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籌資優缺點范文

時間:2024-04-02 18:03: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負債籌資優缺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家族企業 資本結構 優化對策 案例分析

1.引言

隨家族企業的競相上市,家族企業的資本結構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家族企業資本結構調整,家族企業中的“一股獨大”現象的改變等受到各界的普遍關注,這一切問題的解決的根源都是企業資本結構問題,關于家族企業資本結構問題的研究成為了熱點話題。Frank和Goyal在2008年通過對美國非金融類的企業的大量數據做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公司的賬面價值和財務杠桿比率越高,公司的業績越好;公司的市場價值和財務杠桿比率越高,公司的績效越低。蘇琦、李新春(2011)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家族企業的需要引進現代企業的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治理結構來加強家族企業的發展。這些研究都在某一方面肯定了家族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同時也指出家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問題。本文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以A家族企業為研究樣本,分析家族企業資本結構問題,希望提出家族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措施。

2.A家族企業資本結構的現狀分析

通過調查分析A家族企業在發展初期其資本結構主要以債務融資為主,其資金來源主要來源于內源性資本,在發展的成熟期以及發展過程中,隨著企業發展需要,企業規模的擴大逐步引進了不同的融資方式,如融資租賃和票據融資等。以下介紹A家在創立初期和發展過程所采取的融資渠道和方式以及各種融資方式的優缺點

2.1A家族企業融資方式

A家族企業在創業的初期由于沒有更多的資本積累和更多的財產可以抵押,所以一般而言創業初期的A家族企業一般采用的都是內源式融資。隨著A家族企業的發展,A家族企業的進入到了成熟發展階段,此時A家族企業的融資方式也不同于創業時期了,此時的A家族企業的資金渠道增加,資金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多,已經不再是創業時的唯一的一種內源式融資渠道,更多的外援資本也向A家族企業伸出了橄欖枝。這一階段家族企業采用的融資方式主要是外源性融資。除了內源性和外源性融資外,家族企業還采用一些新興的融資方式,如融資租賃、票據融資等。

2.2A家族企業融資方式優缺點

內源性融資的優缺點:內源性融資可以節約大量的融資成本。因為內源性融資大多來源于家族企業內部的家族成員資金,因此籌資比較快,籌資成本較小,但是這種融資方式籌集的資金數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家族成員的資金量有限,在家族企業創業初期資金需求量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是可以的,但是隨著家族企業的發展成熟期就無法滿足家族企業發展需要了。

外源性融資優缺點:資金數量比較大是外源性融資的最大優點,因為外源性融資渠道可以通過向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對外發行股票的形式籌集資金,因此資金量有足夠的保證。但是這種融資方式最大的缺點是融資成本較高,不論通過借款還是發行股票都需要向債權人支付一定的利息或股息,因此其籌資成本較高。

新興融資方式優缺點:融資租賃可以緩解資金緊缺的需要,是一種新興的融資方式。票據融資則可以幫助那些沒有實物資產進行抵押貸款的企業,短期內籌集需要的資金。

3.家族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對策

3.1拓寬融資的渠道,發揮負債融資的“稅盾效應”

家族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家族企業經營管理的復雜性,正是由于這種復雜性加之資本結構本身的復雜性決定了,家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完善和優化自身的資本結構,在企業債務融資的過程中并不是企業的債務融資越多越好,雖然,負債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揮稅盾作用,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但是債務融資也存在著到期還本付息的壓力,因此,要提高企業的價值不僅可以通過向銀行借債的形式同時還可以通過向其他除銀行外的金融機構,進行債務融資或者企業自身對外發債的形式,不管選擇哪種形式,最終的目的都是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3.2建立和完善為家族企業服務的金融支持體系

家族企業的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融資難問題。相比于其他非家族企業而言,家族企業很難從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獲取貸款,這并不是家族企業經濟效益不好,不能夠到期償還貸款而造成的,而是家族企業的融資渠道無法得到保障,家族企業的融資渠道狹窄造成的。家族企業的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家族企業的融資政策的支持和保護,為家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家族企業的融資成本,建立完善的家族企業的金融保障與金融支持體系。具體的措施,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制定和完善家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專門為家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專門金融機構,組建家族企業投資開發公司;建立專門為了保障家族企業提供擔保的融資基金和融資機構,擔保物可以不局限與家族企業的有形資產。積極創造有利于家族企業的上市的條件,組織一批優秀的家族企業幫助他們上市,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擴大家族企業的融資的渠道和通過發行股票或債券的形式直接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

3.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既是一種事前的規范和約束機制, 也是一種事后的治理方式, 它的完善可以更好地推動家族企業治理結構的變遷。

家族企業發展需要建立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家族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如相關家族企業上市的規定,完善公司法中關于家族企業發展部分等,建立完善家族企業上市的標準、條件、原則等相關的規章制度,完善家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民事、經濟糾紛的相關法律制度等,確保能夠為家族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有利的法律環境。

參考文獻:

[1]Brolnlan,Michael1987,“Efficient financing ti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oumal of Finance42,1225-1243.

[2]Chaplinsky,Susan and Greg Niehaus,1993,“Do inside ownership and leverage share eonnnon deternfinants?”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32(4),51-65.

[3]Constantinides,George M,and Bruce D.Grundy,1989,”Optimal investment with stock repurchase and finaneing as signals”,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445-466.

[4]黃少卿.中國私營企業家族化治理模式的成因和演變[J]. 財經問題研究,2005,(05).

[5]王亮,姚益龍.后股權分置時期大股東會減少“掏空”行為嗎?[J].財貿研究2011,(01).

[6]聶強.家族企業的管理問題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01).

[7]李曉華.經理人市場失靈與家族管理轉型的制度困境[J].當代經濟科學,2006,(06).

[8]裘益政,游旭平.上市家族企業利益分配機制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9).

[9]夏鳳.我國家族制企業資本結構問題探析,黑龍江對外經貿[J],2007(3).

篇2

第一章 財務管理總論

第一節 財務管理的內容

第二節 財務管理的環境

第三節 財務管理的目標

第四節 財務管理的環節

第二章 資金時間價值與風險分析

第一節 資金時間價值

第二節 風險分析

第三章 企業籌資方式

第一節 企業籌資概述

第二節 權益資金的籌集

第三節 負債資金的籌集

第四章 資金成本和資金結構

第一節 資金成本

第二節 杠桿原理

第三節 資金結構

第五章 投資概述

第一節 投資的含義與種類

第二節 投資風險與投資收益

第三節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六章 項目投資

第一節 項目投資概述

第二節 現金流量及其計算

第三節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計算

第四節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運用

第七章 證券投資

第一節 證券投資概述

第二節 債券投資

第三節 股票投資

第四節 基金投資

第八章 營運資金

第一節 營運資金的含義與特點

第二節 現金

第三節 應收賬款

第四節 存貨

第九章 利潤分配

第一節 利潤分配概述

第二節 股利政策

第三節 利潤分配程序與方案

第四節 股票分割與股票回購

第十章 財務預算

第一節 財務預算的含義與體系

第二節 預算的編制方法

第三節 財務預算的編制

第十一章 財務控制

第一節 財務控制的含義與體系

第二節 財務控制的要素與方式

第三節 責任中心

第四節 責任預算、責任報告與業績考核

第五節 責任結算與核算

第十二章 財務分析

第一節 財務分析的意義與內容

第二節 財務分析的方法

第三節 財務指標分析

第四節 財務綜合分析

第一章 財務管理總論

[基本要求]

(一)掌握財務、財務管理的概念;

(二)掌握財務活動、財務關系的含義與類型;

(三)掌握財務管理的金融環境;

(四)掌握財務管理的目標;

(五)熟悉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

(六)了解財務管理的環節。

[考試內容]

第一節 財務管理的內容

一、財務管理的概念

企業財務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利益關系。

財務管理是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的管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

二、財務活動

財務活動是指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為。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籌資活動,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投資和用資的需要,籌措和集中所需資金的過程。

(二)投資活動,企業投資可以分為兩類:廣義的投資和狹義的投資。

前者包括企業內部使用資金的過程和對外投放資金的過程,后者僅指對外投資。

(三)資金營運活動,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資金收付活動。

(四)分配活動,廣義的分配是指企業對各種收入進行分割和分派的過程;

狹義的分配僅指對凈利潤的分配。

三、財務關系

企業財務關系就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過程中與有關各方所發生的經濟利益關系,包括:

(1)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的投資者向企業投入資金,企業向投資者支付報酬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2)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向債權人借入資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規定按時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3)企業與受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以購買股票或直接投資的形式向其他企業投資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4)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將其資金以購買債券、提供借款或商業信用等形式出借給其他單位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5)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強制和無償參與企業利潤分配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6)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中相互提品或勞務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7)企業與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向職工支付勞動報酬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第二節 財務管理的環境

一、財務管理環境的概念

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對企業財務活動和財務管理產生影響作用的各種內部和外部條件,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

二、經濟環境

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主要包括經濟周期、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政策等。

三、法律環境

財務管理的法律環境主要包括企業組織形式方面的法規和稅收法規。

企業組織形式主要包括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三種形式。

稅法是由國家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征納關系及其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稅法的構成要素主要有:征稅人、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計稅依據、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法律責任等。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的主要稅種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

四、金融環境

財務管理的金融環境主要包括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利率四個方面。

(一)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各種商業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

(二)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在信用活動中產生的、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并據以進行貨幣資金交易的合法憑證,它對于債權債務雙方所應承擔的義務與享有的權利均具有法律效力。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和收益性四個基本特征。

金融工具按其期限不同可分為貨幣市場工具和資本市場工具,前者主要有商業票據、國庫券(國債)、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回購協議;后者主要是股票和債券等。

(三)金融市場

1.金融市場的含義與要素

金融市場是辦理各種票據、有價證券、外匯和金融衍生品買賣,以及同業之間進行貨幣借貸的場所。

金融市場的要素主要有:市場主體、金融工具、交易價格和組織形式。

2.金融市場的分類

(1)按期限分為短期金融市場和長期金融市場,即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

(2)按證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數分為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即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或稱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3)按金融工具的屬性分為基礎性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四)利率

1.利率的類型

利率也稱利息率,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從資金的借貸關系看,利率是一定時期運用資金資源的交易價格。

利率按照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1)按利率之間的變動關系,分為基準利率和套算利率;

(2)按利率與市場資金供求情況的關系,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

(3)按利率形成機制不同,分為市場利率和法定利率。

2.利率的一般計算公式

利率通常由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和風險收益率三部分構成。利率的一般計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利率=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收益率

純利率是指沒有風險和通貨膨脹情況下的均衡點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是指由于持續的通貨膨脹會不斷降低貨幣的實際購買力,為補償其購買力損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風險收益率包括違約風險收益率、流動性風險收益率和期限風險收益率。其中,違約風險收益率是指為了彌補因債務人無法按時還本付息而帶來的風險,由債權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流動性風險收益率是指為了彌補因債務人流動不好而帶來的風險,由債權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期限風險收益率是指為了彌補因償債期長而帶來的風險,由債權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第三節 財務管理的目標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含義

財務管理目標是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中,通過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要達到的目的。有關財務管理目標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三種:

(一)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目標是假定企業財務管理行為將朝著有利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向發展。這個目標的主要缺點有:

(1)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

(2)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系;

(3)沒有考慮風險因素;

(4)可能導致短期行為。

(二)資本利潤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潤最大化

資本利潤率是凈利潤與資本額的比率。每股利潤是凈利潤與普通股股數的比值。這一目標的優點是便于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或同一企業的不同期間之間的比較。其缺點是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是指企業的市場價值,它反映了企業潛在或預期獲利能力。這一目標的優點主要表現在:

(1)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

(2)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

(4)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較為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

二、財務管理目標的協調

(一)所有者與經營者的矛盾與協調

經營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經營者希望在提高企業價值和股東財富的同時,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東則希望經營者以較小的享受成本帶來更高的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

為了協調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勵等措施。

解聘是一種通過所有者約束經營者的辦法。所有者對經營者予以監督,如果經營者未能使企業價值達最大,就解聘經營者。為此,經營者會因為害怕被解聘而努力實現財務管理目標。

接收是一種通過市場約束經營者的辦法。如果經營者經營決策失誤、經營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業價值提高,該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強行接收或吞并,相應經營者也會被解聘。為此,經營者為了避免這種接收,必須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價。

激勵是指將經營者的報酬與其績效掛鉤,以使經營者自覺采取能滿足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措施。激勵有兩種基本方式:

(1)“股票選擇權“方式。它是允許經營者以固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當股票的價格越高于固定價格時,經營者所得的報酬就越多。經營者為了獲取更大的股票漲價益處,就必然主動采取能夠提高股價的行動;

(2)“績效股“形式。它是公司運用每股利潤、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來評價經營者的業績,視其業績大小經營者數量不等的股票作為報酬。如果公司的經營業績未能達到規定目標時,經營者將部分喪失原先持有“績效股“。這種方式使經營者不僅為了多得“績效股“而不斷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而且為了使每股市價最大化,也采取各種措施使股票市價穩定上升。

(二)所有者與債權人的矛盾與協調

所有者與債權人的矛盾主要表現在:

(1)所有者可能未經債權人同意,要求經營者投資于比債權人約定的風險高的項目,這會增大償債的風險。

(2)所有者或股東未征得現有債權人同意,而要求經營者發行新債券或舉借新債,致使舊債券或老債的價值降低。

為協調所有者與債權人的上述矛盾,通常可采用的方式有:限制性借債、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等。

限制性借債是指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條款,如規定借款的用途、借款的擔保條款和借款的信用條件等。

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是指當債權人發現公司有侵蝕其債權價值的意圖時,采取收回債僅和不給予公司增加放款,從而保護自身的權益。

第四節 財務管理的環節

財務管理的環節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

一、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是根據財務活動的歷史資料,考慮現實的要求和條件,對企業未來的財務活動和成果作出科學的預計和測算。

二、財務決策

財務決策是指財務人員按照財務管理目標的總體要求,利用專門方法對各種備選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并從中選出最佳方案的過程。

三、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是指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數量方法,對未來財務活動的內容及指標所進行的具體規劃。

四、財務控制

財務控制是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利用有關信息和特定手段,對企業財務活動所施加的影響或進行的調節。

五、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根據核算資料,運用有關指標和方法,對企業財務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項工作。

第二章 資金時間價值與風險分析

[基本要求]

(一)掌握終值與現值的含義與計算方法;

(二)掌握年金終值與年金現值的含義與計算方法;

(三)掌握折現率、期間和利率的推算方法;

(四)掌握風險的類別和衡量方法;掌握期望值、方差、標準離差和標準離差率的計算;

(五)掌握風險收益的含義與計算;

(六)熟悉風險對策;

(七)了解資金時間價值的概念;

(八)了解風險的概念與構成要素。

[考試內容]

第一節 資金時間價值

一、資金時間價值的概念

資金時間價值是指一定量資金在不同時點上的價值量差額。通常情況下,它相當于沒有風險和沒有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社會平均資金利潤率,這是利潤平均化規律作用的結果。

二、終值與現值

終值又稱將來值,是現在一定量現金在未來某一時點上的價值,俗稱本利和,通常記作F。

現值又稱本金,是指未來某一時點上的一定量現金折合到現在的價值,通常記作P。

單利計息方式下,利息的計算公式為:I=P·i·n

單利計息方式下,終值的計算公式為:F=P·(1+i·n)

單利現值與單利終值互為逆運算,其計算公式為:

P=F/(1+i·n)

復利終值的計算公式為:F=P·(1+i)n

式中(1+i)n簡稱“復利終值系數“,記作(F/P,i,n)。

復利現值與復利終值互為逆運算,其計算公式為:P=F·(1+i)-n

式中(1+i)-n簡稱“復利現值系數“,記作(P/F,i,n)。

三、年金的終值與現值

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次等額收付的系列款項,通常記作A。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款項發生的時點不同,可以分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遞延年金、永續年金等類型。

(一)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從第一期起,在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付的系列款項,又稱為后付年金。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分式稱作“年金終值系數“,記作(F/A,i,n)。

償債基金是指為了在約定的未來一定時點清償某筆債務或積聚一定數額的資金而必須分次等額提取的存款準備金。

償債基金與年金終值互為逆運算,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分式稱作“償債基金系數“,記作(A/F,i,n),等于年金終值系數的倒數。

普通年金現值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分式稱作“年金現值系數“,記作(P/A,i,n)。

年資本回收額是指在約定年限內等額回收初始投入資本或清償所欠債務的金額。

年資本回收額與年金現值互為逆運算,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分式稱作“資本回收系數“,記作(A/P,i,n),等于年金現值系數的倒數。

(二)即付年金

即付年金是指從第一期起,在一定時期內每期期初等額收付的系列款項,又稱先付年金。即付年金與普通年金的區別僅在于付款時間的不同。

即付年金終值的計算公式為:F=A·[(F/A,i,n+1)-1]

即付年金現值的計算公式為:P=A·[(P/A,i,n-1)+1]

(三)遞延年金

遞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發生時間與第一期無關,而是隔若干期(m)后才開始發生的系列等額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其計算公式主要有:

P=A·(P/A,i,n)·(P/F,i,m)

P=A·[(P/A,i,m+n)-(P/A,i,m)]

P=A·(F/A,i,n)·(P/F,i,n+m)

(四)永續年金

永續年金是指無限期等額收付的特種年金。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即期限趨于無窮的普通年金。其計算公式為:P=A/i

四、折現率、期間和利率的推算

(一)折現率的推算

對于一次性收付款項,根據其復利終值或現值的計算公式可得出折現率的計算公式為:

永續年金的折現率可以通過其現值計算公式求得:i=A/P

若所求的折現率為i,對應的年金現值系數為α;i1、i2分別為與i相鄰的兩個折現率,且i1

,則

普通年金折現率的推算公式為:

即付年金折現率的推算可以參照普通年金折現率的推算方法。

(二)期間的推算

若所求的折現期間為n,對應的年金現值系數為、n1、n2分別為相鄰的兩個折現期間,且n1

(三)利率的換算

當每年復利次數超過一次時,這時的年利率叫作名義利率,而每年只復利一次的利率才是實際利率。

將名義利率調整為實際利率的換算公式為:

i=(1+r/m)m-1

式中:i為實際利率;r為名義利率;m為每年復利次數。

第二節 風險分析

一、風險的概念與類別

(一)風險的概念與構成要素

風險是對企業目標產生負面影響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風險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三個要素所構成。

(二)風險的類別

1.按照風險損害的對象,可分為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責任風險和信用風險;

2.按照風險導致的后果,可分為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

3.按照風險發生的原因,可分為自然風險、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

4.按照風險能否被分散,可分為可分散風險和不可分散風險;

5.按照風險的起源與影響,可分為基本風險與特定風險(或系統風險與非系統風險);企業特定風險又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二、風險衡量

(一)概率

概率是用百分數或小數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及出現結果可能性大小的數值。將隨機事件各種可能的結果按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同時列出各種結果出現的相應概率,這一完整的描述稱為概率分布。概率分布可分為離散型分布與連續型分布兩種類型。

(二)期望值

期望值是一個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結果,以各自相對應的概率為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值。其計算公式為:

(三)離散程度

離散程度是用以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表示隨機變量離散程度的指標主要有方差、標準離差和標準離差率等。

1.方差

方差是用來表示隨機變量與期望值之間的離散程度的一個數值,其計算公式為:

2.標準離差

標準離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種可能結果對期望值的偏離程度的一個數值。其計算公式為:

標準離差是以絕對數來衡量待決策方案的風險,在期望值相同的情況下,標準離差越大,風險越大;相反,標準離差越小,風險越小。標準離差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個絕對數,只適用于相同期望值決策方案風險程度的比較。

3.標準差率

標準離差率是標準離差與期望值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標準離差率是以相對數來衡量待決策方案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標準離差率越大,風險越大;相反,標準離差率越小,風險越小。標準離差率指標的適用范圍較廣,尤其適用于期望值不同的決策方案風險程度的比較。

三、風險收益率

風險收益率是指投資者因冒風險進行投資而要求的、超過資金時間價值的那部分額外的收益率。風險收益率、風險價值系數和標準離差率之間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RR=b·V

式中:RR為風險收益率;b為風險價值系數;V為標準離差率。

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投資的總收益率(R)為:

R=RF+RR=RF+b·V

上式中,R為投資收益率;RF為無風險收益率。其中無風險收益率RF可用加上通貨膨脹溢價的時間價值來確定。在財務管理實務中,一般把短期政府債券(如短期國庫券)的收益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

四、風險對策

(一)規避風險

當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該項目可能獲得收益予以抵消時,應當放棄該項目,以規避風險。例如,拒絕與不守信用的廠商業務往來;放棄可能明顯導致虧損的投資項目。

(二)減少風險

減少風險主要有兩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生;二是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和降低風險損害程度。減少風險的常用方法有:進行準確的預測;對決策進行多方案優選和相機替代;及時與政府部門溝通獲取政策信息;在發展新產品前,充分進行市場調研;采用多領域、多地域、多項目、多品種的投資以分散風險。

(三)轉移風險

對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損失的項目,企業應以一定代價,采取某種方式轉移風險。如向保險公司投保;采取合資、聯營、聯合開發等措施實現風險共擔;通過技術轉讓、租賃經營和業務外包等實現風險轉移。

(四)接受風險

接受風險包括風險自擔和風險自保兩種。風險自擔是指風險損失發生時,直接將損失攤入成本或費用,或沖減利潤;風險自保是指企業預留一筆風險金或隨著生產經營的進行,有計劃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

第三章 企業籌資方式

[基本要求]

(一)掌握籌資的分類;掌握籌資的渠道與方式;

(二)掌握企業資金需要量預測的銷售額比率法、直線回歸法和高低點法;

(三)掌握吸收直接投資的含義和優缺點;

(四)掌握普通股的含義、特征與分類、普通股的價值與價格,普通股的權利,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

(五)掌握優先股的性質、動機與分類、優先股的權利和優缺點;

(六)掌握認股權證的含義、特征、種類、要素、價值與作用;

(七)掌握銀行借款的種類、與借款有關的信用條件、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和銀行借款籌資的優缺點;

(八)掌握債券的含義與特征、債券的基本要素、債券的種類、債券的發行與償還、債券籌資的優缺點;掌握可轉換債券的性質、基本要素和優缺點;

(九)掌握融資租賃的含義、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的區別、融資租賃的形式與程序、融資租賃租金的計算;

(十)掌握商業信用的形式、商業信用條件、現金折扣成本的計算、利用商業信用籌資的優缺點;

(十一)掌握杠桿收購的含義、利用杠桿收購籌資的特點;

(十二)熟悉籌資的含義與動機;

(十三)熟悉吸收直接投資的種類與出資方式;

(十四)熟悉銀行借款的程序;

(十五)熟悉普通股的發行與上市要求;

(十六)了解籌資的基本原則;

(十七)了解企業資金需要量預測的定性預測法。

[考試內容]

第一節

企業籌資概述

一、企業籌資的含義與動機

企業籌資是指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等活動對資金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采取適當的方式,獲取所需資金的一種行為。

企業籌資的動機可分為四類:設立籌資、擴張籌資、償債籌資和混合籌資。

二、籌資的分類

1.按照資金的來源渠道不同,分為權益籌資和負債籌資。

2.按照是否通過金融機構,分為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

3.按照資金的取得方式不同,分為內源籌資和外源籌資。

4.按照籌資的結果是否在資產負債表上得以反映,分為表內籌資和表外籌資。

5.按照所籌資金使用期限的長短,分為短期資金籌集與長期資金籌集。

三、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

籌資渠道是指客觀存在的籌措資金的來源方向與通道。我國企業目前的籌資渠道主要包括:

(1)銀行信貸資金;

(2)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

(3)其他企業資金;

(4)居民個人資金;

(5)國家財政資金;

(6)企業自留資金。

籌資方式是指可供企業在籌措資金時選用的具體籌資形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向銀行借款、利用商業信用、發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利用留存收益和杠桿收購等。

四、籌資原則

企業籌資必須遵循“規模適當、籌措及時、來源合理和方式經濟“等基本原則。

五、企業資金需要量預測

企業資金需要量的預測可以采用定性預測法、比率預測法和資金習性預測法。

(一)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是指利用直觀的資料,依靠個人的經驗和主觀分析、判斷能力,對未來資金需要量作出預測。

(二)比率預測法

比率預測法是依據有關財務比率與資金需要量之間的關系預測資金需要量的方法。常用的比率預測法是銷售額比率法,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A為隨銷售變化的資產(變動資產);B為隨銷售變化的負債(變動負債);S1為基期銷售額;S2為預測期銷售額;ΔS為銷售的變動額;P為銷售凈利率;E為收益留存比率;為單位銷售額所需的資產數量,即變動資產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為單位銷售額所產生的自然負債數量,即變動負債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

(三)資金習性預測法

資金習性預測法是根據資金習性預測未來資金需要量的一種方法。所謂資金習性,是指資金變動與產銷量變動之間的依存關系。按照資金習性可將資金分為不變資金、變動資金和半變動資金。

資金習性預測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根據資金占用總額同產銷量的關系來預測資金需要量;另一種是采用先分項后匯總的方式預測資金需要量。

設產銷量為自變量x,資金占用量為因變量y,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y=a+bx

式中:a為不變資金,b為單位產銷量所需變動資金,其數值可采用高低點法或回歸直線法求得。

高低點法的計算公式為:

a=最高收入期資金占用量-b×最高銷售收入

或:a

=最低收入期資金占用量-b×最低銷售收入

回歸直線法的計算公式為:

或:

式中,yi為第i期的資金占用量;xi為第i期的產銷量。

第二節 權益資金的籌集

一、吸收直接投資

(一)吸收直接投資的含義與種類

吸收直接投資是指企業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享利潤“的原則直接吸收國家、法人、個人投入資金的一種籌資方式。

吸收直接投資的種類包括:吸收國家投資、吸收法人投資和吸收個人投資。

(二)吸收直接投資中的出資方式

吸收直接投資中的出資方式主要包括:以現金出資、以實物出資、以工業產權出資和以土地使用權出資等。

(三)吸收直接投資的優缺點

優點:有利于增強企業信譽;有利于盡快形成生產能力;有利于降低財務風險。

缺點:資金成本較高;容易分散企業控制權。

二、發行普通股

(一)股票的含義、特征與分類

1.股票的含義與特征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用以證明投資者的股東身份和權益并據以獲得股利的一種可轉讓的書面憑證。股票作為一種籌資工具,具有法定性、收益性、風險性、參與性、無限期性、可轉讓性和價格波動性等特點。

2.股票的分類

按股東權利和義務的不同,可將股票分為普通股票和優先股票;按股票票面是否記名,可將股票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按股票票面有無金額,可將股票分為有面值股票和無面值股票;按股票發行時間的先后,可將股票分為始發股和新發股;按發行對象和上市地區,可將股票分為A股、B股、H股和N股等。

(二)股票價值、股票價格與股價指數

1.股票價值

股票的價值有票面價值、賬面價值、清算價值和市場價值。

2.股票價格

股票價格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股票價格就是股票交易價格。廣義的股票價格則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價格兩種形式。股票交易價格具有事先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性特點。

3.股價指數

股價指數是指金融機構通過對股票市場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進行平均計算和動態對比后得出的數值。他是用以表示多種股票平均價格水平及其變動并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標。股價指數的計算方法有簡單算術平均法、綜合平均法、幾何平均法和加權綜合法等。

(三)普通股股東的權利

普通股股東的權利包括:

(1)公司管理權,包括投票權、查賬權和阻止越權經營的權利;

(2)分享盈余權;

(3)出讓股份權;

(4)優先認股權;

(5)剩余財產要求權。

(四)股票發行

1.股票發行條件

股票發行分為新設發行、改組發行和增資發行等形式。股份公司發行股票必須符合《證券法》和《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等規定的發行條件。

2.股票發行程序

股票發行的基本程序如下:作出新股發行決議;做好新股發行準備;提出發行股票申請;提交有關機構審核;簽署股票承銷協議;公布招股說明書;按規定程序招股;認股人繳納股款;向認股人交割股票等。

3.股票發行價格

股票的發行價格有等價、時價和中間價。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發行股票不準折價發行。發行價格的確定方法主要有市盈率法、凈資產倍率法、競價確定法和現金流量折現法等。

(五)股票上市

股票上市指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的股票經批準在證券交易所進行掛牌交易。

公司股票上市的好處主要有:

(1)有助于改善財務狀況;

(2)便于利用股票收購其他公司;

(3)利用股票市場客觀評價企業;

(4)利用股票可激勵職員;

(5)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更多顧客。

公司股票上市的不利影響主要有:

(1)使公司失去隱私權;

(2)限制經理人員操作的自由度;

(3)公開上市需要很高的費用。

(六)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

優點:

(1)沒有固定利息負擔;

(2)沒有固定到期日,也不用償還;

(3)籌資風險小;

(4)能提高公司的信譽;

(5)籌資限制少。

缺點:

(1)資金成本較高;

(2)容易分散控制權。

三、發行優先股

(一)優先股的性質

優先股是一種特別股票,它雖然屬于自有資金但卻兼有債券的某些性質。

(二)發行優先股的動機

企業發行優先股的動機包括:防止股權分散化;調劑現金余缺;改善資本結構;維持舉債能力。

(三)優先股的種類

按不同標準,可對優先股作不同分類。

1.按股利能否累積,可分為累積優先股和非累積優先股

累積優先股是指在任何營業年度內未支付的股利可累積起來,由以后營業年度的盈利-

起支付的優先股股票。一般而言,一個公司只有把所欠的優先股股利全部支付以后,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

非累積優先股是僅按當年利潤分取股利。如果本年度的盈利不足以支付全部優先股股利,對所積欠的部分,公司不予累積計算,優先股股東也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中予以補發。

2.按是否可轉換為普通股股票,可分位可轉換優先股與不可轉換優先股

可轉換優先股是股東可在一定時期內按一定比例把優先股轉換成普通股的股票。轉換的比例是事先確

定的,其數值大小取決于優先股與普通股的現行價格。

不可轉換優先股是指不能轉換成普通股的股票。不可轉換優先股只能獲得固定股利報酬,而不能獲得

轉換收益。

3.按能否參與剩余利潤分配,可分為參與優先股和非參與優先股

參與優先股是指不僅能取得固定股利,還有權與普通股一同參與利潤分配的股票。根據參與利潤分配

的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全部參與分配的優先股和部分參與分配的優先股。前者表現為優先股股東有權與普通股股東共同等額分享本期剩余利潤,后者則表現為優先股股東有權按規定額度與普通股股東共同參與利潤分配,超過規定額度部分的利潤,歸普通股股東所有。

非參與優先股是指不能參與剩余利潤分配,只能取得固定股利的優先股。

4.按是否有贖回優先股票的權利,可分為可贖回優先股和不可贖回優先股

可贖回優先股又稱為可收回優先股,是指股份公司可以按一定價格收回的優先股票。在發行這種股票時,一般都附有收回條款,并規定了贖回該股票的價格。此價格一般略高于股票的面值。至于是否收回,在什么時候收回,則由發行股票的公司來決定。

不可贖回優先股是指不能收回的優先股股票。因為優先股都有固定股利,所以,不可贖回優先股一經發行,便會成為一項永久性的財務負擔。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優先股均是可贖回優先股。

(四)優先股的權利

優先股股東的權利包括:優先分配股利權;優先分配剩余財產權;部分管理權。

(五)優先股籌資的優缺點

優點:沒有固定到日期,不用償還本金;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彈性;有利于提高公司信譽。

缺點:籌資成本高;籌資限制多;財務負擔重。

四、發行認股權證

(一)認股權證的含義與特點

認股權證是由股份公司發行的,能夠按特定的價格,在特定的時間內購買一定數量該公司股票的選擇權憑證。

認股權證的特點:

(1)認股權證作為一種特殊的籌資手段,對于公司發行新債券或優先股股票具有促銷作用。

(2)持有人在認股之前,既不擁有債權也不擁有股權,只擁有股票認購權。

(3)用認股權證購買普通股票,其價格一般低于市價。

(二)認股權證的種類

1.按允許購買的期限長短,分為長期認股權證與短期認股權證。

2.按認股權證的發行方式不同,分為單獨發行認股權證與附帶發行認股權證。

(三)認股權證的基本要素

認股權證的基本要素包括:

(1)認購數量;

(2)認購價格;

(3)認購期限;

(4)贖回條款。

(四)認股權證的價值

認股權證的價值有理論價值與實際價值之分。其理論價值可用下式計算:

認股權證理論價值=(普通股市場價格-普通股認購價格)×認股權證換股比率

影響認股權證理論價值的主要因素有:

(1)換股比率;

(2)普通股市價;

(3)執行價格;

(4)剩余有效期間。

認股權證的實際價值是認股權證在證券市場上的市場價格或售價。認股權證的實際價值大于理論價值的部分稱為超理論價值的溢價。

(五)認股權證的作用

1.為公司籌集額外現金。

2.促進其他籌資方式的運用。

第三節 負債資金的籌集

負債資金的籌集主要包括向銀行借款、發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利用商業信用和杠桿收購等。

一、向銀行借款

(一)銀行借款的分類

按不同標準可將銀行借款分為短期、中期、長期借款;信用借款、擔保借款和票據貼現;政策性銀行借款和商業銀行借款。

(二)銀行借款籌資的程序

銀行借款籌資的一般程序是:企業提出借款申請,填寫《借款申請書》;銀行審查借款申請;雙方簽訂借款合同;企業取得貸款;企業還本付息。

(三)與銀行借款有關的信用條件

銀行發放貸款時,往往涉及以下信用條款:

1.信貸額度

信貸額度亦即貸款限額,是借款人與銀行在協議中規定的允許借款人借款的最高限額。如借款人超過規定限額繼續向銀行借款,銀行則停止辦理。此外,如果企業信譽惡化,即使銀行曾經同意按信貸額提供貸款,企業也可能因銀行終止放貸而得不到借款。

2.周轉信貸協定

周轉信貸協定是銀行從法律上承諾向企業提供不超過某一最高限額的貸款協定。在協定的有效期內,只要企業借款總額未超過最高限額,銀行必須滿足企業任何時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業享用周轉協定,通常要對貸款限額的未使用部分付給銀行一筆承諾費。

3.補償性余額

補償性余額是銀行要求借款人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的一定百分比(通常為10%~20%)計算的最低存款余額。補償性余額有助于銀行降低貸款風險,補償其可能遭受的損失;但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4.借款抵押

銀行向財務風險較大、信譽不好的企業發放貸款,往往需要有抵押品擔保,以減少自己蒙受損失的風險。借款的抵押品通常是借款企業的應收賬款、存貨、股票、債券以及房屋等。銀行接受抵押品后,將根據抵押品的賬面價值決定貸款金額,一般為抵押品賬面價值的30%至50%。這一比率的高低取決于抵押品的變現能力和銀行的風險偏好。抵押借款的資金成本通常高于非抵押借款,這是因為銀行主要向信譽好的客戶提供非抵押貸款,而將抵押貸款視為一種風險貸款,因而收取較高的利息;此外,銀行管理抵押貸款比管理非抵押貸款更為困難,為此往往另外收取手續費。企業取得抵押借款還會限制其抵押財產的使用和將來的借款能力。

5.償還條件

無論何種借款,一般都會規定還款的期限。根據我國金融制度的規定,貸款到期后仍無能力償還的,視為逾期貸款,銀行要照章加收逾期罰息。貸款的償還有到期一次償還和在貸款期內定期等額償還兩種方式。一般來說,企業不希望采用后種方式,因為這會提高貸款的實際利率;而銀行則不希望采用前種方式,因為這會加重企業還款時的財務負擔,增加企業的拒付風險,同時會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6.以實際交易為貸款條件

當企業發生經營性臨時資金需求,向銀行申請貸款以求解決時,銀行則以企業將要進行的實際交易為貸款基礎,單獨立項,單獨審批,最后做出決定并確定貸款的相應條件和信用保證。如某承包商因完成某項承包任務缺少資金而向銀行借款,當他收到委托承包者付款時,立即歸還此筆借款。對這種一次性借款,銀行要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經營情況進行個別評價,然后才能確定貸款的利息率、期限和數量。

(四)銀行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

1.利隨本清法

利隨本清法又稱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時向銀行支付利息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借款的名義利率等于其實際利率。

2.貼現法

貼現法是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時借款企業再償還全部本金的一種計息方法。貼現法的實際貸款利率公式為:

(五)銀行借款籌資的優缺點

優點:籌資速度快;籌資成本低;借款彈性好。

缺點:財務風險較大;限制條件較多;籌資數額有限。

二、發行公司債券

(一)債券的含義與特征

債券是債務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承諾按約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償還本金的書面債務憑證。

公司債券與股票的區別有:

(1)債券是債務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

(2)債券是固定收益證券,股票多為變動收益證券;

(3)債券風險較小,股票風險較大;

(4)債券到期必須還本付息,股票一般不退還股本;

(5)債券在剩余財產分配中優先于股票。

(二)債券的基本要素

債券的基本要素包括面值、票面利率、債券期限和發行價格等。

(三)債券的的種類

債券可按以下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1.按有無抵押擔保分類

按有無抵押擔保,可將債券分為信用債券、抵押債券和擔保債券。

(1)信用債券。信用債券包括無擔保債券和附屬信用債券。無擔保債券是僅憑債券發行者的信用發行的、沒有抵押品作抵押或擔保人作擔保的債券;附屬信用債券是對債券發行者的普通資產和收益擁有次級要求權的信用債券。企業發行信用債券往往有許多限制條件,這些限制條件中最重要的稱為反抵押條款,即禁止企業將其財產抵押給其他債權人。由于這種債券沒有具體財產做抵押,因此,只有歷史悠久,信譽良好的公司才能發行這種債券。

(2)抵押債券。抵押債券是指以一定抵押品作抵押而發行的債券。當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債券時,債權人可將抵押品拍賣以獲取資金。抵押債券按抵押物品的不同,又可分為不動產抵押債券、設備抵押債券和證券抵押債券。

(3)擔保債券。擔保債券是指由一定保證人作擔保而發行的債券。當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債券時,債權人可要求保證人償還。保證人應是符合《擔保法》的企業法人,且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①凈資產不能抵于被保證人擬發行債券的本息;

②近三年連續盈利,且有良好的業績前景;

③不涉及改組、解散等事宜或重大訴訟案件;④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2.按債券是否記名分類

根據債券的票面上是否記名,可以將債券分成記名債券和無記名債券。

(1)記名債券,是指在券面上注明債權人姓名或名稱,同時在發行公司的債權人名冊上進行登記的債券。轉讓記名債券時,除要交付債券外,還要在債券上背書和在公司債權人名冊上更換債權人姓名或名稱。投資者須憑印鑒領取本息。這種債券的優點是比較安全,缺點是轉讓時手續復雜。

(2)無記名債券,是指債券票面未注明債權人姓名或名稱,也不用在債權人名冊上登記債權人姓名或名稱的債券。無記名債券在轉讓同時隨即生效,無需背書,因而比較方便。

3.債券的其他分類

除按上述幾種標準分類外,還有其他一些形式的債券,這些債券主要有:

(1)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可以按規定的價格或一定比例,由持有人自由地選擇轉換為普通股的債券。

(2)零票面利率債券。零票面利率債券是指票面利率為零或票面上不標明利息,按面值折價出售,到期按面值歸還本金的債券。債券的面值與買價的差異就是投資人的收益。

(3)浮動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是指利息率隨基本利率(一般是國庫券利率或銀行同業拆放利率)變動而變動的債券。發行浮動利率債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付通貨膨脹。

(4)收益債券。收益債券是指在企業不盈利時,可暫時不付利息,而到獲利時支付累積利息的債券。

(四)債券的發行

1.債券的發行條件

發行公司債券,必須符合《公司法》、《證券法》規定的有關條件。

2.債券的發行價格

債券的發行價格有三種:等價、折價和溢價。在按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情況下,債券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如果企業發行不計復利、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則其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債券發行價格=M·(1+i2·n)·(P/F,i1,n)

式中:M為票面金額;n為債券期限;i1為市場利率;i2為票面利率。

(五)債券的還本付息

1.債券的償還

債券償還時間按其實際發生與規定的到期日之間的關系,分為到期償還、提前償還與滯后償還三類。

(1)到期償還

到期償還是指當債券到期后還清債券所載明的義務,又包括分批償還和一次償還兩種。

(2)提前償還

提前償還又稱提前贖回或收回,是指在債券尚未到期之前就予以償還。只有在企業發行債券的契約中明確規定了有關允許提前償還的條款,企業才可以進行此項操作。提前償還所支付的價格通常要高于債券的面值,并隨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浙下降。具有提前償還條款的債券可使企業融資有較大的彈性。當企業資金有結余時,可提前贖回債券;當預測利率下降時,也可提前贖回債券,而后以較低的利率來發行新債券。

贖回有三種形式:強制性贖回、通知贖回和選擇性贖回。

①強制性贖回,又有償債基金和贖債基金兩種形式。

償債基金主要是為分期償還未到期債券而設。它要求發行人在債券到期前陸續償還債務,因而縮短了債務的有效期限,同時分散了還本付息的壓力,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違約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在市場看好時(如市場價格高于面值),強制性贖回使投資人遭受損失,舉債公司要給予補償,通常的辦法是提高贖回價格。

贖債基金同樣是舉債人為提前償還債券設立的基金,與償債基金不同的是,贖債基金是債券持有人強制舉債公司收回債券。贖債基金只能從二級市場上購回自己的債券,其主要任務是支持自己的債券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

②通知贖回是指舉債公司在到期日前準備贖回債券時,要提前一段時間向債券持有人發出贖債通知,告知贖回債券的日期和條件。債券持有人的這種權利稱為提前售回優先權。

③選擇性贖回是指舉債公司有選擇債券到期前贖回全部或部分債券的權利。選擇性贖回的利息率略高于其他同類債券。

通知贖回中對于債券持有人,還有一種提前售回選擇權,指債券持有人有權選擇在債券到期前某一或某幾個指定日期、按指定價格把債券售回舉債公司,這和選擇性贖回的選擇主體正好相反。

(3)滯后償還

債券在到期日之后償還叫滯后償還。這種償還條款一般在發行時便定立,主要是給予持有人延長持有債券的選擇權。滯后償還有轉期和轉換兩種形式。

①轉期:指將較早到期的債券換成到期日較晚的債券,實際上是將債務的期限延長。常用的辦法有兩種:直接以新債券兌換舊債券;用發行新債券得到的資金來贖回舊債券。

②轉換:通常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債券可以按一定的條件轉換成本公司的股票。

2.債券的付息

債券的付息主要表現在利息率的確定、付息頻率和付息方式三個方面。利息率的確定有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形式。債券付息頻率主要有按年付息、按半年付息、按季付息或按月付息和一次性付息(利隨本清、貼現發行)五種。付息方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取現金、支票或匯款的方式;一種是息票債券的方式。

(六)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相對股票籌資而言,債券籌資的優點有:資金成本較低;保證控制權;具有財務杠桿作用。缺點:籌資風險高;限制條件多;籌資額有限。

(七)可轉換債券

1.可轉換債券的性質

可轉換債券賦予持有者一種特殊的選擇權,即按事先約定在一定時間內將其轉換為公司股票的選擇權,在轉換權行使之前屬于公司的債務資本,權利行使之后則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權資本。

2.可轉換債券的基本要素

(1)基準股票。又稱相關股票,即可轉換債券的標的物,一般是發行公司的普通股。

(2)票面利率。可轉換債券的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債券,因為其持有人有一種特殊的選擇權。

(3)轉換價格。轉換價格是指可轉換債券在轉換期內轉換成普通股的每股價格。轉換價格一般高于發行當時相關股票價格的10%~30%,在轉換期內,隨著股票分割或股利分配要調整其轉換價格。

(4)轉換比率。轉換比率是指每份可轉換債券可轉換成普通股的股數。

(5)轉換期限。轉換期限是指可轉換債券轉換成股票的起始日至結束日。一般有兩種規定:一種是發行公司制定一個特定的轉換期限;另一種是不限制轉換的具體期限。

3.可轉換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優點:

(1)可轉換為普通股,有利于穩定股票市價;

(2)利率低于普通債券,可節約利息支出;

(3)可增強籌資靈活性。

缺點:

(1)若股價低迷,面臨兌付債券本金的壓力;

(2)存在回售風險。

三、融資租賃

(一)融資租賃的含義

租賃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給予一定收益的條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約定的期限內占有和使用財產權利的一種契約性行為。

融資租賃也稱為資本租賃或財務租賃,是區別于經營租賃的一種長期租賃形式。

(二)融資租賃的形式

融資租賃包括售后租回、直接租賃和杠桿租賃三種形式。

1.售后租回,是指企業根據協議,將某資產賣給出租人,再將其租回使用。采用這種租賃形式,出售資產的企業可得到相當于售價的一筆資金,同時仍然可以使用資產。當然,在此期間,該企業要支付租金,并失去了財產所有權。從事售后租回的出租人為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

2.直接租賃,是指承租人直接向出租人租入所需要的資產,并付出租金。直接租賃的出租人主要是制造廠商、租賃公司。

3.杠桿租賃。此種租賃方式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資金出借者三方當事人。從承租人的角度來看,這種租賃與其他租賃形式并無區別,同樣是按合同的規定,在基本租賃期內定期支付定額租金,取得資產的使用權。但對出租人卻不同,出租人只出購買資產所需的部分資金(如30%),作為自己的投資;另外以該資產作為擔保向資金出借者借入其余資金(如70%)。因此,它既是出租人又是借款人,同時擁有對資產的所有權,既收取租金又要償付債務。如果出租人不能按期償還借款,那么資產的所有權就要轉歸資金出借者。

(三)融資租賃的程序

融資租賃的程序是:

(1)選擇租賃公司;

(2)辦理租賃委托;

(3)簽訂購貨協議;

(4)簽訂租賃合同;

(5)辦理驗貨與投保;

(6)支付租金;

(7)處理租賃期滿的設備。

(四)融資租賃的租金

1.融資租賃租金的構成

融資租賃租金包括設備價款和租息兩部分,租息又可分為租賃公司的融資成本、租賃手續費等。

2.融資租賃租金的支付形式

租金通常采用分次支付的方式,具體類型有:

(1)按支付間隔期的長短,可以分為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等方式。

(2)按支付時期先后,可以分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兩種。

(3)按每期支付金額,可以分為等額支付和不等額支付兩種。

3.融資租賃租金的計算方法

(1)后付租金的計算。根據年資本回收額的計算公式,可得出后付租金方式下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數額的計算公式:A=P/(P/A,i,n)

(2)先付租金的計算。根據即付年金的現值公式,可得出先付等額租金的計算公式:

A=P/[(P/A,i,n-1)+1]

(五)融資租賃籌資的優缺點

優點:融資速度快;限制條款少;設備淘汰風險小;財務風險小;稅收負擔輕等。

缺點:資金成本較高,固定租金負擔重。

四、利用商業信用

(一)商業信用的含義與形式

商業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貨所形成的借貸關系,其形式主要有賒購商品、預收貨款和商業匯票。

(二)商業信用條件

商業信用條件是銷貨人對付款時間和現金折扣所作的具體規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預收貨款;延期付款,但不涉及現金折扣;延期付款,但早付款可享受現金折扣。

(三)現金折扣成本的計算

如果購貨方放棄現金折扣,就可能承擔較大的機會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四)商業信用籌資的優缺點

采用商業信用籌資非常方便,而且籌資成本相對較低,限制條件較少,但其期限一般較短。

五、杠桿收購籌資

(一)杠桿收購籌資的含義

杠桿收購籌資是指某一企業擬收購其他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以被收購企業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從銀行籌集部分資金用于收購行為的一種籌資活動。

(二)杠桿收購籌資的優缺點

杠桿收購籌資的特點:

(1)杠桿收購籌資的財務杠桿比率非常高;

(2)以杠桿籌資方式進行企業兼并、改組,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優勝劣汰;

(3)對于銀行而言,貸款的安全性保障程度高;

(4)籌資企業利用杠桿收購籌資有時還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即所收購企業的資產增值;

(5)杠桿收購可以充分調動參股者的積極性,提高投資者的收益能力。

第四章 資金成本和資金結構

[基本要求]

(一)掌握個別資金成本的一般計算公式、掌握債券成本、銀行借款成本、優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方法;

(二)掌握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和資金邊際成本的計算方法;

(三)掌握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的計量方法;

(四)掌握資金結構理論;

(五)掌握最優資金結構的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比較資金成本法、公司價值分析法;

(六)熟悉成本按習性分類的方法;

(七)熟悉資金結構的調整;

(八)熟悉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九)熟悉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以及復合杠桿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十)了解資金成本的概念與作用;

(十一)了解資金結構的概念;

(十二)了解影響資金結構的因素。

[考試內容]

第一節 資金成本

一、資金成本的概念與作用

(一)資金成本的概念

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包括用資費用籌資費用和兩部分。

用資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投資過程中因使用資金而付出的費用,如股利和利息。籌資費用是指企業在籌措資金過程中為獲取資金而付出的費用,如證券發行費。

資金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資金成本=每年的用資費用/(籌資總額-籌資費用)

(二)資金成本的作用

資金成本在企業籌資決策中的作用表現為:

(1)資金成本是影響企業籌資總額的重要因素;

(2)資金成本是企業選擇資金來源的基本依據;

(3)資金成本是企業選用籌資方式的參考標準;

(4)資金成本是確定最優資金結構的主要參數。

資金成本在投資決策中的作用表現為:

(1)在利用凈現值指標進行投資決策時,常以資金成本作為折現率;

(2)在利用內部收益率指標進行決策時,一般以資金成本作為基準收益率。

二、個別資金成本

個別資金成本是指各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包括債券成本、銀行借款成本、優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前二者可統稱為負債資金成本,后三者統稱為權益資金成本。

1.債券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2.銀行借款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3.優先股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4.普通股成本的計算方法有三種:股利折現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無風險利率加風險溢價法。

在每年股利固定的情況下,采用股利折現模型計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為:

在股利增長率固定的情況下,采用股利折現模型計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為:

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為:

Kc=Rf+β·(Rm-Rf)

式中:Kc為普通股成本;Rf為無風險利率;β為某公司股票收益相對于市場投資組合期望收益率的變動幅度。

用無風險利率加風險溢價法計算普通股股票籌資的資金成本公式為:

Kc=Rf+Rp

式中,Rp為風險溢價。

5.

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需分普通股股利固定和普通股股利逐年固定增長兩種情況:

在普通股股利固定的情況下,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在普通股股利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三、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指分別以各種資金成本為基礎,以各種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綜合資金成本。它是綜合反映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四、資金的邊際成本

資金的邊際成本是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而增加的成本。

計算確定資金邊際成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

(1)確定最優資金結構;

(2)確定各種方式的資金成本;

(3)計算籌資總額分界點;

(4)計算資金的邊際成本。

第二節 杠桿原理

一、杠桿效應的含義

財務中的杠桿效應是指由于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量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量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包括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三種形式。

二、成本習性、邊際貢獻與息稅前利潤

(一)成本習性及分類

成本習性是指成本總額與業務量(如產量、銷量或產銷量)之間在數量上的依存關系。成本按習性可劃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隨業務量發生任何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屬于固定成本的主要有按直線法計提的折舊費、保險費、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等。單位固定成本將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浙變小。

固定成本還可進一步區分為約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兩類:

(1)約束性固定成本,屬于企業“經營能力“成本,是企業為維持一定的業務量所必須負擔的最低成本,如廠房,機器設備折舊費、長期租賃費等。企業的經營能力一經形成,在短期內很難有重大改變,因而這部分成本具有很大的約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屬于企業“經營方針“成本,是企業根據經營方針確定的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的成本,如廣告費、與開發費、職工培訓費等。

應當指出的是,固定成本總額只是在一定時期和業務量的一定范圍(通常稱為相關范圍)內保持不變。

2.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是指其總額隨著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動的那部分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都屬于變動成本,但產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將保持不變。

與固定成本相同,變動成本也存在相關范圍。

3.混合成本

有些成本雖然也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但不成同比例變動,這類成本稱為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按其與業務量的關系又可分為半變動成本和半固定成本。

(1)半變動成本。它通常有一個初始量,類似于固定成本,在這個初始量的基礎上隨產量的增長而增長,又類似于變動成本。

(2)半固定成本。這類成本隨產量的變化而呈階梯型增長,產量在一定限度內,這種成本不變,當產量增長到一定限度后,這種成本就跳躍到一個新水平。

總成本習性模型為:y=a+bx

其中,y指總成本,a指固定成本,b指單位變動成本,x指業務量(如產銷量,這里假定產量與銷量相等,下同)。

(二)邊際貢獻及其計算

邊際貢獻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以后的差額,計算公式為: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

=(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

=單位邊際貢獻×產銷量

(三)息稅前利潤及其計算

息稅前利潤是指企業支付利息和交納所得稅前的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

=(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總額-固定成本

三、經營杠桿

(一)經營杠桿的含義

經營杠桿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于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

(二)經營杠桿的計量

對經營杠桿的計量最常用的指標是經營杠桿系數或經營杠桿度。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于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計算公式為:

經營杠桿系數的簡化公式為:

(三)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的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固定成本和經營風險三者呈同方向變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其關系可表示為:

四、財務杠桿

(一)財務杠桿的含義

財務杠桿是指由于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杠桿效應。

(二)財務杠桿的計量

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計算公式為:

對于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三)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為取得財務杠桿利益而利用負債資金時,增加了破產機會或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變動的機會所帶來的風險。財務杠桿會加大財務風險,企業舉債比重越大,財務杠桿效應越強,財務風險越大。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可通過計算分析不同資金結構下普通股每股利潤及其標準離差和標準離差率來進行測試。

五、復合杠桿

(一)復合杠桿的概念

復合杠桿是指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大于產銷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

(二)復合杠桿的計量

對復合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復合杠桿系數或復合杠桿度。復合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于產銷量變動率的倍數。其計算公式為:

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三)復合杠桿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由于復合杠桿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波動而造成的風險,稱為復合風險。復合風險直接反映企業的整體風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復合杠桿系數越大,復合風險越大;復合杠桿系數越小,復合風險越小。通過計算分析復合杠桿系數及普通股每股利潤的標準離差和標準離差率可以揭示復合杠桿同復合風險的內在聯系。

第三節 資金結構

一、資金結構概述

(一)資金結構的概念

資金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金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金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資金結構是指長期資金結構;廣義的資金結構是指全部資金(包括長期資金、短期資金)的結構。本章所指資金結構是指狹義的資金結構。

(二)影響資金結構的因素

影響資金結構的因素包括:

(1)企業財務狀況;

(2)企業資產結構;

(3)企業產品銷售情況;

(4)投資者和管理人員的態度;

(5)貸款人和信用評級機構的影響;

(6)行業因素;

(7)所得稅稅率的高低;

(8)利率水平的變動趨勢等。

(三)資金結構理論

資金結構理論包括凈收益理論、凈營業收益理論、傳統折衷理論、MM理論、平衡理論、理論和等級籌資理論等。

1.凈收益理論

該理論認為,由于債務成本一般較低,所以,負債程度越高,綜合資金成本越低,企業價值越大。當負債比率達到100%時,企業價值將達到最大。

2.凈營業收益理論

該理論認為,資金結構與企業的價值無關,決定企業價值高低的關鍵要素是企業的凈營業收益。不論企業的財務杠桿程度如何,其整體的資金成本不變,因而不存在最佳資金結構。

3.傳統折衷理論

該理論認為,企業利用財務杠桿盡管會導致權益成本上升,但在一定范圍內并不會完全抵消利用成本較低的債務所帶來的好處,因此會使綜合資金成本下降、企業價值上升;但一旦超過某一限度,綜合資金成本又會上升。綜合資金成本由下降變為上升的轉折點,資金結構達到最優。

4.MM理論

MM理論認為,在沒有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的價值不受有無負債及負債程度的影響;但由于存在所得稅及稅額庇護利益,企業價值會隨負債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股東也可獲得更多好處。于是,負債越多,企業價值也會越大。

5.平衡理論

該理論認為,當負債程度較低時,企業價值因稅額庇護利益的存在會隨負債水平的上升而增加;當負債達到一定界限時,負債稅額庇護利益開始為財務危機成本所抵消。當邊際負債稅額庇護利益等于邊際財務危機成本時,企業價值最大,資金結構最優。

6.理論

理論認為,債權籌資能夠促使經理多努力工作,少個人享受,并且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從而降低由于兩權分離而產生的成本;但是,負債籌資可能導致另一種成本,即企業接受債權人監督而產生的成本。均衡的企業所有權結構是由股權成本和債權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來決定的。

7.等級籌資理論

由于企業所得稅的節稅利益,負債籌資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即負債越多,企業價值增加越多,這是負債的第一種效應;但是,財務危機成本期望值的現值和成本的現值會導致企業價值的下降,即負債越多,企業價值減少額越大,這是負債的第二種效應。由于上述兩種效應相抵消,企業應適度負債。最后,由于非對稱信息的存在,企業需要保留一定的負債容量以便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來臨時可發行債券,避免以太高的成本發行新股。

從成熟的證券市場來看,企業的籌資優序模式首先是內部籌資,其次是借款、發行債券、可轉換債券,最后是發行新股籌資。

二、最佳資金結構的確定

最佳資金結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使企業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的資金結構。確定最佳資金結構的方法有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比較資金成本法和公司價值分析法。

(一)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

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又稱息稅前利潤-每股利潤分析法(EBIT-EPS分析法),是通過分析資金結構與每股利潤之間的關系,計算各種籌資方案的每股利潤的無差別點,進而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的方法。

每股利潤無差別點處的息稅前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每股利潤無差別點處的息稅前利潤;I1,I2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年利息;D1,D2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優先股股利;N1,N2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如公司沒有發行優先股,上式可簡化為:

這種方法只考慮了資金結構對每股利潤的影響,并假定每股利潤最大,股票價格也就最高。最佳資金結構亦即每股利潤最大的資金結構。

(二)比較資金成本法

比較資金成本法,是通過計算各方案加權平均的資金成本,并根據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高低來確定最佳資金結構的方法。最佳資金結構亦即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的資金結構。

(三)公司價值分析法

公司價值分析法,是通過計算和比較各種資金結構下公司的市場總價值來確定最佳資金結構的方法。最佳資金結構亦即公司市場價值最大的資金結構。

公司的市場總價值=股票的總價值+債券的價值

為簡化起見,假定債券的市場價值等于其面值。股票市場價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五、資金結構的調整

企業調整資金結構的方法有:

(一)存量調整

其方法主要有:債轉股、股轉債;增發新股償還債務;調整現有負債結構;調整權益資金結構。

(二)增量調整

其主要途徑是從外部取得增量資本,如發行新債、舉借新貸款、進行融資租賃、發行新股票等。

(三)減量調整

其主要途徑有提前歸還借款,收回發行在外的可提前收回債券,股票回購減少公司股本,進行企業分立等。

第五章

[基本要求]

(一)掌握投資的含義與動機

(二)掌握企業投資的種類及各類投資的主要特征

(三)掌握投資收益的類型和必要投資收益的計算公式

(四)掌握由兩項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總風險的計算及評價;掌握投資組合的總風險的構成內容及其在風險分散中的變動規律

(五)掌握投資組合的系數的計算方法;掌握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投資組合風險收益率的計算

(六)熟悉導致投資風險產生的原因

(七)熟悉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計算方法;熟悉投資組合風險的分散化的意義及方法

(八)了解投機與投資的關系;了解投機的積極和消極作用

(九)了解投資風險和投資組合的定義;了解協方差和相關系數在投資組合風險分析中的作用

(十)了解單項資產的系數的意義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投資的含義與種類

一、投資的定義

投資是指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使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機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等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從特定企業角度看,投資就是企業為獲取收益而向一定對象投放資金的經濟行為。

二、投資的動機

企業投資的動機包括行為動機、經濟動機和戰略動機三個層次;按其功能可以劃分為獲利動機、擴張動機、分散風險動機和控制動機等類型。

三、投機與投資的關系

投機是一種承擔特殊風險獲取特殊收益的行為。

投機是投資的一種特殊形式;兩者的目的基本一致;兩者的未來收益都帶有不確定性,都包含有風險因素,都要承擔本金損失的危險。

投機與投資在行為期限的長短、利益著眼點、承擔風險的大小和交易的方式等方面有所區別。

在經濟生活中,投機能起到導向、平衡、動力、保護等積極作用。

過度投機或違法投機存在不利于社會安定、造成市場混亂和形成泡沫經濟等消極作用。

四、投資的分類

(一)按照投入行為的介入程度不同,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二)按照投資對象的不同,分為實物投資和金融投資;

(三)按照投入的領域不同,分為生產性投資和非生產性投資;

(四)按經營目標的不同,分為盈利性投資和政策性投資;

(五)按照投資的方向不同,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

(六)按照投資的內容不同,分為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開辦費投資、流動資金投資、房地產投資、有價證券投資、期貨與期權投資、信托投資、保險投資等多種形式。

第二節

投資風險與投資收益

一、投資風險的含義

投資風險是指由于投資活動受到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共同影響,而使得實際投資出現不利結果的可能性。

導致投資風險產生的原因包括:投資成本的不確定性、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因金融市場變化所導致的購買力風險和利率風險、政治風險和自然災害,以及投資決策失誤等多個方面。

二、投資收益的含義

投資收益又稱投資報酬,是指投資者從投資中獲取的補償,包括:期望投資收益、實際投資收益、無風險收益和必要投資收益等類型。其中,期望投資收益是指在投資收益不確定的情況下,按估計的各種可能收益水平及其發生的概率計算的加權平均數;實際投資收益則是指特定投資項目具體實施之后,在一定時期內得到真實收益,又稱真實投資收益;無風險收益等于資金的時間價值與通貨膨脹補貼(又稱通貨膨脹貼水)之和;必要投資收益等于無風險收益與風險收益之和,計算公式如下:

必要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

=資金時間價值+通貨膨脹補貼(率)+風險收益(率)

三、投資組合風險收益率的計算

投資者同時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資產作為投資對象而發生的投資,就是投資組合。如果同時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價證券作為投資對象,稱為證券組合。

(一)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

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就是組成投資組合的各種投資項目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數,其權數等于各種投資項目在整個投資組合總額中所占的比例。其公式為:

式中,為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Wj為投資于第j項資產的資金占總投資額的比例;為投資于第j項資產的期望收益率;m為投資組合中不同投資項目的總數。

(二)兩項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風險

1.協方差

協方差是一個用于測量投資組合中某一具體投資項目相對于另一投資項目風險的統計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Cov(R1,R2)為投資于兩種資產收益率的協方差,R1i為在第i種投資結構下投資于第一種資產的投資收益率,為投資于第一種資產的期望投資收益率,R2i為在第i種投資結構下投資于第二種資產的投資收益率,R2為投資于第二種資產的期望投資收益率,n為不同投資組合的種類數。

當協方差為正值時,表示兩種資產的收益率呈同方向變動;協方差為負值時,表示兩種資產的收益率呈相反方向變化。

2.相關系數

相關系數是協方差與兩個投資方案投資收益標準差之積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第一種和第二種投資收益率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投資于第一種資產和投資于第二種資產的收益率的標準離差。

相關系數總是在-1到+1之間的范圍內變動,-1代表完全負相關,+1代表完全正相關,0則表示不相關。

3.兩項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總風險

投資組合的總風險由投資組合收益率的方差和標準離差來衡量。由兩種資產組合而成的投資組合收益率方差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VP為投資組合的方差,W1,W2分別為第一、二項資產在總投資額中所占的比重。

由兩種資產組合而成的投資組合收益率的標準離差

的計算公式為:

不論投資組合中兩項資產之間的相關系數如何,只要投資比例不變,各項資產的期望收益率不變,則該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就不變。

(三)多項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風險及其分散化

投資組合的總風險由非系統風險和系統風險兩部分內容所構成。

非系統風險(可分散風險)是指由于某一種特定原因對某一特定資產收益率造成影響的可能性。通過分散投資,非系統性風險能夠被降低,如果分散充分有效的話,這種風險就能被完全消除。非系統風險的具體構成內容包括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部分。

系統風險(不可分散風險)是指市場收益率整體變化所引起的市場上所有資產的收益率的變動性,它是由那些影響整個市場的風險因素引起的,因而又稱為市場風險。系統風險是影響所有資產的風險,因而不能被分散掉。

第三節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一、系數

(一)單項資產的系數

單項資產的系數是指可以反映單項資產收益率與市場上全部資產的平均收益率之間變動關系的一個量化指標,即單項資產所含的系統風險對市場組合平均風險的影響程度,也稱為系統風險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系數還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Cov(R1,R2)為單個資產i資產與市場資產組合的協方差(表示該資產對系統風險的影響),Rm為當全部資產作為一個市場投資組合的方差(即該市場的系統風險)。

當=1時,表示該單項資產的收益率與市場平均收益率呈相同比例的變化,其風險情況與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情況一致;如果>1,說明該單項資產的風險大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如果<1,說明該單項資產的風險程度小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

(二)投資組合的系數

對于投資組合來說,其系統風險程度也可以用系數來衡量。投資組合的系數是所有單項資產系數的加權平均數,權數為各種資產在投資組合中所占的比重。計算公式為:

投資組合的系數受到單項資產的系數和各種資產在投資組合中所占比重兩個因素的影響。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一)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內容

1.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表達式

在特定條件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表達式如下:

式中,E(Ri)為第i種資產或第i種投資組合的必要收益率,RF為無風險收益率,

為第i種資產或第i種投資組合的系數,Rm為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

單項資產或特定投資組合的必要收益率受到無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和系數三個因素的影響。

2.投資組合風險收益率的計算

投資組合風險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投資組合風險收益率也受到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和投資組合的系數三個因素的影響。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風險收益率與投資組合的系數成正比,系數越大,風險收益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投資組合的系數推算

在已知投資組合風險收益率E(Rp),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Rm和無風險收益率RF的基礎上,可以推導出特定投資組合的系數,計算公式為:

(二)建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所依據的假定條件

建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假定條件有:

(1)在市場中存在許多投資者;

(2)所有投資者都計劃只在一個周期內持有資產;

(3)投資者只能交易公開交易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等),并假定投資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以固定的無風險利率借貸;

(4)市場環境不存在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