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營銷教學范文

時間:2024-03-14 10:46: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媒體營銷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媒體營銷教學

篇1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新媒體營銷課程,以學生掌握企業營銷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營銷能力為教學目標。微課是信息網絡發展的產物,在該課程教學中應用,可提高教學效果。但在目前新媒體課程教學中,微課的制作與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微課制作與應用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

【關鍵詞】

新媒體營銷課程;微課;制作與應用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信息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誕生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即微課教學法。所謂的微課教學法,是指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并在課堂中應用,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營銷策略。在教授新媒體營銷課程時,如果僅依靠教師講述,必定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應用微課教學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還可為企業提供大量的創新型營銷人才。

一、新媒體營銷課程教學中“微課”制作與應用存在的問題

1.“微課”制作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高職院校開設營銷課程而言,以市場營銷和網絡營銷課程為主,有關新媒體營銷課程的建設及教材內容編寫相對較少。即使有些院校已經開設新媒體營銷課程,但應用“微課”教學法開展教學的院校微乎其微。一般都是應用案例分析、項目任務導入及情境導入教學,或者運用互聯網,尋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資源。

2.“微課”應用存在的問題

“微課”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以下三點問題。其一,思想認識問題。在教學新媒體營銷課程時,真實項目相對較少。即使有些院校想要借助新媒體平臺,開展營銷推廣活動,但受到平臺需要付費的影響,致使“微課”教學存在局限。其二,內容選取問題?!拔⒄n”應用存在問題,與“微課”教學資源的制作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在制作過程中,選取合理的教學資源極為重要。從目前教學視頻來看,內容以新媒體營銷功能、作用及平臺使用為主。這些內容已經無法滿足新媒體營銷的發展要求。其三,教學手段存在局限性。教學手段單一,是新媒體營銷課程應用微課教學資源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以情境模擬教學為主要教學方法,盡管能讓學生了解新媒體營銷課程內容,但無法實現學生深入了解該課程內容。

二、新媒體營銷課程教學中“微課”制作與應用的策略

1.加強“微課”教學資源制作

微課視頻錄制方法包括錄屏式微課及拍攝式微課,其中錄屏式微課是新媒體營銷課程應用的主要方法。微課教學資源的選取,影響到微課的應用,因此,做好微課教學資源制作是十分必要的。錄屏軟件有很多種,包括Snagit錄屏軟件、錄屏大師、屏幕錄像專家和Camtasia Studio等。由于Camtasia Studio使用相對方便,應用較為廣泛。“微課”教學資源制作時,要完善每個制作階段。首先,要做好前期準備。微課教學內容包括:要點概括、情境導入、演示講解、重難點剖析、任務驅動、本課小結和互動反饋等等多個環節,要設計好各個教學環節,控制好微課時間,一般為5至10分鐘,然后準備好各種工具平臺。其次,錄制教學資源。錄制時,教師可以一邊講解一邊操作,講解完成后,按下F10停止錄制,這時,系統可將錄制好的視頻自動播放,教師可以隨時觀察并做好記錄,以便后期剪輯,記錄后將視頻保存,從而形成一個以.cam rec格式的視頻文件。最后,做好后期剪輯工作。錄制結束后,要剪輯聲音及重復動作,采用多種特效,加工、美化錄制視頻,經過一系列處理后,形成一個完成的微課視頻。

2.教師要提高自身對微課教學意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因此,必須提高自身對微課教學的意識。高職院校也要意識到,要想為社會提供創新型營銷人才,就必須把“微課”教學法應用于新媒體營銷教學中。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課堂教學,還要注重課外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3.合理選擇微課教學內容

無論是“微課”的制作,還是“微課”的應用,教學內容的選取是十分重要的,以往內容設置較為單一,無法讓學生深入了解新媒體營銷。因此,在選擇“微課”教學內容時,要保證內容的合理性,以提升學生營銷能力和掌握營銷技巧為內容,同時,在“微課”教學中設置付費營銷平臺所具備的功能,這樣,既方便學生學習,又減少開展新媒體營銷活動的成本。

4.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

以往開展教學活動時,以情境模擬教學為主,教學手段較為單一,無法達到學生深入掌握營銷手段的目標,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根據真實項目以及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新媒體營銷方案。并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完成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新媒體營銷技巧,還有助于學生營銷能力的提升。

總結

新媒體營銷課程,是以企業營銷方法和手段為主要內容,學生只有多開展教學活動,才能提高自身營銷能力。以往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師意識不夠及內容選取不合理問題,影響新媒體營銷課程教學效果。通過應用“微課”教學能夠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微課”教學資源的制作,充分發揮“微課”在新媒體營銷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從而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賢俊.微課“翻轉課堂:——現代新媒體下學習方式的轉變[J].課程教育研究,2015,(3):171—172.

[2]張一春.小“微課”,大世界——揭秘“微課”建設內核的十個問題[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5):84—86.

篇2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教學績效 學生心理因素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6-0049-02

一 相關概念界定

1.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利用計算機將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多種符號綜合,使它們建立邏輯聯系,并能夠在教學上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手段。

多媒體教學使傳播信息和接收信息之間相互進行實時的交換,而不像傳統的單一媒體或電視、廣播系統那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正是這種實時交互特征更適合雙邊教學活動的需要,把學生的多種感官有機地聯系起來獲取相關的信息。多媒體技術的集成性、交互性、數字性和適時性,為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增添了新的手段。

2.多媒體課件

通常把用于執行教學任務而設計的計算機程序稱為教學軟件,簡稱為課件。多媒體課件是指通過輔助教師的“教”或促進學生自主的“學”來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即通常所說的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或計算機輔助學習(CAL)軟件。

3.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

教育績效是教育活動綜合效果的反映,狹義的教學績效應該是教育績效中的一部分,專指教育活動在教學方面的綜合效果反映。因此,教學績效是在一定教學目標指導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的實現程度,教學資源的運用效果,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教學效果如何等情況的綜合反映。結合多媒體課堂教學來說,可以將教學績效理解為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教育教學方面綜合效果的反映。

二 學習者心理因素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的影響

心理因素對教學績效影響表現在:(1)認知方式的差異;(2)聽課注意力的持久性;(3)學習的情感和課堂問題行為;(4)內在的認知負荷和外在的認知負荷。

1.學生認知活動的客觀規律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的影響

第一,學生認知活動的客觀規律主要表現在認知方式的差異,認知方式是指個體對信息加工的方式,即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表現在認知組織和認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貫的特有風格,因此認知方式又稱為認知風格,它既包括個體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過程方面的差異,又包括個體態度、動機等人格形成和認知能力與認知功能方面的差異。

美國心理學家赫爾曼?威特金研究知覺問題時發現:場獨立性與場依存性是兩種普遍存在的認知方式。他根據一個人從一個復雜的背景圖形中找到一個簡單的目標圖形的能力的差異,將其分為場獨立性或場依存性的不同類別。所謂場,就是環境,心理學家把外界環境描述為一個場。場獨立性的人對事物的知覺和判斷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而根據自己的內部參照,獨立進行分析判斷;場依存性的人較多地依賴外在參照知覺事物,或者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干擾。

第二,學生認知方式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的影響。認知方式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用多種媒體呈現信息,場依存性的學生很可能會受多種媒體的干擾,不能從主要的媒體中獲取主要的信息。例如,在講授古詩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一段根據古詩內容制作的動畫,場依存性的學生很可能受動畫的影響更大,會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動畫本身,而不是通過動畫去感受古詩的意境,較難從復雜的背景中把一些因素分離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堂教學時,不宜同時應用較多的媒體課件,以免干擾此類學生的學習,在背景的制作上要求做到簡潔清晰,能表達清楚就可以了。

許多研究還發現,場依存性的學生更多地依賴同學的接納與教師的鼓勵和反饋,易受外在動機的支配,更喜歡教師結構嚴密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考慮到場依存性學生的特點,在復雜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中應給予及時的指導,以免使場依存性的學生陷于復雜的課件中而影響學習效果。而場獨立性的學生不會因為外在刺激而分心,他隨時隨地都可以讀書學習。

2.學生聽課注意力的持久性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的影響

課堂教學中,學生聽課注意力的持久性隨年齡、年級提高而加強,且一般呈馬鞍型分布。最初注意力集中,中間次之,最后又恢復集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則注意力又趨于集中。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盡量保持較高的聽課注意力。在剛上課時,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有時很難較快地回到課堂上來,此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即課件的情境創設,使學生對不知道的問題產生興趣或因為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存在誤解由此而產生想要學習或了解的欲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盡快進入課堂教學的環境,爭取在學生聽課注意力較高的情況下對教學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績效。

在上課的中間過程中,學生注意力會下降,這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生動有趣的練習,也可以利用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趣味知識來活躍課堂氣氛,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鞏固所學知識。

學生的注意力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又會有所提高,這時利用板書來強調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對所學知識進行快速的總結而不必再用過于豐富的多媒體素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學習的情感和課堂問題行為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影響

第一,學習的情感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影響。從學習的情感方面而言,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多地源于學習活動本身,如教學內容的生動有趣、教法的直觀形象、學習獲得的成功以及教師的良好評價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應用多媒體素材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課件有著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做出及時的反饋,給予適當的評價,對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學習的自信心具有很好的作用。

意志也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意志發展往往和情感發展聯系在一起,意志能力低的學生聽課時常常會分心,因學習上的一時挫折而垂頭喪氣,聽課效率低。另一方面如果教師教學組織失當,內容過多、過難,教法單一,氣氛沉悶,學生易感疲勞、厭倦,學習效果不好,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多媒體可以增強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課堂問題行為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影響。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學生心理因素分析認為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課堂問題行為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有機體就會通過各種行為達到心理平衡,對學生來說,他們制造課堂問題行為主要是認知需要不平衡以及情感需要不滿足,如果教師處理得不好,會出現不愉快的課堂氣氛,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傳授知識,而知識掌握程度與學生的認知發展有著重要的關系。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進度的安排上往往考慮班級的平均水平,處于兩頭的學生往往會有“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對于這兩類學生來說,他們或自行安排學習計劃,或就自暴自棄,因此,課堂問題行為不僅會發生在差生身上,同樣也會發生在優秀學生身上。因此認知需要不平衡時,就會出現厭學現象,教師在講授主要的知識點后留一部分時間,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所學內容進行再溫習,這樣就可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而減少課堂問題行為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4.認知負荷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的影響

認知負荷指的是在某種場合下施加到工作記憶中的智力活動的總的數量,對認知負荷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工作記憶必須注意的內容的數量。如果加工某種信息所需要的認知資源超過了個體本身所具有的認知資源的總量,就會造成認知超負荷,影響信息加工的效果。認知負荷又分為兩類:內在的認知負荷和外在的認知負荷。

內在的認知負荷以正在加工處理的材料類型的結果存在,單獨來源于將要學習的內容的內在特征(如難度),由于智力復雜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各自的認知負荷各不相同。

外在的認知負荷源于用來呈現信息給學生的教學材料,可通過重新組織信息來改變,所以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對教學內容中的信息進行重組來降低外在認知負荷。

第一,注意短時記憶。在整個信息加工系統中,短時記憶是極為重要的。短時記憶的容量又是極其有限的,這是學習與進行多媒體課堂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的。

第二,注意分散效應。許多教學材料既包括圖片信息又包括文字信息。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將其進行整合。

三 結束語

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研究從學習者的心理因素方面分析了學生認知活動中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聽課注意力的馬鞍型分布、學習的情感意志、課堂問題行為、內在的認知負荷和外在的認知負荷等因素,提出了影響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改進辦法和相應措施,從而更好地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來把握學習者心理,以提高多媒體課堂教學績效。

參考文獻

[1]程大琥、陳最華.多媒體教學與學生心理發展[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2)

[2]何克抗.多媒體課件及網絡課程在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軟件導刊,2007(2)

[3]王艷麗、程云、趙呈領.“農遠工程”教學績效的分析與評價[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9(5)

[4]路海東.教育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02~104

[5]陳謙.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及對策[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6]欒文娣.課堂問題行為心理分析及應對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10)

[7]賴日生、曾曉青、陳美榮.從認知負荷理論看教學設計[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1)

篇3

關鍵詞 多媒體;多維空間;學科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16-0044-02

小學美術欣賞在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欣賞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是一個單獨的內容,而是滲透在每一節課堂的實際教學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感能陶冶情操,使學生變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愛憎分明??梢哉f欣賞教學是課程導入的一段前奏,一根知識衍生的拐杖,一塊課后拓展的基石。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講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考慮采用何種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欣賞,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課后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延伸教育。

以前美術教師一言堂的講解枯燥乏味,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自從有了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它的直觀性、大容量、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圖文聲像并茂等優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難點,體驗文化,激感,傳統與現代有機整合,讓學生在美術鑒賞課中既放松愉悅身心,又能學到美術課中相關的知識。

1 多媒體情境導入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培養學生學習和取得更大成績的持久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一種精神振奮的、生氣勃勃的情調,具有重大意義?,F代教育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領域,正是切合了教學的需要。

教育技術學科領域的形成與發展是現代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F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賦予了教育技術這一概念充實的內涵和無限的生命力。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教師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教育技術以其特有的魅力,在教育實踐范圍內已經成為促進教育教學變革的催化劑。對于教師來說,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遵照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和教育傳播的規律,符合邏輯地安排活動順序,有選擇地考慮一些主要環節,以實現不同的學習目標,滿足不同的學習需要。美術學科由于直觀性較強,多媒體課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美術欣賞課,運用多媒體課件比傳統的照本宣科起到的好的效果是太明顯了。

課前用多媒體導入素材進行欣賞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認識、理解美術作品的正確方法。在美術欣賞中,人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根據一定的審美理想、審美標準、審美趣味,從作品中獲得對于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和體驗,展開聯想和想象,并伴隨一系列的情感反應,從而對作品作出某種審美評價,得到某種精神上的滿足,即審美享受。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欣賞內容系列的教學,使學生不僅能欣賞到優秀的作品,同時能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多媒體教學正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式。

2 多媒體欣賞體現了課堂教學的創新

美術欣賞教學滲透在各個教學階段,不同教學環節都不可缺少素材的直觀導入。多媒體的運用能很好地解決美術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小學美術第12冊“建筑”這一課中,介紹了歌特式建筑風格,還講述了這種風格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教材中也舉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是大多數學生對于一些現代元素比較強的教學內容不知如何理解。怎樣才能突破這個教學難點呢?面對學生在外國藝術以及現代美術方面的生疏,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種相關軟件,綜合多種形式,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全面講解和比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讓學生直接通過網絡查閱資料,從中總結歸納,創作出富有時代風格的建筑圖片。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愿意學,學得進,學得懂,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大量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對多媒體及相關美術軟件的學習,并將之廣泛運用于現代美術教學實踐中,取得一定的教學經驗,甚至可以讓學生直接通過畫圖板進行設計,或者把現有的作品進行修改,學生的作業形式多樣化,既體現出教學的能動性,又增加了學生的藝術常識。

3 多媒體欣賞體現了情境教學的多樣性、直觀性

布魯納說過:任何教學形式都沒有情境教學來得直觀、深刻。多媒體教學,畫面精真,課件的制作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多媒體教學除了在視覺上的優勢外,還將聽覺藝術(音樂)融入美術欣賞中來,使美術與音樂、影像、文字、語言等完美結合,創設出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在欣賞過程中達到共鳴,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得到美的享受,達到最佳的欣賞效果。

例如,在介紹后印象派時,在之前選擇播放一段有關歐洲19世紀社會背景的視頻,在學生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開始介紹后印象派的形成、特點等;在介紹到凡·高時,播放一段凡·高的傳記電影片段,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運用多媒體強大的交互動功能和多種圖像處理軟件,使欣賞教學活動更富于交流性、研究性、聯想性和創建性,讓學生在對作品分析的基礎上加深理解和進行創造性的欣賞。

在對美術作品進行構圖分析教學時,可運用各種圖形軟件對作品畫面進行分析。如畫筆工具能在作品的畫面上進行勾畫,幫助學生理性地分析構圖特點;圖像處理軟件將作品各個物象分離后再進行隨意組合,幫助學生認識理解作品構圖的規律和體現出來的形式美法則。功能強大的圖像軟件還為人們提供了富有創造力的工具。藝術筆觸等工具能夠使圖像呈現出多種美術視覺效果。運用視頻軟件還能將很多資源進行剪輯。這些表現形式和效果的變化,能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從客觀物象到藝術表現的過程和規律,特別在欣賞色彩構成作品、印象派繪畫、抽象繪畫作品和其他現代繪畫作品時都有很大的啟發性。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對現代美術作品的理解、感悟。

4 多媒體增大教學信息量,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斯賓塞說過,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得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盡量多些。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原本有限的教學素材容量增大,學生可以在學習時有選擇性、比較性,可以同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切入主題。特別是在欣賞課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要求自己通過網絡尋找學習素材,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篇4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教育 思想動態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19-02

當前項目化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在高職院校中廣泛開展,與此同時,互聯網用它的方便快捷、安全、經濟、省時、寬松自由等特點強烈吸引著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學生群體。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以悄無聲息、潤物無聲的姿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娛樂方式甚至是語言習慣,充分認識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力,對提高高職課堂項目化教學效果,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進程,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的積極影響

1.新媒體提供了充沛的學習資源,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徑

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所提供的學習資源更多,同時兼具互動性、共享性、跨地域性、同步性、異步性和時效性等多項優勢。相對于傳統媒體,新興媒體提供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信息的海洋,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溝通交流方式,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大學生學習多樣性的要求,開拓了大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大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

2.新媒體的信息溝通平臺具有對等性和交換性,有利于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成熟,大學生借助新媒體技術可以通過論壇、微博、MSN、QQ等工具隨時隨地和接收信息。新媒體的發展拓寬了媒介傳播的渠道,信息的主體從傳統的大眾媒介逐漸擴展到個體,改變了傳統媒體對輿論信息傳播的壟斷和對輿論格局的控制,激活了公眾信息的主動性和發表觀點、意見的積極性,對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公民權益等事件的發生和發展起到重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這種相對平等的話語權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民主法制觀念的培養、公平競爭意識的樹立,對大學生思考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3.新媒體提供的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對提高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新媒體傳播的信息具有原始性、直接性和復雜性。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處于形成的關鍵期,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加以磨練,新媒體傳播的海量信息是大學生思想鍛煉的練武場。大學生提取有用信息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篩選、辨別、提煉的過程。

二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的消極影響

新媒體是舶來品,是近些年迅猛發展起來的。在政府還未出臺相關法規和制度之時,新興媒體已隨著西方文化席卷而來,加之其誕生、發展之時,正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雛形期,因而出現盲目逐利、無序發展的情況也在所難免,這些都會導致新興媒體出現各種偏差,從而給大學生思想帶來消極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新媒體內容的多元性,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受到影響

由于新媒體的傳播特性,信息傳播迅速而難以受到監管,各種各樣的理念、觀點和觀念,紛繁復雜,良莠不齊,正邪難分,真假難辨,大學生處于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期,容易迷失方向,狀況令人擔憂。

2.新媒體傳播方式、途徑的迅速和繁雜,使西方消極文化對大學生的侵蝕日益加重

新媒體傳播途徑的迅速快捷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西方文化不加過濾地直接呈現在大學生眼前,無形中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帶來沖擊,使西方一些腐朽、沒落的消極文化對大學生進行侵蝕。

3.新媒體的快餐文化,誘惑著大學生偏離正確的認知軌道

新興媒體受到利益驅使及其傳播特性的影響,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膚淺、庸俗的信息載體,片面追求多而龐大,而忽視了內涵和本意,從而使一部分大學生學習心態發生了變化,浮躁,片面追求知識的龐雜,忽視了深層次的理解。新興媒體導致大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潛心鉆研的意識明顯下降。

4.新媒體的虛擬空間容易失控,不受限制,易導致大學生日常行為方式與正常社會規范發生偏差

新興媒體有著廣袤的空間和博大的包容性,每一人均可在其中自由馳騁,喜怒哀樂、笑罵哭頌隨心所欲,大學生尚未從他律走向自律、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很容易出現人性弱點的放縱,自我私欲的極度膨脹,責任意識的淡化。無限放大理想境界,也會使部分大學生出現“避世”,自我封閉的現象,表現為異化的雙重人格和對網絡的沉迷。

三 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教育方法策略研究

在信息泛濫的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勢劇變,教

育對象也呈現出更多新的特點。那么,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地利用新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研究:

1.用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過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填鴨式”教育,使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特別是在新信息時代,這種保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新信息時代,大學生視野開闊,頭腦靈活、善于思考問題,并且對新興的知識充滿著濃厚的興趣,善于探索未知的世界,有較強的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卻仍然使用原來的教育方式,對新興的事物嗤之以鼻,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當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新信息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潮流,充分體現時代性;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要結合大學生的新特點及時轉變教育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互動和平等,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 。

2.適應時代的特點,在平等互動中開展教育活動

新時代的大學生,獨立平等意識非常濃,他們喜歡平等對話,不喜歡原來教師主導的教育方式,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和關注,關心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教師應采用新媒體技術,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下,實現平等民主的溝通。這樣教師更能了解學生心靈深處最真實的想法,通過與學生的心靈溝通,教師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多角度、全方位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

媒體是工具,但這個工具具有強烈的放大效應,如何使用,如何被使用,都值得關注,在此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適當有效的媒介素養教育刻不容緩,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所面臨的問題不是信息的獲取,而是獲取信息后如何正確理解和指導自己的行為,這就需要大學生具備一定分析和評價信息的能力。盡管大部分大學生能意識到新媒體對自己的行為習慣以及觀點思維有重大影響,但從相關的新聞報道中能明顯意識到他們的媒介素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應促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具備信息鑒別、篩選的能力,并能批判性地思考問題。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教育者應高度重視,積極開展一些媒介素養課程,創設媒介學習環境,才能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提高高職課堂項目化教學的效果,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進程,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多媒體;高校;心理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1.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是否能夠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運用于教學過程中,是考核教師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由于現在信息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尤其是像心理學這樣需要大量基礎知識以及案例分析的學科,如果純粹依靠黑板書寫,不僅使教師疲于抄寫書本上有限的知識,而且會局限學生獲取知識的速度與范圍。因此,在新的改革中,應該重視起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運用多媒體的優勢來增強學生學習心理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多媒體應用于高校心理學教學的實踐

就心理學本身而言,它屬于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主要的學習方向為探究人類的心理變化。在以往的心理學研究中,為了滿足人類的自主性要求,所以很多方面無法像其他一般學科那樣擁有大量精準實驗數據;心理學由于是研究人類心理的一門學科,所以實驗目標一般都很難完全滿足實驗者的要求;而且由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所以很多情況下都無法得到非常精確的數據,只能收集大概數據信息用于實驗結果的討論,因此,在以前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心理學這門學科都是歸屬于哲學范疇的分支學科。后來人們開始重視實驗在心理學方面的作用,但是人類為了滿足主觀性思維需要,就利用人類的主觀判斷來進行實驗,在試驗過程中,研究者通過控制各種刺激源來對實驗目標進行主觀判斷,從而得到實驗結果,就此開始,心理學正式獨立于哲學之外,成為一門比較特殊的研究學科。針對這樣的特殊性,傳統的口述性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也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如果能夠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心理學教學上,肯定能夠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如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將書本上的文字知識轉化為動態畫面,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還要根據課程要求,準備相關的播放材料,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而且還能使學生自主思考素材中所體現的內容,大大優化了教學效果。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課程安排相結合。在課堂上大量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肯定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時老師就必須對多媒體的輔助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多媒體本身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使用不合理,就很容易出現紕漏。在推廣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時候還要推出新型的教學思想,多媒體的使用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高教學的效果,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教學目標這個根本點,切不可顧此失彼,一定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多媒體教學,合理安排多媒體教學時間。所以說,老師們在設計教學課件時不必將所有內容都加入其中,只需要集中教學中的知識難點就可以了;如果所有內容都要用多媒體進行展示的話,不僅加大了教師的任務量,而且會讓學生分不出重點,浪費課堂時間,畢竟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師教學的一項工具,它不可能代替教師進行教學。所以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主體地位,合理利用好多媒體這類工具,在每堂課上只要能夠利用多媒體講解幾個難點即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以及多媒體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應該將各種要素進行有機結合,以求達到教學的最好效果,教師只有將其中的關系處理好,才可能真正體現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性。

3.小結

對于心理學專業而言,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之多,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無法用語言講述清楚的部分,有助于老師抓住教材中的知識難點,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教材,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英語;以人為本;開放式教學體系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and its advantages make it become an important ways and means of modern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today, effective use of the new media has many problems.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cannot do without the full, rational use of mobile phone, computer and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ew media resources. It i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hange our teaching perspectives,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the new media and construct the open-typ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Keywords: new media; university English; people oriented; open teaching system

新媒體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基礎之上,以多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和呈現形式,它具有全方位全天候服務的特征,迎合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也迎合了教育領域教學改革創新和發展的需求。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過去的課本、黑板、粉筆和教師“合奏”的傳統教學模式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獲得新知的需要,新媒體的出現讓大學英語教育資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程度,教學方法、途徑和學習渠道由過去單一的教師講授轉變為教師指導下的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學習。

一、新媒體的特點及其優勢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主要指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數字廣播電視網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腦、電視、手機、PDA、MP4等設備為終端的媒體。隨著中國信息產業的縱深發展,它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其特點可概括為:交互性(interactive)、虛擬性(virtual)、網絡化(networked)、超文本性 (hyper textual)等。優勢體現在:信息量較大且內容豐富,媒體使用與內容選擇更具個性化,資源可以共享;傳播與更新速度較快,且傳播成本低;檢索成本低;用戶在使用時可以互動。[1]

二、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新媒體的利用存在不足之處

(一)部分教師過于依賴新媒體,教學方式方法不科學

教師的依賴主要體現在課程準備階段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備課階段,大部分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和教材教輔整合教學內容,制作課件,這樣的課件可能是內容豐富、切題實用的教學資源,也可能是簡單的拼湊,凌亂離題、主次不清,學生難以把握重點。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度依賴課件和多媒體資源,撇開課本,由過去的“照本宣科”演變成“照件宣科”,教師成了幻燈片放映者。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口語交流的機會少,大學英語課演變成了課件的“一言堂”。這種缺乏聽說互動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讓教師的指導作用沒有發揮出來,也讓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和充分的提高。

(二)學生對于新媒體的認識不夠,不能有效地利用新媒體進行英語語言的訓練和學習

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它的出現在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推動我們的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同時,也在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和學習態度。其中,電腦、手機和互聯網對學生的影響最大。不容置疑的是,這些新媒體為英語教學,尤其是英語聽說學習提供了絕對優越的條件,其資源豐富、信息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和共享性強,學生們完全可以有效地利用他們尋找英語學習資源,通過網絡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整合課堂學習資源和網絡資源,讓手機和電腦成為學習的輔助工具,而不是讓自己成為“電腦控”和“手機控”。

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會出現利與弊的討論,最終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決定性因素在于人。生活中,有的學生只是出于攀比或貪玩的心理購買手機或電腦,學習欲望不強烈,認識不到這種媒介的優越性。無論是坐車、上課、吃飯,還是與他人交談,他們的眼睛都長時間停留在手機上;寢室里,電腦和互聯網主導了他們生活:網絡游戲、網絡購物、網絡兼職,網戀、網蟲比比皆是。然而,互聯網上豐富有用的英語學習資源始終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

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課程內容的設置可有效借助新媒體的優勢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守仁在2013年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從2003年起實施,至今已走過十年歷程。大學英語十年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聽說能力培養,建立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倡導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睆闹形覀儾浑y理解,大學英語的教學要借助于計算機網絡這一媒介,著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評估不能只局限于學期期末考試。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計算機和互聯網等新媒體的使用,課堂上要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開展教學,課下,教師和學生可有效地利用電腦、電話和互聯網等媒介,搜集高質量的學習資源和適合個體特點的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和培養探究性的潛能。

2014年第四屆全國大學英語院長/系主任高級論壇紀實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個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負責人就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課程的設置及評價體系等做了重要的發言。各個專家的發言內容均體現了大學英語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和培養高素質人才為主的培養理念。其中,王守仁教授提出“對于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要認識到其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質,要充分發掘大學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建立系統、開放、動態、立體的課程體系,容必修與選修于一體,括低、中、高三個層次于其中,置網絡與課堂于互補”。[2]

四、借助新媒體構建開放式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構想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根據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摒棄死板的傳統教學方式和方法,采取開放式的英語教學,采用任務型教學方法,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其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置開放式大學英語課堂。其目的是,改變學生們過去那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利用新媒體資源結合任務型驅動教學,科學合理地給學生布置課內外任務,挖掘學生潛能,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成為自住型、探究型、創新型與合作型兼備的人才[3]。

其二,大學英語課程內容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為本。大學英語教育不僅要承擔大學英語教學的任務,還要著眼于學生們健全人格的培養,還應承擔起培養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任務,使其擁有良好的思維品質、較好的文化素養、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F階段,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普遍使用的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秦秀白教授主編的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綜合教程》(1-4冊)正滿足了這一點。

(二)以新媒體為支撐,使大學英語(ESP)教與學朝著個性化、自主式的學習模式發展

教師可以利用校園寬帶網與學生共享網絡資源,進行教學互動,向學生推薦高質量的英語學習網站,這必將極大地豐富英語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校園寬帶網可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學生可按照自己英語水平的高低自主選擇教學平臺上的學習資源,循序漸進地提高英語水平,同時給其提供了更多的英語自主學習的機會,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對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從而不斷地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思索、學會交際。對于校園寬帶網的利用可以貫穿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始終。從時間安排上看,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課前準備階段,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給學生布置與英語課程內容相關的教學任務,通過“任務”來激發、維持和加強英語學習者的成就動機,它是學習英語和完成任務的真正動力系統。在此階段,建議學生利用校園寬帶網學習和尋找相關資源,為課堂的互動做準備。

第二,課堂教學開展階段,借助多媒體設施開展互動式英語教學。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靈活運用互動式教學法。課堂上可運用主題式互動,提出主題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并給出觀點,教師加以歸納總結。也可采用任務報告式互動,讓學生就課前準備的任務在課堂上以演講、辯論或小品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加以評價和總結,這種方法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合作性的同時可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還可采用案列式互動,運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現與主題相關的精選案列―圖解或視頻。案例如是視頻則必須是英語原聲播放,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案例,并用英語口頭表達的方式把自己的觀點呈現給大家。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聽說能力,還可培養其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

第三,完善開放的教學評價體系。它是開放式英語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階段。開放式教學評價體系要改變過去單一的考勤、考試評價方式,應建立系統性的形成性評價和有效的反饋機制,使這種評價變得開放、公平、民主、合理。具體的說,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新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由普通英語(EGP)向專門用途英語(ESP)過渡

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不能只局限于普通英語(EGP)的學習,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今天,專門用途英語(ESP)的學習也很必要,可通過開設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方式,讓學生在掌握基礎英語的同時,選修專門用途英語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英語(EAP),培養其用英語閱讀與本專業相關的文獻或進行學術交流,成為與世界接軌的專業性人才。

在由普通英語(EGP)向專門用途英語(ESP)過度的過程中,對教師是個挑戰,教師既要掌握基礎英語的教學,又要有極高的專業知識,如教授計算機英語的老師,英語水平高的同時,還要掌握計算機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對學生進行測試,成績超過普通英語學習水平的學生可以選擇進入ESP教學班或EAP選修班,同時加強對老師的專業知識培訓。[4]由于專業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獲得的,為了滿足學生對專業英語知識的需求,在老師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可充分利用新媒體網絡資源給學生提供專業英語知識學習平臺,借助新媒體的優勢來彌補師資力量的匱乏。

參考文獻

[1] 廖祥忠. 何為新媒體?[J].現代傳播,2008(5):121-125

[2] 王守仁. 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 外語界,2013(6):9-13,22

[3] 賈玲華. 多媒體教學網絡與英語視聽說教學[J].中國電化教學,2003(2):41-43

[4] 史耕山.張尚蓮. 論新時期高校外語學科的三大平臺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4(1):84-88

篇7

關鍵詞:技校;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多媒體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G71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7-0059-01

信息技術時代,多媒體與教育教學的相互結合已然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很多學生由于對教學活動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片面以為教師只能扮演“講”的角色,學生只能扮演“聽”的角色。事實上,教學活動可以充分引入其他類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工具,實現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目的,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

一、傳統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教學中的局限性

1. 教學手段單一化,課堂互動效果欠佳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教學經歷了純口述教學、教材資料輔助教學、掛圖式教學這樣幾個階段。從互動性的角度來說,上述三種教學手段仍舊以教師的演示為主,將其置于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居于從屬地位,通過個人的聽與看,來完成對于教學活動的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其思維的活躍程度、與教師的互動程度以及教學內容的參與程度十分有限,尤其是對于這種操作性極強的實踐性專業而言,并不利于其實際技能的提升。

2. 教學模式固定化,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投入度的提升

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是由教師講解與學生手動實踐兩部分合并而成。其中,教師講授包括對實踐操作理論的講解,對電器設備的圖示講解,通常是數節課之后迎來一個操作或實踐機會,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之間的間隔時期較長。這樣的教學模式設置有兩個特點:一是學生不能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采用實踐的方式鞏固知識學習;二是純理論教學所帶來的乏味性和枯燥性,并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一旦造成其中一個知識環的欠缺,就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導致欠缺的知識越來越多,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 對新媒體資源的接受和應用能力不足,影響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信息化、數字化以及多媒體化的科技進步,讓傳統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教學受到挑戰。當傳統教學模式、方法與手段對新媒體時代預判不足及缺乏認知時,就會出現教學形式與社會發展現狀不對等的情況,即所謂的“教”不對“學”。就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來說,職業教育其一切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展開,歸根到底都是為就業和社會服務。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現狀、無法應對新媒體發展形勢的教育手段和策略,也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最終教學目的的達成。

二、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和創新

1. 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和創新策略

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打造探究式虛擬實驗課堂。通過動畫、視頻、課件等具體可視性手段,將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具體技能,以虛擬實驗的形式逐步呈現,讓學生基于個人的歷史經驗,去思考問題該如何解決、操作該如何實現,并通過模擬實驗逐步驗證心中所想和推論,實現理論分析與操作“實踐”的相互統一,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當中由教師主導演示、推動課堂進程的教學步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其次,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對理論知識縱向或是橫向的整合,讓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立體化的演示,形成知識更為清晰的脈絡,讓知識變得更加形象、豐富與立體。比如,傳統掛圖式教學中平面化演示過程可以由動態視頻或立體展示的方式播放出來,這樣能使空間感和組合感并不是非常靈活的學生,根據這樣一段視頻而產生非常清晰的電氣自動化設備的組合、分解意識,便于其加強對結構的記憶;再如,知識發展脈絡圖可以轉變為立體的樹狀圖、立體裂變分解圖,學生可以輕松地挖掘出知識的重點、線索和對具體操作能夠產生實際意義的部分。

2. 教學中多媒體應用應注意的問題

將多媒體引入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和維修的教學過程中,固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但是這其中也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是為課程服務的,而不是為了娛樂課堂、娛樂學生,出于標新立異的目的而展開的教學必然起不到服務知識、服務教學、服務實踐的目的。二是多媒體不是萬能的教學手段,也不是簡單的播放、點擊鼠標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在完全洞悉教學內容、清晰教學思路的過程中,在某個教學環節引入多媒體,使之產生一擊即中的效果,瞬間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須注意的是,不分場合、不分目的地引入多媒體,只會讓其成為課堂的附庸,難以發揮其真正意義上的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作為一門實踐應用性極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輔助實踐和操作,實現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在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完全實現理論與實踐相同步的情況下,有效引入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充分實現技能與知識的同步。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多媒體服務教學、服務實踐的目的,并非為了娛樂課堂,要注意適度應用。

參考文獻:

篇8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把多媒體教學引入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發展的趨勢和必然,那么我們又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

1. 培養創新勇氣,樹立創新意識 在教學中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向學生介紹英語史料、英美國家文化習俗、英語童話故事等,向學生展示英語的美、趣、妙,幫助學生揭開創新的神秘面紗,體會到創新并不神秘,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勇氣。

在教學中還利用多媒體的閃爍和色塊的作用,結合教材內容,制作CAI課件,在畫面上巧妙設計“Information gap” ――信息溝,啟發、誘導和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積極求異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逐步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

2. 創設創新情境,誘發創新欲望 創新欲望是創新學習的基礎,是創新的最大的動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新舊知識的聯系與交替不時在學生的認識過程中造成沖突。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利用或制造這些矛盾沖突把學生帶進問題情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讓學生沖出重圍。因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創新欲望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前提。

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波好動,興趣易激發、易減退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把教材中單調的文字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相結合的多媒體方式,形象、生動、逼真的展示出來,創設出更具直觀性、感染力和挑戰性的情境。使整個過程圖文并舉、聲情并茂、視聽結合,渲染了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使其主觀上產生對新知識追求的動力。

如,教“Time”一課,利用多媒體的演示,通過看琳瑯滿目的鐘表,圖文并茂、生動形象、豐富多彩、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在短暫的時間里,領悟到學習和掌握時間的重要性。同時設計不同地區在同一時刻的時差顯示的課件,讓學生在學習鞏固時間表達法的同時,了解世界各地的時差,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樂學的狀態,達到誘發創新欲望的目的。

3. 提供創新素材,指導創新實踐 創新離不開實踐。提供創新素材,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是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新活動的素材,把握時機,利用各種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活動,如給故事配音、想象故事結尾、猜謎語、唱歌、游戲活動等。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堂四十分鐘的課,確實很難始終如一、高度集中注意力,尤其在課臨近結束時,特別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課堂效率。因此,在一節課進入尾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幾幅對話場景,讓學生自由對話,然后看動畫,隨著畫面的變換給動畫配音,使他們在輕松活波的氛圍中,進行焦急性練習,培養他們仔細觀察事物、善于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良好習慣,同時實現創新目標,體驗創新樂趣。

4. 評價創新成果,提高創新水平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否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主要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同學的贊賞來體現的。

篇9

1 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優勢

1.1 激發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多媒體計算機能集成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及動畫,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創設教材難以提供的情景,比錄像、投影更為生動、形象、逼真。同時,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對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利用多媒體的動態畫面、多彩的顏色以及逼真的聲音來刺激學生的各種器官,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2 拓寬知識面,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決定。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到學生作業,都由教師事先安排好,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在多媒體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知識水平的練習,使計算機像學習伙伴一樣和自己進行討論交流。同時,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對國外的很多東西不甚了解。為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進教師教學的主動性,教師可以把國外的大量資料存儲在電腦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1.3 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

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在課堂上模擬栩栩如生,豐富多樣的現實生活情景,不僅縮短教學和現實的距離,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交際的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激發起表達的欲望。美國教育家杜威強調:“學習者要有一種經驗的真實情景”,而且只有在這種情景中才能促使學生去思考真實的問題;教學應從學生的經驗和活動出發,使學生在游戲和實踐過程中主動參與活動。學生積極參與這一活動的熱情,說明了真實、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能滿足學生內心真正的需要,能充分挖掘學生的語言潛能,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形成和英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1.4 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鞏固已學語言點

要消化、鞏固已學語言點,做些筆頭練習是必不可少的。以往的做法是,發一兩張練習卷,學生做題,然后教師評講。但學生覺得這樣的英語課枯燥無味,不愛聽,不愛做。如何使學生樂于做一些筆頭練習,而又不感到枯燥無味?筆者從學生喜歡看小人書、圖畫書中受到啟發,明白了學生喜歡圖案,喜歡鮮艷色彩,喜歡有故事情節的故事,于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帶圖案、色彩和人物的練習演示文稿,提高學生做題的興趣。

2 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1 巧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因特網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樣、海量開放的資源,在這里有動聽的英文歌曲、有趣的英語故事、富有挑戰的益智游戲等,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喜歡“新奇”的特點,根據需要引用這些資源,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魯教版Book2 Unit 3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課中,學生學習如何描述一個人的外貌特征??梢砸靡粋€網絡課件來進行輔助教學。課件是用Flash做的一個小游戲:一個小姑娘和一個百寶箱。打開百寶箱后,里面有long hair、curly hair等各式發套,glasses、cap等各種穿戴用品,還有meat、vegetable等多種食品。在教學中,教師給小姑娘戴上發套,問:“What does she look like?”學生回答:“She has long hair/curly hair/straight hair.”當教師多次把meat圖標拖向小姑娘時,小姑娘會變得越來越胖,然后教師問:“What does she look like?”學生回答:“she is heavy.”在Listening環節中,學生可以根據錄音中的對話,拖放不同的物品,“打扮”小姑娘。在“Pair work”中,一名學生“打扮”小姑娘并問同伴:“What does she look like?”同伴回答:“She is...”一個簡單的課件,可以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情境中獲取了知識,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2.2 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拓展英語學習空間,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打破以往學生只能在課堂內聽講的單一局面,網絡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網絡中的各種學習資源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和其他器官的參與。這種網絡環境下的英語學習,能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信心。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在網絡中自主學習:1)利用網絡教程,查缺補漏,實現個性化學習;2)英語在線測試,在游戲中輕松過關;3)免費訂閱英語學習雜志,多種方式看世界;4)收聽英語廣播,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3 利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必須堅持的原則

3.1 開展課程整合是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是目的,不能為整合而整合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切勿為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甚至不惜以犧牲課程目標的實現為代價。請記住一位名叫讓?莫內的法國人在制訂他的國家現代化計劃時說的一句話:“現代化的關鍵是化人,或者說現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p>

要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努力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就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造就一大批具有現代教育思想觀念、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技能的新型教師。

3.2 整合不否定其他教育教學手段,而是要集各種教育教學手段之所長來做好教學工作

計算機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但它并不能取代一切,要認真地去研究和體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勢,要充分認識并根據這個優勢找一個切入點,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同的教學問題適合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解決,把各種教學手段的優勢和長處都發揮和融為一體,是開展課程整合的重要工作。

3.3 與時俱進,加強交流,博采眾長,善于吸收先進的現代技術,充分利用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

交流與借鑒是很重要的,不能關起門來孤芳自賞,否則工作就會受到限制。關鍵是要建設好資源庫,充分利用優秀的資源,發揮教師的優勢,使教師形成具有自己特色風格的教學過程,才能使課程整合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3.4 開展整合實踐,要注重課程整合教學的開放性、非線性和交互性的原則

篇10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數學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0-0161-01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課程的內容、教材等一直在發生著變化,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依舊沒有發生太大的更改,教師仍然主宰著課堂,學生以教師為中心展開學習。這種以教師為中心采取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對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有必要轉變教學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注重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來培養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近年來,多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小學數學也應該積極主動探索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法,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開拓學生思路的目的。

1 利用多媒體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知識學習的起步階段,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各個知識點的銜接以及知識由淺入深的教授規律。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階段,對某些數學常識的抽象分析和理解能力還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畫面、動畫、影片等讓學生具有更為直觀的視覺體驗。例如,教師在講解“有余數的除法”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三個盤子,旁邊再放置六個梨子。教師首先提問:“怎么把六個梨子平均擺到三個盤子里?”對于這樣淺顯的問題,教師隨機抽選一名學生就能夠回答出來。然后,教師再增加一個梨子,共計七個梨子,再讓學生平均分配到三個盤子。顯然,不管怎么分配都會余下一個梨子。這時教師繼續提問,學生哪個是除數?哪個是被除數?為什么不能平均分配了?多出來的一個梨子叫做余數,就是多余的意思。于是,學生能夠很直觀的理解余數就是多出來的那個梨子。

2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倍际钦f興趣的重要性。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會產生積極的學習愿望和學習動力,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樣,按照教育規律,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首先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人格,不應該單純的以一時成績優劣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對不同的年齡段學生,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法,讓他們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繼而激發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比較分數大小”的知識點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個唐僧取經的小故事:唐僧師徒四個人在炎熱的夏天趕路,都感覺十分口渴。于是,師傅讓八戒去找西瓜來解渴。一會后,八戒大汗淋漓的抱著西瓜回來。大師兄悟空說:“我們每人分四分之一西瓜?!卑私鋮s不同意,大喊著說:“大熱的天,我那么辛苦去找西瓜,怎么才給我四分之一,最少要給我五分之一?!蔽蚩振R上切了五分之一西瓜給八戒,八戒吃完后嘀咕道:“怎么感覺我吃的少了呢?”這時教師提問:“八戒到底分得多了,還是少了呢?”學生被這個生動的多媒體故事引起了興趣,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更為透徹了。

3 利用多媒體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對知識的吸收主要采取形象思維的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形象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直觀、透徹。例如,教師在講解“循環小數”時,有的學生可能一時理解不了。根據循環小數的特點,教師可以播放有紅綠燈不停變化的多媒體視頻。學生都從家長那里學習過“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口訣。學生每天放學過馬路時都會看人行橫道那里的交通信號燈的變化,紅燈時自覺等在一旁。有的信號燈還有剩余秒數倒計時,倒計時結束時紅燈滅,黃燈亮,接著綠燈亮學生就可以過馬路了。信號燈“紅”―“黃”―“綠”的循環往復變化。教師再講授循環小數時,就可以借用信號燈的直觀形象,讓學生理解循環小數的變化規律就和紅綠燈的變化一樣。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再對照數學上的知識點,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同時,這種與生活相對照的思維方式也適用于其他數學知識的講解,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把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理念成功應用于數學教學實踐,構建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教學領域同行的先進經驗,以及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的理論綜合起來,融會貫通,以指導教學實踐。

(威寧縣雪山民族小學,貴州 威寧 553111)

參考文獻:

[1]鄧敏.運用多媒體直觀地學習數學――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中高年級階段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