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安全管理細則范文
時間:2024-03-19 10:40: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約車安全管理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事件:富士康在9月份透露,已有超過4萬臺機器人全面參與到公司的生產流程中。隨后,關于富士康將裁員6萬人的傳聞四起。
來源:《北京青報》作者:舒圣祥
熱議:別讓網約車回到緊縮供給的行政化老路!
各地推出的網約車實施細則,為何引起市場層面的普遍擔憂?一方面,這些細則從車型、車牌,乃至駕駛員資質等方面作出的“限外”規定,等于否定了此前各地自發形成的網約車運營模式,控制并提高了“準入”標準,也就抑制了這一市場業已蔚成大觀的創新沖動,從而回到了緊縮供給的行政化老路,在尋回“秩序”的同時,也喪失了生機與活力。另一方面,明面上、公開場合中,深化改革、開放市場、分享共享等,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話語,大家都在講,至少從表態上都言之鑿鑿,但在具體的行政運行中,卻往往沿襲固有的管制慣性,“新瓶裝舊酒”,“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出現改革的“落地偏差”。
事件:10月8日,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先后網約車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從駕駛員以及車輛配置方面提出硬性要求,極為嚴格。
來源:《鳳凰評論》 作者:胡印斌(標題為編者所加)
熱議:“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
在飛機飛行的安全管理上,往往不缺對策,缺的是對策的有效執行,反過來講,對策、制度沒有有效執行,很大程度是管理層的責任。即便屬于塔臺管制員的指揮失誤,也不完全是當班管制員一兩個人的問題,而是牽扯空管員培訓、績效導向、疲勞管理、運行規則、安全文化、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如杰克?韋爾奇所說:“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從某個角度講溝通就是管理的核心。而防止溝通出現錯誤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溝通指令復核化”。
安全事故從本質上講就是“管理質量缺陷擴大化”。按照海因里希法則,一起嚴重事故背后有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傳言上海虹橋機場塔臺所有領導已被就地免職,是極為正確的決斷,這不是以正視聽,而是管理層有極大可能沒有深入一線,讓小隱患變成了大問題。
事件:10月11日,上海虹橋機場兩飛機險互撞,當時兩架飛機垂直距離僅19米,這是一起塔臺管制員指揮失誤引發的“跑道侵入”事件。
來源:本刊新媒體 作者:李長茂
熱議:未來將誕生更多“兩棲”富豪
在“2016年IT富豪榜”上,我們看到了史玉柱的身影。隨著蘇寧、萬達等實體經濟巨頭進軍互聯網的步伐加快,也許來年我們就可看到更多橫跨實體與IT的“兩棲”富豪。互聯網“連接一切”將真正貫穿到經濟發展的主軌道,所有行業都成為智能網絡體系的一分子,國民的每一秒鐘各種需求都能通過人體智能設備,在線上積聚起來并被導向最有效的生產供給,進而傳導給各個產業,最終形成最優化的產品和服務。而能夠把握住這一機遇的企業家,無論他是曾經的傳統實體經濟企業家,還是IT互聯網企業家,都將成為新一代“創智創富”群體的代表性人物,也會從中獲得巨大的財富。未來的中國財富榜,會從這些人中誕生。
篇2
關鍵詞:數據管理數據安全技術手段
1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據安全面臨多重挑戰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不斷賦能經濟社會各領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數字經濟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數據的產生、流通和應用更加普遍和密集,使企業數據安全防護面臨新的挑戰。
1.1新設施帶來的安全挑戰
網絡基礎設施是國家、企業和個人核心數據的載體,是數據安全保護的重要基礎性環節。從網絡基礎設施的傳統界定范疇來看,主要包括存儲設備、運算設備和其他基礎軟件等。然而,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與創新,數據基礎設施的范疇不斷擴展,數據中心(IDC)和移動終端等集成了存儲、運算以及基礎軟件的功能,成為日益重要的數據基礎設施,也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一方面,攻擊者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到存儲海量數據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其遭遇DDoS攻擊的占比達到70%。另一方面,信息泄露事件頻發,數據泄露和丟失已成為數據中心面臨的巨大安全風險。根據RiskBasedSecurity公布的數據,2019年已經發現超過3800多起數據泄露事件攻擊了企業或者機構,并且在過去的四年里增加了超過50%。
1.2新技術帶來的安全挑戰
分布式計算存儲、數據深度挖掘及數據管理可視化等新技術能夠大大提升數據資源的規模存儲和處理能力,但也給企業數據的防護帶來了新的挑戰,云計算和多業務融合是其中顯著的代表。首先,云計算的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分布式的存儲和計算,該方式能夠有效防止個人數據在本地出現大規模泄露,但目前黑客已經可通過分析信息分片的方式,對被分割的原始數據進行復原。其次,隨著多項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新型業務的復雜度進一步提高,也帶來了更加復雜的應用安全風險,使得原有的安全防護技術和體系難以應對。對于單一的技術而言,通常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安全解決方案,而隨著多項技術的交叉融合,針對單一技術的解決方案可能不再有效。例如,英特爾處理器在2018年5月初,又被曝出發現8個新的“幽靈式”硬件漏洞,攻擊者可以竊取運行在同一個物理內核的另外一個進程的隱私數據,顯示出云主機系統與虛擬機之間的兼容問題。
1.3新應用帶來的安全挑戰
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應用主要體現在信息通信技術與交通、金融、醫療等領域融合所產生的新的互聯網應用、平臺和場景,如自動駕駛、網絡約租車、智能投顧等。計算機信息技術對大數據的收集、儲存、歸類、處理及分享創造了更加方便和靈活的方式,許多企業決策、問題分析、模型構建等問題都要借助大數據分析來實現,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不僅有助于提升各個領域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帶來挑戰。首先,垂直行業線下管理機制自成體系,不同部門各司其職,在互聯網引入后,部門間的監管職責邊界較為模糊,已有線下管理職責發生交叉,目前尚未形成廣泛認可的監管體制框架,給新業務的安全管理帶來挑戰,網約車平臺監管就是明顯的例子。其次,數字化生活、智慧城市、工業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務、新領域創造出紛繁多樣的數據應用場景,使得數據安全保護具體情境更為復雜。最后,企業隱私保護的安全責任更加突出,近年來各類隱私泄露事件層出不窮。據英國科技研究機構報道,Facebook公司于2019年12月再次出現數據泄露問題,超過2.67億用戶數據被泄露,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訪問該數據庫。這反映出了互聯網平臺企業在確保數據多渠道流通的同時,需要更加注重保證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4企業自身安全防護基礎和意識不足
數字經濟時代,雖然企業不斷完善信息化相關手段和舉措,但在利用新技術進行數據安全防護方面仍然比較被動。在基礎安全防護方面,我國在芯片、系統中央處理器(CPU)、核心元器件等硬件方面仍然主要依靠進口,且尚未形成安全自主可控的軟件系統生態,企業信息化建設在底部就面臨安全威脅。在安全意識方面,企業重技術、重業務、輕安全的思想還普遍存在,過度重視信息化設備和技術,對于數據安全防護緊迫性的認識不夠,影響了相關投入。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有超過50%的企業依然未設置防火墻,45.4%的企業未設置安全審計系統,超過60%的企業沒有設置網絡入侵監視系統。
2數字經濟時代完善企業數據防護體系的總體思路
2.1明確企業層面的防護目標
對企業而言,最為關鍵的防護目標是平衡好國家安全、企業商業秘密、業務正常運行和客戶合法利益這四方面。一是應滿足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個人信息保護、重要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制度性要求,履行企業自身的合規義務。二是還應確保企業自身數據和用戶數據的安全性、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2.2構建以數據為中心的安全防護體系
數據安全防護建設需要以“數據為中心”。具體而言,需要進一步明細數據來源、數據質量、數據生命周期、數據應用場景。基于此,構建起由數據安全制度規程、管理機制、技術手段組成的全面覆蓋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形成閉環管理鏈條。(1)數據安全制度是企業數據安全實踐的指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有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論斷,要求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企業數據安全制度和規程應建立在國家整體對于企業商業秘密、國家重要數據、個人隱私保護制度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根據企業自身業務流程,明確具體場景下的數據收集、處理、存儲、使用、轉移的規則和責任主體。(2)數據安全管理統籌是落實企業數據安全實踐的關鍵。隨著企業IT系統和環境的不斷完善,運維服務、系統集成、數據存儲的規模不斷擴大,信息和數據安全對于企業而言愈發重要。在這種態勢下,企業應著眼全局、把握細節,成立專門的數據安全管理機制,自上而下建立起相應的組織架構,確保企業數據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戰略、制度能夠有效實施。(3)數據安全技術手段是企業彌補數據制度不足的重要保障。技術的變化永遠超前于制度的構建,新的信息技術不僅會帶來新的安全風險,也是數據安全管理的重要輔助手段,為落實企業數據安全管理制度的總體目標提供技術支持。例如,云端技術將定義新的網絡安全導向,近年來廠商積極研發新技術,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和用戶選擇虛擬機間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可視化工具能夠有效洞察每臺虛擬機的獨立行動和互動,采用流量監控、應用識別及用戶識別等技術,幫助用戶鑒別是否存在攻擊和非正常行為。
3企業開展數據安全防護實踐的措施建議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應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同步完善各項管理措施,實現“技管”與“人管”的有機結合,實現企業數據安全管理的目標。
3.1技術防護措施建議
企業應按照數據收集、存儲、傳輸、使用、共享、銷毀這一全生命周期加強數據安全的技術防護。(1)在數據的收集環節,企業重點工作為對于數據進行分類、對于數據類型和安全等級進行達標。同時,企業還應將相應功能內嵌入運維管理系統,保證各類數據安全制度有效地落地實施。(2)在數據的存儲環節,企業可以采取數據加密、硬盤加密等多種技術方式保障數據物理存儲的安全性。對于企業在云端數據的安全,則應按照數據中心或云計算安全評估技術標準要求,嚴格根據數據類型進行對應的技術手段。(3)在數據的傳輸環節,企業重點工作包括采用加密或匿名化等手段對于數據進行處理。一方面,應通過非對稱加密算法等不同技術手段對于數據傳輸鏈路或直接對于數據進行加密。另一方面,由于個人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標準較高,數據泄露風險日益嚴峻,企業還可通過算法等技術手段對于個人信息進行匿名化處理,再將相關數據用于流通領域。(4)在數據的使用環節,企業既可以沿用配置防火墻、數據加密等傳統網絡安全防護措施,也可以采用數據安全域、數據日志管理和審計等、數據流量異常監控等新的數據安全技術措施。(5)在數據共享環節,企業可加強對于共享第三方主體的背景審查,并且將共享和披露數據的具體場景與具體的數據安全域技術進行結合。此外,還可以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采用許可或授權的方式對數據離開平臺進行管理。(6)在數據的銷毀環節,企業需要采用硬件或軟件方式,實現磁盤中數據的永久刪除和不可恢復,包括硬盤粉碎機、硬盤折彎機等硬件處理方式,以及多次填充垃圾信息等軟件數據處理方式。
篇3
關鍵詞:絕緣防護平臺;上跨鐵路;連續梁施工;應用技術
中圖分類號:U44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建設投資的進一步加大,上跨鐵路施工的橋梁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在地形較平坦的地區,為了使線路縱坡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和節約投資,上跨鐵路的連續梁掛籃底與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的距離往往不能滿足《鐵路既有線施工及安全管理辦法》中規定2m的安全距離。根據原鐵道部及濟南鐵路局的有關規定,施工設備底部要完全密封,防止高空落物、影響行車安全,施工設備底部與帶電體凈空必須大于500mm,同時施工設備底部滿布絕緣防護板。如此一來,做好上跨電氣化鐵路施工絕緣防護就顯得至關重要。
1 工程概況
1.1工程范圍及概況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一公司承建的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鄒家莊(右線)特大橋,位于日照市海洋城鄒家莊村以北,巨峰水庫以南。橋位在YK1247+950處以(40+64+40)m連續梁跨越兗日鐵路,鐵路與線路交角是31°,從YK1248到日照臺處在兗日鐵路右側與其并行。橋位在YK1250+200處跨越邱后河,此河為巨峰水庫的泄洪道,泄洪時水位和河水流速會變大。巨峰水庫壩頂高程65.3m,設計防洪標準為百年一遇,水庫庫容1316萬m³,控制流域面積21K,防洪水位60m,歷史最高水位1974年8月14日高程61.43,與河道交角48°。
1.2連續梁施工與既有線的關系
(1)鄒家莊(右線)特大橋連續梁于兗日鐵路K273+950處跨越,線路與鐵路交角是31°,其中8#墩中心距兗日鐵路隔離柵邊界9.28m,承臺邊緣距兗日鐵路隔離柵邊界最小距離3.05m;9#墩墩中心距兗日鐵路隔離柵邊界7.25m,承臺邊緣距兗日鐵路隔離柵邊界最小距離1.05m,連續梁與既有線相交平面圖見圖1.1。
圖1.1連續梁與既有線相交平面圖
(2)連續梁梁底距鐵路軌頂約11.5m,距兗日鐵路接觸網支柱頂約3.47m,完全滿足鐵路限界和在電力牽引區段接觸網未停電時安全距離大于2m的要求,連續梁與既有線相交立面圖見圖1.2。
1.3施工地點及影響范圍
施工地點:兗日鐵路K273+555~ K273+625兩側鐵路安全保護區范圍內。
影響范圍:施工期間在施工地點影響兗日線上下行。
圖1.2連續梁與既有線相交平面圖
1.4既有兗日鐵路交通特點
既有兗日鐵路每天經過的客車有5對,貨車不定。根據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對既有線的影響屬于臨近既有線施工中的B類施工。
鐵路兩側橋梁施工時對既有兗日鐵路進行封閉管理并設專職防護員,施工時機械沿鐵路兩側布置,不用過軌。
2 上跨既有鐵路的連續梁施工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2.1掛籃帶電、接觸網短路
掛籃距離鐵路既有線距離比較近,電流很容易將接觸網與掛籃之間的空氣擊穿,掛籃鋼結構上又有許多尖角和鋼鐵毛刺。即使距離較遠,也可能產生電氣尖端放電,這樣勢必會造成掛籃帶電和電力線路短路。
2.2掛籃產生感應電壓
掛籃距離鐵路既有線距離比較近,接觸網周圍存在很強的電磁場,可能在掛籃上產生感應電壓,當這種電壓超過安全電壓(50V)時,就會危及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2.3威脅行車安全
(1)混凝土施工及壓漿等工作時,可能污染接觸網和通行列車。
(2)鋼筋、工具等不慎跌落造成接觸網斷電或威脅行車安全。
(3)混凝土養生和自然降水時,水流可能流到接觸網和回流線上,造成掛籃帶電。
概括起來,即在施工當中需要防電、防水、防落物。
3 方案比選
為了確保既有線的運營安全和連續梁的順利施工,必須采取安全可靠地防護措施,現提出搭設防護棚和懸掛防護平臺以下兩種方案進行比選。
3.1搭建防護棚
在滿足既有線行車限界的前提下搭建防護棚。根據現場測量,既有兗日鐵路該段線間距為4.36m,既有線行車建筑限界為4.88m,且該段既有線為曲線段,在不考慮中間支墩結構尺寸的情況下,尚不能滿足既有線行車要求,因此無法搭設中間支墩。需一跨跨過。按垂直搭設計算跨徑為22.45m,防護棚平面圖、立面圖詳見圖3.1、圖3.2。
按防護棚平面圖中布置,防護棚需自1#塊尾開始搭設,由立面圖3.2中量測1#塊梁底至接觸網立柱頂距離為2.9m,掛籃底縱橫梁、模板、作業平臺結構尺寸為1.5m,剩余凈空僅1.4m,要搭設跨徑為22.45m的防護棚需采用貝雷梁(高度1.5m)、方木、防護板等材料,且觸網的安全距離為2m,不滿足搭設防護棚的條件。
3.2懸吊絕緣防護平臺
在掛籃底部懸吊絕緣安全防護平臺,該防護平臺不僅能滿足防高壓靜電、防高空物體墜落及防水的功能,而且能將距離接觸網的安全距離由2m縮減到0.5m。因為它具有足夠強的防電弧擊穿能力。安裝好的防護平臺結構詳見圖3.3。
圖3.1防護棚平面圖
圖3.2防護棚立面圖
3.3方案確定
經濟南鐵路局總工室組織多次專題會議分析論證,充分考慮了防護棚和絕緣防護平臺的優缺點,最終同意采用絕緣防護平臺對掛籃進行防護。
4 防護平臺的制作及防高壓靜電檢測
4.1防護平臺的制作
4.1.1、鋼結構的施工
用3mm厚的鋼板與橫梁(前后各2根[20)、縱梁(用[6.5和[10相組合)焊接在一起,橫梁上面焊接的鋼板需做成U形,尺寸根據橫梁的尺寸確定,與橫梁緊貼焊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相對的平板電極,能夠均勻的接受來自既有線的電場沖擊;(在鋼板的焊接時,不得把鋼板焊穿;鋼板焊接成型
圖3.3掛籃絕緣防護平臺
后,在鋼板的表面不能有尖角、毛刺、如果有,應該用砂輪打磨平整、圓滑;因為鋼板上要承載較大的重量,焊點要求不能虛焊)。防護平臺鋼結構見圖4.1。
圖4.1防護平臺鋼結構結構圖
4.1.2、絕緣層施工
首先將絕緣平臺鋼板的外側打磨除銹,進行酸洗,磷化,鈍化,并敷設無堿玻璃絲布,然后涂刷按一定比例加入固化劑、活性稀釋劑、白炭黑、助劑、消泡劑的固體絕緣樹脂。涂刷絕緣樹脂時,外界溫度必須達到20℃,方能滿足絕緣樹脂固化的條件。考慮到熱脹冷縮因素,用絕緣螺絲和絕緣帽將絕緣層和鋼板鉚固在一起,確保絕緣層與鋼結構粘結牢固。
4.1.3、防水處理
考慮到施工過程中自然降水、養護水等因素,必須對防護平臺做防水處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將敷設絕緣層的鋼板全部滿焊;
2)防護平臺上的所有焊縫涂抹防水膠;
3)當前后U型槽有積水時,使用水泵及時進行抽排。
4.2防高壓靜電檢測
4.2.1、檢測標準
根據GB/T16927.1―1997《高電壓試驗技術第一部分:一般試驗要求》、DLHJ001《跨越鐵路高壓線絕緣防護板技術條件》、DLHJ002《跨越鐵路高壓線鑒定大綱》的要求,絕緣防護平臺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防護平臺底部不得有明顯砂眼。
(2)、接地裝置必須可靠聯結,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檢測電阻是否小于等于4歐姆。
(3)、重點做好泄漏電流檢測。(泄漏電流是設備在外高電壓作用下經絕緣部分泄漏的電流。因為外加電壓較高,而且電壓穩定,所以,泄漏電流實驗比較容易發現絕緣硬傷,脆裂等內部缺陷。)看是否有擊穿現象,泄漏電流是否超過500uA。(無擊穿,500uA之內視為合格)。
4.2.2、試驗方法
將一根金屬導體用兩根絕緣繩懸掛于防護平臺下方,距離為100mm-500mm之間,用防護平臺的鋼結構作為接地端子,采用ZGF-60KV/2mA直流高壓發生器對金屬導體加壓1~5min,電壓達需到30KV(接觸網額定電壓是25KV,最高電壓可達到27.5KV),然后用SWB-IV高壓數顯微安表檢測泄露電流是否超過500uA。
經檢測泄露電流為7uA,無擊穿現象,滿足規范要求。防護平臺絕緣性能檢測見圖4.2。
圖4.2防護平臺絕緣性能檢測圖
5 防護平臺的安裝
因設計線路與既有鐵路的交角較小,且該段既有鐵路為曲線段。經現場測量,吊裝9#墩既有鐵路側的防護平臺時,機具與接觸網之間的距離不能滿足安全距離2m的要求,需提前一個月向濟南鐵路局要點(V型天窗),待上行線路封鎖、接觸網停電后方能施工;吊裝8#墩既有鐵路側的防護平臺時,機具與接觸網之間的距離滿足安全距離2m的要求。現以9#墩為例,來闡述防護平臺的的安裝。
5.1、作業流程
(1)、施工總負責人在施工前90分鐘到巨峰站簽到。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在封鎖線路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2)、封鎖線路時,待做好上行線路安全防護后,方可開始進行掛籃防護平臺吊裝、錨固作業。防護平臺吊裝、錨固步驟:
a.施工前將掛籃主桁架錨固牢固,安裝懸吊系統。
b.采用80t吊車吊裝底縱橫梁及防護平臺,與掛籃懸吊系統錨固。
(3)、掛籃底縱橫梁及防護平臺吊裝、錨固完成后,施工總負責人負責督促施工人員對掛籃的安全性進行全面的排查,確保營業線安全運營。防護平臺安裝流程見圖5.1。
5.2、防護平臺吊裝
5.2.1 準備工作
利用點外時間將吊車大臂升起,并將絕緣防護平臺1#、2#和3#、4#吊點鋼絲繩分別掛到吊車的大、小鉤上,并檢查是否掛牢,吊點布置及負責人見圖5.2。1#-4#吊點的倒鏈安裝到位并調整好長度。地面4人分為兩組分別控制一道纜繩,以調整絕緣防護平臺的平面狀態,防止其左右擺動。防護平臺內對應4個倒鏈所在的吊點位置安裝掛倒鏈的鋼絲繩。準備階段起吊狀態見圖5.3。
圖5.1防護平臺安裝流程圖
5.2.2 起吊
線路封鎖,接觸網停電后,立即起吊到達設定高度(即高出臨時支撐頂面約10cm處,比接觸網頂面高出1米以上)。利用吊車兩鉤大分角吊繩特點,使大鉤繞過前上橫梁南端完成前段水平距離的平移工作。絕緣防護平臺從掛籃南側向北側平移,平移時絕緣防護與掛籃約成30度夾角。起吊至設定位置平面圖見圖5.4。
圖5.2防護平臺吊點布置圖
圖5.3準備階段起吊狀態圖
5.2.3防護平臺懸吊
(1)、1#、2#號點位懸吊
4名操作人員占據1#-4#點位,將1#、2#號點位的倒鏈與絕緣防護平臺主梁上預先安裝好的鋼絲繩鏈接,完成1#、2#號點位的懸吊工作。1#、2#點位懸吊立面圖見圖5.5。
(2)、1#、2#點位提升
1#、2#點位同時拉緊倒鏈,將防護罩底面提升至高出臨時支架頂面10cm,從而代替吊車大鉤吊點作用。
圖5.4起吊至設定位置平面圖
圖5.51#、2#點位懸吊立面圖
(3)、大鉤鋼絲繩換位
拆除吊車大鉤吊點1#吊位的吊鉤鋼絲繩,將大鉤移到掛籃縱梁中間,換位到2#吊位處并重新安裝鋼絲繩吊住防護罩主梁。完成大鉤位置從1#吊位到2#吊位的換位吊裝工作。吊車大鉤換位示意圖見圖5.6。
(4)、3#、4#點位懸吊
利用大、小吊鉤能夠各自升降的功能,交替升降大、小鉤,將吊車大臂向掛籃北側移動,最終將小鉤鋼絲繩繞過前上橫梁北端到達懸澆梁1#塊橫軸線中心附近位置,然后完成3#、4#點位倒鏈懸吊絕緣防護罩的工作。
圖5.6吊車大鉤換位示意圖
5.2.4防護平臺平移
利用1#-4#點位處的倒鏈提升完成絕緣防護最后約2米距離的水平移動工作。為保證安全,吊車鋼絲繩暫不拆除,直到水平移動全部完成。
5.2.5防護平臺定位
安裝絕緣防護平臺與后下橫梁的豎向連接。采用2根2米長Φ32精軋螺紋鋼筋、下橫梁上面和絕緣防護平臺主梁下面加設t=20mm的鋼板和雙螺帽進行懸吊連接。全面檢查后,拆除2#、3#吊位鋼絲繩,收車。安裝就位的防護平臺見圖5.7。
既有鐵路上方連續梁安裝模板、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等作業必須在防護平臺邊界范圍內作業。
6 接地系統的敷設與檢測
用接地鋁絞線將施工設備上的鋼板電極焊與墩身中預埋的接地極連接,從而保證良好的接地,形成施工設備對地零電位,這樣就解決了感應電壓形成的安全隱患問題。根據鐵路設計規范,在橋墩身中一般都預埋了接地極,電阻小于等于4歐姆。經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檢測預埋接地極滿足規范要求。接地電阻測試儀見圖6.1。
7 電壓在線監測和報警
為了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設計制作了一套電壓在線監測系統和自動報警系統,適時了解掛籃和防護平臺上所承載的電壓,當掛籃和防護平臺的電壓超過安全電壓(50V)時,監測系統自動反饋到報警系統,形成聲、
圖5.7安裝就位的防護平臺
光同時報警,能夠讓施工人員及時采取保護措施,進一步保證施工的安全。
監測系統和報警系統原理:通過在施工設備上引出一根電壓測試線,
圖6.1接地電阻測試儀
從接地極上引出另一根測試線,接到專門定做的電路器件上,形成一個回路,用AC220V電壓,接入電壓監測儀,將電壓測試線同時接入電壓監測儀,將報警系統的連接線從電壓監測儀連接到報警器上。這樣,設備上的感應電壓會適時顯示在電壓監測儀上,當感應電壓超過安全電壓(50V)時,自動報警。在線監測和報警系統見圖7.1。
圖7.1在線監測和報警系統
8 防護平臺的拆除
施工主跨合攏塊時,8#墩既有線側掛籃與防護平臺一起后退至1#塊位置,將其拆除。待合攏塊施工完成后,9#墩既有線側掛籃與防護平臺一起后退至1#塊位置,將其拆除。
8.1防護平臺拆除步驟
圖8.1掛籃防護平臺原位置圖
(2)、利用手拉葫蘆將防護罩向左橫向移動到3米位置并向下落到吊車能順利起吊的位置。掛籃防護平臺移動后位置見圖8.2;
(3)、用80T吊車先行將線路左側側模拆除,讓出拆除防護平臺的空間,再用吊車的大小鉤一前一后吊住防護平臺,吊鉤提起的過程中手拉葫蘆慢慢放松,最終由吊車完全控制防護罩,然后吊離掛籃底部。
圖8.2掛籃防護平臺移動后位置
9 結束語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一起人員、機具設備、列車運行的安全事故,絕緣防護平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絕緣防護平臺在該工程當中成功的運用,為今后類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參考依據。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鐵路投資的不斷加大,上跨既有鐵路的工程將越來越多,連續梁絕緣防護平臺的安全防護作用勢必引起廣大筑路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 鐵辦[2008]190號, 《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補充辦法》鐵運[2010]51號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2] 《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濟鐵總發〔2010〕326號濟南:濟南鐵路局。
[3] 《跨越鐵路高壓線絕緣防護板技術條件》DLHJ001,《跨越鐵路高壓線鑒定大綱》DLHJ002。
[4] 《高電壓試驗技術第一部分:一般試驗要求》GB/T16927.1―1997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篇4
關鍵詞:鐵路 質量 安全 監理
中圖分類號:X7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鐵路客運專線工程,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加快鐵路建設對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當前我國鐵路客運專線工程正處于快速建設的階段,有已經投入運營的京津城際、武廣等鐵路客運專線工程,還有在建的京滬、哈大、鄭西等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客運專線的使用,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也節約是寶貴的時間,但是由于鐵路客運專線工程工期緊,標準高,建設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質量和安全問題,如果不引起高度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樣的安全、質量隱患甚至事故還會重復發生,不利于高速鐵路建設的健康發展。作為一名鐵路客運專線工程建設的建設者,我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根據我在鄭西、哈大、津秦鐵路客運專線施工過程中,積累的一些實踐經驗,從監理機構管理工程的角度,總結和闡述監理機構受建設單位的委托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具體應如何做好質量和安全監理工作,應重點控制那些關鍵環節。杜絕和減少工程建設過程中安全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保證鐵路客運專線工程建設有序進行,保質保量的完成每一條鐵路客運專線工程,使我們國家在不久的將來,鐵路網絡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施工準備階段,監理機構質量和安全監理工作控制關鍵環節
在長期的工程監理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施工準備階段的重要性,是工程質量、安全的基礎和保證,但是有些施工單位的領導為了搶工期、節約投資,對準備階段質量和安全工作不夠重視,準備工作不夠充分,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形同虛設,導致工程施工過程中已經竣工交付使用后質量安全事故的產生,即使采取了大量的補救措施,也不能滿足工程的設計使用要求,在該階段我認為監理機構質量安全控制工作應從以下幾項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控制。
(一)施工準備階段質量管理控制工作
1. 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一:監督檢查施工單位質量管理、質量保證體系,使其能夠有效運行,也是質量控制工作的標準和基礎;
作為監理機構質量控制管理人員,應對施工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詳細的檢查,檢查應認真細致,都要進行審查,有有條不紊地進行程序化管理。
2.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二:開工前,監理機構應及時認真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開工報告;施工準備階段,一些施工單位管理人員,為了趕工期,對客運專線工程建設特點認識不足,開工準備不充分,決策缺乏必要的科學態度,雖然質量管理體系、保證體系已經建立,但是質量責任分工不清,制定的制度落實不到位,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沒有針對性,生搬硬套,工序銜接沒有按計劃實施,處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工,極易造成工程的質量問題,所以監理機構針對這種情況應及時要求施工單位結合工程實際,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組織,施工方案,各項制定的制度必須嚴格遵守,否則不允許開工,這樣才能使工程按照計劃有序進行;
3.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三:檢查施工測量的報驗資料及現場復核確認工作;測量工作不僅包含了施工中線、邊線、構造物位置的確定,還包含橋梁、路基、隧道的變形量測,如果測量結果失誤,則會造成重大質量事故,所以監理機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對施工單位的測量資料進行復核無誤后,還必須到現場復核確認。
4. 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四:檢查施工單位工地試驗檢測機構的組建于驗收是否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試驗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不僅是質量保證的基礎,而且是質量保證的依據,所以認真檢查施工單位試驗室人員、設備、標養室、房屋面積,并考慮人員是否具備試驗素質,滿足要求后,才能進行驗收,否則不允許使用。
5. 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五:配合建設單位對施工單位的拌合站、梁場標準化建設進行認真細致的驗收工作;
拌合站、梁場是進行高性能混凝土生產的場所,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強度、流動度大、質量控制難度大等一些特點,監理機構必須根據規范、標準的要求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而且建議每個拌合站、拌合站、梁場必須有一名現場監理試驗人員監督檢查原材料及混凝土質量。
6. 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六: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原材料試驗檢測及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優選工作,并做好監理機構的平檢見證工作;
把好原材料進場源頭關,避免由于原材料的質量不合格,可能造成的混凝土堿性超標,密實程度不達標的現象,直接造成工程實體的開裂等耐久性不合格的質量問題,監理機構應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審查施工單位制定的配合比,必要時做平行試驗,保證混凝土耐久性和強度指標,以滿足工程實體設計使用壽命的要求,質量管理工作中,對存在的問題及時下達監理通知,并進行跟蹤落實。
7. 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七:路基工程軟基處理及原地面碾壓控制;路基施工要高度重視地基處理的環節,地基處理達不到設計要求,路基工程填筑再密實,也都是空中樓閣,監理試驗檢測人員應高度重視CFG樁、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如果出現質量失控的問題,將造成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后果會很嚴重。
(二)施工準備階段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一:編制的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必須含有安全管理內容,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單獨編制安全生產監理實施細則;根據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編制安全施工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的內容,認真細致的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專項安全方案,應急預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并要求有實際演練記錄。
施工準備階段應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二:應重點審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及特殊作業人員的資格證及專職安全員配備及資質情況。
二、施工過程中監理機構質量和安全監理工作控制的關鍵環節
(一)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工作
針對橋梁、路基隧道工程重點部位、隱蔽工程的報驗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驗收必須認真檢查確認。
1.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應重點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一.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時工程質量控制;
拌合站、梁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監理機構專職試驗檢測人員應監督監督檢查原材料的使用,及時按照使用頻率或者發現原材料有明顯變化時,進行試驗檢測,按照頻率,檢查拌合物性能,混凝土各項指標包括和易性、工作性、入摸溫度、含氣量、水膠比,必須滿足規范和標準的要求,方能使用,一旦發現拌合物性能不滿足施工要求,應同施工單位工程技查明原因,不允許采用加水、減少原材料用量的做法施工,易造成工程實體強度、耐久性的降低。
2.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應重點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二:路基工程客運專線工程行車時速高,確保路基高平順性和高穩定性是鐵路軌道高平順的前提條件,現在客運專線軌道工程大都采用無咋軌道,如果路基存在下沉、不均勻會給鐵路運營及維護造成極大地不便,給國家財產帶來很大的損失,監理機構首先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在正式開工之前,根據工程特點,進行試驗段施工,根據總結的工藝參數指導施工,不僅要檢查見證施工單位的試驗檢測過程,作重要的是要采用最新的檢測技術EVD動態變形模量、EV2靜態變形模量,并結合核子密度儀、灌砂法等檢測方法,采用平行檢驗的手段對路基工程的壓實度、承載力、孔隙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判,對路基工程每層路基填筑質量進行質量控制,加強對路基沉降觀測,有效采取防范措施,發現不合格地段,嚴禁進入下道工序,保證工程質量。
(二)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工作
監理機構應定期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巡視,特別是拌和站、梁場購置的一些大型設備、特殊設備、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加大檢查頻率,保證安全施工。
三、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監理機構質量和安全監理工作控制的關鍵環節
利用監理檢測手段,科學合理的檢測工程實體質量,是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的重要手段;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監理機構采用科學的檢測手段如超聲波檢測、回彈檢測、鉆芯取樣、保護層厚度測定、幾何尺寸檢測等手段和方法對工程實體進行檢查,保證工程實體完全達到設計標準、工藝標準和驗收標準,如果工程存在質量問題,監理單位應及時同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共同研討,采取加固、補強、返工等處理方法使工程滿足工程的質量要求,做到高標準、高質量、高安全可靠地交付使用。
四、今后鐵路客運專線施工中關于做好質量和安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幾年來參加鐵路客運專線工程實踐經驗的積累,我認為在今后的鐵路客運專線工程建設中,應積極開展鐵路客運專線標準化施工,建設單位要對工程整體進行認真細致地規劃,對工程進行全面管理到位,勘察設計單位做到設計深度滿足施工要求,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派駐設計代表,對圖紙和施工現場不相符合的數據,特別是隱蔽工程,進行復測,及時進行設計變更,監理單位按照合同、規范和細則的要求監控到位,使我國鐵路施工規范化、標準化,才能使我國高速鐵路建設高效有序的進行,才能杜絕和減少安全、質量事故,把高速鐵路工程建設成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示范工程。
參考文獻:1、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TB10402-2007
篇5
一、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關系
物流管理是對商品、服務及相關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費地之間有效移動與儲存所進行的計劃、執行與控制,其目的是滿足客戶需求。供應鏈管理(SCM)是指聯結上游與下游企業創造價值而形成的組織網絡,是對商品、信息和資金在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顧客組成的網絡中的流動管理。
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物流價值(采購和分銷之和)在各種類型的產品和行業中都占到了整個供應鏈價值的一半以上。物流管理不再是傳統的保證生產過程連續性的問題,而是要在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創造用戶價值,降低用戶成本;協調制造活動,提高企業敏捷性;提供用戶服務,塑造企業形象;提供信息反饋,協調供需矛盾。
二、成品油配送優化的必要性
國內成品油銷售企業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集團,不僅在批發業務上占有主導優勢,而且目前均在積極拓展零售市場,尤其是隨著國際公司逐步進入成品油零售市場,加油站網絡開發更是如火如荼。隨著網絡的發展,供應鏈優化勢在必行。
目前,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成品油已成為主力消耗能源,銷售企業建立高效的配送保障體系,不僅是實現效益的追求,更是保障社會穩定、促進地區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要求。
國內成品油配送優化運行的企業以中油BP公司為先導,各省級銷售公司正陸續開展,以供應鏈優化挖掘第三利潤源。
三、省級銷售企業成品油供應鏈優化
1.供應鏈優化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加油站收油超耗。主要原因構成:配送在途人為損耗;油庫裝車超耗;加油站收油計量誤差過大。
1.2車輛周轉率偏低,運行效率不高。
1.3配送路徑不盡合理,配送費用偏高。
1.4供應及時率不盡理想,影響終端市場效益的實現。
通過在部分省級銷售企業進行供應鏈管理優化之后,逐步解決了以上問題。
2.成品油配送優化目標
服務目標:配送系統依據歷史數據可有效預測客戶購、銷、存動態信息,做到掌握市場主動,提升對社會客戶的主動服務水平。
及時目標:資源、庫存、銷售、結算及時動態管理,以增強庫存的可控性,實現主動配送。
規范化目標:統一配送體系中運行流程的標準。
節約目標:配送流通中的時間節約、成本節約。
優化目標:以提高油庫、加油站、車輛的運行效率,實現運距最短、效率最高的整體運輸優化。
庫存調節目標:庫存方式、庫存數量、庫存結構、庫存分布的合理優化運作。
為實現供應鏈優化管理目標,省級銷售公司采取三項措施:一是實施第三方承運統一管理,二是實施銷售終端主動配送,三是實施二次配送優化信息系統。
3.實施統一第三方承運管理
3.1管理基本架構
3.1.1成立管理機構。設立專門機構,明確第三方承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一次運輸與二次配送的統籌管理。
3.1.2完善承運方選擇制度。主要包括:承運方資質,準入與招標,承運合同的簽訂。
3.1.3制定車輛管理細則。主要包括:車輛準入標準,車輛配置數量標準,車輛日常管理等。
3.1.4制定承運方人員管理辦法。主要包括:車隊建制,駕駛員管理,押運員管理等管理細則。
3.1.5制定安全管理細則。主要包括:安全規范與責任,安全設施及維修現場管理,檢查制度,應急預案等。
3.1.6制定數質量管理辦法。主要包括:計量器具要求,出入庫交接要求,運輸在途監控要求等。
3.1.7制定運費結算管理細則。主要包括:運距及運量確定,運費結算,結算審批等細則。
3.1.8制定基礎管理細則。主要包括:報表制度,協調制度,重大事件通報制度,管理手冊與員工手冊等。
3.1.9制定檢查與考核細則。主要包括:檢查考核周期,檢查考核內容及標準,結果處理。
3.2統一第三方承運管理的效益體現
3.2.1減少企業資本投入。通過物流外包,銷售企業降低運輸設備、倉庫和其它物流過程中所必需的投資,把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核心業務,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3.2.2有效的風險轉移。通過外向資源配置,將本來由自身承擔的運輸風險轉移給第三方承擔,提高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3.2.3使用外界資源解決自身問題。借助第三方所具有的技術、規模、經驗、專業等優勢資源,有效規避了車輛更新、運力調劑及交通政策受限等問題。
4.實施銷售終端主動配送
4.1流程設計
主動配送與傳統配送的根本區別在于配送中心功能的變化,變以往接受加油站需求計劃為平衡配送需求,即根據油站銷售節奏及罐存數量,結合油庫資源總量及結構分布,以資源優化配置和適時保供為重點,形成主動配送計劃。流程如下:
4.2主動配送計劃編制
4.2.1信息獲取:通過零管系統提取加油站缸存數量、收油量、銷量等基礎數據;通過業務信息系統提取油庫進銷存數據;與客服中心溝通社會客戶配送需求;與承運方溝通配送運力情況。
4.2.2計劃編制:根據獲取的各類數據,利用系統優化軟件自動生成加油站資源配置計劃;結合運力情況,進行車輛運行編排,并根據輕重緩急,安排加油站供油批次,最終生成可執行的主動配送計劃。
4.2.3信息溝通:各加油站通過系統終端定時查詢本站配送信息,作好接卸準備。同時,各加油站就本站發生的突發和異常情況,向配送調度中心進行反饋,對相關計劃進行調整和變更。
4.3實施效果
首先是優化了資源的統籌配置,在資源緊張階段,有利于調控油庫、加油站的庫存量及結構,保障重點站和重點客戶的供應;在市場低迷階段,可實施加油站高庫存運行策略,挖掘油品儲存空容。同時,通過對資源分布、運力匹配、油站銷售進行統籌,配送路徑得以進一步優化,提高了車輛周轉率,降低了費用。此外,通過減少了需求提報環節,提高了計劃編制效率。
5.實施配送優化信息系統
5.1配送信息系統設計
5.1.1建立省級配送調度中心,負責轄區內所有加油站、特許站、小額配送用戶及批發配送用戶的統一調度和配送組織。
5.1.2成品油二次配送業務描述
5.1.2.1信息流:對于自營加油站,配送調度中心通過零售管理系統提取各加油站罐存及銷售數據,主動編制配送計劃;需要配送外銷用戶(特許站、小額用戶、批發用戶)的需求信息由客服中心直接提報至配送調度中心;承運方將車輛狀況信息提報配送調度中心;配送調度中心通過業務信息系統收集油庫庫存、品種結構及出入庫信息。由配送調度中心依照油庫和油站進銷存信息、車輛信息和外銷用戶需求,對配送任務進行統籌優化,形成指令性配送計劃。
5.1.2.2指令流:配送調度中心將配送計劃通過業務信息系統下達至各油庫,系統自動生成配送提油單,各油庫通過系統打印提貨憑證,與承運方派車單核對無誤后,交付承運方準備提油,并做好付油準備。
5.1.2.3物流:承運方持派車單至配送油庫提油,配送油庫通過業務信息系統對提油憑證進行審核無誤后,打印配送提油單,按照品號、數量付油并按規定對車輛施封。隨著配送一卡通技術的成熟和推廣應用,下一步將以卡為載體,在各操作環節實現第三方承運的自助式配送。
5.1.3配送調度中心配送業務描述
5.1.3.1營銷單元編制全月零售、小額配送、批發資源計劃,傳遞配送調度中心。
5.1.3.2配送調度中心結合銷售需求、油庫資源分布及預計出入庫情況,向一次調運反饋資源補庫計劃。
5.1.3.3配送調度中心根據全月銷售計劃預編制配送計劃。
5.1.3.4配送計劃單元與一次調運單元協調資源購進,通過適時溝通、信息共享,保證資源均衡供應。
5.1.3.5配送計劃單元依據油庫和加油站進銷存情況及外銷客戶需求進行優化,編制次日配送計劃,下達至油庫和承運方。
5.1.3.6配送計劃單元向結算及運費統計單元提報二次配送運費的相關結算數據及明細,承運方提供收油回執,由結算單元制作付費通知單,財務月終付費。
5.2配送信息系統功能的實現
5.2.1通過軟件系統應用,達到業務全面、全程、統一管理和實時監控。
結合實際情況,系統開發要實現對資源集中統一管理,實現對油庫進、付、存的全過程管理;通過對自營加油站的庫存管理,實現資源調度優化及供需平衡的全面管理,進而加強對油品實時狀況的控制和管理;通過對車輛資源的統一管理,達到合理考察第三方配送運營效率、自動進行運費結算匯總和統計分析的目的,實現調度方案優化和加油站庫存優化。
5.2.2系統整合和數據共享
系統應綜合考慮與其他應用系統的整合和資源共享。系統實現二次物流的電子單據流轉、各類數據匯總,生成各類明細報表,并與各相關業務單元共享。系統要與以ERP系統為核心的其他業務系統進行有效集成(包括零售管理系統、液位儀系統、GPS系統等),系統提供數據導入、導出的安全接口。
5.3配送信息系統的實施步驟
5.3.1基礎調研及業務流程再造。這一階段是在原有企業物流管理的基礎上分析、總結企業現狀,分析企業內部影響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阻力和有利之處,同時分析外部市場環境,對市場的特征和不確定性做出分析和評價,最后相應地完善業務流程調研。
5.3.2在業務調研的基礎上完成對各崗位職能的設定,完成配送中心的建設。職能集成階段集中于處理企業內部的物流,企業圍繞核心職能對物流實施集成化管理,對組織實行業務流程重構,實現職能部門的優化集成,通常可以建立交叉職能小組,參與計劃和執行項目,以提高職能部門之間契合度。
職能集成強調滿足用戶的需求。其特征是:配送和運輸等職能集成到物流管理中來,強調降低成本而不注重操作水平的提高;積極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滿足用戶需求;職能部門結構嚴謹,均有庫存做緩沖;主要以訂單完成情況及其準確性作為評價指標。崗位職能集成后,要明確系統運行過程中各個部門的職責,盡量以扁平化、垂直化的管理模式完成業務系統的整合,使整個業務運行環節職責明確清晰。
5.3.3搭建物流信息平臺。在現有的硬件設備基礎上,構建如GPS、視頻監控、液位儀等硬件設備。軟件供應商的選擇要注重業務理念和集成水平。
5.4二次配送信息化的效果體現
5.4.1提高了銷售企業成品油配送決策效率,增強了應變能力。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的適時跟蹤和及時預警,配送調度中心可以作出最快的措施響應。
篇6
一、上半年工作回顧
1、交通安全局面穩定。今年以來,車管所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交通安全“可控、在控”為目標,堅持抓超前防范工作,通過形式多樣的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和定期機動車輛安全性評價活動,使公司的交通安全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獲得山東省“雙創”活動先進單位,成為繼去年獲得山東省“百日交通安全競賽”先進單位后××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截至到6月25日,車管所累計安全行車451天,1-6月份累計安全行車150萬公里無責任考核事故。在車輛的管理上,為提高車輛利用率,最大限度提高經濟效益,在公司領導的指導和相關單位的配合下,成功進行舊機動車輛拍賣,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在車輛運行方面,充分利用公司網絡的優勢,及時調整、合理調度,提高了車輛的綜合利用率。加強了對外關系的協調,集中組織進行了駕駛員、車輛年審,辦理了車輛營運證、市區通行證等各類運行證件,確保了公司的生產、經營用車。上半年,根據公司春檢工作的精神,對車輛技術狀況、人員狀態進行安全性評價,對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深入查找,定期對車輛機械狀況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養,堅決糾正了車輛帶“病”上路現象。特別是車輛改革以來,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和制度建設,加大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大力查禁違章違紀行為,為“百日安全競賽”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確保了公司良好的交通安全局面。
2、積極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車管所立足本職,積極開展“優質服務月”活動,特別是在春檢等用車高峰,不講困難,不講條件,及時、高效的提供用車服務,對車輛在緊急情況下的技術狀況進行預演,確保車輛的安全運行,春檢期間,與維修班,汽修廠等建立聯動機制,得到用車單位的一致好評。
3、開展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立足于工作實際,強化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高車輛管理人員和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鞏固和發展穩定的交通安全局面,確保公司交通安全工作。針對今年5月1日新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多次組織全體駕駛員和私家車職工進行宣傳學習,做到新法到手,教育到人,并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法規考試。對新聘用駕駛員實行上崗前的培訓學習和安全教育,進行駕駛技能和培訓考試合格后競爭上崗,嚴把招聘第一關。
4、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為職工注入活力與動力。認真貫徹學習公司年初兩會精神,落實“四項責任制”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實施細則”,深入開展“創新示范崗、創新能手”、“讀一本好書”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搶抓機遇,奮力趕超,解放思想大討論”等活動。全體黨員干部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上半年,我們的交通安全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穩定局面,基本實現了交通安全與車輛管理的“可控、在控”,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公司領導、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全體職工不斷努力分不開的。目前車管所還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一是駕駛員整體素質有待于提高,特別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個別駕駛員交通安全和遵紀守法意識淡薄,在行車過程中存在習慣性違章行為;二是公用車變為專用車的現象比較普遍,車輛忙閑不均,浪費現象嚴重,有的部門無論公私事,要求有求必應,不講經濟效益,工作不需派車的,也要車,造成浪費;三要加強對優質服務工作的認識,要立足本職,轉變觀念,改進工作。四是在發揮車輛職能管理、加強工作調研方面還存在不足特別是車輛更新方面有等靠思想,工作力度不夠。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點措施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圍。要進一步強化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加大駕駛員管理力度尤其是教育培訓力度勢在必行,特別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要樹立駕駛員違章就是犯法的觀念。做好以下的培訓工作:一是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交通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使之成為支配自己行為的指南。二是努力學習提高駕駛技術,增強交通安全的自我保護能力。三是加大駕駛員服務意識的培訓。要用“違章就是事故”、“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優質服務始于安全”來統一認識,不斷提高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形成以管理為抓手、以宣傳為導向,駕駛員積極參與、家庭鼎立相助的交通安全環境。
2、進一步完善車輛管理系統。認真總結今年車輛管理經驗,查找不足,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確保車輛的安全調度和運行。健全車輛、駕駛員檔案和各項技術資料,實現費用統計、油料考核、工資核算等工作的量化管理。提高車輛利用率,降低運行成本。按照加強管理、控制費用的原則,進一步合理調度車輛,加大油材料考核力度,降低費用成本。做好駕駛員的定期輪崗工作,提高駕駛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優質服務水平。
3、進一步完善公務用車制度和駕駛員責任制暫行規定,大力查禁公車私用現象。大力開展查禁違紀違章行為。突出整治超速行駛、爭道搶先、酒后駕駛、私自出車、不按定置停放等行為。要加強對車輛、駕駛員進行突擊檢查力度,一旦發現問題,嚴格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追究當事人的責任。立足于從更高的層次上提高交通安全,認真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超前防范。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定期舉辦駕駛員安規培訓,加強超前防范教育,從根本上徹底消除交通安全隱患;進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考核制度,規范駕駛員行為,做好防范措施,加強考核、嚴格落實。二是強化措施,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嚴肅查處各類違章違紀行為;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三是持續深入地開展“交通安全百日競賽”和“雙爭競賽”活動,加大獎懲力度,做到交通安全獎懲兌現到人,交通安全知識普及到人,交通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為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4、完善車友俱樂部的市場功能,打造汽車服務品牌。俱樂部將逐步完善職能,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優質服務水平,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來適應新形勢。要做好山東××保險公司針對電力職工私家車開展的保險服務工作,積極發展會員。對公司多產企業的駕駛員和車輛服務按照市場化運作,簽訂會員條約,代辦各項業務。建立車友俱樂部網站,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大力宣傳,提高俱樂部的社會知名度,把俱樂部做大、做強。真正做到讓會員放心,讓車友滿意,以一流的服務打造一流的服務品牌。
篇7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使學院后勤保障水平與能力有較大的提升,既要堅持后勤保障“三服務”的宗旨、遵循學院教育培訓工作的特點,又必須轉變觀念,走后勤保障社會化改革之路;改革后勤管理體制與服務運行機制,建立“小機關、大社會”模式;強化學院自身的后勤管理職能,依托市場規模化、社會化的服務集團實施保障服務,為學院建設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
一是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思想觀念,逐步完善后勤管理體制與服務保障機制。
后勤改革,觀念轉變是關鍵。后勤保障牽涉學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牽動著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受計劃經濟的影響,現在學院后勤保障總體上還是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模式上,主要表現是保障內容上還是沿用“小而全”的形式,保障方式上還是“大鍋飯”、吃“社會主義”的辦法,這是同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低效率的保障。學院是省財政全額撥款單位,但每年的經費都存在不足,究其原因,與學院目前后勤保障的形式與方法有很大的關系。首先是在“小而全”、“大鍋飯”的情況下,學院承擔了一些不該負擔的支去。如院內住戶及租用院內房子的單位應該支付的物業管理費用。其次是停留計劃經濟形式下的保障模式,“大鍋飯”、吃“社會主義”的習慣帶來的是責任不明、標準不嚴、浪費較多。如一些本不應該由行政承擔的水電費(2007年太陽能熱水系統耗電近十萬元,全部是由行政承擔的),本該控制與節約的交通費,每年都占去行政經費的相當大的份額,使本來就不夠充裕的行政經費更加吃緊;三是開源創收潛力沒有發揮好,學院盡管對一些創收單位采取了年度經濟目標管理的辦法,但存在責權不明,創收積極性沒有真正調動,在目標管理中學院成本太高的問題。如同浩豐培訓中心合作辦學中,浩豐只是使用了學院的教學、辦公場地與宿舍,實質上是租用場地,但目標實施過程中,學生住宿費不歸行政收取卻要負責維修維護有時還要承擔維修費用。
要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解決存在的問題,關鍵是要轉變觀念。在后勤保障方式上,要廢棄“小而全”的思想,跳出“社院”這個小圈子,走后勤保障社會化改革之路;在后勤管理體制上,要改變“大包攬”的模式,將管理職能與服務職能進行區分,走“小機關、大社會”的模式,強化行財處的后勤管理職能,依托優秀專業化后勤服務團隊搞服務,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后勤服務機制上,引進地方物業管理及酒店管理或餐飲服務公司,提高校園管理與餐飲服務水平。
二是以服務機制變革促進后勤用工制度改革,適應國家勞動制度改革的要求。
《勞動法》的實施,對沿襲多年的用工制度帶來了根本性的沖擊,學院后勤服務臨時用工也不例外。由于學院過去一直沒有跟臨時用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或者說是采用的服務項目承包,或者干脆沒有任何文字協議,只是口頭承諾,這些現象在勞動用工上是不規范不合法的,在法律上存在嚴重漏洞。因此,為了規避法律上的風險,我們也對一些單位臨時用工的做法進行了了解與學習。我們認為在目前后勤管理與服務運行機制下,要在根本上解決服務用工問題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有走后勤服務社會化,引進有資質的物業管理公司實施校園安保、保潔、綠化、維修等為主要內容的物業管理,引進地方酒店或者餐飲服務公司承擔宿舍與飲食服務,可以大大減少或者取消后勤服務臨時用工。對一些技術崗位無法避免需要臨時用工,我們要選擇素質好、技術強、有資質的專業人員簽訂合同,適當提高工資待遇,確保能留得住、用得上,保證用工的相對穩定性與服務工作的連續性,如水電保障方面。
三是按精細化原則完善規章制度,用制度規范管理與服務工作。
規章制度是做好后勤管理與服務的保證。學院現成的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的規定比較多,但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學院后勤管理、服務保障條件的改善,學員與教職員工要求的不斷提升,我們有必要按照精細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的原則,完善現有規章制度,再參照成功的物業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學習規模酒店服務條例,建立一套涵蓋后勤管理每項工作、覆蓋后勤服務方方面面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后勤管理規定與服務標準體系。
后勤管理規定方面,我們認為要建立與完善的規定有:
1、制定《經費預算與財務管理辦法》,建立預算經費支出遞減臺賬,嚴格執行預算,控制經費超支;
2、制定《國有資產采購與管理辦法》,設立物資集中采購小組,根據采購規模與品種,明確采購辦法與參與采購人員,嚴格按政府集中采購的要求,對工程項目與大宗物資采取招標采購、協議供貨采購的方式進行,對常用消耗品、維修材料采取批量集中采購的辦法進行,降低采購成本;對固定資產建立系統檔案與分類檔案,設立固定資產標牌,明確使用人、管理人,標明購置時間、使用年限,減少維護費用,提高使用效率。
3、完善車輛管理與使用辦法,建立車輛管理檔案數據庫,嚴格車輛使用派遣程序,杜絕出私車、人情車,杜絕車輛夜不回場的問題,保證車輛管理井然有序;規范車輛維修保養制度,堅持做好日常維護,杜絕只開車不愛車、帶故障出車的問題,保持車輛良好狀態;選配好駕駛員,既要關心愛護、落實各種福利,又要加強管理,保證交通服務中熱情周到;強化行車安全管理,消除一切車輛安全隱患,確保無行車安全責任事故。
4、建立水電管理及校產維修服務細則,要建立學院水電管網檔案資料,完善水電管理辦法,設立水電與校產維修“直通車”,制定水電與校產維修服務質量標準,制定住戶、經營性單位維修收費標準,開辟水電維修服務電話、校產維修服務電話,建立維修服務檔案,明確響應時限,提高水電保障服務質量。
5、制定安保、保潔、綠化工作職責與服務標準,規范保安人員履行職責的程序、范圍與責任,確定公共場所與辦公、教學區域保潔工作的范圍與標準,明確綠化工作的標準與責任,并確立檢查制度,明確獎懲辦法。
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后勤保障社會化改革并不矛盾,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為強化后勤管理,加強服務保障的監督提供了監管標準,能確保管理與服務的到位。
四是堅持開源節流,建立有效的財務保障機制。
財務保障是我們開展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礎與關鍵。有力的財務保障必須有堅實的財力作后盾。學院雖然是省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但省財政預算經費中扣除人頭經費之外,余下的行政經費無法滿足教育培訓及日常行政辦公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既開源又節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
有效的財務保障,開源是關鍵。我們要在爭取省財政更多的支持上多做工作,申請一些專項經費,如學員活動中心、OA智能辦公系統、大型的維修等一些基礎性項目采取申請專項經費的辦法,減少學院行政經費的支去;同時要利用學院現有資源增強“造血”功能,如:利用主體班培訓之外時間與空間的富余資源以聯合辦學、辦班、培訓等方式創收,將學員宿舍與食堂托管進行創收,租賃富余的辦公用房創收,廣開創收渠道,彌補行政經費的不足。
有效的財務保障,節流是基礎。節流就是節約,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杜絕浪費。首先,要規范行政經費負擔的范圍與額度。對行政辦公、教育培訓、科研等學院的主體任務要重點保證,對目標管理單位要真正實行創收管理的模式,除人員經費外,其他費用就由其自行承擔并計入成本,行政經費不再承擔;公務接待開支要按省政府文件規定,嚴格控制參與人員與接待標準;其次,要細化預算,嚴格執行預算。按照“零基預算”的辦法,在省財政撥款的基礎上做好各科目年度經費預算。按照分工分管的原則,將處室經費與分管工作的預算經費由各處室負責計劃使用,財務統一監管,杜絕超支,節約有獎。三是樹立節約意識,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水電、交通費占到了行政經費開支的近46%,在水、電、燃油價格不斷攀高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樹立節約意識、成本意識,對租賃住房的單位用水要安裝水表,該收的水電費必須收取;對全院綠化澆水噴淋改造,節約每一滴水;對辦公場所及公共場所張貼“人走燈滅、關電腦停空調”的告示牌,提醒大家節約用電;按照車輛使用辦法,核發處室行車公里數,計劃節約用車,減少的交通成本,對非公務用車和超額的公里數,該收取公里費的一定收。做到明確管理責任,確定管理目標,節約有獎、超支必罰。
五是堅持以人為本,讓全院教職員工公平分享學院改革發展成果。學院一切工作都要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培訓是以培育教育人為本,后勤管理以服務教職員工、服務學員為本。在后勤工作方面,我們要把學院全體教職員工作為我們服務保障的對象,學院的福利應該為全院教職員工公平享有。目前,教職員工最關注與關心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住房問題,二是福利待遇不公平的問題。
住房問題是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學院曾經提出過要建職工宿舍,許多教職工因此不止一次地放棄了在學院周邊購房的打算。目前周邊房價已經從開始的一千多元一平方上漲到四千多元一平方,以學院教職員工的收入是無法承受當前房價的,也就是說買不起商品房。安居樂業,安居才能樂業。因此,在當前政策有所松動、省直一些單位開始組織建房的大環境下,建議要早作計劃早行動,不能等也不能依靠外界力量,要廣開門路、靈活運用政策,以可行的方式為改善教職員工的住房條件,讓大家在住房改善上享受學院最大的發展成果。
篇8
一、工程概況
1、工程簡介
湖南省南岳高速公路大源渡湘江特大橋(LK1+100),位于湘江大源渡航運樞紐電站大壩上游大約1280m處跨越湘江,全長1220.08m,起訖里程LK0+412.72~LK1+632.840,跨越京廣鐵路和湘江,共有28個墩臺。其橋型布置為:2×40m(先間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12x2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型梁)+4×50m(先間支后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56m+6×90m+56m+4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型梁)。
其中在第一跨即1#臺~2#墩跨京廣鐵路,與京廣鐵路交點里程為LK0+434.61,京廣里程為K1712+553.0,與京廣線交角為84°,基礎采用樁基,上部構造為18片40m預制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梁高2.5m,最大重量為135t/片。施工方法為先在制梁場預制40mT梁,然后采用LBQJ-50/200架橋機架設。
2、工程量
序號 梁型 施工部位 單位 數量 備注
1 40mT型梁 1#臺~2#墩 片 18
3、既有線鐵路概況
根據設計文件及現場實際考察的情況,在橋址線影響范圍內,與鐵路相關的基本情況如下:
3.1 橋底下有N041、N044兩根混凝土電氣化桿,桿高為8.4m,桿頂標高為64.2m,此處梁底下控制標高為65.9m,考慮混凝土桿埋深為3.5m,將來倒桿后重新立桿的控制標高為67.7m,大于梁底控制標高,即此處N041、N044兩根混凝土電氣化桿需要遷建,由此引起其它鄰近的電氣化桿需作相應遷建。
3.2 信號電纜在此位置處從鐵路路基延伸至右側路塹邊坡上,不需遷建,在2#橋墩進行樁基施工時,適當做出相應防護即可。
3.3 光纜、同軸電纜在2#橋墩下,施工前需進行遷建或防護,具體以電務段要求為準。
3.4 10KV自閉線、貫通線分別從橋梁第2片、第2片底下通過,施工時需將橋梁兩側的電桿改造為電纜終端桿,拆除此范圍內的架空線路,然后重新敷設10KV的電力高壓電纜(型號YJV22-10KV-3x90),并新設10KV戶外隔離開關及操作機構。
本方案主要對湖南省南岳高速公路大源渡湘江特大橋1#臺~2#墩跨京廣鐵路T梁架設施工時防護棚搭建和拆除進行說明。
二、編制依據及原則
1、編制依據
1.1 湖南省南岳高速公路大源渡湘江大橋跨鐵路聯設計圖紙;
1.2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
1.3 國家及行業的工程建設標準,相關技術規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1.3.1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J041-2000)
1.3.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及施工技術規范》 (JTJ074-94)
1.3.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JTJ076-95)
1.3.4 《 冷 軋 帶 肋 鋼 筋 混 凝 土 結 構 技 術 規 程 》 (JGJ95-2003 )(J254-2003)
1.4 有關鐵路規范:
1.4.1 《鐵路技術管理規程》 (鐵道部令第 29 號)
1.4.2 《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的規定》 (鐵辦[2005]133 號)
1.4.3 《鐵路行車設備施工管理辦法》 (鐵運[1999]19 號)
1.4.4北京鐵路局 《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實施細則》 (京鐵師[2005]455 號)
2、編制原則
2.1 全面遵守與鐵路部門簽署的所有協議,在鐵路部門的指導下做好施工期間的各項安全保障工作,逐條落實安全保證措施,確保鐵路的正常安全運營;
2.2 充分考慮橋梁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施工對鐵路運行秩序、運營安全、環境衛生帶來的不利影響;
2.3 滿足安全、快速、高效的施工要求,配備齊全相應的機械設備和勞動力;
2.4 采用先進和成熟的施工技術和工藝,按照建設單位質量要求,明確質量目標,并制定相應保障措施,確保工程質量達標。
三、主要技術標準和跨既有鐵路施工主要注意事項
1、南岳高速公路
公路等級:高速公路;設計行車速度:120km/h;汽車荷載:公路-I級;橋面寬度:
左幅:0.5m(防撞護欄)+(21.43-18.24)m(行車道)+0.5m(防撞護欄)=22.43-18.24m,
右幅:0.5m(防撞護欄)+16.0m(行車道)+0.5m(防撞護欄)=17m;橋面橫坡:2%單向橫坡;橋下凈空:梁底到軌頂凈高不小于8.2m;地震參數:地震動峰加速度值0.05g,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0.35s,場地抗震設防烈度6度,構造物抗震設措施按B類橋梁7度設防。
2、京廣鐵路
鐵路等級:國家I級;荷載標準:中-活載;股道數目:正線2股道;牽引種類:電力牽引;鐵路與橋梁斜交,交叉角84°。
3、跨既有鐵路施工主要注意事項
3.1 1#橋臺邊坡嚴禁采用挖掘機開挖,開挖前應與供電部門溝通,必須對1#橋臺側電氣化回流線進行絕緣包扎。
3.2 防電棚安拆期間和跨鐵路架梁施工時嚴禁向京廣鐵路行車安全區域內拋物,以免影響鐵路行車安全。
3.3 跨鐵路的金屬物體均應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30Ω。
四、施工方案
1、防電棚安制
南岳高速大源渡湘江大橋1#臺~2#墩跨京廣鐵路,與京廣鐵路斜交84°,處于電氣化區間。按照設計要求在既有鐵路接觸網上部采用剛性防電棚進行隔離防護。防電棚跨京廣鐵路布置,同側相鄰立柱間距為4m,1#臺~2#墩對應立柱間距為17m,兩組立柱布置長度各為49m,每側超出橋面寬度不小于4.5m。防護體系整體結構分為鋼筋混凝土基礎、鋼管立柱(含連接系)、主梁、小車軌道和防電棚五大部分,總體布置情況見鐵路防電棚橫斷面示意圖和鐵路防電棚縱斷面示意圖。
防電棚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1.1 施工準備
跨既有鐵路線施工準備工作是一項繁瑣且漫長的任務,必須超前謀劃、多方協調。另外,由于跨正線鐵路施工的“要點”時段和次數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施工單位必須準確的計算好成品T梁預制完成時間、運架梁設備拼裝和取證時間、單片T梁架設時間、全部T梁架梁開始和結束時間等,確保在“要點”時間內安全、及時的完成架設任務。
1.1.1 與地方政府和村民商定臨時用地費及相關補償費用問題,保證施工期間不受地方政府和村民干擾。
1.1.2 鋼管樁、預埋件、槽鋼、工字鋼、木板、高壓絕緣層材料、油毛氈等材料的儲備及相應的加工。
1.1.3 與相關部門簽訂安全監督和施工配合協議,并上繳各類費用。
1.1.4 在進行基礎施工前,根據施工單位與長沙鐵路供電段的施工協議,要求長沙鐵路供電段于2012年3月10日前完成影響防電棚安拆及架梁施工的N041、N044接觸網立柱遷移工作。
1.1.5 辦理南岳高速公路跨京廣鐵路施工的安全施工許可證。
1.2 防電棚基礎施工
根據現場實際地形調查和測量放樣,防電棚基礎均位于既有線路塹原狀土地段,因此基礎采用人工挖孔樁,孔徑不小于1.2m,孔深不小于2.0m,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80KPa。樁基采用C30混凝土,單根樁基混凝土用量為2.3方、鋼筋用量為79.7kg。挖孔樁基礎頂部設預埋件,準備與立柱連接。預埋件由預埋鋼板和錨固箍組成,單個預埋件重量為52kg。
1.3 防電棚立柱加工與安裝
防電棚立柱采用φ426×6mm鋼管立柱,立柱高度為6.48m,2#墩側鋼管立柱采用50T汽車吊進行吊裝;1#臺側鋼管立柱,由于地形限制無法采用吊機進行吊裝,采用人工配合倒鏈及支架平臺進行安裝。立柱安裝完后,立即采用連接系進行柱間連接,連接系采用[14槽鋼和8mm厚連接板拼裝而成。
1.4 主梁安裝
主梁由HN450型鋼組成,單根長度為49m,直接安裝于立柱之上,并與立柱采用焊接聯接。2#墩側主梁采用50t汽車吊進行安裝,1#臺側鋼主梁采用人工配合倒鏈安裝。
1.5 小車軌道安裝
防電棚小車軌道采用I14作為軌道,單根長度為49m,直接焊接于主梁之上。安裝方法與主梁安裝方法相同。
1.6 防電棚安裝
防電棚由軌道車及軌道車上部所鋪的木板(厚50mm)、高壓絕緣層及防水層組成。其中軌道車橫向主梁由兩根[16組成,縱向主梁由HN450組成。軌道車總計10輛,全部采用吊機安裝,安裝好之后的軌道車之間采用螺栓聯接。安裝時嚴格按照安裝設計圖紙控制標高,確保梁底至防電棚頂之間的凈高控制在0.5m以上。
軌道車安裝完成后要確保整體平穩,搭接緊密,且保證完全覆蓋京廣高壓線上方。在軌道車上滿鋪木板及絕緣板,絕緣板必須能滿足高壓(27500V)絕緣的要求,進場時需附出場合格證和相關檢驗報告。防水層采用油毛氈,將油毛氈慢慢鋪開,注意不要有起皺、卷起等現象。相鄰油毛氈的搭接長度不小于50cm,另外油氈的周邊必須固定在防電棚的木板上,以確保在刮風的情況下油毛氈不被風刮起。
2、防電棚拆除
2.1 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依次拆除防電棚防水層、高壓絕緣層和木板。拆除期間,不可隨意拋灑。
2.2 解除軌道車之間的連接。
2.3 吊機從路基上橋面,將軌道車從已架設T梁兩側逐臺拉出,并吊出施工區域。
2.4 拆除小車軌道及主梁。用吊機將軌道梁及主梁一起吊出施工區域。
篇9
關鍵詞:食品安全;政府推進;科技支撐;企業自律;意識提升
食品安全是社會公益性事業。其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多環節、多層次和多領域的問題,再加上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研究起步較晚,我國的食品安全管理問題就顯得特別復雜,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受到政府、產業界、科技界等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1 研究背景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為此,科技部在“十五”期間啟動了“食品安全重大科技專項行動計劃”。河南省作為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食品安全關鍵技術應用的綜合示范”課題承擔省份之一,結合我省實際,選定小麥和豬肉兩類大宗產品,以鶴壁市為綜合示范區,按照“從源頭到餐桌”的運行鏈條,就其安全生產的關鍵技術進行集成組裝配套,開展關鍵技術應用的綜合示范。河南省在設計課題方案時,按照從“源頭到餐桌”的各個環節進行分解,本著實際需要和拾遺補缺的原則,設立了11個專題和2個行動。其中“食品安全政府推進行動”是總課題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
食品安全關鍵技術應用的綜合示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并非單純的技術應用。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食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必須安全,任何一個環節的失控,都會導致最終消費食品的不安全。食品安全牽涉到生產、流通與消費環節中的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是科技行為,更是一種政府行為,需要政府的協調、引導和推動。但由于受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的限制,目前政府對食品安全的規范管理還非常薄弱。為此,課題組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2 食品安全的主體
2.1 食品安全的復雜性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就其屬性而言,食品安全是一個技術性問題。沒有安全的生產技術,就不可能生產出安全的食品;沒有安全的標準,就不可能界定食品的安全性;沒有相應的檢驗檢測技術,就無法確定食品是否安全。眾所周知,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有直接的因素,也有間接的因素;有生產、加工、流通方面的因素,也有技術、管理方面的因素。不僅需要實施“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還必須建立起諸如標準體系、法律法規體系、監管體系、信用體系、檢驗檢測體系、信息體系、教育培訓體系等。而這些體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
2.2 食品安全的主體
借鑒國際經驗,技術是食品安全的支撐。但是,食品安全技術又有其特殊性,技術的應用與采納必須有相應的社會經濟環境。一般來說,應用科學技術能夠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或成本的節約;而食品安全技術不比其他技術,往往是為了使生產出來的食品達到安全標準,需要限定一些投入品的使用,往往讓生產者尋求替代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技術的選擇。作為理性經濟人的生產者或企業,其追求的目標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沒有消費者的認知、市場的認可或其它有效的約束,食品也就不可能形成高質量、高價格的市場均衡,其對食品安全技術的采納就僅僅成了出于道德上的約束。在這種情況下,食品安全技術的應用示范就很難達到預期目的。因此,在實施“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管理的同時,還必須建立起諸如標準體系、法律法規體系、監管體系、信用體系、檢驗檢測體系、信息體系、教育培訓體系等全面完整的食品安全體系。
基于上述分析,食品安全技術的應用既牽涉到方方面面的環境保障條件,又牽涉到企業、政府和消費者三方的義務、責任和認識。由此可見,食品安全技術應用的主體主要包括政府(管理)、企業和消費者。
2.3 食品安全的模式特征
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是食品安全的三大主體。但三者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只有三者達成了共同認知,形成了相同的推動力,食品安全技術才能夠得以較好的轉化和應用。其中,作為食品管理者的政府部門,必須在法律法規和市場監管等方面,從政策上制定必要的規定和約束,引導、指導和強制企業的生產與銷售行為。因此,食品安全技術的應用必須得到政府在制度上的支持和推動。
企業是安全食品的生產者,也是食品安全技術的接受應用者,其行為直接決定著食品的安全水平和程度。企業只有建立了食品安全的自律制度,規范自身的生產行為,才能從源頭上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生產出來的食品是否安全,最終必須得到社會公眾的接受和認可,經得起消費者的檢驗。只有得到消費者認可的食品,才能逐步實現優質優價,才有利于引導和加快食品安全技術的推廣應用,企業或生產者才會對食品安全技術產生強的需求動力。
通過大量的調研和分析研究,結合鶴壁市示范區的運行情況,課題組研究提出了“技術支撐,政府推動,企業自律,意識提升”為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模式特征。
3 政府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領域
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個技術問題,還涉及到法律法規、管理監督水平、生產經營者素質、社會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消費觀念。食品安全政府推進的重點環節是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創新,其難點與重點主要是制度建設、公眾意識提升、產業組織建設、科技平臺與信息平臺建設等。
3.1 加強制度建設
在制度建設上,政府有關部門應著重對現行的有關制度進行評估,重新構建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有利于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制度;加強對市場準入制度、認證制度、標識制度、追溯制度、承諾制度、企業信用制度、預警制度等研究。實踐證明,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證,就不可能對生產者的行為產生有效的約束和規范,再好的技術也很難得以推廣和應用。如在小麥種植基地建設上,可以研究開發出符合安全標準的小麥種植生產技術和規程;但如果不從管理上、制度上采取強制性措施,限制禁用品的生產和銷售,凈化投入品市場,也就不可能確保所產小麥的安全性。
3.2 提升公眾食品安全意識
提高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引導生產者實行標準化生產、經營者合法經營、消費者安全消費,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通過對社會公眾、農戶、行政執法人員、企業管理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科技培訓與道德教育等途徑的研究,探索出不同的培訓方式與途徑,使管理者、生產者、消費者都能樹立新的觀念,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遵照食品安全的原則。
3.3 創新產業組織
在現行的“龍頭企業+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產業化運行模式的基礎上,課題組重點對如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進行了研究。實踐證明,通過引導農民
成立協會或合作經濟組織的方式,使項目示范區農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身安全生產行為,這種能力得到了明顯增強。
3.4 構建科技平臺
食品安全科技的發展與其外部環境密切相關,需要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而科研條件的改善、科研設施的裝備,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同時,食品安全科技工作涉及的學科多、部門多,必須整合科研隊伍,加強協作攻關。河南省承擔該項課題,共有10余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科技示范企業參與聯合攻關,以項目為紐帶,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創新了科研聯合工作的理念與機制。
3.5 建設信息平臺
食品安全牽涉到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的利益,以及對政府行為的認同。通過對信息服務的有效途徑、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提出了新形勢下農村信息服務的有效模式。還建成、開通了河南省食品安全信息網。該網設有信息動態、關鍵技術、安全預警、國家標準、專家答疑、政策法規等欄目;收集了小麥、生豬食品安全生產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技術規程、法律法規等,方便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等各類用戶的查詢和使用。
4 政府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行動
食品安全河南課題是由政府牽頭,行業主管部門組織指導和協調,產學研相結合,多單位、多部門協作共同完成的。項目實施按照“點、線、面”的模式整體推進,主要從源頭監控入手布“點”,沿“農田到餐桌”這條“線”,以一定區域為中心,在“面”上進行整體推進。采取的行動與措施主要有:
4.1 法律法規與政策措施清理評估行動
著重對河南省食品安全管理體制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現階段國家及河南省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措施以及實施的效果進行了梳理和評估,初步找出了食品安全交叉管理和管理缺位方面的問題及成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政策性措施。同時,參照國際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制的成功經驗,結合河南省省情,提出了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創新及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的設想,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的法規、條例、政策措施等提供了可靠依據和實踐基礎。
4.2 科技管理行動
為確保課題任務的圓滿完成,還起草了《河南省“食品安全關鍵技術應用的綜合示范”實施管理細則》。該細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課題組織管理、過程管理、經費管理、項目驗收及成果管理等提出了具體辦法。明確了課題實施有關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為課題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課題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還經常召開專題招標會、調度會、協調會、碰頭會、技術對接會、半年檢查會和年度工作會,及時編發《食品安全》簡報,保障了課題實施分工合作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4.3 聯合執法行動
食品安全政府監管涉及農業、畜牧、衛生、工商、環保、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在目前以環節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框架下,以生豬及其制品的食品安全監管為例,監管環節主要包括:養殖場環境、養殖、投入品、防疫、屠宰、儲藏、運輸、生產加工、包裝、標識、銷售及消費等諸多環節。通過研究,提出了現有食品安全管理體制下,建立“聯合執法行動”長效機制方案。依照相應的標準、法規進行監控、檢測和依法行政,形成“從源頭到餐桌”的監管鏈條和從生產―加工―貯藏―運輸―市場(零售店)的“綠色通道”。
4.4 理論研討行動
示范區是一項工程,社會各界對其認識還不一致。為此,課題組多次邀請食品安全政府監管部門,召開理論研討會。2005年4月24日,針對當時的蘇丹紅事件,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農科院組織召開了河南省“建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理論研討會,來自政府相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食品加工企業、以及新聞媒體等單位的3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在2005年“3.15”前夕,召開了“河南省食品安全高峰論壇”,論壇的主題是“營造和諧環境,保證食品安全”。2004年還應邀參加了北京“全球食品安全論壇”,提交的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了交流。通過舉辦或參加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理論研討會,對食品安全的概念、內涵、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等問題有了更深刻地認識,找到了“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問題的成因,為政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4.5 宣傳教育行動
為了提升社會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2004年5月17-22日,省、市聯動,在鶴壁市舉辦了聲勢浩大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項目示范區還經常利用板面、掛圖、宣傳車、散發傳單等形式,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向廣大村民、居民宣傳食品安全方面知識;利用當地電臺、電視臺、報紙,先后播發領導講話、示范區建設專題片、企業形象展示、食品安全消費指南等內容268篇(次)。淇縣還制作了《科技600秒》電視專題,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有關知識和種植養殖技術規程。
省食品安全課題管理辦公室多次策劃大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2005年4月,項目組邀請《河南日報》社記者,深入鶴壁示范區進行全面采訪,以記者的視覺、耳聞目睹,專題報道了《種麥養豬,如何遠離污染》專稿。2005年春季,“瘦肉精”事件鬧得紛紛揚揚,及時邀請《河南商報》的記者,將課題研究出來的最新成果“瘦肉精快速檢測技術”進行了宣傳報道。《科學時報》2005年8月9日還對河南課題進行了專題報道。在《河南日報》上開辟了《專家解讀食品安全專欄》,2004-2005年累計發表食品安全知識性文章18篇;《河南農業科學》也開辟了《食品安全》欄目,2005年累計發表文章17篇。同時,還組織專家編寫小麥、生豬科普教材7本,養豬科技圖書3種(正式出版)、食品安全知識性資料多種,定期、不定期進行科技講座。示范區達到了戶戶都有明白卡、家家都有明白人,當地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顯著提升。
5 加強食品安全政府監管的對策建議
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社會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在當前與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需要政府的引導與扶持。
5.1 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
食品安全管理是復雜的系統工程,面臨多環節、多因素的風險,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必須以健全的安全監管體系為保障。政府應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法律法規和基礎體系的建設,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強化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并按照責權一致的原則,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5.2 大力推行市場準入制度
食品市場準人制度是在以往對市場主體實行市場準入管理的基礎上,強化對市場食品實施市場準入管理的制度體系。其指導思想是“堅持標準,嚴格準入,開放市場,強制退出”;其基本思路是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通過在進入市場環節實施標準準入、協議準入,在市場交易環節實施動態監管,對不合格食
品(或違法經營者)實施市場退出機制,對食品(及其經營者)實施全過程有效控制。目前,全面推進市場準入制還有很大難度,政府應在搞好試點的基礎上,大力引導、逐步實行市場準入制度。
5.3 完善投資管理體制
目前,我國有關食品安全的資金投入還存在資金總量投入不夠、部門資金分散、資金浪費現象嚴重與資金投向亟需調整等問題。應該完善管理體制,確定相關部門的預算,并調整投向,提高投資效率。同時,政府應鼓勵其他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的投入,要在財政與金融上對食品安全進行支持;盡快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如在農業開發項目、貸款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傾斜等。
5.4 提高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
實施“從農田到餐桌”各環節的教育與培訓,可以從根本上改善食品的安全狀況。長期以來,我國食品安全教育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視,大學相關專業設置薄弱,政府決策者與行業從業人員也缺乏應有的安全培訓,消費者有關食品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比較淡化。而教育、培訓在食品安全公眾意識提升中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政府應加強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引導與示范工作,逐步提高生產者、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大力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增強群眾消費信心,提高我國食品信譽。
5.5 提高食品安全的科技支撐能力
食品安全科技的發展與其外部環境密切相關,需要強有力的措施。一是要加大食品安全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力度。二是要整合科研力量,建立高效、協調的科技管理與組織機制。三是要開展食品安全關鍵技術應用的綜合示范,積極探索研究適合我國國情、有效、可行的食品安全技術進步模式。四是“抓龍頭、促源頭”,完善食品供應組織體系。利用“公司+基地+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中介組織+農戶”等生產組織方式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引導農民采用食品安全控制技術。五是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加強示范基地建設。
篇10
為進一步優化旅游市場環境,提高旅游產業綜合水平和能力,整體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行業監管水平,提升游客滿意度,根據國家旅游局《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綱要(2009-2015)》精神,結合我市旅游工作實際,市旅游局決定,在全市旅行社行業和旅游星級飯店行業中開展“旅游質量年”活動。為使活動扎實有效的深入開展,并取得實際效果,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圍繞“旅游質量年”活動的工作部署,組織旅游企業、從業人員
以標準化建設為基礎;以狠抓內部管理、規范服務行為、強化職業培訓、加強從業人員教育為突破口;以誠信建設為重點;以社會監督為動力;以游客滿意為目標。通過開展服務創優活動,全面提高旅游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經營水平、業務技能、服務質量、管理能力,全力營造優良的旅游環境,樹立新形象,推動我市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
1、旅行社。以學習貫徹執行國務院新的《旅行社條例》和國家旅游局新的《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為重點,以企業誠實守信、規范經營、優質服務為基礎,以規范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經營行為,提高企業和員工的素質為抓手,以游客滿意為目標,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做到標準化、規范化、細微化服務,打造誠信服務品牌,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1)認真組織員工學習新條例、新細則,要求全體員工熟悉、掌握、理解并接受其對旅行社經營、管理、服務所做出的規定,為貫徹落實奠定思想認識基礎。依據新條例、新細則等,制定、完善企業經營管理規章制度和服務質量監督保障制度及崗位工作規范。目前的重點是將新條例、新細則就合同的簽訂和履約的相關規定、精神貫徹落實到位。
(2)對照新條例、新細則檢查、分析自身在企業管理、經營服務、團隊運作等各方面的狀況,主動糾正、改變存在的不相符、不合理、不科學的制度和行為,特別是在業務機構設置、勞動用工、業務操作模式方面的做法及其指導方針、思想觀念等問題,立足于從思想根源到具體行為等各層次、各方面,規范管理、科學經營、細微服務、誠實守信。
(3)狠抓安全責任制落實,切實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規范簽訂租用旅游團隊業務用車合同,做到不使用無營運資質、證牌照不全、保險手續不全、車況不佳的車輛,確保游客出行安全;增強游客安全意識,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確保全年無重大責任事故。
(4)加強導游人員管理,突出抓好導游服務這個關鍵,制定培訓計劃,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推廣人性化、細微化、親情化服務。以熱情服務、規范講解、遵紀守法為重點開展活動,擦亮*旅游窗口。
(5)建立公開合理的薪酬、執業等保障和激勵機制,進一步規范以基本工資加導游服務費為主體的旅行社專職導游薪酬制度,同時,積極探索社會導游管理新模式,穩定導游隊伍,提高服務質量。
(6)實行旅游合同價格“透明制”,建立旅游報價體系管理制度,規范簽訂和嚴格履行合同。要向社會和游客公開包價旅游的各種自費項目并寫入合同、行程表中,保證自費項目行為合法、內容公開、價格合理、選擇自主,讓旅游消費者享受“陽光價格,透明服務,一次收費,全程旅游”。
(7)組織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各類旅行社總經理培訓班,提高旅行社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
(8)繼續開展誠信旅游、平安旅游、文明旅游創建和放心消費活動,年終實行旅游質量年活動達標考核和服務優勝排行榜制度。
2、旅游星級飯店。以《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和《星級飯店訪查規范》行業標準為依據,以旅游星級飯店內審復核為手段,以企業遵守服務標準和強化服務規范為基礎,以提高員工素質為中心,以提升飯店產品的舒適度和游客的滿意度,滿足不同消費層次和不同類別客人需求為目標,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使飯店在規范服務基礎上,凸現個性化、細微化、親情化服務特色,打造飯店服務品牌。
(1)認真組織學習“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對照標準開展嚴格細致的自查。對設施設備、服務項目等進行增置和改造時要強調星級飯店的整體性。要強化員工的星級意識,加大軟件建設,完善服務與管理評價制度,注重服務質量的提高。
(2)立足崗位,強化培訓。制定長期和短期員工培訓計劃,加大培訓工作投入,繼續抓好一線員工的英語達標工作,大力推廣普通話。要強化員工業務知識、服務技能的培訓,提高星級飯店服務技能。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和爭先創優等活動。
(3)充分發揮飯店星級檢查員作用,建立健全星級飯店復核的內審、互檢制度,定期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明查暗訪,服務質量評價符合訪查規范。重點抓好服務質量、人員培訓、規范經營和飯店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等工作。
(4)切實加強對安全工作的領導,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加大對安全設施的投入,強化安全監控制度,開展安全競賽活動,全年力爭做到“無食物中毒、無安全隱患、無人員傷害”。
(5)增強社會責任,認真開展創建節約型企業和爭創“綠色飯店”活動,積極推進節能、節水、節材、減排和能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保護、利用好各類資源不受侵害和浪費。
(6)按照餐飲服務標準,組織開展餐飲服務質量達標活動,使餐飲服務質量有一個明顯改觀。做到餐飲經營有特色、餐飲供應品種多,菜品創新有成效,就餐環境氛圍好。
(7)組織參加國家、省、市旅游飯店技能比賽和美食節活動。
(8)繼續開展誠信旅游、平安旅游、文明旅游創建和放心消費活動,年終實行旅游質量年活動達標考核和服務優勝排行榜制度。
三、工作步驟
旅游質量年活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5月至6月,為動員部署和自查自糾階段。下發實施意見,對開展旅游質量年活動進行動員部署。各市(縣)旅游局要根據旅游質量年活動實施意見,針對本地旅游市場上存在的服務質量主要問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請將實施方案于6月15日前報市旅游局。各旅游企業在認真組織傳達、宣貫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照新條例、新細則、國家(行業)標準、企業規范經營行為和誠信服務規范等,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制定方案、自查自糾。
第二階段:7月至9月底前,為調查摸底,明查暗訪,集中清理整頓、查處階段。各旅游企業要通過自查整改,在規范企業經營和員工行為及行業自律的基礎上,依據新條例、新細則、國家(行業)標準等,制定、完善企業經營管理規章制度和服務質量監督保障制度及崗位工作規范,自覺維護旅游市場秩序。我局將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對各旅游企業開展旅游質量年活動工作的落實情況及自查自糾情況進行督查,并實施明查暗訪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推進旅游質量年活動和維護旅游市場秩序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圍繞新條例、新細則及國家(行業)標準的宣貫落實,采取定期與不定期、點與面相結合的方式,聯合市整規辦、公安、工商、物價、交通、稅務、城管、質監、勞動保障等部門實施監督檢查,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視違法的情節輕重,對違法、違規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的處罰。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對查處行動中發現的典型案例,通過行業內部通報、網上公示和新聞媒體曝光,營造聲勢,以案釋法,教育公眾。
第三階段:10月至12月為交流、總結、提高階段。通過旅游質量年活動,各旅游企業要建立和完善以企業誠實守信、規范經營、優質服務為核心內容的服務質量評價和保障機制及長效管理機制。我局年終將根據旅行社和旅游星級飯店旅游質量年活動達標考核和服務優勝排行榜情況,召開行業交流總結大會,表彰優勝單位。11月底,請各市(縣)旅游局將旅游質量年工作總結上報我局。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旅游行業服務質量是關系到企業經營效益和企業生存的大事,更是直接關系到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是我市鞏固和發展旅游產業地位和優秀旅游城市成果的客觀要求,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搞好大型旅游活動的重要保證,也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的必然選擇。各市(縣)、區旅游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工作責任制,發揮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強對旅游行業實施服務質量提升計劃的宣貫工作,擴大影響,努力形成行業監管抓質量、企業經營重質量、消費者選擇看質量、社會監督評質量的良好氛圍,有序推進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工作。
2、樹立誠信意識,加快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營造放心消費的良好環境。今年我市旅游行業將繼續開展“*市誠信旅游示范單位”的達標活動,并參加創建省級放心消費行業試點和誠信品質線路的推廣工作,各市(縣)、區旅游局要引導、指導所轄的各旅游企業按考評標準積極參與創建達標。要積極推進旅行社、旅游星級飯店和導游人員“誠信信息庫”建設,引導誠信旅游企業和誠信旅游示范標兵個人成為“守法經營、誠信服務”的主導力量,在“文明與旅游同行”的道德實踐活動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要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有效引導旅游企業誠信經營,優質服務,對失信違規經營行為要予以曝光并嚴肅查處。
3、實施行業標準化,自覺守法經營,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近年來,國家、省、市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規章和行業標準,這是規范旅游企業服務行為和維護旅游市場秩序的重要保證,必須字節遵照執行。今年為配合旅游質量年活動,我們還將出臺《旅行社散客接待規范》(省級標準)、《旅行社業務廣告制作、規范》和《外地旅游企業辦事處管理辦法》等。旅游企業通過貫徹執行行業標準,自覺守法經營,才能保證良好的市場秩序和有序競爭,促進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各旅游企業要建立服務質量監管機制,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約束,確保企業守法經營,全面提高服務水平。
4、加強行業培訓,不斷提高質量意識和服務技能。我局將加強對培訓工作的指導,組織旅游企業管理人員學好國家和省市相關的政策法規、規范性文件。積極推進旅游行業的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將企業開展培訓的情況,納入行業管理和考核評比的重要內容。各旅游企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員工培訓計劃,把培訓列入企業發展的重要日程,切實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和崗位技能,適時組織不同專業的服務技能比賽,培養一批服務能手。
- 上一篇:公園管理情況匯報
- 下一篇:信息安全管理責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