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技術范文

時間:2024-02-04 17:54: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荒漠化治理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荒漠化治理技術

篇1

【關鍵詞】PPP模式;土地荒漠化治理;對策

一、土地荒漠化現狀

根據國家林業局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狀況公報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我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4以上;沙化土地總面積172.1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和1/6以上,土地荒漠化直接危害到我國4億以上人口的生產生活。近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土地荒漠化治理力度的加大,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狀況明顯好轉且總面積已經出現縮減趨勢,與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積減少約1.2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減少近1萬平方公里。

二、PPP模式的內涵與特征

PPP模式指公共部門和私營組織之間形成的一種公私伙伴關系或公私合營模式,是新常態下新型公共服務供給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融資模式,是鼓勵政府部門、私營組織、民營資本以及其他第三方機構在內的多元主體共同合作,通過協議的形式來明確各自職責權限,共同參與完成公共服務供給和基礎設施建設目標。PPP模式的特征有三點,第一,PPP項目各主體為了目標的實現而全力協作,最終達到各自的利益追求;第二,各參與主體不僅可以享受PPP項目帶來的社會成果,而且可以取得相對合理穩定的投資回報;第三,PPP項目任務目標的落實,除了利益共享還需要風險共擔。

三、PPP模式在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優勢及困境

(一)PPP模式在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優勢

第一,PPP模式可以在土地荒漠化治理過程中引入私營組織,與它們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利用它們的資本優勢推進治理效率;第二,政府負責統籌規劃,嚴格落實私營組織的準入制度和行為約束,可以使私營組織將生態恢復作為企業盈利的首要前提和基礎,企業不斷創新,把生態恢復融入到自身發展之中,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獲得經濟效益的雙贏;第三,通過合作的形式共同分享投資回報,分擔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給予私營組織一定的傾斜;第四,運用PPP模式可以使得第三方機構等社會監督力量發揮作用,促進土地荒漠化治理項目的良性運行。

(二)PPP模式應用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困境

第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周期長,投資大,政府和私營組織的投資額達不到治理的資金需要,尋求多元的融資方式和渠道尤為關鍵;第二,在政府和私營組織的合作中,如何形成平等的合作關系對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也十分重要,必須要轉變政府職能,形成互助互促、公平合理的合作機制;第三,PPP模式涉及范圍廣,應用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所要解決的問題也較復雜,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保障PPP模式的良性運行。

四、基于PPP模式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對策

(一)深化PPP模式探索,促進土地荒漠化治理步伐

運用PPP模式開展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必須對PPP模式進行不斷的學習和探索,要借鑒國外其他國家PPP模式研究的新成果,倡導我國各級政府、科研院校、私營組織等社會資本積極學習,理解PPP模式的運行機理和政策措施,能夠在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過程中活學活用,盡可能減少和避免風險,節省成本,提升效率。

(二)健全制度體系,積極打造多元投融資方式和治理格局

PPP模式的應用和土地荒漠化治理都涉及諸多領域,新常態下,運用PPP模式進行土地荒漠化治理必須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建立健全土地荒漠化監管和防治體系的基礎上,規范和約束土地荒漠化治理中各個主體行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不斷盤活社會資本存量,鼓勵社會資本積極投入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來。一方面,打造多元投資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整合社會資本和民間力量,形成土地荒漠化多元治理格局。

(三)強化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土地荒漠化綜合治理

第一,要進行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政策創新和技術創新,做到用政策保障,用技術轉型升級;第二,要協調好政府部門和私營組合的合作關系,土地荒漠化治理各個主體間的關系;第三,要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耕地保護紅線,推動我國綠色發展取得新的突破;第四,要用開放的發展理念去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新途徑和多元共贏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平臺;第五,只有做到利益的共享和風險的共擔,才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土地荒漠化治理,更大程度上激發社會資本進行土地荒漠化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更好的引領土地荒漠化綜合治理。

五、結語

土地荒漠化治理是我國現階段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直接影響著我國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PPP模式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土地荒漠化治理步伐,促進政府與私營組織精誠合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充分發揮各自在土地荒漠化治理過程中的優勢和潛力,共同改革傳統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方式,探索新理念,新模式,從而推進我國土地荒漠化治理進程,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生態安全。

參考文獻

[1]賈康,孫潔.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PP)的概念、起源與功能[J].中國政府采購,2014(13):12-21.

[2]孫楠,李洪遠,鞠美庭,等.應用PPP模式解決我國荒漠化問題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07(4):11-14.

[3]王陽,劉棟,李娜. PPP模式在荒漠治理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6(1).

[4]李旭琴.PPP模式的正面效應及運行困境突破――基于地方治理理論的視角[J].廈門特區黨校學報,2015(5).

篇2

關鍵詞:錫林郭勒盟;荒漠化;環境;生態

中圖分類號:F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670(2014)01-0086-07

收稿日期:2013-10-22

基金項目:重大國情調研項目“我國北方荒漠化態勢與治理成效研究”(13BJY033)。

作者簡介:李紅玉,女,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空間經濟;王京,女,山東聊城人,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研究方向:風景園林。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與治理,目前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仍然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據國家林業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2.3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33%。[1]土地荒漠化在造成土地生產力衰退,加劇沙區貧困的同時,也嚴重威脅著生態環境。

一、荒漠化治理問題的提出

“荒漠化”是一個與社會發展和人類環境密切相關的概念。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定義是:“荒漠化是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2]”在目前人類面臨的諸多生態環境問題中,荒漠化可謂是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荒漠化不僅表現為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造成的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而且會嚴重阻礙相關地區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發展進程。對于受荒漠化威脅的地區而言,荒漠化意味著該地區的民眾會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將我國北方荒漠化防治對策研究確定為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筆者作為該調研小組成員,走訪了內蒙古錫林浩特、正鑲白旗、鄂爾多斯、烏審旗、額濟納旗等12個地區,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選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錫林郭勒盟的荒漠化治理為案例。

據有關資料顯示“錫林郭勒草原的生態狀況對我國北方大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影響。野外調查與遙感數據分析表明,錫林郭勒草原退化現象十分嚴重,退化草原面積近64%”。[3]筆者認為,錫林郭勒盟自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啟動以來,治沙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是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如何繼續鞏固和擴大治沙成果仍是一個不能回避的課題。并且這個課題的研究對其他荒漠化地區的治理也會提供有益的借鑒。

因此,本文以錫林郭勒盟荒漠化態勢和治理成效為研究對象,在具體寫作過程中采取實地考察、現場測量以及與當地政府各職能部門專題座談等形式,對該地區荒漠化情況的歷史、現狀等進行了宏觀與微觀、經濟與環境等多維度觀察,在全面搜集第一手資料和地方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深度分析錫盟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現狀提出新時期該地區荒漠化治理的可行性對策與建議。本文 以“明確選題―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為主要脈絡,圍繞政府職能、治理規劃、資金配置、治理模式等幾方面,一點帶面,對我國荒漠化治理問題做出相關的探討。

二、錫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錫林郭勒盟境內荒漠化地區主要是渾善達克沙地。該沙地位于正藍旗北部,被稱為“京津沙塵暴”的源頭。近十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通過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項目、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一系列措施,該盟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經驗。主要表現在渾善達克沙地植被狀況明顯好轉,荒漠、半荒漠半草原急劇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態系統進入正向演替階段。但同時也看到,錫林郭勒盟草原生態環境不容樂觀,在今后荒漠化治理中仍面臨著不少困難。這些難題主要表現為嚴峻的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治理的可持續性,以及治沙投入與產出、草場保護與牧民過度放牧等突出問題。

1.嚴峻的自然氣候條件影響

錫林郭勒盟境內渾善達克沙地在氣候條件的影響下呈現出動態變化的趨勢。截至2012年,渾善達克沙地大面積的沙丘一直在逐漸向南移動,威脅著京津地區乃至全國的生態環境[4]。由錫林郭勒盟氣象部門提供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這一地區極端氣候現象時常發生。如位于錫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藍旗從1999年到2008年全年發生沙塵暴的天數增加到了9天,是十年前的3倍。以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北部的蘇尼特左旗為例,2011年年降水量僅為166.9mm[5],遠不及該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給當地正常生產生活和治沙工作帶來了諸多難題。從近幾年降水情況來看,錫林郭勒盟1998年降水較多,從2003年開始降水減少,特別是2013年降水出現明顯減少的趨勢,氣溫卻比往年高,這種高溫少雨的雙重因素加速了該地區的干旱。錫林郭勒盟降水變率大、降水分布不均勻,表1的一組統計數據[6]足以說明這種情況。

通過錫林郭勒盟1961-2006年春夏季(3-8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累積曲線圖(圖1)與干旱級別標準表格進行對比,不難看出,錫林郭勒盟春夏季情況具有干旱出現頻率較高,春夏連旱比率較高的“雙高”特征。特別是20 世紀末到21世紀初,錫林郭勒盟年降水量在波動中呈現出明顯的下降態勢,干旱形勢日益嚴峻。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沙漠水分涵養的難度和防風固沙植被成活的難度。同時,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帶給錫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治理的影響也同樣不容忽視。氣候變暖會加劇錫林郭勒草原干旱發展,進而導致草原退化,進一步增大荒漠化程度。

荒漠化與沙塵暴相互作用和影響。一方面錫林郭勒草原草場的少雨干旱會加速氣候干燥,加劇沙塵暴災害的頻發;另一方面,沙塵暴的頻發又會風蝕土壤,破壞植被,掩埋農田草地。在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背景下,這種互為因果的連鎖反應現象極可能會導致惡劣氣候的惡性循環,在本地區乃至更大的范圍內造成難以估量的危害。

2.荒漠化治理措施難以因地制宜的長遠規劃

由于歷史的或其他主客觀方面的原因,使前期荒漠化治理方案缺乏長遠規劃,特別是一些地區的各階段治沙規劃缺乏科學銜接,給目前荒漠化治理的可持續性帶來了一定的障礙。從前期荒漠化治理的規劃策略不難看出,不同地區的防沙治沙方案較為單一,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事實上,全盟各旗縣地質氣候條件千差萬別,不同區域的荒漠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況,從這個方面看,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問題的精細程度還相對不高。例如水資源一項,對河流上游的水資源利用規劃與下游的利用策略就應有所區別,否則大刀闊斧的一輪治理過后,一些隱性的問題也會在此后的治理工作中慢慢顯現,這勢必增加防沙固沙工程一期和二期之間乃至更多治沙階段銜接的難度。

荒漠化治理作為一項長期的、綜合的復合型的系統工程,一旦不能穩步推進就會導致階段性反復。特別是在規劃方面,不僅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更需要地方相關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特別是一些職能部門在這一問題上認識不到位,不能及時地發現問題,難以因地制宜出臺有針對性的長遠規劃。這種情況又會導致項目與項目之間的銜接往往做的不到位,使有些政府部門采取“各掃門前雪”的狹隘做法,造成荒漠化治理整體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治理荒漠化下一階段工作的整體開展。

3.防沙治沙專業研究人員和針對性成果相對欠缺

長期以來,雖然國內外與荒漠化治理的相關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不乏一些具有很強指導性質的理論和觀點,但荒漠化治理的巨大工程需求相比,專業人才隊伍仍然不足。在錫林郭勒盟調研中發現,成立幾年以上的研究機構數量并不算少,但真正取得的成果數量與質量卻難以滿足實際的需求,真正能付諸于實踐的研究相對較少,特別是能有效遏制荒漠化進程并能大面積推廣系統性成果數量非常欠缺。毋庸置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沙漠化治理中能否培高素質的穩定的研究人員隊伍將成為荒漠化治理進程中的瓶頸。如何吸引一批高新技術人才走進艱苦地區,鼓勵將實踐與理論在實際問題面前有效結合起來,成為荒漠化治理工作的當務之急之一。

4.過度放牧與鞏固治沙成果的難題

長期以來,只提供初級畜產品的放牧畜牧業是錫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唯一產業。草原生產能力的下降與牲畜飼草需求的增加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可能會直接導致草原面積不斷縮小,牧草質量進一步退化。十年來,錫林郭勒盟全面實施“生態移民”政策,使該盟過度放牧的現象得到初步遏制。但縱觀全局,由于移民問題經歷的時間長、移民基數大、移民轉移安置難度高,造成目前過度放牧的現象依然比較嚴重。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群眾面對禁牧、移民政策帶來的暫時性利益損失過于計較,行動上不能積極配合,這也直接或間接阻礙了治沙政策的落實,給防沙治沙工作的順利進行增加了難度。并且以往10多年治理的一般屬于便于治理并且交通和水源條件較好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處于荒漠化邊緣,治理難度相對較易。未來治沙工程要進軍荒漠化核心地段,這些地段荒漠化面積更大,荒漠化程度更高,相應的交通和用水的難題也表現的更加突出。

5.荒漠化治理資金缺口與配置問題

錫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成本高,專項資金缺口大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啟動以來,該地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狀況多變和生態環境脆弱等一系列困難也逐漸顯露。目前荒漠化治理的規模和速度與構建京北綠色生態屏障的愿景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前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難、由近及遠”治沙原則,接下來治理的區域轉移向了交通更加不利、地理條件更加惡劣的遠山大沙,而且受種苗、勞力、運輸等價格上漲等困難的限制,營林造林等治沙成本進一步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原來各地政府投入的資金數額已很難適應實際需要,而其他原因造成的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沙治沙工程的進一步推進。同時,繁多的治沙環節,各部門工作資金配額以及不同群體的搬遷落實等,都需要做好資金的科學預測和合理配置。

三、錫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對策與建議

荒漠化治理的嚴峻形勢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進一步改善草原生態環境,促進草原生態良性循環,調研組針對錫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現狀和問題,提出如下幾點對策與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導作用

從目前形勢而言,仍需要采用政府引導為主,多渠道投資為輔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門必須把荒漠化治理作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的重要任務,應繼續著眼于該地脆弱的環境問題,勇于面對困難和矛盾,調動多方力量,精心籌劃,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最終推動草原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突出工作重點,統籌規劃,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要以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五期工程等國家重點項目為依托,突出重點,規模推進。在治沙區域上,以渾善達克沙地等沙地為治理重點,采取“封飛造管并舉”的綜合治理措施,在鞏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礎上,尋求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在治沙模式上,突出林草結合,加大有經濟價值樹種的比重,提高生態經濟綜合效益;在運作機制上,發動社會力量特別是農牧民主體參與工程建設,推動生態建設的多元化進程;在管理方式上,通過林權落實到位,保證補償資金的積極兌現,將責權利落實到戶,促進荒漠化治理主體的積極性。

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在嚴格治理濫墾、濫牧、濫樵、濫采、濫建的同時,切實做好喬木綠化工作,通過城鎮添綠、身邊增綠,改善沙化區人居環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生態為本”的原則,把國家項目與地方財政投資、企業出資、部門社會投入、全民義務植樹有機結合起來,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在城鎮區域范圍內,應采取“以點連帶,織帶成面”的方式,在把握灌溉條件和管護措施的前提下,開展城鎮出入口、主要通道宜林地段綠化;建設旗縣市所在地、重點蘇木鄉鎮城防林體系;建設工礦區防護林和綠化隔離帶,打造宜居環境,并通過小環境的改善逐步推及無人區的荒漠化治理。

加強水系和濕地保護治理,合理涵養水源,從根源上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協調統一。針對錫林郭勒盟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水系源頭及河道匯水區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水涵養能力不高,水資源匱乏的情況,建議結合當地的水資源實際情況,把水系濕地保護治理作為治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加強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濕地保護建設,增強區域生態功能,提高生物多樣性,爭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國家基金的支持下,積極落實各類建設項目,繼續擴大水系周邊林地面積,提高林地和草地質量。

2.加強研究,標本兼治,進一步擴大治沙成果

荒漠化治理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它不僅需要穩扎穩打地擴大治沙規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進,更需要步步為營,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治沙成果。只有標本兼治雙管齊下,才能打好這場利國利民的大戰役。關鍵問題之一是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調查規劃,為今后治沙工程的順利展開提供可行性方案。面對第二階段治理的“遠山大沙”,各級政府、研究人員及相關工程施工部門要加大對錫林郭勒盟荒漠化核心地段的實地調查研究,采取充分的樣本,全面分析數據,保證治沙方案設計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目前絕大多數沙漠的核心地段成沙歷史久,原因復雜,治理難度大。針對核心地段荒漠化治理這一綜合性強、涉及研究領域多的難題,要綜合國家和地方的研究力量,特別是需要整合高校、研究單位和民間組織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調查研究,例如,在荒漠化治理的植物種植選擇方面,就專業結構而言,既需要植物學方面的知識,也學要地理土壤學、經濟學領域的專家提供相應的數據,并真正實現數據共享,在一個多元對話的平臺上,展開充分的項目論證。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原來既有項目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創新項目,形成起完善的信息反饋機制和產學研互動的運作模式,共同推進荒漠化治理工作。

在防沙治沙推進過程中,應標本兼治,適度增加對一期工程撫育、改造等提質增效為主的建設內容和配套項目。風沙源治理工程前期在對流動、半固定沙地的治理上,主要采取的是灌草為主營林造林的方式完成,雖然這些植被在防風固沙的治理項目中起到了前期示范性作用,但由于目前這些植被生長年限已久,開始逐步衰退,低質低效林多,綜合效益未能充分發揮,已經出現了不進則退的趨勢。因此在推進風沙源二期工程及一系列防沙治沙項目過程中,要兼顧前期工程的提質增效工作,把二期開發與鞏固前期成果自覺結合起來。

3.加大資金投入,合理配置資源,協調解決治沙難題

充足的資金保障是下一步治沙工作順利進行的有力支撐,與之相對應的高效的資源配置同樣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調研組在綜合分析錫林郭勒盟不同類型的治沙專題會議的基礎上,提出資金投入與配置方面的兩點建議。

一是繼續加大對錫林郭勒盟的治沙投資的力度。據數字統計,風沙源工程建設投資標準從2000年到2010年一直沿用工程啟動初期的標準,盡管后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調,但仍達不到目前造林成本的50%,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質量與效益,也影響了地方群眾參與治沙的積極性。另外,區劃界定公益林總面積達2818萬畝,目前獲得國家補償面積為1600萬畝,在新增林地的補償問題上存在很大缺口,給生態建設成果的鞏固造成了后勁乏力的隱患。建議國家主管部門在風沙源工程二期規劃中,通過科學預算加大對沙源地防沙治沙生態建設資金的扶持力度。資金投入額度應與社會經濟發展幅度相當,同時考慮到新一輪治沙工作難度增加的實際困難。

二是合理配置資源,防止資金投入“一刀切”現象。以渾善達克沙地為例,該沙地涉及的錫林郭勒盟各旗縣財政狀況不均衡。據目前經濟統計顯示,錫林郭勒盟旗縣的基本情況是第一產業以畜牧業為主、第二產業以礦產開采為主、第三產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等特點,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層次較低,由此造成各旗縣的財政收入水平不高,主要依賴國家財政支持,地方財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級轉移支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內蒙古和全國平均水平,各旗縣的荒漠化治理方面的資金均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各旗縣人口密度、牧區人口、人均草場面積等指標均不相同,若繼續采用“一刀切”的財政補貼標準,就會造成不同地區的財政可支配數額差異進一步擴大,不利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差異化管理和整體推進。在今后的工作中,國家政府部門應在充分調研的前提下,依據不同地區的基本情況,合理配置資源,采用劃分更加精細的標準下撥資金,實現資源的最高效利用。

4.養草治沙,切實解決好過度放牧問題

根據調研研究發現,近幾年錫林郭勒盟的過度放牧現象是在自然客觀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季節性草畜矛盾是造成當地牧民過度放牧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此外季節牧場產量的不平衡以及當地小氣候變化對牧草生長的影響,也構成了錫林郭勒草原超載過牧的自然因素。依照目前的技術水平,試圖通過人工干預不利自然狀態從而達到防沙治沙的目的,難度很大,也缺乏現實的理論依據。因此,應該更多關注人為因素,從牧場管理體制和經濟方面予以政策引導和支持,重點抓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完善草原產權制度,從根本上杜絕草原的過度利用。課題組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錫林郭勒盟下屬各旗縣“雙權一制”的落實程度深淺不一,導致當地有些牧民在觀念中仍將草場看作公有,并不能將自身利益和草場維護有機結合起來。建議錫林郭勒盟各地政府根據本旗縣實際情況,適當延長草牧場有償承包期,增強牧戶對承包草場的責任感,鼓勵牧戶本著追求長遠利益的原則對草場進行投資建設,從而變被動為主動,以尋求草場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二是繼續推行“生態移民”政策,優化畜群結構,提高草原產草能力,切實減輕草場壓力。解決草場壓力應從“外部減壓”和“內部提升”兩方面入手。其中,外部壓力一方面來自于目前牧區的人口數目相對較多,必須的生產生活需求導致的草場退化;另一方面則來自于牧區的牲畜對草場的影響。今后治沙工作中應繼續將“生態移民”政策放在防沙治沙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改變牧戶單一的產業結構和壓縮牲畜數量等措施,減少外部不利因素對草原的沖擊。值得注意的是,壓縮牲畜數量并不意味著減產減收、損失牧民的合理收入,而是積極改變以往牧戶“數量多=收獲大”的錯誤觀念,通過選用優質畜種、優化畜群結構的方式來追求質量的提升。就“內部提升”而言,擴大人工草場面積,提高草場產草能力也是緩解草場壓力的主要內容之一。人工草地作為現代化畜牧業生產體系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現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畜牧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既可以彌補天然草場產草量低的不足,又可以很好地為家畜提供量多質優的飼草。因此,人工草地對于維持畜牧業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錫林郭勒盟人工草場面積(包括多年生人工種草保有面積和一年生人工種草面積)僅有95646.6公頃,占可利用草原面積的0.54%[7],這樣的數據表明人工草場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是通過加快草場扭轉機制建設和組建民間經濟組織,緩解控制放牧帶來的壓力。牧民轉移后的就業安置問題一直以來是錫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難題。目前錫林郭勒盟牧民草業合作社機制建立的比較完善,全境草業合作社數目達900多家,但缺少規模更大的移民轉移安置點。建議國家主管部門提供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從開發當地優勢資源入手,建立民間經濟組織,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在一些特定的地區,還要繼續實施退耕還草政策,整個牧區草原生態環境的變遷歷史證明,過度農耕都會導致草原退化、生態受損。只有合理保護草地生態,才會有效地阻遏沙化侵蝕,減少水土流失,為今后長遠發展創造條件。

5.創新荒漠化治理模式,增加治沙的附加值

荒漠化的治理不能僅僅限于“種樹種草”、“圍欄封育”等簡單的傳統模式,必須突破治沙技術層面的限制,從經濟學與生態學相結合的角度,把荒漠化治理與農村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構建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

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荒漠化治理與發展經濟相結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學習與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治沙技術和經驗是非常必要的。以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為例,當地草原的畜牧業發展與畜產品深加工、畜產品的國際分工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兩個國家圍繞國際市場需求,采取牧業―奶、肉加工業―牧業―奶、肉加工業的良性循環,通過畜牧業促進奶產品和肉類加工業的發展,等等。諸如此類的經驗都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審時度勢發展沙產業,治沙成果與經濟效益相結合。早在1984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錢學森就提出沙產業(Desertculture)[8]的概念。沙產業開發有多種路徑,如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科學技術成果,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轉化太陽能,發展知識密集型的農業產業。在防沙治沙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以沙物質開發、種苗產業升級、林下種植養殖和森林旅游為主體的林沙產業。產業開發要以保護當地自然環境為前提,堅持“治理荒漠化,拯救生態環境”的原則,堅持“以環境保護為主體”的投資定位,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并積極吸引外資和企業入駐,在提高地方經濟效益的同時,為生態移民解決好就業問題,帶動政府財政收入,實現生態改善和農牧民增收的雙贏,最終形成荒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環。

轉變生產方式,實現傳統草原畜牧業向產業化、集約化方向轉變。如前所述,傳統、粗放的放牧方式已經有悖于中國北方沙漠地區脆弱的環境特點,零散的、不成規模的單純依靠增加初級畜產品來謀求經濟增長的行為,必然會導致草原的過度利用。特別是像地處防沙治沙前線的錫林郭勒盟,“更應迅速從對草原掠奪式利用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轉投向以草原為依托的集約化、現代化畜牧業的生產方式”[9]。因此,一方面當地生產部門應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的經營管理方式,使各種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以獲得更高的草地生產率、畜群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通過國家政策傾斜和地方政府扶持,實現跨區域經濟合作,引導沙地畜牧產品的深加工和產品流通,提高農牧民從業率,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毅. 我國荒漠化土地持續減少[N]. 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01-06.

[2]土地沙漠化[EB/OL].http:///tdzt/zdxc/tdr/21tdr/tdbk/201106.

[3]李政海,鮑雅靜,王海梅,等.錫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狀況及原因分析[J].生態環境,2008(6):2312-2318.

[4]乃日斯克,李楊渾. 善達克沙地退化,威脅京津生態 [EB/OL].http: http://, 2012-05-29.

[5]錫林郭勒盟統計局. 錫林郭勒盟統計年鑒[C].內部編印,2011:288.

[6]馬清霞,王星晨,高志國. 錫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氣候因素分析[J].北方環境,2011(12):31-34.

[7]錫林郭勒盟統計局. 2012錫林郭勒盟統計年鑒[C].內部編印,2012:79.

篇3

1內蒙古農牧交錯帶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1.1人畜矛盾和草畜矛盾是造成草場退化、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農牧交錯帶的人口密度雖低于農區,但比純牧區顯然要高得多,人口多造成養畜多,而牲畜頭數的增加,加劇了人畜之間、草畜之間的矛盾,在全年自然狀態下放牧的傳統草地畜牧業,形成天然草場上牧草的供給與牲畜的需求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季節性不平衡,從而造成對天然草場的致命破壞。在早春牧草萌芽返青,當受到牲畜啃食后,牧草的光合作用能力減弱,嚴重影響后續生長;牲畜在吃到少許青草之后,寧愿多跑路吃青草而拒絕干草,既消耗牲畜體能,又加劇對草場的破壞。

1.2的農田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劇了該地區土地荒漠化農牧交錯帶農田的格局,主要相對集中于山麓地帶河流沿岸,丘陵谷地及盆地中,并由此向周邊擴展。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步開墾到丘陵坡地,形成丘陵坡地的旱作農業。這些地區人均占有耕地多,農業基礎條件差,形成經營粗放,廣種薄收,豐欠波動很大的特點。在該地區由于集中聯片開墾,破壞了原來的草原植被和自然景觀,加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在每年季風季節時,地表的大量地表熟化土壤隨著大風刮向遠方,造成地表土壤的貧瘠化,這是該地區生態惡化導致貧困化的重要因素。

1.3人口的增加和人為的掠奪式經營開發是造成農牧交錯帶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加加大了人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增量,而這種增量造成對自然資源的透支,所有這一切自然轉嫁到對資源過度掠奪和占有上。在對草原缺乏長期有效投入的情況下,草原及農田的退化、沙化而導致貧困化就成為這一區域經濟惡性循環的怪圈。以陰山北麓為例,解放初期的化德縣,耕地僅為3.2萬hm2,耕地與草地之比為1∶6.3,植被覆蓋率達到80%;而在“十一五”期間,耕地與草地之比為1∶0.5,土地沙化面積為原來的11.3倍,在此期間人口增加了5.6倍,人口密度達到65.3人/km2,這一標準大大超過了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區以20人/km2為宜的標準。

1.4不科學的農牧業交錯帶家畜飼養方式在農牧交錯區,家畜飼養量的確定也和其他地區不同。在農區,由于天然草地很少,飼養家畜的數量主要取決于飼料來源、飼料價格、經濟條件和勞力,有飼料來源,有經濟條件的可以養很多家畜。在純牧區,飼養家畜的數量主要取決于冬季草場的承載能力,管理較好的牧區入冬前淘汰多余家畜,就是為了減少冬春草場的壓力。而在農牧交錯區,家畜飼養量則往往確定于夏季草場,甚至是全部草場的承載能力,在冬季飼草不足時就用作物秸稈和糧食進行補飼,因而造成草場嚴重過牧,導致沙漠化的發展。

2內蒙古農牧交錯帶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建議

2.1調整農業的生產方向和生產格局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驗總結,我們對農牧交錯區沙漠化治理的方針進行了重大調整。以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為第一突破口,讓農民先吃飽肚子,并初步解決人口壓力與資源承載力的矛盾。同時,以封沙育草、植樹造林、恢復植被為第二突破口,改善生產與生活的環境條件,促進生產的發展。

2.2改善農牧業交錯帶沙化現象治理的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律保障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發揮“硬約束”的作用,能讓人們自律的最好辦法。在不斷完善草原法律法規的條件下,制定《草原荒漠化治理實施細則》,并依據草原法盡快制定和完善基本草原保護、草原植被恢復、草原征占用補償等方面的配套法規,同時還要加快地方特色配套法規的制定。使得草原荒漠化治理、草原保護的行政法律法規覆蓋草原生態保護的方方面面,以便能更好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2.3強化農牧業交錯帶荒漠化治理的科技保障在面對自然災害,我們利用現代化的高科學技術來治理惡劣天氣與各種鼠蟲災害。在草原保護與建設當中,近幾年在技術層面不斷出現新的研究技術和解決對策。通過利用這種發展趨勢,進一步提高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科研水平。同時對當前的干旱天氣、降水量較少、風沙天氣采取切實可行的技術,從而提高內蒙古草原地區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篇4

一、荒漠化現狀、成因及危害

(一)荒漠化現狀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濕潤、半濕潤地區,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經濟生產潛力減少,甚至基本喪失。表現在耕地退化、林地退比、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鹽漬化以及石質荒漠化。

根據全國第四次荒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截止2009年底,中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62.37km2,占國土總面積的27.33%。監測表明,我國土地荒漠化整體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續凈減少,但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等省(區)共212個區、縣仍在擴展。

(二)荒漠化成因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綜合作用的結果。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形成荒漠化的過程是緩慢的,而人類活動則激發和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成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質基礎,從地質歷史角度來看,第四紀時期,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風成沙(如騰格里、毛烏素沙漠),這些古風成沙為地質歷史時期沙漠的形成、發展提供了沙源。地層中的古風成沙,記錄了沙漠在中更新世以前已經存在大片沙漠,而且風成沙與黃土、古土壤或湖相地層迭覆出現的特點,證明沙漠并非從形成就持續至今,而是在第四紀氣候震蕩變化的調節下經歷了沙漠非沙漠的多次轉變。

(2)氣候條件

氣候變化的范圍涉及到整個地球,氣候變化結果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強。如毛烏素沙漠地區1953―1986年出現干旱年份5次,其中1979―1983年連續干旱,1965―1975年平均降水量(252.4 mm),比前10年減少了6.2%,而蒸發量(2600 mm)增加了5.1%,可見,氣候的變化趨勢是向更干旱方向發展。在我國北方,沙塵暴頻繁活動季節為冬春季節,這與當地的干旱季節相一致,據研究起沙風速為大于5 m/s,而這些地區多年平均風速為2.9 m/s,最大風速可達31 m/s,多年平均風速大于5 m/s的大風天數為38天,無疑為風沙活動與沙的運移創造了條件。2001年春節數次沙塵暴使內蒙古沙漠界限向前推進了2 m,沙塵隨風襲擊了北京市,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波擊到南京、上海等南方城市及韓國。

2、人為原因

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過度放牧、粗放經營、盲目墾荒、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過度砍伐森林、不合理開礦等是人類活動加速荒漠化擴展的主要表現。亂挖中藥材、毀林開荒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為活動。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鹽漬化。就全世界而言,過度放牧和不適當的旱作農業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發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樣,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積土地鹽堿化,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從亞太地區人類活動對土地退化的影響構成來看,植被破壞占37%,過度放牧占33%,不可持續農業耕種占25%,基礎設施建設過度開發占5%。非洲的情況與亞洲類似,過度放牧、過度耕作和大量砍伐樹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國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過度放牧

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經濟生產潛力減少,甚至基本喪失。表現在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鹽漬化以及石質荒漠化。特別是在干旱年份,草場生產力急劇下降,而牲畜數量卻得不到及時調整。草場超載過牧,導致了大面積的土地沙化。

(2)毀草毀林墾荒

據衛星遙感調查結果,黑龍江、甘肅、新疆、內蒙古4省(區)1986―1996年毀草墾荒1.17萬平方公里,而其中一半在開墾幾年后撂荒,成為新的荒漠化土地。由于違背自然規律的濫墾,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失去植被的保護,在干旱、大風等惡劣自然條件的影響下,土地因風蝕嚴重沙化。

(3)亂采濫伐

荒漠化地區的植被多是重要的薪柴和藥材資源。據有關資料,柴達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萬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中期,因樵采已毀掉三分之一以上。

(4)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區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導致了大面積的土地荒漠化,如塔里木河下游地區因農業過度用水,使輸往下游的水量急劇減少以至斷流,造成了下游地區植被的衰退、死亡及大片土地的沙化。

(5)森林資源的不合理開發

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使森林遭受破壞。雨水沖刷裸地,造成水土流失,進而出現溝壑,導致水災。在干早時期,風把干燥表土吹走,造成山地巖石,寸草不生。這就是破壞森林造成的惡性循環的結果。

(三)荒漠化危害

1、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受到破壞

很多物種絕滅,土壤退化,土地生產力下降。荒漠化惡化了人們的生存環境,加劇風沙、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在中國北方沙區、每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為30―10d。有些地方出現沙塵暴;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侵蝕模數平均在5000―8000T/km2Y,最高達20000T/km2Y,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量達16億噸,使下游河床年平均抬高10cm(劉愛民等,1997;Naveh Z.,1997)。

2、制約了當地國民經濟的發展

1991年全球范圍內由荒漠化造成的損失為422.08億美元,其中灌溉農業損失107.85億美元,旱作農業81.89億美元,草原232.34億美元(安鳳生等,2011)。數據顯示,我國荒漠化土地占國土面積的27.46%,約有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2003年,中國重沙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中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與發達地區差距更大。中國已是世界土地退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土地退化是危及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周霞,2013)。土地沙漠化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為我國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安鳳生等,2011)。

3、造成受影響地區人民生活的貧困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道,全球25%左右的人口靠已經退化的土地維持生計,每年因土地退化而導致生產力喪失的成本大約為400億美元。在一些地區已經陷入“土地退化―陷入貧困―過度利用―土地惡化―加劇貧困”惡性循環之中。荒漠化已影響到全球陸地面積的25%和世界近25%的人口,給全球許多國家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生存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并成為導致貧困和阻礙與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周霞,2013)。荒漠化既是不合理經濟活動的結果,又是人民貧窮的根源。中國的貧困縣幾乎都集中分布在荒漠化地區。荒漠化加深了貧困程度,擴大了地區差距。據調查,全國農村人口的1/4生活在荒漠化地區,其人均農業產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4.2%,是東部地區的1/5。荒漠化使得環境惡化,土地生產力嚴重衰退,危及當地人民的生存發展,加重了貧困程度;同時荒漠化威脅交通、水利、工礦設施及國防基地的安全,影響生產,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全國性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二、光伏發電技術現狀及發展

太陽能的開發利用目前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PV系統)、太陽能熱發電(CSP系統)和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建筑及太陽能空調、太陽能海水淡化等等方面。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核心技術是光伏電池的光電轉化率,因此,世界各國正在積極努力開發生產各種光伏電池。目前從晶硅薄膜、單晶硅、多晶硅電池到非晶硅薄膜電池、染料敏化電池。太陽能電池已進入第三代電池階段,目前染料敏化電池的成本僅相當于晶硅電池的1/10,而轉化率已達到11%,達到晶硅電池的最大效率的一半之多,技術經濟效果頗佳。單位成本降低80%,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從而使系統成本大大降低,使太陽能光伏發電可以與常規能源發電相競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必將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

光伏發電具有“無噪聲、無污染、能量隨處可得、不受地域限制、無需消耗燃料、可以無人值守、建設周期短、規模設計自由度大、可就地使用等優點都是常規發電和其它發電方式所不能比擬。太陽能的主要缺點是能量與功率密度低,為滿足大規模能源需求,減輕環保壓力,促進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還得依靠建立大型集中能源基地,必須占用大量土地,充分利用荒漠地區的自然條件及特點,構建荒漠地區大規模綜合能源基地和治理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三、荒漠地區開發太陽能資源的意義

在荒漠化地區大規模開發利用太陽能,一是可解決當地大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使當地環境不適宜農牧樵采的地區農業人口轉為產業工人,減少農牧樵采規模和面積,減少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利于生態環境改善;二是太陽能資源開發可提供大量能源,減少當地居民對生物質能的需求,改善環境;三是荒漠地區太陽能電站太陽板可減少太陽的直接輻射、有效減少地表水分的蒸發量,促進植被的恢復與生長;四是大規模的太陽能板能減弱地表風速,可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改善當地的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荒漠地區規模化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首先,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綠色就業:在可持續低碳世界的體面工作》,僅可再生能源領域近年來就創造了230萬個就業機會。預計到2030年,這一領域的投資將達到6300億美元,這將至少創造2000萬個額外的就業機會。其次,節能減排,用光電代替煤電,減少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排放,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改善大氣質量。

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大多地形地貌屬山前沖擊、洪積平原,場地較開闊,起伏不大,地表為荒漠草原植被,分布有耐旱植物,多有荒漠化現象。而甘肅省位于我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處,東西長1655km、南北寬530km,面積達45.37萬km2,全省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上。太陽輻射強度大,光照時間長,地勢海拔高、陰雨天氣少、日照時間長、大氣透明度好,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年總輻射量在4800MJ/m2―6400MJ/m2之間,年資源理論儲量67萬億kW?h。各地年日照時數在1700h―3320h之間,自西北向東南呈逐漸減少趨勢,河西走廊地處戈壁荒漠,面積廣闊,是甘肅省太陽輻射豐富區,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6363.79MJ/m2,多年平均日照小時數3287.8h。太陽能資源豐富,開發建設條件十分優越,比較適合建設大型光伏電站。

甘肅省大部分荒漠地區處于甘肅北部和中部地區,這些地區日照時間長,大氣透明度高,地勢平坦、太陽能資源相當豐富,北部地區年太陽輻射在6680―8400MJ/m2,中部地區年太陽輻射在5850―6680MJ/m2之間,荒漠地區年太陽輻射平均值在6000MJ/m2以上。僅以開發利用荒漠化土地中的未利用地測算,按年輻射量6000 MJ/m2計,則甘肅省荒漠化未利用土地上的太陽能年輻射總量達5.09x1014 MJ/a,約合1.42x1014kWqh,若按平均15%的轉換率計算(目前商業化的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在14%―16%之間),逆變器損耗按40%計,年發電量可達1.28x1013kWqh,可完全滿足2050年中國總電力需求(2004年中國電力科學院預測2050年中國總電力需求為9.27x1012kWqh)。由此可見,甘肅省荒漠化地區太陽能資源儲量大,開發潛力高,作為未來中國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省荒漠化土地的范圍涉及面積約2.4x107hm2,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約19347753.7hm2。荒漠化土地總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54.8%與新疆、內蒙古、青海等省份相比,具有利用電負荷中心近、電網覆蓋率高、土地平坦、交通發達、開發利用成本低等優勢。因此全面落實國家構建荒漠化地區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戰略部署,加大開發利用甘肅省荒漠地區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對甘肅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乃至生態環境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截止2014年11月已經獲得路條的光伏發電項目已經達到了10631.4MW,并網項目達到4527.5MW。

參考文獻:

[1]嚴陸先.構建荒漠地區大規模綜合能源基地的設想[J].科技導報,2008(8)

[2]尹淞,郝繼紅.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應用綜述[J].電力技術,2009(3)

[3]張守一,葛新權,張真真.把沙漠建成太陽能發電的基地[J].華北電力技術,2010(2):42―46

[4]方創琳,楊玉梅.綠色太陽能源時代的呼喚[J].百科知識,1997(2)

[5]張恒旭,劉玉田.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應用在荒漠治理中的作用[J].可再生能源,2014(9)

[6]石建忠,陳期舜等.甘肅省土地荒漠化狀況及分析[J].環境科學學報,2006(9)

篇5

在最近幾年的高考中,以區域圖(材料)為背景材料,結合圖(材料)中地理環境的特點,綜合考查區域內環境問題的分布、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是比較常見的考查方式。

分析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如下圖所示:

①明確區域地理位置和范圍。首先要根據題干材料,明確題目所要考查的區域是什么地方。只有搞清楚是“什么地方”,才有可能搞明白是“怎么回事”。②分析存在的環境問題的潛在因素。即通過分析明確該區域有可能存在哪些生態環境問題。③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危害。在明白“怎么回事”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這一問題可能導致的后果,即“會怎樣”。④分析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在了解了環境問題的危害之后,進一步分析為什么“會這樣?”,一般是從自然和人為兩方面分析,尤其是人為因素這是考查的重點,在分析時要結合題目所給的區域的實際情況,聯系人類生產活動。⑤制定綜合治理的措施。根據前面分析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綜合治理的措施,即應該“怎么辦”。

當然不同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同,考查的具體內容也有所區別,目前常考的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是分布相對比較廣泛、對人類生存影響比較大、且學生也比較熟悉的問題,主要有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濕地破壞三大類問題。

一、荒漠化問題

西北地區是我國荒漠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主要表現為土地沙漠化,但近些年來我國其他一些地區出現了石質荒漠化(江南丘陵地區)和次生鹽堿化(半干旱、半濕潤地區的不合理灌溉)。

對這一類問題的考查有兩種常見形式:①某一區域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尤其是對人為因素的分析,回答這類問題時要密切結合所考查地區的人類生產活動方式。②荒漠化綜合治理的措施。回答某一特定區域的治理措施時,不能一概而論,硬套課本上的知識點,要結合題目所給區域存在的具體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二、水土流失

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另外西南地區、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也較為嚴重。

對這一類問題的考查有三種常見形式:①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的危害有三方面:水土流失使土層變薄、變貧,影響農業生產;水土流失使生態環境變的更加脆弱,抵御災害的能力會大大降低;水土流失會淤塞江河湖泊,使河床、湖床抬高,泄洪、蓄洪能力降低,誘發洪災。②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尤其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水土流失的分析,回答時要密切結合當地人類的生產活動方式。③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綜合治理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三者相互結合,其中恢復植被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措施。

三、森林和濕地的破壞

森林破壞從世界范圍看,目前破壞最為嚴重的是熱帶雨林,我國森林破壞比較嚴重的地區是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

篇6

關鍵詞:沙漠治理;現狀;模式;馬路灘

古浪縣屬溫帶荒漠干旱氣候,降水稀少,晝夜溫差大。從南(祁連山支脈)到北(騰格里沙漠)氣候由干旱逐漸轉化為極干旱氣候。年均氣溫7.60 ℃,年風沙日達120d左右,年沙暴日達47d。沙漠化土地總面積1647km2,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31.20%,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風沙線長達132km,風口多,沙害面積大,沙丘類型復雜,在西北風的作用下,沙丘平均前移速度為每年3~4m。風沙線上有792個村莊,2.67萬公頃耕地,70多公里鐵路,170多公里公路受流沙埋壓的威脅。土壤沙漠化,加劇了干旱和沙塵暴的發生,風沙危害及其形成的各種自然災害比較嚴重。

1馬路灘林場基本概況

馬路灘林場地處西北內陸地區,騰格里沙漠南緣,海拔1 650m。林場經營總面積2.60萬公頃,其中果園333hm2,葡萄基地200hm2,苗圃地200hm2,喬木林地60 hm2,農地730hm2,灌木林地4 000hm2,建設用地40 hm2,待開發土地3 330 hm2,宜林沙荒地1.70萬公頃。林場現有機井22眼,渠道32km,道路35km,日光溫室38座,果窖8個。渠、路、林、田配套成型,基本能夠滿足正常的生產經營。

2沙漠治理目標及措施

2.1治理沙漠的目標在沙區進行造林綠化,增加植被,治理流動沙丘,改善區域環境,在一定范圍內削弱沙塵暴發生的強度和頻率,減緩災害性天氣對農作物的破壞程度,促進生態良性循環。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重點,在騰格里沙漠前沿建造防風固沙林,每年實施封沙育林(草)1 400hm2,埋壓草方格沙障140hm2,營造防風固沙林667hm2左右,使治理范圍逐步向騰格里沙漠腹地延伸。

2.2沙漠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喬灌草結合 、封管造并舉。

2.2.1生物措施。①封沙育林草:即在原有植被遭到破壞或有條件生長植被的地段(有天然下種或有殘株萌蘗苗、根莖苗的沙地)實行封禁,采用一定的保護措施(設置圍欄),建立必要的保護組織(護林站),把一定面積的地段封禁起來,嚴禁人畜破壞,給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時間,逐步恢復天然植被,達到防治沙害的目的。②防風固沙林:是指以降低風速,防止或減緩風蝕,固定沙地,以及保護耕地。果園、經濟作物、牧場免受風沙侵襲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③農田防護林:是指將一定寬度、結構、走向、間距的林帶栽植在農田田塊四周,通過林帶對氣流、溫度、水分、土壤等環境因子的影響,來改善農田小氣候,減輕和防御各種農業自然災害,創造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發育的環境,以保證農業生產穩產、高產,并能對人民生活提供多種效益的一種人工林。④水灌阻沙林:在沙漠邊緣及農田過渡地帶,選擇適生喬木灌木樹種,通過人工補水措施,建成生物活體沙障,阻擋風沙對農田、道路、村莊等的侵蝕和危害,通常采用密植的辦法。⑤經濟林草:選擇耗水少、經濟價值高的林果、藥材、飼草、油料樹種和植物種,通過人工栽培,獲得生態防護效益和經濟效益。⑥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對灌草植物有較充足下種能力,因植被覆蓋度較大而影響種子觸土的地塊,進行帶狀和塊狀平茬、除草、松土,促進天然更新,能長久固定流沙,是控制和固定流沙最根本而經濟的措施。

2.2.2工程措施。通過借鑒國外經驗以及治沙實踐,應用1×1m的草方格沙障,然后再在方格里面種植旱生的灌木,這種做法比較復合干旱區生態恢復學的原理,固沙效果快且明顯,保墑蓄墑能力強,有利于天然植被恢復,但需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較高。

3治理模式和方法

3.1生態經濟圈將林場經營治理范圍劃分為經濟帶、生態經濟帶、生態帶、輻射帶。將生態、經濟、社會三大動態因子置于同一系統中,使系統內各要素之間良性互動,共同發展,體現出系統整體性、漸進發展性、動態擴散性和效益互補性的特點。在沙區建立了生態經濟圈模式試點工程10萬畝,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3.1.1經濟帶:將林場園林化,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

3.1.2生態經濟帶:在不破壞沙區原有的地形地貌、天然植被、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配套節水灌溉,人工間作葡萄、紅棗、麻黃、干草等經濟植物和藥材。

3.1.3生態帶:在無灌水條件的沙漠地帶,采取封沙育草和無水栽植技術,使大沙漠恢復植被,實現防風固沙的目的。該地帶分布廣、面積大,是防治沙漠化的重點和難點。3.1.4輻射帶:通過林場沙漠治理活動的影響,使周邊農民思想和行為發生了改變,環保意識增強,由沙漠放牧變為舍飼圈養,由采樵伐木變為參與治沙造林。

3.2“四帶一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尋求和創造提高荒漠化綜合防治的技術措施和方法,加強“四帶一體”綜合治理模式技術的推廣,以解決荒漠化立地造林技術“瓶頸”為突破口,以實施科技支撐為契機,以提高荒漠化總體治理為目標,大力推廣“四帶一體”(前沿阻沙帶、固沙林帶、阻沙帶和封沙育林育草帶)的抗旱造林技術,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提高造林的建設質量和成效。

3.3沙產業開發針對西部地區水資源貧乏而光、熱、土壤等條件得天獨厚的特點,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技術路線,為干旱荒漠化地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探索了新途徑。讓沙漠有了綠洲,既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共贏,也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達到“利用陽光、通過生物、延伸鏈條、創造財富”的目的。近幾年,林場在沙漠綜合治理,改善沙區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立足自身的技術優勢,結合沙產業開發,在馬路灘建立沙漠生態經濟圈模式,修建日光溫室50幢,種植高效蔬菜、種苗、中藥材、葡萄等作物200hm2,發展暖棚養殖、土雞散養等畜禽養殖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4沙漠旅游開發把荒漠和原生態做為資源并轉化為旅游產品,創造經濟效益,反哺生態建設。開發生態旅游業是加快古浪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沙產業化發展的一個方向,2002、2003年以“武威市國際天馬旅游節”為契機,大力推進生態旅游業開發,以馬路灘為代表的生態旅游得到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今年縣上以金色弧線旅游開發思路為重點,依托項目拉動,完善基礎設施,修復觀賞景點,開發自然人文景觀,建成生態治理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金色弧線”展示帶。通過舉辦“中國絲路明珠旅游節”培育了古浪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4科技在沙漠化治理中的應用

4.1旱作造林技術

4.1.1深栽淺覆造林時將植苗穴挖到濕土層,覆土時不填滿坑穴,以便蓄水。

4.1.2截干造林:對具有萌生能力的樹種進行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可在掘苗時或栽植后進行,苗樁保留高度5~10cm,以便萌發新條,由于截干造林苗木水分蒸發消耗少,可避免因干旱多風而造成地上部分干枯,使植株殘廢的現象。截干造林無論秋季、春季都能保證較高的成活率,是一種抗旱植苗造林的好方法。

4.1.3修剪枝葉目的在于調整蒸騰與水分吸收之間的平衡關系。試驗證明,通過修剪樹葉,能提高成活率10%~30%。

4.1.4泥漿蘸根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泥漿稀稠以能“吊線”為宜。泥漿中添加菌根粉、生根粉,效果更佳。

4.1.5穴面蓋草和覆砂:通過穴面蓋草和覆砂均能起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持穴面內濕潤,減少蒸騰的作用。

4.1.6地膜覆蓋具有升溫、蓄水、保墑的作用,從而提高了幼樹成活率及生長量。

4.1.7ABT生根粉技術:ABT生根粉是一種新型高效廣譜性植物生根促進劑和生長調節劑,可加速植物代謝,增加呼吸強度,提高酶的活性加速細胞分裂,促進植物體內氮、磷、硫的吸收與轉化,對促進林木的扦插生根和苗木受傷根系的恢復,提高苗木移栽成活具有顯著的作用。

4.2節水灌溉技術采用滲灌、滴灌、噴灌節水造林技術,與漫灌對照,濕層厚度50cm時,平均節水86.30%,節電83.30%,省勞3倍,省時25%。1995年林場積極引進和安裝以色列滴灌設施,在馬路灘建立400hm2示范工程,實現了畝均節水55%,節電53%,節約田間管理費55.20%的目標,成為當時中國西北地區農業節水灌溉示范工程。并在種植業、林果業等方面推廣應用,有效地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量,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在沙漠造林中選用抗旱性強、蒸騰量小的適生灌木樹種,降低了治沙成本,提高了治沙效果,為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探索了新的途徑。

4.3沙漠植物園引種馴化栽培林場近幾年先后引進理想大根等蔬菜品種58個、針葉樹種、花灌木為主的適生樹種52個,建立繁育圃、采穗圃、品種園20hm2,誘導接種鎖陽、蓯蓉20hm2,推廣應用抗旱保水劑、生根粉、容器育苗、經濟林設施栽培等新材料和新技術,為輻射周邊地區發展現代農林業提供了技術支撐。

4.4農產品加工2004年組建成立天源農業產業公司后,修建了容量1 000t的冷庫,建成年加工12萬只羔羊肉加工生產線1條,開發以“土門”羔羊肉、“黃羊川”小雜糧、“紅禿頭”掛面、“黃羊川”糯玉米、“沙漠”土雞等5個系列,28個品種,2006年公司產值達到1 200多萬元,帶動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5沙漠治理成效

從1980年開始,馬路灘林場共營造防風固沙林

4 000 hm2,農田防護林100hm2,封沙育林(草)7 000hm2,植被覆蓋度由1980年的20%~30%提高到目前的70%~80%,有效保護了周邊1.50萬公頃的農田,2萬公頃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6對沙漠化防治的思考與認識

6.1共同行動策略治沙和環境建設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治沙事業,開展公益活動,以社會力量支持沙漠生態治理工作。積極組織國內外民間團體、愛心人士和廣大民眾參與治沙活動。

6.2自然恢復策略人口、資源、土地壓力是造成生態惡化和影響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減少人為對沙漠生態的干擾是治理沙漠的根本前提。封沙育林草、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是一種多、快、好、省的治沙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首選技術措施。

6.3科學發展策略我國治沙技術成熟,民眾參與率高,有資金保障就能加速治理。

6.4產業開發策略把治沙和沙產業開發、農產品加工相結合,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形成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保障體系,以及科學合理的經濟產業體系。

6.5發展促進策略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為防治沙漠化和改善生態環境創造了條件,政府多渠道增加防治荒漠化的資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快了防治荒漠化的步伐。

6.6法制保障策略我國先后頒布實施了《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防沙治沙法》等,標志著我國防沙治沙開始步入了法制化軌道。總理在民勤考察并做重要指示,表明了中國政府對沙漠治理的決心、信心和對中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長遠考慮。

參考文獻

[1] 屈建軍、馬立鵬、劉從.甘肅省荒漠化現狀、成因及其防治對策[J].中國沙漠,22(5):521.

篇7

關鍵詞:綠洲;可持續發展;風沙危害;不確定性;策勒

引言

塔里木盆地南緣是指西起和田地區的皮山縣、東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跨越1400km的狹長地帶。其南部直面昆侖山脈,北部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接。區域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百余片綠洲,其中較大規模的主要有皮山、和田、策勒、于田、民豐、且末、若羌等綠洲(圖1)。極端干旱少雨與多風是該區域主要不利氣候特征。暖溫帶極端干旱氣候使得山前綠洲主體區域年降水量少于50mm,而潛在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0倍以上。因此發源于昆侖山大大小小的融雪型河流對綠洲的演變、更迭施以決定性作用,限定了綠洲發展的規模、尺度與方向。此外,風沙危害又使得荒漠化治理更為困難。然而,這里有著十分有利的光熱資源,可以滿足特色農業與林果業的發展。作為生態與社會問題突出的區域,塔里木盆地南緣一直是學者與政府關注的焦點。熊黑剛等[1]對綠洲變遷歷史進行研究,鐘巍等[2]通過孢粉研究了近4000a來環境變化狀況,高前兆[3]對水資源開發與綠洲生態環境效應進行了系統闡述,萬的軍等[4]對近50多年的沙塵天氣變化特征進行闡述,劉新春等[5]、李等[6]針對塔里木盆地分別就大氣降塵、春季沙塵暴頻次與大氣環流關系進行分析,馬金珠等[7]對地下水脆弱性進行了評價。2007—2012年執行的“973”項目“干旱區綠洲化、荒漠化過程及其對人類活動、氣候變化的響應與調控”,更是將塔里木盆地南緣的荒漠化、綠洲化設定為一個課題進行系統研究,探討綠洲化演變過程的同時,亦對社會人文狀況進行細致探討。2008—2013年執行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塔里木盆地西南緣生態綜合整治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把重點放在防沙固沙、防風減災關鍵技術基礎上,探討如何兼顧農民增收,即如何將生態文明與社會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做到可持續發展。位于塔南中部策勒綠洲、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國家野外站———策勒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下簡稱策勒站),自1981年建站以來,長期致力于該區域風沙環境、綠洲生態安全研究,無論應用技術還是理論研究,均做出了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與示范工作。本文將在前述研究,尤其策勒站多年工作的基礎上,針對塔里木盆地南緣區域特征,以該區域綠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結合當前該區域的研究成果,系統討論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及實現該區域持續發展的科學基礎和現實基礎,并給出相關建議。

1塔里木盆地南緣綠洲影響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生態問題

1.1風沙危害與治理

塔里木盆地南緣常年盛行西北與東北風,并在中部策勒綠洲形成交匯帶。歷史上由于風沙肆虐,沙進人退現象非常普遍。以策勒綠洲為例,縣城就因風沙侵襲,被迫2次搬遷。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受當地委托,1981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在此建站,展開了長達30多年的沙漠治理、研究、監測和綠洲保護工作。近些年來,由于打井技術成本降低與大規模使用,極大促進了綠洲防護林建設,也有效形成了綠洲風沙防護帶。但如何既能建立防護帶,又能保障防護帶的可持續運營,成為新的課題。基于此,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塔里木盆地西南緣生態綜合整治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應運而生(2009—2013年執行)。該項目集成了當前生態屏障建設的成功模式,也試驗并提出新的技術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該項目在理清風動力環境、沙丘運移規律等環境背景基礎上,成功地在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工作:①藻類(結皮)、草本、灌木、喬木物種的篩選與擴繁種植;②過渡帶優勢植物種保護;③兼顧經濟效益的生態屏障結構、功能。在物種配置方面,形成結皮、草本、灌木、喬木相結合的多層次結構特征,在功能上實現固阻沙、防大風、可經營,在經濟效益上做到林果、飼草、藥材、用材相兼顧。以圖2為例,綠洲-荒漠交錯帶可以作為生態屏障的前沿第一道屏障,沙拐棗與檉柳的組合可以構成效果良好的阻沙帶,肉蓯蓉、紅棗等當地特色農業、林果業則可以有效構成經濟帶,中間輔助以沙棗、新疆楊等喬木進一步鞏固防風效果。通過上述項目的實施,已經確定利用當前的種植技術、物種篩選、管理水平,基本可以滿足高質量生態屏障的建設要求,綠洲的防風固/阻沙模式可以有效保護綠洲,并初步具有一定經濟效益,支持其可持續管理。就綠洲面臨的風沙危害與水資源短缺問題進行比較,風沙危害已不再占主導地位。綠洲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尤其是地下水的抽采,使得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成為綠洲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

1.2農田開墾及水資源問題

以策勒綠洲為例,1977—2010年綠洲農田面積已經擴大了近80%,達到約90km2,同時交錯帶面積則減少近40%,不到60km2。近幾年策勒綠洲依然高速擴張,有超過10km2的交錯帶與沙漠直接被墾殖為農田,同時塔南諸綠洲自1977年以來面積也不斷增加[8]。為探討風蝕、風積等風沙危害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對策勒綠洲不同位置農田(其表征風蝕強度不同)表層土壤粒徑分布進行取樣分析[9],結果顯示,在影響土壤粒徑特性方面,風蝕、風積等作用并不占主導地位,相反農田的耕作年限是起到主導地位,并顯示出農田持續耕作30a土壤質地變化的一個界限。量化分析結果也顯示,耕作年限對土壤質地的獨立影響占據67%,而風沙作用僅占到11%。考慮到土壤粒徑分布特性既能有效反映出對風蝕作用的響應,又與土壤其它指標或土壤綜合質量高度相關[10],可以推斷,農田墾殖后持續30a耕作將會對土壤綜合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反之則會加劇土壤環境惡化。因此,問題的核心又回到綠洲發展面臨的經典問題———水資源命題。綠洲擴張與持續發展將對土壤環境產生積極影響,而諸多研究也表明綠洲其它生態要素(如小氣候、降塵等)具有正面影響,但問題是已有水資源是否足以支持當前綠洲持續發展?這需要在長期系統的監測基礎上,進行區域水循環與水平衡等相關研究。目前綠洲擴張已經對當地水資源循環、配給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如曾經對交錯帶植被生長繁殖有重要作用的洪水更多地直接引入農田,地下水則逐漸成為綠洲生產的主要水源。僅基于目前和田區域地下水調查數據,就可以發現該區域地下水呈現顯著下降趨勢,地下水抽采井越打越深,井位埋深由幾年前的30m到目前的動輒百米。因此,盡管風沙危害是綠洲面臨的重要問題,但水資源問題仍是綠洲發展的唯一制約因素,其補給、循環、水分利用效率等諸多方面,除了本身內在的規律需要進一步揭示外,政府政策、水資源利用方式和規模等諸多人為因素又加大了該命題破題的難度,即不僅需要從自然科學去揭示,更需要將社會科學引入進來。因此,如何將社會科學有效融入自然科學研究已經成為目前國際相關研究中的一個前沿和熱點。基于此,下面以水為主線,對當前沙漠有效治理及綠洲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從認識論以及方法論層面重點進行闡述。

2對綠洲可持續發展的再探討

2.1認識論———對綠洲化的再認識

綠洲的高速擴張,即綠洲化進程,是研究區當前自然地理過程改變的主要方式。在該區域極端干旱背景下,荒漠或沙漠是主體,如果沒有外來融雪型河流的侵入,則不會有綠洲存在。換言之,不同于其他區域荒漠作為侵入體的狀況,在該區域本質上綠洲是“侵入體”。極端干旱少雨及多風的氣候背景使得沙漠時刻要“奪回”自己領地,即荒漠化在該區域的發生具有“合理、正常”性。帶著這種觀念,我們會發現需要做的不是像其他區域的根除荒漠化,而是正視荒漠化的存在合理性,如何鞏固或合理調控綠洲化,使得荒漠化反噬作用達到最小,而非消滅。這樣,所有矛盾及認識問題的出發點將會回到人為對荒漠改造過程是否合理,探尋綠洲與沙漠動態搏弈中的合適尺度或邊界,如何使二者達到一種動態平衡狀態。因此,荒漠化的治理就轉變為綠洲擴張尺度適宜性或綠洲適宜性規模的探討,這又需要對水資源及政策等人為因素的全方位考量。由于綠洲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水分補給、消耗、循環過程,以及政策導向等均充斥著不確定特征,綠洲適宜規模也注定不是一個固定邊界,而是一個范圍或者一個分布,這就需要從方法論上,重新對綠洲適宜規模進行再探討。

2.2方法論———不確定性理論在綠洲適宜規模研究中的應用

綠洲適宜規模一直是干旱區研究者關注的重點科學問題。但已有研究思路均是從已有水資源供給量及耗水量出發,基于某個時間節點或具體區域,定性或定量提供一個靜態的綠洲規模范圍[11-13],并沒有考慮水資源補給、消耗過程中各環節的不確定性,因此也提供不出綠洲適宜規模及其不確定性的動態特征。“不確定性”是指我們對事物“不能完全確信”的狀態,包括事物固有不確定性和認知不確定性[14-15],前者源于事物固有的隨機性,后者源于人們對所掌握知識和信息的局限性。不確定性廣泛存在于各個學科領域。以模型研究為例,存在模型輸入不確定性、結構不確定性及參數不確定性[16]。盡管不確定理論起步很早[17],但局限于計算能力,長時間處于停滯狀態。自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及運算能力的飛快發展,各學科中不確定性理論及方法研究都取得重大進展。

3思考與建議

3.1數據持續獲取與共享

野外監測數據、實驗數據,以及社會、人文、經濟發展層面數據,均構成研究工作的基礎,而長時間序列的數據更是高質量研究的保障,也是科學決策支持過程中的重要論據。既然綠洲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系統命題,就需要各方面的長期、高質量監測數據為基礎而進行求解,但事實上,這方面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首先,一些需要監測的地方存在盲點,如流域內高海拔區域的氣象監測;其次,監測點位少,如地下水位監測中,可能一個點在監測,缺乏多點監測數據;最后,數據質量差,如人工監測誤差或儀器精度不高等。這些問題有客觀原因,如高海拔作業困難,但也不能逃避一些人為原因,如以項目為驅動的方式,項目開始則進行監測,項目結束則一切結束。應該說,目前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站長期監測網絡有重要意義,但對塔里木盆地南緣諸綠洲研究來說,僅是一個參照點,距離高精度研究要求還有距離,因此還是需要從各學科背景出發建立長期有效的監測網絡或實驗地。如從風沙危害角度,需要建立長期氣象、集沙、降塵監測點;從流域水文角度,需要建立高海拔氣象觀測點,徑流與地下水的實時監測等;從植物生理生態,則需要建立長期小區實驗等等。此外,打破行政壁壘,做到數據共享也至關重要,如水文站、水利局等觀測資料,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資料等如何實現有效共享,都需要得到政策層面支持。

3.2注重多學科發展與交叉

綠洲生態系統穩定性與可持續發展需要多學科的配合來實現,如風沙物理學、流域水文、植物/作物生理生態學,甚至社會人文科學的輔助,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如何耦合等等。僅從單一學科角度出發探討綠洲可持續發展,得出的結果也勢必具有很大局限性。就目前而言,各學科的理論深入研究還欠缺。如風沙治理方面,雖然目前已有較完善技術體系,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這些體系多出于實驗或者長期形成的經驗,從理論上揭示、證明方面還不足夠,即缺乏足夠的數理解釋;水循環方面,融雪型河流徑流變化對綠洲發展有直接影響,而在流域尺度內,或更大尺度內,水文循環的物理過程與機制,也還有待深入揭示;農作物及各種生態防護植物構成綠洲水分消耗的主體,但具體有關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還缺乏完整認識。綠洲穩定性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中,各個學科的耦合與交叉也亟待加強。如上述公式(6)中,綠洲適宜規模分布就由多個模塊與參數。此外,具體在每個方向研究過程中,不僅僅要從實驗科學中尋找答案,更需要進行對數據的挖掘與模擬,因此與數學、農學、水文學,甚至社會科學等專業的交叉勢在必行。

4小結

塔里木盆地南緣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社會經濟水平相對低下而自然環境又相當惡劣的區域,從各方面來說都應該值得各領域的科學家們去研究,最終目的是使得我們的研究落到地上,實現綠洲生態與經濟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切實回答綠洲可持續發展命題,必須以水為主線、多學科配合,輔以長期監測數據,充分考慮不確定性特征后,逐步解決。這不但需要高屋建瓴地進行全面布局,還需要細化科學問題,整合多學科背景人員團隊漸入式破題,更需要堅持,尤其是以水為主的各生態要素的持續監測、實驗。以目前研究手段,相信在獲取長期高質量數據后,細致深入回答綠洲可持續發展命題是可以實現的。該問題的解決,既找到綠洲與沙漠博弈過程的平衡點(閾),事實上也間接回答了荒漠化治理等相關生態問題。致謝:值奈曼站建站30周年之際,謹代表策勒站表達恭賀的同時,亦與兄弟臺站分享我站在風沙危害防治及綠洲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與些許想法。工作仍然有諸多不足之處,想法亦未必成熟、方案未必合理,希望能藉此良機得到各兄弟臺站的指點與幫助,共同為荒漠治理與區域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熊黑鋼,鐘巍,塔西甫拉提,等.塔里木盆地南緣自然與人文歷史變遷的耦合關系[J].地理科學,2000,55(2):191-199.

[2]鐘巍,王立國,李偲.塔里木盆地南緣沉積物磁化率、δ13C與粒度及其氣候環境意義[J].地理研究,2005,24(1):98-104.

[3]高前兆.塔里木盆地南緣水資源開發與綠洲的生態環境效應[J].中國沙漠,2004,24(3):286-293.[4]萬的軍,穆桂金,雷加強,等.塔里木盆地南緣近54年沙塵天氣的變化特征及其未來趨勢預測[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9,23(9):78-84.

[5]劉新春,鐘玉婷,王敏仲,等.塔里木盆地大氣降塵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沙漠,2010,30(4):954-960.

[6]李,楊興華,趙勇,等.塔里木盆地春季沙塵暴頻次與大氣環流的關系[J].中國沙漠,2012,32(4):1077-1081.

篇8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病原及流行特征是不同的。普通感冒可以由于不同的病原引起,因此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發病沒有誘因,一年中不會多次發病。它最大的特點是發病快、傳染性強、發病率高。春寒交替的季節是流感容易肆虐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流感的發病是很突然的,先是出現發冷、寒戰等癥狀,隨后發燒,體溫升高至攝氏39度以上,并伴有頭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癥狀。流感的癥狀比普通感冒嚴重。

就病毒而言,流感病毒的特點是容易變異,通過不斷的變異產生新的病毒株,感染力極強,容易發生大規模流行。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發病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內發生突變,出現新的亞型,引起大流行。由于人體對各型流感病毒之間無交叉免疫能力,故每年都有不同范圍的新亞型流感流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感冒和流感都是病毒性疾病,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即使接種流感疫苗,由于病毒會發生變種,所以很難進行非常有效的預防。

培養沙漠植被之難

篇9

(一)就業面不斷拓寬

近幾年,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就業形勢總體發展良好。201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為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推進樹立了重要的里程碑,為本行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撐,學生就業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基層水土保持單位大多設在水利局內或為水利局的下屬單位,水利、交通、鐵道、電力、冶金等各行業的設計院或企業大多都設有“水保室”或“環評水保室”,這些單位都需要引進水土保持專業的人才。交通、冶金、鐵路等行業具有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資質的單位,也需要引進本專業的畢業生,打破了水土保持專業畢業生只在本行業就業的局面,因而多個行業成為水土保持專業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畢業生的就業面大大拓寬。

(二)本科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呈多元化趨勢

近幾年,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畢業生呈現就業去向多元化的特點。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2010~2012屆本科畢業生中申請出國的占畢業生總數的4%左右,主要去往美國、英國等國家。讀研深造的占本科生總數的53%左右,應屆畢業生的保研率一直保持在15%~18%之間,考研率在30%以上。在讀研的畢業生中,有70%以上選擇在本校讀研,選擇在外校讀研的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林科院、水科院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直接參加就業的占43%左右。從畢業生就業的行業性質來看,進入國有企業、政府、事業單位工作的占畢業生人數的20%左右,進入民營企業的占70%左右,參加國家、地方基層服務項目的占畢業生總數的3%左右。在就業區域上,北京就業市場基本趨近飽和,崗位增加放緩,在京就業的人數明顯下降,占簽訂畢業生人數的5%左右;大多數畢業生離京赴外地就業,其中一級省會城市及二線城市占83%左右,且以東部地區、南方地區居多。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生畢業生就業的多元化特點與高校其他專業有共性之處,也有其專業的獨特性。

(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和學歷要求不斷提高

隨著水土保持事業的發展,其行業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也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例如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要掌握工程措施和工程概預算的基本知識,畢業生如果工程意識淡薄、不懂得行業規范、國標、法律法規、ISO質量管理等一整套工作技能,就無法適應行業的需要。現在政府機關、國企及事業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是碩士以上學歷。從近幾年北京林業大學水保研究生就業情況分析看,80%以上的畢業研究生進入國企、事業、國家機關工作;20%左右的研究生進入私營企業或選擇基層就業服務項目,研究生的留京比率也遠遠超出本科畢業生,約為30%。

(四)地區差異對畢業生就業產生一定影響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行業是受政府和水利部門監督和管理的。地區不同各地的政策也有差異,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行業的發展狀況也不同。其中,部分南方省份,如四川和浙江水保行業的監管比較嚴格,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甲、乙級資質大多控制在具有事業編制的各設計院中(如浙江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四川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等),進入這些單位需要參加各省水利廳事業單位的統一考試,單位接收人員不具有太大的自,而且要求很多、門檻較高;而廣東、云南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行業的市場發展相對較早,各類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公司和企業也較多,也具有相應的水保資質,這些企業成為接受本專業本科生的主力軍(如云南“今禹”生態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深圳深水水務咨詢有限公司等)。目前,我國擁有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甲級資質的單位共有130家,擁有乙級資質的單位共有862,丙級有1204家,分布在全國各省會城市或二、三線城市,單位的資質反映了實力,是畢業生就業選擇的重要參考。

二、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畢業生就業主流行業的分析

根據水土保持行業長遠發展和近期工作的社會調查,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畢業生的主要崗位群可分為5個方面。

(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

1.水土保持規劃設計指根據土壤侵蝕狀況和自然社會經濟條件,應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態學原理及經濟規律而制定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開發的總體部署和實施安排的工作計劃。規劃設計分為大流域或其主要支流為單元的水土保持規劃和以小流域或以鄉、村為單元的水土保持規劃。2.項目建議書、可行性報告和工程初步設計主要是對規劃方案中具體治理措施、施工方案提供進一步的理論支持、細化的施工組織方案以及對人力、物力、財力投資的收益率分析。

(二)水土保持動態監測

水土保持動態監測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保持水土資源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出發,運用地面監測、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多種信息獲取和處理手段對水土狀況進行監測,對水土流失的成因、數量、強度、影響范圍、危害及其防治效果進行動態監測和評估,這也是水土流失預防、監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礎。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需要從業人員深入項目的一線,采集和測量各種數據。雖然我國水土保持監測領域擁有眾多現代化技術,但是仍需要專人在野外從事儀器維護和信息采集工作。

(三)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

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是水土保持行業中的主要工作。由于《水土保持法》的實施,凡開發建設項目必須做水土保持方案,以預防水土流失,并兼顧生態和諧。編寫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程》,通過實地探查,確定該項目水土流失主要影響因子,并提供解決方案。方案不僅包括可行性分析,還需編寫項目概預算,從業者需有較好的數學基礎和相關的經濟學知識。

(四)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與行政執法

目前,水土保持事業蓬勃開展,但各項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與管理水平仍良莠不齊。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法規,加強了水土保持資質的管理。從業者不僅需熟知各種水土保持的法規和技術規程,還需要通過嚴格的考試,才能從事水土保持的監督管理與行政執法工作。

(五)水土保持的行政管理、科研、宣傳、培訓等工作

據調查,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畢業生的崗位群還分布在各級水土保持行政單位和水土保持科研所、水土保持技術推廣站等。因水土保持工程項目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工程,在農、林、計劃、監理等部門都有涉及,所以這些單位也有對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畢業生的崗位需求。

三、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指導方案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作為實踐性與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學生在就業方面表現出既有優勢也有劣勢的特點。優勢表現在學生可以依據專業涵蓋的各個方向及自身的愛好選擇自己的職業目標,劣勢表現在本行業屬長線專業,很容易出現“大小年”及就業質量不高的現象。因而,學校應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專業愛好和自身優勢,幫助其樹立合理的職業目標,“早規劃、早動手、早實踐”。

(一)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職業規劃設計

學生在校期間應加強與外界社會的溝通與交流,走出校園,接觸并了解社會,通過面對面的訪談了解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尋訪成功人士并收集業內成功者的創業經歷和成功經驗;通過參加職業競賽等為個人職業規劃設計提供參考,發掘自身的特長與興趣,及早做出個性化的定位;通過參加人才交流會和就業實踐,與用人單位接觸,使原定目標在實踐中得到校正;廣泛收集信息,通過各種人脈資源、組織資源收集信息,擴大自己就業選擇的空間;把個人特點與專業特色結合起來,依據個性特點規劃職業發展,實現各個階段之間的銜接。目標管理和階段性調試是進行職業生涯指導的關鍵所在。

(二)結合專業進行就業指導

學生對專業的認識一般包括3個階段:入校前,大部分同學對專業不是很了解,對專業的認識很模糊;入校初期,經學院和學長學姐的介紹,開始知道專業的主要內容;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對專業認識不斷加深,興趣增高,但也會出現學生對自身發展目標把握不清晰的現象。因此,就業指導要做好以下3方面。1.了解專業設置,盡早樹立職業目標目前擁有同類專業的高校在專業及課程設置方面有很大的趨同,缺少自已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易于與市場脫節[3]。所以作為應用性較強的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既要注重科研型的人才培養,也要重視對目前市場需求量大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而,從新生入校開始,就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學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課、專業交流會、班會等途徑,協助新生盡快認識專業、了解本專業的設置,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引導其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設定職業目標。2.堅持正面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通過相關負責人向學生介紹本專業的就業形勢,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供學生選擇,幫助他們了解行業勞動力市場的信息,提高學生職業化的素質與思維。3.做好職業規劃的過程輔導,及時發現和修正職業目標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會有變化,興趣點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要根據學習的不同階段幫助學生對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實際上,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不在于你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在于對自我和環境的不斷探索。通過對職業生涯的探索,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和就業環境,可以作更充分地準備,有意識的發揮自身潛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隨時知時知勢知己。所以,職業生涯是立體、動態的,在生命的不同時期,需要反復地進行這樣的探索和規劃。

(三)分年級制定具體的職業生涯指導方案

大一年級學生咨詢的主要問題是時間管理、自我潛能認知和專業的就業認可度。學院通過舉辦不同類型的老生經驗交流會,從專業知識學習、社會實踐與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初步指導。學院還應針對不同的研究方向,單獨設立專業發展概論等必修課程,進行集中指導與解惑。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新老生交流會等途徑,圍繞“認識專業,發現自我”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專業的基本知識及自己的優缺點。大二年級學生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后,會逐步發現自己的專業愛好,培養專業特長,初步確定職業生涯的發展方向。此階段學生關注的問題主要涉及社會實踐、參加何種社會活動,以及個人素質能力如何培養等。學校要有針對性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使學生通過參與組織與策劃各種比賽或志愿服務,提升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信息獲取與使用的能力、資源統籌能力等。這些基本能力的獲得與提升是大學生就業的有利保障。大三年級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階段。學生應依據自己的專業愛好和職業發展目標,積極充實專業和職業知識,注重培養自己與職業發展相關的能力和素質。大三學生關注的問題是考研方向的選擇、如何確立職業目標等。學院可以專門邀請專業的老師解答考研政策,并提供其研究方向以供學生參考,幫助學生分析利弊,確立職業目標。任何活動的進行都離不開社會的幫助,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提升需要社會提供相應的物質和精神條件,因此必須將自我努力與社會幫助有機結合[4]。大四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就業指導課了解就業的相關政策,依據社會和單位的要求不斷充實和完善自我[5]。適時調整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就業期望。大四應屆畢業生則更加關注求職政策與技巧,以及如何選擇心儀的公司。學校可以邀請一些成功校友來開展講座,以其切身經歷現身說法,讓畢業生加深對行業所需技能或基本能力的了解。

(四)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所從事行業必備的資格證書

篇10

關鍵詞:煤礦區;環境地質問題;林業復墾對策

收稿日期:2011-07-27

作者簡介:杜金龍(1980―),男,湖北枝江人,博士,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區水工環地質勘查與研究工作。

中圖分類號:TD8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8-0150-04

1 引言

煤炭一直是我國能源主體,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70%。但長期以來,煤礦開采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對經濟發展做出貢獻[1]。礦區采煤及相關活動,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導致耕地與林地毀損,大氣、水與土壤污染,造成生物圈與巖石圈破壞。

礦區土地復墾方式包括農業復墾、林業復墾、自然保護復墾、水利資源復墾與建筑復墾等[2](表1),前兩種在實踐中已得到廣泛運用,是最主要的復墾方式。而林業復墾更是因為環境治理功能強、土地質量要求低,成為發達國家礦區復墾的首選[3]。我國過去主要基于經濟效益考慮,對礦區復墾偏重于農業復墾方式。當前應改變傳統觀念,加大礦區林業復墾比重,以應對多發的礦區環境地質問題。

表1 礦區主要復墾方式及其用途

2 環境地質問題

煤礦區因開采方式、程度及所處區域的不同,會產生類型各異、程度不等的環境地質問題。如井工開采導致地面變形,露天開采造成土壤與植被損毀;西部生態脆弱礦區因疏排地下水導致土地荒漠化,東部平原礦區因采空沉降造成土壤鹽漬化;以及礦坑水排放、煤矸石堆積導致大氣和水土污染。

2.1 地面變形

煤礦區地面變形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縫和地面塌陷3種,是因煤炭井下采空導致上覆巖層應力失衡而產生。我國煤炭產量95%來自井工開采,多利用垮落法管理頂板,地面變形可達煤層采出厚度的65%~95%。據統計,我國因煤炭開采形成沉陷區累計40萬hm2,年增1.5~2萬hm2/年[4]。

礦區地面變形將導致耕地與植被破壞、地貌景觀改變、房屋路基失穩及河水斷流等,并引發次生災害,包括山地及丘陵誘發山體滑坡及泥石流,平原區地面沉降導致土壤大面積鹽漬化。

2.2 土壤損毀與污染

礦區土壤損毀主要來自露天煤礦剝土行為,其導致表層土壤理化性質改變、養分流失、生產力部分或完全傷失。我國露天煤礦產量雖不大(占總量5%~10%),但萬噸煤的土地損毀率可達0.02~0.18hm2,截止2001年[5]毀地約8 800hm2。

土壤污染主要由煤矸石堆放淋濾造成,包括土壤酸化與重金屬污染(Hg、Cd、Pb、Cr、As生物毒性顯著)。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煤矸石累計存量約30億t,年排放約1.5億t[6],大部分露天堆放。煤矸石含大量硫化物和重金屬,堆放過程中發生風化和氧化,降雨淋濾后形成含重金屬元素的酸性溶液(pH值可達4.0~5.0)污染土壤。霍州礦區土壤Hg、Cd含量為0.075mg/kg與0.278mg/kg,是山西土壤平均值的3.26倍和2.73倍[7]。重金屬元素會降低土壤質量、轉移營養物質、危害生物群落乃至生態系統、威脅食品安全。而土壤酸化既會限制植物生長,還會提高重金屬離子溶解度,加劇污染。

2.3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干旱半干旱生態環境脆弱礦區最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產生原因包括疏排地下水使區域地下水位下降,導致礦區周邊植被缺水退化;采空區地面塌陷、地裂縫導致沙土結構破壞,植被退化;露天采區直接毀壞植被等。

中西部是我國能源重要輸出地區,同時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區,土地沙漠化現象十分嚴重。隨著我國煤炭開發的重心西移,該問題將變得更加突出。

2.4 地下水環境惡化

煤礦區地下水環境惡化的主要表現為井下排水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質污染;煤矸石堆積淋濾導致淺層地下水污染。

采煤時疏排地下水難以避免,這一行為將形成人工匯,改變地下水流場,輕則形成降落漏斗,重則疏干含水層,導致地下水功能退化,影響周邊區域工農業、居民與生態用水。表2為我國中西部2005年礦井水排放量及利用率[8],可見每采出1t煤就會排放0.6~1.0t地下水,且僅有10%~20%被循環利用。2000年全國煤礦排放礦井水23億t,占煤礦總污水83.6%[9]。

表2 中西部礦井水排放量和利用率(2005)

淺層地下水污染主要為煤矸石堆放淋濾產生的重金屬與酸污染。污染物沿土壤層或采煤裂隙進入含水層,使淺層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2.5 大氣污染

礦區大氣污染包括粉塵污染和廢氣污染。粉塵主要為煤矸石揚塵,含重金屬等毒害物。廢氣主要為礦井瓦斯和煤矸石自燃氣體。瓦斯主要成分甲烷是溫室氣體,增溫效應為CO2的21倍。我國礦井年排放甲烷70~90億m3,占全球30%[6]。煤矸石自燃釋放SO2、CO2、CO等毒害氣體,一來損害人類呼吸系統,二來形成酸雨破壞建筑與植被。2006年國有煤礦存在矸石山1 500余座,長期自燃的就達389座。

2.6 其它環境地質問題

其它環境地質問題包括露天開采和基建形成的不穩定邊坡;剝土及其它堆土、煤矸石等松散物受強降雨作用形成的泥石流;煤炭自燃導致的空氣污染和燒變巖區(導水性強)礦坑突水等。

3 林業復墾優勢

3.1 有效恢復礦區經濟與生態功能

林業復墾投入成本低、回報較高,可有效恢復礦區經濟與生態功能。陳新生等[10]在采煤塌陷區運用層次分析法,對農業、林業、漁業和旅游業等4種典型復墾模式研究后發現,無論塌陷區深淺、積水有否,林業復墾的生態效益均為最佳,綜合效益也僅次于農業復墾(積水較深除外)。借鑒國外礦區復墾優先考慮生態功能的原則,塌陷區應以林業復墾為首選,并可推廣至露天采區。

3.2 保持水土

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貧瘠化所導致的植被退化,是西部干旱半干旱礦區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荒漠化地區常運用工程技術和生物技術恢復植被[6]。工程技術利用化學物質固結土壤后植樹植草,成本高且難以長期保持、易造成次生污染,優勢不如生物技術。生物技術通過培植根系發達、耐風蝕沙埋、固氮能力強、生長迅速的植物,來達到保持水土、治理土地荒漠化目的。

在地質災害易發礦區,可通過植樹來固結土壤、減少坡面流,以阻止泥石流和滑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