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時間:2024-02-04 17:54: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荒漠化治理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荒漠化治理方案

篇1

地理

年級/冊

高中地理必修3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課題名稱

第二章第一節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區為例

難點名稱

荒漠化的成因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從“自然環境差異性”的角度突顯西北地區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同時也從“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闡述這一地理特征是區內各地理要素(氣候、地形、水文、植被、位置和土壤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學生對荒漠化的形成因素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認識。學生需要用聯系的、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分析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難點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導入

播放防治荒漠化公益宣傳視頻

我們看到了荒漠化的危害,通過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我國荒漠化形勢有所好轉,但荒漠化面積仍然較大,分布廣、危害嚴重。為了更好地防治荒漠化,我們應該明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對癥下藥。

知識講解

(難點突破)

在我國荒漠化問題最突出的就是西北地區,請大家閱讀地圖找出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地形區范圍大致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該區域包括哪些省級行政區?

行政區劃范圍: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承轉:西北地區地域遼闊是什么原因導致荒漠化問題突出,這與本區的自然環境有聯系?

一、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

區域自然環境特征一般體現在6個方面分別是①位置、范圍②地形③氣候④水文⑤植被⑥土壤

展示“西北地區的位置和地形圖”“中國氣候類型圖”。學生讀圖觀察西北地區的海陸位置,找出主要地形區和氣候類型。

1、位置:亞歐大陸腹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3、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干旱少雨。受冬季風影響冬春季多大風

思考:地理位置和地形對氣候有什么影響?

水汽難以到達

阻擋水汽進入

位置

干旱

地形

干旱的氣候條件下,植被,水文和土壤又會出現什么變化?

展示“西北地區降水量分布圖和植被景觀變化圖”指導學生閱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4、植被: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為主,由于降水由東到西依次減少,東部年降水量為200mm-400mm,植被為草原;賀蘭山以西年降水量少于200mm的干旱半干旱區,植被為荒漠草原;塔里木盆地年降水不足50mm,荒漠廣布。

5、水文:河湖稀少,多內流河

6、土壤:發育差,多沙質沉積物

承轉:以上自然地理要素都與干旱息息相關,由此可見干旱本身就包含著荒漠化的潛在威脅,那么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小結:1.基本條件——干旱

2.物質條件——地表多疏松沙質沉積物

3.動力條件——冬春季多大風

4.氣候異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承轉:氣候干旱等自然因素為荒漠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人類活動則大大加劇了這一過程的發展。調查表明,在西北地區現代荒漠化土地中,90%以上是人為因素所致。那么,人為因素有哪些?

二、荒漠化的人為原因

1、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

2、不合理的人類活動

(1)過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區把樵采天然植被作為解決燃料問題的主要手段(鄂爾多斯沙區,內蒙古東部);一些農牧民為增加收入,無節制在草原地區采挖藥材、發菜等,抑制地表起沙,防止風沙,固沙的植被遭破壞。

(2)過度放牧:為求得短期經濟利益,半干旱的草原牧區,干旱的綠洲邊緣牧民盡可能多放牧,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

(3)過度開墾:在干旱、半干旱沙質土壤地區,特別是沙區邊緣從事農業活動,沙化土地連片發展。

(4)水資源利用不當導致綠洲沙化,灌溉方式不合理造成土地次生鹽漬化。

課堂練習

(難點鞏固)

歸納總結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

篇2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中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

導。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基于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地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課程教材地理(蒙文版)

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一節課為例,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選用的案例

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

魯超國

“海綠洲清泉,天鵝留戀金色圣殿,蒼茫大地是家園,心中思念直到永遠。啊,我的阿拉善,蒼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蒼天般的阿拉善》,綠洲、清泉、天鵝……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實。然而,現在,當沙塵暴肆虐的時候,大家才會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場特大沙塵暴之后,讓阿拉善成了“沙塵暴”的代名詞。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強沙塵天氣先后影響了山東等21個省份,大家又把責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這里集結了不少前來“探源”的記者。已近4月,風起,揚沙,烏蘭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爾往灶下添幾把“扎格”,在蒙語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帶具有降低風速、阻截流沙等生態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長的根系牢牢抓著年輕的沙漠。統轄著蒙古族精神的信仰從薩滿教而來,它們的自然神論體系中有一種生態倫理,即生命無時無處不在。砍樹?樹神會動怒;挖土?土地神會動怒;傾倒污水?水神會動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時,會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撿。但戒律顯然沒有被一直恪守,“大集體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綠色的樹和灌木了。誰都可以砍,而且集體的事情,又不細心,所以很浪費。”牧民說。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整個阿拉善漸漸褪去它的綠色,20世紀50年代,1700萬畝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內生長旺盛,2001年,覆蓋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萬畝,還有870萬畝淪為覆蓋率不足30%的稀疏殘林。草場也漸漸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積由20世紀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變化的一組數字,但在這些數字變遷的背后,隱藏著人類的急功近利。人類抱著“與天斗,與地斗,其樂無窮”的樂觀精神,顯示著“人定勝天”的力量。大集體時期,當地政府在“牧民不吃虧心糧”的政策號召下,讓牧民在草場上開荒種地,尋求糧食自給。“阿拉善大部分地區是沙漠和戈壁,生態環境艱苦且脆弱。”專家說,當地面那薄薄的一點保護層被從地面剝離后,風一吹,塵沙開始肆虐。阿拉善盟農牧局局長戈明認為,草原并不僅是因為承載不了過多的羊、駱駝、牛等牲畜而發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難以承載過多的人口。無盡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貪婪的人類驅趕出這片天地。很多牧民遷出草原,成為“生態難民”。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志愿者丁平君認為,自然界是一個大而完整的生態系統,海洋、森林、濕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態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當許多人提出要大規模地在沙漠上植樹造林的時候,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在一個年均降水量只有幾十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區,植樹不過是在做“揚湯止沸”的無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適合生長,什么不適合生長,有她自己的一套選擇規律。藍天下,遼闊的草原、健壯的馬匹、肥碩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單純的牧人,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對很多牧民來說,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個念想了。

(資料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http://.cn/display.asp?id=504658)

二、教學引入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國家和地區、四分之一的陸地面積、近12億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們認為當今世界的頭號環境問題。為了開展研究,以阿拉善環境變遷為案例展開探究。在閱讀過程中,用筆把你認為是重點的部分用筆畫出來,分析當地發生了什么?

自然景觀的變化:“綠洲、清泉、天鵝”到“風氣,揚沙,沙塵暴”

人的變化:“生態倫理”到“人定勝天”

教師:本案例中提到的都是有關荒漠化的問題,它是在什么地方發生的呢?

學生:是我國西北地區的阿拉善。

三、案例探究

(一)荒漠化的含義

問題: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與沙漠化有什么關系?請閱讀課本第24頁內容試說出荒漠化的含義。

學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濕潤地區土地生產力下降和退化現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教師補充:同學們說得對,土地荒漠化的表現還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鹽漬化。

荒漠化使大面積土地退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被列為十大環境問題之首。我國的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在哪里呢?

學生回答:西北地區。

問題:為什么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情況最為嚴重?這與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關系?

(二)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第24頁圖2.1和第17頁圖2.2,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與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寫下表。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結果。

問題:閱讀課本第25-27頁“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縣人口與荒漠化土地增長圖”,分組討論荒漠化形成的因素。

要求:(1)以5~6人為一組,每組派一名代表發表觀點。

(2)教師歸納: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總結。

參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結合以上的活動,要完整地分析西

北地區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須從自然和人為活動兩方面入手。從自然地理特征來說,其地理位置(深居內陸)、地形條件(高原、山地和盆地為主)決定了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變率大,大風日數多且集中,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強,巖石風化作用強烈,河流數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類型多、面積廣,利于風沙活動。同時人口的過渡增長導致的過渡農墾、過度放牧、過渡樵采和水資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劇了荒漠化的進程。

案例分析:學生再次閱讀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造成阿拉善地區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類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2)你認為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說出你的理由。

(讓學生繼續進行小組討論,然后選代表回答,相互補充,教師再歸納)

學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破壞。人類已經不是大自然的守護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壞者,人類為了“不吃虧心糧”,大面積開荒種地,同時解決生計和生活能源問題樵采梭梭林。

(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為因素,因為同樣的自然環境,人口少、自然神論統治的年代,阿拉善保持著“綠洲、清泉、天鵝……”的美景,人地一片祥和的景象。

小結: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與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有關,荒漠化是自然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但是,產生荒漠化問題的決定性因素還是人類本身,我們只有全面地認識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

(三)荒漠化的危害

案例中寫到,無盡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貪婪的人類趕出這片天地。很多牧民遷出草原,成為

“生態難民”。其實,產生“生態難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進人退,可見荒漠化的危害之大。

課件展示:兩幅荒漠化危害的圖片。

問題:你能從圖片中發現荒漠化的哪些危害?

學生回答:沙漠侵吞村莊、發生強沙塵暴等。

教師歸納: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造成大面積的農田、牧場消失,農業產量下降,糧食

短缺。

流動沙丘掩埋村莊、道路、水庫、水利設施、交通線路等,造成無可估量的巨大經濟損失。

荒漠化給沙塵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問題:荒漠化日益擴大,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大、分布廣、影響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案例中寫到:植樹不過是在做“揚湯止沸”的無用功。藍天下,遼闊的草原、健壯的馬匹、肥碩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單純的牧人,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對很多牧民來說,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個念想了。真的是這樣嗎?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案例中還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適合生長,什么不適合生長,有它自己的一套選擇規律。這就是說,只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干旱地區適合生長的植被,結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預防并防止荒漠化問題。

(四)荒漠化的治理

問題:由于人為因素是荒漠化發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加強人與自然的協調性,這是做好荒

漠化防治的核心。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33~36頁內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組討論后發表你的觀點并提出具體的治理

措施。

各組發表本組觀點和解決方案,提出具體的治理措施,相互補充,然后共同歸納。

治理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具體措施:

(1)荒漠化嚴重的地區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圖中所示生態建設:網格狀沙障;

(2)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合理使用土地,退耕還林還草;

(3)生態移民;

(4)合理用水,統一調配和流水;

(5)大力開展生態建設,種樹種草,恢復植被;

(6)控制人口增長,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

(7)政策支持,發展沙漠綠色產業,幫助百姓脫貧致富;

(8)開展國際間的經濟技術合作。

小結:在我國荒漠化問題嚴重的背景下,我們要充分認識荒漠化帶來的危害性,明確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從我做起,積極宣傳,為治理荒漠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課后分析

本課使用的案例貫穿課堂始終,通過設置合適的探究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從而使學生在分析具體的案例過程中掌握學習的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過程中提高了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利用案例教學法進行組織教學是有效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陸靜.新課程高中教師手冊:地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篇3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法治機制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2012902

1引言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態環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生態環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因此在現階段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為了提高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國家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法規與政策來促使公眾重視與保護生態環境。

2階段我國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土地荒漠化現象嚴重

據調查我國現階段已有超過國土面積1/3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的現象。土地荒漠化就是指陸地上土壤層的惡化導致土地不能再生長出任何東西,荒漠化的土地也不適宜動物居住。同時,我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加劇,我國的耕地面積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也在不斷的縮小。

2.2水土流失現象嚴重

人們的日常生活是離不開水資源的,我國的淡水資源本就不多再加上現階段水土流失現象嚴重,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嚴重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還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在我國還有一些地方一直處于嚴重缺水的狀態,有些城市的水資源因為污染嚴重也已經不符合飲用水的標準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加之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水污染與水土流失現象也在不斷的加劇。這一現象勢必要引起我們的反思,這意味著在平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要做到節約用水,保護周圍的水資源[1]。

3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3.1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

要求我國目前正致力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隨著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我國基本實現了小康社會的目標,但是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黨的十上也提到了生態文明建設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積極的影響,并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改革。只有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與治理才能使現代化建設更良好、更健康的發展,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3.2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可持

續發展社會的發展是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人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強調社會、自然生態以及經濟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關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就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因素,因為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不僅可以化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也能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限的資源[2]。

4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要求

4.1制定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整體規劃

首先,有關部門就要做到統一部署,對每個執行部門要有精確的劃分,然后把各個行業中的相關部門都整合起來,促使各個部門共同來完成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重任。

當有關部門檢測到會有異常氣候來臨的時候,就要提前做好預警工作,盡可能的縮小生態環境會遭受破壞的范圍。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時候也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建設工作,適當的時候可以采取一些獎懲措施來加大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力度,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同時國家也應該注意到多個方面的因素,如氣候、人口、資源等,這些都有可能會破壞生態環境,對于這些因素國家也應該盡早的想出對策,制定出更完善的整體規劃。

4.2加強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執行力度

2011年6月我國正式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它主要是依據不同地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地域的經濟能力以及國土利用和城鎮化的格局等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四個大類,這四大類分別是優化開發空間、重點開發空間、限制開發空間以及禁止開發空間。這一方案的,使得我國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也有了明確的開發方向。對于嚴重浪費土地資源、生態資源的現象,我們也必須要出臺一些方案嚴厲制止。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執行力度,堅決按《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內容及要求來保護治理生態環境,加強組織的協調和監督力度。確保普通民眾能了解到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3]。

4.3依法健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管理制度

依法健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管理制度是當前我國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迫切需要,應該在生態環境治理的過程中就開始研究未來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生態問題,然后試著去化解這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了要改革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管理制度,要不斷完善嚴格監管所有廢棄物排放的管理制度,要及時公布各個地方生態環境的存在的問題,也要能及時的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要完善加強舉報制度,加強整個社會的監管力度。

5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措施

5.1針對土地荒漠化現象的措施

土地荒漠化現象加劇使得我國的耕地面積也在不斷的縮小。針對這個問題,應該成立相關的部門來進行研究與治理,首先應該派遣相關的技術人員去往可能面臨荒漠化現象的區域進行調查研究,制定出相應的措施,然后對即將變成荒漠化的土地進行治理,盡可能的避免土地荒漠化的加劇。我國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的原因除了土地荒漠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業化的發展,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廢棄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基于此,國家應該出臺一些措施堅決抑制工業廢棄物的亂排亂放,而且也要向廣大群眾宣傳保護耕地面積的重要性,呼吁人民一起來保護自己周圍的生態環境。

5.2針對水資源污染嚴重的措施

水污染現象嚴重使得很多地方的水質已經不符合飲用水的標準了,而且在現階段我國還有多個地區嚴重缺水,那里的人民連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沒有。對此所以國家必須要完善水資源統籌協調管理方法,促使人民認識到水資源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人民保護、節約水資源的意識,有關部門應該定期的給水資源做抽樣調查,一旦發現當地水資源存在問題,就要及時的制定出相關的應對措施,盡可能的減少水質的污染。

5.3針對其它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的措施

生態環境被破壞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在進行著各種違背生態規律的活動,就比如說,人們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經常會去做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如工業廢氣廢水亂排放、森林植被被大量的砍伐等,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應該制定相關政策來遏制這類情況的發生,如果有人或是有關單位為了一己私利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都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6結語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們對于生態環境的問題勢必應該重視起來,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從小事做起,從個人做起。在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中國家也應該注重法制機制的管理,我國目前的生態保護與治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管理與完善,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生態環境能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顧華詳.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法治機制研究[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6(3):564~162.

篇4

關鍵詞:鹽漬化土壤;危害;綜合治理改良

1 鹽漬化土壤及土壤次生鹽漬化的危害

1.1惡化生態環境,導致荒漠化的發展

土壤鹽漬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鹽漬化與荒漠化存在交互作用,鹽漬化后不論耕地或非耕地的土壤理化、生物性質都會惡化,團粒結構遭破壞,孔隙度減少,通水性、通氣性變差,土壤板結;土壤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增大,pH值升高,電導率和可交換性鈉比率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受到抑制,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質的轉化,使土壤肥力下降;容易發生地表徑流和水土流失。由于鹽漬化的加重,使部分耕地被荒廢,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土壤與水體的鹽分存在相互作用,含鹽土壤會對周圍的水體造成鹽污染,鹽漬化導致耕地資源的質量退化,是農業生態系統不穩定因素之一;鹽漬化問題會造成地下水質的惡化,還會對生物多樣性帶來一定的影響。

根據調查,由于鹽漬化與荒漠化交互作用的結果,新疆的農業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研究資料證明,鹽漬化土壤中過量鹽分離子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抑制生長、如種子發芽率下降、苗木生長緩慢、開花提前或滯后、結實率下降;離子毒害,如過量的Cl-使植物葉片黃化生長減慢、提前脫落、葉片變小或加厚;當鹽分濃度很高時,還可能引起植物在幾天內死亡。另據研究,土壤鹽漬化還會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傷害植物組織,尤其在干旱季節;由于鈉離子的競爭,使植物對鉀、磷和其它營養元素的吸收減少,磷的轉移受到抑制,影響植物吸收營養,從而影響植物的營養狀況;當外界濃度超過植物生長的極限鹽度時,植物質膜透性、各種生理生化過程和植物營養狀況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如高鹽分濃度可抑制植物種子萌發。

2 新疆土壤鹽漬化的綜合治理與改良

在認真總結國內外有關鹽漬化土壤的治理和次生鹽漬化防控最新成果的基礎上,根據新疆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如下的農業生物化學綜合治理改良方案,以實現建設優良的生態環境、適度的開發利用和作物的高產高效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1治理原則

2.1.1改善生態,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

新疆地區土壤鹽漬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導致原水系自然流勢的改變,打亂了水鹽的自然動態平衡,使原生生態環境、物質循環及能量流動受到干擾,引起生態失衡,導致了土壤次生鹽漬化的發展。因此,在治理改良中,首先必須對受到損害的生態環境進行調整和修復,嚴格禁止和糾正不合理和不科學的經濟行為,促使區域經濟步入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從而求得區域社會經濟長期繁榮與穩定。

2.1.2治水培肥,實行治標和治本有機結合

基于防控土壤鹽漬化的“水鹽定向遷移”原理和“鹽分上移地表排鹽”技術,實行全新的水利工程改良模式勢在必行。但治理脫鹽減堿僅是治標措施,多年來新疆治理鹽漬化和防控土壤次生鹽漬化的實踐證明,必須通過長期大量施用有機肥料、酸性肥料和農作物營養套餐施肥技術,努力補充和平衡土壤中作物所需的各種陽離子,減少對作物生長有毒害的鈉離子,通過離子平衡提高作物的抗鹽性。因此,在防控鹽漬的同時,必須進行肥鹽調控,以水洗鹽,以肥培土,促進作物高產,使鹽漬化土壤由低產變中高產,由惡性循環走向良性循環。

2.1.3重在治本,實施農業生化技術綜合治理改良系統工程

目前,國內外有大量的、具有一定成效的治理鹽漬土和防控次生鹽漬化的先進技術和措施。值得關注的是,某一項或某幾項治理改良技術盡管有較好的效果和效益,但是大多數是治標不治本的單項技術。有的只能產生短期效益,或者是中期效益;有的強調單項工程治理,忽略了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恢復等。因此,鹽漬化土壤的治理和土壤鹽漬化的防控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根據新疆地區的資源條件,從修復生態開始,因地制宜實施農業治理、生物治理和物理化學治理技術措施有機結合的“標本兼治”系統工程,我們稱之為“農業生化技術綜合治理改良技術”。

2.2 改良措施

2.2.1 物理治理

物理治理改良就是利用一些物理的方法和措施,如興修水利工程、耕作治理、換土措施等,以達到治理改良鹽漬土及防控次生鹽漬化的目的。

2.2.1.1 興修水利工程

充分研究與調控土壤中的水鹽運行規律,是農業生化技術綜合治理鹽漬化最重要的中心環節。通過興修水利工程措施,如用灌溉淡水把鹽分淋洗到底土層或以水滲帶鹽分排出,淡化土層和地下水等。

2.2.1.2 耕作治理

耕作治理改良主要是對鹽漬化土壤的不良物理性質進行改良,改善土壤結構和孔隙度等不良性狀,削弱或切斷上下層土壤的聯系,阻止地下水和土壤水直接上升到地表。

2.2.2 化學治理

化學治理是采用化學改良劑置換鹽漬化土壤中的鈉離子,從而降低鹽漬土中的交換鈉離子含量,達到降低土壤鈉堿化度的目的。土壤膠體中的主要離子由鈉換成鈣后,可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透水性,促進洗鹽速度,達到治理鹽漬化的目的。

2.2.3 農業和生物治理

研究資料表明:當土壤含鹽量達到占干土重0.2%,植物生長受阻;而當土壤含鹽量達到2.0%以上,大多數植物死亡。但是,不同的植物(作物及品種)的耐鹽性有很大差異。據初步調查,我國現有鹽生植物423種,分屬66科,199屬。耐鹽植物的改良治理功能是:增加地表覆蓋,減緩地表徑流,調節小氣侯,減少水分蒸發,抑制鹽分上升,防止表土返鹽、積鹽。

2.2.3.1 植樹造林

樹木對水的截留量是作物或草地的10~100倍。鹽漬化土壤植樹造林,可防風固沙,降低地下水位,調節小氣候,抑制鹽分上升,還可以減輕旱澇災害,有很好的治理改良效果。鹽漬地造林要選擇抗鹽堿性強的林種,喬木樹種有旱柳、垂柳、刺槐、側柏、桑樹、苦楝、白榆、杏、棗等;灌木樹種有枸杞、紫穗槐、沙棗、沙棘、胡楊、小意楊、圣柳、杞柳、白蠟條等。克拉瑪依市的經驗證明:采用喬喬混交、喬灌混交兩種造林模式,可以提高鹽漬地造林成活率。

2.2.3.2 種植牧草

治理改良鹽漬化,前期最好先種植耐鹽堿的牧草。據研究,連續種植牧草后,土壤中的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大都有所增加。根據新疆的治理實踐,草木樨、苜蓿等牧草的生物產量高,治理鹽堿土效果好。

2.2.3.3 種植耐鹽作物

耐鹽作物有向日葵、蓖麻、谷糜類、甜菜、玉米、棉花、高粱、大麥等。同時通過遺傳育種,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的強抗鹽新品種不斷涌現。

參考文獻:

[1] 馬春蓮,羅成科,許強,等.燃煤煙氣脫硫廢棄物對寧夏銀川北部中度鹽堿地及油葵生長發育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2(10):3046-3047.

[2] 秦嘉海,呂彪,南永惠,等.糠醛渣的改土增產效應[J].土壤通報,2014(5):237-238,233.

篇5

一、準確把握生態文明本質,充分認識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1、準確把握生態文明的內涵和本質。生態文明是對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的深刻變革,是人類文明質的提升和飛躍,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生態文明不只是生態、環境領域一項重大研究課題,而是人類與自然、發展與環境、經濟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協調、發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環的理論與實踐,是人類社會跨入一個新的時代標志。就本質和含義而言,生態文明是當代知識經濟、生態經濟和人力資本經濟相互融通構成的整體文明,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文明,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與環境雙贏、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人人共享、公眾幸福指數不斷上升的文明。

2、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林業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做好林業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可以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兩大類。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根據各生態系統的植被分布情況,又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等類型。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中面積最大、分布最廣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在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陸地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公里,森林面積約為0.5億平方公里,約占陸地面積的32.6%。森林生態系統占有巨大空間,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達數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數米至數十米。無論從森林生態系統所占的面積,或是地理分布狀況、群落組成和結構特點,都遠遠超過農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最高的生物總量和最高的單位面積生物量,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總生物量約為1.8萬億噸,其中森林生物總量達1.6萬億噸,約占陸地生物總量的90%,陸地表面約1/3被森林覆蓋,其每公頃生物總重量干重達100—400噸,約為農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生產者,為人類和多種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產所需的物質和棲息環境,對人類和各種生態系統有著巨大的影響。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認識甘肅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和嚴峻性

甘肅是西部欠發達省份,自然條件嚴酷、氣候惡劣,生態系統比較脆弱,森林資源十分珍貴。主要表現為荒漠化威脅有增無減、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形勢嚴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壞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頻繁。當前生態惡化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生態環境建設中邊治理邊破壞、點上治理面上破壞、治理趕不上破壞的問題仍很突出;生態環境整體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在減弱。總體來說,我省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勢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積為1203.46萬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28.26%,范圍涉及8個市州24個縣區。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甘肅省沙化土地總面積為10.9萬km2,占土地總面積的24%,1999年甘肅省監測荒漠化土地為17.8萬km2,沙化土地面積為11.1萬km2,比上一個監測期增加0.2萬km2,年均增長0.35%,2004年監測甘肅省監測荒漠化土地為19.4萬km2,比上一個監測期增加1.6萬km2,年均增長1.7%,沙化土地面積為12.0萬km2,比上一個監測期增加0.9萬km2,年均增長1.6%,出現“沙進人退”的現象;二是森林質量不高,覆蓋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積雖然由802萬公頃增長到981萬公頃,凈增17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凈增3.5個百分點,但增加森林面積以次生林、灌木林地為主,林分質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龍江、小隴山、洮河、祁連山、子午嶺、關山、西秦嶺、康南、大夏河、馬御山10個林區,占全省有林地面積的70%。三是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生物多樣性銳減,遺傳資源喪失,生物資源破壞嚴重。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列出的740種世界性瀕危物種中,我國占189種。四是生態功能繼續衰退,水源涵養功能退化,調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減弱,沙塵暴危害嚴重,生態安全受到威脅。

三、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確認識甘肅生態環境監測監督工作現狀

(一)、監測隊伍參差不齊。目前全省林業監測資質的單位70多家,甲級單位2家,乙級21家,丙級27家、丁級20家,專業技術人員1051多人,資質級別不同,要求標準不一。監測隊伍參差不齊,專業水平不高。除甲級單位外,其他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多數單位難以獨立完成監測任務。

(二)、林業工程項目管理分散,科學指導林業建設不夠,生態監測監督工作滯后。現代生態文明科學的顯著特點,是集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其它自然、人文學科之大成,成為一門多學科相互聯結的大跨度、復合型、融為一體的交叉學科。生態環境監測是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和環境管理,提高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作為全省依法對生態環境監測監督的單位,要切實履行法律的職能,積極有效監測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資源消長、變化情況,為政府保護生態環境提供依據,努力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但在履行工作職能過程中,因職能不明確,存在項目管理分散問題。一是全省各項林業生態工程作業設計存在部分作業設計不規范,影響工程質量。二是全省部分林業建設工程任務的下達、工程質量管理、質量的監理、完成任務的檢查驗收和檢查驗收,沒有形成明確有效的互相監督的機制,不能確保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質量。三是重點公益林數據庫、圖形庫的數據管理與更新,責權利不明晰,沒有發揮出數據庫的作用,影響科學發展。四是森林資源、荒漠化等監測技術成果、數據在使用、和報送國家林業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夠完善,數據口徑不統一。處室之間存在職能交叉,加之一些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監測職能沒有落實到實處,影響我省生態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監測監督管理的質量,影響全省林業生態建設的科學發展,影響我局為政府提供決策和服務的水平。

(三)、省直職能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目前呈現出環保、農業、水利、林業、氣象、國土等部門都涉及,各自為陣,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監測標準不一,數據不能共享,是單一的業務性專項監測,造成監測數據單一,保存分散,沒有形成技術優勢,造成數據精度低,缺乏科學性、嚴密性和連續性。

(四)、資金投入不足,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經費不足,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礎建設差。長期以來,我國環境保護投入不足,欠債過多,留下了巨額生態赤字,加之我省是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資金扶持投入不足,影響我省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

四、為服務我省林業科學發展,全面履行生態環境監測監督職能的對策和建議

(一)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環境法制建設,依法行政,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保證。在開發建設中,必須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堅決禁止和取締各種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非法活動,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制定《生態環境監測監督保護條例》、《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環境管理辦法》等地方法規,逐步完善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實加強對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礦產等重要自然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要加大對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加強對重點流域、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的監督管理,努力使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切實負起生態環境監管職責。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我省的開發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嚴格管理和保護生態環境,是關系環境安全和生存發展的長遠大計。因此,必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認真行使監督管理職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監督管理體制,強化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綜合協調與監督工作。首先是各有關部門都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監管保護工作。要利用全球環境基金-甘肅省綜合生態管理系統信息中心設在我局,利用以GIS為平臺建立的全省生態系統和土地退化數據庫信息的有利條件,做好國家地方縱向互動,與計劃、農業、林業、水利、畜牧、國土資源等13個部門橫向聯通,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自然資源開發的規劃和管理,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特別是做好生態惡化重點區域生態的治理和恢復,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劇的趨勢;做好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流域規劃,保證生態用水,嚴禁對現有草場、植被的破壞;抓好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態功能保護區;加強城市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中生態保護工作的監督管理。其次是要細化處室和廳直各單位的職能,合理分工,相互監督,確保林業生態建設的科學發展。并借鑒兄弟省區(如寧夏、河北、江西等)的經驗,由監測監督單位組織依法負責全省各項林業生態工程作業設計審核、工程監理和年度計劃任務核查,對審核、監理、核查結果經計財、工程管理部門和省生態環境監測監督管理局會簽后,向省廳提交工程建設驗收報告,作為撥付工程建設資金和調整建設任務的依據。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生態環境保護是有著顯著社會效益的公益性事業,要確保對用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機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時,以建立的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脆弱保護區、生態旅游區為依托,結合森林資源監測和荒漠化監測網點,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監督體系。要加強生態環境的監控能力建設,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站,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監測指標體系,采用遙感等高新技術,建立生態環境災害預警系統和生態環境信息系統,加強生態環境變化趨勢的預測預報。

篇6

(1甘肅省治沙研究所,蘭州730070;2甘肅民勤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甘肅民勤733300;3甘肅省荒漠化與風沙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甘肅武威733000;4甘肅河西走廊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甘肅武威733000;5江西財經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南昌330032)

摘要: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綠洲是武威盆地的主要天然屏障。近半個世紀來,在人類活動及自然環境退化的共同作用下,石羊河下游水質變差、流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迅速惡化,嚴重制約石羊河下游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本研究通過綜合分析已有資料,發掘石羊河下游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認為民勤生態環境治理應以治水為主:(1)結合中國現有政策,加快發展建設石羊河中游地區節水型農業,保證下游的水量,以緩解民勤綠洲農業生產與生態用水的不足;(2)嚴格控制地下水過量開采等極不合理的人為活動;(3)大力發展水利工程,以保證河流流量及河道暢通。希望通過以上方案力爭使民勤綠洲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 :民勤綠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Q149 文獻標志碼:A 論文編號:2014-2598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石羊河中下游退耕地土壤系統演變規律及其驅動機制研究”(41161049)、“荒漠區沙生針茅種子萌發機理研究”(31160264)。

第一作者簡介:王理德,男,1969 年出生,甘肅民勤人,高級工程師,在讀博士。通信地址:730070 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北濱河西路390 號甘肅省治沙研究所,Tel:0935-6113503,E-mail:wld69@tom.com。

收稿日期:2014-09-28,修回日期:2015-01-28。

0 引言

民勤綠洲位于東經103°02′—104°02′,北緯38°05′—39°06′,處于河西走廊東部北側石羊河流域下游,深居沙漠腹地,處于騰格里和巴丹吉林2 個沙漠間,中部由石羊河洪積及湖積形成的綠洲[1],總面積1.6×104 km2,其中沙漠、戈壁、剝蝕山地和鹽堿灘地占總面積的91%,農田綠洲占總面積的9%。轄20 個農業鄉(鎮),3 個牧業鄉,共249 個行政村,總人口28.86 萬。盆地大部分為沙漠所覆蓋,氣候干燥,年降水量僅為115 mm,但蒸發量卻高達2646 mm。

民勤綠洲地區,曾經是植被茂密、物種豐富、水草特別豐美的天然柴灣[2]。但是,由于石羊河上游農業生產規模擴大及水資源的需求增加,流入石羊河中下游的水量急劇減少[3-4]。為了維持下游的生產規模和緩解生態用水的需求,在上游來水量急劇減少的情況下,從20世紀70 年代開始,該流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大規模開采地下水的現象,特別是民勤綠洲區更為嚴重,到1995 年該縣已打井11000 余眼,造成地下水位下降4~17 m。據統計,1995 年民勤全縣實際播種面積僅占總耕地的1/2,造成土地大面積棄耕而撂荒[5-7]。如果管理不當,這些退耕地就會不斷退化,甚至引起風蝕沙化,成為新的沙塵源,勢必會加快石羊河中下游地區向中國沙塵源區和特級生態危機區轉變,由于上述人類活動,違背了綠洲的生態規律,使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的民勤綠洲呈現不斷衰退的趨勢[8],生態環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如何促進該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和改善是亟待解決的新課題,同時也關系到該地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綠洲生態系統的安全及穩定。

1 民勤綠洲生態環境現狀及其特征

1.1 地下水位下降,水質惡化

近年來,隨著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工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超量開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民勤流域水資源嚴重缺乏,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9-10]。民勤綠洲目前地下水位已達10~30 m,重復利用地下水,加劇水質的惡化,地下水礦化度增加了0.5~5.6 g/L,同時范圍也逐漸擴大,水質惡化的趨勢由北向南推移。1995 年湖區一帶分布約250 km2土地地下水礦化度超過5 g/L,有的地方高達16 g/L。導致7.61 萬人、12.41 萬頭牲畜飲水極度困難,目前仍以年均0.12 g/L的速度上升[11]。

1.2 土壤鹽漬化

民勤綠洲是該地區一種特殊水熱條件組合下形成的特殊景觀, 綠洲內部土壤鹽漬化區域是人類活動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遭受鹽漬化危害最嚴重的地方[12]。近些年來,石羊河流入民勤境內的水量急劇減少、淡水資源緊缺,不得不打井引用地下水灌溉或棄耕,地下咸水大量灌溉于農業,而全年有效降水不能淋溶出植物根區的鹽分,使得鹽分在土壤中不斷積累,影響土壤質量,進而降低作物產量[13-14]。20 世紀60 年代初退耕地鹽漬化面積從1.25×104 hm2 上升到80 年代初的2.2×104hm2,到90年代初,鹽漬面積已擴大到4.1×104hm2。根據甘肅省地礦局統計,1994 年民勤具有細土帶面積3733.5 km2,其中非鹽漬化土地1205 km2,剩余2528.5 km2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鹽漬化。其中,輕鹽漬化的有325 km2,輕鹽土為20 km2,多數分布在湖區一帶。據調查湖區1958 年耕地鹽漬化面積為105.33 km2,到1981年上升到255.93 km2[15]。

1.3 植被減少,沙丘活化

上游地區超量用水,使下游地區的地表徑流量銳減,不能滿足農田灌溉,便轉向地下水開采。近20 年來,地下水量的嚴重超采,造成民勤綠洲地下水大幅度下降,植被枯梢甚至死亡。20 世紀50 年代民勤僅天然“柴灣”就有724 km2,截至1991 年,累計營造灌木林274.2 km2,沙棗林172.5 km2。后來人工林發生嚴重衰退,天然“柴灣”有58 km2生長不良,360 km2死亡;沙化退化面積有4463.33 km2[16]。

近20 年來,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草本嚴重衰退,尤其是草甸植被,大幅降低生物生產量。20 世紀50 年代,沙棗是民勤綠洲主要的治沙造林樹種,地下水位下降到6 m以下時,沙棗就會衰敗甚至死亡[17-18]。旱生的沙拐棗、油蒿等取代了由于缺水逐步衰亡的半固定沙丘上的梭梭;旱生的白刺群叢逐步代替了棄耕地上的濕生植物。在現存的小灌木、半灌木荒漠植被中,只有衰敗的沙蒿和苦豆子群叢,其他植物很少,植物衰退十分嚴重,凝結水與大氣降水成了天然植被生長所需要的唯一水分。植物根系由于吸不到水分而嚴重衰退甚至死亡,導致風沙威逼民勤綠洲,流動沙丘每年以3~6 m的速度向前推進[19]。

1.4 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

土壤鹽漬化會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同時,也會加劇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綠洲邊緣的沙丘正逐步推向農戶住宅區,面積也在逐步擴大,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嚴重摧殘了本來就十分脆弱的荒漠生態系統,使其處于危機之中。

自清代康熙年間,土地荒漠化程度不斷加重。解放前200 年內,民勤綠洲內大量農田遭到了流沙埋壓,被吞噬的農田約1.7×104 hm2;原石羊河的終端湖——青土湖,成了沙漠入侵綠洲的通道;綠洲內唐代連古城及漢代三角城這2 座文化遺址陷入沙漠6 km[20]。

植被衰退甚至死亡,導致民勤綠洲防風固沙天然屏障的破壞,使沙丘活化,荒漠化與風沙災害加劇。全縣有荒漠化土地889.20 km2 [21] ,約1/3 的現有灌區內耕地遭受風沙威脅,時常發生毀種、毀苗的現象。

1.5 土地因灌溉水源嚴重不足而棄耕

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大量用水,下游來水量的減少,造成民勤盆地地表水嚴重不足,使成片土地撂荒或者棄耕。民勤綠洲內用河水灌溉播種的面積,由原來6×104hm2減少到2.7×104 hm2,壩區原有2×104 hm2耕地可利用河水灌溉苗水1~2 次,現已全部用井水灌溉。湖區因缺水大約0.67×104 hm2 水歇地全部棄耕或者撂荒,1.2×104 hm2耕地改為輪休地或部分撂荒棄耕。據民勤縣資料顯示,1995 年,全縣耕地有8×104 hm2以上,而實際耕種面積只有4×104 hm2[22]。長期的棄耕又會引起土地風蝕沙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水源匱乏是制約民勤綠洲生態環境恢復及工、農業發展的主要的限制因子[23]。

1.6 土壤板結適耕性日趨變差

民勤綠洲由于水源匱缺,部分耕地灌溉不得不使用高鹽、高堿的地下水,使土壤含鹽、咸量迅速增加,土地生產力持續下降,破壞了耕地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生物學性質,久而久之土地的適耕性逐漸變壞。鈉離子大量存在于高礦化度地下水中,使土壤中膠體分散,耕地板結硬化,孔隙堵塞,透氣性變差,不但翻耕困難,而且耕后土塊大而堅硬,難以敲碎,使農業用工和費用增加。

1.7 風沙災害和沙塵暴

據記載,近年來歷史上罕見的強東風和沙塵暴多次襲擊民勤綠洲,次數越來越頻繁,間隔時間也越來越短,且風力大多數在9 級以上,有時風速達22 m/s。1993 年5 月5 日,在民勤綠洲一帶出現的特沙塵暴,黑霾墻高300~400 m,瞬時高達700 m,最大風速34 m/s,使民勤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36 億元,并造成數十名小學生和數千頭牲畜傷亡[24]。2010 年4 月24 日,民勤縣遭受了10~11 級特強沙塵暴襲擊,持續約3 h。最小能見度為0 m,瞬間極大風速達到28 m/s(陣風10級)。據初步統計,這次災害給民勤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5 億元。

1.8 部分水體污染加劇

河西走廊疏勒河水系污染較嚴重,其支流石油河有66.7%的項目超標,揮發性酚超標65.2 倍、石油類24.2 倍、氨氮2.74 倍、銅2.00 倍、高錳酸鉀鹽指數超標0.45 倍;其次是石羊河水系,僅武威市2000 年排入石羊河的廢污水量就達2471147 萬t[25],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鉀鹽指數、大腸菌數等均超標。水質的污染及鹽化不僅加劇了水資源危機,而且也加劇了生態環境的劣變。綠洲農業中下游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造成中游報喜,下游報憂,綠洲上移的局面,這都是由于石羊河上、中游過度用水而造成的不良結果。

上述體現的由于水體污染而使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中,土壤積鹽和氣候干旱極其相關的[26]。民勤綠洲區內不斷退化和被損壞的生態系統功能,限制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隨著生態屏障的消失,不但加劇了民勤綠洲生態環境的惡化,也會使武威盆地環境與經濟的發展面臨更大的威脅。

2 民勤綠洲生態環境惡化的驅動因素

2.1 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民勤綠洲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交匯地帶,是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區之一。三面環沙,綠洲北部、西部、東部為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僅有南部沿石羊河一條綠色通道與流域中上游的武威綠洲相連,綠洲內大部分土地由沙礫石覆蓋,具有地緣性、維水性和脆弱性的特點。在氣候上是溫帶半干旱荒漠氣候區,日照豐富,寒暑巨變,大風、沙塵暴多,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在景觀上表現為一望無際的沙漠與戈壁。

2.2 上游需水量增加,流入中下游水量急劇減少

石羊河是唯一流入民勤地區的地表水源河流,流域上游各支流的出山口徑流量由20 世紀50 年代的15.592×108m3減少成20世紀90年代的的13.716×108m3[6],且上游支流出山口年均徑流量最小值11.606 億m3出現于40 年前的1970—1974 年[27]。近30 年,由于上游武威盆地興建山谷水庫和水利配套工程,上流灌溉等用水量增加,使得流入民勤綠洲地表水逐年遞減,由50 年代5.935 億m3降到90 年代1.805 億m3,上、下游地表用水比例由1950 年的1:0.62 降至1990 年的1:0.15(見表1)。

石羊河徑流的演變情況表明,該流域在水資源管理及開發利用等各方面都存在弊端,這些弊病已造成民勤綠洲缺水嚴重,耕地面積日益退化萎縮,使民勤綠洲乃至整個石羊河流域的土地沙化及荒漠化嚴重,農業及生態環境日趨惡化[28]。

2.3 掠奪式開采地下水資源

近些年來,石羊河流入民勤綠洲內的水量急劇減少。根據有關水文資料,20 世紀50 年代民勤綠洲地表水年均徑流量為5.0 億~6.0 億m3,70 年代大幅減少,平均為3.23 億m3,到90 年代僅約2 億m3,比50 年代減少了近2/3。特別是近40 年來,民勤綠洲地表水流量以年均2%的速度減少。為了維持原有的農業生產及生態用水,大規模超量開采地下水的現象出現,人們從20 世紀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開始打井提取地下水,至今已打井11000 余眼,其中6000 眼深水井。年均提水量4.5 億~5.0 億m3,年均超采約2.4 億m3。由于采補失調,最后導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有的地區下降17 m。當地農民為了提水,不斷更換深井機泵,取水材料及電費等運行成本逐年增加。掠奪式開采地下水使地下苦水出現了穿層運動,造成湖區人畜飲水質量惡化;地表水的嚴重不足,不得不反復提灌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濃縮水質變劣,造成大面積土地鹽漬化[18]。

2.4 區內人口壓力過大

據史料記載,1934 年民勤縣僅有人口11.3 萬,1996 年達到了28.86 萬,增長2.5 倍以上。過去人們主要依靠泉水與河水進行農業灌溉。近幾十年來,由于人口迅速增加,河水急劇減少,開采地下水成為民勤綠洲生存的必然之舉。導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使得綠洲內原有林木逐漸死亡,很多“柴灣”變為活化沙丘。不僅如此,由于沒有根本解決將近30 萬人的糧食、燃料及家畜飼料等問題,其長期的樵采天然植被、開墾農田,嚴重地破壞生態環境,加劇了民勤綠洲的沙化進程。

總之,民勤綠洲生態環境的惡化無論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各種矛頭都指向日益短缺的水資源。

3 結論與討論

經過對民勤綠洲生態環境現狀、特征及其惡化的因素進行分析,筆者認為從以下8 點出發,可促進民勤綠洲該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改善及其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有得于民勤綠洲生態系統的安全及穩定。

3.1 充分發揮石羊河流域管理機構的職能,統籌規劃,依法治水

3.1.1 按照“代內公平”原則,合理調配流域水量在干旱環境條件下,一個流域的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要發展河流全流域的社會經濟,不能超越“綠洲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參照國內外用水標準,在上、中、下游全范圍內,根據其發展狀現狀和水資源的多少,以水定人口、耕地、林牧,甚至以水定產業結構。但從目前經濟發展狀況看,不可能也不應該為保證上、中游的經濟發展而犧牲下游,更不能以制約上、中游發展工業與農業的代價來維持下游的生態自然平衡。這些矛盾迫切需要尋求一種切實可行的水資源調配方案,確保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3 個范圍內可持續的發展。

據石羊河水土資源現狀分析顯示,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7 億m3。按照現行灌水方法,可灌溉面積最大為24.5×104 hm2,而當前實際灌溉面積已達33.4×104 hm2[22],而且流域內生活和工業用水不斷增加,水資源明顯利用過度,使得中下游用水矛盾突顯。今后需根據水土資源的承載能力,流域綜合水利合理開發利用程度,并結合適度規模經營的實際,統籌兼顧,妥善處理全流域內的關系,發揮流域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增加石羊河下游水量。要以持續發展的戰略統籌考慮環境與資源的承載能力。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節約用水同時,應給予民勤綠洲地區合理適量的地表水,盡早制定落實整個流域分水方案,使民勤盆地有一定的生態用水和生產用水。

首先,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使石羊河流域各地區用水得到合理分配,不能偏廢任何一個區域,真正發揮甘肅省石羊河流域管理局的權威水量管理職能,并以工程措施及相應的管理制定,保證實施流域內地表水分配方案;其次,以建設節水型社會為中心,破解“結構性缺水”難題,進行跨流域調水,促進生態持續好轉;最后,扎實推進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項目,將民勤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在8506 萬m3,確保石羊河流域內蔡旗斷面過水量在3 億m3。

3.1.2 改善地下水質,合理治理地下水民勤綠洲地下水水質差是符合水質分異規律的,從地理位置來講民勤盆地是石羊河流域的尾閭區;從自然形成過程來講,這個區域成了積鹽場。改善地下水質最終目標就是降低地下水的礦化度,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地下水中的鹽分合理轉移。其主要途徑有:(1)建立鹽場進行曬鹽,或將高礦化度的地下水抽出并排入沙漠低地,綜合利用地下水;(2)利用地表水源補給地下水,稀釋地下水;(3)結合鹽堿地改良,進行綜合治理。

3.1.3 采取嚴厲措施,限額地下開采《武威快報》顯示,民勤綠洲的湖區在1995—1997 年間共打井170 眼,靜水位逐年下降,有的區域下降10 m,水質日趨惡化。為解決人畜及生產用水,原中渠鄉(現合并為西渠鎮)所打的70眼深井中,已有20眼井水中礦化度超過2 g/L,5 眼已超過5 g/L 以上。根據考察成果可知,應采取嚴厲措施,在采補平衡的前提下進行限量開采,使地下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對當地開采地下水的行為作出規劃,并論證。逐步實現生態平衡,使地下水位停止下降,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和恢復。

3.1.4 從外流域調水,以緩解當地的用水矛盾武威地區水利部門資料顯示,民勤綠洲共有水資源2.8億m3/a,其中,可利用的水資源有2.2 億m3/a,已實施調水工程可供水6×107 m3/a。人畜的用水量為2.95×106 m3/a,林地、草的地用水量為0.2 億m3/a,工業的用水量為1.27×106 m3/a,可利用于農業的水資源每年只有2.5578億m3。按當前平均灌溉用水量7.5×103 m3/hm2計算,可灌溉農業用地3.14×104 hm2,也就是說3.14×104 hm2 耕地與2.56 億m3水是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平衡點。石羊河流域屬于典型的水資源匱乏地區,從長遠看節流確有巨大潛力,但跨流域調水是破解該區域“結構性缺水”的根本途徑,應加快改善技術和經濟條件,使異域調水切實可行。

自20 世紀50年代以來,石羊河流域上游建立水庫13 座,截留了流入民勤綠洲的地表水,同時又高標準襯砌水渠786 km,渠道滲入量大為減少,各項水利工程在興建前都沒有進行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論證。環境影響評價是大的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過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尤其要多方論證。故應堅持生態環境影響論證評價,分析論證地表水與地下水的相互作用,通過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的實施,真正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3.2 發展人工植被的同時保護現有植被

為了保護現有植被應該加強林業保護區的管護,嚴禁濫墾濫伐;與此同時,借助天保工程和中央財政造林補貼項目等大力發展人工植被;借助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態恢復項目和省財政防沙治沙項目加速防護林體系的建設,減少民勤綠洲風沙災害。樹種選用上應把營造防護林帶和建設燃料基地結合起來,要選用耐干旱的沙拐棗、檸條等優良固沙植物,也可引種黃芪、枸杞、甘草等藥用植物和一些效益好的經濟抗旱植物,如文冠果、沙棘、新疆大沙棗等,使民勤綠洲修復與開發齊頭并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3.3 合理分流當地居民,限制牲畜數量

為了緩解人口及牲畜等動物給民勤綠洲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根據當地現有水土資源,核定區域內人口及牲畜承載量,嚴格控制人畜量的增長,并把富余的農民,部分勞務輸出到外地;努力提高人口素質,把優質人力輸入鄉鎮企業,穩步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按照以水定牧的原則,限制牲畜數量,優先保證當地居民的生存及生活環境。

3.4 增強環保意識,積極治理污染

從區域上協調環境與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及經濟發展的關系。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環保意識,落實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和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認真搞好環境規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和清潔水行動計劃,提高環境承載能力。同時,實施“誰污染、誰治理”,把環境治理納入法制的軌道。只有道德和法律的雙重約束,才能確保民勤綠洲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5 調整農業結構,推廣節水灌溉

建立節水型高效農業是民勤綠洲的最終出路和前途,利用節水灌溉(滴灌、噴灌等)及溫棚種植、養殖技術,提高規模效益;通過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發展第三產業與環保工業,調整經濟及農業結構。推廣抗旱節水作物品種,提高水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把民勤綠洲建設成一個穩定、高效、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地膜種植每hm2可節水4500m3,如果地膜種植1.3×104 hm2,產量可以增加。15%~20%。如果采用滴灌節水技術,原來灌1 hm2地的水現在可以灌4~5 hm2,每公頃地用水量相當于漫灌的1/4。測算成本可得,1 hm2滲灌需投入近1.5 萬元,基礎設施可用20 年,比漫灌1 年每hm2 節水6000 m3,節約電1200 kW· h,節約化肥450~600 kg,節工135 個,增產幅度為15%~30%,這樣3 年可以收回成本。根據民勤縣薛百鄉的實際調查,他們采用地膜栽培、棚膜育苗等方法,使得辣椒產量增長為52.5 t/hm2,為過去的5 倍,使原來1 hm2地的利用率相當于現在5 hm2的。這種做法不僅提高了用水效率,大大緩解了水資源緊缺的現狀,更提高了單位產量,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環境和生存條件。基于以上調查研究,民勤綠洲應利用噴灌、滴灌等節水措施,大力推廣日光溫棚養殖及溫棚、地膜種植等農業新技術。

3.6 加強科學研究和水資源管理

認真做好天然植被的退化與地表水、地下水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深入探討降水、蒸發、林地滲透量、流沙地含水量等因素之間的關系,測定固沙林植物種的蒸騰強度,測算可供植物生長利用的有效水量,研究固沙林合理的營造密度,基于定量的科學研究基礎來建立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在管理方面,首先石羊河流域管理局要加強對水資源的行政立法管理,及時做到監督檢查;然后,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緊缺的宣傳力度,增強當地居民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意識。

3.7 積極申請國家支持

在搞好現有灌區節水灌溉、退耕還草工作的同時,抓住《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和對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投資基金,積極向國家爭取資金,在民勤綠洲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區域,申請建立省級甚至國家級沙漠化治理及節水性生態工程示范區。

3.8 充分利用已經建的連古城自然生態保護區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民勤綠洲內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嚴禁農民采挖沙生藥材提高經濟收入及砍伐植物作燃料

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上至農村干部,下至群眾。要充分利用已經建立的連古城自然保護區,耐心細致的對當地農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讓群眾認識到生態危機,不要為了眼前利益而破壞長遠利益,不但要做到造福當代,還要惠及子孫。

以上措施的貫徹實施,可以很好地遏制民勤綠洲的土地荒漠化趨勢,有效防止騰格里沙漠南侵,改善該地區群眾的生存條件,使民勤綠洲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上可為國分憂,下可為民造福。

參考文獻

[1] 魏懷東,高志海,丁峰.甘肅省民勤縣土地荒漠化動態監測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2):32-36.

[2] 馮繩武.民勤綠洲的水系演變[J].地理學報,1963,29(3):241-249.

[3] 蘇志珠,盧琦,吳波,等.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我國荒漠化的可能影響[J].中國沙漠,2006,26(3):229-334.

[4] 王世金,何元慶,趙成章.西北內陸河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與可持續利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22-29.

[5] 李丁,馬金珠,南忠仁.民勤盆地地下水位下降特征與可持續利用評價[J].中國沙漠,2004,21(6):734-739.

[6] 王琪,史基安,張中寧,等.石羊河流域環境現狀及其演化趨勢分析[J].中國沙漠,2003,23(1):46-52.

[7] 王理德,姚拓,何芳蘭,等.石羊河下游退耕區次生草地自然恢復過程及土壤酶活性的變化[J].草業學報,2014,23(4):253-261.

[8] 馬瑞,王繼和,屈建軍,等.1960—2005 年民勤典型綠洲-荒漠過渡帶景觀格局與動態[J].應用生態學報,2010,21(3):714-722.

[9] 張瑞君,段爭虎,陳小紅,等.民勤縣2000—2009 年來水資源生態環境壓力分析[J].中國沙漠,2012,32(2):558-563.

[10] 劉小剛,張富倉,楊啟良,等.石羊河流域武威綠洲春玉米水氮耦合效應[J].應用生態學報,2013,24(8):2222-2228.

[11] 俄有浩,嚴平,仲生年,等.民勤沙井子地區地下水位動態研究[J].中國沙漠,1997,17(1):70-76.

[12] 賈寶全,慈龍駿,蔡體久,等.綠洲-荒漠交錯帶環境特征初步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2,13(9):1104-1108.

[13] 黃翠華,王濤,薛嫻,等.民勤咸水灌溉及SWAP模型模擬研究[J].中國沙漠,2011,31(2):288-294.

[14] 蔣靜,馮紹元,孫振華,等.咸水非充分灌溉對土壤水鹽分布及玉米產量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8,19(12):2637-2642.

[15] 肖洪浪.石羊河下游民勤綠洲地區土壤退化研究[J].干旱區研究,1988,5(27):33-40.

[16] 李福興,杜虎林,肖洪浪.河西走廊的生態環境戰略和建設[J].甘肅環境研究與監測,1996,9(3):4-10.

[17] 趙文智,程國棟.干旱區生態水文過程研究綜述[J].科學通報,2002,46(22):1851-1857.

[18] 王根緒,程國棟.干旱荒漠綠洲景觀空間格局及其受水資源條件的影響分析[J].生態學報,2000,20(3):363-368.

[19] 孫國夫.改善民勤生態環境質量加速民勤生態農業建設[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1999(1):24-27.

[20] 郭承錄,李宗禮,陳年來,等.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綠洲草地退化問題分析[J].草業學報,2010,19(6):62-71.

[21] 張永明.民勤綠洲生態環境惡化及治理途徑[J].水電站設計,2001,17(4):14-16.

[22] 馮起,李宗禮,高前兆,等.石羊河流域民勤綠洲生態需水與生態建設[J].地球科學進展,2012,27(7):806-814.

[23] 呂曉東,王鶴齡,馬忠明.河西內陸河流域參考作物蒸散量的時空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0,21(12):3161-3167.

[24] 李福興,杜虎林,肖洪浪,等.河西走廊的生態環境戰略和建設[J].中國沙漠,1996,16(4):417-421.

[25] 魏曉妹,粟曉玲,陳儉煌.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特征及開發利用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04,35(12):1-4.

[26] ,郭玉珍,鄭延祥,等.甘肅旱作農業區降水對土壤水分的影響[J].中國沙漠,2012,32(1):155-162.

篇7

關鍵詞: 逆向思維; 新理念; 環境觀

中圖分類號: G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5-0078-02

眾所周知,傳統的正向的思維和方法大部分時候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然而,實踐中諸多實例證明利用傳統的正向思維不易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可一旦運用反向思維,更有利于問題的科學解決,這說明反向思維是擺脫常規思維羈絆的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同樣如此,在地理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客觀的環境觀點是地理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尤其是在進行生態環境觀念教育的時候,教師既要從正面說明事物,也要從反面及時反省,說明事物的特性和發展趨向。在分析事物時,要敢于從問題的相反面進行深入的探索,注重引導學生“反其道而思之”,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對待問題的分析態度將會更加理性化,處理事情的態度將會更加科學化,其環境觀念將會逐步客觀化,將更有利于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培養。

以下是作者在中學地理課教學中的一些體會,通過幾個教學案例,闡述對學生進行客觀的環境觀教育的過程,為中小學地理課的進一步教學改革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案例一:大型水電工程的反思――水電真的是清潔干凈無污染的能源嗎?

正向思維:我國是世界上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水能蘊藏量達6.8億千瓦,但水能的開發利用程度還非常低。到目前為止,全國水力發電量僅占技術可開發利用量的11%。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煤炭、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必將日漸枯竭,能源緊張問題日漸凸顯,因此大力開發水能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需求,我國已把大力開發水能作為一項長期的十分重要的任務來抓。據資料顯示,我國的大江大河,除怒江外,已全部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電站。怒江是我國目前唯一一條沒有被水電站攔腰截斷的大河。而對怒江豐富水能資源的開發已在論證中,截斷怒江指日可待。同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相比,水能具有可再生、無污染兩大突出優勢,同時,水庫還兼具有防洪、提供清潔用水、灌溉、航運、養殖、旅游等綜合效益。因此,開發水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綜合效益良好,水能將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能源保障之一。

逆向思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日本、韓國、泰國以及歐洲的反水壩運動日益高漲。他們反水壩的主要理由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水壩導致生態環境破壞:水庫儲水會導致大片森林被淹沒,生物多樣性將會減少;并造成下游河床干涸,至使河口三角洲和海岸線退縮;河口魚類資源減少甚至消失;河口三角洲海水倒灌,土壤出現鹽堿化,農業大幅減產;同時,在工程施工地,由于地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將會加劇;與水電站相配套的新城鎮和新的道路系統將侵占大片農田以及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庫區還可能使得某些疾病如血吸蟲病、瘧疾病等高發和蔓延;還有可能截斷某些洄游性魚類的生存路線,導致這些魚類絕跡等等;而所有這些都是反壩人士最不愿看到的。(2)水壩潛伏著巨大的公共安全隱患:任何一座水庫都是有壽命的,都會有它於滿、老化和報廢的時候。在水土流失嚴重和生態環境惡化的環境下,水庫的實際壽命往往比人們當初設計的預期壽命要短得多。而且隨著大壩年齡的增加,大壩逐漸老化,對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可能造成重大隱形威脅。此外,戰爭的陰影從來沒有從地球上消失,不可抗拒的地震等自然災害也時有發生,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意外潰壩,其后果將不堪設想。(3)水壩帶來的經濟利益得不償失:為了確保從水壩獲取利益,必須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犧牲許多其他利益,尤其是社會和環境的利益。據美國有關部門統計,如果大壩老化,需要拆除大壩,不僅耗資比新建大壩多得多,而且所面臨的生態問題、社會問題也比建造大壩時多得多,光是大量淤泥下泄給下游帶來的負面影響就難以預測。因此,從長遠看,代價昂貴,得不償失。

新理念:毫無疑問,當前在我國經濟建設中,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盡管水能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潔能源,水能的開發也不能一勞永逸,但水能的利用的確能緩解很多國家能源緊張的問題。因此,我們絕不能反對修建水利工程,而是要合理發展水能。反壩和拆壩者所講述的也并不是空穴來風,毫無道理,相反,可以幫助決策者和執行者更注意在流域規劃、樞紐設計、大壩施工、水庫調度及電站運行等方面更加有重點地考慮生態因素和環保因素,加強水利水電項目的環境評估和環境保護研究。美國的拆壩工程實踐和生態后果,對我國退役壩管理也能提供有益的借鑒。在修建水利工程時,一貫以簡單的支持態度不可取,而應多方論證,以科學的態度“有備無患”地對待水電工程的修建。

案例二:干旱、半干旱氣候地區荒漠化治理的反思――人工種草種樹是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嗎?

正向思維:在干旱、半干旱氣候地區,由于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導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嚴重的地方甚至出現荒漠化。為了治理荒漠化環境,恢復其生態,人們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加大人工植樹種草的力度,提高植被的覆蓋率,從而達到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防止土地荒漠化的目的。而人工種植植被,在理論上可以加倍實現提高植被覆蓋率的速度,因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區,采用人工種植植被的辦法,成為人們促使生態環境好轉的首選方案,并得到推廣實施。

逆向思維:在錫林郭勒盟,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人工造林已達60余年,可森林覆蓋率仍不足1%,人工林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茁壯成長。這說明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的生長有它自身的客觀生態規律,而受人工造林的因素影響卻極小。因為喬木被人戲稱為“干旱地區地下水的抽水機”。人工造林使寶貴的地下水更加容易被蒸發到空氣中,從而導致土壤的干燥程度進一步加大,可見,大量植樹造林不是一種因地制宜改造荒漠的良策。此外,人工種草是不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呢?實踐證明,大量人工種草一則成本高,二則可能帶來大量外來物種,導致生物入侵,從而面臨著給當地的社會生產生活帶來更加巨大經濟損失的風險。因此,從維護生態平衡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出發,人工種草也不是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

什么樣的措施既簡單又可行呢?2000年以來,中科院生物所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進行了圍欄實驗(設立生物圈保護區)。實驗當年,灘地的草木覆蓋率就達100%,草層高度達80厘米以上,畝產鮮草820斤;流動沙丘的自然植被恢復率達30%;平均每提高10%的覆蓋率費用每畝僅為1.73元。第二年效果更加驚人,自然萌發的榆樹苗每平方米達321棵,草層高度達1.43米,畝產鮮草5300斤。

新理念:我們并不是反對在荒漠化地區的人工治沙。但是,如果退化沙地的治理既不用種樹、也不用種草,僅自然力就能完全恢復退化的生態,豈不是一種更好的辦法?此外,自然恢復的植被沒有外來物種,多為當地優質的禾本科牧草。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實驗充分說明了利用自然力恢復生態平衡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一種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風險最小的途徑。由此可見,撇開人為的干擾,以自然之力修復環境,就是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最大保護。

案例三:“大樹進城”的反思――“大樹進城”是目前我國城市綠化的最好方法嗎?

正向思維:大樹,顧名思義,是指那些樹體高大或樹齡較大的具有較高園林觀賞價值的樹種,如香樟、桂花、銀杏等。“大樹進城”就是把城市的邊緣地區或者遠離城市的鄉村、山區生長的樹木移植到城市里,從而達到綠化城市的目的。

近年來,隨著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人居環境日益惡化,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為了在短時期內解決城市綠地系統的三個重要量化指標: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綠化覆蓋率;為了獲得“文明城市”、“衛生城市”、“人居城市”等稱號。因此,“大樹進城”成了當今我國許多大、中城市最主要的綠化手段,其綠化成果顯著,且普遍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一方面,“大樹進城”既提高了綠地率,又提高了綠化覆蓋率,短期產生了有目共睹的綠化效果,達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另一方面,搞活了農村的經濟,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逆向思維:大樹由于來源于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區,大部分是野生樹。“大樹進城”嚴重破壞了當地農村的生態系統,在城市綠了的同時,鄉下黃了,山上禿了。眾所周知,生態是無界線的,是公共的。從城市周邊其他地方運來的大樹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美化了城市,對城市生態起到了良好的環境作用。但對于那些被取走大樹的城市邊緣地區、鄉村、山區,挖掘大樹卻將會造成大樹原生地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加速珍稀物種的滅絕,并可能進一步影響該地區的氣候、水源、地質等各方面,對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此外,由于移植的大樹根系遭到破壞,成活率低,“一命嗚呼”和“奄奄一息”的大樹實不少見,損失慘重,慘不忍睹。另外“大樹進城”,樹看起來著實高大,但由于其根系很淺,一旦遇到極端天氣,就很容易造成樹倒的慘劇,出現年年栽樹年年無樹的悲慘局面。顯然,這種做法是一種極大的生態浪費。同時,“大樹進城”還滋長了農村非法挖采的風氣,促成了一些農戶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的行為,不利于農民環保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實不可取。

新理念:大規模“大樹進城”是一種只顧自家小環境,忽視周圍大環境的做法,并有悖于和諧社會的理念,且造成了巨大的生態浪費,經濟損失嚴重,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不相適應的。大規模“大樹進城”的風氣應該盡早給予制止。

綜上所述,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方法和能力很有必要,也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特別策劃――水壩惹是非[J].中國國家地理,2003(10).

篇8

關鍵詞:白銀;生態環境;問題;對策

1問題

白銀市位于甘肅省中部干旱地區,北臨騰格里沙漠,南接隴西黃土高原,特定的地理位置致使全市境內生態環境異常嚴酷,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干旱問題

2000年氣像資料顯示,南部的會寧縣為389.20mm,年蒸發量為1 693.60mm,是降水量的4.40倍,北部的景泰縣年降雨量為148.60mm,年蒸發量則為2 590.20mm,是降水量的17.40倍。若以500mm等雨線作為干濕分界線,全市三縣兩區均屬干旱地區,且降雨量低于300mm的地域面積在70%以上。據記載,自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間發生大小旱災就達35次之多,平均不到一年半就發生一次。2000年在全市發生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7月持續近10個月時間未形成一次有效降雨,造成全市所有干旱山區夏糧因無法下種而受災,以致大部分災區人畜飲水發生困難,給群眾生活造成了極大危脅。

1.2水土流失問題

水土流失區主要由黃河干流及其一級支流祖厲河流域構成。黃河流經白銀區、靖遠縣、平川區和景泰縣,全長214km,其支流祖厲河縱貫會寧全境和靖遠5個鄉,全長150km。根據白銀市水土保持區劃,白銀市水土流失面積1.93萬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96%。除景泰西北部降雨稀少,土壤侵蝕以風蝕為主外,其它地區均以水蝕為主,全年降水的60%~70%形成地表徑流,年流失土壤6 112萬噸,土壤侵蝕模數達3174.09t/km2。僅祖厲河流域年侵蝕總量就達4316.0萬噸,占全市水土流失總量的70.60%。相當于每年流失表土4.50mm左右,大量的泥土隨水順河流走,使祖厲河成為黃河水系上有名的泥河。

1.3草場退化問題

綜合白銀全市植被分布狀況,大體可分為山地草甸草原、山地森林灌叢、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類型。草場退化問題則集中反映在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分布區。在水平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漸由草原向荒漠過渡,植被草場呈明顯退化趨勢,主要表現在天然草原面積的縮小和牧草產量的下降兩個方面。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為毀林毀草開荒,因大面積開荒造成植被破壞、草場面積縮小的程度雖無準確數據可查,但從各縣(區)土地概查資料中全市耕地面積(51.49萬公頃)與統計資料中全市耕地面積30.17萬公頃兩者之間的差距(21.32萬公頃)而言,就足以說明毀林毀草開荒的程度。在開荒問題比較嚴重的祖厲河流域,據調查,部分農戶開荒耕種面積相當甚至大于承包地面積(以上涉及的數據只作論證問題時參考);除此,草場退化問題則主要表現在草原荒漠化引起的牧草產量下降方面,退化草地平均草產量下降30%~50%。客觀分析造成退化的原因,既有大氣候環境變化導致的干旱等自然因素造成草場退化的不可抗因素,又有長期超載過牧、濫樵亂采等超過草地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極限形成草場退化的人為因素,但隨著草場水平分布的不同,造成退化的的原因也有明顯差異,南部以草原草場為主,其退化因素主要為人為因素,兼有不可抗因素;北部以荒漠草場為主,其退化因素則主要為不可抗因素,兼有人為因素;最受人們關注的則是平川、靖遠北部的草原沙化問題,有關調查資料表明,該區內已有近2萬公頃荒漠草場退化為沙漠化土地。

1.4城市環境問題

白銀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礦企業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水體污染。據統計,全市每年向黃河排放工業廢水達2 514萬噸,其中工業廢水1 693萬噸,占排放總量的67.34%,生活污水821萬噸,占32.66%,工業污水處理量為1 160萬噸,僅占排放量的68.50%,處理達標率僅為30.69%;由于大量的工業廢水未經徹底處理便排入黃河,造成黃河白銀段重金屬嚴重超標;生活污水未經處理便排入黃河,造成黃河白銀段大腸菌群常年嚴重超標;二是大氣污染。城區大氣主要呈煤煙型污染,目前市區年耗煤量達100.36萬噸,其中工業煤70.36萬噸,民用煤30萬噸,每年排放煙氣151.97億立方米,凈化處理129.84億立方米,凈化率84.55%;年排放二氧化硫2.897萬噸,煙塵及粉塵1.25萬噸,空氣總懸浮微粒和二氧化硫濃度嚴重超標;三是噪音污染。目前,一類混合區晝間等效聲級超標1.20分貝,交通干線兩側區域夜間等效聲級超標0.40分貝,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噪聲污染。

在表明白銀生態環境嚴酷的上述四個主要因素中,既有原生的自然環境問題,又有次生的人為環境問題。對此,在制定生態環境建設發展規劃中要進行科學分析和正確評價,既要重視對次生環境問題的改善,又始終不可低估原生環境問題對全市生態環境的基本影響,做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治理。

2對策

2.1三水齊抓,拓寬水路,以水治旱

干旱缺水問題一直困擾著全市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對白銀來講,水既是生存條件,又是發展要素,有水就有生機,有水就有希望。就生態環境建設而言,水既是維護生態的決定因素,也是建設生態的必備條件,立足白銀實際,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必須全力抓好水利建設,走以水治旱的路子。

2.1.1有效蓄集天然降水白銀境內降雨少,且分布不均,春夏多旱,秋季又宜形成洪澇災害。因此,對天然降水進行有效蓄集,是保障生態建設乃至整個農業生產的必要手段。自“121”工程實施以來,全市境內傳統旱作農業發生了根本性轉折。靠工程措施集雨并實行節水補充灌溉,調節改善降雨在時空和雨量分布上的不均,實現了以水治旱的目的,保證了旱地農作物及林木生長的基本要求,實現了變被動為主動抗旱,變側重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時利用天上水,形成了“三水齊抓”的新思路。對此,今后的生態建設中還須進一步在推廣中予以創新和發展。首先在集雨方式上,由單一的庭院屋面集流向集流場集流、道路集流、坡面集流、排洪溝集流、耕地輪歇集流發展,其中坡面是水土流失程度較嚴重的地段,也是實施生態建設的主要區域,地形復雜多變,集雨方式靈活多樣,目前,大多通過修筑水平梯田、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魚鱗坑等工程措施實現雨水蓄集,這些措施已在過去生產中得以實踐,對造林種草等生態建設是完全必要的,今后還須嚴加規范,并積極引進推廣集水面處理新技術,如覆膜、噴灑防滲材料有機硅、乳化瀝青等,使過去單純修筑蓄水池窖、塘壩的蓄集方式向以土壤為“水庫”的大田富集方式上擴展,通過合理配置集水工程,使坡面上的空閑地得以科學利用,實現全方位綜合集水;其次在用水目的上,要由主要解決人畜用水向保障生態建設、發展庭院經濟、農田補灌方面延伸;在用水方法上由單一的人擔車拉點灌向滴灌、滲灌、低壓管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發展。

2.1.2 高效利用灌溉用水目前,全市已發展有效灌溉面積125.98萬畝,已形成了以高揚程提灌為主,井泉庫灌為輔,集雨節灌為補充的新格局。根據水利建設規劃,今后15年,全市將發展有效灌溉面積100多萬畝,累計達到226萬畝,農村人均1.50畝。隨著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和水資源的進一步貧乏,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問題,將成為今后水利事業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立足白銀水資源和灌溉方式現狀,近期宜抓好常規節水技術的推廣,積極發展高技術含量的微、噴、滴灌工程技術。在造林種草等生態建設工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滲灌、插管根灌、膜孔灌以及利用注水槍根部注水等技術措施,以總體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2.1.3強化土壤保水性能地面水分蒸發是造成土壤含水量低,導致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白銀境內光熱資源極為豐富,土壤水份年平均蒸發量高達近2 000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7倍多。因此,通過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團粒數量和孔隙度,抑制土壤水份物理性蒸散,增強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實現土壤內部以肥調水功能,提高土壤水份利用率,是長期以來人們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干旱問題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對土壤進行保護性耕作、科學施肥、輪作倒茬等。近年來,通過研究和實踐,又總結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土壤保水抗旱技術,如目前已廣泛應用的覆蓋塑料薄膜、鋪壓砂石、秸稈、廄肥以及造林中在穴內添加草、鋸末、綠肥等抗旱技術,今后在生態建設中必須加以推廣應用,同時還要積極引進保水劑、ABT生根粉、菌根菌、稀土、生物合成劑等高新技術材料。

2.2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進,綜合治理水土流失

依據白銀地域特征,實施水保治理宜以縣(區)為單位進行規劃布局,在縣(區)內不論大流域還是小流域均應堅持“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進”的原則,做到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并統一步調,協同進行,限期完成。水土流失的形成發展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社會性,只能采取綜合性、社會性的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實踐證明,生物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技術政策完全正確有效,并且有投資少,見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特點。今后應根據流域間的差異性,從當前著手,從長遠著眼,在兩者的最佳結合方案上多做研究,建立不同流域間的最佳治理模式,既治山又治水,既植樹種草,又修橋通路,真正做到山田水林路綜合治理。

2.3法律保障,科技支撐,恢復林草植被

草場退化問題的形成發展與人為活動影響密不可分。因此,恢復林草植被,首先必須從控制和消除人為活動影響入手,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林地資源的依法管理問題,林地資源既包括有林地,也包括宜林地。但在管理過程中普遍側重有林地的管理,對宜林地資源底子不清,管理疏漏,造成大面積宜林地資源流失,特別是陡坡開荒問題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和解決。為此,對現有的相關法律必須加以完善,強化群眾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已遭破壞的植被依法進行恢復,對新的破壞活動給予嚴厲打擊;二是封山與興牧的關系問題。超載放牧是白銀境內植被退化、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因素。對此可采取切塊封禁和舍飼圈養兩種措施加以解決。近期內宜結合天保工程,對重點區域予以切塊封禁,并逐年擴大封禁范圍,封嚴禁一切放牧活動,人工促進天然恢復植被;長遠考慮應引導群眾走舍飼圈養的路子,并逐步建立相關的法規制度進行約束。飼料來源可通過農業結構調整,結合生態建設發展人工種草來解決。三是科技支撐問題。從目前白銀的實際分析,科技支撐的重點應放在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與示范上,當前急需在節水灌溉技術,集雨補灌技術,抗旱造林技術,優良品種培育技術,資源保護和持續經營技術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時還要對高新技術的應用加以重視,如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使高新技術與常規技術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科技在植被恢復重建中的支撐作用。

2.4城鄉一體,標本兼治,亮化城市環境

白銀是甘肅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通道,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雄厚的工業基礎,使白銀成為黃河上游經濟區開發潛力最大的經濟圈之一。今后在城市生態建設中,必須堅持“城鄉一體、標本兼治”的原則。首先從維護居民基本生存條件的高度出發,下大力氣整治環境污染問題,特別對工礦企業“三廢”排放問題要建立長期跟蹤監查制度,從源頭抓起,根治污染問題。與此同時,要不惜一切代價抓好城市綠化工作。城市綠化是當今世界社會文明和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我國的城市林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白銀城市林業建設剛剛起步,目前,全國城鄉一體化綠化試點城市建設和中韓合作大環境綠化等項目即將在白銀啟動,形勢非常有利。為此,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機遇,大力開展城市林業建設工作,在一次性搞好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和庭院、廠區、居民區綠化的同時,要特別注意以城鄉結合部為重點的大環境綠化。我們的起步雖晚,但起點一定要高,要立足大手筆、大動作創建綠化精品工程,力爭用10~15年時間,把白銀建成一座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現代化城市。

參考文獻

篇9

海西州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現狀

海西州的水土流失主要以風力侵蝕為主。境內有大面積的風蝕殘丘和戈壁荒漠,西部地區屬典型風力侵蝕區,大部分屬中度以上侵蝕,在礦產資源開發區和工業建設密集區、城市周邊及道路建設沿線、綠洲農業開發區的周邊有不同程度因人為活動造成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現象,昆侖山、天峻等高海拔地區還有少量凍融侵蝕面積。

2.根據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宣傳先行、加強監督、開展生態修復”工作思路和“西防東治”工作方針。海西地區水土保持工作以預防監督為主,重點抓好監督保護工作。其主要任務: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對礦產資源開采、建廠、修路等開發項目進行普查登記,實行水土保持方案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制度,審批、監督、檢查、驗收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及實施進度、質量、完成情況,督促開發建設項目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減少原生地表破壞、植被破壞,減少人為水土流失,對違反水土保持法,破壞原生地表、破壞植被,造成人為水土流失的案件依法調查、勘驗、取證,立案處理并進行恢復治理。生態建設以綠洲周邊荒漠化防治為主,在綠洲上游水源區適宜搞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建設,增強水源涵養能力。

3.海西州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機構設置情況。1997年成立了海西州水土保持工作站,屬一套人馬兩個牌子的掛牌機構。基于對水土保持工作認識的不足和當時條件所限,成立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站基本上未開展任何工作,加之機構名稱不符合海西水土保持工作實際,無法開展相關工作。2000年,在省主管部門和州委、州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海西州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站正式成立,并于2004年實現了和原掛靠機構人、財、物的完全分離,形成了獨立的事業法人機構,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步入了正軌。目前,全州已在格爾木市、烏蘭縣、都蘭縣分別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水土保持預防監督機構,其它各縣(市)及三行委也掛靠在相關部門并開展工作。至此,已基本形成了全州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網絡,為今后全州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全面深入開展提供了組織機構保障。

4.海西州水土深持預防監督站在獨立后的兩年中協同各地分站開展了大量工作。首先對全州重點礦產資源開采項目、道路建設沿線、工業生產建設密集區及綠洲農業周邊人為活動造成的原生地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現象做了詳細調查摸底,基本掌握了重點地區水土流失情況,劃定了重點監督區域,其次,把督促開發建設項目編報水土保持方案作為依法行政、防治人為水土流失的重點和落實“三同時”制度的突破口,開展了開發建設項目監督檢查、方案審批、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大檢查,對青海堿業、大柴旦煤礦、都蘭鐵礦等企業進行了重點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求企業限時整改,對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落實進行跟蹤督促直至落實到位,另外,加大了水土保持“兩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流失防治費)征繳力度和查處水土保持違法案件工作力度,對個別未編報水土保持方案擅自開工的采礦企業進行了停產整頓處理,收到了查處一案,宣傳教育一片的效果,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全州已有40余人次先后參加了各項水保業務培訓學習、水保防治工技術鑒定、執法培訓等,基本做到了執法人員先培訓后持證上崗、水保防治工先鑒定后操作、方案審查人員先學習后實踐的工作規程,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業務工作能力明顯提高。

海西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認識不夠。海西州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起步較晚,各階層對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了解甚少,對其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更談不上把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到可持續發展、統籌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等理念的戰略高度去認識,導致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制度得不到落實。不僅是企業業主不知道編報水土保持方案應與建設項目同時進行,就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此也知之甚少,有關部門在業主沒有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情況下照樣批準企業開工建設,還有的業主千方百計托人情找關系要求免去“兩費”,人為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時有發生。

2.部門之間缺乏合作協調不力。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是一個涉及多個部門、牽扯多方利益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僅靠水土保持部門單一工作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在實際工作中,基于對水土保持工作缺乏認識,部門之間疏于合作形不成合力。往往是許多開發項目在沒有得到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的情況下,就已將立項、征地、開工建設等相關手續辦理完畢,而水土保持方案則是在項目開工甚至完工后為應付驗收檢查補辦的,盡管表面上項目各項手續完善了,但已造成防治水土流失具體措施實際上的缺失,使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常常處在“事后查處”的被動地位。

3.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并存。一方面是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速度的大規模提升帶來的經濟增長指標,另一方面一方監督治理多方破壞問題突出,行政干預現象時有發生,對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環節有關職能部門隨意省略,有些業主和領導錯誤地認為繳納“兩費”是增加企業負擔,影響招商引資和地方經濟發展,治理資金到位率低,治理措施無法落實。另外,綠洲農業開發區周邊不適宜耕作荒地的無序復墾也進步加劇了水土流失現象。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阻力較大。

推動全州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的幾點建議

1.繼續加大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水土保持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事業,必須要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水土保持工作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對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力度,尤其要深入礦山、建筑工地對項目業主進行反復、深入的宣傳講解,使他們認識到治

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和國家生態安全、可持續發展戰略緊密相關。廣泛利用各種媒體,堅持面向領導干部、面向廣大群眾、面向工礦企業和生產單位做長期的不同層面的宣傳,使社會各界的水土保持意識明顯增強,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明顯提高。

篇10

關鍵詞:陜北地區;林業資源;保護措施;可持續發展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各個領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林業資源在被開發的過程中,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對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陜北沙區作為我國沙漠化非常嚴重的地區,關系著我國沙漠化東進南下的防御工作,是一道重要的地理防線。

1 陜北沙區的林業資源保護現狀分析

陜北地區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與黃土高原2大地形區之間,在長期的地形起伏變化中,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槽形地帶,其中大部分地區的地形主要是沙地與湖盆灘地。這個地區在干旱年份的降水量非常低,一般情況下會低于100mm,導致陜北沙區經常會發生揚沙、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陜北沙區具有非常豐富的煤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還建有世界頂尖的天然氣凈化廠以及輸氣站等工廠,但是,在促進陜北沙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陜北沙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對陜北林業資源的保護,促進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陜北地區近幾年在林業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通過科學的治理方案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減緩了荒漠化的程度,其植被覆蓋率已經超過了 30%,促進了陜北經濟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榆林市的發展,經濟增長速度是陜西省最高的,這都得益于林業保護資源措施的落實,沙丘高度降低了40%,移動速度也有所降低,減緩了荒漠化的延伸。其次,在建設城市防護林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通過對林木資源的保護,城市氣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空氣濕度提升了9.5%~10%,年平均風速對比空曠地而言降低了 30%~40%,這種轉變為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供了有力的氣候條件,有效地改善了陜北沙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陜北地區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煤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含量相當豐富。榆林市煤炭、天然氣和鹽資源豐富,建有大型的能源化工基地,但在煤炭、原油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如果我們在資源開發過程中不進行合理規劃、科學管理,就會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加強陜北地區林業資源保護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措施

2.1 加強對陜北沙區林業資源的保護,弘揚科學發展觀

首先,堅持生態文明和科學發展觀等先進的發展理念,以先進理念指導林業資源保護措施的實施,加強人在資源保護過程中的積極意義。其次,要完善資源保護措施,提高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陜北沙區的林業資源現狀,發揮林業資源的優勢,有效地促進經濟的發展。第三,加強育林、護林工作,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在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水源涵養等方面的作用,保護生態多樣性,堅持依法治林,從而發揮抑制荒漠化的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結合陜北的地方特色,開發陜北地區的林業資源,提高經濟效益。此外,還要做好森林病蟲害方面的防治工作和防火工作,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修復和珍稀沙生植被的保護等,國家相關部門更要給予資源保護工作更多的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最先進的林木保護技術應用到實踐中去,實現科學治林的目的,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

2.2 大面積開展育林、造林生態建設

陜北地區目前存在的林木數量并不能完全解決風沙危害,所以,要進一步加強育林造林工作的開展,促進林木資源效益的多元化實現。在實行造林、育林計劃時,要以陜北沙區的實際狀況為基礎,因地制宜的進行林木建設,制定科學的育林計劃,確保育林造林計劃的有效實施。在建設過程中,堅持以防沙、治沙為主導的育林思想,封山育林、牲畜圈養。加強陜北地區的林業配備,根據林木種類和生態修復的要求,合理安排林業計劃,保護生物多樣性,改造低產、低質林。在樹種的選擇上,因地制宜的選擇具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林木,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對陜北地區的林木進行灌溉的過程中,以陜北沙區的地理環境與水資源實況為基礎,開展節水育林的工作,嚴格控制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采用噴灌、滴灌、滲灌等技術,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管理。此外,要加強雨水儲存工作,緩解雨水時間、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為育林工作的開展提供水源支持。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大技術、資金支持力度,研究出一套高效、高產、優質的育苗技術,提高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和繁殖能力,提高林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2.3 提高林地的質量和生產力發展水平

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古代陜北地區的森林植被覆蓋面很廣,河流、湖泊非常多,畜牧業非常發達,現在由于人類的過度開采,導致植被被嚴重破壞。要從光合、水源、土地生產潛力等方面提高林業的生產力水平,還要對不同樹種的抗性生理加強研究,提高林木存活率,保護生物多樣性。

2.4 加強林業產權改革

通過林業產權改革,可以加強對生態環境的有效治理,制定和完善林業資源保護管理機制,控制荒漠化程度。針對陜北地區的林業資源破壞、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加強林業改革,建立科學的林業資源保護體系、林業執法體系和林業合作經營體系等,對林業產權進行明確分配,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保障林業經營者和生產者的權益。國家相關林業部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監督和管理流轉工作,建立合法、平等、公平的林業關系。加強林業產權改革宣傳力度,提高民眾的林權意識,做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工作。

2.5 開展依法治林工作,提升林業執法力度

在林業資源保護過程中,認真貫徹落實《森林法》的相關規定,增強執法力度,使林業資源的保護和生產工作進入法制化管理的階段。首先,加強林業資源的法制化保護建設,實事求是,堅決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對于林木砍伐、林地增減、林地侵占等行為進行嚴格考核審批,嚴禁亂砍亂伐行為的出現,嚴厲打擊違法伐木行為。提高林業資源保護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到執法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廉潔,保證林業保護法的有效執行。

3 結語

陜北沙地是我國的重度荒漠化地區,隨著人們對經濟發展觀的全新認識,認識到了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需要對陜北地區的林業資源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地開展林業保護工作。可以從提高林業資源保護意識,開展育林護林工作,加強林權改革,提高林地生產力,加強林業資源保護法的貫徹執行等方面對林業資源加強保護,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艾寧.淺析陜北沙區的林業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吉林農業,2011(7)

2 張繼,李榮.榆林沙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J].防護林科技,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