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語言入學準備的有效路徑

時間:2022-05-06 14:39:21

導語:幼兒語言入學準備的有效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語言入學準備的有效路徑

一、幼兒語言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辨析

通過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語文課標》)的分析,本文從二者的目標、內容和學習途徑三個方面進行比較。

(一)教學目標不同

《指南》中指出,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目標是:能聽懂常用語言;愿意講話并能清楚地表達;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喜歡聽故事,看圖書;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簡言之,就是聚焦于傾聽、表達、閱讀和書寫四個方面。而《語文課標》指出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目標主要聚焦于三個方面,即體驗性目標、語言習慣的養成、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在閱讀與書寫準備方面的目標也僅是強調興趣、愿望及初步技能的養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從學生發展的層面出發,涉及情感、習慣、方法、能力等,學科層面包括漢語拼音、漢字認讀與書寫、閱讀、寫作、工具書的使用等,更加關注語文學科專業化、系統化的人才培養。

(二)教學內容及途徑不同

幼兒園語言教學包括看圖講述、談話、文學作品學習、早期閱讀、聽說游戲等,強調“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等;在學習途徑上,《指南》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語文課標》把小學語文教育分為五個方面: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在學習途徑上,小學語文教師通常采用的是講授法和練習法,重視通過系統的語文教學讓學生掌握字、詞、拼音等,注重學習過程的多樣化和學習成果的評價。

(三)二者均重視閱讀理解與口語交際

《指南》中提出,要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語文課標》中也提到,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從中可以看出,幼兒園和小學都非常重視閱讀在學生語言能力發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對閱讀目標的規定上,也存在很多的共性。《指南》指出,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課程標準》也提到,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二者都提到語言能力要在與他人的交流互動中才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交流和互動的具體情境,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幼兒語言入學準備有效路徑

基于對幼兒園語言教學和小學語文教學異同點的辨析,本文從聽、說、讀、寫四個維度出發,幫助幼兒做好口語交際準備、閱讀圖畫書準備、書面語言表達準備,為幼兒做好小學語言入學準備。

(一)運用多元方式,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良好的傾聽能力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前提。傾聽能力是一種后天習得的行為,包括聽到、注意、理解、想象、記憶的心理過程,涵蓋了專注的傾聽習慣、傾聽的注意力分配、傾聽的辨析能力和傾聽時排除干擾的能力四個要素。在教學中,教師要耐心傾聽幼兒的表達,并引導幼兒培養專注的傾聽習慣。比如,教師可以給幼兒布置一些任務,布置任務時要求幼兒認真聽,并鼓勵幼兒主動提問。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幼兒是否能按照指令完成任務,提高幼兒的辨析能力和排除干擾的能力,增強傾聽的準確性。教師還可以和幼兒一起傾聽、分辨和模仿生活中及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如流水聲、叫賣聲等,激發幼兒傾聽的興趣,提升幼兒的辨析能力。

(二)創設多樣情境,提升幼兒的講述能力

講述能力是指幼兒感知理解一定的憑借物,借助對這一憑借物的認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形成完整的、有效的語言表達的能力。幼兒階段形成的講述能力能為小學語文學習提供認知工具,對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與家長進行互動,與家長合作,將對幼兒講述能力的培養滲透到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講述能力。在生活中,家長要主動營造安全、積極的講述氛圍,讓幼兒敢講。在講述的過程中,家長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經驗和興趣選擇合適的講述主題,讓幼兒有內容講,比如描述一個物體、按時間線索講述一件事情、圍繞一個事件講述觀點等。游戲也是提高幼兒講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新聞播報員”的游戲,讓幼兒當播報員,其他人當記者或觀眾。教師可以適當發問,引發幼兒的思考,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深層解析內容,提升講述能力。

(三)運用多類符號,做好閱讀圖畫書準備

《指南》中指出,兒童的閱讀經歷了從圖像到文字的發展過程。圖畫書中的圖畫、符號、文字等,都是幼兒閱讀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關注各種符號,加深幼兒對符號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的安全標記,并給幼兒講解標記的意義;引導幼兒關注隨處可見的公共場所的名稱、各種廣告牌上的文字和圖畫等,激發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圖畫書閱讀比賽、講故事比賽等,讓幼兒在比賽中逐步提高閱讀圖畫書的興趣和能力,從而為小學語文的閱讀做好準備。

(四)創新教學方式,樹立書面表達意識

有研究表明,幼兒初步的書寫意識是在閱讀中逐漸萌發出來的,他們可以在對生活中的文字信息進行觀察和注意后,慢慢地積累基本的書面語言知識,并學習書寫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圍繞生活中的某一經歷進行簡單的書面表達,可以寫計劃、寫記錄、寫日記等。另外,教師也要為幼兒挑選合適的閱讀書籍,增加幼兒的語言知識積累,如《兔子先生去散步》《我喜歡書》等,這些圖畫書本身就是為了展現“符號”“文字”“書籍”等功能而創作的。總之,學前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能力,做好小學語言入學的準備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心理發展特點,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幼兒的傾聽能力、講述能力、閱讀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為幼兒的小學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愛玲.尊重幼兒學習特點讓生命自由成長——深層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理念[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3(9):8-11.

[2]屠錦紅.語文教育的愿景:勾勒與闡釋——基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解讀[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5(4):53-57.

作者:毛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