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制度建設范文

時間:2024-03-19 11:10: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股票市場制度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股票市場制度建設

篇1

摘 要 所謂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由股價變動或投資者分紅變動所引起的貨幣余額發生的變化而導致的消費者開支方面引起的變動。運用相關數據對中國股票市場財富效應進行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我國股市的財富效應不顯著。必須規范發展股市,加強制度建設

關鍵詞 財富效應 股票市場 居民消費 制度建設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由股價變動或投資者分紅變動所引起的貨幣余額發生的變化而導致的消費者開支方面引起的變動。現代消費理論認為,消費行為不僅與當期的真實收入有關,還與居民的財富水平有關。構成居民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股票資產。那么,在我國,股價指數的上升能否刺激居民消費支出,即股票市場是否具備財富效應功能呢?本文力圖就這一問題從中國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的強弱角度來進行實證分析。

中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自1990年證券市場設立以來,股票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對我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等產生重要影響,政府在制訂經濟政策時,對股票市場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我國股市對我國居民消費的財富效應的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二、中國股市對居民消費的財富效應的實證分析

生命周期消費理論(Brumberg,1954)假設消費者存在一個依賴于現在和今后一生的總消費的效用函數。他在現實收入和未來一生收入的貼現值及其現時資產之和的約束條件下,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最大化的結果是他在現時的消費可以表示成他的資源、利率(資本收益率)的函數。消費函數可表示為:

式中: 為社會總消費, 為年總收入, 為總預期未來收入。其中T年總收入又由凈財富和真實收入組成。凈財富部分包括股票資產。股票資產價格對消費的影響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實現:首先,按照生命周期或持久收入模型,消費支出是家庭生命周期中所有金融資源的函數,資產價格的變化自然會影響消費支出;其次,當期消費受到未來收入預期水平的影響,而資產價格變化影響未來收入水平的預期;最后,古典的消費生命周期理論假設資本市場是完美的,家庭可以根據其凈財富和持久收入,在各個時期最優分配消費支出。

如果我國股市的財富效應較強,則普通居民投資于股市的股票財產會對居民消費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否則,說明我國股市目前的財富效應還很微弱。這里運用回歸的方法對1990年至2002年中中國股票市場的年度數據進行分析,以估計中國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根據現代消費理論中的生命周期理論,設定方程如下:

在這個方程中,Ct表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Yt代表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SVt表示A股股票流通市值, 為誤差項(其具體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貧w結果顯示,1991到2002年間,我國股票市場流通市值的直接財富效應并不顯著,股票流通市值每增加1元,社會消費品零售減少0.002129元,而影響這一時期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主要因素仍是收入指標,較為顯著的T檢驗值(10.05815)也同時驗證了收入對消費的顯著影響作用。這說明現階段我國股票市場更像是一個投機活躍的市場,而所具備的家庭投資作用微乎其微。

三、分析結論及政策建議

運用相關數據對中國股票市場財富效應進行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我國股市的財富效應不顯著。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由于股票市場制度不完善,運行不規范,政府對股票市場的干預嚴重,股票市場缺乏真正創造社會價值和提供投資回報的上市公司作為經濟基礎,導致社會資源浪費,股票市場對投資者整體財富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結構性調整而不是總量的增加,因此財富總量增加引起的消費擴大效應有限。(二)股票市場規模尚小,占GDP比重較低。我國股票市場對社會財富總量的影響更多地表現在財富在各投資者之間的重新分配,股票價格即使上漲,但一般投資者財富增加有限,對于刺激投資者消費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這對這種現狀,應采取以下措施:(一)繼續擴大股票發行的規模,穩步提高股票價值占GDP的比例。在目前情況下,由于規模較大的企業公開行股票的速度有減緩的趨勢,因此要推動中小企業的發行和上市工作。同時,要進行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流通方案的研究,在適當時機推出國有股權的流通改革,更進一步活躍股票市場,從而發揮股市促進消費的作用。(二)采取措施改變居民資產結構,增加財產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要使居民龐大的儲蓄資產轉為股票資產和其他各類證券及保險資產,加速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擴大財產性收入的比例,提高股票等財產性收入對消費的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國有企業;改革;經理人市場;股票市場

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早已是既定的方針,但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陷入停頓。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由于國企的特殊地位,國企在資金吸收方面相對于民企有巨大的優勢,這更是導致國企改革不進反退。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該如何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呢?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回答,這里主要是從制度建設的三個方面著手,給出可能的答案。

一、股權制度改革

這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根本,是其他制度建設基礎。國家擁有國有企業的所有股權,擁有控制權,不僅分享企業的利潤,還要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這會出現很多問題。首先,國家難以及時掌握所有的市場信息,導致資源錯配;其次,企業主體因為喪失了控制權,沒有權利根據市場情況去靈活調整資源的配置,并且由于企業主沒有剩余索取權,因而缺乏配置的動力;再次,由于沒有剩余索取權,創新活動也乏善可陳;最后,更可怕的是這種控制權容易滋生腐敗,消磨我們的生產性的勞動意愿。如何進行股權改革呢?其實國有股權占多大比例并不重要,關鍵是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國家不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只參與利潤分配。這樣才能放活企業,走向市場。第二,不管國家在國有企業改革后的股權比例是多少,參與分配利潤的所得是多少,其擁有否決權。因為國有企業涉及的產業或生產的產品往往涉及國家的經濟命脈和戰略安全,一旦擁有否決權,在關鍵時刻國家可以在法理上找到依據,從而控制國有企業發展的大方向,使其不影響國家發展戰略。我們的目的是通過股權改革把競爭從根本上引入國民經濟中,但競爭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有生產性的也有分配性的,為了保障良性的、生產性的競爭,我們還必須建設其它配套制度。

二、經理人市場的建設

股權改革之后競爭被引入企業,企業也有了自主經營權,與此同時剩余索取權與經營權的所有者效用函數往往并不一致。加上國企往往規模大、管理層級多、委托鏈長,企業內信息傳遞容易失真,對經營者的行為難以監督。這一切反向激勵了經營者不以企業和股東(國家)的整體利益為導向的經濟行為。要想使企業高效運轉,就需要建立對經營者行為的激勵、約束機制,經理人市場的建設有利于對經營者的監管。

經理人市場的建設實際上是在各經理人之間建立了一種競爭上崗的機制,這樣可以使企業現有經理人永遠處于被替代的威脅之中,促使各企業經理人產生危機意識,從而把經營企業的權利與自身責任聯系起來,把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直接與經理人將來的職業發展、財富收系起來,這就激勵現有經理人以實現股東的最大化利益、完善企業管理為目標。

一旦建立了經理人市場,股東就可以到公開的市場上去雇擁經理人,而經理人的雇傭價格與他的歷史業績掛鉤,并由市場決定。這里的問題是經理人業績的衡量標準是什么呢?最客觀的、經濟的辦法就是把企業的市場價值與經理人的業績掛鉤,用企業市場價值來衡量,這就涉及到股票市場的建設。

三、股票市場的完善

股票市場不但是融資的平臺,也是經理人市場的配套制度。

商品市場上,商品的價值決定商品的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商品經濟最基本的運行規律之一。而股票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要使其價格能反映企業真實價值,要使股票市場能正確評價企業業績,也應遵循這一規律。而在我國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卻往往脫離企業的真實價值,甚至出現嚴重的偏離。究其原因,我們發現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上,長期的價值投資比例偏低,投機行為嚴重。

由于投機不是以企業的客觀的經營狀況為參考,扭曲價格信號,最重要的是價格脫離價值的變動使企業經營好壞的真實信息難以低成本的為企業股東獲取,從而難以評價管理者的業績。由于難于對經理人的業績進行評價,所以利用經理人市場對經理人進行定價的機制也無法運行。而投資行為要求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基本面信息,根據企業的成長前景以及盈利能力做出客觀的、合理的判斷,從而做出投資決策。因為只有投資才能如實反映企業價值,投資者才能通過股票價格低成本地、如實地判斷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業績。企業效益好,投資者就會投資,企業市場價值就會上升,企業股東就能很容易的判斷出經營者的業績,從而在經理人市場上給出相應的更高的雇用價格。相反,投資者就不會購買該企業的股票,甚至拋出其股票,企業市場價值下降,企業股東就能很容易的判斷出經營者的業績在下降,體現在經理人市場上的是相應的雇用價格也下降。這就會促使經營者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努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的經營業績得到提升、經營狀況得到改善。那如何抑制投機行為呢?

我國股票市場上之所以投機行為嚴重,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信息形成機制和披露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夠。這導致股東在獲取企業真實經營狀況的信息時交易費用過高,難于為投資行為做決策分析,于此同時,投機成本又太低,結果理性的投資者必然選擇投機。由此可知,要提倡投資抑制投機我們必須要解決這兩個問題:

1.降低獲取可信信息的交易費用

(1)建設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

這是從加強內部監督力度,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著手,手段是企業會計制度的完善與建設,主要目的是消除企業內部委托者與者的不同利益訴求對信息質量的影響。

會計信息直接來源于企業的內部會計制度,一旦這個環節出問題,從而無法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則其他措施于事無補。

在完善會計制度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之外,我們還要拓寬和疏通獲取信息的渠道,保證信息獲得的便利性、時效性和低成本。

(2)完善和加強外部審計職能的作用

這主要是加強了外部的監督力度,消除由于企業主體與社會整體利益訴求不一致,特別是經理人和股東的利益訴求不一致引起的對信息質量的影響。

外部監督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普通民眾的輿論監督、利益攸關方的監督和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督等等,我們這里強調的是外部財務審計制度的完善。

(3)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

這主要是從政府規范市場秩序的職能出發,以強制力為保障,制定利于保證企業信息可靠性、完整性和時效性的法律法規,這包括相關會計、審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包括對企業經理人進行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

2.增加投機的成本

只是減小了投資的交易費用,并不能保證投資行為的普遍性,我們必須與此同時增加或至少不減小投機成本。投機成本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時間成本、貨幣成本及非貨幣計的其他成本,這里我們著重強調股票交易的稅費。我國的股票交易的成本與國外平均水平相比并不低,甚至更高,但相對于我國投資的交易成本來說卻顯偏低。

3.建設和整合國民經濟信息管理系統

篇3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資本市場;多元化投資;政策建議

一、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資本市場面臨的風險

(一)我國的金融市場發育不良,結構不合理

1.金融結構與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金融結構與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相互影響。一方面金融結構決定了養老保險基金在金融市場可選擇的投資工具和投資比例;另一方面養老基金作為金融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其投資行為影響國家的金融結構?;鸸芾砣烁鶕闆r調整資產組合,會引起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動,價格的變動會影響金融資產的供給,進而影響金融結構。為了保證在長期內能夠支付養老金的需要,養老保險基金還要求投資具有相當大的安全性,這就使它對金融市場中的各種金融工具的風險分布以及收益分布產生了重新歸整的內在要求,從而推動了金融工具創新,相應地也會影響國家的金融結構。

2.我國的金融結構不合理阻礙了養老保險基金多元化投資。近幾年來,有價證券在金融總資產中的比重持續下降。與之相反,貨幣性金融資產在金融總資產中的比重持續上升。貨幣性金融資產比重上升,主要表現為各項對公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在金融總資產中比重的上升,而與之對應的是我國連續8次降低銀行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的降低并沒有使得存款數量降低,反而增加。這說明了我國目前資金投資渠道的匾乏,資本市場還不是資金理想的投資場所。資本市場發展的滯后,影響了我國金融結構的優化,也阻礙了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步伐。目前,將養老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也是無奈之舉。

(二)我國資本市場制度缺陷,發展滯后

我國資本市場經過十幾年的改革探索,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但資本市場近幾年的發展明顯滯后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原因主要應歸結于資本市場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缺陷破壞了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也制約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制度缺陷主要體現在:

1.體制缺陷。體制缺陷是我國資本市場主要的制度缺陷。我國資本市場按理說它應全力貫徹市場經濟的規則,但行政權力和行政機制的大規模介入,我國資本市場被一定程度地行政化,己經成為可隨意調控的資本市場。

2.結構缺陷。我國資本市場內在結構存在著明顯的制度缺陷:一是在總體設計上,我國的資本市場只有現貨市場,即股票、債券等的現貨交易,缺乏期貨期權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場。這種單方向的結構設計在現實中最明顯的弊端是我國資本市場上只有做多機制,而不具備做空機制,沒有期貨期權市場有的價格發現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風險規避功能,這就大大抵消了資本市場本身所固有的優點和優勢。二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結構不合理。在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呈現“強股市弱債市”特征,債券市場相對于股票市場一直處于弱勢。

3.機制缺陷。由于資本市場的發行主體缺乏明確的產權關系,導致我國資本市場競爭機制、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的三重缺失,資本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發展和進取的動力源泉。

4.功能缺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市場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功能是資源的配置和再配置。通過具有獨立意志和利益的經濟主體之間競爭來形成市場價格,并通過市場價格來引導社會資金的流量、流向、流速和流程,從而完成資源優化和合理組合的配置過程。我國資本市場上價格形成的市場機制還不具備,價格的起落并不是供求關系的真實反映,資本市場的功能也就無從實現。另外,融資投資機制不健全,也制約了資本市場功能的實現。

5.規則缺陷。資本市場正常運行和有效運行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必須有一套反映市場經濟本質要求和資本市場內在規律的完善法律制度和健全的法律體系。但是,我國許多應有的法律和規則不具備,而且己有的一些法律也偏離了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三)我國股票市場投資環境不佳,投資風險偏大

股權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暫不上市流通。

股權分置是我國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一個獨特現象,即上市公司的股票被分為不可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以及可上市流通的社會公眾股。股權分置問題是造成我國股票市場投資環境不佳、投資風險偏大的重要因素。

1.股票市場投機盛行。股權分置使股票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基本喪失,股價難以反映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客觀規律被人為割裂,股價扭曲發出錯誤的信號。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和廣大散戶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都是短期化的,不可能長期持股和實行價值投資,整個市場投機盛行。養老保險基金作為一類機構投資者注重價值投資,追求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率,顯然,目前的股票市場并不適合養老保險基金投資。

2.一些上市公司質量低劣,投資價值低。上市公司的質量是穩定中國證券市場的基石,而決定上市公司質量的關鍵,在于是否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權分置導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礎。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關注點在于資產凈值的增減,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關注點在于二級市場的股價波動,客觀上形成了非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間內在的利益沖突,突出表現在:上市公司受到明顯的行政干預,作為流通股股東的中小投資者通常在公司治理方面沒有足夠的發言權,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由此可見,股權分置下公司治理基礎的缺失,損害了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擾亂了資本市場的正常交易,最終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3.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大。股權分置使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缺乏健全的制度基礎,不健全的制度基礎使得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扭曲: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以圈錢為目的;投資者短期炒作,盲目跟風;各種題材、概念的炒作層出不窮;坐莊、操縱股價的行為頻發。股票價格的波動幅度大,整個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大。而且股權分置與全流通問題,一直以來是國內股市最大的利空因素。當投資者發現這些好的預期一個個落空時,股指又陷入了綿綿陰跌之中,而且不斷創出前期新低,二級市場投資者損失慘重,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暴露無遺。

養老保險基金作為參加者的“養命錢”,資金的安全至關重要,有強烈的風險規避傾向,我國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高,缺乏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的手段,使得當前養老保險基金不可能大比例投資入市。

(四)債券市場分割,品種單一,市場化程度低

從世界范圍看,債券是養老保險基金的主要投資工具。債券的性質比較符合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需求。然而,我國債券市場存在的問題抑制了養老保險基金對債券的投資。

1.債券市場不統一,處于分割狀態。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和商業銀行柜臺市場。各債券市場所發行的債券品種不同:銀行間市場發行記賬式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交易所市場發行企業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和部分記賬式國債;柜臺市場發行憑證式國債和不上市的企業債券。在債券發行之后,由于轉托管的限制,大多數債種在各市場之間不能自由流通,因此,二級市場上各市場交易的債券品種必然呈現很大的差異性。各個債券市場分割的狀態造成了我國債券市場深入發展的諸多問題:如難以形成統一的市場基準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不足;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信號傳導機制不暢,兩市場間債券的交易價格存在差異等。

2.債券市場的品種單一、結構不均衡。我國從開始發行國債以來,國債期限以中期為主,短期國債的品種仍然十分匾乏。企業債券也存在著品種單一問題。企業債券都為擔保債券,缺少信用債券和抵押債券。企業債券大多為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少。

3.利率市場化程度低。首先,國債利率缺乏獨立性。國債利率是比照銀行儲蓄存款利率設計的,而銀行存貸款利率是中央銀行制定,故從利率決定方式看,屬于行政方式確定,這樣必然不能準確反映市場情況。其次,國債利率缺乏彈性。我國的國債發行利率屬固定利率,國債發行利率確定后,若在發行期內銀行儲蓄存款利率調整,國債的票面利率也隨之調整,但發行以后,不管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如何變化,國債票面利率均不作調整。這就存在國債利率既不能反映社會資金的供求狀況,也不能運用國債利率政策,靈活地調節貨幣流通和經濟運行。

二、提高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績效的政策建議

(一)強化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完善資本市場體系

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和規范發展對提高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績效至關重要,因為資本市場今后將是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主要場所,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直接決定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梢哉f,資本市場今后發展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我國目前養老保險制度的未來前景。

1.強化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的發展目標

近年來,我國政府愈加重視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啟動股權分置改革,不僅為治理中國證券市場存在的歷史積弊開辟了道路,同時也為未來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制度創新空間。股權分置改革不僅在宏觀層面上有利于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穩定預期,為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和市場創新創造條件,而且在微觀層面上也有助于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制約機制及估值體系,形成成熟的股權文化和股東意識,從而有效地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上市公司管理層真正轉變為公司價值管理者,有利于公司可持續發展。而公司大股東更加關心股價的長期增長,將成為上市公司價值管理的重要參與者。

2.著力推進股權分置改革與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股票市場的互動

目前,正在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為減持國有股籌集養老保險基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和平臺。股權分置改革以對價的方式使國有股、法人股獲得上市流通的權利。今后,國家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出售國有股獲得的資金劃入養老保險基金,直接用以彌補養老保險的歷史欠賬和做實個人賬戶,然后,既將這部分資金以委托投資方式投資于股票市場獲取較高的收益率,也可以將國有股劃撥給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持有,每年的分紅收益用于彌補養老金的收支缺口和做實個人賬戶。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而且有助于我國股票市場從以散戶為主的結構轉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結構,從短期投機為主轉向長期投資為主,從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因此,應著力推進股權分置改革與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股票市場的良性互動。

3.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完善資本市場體系

(1)建議發行特種國債,為養老金收支缺口融資。鑒于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缺口比較大,國家應多方面籌措資金,除了財政轉移支付、出售國有資產外,還可考慮發行特種國債籌集資金來彌補我國養老金的收支缺口,做實個人賬戶。

(2)發展市政債券。發展市政債券可以為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便利。同時,市政債券是機構投資者控制投資風險、增強資產流動性和資金使用效率、實現有效的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工具,比較適合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而目前我國市政債券尚屬空白,市政建設所需的資金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資金信托、政府補貼、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發債等準市政債券形式籌集。

(3)建立和發展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債券市場。公司債券的理想投資主體是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而目前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債券市場還未形成。公司債券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首要的是盡快制定和出臺相關法規,明確公司債券的發行、交易、信息披露和監管。在公司債券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中,要運用市場機制,避免走股票市場的彎路。

(二)以市場化、私營化為目標,建立新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模式

養老保險基金通過多元化投資來提高投資收益率,必須以市場化、私營化為目標,建立新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模式,利用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來促使基金保值增值。

1.管理模式市場化、私營化

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賬戶基金可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統籌賬戶結余的基金由政府社會保障部門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不進行市場化、多元化投資。同時,還應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賬戶基金的統籌層次,由目前的市、縣級統籌提升為省級統籌,最終實現全國統籌。

對做實后的個人賬戶基金,我國可采用相對集中管理模式。將個人賬戶基金的經營權從政府職能中分離出來,降低由政府直接投資運營所帶來的效率損失,而行政管理權由政府集中行使,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2.投資運營市場化、多元化

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績效與基金的資產配置密切相關。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不發達,抑制了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多元化。養老保險基金多元化投資除股票和債券外,還可考慮以BOT的方式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或投資于開放式基金、信托產品、抵押貸款等。在投資比例上,社會統籌賬戶結余基金應全部投資于風險較小、收益率較低的固定收益類資產。企業年金基金因對投資收益率的要求較高、風險承受能力強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考慮將一半左右的資金投入風險和收益較高的權益類資產。個人賬戶基金則應將小部分資金投入權益類資產,大部分資金投入固定收益類資產。

參考文獻:

[1]王國剛.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層次問題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林義.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互動發展的制度分析[J].財經科學,2005,(4).

[3]馬勇,張陽.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互動關系研究:實證及基于中國的具體分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4,(1).

[4]馬君潞,牛凱龍.中國資本市場結構矛盾和系統風險[J].南開經濟研究,2004,(1).

篇4

1.存款、國債等安全性強的投資工具現狀分析

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是我國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的投資方向,占到整個投資金額的一半以上。在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之初,由于新生制度的不穩定性,社會經濟環境的復雜性以及對于未來制度運行缺乏足夠認識的未知性,確實應該優先考慮基金的安全性,切實做好基金的“保底”工作。然而,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和探索,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已經相對成熟,初步完成了養老保險基金運營的頂層設計,對于社會經濟的變化,對于我國投資環境的了解,對于制度建設的認識已經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了解。所以應該建立一種基金投資與社會的聯動機制,使基金的投資應該根據我國各方面環境的變化做出適應性的回應和調整,而不是一直堅守著養老保險金最初在各個投資內容上的比例限度。對比我國近年部分年份的國債五年期利率,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和當期通貨膨脹率可見定期存款和國債,在大部分的年份跑不贏通貨膨脹率。在這種投資狀況下,一半以上的社?;疬B保值的最基本要求都保證不了,我們怎樣提高人們對于社保制度的認可度和對政府投資的信任感?定期國債與定期存款流動性較差,難以抵御養老保險金支付的變化和高峰,如果放棄存儲,為滿足人民的信任而匆忙變現,那么0.4%左右的活期利率更是使養老保險基金總量遭受巨大的損失。在中國老齡化加速的進程中,養老保險基金在此種投資工具中自身難保,我們不禁會對養老保險支付制度能否持續性運行產生懷疑。

2.股票債券等收益性強的投資工具分析

由于股票、證券等金融工具的風險較大,國家對于股票等高風險性金融工具的投資比例有嚴格的限制,從我國實踐來看,近年來股票投資占投資總額的20%左右。近幾年,對于國家是否應該放松對社?;鹜顿Y的限制,增加基金投資于股市的比例,外界對此有激烈的爭論。有人說,中國的股市指數已接近觸底,社?;疬M入股市必將能活躍資本市場并取得巨大的收益,并進行了嚴密的邏輯分析。但筆者認為,養老保險基金的大舉入市并非明智之舉。從2008-2011年,社保基金投資股市年均虧損近167億元。養老保險基金不應大舉進軍股市原因如下:一是中國股市不僅依托于本國的經濟發展和政策執行,更會受到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并且后者的風險大小和影響程度往往難以預料。政府對政策的變化會對股票市場產生影響,例如股票印花稅的實行,在一段時間內,股市行情都存在下滑狀態。08年席卷世界的金融風暴雖然在我國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對我國的經濟影響與他國相比減弱不少,但是股票市場從最高點一路下跌,約10年時間套牢多少民眾痛不欲生,盡管有人認為此次低迷期正好是社保基金逢低入市的耗時間,但是我們并不知道股市何時才能迎來新的增長周期。二是養老保險基金資金數目數千億之巨大舉入市肯定會給大盤造成不小的波動,當大筆資金獲利撤離時更會引起某種股票大幅下跌的狀況,賺著民眾的錢為民眾養老,并且不知多少人會多少家庭經濟狀況受到重創,實是將雞蛋從一部分人的籃子中移給另一些人,價值的創造性程度小,價值上的轉移程度大,缺乏普惠性和真正的收益性。三是股票市場風險控制難。股票市場的跌漲情況十分不穩定,并且在環境變化的影響下還會出現大漲大跌的狀況,與此同時,低迷期何時過去無法預測,養老金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如果為應急在低迷期撤離資金,那么巨大的虧損將難以填補,如果堅持等到牛市翻身,那么時間長短不能計算,將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養老金??梢姡绻潘绅B老金基金對于股市投資的限度,將很容易形成上述進退兩難的境地,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二、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實體經濟可行性分析

篇5

一種動機是為了拋售手中的非流通股票。這些人(或公司)曾經通過各種方式(大部分是2000以后,政府啟動了國有股減持試點工作,有些人認為國有股流通指日可待,于是從市場中購買國有股,價格一般是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值)擁有了一些國有股或法人股,本意是想套取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價格與流通股價格之間的差價。但隨著二級市場股價的不斷下跌,上市公司的股價與每股凈資產值越來越接近,希望通過這些非流通股發財的夢想越來越渺茫。于是,這些人不遺余力地制造各種輿論,希望股市早日實現全流通。

第二種動機是希望通過獲得補償的方式降低流通股的價格,從而實現股價與合理估值的接軌,這是很多基金經理的想法。2001年之后,隨著基金隊伍的不斷壯大,市場的投資理念發生了質的變化,從以前的坐莊模式向“價值投資”轉變,這是市場進步的表現。但就在“價值投資”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的時候,機構投資者的困惑也越來越明顯,因為按照國際市場的估值標準,即使上證綜合指數跌到了1000點左右,我國股票市場的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依然沒有投資價值。將部分非流通股無償送給流通股股東,然后再除權,就可以保證在流通股股東不受損失的前提下將股票價格降到合理的價位。這早已成為基金經理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第三種動機是為了起到廣告效果。這些人目的是掌握話語權,希望上市公司在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時聘請自己為顧問,從而為自己得到更多的業務機會。

總之,在眾多的市場輿論中,夾雜著各種私利的動機,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而一般投資者沒有話語權,只能在網上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

對資本市場改革的基本建議。要使股市擺脫危機,正確的做法是反省我國股票市場的制度缺陷,把存在的制度漏洞堵住,在制度建設上做文章。如果我們過多地在股權分置改革或股價漲跌等技術性問題上糾纏不清的話,我們可能會貽誤制度建設的時機。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嚴格監管。加強市場監管,嚴懲違規者才是各國證券監管部門保護中小股東的正確道路,我國證券市場也不可能例外。目前的市場秩序比幾年前好了很多,但市場監管依然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應該在修訂《公司法》和《證券法》過程中充分體現嚴格監管的思路。

第二、國家承擔司法賠償責任。雖然嚴格執法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根本措施,但從短期看必然會導致股票價格的進一步下跌,進一步傷害當前投資者的利益。為此,政府對于那些法院已經判決、而當事人已經無力賠償的證券侵權案件直接承擔賠償責任,政府在履行賠償責任之后再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篇6

應該承認,中國股市投資者隊伍中股民居多,羊群效應本是股市交易的基本特性,股民多則更容易產生羊群效應從而加劇暴漲暴跌的行情,這是不容回避的事實。但因此將股市異常波動歸咎于股民卻極不公平。實際上,一些不法者恰恰利用了羊群效應來坑害股民,股民是股市異常波動的受害者,而不是罪人。

股民在中國股市投資者群體中占多數,這是由中國國情所決定的。但監管部門曾試圖改變這種狀況,原證監會領導就曾表示,有一些個人投資者銷戶減持是個好現象。但中國股市需要有股民的參與,沒有股民的參與,中國的股市將失去生機。因此,從2015年開始,官方鼓勵自然人開戶,積極參與股票市場的交易,并允許注冊多個賬戶。

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場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這意味著自然人與機構投資者均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開立多個A股賬戶和封閉式基金賬戶,上限為20戶。僅2015年1至3月,股票有效賬戶就突破1.5億。同年4月14日更是由于申請開戶人數超過系統負荷而致使系統一度癱瘓。開戶數量增長,意味著國內民眾看到了股市的賺錢機會,對中國股市的未來抱有充分信心,這成為中國股市進一步向上的最大動力。

隨著一人一戶限制的放開,不僅便利了更多的民眾進入市場,有利于促使中國股市進一步活躍與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有利于改變國內券商市場的競爭模式,讓這個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從而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運作效率,改善券商服務質量,促進中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與繁榮。

篇7

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掀起一股金融創新浪潮,這股浪潮一方面來自市場參與者規避金融監管以及稅收、會計方面的強烈需求,另一方面則來自于投資者重新分配金融風險的需要。隨著各國金融監管的逐漸放松以及財會稅收制度的逐步完善,金融創新的動機將更多的來自于后者。

金融風險存在于股權市場、債務市場、外匯市場、商品市場,而金融創新的工具不僅涉及各種衍生工具,還包含了資產證券化、結構性產品等各種產品組合,從理論上說,這些工具可以應用于每一個金融市場,構造出千變萬化的金融產品,但是金融創新來自于需求而不是供給,投資者的需求決定了產品最終的生命力。

根據期貨業協會(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 FIA)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股票指數衍生產品在交易所市場占據近半數的份額,2004年交易量占比達到42.58%,其次是利率衍生產品與個股衍生產品,分別為25.62%與22.58%,而其他衍生品種則相對較少。

從近三年的變動趨勢來看,上述格局基本維持不變,其中股票指數衍生產品的相對比例略有下降,而利率衍生產品與外匯衍生產品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國內金融產品創新的制約和機遇

就金融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而言,大致有兩條發展路徑,一條是從投資方式來看,分為“基本買賣”“質押、融資”“融券、做空” “組合交易”“復雜組合交易”五個階段;另一條是按照金融產品劃分,分為“貨幣、外匯市場”“固定收益市場”“股票市場”“衍生產品市場”四個階段。從市場運行的角度看,前一階段市場往往為后一階段市場提供了流動性和定價依據等實質性支持。

然而,目前國內的情況是股票市場孤軍深入,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固定收益市場的發展嚴重滯后,沒有基本信用市場的豐富實踐,無論投資者還是籌資者都沒有建立牢不可破的信用觀、風險觀、資金成本觀,投資者對股票的投資回報沒有清醒認識,盲目追逐資本利得;籌資者對資本成本及其背后所承擔的責任沒有深刻認識和嚴肅擔當,一味掠奪榨取。

因此,不得不看到的是,國內市場發展的現實條件對于金融新產品的發展既有明顯推動作用也有顯著的制約作用。

首先,我國宏觀經濟增長背景對金融市場發展提出了明確的需求。經濟的市場化改革要求金融市場“同步”市場化,而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也對外匯交易市場和境內外籌資、投資提出了廣泛的需求。金融改革、銀行轉型、金融技術和金融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決定了證券市場具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鞓I經營的金融業大趨勢,使金融產品發展不再局限于各自的領域內。經濟長期高速增長和財富積累,對金融市場流動性(規模)和收益性也提出了較明確的需求和制約。

其次,金融市場內部的子市場之間,如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股權市場和固定收益證券市場之間也出現了一定的競爭格局。

再次,國內市場基礎發育程度決定了我們需要通過引進新產品和新的交易制度來吸引新增資金,提高投資效率。

衍生工具發展建議

中國目前的衍生產品市場較小,但是需求很大,必須放在戰略的高度來考慮,體現由易到難的發展路徑,并充分滿足投資者對特定風險的管理需求。就國內而言,目前需求較為迫切的有國債期貨、外匯期貨、融資交易、股指期貨,其中利率衍生品的發展最為迫切。

在發展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時候,吸收國外的成熟產品也需要結合中國的現實情況,以下幾點是我們認為必須注意的:

第一,產品規模要能夠滿足需要。

我國人口多、地域廣、經濟總量龐大,而金融產品相對稀缺,任何金融產品如果有市場的話,則其潛在需求必然也是相當龐大的。在目前金融市場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的條件下,特別是一些大宗產品,必須具備足夠的規模,否則往往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導致金融產品價格扭曲,降低了金融市場的效率,最終必然損害金融產品自身的基礎。

股票市場的發展歷程已有前車之鑒;目前憑證式國債的緊俏,也充分說明了產品規模的重要性。

第二,在目前固定收益市場與股票市場仍割裂的現狀下,股票市場引進固定收益品種市場交易的需求尤為迫切。

2003年以來,銀行間市場的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次級債、短期融資券、回購交易、信用拆借等全面開花,新推出和即將推出的外匯交易、外匯遠期交易、資產證券化產品也相當活躍。相形之下,交易所股票、債券、回購持續萎縮。因此,證券交易所和主要依托證券交易所產品的證券公司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危機狀態,力爭扭轉份額下降的趨勢。

在衍生品發展上,交易所開發新產品不應僅限于股票市場,而是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固定收益市場齊頭并進,至少也應當力爭擴大產品基礎。證券公司應當把開發銀行間市場的發行承銷經紀業務作為迫在眉睫的要務來抓,盡量擺脫交易所證券產品持續萎縮的不利局面。

股票市場基礎薄弱、積重難返;上市公司信譽不彰,難以吸引新增資金。如果交易所開發新產品總局限在股票市場的范圍之內,在不能有效吸引新增資金的不利條件下,這些產品將主要分流原有股票投資者的資金,對原股票市場不利。因此,除了大力開發ETF、權證、股指期貨等股票型產品之外,還應注重其他市場類別的產品開發。

第三,有必要引進融資融券和做空機制提高市場的交易效率,同時要做好制度建設基礎工作。

篇8

陳金義 夢斷“水變油”

曾幾何時,“金義果奶”的廣告紅遍大江南北,其創始人陳金義也憑借該產品的熱銷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但面對自己的第三次創業――“水變油”項目,這位前福布斯富豪目前已被拖垮。如今,這位富豪竟然欠下了上億元的巨額欠款,龐大的身家財產也僅剩一處60多平的房子維持生計。面對多筆債務,這位風光一時的富豪也神秘“失蹤”。甚至有傳言稱其已經在四川“出家”。對于自己的這次創業,陳金義此前曾說:“百米賽跑我是冠軍,一千米賽我落后了,但是一萬米跑我是開著奔馳參加比賽的,誰能跑得過我?實際上,他也是這么給自己“畫餅”――“像可口可樂一樣掌握核心配方,不斷輸出技術和配方,在全球建立各種金義乳化燃油的生產基地”。然而,不曾預料,正是這樣的“奔馳車”讓他遭遇重創。水變油項目自開始后就“新聞”不斷,早在2006年,杭州江干區人民法院首先爆出資金鏈緊張。然而這次,包括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以及浙江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省企業聯合會、省企業家協會等官方部門都紛紛施以緩手給予支持。陳金義因此因禍得福,之后也有多家企業與之簽訂了合作協議,資金緊張狀況得到緩解。但之后該項目還是麻煩不斷,陳金義更是在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便與外界斷了聯系。但是7月25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紙公告再次把消失已久的陳金義帶回公眾視線之中。不過目前,陳金義都還沒有現身,只是他的昔日顧問袁敬齋爆料稱,陳金義并沒有出家,目前他正在修身養性,并潛心準備一個節能環保方面的新項目,并希望通過新項目能夠還清債務?,F在的疑問是,這位一直在嘗試研究新項目、思考轉型的浙江富豪,這次能否再次崛起?

尚福林 “四策”維穩

股市“跌宕起伏”,后市向左走?向右走?這也許是一億多“有效股民”最迷惑的問題。日前,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指出,要堅持市場化導向,合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有序調節融資節奏;以適當方式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數據;鼓勵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逐步完善股票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具體到今年下半年,證監會將穩步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拓展市場深度和廣度,完善新股詢價制度,進一步發揮市場化定價機制作用,同時推動多元化機構投資者隊伍建設,鼓勵各類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目前,作為首項維穩政策的“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數據”已經兌現,而“24家已過會公司坐等IPO”消息正在驗證尚福林提出的“合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有序調節融資節奏”這一護市政策。作為尚福林維穩第三招,“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和完善股票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也終于在日前的2008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年中工作會議上披露,至此,第四招――“逐步完善股票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還值得投資者期待。他表示,總體上看,中國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支撐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宏觀經濟基礎依然穩健,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性制度條件初步具備,推動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求更為迫切。對此,他認為,股改仍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堅持遠近結合,繼續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加強維穩機制建設,確保資本市場安全穩定運行。

篇9

關鍵詞和諧規范監管理性

去年以來,中國股市出現強勢反彈,滬深股指大幅攀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期間雖有短時震蕩調整,但一直保持持續走高的牛市局面。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入市,股民人數激增,股票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股票市場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乎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在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今天,加快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構建和諧股市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一、和諧股市的基本特征

和諧社會需要和諧股市,一個和諧股市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市場參與主體要誠實守信。即股票市場的參與主體要坦誠相見、相互信任,杜絕欺詐和惡意炒作。一個缺乏誠信的股票市場人為增加股市風險,助長投機行為,也會對自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巨大沖擊。第二,市場參與主體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交易。即在交易程要按規則、政策和法律辦事,交易行為和過程要透明、合理、合法,杜絕暗箱操作。第三,市場的漲落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即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提下,資本市場作為市場的一種,其運行必須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盡量避免人為干預。

股票作為一個涉及成千上萬戶家庭的資本市場,其和諧與否關系到廣大股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中國的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而且也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有鑒于此,構建和諧股市勢在必行。

二、上市公司要切實規范企業管理

上市公司作為股票市場的重要主體,其發行股票的根本目的在于籌集資金、擴大規模,加快企業發展,而投資者購買股票是在支持企業發展的同時,從企業獲利,以分享企業的發展成果。因此,上市公司應當以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切實規范資金運作。

(一)加強企業管理,努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要把投資者的每一份錢用在刀刃上,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增強發展后勁上下功夫,而不是僅把發行股票作為融資的一種手段,堅決克服股票“工具主義”思想。

(二)確保公告內容真實。要依法真實的公布企業的相關信息,使投資者了解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實現權利義務的對等。如果企業公告內容失真,無疑將對引發信任危機,后果堪憂。

(三)杜絕違規信息披露。投資者對企業的信息享有平等的知情權,如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不僅損害公司形象,更嚴重的是打擊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如果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投資者成為驚弓之鳥,只好選擇遠離市場。

三、政府應加大對股票市場的管理和引導

目前的證券市場中,政府既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執法者,同時又是市場最大參與者。政府的行為是否規范、合理,政府是否作為或不作為或作為過當,都直接關系到股市的穩定與否。政府如何調控股市需要認真研究,慎重行事。調控力度不到,沒有效果,調控力度過大,則可能出現大的波動,影響股市穩定健康發展。成熟股市亟需成熟的政府及其成熟的管理手段和方以便與市場進行更為理性的對話。

(一)給投資者明確的政策預期。就當前的市場狀況而言,對投資者來說,宏觀因素的不確定性是最大的風險。因此,市場表現出的疑慮情緒,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以疏導。應該說,在目前情況下,最有效的疏導工作,恐怕還在于解除投資者因不確定性而帶來的擔憂,解除因擔憂而帶來的投資行為上的恐慌和失控。要堅決澄清似是而非的、帶有“政策影子”的言論,解除投資者利劍高懸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不利于市場健康發展的。

(二)進一步做好新股發行的核準工作。目前中國股市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優質的、可供投資的上市公司不足,因此應當提高效率,加快速度,不斷增加市場中優質股票的供應。做好新股發行工作,增加股票供給,不僅有利于維持股市的供求平衡,減緩股指上漲的速度,保證股市穩定發展,而且也給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

(三)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針對市場中暴露的這些問題,監管部門應及時做出反應,果斷采取措施,堅決打擊違規、嚴厲懲處犯罪行為的積極措施,以此凈化股市環境,增強監管的有效性,夯實市場基礎,為市場下一步的健康前行提供動力

(四)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梳理,有針對性、有節奏地采取多樣化的組合手段。應盡量避免采用行政手段來調控股市,雖然行政手段見效快,但其容易產生較大的副作用。管理層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應當依法監管。因此,對股市中的違法現象必須堅決地管,徹底地管。但是,對股指高低則不應該直接去管,更多地應當采用市場化的方法加以引導。

四、股民應保持理性投資

篇10

[關鍵詞]平抑股價 套期保值 賣空機制

一、股指期貨的概念

股票指數期貨(stock index futures),簡稱股指期貨,是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的一種金融期貨,買賣雙方根據事先的約定,同意在未來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按照雙方事先約定的股價進行股票指數交易的一種標準化協議。股指期貨交易不同于以往的商品期貨交易和其他金融期貨交易,具有自身的特點:

1.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對象既不是具體的實物商品,也不是具體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種股票平均價格變動水平的無形指數。

2. 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貨合約的價格是以合約自身價值為基礎形成的,而股指期貨的價格是股指點數乘以人為規定的每點價格形成的。

3.股指期貨合約到期后進行現金交割,即合約持有人只需交付或收取到期日股票指數與合約成交指數差額所對應的現。

二、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股票現貨市場的意義

縱觀金融市場,股指期貨推出后對現貨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的功能增加了套利交易,從而縮小股票現貨市場的波動;二是期貨的高杠桿率會提升資金的參與度,從而增強市場的流動性;三是股指期貨為市場提供的避險的工具提高了參與者的投資意愿,從而會增加市場的成交量。

1.豐富投資工具與避險工具,完善我國資本市場

我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個單邊做多市場,投資者只有通過先行買入股票,然后等待股票價格上漲才能夠獲取收益,投資收益的多少取決于所持有股票價格的上漲幅度。而股指期貨引進了做空機制,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便易的投資與避險工具。股指期貨是現代資本市場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是股票市場上規避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手段。股指期貨市場的誕生將使中國證券市場的制度更趨完善; 并極大地豐富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工具,愈來愈多的投資人將運用期貨交易作為投資、避險與資產管理的工具。股指期貨使人們規避股票現貨市場的風險成為可能,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都可以吸引投資者和投機者,利用股指期貨的雙向交易的靈活機制進行操作, 使股市不會因為熊市而長期沉寂。同時,股指期貨本身也是一種強有力的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者可以像傳統商品期貨那樣,通過同一標的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價格差異進行套利交易,或者是通過期貨特有的杠桿效應進行投機交易,賺取投機收益。因此,開展股指期貨交易,既增加了新的交易品種,又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滿足了不同層次投資者的需求。

2.股指期貨的推出提供了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渠道

根據現資組合理論,構建完美的投資組合可以有效分散非系統性風險,但在股市整體下跌即出現系統性風險時卻無法發揮作用。而股指期貨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能把基礎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剝離出來,變成可交易的產品,使得風險可以有效轉移。所以,機構投資者可以利用套期保值原理,根據股票指數和股票價格變動的同方向趨勢,在股票的現貨市場和股票指數的。期貨市場上作相反的操作來積極應對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

3.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體系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金融衍生品的需求強烈,而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緩慢,缺乏外匯期貨、利率期貨、股指期貨等金融期貨市場, 故我國的金融體系算不上是完善的現代金融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并且,建立完善的金融宏觀調控機制也需推出股指期貨交易。進行金融宏觀調控,必須具備足夠多的強有力的市場調控手段和工具,實踐證明,股指期貨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風險防范和風險監控機制。在1998 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波中,香港股票和外匯市場受到了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對沖基金的強烈沖擊,股指期貨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香港政府動用巨資干預金融市場, 其手段就是充分利用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價格的聯動規律,對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貨交易實施組合運用,這是香港政府市場干預策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股指期貨市場可利用,香港政府的市場干預成本將大大提高,效率會相應降低。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于股票現貨市場,機構投資者以及我國整個宏觀金融市場均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股市正處于走向復蘇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做的正是借危機興改革,在推進股指期貨市場創建的同時,兼顧創業板、融資融券等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彌補市場結構缺陷,打牢市場穩定發展基礎。中國的金融市場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