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教學理念范文
時間:2024-02-07 18:08: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物理的教學理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279-01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初中各科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合作學習是一種科學、合理、高效的學習模式,同樣,合作學習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現形式為分小組教學。通過分小組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也有助于學生溝通、合作能力的培養。下面本文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一、合作學習理念的具體體現和意義
1、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
顧名思義,合作學習理念就是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理念,學習小組的建立是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學習小組的建立并不是盲目的,與學生的性別、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有著直接關系。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的過程中,一定要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保證每個學習小組既包括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同時要明確每位同學在學習小組中的責任,設立組長并實行輪換制度,避免一位同學身兼多職的現象發生。在組建好學習小組之后,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習小組的組建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確保大部分學生能夠接受課上所講內容,教學內容上的難點通過小組成員間的相互討論和協作來解決,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2、合作學習理念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影響
(1)物理屬于自然科學,通常物理的學習內容是枯燥無味的并且有些物理概念是抽象的,學生在接受和理解過程中有時會很吃力,這極大的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合作學習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機會,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習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心理,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和心理輔導,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二、初中物理合作學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策略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對合作學習理念的理解不夠全面,在教學過程中先進行分小組討論,然后讓同學進行發言,這種純粹的小組討論反而降低了教學效率。還有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要求,甚至會出現學生利用討論時間閑聊的現象發生,這不僅降低了教學效率而且影響了整個物理學習氛圍。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小組討論過程的監管,部分教師注重的是學生的討論結果,對學生的討論過程沒有很好地監督管理。這樣,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真正的學習情況得不到了解,學生疑惑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從而影響了物理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學生可能因為脫離了老師的監管,而不認真對待小組間的討論只是疲于應付,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3)在實際物理合作學習教學中,往往總是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回答老師的問題,而某些同學一直充當合作學習中的旁聽者,缺乏發言的機會。造成合作學習成為了少數學生的學習,導致了學生整體積極性的降低,不利于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2、改進策略研究
(1)優化分組,促進學生全面參與。教師在進行分組前,一定要充分考慮每位同學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因素,盡量做到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補。這樣,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保證每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力大有裨益。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大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監管力度,為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監管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的對學生進行講解。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監管,防止某些學生趁著小組討論的機會聊天。
(3)科學安排合作學習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適當的契機,只有這樣合作學習教學才會對物理教學起到真正的幫助作用。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將物理知識與生活中的實例聯系起來,在進行適當的講解之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在對復雜的物理概念接受起來更加容易。教師只有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合作學習教學,才能夠實現在保證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時,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溝通、合作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合作學習教學直接影響著初中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要加強對合作學習理念的認識,提高學習小組劃分的科學性、合理性;加強對小組討論過程的監管;引導學生全面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初中物理合作學習教學的順利實施,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曙光.淺談初中物理合作學習[J].新課程(教研),2011(01).
篇2
關鍵詞:教學改革;學習技能;教學效率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發展,國家和社會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養具有豐富知識經驗、良好學習習慣、優秀學習品質的學生已經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
作為實施學校素質教育和落實新課程理念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把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技能作為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積極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物理教師要將教學新理念落到實處,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注重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
理念是人們從事工作的行動指南,是人們追求目標的內在動力。初中物理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教學中就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建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理念,特別是要改變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呆板的應試教育制度.建立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發展,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健康發展的全新教學模式。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提倡獨立思考,密切注意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知識應用的意識,善于把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鼓勵學生和培養學生愛動手、敢動手、敢動腦。教師要做符合新課程要求的課程改革的實踐者、研究者、推動者。
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每個學生對自然界和社會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同樣也有著探求和掌握物理學科知識的迫切欲望。這就要求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依據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向學生演示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充滿趣味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中所發生的物理現象,指導學生對新舊知識加以聯系,通過對相關內容內在聯系的分析、整理、歸納。讓學生形成條理清晰、內容全面的知識系統,提高學生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在進行實驗演示的過程中,還要體現出學生在學習活動的主體性,創設學生交流學習心得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學習討論中科學地分析身邊的物理現象.從而明白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消除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知識的畏難情緒,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物理學科作為初中階段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實驗探究為主要手段進行現象探究的學科。廣大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具有促進作用。學生通過聽覺、視覺、感覺等途徑.能獲得最直接、最準確的信息,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索氣氛。如在講解“電流”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對不易感知的電流得到深刻的認識,我采用了小喇叭、燈泡、鉛筆芯等實驗器材,通過和電池的連接。讓學生聽喇叭的嚓嚓聲。看燈泡發出的光亮,感知鉛筆芯的熱度,使學生對電流有了豐富、感性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又如在進行“壓強”內容的教學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壓強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我讓學生用手掌對著鉛筆一端,另一端垂直于桌面,進行體驗。學生通過實驗發現,手掌越用力,鉛筆對手掌的反作用力就越大,手掌就會越發感到疼痛。通過這樣一個實驗,學生對壓強和受力面積之間的關系就有了深刻理解和認識。
四、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篇3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5-052-01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就是將“以人為本”融入到教育當中。逐漸從課改的實踐層面,推動學生的發展。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教育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義務教育的根本就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打下基礎,為全體適齡兒童今后的學習和參與社會生活打下良好基礎。實施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少年兒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質。全面發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發展,而是和諧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物理學科的特點
初中物理是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會基本的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程以觀察、實驗和邏輯思維相結合,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初中物理強調學生的探究活動,把科學探究和科學內容的學習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教材充分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滲透,注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形式生動活潑。初中物理教材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實驗教學更加體現出了素質教育的理念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
初中生學生抽象思維水平較低,處于從直覺經驗型思維向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其邏輯思維層次在很大程度上仍處在形式邏輯思維階段,辯證思維還只是處在萌芽和初始狀態上,因此,初中生對概念的理解、判斷、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離不開直觀形象的支撐。初中生思維另一特征是:獨立性與批判性增強。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發散思維發展較快,強調獨立性,喜歡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判斷事物。
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特征
1、明確界定可探究的問題。能夠從廣泛、模糊的實際問題中提煉、界定可進行探究的問題,并運用相關科學概念和定律指導探究。
2、設計并進行科學探究。能夠明確研究目的,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實驗儀器,確定研究過程的主要步驟,注意確認和控制變量,闡明研究中需要涉及的概念、原理,及時調整和修改設計方案。
3、收集、分析和解釋數據。各種實驗工具的選擇與使用是由學生所探究的問題而決定的,數學在探究的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運用證據進行描述、解釋、預測和建構模型。運用一定的科學知識,描述和解釋所觀察到的現象,作出假設,建構物理模型。在相互討論中修改、確定解釋方案和物理模型。
5、通過分析判斷哪一種解釋和方案是最合理的。
五、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
1、認清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發揮實驗的魅力,培養學生興趣。許多發達國家重視實驗教學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德國評價一節物理課的標準是:“沒有實驗的課,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課”。美國的物理課有半數以上是在實驗室上的,每一節課中至少要做一個實驗。有的是課本上要求的實驗,有的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實驗。可見實驗探究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對物理而言,幾乎所有的改革理念都和實驗緊密相連。加強實驗是物理教育本質的自然回歸,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2、有效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演示實驗能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師在實驗前必須認真準備,不可倉促上課,導致演示失敗或出現意外情況,在課堂上手忙腳亂,最后“強行”讓學生接受結論,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3、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變演示為學生實驗,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傳統教學中,課堂演示實驗通常由教師來做,學生僅僅是觀察,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一些演示實驗,或讓學生上臺演示,教師可在邊上適當指導。通過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悟,真正地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做好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分組實驗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機會,老師要合理搭配小組成員,分工要明確。教師要注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不能由少數學生包辦代替。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加強主導作用,既不能大包大攬,又不能撒手不管,努力創造一個氣氛活躍,緊張有序的實驗課堂。
5、利用身邊的物品,積極開展課外小實驗,培養實踐能力。物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延伸到課外。
篇4
關鍵詞:探究 猜想 提出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9-0161-01
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般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在接受式學生中,物理規律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給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而在發現式學習中,物理規律往往是以問題的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的知識的發現者。顯然,學生用傳統的學習方式去學生物理規律始終處于簡單的重復和被動的應付之中,對所學的物理知識囫圇吞棗、一知半解,這樣怎么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由此可見,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已經阻礙當下物理課堂教學的發展,改變這種學習方式迫在眉睫。
具體做法就是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了物理的規律,包括對現象的觀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以及由物理現象的推理,同時包括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傳遞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將過程與方法有機的統一起來,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又能激發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興趣。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做了如下的嘗試:
1 鼓勵學生根據經驗對物理現象和問題大膽猜想
學生可以根據經驗和已有的經驗對物理現象和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大膽的推測和猜想,同時,對推測和假設的結論進行科學的檢驗,讓學生經歷猜想和假設的過程,并且以此制定探究計劃和設計實驗,完成探究過程。還要讓他們認識到科學的猜想和假設在物理科學探究學習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猜想與假設不是主觀臆斷,不是毫無依據的瞎亂猜猜,它是根據一定的科學事實經過一系列的思維推理得出來的。下面是我在讓學生在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時進行的猜測教學片段:
老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猜測一下串聯電路中各點電流的大小可能會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靠近正極電流大,靠近負極的電流小。因為電流沒流過一個電燈泡就會損耗一些,因此越來越小。
學生2:可能會是一樣的吧!假設每流過一個電燈泡都會損耗一些,到負極就可能就會沒有了,這樣還怎么可以繼續回到正極,形成持續不斷的電流呢?
學生3:應該兩端電流大,中間電流小。因為越靠近兩級電流越足。
(備注:教師要充分肯定這些猜想和推測的合理性,不要武斷的指責和批評,)
教師:到底是哪位同學的猜想和推測是最符合實際情況呢,這要靠我們同學自己通過實踐來檢驗吧,讓我們一起來通過實驗來檢驗。
這樣,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出來了,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是進行實驗,努力想解決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疑慮。這種由學生的猜測進而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巧設情景,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提出問題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基礎,因為一個好的問題是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因,是探究學習的起點。物理課堂教學以問題為載入引導學生展開思維進行探究和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環節盡可能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提出問題。
為了讓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能更好的發現和提出問題,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應為學生多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發現提出問題,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積極引導,幫助學生發現問題。
例如,在教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先演示凸透鏡成像實驗,移動光屏和蠟燭,讓學生能清楚的看到放大的和縮小的像等等,這樣以后,教師說:“同學們看到了什么?知道為什么嗎?由此你想提出怎樣的問題?”這樣有一部分學生就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學生1:怎樣才能得到放大的像?如何才能得到縮小的像?
學生2:這個像為何是倒立的?
學生3:像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直接關系呢?
再如,在教學學生探究浮力時,筆者提出問題:“你們見過漁船嗎?就漁船你有怎樣的疑問和建議?”這樣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提出了以下問題:
學生1:鐵塊在水中一下就沉入水中,為何漁船能浮在水面上?
學生2:同樣一條船,在淡水中和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相同嗎?
學生3:為什么在漁船上坐的人越多,船身下沉的就越多呢?
篇5
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 初中物理教學 學生培養
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育不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科學的方法、經歷必要的過程,同時更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育要解決“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這些教育的核心問題。如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如何使學生養成探究精神等,這是新理念下初中物理教育要解決的問題。
一、學習品質形成培養
一個學生,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科學態度及對知識的濃厚興趣等,這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一)道德品質
教育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教育的任務是塑造人。《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同時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學的教育性目標。在這一教育性目標下,初中物理學科的教育要達到把學生培養成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能對個人的行為負責,表現出公民所應具有的社會責任感的一代新人的目的。
(二)科學態度
“課程目標”:“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學道理,有動手探究簡單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科學原理的興趣和勇氣,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尊重自然規律,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事實的初步意識,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理科教學,都把發展學生與學科有關的科學態度和能力或以科學態度的養成作用于個體人格的形成,作為教育目的。在物理的創新教學設計中,要把使學生能夠保持對大自然的熱愛,能夠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作為一種目標去體現。
(三)興趣培養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充分發揮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若缺乏興趣,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意參與學習?實踐表明,教師只有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增加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更貼近生活,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教學方法的創新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創設接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教學的藝術性、趣味性和形象性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保持學習的原動力。
二、能力培養
中學物理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任務。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資源,讓實驗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這不僅是實現物理教學目標的需要,還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發揮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實驗目的、原理、步驟甚至實驗記錄的表格,都是預先設定好的,學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這極不利于其能力的發展和自主學習的開展。按照實驗的探究模式,實驗目的、原理完全可以讓學生到教科書上去找,實驗步驟完全可以讓學生按實驗目的去摸索,實驗表格完全可以讓學生按需要去建立,實驗結果完全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反思中去感悟和驗證。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一定要改變在傳統教學中只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的習慣,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讓學生做探究實驗。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例如購買或者利用實驗室的廢舊器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完成課本上的小實驗、小制作,或者維修、拆除等,這能培養學生的實驗制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實驗探究過程中,很多地方需要學生查閱資料,或者查閱相關書籍,或者從互聯網上獲得,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探究精神的養成
探究精神的養成是學生會學的基礎。在探究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培養好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達到使學生會學的目的。
新課標中提倡探究式教學。即學生或通過自己的活動,或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各種方式的主動學習,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均可謂探究過程。探究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歷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不能一遇到問題不去想辦法解決,而總是等著教師給出答案;同樣教師也不能學生一遇到問題就急忙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應該合理地引導學生經過主動的探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放得開手腳,不要因為學生的探究過程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或者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能偏離自己的思路設計好了的探究程序,而形成牽著學生的鼻子搞“探究”。因為它不但不能使學生真正地學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反而會使學生曲解科學探究的方法,百害而無一利。當然,教學中也不可能處處都讓學生活動,由學生自己總結出科學規律,而只放不收。
在探究模式上,《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一種讓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最為基本的科學思維程序: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據證據――分析與論證――評價――交流與合作。同時,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探究和發現的真實情境,這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像科學家一樣進行工作的必須條件。為了使探究式活動順利展開,教師還必須負責提供有結構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是文學的,如用電器說明書或某種猜想,也可以是實物的,如用電器或某種實驗現象。它們是引起和形成學生探究發現經歷的工具,是學生實踐活動的對象。學生需要在改造材料的過程中完成發現并改造自己原有的認識。所以提供給學生的材料應該與所要發現的知識具有相同的結構,對學生具有吸引力,并且是適宜學生完成發現的。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提高學生的能力、對學生探究精神的激發等,是搞好初中物理教學的基礎。這是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強調過程與方法及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是一種跨越傳統教學,建構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的思想;是一種把傳統教學中要求學生學會改變成使學生會學的思想。
參考文獻:
[1]物理課程標準解讀[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物理;教學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發展。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此教學理念引領下,課堂教學才會變得更加有效。
一、新課程理念的基本內容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積極引導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更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與選擇的權利。
(一)新課程理念要求關注每一位學生。基礎教育不僅要求我們培養品質卓越的人才,還要求我們培養能夠從事工農業的社會建設者。所以,新課程提出關注每一位學生,幫助學生發現自身長處,發掘學生潛能,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熱愛的行業中發光發熱,使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成長為不同領域的人才。
(二)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生的發展。新課程理念著眼于學生發展,學生的發展實質就是促進學生在能力和個性方面的發展。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強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個性的發展,不僅僅拘泥于成績好,自身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三)新課程理念注重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法改變了傳統課堂中學生的被動處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尷尬局面,緩解了課堂的緊張氛圍。實驗教學法要求學生在閱讀相關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后,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的重要過程,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物理課堂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程理念下物理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學習興趣打開豐富的物理世界大門。部分學生沒有認真地了解過物理這門學科,只是單純地認為物理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新課程理論要求教師向學生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如:從一個下落的蘋果而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舉世聞名的現代物理開創者和奠基人愛因斯坦;被輪椅禁錮身體,思想卻在宇宙遨游的霍金……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物理科教片,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探索聲音的奧秘,走進光的世界,分析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力,等等。這些有趣的科教片不僅給同學們普及了相關物理知識,對學生認識物理世界也起到啟蒙作用。
(二)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情景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有機結合物理知識與相應的情景,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迅速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融入情景之中,享受物理學習的樂趣。物理知識大多是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學生往往只靠死記硬背記住相關公式定理,這樣不但不能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識的含義,反而使學生不能靈活運用物理原理,更使W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在引入物理教學內容時應當精心準備一個有創新的開頭,從而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比如:在學習與電有關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自己組裝一些小彩燈,探索串并聯對電路的影響;對于一些不能做實驗的抽象內容,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多媒體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不斷普及,教師可以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和圖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軟件模擬實際生活中無法完成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軟件模擬出的實驗現象自己總結實驗結果,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總結能力。
(三)強化實驗創新設計,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初中物理實驗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創新教育內容,是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最好載體。例如在學習了“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一個課下作業,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設計一個小實驗,來驗證“流體壓強與流速大小成反比”的物理概念,學生在第二天課堂上展示了很多自主設計的實驗:將兩張白紙平行地自然下垂放置,向兩紙之間吹氣后發現兩張紙相互靠近;將一張半卷著的硬紙片擺在桌上后用力向它下面吹氣,發現硬紙片不會被吹翻;將一支吸管插入盛水的杯子中,用另一支吸管對著第一支管口吹氣時發現有水進入吸管。在這個課例中,教師擺脫了課堂的空間、時間束縛,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實驗器材,設計物理實驗。從實踐結果來看,學生設計出了很多創新型物理實驗,而且這些實驗都充分證明了“流體壓強與流速大小成反比”的物理概念。學生在設計這些物理實驗時思維都很活躍,也都清楚地認識到設計實驗的目的所在,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篇7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概念教學 誤區 策略
物理概念是進入物理學的敲門磚,掌握物理概念是學好物理的基礎。特別對于剛接觸物理的初中生來說,更應重視物理概念教學。因為概念是人們對經驗事實進行分析、歸納而得到的抽象認識,反映事物某一本質特征,是認識的高級階段。而初中生年齡小,邏輯、抽象思維能力不強,這就增加了物理概念教學難度。
一、教師教學中的誤區
1.“照本宣科”式
有的老師在上課開始時,將這節課要學的幾個物理概念名稱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自己預習,預習完后指明幾個學生回答或集體讀出這些概念的內容。不注重講解分析概念的形成過程,使概念的學習只流于表面,這樣使學生只能記住概念的內容,而不能理解概念本質,更別說運用概念了。
2.輕概念,重做題
有的老師不喜歡在概念上花太多時間,喜歡讓學生做大量練習,熟能生巧,認為多做題就能理解概念。其實這樣消耗了學生的大量精力,得到的效果卻不理想。
3.課堂語言隨意,不嚴謹
物理學是一門嚴謹的定量學科。初中物理雖然要求不高,但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千萬不能隨意,會給學生造成不好的思維影響,阻礙正確概念的形成。如物體受到了一對平衡力的作用,有的老師說這兩個力相互抵消了,其實這兩個力并沒有抵消,而是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或者說兩個力相互平衡了;還有利用慣性解釋現象時說由于“慣性作用”,其實慣性后面不能加作用二字,加了就讓學生認為慣性也是力了,其實慣性不是力,它是一種性質。
二、初中生學習物理概念的困難
1.生活概念代替物理概念
初中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也形成了很多生活概念,但這些概念很多和物理上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甚至是錯誤的。如重量和質量,在生活中,我們問:這袋米有多重或重量是多少?問的就是質量,生活中重量和質量是同一個概念。但物理上這兩個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重指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會隨著物置、高度的變化而變化。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質一個基本屬性,是不隨位置、形狀、狀態的變化而變化的。還有學習“做功”時,受生活中概念“做工”的影響,等等。
2.概念混淆
物理概念混淆在初中生中是很普遍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對于相關概念只注意到它們的相容部分,而忽略它們的相異部分,造成概念之間的混淆。如將壓力與壓強、效率和功率混為一談。再如對溫度、熱量、熱值、內能、比熱容這幾個熱力學概念的混淆等。
3.死記硬背概念,不注重理解
教學過程中,經常聽到學生有這樣的反映,上課講的內容都能聽懂,但一到解題就無從下手,或一到解題就出錯,且不知道錯誤的原因。這是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學生在學習中對物理學中最基本概念本質缺乏深刻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似懂非懂,或者說對物理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死記硬背概念,從而無法理清概念之間的聯系。
三、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策略
學生進入八年級,接觸到嶄新的學科――物理,他們感到陌生又充滿好奇。有的同學可能聽過高年級的同學說物理很難,也有的可能說物理很有趣。不管怎么樣,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學生這份新奇感,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物理世界,學會用物理思維、物理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1.從生活實踐中引入概念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接觸過許多物理現象和應用物理知識的事例。教師要善于恰當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要能創設良好的物理環境。這種引入方法易使學生感到親切,容易接受。同時,從生活經驗引入概念,有助于培養學生注意觀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問題的能力。
2.從實驗中引出概念
有些概念涉及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并不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此,在學生頭腦中尚沒有形成概述,這類概念的引入可以借助實驗。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的強烈欲望,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課堂實驗的作用。對初中學生,尤其要講究實驗形象、鮮明、生動。如學習聲音的產生時,可以在發聲的揚聲器的紙盆上放上紙屑,直觀地看到發聲體的振動。
3.用“類比法”引出概念
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可以通過類比方法引出,便于學生理解。如把電流比做水流、把電壓比做水壓,從而可使學生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電類比成實實在在的水,從而理解電流和電壓的實質。再如學習比熱容的時候,把比熱容類比成容器容納水的本領,不同的物質就像不同的容器,容器裝的是水,而物質裝的是熱量,不同的容器裝水的本領不同,不同的物質裝熱量(吸放熱)的本領也不同,容器中裝入或倒出水后水位會變化,就像物質吸放熱后溫度會變化一樣,從而將很抽象的比熱容概念變成很直觀的事物展現出來。
4.用“望文生義”法幫助理解概念
篇8
關鍵詞: 概念圖 初中物理 教學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在初中所有的學科之中是比較有難度的,其涉及的知識及概念對初次接觸這門學科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與掌握,與此同時因為受到課時的限制,通常都是學生對于相關的物理概念沒有深刻的認識時就會投入下一堂的學習中。而概念圖所具有的作用是經過圖解的形式把初中物理知識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一、概念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之中的作用
(一)完善教學方式
初中物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尤為注意學生對于物理概念的具體掌握情況。初中物理教師通常都是運用一些具體的事例引入相關的物理概念之后,再對其進行詳細的解答及分析,并安排相對應的一些練習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但是在實際練習中我們逐漸發現一些問題。盡管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掌握相關知識,并且能夠結合具體的物理公式對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但在實際進行操作過程中,通常都會受到物理公式運用范圍的局限,無法做到靈活轉化。產生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學生對物理概念之間存在的聯系不夠理解,無法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將各知識點互相連接在一起的知識體系。概念圖本身就有非常強的整體性、有序性及直觀性,假如教師可以將其合理地融合到物理教學中,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到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促進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
(二)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物理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根據書本內容按部就班地實施教學,而學生則是經過一定的練習強化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由于缺少能夠對知識結構進行深化的有關教學,導致學生在理解有關的物理概念時非常模糊。而概念圖能夠用非常簡明有序的形式將物理概念之間存在的關系展現在學生眼前,促使其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與此同時概念圖對于教學效果的評估方面是一個非常好的標準。一方面,教師能從學生繪制的一些概念圖上發現其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切實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狀況,并及時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學生在概念圖的繪制過程中,會發現平時在學習之中疏忽遺漏的問題和知識,由于構建完整的概念圖需要繪圖人本身清楚地掌握所有有關知識點,并且對這些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有詳細了解。這樣就能使學生對自身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二、概念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之中的應用分析
(一)在新知識教學之中對于概念圖的應用
在新知識教學之中對概念圖的實際應用可以融合傳統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即課前進行預習、課后進行練習。在課前階段,教師應該按照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安排,將概念圖融入課堂教學中,并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把這些知識點歸納整合,繪制出相關概念圖。與此同時,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根據自身的了解進行概念圖繪制的任務,從而對于新知識點進行課前預習。一方面學生經過繪制概念圖之后,對之前學到的知識與即將學的新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進行初步了解,為掌握新知識點做好鋪墊。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繪制的概念圖進行觀察,了解學生對舊知識點的掌握狀況,并對學生掌握生疏的知識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及改正,從而確保學生的知識網絡具有連貫性和正確性。
(二)在復習時對于概念圖的應用
對于復習的有關內容教師可以將其安排到每一章的末尾或者是全書結束的階段。具體整合的知識內容根據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而定。并根據具體的課時做出相應調整。學生在每一章節末尾的時候可以將相關的概念圖繪制得詳細一些,這樣做能夠幫助學生對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化了解。而在用概念圖對全書進行總結繪制時一定要找到其中最重要的知識內容,可是適當地省去一些細枝末節,教導學生從宏觀角度對知識進行思考。教師應該在學生繪制完成之后進行逐一觀察并給出對應的修改意見。復習最重要的一點是查漏補缺,經過概念圖的繪制有效地實現這一目標。
三、結語
對于概念圖的合理應用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在頭腦之中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從而增強整體的教學效果。當然,在將概念圖實際融入教學中時,由于各教師教學方式的差異及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可能會導致不同的問題出現,因此需要初中物理教師在實踐教學之中根據不同的情況,對于概念圖的應用方法不斷改正,不斷完善,從而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周拱照.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3).
篇9
關鍵詞:初中生物;合作學習;運用;探析
合作學習理念是我國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這一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貫徹運用,切實地為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機械訓練、接受式教學,為生物教學提供了合作學習這一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合作探究中,有效提升自己的生物素養,進而促進生物課程教學的快速發展。
1創設合作學習情境,樹立合作學習理念
合作學習理念所倡導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等形式進行輕松、愉悅的合作學習與實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同時還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從合作學習情境著手,則主要的形式有以下幾種:首先,創設民主教學情境。教師要關心、關注學生,尤其是對學困生而言,教師則要對其進行更為耐心的傾聽和幫助,并及時給予其表揚和鼓勵,而學生則要尊重教師,在小組合作這種教學形式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平等互助精神,在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幫助學生樹立合作學習理念。其次,創設探究式實驗情境。探究性活動是學生發揮自己、展現自我的重要途徑,而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師就要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例如,在學習“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會爬的比較快”實驗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一些實踐操作的具體步驟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事先告訴學生,然后再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制定、探究、操作,進而得出結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設計了“蚯蚓是喜歡濕地還是干地”的實驗,這時教師就要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肯定他們學生想法,給予他們自信。像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懷著愉快的心情進行實驗學習,輕輕松松地獲取生物知識,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合作學習理念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貫徹和運用。
2選擇合適教學內容,推廣合作學習理念
合作學習理念的運用并不是適用于每一個教學內容上的,為此,在實際生物教學中,教師就要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依據,把握好時機,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首先,選擇知識面廣的教學內容。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些學生因為閱歷和年齡的局限,而很難獨自完成一些教學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小組,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潛能和知識儲備,讓學生之間實現相互補充、相互啟發、相互學習,進而讓教學問題在每個小組成員的創新與探究中迎刃而解。例如在學習“植物的開花和結果”的時候,教師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將教學內容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而花的各部分功能等都沒有明確的說明,學生在個人學習、理解上就會有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其分成小組,共同探究。這樣,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地激發了出來,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集體觀念。其次,選擇有爭論的教學內容。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常常一人承包了有爭議的問題,即自己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導致了學生只知其結果,而不知其解決的過程。因此,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就要積極融入合作學習理念,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人的性別決定”的時候,在生男生女的是由誰來決定的問題上,學生是各有其想法,這時,教師就可以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將自己的推斷方法表達出來,并在小組中進行檢驗,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在這中教學理念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并在小組合作中獲取知識,實現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3轉變教師教學角色,貫徹合作學習理念
在合作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是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為此,為了更好的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理念,教師就要切實地轉化自己的教學角色,使自己從傳授者、主宰者轉變為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并加強對自身行為方式、效果的關注和重視,及時反思、及時調整、及時完善。在合作學習生物教學中,教師首先是教學的引導者,而主要需要其引導的方面有以下幾種:第一,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幫助學生樹立合作意識;第二,引導學生如何在小組中進行合理角色分配;第三,引導學生如何向自己的小組成員伙伴進行提問;第四,引導學生如何去輔導自己的同伴;第五,引導學生如何歸納各個成員的意見并進行有效整合。當然,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教師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實際發展規律以及學習需求。此外,教師還要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當中去,成為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再次,在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其適時的監控,從糾偏、消除誤會、防止冷場三個方面著手,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角色的有效轉化,就代表了教學課堂實現了由教師的“自導自演”變為了“師生主演”,這樣不僅教師的心理負擔會減小,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變得更為給高漲,進而學生的生物素養也會隨之提升。
4結語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是生物教學所需要的重要教學方式,為了更好的發揮其價值,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就需要不斷地鉆研、反思、積累,使得合作學習理念可以切實地滲入到實際教學中去,進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受益并獲取知識,使得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能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雅勤.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
篇10
【關鍵詞】 基本理念;情感教育;貼近生活;師生關系;科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22-0-01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之際,物理教育之路該如何走?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想學,樂學;如何滲透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我覺得有必要進行深刻地研究和探討。
1 挖掘教材內容,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愛祖國,熱愛科學和獻身科學事業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許多可以對學生進行愛祖國,熱愛科學和獻身科學教育內容。如:牛頓的忘我工作,勤奮和悉心鉆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學習、專心致志。歐姆的堅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質和致力于科學研究精神。從我國古代指南針、地動儀、火箭的發明,到現代的"兩彈一星"和"舟號"成功收回。教師應善于挖掘利用這些輝煌的科學成就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為科學而學習的責任感。用知識的魅力去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
2 物理課的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切中他們的脈博,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物理學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運動規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蘊藏著無窮奧秘。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探究并認識物理規律,同時將學生認識到的物理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和社會實踐及其應用結合起來。讓他們體會物理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樂趣,而且還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能力。
從生活中獲取的經驗,學生感受比較深。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力求使物理知識更貼近生活,盡可能利用用學到的物理規律去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現象,把物理規律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對號入座。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規律的理解,又會使學生覺得物理知識非常有用,從而激發出對物理的濃厚興趣。例如:在講授蒸發時,可以先給學生講一個生動的貼近生活的故事:中國的茅臺酒在參加國際評酒會時,國外參展的酒,由于其包裝精美,受到與會廠商、官員青睞,而中國的茅臺因包裝粗糙無人問津。這時中國外交官急中生智,立即將一瓶茅臺摔在地上,此時展廳內酒香飄逸,從此茅臺酒馳名中外打入國際市場,給國家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接著問:"飄逸的酒香怎么來的?"引入所講的內容。接著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蒸發現象,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出蒸發的概念。最后利用學生舉出的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曬衣服的例子,啟發學生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再例如: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規律之一,但比較抽象,在教學中可多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進行解釋。如冬天熱水泡腳,能的轉移。雙手相互摩擦做功,雙手覺得暖和,能的轉化。太陽能熱水器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煤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等等。
3 將情感教育滲透在教學中
3.1注重教學藝術、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實施的情感目標,一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個性都得到和諧充分發展,把傳授知識與情感有機結合起來。二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智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使學生感到學習又艱苦又愉快。
因此平時教學中老師的一些鼓勵性提問,測試作業的適時肯定,成立物理興趣小組,鼓勵學生參加小制作、小發明和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對老師提建議等盡可能使學生能夠表現自己,這樣也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從而激發他們思維的積極性。
3.2創設物理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學生隨堂實驗和分組實驗,小實驗和小制作,課本的封面、插圖和漫畫、想想議議、閱讀材料、科學家的故事、教學掛圖和模型以及帶有趣味性的物理問題去吸引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充滿樂趣中掌握知識。
3.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體現新課標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徑之一。
教師在課堂上真摯的感情,和藹的態度;課后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關心,尊重和信任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差生的更加關懷備至,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把老師當作知心朋友,他們才會把心里話,真實的教學信息告訴教師,教師才能根據學生的真實想法確定適合的教學方法,同時滲透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基本理念。
4 加強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增強動手能力,滲透基本理念的重要手段
教師的首要任務在于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形成探求創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考慮為學生創設探索情境通過創設與教材內容有關的情境,要精心設計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和應用過程,形成"參與體驗內化-外延"的"科學探究"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下面以歐姆定律教學為例。
①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科學猜想
以調光臺燈切入,問:調光臺燈是調節了電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燈的亮暗發生變化的?再通過演示實驗觀察電流的變化與燈亮暗變化的關系,問:"電流的變化與哪些因素有關?"鼓勵學生大膽猜想,電流與電阻、電壓有關系。這樣就確定研究方向。
②引導討論,設計方案
啟發和引導學生設計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先應用控制變量法設計總體方案:控制電阻不變,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控制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如何研究?再進行局部設計:由學生小組討論、設計電路,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設計,并評價他人的設計,以及如何選擇器材和所選器材的作用加以討論。
③學生操作,實施方案
讓學生相對獨立地進行實驗操作、采集數據。教師對學生在操作技能、儀器使用上應給予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在加強動手能力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④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從實驗得到的兩組數據引導學生用計算和圖像分別分析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再進行綜合,得到結論。使學生清楚處理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可以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
⑤反思應用遷移
用一組簡單的小練習鞏固探究過程中的得到的歐姆定律;鞏固電表的使用、電路的連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結反思探究過程,理清思維線索。
- 上一篇: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趨勢
- 下一篇:工廠信息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