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時間:2024-02-04 17:54: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荒漠化防治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屬于環境惡化問題,人們要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因為社會發展必須要有環境或資源作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對應,水土保持就是對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類活動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半干旱地區及干旱地區土地逐步退化的現象。無論是水土流失還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們均會導致土地發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嚴重,一定會給生物多樣性帶來嚴重影響,乃至物種滅絕,因此,人們一定要重視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與土地荒漠化的影響及原因
盡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現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嚴重很多。土地荒漠化與水土流失會給農業帶來較大損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區,種子播種以后極易被風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塵覆蓋,對其正常的光合作用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時,植物會不能夠正常的生長。荒漠化會導致草場逐步退化,影響牧民的正常收入。因為水土流失會使農田里的很多農作物也隨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質,致使土壤中的農作物減產,甚至會導致人們食物出現短缺。生態環境惡化會危害人們健康,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與水土流失都給當地生態環境、經濟的發展帶來較大危害,阻礙地區經濟發展。
導致水土發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個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氣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國不僅有許多山,也有分布著大量黃土,黃土地區和山地丘陵地形連綿起伏,黃土在缺少植被保護時很容易被侵蝕。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季風性氣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國這種特殊的氣候條件與地貌地形極易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出現。人為因素是人們破壞與移動地表土壤,一些生產建設活動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導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氣候變化異常、過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類不合理的開發與開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節水灌溉
在我國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區,農作物的種植面積都很大,退耕還林政策難以實施,所以,必須大力推廣節水灌溉。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都面臨著很嚴重的缺水問題,節水灌溉既能促進作物生長,也能充分運用水分,節約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資源浪費。具體實施節水灌溉時要按照各類農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們的種植區域,促進土地資源作用的充分發揮。另外,要注意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據農作物生長特性進行調整。
2.2利用科學技術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門、學科及行業,必須運用科學技術,根據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斷總結治理經驗。根據目前我國土地荒漠化治理情況,我國整體治理水平還較低,僅有小部分地區運用科技來治理,并獲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檢測后記錄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構建便于開發資源的各種模式,根據科學技術總結切實可行的技術。盡量運用科技去開發新技術,把科技融進各項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運用科學方法種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區域,經過較長時間發展后,如果人口增速過快,就會加劇荒漠化情況,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態環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壞。治理和開發土地荒漠化時,必須改變過去開采伐木的方法,有效運用水資源,切實實行等高耕種,盡可能地減少土地耕種面積,運用科學方法耕地種田,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值,合理耕種。在一些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豐富地區,要注意充分運用這些可再生資源,充分發揮各地區的能源優勢,使其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2.4不斷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產都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做支撐,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關系很多行業及學科,必須運用科學技術,制定良好的質量方案,并不斷總結以往的治理經驗、治理效果。目前,我國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還較低,僅有小部分地區能夠充分運用科學技術進行治理,并取得較好效果,并做到仔細記錄檢測結果及治理經驗。實際治理過程中,要不斷嘗試開發利用資源的各種新模式,并根據科學技術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運用科技武裝新型技術,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培養基層人員工作能力,廣泛吸取國外成功經驗。盡快構建全國的水土流失與土地荒漠化監測網絡,方便有關部門及時了解荒漠化與水土流失擴展信息,為制定科學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5退耕還林、防風固沙
對于降水量充足、人口密度小的地區,要實施退耕還林政策。退耕還林能夠促使生態環境進行自然修復,擴大植被覆蓋面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同時,適當運用一些防風固沙方法。常見的防風固沙方法有在沙層上蓋致密物、設置沙障、運用廢塑料治理沙漠。在沙層上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避免水分蒸發,防止土地被沙化,運用塑料膜較強,很容易被風刮走,使用時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問題。沙障主要有土沙障、植物沙障、籬笆沙障。土沙障和風向相垂直,具有較好擋沙效果,一定要注意運用黏土提升墻壁韌性。植物沙障既能抵擋沙塵侵蝕,延緩土地被沙漠化的進程,又具有截留降雨作用,能夠把一些降雨留在沙障中,增加土壤水分,利于植物生長。
篇2
一、荒漠化的成因與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土地沙漠化是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潛在的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荒漠化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氣候因素特別是年降雨量的變化,往往影響著荒漠化的進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風沙活動,相反,持續干旱則促進土地荒漠化的進程。但是氣候因素并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據統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區荒漠化土地面積中,人類活動不當引起的占90%以上,如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等。由此可見,人類活動在荒漠化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的內容: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2)防治的原則: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堿(鹽堿)、治沙相結合的原則,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以防為主,保護并有計劃地恢復荒漠植被,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因地制宜進行綜合治理。
(3)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控制人口增長。
【例1】讀影響我國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的因素統計圖,回答問題。
水資源利用不當
(1)圖中顯示的導致我國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的因素中,影響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別是 _、 _。
(2)我國西北地區荒漠面積廣大,試從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綠洲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為原因。
(3)針對我國草原地區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的現象,我們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日漸擴大的土地荒漠化?
【解析】第(1)題,由統計圖可直接得出結論。第(2)題,由于深居內陸,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高山環繞盆地,以風積地貌為主;河流以內流河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由于綠洲地區過度樵采和水資源利用不當使新疆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第(3)題,可從保護植被、合理放牧等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1)過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設(2)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日照強,溫差大、風力強;高山環繞盆地,以風城地貌為主,沙漠、戈壁廣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內流河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過度樵采和水資源利用不當。(3)退耕還草;確定合理載畜量;劃區輪牧;建設人工草場等。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與治理
1.形成原因
(1)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氣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條件。它們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如下表所示:
自然條件 對水土流失產生的影響
氣候 與降水的多少和強度有關。降水越多越集中,強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蝕作用就越強,水土流失也越嚴重
地形 與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組成物質有關。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質越不穩定,越容易產生水土流失現象
植被 與植被的覆蓋程度有關。植被覆蓋率越低,削減降雨和徑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嚴重
土壤 與土質的疏密程度關系密切。土質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強
(2)人為因素:是通過改變自然條件而得以實現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導因素。人為因素導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對地表植被的破壞,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等。
2.主要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將所發生的水土流失狀況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繼續發生和發展。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種樹種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綠化的方法進行治理。
(3)農業技術措施:主要是應用農業生產耕作中的農業技術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種改良,塬面改造,間作輪作,套種耕作,提高復種指數等。
【例2】水土流失是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生態問題之一,對水土流失形成機制和綜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讀下圖,完成(1)~(3)題。
(1)關于坡度與侵蝕強度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坡度20°時,坡面侵蝕強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蝕強度隨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蝕強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蝕強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蝕強度隨坡度的增加而減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壞的程度較輕 B.坡面徑流流速小
C.降水量少,且強度小 D.受雨面積減小,使坡面徑流量減小
(3)魚鱗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種方式,它能夠攔截地面徑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圖中適宜植樹的地點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題,圖中曲線顯示,侵蝕強度與坡度的關系是:0~40°,隨坡度的加大,侵蝕強度加大;40°~90°,隨坡度加大,侵蝕強度減弱。第(2)題,坡面上侵蝕強度受坡度、徑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蓋程度等多方面的影響,坡度大,受雨面積小,雖然流速大,但徑流量很小,因而侵蝕程度低。第(3)題,圖中的魚鱗坑由于地勢低洼,可以攔截徑流,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在上游植樹,有利于減少泥沙注入坑中,減少對坑的淤塞。
【答案】(1)C (2)D (3)B
三、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1.全球環境效應:影響大氣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稱;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2.雨林生態的優勢與脆弱性:雨林的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生物生長迅速。但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長期高溫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貧瘠;雨林生長所需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壞。
3.熱帶雨林被破壞帶來的生態災害
世界上的熱帶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積破壞,其后果不堪設想。(1)影響全球水循環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減少,水汽蒸發、蒸騰作用減弱,空氣干燥,從而引起降水減少,氣候異常,全球旱澇失衡的頻度和強度將加大,全球自然災害頻發;(2)使二氧化碳增多,導致氣溫升高,造成全球變暖;(3)導致雨林物種的大量滅絕,使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遺傳基因銳減。
4.雨林的前途——開發還是保護
當前背景下,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保護措施有:(1)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2)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3)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4)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5)森林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6)加強雨林緩沖區的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
【例3】讀某區域1970年和2000年環境變化示意圖,回答(1)~(3)題。
(1)圖示地區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鹽堿化 D.水污染
(2)造成該環境問題的原因是( )
A.過度砍伐森林 B.過量引水灌溉
C.過度開發沼澤 D.城市化過度發展
(3)圖示地區森林資源的主要生態意義是( )
A.保護耕地 B.美化環境 C.涵養水源 D.保持水土
篇3
關鍵詞:鼠蟲害;草原生態環境;危害;治理
中圖分類號:S4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212
害鼠挖洞掘土、害蟲蠶食牧草,威脅到草原的正常生長,大量草原植被被破壞,草原因植被覆蓋率的降低、表土等造成荒漠化、沙化的日益加重。據報道,我國北方的草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鼠蟲害,對草原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如:我國內蒙古的錫林郭勒盟、赤峰、通遼等地區草場在蝗災的影響下,大量牧草被啃食一空,加劇當地草原的退化、沙化、荒漠化。
1 鼠蟲害對草原生態帶來的危害
鼠蟲害威脅草原生態系統的平衡。草原鼠蟲數量不斷增加,導致草原退化的持續發展并加重,而草原退化又促進了鼠蟲的繁殖,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人類的濫捕濫殺等活動使得鼠蟲的天敵減少,進而促進了鼠蟲數量的增加,進而引發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嚴重威脅草原生態系統的平衡以及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不利于草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及農牧區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保障。據了解,專家結合今春氣象狀況以及2014年冬天調查數據、鼠蟲害發生特點等,預測內蒙古地區今年的草原鼠蟲害將會中等偏重發生,預計鼠害危害453.56萬hm2草原,蟲害危害566.95萬hm2草原,尤其是在錫林郭勒盟、赤峰、通遼等地區將會出現局部偏重鼠蟲害,嚴重威脅到草原生態系統的平衡,對內蒙古的畜牧業發展造成重大不良影響。必須重新審視草原的功能,加大對沙源地、水源地、疫源地等關鍵位置的鼠蟲害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草原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勢頭。
天然草原荒漠化加重。在鼠蟲害的侵襲下,內蒙古地區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大部分發生荒漠化現象,尤其是在農牧區交接地帶。草原荒漠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加上人為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壞,沙塵暴天氣頻繁發生,對農業生產造成重大影響,給農牧民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影響草原畜牧業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給農牧民的生存帶來重大威脅。
鼠蟲害給退牧換草等項目建設帶來不良影響。草原鼠蟲害發生最為嚴重的地區的黑土灘等草原退化嚴重區域,害鼠大量啃食牧草,造成草原的退化,同時其也對草原環境保護項目建設帶來困難。黑土灘是由鼠蟲害、水土流失、超載放牧等因素導致的,其中,鼠蟲害是最為直接且影響最大的因素。草原嚴重的鼠蟲害影響到退牧還草、黑土灘綜合治理、養畜工程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只有遏制住鼠蟲害,才能保證草原保護項目的順利進行,減少牧草損失,提高草原的植被覆蓋率以及產草量,使草原得到休養生息,提高其生產例,進而推動生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2 鼠蟲害防治措施
在鼠蟲害的治理上,還存在資金不足、研究滯后、治理方案不合理等問題,還需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加強鼠蟲害的治理,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根據當地鼠蟲害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監測預警體系,開展監測工作。首先設置觀測點,布設監測網絡,統一部署安排鼠蟲害的監測時間、頻率、內容等,并強化監測的領導,精心組織鼠蟲害監測工作,為鼠蟲害的防治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各個監測地點必須具備代表性,可選取當地業務能力高、責任心強的農牧民為測報員,啟動農牧民測報網,每1次的鼠蟲害情都通過農牧民測報員上報給市站,循序漸進的做好鼠蟲害防治工作。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鼠蟲害監測工作效率和質量。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將新技術、新設備運用到鼠蟲害的監測預報中,不斷提高監測預報水平。
近些年來,鼠蟲害的發生規律發生了一些變化,因此必須加強研究,為鼠蟲害的防治提供依據。當然,隨著退牧還草等工程的順利進行,內蒙古地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工種草,而這也帶來了人工草地的蟲害,必須加強人工草地蟲害防治的研究。在鼠蟲害的防治技術上,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其對環境的危害最小,但是對鼠蟲的殺傷力較小,且藥效穩定性差,故而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化學制劑的研究,在大面積突發鼠蟲害治理中,運用化學制劑消滅鼠蟲。總之,在技術研究上,應將生物、化學、物理等多種技術結合起來研究,結合起來使用,起到最佳鼠蟲害治理效果。
3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鼠蟲害防治技術的進步,我國要正確認識到鼠蟲害對草原生態系統造成的重大危害,加強技術的研究,并將先進技術、設備運用到鼠蟲害防治中,構建起完善的鼠蟲害防治網絡體系,各個部門聯動,保持信息的順暢流通和共享,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鼠蟲害防治方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鼠蟲害防治能力,保護草原生態環境,保障草原生態系統的平衡,推動農牧區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在內蒙古召開草原鼠蟲害專業化防治現場會[J].吉林畜牧獸醫,2011,32(8):51-51.
篇4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1、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的內涵
地質工程學,是研究與解決從規劃到竣工乃至工程運行后效的全過程的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的科學。它把地質體乃至地質環境作為工程系統的組成部分來對待,這顯然符合大系統工程學的思想,它包含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兩個方面,但以后者對其特點的反映更為深刻。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對地質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與管理的思想。
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或使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資源發生嚴重破壞的地質現象。《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地質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災害。
在我國,大多數地質災害現象都是人為因素引發的,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各種自然災害的1/4至1/5,因此,減少或制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及時采取地質災害預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國當前減少損失的首要途徑。
2、我國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由于我國地理位置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地球生態環境多變,加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經濟較落后,承災能力弱,所有這些疊加在一起,形成災害類型多、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影響面寬、損失嚴重的格局。
據資料統計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種類的地質災害在我國十分發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圍約占國土面積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區最為嚴重。
地質災害可分兩大類:第一類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又稱第一環境問題,屬自然地質災害;這些災害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第二類主要是由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稱第二環境問題,屬人為地質災害。這些災害常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增加,據地質災害成因分析,全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類行為,尤其是人類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滑坡的誘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5)開挖坡腳;(6)蓄水排水;(7)堆填加載;(8)劈山放炮,亂砍亂伐。
滑坡發生的規律:
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和多發地區:(1)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山區鐵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3)易滑(坡)巖、土分布區。(4)暴雨多發區及異常的強降雨區。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穩定,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
崩塌的誘因:
(1)采掘礦產資源;(2)道路工程開挖邊坡;(3)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4)堆(棄)渣填土;(5)強烈振動。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
泥石流的誘因:
(1)不合理開挖;(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3)濫伐亂墾。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種動力地質現象。
2.4 地面變形
地面變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與地裂縫。目前中國發生地面沉降活動的城鎮有70多個,明顯成災的有30余個,最大沉降量已將近3m。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連形成廣闊的地面沉降帶(區)。造成中國城鎮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巖溶活動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發生的規律:
(1)巖溶強烈發育的純可溶巖分布地帶或沿其與非可溶巖的接觸地帶;(2)沿可溶巖中的斷裂帶或主要裂隙交匯破碎帶,巖層劇烈轉折、破碎的地帶;(3)松散蓋層較薄且以砂石為主,其底部粘性土層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巖溶地下水的主逕流帶或巖溶管道上;(5)具有潛水和巖溶水雙層含水層分布地帶;(6)巖溶地下水的排泄區;(7)巖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巖面上下頻繁波動的地帶,或受排水影響強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側地段;(8)臨近河、湖、塘地表水體的近岸地帶;(9)巖溶地下水位埋藏較淺的低洼地帶。
2.5 人為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析
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如:礦產資源的開發以及鐵道、公路等各種工程建設的開挖,亦經常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如:土壤侵蝕、地面塌陷與沉降、滑坡、巖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災害。人工濫伐森林資源,也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人工爆破也會誘發巖溶塌陷、滑坡等災害的發生,還有可能引起連鎖性的巖溶塌陷。
人工誘發地質災害的特點如下:
一是誘發速度快。在自然地質演化及氣候變化過程中,巖體由相對穩定至不穩定的變化,經歷長時間過程。而人工因素誘發下,就大大地縮短了自然演化時間,加速巖土體的巖性變化,而導致突變災難的發生,并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是誘發災害面廣。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特大災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誘發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響面。例如由于生物資源———森林的破壞,工程的大規模開挖,影響的是區域性環境惡化,誘發區域性旱澇災害,以至引發全球性荒漠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升溫效應,對氣候及地質災害誘發作用的影響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災害損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誘發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工誘發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仍會不斷增加,目前估計地質災害損失每年約500億元,而受到威脅的就是這些數據的數倍至數百倍。1998年洪災損失2000多億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損失是通過地質災害而產生的。
3、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術標準及防治措施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點是隱蔽性(如抗滑樁)、復雜性(如抗滑樁+錨拉+擋板+冠梁)和多樣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樁,亦可采用擋土墻),以地下工程施工為工藝特點,因此與地基與基礎工程和巖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藝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主要有:
篇5
關鍵詞:水土流失 公路建設 危害
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工程建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公路工程作為我國重要的交通設施建設,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相應的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公路工程建設中的水土流失。因此對水土流失的成因進行分析,并對該情況做出科學的預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氣候因素。幾乎所有的氣候因素都會對水土流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郵箱,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降雨,其他還包括溫度、濕度、光照和風等方面的因素;
2.地質因素。不僅包括地面表層的地質因素,同時還包括深層的地質因素,例如水文地質因素和礦床地質因素;
3.地形地貌因素。具體包括地貌類型、坡長、坡度、坡型、坡向以及海拔高度等方面的因素;
4.土壤和植被因素。這兩種因素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共同對水土流失產生影響。
(二)人為因素
1.在公路過程施工的過程中,在路基施工時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土體和巖石等固體的廢棄物,同時由于在建設過程中對土地的占用、對坡面的挖掘、機械碾壓等方面的原因,對沿路原有的植被產生了嚴重的破壞;
2.由于取土場的土方開采,會對原有的地表結構造成破壞,同時面在外力的作用下,極有可能出現滑坡甚至坍塌等危害的出現,從而產生新的水土流失;
3.在公路的施工過程中會產生一定廢棄的殘渣,對這些廢棄物如果不加以及時防護,在水力的影響下還是會出現一些新的水土流失;
4.公路施工內堆放的土石砂料以及臨時性的施工便道,如果沒有的必要的保護措施,在遇到大雨或者大風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所走造成的危害
(一)水土資源破壞,土地生產力下降。料場開挖及工程建設等施工活動,將使自然植被遭到破壞,造成大面積的地表,地表土壤失去保護,遇暴雨易產生徑流沖刷,從而使土壤不斷遭受侵蝕,導致土層變薄、養分流失,土地生產力下降。
(二)危害工程安全。道路及路基開挖等工程形成的邊坡,如不采取護坡等有效防護措施,將可能造成局部的滑坡,影響工程安全和交通運輸的正常運行。
(三)加速周邊土地荒漠化的擴展。各施工場區水土流失量的增加,加劇對周邊土地的沖刷和吹蝕,特別是取土場陡峭的邊坡和棄土場松散的堆積物,極易產生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蝕,從而加速周邊土地荒漠化的擴展。
(四)促進沙塵暴、揚塵等災害性天氣的形成。工程建設施工形成的廣泛而的沙物質直接暴露于地表,為風蝕的發生準備了充分的物質源,同時也將促進沙塵暴、揚塵等災害性天氣的形成,從而對周邊環境帶來極大危害。
(五)增加公路的維護壓力。沿線路基邊坡及周邊的水蝕、風蝕,將沖刷和吹蝕路基,從而增加公路正常的維護壓力。
(六)環境惡化,自然景觀遭到破壞,導致生態失衡
路基、取棄料場、施工便道、施工營地以及施工人員人為活動等將擾動地表,破壞植被、土壤結構組成,使土壤抗蝕性能降低,易加劇風力侵蝕,產生風蝕危害。
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是線性建設項目,其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項目建設期,分布區域主要包括主體工程區、取土場區、棄渣場區、施工便道區、施工生產生活區和拆遷安置區等。本文結合公路工程建設特點、施工布置以及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程度,按照不同的防治分區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建議。
(一)主體工程防治區。對于半填半挖路段填方一側邊坡來說,由于坡面土壤松散,抗沖性差,當坡頂有大的匯流沿坡面下泄時,易對坡面表層土壤造成嚴重的沖蝕或形成沖溝。此處建議路基施工過程中在路肩邊緣設置寬0.5 m、高0.2 m的防水下泄的擋水土埂,并且沿路線縱向每隔50 m在路基邊坡上設置一臨時性邊坡排水溝,用以排泄路面上的集中匯流,邊坡排水溝在坡腳處需設緩沖帶。必要時邊坡排水溝下方應修建沉砂池,以阻留坡面上沖蝕下來的土壤。臨時性邊坡排水溝可以與路基排水工程中邊坡排水溝結合修建。
(二)取土場防治區。取土前在取土場外緣設臨時截、排水溝,以截取土丘及開挖坡面匯水,將坡面匯水排至天然溝道或與農用渠道相連。對于取土后產生邊坡的取土場,根據邊坡上游匯水面積,取土前在預計產生邊坡的外緣3 m~5 m處設漿砌片石截、排水溝,以避免取土后產生的邊坡受匯流沖刷。取土場取土完畢后對土地進行整治,開挖的坡面經整治后植樹種草,產生的臺面條件適宜的覆土造地。
(三)施工便道防治區。工程施工便道大多沿緩坡布設,局部需要生挖路段,采取半填半挖施工,基本不產生棄渣。施工期間應做好施工便道的防、排水措施,在施工便道挖方側修建排水溝,挖方路段、路塹、邊坡、頂部若有較大匯水時要修筑截水溝,結合地形排水系統自成體系,將徑流排入天然溝道或灌溉渠中。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土地整治、植被恢復。
(四)施工生產生活防治區。施工期預制場、拌和場、堆料場及施工營地的臨時用地,使用前清除表層耕植土,平均清除深度30cm,堆放于路線兩側的臨時堆土場。之后在周圍開挖截水、排水溝,施工結束后,清除施工廢料,對硬化地面進行平整,棄渣運至公路附近的棄渣場堆放。對場地平整覆土后復耕或植被恢復。
參考文獻:
[1]郭瑞琴,李榮,王弋,馮婷.淺談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的認識[J].內蒙古水利,2009,(05).
篇6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已經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的1/4,成為全球生態的“頭號殺手”,而且每年仍以5萬至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展;全世界受荒漠化危害的國家達110多個,10億人口受到直接威脅。這意味著,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類生存的條件。
二、水土大量流失
水土流失是森林破壞導致的最直接最嚴重的后果之一。只要地表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葉層,就可以把地表徑流減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減少到裸地的7%以下;林地土壤的滲透力更強,一般為每小時250毫米,超過了一般降水的強度。一場暴雨,一般可被森林完全吸收。由于森林的嚴重破壞,全球水土流失日益加劇。目前,全世界有l/3的土地受到嚴重侵蝕,每年約有600多億噸肥沃的表土流失,其中耕地土壤流失250多億噸。全球地力衰退和養分缺乏的耕地面積已達29.9億公頃,占陸地總面積的23%。
三、干旱缺水嚴重
森林被譽為“綠色的海洋”、“看不見的綠色水庫”。據測定,每公頃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約1000立方米,l萬公頃森林的蓄水量即相當于1000萬立方米庫容的水庫。由于森林銳減及水污染,造成了全球性的嚴重水荒。目前,60%的大陸面積淡水資源不足,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嚴重的國家達40多個,20多億人飲用水緊缺。預計今后30年內,全球約有2/3的人口處于缺水狀況。
四、洪澇災害頻發
水災與旱災是一對“孿生子”。破壞森林,必然導致無雨則旱,有雨則澇。大量事實說明,森林有很強的截留降水、調節徑流和減輕澇災的功能。森林憑借它龐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葉層和發達的根系,能夠起到良好的調節降水的作用。森林的防洪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截留和蓄存雨水;二是防止江、河、湖、庫淤積。這兩個作用削弱后,一遇暴雨必然洪水泛濫。
五、物種紛紛滅絕
科學家分析,一片森林面積減少10%,能繼續在森林中生存的物種就將減少一半。地球上有500萬至5000萬種生物,其中一半以上在森林中棲息繁衍。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壞,現有物種的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聯合國預測,1990—2000年每年可能失去了1.5萬至5萬個物種。目前,地球上的物種已消失了25%,還有20%—30%存在滅絕的危險。
六、溫室效應加劇
近代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過去110多年里由270毫升/立方米上升到350毫升/立方米,到21世紀中期將達到600毫升/立方米。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氣,每公頃森林平均每生產10噸干物質,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12噸氧氣。
從這六大生態危機可以看出,破壞森林的后果是極其嚴重的。科學家們斷言,假如森林從地球上消失,陸地90%的生物將滅絕;全球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將減少90%;生物放氧將減少60%;許多地區的風速將增加60%至80%;同時將伴生許多生態問題和生產問題,人類將無法生存。目前,森林銳減導致的一系列生態危機,已經構成了對人類的嚴重威脅。
土地資源是三大地質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之一,是人類生產活動最基本的資源和勞動對象。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直接破壞,這主要表現為不合理墾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鹽堿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 土流失尤為嚴重,乃當今世界面臨的又一個嚴重危機。據估計,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約為230億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淀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億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噸/年。
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層土壤喪失。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
水庫淤積,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濫成災。
威脅工礦交通設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災害,危及工礦交通設施安全。
篇7
關鍵詞:地質災害巖土工程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當今世界,保護環境,尋求最佳地利用環境已成為各國的重要目標。我國災害種類多、災情嚴重、分布面積廣。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等人類工程活動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給我國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質災害的頻度和規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1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的內涵
地質工程學,是研究與解決從規劃到竣工乃至工程運行后效的全過程的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的科學。它把地質體乃至地質環境作為工程系統的組成部分來對待,這顯然符合大系統工程學的思想,它包含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兩個方面,但以后者對其特點的反映更為深刻。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對地質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與管理的思想。
2我國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我國地理位置獨特,東鄰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靠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處世界最大的環太平洋構造帶與特提斯構造帶交匯處,地質構造復雜,地球生態環境多變,加之,又是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經濟較落后,承災能力弱,所有這些疊加在一起,形成災害類型多、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影響面寬、損失嚴重的格局,分述如下: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滑坡的誘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5)開挖坡腳;(6)蓄水排水;(7)堆填加載;(8)劈山放炮,亂砍亂伐。
滑坡發生的規律:
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和多發地區:(1)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山區鐵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3)易滑(坡)巖、土分布區。(4)暴雨多發區及異常的強降雨區。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穩定,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
崩塌的誘因:
(1)采掘礦產資源;(2)道路工程開挖邊坡;(3)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4)堆(棄)渣填土;(5)強烈振動。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
泥石流的誘因:
(1)不合理開挖;(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3)濫伐亂墾。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種動力地質現象。
2.4地面變形
地面變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與地裂縫。目前中國發生地面沉降活動的城鎮有70多個,明顯成災的有30余個,最大沉降量已將近3m。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連形成廣闊的地面沉降帶(區)。造成中國城鎮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巖溶活動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發生的規律:
(1)巖溶強烈發育的純可溶巖分布地帶或沿其與非可溶巖的接觸地帶;(2)沿可溶巖中的斷裂帶或主要裂隙交匯破碎帶,巖層劇烈轉折、破碎的地帶;(3)松散蓋層較薄且以砂石為主,其底部粘性土層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巖溶地下水的主逕流帶或巖溶管道上;(5)具有潛水和巖溶水雙層含水層分布地帶;(6)巖溶地下水的排泄區;(7)巖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巖面上下頻繁波動的地帶,或受排水影響強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側地段;(8)臨近河、湖、塘地表水體的近岸地帶;(9)巖溶地下水位埋藏較淺的低洼地帶。
2.5人為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析
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如:礦產資源的開發以及鐵道、公路等各種工程建設的開挖,亦經常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如:土壤侵蝕、地面塌陷與沉降、滑坡、巖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災害。人工濫伐森林資源,也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人工爆破也會誘發巖溶塌陷、滑坡等災害的發生,還有可能引起連鎖性的巖溶塌陷。
人工誘發地質災害的特點如下:
一是誘發速度快。在自然地質演化及氣候變化過程中,巖體由相對穩定至不穩定的變化,經歷長時間過程。而人工因素誘發下,就大大地縮短了自然演化時間,加速巖土體的巖性變化,而導致突變災難的發生,并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是誘發災害面廣。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特大災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誘發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響面。例如由于生物資源―――森林的破壞,工程的大規模開挖,影響的是區域性環境惡化,誘發區域性旱澇災害,以至引發全球性荒漠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升溫效應,對氣候及地質災害誘發作用的影響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災害損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誘發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工誘發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仍會不斷增加,目前估計地質災害損失每年約500億元,而受到威脅的就是這些數據的數倍至數百倍。
3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術標準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術標準總結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點是隱蔽性(如抗滑樁)、復雜性(如抗滑樁+錨拉+擋板+冠梁)和多樣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樁,亦可采用擋土墻),以地下工程施工為工藝特點,因此與地基與基礎工程和巖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藝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主要有:
(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現行施工技術標準和規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0218-2006);
(2)各類工業與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地基與基礎、深基坑、高切坡、地基處理、基礎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3)各類水利水電工程的土石方、地基與基礎和巖土工程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水電水利工程預應力錨索施工規范》(DL/T5083-2004);
(4)各類交通建設中所涉及的邊坡、滑坡、危巖、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J042-94)。
3.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實踐
3.2.1做好防治工程設計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必須根據崩塌、滑坡、不穩定斜坡的成因機制、運動模式、易發性及防治目標制定。
(1)根據致災的成因確定主要防治途徑;
(2)根據災害的易發程度、防治目標確定防治工程的強度和工程量。
3.2.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現行行業規范,《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技術標準及資料分析,國內防治地質災害的主要工程類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攔)擋工程、加固工程、護坡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及搬遷和避讓等,設計分別采用了對應的防治工程措施,見下表1所示。
表1主要的地質災害類型及防治措施一覽表
5結束語
總之,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十二五”期間的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已經確定,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將科技創新作為一項重點內容,相信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
5結束語
篇8
【關鍵詞】露天開采 砂巖礦 問題治理
中圖分類號:G812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砂巖礦是我國重要工業原料,砂巖礦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安全。礦產資源的開發造成礦山環境問題嚴重,因露天采礦、開挖和各類廢渣、廢石、尾礦堆置等,直接破壞與侵占大量土地;礦山開發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有增無減;采礦疏排水破壞了地下水系統,井泉干枯,人畜飲水困難。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礦區周圍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穩定,也使得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十分艱巨繁重。
二、礦山地質環境存在的問題
1、占用和破壞大量土地。采礦工業占用和破壞土地,包括采礦活動所占用的土地(如廠房、工業廣場);為采礦服務的交通(公路、鐵路等)設施,采礦生產過程中堆放的大量固體廢棄物所占用的土地等。
2、地質災害頻繁發生。許多礦山在開采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危害,露天礦山主要表現在:一是露天開采使邊坡改變原有的天然平衡狀態,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山體、斜坡穩定,導致巖(土)體變形,誘發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二是礦渣隨意堆放,造成超負荷堆放,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礦山礦渣順溝堆放,遭遇下雨,溝內匯水攜帶大量礦渣形成泥石流。
3、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采礦往往把周圍植被砍伐殆盡,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喪失或部分喪失了生態功能,造成水土流失、巖石,甚至荒漠化。
4、環境污染。采礦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廢水、粉塵和廢渣。廢水未經達標處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體中,使土壤或地表水體受到污染。露天礦山生產的各個環節,如穿孔、爆破、鏟裝、運輸、破碎、排土等均產生大量的粉塵,隨風漂浮,彌漫空中,污染大氣,危害人體健康。大量堆存的廢渣占用土地資源,污染生態環境,有些尾礦廢渣中甚至含有重金屬、放射性元素等,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十分嚴重。
三、露天礦開采環境問題的治理對策
1、區分環境問題歷史舊賬和新賬,從而明確環境恢復治理的主體和責任人。要由目前的礦山企業來承擔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的治理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盡早區分歷史舊賬和新賬,是明確環境恢復治理責任、內容、資金來源和實施主體的重要前提。歷史舊賬和新賬的劃分,建議以企業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即企業利潤基本上繳國家轉為企業自負盈虧的年份為界。對于歷史舊賬,應主要由政府承擔,主要依靠國家、省市政府投資、組織治理。而新賬必須主要由企業承擔,嚴格執行誰破壞誰治理、誰負責的原則。杭二泥露天礦、海州露天礦這樣的老礦,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環境問題主要由國家、政府承擔治理恢復;而進人市場經濟后由于露天開采引發的新的環境問題則必須由企業承擔,進入企業生產成本,負責治理恢復;而新建礦山則必須從勘察、立項、建設、設計、生產開始就從法制上、管理上明確責任人,并負責到礦山閉坑。確保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
2、完善、修改的制定包括露天礦開采在內的有關標準、規范,使礦山開采的環境管理和治理具有可操作性、規范,使礦山環境管理和治理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和科學性。實現露天礦開采從勘查、建設、生產、閉坑全過程的管理和監督有法可依。實現露天礦開采環境的改變一破壞一恢復一重建的良性循環。促進可持續發展。這就從源頭避免、減少了環境問題的危害和地質災害的發生。
3、露天砂巖礦建設開采的規劃要充分考慮開采至最終境界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和災變。規劃和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不要在可能的環境災變區設計民用與工業建筑。這一條對新建露天砂巖礦是必要的。
4、老的露天砂巖礦,開采已幾十年,造成的環境地質災害已成事實的情況下,防治對策建議遵循兩條原則:一是避讓原則,不要有災害區內布置工程建設和居民建筑,已有的盡量考慮搬遷;二是針對性治理原則,對不宜搬遷的重要設置和建筑,采對針對性治理原則,對不宜搬遷的重要沒置和建筑,采取針對性治理,如加固、屏蔽、采礦回填、邊坡壓腳等。宜進行幾個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要綜合考慮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和安全風險性。
5、在地質環境問題較嚴重的露天礦,建立環境地質監測網站和地質災害預警系統。主要針對已經建設和正在生產的露天煤礦,且環境災變問題已經存在并影響、危害地面建筑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情況下建立。如撫順發電廠及地面興平路等均建有地面變形監測線網,實時監測并預測變形趨勢,為及時采取災害防治措施,避免損失提供依據。
6、對于新建露天砂巖礦,決策者、管理者、采礦者應站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戰略高度,主動的通過采礦工程活動改善和重建周邊地區的環境。如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就做出了有益可喜的成績。通過開露天礦、修水庫、改河道、改變地形和地層層位、調整土壤結構、防止水土流失、復墾種植等,不但避免了環境的惡化,而且通過露天砂巖礦開采,建設一生態環境更好的新礦區。
7、泥石流的防治。惠順石場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工程防御體系、生物水保防御體系、管理防護體系和管理體系等綜合防御體系。加強對廢石廢土的堆放管理,設排水溝,防止暴雨和地面徑流沖刷、水土流失,改善排水、導洪能力,修筑支擋工程、攔洪等攔擋工程,控制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和雨洪徑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
8、土地植被恢復。礦山開采產生新的堆積、挖損地貌,巖石,使原有的地表形態和地貌景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破壞了原有的土地資源及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因此,在礦山開采前,首先對破壞場地的表土進行剝離,將表土存放于客土場,待恢復治理時將表土進行回用、平整后實施植被恢復工程。在礦區內進行植被恢復,可大幅度提高礦區的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從而降低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爆發幾率,減少礦山污水對礦區周邊水系的污染,礦區生態環境和地貌景觀可以得到逐步恢復,生態環境質量大幅度改善。
四、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重要性
礦山環境問題由來已久,但近些年來顯得尤為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輕環境保護治理的問題。解決礦山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就是進行礦山環境治理,通過礦山環境治理,可以恢復土地資源,從而有效解決人地矛盾;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有利于社會安定團結;可以實現礦業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礦山環境治理是建設和諧礦山的重要手段。
五、結束語
砂巖礦開采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任務任重而道遠,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逐步開展,進一步扼制生態環境的惡化,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現狀,水資源狀況得到恢復治理,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明顯提高,真正實現“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跨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
篇9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的內涵
1.巖土工程
巖土工程是歐美國家于20 世紀60 年代在土木工程實踐中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的技術體制。巖土工程是以求解巖體與土體工程問題,包括地基與基礎、邊坡和地下工程等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對地質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與管理的思想。
2.地質災害
不良地質現象通常叫做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地質作用和人類活動造成的惡化地質環境,降低了環境質量,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類安全,并給社會和經濟建設造成損失的地質活動和現象。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堿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3.地質災害主要類型
地質災害的分類,有著不同的角度與標準,分類比較復雜。就其成因而論,我們將地質災害分兩大類:一是主要由自然變異而導致的地質災害,稱為自然地質災害。一是主要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則稱為人為地質災害。據地質災害成因分析,全國一半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類行為,尤其是人類不合理地大量開發資源、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4.地質災害的危害
我國地質構造較為復雜,人口眾多,總體承災能力比較弱。這些國情決定了我國地質災害類型多、分布范圍廣、發生頻度高、強度大、影響面寬、損失嚴重的特點。近年來,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種類的地質災害在我國時有發生。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分布范圍占據國土總面積的一半左右,以西南、西北地區災害最為嚴重。據統計每年由這類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至少達80~90 億元。
二、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誘因及防治措施
1.主要自然地質災害的誘因
上文中已經提到,我國自然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災害。這些地質災害的誘因主要是:造成滑坡的誘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開挖坡腳;蓄水排水;堆填加載;劈山放炮,亂砍亂伐。崩塌的誘因:采掘礦產資源;道路工程開挖邊坡;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堆(棄)渣填土;強烈振動。泥石流的誘因:不合理開挖;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濫伐亂墾。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種動力地質現象。地面變形:地面變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與地裂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發生地面沉降活動的城鎮有70 多個,明顯成災的有30多個,最大沉降量已近3m。這些城市有的是孤立存在的,有的是密集成群相連的地面沉降帶(區)。
造成中國城鎮地面塌陷、變形的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巖溶活動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2.人為地質災害的誘因
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例如:礦產資源和能源的開發以及鐵道、公路等各種工程建設的開挖,也經常造成地質災害的發生,比如土壤侵蝕、地面塌陷與沉降、滑坡、巖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災害。人工濫伐森林資源,導致水土流失,也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人工爆破也會誘發巖溶塌陷、滑坡等災害的發生,還有可能引起連鎖性的巖溶塌陷。據統計,有50%以上的地質災害是由于人為原因引起的。
3.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要防治地質災害,首先要了解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特點。地
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點是隱蔽性(如抗滑樁)、復雜性(如抗滑
樁+ 錨拉+ 擋板+ 冠梁)和多樣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樁,亦可采用
擋土墻),以地下工程施工為工藝特點,因此與地基與基礎工程和
巖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藝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方
法。
其次,防治地質災害要堅持三項原則:
一是以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
的原則。
大量的地質災害屬于自然災害,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隨著科
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防災經驗的不斷積累,一些地質災害的先兆是可
以被人們捕捉到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信息,預報預警地災,或者采
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是區分地質災害類型,明確責任劃分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治理,人為
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堅持“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災害治理投
入大、工期長,相關條例明確自然災害治理由的治理責任。
三是堅持統一管理、分工協作的原則。
相關部門要做好全國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分工協作,
指導和監管工作。
最后,還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工程實踐,包括以下幾點:
1.做好防治工程設計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必須根據崩塌、滑坡等災害的成因特點、運動模式、易發性及防治目標來制定。
(1)根據災害的類型和成因,確定災害的主要防治途徑和方
法;(2)根據災害的發展程度、防治目標確定防治工程量與度。
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現行行業規范等技術標準及資料分析,國內防治地質災害的主要工程類型和方法有:支(攔)擋工程、護坡工程、排(截)水工程、加固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及搬遷和避讓等。
3.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災害,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
(2)避讓措施
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采取雨天臨時避讓措施,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采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三、結束語
總之,對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要貫徹“預防為主,整治為輔”的原則。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檢測,居安思危,要主動預防,不要災后治理。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相信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徐丹,曲海英;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年18 期
[2]黃金榮;淺析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措施[J].科技與企業.
2012 年第7 期
[3]張小飛,徐林榮;巖土工程災害分析及防治對策[J].山西建
篇10
關鍵詞:石漠化;貴州;生態治理
中圖分類號:X1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8001802
1引言
為了有效遏制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擴張,由水利、國土、林業等部門針對喀斯特石漠化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對該地區開展了綜合治理,相繼啟動了多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試點項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鑒于貴州省石漠化治理模式對恢復其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有必要對該地區的石漠化與生態治理做深入研究。
2貴州喀斯特石漠化概念
“石漠化”這一概念最早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為了將“石漠化”與“沙漠化”這兩種荒漠化類型區分開,國內學者在我國西南地區喀斯特生態環境極度惡化的背景下從地質學角度提出了這一概念。喀斯特石漠化是石質荒漠化的簡稱。關于石漠化的概念,國內學者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以王德爐為代表的學派認為石漠化是由于水土流失而發生的大面積基巖劣地和石質坡地的土地退化現象。以袁道先為代表的學派則認為誘發石漠化的主導因素是人類過度的社會經濟活動,加劇了喀斯特區域脆弱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地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生產力衰退、巖石。隨著人們對喀斯特石漠化基質以及形成特征認識的深入,對“石漠化”的認識不再局限于地質學的角度。王世杰從地址、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三個角度出發,對石漠化做出了綜合性的定義,即它是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下,以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為驅動力,以土地生產力衰退為本質的一種生態災害。
貴州喀斯特石漠化就是在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據衛星遙感解譯結果顯示,貴州地區的輕度科斯特石漠化面積占全省的20.39%;中度以上占7.49%(應該補充來源及細化數據)。這表示貴州的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已經非常嚴重,達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貴州喀斯特石漠化不僅影響到滇黔桂等西南喀斯特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的生態安全。
3貴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基本原則
貴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一直受到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廣泛關注。經過幾年的研究,對貴州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已經上升到理論層面。概括來講,貴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追求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大效益的統一。根據貴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經驗,提煉出以下幾點原則。
3.1自然原則
這是喀斯特石漠化生態治理最基本的原則。比如,在重新構建整個系統的過程中,應遵循生物多樣性等基本的自然客觀規律;在構建退化生態系統物種的過程中,應遵循生態和生物互補的原則。
3.2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整個治理過程中,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循序漸進地進行。
3.3可操作性原則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治理措施的可操作性。只有保證治理措施的可操作性,才能真正作用于整個治理過程。具體來講,要做到以下2點:①技術的可操作性。采用易于治理地區民眾接受和運用的技術,真正發揮技術的支撐作用;②相關工程規劃設計的可操作性。在制定相關工程規劃方案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3.4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原則
貴州的喀斯特石漠化與經濟落后是互為因果的關系。因此,在治理^程中不能單純抓經濟建設,也不能單純抓生態治理,而是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
3.5分區域治理原則
貴州地區喀斯特石漠化面積廣,地貌環境復雜。在石漠化治理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當地的經濟狀況和居民生活水平,還要結合當地石漠化程度。一般而言,輕度石漠化地區宜發展生態農業及庭院經濟;中度石漠化地區宜發展草地畜牧業;重度石漠化地區宜封山育林,建設自然保護區。
4貴州喀斯特石漠化的有效治理措施
4.1退耕還林還草的生態補償
貴州早期制定的生態補償制度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對不同區域的農戶實行統一的補償標準。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一些政府和農戶為了獲取更多的補貼,不考慮具體的自然環境條件,盲目種植樹木,導致樹木成活率低。這不僅實現不了生態效益,反而給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負荷”。為了提高農民退耕還林、造林護林的動力,貴州制定了一項保護生態環境的激勵機制――退耕還林還草的生態補償。該項機制根據“誰開發誰保護,誰收益誰補償”的原則,結合不同區域特點,把生態補償機制上升到法律層面,基本實現了長效補償的目標。
4.2發展生態農業
草、樹與畜(禽)是相互依存的關系。草的根系在淺土層,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大植被覆蓋面。樹的根系在深土層,宜在天然脆弱地區種植,加上草的覆蓋度可有效減少地表徑流。在樹和草的間隙飼養畜(禽)可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培肥地力。織金縣大寨采用的“退耕還草、種草養鵝”的模式就是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該項目坡地退耕種牧草,牧草用來飼養白鵝,每公頃載禽量750只,收入可達2000元。
4.3恢復植被
根據經濟、生態雙優耦合的原則,選擇一些既適應當地環境,又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植物物種,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比如,種植果樹、藥材等,進行產業化經營。這是恢復植被的關鍵。目前,貴州已經實施這一措施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貴州號稱“石旮旯”的畢節推出的“五子登科”綜合治理模式成功破解了畢節發展亟需解決的治石難題。
4.4清潔能源應用與維護
為了減少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對環境造成的“負荷”,貴州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的應用與維護。最典型的就是農村地區的沼氣池項目。貴州政府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到農村,對廣大農民進行沼氣池日常應用與維護的指導、培訓,以充分發揮沼氣池的功效。另外,對于早期沼氣農戶,政府還給予了相應的補助,提高農戶自我改造、應用與維護沼氣池的積極性。
4.5生態移民
貴州一些少數民族居住的喀斯特深山區,生態環境退化尤為突出,生存條件惡劣,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條件。貴州“九五”計劃針對這些地區制定了“異地安置”計劃。以扶貧試點紫云縣為例,通過國家社會扶持以及移民自籌等方式在自然條件好的地區建立了21個移民新村,成功完成了257戶移民的安置計劃。
2017年4月綠色科技第8期
韋朝鴻,等:近年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有效生態治理對策
自然與生態
5結語
貴州省在國家的扶持下,從根本上扭轉了喀斯特石漠化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極大地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但是,貴州喀斯特石漠化生態災害還沒有完全治理成功,依然存在著一些喀斯特石漠化現象。21世紀后,貴州提出了“生態治省”的戰略,這足以證明貴州省“建生態家園,走富裕之路”的決心。但石漠化治理并不是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責任,需要全社會共同提高生態意識,繼續加大貴州石漠化治理力度。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