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教育筆記范文
時間:2024-03-08 18:03: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入學教育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新的世紀里,時代賦予他們建設四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歷史使命。然而,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在特定環境成長起來的中學生,情感脆弱,對成功與挫折的容忍力差,已成為影響他們正常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阻礙了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分析中學生成功與挫折心理,加強中學生成功與挫折教育,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力,使他們更有效的學習與生活,更好地適應社會,迎接國際社會激烈的人才競爭與挑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1.1成功教育,是通過老師幫助學生成功,學生嘗試成功,逐步達到自己爭取成功的一種教育方法。它是追求學生潛能發現和發展的教育,是追求學生自我教育,是追求全體學生多方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成功教育應當是一種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的教育,是一種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教育。爭強好勝是中小學生共同的心理特征。教師在實施成功教育中促使學生反復成功可以提高學生的成功動機和動力,學生時期的反復成功可導致就業后事業上的多次成功。前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的話很精彩:“一次成功可以激勵千百倍的努力。”從此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成功教育是成功之母。成功教育的運行機制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幫助學生成功;第二階段:教師創造條件,學生嘗試成功;第三階段:學生自己爭取成功。這三個階段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其核心就是從教育逐步走向自我教育,從他律走向自律。
1.2挫折教育就是采取各種失敗措施,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受失敗的痛苦,從而激發學生戰勝困難,積極拼搏的進取心的一種教教育方法。挫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策略,其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失敗感,從而激發學生進取心。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失敗雖然會使人痛苦,甚至于喪失自信心。但是失敗會激發人的斗志和拼搏精神,增強自信心。學生如果在學習上受到挫折,就會產生戰勝失敗的推動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對其它方面的難題產生主動性、創造性,增強自信心去努力解決難題,從而獲得成功。中學生一旦遭受挫折必然通過情緒、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受挫后的行為反應往往以綜合的形式出現。為了便于分析,我們把它概括為兩大類。一是受到挫折后伴隨著強烈的情緒活動所產生的反應,多為消極性反應,稱之為情緒性反應。二是受挫后在理智控制下所作出的反應,多為積極的反應,稱之為理智性反應。
1.3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有著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因為體育本身決定了人們在從事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各種挫折和失敗去追求成功(更快、更高、更強)。更何況體育的主要形式就是直接了當的競爭和游戲,其能較為感性地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會或感受成功和挫折。但如何把握和調適學生成功和受挫后心理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建設以及科學、合理的實施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卻是一個新的課題,值得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
2、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都是不斷體驗成功與挫折,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在體育教學中,那些體質好,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時,就會較多地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而較少地感受挫折,從而對上體育課產生消極不學的態度。而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運動能力不太強。本來就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更多地感到挫折,而較少地感到成功,也會對上體育課產生消極不學的態度。同時學生也在體驗成功和挫折。學生在體育課中學習有一定難度的動作時,身體要承受一定的負荷,在多次失敗后,很容易失去信心,抓住這個教學環節,教師應給他們講解成功與失敗的辯證關系,用具體的案例來說服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培養其自信心。通過教育使學生樹立良好的精神境界,提高他們與困難做斗爭的決心,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他們克服人生道路上暫時困難的信心。
2.1體育教學中的讓學生體驗成功與挫折
2.1.1創設情景,降低要求,讓學生體驗成功。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景和降低要求等方法,讓學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負荷,體驗成功,來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如教師創設一個在大火中搶救傷員的情景,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把傷員轉移到安全的地帶;又如球類是學生最受喜歡的運動,教師可利用這點,規定學生完成一兩項身體素質的練習,先完成者,優先選擇。但對一些體質較差、自信心不足的學生,要適當降低難度、要求,給他們以成功的體驗,如降低籃球架和排球網的高度使他們體驗投中和扣中的愉。學生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對不同學生要區別對待。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抓住契機進行指導,對于不善于交往、膽怯、怕羞的學生,在體育課上可多安排他們參加跨欄、跳高、單杠等活動,培養勇氣,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對于性格內向,甚至孤僻的學生,則多組織他們參加一些集體性活動,促進他們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與合作,鍛煉交往能力。其實,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的渴望,例如跳高教學中,如果用同一高度要求每個學生完成練習,就可能使一部分較弱的學生遭遇失敗,失去信心。利用分層次教學法進行教學,設置不同的高度,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每當前一練習成功完成,學生就在獲得成功的基礎上產生向新高度沖擊的信心,就能使學生以更大的愿望和意志力去完成下一個練習任務,用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2.1.2分層分組教學,提高要求,讓學生感受挫折。
學生個體有差異,有的學生學習掌握技術較快、有的較慢;有的體質好,有的體質差。因此可以采取分層分組進行教學,其方法有:①按學習能力分組;②按性別分組;③按成績分組;④按體質分組。例如,在投擲教學中,按成績分組,對不同組別提出不同要求(更高的),使學生達不到要求,體驗失敗。現在的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與他人合作,因而,在某種條件下就會產生自信心不強的現象。在體育活動中勝利與挫折、成功與失敗是經常出現的,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遭受挫折和失敗時,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分析失敗原因,利用“降低動作難度———克服心理障礙———完成技術動作”模式,使學生的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得到提高。如單杠教學,教學中把技術動作進行分解,由易到難,加強輔助練習,逐步完成組合動作。
3、指導體驗,激勵進取心,培養學
生健康的心里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3.1指導學生體驗成功和失敗,正確認識
在一次體育課中,我選擇了體育拓展中連環手游戲為教學內容,首先是讓學生感受失敗(15人一組),在游戲中學生怎么也不能成功,學生都快要失去信心的時候(體驗到了挫折),我又降低要求(5人一組),學生很快就成功了,也非常高興,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馬上我又提高要求(15人一組),學生完成就比較困難,但最后通過努力都成功了,課后小結時,讓每個學生談了自己的感受,學生們都體驗到了成功與挫折。同時也受到了教育。成功會使人喜悅,失敗會使人痛苦,當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后,教師應抓住這個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去戰勝失敗,從而獲得成功。例如在跳高教學中每個人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失敗,但通過改進技術和積極練習都能在失敗的高度上獲得成功。又如以上所舉的投擲教學,學生失敗后,指導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有目的地進行教學和練習,使之達到所提出的要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
3.2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成功觀念
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緒、態度等特征暴露特別快。比如跳高,面對一個新的高度,支撐跳躍面對一個新的難度動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顯露。但是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卻面面大觀。成功者的喜悅與得意溢于言表;失敗者的氣餒與沮喪、急躁與沖動、緊張的焦慮、膽怯與自卑等表現各不相同。作為教育者,應迅速抓住學生思想行為充分暴露的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長處與短處,激勵他們勇于戰勝困難,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礙,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意識、認識、情緒,行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促使學生經過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的不斷體驗,增強耐挫能力,保持穩定的情緒、樂觀的心境,這樣,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3.3激勵進取心
在教與學這個雙邊活動中,使學生失敗,并體驗到失敗的痛苦,其目的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不斷的失敗中,尋求成功的途徑,體驗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努力而獲得成功體驗的喜悅感受。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運用各種辦法,設置障礙,使學生失敗,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遭遇失敗后,要正確認識、通過努力去戰勝失敗。從而激勵自己更主動,更投入地去戰勝困難,樹立良好的進取心。
3.4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篇2
關鍵詞:情商教育;高職;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原理
中圖分類號:B8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410(2015)05-0176-03
作者簡介:屈慧潔(1983.5—)女,廣西教育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網絡技術與信息工程研究
一、情商簡介
“情商”最初被定義為“社會智力”———“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際關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動”。1990年,美國心理學家彼得·薩維洛與約翰·梅耶重新解釋了情緒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這個概念,EI是“能理解他人的情緒工作并能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1995年,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此基礎上,認為情商應該包括樂觀、責任心、自我激勵、同理心、社交能力。
二、情商是未來IT職場成功的關鍵
傳統的教育體系中,人們認為教育和科學技術是通向成功的永久性的敲門磚,如今,想要成功,不僅要有聰明才智或者掌握精湛的技術,在這個日趨動蕩不安的就業市場中,我們還需要一種生存技能———情商。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影響你一生的工作情商》一書中,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得出情商會在很多領域造成差異,其中一個領域就是計算機程序設計行業。在這個領域中,最優秀的10%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師的工作效率是其他員工的3.2倍,而那1%的精英的工作效率更是讓人驚嘆———他們是一般員工的12.72倍。造就業績杰出的員工因素不僅是計算機技能,還有情緒智力。施樂公司在硅谷的研發團隊主管西里·布朗也指出,“他們在招聘時,從來沒用大學成績評估過任何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兩種能力是敏捷的洞悉事理的能力和追求成功的驅動力,需要的是大膽又腳踏實地的人。”歐洲著名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公司聯盟在“未來技能為了世界的明天”的報告中指出,企業的人才標準是:具備數學和計算機知識;具有創造力;對技術的熱情;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三、我國情商教育融入高職計算機教學的必要性
我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所以在傳統的高職教育體系中,我們只是不斷地傳授學生以專業技能,認為只要具備專業技能就能找到工作,完成工作,但并沒有教會學生怎么去工作。通過對我院高職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追蹤調查,我們發現,40%高職生就業者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與同事通力合作,頻繁跳槽;80%的高職生在就業后停止學習,工作能力無法提高;只有10%的人能夠在工作習慣方面做到自我培養。究其原因,事業的成功需要各種才能,一開始我們以智力、專業技能為起點,但是學生更需要情緒智力(情商)保證其他能力的充分發揮。因此,國外各高校紛紛發起一個新運動———加強情感能力的培養,讓即將走出校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都具有較高的情商。2006年,西北密蘇里州立大學的計算機課程評價體系明確規定所有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以下技能:扎實的技術知識;良好的溝通和團隊合作;靈活的處理各種問題;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2012年,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的Kybele研究小組已經將情商教育融入到計算機專業教學當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我國針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甚少,筆者以“情感教育+計算機+高職”為主題詞,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只找到了7篇文章。因此,將情商教育融入到我國高職計算機教學當中是十分必要的。
四、情商教育融入高職計算機教學實例———《數據庫原理》教學
為了訓練計算機工程師所必備的情感智力,我們擬在大二上學期《數據庫原理》教學中引入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測試,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通過競賽的方式期評成績=CP+EM×(100-CP)/1000其中,CP表示個人從平時競賽當中獲得的積分值,這些積分的范圍是0-50;EM表示學生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
五、結語
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更重在挖掘學生的情緒智力,培養他們演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同時,表1的實驗總表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科學化、規范化。作為向社會直接輸送人才的高等學校,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學生情商的發展,應當將情商教育置于學校的課程體系之中,建立并完善促進大學生情商提升的教學管理制度,使情商培養貫穿在學校教育的始終。
參考文獻:
篇3
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教學活動中,筆者有幸聆聽了六位老師同臺教學新標準英語(外研社版,一年級起點)第三冊Happy New Year。本節課上有一個新授詞組have firecrackers是詞匯教學難點,單詞firecracker不僅拼寫有些難度,而且讀音困難也顯而易見。筆者發現,六位老師教學這個難點詞匯的方法各不相同,運用了不同的教學切入點設計。筆者將這六種設計分成三組,進行優劣分析,從而選擇最優切入點進行其他課堂實踐,得到一些心得,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一、將有效分解知識點作為教學切入點
[案例1]
教師以一幅過年場景的圖片導入,學生對Chinese New Year習俗非常熟悉,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接著教師以“What can we do at Chinese New Year?”這個問題來引出have firecrackers的學習。學生用下列對話進行操練:
A: What can we do atChinese New Year?
B: We have firecrackers at Chinese New Year.
[案例2]
教師播放聲音文件,問學生What can you hear?學生都能聽出是鞭炮聲,并回答是“噼啪”聲。
T: Good listeners! “Crack!”…
S: Crack…
T: Crack加“er”就是cracker, crack--cracker!
S: crack--cracker!
T: fire(火的圖片)plus cracker means firecracker.(出示鞭炮圖片)
S:Firecrackers…
接著,老師以猜測的口氣說出過年期間學生們喜愛的游戲應該就是have firecrackers,并出示孩子放鞭炮的場景并領讀,最后老師以分解單詞的方式進行開火車讀和單詞組合活動。
[分析]
案例1中,教師運用的是比較常規的詞匯教學切入點,設計這種切入點的目的是讓學生看圖理解詞義并進行教學。學生在跟讀新單詞的過程中顯得非常被動,很多學生由于看到長單詞心里害怕而不愿開口,導致很多同學的讀音不準。同時,在操練的過程中也未將難點落實到位,以簡單的對話形式進行操練缺乏趣味性和突破性。
而案例2中,教師從分解這個詞匯入手切入課堂,將have firecrackers分解成一些小知識點。從crack到cracker,再過渡到firecracker,最后教授have firecrackers,讓學生對所學詞匯的層次一目了然,學生興趣濃厚,教學效果明顯。
[應用]
經過上述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案例2的教師是將有效分解知識點作為教學切入點的,這使學生更易于接受,更牢固地記憶。經過分解知識點后,原來我們感到難以理解的、陌生的知識點以一個新的形式出現,原來不易理解的難點隨之迎刃而解,新知識更容易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這種有效的教學切入方式也可以用在其他類似的復雜或困難的知識點教學中。如:在詞組catch grasshoppers中,hop有跳躍的意思,hopper是跳躍者或跳蟲的意思,加上grass(草地)就是grasshopper了。所以我們同樣可以將分解知識點作為grasshopper的教學切入點,從hop到hopper,再到grasshopper, 最后教授catch grasshoppers。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catch grasshoppers的意思,還學會了grass、hop、hopper的意思。
二、將啟發學生肢體語言表達作為教學切入點
[案例3]
教師播放一段慶祝新年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們找出片中的孩子們正在做什么?學生們說出了watch TV和sing and dance后,就不會用英語說出放鞭炮這一詞組。接著教師用了聽三次試著說的方式來教授新知識,學生在老師的領讀下重復have firecrackers的讀音,之后教師采用小組操練chant的方式鞏固新知:
Firecrackers, firecrackers, have firecrackers.
Firecrackers, firecrackers, we have firecrackers.
[案例4]
教師通過幾個有趣的游戲導入課堂,接著導入今天所要學習的游戲Have firecrackers。
T: And we also play this wonderful game.(一手捂耳朵,作害怕的表情,一手做去點燃鞭炮的動作)What is it?
S:放鞭炮。
T:Wonderful!Have firecrackers!
S:Have firecrackers.(學生都主動邊做動作邊跟著老師說)
接著老師出示一個鞭炮模型和火柴,問哪個同學愿意來準確地示范,并提示動作和讀音都要準確。
[分析]
案例3中,教師運用的是“聽一聽,說一說”的教學切入點方式,這也是我們小學課堂中常見的一種詞匯教學方式,但由于firecracker這個單詞在發音上是難點,所以聽的方式不是最好的,當學生聽了幾遍而難以學會時,就會產生厭倦心理,從而影響學習新詞匯的積極性。案例4中,教師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授發音有困難的單詞firecrackers時輔以肢體語言,引發了學生模仿的欲望,消除了學生的畏難心理,激勵他們將難讀單詞說出來。在這里,肢體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創設了生動形象的情景,讓學生將語言和表情、動作、手勢等聯系起來,使詞匯信息在大腦中以動作情景的形式留下痕跡,方便引起學生對詞匯信息的聯想和回憶。
[應用]
通過對比分析,案例4的切入點設計要明顯優于案例3。案例4以肢體語言作為化解難點詞匯have firecrackers的教學切入點,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肢體語言進行對話和交流,可以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如5B Unit2 A telephone call中toothache、headache、backache、earache和stomach ache等詞匯,在新授時讀音上有一定的難度,學生怯于讀和拼。這些詞在教學過程中都可以輔以肢體語言來加以操練,可以達到趣味教學的目的。課堂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樂于模仿而專心跟讀和拼寫,可見這是一個優化詞匯教學的很好的切入點設計。
三、將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作為教學切入點
[案例5]
教師用實物來呈現新單詞“firecracker”,并用開火車的方式進行新授領讀。然后領讀詞組have firecrackers,接著以師問生答的方式進行個別操練。
T: What do you do at Chinese New Year?
S: I have firecrackers.(師將一些小鞭炮玩具送給學生)
隨后,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小組操練。
[案例6]
教師在教授難點詞“firecracker”時,同樣用實物來呈現。呈現新詞匯后,讓學生手拿著實物來說出新單詞,然后加上人物和地點來操練have firecrackers。
T: I have firecrackers with my friends. How about you?
S: I have firecrackers with my father.
T: Great! And I have firecrackers near the river. What about you?
S: I have firecrackers near my house.
[分析]
案例3中,教師以實物作為教學切入點,并始終將實物貫穿于整個操練活動中,以非常單一的一問一答來操練難點單詞。雖然是對話,但因為問題是一樣的,所以學生無需思考就說出“I have firecrackers”,難點詞匯未有效化解,學生的語言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發展。案例4中,教師對難點詞組have firecrackers的學習不僅僅是停留在獨立發音、意會和表演上,而是將它融入不同情境(加入人物或地點)的句子中,讓學生得到了大量語言輸出形式的操練。學生在多變的語言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將難轉化為易,真正發展了語言運用能力。
[應用]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的對比可以發現,案例5從新詞匯的呈現到操練基本處于一種機械的狀態,問題的思維含量低,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而案例6的教學切入點以發展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難點詞匯的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將新授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用完整的句子說出來,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素養。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教學切入點,是化解詞匯教學難點的捷徑。在5B Unit4 An English friend中,usually是新授課上的難點詞匯,筆者從語言運用能力這個切入點作以下嘗試:
教師通過真實的語境呈現新單詞后,呈現以下表格:
篇4
關鍵詞: 研究生英語教學 英美概況 英語迷信 迷信禁忌
一、引言
在非英語專業本科和研究生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常常以選修課的形式為學生開設英美概況課程,以擴大學生視野,拓寬學生英語國家文化的相關專業知識面,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和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同時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篇章的理解能力,對于學生理解英語對話、閱讀文獻和翻譯都有很大的幫助。禁忌迷信一般認為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東西,在大學課堂上一般不會有專門的介紹,但實際上迷信禁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很有必要將其納入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化交流能力,使學生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得心應手,增進友誼,聯絡感情,避免觸其禁忌而引起不快。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大學中的英美概況課程,其次從兩個方面論述迷信禁忌教學的重要性。
二、英美概況教學對迷信禁忌內容的教學提出了要求
目前在大學英美概況教學中普遍使用的課本,一般按照地理、歷史、文化(節日、宗教、價值觀等)、政治、經濟、教育、主要城市介紹等模塊進行編寫,內容繁多,尤其是以英語編寫的課本,涉及大量陌生詞匯,給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障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般只選擇最重要的內容和最簡潔的介紹作為閱讀對象,輔以音像教材,以便學生在很少的課時里最大限度地理解英美文化。
在英美概況教學過程中,政治、經濟、地理等模塊的內容,因為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詞匯量,因而教學過程比較艱難。學生一般對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節日、宗教和主要城市感興趣,尤其是節日和宗教,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將節日、宗教、價值觀等內容加以整合,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比較,還可以此為契機,增強學生的參與性,要求學生進行某一內容的報告和介紹,將一門原本艱難枯燥的課程上得有聲有色。
無論是節日、宗教還是價值觀,都與迷信有一定的關聯,因此在英美概況教學中將滲入生活點滴的迷信禁忌加進去,除了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外,還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因觸犯禁忌而引起不快,當然也可以借助迷信禁忌改善雙方關系。
三、介紹迷信禁忌的益處
一個民族的傳統習俗包括一些迷信禁忌,將各個成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迷信禁忌具有身份認同的作用。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來說,迷信禁忌是了解一個民族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商貿甚至政治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在英美概況教學中加入迷信禁忌的內容,并不是為了宣揚迷信,而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一般說來,迷信禁忌的介紹主要是最流行、對人們生活影響最大,也最有可能引起跨文化交際錯誤的內容,如:數字13、星期五會帶來壞運氣;看見黑貓從眼前走過人會倒霉;不能在演員上臺前說“祝演出成功”,而要說“祝你斷一條腿”;用火柴給人連續點煙時,點到第三人必須吹滅該火柴拿一根新的火柴;打噴嚏要捂住嘴,旁觀者要說“上帝保佑你”;把帽子放在床上會帶來壞運氣;鞋子放在桌子上預示著死亡;不能送人孔雀羽毛;兔子腳爪會帶來好運氣;從梯子下面走過會帶來壞運氣;鹽撒了會帶來壞運氣;搬家不能將原來用過的舊掃帚帶到新家……
由于最流行的迷信禁忌早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安排、社會交往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如在給英美人士送禮物時,選擇橡果、兔爪式的鑰匙鏈自然會讓對方感到溫暖;而如果按照中國人的喜好,將孔雀羽毛送給對方則必將引起不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介紹禁忌迷信,創設情境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美概況本是為英語專業本科生安排的課程,在為非英語專業本科、研究生進行英美概況的授課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政治、經濟、價值觀等方面的知識,總的來說比較枯燥,而迷信因其可笑而又實實在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更能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從學生普遍了解的英美迷信入手,設計一些情景問題由學生回答。如下列問題:
為什么一些大廈里沒有第13層,而是直接從12層到14層?英美人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從7個小矮人(seven dwarves)、七重天(seven heavens)中找答案)?中國人有沒有這方面的禁忌?為什么?你身邊的朋友打噴嚏了,你應當說什么?為什么要這么說?鹽與salary有關系嗎?關于鹽的迷信與習俗你了解多少?……
這類問題一般來說學生都能說出一點,但又不能完整解釋,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補充,并趁機提出有關中西對比的問題,還可以講解一些與迷信禁忌有關的諺語和短語。根據教學經驗,我發現學生對于這一部分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表現得很積極,課下提交報告時也很及時。
另外,在講解價值觀時也可以與迷信禁忌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此部分內容的趣味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講解英美人對于健康、節儉、誠實、自律的崇尚時,可以先提出這樣的問題:Why people say “stepping on a crack,break your mother’s back”? (For health)Why people believe spilling salt would bring bad luck? (Salt too expensive and rare) Why people would knock the wood after talking big? (Honesty) Why people say “Laugh at seven and you’ll cry before eleven”?(disciplined)
在對這些迷信進行講解之后,再進行價值觀的講解,學生就不再感到枯燥。
(二)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在學習英美概況時,對于地理、歷史、經濟等方面的學習參與程度一般不高,主要靠教師講解,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迷信禁忌等方面的內容因為比較有趣,一般學生的參與性較高,可以為教師提供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筆者在講授英美概況時,常常會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與某個迷信禁忌有關的內容,課上要求其在同學面前進行講解說明。從實際情況來看,研究生的參與性大大超過本科生,做報告時表現得更加自如,甚至有人做出了精美的PPT對同學大講特講。另外,由于迷信禁忌存在的歷史悠久,產生了一些與迷信有關的諺語①,筆者常常要求學生課下進行翻譯,并揣摩該諺語產生的原因和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是心理安慰作用還是勸誡作用。
以下是筆者曾要求學生翻譯的迷信諺語,告之既然是諺語,在翻譯成漢語時要盡量保持其諺語特性,既要意思完整,又要合轍押韻(括號內為作者所譯):Step on a crack,break your mother’s back.(腳踩裂縫,老娘背痛。)Right eye twitches new birth approaches;left eye twitches old Death approaches.(右眼皮跳娃娃到,左眼皮跳老鬼鬧。)If you want to live and thrive,let the spider run alive.(蜘蛛放走,全家都有。)See a pin and pick it up,a11 the day you’ll have good luck;see a pin and let it lay,bad luck you’ll have all the day.(撿起一根針,一天好運跟;不撿一根針,厄運纏住身。)學生在翻譯這些諺語時,興趣很高,在課堂上討論得十分熱烈,我將翻譯展示給學生看時,學生時時發出笑聲,稱這樣的練習實在是太有趣,師生皆大歡喜。
(三)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英美概況》課程時,由于自身英語水平和課時限制,往往需要教師更多地進行引導,才能將所學內容與跨文化交際聯系起來。迷信禁忌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因此以處處可見的迷信禁忌為契機,引導學生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可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如在講述英美國家風土人情中的禮物贈送時,可先問中國人有什么禁忌,再講解西方人有什么禁忌,一般學生對于中國的禁忌略知一二,可用英語流利表達出來,而對于西方的送禮禁忌,則大多停留在“黑色”、“13”和“星期五”上,其他一般不了解。教師可抓住機會講解英美人送禮的迷信禁忌,如他們喜歡送人兔爪、橡實、馬蹄鐵式的小禮品,預示著好運、富足和多子;英國人不喜歡紅白相間的花,也不喜歡白色的百合花,認為此類花會帶來壞運氣,預示著死亡。原因可以引導學生逐步猜測,也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樣學生在將來的人際交往中,可以投其所好,也可以避免因觸犯禁忌而發生不快。
四、結語
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開設的英美概況課程雖然是一門選修課,功利性不那么強,但是如果授課方法得當,并適當增加英美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迷信禁忌方面的內容,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對于學生未來的對外交往有很大的好處,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將迷信禁忌作為英美概況內容的一個有機組成,往往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注釋:
①見筆者發表于《考試周刊》2011年第37期的“英語迷信諺語的分類及作用”一文.
參考文獻:
[1]Clifton Johnson,What they Say in New England: A Book of Signs,Sayings,and superstitions,London,Dodo Press,2009.
[2]T.Sharper Knowlson,The Origins of Popular Superstitions and Customs,London,Dodo Press,2008.
[3]曼瑟主編.英語諺語典故詞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篇5
關鍵詞:公共基礎課;隨堂考;無紙化;開卷考試
金肯職業技術學院是于2000年6月,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省屬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以機械與汽車工程、土木建筑為主打品牌的院校。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編制中,把課程結構設置為四類課程和綜合實訓,其中四類即公共基礎教育課程、共享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分類核心課程、高層專業互選課程。素質教育課程分為通識課程和公選課。通識課程在我校即使公共基礎課其包含了《思想道德休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體育》、《軍事理論》、《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職業規劃與拓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試主要有兩種目的:一是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檢驗考試者是否已經具備獲得某種資格的基本能力。從這兩種目的看,考試可以分為效果考試和資格考試。從正常的公共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來說我們采取的是效果考試,又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衡量教師與學生的評價體系之一。學生在學業是否達到或多大程度上達到預期教學目標,也有促進作用,即幫助學生發現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以便努力改進學習。以及老師調整教學方案的一種手段。
傳統的考試大多采用筆試、閉卷的形式,重視知識的記憶,忽視知識的應用和能力的培養。考試的內容基本上是教科書和筆記上的簡單重復,學生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能較容易地通過考試。這種做法造成的結果有二,一是出現“高分低能”,二是相當部分學生放松學習,考前采取突擊復習以應付考試。以前,大學里較常見的現象是“上課抄筆記,下課補筆記,考前背筆記”,目前這種情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上課的學生,上課記筆記的已越來越少,甚至到課率都不是100%。那么在臨近考試前,學校各復印點擠滿了復印筆記的學生。這種情況出現在公共基礎課上特為明顯,學生覺得沒有在這些課程上下多大功夫,但是又必須得通過考核。
因此推進公共基礎課考核是有必要的,不以一次考試和一種考核方法評定學生成績,從終結性評價轉向注重過程和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發展的形成性評價。一是教學過程中滲透能力考核。在科目考試的成績計算上,采取平時占40%、期終占60%(理論與實踐)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績計算,采取平時占60%、期終占40%(含面試、實驗等)的方法。實行平時考查與集中考核相結合,學習理論與現實表現相結合,綜合考核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表現,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際運用能力;二是實行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相結合,堅持“強化應用”的命題原則,著重考核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水平。
其實分數不是最終的追求,我們希望學生能提高綜合素質如強化職業道德、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這是宗旨。在金肯學院創辦以來,公共基礎課程一直延續著補考、期中、期末,補考這幾個考試方式。最終都是以紙質形式考核。然而在近幾年來,教務處和基礎教研室都在思考著考核方法,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嘗試,如隨堂考:是效果考試的一個典型形式。消除學生對考試的焦慮緊張感,也對課上講解的內容進行了強化性的練習。在2014年10月底的期中考試《高等數學》就采用了此形式。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公式等有個加強型的記憶,大大降低了期末時學生的不及格率;于2015年《大學英語》也嘗試著采用了此形式。大學英語還在嘗試著其他的考試方式
無紙化考試:《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考試采用了無紙化考試,效果很理想。無論從學生的反饋還是任課教師還是學院的組織方都受到了好評。依教育部要求,江蘇省從2012年下半年起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中試行無紙化考試。我院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也在積極的同國家的政策同步中,計算機的無紙化考試也是一種嘗試與跟進。
開卷考試:《軍事理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休養與法律基礎》《就業指導》這些課程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大的社會環境以及基于學生基本素質培養的學科整合課程。提高修養對知識的掌握、理智的形成,對一個人的素質乃至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素質、對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學生提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
考試改革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應看到由此帶來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方面,操作趨于繁雜,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推廣施行會有一些困難。另一方面,由于考試方式的多樣性和時間的不確定性,會增加教師的隨意性和考試的不規范性等等。這些問題能否順利地解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考試改革的進程,進而對教學的整體改革產生影響。
我們的目的是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應用型人才。民辦高職院校已成為試點注冊入學的主戰場。注冊入學這一新舉措推進了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給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在“注冊入學”的背景下,如何將這些文化底子較差的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企業要求的人才難度比以前更大。因此,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力地推進注冊入學背景下民辦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它不僅對我院,而且對整個民辦高職教育公共基礎課的改革與建設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具有較為廣泛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余向平:高職教育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職業技術教育;2006年13期
篇6
商家搶食“開學經濟”大蛋糕
“開學經濟”儼然成了目前數碼市場的熱點,記者走訪了我市一些數碼賣場,發現商家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大打促銷戰,手提電腦、數碼相機、智能手機……鋪天蓋地的宣傳促銷廣告滿天飛。“大學新生買手機可以優惠,同時還有贈品相送”,記者在一家數碼城調查時,一位促銷人員告訴記者,據了解,他們店里的很多數碼產品針對大學生都推出了一系列優惠,目的就是能夠搶占“開學經濟”這一大蛋糕。
在一家數碼產品專柜,記者對銷售人員說要給自己剛剛考上大學的表妹買點東西,銷售人員馬上向記者推薦了蘋果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同時他提醒記者,要買就買最新潮、最高檔的,現在的大學新生買東西都非常追逐潮流,在他們店里,有不少十七八的孩子為了備好“開學行頭”,一下子就將“蘋果三件套”全買了下來。
萬元購“裝備”不鮮見
“一部iphone4s4000多元,一個數碼相機2000多元,一個筆記本電腦5000元,光這些數碼裝備,女兒就花了我一萬多塊。”市民趙恒偉向記者算了一下女兒的開學經濟賬,加上女兒的學費、生活費等等,雜七雜八算下來,女兒這個大學還沒正式上,他就要花上3萬多元,這對一個工薪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趙先生的女兒小倩卻認為,這都是最基本的“配置”。記者的一位鄰居也是即將入學的大學新生,因嫌自己用的手機不夠潮流,也正說服家長給她換個智能機。“身邊的朋友都為了開學換上了好手機,我還用著這個土老帽手機,會覺得很丟臉。”她對記者說。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很多即將開學的大學新生的開學“裝備”都是親戚以禮物形式送的,“舅舅送我一部手機、姑姑送我一臺電腦,姨媽替我把駕校的學費交了……”一位大學新生如數家珍。但這些在家長看來都是禮尚往來,并不能為自己省多少錢,“兄弟姐妹家家都有孩子,送來的早晚都得還過去。”一位家長如是說。
教育人士:應理性看待開學消費
針對大學新生花費不菲為自己購置開學“裝備”的行為,在我市一中學工作的王斌老師認為,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映了市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但無論經濟條件如何提高,開學裝備的花銷也不應該超出家庭經濟的承受能力。“學生應該發揚節約的精神,量力而行。不要在物質上追求高人一等,而是要把心思多放在學習和其他能夠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事情上來。”王斌說,“家長也不要出于犒勞孩子的心理,一味滿足孩子所提出的要求,而是要做好引導、教育工作。除了為孩子上大學做好物質準備,還要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和長遠規劃,以充沛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大學生活。”鏈接
九成新生開學花銷超萬元
在15名新生中:入學開銷在10000元以下的有1名,10000元~20000元的有10名,20000元~30000元的有3名,還有1人的開銷超過3萬元。
總開銷(包括學費、生活費、路費等)最低的為9000元,是趙縣的小張同學,他就讀學校的住宿費為800元;加上學費和書本費6000多元,還有幾百元的生活用品,總開銷差不多在9000元左右。
而總開銷最高的是省城的小任同學,他的費用為32000元。除了近20000元的學費和住宿費,還買了6000元的筆記本電腦、4000多元的手機,還有2000元左右的衣服。
手機一人一部,電腦要花四五千
在被調查的新生中,共有10個人買了新電腦;2人打算把家里的舊筆記本電腦帶去學校;2人沒有購買筆記本;另外,還有1人計劃下一年購買。而購買手機的新生,則達到了100%,一人一部手機,價位從1000元到三四千元不等。新生購買的新電腦價位一般在四五千元。
一位女生告訴記者,現在手機都用智能機,上網等各種功能都比較齊全,所以買了一部1900元的手機,她認為這個價位并不算太高,在同學中屬于中等。而對于筆記本電腦,男生的鐘情度更高,高配置成為首選。
城市孩子比農村孩子花費高
篇7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極積參加每次的政治學習,并認真學習和做好記錄。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經常翻閱學習有關師德的文章,如“教師十不準”“教師道德規范”等,不斷加深自我修養,做一個學生喜愛的好老師。做為一名黨員更要做在前想在前,處處都要起模范帶頭作用 .
二、要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并認真做好業務筆記。除了學校統一規定的2周一次的業務學習,還要自主學習,選擇一些適合于自己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按學校要求至少要寫4000字的業務筆記,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我。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如《魏書生的管理班級》,及時作好筆記,寫出自己的心得,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多看權威性的教育類期刊雜志,如:《語文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小學教育》等。要經常上網學習,觀看好的課例,了解更多著名教育專家、行家的觀點,了解當前的教改動態,這些對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
四、堅持繼續教育學習,繼續在這一年中參加網絡遠程教育培訓。做好網絡學習筆記,積極進行發貼與交流,向同行們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與水平。本學期要完成96學時的課程,還要多寫反思與心得。
五、上學期鋼筆字雖已達標過關,但還要抽時間多練粉筆字,練就過硬的基本功,做學生的表率。同時還要多研究如何讓自己班學生也練就一手好字。
六、多聽課,多學習,充分利用好研討課機會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深入教材,研究教法學法。上好本學期的研討課,要上出自己的風格,自己的特點。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在研討課期間要多聽課,多學習,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教學方面的不足,要充分利用好“研討課”這個大舞臺,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己。
七、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及教研活動,在活動中積極發言,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利用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組內學習,切實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繼續深入學習“新課改”思想理念,并努力將新課改的思想理念貫穿在整個教學中,提高教學水平。
八、積極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掌握新方式,運用新理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篇8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好《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精神,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準繩,以更新師德觀念、規范師德行為、提升師德水平為重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優爭先為統領,以“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師德建設,提高師德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與現代化教育相適應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繼續深入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在教職工中繼續開展以“塑黨性,鑄師魂,創造人民滿意學校”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創新,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水平,促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要求:
以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中心,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核心,以規范教師從業行為為重點,弘揚高尚師德,強化師德教育,力行師德規范,著力解決師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全力打造理念先進,素質一流的教師團隊。
三、活動內容及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師德建設觀念。
1、學校把師德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會議,統一思想認識,增強抓好師德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活動效率。
2、做到師德教育經常化、制度化。集中學習與平時學習相結合,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每學期保證安排集中學習不少于八次主要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
3、注重師德建設工作的分層管理,抓兩頭帶中間,確保學校師德建設工作健康穩步發展。對于工作熱情高,愛崗敬業、愛校勝家、愛生如子的教師要適時給予表揚鼓勵;對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經驗的教師,經常過問、指導、提醒,使他們迅速成長起來。
4、注重師德建設工作的過程性管理。
(二)加強學習,提高職業道德素養。
1、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教職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刻領會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于科學發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實質和根本要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著力形成科學發展的共識,共謀學校的發展。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文件。
2、認真組織學習2008年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全面準確理解《規范》的基本內容。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和文件;同時還學習我區法規科規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學習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學習內容,每學期每位教師要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
3、引導全體教師強化終身學習意識,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教師除掌握好專業知識外,還要積極參加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上和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4、認真開展“讀教育名篇,學習先進理念”活動。以校為單位,于3月20日之前報所選擇書目,交總校備查,教師必有所學筆記。
5、結合支部創先爭優活動,在教師中認真開展好“崗位爭先”活動,強化師德教育培養,要樹立師德典型,大力宣傳校內先進,通過身邊的人和事,教育感動和影響身邊的人,大力弘揚正氣,讓師德優秀的教師揚眉吐氣,是全體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大力培養我校重師德和強師德的濃厚氛圍。評選2011年教師區先進,評選校區優秀黨員。召開師德總結表彰大會。
6、召開輝煌90年黨的輝煌歷程教師演講會。
7、開展問卷調查,根據教師的工作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寫出學生的反饋意見。
8、針對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主要通過家長開放日要求家長對教師進行評價。寫好反饋意見。
四、學習紀律
1、實行校長負責制。
2、考核小組公正、公開、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導處認真做好師德檔案建設工作。
4、教師按要求準時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活動,撰寫不少于3000字的學習筆記。
5、認真學習我校師德師風建設制度,自覺遵守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五、師德師風建設活動考核小組名單
六,時間安排:
3月召開師德總結表彰大會。
3月19日教學開放日
學習人大報告
4月;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
5月;學習法規科規定的法律條文。
6月:召開建黨90周年演講會。
7月:評選區優秀教師及優秀黨員。
9月:9月19日教師評價。教學公開日。
10月:學習18大文件。
11月:
1,問卷調查。及對問卷的總結。
篇9
關鍵詞:閱讀 歷史思維 培養 學習能力 提升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27
閱讀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學好各門課程的基礎,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來說也不例外。歷史思維的培養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教師能夠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對學生進行啟發指導,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可見,歷史思維的培養是以閱讀為基礎的。歷史課程學習所需要的各項能力:分析、歸納、對比、總結等,也都是通過閱讀培養起來的。本文中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研究,從歷史思維的培養和歷史學習能力提升兩個方面來探究閱讀對歷史學習的作用。
一、閱讀對歷史思維培養的作用
歷史思維是指學習和研究歷史的思維。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因分數所占的比例較少,歷史學科一直以來受到學生的輕視。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教師應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從而讓他們花較少的時間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
開學初期,我們通過問卷、談話等兩種方式對新生進行了閱讀調查,發現如下情況:68%的新生沒有自覺閱讀的習慣,同時我們查看了這些學生升學時的歷史成績,大多分數不太理想,并對這部分學生中升學時歷史成績好的學生進行了相關歷史問題的提問,然而答案不甚理想,通過交談我們發現這些學生只是在考前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考試過后腦子里根本沒有歷史知識。這些學生的歷史思維可以說根本沒有形成,他們不知道歷史應該怎么學、學什么。其余32%的新生有自覺閱讀的習慣,同時查看了他們升學時的歷史成績要遠遠高于沒有自覺閱讀習慣的同學,并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抽查談話,發現他們對歷史知識有著自己的學習思維,能夠前后聯系,很好地分析出前因后果。這些學生的歷史思維已經形成,并能夠快速大量地閱讀完我們的測試資料。由此可見,閱讀是歷史思維培養的基礎。
接下來,我們對沒有自覺閱讀習慣的學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1.我們讓這部分學生進行歷史課本的閱讀,他們讀完指定的內容花費時間較長,并且抓不住課文的重點要點,不懂得怎樣去做好自己的讀書筆記。其中89%的學生看完一節課的歷史課文需要20分鐘左右,看后記在腦子里的內容寥寥無幾,97%的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沒有動過筆做過筆記。
2.在這些學生中87%的學生感到歷史課本的內容太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記憶起來太難,容易混淆凌亂。70%的學生在閱讀歷史課本時,根本沒有去注意其中的圖表等原始材料。95%的學生不理解課本中的史料,無法根據已有的史料來進行回答問題。
3.在問及到考前復試一事,83%的學生考前以背誦教師劃出來的重點來突擊,考后幾乎全部忘掉。
以上這些問題的產生是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差,使其沒有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在閱讀過程中無法把握歷史材料,更不能對其進行很好的分析研究。要想讓這部分學生學好歷史,我們必須要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加強他們的閱讀能力,從而培養其歷史思維,讓他們對歷史感興趣,知道歷史應該如何去學、學些什么。我們要重視閱讀對歷史思維培養的基礎作用,并逐步改善歷史學習現狀。
二、閱讀對歷史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用
鑒于上面的調查分析,我們歷史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應加以重視,并采取了可行性的措施:對學生加強閱讀指導;讓學生帶著閱讀目標去看歷史課本;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利用課本原始材料,通過對材料解析題、問答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經過一個學期的閱讀訓練加強,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經過歷史教師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和強化訓練,學生拿到歷史材料后知道如何開展有目的的閱讀,能夠很好地從整體上去把握歷史知識結構,很快地找出問題答案所在的段落及關鍵詞句,對于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有了清晰的認識等等。有目標的閱讀有利于學生及時準確地抓住歷史資料的中心、重點,對提高學習效果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經歷過閱讀訓練之后,學生的閱讀速度大大提高,對歷史知識的需求也不斷擴大,他們主動地將歷史學習范圍由課內轉向課外,歷史課本上的知識內容由于篇幅限制是有限的,對于更深更廣的歷史問題不能夠詳細地敘述,這時候學生主動去閱讀與其相關的課外書籍,增進了學生對歷史課本的理解,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也大大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為了證實閱讀訓練結果的正確性,我們又對這批學生進行了摸底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1.79%的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能夠自主安排歷史課程的預習、復習。在預習過程中記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課堂上找出答案;在復習時記下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找教師或同學幫忙解決。在預習和復習的過程中,他們都能很好地抓住重點、難點,且速度較之前也大大提高了。80%的學生都能在8-10分鐘內完成一節課內容的預習和復習。
2.從學生的筆記來看,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是單純地抄教師的板書,而是有針對性、選擇性地記錄筆記。筆記條理更加清晰可見,通過他們的筆記就能串出一節課的基本內容,線索理得很清楚。他們懂得了由大到小、整體把握知識,知識形成體系易記不易忘。
3.57%的學生開始注重課本上原始史料的作用及課后材料題的思考。他們懂得如何從材料中找出答案、如何結合課本來回答問題。
歷史思維和歷史學習能力是我們歷史教師教學的根本,閱讀對歷史思維的培養和歷史學習能力提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歷史教師要將閱讀的重任一直發展下去,幫助學生不斷成長,獲得更多有益的歷史知識,幫助學生培養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篇10
在我國,悠久深厚的中華文化是德育教育的優秀范本,那么在大洋的彼岸,自由民主的美國又是如何開展德育教育的呢?
Leo在美國的三個學校上過學。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學校都很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雖然他們沒有專門開設德育課,但是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品格,尤其是小學生們。
美國學校的德育教育目標明確而樸實:要把孩子們從小培養成好人。在他們眼里,今后合格的公民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品德和習慣,這是最基本的。品德教育在這美國通常被稱作“價值觀教育”。在這里各個州,甚至不同的學區都有制定學生價值觀標準。Leo現在的這所學校,還專門設計了一棵“Character Tree”配合著教育孩子們做善良正直的人。
Beginning with our youngest students, we teach the values of our Character Tree. Our community wants to live its values and to grow in our practice of them. Honor, Compassion, Dedication, Respect, Responsibility, and Spirit are the heights to which we encourage and aspire. Our efforts are supported and enlarged by finding and strengthening Courage─ to seek, say, and do right by one another. This symbol reminds us to grow big and strong in character.
也就是說,小朋友剛入學,就開始進行德育教育,重點要培養以下幾樣優秀品德:有榮譽感,富有同情心,樂于奉獻,互相尊重,有責任感,積極向上。這一切優秀品德要基于不斷培養孩子們的勇氣!
這棵價值樹在小學部無處不在,時刻提醒孩子們什么是大家要擁有的正確的價值觀和美德。無論是在各個班級的墻壁上、學校的走廊里,或是接待處的墻壁上都看得到這棵大樹。
學校不是簡單地就這棵樹對孩子們進行說教和灌輸,也從來沒有聽說過要就這棵樹進行考試,來鑒別孩子們是否完全掌握圖中的那些Character。 學校的老師觀察每個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一旦看到值得認可稱贊的好人好事,馬上結合這棵樹上的某個品德,引導別的學生一起去感受,去參與。學校的博客網站上,圍繞著這棵樹的內容也很多。定期的通報表揚“優秀事跡”。有些,還真是我們看著不起眼的小事兒,但是通過老師的肯定的描述,結合到價值樹上的某個品德,還真覺得能透過微小看本質,透過水滴看塵世。
- 上一篇:電子政務培訓
- 下一篇:建筑安全自查自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