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
時間:2024-02-04 17:54: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荒漠化治理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區大致指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北的廣闊區域。主要包括內蒙、新疆、甘肅、寧夏的大部分地區。整個區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由于距海遙遠,再加上地形對濕潤氣流的阻擋,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大多為內流河,補給來源單一。在氣候條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態系統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區分布有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惡劣自然氣候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雙重影響下,西北地區荒漠化趨勢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氣候異常和人類不合理的活動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和半濕潤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的過程,包括鹽漬化、狹義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場退化以及水土流失、歷史時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環境因素為標志的具體的自然環境退化。
1.2 荒漠化產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產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無法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地表水貧乏,河流欠發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氣候異常使西北地區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加不堪一擊,造成生態環境失衡,加劇荒漠化進程。人為因素主要是來自于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以及人類的不合理活動致使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現在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3個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劇發展嚴重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生態安全。同時,也容易引發貧困問題,使東部和西部、邊疆和內地、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的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影響區域協調發展。我國因荒漠化問題,每年損失大面積的農田,使土壤更加貧瘠、糧食減產。全國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見的是春季沙塵暴頻發。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發的季節;一些地區,沙進人退,流沙掩埋莊稼、農田、房屋交通干線的報道屢見不鮮;沙質土造成生物多樣性變少,物種、群落遭到破壞,土地生產潛力下降,物種生存能力下降,許多物種瀕臨滅絕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積,致使中下游地區河床抬高,成為地上懸河,尤其以黃河為例,懸河的形成嚴重威脅著中下游地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2 西北地區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
2.1 生態經濟模式
所謂的生態經濟模式就是遵照生態經濟系統原理,通過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增進生產就業、節制公共財產的使用、調控人口增長等一系列措施減弱地區貧困,通過實施環境建設工程、進行產業技術變革、發掘可更新的能源、增進城鄉和諧發展、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等措施實現生態與經濟和諧發展。在貧困化程度降低、經濟與環境相互協調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目標,最終實現生態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鑒于此,通過政策管控和機制創新,努力發展教育以培養更高素質的人才,大力發展經濟,拓寬就業渠道,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進一步協調投入產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費活動,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良勝循環。
建立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產業經濟,發展適宜本地區發展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根據不同區域的經濟類型和地域特色同時結合不同地區的資源優勢進行生態經濟類型的劃分,充分發揮區域的資源優勢。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論證國內外市場前景,增強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力度,對農副產品進行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擴大國內外市場。
生態經濟模式的發展思路為:實現農業產業化,促進商品流通,帶動龍頭企業發展,實行企業+農戶+基地的模式,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建成生態化小城鎮(城鎮的垃圾產業,綠色無公害特色蔬菜的生產,鄉鎮工業的清潔環保生產,城鎮的環保設施,周圍生態環境建設,高效清潔生態能源的開發與推廣,自然、人文、觀光農業等旅游資源的開發)。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下,最關鍵的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傳播來進行荒漠化治理,發展產業經濟。因此,這三條主線自始至終貫穿其中,而這三條主線間又互相聯系。
2.2.1 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傳播來提高荒漠化地區的資源利用效率
我國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區,而這些地區日照時間相對較長,太陽能輻射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對于農業生產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風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這種狀況不加改善,將會限制荒漠化地區農業的發展。科學技術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強,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調節水肥因子技術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區使用新技使大范圍推廣防沙、治沙技術由可能變成現實。農業生產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熱、光的配比組合,如果改變荒漠化地區農業的水、肥、氣、熱等要素的配比,將會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減輕荒漠化地區的人口負擔。發展沙區高效型農業,應當采用新技術和新方法,選擇適宜沙區生長的作物,提高產量。通常采用的技術措施有:①通過在沙地建立溫室、塑料棚等現代工程技術措施,提高植物生長的溫度,營造適宜農作生長發育的外部環境,通過這種方法實現農產品優質、高產、高效;②節水保墑增效的農業栽培技術,也就是通過在農作物上增加覆蓋物來改變作物的外部環境,如通過覆蓋地膜、秸稈等措施來增加地表溫度,防止水肥滲透和散失,從而提高產量;③通過不同作物間進行套種,使用立體栽培技術,根據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層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進而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④進行選種育種,培育新品種,選擇適宜沙地種植、抗旱抗貧瘠、低耗水高產值的經濟優良品種。
2.2.2 進行荒漠化治理,恢復沙漠生態
荒漠化治理的技術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兩種。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為手段,恢復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營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帶,阻截外側流沙,以減少對綠洲、交通沿線、城鎮居民點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的侵害;營造防護林網,減少耕地風蝕和牧場退化;保護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質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設置各種人工沙障或噴灑化學固沙制劑等來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輔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設置機械沙障、噴灑化學試劑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種非生物措施。它的優點在于見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區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會更多采用工程措施。兩種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兩種措施,達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農牧產品,發展產業經濟
由于荒漠化地區人口壓力過重,農業生態系統較為簡單,因此,在嚴重荒漠化地區基本沒有成規模的工業。鑒于此,在荒漠化地區農業發展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發展農業工業化迫在眉睫。進一步加快農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態經濟、循環經濟與沙產業相結合。大力發展干旱區沙地治理與開發相結合的生態經濟產業,積極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復植被、調整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實現集團化、產業化經營,而這將從根本上扭轉荒漠化地區人口壓力過大的局面;積極發展節水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發展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走效益型、生態型、特色型產業發展之路,以特色產業的培育和壯大來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個方面構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理論模式,3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缺一不可。這一理論模式旨在以滿足人們需要為中心,形成生態、產業和技術相互關聯的生態經濟系統。這個系統實現了經濟發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機結合,既要保護生態環境,也要發展經濟,因而區別于傳統的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對立起來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區防治荒漠化的對策建議
一是加大構建生態農業產業鏈,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區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產業,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續性。構建荒漠化地區生態農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高效種植業、生態畜牧業,推進荒漠化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開展生態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區動植物資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園、觀光果園、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讓農民在荒漠化治理過程中逐步脫貧致富。只有這樣,才能減輕荒漠化地區人口壓力大的問題,從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達到持續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體,更加重視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防治荒漠化是一項系統的治理工程,結合產業開發建設以期達到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政府作為治理主體,必須大力增加投入。同時,放寬市場準入,運用市場機制多渠道多方面籌集防沙治沙資金,讓企業、社會也積極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來,實現防沙治沙產業化,帶動全社會的力量,積極開創全社會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堅持以草定畜原則,建設人工、半人工草地。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須加大力度建設人工草場,因為建設人工草場不僅能保證牲畜的數量,保證牧民收入,而且可以減輕天然草場的負荷,實現草場的持久利用,同時也可以彌補冬春季節飼草料匱乏的局面。針對當前草原生態退化的問題,實施此戰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護天然草場。在態脆弱的農牧區必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對超載、過牧十分嚴重的荒漠草原區必須休養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學治理,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構建科學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體系。科研機構應當加強對防沙治沙基礎科學和攻堅技術的研究,總結和推廣國內外先進實用的防治技術和模式;堅持以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提高荒漠化地區居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可以大大減小荒漠化治理的難度;堅持劃區域治理,配套各項治理措施;堅持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兩手都要抓的原則,從源頭上扭轉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趨勢。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民俠.防治西北地區荒漠化 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J].河北農業科學,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肅省民勤縣土地荒漠化的發展趨勢及其防治[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0(2).
篇2
>> 3S技術在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中的應用 淺談“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措施探討 探討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策略分析 淺議我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發展趨勢及對策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中3S技術的防治作用 淺析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 關于荒漠化治理與水土保持的探析 轉型發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專業發展規劃的研究 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計算機類專業實習就業基地建設的思考 談荒漠化的防治 “互聯網+”背景下地方高校傳媒專業實踐教學的轉型發展之路 “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思考 心靈的荒漠化與救贖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對策的思考 論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的完善 淺談水土保持與水利發展的關系 水土保持與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WEB的水土保持信息表達與應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5-10-23.
[2]吳發啟,王健.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問題的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12,30(3):24-28.
[3]程云,張洪江,徐迎壽,等.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設計[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185-186.
[4]宋偉朝.經濟法教學方法改革方案初探[J].文理導航,2013(9):19-19.
篇3
一、荒漠化的成因與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土地沙漠化是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潛在的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荒漠化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氣候因素特別是年降雨量的變化,往往影響著荒漠化的進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風沙活動,相反,持續干旱則促進土地荒漠化的進程。但是氣候因素并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據統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區荒漠化土地面積中,人類活動不當引起的占90%以上,如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等。由此可見,人類活動在荒漠化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的內容: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2)防治的原則: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堿(鹽堿)、治沙相結合的原則,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以防為主,保護并有計劃地恢復荒漠植被,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因地制宜進行綜合治理。
(3)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控制人口增長。
【例1】讀影響我國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的因素統計圖,回答問題。
水資源利用不當
(1)圖中顯示的導致我國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的因素中,影響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別是 _、 _。
(2)我國西北地區荒漠面積廣大,試從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綠洲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為原因。
(3)針對我國草原地區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的現象,我們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日漸擴大的土地荒漠化?
【解析】第(1)題,由統計圖可直接得出結論。第(2)題,由于深居內陸,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高山環繞盆地,以風積地貌為主;河流以內流河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由于綠洲地區過度樵采和水資源利用不當使新疆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第(3)題,可從保護植被、合理放牧等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1)過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設(2)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日照強,溫差大、風力強;高山環繞盆地,以風城地貌為主,沙漠、戈壁廣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內流河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過度樵采和水資源利用不當。(3)退耕還草;確定合理載畜量;劃區輪牧;建設人工草場等。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與治理
1.形成原因
(1)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氣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條件。它們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如下表所示:
自然條件 對水土流失產生的影響
氣候 與降水的多少和強度有關。降水越多越集中,強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蝕作用就越強,水土流失也越嚴重
地形 與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組成物質有關。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質越不穩定,越容易產生水土流失現象
植被 與植被的覆蓋程度有關。植被覆蓋率越低,削減降雨和徑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嚴重
土壤 與土質的疏密程度關系密切。土質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強
(2)人為因素:是通過改變自然條件而得以實現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導因素。人為因素導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對地表植被的破壞,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等。
2.主要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將所發生的水土流失狀況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繼續發生和發展。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種樹種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綠化的方法進行治理。
(3)農業技術措施:主要是應用農業生產耕作中的農業技術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種改良,塬面改造,間作輪作,套種耕作,提高復種指數等。
【例2】水土流失是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生態問題之一,對水土流失形成機制和綜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讀下圖,完成(1)~(3)題。
(1)關于坡度與侵蝕強度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坡度20°時,坡面侵蝕強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蝕強度隨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蝕強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蝕強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蝕強度隨坡度的增加而減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壞的程度較輕 B.坡面徑流流速小
C.降水量少,且強度小 D.受雨面積減小,使坡面徑流量減小
(3)魚鱗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種方式,它能夠攔截地面徑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圖中適宜植樹的地點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題,圖中曲線顯示,侵蝕強度與坡度的關系是:0~40°,隨坡度的加大,侵蝕強度加大;40°~90°,隨坡度加大,侵蝕強度減弱。第(2)題,坡面上侵蝕強度受坡度、徑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蓋程度等多方面的影響,坡度大,受雨面積小,雖然流速大,但徑流量很小,因而侵蝕程度低。第(3)題,圖中的魚鱗坑由于地勢低洼,可以攔截徑流,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在上游植樹,有利于減少泥沙注入坑中,減少對坑的淤塞。
【答案】(1)C (2)D (3)B
三、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1.全球環境效應:影響大氣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稱;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2.雨林生態的優勢與脆弱性:雨林的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生物生長迅速。但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長期高溫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貧瘠;雨林生長所需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壞。
3.熱帶雨林被破壞帶來的生態災害
世界上的熱帶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積破壞,其后果不堪設想。(1)影響全球水循環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減少,水汽蒸發、蒸騰作用減弱,空氣干燥,從而引起降水減少,氣候異常,全球旱澇失衡的頻度和強度將加大,全球自然災害頻發;(2)使二氧化碳增多,導致氣溫升高,造成全球變暖;(3)導致雨林物種的大量滅絕,使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遺傳基因銳減。
4.雨林的前途——開發還是保護
當前背景下,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保護措施有:(1)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2)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3)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4)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5)森林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6)加強雨林緩沖區的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
【例3】讀某區域1970年和2000年環境變化示意圖,回答(1)~(3)題。
(1)圖示地區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鹽堿化 D.水污染
(2)造成該環境問題的原因是( )
A.過度砍伐森林 B.過量引水灌溉
C.過度開發沼澤 D.城市化過度發展
(3)圖示地區森林資源的主要生態意義是( )
A.保護耕地 B.美化環境 C.涵養水源 D.保持水土
篇4
首先,治理沙漠不是固定沙漠(有人曾提出“鋪磚”和“鋪地膜”的辦法來固定沙漠,這是很不可取的),固定沙漠僅僅是治理沙漠的一個首要步驟。治理沙漠的終極目的是使得沙漠產生某種順向演替,即原生演替,又稱為初生演替,使得沙漠從沙漠景觀改變為草原景觀或者森林草原景觀,這些景觀必要的一個條件是有生物生產活動,同時沙子必須成為有一定營養的土壤。所以,治理沙漠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沙子變為土壤后,土層的厚度增加。有了土壤層,有了腐殖質層,沙子一般就不會再流動了。
一個沒有生物生長的沙地,就是完全固定了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所以一些人所說的利用沙子造磚,然后把磚大面積鋪到沙地中的作法沒有實際意義。
另外一些人認為用塑料薄膜覆蓋來治理沙漠,這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大面積覆蓋不可能,例如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是33.76萬平方千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是4.88萬平方千米……加上河西走廊地區的沙漠和柴達木盆地的沙漠,中國的沙漠總面積超過52萬平方千米,要給這么大面積的沙漠覆蓋地膜或者鋪上磚,不僅不可能,而且沒有必要。退一步講,即使把地膜全部覆蓋上,也不會阻止沙漠的前進。首先,地膜的受力強度很有限,在7級大風下很快會破壞;第二,地膜也是會在強烈的日光照射下分解為粉末的,尤其在極其干燥的條件下;第三,沙漠中地形是很復雜的,新月形沙丘的高度就達到了50多米,小的也在十幾米,鋪設是很困難的。最根本的,固定流沙不是治理沙漠的終極目的。
治理沙漠的第二個觀念誤區是混淆了沙漠和沙地的區別。簡單地說,兩者的區別之一就是“水分”。一般來說,沙地多數處在草原森林景觀地帶。包括呼倫貝爾沙地、松嫩沙地、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和毛烏素沙地等,沙地地區的降雨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上,部分地區的水量還是很豐沛的。例如陜西榆林,由于降雨量達到350毫米,有河流水系,所以這種沙地的治理就比較容易,植物也容易成活。10年前,榆林農村地區的地下水的水位只有5米左右,但水質甘甜爽口,就是現在榆林人依然在種植水稻。所以,沙地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兩方面:土壤沒有形成,生物無法大面積生長;地下水相對多,但是地表水很少,植物無法持續生存。由于沙漠極其干旱,所以其治理很難,而沙地的治理在毛烏素沙地和科爾沁沙地都有很好的經驗。例如科爾沁沙地引種的樟子松已經成為當地的優勢樹種,面積很大。有了水分,就有了生物生長的首要條件,所以,沙地治理在我國近幾十年取得的成效是很大的。許多地方的林草覆蓋率已經達到70%以上,沙地中不僅出產甘草等藥物,而且出產木材、糧食等作物。
沙漠和沙地的區別之二就是沙漠本身沒有植物,流沙非常多,而且多是大沙丘,而沙地中天然植物很多,可以就地利用。沙漠和沙地的區別之三是沙漠中的沙丘是巨大的,而沙地中的沙丘一般不高,地形起伏不大,沙漠中沙丘流動性大,而沙地中的沙丘流動速度很小。沙漠和沙地的共同點就是都沒有土壤,都是荒漠化地區,沙子中基本沒有營養物質,營養滲漏和流動很快。
我國的荒漠化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3,大約300多萬平方千米,數目很大,但是荒漠化面積并不都是沙地和沙漠面積,還包括除荒漠化面積之外的石漠化面積。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治理沙漠指的是整個沙漠和荒漠化地區,因而治理方法也就只能因地制宜了。
治理沙漠的第三個觀念誤區是混淆了治理的尺度。我國的沙漠面積是52萬多平方千米,而我國沙地總面積超過16萬平方千米,而如果把沙漠和沙地總稱為沙漠,那么沙漠總面積超過了68萬平方千米。這是個巨大的數字,從景觀尺度上來講就是大尺度。大尺度的東西就必須采取大尺度的措施來解決,那種小打小鬧式的小尺度、精細化的解決辦法是不會起多大用處的。
同樣,因為尺度不同而采取的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也是完全不同的。現在的荒漠化治理工作者基本上已經一致性地認識到治理沙漠的根本途徑是大面積、大規模地調水。很多人不同意這個方案,認為沒有可操作性,因為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個就是沒有認識清楚治理的“尺度”,他們以小尺度的方法來對付大尺度的問題,例如上文所說的覆蓋磚塊和地膜等方法。只有用大尺度的調水、造林種草才能解決大尺度范圍內的水文、氣候和自然條件,從而才能根本治理。
治理沙漠的第四個觀念誤區是認為僅僅用物理的和化學的或者工程的方法就可以包攬一切,解決問題。實際上,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采用生物方法,同時兼顧其他方法,這有個主次問題。生物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生物可以繁殖再生,只要治理好,它可以自動修復產生持續效果,而其他方法都不具備這種效果。任何治理沙漠的方法都必須和植物方法相結合,才是好方法。所以,目前治理沙漠的主要辦法依然是栽植植物法。科學家研究出“防護林”來減少蒸發,或者研究出極度抗旱、抗鹽堿的植物栽植到沙漠中,效果就很好。
篇5
關鍵詞: 土地沙漠化;治理;沙障;沙生植物;灌溉
中國是受沙漠化嚴重危害的國家,自20世紀50年代起,我國就已開始大規模的沙漠治理研究。沙漠化是沙質荒漠化的簡稱,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種類型[1]。沙漠化土地的土壤粒間孔隙大,內部排水快,蓄水量少且易蒸發失水。且砂質土的毛管較粗,毛管水上升高度小,如果地下水位較低,不能濕潤表土,植物則很難在表土上生長。筆者論述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并重點比較不同技術間的優缺點,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依據。?
1 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1.1 主要成因?
1.1.1 氣候因素[2]。赤道地區的上升氣流在高空向兩極方向流動,由于地球旋轉偏向力的影響, 在南北緯30°附近,大部分空氣不再前進,而在高空積聚,并輻射冷卻下沉,近地面氣層常年保持高氣壓,氣象學上稱之為“副熱帶高壓帶”。這一地帶除亞歐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區外,其他地區氣候干燥,云雨少見,而成為主要的沙漠分布區。?
1.1.2 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使土地承受的壓力過重,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亂砍濫伐和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嚴重退化,森林被毀,氣候逐漸干燥,最終形成沙漠[3]。?
1.2 危害 土地退化不僅使生態環境惡化,土地承載力下降,而且對土地利用退化區域及其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生活產生深遠影響。我國的西北、華北地區,僅2000年春季連續發生12次揚沙、沙塵暴天氣,均波及北京,該惡劣天氣范圍廣,強度大,為近50年所罕見[5]。?
在1977年聯合國荒漠化會議上,聯合國環境署對全球荒漠化災害進行了估算,因荒漠化造成的農業生產損失保守估算為263億美元。Dregne等人于1991年對全球荒漠化進行了新的評估[6],得出在全球范圍內由荒漠化造成的損失為422.08億美元,其中灌溉農業損失107.85億美元,旱作農業81.89億美元,草原232.34億美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土地沙漠化災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41億元[7]。?
目前沙漠化仍在繼續,沙漠仍在不斷擴張。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1975年,荒漠化土地擴展速度為1 560 km2/年,1975~1987年為2 100 km2/年,1988~2000年為近3 600 km2/年[8]。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的以下3個區域:半干旱地帶的農牧交錯區,占40.5%;半干旱地帶波狀沙質草原區,占36.5%;干旱地帶綠洲邊緣及內陸河下游地區,占23.0%。行政上包括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共13個省份、自治區及直轄市。土地沙漠化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在風沙危害嚴重的地區,許多農田因風沙毀種,糧食產量長期低而不穩。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為我國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2 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
2.1 防風固沙?
2.1.1 設置沙障。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籬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鋪沙障等。草方格沙障使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流動沙丘上扎成擋風墻,以削弱風力的侵蝕,同時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層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長。黏土沙障是將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 m的土埂,間距1~2 m,走向與風向垂直。黏土固沙施工簡單,固沙效果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
2.1.2 在沙面上覆蓋致密物。以色列嘗試了一種塑料薄膜固沙法[9],即將塑料薄膜覆蓋在沙漠上,并用石頭等重物壓住。這種方法可有效防止水散失,但塑料薄膜易被風刮起,使其喪失固沙和保水功能,同時造成二次污染。?
2.1.3 利用廢塑料治理沙漠[10]。該方法可有效固沙和保水。利用簡單工藝將廢塑料改性成為固沙膠結材料,然后在所種植物周圍的沙表面噴灑1層固沙膠結材料,15~20 min后固沙膠結材料就將表層沙膠結在一起,形成黏性固沙層。固沙層為柔性,很難開裂,且固沙層由固沙膠結材料與表層沙緊密黏結,重量較大,大風也很難將其刮起。?
2.2 植物治理 沙漠植物治理指在沙漠地區播種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擴張及改善沙漠土地。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騰少,機械組織、輸導組織發達等特點,可抵抗狂風襲擊,并盡快將水分和養料輸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細胞內經常保持較高的滲透壓,具有很強的持續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夠適應干旱少雨的環境[11]。其治理的方法:①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洼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②在沙漠邊緣地帶造防風林,以削弱沙漠地區的風力,阻止沙漠擴張。防風林的效果與林帶的高度有關,樹木越高大防風效果越好。此外,還與樹木的疏密結構和透風性能有關。其類型有3種:緊密結構林帶、疏透結構林帶及通風結構林帶。植物治理的效果重點在于選擇適當的樹種和科學的林帶結構。
2.3 水資源利用 水資源利用在沙漠治理過程中最為重要。沙漠中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道水和降水。但沙漠區域的降水量不穩定,一般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濕潤年份降水量多,而干暖年份降水量少。沙漠地下水較穩定,其沙層厚,具有一定的“隔熱”性,使水得以在地下保存。但這種穩定是相對的,受到降水的制約[12]。解決水資源主要從汲水、輸水和節水灌溉等方面考慮。?
2.3.1 汲水。其方式主要有2種:①地下井汲水工程。在含有水體的古河道、古湖泊或地下水發育的沙漠區域可以建立地下井。井深度及口徑的確定要綜合考慮需水量、水層厚度與井底持力層等因素。②坎兒井。坎兒井是井渠相連的汲水工程,由地表開挖許多豎井,挖到含水層,然后再在各豎井的底部相互挖通,以洞相聯,形成地下渠道,在新疆地區被大量應用[13]。渠聚的地下水順渠道流至坎兒井的終端,引水出地面流入渠溝再進行灌溉。由于其沿山前傾斜的沖積層挖掘,渠頭水位高,終端水位低,無需動力設備即可把水引到地面,且在地下渠道流動,蒸發損耗量小。?
2.3.2 輸水。水資源的輸送方式主要有渠道引水和管道輸水[14]。①渠道引水。這是我國農業進行灌溉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國渠系水的利用系數為30%~40%,即輸水損失率高達60%~70%。②管道輸水。該方式可減少水資源在輸送過程中的蒸發和流失,其輸水損失率僅為20%~30%,且輸送量大。?
2.3.3 節水灌溉。節水灌溉技術主要包括噴灌和微灌技術。噴、微灌技術與地面灌溉相比,節水30%~70%,被廣泛應用。①噴灌。被大量用于沙地的灌溉,其效果與風速的大小有關。據陳渠昌等人[15]測試:風速小于3 m/s時,噴灌的噴灑均勻度一般在80%左右;風速小于2 m/s時,噴灌的噴灑均勻度可達85%以上。②微灌。微灌是按照植物需水要求,通過壓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16]。微灌形式較多,有滴灌、地表下滴灌、微型噴灑灌、涌泉灌等,其中應用較廣的是滴灌。微灌具有很多優點,如比噴灌省水15%~25%;灌水均勻;微灌工作壓力比噴灌低,節約了抽水的能量;較其他灌溉方法增產30%左右;自動控制,省力且非常方便。雖然微灌的效果明顯優于噴灌,但其對水質要求高,投資成本高,限制了其應用規模。目前,在我國沙漠、沙地地區最理想的灌溉方式仍然是噴灌。③小畦灌。其方法即長畦改短畦,寬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術,具節水、灌水均勻、減輕土壤沖刷等優點。畦灌試驗資料[17]表明:采用小畦灌比塊灌、漫灌和串灌分別增產10.9%、11.7%和29.1%。在同等產量條件下,小畦灌比塊灌、漫灌和串灌分別省水13.73%、22.90%和48.45%,長畦分段灌比一般畦灌省水40%~60%,灌溉效益提高1倍。?
參考文獻?
[1] 黃昌通. 土壤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 周宜吉,葛云.沙漠成因新探[J]. 江蘇地質,2000,24(2):124 - 128.?
[3] 王濤,陳廣庭. 內蒙古巴林右旗沙漠化治理模式與效益分析[J]. 中國沙漠,2005,25(5):750- 756.?
[4] 濮勵杰,包浩生. 土地退化方法應用初步研究[J]. 自然資源學報,1998,14(1):55-61.?
[5] 朱雅麗,阮全貴,倪琳. 我國沙塵暴的防治與生態環境建設[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8):3l-33.?
[7] 張玉,寧大同,SMIL V.中國荒漠化災害的經濟損失評估[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6,6(1):45-48.?
[8] 王濤,吳薇,陳廣庭,等. 近10年來中國北方沙漠化土地空間分布的研究[J].中國科學(D輯),2003,34(S):73-82.?
[9] 李寶紅. 以色列的沙漠治理與水資源利用[J].世界環境,2001,(1):35-37.?
[10] 包亦望,茍盛彪,黃鵬飛.利用白色污染廢料研制開發固沙膠結材料治理沙漠化[J].中國建材,2001(9):55-57. ?
[11] 胡樹慧. 沙生植物與沙漠治理[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2,5(4):32-32.?
[12] 李江風. 沙漠生態系統與水分分布[J].新疆環境保護,1997,19(1):7-12.?
[13] 關東海,張勝江,吾甫爾.努爾丁.新疆坎兒井現狀分析及保護利用對策[J].新疆水利,2005(3):1-4. ?
篇6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地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42 [文獻碼] C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7-373-1
1案例教學法及其在高二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案例教學法是指圍繞一定的課程目的,以生活當中的真實事例進行加工創作,或者以教材為基礎將其中的知識綜合起來,編輯成為具有情景行、邏輯化的案例,將案例作為傳授知識、教學研究的教學中心線索的課堂教學形式。課堂教學主要以對案例的講解、分析、討論和報告寫作為主。
案例教學法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有效方式,在各個學科當中都有應用。具體到高二地理教學當中,其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和中心,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而在案例教學法當中,要求學生必須廣泛的參與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并針對教學的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可以說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第二,提高了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案例教學法將生活與地理的學習結合起來,強調學生參與的重要性,案例的形式和內容是多種多樣的,讓學生對地理學習始終保持新鮮感,漸漸的喜歡上了地理學習,提高了地理學習的興趣。
2案例教學法在高二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高二地理的一個特點就是知識的深化和實際運用,案例教學法在運用的過程中要體現出這一要求,筆者以《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進行分析。
2.1教學目的
第一,從山西省的資源狀況、市場和交通條件等方面分析其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及劣勢,對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和利用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第二,理解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設的重要性,及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三,了解山西煤炭資源開發和利用中對環境的影響,探討保護煤炭資源開發區域環境保護措施。
2.2教學程序
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應該以課文的內容為基礎,以課文內容為主線。
(1)第一部分“資源開發條件”教學
資源開發條件主要是指資源、市場和交通條件,這是煤炭資源開發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教材當中做好標記,找到山西的主要煤田位置。然后分析各個條件,對山西煤炭發展的影響。按照工業生產的區位條件,市場條件對山西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影響最大,結合圖3.2和思考題,得出結論“煤炭仍然是世界上和我國主要的能源利用類型之一”,在這里要進行知識的延伸,補充“市場最終決定工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接著分析交通條件對市場的影響,明確的指出交通條件的改善擴大了市場范圍,大大增加了市場需求量。在這里要結合圖3.4培養學生的賭徒能力。以當前煤炭市場發展中的一些例子,說明我國煤炭生產中面臨的問題。
(2)第二部分“能源基地建設”教學
這部分內容實際上是上一節內容的對策,主要從資源、市場和交通條件進行分析,同時說明條件與對策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與理解能力。最近兩年,煤炭市場雖然不景氣,但是山西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還能繼續擴大煤炭開采量。在交通條件上指出,山西位置優越,交通比較發達,有著比較旺盛的市場供應能力。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一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讓他們分別從價格、環境效益、運輸成本和山西省缺水四個方面討論和思考輸煤與輸電的利弊,然后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在課堂上闡述小組討論的結果,并列出具體的例子。比如說A小組代表E同學在代表小組認為山西煤炭開采條件好,開采成本低,在全國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如內蒙古的煤炭輸出價格720元/噸,山西煤炭輸出價格平均為680元/噸,這樣的舉例說明更具說明力。當然在引導學生認識這三個條件的影響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舉一些最近幾年煤炭市場發展的例子,說明山西煤炭經濟發展與我國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3)第三部分“環境保護與治理”教學
煤礦的開采不但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還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如何處理好煤礦開采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是煤炭開采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教材當中列出了三個方法,也就是提高煤炭利用技術,減少煤礦開采利用產生的污染物,同時要調整產業結構,做好產業鏈的升級和改造;同時要加強“三廢”治理。當然,環境治理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具體的例子,理解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措施。如對于煤礦開采導致的環境破壞問題,教師可以列舉一些最簡單的例子,如植樹造林等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其它措施,如利用人工網格減少水土流失與泥石流災害,引進生態管理系統,加強當地生態環境規劃管理等。
3適當的進行案例拓展
從基礎知識應用的角度來講,適當的拓展知識既是知識深化的需要,也是為了將來的高考做準備。比如說在學習荒漠化治理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列舉一些世界上著名的荒漠化案例,比如說我國內蒙古草原的荒漠化問題,針對不同的荒漠化問題,指出治理這些問題的措施。比如說北非的荒漠化問題主要是因為洋流、背風坡等問題導致的,當然認為因素也是導致荒漠化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對于這樣的高考重要內容,可以在教材的案例之外開設一個專題,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當然所列舉的題目可以在作業和考試當中出現,在案例的內容選擇上教師應該精挑細選。當然,拓展的案例內容要與教材有著緊密的聯系,能夠起到對課堂內容深化的作用。
總之,案例教學法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知識規律和學習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自主構建地理邏輯思維體系,學會知識遷移運用,通過案例教學法達到舉一反三、深化知識的作用,同時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生態環境;沙漠地區;生態屏障建設保護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東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包圍,總面積1.59萬平方公里,其中各類沙漠及荒漠化土地面積占94%。在地理環境梯度上處于全國荒漠化監控與防治的最前沿,是全國四大沙塵暴策源地之一,是全省乃至全國荒漠化面積較大、危害較嚴重的區域之一,其荒漠化土地類型的空間分布在全國同類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11年國務院了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從全國主體功能區分布圖來看,石羊河流域處于“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的“北方防沙帶”,武威正處在北方防沙帶的中心地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將甘肅省定位為“西北乃至全國的重要生態屏障安全區”,并將“以節水和治沙為重點的生態安全戰略”定為全省的戰略定位之一。甘肅省政府2012年7月印發了《甘肅省生態功能區規劃》,提出要積極構建“三屏四區”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生態功能區建設,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其中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及下游生態保護治理區分別被納入“一屏”和“一區”范圍。
1 生態屏障保護建設取得的成效民勤縣以創建全國節水模范縣和防沙治沙示范縣為目標,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積極探索生態建設長效機制,創新完善政策措施、技術模式和管理機制,深入推進生態屏障行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地下水位抬升。全縣用水總量由2006年的7.44億立方米減少為2012年的3.5051億立方米,畝均灌溉定額由585方/畝降低為410方/畝,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量由5.17億立方米減少為8515萬立方米,全縣地下水位由規劃實施前的年均下降0.637米變為2012年的年均上升0.085米。2012年,蔡旗斷面過水總量達3.48億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量控制為8515萬立方米,《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確定的2020年蔡旗斷面下泄水量達到2.9億立方米以上和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在8600萬立方米以內的兩大約束性指標提前8年實現。
1.2 森林覆蓋率擴大。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222.81萬畝,累計發展特色林果18.96萬畝,實施退耕還林工程31.43萬畝,完成工程壓沙37.13萬畝,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萬畝,封育成林78萬畝,在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多公里的防護林帶,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7.8%提高到2012年的12.08%,生態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1.3 荒漠化趨勢遏制。據全國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分析,2005-2009年五年間,全縣荒漠化土地面積凈減少6.45萬畝,其中極重度和輕度2種類型荒漠化土地分別減少106.8萬畝和8475畝,荒漠化程度由極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輕度發展。
2 主要做法
2.1 強化宣傳教育,建立公眾參與體系。利用“3?12”、“6?17”、“12.4”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通過開展生態縣情教育、建設治沙展覽館、制作系列專題片、舉辦大型公益活動、開設專欄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水權水價制度改革、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防沙治沙宣傳教育活動。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知名媒體高度關注民勤生態建設,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及省委組織部、省公安廳、省綠化基金會、省工商聯等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踴躍參與民勤生態治理。
2.2 嚴格水權管理,全面落實調水方案。建立完善“明晰水權、定額管理、節約有獎、轉讓有償”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全面落實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聯合調度制度和水電共管、輪次控制、預算審計等精細化管理措施。充分發揮價格在水資源配置中的杠桿作用,以超定額累進加價、節約水量減價征收為核心,制定出臺農業、城市、工業用水價格管理辦法,推進水權水價改革。2010年蔡旗斷面過境水量達到2.617億立方米,是自1987年2.57億立方米以來首次突破2.5億立方米;2011年蔡旗斷面過境水量達到2.796億立方米;2012年蔡旗斷面過境水量達到3.48億立方米,較規劃近期目標2.5億立方米多9800萬立方米。2010年以來,有計劃地向青土湖下泄生態用水, 2012年形成水面15平方公里。
2.3 實施生態項目,建立綠洲防護體系。立足自身生態的脆弱性,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組織實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態恢復項目,統籌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公益林建設、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省列防沙治沙專項等生態項目,整體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基本形成“封育、邊緣治理、內部發展”的格局。2006年以來,以綠洲夾河鄉麻崗沿、青土湖、南湖、紅沙崗等區域天然植被撫育管護為重點,實施封沙育林25.1萬畝,管護國家級公益林102.38萬畝。以青土湖、老虎口、龍王廟、西大河、昌寧西沙窩等風沙口治理為重點,完成工程治沙24.55萬畝,營造防風固沙林34.49萬畝;以民武、民湖等主干道路、村鎮周邊、農田渠系、現代農業示范區綠化為重點,完成農田防護林網6.41萬畝,通道綠化1500公里。
2.4 實施關井壓田,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將各類農林場、移民遷出區、風沙沿線和綠洲內部二輪延包土地以外的耕地確定為重點區域,嚴格按照申報、核查、確認、關閉、驗收、建檔等程序落實關井壓田任務,累計關閉機井3018眼,壓減配水面積44.18萬畝。加強關井壓田區域后續管理,制定落實禁止開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亂采濫伐、禁止野外防火“五禁”措施,深入開展林政執法百日行動,全力鞏固治理成果,促使植被自然修復。夾河黃案灘封育區7眼已關閉機井自流成泉,10萬畝蘆葦及沙生植被蓬勃叢生。大力推行“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至2012年累計發展設施農牧業8.63萬畝,累計發展特色林果業18.96萬畝,建成1000畝以上高標準示范園12個,500―1000 畝的示范園21個,培育騰格里、成功農業、恒康、酒鋼(集團)紫軒等林果加工企業,釀造葡萄加工能力達到5萬多噸。2012年,日光溫室棚均產值達1.57萬元,養殖暖棚棚均產值達2.3萬元。主體生產模式增加值占大農業的比重由2006年的3%提升到34.5%,農民來自主體生產模式的收入由2006年的48元增加到2266元,凈增22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3582元增加到7035元,凈增3453元。
2.5 積極探索實踐,建立科技支撐體系。把調整農業結構作為保護生態的核心舉措和長效機制,配套出臺年度實施方案、技術規程、扶持政策、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組建不同層次的專家團隊,激發縣農技干部、鄉農技干部、縣聘農民技術員、村科技助理員、村農民技術員“五支隊伍”活力,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擔任特色林果業發展顧問,面向全國公開招聘特色林果業實用技術人員20名。不斷完善林技服務體系,成立特色林果產業中心和葡萄、紅棗、枸杞、治沙研究所,加強技術人員和農民培訓,積極培養“土專家”、“田秀才”。大力推廣“麥草沙障+梭梭”、假礫石灘地開溝造林等治沙造林新模式和“九統一分、三當日一集中”的特色林果定植模式,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制定《民勤縣沙區及治沙生態林承包治理經營辦法》,完成農戶承包治理經營35萬畝,發展梭梭接種肉蓯蓉3.2萬畝,建成勤鋒灘沙產業試驗示范生態園1處、占地1.34萬畝。堅持生物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傳統模式與新技術新材料試驗示范相結合,在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建設防沙治沙示范區,完成技術示范20多項、5000畝。
篇8
關鍵詞:理論框架生態水工學生態系統污染
1引言
1.1江河湖庫水環境現狀我國江河、湖泊和水庫普遍受到污染,至今仍在迅速發展。水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直接威脅著飲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響到工農業生產和農作物安全。據初步估計,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國民生產總值的1.5%~3%。水污染已成為不亞于洪災、旱災甚至更為嚴重的災害。
據2000年統計,我國河流水質在11.4萬公里評價河長中,符合和優于Ⅲ類水的河長占評價河長的58.7%,比上年下降3.7%。關于湖泊水質,在評價的24個湖泊中,9個湖泊水質符合或優于Ⅲ類水,4個湖泊部分水體受到污染,11個湖泊水污染嚴重。在對93座水庫進行營養化程度評價時,處干中營養化狀態的水庫65座,處于富營養化狀態的水庫14座。這些情況說明我國江河湖庫水體污染狀況嚴重,且有明顯惡化趨勢。
最近20余年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由于工業結構不合理和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工業廢水造成的水污染占水污染負荷50%以上,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排放是最重要的點污染源。農田施用化肥、農藥后形成的農田徑流,畜禽養殖業排放的廢水、廢物,是我國水環境的重要面污染源。湖泊、水庫、河流、海灣的底部沉積物蓄積著多年來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稱為內污染源,目前已是水體富營養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內源污染還會釋放出蓄存的重金屬、有毒有機化學品成為二次污染源,對生態和人體健康造成長期危害。解決水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本方法是對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特別是加強源頭治理。
從我國生態環境的總體狀況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一直未得到遏制,主要表現在:森林覆蓋率低,增長緩慢,部分地區覆蓋率減少;草地生態破壞加重;水土流失仍然嚴重;荒漠化面積擴大。為了遏制這種惡化的趨勢,近年來國家已將生態環境建設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規劃,加大投資。生態環境建設主要包括兩類內容:一類是以封育保護和植樹種草為主要手段的植被建設;另一類是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包括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這些重大舉措必然對我國江河湖庫水環境的改善產生深遠的影響。
1.2運用水利工程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實踐近幾年來,為改善流域的水環境,恢復生態系統,水利部加強了流域的綜合管理,通過統一調度,使黃河、塔里木河及黑河等流域的趨于惡化的生態系統得到了初步恢復。
篇9
生態學作為解決當今生態環境問題和協調人地關系的學科,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1]。新疆地處西北荒漠干旱區,荒漠區面積占到新疆地域總面積的70%左右,生態環境脆弱,荒漠化、沙化現象嚴重。隨著西部大開發步伐的加快,“一路一帶”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新疆提出的“環保優先、生態立區”和“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對生態環境保護類人才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同時對生態學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態學已從過去的基礎學科,逐漸發展成為綜合性、應用性的學科[2]。因此,探討在新形勢下生態學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校生態學專業方向及課程體系的演變歷程
課程體系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不同的培養目標及要求,課程設置的組成、內容及教學組織就不同。我校的生態學本科專業是2003年開始招生的,到目前為止,我校生態學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經歷了三次大的調整。
1.專業初建——生態旅游方向。2003—2005年的生態學專業方向為生態旅游,專業畢業最低總學分為150學分,其中:課程最低總學分為140學分,實踐教學環節最低總學分為15.5學分。專業課程以生態旅游、新疆民俗風情及旅游管理為主,但存在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銜接不暢、專業課程師資力量較薄弱(專業課程教師主要是外聘)、沒有形成完整的師資團隊等問題。
2.專業方向調整——生態學。2006—2013年招生專業改為生態學,專業畢業最低總學分為178學分,其中必修課為118.5學分,專業方向限定選修課為7學分,實踐教學環節為21.5學分(不含必修課程實驗學分)。與第一階段的課程體系建設相比,加強和增加了基礎理論課程的內容,如:數學課由原數學Ⅲ提高到數學Ⅱ,增加了化學、生化、生理等課程,同時在專業課程中突出了生態學的內容,增設了生態工程學、恢復生態學、污染生態學、生態規劃等課程,同時各專業課程配套有相應的考察、參觀實踐活動。為了學生掌握生態學野外調查的基本方法,以謝家溝山地—草原—荒漠組成的植被垂直帶實驗實習基地為基礎,新開設了40學時的“生態學綜合實驗”課程,并建立了獨立的本科生態學實驗室。
此次專業課程體系的調整,使生態學本科專業具備了扎實而系統的生態學基礎理論知識,學習了生態學專業領域及發展的應用知識,同時通過運用生態學知識開展的室內及野外實驗的動手操作,學習和掌握了基本的解決生態問題的綜合實踐技能。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由建設項目污染及資源開發產生的生態問題日益加重,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及生態恢復的生態應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本次課程體系建設中課程設置的內容重復、理論偏多、教學特色不明顯、實踐技能性課程偏少的問題凸顯。再加上生態學科本身沒有對應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就業形勢不夠理想,使生態學本科專業發展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3.專業方向調整及課程體系優化——干旱區生態恢復與重建方向。2014年,在新疆“天山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的帶領下,開始了生態學本科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優化工作,使我校的生態學專業建設和本科生培養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第三次專業方向調整及課程體系優化
1.明確培養目標。社會需求就是本科生培養的目標要求,因此,生態學本科教學必須結合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及就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構建生態學課程體系,強調專業應用培養的重要性,突出新疆生態環境保護特點及需求,因此確定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
2.確定培養方向。原生態學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內容全而泛,缺乏特色。目前本科學生的生源90%來自于新疆,就業去向也是近90%在新疆。2010年新疆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綜合評價結果,生態環境質量較差的占全疆60.77%,一般的占28.12%,二者之和達到88.89%。這表明新疆的生態環境質量還是較差的,能解決新疆本地生態問題應是本專業的培養方向。面對新疆嚴峻的生態保護工作,荒漠化治理應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專業方向確定為“干旱區生態恢復與重建”。
3.生態學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優化調整。①通過頂層設計,對生態學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改革。為了提升與發展本科教學,避免“閉門造車”,組織課題組6位教師前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林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對生態學相關本科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了調研。
在調研期間,對我校的本科教學大綱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根據培養目標、培養方向的調整及調研工作的成果,對教學課程體系進行如下改進和優化:總學分調整:總學分由178下降為163學分,其中必修課為102.5學分,實踐教學環節21.5學分(不含必修課程實驗學分,含8周的畢業實習);課程調整:將“地質地貌學”改為“自然地理學”,專業課程中增加了“綠洲生態學”,課程專業限定選修課調整為“荒漠化防治原理與技術”、“荒漠植物栽培技術”、“水土保持學”。為了使學生了解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要求,增設了“荒漠化防治政策與法規”課程。通過調整優化課程結構,使生態學理論及應用技術有機結合,增加實踐課教學的比例。除原有的野外生態綜合實驗和生態工程實習外,還增加了“荒漠化防治原理與技術”、“荒漠植物栽培技術”等專業課程的實習,實踐課比例由原來的12.1%提高到13.2%(不含必修課程實驗學分)。實踐教學實習內容專業性更強,操作性更高。
②組織特色教材的編寫。教學目標是通過課程體系的設置內容實現的,而內容的實現必須借助于相應的教材完成。新疆特殊的生態環境,生長著特有的適用于荒漠化防治的物種,不同的物種、生理生態特性的差異,導致其在生態恢復過程中的栽種技術要求也不同,一般的通用教材難以滿足需要。組織教學團隊中長期從事荒漠、草地植物生態保護及利用的教師,按課程設置要求開始了“荒漠植物栽培技術”教材的資料搜集和編寫;利用校內管理學院法律系教師資源優勢,組織編寫“荒漠化防治政策與法規”教材。通過相關配套教材建設,為培養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基礎。
4.生態學本科專業實踐環節增加和改善。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調研時,課題組還參觀了資源環境學院“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級重點開放實驗室、“黃土高原農業資源與環境修復”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為改進生態學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鑒。①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平臺。目前依托我院與內地3所大學、2個科研院所成立的“荒漠生態恢復與重建研發和創新中心”,為生態學本科生提供了實踐學習的平臺。2014年秋季,生態學專業本科生參加了準噶爾盆地的荒漠林恢復工程的栽植活動;2015年有2名相關專業的學生以荒漠林恢復基地為研究對象,完成了畢業論文。由此可以看出,荒漠生態恢復與重建研發和創新中心的研究基地已在本科生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②積極倡導本科生導師制。利用荒漠生態恢復與重建研發和創新中心在新疆南北疆近萬畝的荒漠生態恢復與重建基地,為導師制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實驗平臺。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學生創新項目。荒漠化防治不僅需要解決栽培種類的問題,還需要解決技術問題(包括材料問題)。無論是在實驗室還是在野外實際條件下都有很多技術及理論研究問題需要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借助于學校及學院每年開展的大學生創新項目活動,有意識地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申報。④借助研究所的各項活動,開闊本科生的眼界。借助研究所研究工作(成果)匯報會、邀請國內外相關專家專題報告會、研究生的seminar等方式,加強本科生在平臺實踐學習中的學術交流,加深對本專業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對專業感情的培養。
⑤積極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依托中心已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荒漠恢復技術應用推廣項目,為本科生參與各項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⑥對已有的生態學專業實驗室改造、升級,由專人管理并對學生開放,為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提高操作技能提供條件。
5.提升生態學本科專業師資素質的方法。鑒于目前師資隊伍人員結構不盡合理、骨干教師群體在國內的影響力不高、應用型教師人才比較缺乏的現狀,探索采取以下方法或途徑:①依托特聘崗教授,在校內定向培養骨干教師。選擇有一定工作基礎、具有發展潛力的1~2名骨干教師,制訂培養計劃,由特聘崗教授指導、定向培養,提高骨干教師素質。②依托國家留學基金委等途徑,采取聯合培養、進修、高訪和訪問學者等方式,定向培養本專業師資。③采取聯合申報和承擔國際、國內各類研究以及示范推廣項目,教師通過參與課題,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技術應用能力。④通過組織學術或教學研討會,促進中外學術交流,或與同行交流教學經驗,提升師資隊伍素質,提高和完善本科教學。⑤合理規劃師資隊伍的結構,有計劃、有目的的引進相關人才。
篇10
關鍵詞:高中地理;環保教育;地理教學;教學研究
地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怎樣提高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一直以來是困惑廣大地理教師的難題。由于高中地理這門學科課本較為枯燥且難懂,學生通常難以學會,所以教師就會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還使學生喪失了對于地理這門學科的興趣。所以地理教師應將高中地理的教學拉近生活,用通俗的例子和話語解釋出晦澀難懂的課文內容。教師的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本,更應該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將生活與學習相結合,從而使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穩步提升。針對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意識,該文提出以下4個觀點。
1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將課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現階段中學生極其缺乏生活經驗,一些廣為人知的生活經驗他們卻聞所未聞。這樣的學生讓其生活化與學習生活相結合尤為困難,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匱乏。所以我們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環境,為其提供了解生活經驗的平臺和途徑。學生只有了解得多,才會運用多,所以筆者建議地理教師應時常為學生普及生活中的知識,并對這些知識的原理進行分析解讀。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多關注地理,也應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同時去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使學生增加生活經驗,以便與學生生活相結合。例如,在講授《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與避防》這單元知識時,為了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一些自然災害及其成因,筆者在上課時給學生展示了一些新聞,向學生展示了地震、山洪、海嘯、臺風等一系列自然災害的新聞,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直接閱讀觀看,自然災害種類多,成因復雜,本來筆者應花費更多的時間向學生解釋,但通過讓學生自行閱讀,筆者在簡單講解幾句話之后,學生們便理解了這些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更讓學生記住了當前存在的自然災害的風險隱患。這種方式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相結合,將生活中的現實應用與題目相結合,既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更好地培養了學生對于高中地理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更加地了解這些自然災害的危害,心中會更加重視環境保護這一理念,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2運用生活資源,充分落實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斷得到豐富,我們身為教師能夠應用在課堂教學上的資源和途徑也在不斷增加。我們在教學生活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本和PPT,要豐富授課資源。有些教師備課十分認真,但是僅僅依靠一個課本或者是白底黑字的PPT很難使學生提高對于地理的學習熱情。尤其是地理這門與生活息息相關但卻是學生難以深入理解的學科,更加需要教師更加貼合實際地尋找資源,豐富自己的課堂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熱情,也有利于鍛練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掌握得更加熟練,運用得更加嫻熟。筆者有次講解“四大漁場”這個問題,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理解漁場的成因以及現在漁場被人們過度開發,筆者結合現實生活,從網上找出歷年漁場的產量給學生做對比舉例,使學生能夠快速了解并掌握漁場知識。例如,筆者給他們講現在雖說是“四大漁場”但實際上有兩個漁場已經是名存實亡,紐芬蘭漁場經過幾百年人們的機械化過度捕撈,現在以及幾乎名存實亡;北海漁場因為天然氣和石油的開采,漁場的產量以及受到嚴重的影響。經過筆者的舉例,明顯發現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理解得更加透徹,同時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在他們學習生活中自然也會學到這種方法。
3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起到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在筆者看來,我們教師天天在口頭上給學生講述環保的重要性意義不是很大,我們教師應該從自我做起,自身踐行環保意識,才能夠更夠底氣、更有能力去教育學生貫徹環保意識。在這一方面的教育當中,對教師本人的要求必須要高,一個人只有做好自己,才有資格去教育和指責他人,對待學生同樣也是。我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自身模范帶頭作用,以德服人,說得再多不如讓學生面對面學習,這樣才能起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教師在學生面前要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環保教育工作的開展。比如,筆者在平常就非常注意一些小事情。有次上課給學生講到“水土流失”這個問題時,筆者就開始給學生講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同時還給學生講述筆者平常的環保實踐案例,比如從來不用一次性餐具、節約紙張之類,這次事情之后,筆者發現學生們也慢慢地開始學會了節約各種資源,對自己的日常行為更加規范和嚴格,筆者意識到,只有自己做好一件事情,我們才能夠要求學生,這樣也才能使學生信服自己,去做一件事情也能夠更加有動力、有積極性、有主動性。
4結合互聯網資源,增強學生環保觀念
對現階段的中學生來說,大都是生活在一個優越的環境之中,沒有感受過惡劣自然災害的危害,對于家長和教師在日常傳輸給他們的環保觀念,這些學生也大都是不放在心上,歸其原因還是沒有見識過。課本上對一些環境的變化都是通過文字的敘述和圖片的對比來反映,不能夠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讓學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地理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尋找一些網絡資源,最好是視頻資源,在講課時給學生播放,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危害,在學生的心中敲響警鐘,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必修三《荒漠化的治理》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在課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中國荒漠化比較嚴重地區的之前和現在對比時的視頻,讓學生們親眼見識到荒漠化的危害,同時,筆者又給學生播放了一個“庫布其”地區荒漠化治理視頻,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地區由正常到荒漠化,再由荒漠化治理成普通地區的整個過程,也同時向學生展示了破壞的嚴重及治理的困難。通過這樣的視頻播放,學生們更為直觀地了解到荒漠化危害的嚴重性,增強學生們的環境保護理念。
5結語
經過以上觀點的敘述,我們身為教師更應該明白在傳道授業的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教育,而不是僅僅的教給他們書本上的內容。在高中地理教學課程中,由于地理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就更加需要我們教師引導學生融入生活,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理解課本,才會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在他們學習到知識的同時,又能夠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將其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當中去。在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后,自然而然地就會學會環保,將環保意識深如自己的內心,同時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也就自然能夠提高。
參考文獻
[1]方陽陽.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環境教育現狀及教學策略優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0.
[2]宋加培.試論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J].基礎教育論壇,2020(4):58-59.
[3]顧烽郁.淺談地理教學中環保教育的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7):16.
[4]周松秀,吳曉娟.高中地理教學的環境教育內容和途徑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40(3):77-82.
[5]王金波.中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9.
[6]程曉穎.高中地理教學對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應對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7]于洪雷.芻議高中地理教學中環境保護理念的滲透[J].學周刊,2017(11):183-184.
[8]周德英.高中地理教學中環境保護理念的滲透[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6):33.
[9]周松秀,張翠林.基于高中地理教學的環境教育實施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9(3):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