域。
2.1兩者的相同之處都是參與經營活動的企業借助體育組織品牌形象進行自身品牌推廣的營銷行為,都是借助體育組織標志權的經營,在經營過程中都會獲得體育組織的標志的使用權。
2.2兩者的區別體育贊助商往往擁有一系列的權利,如廣告權益、體育組織推廣活動參與、在體育組織印刷品上企業標志的體現、體育標志使用在企業產品外包裝上并可標注為指定產品、冠名權、合作伙伴稱號等等。體育特許經營商往往只能獲得在生產和銷售的產品上使用體育標志的權利,對體育標志使用的權利范圍較少,因此參與體育特許經營的準入費用一般低于體育贊助的準入費用。體育特許經營的重要特點就是“標志互用”,體育組織與企業的標志會同時出現在產品上,借助對方的品牌形象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宣傳,并且有機會進入新的市場。如,某知名家電產品與某體育組織進行體育特許經營計劃,雙方在家電產品上互用標志,原來家電產品的消費者可能原來并不是該體育組織的消費者,因為購買該家電產品而對體育組織產生了解,發展成為體育組織的消費者。同理,體育組織的消費者也可能成為該家電產品的消費者。這是一種雙贏的品牌營銷策略。
體育贊助活動中則更強調企業借助體育組織的品牌進行各種形式的宣傳,增加自身品牌的曝光率,如獲得體育組織運動裝備供應商的企業在提供的產品中可能只顯示自身的品牌標志,并不顯示體育組織的標志。
體育贊助和體育特許經營在經營形式上有部分重疊和相似之處,如指定產品,在產品外包裝上使用體育組織的標志等形式。但在體育組織市場營銷計劃中,為了擴大市場開發領域,一般體育贊助和體育特許經營(體育標志產品經營)都是有著各自不同的經營計劃和方案。
參考文獻:
[1]BONNIE. The Management of Sport[M].Park House,USA,2001:17.
[2]潘瑤.歷屆奧運特許經營面面觀[J].中國市場,2006,(6):21.
[3]Sport Licensing White Paper 2004[R].SGMA, USA, 2005:8-9.
[4]紀利娟,鄧國良.第十屆全運會賽事的市場開發[J].體育學刊,2007,(3):33.
[5]張紅松.廣州亞運會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J].體育學刊,2009,(2):47-48.
[6]沈佳.CBA市場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研,2001,(2):13-14.
[7] /article/2008-09-25/97210.shtml
[8]周文彪,李茂.CUBA市場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149.
[9]徐淑裴,徐培文. 體育賽事特許產品的經營與開發[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9):38.
篇8
【關鍵詞】 尿激酶
【關鍵詞】 尿激酶;兒童;人工晶體植入;纖維蛋白膜
1對象和方法
收集我院1997/2002兒童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晶體表面形成纖維蛋白機化膜患兒64例(64眼),平均年齡8.5(4~12)歲. 其中,先天性白內障36例,外傷性白內障(角膜傷口<3 mm) 28例. B超顯示視網膜及玻璃體無異常. 手術均為同一醫師所做. 術中均行后囊膜切開. 隨機分成尿激酶治療組(32例)和傳統地塞米松對照組(32例). 治療時間為術后3~8 d. 隨訪1~1.5 a. 應用沈陽光大制藥廠生產的尿激酶粉劑,1萬U/支,用1 mL生理鹽水稀釋后抽吸1000 U待用. 尿激酶治療組于結膜下注射尿激酶1000 U,1次/d. 每日觀察晶體表面纖維膜吸收情況及有無前房出血發生. 3~5 d可見晶體表面膜明顯吸收,視力提高,然后延長注射時間1次/3 d,1次/5 d. 地塞米松治療組于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 mg,1次/d.
2結果
以治療后視力提高大于1行、纖維膜部分吸收為有效;視力提高大于2行、纖維膜基本完全吸收為治愈. 視力不提高或小于1行、纖維膜無變化者為無效. 兩組治愈率對比差異有顯著性(χ2=7.23,P
3討論
兒童白內障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由于解剖生理因素,血房水屏障易受損而致炎癥反應明顯重于成人,瞳孔區易形成纖維蛋白滲出,直接影響患兒的術后視力甚至繼發青光眼. 近年來國內外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眼組織病理學臨床與實驗研究表明,前房內纖維蛋白滲出是人工晶體表面纖維蛋白膜形成的基礎,滲出的纖維蛋白刺激人工晶體表面的巨噬細胞、纖維母細胞樣細胞、巨人工晶體細胞共同形成機化膜[1],并且提示PMMA人工晶體有較強的免疫原性.
轉貼于
為減輕術后免疫及炎癥反應,兒童人工晶體表面纖維膜以往多常規全身和局部應用激素治療,藥物治療無效者應用YAG激光切開機化膜才能保障手術效果. 但較大劑量的激素應用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而緊鄰人工晶體表面的機化膜YAG激光治療時會有誤傷人工晶體的風險,并且對年齡較小的兒童因配合不佳而無法行YAG激光治療. tPA前房注射可有效地治療白內障術后形成的纖維蛋白機化膜,給藥次數為1~2次[2]. 而本組患者均為兒童,進行前房注射必須在全麻條件下,這樣勢必會增加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并且tPA制劑價格昂貴,保存條件嚴格(-20℃)[2],難于在基層醫院普及應用. 有人提出應用5FU尿嘧啶局部治療,但它對淚膜的毒副作用[3],使應用受到限制. 尿激酶是從新鮮健康人尿中分離提取的一種纖溶酶原激活劑,屬纖溶酶類,無抗原性,可加速纖維蛋白分解,溶解炎性滲出物. 尿激酶局部注射用于兒童白內障晶體植入術后尚未見報道. 本組療效確切. 用藥前后視力變化有顯著性差異,并且無1例眼內出血及其他并發癥發生,且劑量安全. 因此,宜于在基層醫院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朝暉,何守志,梁近杰.人工晶體表面細胞學反應實驗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1997,33:53-54.
篇9
關鍵詞:高校;科研動機;價值取向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12)08—0098-04
當前,北京市高校體育教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每年完成大批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論文,這些成果和論文推動了北京市體育教學和科研的發展,帶來了體育事業的繁榮。但另一方面,體育科學研究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些論文的學術價值不高,甚至出現花錢買文章的不良現象,這不利于體育學科的健康發展,擾亂了體育科學研究的神圣感,降低了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
本研究試圖通過對北京市高校體育教師的科研動機和價值取向的研究,了解影響科研的各種因素。長期以來,在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造就了知識傳授型的教師。不少高校體育教師忙于教學、偏重經驗、滿足于現狀,甘當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匠”,其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并非真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并非將教育當作一種展示自己生命活動的事業,而只是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他們忽視了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作用,忽視體育科研的創新能力,忽視科學研究帶來的巨大潛力,這使得我國高校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遠遠不能適應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也使得我國體育科研的水平落后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進行科研動機和價值取向方面的研究,能夠了解高校體育教師的科研動機和價值取向現狀,有利于推進高校體育教育向著健康、積極的方面發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北京高校教師為研究對象,共抽測50人,性別、職稱比例如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國內有關體育科研動機和價值取向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把握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為制定客觀、全面的研究方法提供參照。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并借鑒相關文獻的研究成果自行設計了調查問卷。主要涉及科研動機、價值取向及影響因素等相關方面的問題。經12位專家評估,問卷效度達到86%,問卷基本能夠反映研究的問題。本次調查向北京高校體育教師共發放50份問卷,回收50份,其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
1.2.3 數理統計法 對采集到數據進行統計,和Ex—cel 2003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動機的分析 查閱文獻發現,科研心態是研究者從事科研工作的心理活動的總稱,對于教師整個科研活動的全過程起著制約作用,并直接影響到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而體育科研動機系統正是體育科研心態的核心,是驅動和維系科研人員從事創造活動的內在動力,其結構是由內容維、狀態維、性質維構成的三維結構。分屬“三維”的諸動機要素在組合類型、個體表現及其層次上都顯示出多樣性。同時,多樣的動機要素及其結構類型在科研人員的內心深處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整體結構,顯示整體效能。國內對科研動機的相關研究非常少,對體育教師科研動機的研究更少。
2.1.1 對內容維的分析 科研動機的內容維有四個要素,即處于謀生、獲取功利、滿足興趣、追求真理。這四個層次依次遞進,體現了科研人員的不同的層次需求,構成了科研動機從盲目——自在——自為——自覺的層次趨勢。從調查統計可以發現(圖1),大多數人進行科研的主要動機是謀生、功利、興趣,沒有純粹為了一方面而進行科研的,其中為了晉升職稱和自身的興趣是構成內容維的主要動機。
2.1.2 對狀態維的分析 科研動機的狀態維分為無意識、前意識和有意識。從圖2的狀態維分析可以發現,95.8%人科研動機處于前意識狀態,他們贊同科研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有59.6%的人科研動機處于有意識狀態,他們認為科研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愿望和追求,而有21.3%的人是很不情愿地進行科研。
2.1.3 對性質維的分析 科研動機的性質維分為認知、道德和審美,三者依次遞進。從表3可以發現,體育科研的認知動機贊同率最高,即贊同體育科研是為了認知體育規律、把握體育現象及其規律;對于科研是為了提高人民體質和生活質量的性質,多數人也表示贊同;而體育科研是為了人與社會的和諧和狀美的性質,許多人也表示贊同。這三面的動機從體育認知,深入到體育道德,再到審美,層層遞進,贊同率逐漸下降。說明許多教師對科研的理解僅停留在事物外化的表面,還沒有將其內化為自身和社會更為高尚的追求,也就是體育科研的最高境界。
2.1.4 進一步分析 以職稱、年齡和學歷為變量,以性別和高校的性質為協變量,對“是否出于謀生的需要”而進行體育科研的動機做多因素協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各種類型的人群的科研動機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北京高校教師對進行科研是否出于謀生的需要的態度比較一致,考察的人群均比較贊成為謀生而進行科研的動機。各年齡分組的人群的動機均呈現相似的規律分布,即隨著高校教師的學歷層次遞增,“出于謀生需要”而進行科研的動機也呈現上升趨勢,這說明體育博士生比較重視科研,他們將科研作為主要謀生手段的動機最強。進一步以職稱為變量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各種職稱教師的科研動機沒有顯著性的差異,但從均值上看,他們都贊同以科研作為謀生手段,其中職稱為助教的教師贊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教授和講師,而副教授贊同程度最低。從以上分析發現,北京高校教師普遍贊同科研作為謀生手段的動機,各種職稱、年齡、性別、學歷、高校類型的體育教師沒有顯著性的差異。但是從謀生動機的分布圖上,呈現一定的規律性,表現為學歷高、職稱低的教師出于謀生方面的需要導致科研動機相對較高;而學歷低、職稱較高的教師科研動機相對較低。此外,以職稱、年齡和學歷為變量,以性別和高校的性質為協變量,對功利動機進行多因素協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年齡越小、職稱越低的教師,晉升職稱的科研動機越高;相反,職稱越高、年齡越大的教師,晉升職稱的科研動機越小。綜上所述,體育科研動機與謀生、功力、興趣、自律、愿望與追求、認知等多種因素有關。分屬“三維”的諸動機要素在組合類型、個體表現及其層次上都顯示出多樣性。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體育科研形式不容樂觀,科研人員將其作為謀生的手段和獲取利益的方式,非常不利于體育科研工作在正常軌道上的發展,這也是產生花錢買科研、請人代替寫文章的原因之一。馬斯洛的“人類需要的層次”理論,人類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滿足,然后才會進一步追求較高層次需要的滿足,如果一些人還認為其科研動機只是謀生和功利,那么他的科研動機就不可能是追求真理。此外,年齡小、學歷高、職稱低的教師科研動機高,而年齡大、學歷低、職稱高的教師科研動機低。
2.2 價值取向的分析
2.2.1 教師科研價值取向的層面分析 價值取向是指主體對價值目標追求、評價、選擇的一種態度、心理和行為傾向。教師科研的價值取向體現教師對科研的社會價值觀和自我價值觀的潛在追求,決定教師對待科研活動的心理、態度和行為,對于教師的職業目標有重要影響。隨著教師作為價值主體的地位不斷提高以及社會、家庭、興趣、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對其的影響,其科研價值取向也呈現出不同層面的表現形式,并以不同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最終內化為每一個體育教師的價值取向。
從表3可以看出,除經濟方面外,大多數教師均對這些方面的價值取向表示贊同。科研的價值取向涉及課程改革的所有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師認為科研可以提高社會地位,而不贊同提高經濟地位。通過方差分析發現,各年齡段、學歷層次、職稱的教師在以上幾方面的價值取向都沒有顯著差異,說明社會地位、學習技能、能力培養、個性發展、綜合素養是當前北京高校體育教師共同的科研價值取向。
2.2.2 影響高校體育科研價值取向的因素分析 體育科研的價值取向可分為表層價值取向和深層價值取向兩種水平。表層價值取向是指易受政策、社會環境、社會地位、經濟條件、職業待遇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而變化的價值取向,如教師的工資水平、社會地位和職業的穩定性等的變化而引起的教師在對科研認識上的變化和教育行為上的選擇;深層價值取向是指受教育者本人教育觀念思想意識、意志、動機、信念等左右而發生變化的價值取向。從表4可以看出,影響北京高校體育科研價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有社會地位、教育的現狀與發展、體育教育對教師職業道德和水準的要求、體育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共四個大的方面,既涉及表層價值取向,又涉及深層的價值取向。表層價值取向是基礎,深層價值取向是核心和靈魂。我們不難發現,教師的價值取向雖然比較正確,但是教師很少認真反思影響價值取向的因素,這就容易受社會、經濟、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擾而迷失原有的正確方向。由此可見,北京高校教師的科研價值觀還不夠全面,這影響了他們形成積極的、整體的價值取向。
2.3 體育科研動機與價值取向的相關性分析 動機、價值觀、價值取向應屬于心理學的個性傾向性的范疇。動機是與滿足某種需要有關的活動的動力,是需要的具體表現。因此,體育科研動機也應該是滿足人的某種需要。價值觀是“一種外顯或內隱的,有關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個人或群體的特征,它影響人們對行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選擇。”而價值取向則“在一個一個有關‘值得的’看法背后,是一整套具有普遍性的,有組織的構念系統,這套構念系統是有關對大自然的看法,對人在大自然的位置的看法,人與人的關系的看法以及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關系時對值得與不值得做的看法。”價值取向一般具有動機的功能,對個人和群體行為、態度具有評價、規范、禁止和指導作用。從圖4可以看出,科研動機和價值取的積差相關系數為0.368(p
3 結論與建議
1)北京高校體育教師進行科研的動機主要與興趣、謀生、功利等有關,真正為了追求真理的高尚目標進行科研的人只有38.3%。建議提高校體育教師的學歷水平,取消職稱終生制,這將有利于提升其科研動機。
篇10
關鍵詞: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
一、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意義
一國的國民經濟總是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發展目標是實現整體的經濟發展,即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在中國,這一目標集中表現為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國民經濟的整體系統是由各個區域經濟所構成的,是各個區域經濟間的有機聯系。可以從地區的差異性出發,對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各不同區域經濟之間進行研究,得出不同地域經濟發展特色,從而為國家經濟整體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1)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人口因素。人口與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的需求,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適度的人口總量、優良的人口素質和合理的人口結構將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前進步伐。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適齡勞動人口,適度的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可以充分滿足這種要求。從中國目前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看,中國眾多的人口為發展提供了大量廉價的農業勞動力、熟練產業工人,以及一大批優秀的管理人才、科學技術人才、文化藝術人才,為中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以及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做出了極大貢獻。
(2)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推動著人類發展。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資金資源已成為當今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四種主要資源,互為關聯。人類科學合理的經濟行為,有利于資源相互間的促動和良性發展。人類不合理的經濟行為將引起一系列不良的連鎖反應。若自然資源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即使耗費巨大的人力、技術和資金資源去拯救,也難以在短時期內恢復,不僅發展受阻,而且生存也將受到威脅。
(3)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因素。環境問題與人口、經濟發展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隨著地球上人口的急劇增長,給生態環境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一些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加上資本缺乏和技術落后,因而不得不以拓展生存空間的粗放方式來維持國計民生,甚至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推動其經濟增長。這種巨大的社會成本既是這些國家社會經濟技術落后的結果,同時又是其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的原因。
(4)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技術。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科學技術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現代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柱。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導致了產業技術革命,加速了社會發展進程,給社會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今天,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正日益依存于科技進步。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所造成的人口、糧食、能源、資源和環境等問題,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才能逐步得到解決。只有依靠科技進步,人類才能使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的需要”,即實現可持續發展。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撐和推動作用,可持續發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振興科技是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5)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因素。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理論一直忽視對傳統的非經濟因素的分析,這已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理論“危機”產生的一大根源。隨著新制度經濟學派的興起和繁榮,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應該將傳統的“非經濟”因素(如文化、傳統及制度等)納入經濟發展理論的分析框架之中。一些經濟學家走得更遠,他們認為制度安排的不同是造成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甚至國家興衰的根本原因。可持續發展強調了制度因素對維持一國長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設置的原則
由于區域復合系統結構復雜、層次多變,子系統之間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間的輸入和輸出。某些層次、某些元素及某些子系統的改變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由優到劣或由劣到優的變化。因此,要在眾多的指標中篩選出那些最靈敏的、便于度量且內涵豐富的主導性指標作為評價指標。對于區域復合系統這樣的復雜巨系統而言,不可能用少數幾個指標來描述系統的狀態和變化,需要用多個指標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建立指標體系來描述系統的發展狀況。在設置區域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時,除了要符合統計學的基本規范外,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指標體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指標概念必須明確,并且有一定的科學內涵,能夠科學、客觀、真實地度量和反映區域復合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現狀以及發展的趨勢、發展潛力。
(2)動態性原則。區域復合系統運行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其可持續發展的評價與衡量只有通過動態指標來描述,才能夠對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長期的動態評價。因此,應盡可能選擇能夠量化又能描述系統運行的動態變化值的指標。
(3)協調性原則。區域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區域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等各方面相互協調發展基礎上更高層次的發展,它是在代際、代內公平、區域內外公平、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與提高前提下的充分協調。這種協調既要求人與人、人與地的協調,也要求物質、能量、信息的有序流通和交換。
(4)相對獨立性原則。描述區域復合系統發展狀況的指標往往存在指標間信息的重疊,因此在選擇指標時,應盡可能選擇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指標,從而增加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5)代表性原則。在完備性的基礎上,指標體系力求簡潔,盡量選擇那些有代表性的綜合指標和主要指標。
四、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成
根據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設計的原則,考慮影響區域經濟可持續的因素,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分為六大子系統。它們分別是社會子系統、人口子系統、經濟子系統、資源子系統、環境子系統、科技和教育子系統。衡量可持續發展是由多指標綜合評價而定。
(1)社會子系統。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最高目標。社會子系統的質量是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和科教協調發展的關鍵,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分配機制、良好的社會倫理道德和歷史文化以及穩定的社會環境因素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2)人口子系統。人口是可持續發展的主體,人口數量和質量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當人口數量超過區域承載力時,就會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從而阻礙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口素質的提高會減輕壓力。因此,加強教育,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數量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3)經濟子系統。可持續發展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只有經濟快速發展,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增強綜合實力,才能解決貧困問題,才能為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技術。
(4)資源子系統。這里的資源是指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能源、其他礦產、森林、水、草地、海洋和野生動植物。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基本來源,可持續發展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基礎,沒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就沒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資源存量和人均資源占有量是衡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
(5)環境子系統。優美適宜的生態環境可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態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則會制約人類的發展。環境和生態的保護是實現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環境質量的好壞是可持續發展與否的主要標志。
(6)科技和教育子系統。科技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不斷進步可以緩解人口、資源和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壓力。發展經濟,關鍵是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教育的發展是根本大計。
五、結論
通過對影響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因素的研究,可得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各個不同影響因素協調一致,才能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具體評價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時,應以系統的觀點,來分析各不同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同地區應從地區特色出發,考慮地區特點,充分比較與其他地區存在的差異性,根據提供的評價指標體系,客觀地看待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便能夠更好地促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現科,武璽,魏百鈞,等.短板――應如何提升[J].經濟論壇,2005,(16):4-7.
[2]肖金成,劉勇.“十五”中國區域經濟協調布局構想[J].財經界,2005,(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