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4-02-04 17:55: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課標要求:以某區域為例,分析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發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綜合保護措施。
課標解讀:該課程標準要求可以進行以下分解:①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②認識該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危害;③探討該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的綜合治理措施;④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環境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保證社會持續發展。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第一節《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從“荒漠化的含義、危害、防治”三方面來闡述,課本用一段閱讀材料來說明我國荒漠化的成因,重點闡述人類活動是荒漠化加劇的最重要因素。人類通過影響環境從而影響自身的生存,這就導出第二個內容——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必須加強荒漠化的防治,以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教材安排了大量的閱讀材料和活動,旨在使學生通過閱讀材料,在討論的活動中學習相關知識,增強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了解我國荒漠化的地區分布,理解荒漠化的形成與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關系;②明白荒漠化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危害,掌握各種原因形成的荒漠化及治理措施;③培養學生快速提取圖文材料中的信息,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訓練,學會從所給材料入手,分析各種地理現象。
(2)過程與方法。采用活動討論式,學生自己通過分析各種圖片從資料中獲取相關信息,探討“西北地區成為我國荒漠化最嚴重地區”的原因,并找到治理這些荒漠化土地的措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通過對西北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荒漠化形成的決定性因素,若要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人地協調是關鍵,從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②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國的荒漠化總體趨勢在擴張,因此防治荒漠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我國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2)難點。以荒漠化為例,讓學生真正懂得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
五、教學過程
創設課堂氣氛,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導入新課:
師:(投影“樓蘭古國遺址”圖片)同學們,昔日樓蘭古國草茂羊肥,為我國西北的經濟、交通重鎮,如今卻變成了一座廢墟。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討論:戰爭、環境變化、人類活動、人們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搬遷……
師:樓蘭古國的消失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團,但其中有一種說法是人類破壞環境造成的。人類活動怎么會讓一個經濟較發達的城市變成廢墟呢?
(投影)板書:第一節 《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師: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活動一
生:閱讀課本P37圖2-2“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圖”:
(1)在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荒漠化區域。
學生討論: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方的紅色沙漠……
師投影“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景觀圖。
(2)昔日黃土高原森林茂密,草原廣闊,如今卻變得千溝萬壑。在這個過程中,與人類哪些活動有關?
學生討論:濫伐森林、過度放牧、亂挖濫采……
(3)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也是我國主要荒漠化地區,水土流失與土地荒漠化之間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學生討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生長困難——出現荒漠化。
師:出現荒漠化現象西北地區為什么是我國比較嚴重的地區?
(投影)板書:一、荒漠化的含義及成因
生:閱讀課本P36—P38。
活動二
(1)土地荒漠化形成有哪些原因?
學生討論:氣候、位置、地形、人類活動等,即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
生:閱讀課本P37閱讀材料。
師:投影“我國西北地區地形圖”“我國主要荒漠化分布圖”
(2)從位置、地形分析我國西北地區氣候、河流、植被的特點。
學生討論: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距海較遠,加上地形的阻擋,受夏季風影響較小,降水少;日溫差大;風力強勁,蒸發旺盛,氣候干旱,植被稀少,河流較少,且多為內流河。
(3)從西北地區人口數量變化、素質,經濟活動分析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學生討論:人口迅速增長,但素質較低,由于盲目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導致植被嚴重破壞,土地失去保護層。
師:新疆有中國“葡萄、哈密瓜之鄉”的美譽,但區內的荒漠化面積目前仍在不斷擴大。
生:閱讀課本P38閱讀材料。
活動三
(1)新疆荒漠化面積為什么還在不斷擴大?
學生討論:
(2)我國南方降水較多,但也出現了荒漠(紅色),其形成與西北地區荒漠化形成有何區別?
學生討論:南方地區溫高多雨,土壤呈紅色,由于人類毀林開荒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基巖形成紅色荒漠;而西北地區的荒漠主要是氣候干旱,風力侵蝕強,人類破壞植被所致。
(3)南方除了紅色荒漠外,還有一種荒漠——“石漠化”,你能說說其形成原因嗎?
學生討論:在喀斯特地區,人類對植被破壞嚴重,降水集中導致水土流失,使大面積的石灰巖地表。
師:我國的荒漠化面積達267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8%,且目前在不斷擴大,這種現象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影響嗎?
生:閱讀課文P39正文。
(投影)板書:二、荒漠化的危害
師:請同學們暢所欲言。
篇2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第一課時。(16~19頁)
二、課標解讀
具體闡述本次研究區域當中環境問題成因;對該區域當中存在問題與危害種類進行闡述;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區域環境問題主要解決對策;區域經濟發展應當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課程教材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通過荒漠化含義、危害以及具體防制措施重點闡述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因素,并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等進行綜合分析。荒漠化對人類現實生活產生的影響十分巨大,為此,應當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正確解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教材當中包含了十分豐富的閱讀材料以及實踐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
四、學情分析
高二年級學生基本掌握了區域環境與區域發展的學習方法。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具體掌握現階段我國荒漠化出現的主要區域,并對荒漠化發展的形成原因以及環境與人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了解荒漠化發生的危害,并懂得具體的應對措施。引導學生形成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并幫助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訓練。
2.過程與方法
采用討論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詳細了解教材當中圖片以及其他類型的信息,深層次分析造成西北地區出現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基于對荒漠化的綜合分析,讓學生能夠了解人類行為對荒漠化產生的危害。提升學生對荒漠化發展與治理方面的理性認知,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感與使命感。
六、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我國西北荒漠化具體原因以及主要應對措施。
2.教學難點
就荒漠化發展情況分析,促使學生可以了解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的重要性意義。
七、教學設計思想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當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設計問題并分析問題。問題設計需要具有實用性以及探討性,設計簡單不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太難則會讓學生摸不著頭腦,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口味進行設計。在課節當中也需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能力問題,教學中需要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八、教學過程
環節一:問題導入,激發思考
教師:引用《蒼天般的阿拉善》中歌詞,在課堂當中使學生產生興趣。并提出問題,古代西北地區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發達,為什么現在的那里卻變成了廢墟。
學生討論:戰爭、生態環境脆弱以及人類活動讓那里成為了廢墟。
教師:人類活動是如何讓一個文明發達的城市變成廢墟的呢,為什么水草茂盛的地方成了荒漠,成為了一片不毛之地?
環節二:出示任務,小組自主學習探究
教師:(提出任務,讓學生根據教材,填寫表格)
引導學生形成小組,填寫表格,并展示探究學習結果。
教師:通過對本節課當中25~27頁內容進行閱讀,分析造成我國西北地區出現荒漠化的主要成因。
環節三:提供材料,檢驗學生提出的措施
提供:阿拉善盟投影景觀、黃土高原歷史變遷景觀及教材。
環節四:總結歸納,深化措施
教師:通過本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最感興趣的知識內容是什么?借助今天所學,未來將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自我學習?針對存在的問題,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改正呢?
環節五:整合與應用――啟示和課后拓展板書設計
篇3
陜北及黃河中上游生態環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現象依然嚴重,通過陜北高原大綠化工程建設,一方面改善了陜北生態環境,探索出一條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生態恢復建設新思路,進一步加快陜北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另一方面通過項目建設,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大力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使林業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構建高原生態屏障,建設長城沿線防風固沙林帶,也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
2是生態文明建設形勢發展的需要
生態文明建設提出要從源頭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隨著林業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級黨委政府對林業重要性的認識將進一步增強,廣大林農參與造林、護林的積極性將會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關注林業的程度將會持續高漲。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全社會關注林業、宣傳林業、發展林業的氛圍將會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為林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也為陜北林業的健康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陜北高原大綠化成為必然選擇。
3陜北高原大綠化工程建設內容
陜北高原大綠化工程建設規劃范圍包括榆林和延安2市25個縣區以及榆林紅石峽省級森林公園和省直單位。重點建設區范圍:⑴榆林長城沿線風沙區以生態建設和植被恢復為主,圍繞防沙治沙綠化美化,全面治理流沙,重點實施好百萬畝樟子松混交林基地建設、百萬畝長柄扁桃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建設;搞好城區防護林建設、礦區植被恢復和能源化工基地綠化美化。⑵陜北黃土丘陵水土流失區以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建設為主,圍繞四條河流水土流失治理,實施好百萬畝松柏混交林基地建設、百萬畝紅棗基地建設、百萬畝干雜水果基地建設項目以及重點區域綠化。⑶黃龍山、橋山水源涵養林區以森林功能提升及林業多種經營建設為主,在延安南部的黃橋林區,圍繞森林多功能全面提升,加大對現有森林的撫育管理,不斷向周邊地區延伸,逐步擴大森林在這一地區的建設規模;搞好林下種植及多種經營。
4陜北高原大綠化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4.1長城沿線風沙區。是我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區,既是荒漠化、沙化重點治理區,又是陜西省能源煤炭、天然氣、石油重點產區,同時也是畜牧業發展大區,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較快,林牧矛盾、水資源危機在這一地區矛盾十分突出。區內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比重仍然較大,尚有流動沙地4萬hm2需要治理,有26.7萬hm2嚴重老化、衰敗的防護林急需更新改造,有93萬多hm2灌木林需要更新提高,防治荒漠化,治理沙地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4.2陜北黃土丘陵水土流失區。一是自然條件差,造林保存率不高,尚有400km2水土流失區域需要治理;重造輕管比較普遍,林分質量差;林農、林牧爭地現象比較突出。二是森林總量不足,現有林相不整齊,林地生產力低,單位面積蓄積量小,并且多為單層和純林,由于立地條件差,經營粗放,林分中呈現為“小老樹”的林木較多。三是區內荒漠化、沙化土地總面積仍占本區總面積的28.13%,防治荒漠化,治理沙地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同時,區域植被覆蓋度仍然很低,封山禁牧力度不夠,局部存在樵采過量和經濟建設占用林地,補償機制不暢等問題,局部植被破壞嚴重,嚴重影響區域生態建設。
4.3黃龍山、橋山水源涵養林區。此區森林資源豐富,但組成林分的樹種結構單一,構成林分的主要樹種有:遼東櫟、麻櫟、白樺、山楊、油松、側柏等,針葉樹比重小。大多為殘敗的次生林,生長在陽坡的櫟類,低矮多叉,多形成低產劣質林分或疏林地,尚有61.7萬hm2低效林需要改造。森林資源呈現針葉林、混交林少,樹種單一。林地生產力偏低,單位面積蓄積量小,并且多為單層次純林,林分結構不盡合理;林業發展方向定位明確,但措施不到位;區內農戶居住分散,存大較大的火災隱患。
5陜北高原大綠化工程建設主要對策措施
5.1積極開展沙化、荒漠化和鹽堿化土地治理,荒漠化、沙化和鹽堿化任務大,治沙、固定流沙,增加植被蓋度是關鍵。生態建設應以灌草為主,積極發展針闊葉樹種和生物質能源林建設,同時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營造防護風固沙林、地方特色經濟林和環城防風固沙林帶。采用水利、農業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嚴格保護好現有植被,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嚴厲打擊亂砍濫伐行為,嚴格建設征占用林地審批程序,保證林地面積不減少,加強封山禁牧工作,堅決禁止野外放牧,全面實施舍飼養殖。總結研究和積極推廣風沙區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新技術、新方法。積極開展礦區環境治理,對礦區生態環境惡化、難以治理的地塊,采取先工程措施,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的辦法。
5.2加大人工林資源保護力度,加強工程建設中的資源保護與異地恢復監督管理;堅持不懈地執行退耕還林政策,減少不良人為干擾,保護好濕地,維護濕地平衡,保障區域水資源安全。恢復退化林地植被,以治理水土流失為主要目的,營造水土保持林,陡坡地退耕還林,改造低效劣質林,發展經濟林果業。黃河沿岸大力發展紅棗經濟林,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進一步提高林、灌、草植被蓋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確保黃河生態安全。
篇4
反思自然生態環境惡化的歷史,深刻認識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
我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域,天然草地是生態系統的主體。歷史上曾以美麗富饒,“草過于馬脊”,“風吹草低見牛羊”而著稱于世。美麗遼闊的草地具有很強的生態功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天然綠色屏障作用。但從20世紀60年代起,由于人口猛增,需求擴大,盲目開發土地、草場,造成生態失衡;90年代以來,由于忽視生態保護,單純追求糧食、牲畜增長數量和速度,低水平粗放經營,進一步加劇了生態環境惡化,土地荒漠化呈現出“加速化”、“普遍化”、“重度化”和土地生產能力弱化、地區貧困化的嚴重局面。
加速化――土地退化、沙化速度加快,越來越快。據資料顯示,60年代草地退化面積大約為18%,80年代擴展到39%;從90年代到2000年則擴展到735%。60年代,渾善達克沙地沙化面積大約只有193萬平方公里,90年代初擴展到304萬平方公里,90年代末擴大到379萬平方公里,現在已達414萬平方公里。五六十年代流動沙丘僅有2%,半流動的占5%,2000年已達到1682%和3399%。同時,沙塵暴發生頻率加快,次數增加,時間提前。錫盟揚沙和沙塵暴天氣,60年代平均每年6天,現在增加到20多天,波及范圍越來越大,越來越遠。
普遍化――土地荒漠化已成為區域內一種普遍現象,并在整體上處于迅速擴展之中。據統計,2000年該區域土地荒漠化率已達73%以上,其中風蝕化荒漠約占5914%,水蝕化荒漠約占1267%,重度鹽漬化荒漠約占144%。錫盟渾善達克沙地周邊旗縣,風蝕化土地達75%以上。
重度化――就是非荒漠化土地轉為各類荒漠化土地的速度加快,嚴重程度提高。據調查,到2000年,整個沙源治理區,風蝕荒漠化土地中,輕度、中度、重度和嚴重度的分別占到6374%、2431%、794%和04%,而且每年分別以105%、55%和338%的速度向中度、重度和嚴重度轉變。赤峰市荒漠化土地占全市總面積的64%,其中重度化土地面積占2891%;錫盟大草原嚴重退化面積已達19億畝,占草地總面積的64%;蘇尼特草原幾乎全部荒漠化,并與渾善達克沙地連為一體。
草地(包括部分耕地)生產能力弱化――主要表現在草地植被由茂密變稀疏、覆蓋度降低,草種群落結構組成貧乏化,原生高產優質牧草部分或大部分消失,非牧性雜草增生;部分耕地風蝕沙質化,肥力盡失,成為不毛之地,由此導致生態功能的消退和生產能力下降或喪失。一是生物總量減少,草群平均高度從70年代的70cm降至現在的不足25cm;植被平均覆蓋度由375%降至212%,平均產草量由103公斤/畝降至41公斤/畝。二是可食性牧草特別是優質草減少。輕度沙化的減少30―45%、中度的45―70%、嚴重的90%以上。與80年代相比,二等草地由18畝養1只羊現增到36畝,三等的由40畝增至110畝,四等的由50畝增至130多畝。單位草產量和質量越低,越超載過牧,形成不良循環。
地區貧困化――由于荒漠化破壞了生產力,有的失去了基本的生產條件,形成區域性生態化貧困。風沙源治理區34個旗縣(市)中,有國家級貧困縣16個,自治區級的8個,分別占自治區總數的5334%和4211%,成為自治區最貧困的地區。
殘酷的歷史事實說明,錯誤的發展觀是造成生態災難的根本原因。我們要反思歷史,面對現實,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充分認識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提高執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對促進改革,擴大開放,實現經濟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二
用科學發展觀統籌風沙源治理工程,解決面臨的問題,加快發展步伐,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益。
(一)制定和完善沙源治理工程總體規劃,從項目管理向規劃管理、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
規劃是工程實施和管理的靈魂,是建立科學管理、科學施工的前提。但當前有些地方規劃不到位或不完善,尤其是上下兩級在項目安排和投資方向上,互不銜接,有的嚴重脫節,形成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學性,必須以規劃行事,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搞好工程的總體規劃。凡規劃不到位、不完善的,都應進行修訂完善;沒有規劃的要抓緊制定。規劃必須弄清沙源區生態資源情況,明確治理目標和重點地區、重點項目并落實到位;要提出治理措施、時間和步驟;要明確后續產業和加快發展的政策等。自治區和盟市的總體規劃,要以旗縣的規劃為基礎進行調整、修訂、完善,使上下規劃協調一致,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指導性。
為了保證規劃質量,自治區應提出規劃指導大綱,并對盟市、旗縣參加規劃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最后要經有關專家和主管部門專業人員,分盟市進行規劃評審,最后由發改委批準實施。
(二)加強統籌協調,改進項目選擇和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施工質量和投資效益。
1確定工程項目,要實行雙向選擇。上級主管部門安排每年的工程項目,要據國家計劃要求,及時與下面溝通,由單方決定為上下雙方協商決定,使項目更符合實際,減少投資“漏洞”,保證投資安全。同時,要提前安排下年度項目任務,并力爭在上年12月前下達,以增加施工準備時間,保證工程質量。
2改作業設計審批制度為備案制,提高時效和指導作用。上級主管部門規定,作業設計由“有資質”單位承擔和審批。實踐結果表明,一是沙源治理項目點多、面廣、少數“有資質”單位,根本難以承擔,完全由旗縣有關部門自己搞;二是審批不及時,有的拖至6、7月乃至11、12月,延誤了有利季節,影響施工質量;三是以“審批”為名,進行亂收費。沙源治理工程項目,主要是人工、飛播造林種草、小流域治理以及打井、修渠、筑小塘壩等水源和節水灌溉工程,旗縣主管部門技術人員,多年從事這些工作,完全有能力承擔設計和施工,規定由上級“有資質”單位審批,除增加程序和運行成本,沒有實質性作用。另外,旗縣有關部門技術人員搞作業設計沒有經費,而上級“有資質”單位則借“審批”之機,舉手之勞,收取作業設計費。這是極不合理的,屬于“合法”的亂收費,應及早取消。按照誰設計誰收費的原則,應將設計費發給旗縣主管部門,用于作業設計補助和前期準備工作。
3改監理制為督查制,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工程監測。監理制是基本建設的一種制度保障。但是,沙源治理工程根本不同于基本建設,有強制性標準和監理手段。沙源治理主要項目多以種樹種草為主,上千萬計的樹苗、草籽,難以全部監測,飛播造林種草,種子被“一風吹”了,監理也無可奈何;沒有作業設計,也得開工,項目不合實際,也不能變更;而且,一個監理組兩三人(多是退休干部),管兩三個旗縣,既沒有交通工具,又無先進監理手段,在短時間監理幾萬畝、幾十萬畝一齊施工的項目,是不可能的,跑馬觀花也辦不到。實踐證明,監理的形式大于作用。另外,整個監理費每年支出近千萬元,實際用于監理工作支出的不過30%左右,大部分成了所謂監理公司的“合法”收入,吃生態建設“大鍋飯”。所以,改監理制為督查制實為必要。由上級主管部門派督查員,對工程項目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既保證按規程施工,又可節省一筆不必要的開支,防止和杜絕腐敗現象滋生。應將這筆不小的“監理費”,用于治理工程項目技術承包,亦或用于生態監測網站建設,以實現監督管理信息化,提高監督管理水平。
(三)進一步規范治理項目標準,優化治理結構,突出重點,加大投入。
1調整規范水源工程和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及投資標準。實踐證明,水源工程每處1萬元是脫離實際的,導致遍地開花,低質量、低效益。2003年8月,國家水利部在《指導意見》中對“一處”作了界定:即水窖、蓄水池和小塘壩等小型攔蓄水工程,以攔蓄總庫容每200立方米為1處,節水灌溉面積每3公頃為1處。這個規模投資1萬元根本不夠。內蒙古京津風沙源治理區域多處于高原貧水區,應按不同項目實際,確定投資標準。以機電井為例,百米深井加配套至少需10萬元左右;水窖、蓄水池、小塘及節水灌溉設施等,應按規模大小核定標準,以保證工程質量和效益,杜絕虛假工程。在項目選擇上,必須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采補結合。控制高耗水項目,實現水資源生態平衡,永續利用。
2進一步明確退耕還林(草)項目標準與范圍,優化治理結構。“退耕地”的界定,應以坡度和沙化等級作為標準,即坡度大于15°、沙化程度3級以上的耕地,原則上納入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坡度低于15°、沙化程度3級以下的,要作為中低產田進行綜合治理,使該退的退下來,該治理的治理上去,以優化整體治理結構和工程實效,亦保證糧食生產和安全。牧區要取消“引農入牧”等違背草地生態規律的口號,對“高產飼料地”要作出明確界定,避免大搞“小而散”遍地開花的“飼料地”,造成建設中的破壞,出現集中治理,分散破壞的不利局面。對墾草種田包括不配套的小而散的草庫倫,要按照“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的要求,實施退耕還草。
3要突出重點,加大草地禁牧區、生態保護區以及封山育林(草)區的建設,充分利用自然更新能力,恢復植被和生態。沙源治理區雖然生態嚴重惡化,但大部分草地、沙地植被更新的條件并未完全喪失。實踐證明,只要杜絕牲畜啃食、踐踏和人為破壞,即使在半流動沙丘上,原生草木植物的恢復2―3年就見成效,3―5年就可以基本固定。各地要認真總結草地、沙地自然恢復的經驗,并加以人工技術促進措施,加快植被恢復和生態系統的形成。
4要增加防災和管理經費。近兩年蝗蟲、鼠害已給恢復的草地造成了很大危害。隨著種樹種草、圍封、禁牧面積的擴大,管護和防火、滅蟲、滅鼠等任務越來越大。“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如果管護不到位,不僅影響樹、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甚至使治理成果毀于一旦。管護和災害防治已刻不容緩。這方面所需資金,應納入工程總投資中,列專項經費,予以保障。
(四)推進體制創新,探索建立生態資源法人治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生態建設、保護與利用一體化。
目前,一些地方實行劃分到戶或個人承包,但其只重收益,忽視保護。要防治大面積林草地的蟲鼠災害,或林草地更新等,根本無資金。要解決面臨的管護、撫育、更新等難題,做到永續發展,必須按照生態資源的公共屬性和市場化原則,創新體制,具體實現形式可以多元化。比如建立由農牧民+集體+公司組成的生態資源經營聯合體,實行股份化管理,建用管結合,按股分紅和按勞分配;實行有償出讓或拍賣,引進資金和龍頭企業,由企業獨資經營等等。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形成誰開發誰受益、誰使用誰保護,誰破壞誰補償的管理體制和長效機制。國家和自治區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以便地方有法可依。
(五)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后續產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化貧困的問題。
從現實情況看,由于缺乏統籌規劃和政策支持,沙源治理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后續產業發展滯后,農牧民收入增長不快。為了保證沙源治理工程健康發展,必須把發展后續產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納入總體規劃之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發展壯大。一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制定加快發展后續產業規劃和措施,明確發展方向,找準定位;要調整優化農牧業結構,改變粗放經營方式,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形成規模化、產業化。二要大力培育、引進和壯大龍頭企業,搞好小區建設,組織各類專業協會,形成龍頭企業+協會+基地(小區)+農牧戶的產業化體系,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三要制定加快后續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生態產業建設,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以及技術、物資、設備支持;金融部門要提供低息優惠貸款或專項政策性貸款;政府部門要轉變職能,搞好服務,徹底解決當地生態化貧困問題,并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構建新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
篇5
【關鍵詞】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生態環境 可持續發展
沒有水資源,生命就無法延續,水對我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都不開水,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水資源卻成為引發生態危機的主要因素。土是萬物之本,土壤是世代相傳的,是人類所不能出讓的生存條件和再生條件。水土資源是人類存續的根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業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是社會和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資源。沒有水和土,農業和人類就失去存在的條件。
1 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概況
1.1 水土流失嚴重
水土流失是指地表土壤或巖石在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雨滴和地表徑流為營力而發生的剝離、搬運和堆積。據統計,目前我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67萬km2,約占國土面積的38.6%,并且以每年流失1萬km2的速度逐年增長。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占了黃土高原總面積的79%左右。
1.2 土地荒漠化嚴重
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濕潤地區的脆弱生態條件下,由于人類活動不當,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使得原非荒漠化地區出現了以風沙活動為主要特征的、類似荒漠環境的過程,所影響的土地成為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景觀表現為風沙地形占較大比重,地表沙粒粗化,植被稀疏、地力下降大。我國沙漠化土地面積從解放初的16億畝擴大到目前的39.3億畝,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7.3%。在我國北方,土地沙漠化面積仍以每年2100km2的速度發展,相當于每年被沙漠吞食一個縣,土地沙化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對公路和鐵路的威脅。我國是世界上沙漠分布最多的國家之一,占國土面積的9.4%。
1.3 土地鹽堿化嚴重
鹽堿化土地包括鹽土、鹽化土、堿土、堿化土四種類型。從形成和改良條件劃分,大致可區分為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鹽堿化土地、半干旱半濕潤地區鹽堿化土地、濱海鹽堿化土地。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鹽堿化土地所處地區氣候干旱少雨,蒸發強烈,土壤含鹽量高。半干旱半濕潤地區鹽堿化土地所處地區有季節性的干濕交替,土壤中的鹽分積聚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表聚性強。濱海地區的鹽堿化土地由于受到海水倒灌,含鹽量普遍較高。
2 加強和改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具體措施
2.1 水土保持必須堅持“兩個可持續”
水土流失、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三者互為因果、相互關聯。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必須統籌考慮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及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水土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科學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水土保持作為一項與“三農”工作非常密切的基礎性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承擔重要責任。要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大幅度提高土地生產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通過水土資源高效合理利用來實現經濟發展。要把水土保持和村容、村貌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加強以防治面源污染和清除生活污水、垃圾等為主要內容的清潔型小流域建設,保護水源,改善生態環境,改善村鎮人居生活條件,發揮水土保持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排頭兵的作用。
2.2 加大預防監督執法力度,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要切實加大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的力度,認真貫徹執行《水土保持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規,落實“三同時”制度,抓好“三權”的落實,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對生產建設過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積極治理,將人為水土流失降到最低。依法查處開發建設過程中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保障生態安全。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減輕由于水土流失而導致的各種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同時,在生態建設中既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又充分考慮自然承載力;既要重視生態效益,又要重視群眾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既有效保護水土資源,又高效利用水土資源。
2.3 突出抓好國家重點水保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近幾年來,通過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對此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1)堅持成功的技術路線。以小流域為單元,優化配置各種措施,綜合防治,優先搞好坡改梯、流域治理和水源工程建設,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2)切實落實有關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工程建設監理制、項目建設公示制、群眾投勞承諾制、資金使用報賬和產權預先確認制五項制度,同時要因地制宜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和招標投標制,落實建后管護責任。(3)確保資金安全。建立配置合理、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工程管理運行機制,加強資金使用稽查,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2.4 努力開拓水土保持新領域
市場經濟要得到穩定持續的發展,國家必須在水土保持方面下功夫,只有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才能緩解社會資源使用不協調的矛盾。水土保持工作必須面向農村,并向城市地區發展,加強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治理水土流失問題,讓城市更美,環境更好,在良好的自然環境下,我們可以發展旅游業,開展生態休閑等活動,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滿足了社會效益。當然,農村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須持續下去,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控制濫砍濫發,以人為本的考慮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將水系、道路、農田、村莊、綠化美化一并進行規劃和整治,建設秀美家園。加大江河湖庫等周邊地區水系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力度,維護生態水系的健康平衡,保護江河水質,提供潔凈水源。
3 結語
水是維持地球所有生物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賺,國家經濟要發展,必須重視水資源的保護,為人類提供干凈的水源,保證水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社會才能長治久安。水土保持可持續發展是人類保護環境和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手段,它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提和基礎。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政府部門在各方面積極配合,尤其是作為主體單位的水利部門,更是要協調工作,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結出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陳麗萍.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7).
篇6
[關鍵詞]煤礦;地質環境;綜合治理
中圖分類號:x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07-0139-02
0 引言
艾友煤礦區是阜新煤田礦區之一,也是阜新煤田礦山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的重災區。該區煤炭開采歷史悠久,既有解放前的小煤窯,又有計劃經濟時期開采的礦井,現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責任主體因歷史原因滅失,而采礦活動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及生太環境問題積重難返。幾十年大規模的礦山生產活動國,在井田周邊范圍形成近30km2的自然生態極其惡劣的地帶,廢棄礦井與采坑遍布,土地荒漠化、石礫化嚴重,采礦形成的塌陷坑、地裂縫隨處可見,堆棄物侵占大量農田,殘余煤炭、瓦斯氣的自燃產生大量的h2s、so2、co等有害氣體,煤矸石風化后形成的粉塵,對土坑壤、大氣及地表水、地下水都不同程度的構成嚴生的污染,礦區周邊生態環境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1]。礦區地質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1 礦區地質環境背景
1.1 地理位置
艾友礦區位于阜新井田的西南部,礦區內有新義線鐵路和錦阜等重要公路通過,交通方便。礦區處于醫巫閭山與松嶺之間的低緩丘陵地帶,地形起伏變化校小。礦區內細河由北向南流經礦區中部,除雨季外,河水流量較小。
1.2 水文氣象
本地區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多為西南風和西風,四季變化明顯,春季多西北風,風力最大8-9級,小至2-3級,氣溫上升迅速;夏季炎熱多雨,降雨量較少,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平均降雨量為500-600mm,最大達1009.11mm,年蒸發量為1700mm。年平均氣溫為7℃左右,最低氣溫-32.1℃,最高氣溫33.3℃。最大凍土深度1.40m,平均年無霜期150天。本區光照條件較好,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786.6小時。
1.3 地質構造
艾友礦區地表地形為丘陵地貌,北部為艾友北山,南部地勢平緩。淺部有報廢的艾友礦二井、四井,最低標高-165m礦區含煤地層為中生界侏羅系上統的義縣組、九佛堂組、沙海組和阜新組。礦區煤層絕大部分屬緩傾斜煤層,煤層傾角4°-22°之間。艾友礦煤系地層主要為晚侏羅系上部含煤組,厚度近1000m。共含煤20層,可采12層,可采煤層總厚度平均21m,最厚達70m。艾友煤礦已回采層涉及阜新組水泉、孫家灣、中間、太平上、太平下、高德6大層群和沙海組四、五2個煤組。單一煤層群累計采出煤層厚度1.2-24m,開采深度10-900m,煤層傾角4°-10°,開采方法多為走向長壁或傾斜長壁全部陷落式。
2 地質環境及生態環境問題
艾友礦區經過幾十年的大規模、高強度的開發,礦區的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受損極為嚴重,而引發諸多地質災害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地下采空區的地面沉陷,廢棄礦井及采礦排廢侵占大量的良田,煤矸石風化后形成的粉塵在風力作用下常形成粉塵暴,廢棄礦井中殘余煤炭和瓦期氣自燃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污染物釋放在大氣中,滲透和溶角至地表、地下水體中,極大破壞本已脆弱的生態環境,而采礦大量抽排地下水,影響地下水的水質和水位,形成較大的降水漏斗,使當地居發、牲畜用水困難。采礦排廢引起的土壤荒漠化、石漠化也非常嚴重。
2.1 地質環境問題
經初步調查勘測,在艾友井 30km2范圍內,較大規模的地面塌陷-沉降區塊3處,塌坑總數69個,最大直徑80m,深5-7m,最大區塊下沉3.56-6.20m,最大不平移動0.47-1.18m,最大水平變形-43.5-+20.7mm/m,規模較大的地裂縫3條,累計長達1350m,一般寬1.0-3.5m,可視深度1.0-4.0m.塌坑與地裂縫面積總和達249000m2。地表巖土變形絕大多數由近地表30-100m,淺部煤炭開采引起。由于采礦過度抽排地下水,當地村屯地下水位急劇下降,經調整當地水位一般下降15-22m,局部地段
降近百米,導致礦區周邊六個村屯飲水井干涸。
2.2 生態環境問題
礦區內的廢棄礦井、排矸石占地引起井口半徑50-100m范圍的土壤砂礫化、荒漠化,總面積可達140萬m3。東西兩個露天采坑排放的矸石堆放如“山”,兩處占用耕地64.78萬m3,矸石堆積總量789.75萬噸,經幾十年的堆放,里面可燃物質發生自燃,雨季極易造成泥石流和滑坡,對附近居民建筑及農田造成危害,且矸石中的硫化物易形成酸水,污染地表徑流,下滲到地下后污染地下水,嚴重破壞礦山生態平衡。廢棄礦井中煤炭的自燃釋放高濃度的有害氣體,主要成份有co、so2、h2s等均超過國家標準。這些揮發氣體遇大氣降水后形成酸雨落入地表,滲入地下,嚴重污染區域水體環境,對植物生長和人畜健康危害極大。有些矸石中含有部分重金屬元素,如砷、汞、鎘等,在降水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的同時使區內地下水化學類型發生改變,易形成硫酸鈣、重碳酸鈣型水。
3 礦山環境綜合治理
3.1 礦山地質環境現狀
艾友煤礦區的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問題是多方面的。2005年初步調查評價礦區30km2重點地段的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地質環境現狀如下:
(1)在30km2內未封堵的廢度小礦井261個。一般深60-120m,孔徑3.5-4.0m。
(2)在開采區范圍內,由歷史責任人滅失和不明采礦引起地表沉降面積為8.99km2,地表塌坑61個。
(3)較具規模的露天采坑2個,并堆有兩座較具規模的煤矸石山。
(4)地裂縫2條,累計長1350m,寬1.0-3.5m,深1.0-4.0m。
(5)土壤荒漠化面積5km2,井口散落堆放的煤矸石堆隨處可見,土地礦礫化嚴重。
(6)由于底部亂采、亂掘,越界開采使各井巷道連通,氫氣流通引起井內殘余煤層自燃及瓦斯自燃,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職so2、h2s、co2及未燃燒的甲烷氣體使周邊大氣環境惡化,釋放彌漫空中,局部產生階段性酸性降水(ph值5.0-6.58之間)現象。
(7)礦山開采抽排水,破壞了地下水均衡系統,造成地下水位急驟下降,一般地下水位埋深已達到15-22m。頻繁采礦活動導致礦山尾礦、廢石、建筑垃圾堆放井口,受降水淋浴作用嚴重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表小,致使礦內的湯頭河段堵塞,生物絕跡,植被嚴重破壞。農山砂礫化、水土流失嚴重,可耕地面各銳減,土壤肥力下降,地表建筑物及公共設施受到損失,破壞地表景觀。暫時性、潛在性和長期性的礦山環境問題突出。更降低區內人畜生活條件和質量。所有存在的礦山地質災害問題,具有它的突發性、易發性和多發性,已不同程度的危脅著該地居民人身安全和生存條件,也曾發生過行人掉入未加封堵的礦井中死亡[1]。因此,艾友井田內采礦引起的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3.2 礦山環境綜合治理
(1)地面塌陷防治 地表塌陷主要分布在早期充分采動和重復采動的地表沉陷區。由于塌坑有形成是在采掘過程中頂板巖石承載力的降低經地下水和重力作用后,頂板巖石變形彎曲,破壞降底頂板巖石承載力產生地面塌陷。應地塌坑底部用粘土墊底夯實,上部利用廢棄的矸石、建筑垃圾回填,頂部采用0.5m客圭鋪墊,恢復原來地貌,使之達到耕作。
(2)地裂縫治理 地裂縫是地面不均勻下沉形成的,形成過程與地表塌坑基本相似,對地裂縫的治理底部進行粘土回填夯實后(厚的0.5-0.8m),上部回填煤矸石或建筑垃圾,頂部可鋪墊0.5m客土,地裂縫治理的關鍵是對其深部進行治理,阻斷第四系含水層滲漏。通過綜合整理,恢復原來狀態,達到土地耕作為目的。
(3)廢棄礦井回填 廢棄礦井的底部與巷道接通處應采用混凝土封堵,上部采用廢度煤矸石回填至第四系土層后回填客土隔水,其上部采用建筑垃圾至地表0.5m后回填植土整平。(含水層以上用煤矸石填堵可能會造成對地下水污染)故第四系含水層段面原則上不能利用煤矸石回填)。
(4)露天采坑的回填 區內東、西兩個露天采坑均需回填大量的土石方。現地方已投入配套資金開始回填,但由于經費不足,回填石方量不足三分之一,需日后投入專項資金,填平后履土可作基本農田或植樹,原則上“宜林則林、易草則草、易耕則耕”。
(5)礦山土地復墾 區內因采礦產生的土地破壞嚴重,總面積約16.0km2,廢礦井遍布于區內,井口矸石散落堆放,土壤砂礫化嚴重,土地無法利用,該地區所有矸石堆清
除、廢棄礦井封堵,將土地平整后可復墾為耕地、恢復成基本農田區,增加區內可耕地面積[2]。
(6)礦山“三廢”綜合利用 利用散落堆放的煤矸石作充填井口、地表塌坑等材料,具規模的矸石冊進行綠化、逐步進行無害化處理。現有礦坑排出的礦坑水和湯頭河水可做為礦山綜合治理綠化后的澆溉用水,合理利用“化害為利”[2]。
4 結論
阜新艾友礦區的地質環境問題較多,對地質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除了礦區原有的地質環境比較脆弱以外,煤炭開發又引起了許多新的問題,而且所引發的問題已經逐漸成為礦區地制裁生態環境問題的主體。隨著煤田的繼續開發,這種影響將會越來越大,值得引起重視。礦區應該統籌規劃,加大管理的力度,堅持資源與環境并重,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進行綜合治理,以實現礦區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遼寧阜新市國土資源局,遼寧省阜新艾友煤礦區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規劃設計[r]2005.
篇7
【關鍵詞】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現狀;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資源環保建設已經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根據資源環保在國際快速發展的趨勢,資源環保通過管理和技術創新,在降低其對環境和自然景觀的影響中,減少水土流失和植物破壞,降低能源損害和減少環境污染,實現了節約能源、節約用地和節約材料。
一、我國資源環保的現狀
1、水資源缺乏且嚴重污染
雖然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中國面臨著水資源的嚴重缺乏,特別是北方地區,其農業占全國的66%,而水資源供給的80%卻在南方,主要在長江流域。中國的糧食生產嚴重依賴水資源,大約80%的糧食產自水澆地(這一數據在美國是20%,在印度則是60%)。從1982年到2000年,黃河每年有2/3的時間干涸。與20世紀50年代初相比,全國湖泊面積減少15%,長江中下游的湖泊數量減少一半以上,天然濕地面積減少26%。全國每年平均消失20個天然湖泊。建國以來,已有1000個湖泊干涸。
中國北方的蓄水層被消耗的速度要快于它能得到補給的速度。海河流域的水位線下降了50至90米,許多城市,如天津和濟南發生了嚴重的地表沉降。中國水資源使用效率很低。有專家估計中國用來灌溉的水資源的60%由于種種原因而浪費掉了。中國也長期受到洪水的困擾。2003年7月的洪水影響了中國南方、東部和中部的一億人口。對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森林的過度采伐加劇了洪水的發生。從20世紀80年代起,這些流域森林覆蓋率減少了30%。
據《2006年全國水利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6年全國水資源總量25567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8.9%;全年總用水量571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5%。這一增一減之中,不難看出我國水資源的嚴重危機。
2、礦產資源的現狀
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必然會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壞,造成嚴重的地質災害,如地表下沉、滑坡和泥石流等。礦石選冶過程造成大量廢水有毒氣體、粉塵及固體廢棄物等"三廢"的排放。許多礦山企業環保意識薄弱,沒有完善的環保設施,有的企業甚至對排出的"三廢"不進行處理就直接外排。"三廢"的排放造成大面積的土壤、大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砷、氟、重金屬等有害成分的累積,直接危害到礦區周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大量礦山廢棄固體堆砌場和尾礦堆放庫存在地質安全隱患。綜上所述,我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低、能耗高,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走綠色礦業之路,是當前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同時也是緩解我國資源供需矛盾的巨大潛力所在。
3、土地資源的現狀
隨著工業化程度提高,人口壓力加大,地區財政來源單一,國內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經營方式的惡性循環,我國土地生態環境的的污染和破壞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機質”,它由微生物和動植物的代謝物組成,是土壤的養分。土壤的養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長的狀況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為無機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長,也十分稀疏。土地是否會發生沙化決定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有機質和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任何減少土壤有機質含量和破壞土壤儲存水分的因素都會導致土壤沙化。我國各種成因的荒漠化土地面積83.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8.7%。其中,水蝕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土地37.7萬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的45%;風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土地37.1萬平方公里,占44.3%;物理及化學作用(包括鹽漬作用和水漬荒漠化土地)6.9萬平方公里,占8.2%;工礦開發引起的為2萬平方公里。我國還有易受荒漠化影響的土地141萬平方公里,其中,易受水蝕荒漠化影響的土地87.5萬平方公里;易受風蝕的沙漠化土地53.7萬平方公里。總計已經荒漠化和易受荒漠化影響的土地224.7萬平方公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墾拓荒力度增大的同時,也占用了大量的未利用地或農用地用于居民點、獨立工礦、交通、水利等建設。結果是:一方面,農用地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建設用地也小幅度上揚;另一方面,未利用地不斷的減少。導致綠林交錯過渡帶的生態用地較少,生態防護作用減弱。眾所周知,耕地、林地、園地等農用地的面積增減會影響地區的小氣候。土地利用規模增加了,是通過開發未利用地來達到的,破壞了原始植被和生態平衡,會導致地表覆被破壞,導致農業生態環境循環難以持續,受到風沙侵襲,土壤養分含量大大下降,也影響了土地的經濟產出和土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二、促進我國資源環保發展的對策
1、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保護理念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水資源保護的基本理念,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基礎。作為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的載體,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于人類是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地球上,水資源作為生態環境中最重要的生態因素其作用是人人皆知的,也是其他任何物質都無法代替的,離開了水資源,人類和其他生物將不復存在,人類的前進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同時,物種進化、生態環境變化、氣候變化、地貌變化都和水資源有著直接的聯系。為了保證物種的多樣性,物種的進化,保證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在水資源的利用上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保護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⑴、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不但要考慮當前,而且還要考慮將來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⑵、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和人口、環境、經濟以及資源相互協調,互相促進,協調發展。⑶、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證水資源的整體協調發展,保證水資源的優化以及高效率的使用。
2、礦產資源的發展
礦業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同時也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例如對水資源、土地資源、植被等的破壞,以及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產生的“三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等。因此,在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時,應本著開發與保護協調發展,即在開發前、開發中和開發后,同時進行環境保護。在開發前,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礦區及其周圍環境認真進行勘查,特別是地質條件的勘查工作;在開發過程中,應盡可能較少地占用和不占用已有的耕地、農田、植被區等,對開發中產生的廢棄物應遵照排污標準進行處理。在開發后,應及時采取措施對礦區周圍的環境,尤其是對已被破壞的土地資源、植被進行恢復,如土地復墾措施,可將采剝與復墾同時進行,既降低成本,又能使破壞區域及時恢復綠化。
3、土地資源保護
土地資源保護的實質在于預防耕地減少和退化,防止對耕地造成污染、破壞和損害,以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土地的自然經濟條件,促進土地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眾所周知,森林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長城。森林可以涵養水土、調節氣候并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減緩全球變暖。因此,積極植樹造林、切實保護森林、努力提高森林覆蓋率,并不僅僅關系林業工作,而且關系人類生態環境的全局。
實行以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以及休耕為主的農地保護措施,保護土地質量。實行農地保護可以減少土壤的侵蝕量,減輕水土流失。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休耕就是將容易發生侵蝕的地區的耕地轉化利用方式為林地、草地或者休耕,用于更好的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從長遠看,通過農地保護措施,可以維持和穩定糧食以及一些重要經濟作物的生產能力。按照經濟學家和農業專家的相關分析,農業有其自身的生產周期和生產規律,在這個生產周期中,土地資源的利用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源開發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導致自然環境的治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步伐。因此,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應提出科學有效的保護與治理對策,達到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同時進行,從真正意義上做到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目的,實現“綠色資源”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馬靜.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3(3)
篇8
【關鍵詞】東北三省;生態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可持續發展
前 言
我國的東北老工業區包括黑龍江省、遼寧省和吉林省,是我國最早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重要的鋼鐵、重型機械、汽車、石油、化工原料生產基地,不僅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也為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資源消耗與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我國的東北老工業區面臨著巨大的環境問題,不僅制約了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影響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東北老工業區的經濟發展起步比較早,由于早期重生產輕生活,重產業輕城市,重視經濟的發展不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以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使得東北老工業區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益加劇[1],產生了各種環境問題。本文主要討論東北老工業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和相關治理措施。
1、東北老工業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1.1部分地區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東北平原西部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據研究,該區土地沙漠化面積為72 280.6 km,占土地總面積的22.2%。土地沙漠化面積迅速擴大,平均以每年1.5%~3.7%的速度遞增[2]。水土流失是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優劣的重要標志之一,它會導致沙塵暴的發生以及加劇土地荒漠化,進而阻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東北老工業區是主要水土流失類型區,黑土地水土流失嚴重,質量急劇退化,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影響多種農作物的種植。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黑土層已完全消失,露出下層黃土,當地稱為“破皮黃”,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寶貴的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1.2 濕地資源銳減、“北大荒”變“北大倉”:濕地作為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不僅蘊藏多種類型的資源,還具有可以調節氣候與環境的功能。東北地區的濕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下游平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區等地區,它是我國濕地類型最多,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東北平原的大片濕地曾被稱為“北大荒”,但至本世紀60年代,政府大力開墾北大荒,組建許多農場,進口大量機械,將濕地的水排干,將“北大荒”變為“北大倉”,在獲得了大量農產品的同時,也導致了周邊環境的惡化。1998年嫩江和松花江的洪水與此不無關系[3]。
1.3 珍稀資源遭到破壞:東北三省地域遼闊, 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全國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省份。據近十幾年來有關部門調查所積累的大量資料(陳金松.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重點問題研究. 2003)可知,朱、虎頭海雕、鐮翅雞已在黑龍江省境內野外滅絕;豺、柳雷鳥、豹近20年來野外難覓蹤影,已處于滅絕狀態;東北虎、梅花鹿、貂熊、黑鸛、黑臉瑟鷺、玉帶海雕等野外僅存幾只或數十只,已處于極度瀕危狀態;紫貂、原麝、斑羚、黃喉貂、水獺、大鴇、金雕、灰臉鷹等野外種群數量呈銳減趨勢,處于極度瀕危狀態[4]。東北地區的礦產資源也是儲量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儲量近全國的一半,但由于多年開發,且開發強度大,導致后備資源逐年遞減,明顯不足,造成開采難度逐漸加大。
1.4 煤煙型大氣污染:東北地區的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大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0%,這就造成了該地區典型的煤煙型大氣污染。該地區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顆粒物和降塵,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的廢氣,2008年僅遼寧省工業廢氣排放量就高達4.02×10標立方米,占全國廢氣總量的9.96%。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化學物質在特定的條件下會發生化學反應,帶來大氣的二次污染,這些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動植物生長及生態環境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5]。
2、治理措施
2.1 健全法律法規,增強宏觀調控:政府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標準,如“三廢”、固體污染物等有害物質的排放標準,把保護環境工作放在突出首要地位,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管理,調整耗能大、污染多的產業結構。對于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尤其是污染環境的設備,要堅決取締;企業排放污染物必須達到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未達標的企業除要交納排污費外,還應限期治理,再達不到標準即行關閉;新建企業和新建項目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制度(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同時應積極發展清潔產品,使是清潔能源進行清潔生產。而且,我們要堅持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在環境保護及其他領域的談判中堅決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謹防國外對我們的“垃圾出口”,嚴把質量關[6]。建設防風固沙林,合理利用配置資源,合理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都可達到治理環境的效果。
2.2落實公民義務,強化環保意識: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不是某一個人的財富,也不是一個城市的或一個國家的,而是世界的。我們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提高環保意識。環保是一個長期的問題,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從小做起,加強對中小學生的環保教育,充分發揮他們環保生力軍的作用。還應提高各企業和工廠的環保理念,應用“綠色”技術,建設“綠色”企業。
結 論
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我們應該意識到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重要性,努力做到二者的共同發展。對于個人,要提高自身主體意識,增強環保理念,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不以毀壞環境而發展經濟為手段,追求綠色經濟,為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對于國家,要提高政府的監管力度,健全相應法律法規,倡導可持續發展。環境改善任重而道遠,只有在理論上認識到經濟與環境的統一,才能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使東北老工業區逐步進入經濟和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金鳳君,陸大道.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資源型城市發展[J].科技導報,2004(10):4-6.
[2]裘善文,張柏,王志春.中國東北平原西部荒漠化現狀、成因及其治理途徑研究[J].第四紀研究,2005,25(1):63-73.
[3]王全波,杜明廣.我國東北濕地為輔的現狀與前景展望[J].林業勘察設計,2006(4):25-27.
[4]宋國利,鄂勇,陳文.黑龍江省主要生態問題及成因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5,33(6):82-84.
篇9
看看身邊日益增多的建筑物,身邊的一樹一草,有沒有人想到這是地球的某個角落,而人類,只不過是居住在地球上的一種生物,地球是凡居住在地球的每一種生物賴以生存的場所,是索取生活資料的來源。因此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更因該珍惜保護地球——我們的母親。但是……
為了滿足人類的私欲,人類開始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為此自然界報復了我們——給我們留下了難以解決的一大堆環境問題。
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在地球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環境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水資源污染也越來越嚴重。
《詩經》中許多篇章都提到過在很久以前黃河水還比較清亮,黃河上游及晉陜一帶的森林植被還比較多。在西安有“八水繞京城”一說,可見那時黃土高原上還水草豐茂。但是從明朝開始,土壤、植被就開始變差了,為什么?原來是為了爭土地,為了金錢 ,導致人們亂砍亂伐,導致大自然報復我們,使母親河由清澈到現在的“一碗水,半碗泥”。
全國一百八十五個城市的二百五十三個主要的地下水開采城段中,污染趨勢加重的占百分之二十五。淮河流域淺層地下水面污染有所加重,有毒有機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有一定程度地檢出,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農業污染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談水,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百分之十四以上。
很多時候,因為環境污染而引起資源不能再生,甚至退化,特別是土地資源,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各類土地資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
我國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至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積有160多萬千米。風沙蔓延導致許多地方的牧場、良田和村莊被毀壞、埋沒。土地是立國之本,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有為重要尤為重要。
在眾多的環境問題中,有一個問題已被重視,那就是全球變暖。
現在全球平均溫度已升高了0.3~0.6℃,其中11個最暖的年份發生在80年代中期。全球變暖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等,還會為生態環境等帶來破壞。
然而,在我們身邊也能看見環境污染的存在。每當我站在馬路旁時,我就能完全感受到大氣污染的嚴重性。汽車從我眼前駛過時,就會卷起地上的塵土,車駛過以后,汽車的黑尾巴才是主菜,它那濃度頗高的二氧化碳使人透不過氣來,那種氣味真是……很難聞,讓人難受,看看路旁發育不良的樹,真讓人懷疑這也是它的杰作。甚至有人夸張地形容馬路的空氣污染情況連二樓都能感受到。
篇10
一、采取措施、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內蒙古堅持不懈實施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啟動生態文明制度多項改革,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邁出了重要步伐。
(一)明確定位、制定目標
為將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和視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自治區黨委、政府著眼全國大局,立足區情實際,提出了“8337”發展思路。其中,在發展定位中明確提出要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13年,自治區政府印發《構筑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規劃綱要(2013-2020年)》,力爭到2020年,全區森林、草原、濕地、農業等四大生態系統趨于穩定,城市和荒漠生態系統明顯好轉,生態服務功能進一步加強,逐步形成完備的生態體系、發達的產業體系和健康的文明體系,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架構初步成型。
(二)注重改革、建章立制
2014年12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改革的意見》,本著“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全面啟動了93項制度建設任務,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系統完整和相對完善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生態保護制度、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責任管理體制五大制度體系,增強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確保把祖國北部邊疆生態文明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三)加大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實施力度
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區陸續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工程范圍涉及我區90%以上的旗縣區,特別是十以來(2013-2014年)共投入中央生態建設資金203.6億元,完成生態建設面積1.4億畝。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區生態環境呈現“整體惡化趨緩、治理區明顯好轉”的良好局面。
(四)倡導社會參與,喚起公眾責任意識
不斷強化全民生態文明觀念,促進全社會整體生態意識的提升,引導公眾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認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政府帶頭、社會群體、公民廣泛參與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良好社會風氣,企業、軍隊與地方共同開展大面積植樹造林活動,廣大群眾通過投勞、參加工程管護等多種形式參與生態工程建設,為我區生態保護工作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二、成果初現、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內蒙古生態保護與建設各項工作成效明顯,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逐漸顯現。
(一) 防沙治沙效果顯著,荒漠化和沙化面積持續減少
據國家連續幾次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區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已呈縮減態勢。五大沙漠周邊重點治理區域沙漠擴展現象得到遏制,重點治理的五大沙地等區域林草植被蓋度增幅較大,生態明顯改善。毛烏素沙地生態狀況呈現整體逆轉態勢。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長400公里、寬10公里的鎖邊防護林體系和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帶長300公里、寬50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烏蘭布和沙漠東緣的鎖邊林帶,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向腹地推進1-10公里。
(二)森林面積、蓄積持續“雙增長”,林業生態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據2013年內蒙古第七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區森林面積3.73億畝,活立木蓄積14.84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1.03%,同2008年第六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比較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森林面積凈增1822萬畝,占全國同期增加的9.93%;森林蓄積凈增1.68億立方米,占全國同期增加的9.47%;森林覆蓋率提高1.03個百分點。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持續“雙增長”。通過工程建設,林業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全區森林植被總碳儲量已達8.05億噸,其中,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及陰山北麓風蝕沙化區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2632.05萬噸,年防風固沙量15.92億噸,年滯塵量709.53萬噸。
(三)草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緩解,項目區明顯好轉
內蒙古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3.6%,與本世紀初相比提高了近14個百分點,地上生物量和草原生物多樣性明顯提高,草原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已接近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最好水平。禁牧、休牧實施力度較大的中西部地區草原生態趨于好轉,全區草原生態處于退化趨緩、局部好轉的恢復起步階段。
(四)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
近十多年來,依托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項目,全區水土流失治理以每年650萬畝的速度遞增,全區目前已實施綜合治理的小流域1000多條,減少入黃河泥沙1.1億噸。項目區水、旱、風沙災害明顯減少,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和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五)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建成
經努力,初步建立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為主的濕地保護體系。納入保護體系的濕地面積2207.4萬畝,占全區濕地總面積的24.6%。內蒙古鄂爾多斯遺鷗和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面積同本世紀初相比增加了2600萬畝。
(六)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改革工作推進順利
編制印發了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意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及考核辦法、水權轉讓試點實施方案等改革和制度建設文件;制定完成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改革操作工作方案;啟動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在26個旗縣市開展了基本草原劃定試點;組建了自治區水權收儲轉讓中心。
三、我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績,但我區生態環境總體而言仍十分脆弱,恢復生態良性發展壓力較大。
(一)生態建設任務依然繁重
全區中度以上生態脆弱區域占全區土地面積的62.5%,其中重度和極重度的占36.7%,退化、沙化、鹽漬化草原面積占草原總面積的61.2%,森林覆蓋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十分突出,天然濕地大面積萎縮,部分地區生態環境仍在惡化,沙化沙害、水土流失現象依然嚴重,生態總體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全區開展的各項生態工程累計治理面積約4.9億畝,僅占亟需治理面積的44%,未治理的區域面積仍然較大,大多在遠山大漠,地理條件和環境更加惡劣,治理的難度增加。
(二)沙害突出、威脅嚴重
內蒙古是全國土地沙化最嚴重的省區之一,分布有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齊、巴音溫都爾五大沙漠和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呼倫貝爾、烏珠穆沁五大沙地,全區沙化土地面積有42萬平方公里。多年來由于干旱少雨,流動沙丘加劇,沙害蔓延,直接威脅著河流、湖泊、交通要道、農田和城市。烏蘭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不斷東侵南移,在黃河以東形成沙丘,每年有近1.8億噸泥沙侵入黃河;阿拉善盟境內的三大沙漠有握手之勢,是沙塵暴的主要源頭;呼倫貝爾沙地不斷侵吞著草場和湖泊,是全區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之一。
(三)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缺少可以借鑒的經驗
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和實踐,我區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先行先試的一些創新性工作中,存在理論支撐和技術支持不足問題。以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為例,到目前為止,國際、國內在理論基礎、指標含義等方面還存在許多爭議,如自然資源的負債如何理解、怎樣估值、森林草原的生態價值如何計算等,這直接影響了編表工作的科學性。一些統計數據,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撐,如樹木的年度生長變化等,需要借助衛星遙感等專業設備,技術支持不足。
四、加大工作力度,實現生態文明美好愿景
為將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視察我區重要講話精神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相關部署落到實處,早日在我區實現生態文明美好愿景,在“十三五期間”我們將著力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繼續加大生態保護工程實施力度
深入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天然林保護二期、三北防護林五期、退牧還草、新一輪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努力確保每年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面積l000萬畝以上、草原建設面積4000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650萬畝,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達到23%,活力木蓄積量達到16億立方米;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8%,草原退化沙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4個百分點,全區生態狀況進一步好轉。
(二)全力開展防沙治沙工作
按照《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等文件與規劃中關于我區防沙治沙工作的要求,不斷加大我區五大沙漠、五大沙地治理力度。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區6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同時,積極開展政策研究,探索通過大規模發展沙產業,達到生態治理、環境改善、產業結構調整、農牧民致富的防沙治沙新模式。
(三)繼續加快生態制度建設步伐
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生態保護制度、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責任管理體制等方面繼續全面推進93項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按照考察我區時提出的“先行先試”要求,著力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力爭到“十三五”末完成生態文明制度各項改革工作。
(四)進一步完善草原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
實施草原補獎機制是國家加大草原保護的重大戰略舉措,對我區草原保護、牧區發展、牧民增收尤為重要。補獎機制實施4年來,我區已有4.5億畝天然草原落實了禁牧政策,5.7億畝天然草原實施了草畜平衡制度,有力推動了我區“保生態、保收入、保穩定、保供給”目標的實現。目前,草原補獎一期即將到期,為確保草原補獎機制更好地發揮效益,我區將積極協調國家將草原補獎政策作為一項長期強牧惠牧政策持續下去,形成穩定健全的草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