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文明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4-02-01 18:0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現代文明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安?帕奇特 《失落的秘境》 生態批評 生態隱喻
一、引言
《失落的秘境》是美國當代小說家安?帕奇特(AnnPatchett,1963-)的新近之作,此書給作者帶來了極高榮譽。作者于2012年獲《時代周刊》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該小說算是一部冒險小說,將讀者帶入神秘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在探索發生在雨林中的秘密的同時,更引起讀者對人與大自然之間關系的哲學反思。
小說講述了斯文森博士為了研發新藥,深入巴西雨林中潛心研究,但總是不主動回報的博士讓沃格制藥公司擔心研究進度,于是派出安德斯博士前往了解情況,未料不久斯文森博士傳回安德斯死亡的消息卻沒有多做解釋,于是安德斯的好友,也曾是斯文森博士學生的瑪麗娜在公司和安德斯妻子的要求下,不得已挑起重任前往亞馬遜雨林去弄清楚好友的死因與理應回復的研發現況。
二、現代人對自然的矛盾心理
自現代文明以來,在工具理性和科技至上思維的驅使下,人類在從自然攫取更多財富的過程中,物質欲望越來越膨脹。如生態學者王諾指出:“人類的欲望,就像被釋放出來的魔鬼,從原來非正常的被壓抑狀態,進入同樣非正常的惡性膨脹狀態。”(王諾,2008:42)沃格制藥公司花費巨額資金支持斯文森博士在熱帶雨林里的新藥研究,目的就是獲得巨額回報。在故事的最后,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福克斯先生親自趕到亞馬遜森林,因為醫藥研究遲遲沒有結果而內心壓抑著怒火,但當他得知首次人類臨床試驗初見成效――73歲的斯文森大夫懷孕,“他臉上的表情就變得無限溫柔且無限驚喜起來了”,“藥物有效,這是他需要知道的一切。他對文件、樹場都沒有興趣,他也無需見到瑪麗娜”(帕奇特,2013:340)。藥物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意味著從亞馬遜叢林中獲得的這種原始物種即將給公司帶來巨大財富。沃格醫藥公司及其派出的研究者們代表了現代文明,他們試圖融入雨林里的生活,從大自然中獲取更多饋贈。從小說人物的融入過程,讀者可以看到作者所要傳遞的生態思想。作者借著斯文森大夫這一人物形象,表達了自己對現代人研究自然的看法。面對能夠延長孕期、使人免于瘧疾感染的原始物種,人類該以什么樣的態度正視它,是選擇干擾周遭的世界,或選擇讓它跟你沒來之前一樣?在欣賞光怪陸離的熱帶自然風景的同時,讀者或許應該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小說當中的核心人物應該是忘我工作,刻板嚴格,甚至為了醫學不惜高齡懷孕的斯文森大夫。面對惡劣的環境,她依然堅強地佇立在雨林之中,試圖融入這種“野蠻”文明。但讀者還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現代人融入其中的勉強與困難。斯文森大夫堅持在雨林里進行醫學研究近三十年,但她也不得不承認“身在叢林里,就很難相信自己了。雨林環境實在太過異化,無法直接運用我們已知的知識”(帕奇特,2013:154)。大自然就像是圣地,一方面讓人心生崇拜想要靠近,另一方面讓人心生敬畏,難以徹底接近。人們在野生環境下所做的所有研究不過是自然的贈與,不能也不該改變大自然原有的生存狀態。斯文森大夫很明白這一點。“問題的核心是你是否選擇去打擾周遭的世界,還是任其像你不在場時一樣自行發展。這是一個人是否尊重土著人的標志”(帕奇特,2013:180)。當一個爬行的土著嬰兒差點從樓板上掉落,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土著孩子把玩著砍刀,差點砍到一個老奶奶時,斯文森大夫會說:“要尊重自然規律,一個寶寶失足掉下某一平面,一個學步的孩子把玩一把在長大后必須學會如何使用以便生存下去的刀,這些都包含在自然規律中。”(帕奇特,2013:226)斯文森大夫竭力保持與土著人的距離,因為她很清楚:每個種族總有自己的歸屬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盡管斯文森大夫盡其一生,獲得了土著人的信任,但現代文明與叢林文明之間仍然存在難以彌合的間隙。拉喀什人可以任由斯文森大夫對他們進行試驗,但很少與科研人員分享食物。斯文森大夫同樣嚴令禁止科研人員為拉喀什人提供自己的食品。她認為“一罐花生醬對土著人的腐蝕,遠遠大于一臺電視機”(帕奇特,2013:238)。人類學導論中最基礎的知識認為:分享食物是公共生活和睦的最基本標志。斯文森大夫不愿帶她收養的土著聾啞兒童伊斯特回美國做耳蝸移植恢復聽力,因為她覺得不可能把每一個遇到的病人都變成美國人(可以享有很好的醫療條件);在給土著婦女做完剖宮產后放任離去,因為她認為沒有醫生,部落成員也能照顧好病人。現代文明和雨林文明之間與生俱來的距離感比任何試圖改變對方的極端行為都要更自然。
其實科學家們想要研發出可以延長人類生殖能力的配方,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違背自然的想法?部落土著人能擁有這樣的能力,盡管生理上是因為某種環境原因而造成的,但當地部落間婦女互相的照應,讓彼此無后顧之憂,以及相關環境、生活方式等條件,都能容許這樣的情況存在。但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僅憑科技、金錢就想解決所有后續問題是不可能的。科學家擁有夢想與研究精神本無可厚非,但是自然法則終究才是人類應該遵循、不可違背的原則,妄想改變自然絕對是最不智之舉。
三、小說中的生態隱喻
1.馬丁樹和拉普菇的培育失敗
拉喀什部落的婦女們從第一次生理期開始,就開始啃食一種樹皮。科學家們認為,正是因為啃食這種樹皮,拉喀什的婦女才能夠具有終生受孕的能力。同時,還可以讓人對瘧疾具有免疫能力,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馬丁樹。能夠與馬丁樹共存的植物只有一種――拉普菇,一種藍色的致幻類蘑菇。馬丁樹及拉普菇的研究價值毋庸置疑,一旦研究成功投入到現代文明的制藥業中就會帶來巨大財富。正如科學家們所言:“自拉普大夫在文章中提到這種菌菇后,人們一直在想方設法染指它。”“毒販子、巴西政府、其他部落的人、德國觀光客,誰也不知道誰會搶先”(帕奇特,2013:288)。因而,馬丁樹和拉普菇不僅是熱帶雨林獨有的植物,更是一種意向,是物質財富的象征。醫藥公司派科學家們對其進行研究寓意著人類對物質追求的無盡欲望。然而一味地征服自然、占有資源只會帶來生態的破壞甚至現代文明與部落文明之間的戰爭。斯文森大夫也意識到了這點。“我不能引得全世界蜂擁而至,他們將踐踏拉普菇、害死馬丁特蛾、嚇跑部落人民。”(帕奇特,2013:317)然而大自然是集所有生命和智慧于一身的。作者對馬丁樹和拉普菇的描寫也埋下了伏筆。整片馬丁樹林,其實是一棵樹的不斷自我復制。“我嘗試培植馬丁樹,連帶一起培育拉普菇,已經三年了,還不是把它們種到密歇根去,就只是將根的切片帶回實驗室培育,用的是同樣的土壤、同樣的水,到現在都無法辦到”(帕奇特,2013:288)。因為只有在這片雨林里,人和自然才可能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現代文明想要侵占它談何容易。拉喀什婦女即使是啃食樹皮也只會挑選大個兒、已被啃過的樹,而不碰那些幼小的樹。因而馬丁樹和拉普菇被代表現代文明的科學家們培育時,是注定要失敗的。因為,這一片樹林是一個整體,來自同一個母親,正如大地母親一般,任何想要脫離的生物注定是不能存活的。
2.斯文森大夫的胎死腹中
斯文森大夫在73歲高齡的情況下能夠懷孕,在現代文明中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在熱帶叢林中,這卻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作為現代文明代表的斯文森大夫,在研究馬丁樹的過程中效仿拉喀什人的生活習慣,親自做臨床實驗,最終成功地懷上嬰兒。然而這一舉動本就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征服自然的最終代價,就是毀滅人類自己。斯文森大夫在孕期快七個月時,身體已經承受不住高齡懷孕帶來的痛苦。“手指間的皮膚都裂開了,淌出血”。“斯文森大夫的腳腫了,腳趾已陷進去一半,整只腳帶有一種不自然的青紫色”(帕奇特,2013:341)。這些都是不好的征兆。她得了妊娠毒血癥。斯文森大夫自己也很清楚,胎兒已經死亡。斯文森大夫本人也是死里逃生。瑪麗娜替她做了剖宮產手術,取出了一個畸形兒。作者用這樣的安排,暗示人類如果不能懸崖勒馬,繼續違背自然,則必將隕滅在自己制造的圈套中。現代文明以人的理性力量和科學技術為武器,一味地向自然挑戰和索取都是愚蠢而徒勞無益的。
四、結語
科學的發達,其目的在于使人類獲得更多進步與幸福,但若因此違反自然界的定律,妄以為自己有能力凌駕一切,則恐怕將招致更大的災厄。秘境給了人類很多提示和警醒。原始叢林的生活看似荒蠻,卻合乎野性的生存法則,同時不乏溫情。部落成員之間相互關照,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里沒有過多的物質欲求,沒有利害關系和無辜殺戮。看似落后,卻折射出人類最本質的東西。身處現代文明困境中的讀者,或許可以從中找到解惑的答案。保護雨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瑪麗娜于是離開叢林,返回現代文明。這部作品給予讀者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更是生態視野下對當代社會的警示,呼吁人們尊重、愛護自然,喚起人們重建美好家園的憧憬和愿望。
參考文獻:
[1]王諾.歐美生態批評――生態學研究概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2]安.帕奇特著,何文菁譯.失落的秘境.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
[3]陳小紅.什么是文學的生態批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篇2
關鍵詞 現代課程 后現代 前現代 沖突 融合
圖爾明在《回歸宇宙論》中提到:“我們必須調整自己……認識到我們不再生活在‘現代’世界。‘現代’世界如今已經成為過去的事情……‘后現代世界’尚未發現如何以是什么來界定自身,目前僅僅能以不再是什么來界定。適當的時候,從現代到后現代科學的轉變將通過哲學和神學的相應變化來呼應”。圖爾明的話是后現代主義支持者的心聲,仿佛一切都在更替,一切都陷入未知和不確定。后現代給人一種無所不包的感覺,它本身思想過新,過于多樣,甚至還無法定義自身,也是任何一種分支都無法予以代表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的影響力。毫無疑問,后現代主義已波及到文學、哲學、數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在教育領域,后現代教育觀與現代教育觀的明顯沖突讓很多從事教育的人不知所措:是屈從于長久以來既定的事實和觀念,還是接受尚在發展中且不確定性明顯的新思想?在這個開放性的社會,接受新興觀念似乎已成為慣。但是,是不是真的契合發展需要,抑或后現代教育觀適合我們現在所處的大環境,這一點值得深思。
前現代范式是自古希臘文明開始并得以發展完善的,用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來體現前現代秩序便是“道德品質是一種中庸,居于兩種惡性之間,一種是過多,一種是過少。之所以如此是德性指向中部”。從這位古希臘文明杰出代表的話里我們可以窺探出前現代的含義――它強調一種平衡、均勻、完美,這一點恰好和儒家思想不謀而合。雖然工業化發展迅速,讓現代文明得以遍及社會的各個角落,但是我們本身的思想根源還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在充斥著現代文明和號召推進后現代文明的今天,前現代思想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現在的教育存在著一種迷茫和混亂,在自身文化并沒有被很好地繼承和消化的前提下,過于猛烈推進效率至上的現代主義課程觀,抹去了人文主義的厚重感。而在后現代文明尚未明確,甚至還和現行的素質教育有所沖突時,現代主義教育觀受到來自前現代和后現代雙方的沖擊,它們都有合理性,也都存在不合理性,所以我們必須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一、后現代課程思想與現代課程的對立與融合
1.后現代主義
從思維方式的變革來看,“后現代主義”主要指一種發散性、多維化、逆向性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線性思維方式不同,它更強調不確定性、不連續性、質疑性,去否定性和去中心化。如果擁有信念,那么擁有的信念應以懷疑性而非確定性為基礎。無論做什么,在作出行動前甚至在做行動時都要懷疑做的可能是錯誤。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萬物也不具備確定性。一切都建立在懷疑性和不確定性的基礎上,隨時可能被而從頭再來。絕對的正確也是不存在的,現代主義者強調的普遍性、確定性、準確性、正確性,在后現代領域中都是無法被感知的。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只是在特定時間、特定場合下做的特殊決定。我們希望它是正確的,但是我們無法確定它是否會一直正確下去,只能說在當時當地是合理的,而未來的一切卻無法預知。這種思想對于現代主義來說,與其說是沖擊,不如說是恐懼。如果說一切都不再確定,一切都無法預知,也不存在絕對性的真理,那么我們之前建立起的所謂的理性世界隨時都將會。
2.后現代課程觀
后現代課程觀基于后現代主義思想而來,它不同于現代教育觀強調著科學實證主義、理性主義、線性因果這樣的思維模式,教育目的也是試圖追求一種具有確定性的量化結果。后現代教育觀不認為目的能夠以具體的、量化的結果表示,它認為“目的只能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詞匯來描繪”。通過后現代教育家的著作,可以看出他們的表達形式、內容和現代主義教育家大相徑庭,很多后現代教育家以詩歌、童話、隱喻等方式表達他們的思想,因為這類文體不同于議論或敘述,它們是開放式的,具有啟發性的,只有通過此類形式才能讓教育目的保持下去,而邏輯性、精確性話語是封閉的、呆滯的,不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以此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后現代課程中就應該具備不確定性、不平衡性和去中心化等。只有這樣的課程觀才能符合后現代主義社會的思想,在此課程觀培養出的學生才能真正適應未來那種不確定的世界。
3.對立與融合:合理與不合理的交融
在多爾的《課程愿景》一書中,不乏將現代主義稱作幽靈的說法。泰勒模式、斯金納程序、布盧姆目標在后現代者眼里都是幽靈,因為它們是理性主義與精確性的產物。后現代主義者視察目前的教育系統之后,認為這些幽靈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遍布在整個教育系統之中。像實驗教育學、科學教育學以及各種分支的教育學正在逐漸蠶食真正的教育,將教育劃分為一塊一塊,使其“支離破碎”。科學主義、實證主義是現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把控著目前教育發展的理念和方向。現代主義的教育生怕一旦放松了控制的弦,整個教育體系就會崩塌,尤其是在課程領域,絲毫不敢摻雜除現代主義外的思想。客觀來看,現代主義思想指導下的教育容易出現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狀況。另一方面,在教育目的上,現代主義很容易忽視真正的內在目的,也就是兒童自身的發展需要。多爾也認為現代主義思想的運作以確定性、封閉性和非轉變性的框架為前提。因此,盡管現代主義在大機器發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卻無法有效地處理人的發展、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在追求極致的精確性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卻沒有跳出來看看這樣做是否正確。這種形而上學的思想指導不能夠為人類的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模式,因此與后現代思想的相遇將成為改變目前教育現狀的契機。
后現代教育的觀點是對現代教育存在問題的正視與抨擊,后現代教育針對目前教育過于工具理性化,一切教育任務、教育過程的背后都有功利性目的,且課程分科過細可能會導致學生不會自我形成系統化、整體化的概念和知識,整體意識不強,缺乏邏輯推理與思辨精神。但是我們也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一味地鼓吹后現代主義理論,其不良結果也顯而易見。
首先,后現代課程理論強調的是一種整體性,這樣無形中就是反對學科的存在,要求消解學科之間的界限直至完全融合。他們認為現有學科教材體系已經很難容納無限膨脹的知識,如果仍是延續以往科學知識的分科體系,將只能學到片面的、碎片化的知識,而無法整合起來。認識到知識的爆炸性從而改革課程的出發點是好的,這一想法敏銳地把握了目前信息社會的發展動向,也是未來的趨勢,但是以此為依據要求取消學科甚至不同類別知識的邊界是需要商榷的。
其次,后現代教育強調過程,不允許預設價值和目標的存在。這一點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在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不允許教育目的明確化、確定化是很難推行的。現代教育的確存在在教育目的設置方面忽略了“人”,也就是學生本身的興趣和狀況,但也不能因噎廢食,要求徹底拋棄預設價值觀。這樣很容易導致教育的失控,也就是教育的無效化。
由于現代主義教育發展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自工業革命以來,它的理念在不斷地擴充和鞏固,并廣為傳播和接受。因此,隨著實踐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它的弊端也逐漸暴露。而后現代教育觀在此時跳出來也是時勢使然。當然由于它本身不如現代主義教育觀成熟,它的局限也更為明顯。如除了上述,還有認同不確定性的知識觀消解了一切真理,這很容易滑向虛無主義并導致最終信仰的缺失等。所以說,不是學科的劃分就是錯誤的,而是要思考如何設置學科或者分配學科的比例最為恰當是關鍵;不是要討論教育無目的是對是錯,教育重在過程不要結果這樣的說法也是因時因地而對錯不同的。在現代主義教育勢頭正勁,而后現代主義教育也言之有理的情況下,堅持‘絕對運動’和‘絕對靜止’都會有片面性,因此,以自身的教育狀況采納不同教育觀才是明智之選。
二、前現代課程與現代課程的矛盾與沖突
1.前現代文化教育觀
前現代文化于我們而言就是傳統文化,前現代教育就是人文主義為主的教育觀,它充斥著融合的氛圍。古人喜用“是……也是……也是……”的句式來表達觀點,這是一種對多種屬性認同的全局式的觀點,表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遠的有容乃大、海納百川的特征。反觀西方,古希臘時期則注重人類生活的基本價值觀:真、善、美。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都提出過類似的觀點,而它們三者也是不可分的。從這些思想可以看出,前現代的教育理念重視整體性、均衡性、對稱性,并且求知、求真、求美。古人學術思想的表達往往采用“隱喻”“敘述”“例示”等方式,而不是思辨“分析”“推理”“歸納”等,因此前現代的教育思想是不具備系統的、明確的理論性和邏輯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知識狀況和古人所持的學術思想是渾然一體的。前現代思想目前來看并沒有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思想影響大,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2.前現代課程教育的缺失
我們經歷了前現代,處于現代,又開始受后現代影響。盡管歷史久遠,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要遺忘前現代的文化觀和教育觀。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由于歷史環境影響,我國沒有一個占據統治地位的,而如果連僅存的傳統文化也隨之消亡,我們國家的前途是令人堪憂的。因為一個拋棄自己文化放棄自己根源的人是沒有辦法立足于世界的。
我們現行的教育基本上是民國時期確定下來的科目再加以豐富,純科學科目基本都在,與我們本身文化息息相關的目前只剩下語文一科。我們并不缺資源,但是這一方面的教育卻越來越差,應該說在一開始沒有把這個點作為關注點。畢竟千年的封建社會,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已經太多太多,所以在一開始教育得以呼吸外來的新鮮空氣時就潛意識地將傳統暫時擱置一邊甚至是持抵觸怨憤的態度。而到了現代社會,快節奏、高效率,把學校也變得像工廠一樣生產學生。數學、物理、化學,這樣學之有用且見效迅速的學科地位越來越重,最經典的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傳統文學這樣的人文主義學科底蘊深厚,且學習起來費時費力,在短期內只能作積累之用的知識就有被淘汰的趨勢。更可怕的,因為環境的影響,國學方面的大師越來越少了。由于傳統文化在目前課程體系中的缺失,不少專家也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盡最大的可能讓文化在教育活動中傳遞下去,所以目前的課程現狀就是前現代與后現代共同影響的現代課程的變革。
3.如何看待前現代文化與現代教育發展的矛盾
現代文化與現代教育發展的矛盾簡單說就是傳統和現代的矛盾。因為很多經典文化思想在現代社會也同樣具有文化意義和教育意義,如果想讓具有正能量的傳統文化嵌入現代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行的,二者之間不存在根本性質的對立。所以想要二者兼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實施過程中堅持實踐取向和生活取向,一定要讓它實實在在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不是一種形式或者儀式的概念。前現代教育和現代教育雖有明顯差別卻又是相互聯系的。雖然看上去前現代教育強調的是天人合一,所有思想的融會貫通,一個字“合”,而現代教育正好和它相反,是“分”,但是它們之間的作用卻是相互滲透的。前現代文化教育追求真善美,力求平和之美的目的是去除現代教育中浮躁和寡薄之氣所需要的。只有處于低層次的教育觀才會不自覺地將二者分開,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不僅要看到二者之間的區別和對立,更要調和矛盾,畢竟根源性的東西是不能被拋棄的。
總而言之,我們要理性辯證地看待前現代教育和后現代教育觀對現代教育發展的影響,嘗試構建三種觀念和平共處的局面,這當然也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愿景。現代教育的現狀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不要固執地認為某種趨勢或觀念一定會永存,現代教育已亡論、后現代教育式微論這些觀點都是過分看重了某種教育觀。教育現狀在發展,教育現狀自然也會改變,教育終究會向它本該前進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牛文明.后現代教育觀與素質教育的契合與背離[J].當代教育科學,2010(8).
[2] 王玲,周小虎.后現代教育思想與中國基礎教育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5).
[3] 姚文放.前現代現代后現代審美文化的邏輯走向[J].西方哲學研究,2011(4).
[4] 劉復興.后現代教育思維的特征與啟示[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4).
篇3
關鍵詞: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學習健康 解決措施
現代文明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當今學生在充分享受現代文明所帶來的變化的同時,他們的成長與學習等也出現了各種健康問題。如果我們一如既往地只關注分數,而忽視過程、忽視其潛能的開發、忽視全面素質的培養,則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沉重的負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從小缺少艱苦生活的小學生對自己人生課題束手無策,缺乏思想準備,相當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懼學等問題,有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長期得不到疏導,已形成影響其健康成長的心理障礙,甚至由此產生嚴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因此,加強小學生的健康教育,有效解決其心理問題,使其健康成長,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身體健康是好學生革命的本錢
我經常對學生說:“身體好比做生意的本錢,有了本錢才能賺取相應的利潤,如果連本錢都沒了,則何來的利潤呢?”由此可見,只有身體健康了,才有權利談其他事情。老師應該教給學生基本的健康常識,健康的活動方法,讓他們健康成長,為學習、生活和將來積蓄豐厚的本錢。
二、心理健康是好學生革命的基礎
(一)父母要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與學校加強合作、溝通,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素質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影響,要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使他們健康成長,最終成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小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快速發展的時期,他們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內心深處常常充滿各種矛盾,與外界也常常發生沖突,處于不穩定狀態,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不是突如其來的,常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期,也總會有一些表現,如過于自卑或孤僻,經常與父母及同伴發生爭執、敵對、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漸,就可以使這些兒童適應生活環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首先,要在家長和教師中普及心理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將獲得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實際經驗傳輸給子女和學生。其次,家長和教師要了解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防止因心理受挫而導致心理紊亂。家長和教師要從思想上關注學生,學習上細心指導,生活上熱心照顧,遇到困難耐心幫助,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促使其健康成長。
(二)正確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仍然比較注重學生的分數,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所想所做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數。于是分數把學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并且這種等級伴隨學生成長。學校要從各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而不是分數至上,不要盲目地給學生下定論。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性的教育,重點應擺在學生心理行為的訓練和引導上,避免極端傾向。同時通過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及時指導,矯正訓練,提高其認知評價水平和應對技巧,并使其接受磨煉,增強適應能力和抗挫能力,維護其心理健康。
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權威,在各門學科教學中應注意找準時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著力指導教師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真正關心、愛護學生,以適當的方式增進師生感情,了解學生心態,提出合理要求,指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三)社會應利用正確的文化促進小學生健康心理發展。
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的小學生必然受社會文化的熏陶,因此優化社會環境,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是當務之急。社會環境需要凈化,消除種種不健康和丑陋現象,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他們真正明辨是非,認清主流,達到正確地學習與模仿,學會積極地適應社會和人生,從而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危險期”、“轉折期”,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三、健康學習是好學生革命成功的保障
學生的健康學習指的是方向明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當,習慣得當,我就從這幾方面談談怎樣讓學生健康學習。
(一)學習指導思想正確,目標明確。
正確的學習目標應該讓孩子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制定。每個孩子都想學好,所以他們的總目標一定是比較高的,一下子很難實現。在孩子制定目標的過程中,家長或老師一定要作適當提醒,除了制定總目標,還要制定分目標,近期、中期、長期目標,一定要避免以分數為目標,這樣才是正確的目標。學生對于自己制定的目標一定要重視,隨時思考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達到目標,家長和老師需隨時激勵他們不斷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防止孩子們的注意力偏離目標。
(二)學習習慣正確培養,學習方法運用合理。
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可以使小學生健康學習,對此,可從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課后復習三方面考慮。
預習方法因人而異,不必強求一致,有的同學喜歡邊讀書邊思考;有的同學喜歡在預習時讀、畫、圈、點,在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做上記號,以便上課時注意。預習方法可以多種多樣:(1)剛剛開始預習的學生,先要選擇一門自己學得比較費力學科作為起點,一直堅持下去,取得一定成果后,再適當增加預習科目;(2)從實際情況出發確定預習時間及內容,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之后,利用余下時間預習。
凡是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會全神貫注、高度集中精力聽講。盡管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活動民主、自由,學生應平等參與課堂教學,但還是要把認真聽講放在首位。尤其是在老師少講精講的情況下,認真聽課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訣。要在對教師所講的內容吃深吃透的基礎上,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好問,多思。并學會給自己出題,爭取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比較各種方法的簡便程度,對解決相關問題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篇4
一、現代主義面臨的形式主義困境
形式是西方資產階級工業文明興起后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帶有它自己強烈的特征,審美性。所謂形式也曾是一種潮流對另一種潮流的否定,當抽象繪畫興起時,具象繪畫就變低一等。同時形式的潮流也是資本商業市場不斷對市場推陳出新的產物。
對現代主義藝術實踐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達達主義――這個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僅僅存在了6年的藝術流派。達達主義藝術家對資本主義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反叛、對藝術體制和規則的挑戰、抹煞藝術與生活界限的行為變成了現代藝術領域中最基本的藝術法則。此外它把藝術家的注意力從作品的制作過程引向了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的意圖。當現代主義藝術的形式從波普藝術走向偶發藝術,行為藝術進而又走向觀念藝術時,社會中的對個人無政府主義行為的欣賞和對個人極端行為的肯定,而當這種欣賞和肯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也變成了一種社會疾病,也就是觀念藝術的出現,使西方前衛藝術的死亡和形式主義面臨絕境。這一現象也說明資本主義體制走過了它的盛期。這一現象在八十年代中期也表現為一些新潮理論家竭力鼓吹觀念的重要性,有意無意的貶低技巧,技能,手藝。似乎有了新觀念,就有了新藝術。而這一時期的藝術通常表現為形式和內容精神的蒼白。它在20年中出現的流派遠超過過去200年的總和,這使得人們又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二、繪畫的死亡論的出現
在六七十年代觀念藝術的潮流之中,“繪畫的死亡”曾經一度成為藝術家界流行的看法。既然藝術家在紙上寫幾個字或者進行一些表演就具有與傳統的藝術作品相同的功能,那么繪畫的存在還有什么價值?因此觀念藝術的出現不僅導致了繪畫的形象、色彩、結構被取消,也使繪畫這種藝術門類的存在價值受到了懷疑。美國極少主義藝術家賈德就宣布繪畫已經死亡。
三、“新繪畫”后現代藝術的形象
到了70年代晚期,由于對藝術的未來所持有的信心出現了動搖,使得人們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傳統的藝術形式上來。藝術家們出于不同目的的開始重新關注繪畫――歐洲的藝術家試圖通過繪畫的復興,來恢復對本民族文化的信心,回歸架上繪畫。他標志著西方藝術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藝術評論家根據不同的國別分別冠以不同的名字。
1.德國新表現主義
新繪畫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并與80年代初期得到發展。新表現主義畫家們試圖通過德國以往的精神,來反省國家的創傷,探究德意志文化的根源,并以強烈的意識來表達他們希望回歸本民族文化的責任感。這一流派的藝術家們雖然在作品的內容、樣式和技術媒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他們有一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回歸形象,回歸主題。盡管這種形象是變異的,主題是批判的。但是,他們共同擺脫了抽象主義那種僵死和無視主題的空洞。強調了人性的發展,使瀕臨絕望的德國繪畫又獲得了新生。德國表現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呂佩爾茲、彭克、伊門道夫等。
2.意大利超前衛派
20世紀70年代,意大利藝術界被貧困藝術的陰影籠罩著。但是,有一批年輕的藝術家們不買貧困藝術的帳;他們堅持用傳統的油畫顏料在畫布上作畫,并把眼光轉向傳統。自由地借鑒了藝術史上包括現代主義在內的所有藝術風格和樣式,特別是本國的傳統藝術風格。他們這種回歸傳統的藝術追求與當時的藝術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引起了著名評論家奧利瓦的贊賞,并于1979年在《閃爍的藝術》雜志上發表文章,首次將他們的藝術冠名為超前衛派。由此意大利超前衛派開始崛起。這個流派的藝術家們雖然在表現手法上各有差異,但都在關注同一個主題,那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意大利超前衛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基亞、庫奇、克萊門特。
3.英國繪畫新精神
英國在西方現代藝術領域的起步比較晚。從沒有形成一個屬于本土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先鋒藝術流派或團體。雖然也出現過像摩爾、培根這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個體,但似乎獨木難支。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這種狀況在英國才有所改變。出現了一批關注“大文化”概念的年輕藝術家。他們通過平面繪畫的形式,表達了個體與社會、傳統與現代相關的文化概念,并引導出了“關注問題”的美學共識。代表人物有葉?莎維爾、馬?哈維等。
4.美國“新繪畫”群體
篇5
【關鍵詞】鄉村文化 鄉村旅游
一、旅游凝視理論的引入
“凝視”,英文詞源為gaze,意思是一種觀看的方式或者方法,其最初源自社會學思想,后來在文藝學、美學等各個研究領域非常活躍。它的核心點在于凝視主體的強勢與被凝視客體的無力和被動性,因此凝視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力的分析。1992年,英國注明社會學家約翰?厄里提出“旅游凝視”理論,以分析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間的權力互動關系,這樣將旅游凝視理論與旅游文化和旅游社會等概念聯系在一起。厄里對旅游凝視的特征的看法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不平等性。厄里認為,社會依據代際、性別和族群等因素呈現分層,這使得到訪游客與旅游地居民之間的“凝視”與“被凝視”的關系隱含著一種實際的不平等。旅游者的攝影行為以及他們對目的地的視覺表征馴服和規定了凝視的對象,其中包含著權力知識的關系。第二,支配性。在厄里看來,視覺支配或組織了體驗的范圍,凝視是旅游體驗的中心。第三,符號性。厄里認為,旅游就是一個收集照片、收集符號的過程,旅游凝視就是某特定景點意義符號的生產與消費,旅游攝影本質就是旅游凝視的固化。
二、用旅游凝視視角來分析鄉村文化弱化原因
(1)鄉村旅游中文化交互關系分析。根據“旅游凝視”理論,我們可以推論鄉村旅游過程中也存在著“凝視者”與“被凝視者”兩類群體。“凝視者”就是是鄉村旅游主體,“被凝視者”就是鄉村的居民。1、鄉村旅游群體的文化動機分析。一般的認為,現代社會的旅游從其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文化活動。旅游群體在從事某項旅游活動時,最重要的事進行一種精神消費,而這種精神消費實質上可以歸類于文化活動。2、鄉村旅游中旅游群體與當地村民交互關系分析。依據厄里的”旅游凝視”的基本觀點,在鄉村旅游活動中,當地文化與外來文化不斷交匯、沖撞,并且在差異中追求某種一致。鄉村旅游者與當地村民間的關系交互可以從三個階段來看待:第一階段:“凝視者”與“被凝視者”兩者文化平等交流階段。該階段是鄉村旅游的起步階段,少數城市旅游者為了逃避城市文化的喧囂而到鄉間尋找城市沒有的靜謐。在這一階段,屬于平等階段,在這一階段,旅游群體和鄉村村民都相互懷著良好愿望和平等意識。因此不存在厄里“旅游凝視”意義上的“凝視者”與“被凝視者”。第二階段:屬于互動的初步階段。在這一階段,“被凝視者”主動接受“凝視者”階段。鄉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傾斜。大規模的鄉村旅游群體涌入鄉村旅游目的地后,村民逐步體會和意識到他們的日常生活正是鄉村旅游群體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或需要體驗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為了經濟利益,鄉村村民主動接受鄉村旅游者帶來的文化,在一定條件下,一些村民開始迎合相關的旅游群體,甚至還創造一種虛假現實來迷惑旅游者。第三階段:屬于凝視加深階段。“被凝視者”趨同于“凝視者”階段。大量鄉村旅游者反復多次涌入鄉村旅游地后,城市人優越的物質財富和他們攜帶的文化不斷的沖擊著鄉村村民。但是,文化素質低決定了村民并不能深刻理解市場和城市文化的精髓,同時,他們也缺乏必要的條件去踐行這種文化。
(2)鄉村文化弱化原因分析。參照厄里的旅游凝視的基本觀點,鄉村旅游者在整個鄉村旅游過程中,會開展各種農家活動,這個過程,兩者不斷互動,但整個過程中,必須要看到鄉村旅游者的心態以及其背后所承載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將這個活動實際看成是”凝視者”對”被凝視者”的侵入行為。扮演“凝視者”的鄉村旅游者作為城市文化的活動載體和扮演“被凝視者”的村民作為“鄉村文化”的載體,兩者之間的互動,推動著鄉村旅游文化向前發展。在這場文化交互過程中,表面上看,城市群體帶著一種休假的心態來追求鄉土氣息,但不能忽視,他們背后所承載的物質的經濟實力和城市文化特有的理性和繁榮,是屬于主導的一方,必然深深的影響著相對弱勢的鄉村文化。鄉村文化的活動載體――村民,在強勢文化的沖擊下迷失在自我文化和它文化間,逐漸走向庸俗化。對經濟的渴望使得村民在保持自我文化中不經意的卻把文化當做商品來販賣,使得鄉村旅游充滿了商業氣息。從接待游客的中享受到一些經濟實惠后,村民試圖通過已換得的經濟利益效仿多次反復影響他們的城市居民,甚至在建筑物上也開始模仿城市建筑,以樓房來代替他們原有的鄉村農舍,逐步走向城市化。而走向“庸俗化”、“商業化”、“城市化”的鄉村卻再也滿足不了原本希望到鄉村尋找鄉間野趣的鄉村旅游者的旅游訴求。
三、鄉村文化保護策略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篇6
摘要:媒介作為一個社會重要的信息傳播工具,其無可匹敵的重要性隨著信息時代的迅速來臨也愈加凸顯,對其的研究也早已系統化和深入化。文章回顧和歸納了前人對媒介技術一些理論性分析。
關鍵詞媒介;媒介技術;傳播
傳播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創建到現在,不過是幾十年的歷史,然而傳播作為一種社會性的現象則是和人類社會的產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傳者與受者兩者一樣,是作為最基本的傳播要素而出現的,它是信息傳遞和接受的手段、載體。在最初的傳播歷史中,媒介表現為語音、語言和一些簡單的符號等形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媒介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隨著現代印刷機的發明,傳播第一次有了現代性的意義,開始跨越以前人類想象力的極限,擺脫了時間性與地域性的制約,使地球上每一個個體都身陷于現代傳媒的巨大旋渦之中。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繼續發展,電臺、電視等媒介也競相躍上傳播的舞臺,并且,每一個媒介的產生,都在很大意義上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境況,甚至同人類社會的變遷與文明的發展有著莫大的關系。特別是電視的發明與成熟,其作用更是巨大,這也使得媒介技術分析的現實意義迅速而明晰地凸顯出來。在媒介分析理論界中至今享有盛譽的理論大師:雷蒙·威廉斯、麥克盧漢、梅羅維茲都有著自己對獨特的理論思辯。
20世紀的最后十余年的時間里,更是科技日新月異、信息技術更新提速的年頭,數碼技術、光纖衛星通訊技術、電腦網絡技術大放異彩。在所有這些技術逐漸走向融合和協調的基礎上,世界性的因特網迅速崛起,成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嶄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國家疆界,還打破了文字、聲音、圖象等各種符號形式的隔膜,更使得個人的單向傳播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各個層次類型和規模的傳播走向統一。其影響的觸角也正伸向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對于傳媒界而言,這些變化中包含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對于傳播學研究界而言,這些令人激動的變化構成推動媒介分析研究的動力:一方面,要對信息傳播新技術、新媒介、新環境、新實踐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釋,離不開傳播學理論的指導。另一方面,傳播領域層出不窮的新變化,將一系列有關信息傳播高新技術同社會發展的關系新傳播研究課題擺在了學術界面前。將傳播學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從前人的成果中獲取啟示,而又追求聯系實際充實傳播學理論,這是時代賦予傳播學界的雙重任務。媒介分析作為以媒介技術為焦點、以媒介分析及其發展同人類社會變遷的關系為核心的研究部類,正為這樣的研究提供了極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論,很多人第一個想起的名字便是麥克盧漢,殊不知,麥克盧漢的媒介分析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響,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稱為“良師”。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專著《帝國與傳播》、《傳播系統的偏向性》中廣泛分析了人類轉播的各種形式、各種技術手段,提出了一種把傳播技術及其發展同人類社會變遷、文明發展史聯系起來考察的媒介理論。比起麥克盧漢的媒介分析理論,英尼斯的媒介理論要早問世十多年。
英尼斯從20世紀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來個年頭里,他把傳播置于人類歷史運轉的核心位置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一切文明都有賴于對空間領域和時間跨度的控制,與之相關的是傳播媒介的時空傾向性,因而文明的興起與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傳播媒介息息相關。英尼斯認為任何傳播媒介都具有時間偏向或空間偏向,也就是說,傳播媒介或具有長久保存但卻難于運輸的傾向性,或具有易于運輸卻難以保存的傾向性,前者便于對時間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紙、石頭等,英尼斯將其稱為“偏向時間的媒介”;后者便于對空間的控制,如輕便的紙張,英尼斯將其稱為“偏向空間的媒介”。根據英尼斯的觀點,就這兩種媒介同權利結構的關系而言,“偏向時間的媒介”有助于樹立權威,從而利于形成等級森嚴的社會體制;“偏向空間的媒介”則有助于遠距離管理和廣闊地域的貿易,有助于帝國領土擴展,從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權但等級制度不強的社會體制。英氏還探討了媒介的時間偏向和空間偏向兩者之間的平衡對社會穩定的影響。他的媒介理論認為,建立在強調時間偏向的傳播手段或強調空間偏向的傳播手段基礎上的兩種不同的權威和知識壟斷——宗教的或國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國興衰的主要動力、文明興衰的主要動力。這種理論還把時間偏向和空間偏向視為辨證的統一體,認為一味地向時間傾斜和向空間傾斜會造成社會不穩定,一個穩定的社會離不開維護時間傾向和空間傾向間平衡地機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論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作者對科技理性的懷疑態度,盡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術發展史在文明發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從新的傳播媒介的出現中看到解決現代文明中如下重要問題的希望:如何發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質科學所釋放出來的力量向抗衡,以維持一種社會的平衡。例如,他在《傳播系統的偏向性》一書中,英尼斯對知識的機械化中所隱伏的問題作了如下的評論:“機械化強調了復雜性和混亂,它造成了知識領域的壟斷。對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這種知識的壟斷的影響,對此進行一些批判性的調查和提出批判性的報告已成為極其重要的事項。思想自由正處于被科學、技術和知識的機械化及伴隨他們的西方文明摧毀的危險之中。”也許盡管英尼斯在對待科技的態度方面的悲觀論調和懷舊情緒并不可取。但是他對現代西方文明過于強調物質科技的力量,忽視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確是每一個習慣于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所必須尊重的。
假如說英尼斯是將媒介技術與人類文明發展史聯系起來進行思考的先驅,那么麥克盧漢則是繼續開拓這一領域、并在傳播學領域研究中確立以媒介技術為焦點的研究傳統的關鍵人物。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理論以其一系列大膽新穎的論點,迅速在西方學術界引起了重視,非但如此,他還在美國媒體與大眾之間掀起了一陣麥氏風暴。
麥克盧漢最為重要的一個論點應該是“媒介即訊息”,這即是麥克盧漢與另一學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書名,也是其媒介理論的發人深思的主題。麥氏從功能和效果兩個方面闡述了“媒介即訊息”的論點。首先,麥氏從媒介技術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內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內容”總是另一媒介。“言語是文字的內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內容一樣。而印刷則是電報的內容。如果有人要問,‘那么言語的內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說,‘它是思想的實際過程,這本身就是非言語的’”。此外,麥克盧漢還從媒介技術的社會影響、效果的角度賴理解“內容”,認為一種新的媒介一旦出現,無論它傳遞的是什么樣的訊息內容,這種媒介本身就會引發社會的某種變化,這就是它的內容,也就是它帶給人類社會的訊息。
麥克盧漢另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其“媒介是人體的延伸”理論。他把媒介技術比作人體或人類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傳播技術會影響人類感覺的組織。例如,文字與印刷媒介是視覺器官——眼睛的延伸,廣播是聽覺器官——耳朵的延伸,而電視則是全身感覺器官的延伸。麥氏根據人類歷史上占主導地位的傳播方式手段的演變,把人類社會分為三個主要時期:口頭傳播時期、文字傳播時期以及電子傳播時期。在每個時期,人類感官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維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點。與此相應的是部落文化、脫離部落文化和重歸部落文化。他認為人的感覺需要平衡,任何一種感覺一旦占據主導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覺的作用被人們所疏遠,這樣的個體不會是健全的。而新興的電子傳播時期,將會使人重新走向和諧,使人的各種感覺重新達到平衡狀態。另外,麥還有關于“冷媒介、熱媒介”的理論。
二人把媒介技術置于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大背景進行考察,強調媒介技術本身的作用,在傳播學研究中開創了以媒介技術為焦點的新的研究傳統。這是此二人學說的重要歷史地位。但是,他們的理論也存在著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術決定論的悖論。他們的媒介理論都失之于過分強調媒介技術的作用,把媒介描繪稱導致社會變動的最大動力。從而被學界批評為陷入唯技術決定論的極端。這是我們在閱讀他們的著作,吸取其精華思想時所必須警醒的。除此之外,兩人在寫作中,常常對一些基礎的定義未作明確的界定,而為了追求一種夸張的風格造成了思維邏輯上的混亂。這一點也同樣需要讀者加以注意。
與此二人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英國著名學者,西方批判學派中的社會文化學派的理論先鋒、西方的文化批評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畢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眾傳媒研究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個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首先,他認為,對媒介文化研究要運用一種整體的、歷史的、動態的觀點。其認為,文化現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會現象緊密聯系的一部分,它們的變化牽涉到所有社會現象包括內在結構的變化,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運動過程,“在任何時候,它都即包括對現代的反應,也包括對歷史的延續。”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會制度聯系在一起,試圖探詢文化制品與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這可以從他以下觀點看出來:第一,強調社會傳播過程就是意義和定義在社會上建立并且歷史地演變的過程,強調傳播和社會制度機構、習俗之間關系密切。第二,指出大眾傳播的商業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噓的那樣是自由的大眾傳播模式,而是一種實際上由商業系統控制社會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現象的復雜性以及傳媒文化中的種種問題的社會性。他反對非此即彼的簡單兩分法去看待社會文化問題,大眾文化中存在著內容低劣等問題,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張把他們看作社會問題,其背后有著復雜的社會原因,這其中包括:對過去真正的通俗文化傳統的蔑視;作為人類文化偉大成就的偉大文化傳統又被搞成少數人的獨占;投機商們的乘虛而入。
對于傳媒科技發展與社會關系這一問題,威廉斯批評了傳播界占有顯赫地位的兩位大師的理論,一是拉斯韋爾的傳播模式,二是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威廉斯對拉斯韋爾的傳播模式頗為不滿,他認為這一模式遺漏了對真正社會與文化過程至關重要的“意向”問題,如果忽略了為什么目的而傳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會與文化過程。這涉及到傳播過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問題。他進一步指出,西方傳媒的真正意向常常與有關當局公開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區別,并與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會過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區別。只有對意向的正確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傳媒的內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幾個方面對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提出了自己的批評,首先,他認為在麥氏的媒介理論中,實際上見不到社會的蹤影,它絲毫不能解釋不同的媒介特征與特定的歷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間的相互關聯。麥氏的理論雖然關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們臆斷地指派給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麥氏的理論不但認可西方社會與文化的現狀,而且尤其認可這種社會文化狀況的內在傾向。也就是說,它缺乏對西方社會與文化狀況及其發展趨勢的理性批判,最后,麥的理論中還存在著嚴重的邏輯混亂的缺陷。
在提出對這兩者進行批評的同時,威廉斯也談到了自己對媒介文化意向與社會科技發展關系的看法:第一,所有技術的創造與發展都是為了有助于已知的人類實踐,這是基本的意向因素,但卻不是唯一的。第二,在許多情況下,技術往往產生原先并未預料到的使用情況與效果,他們也是對初使意向的真正的修正。第三,真正的決定是一個過程,一個牽涉到整個現實的社會過程,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
總之,媒介技術是媒介發展的一個重要層面,它往往能引起巨大的傳播方式的變革,從而導致社會本身巨變。所以媒介技術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的定義,其蘊涵的社會含義值得更多有識之士對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傳統文化 消解 功利主義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a)-0240-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進入了21世紀,不論是生活方式還是思想觀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生活方式上,物質的極大豐富無時無刻不在誘惑著人們,使人們目不暇接,注意力也隨之不停地轉移;在思想觀念上,信息的極速傳播不分晝夜地影響著人們,使人們難以分辨,陷入泥淖而無法自拔。經歷歐風美雨的沖刷,受過“”的洗禮,如今很多人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已不甚了然了,甚至一提起傳統文化,就聯想到小腳長辮、三綱五常等,認為學習傳統文化就是開歷史的倒車,就是和現代文明為敵。這不能不說是對傳統文化的極大誤解,更令人擔憂的是:持這種想法的人還不在少數。
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積累和流傳下來,并且至今仍在影響著當代文化的‘活’ 的中國古代文化。它既以有關的物化的經典文獻、文化物品等客體形式存在和延續, 又廣泛地以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性格特征、審美趣味、知識結構、行為規范、風尚習俗等主體形式存在和延續。”[1]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在長期的社會歷史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雖然也包含一些在今天看來很封建落后的東西,但更多的是今天人們應該繼承的優良傳統。而且考慮到當今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弘揚傳統文化不失為一劑良方。
1 大學生崇尚功利的現狀令人擔憂
現代人越來越忙了,忙得很難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內心”,而是整天奔波著去爭取金錢名利等“身外之物”。人們很少再為道義和信念而活,更多的是出于功利上的考慮,希望以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的回報。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對傳統的道德觀產生了沖擊,人們傾向于通過經濟的發展狀況來衡量社會發展的水平,而對道德建設卻難免有些忽略。有調查顯示:“在對1000名大學生抽樣調查中,關于‘知識、友誼、享受、金錢、誠實、創造、成才、奉獻、責任感、關愛心’的選擇中,63%的學生表示最重要的是金錢,30%的學生認為,‘錢是社會的獎章, 是價值的標準。’”[2|
功利主義充斥于各個領域,連教育也不例外。劉正正指出:“應試教育重學習成績,社會看重文憑和學歷,家長、教師客觀上不得不抱著功利的心態來實施教育,甚至這種功利的態度使德育更加無所適從,所謂‘創新教育’、‘生態意識’等新理念成為德育的新時代要求,恐怕也是實用理性的體現。”[3]這種功利的心態影響著家長和教師,也同時在塑造著我們的青年學生。在學習方面,很多同學重視實習經驗、績點、分數和實踐教學環節,但不重視理論知識;考試前突擊復習,但在平時不注意積累;閱讀的課外書以流行小說、勵志書籍和人物傳記為主,但傳統經典名著則少人問津;奔忙于各種考級和考證,但基礎知識的儲備卻很不夠……部分同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工作,上大學不過是拿些學分混張文憑而已,在校期間學習、人際交往和入黨都是為了給畢業和就業提供方便。在活動方面,很多同學只參加有“加分”的社團組織和活動,只爭取素質學分予以認定的項目,社會實踐只作容易引人注意事情,把大量的心思都用在了宣傳炒作上。大家也習慣了以就業的難易和收入的高低作為評判專業好壞的依據,而專業的發展前景、社會意義和個人興趣等反而都退居其次了。不少女生認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傍大款已經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一年一度的“公考熱”更是讓人感到無奈和悲哀。張宏總結說:“不少大學生陷入了‘理想的真空狀態’,‘實’與‘利’已當仁不讓成為主導因素。追名逐利已滲入諸如交友、入黨、各種集體活動等生活的所有領域。對‘實利’的享受滿足了大學生‘利己’和‘對外物占有’的自然本性,而得利者頤指氣使、眾星捧月的場景,更強化了大學生對利益的即時企盼。”[4]大學生應該是充滿理想和激情,鐵肩擔道義、糞土萬戶侯的群體,但現在暴露出來的功利傾向卻是十分令人擔憂的。
2 在高校中弘揚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這是對全社會發出的倡議,也是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從理想人格形成來說,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樂以成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了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5]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反對過分地世俗化和物欲化,重視修身養性的。《大學》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張衡的“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6]等等,都可以作為典型的代表。這種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對修身養性的重視,使得人們在面對誘惑時多了些內心的抗拒,從而更容易擺脫功利的束縛。在高校中弘揚這樣的傳統文化,使“大學之道”得以回歸,讓學生們明白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拿文憑、找工作,而是為了使自己道德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完善,可以使社會更加進步,人們生活更加美好。就像北宋大儒張載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7]這是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和抱負,也應該成為所有青年學子的最高宏愿。
從對義與利的看法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主張超越功利或者說義利統一。《左傳》中的“德義,利之本也”,《國語》中的“夫義者,利之足也……廢義則利不立”,都強調“義”是“利”的前提和基礎。孔子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孟子的“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8]雖然都不反對追求“利”,但也都把“義”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這種“義利觀”對我們今天無疑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相應教育,使他們在追求“功利”的過程中能始終心懷一把“道義”的標尺,不因貪圖小利而忘卻大義,不因崇尚物質而迷失自我。
綜上所述,在高校中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大學生們體會到傳統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魅力,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心中擺正“義”與“利”的關系,促使自己成為正氣凜然、人格完善的人,這對于抵制與消解“功利主義”有著極大的作用,就像劉可在闡述中國哲學時所說:“中國哲學強調人的道德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和人生精神境界的追求,成為協調人際關系、改善社會風尚、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一種精神力量,中國哲學的宇宙觀念、人生智慧、思維方法、行為方式等在現代仍然是全人類極其寶貴的思想傳統和思想資源,是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的完美體現。”[9]
參考文獻
[1] 顧冠華.中國傳統文化論略[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6):34.
[2] 薛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J].前沿,2006(8):65.
[3] 劉正正.傳統德育對現代德育的啟示[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26.
[4] 張宏.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滑坡的社會原因探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20.
[5] 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368.
[6] 范曄.后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99,3:1284.
[7] 張載.張載集·朱軾康熙五十八年本張子全書序[M].北京:中華書局,1978,8:396.
篇8
關鍵詞: 理查·科利 音韻修辭 詞義修辭 句式修辭
一、引言
語言,作為一種媒介,既能用來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又能用來表達情緒,抒發感情。在詩歌中,詩人往往會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情達意,凸顯主題。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形象生動的語言還需借助一定的修辭手段。因此,修辭手段毫無疑問被看成是“語言的裝飾”,“思想的裝飾”。經過修辭手段雕琢過的文字,能夠更具特色,并且可以使思想能夠以一種更加清晰、生動的方式躍然紙上。根據古希臘修辭學教師吉努斯比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修辭手段可以把強烈的情感融入到語言表達中去。(胡曙中,2005:305)埃德溫·阿林頓·羅賓遜的《理查·科利》一詩中就蘊含了豐富的修辭手段,對有效表達詩歌的意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理查·科利》簡介
《理查·科利》是美國詩人埃德溫·阿林頓·羅賓遜的作品,該詩寫于1896年。該詩秉承了埃德溫·阿林頓·羅賓遜一貫的詩歌創作風格。在詩歌的形式上,采用了傳統的詩體,運用了五步抑揚格。詩歌的語言簡潔明了,但在簡明的語言中卻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全詩共由16行組成,每4行組成了一個詩節,共含4個詩節。詩歌的第一個詩節表明了理查·科利的與眾不同之處。第二節形象地描述了理查·科利脫俗的外表與溫文爾雅的舉止。第三節集中體現出了理查·科利擁有的巨額財富和淵博的學識令人羨慕不已。但在詩歌的第四節,詩人卻呈現出了一個令人始料未及的結局:理查·科利在一個寧靜的夏夜開槍自殺了。這樣的結局在給人帶來驚訝之余,又令人十分費解。這清晰地表明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神秘莫測的,同時也惟妙惟肖地體現了現代文明的發展在人們心靈深處泛起的片片漣漪。詩中呈現出的理查·科利這一人物形象表現出羅賓遜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探索的興趣。
三、修辭在《理查·科利》中的運用
修辭是一門關于語言使用的藝術。它明確了應該如何對語言進行調整、潤色,從而能夠更加形象生動地表達感情的一門語言藝術。修辭格的掌握有助于在賞析文學作品時,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修辭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在其發展的歷程中,修辭這門學科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內涵。因此,要對修辭這門學科進行界定并非易事。在古代,修辭活動的主要特點就是演講。而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后,現代修辭學認為,“修辭手段”指的是任何巧妙地偏離普通的講話或協作的方式。它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布局和辭格。布局指的是對此與普通排列方法的偏離;辭格指的是對一個詞的普通和主要意義。按照上述現代修辭學的解釋,修辭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音韻修辭格、詞義修辭格、結構修辭格。這三類修辭格在《理查·科利》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運用。
1.音韻修辭格
音韻修辭格是根據詞語的語音特點創造出來的一種修辭手法。它主要包括擬聲、頭韻、諧韻、半諧韻和尾韻。在《理查·科利》中,詩人羅賓遜采用了諧韻,半諧韻和尾韻的音韻修辭方式。
(1)諧韻
諧韻是指在一系列詞語中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全部或部分輔音相同,主要元音不同的詞配列在一起。簡言之,如果詩歌采用諧韻,則最后一個音節的輔音相同,但前面的元音不同。
例如,在第二個詩節中:“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And he was always human when he talked;But still he fluttered pulses when he said.”這三行是詞尾的“arrayed”,“talked”,“said”就運用了諧韻的修辭方式。
(2)半諧韻
半諧韻是指在重讀音節中,元音相同,輔音押韻的音節。這與諧韻是明顯不同的。這在第一詩節、第三詩節和第四詩節中都有所體現。在第一詩節中,“Whenever Richard Cory went down town,/We people on the pavement looked at him:/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clean favored,and imperially slim./”半諧韻體現在“town”與“crown”,“him”與“slim”上。在第三詩節中,“And he was rich—yes,richer than a king—/And admirably schooled in every grace:/In fine,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To make us wish that we were in his place./”在這節中,“king”與“everything”,“grace”與“place”使用了半諧韻。此外,在第四詩節中,“So on we worked,and waited for the light,/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and cursed the bread;And Richard Cory,one calm summer night,/Went home and put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d./”“light”與“night”,“bread”與“head”是半諧韻這一修辭風格的最好體現。
(3)尾韻
尾韻也稱作韻律,押韻。一般格律詩都會有韻律。在《理查·科利》中,羅賓遜采用了傳統的五步抑揚格,押韻方式為“abab cdcd efef ghgh”。這一押韻方式在詩歌中的如下單詞中可見一斑:town,him,crown,slim;arrayed,talked,said,walked;king,grace,everything,place;light,bread,night,head。
英語詩歌分析是以一音節為基礎的。格律是詩歌的中心。詩歌通過重音與非重音的交替,形成了格律,表現出了較強的音樂性與節奏感。
2.詞義修辭格
詞義修辭格主要包括明喻、暗喻、引喻、轉喻、移就、雙關、擬人、夸張等。在這首詩中,轉喻與夸張這兩種修辭方式是十分典型的。
(1)轉喻
所謂轉喻,指的是用某個屬性的或暗示的詞代替真正要表示的東西或人物。例如,在第一詩節中,“He 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他從頭到腳一副紳士氣派)”在這行詩中,“from sole to crown”就使用了轉喻的修辭方式,形象地表達出了“從頭到腳”之義。通過轉喻修辭格表明理查·科利一貫都是風度翩翩的,周身上下都散發著濃郁的紳士味。在第四詩節中,“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and cursed the bread,(一日三餐么右肉,面包味同嚼蠟)”中,“meat”與“bread”也使用了轉喻修辭。在詩中,“meat”與“bread”并非指“肉”與“面包”,而是通過轉喻修辭這一手段賦予了它們更深刻的內涵。“meat”指的是能夠過上與理查·科利那樣錦衣玉食的生活,而“bread”指的是詩中“正在過著的食不果腹的生活,生活中沒有肉的蹤影,只能嚼著那無味難以下咽的面包過日子”。這一轉喻,將兩種不同的生活進行了鮮明的對比。詩中運用的轉喻形象地勾勒出了理查·科利的紳士形象。轉喻的運用為出乎意料的結局增添了一抹神秘感:為什么這樣一位高貴優雅的紳士要采用開槍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無疑會引發大家深刻的思考。
(2)夸張
所謂夸張,指的是為了強調、突出十五的本質,加強渲染力量,把被描寫的事務加以藝術性的夸大。夸張會隨著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因此是一種合情合理的流露。通過使用鮮明的夸張手法,就會取得強調的效果。例如,在詩歌的第三詩節中,“And he was rich—yes,richer than a king——(他很富有,是的,富比王侯)”這句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格,表現出了理查·科利所擁有的巨額財富。在前面的詩節中,不難看出,人們對理查·科利流露出了無比的羨慕之情,把他視作心中的偶像。人們羨慕他的紳士氣派,儀表堂堂,羨慕他的彬彬有禮,優雅素凈。隨著羨慕之情的升華,夸張也會接踵而至,這是一種自然情感的流露,是一種合情合理的流露。通過使用鮮明的夸張修辭手法,就會取得強調的效果。不言而喻,這對烘托詩歌主題有積極的影響。
3.句式修辭格
句式修辭主要包括排比、省略、倒裝、對比、層進、設問等修辭手法。在《理查·科利》中,羅賓遜使用了排比、對比的句式修辭手法。
(1)排比
英語中的排比值得是一系列相關的詞、詞組或從句在結構上表示出的相似性。英語中的排比是一種富有表現力的修辭方法。結構相同、意義并重、語氣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成串,目的在于增強語勢和表達效果。例如,在第二詩節中,“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And he was always human,when he talked;(他穿著一向優雅素凈,說起話來一向彬彬有禮)”這一排比結構的運用,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理查·科利光彩奪目的外表和溫文爾雅的氣度。排比的運用既清楚地闡明了人們對理查·科利的看法與態度,又顯得鏗鏘有力,氣勢不凡。通過排比,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人們對理查·科利的仰慕之情。排比的運用不僅凸顯了理查·科利非凡的氣度,而且對出乎意料的結局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鋪墊作用。
(2)對比
對比是將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列舉出來,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方法。運用對比,能夠充分展現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與感染力。
在《理查·科利》這首詩中,羅賓遜就將科利這個人物的光鮮的外表與空虛的內心作了巧妙的對比。詩歌前三詩節所傳遞出的信息是積極樂觀的。透過前三詩節的描寫,我們能夠清晰地了解到科利的容貌與衣著,風度和禮節,學識與修養,家境與財富,這些都讓人們羨慕不已。但在詩歌的最后一節,詩人羅賓遜卻出人意料地傳達出了這樣一個令人萬分震驚的信息:在一個寧靜的夏夜,理查·科利回到家里,用子彈把自己的腦袋擊穿。最后一個詩節所表露的信息是消極悲觀的。這與前三詩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比的運用,深刻地揭示出了科利這一曾受人仰慕的人物的兩面性。原來,科利的外表、學問和財富并沒有給科利帶來踏實感,他的內心世界是極度空虛的。在科利身上,我們看到了物質的富有只是表面現象,在他的內心深處,他感到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感到了對現實世界的畏懼與絕望。詩人將科利樂觀、陽光的外表與悲觀、陰霾的內心對比,引發了大家對“開槍自殺”這樣一個結局展開深刻的思考,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重新定位。《理查·科利》這首詩在刻畫理查·科利這一人物形象的同時,也傳達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在某種程度上,精神追求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動力。
四、結語
《理查·科利》采用了傳統的詩體、簡潔的語言,并且從音韻、詞義、句式結構三個層面借助了一些修辭手法對理查·科利進行了描寫。通過對理查·科利這一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畫,清晰地向大家傳遞了這樣的信息:人是具有兩面性的,有時人們肉眼所見的表象并不一定是真實的,而內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內心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態度。
參考文獻:
[1]胡曙中.現代英語修辭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盈慧.E.A羅賓遜“Richard Cory”文體賞析[J].考試周刊,2007(30):83-84.
[3]劉守蘭.英美名詩解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94-102.
[4]呂力.大學英語修辭格探究[J].賀州學院學報,2010(2):70-73.
篇9
后現代主義涉及文學、藝術(包括建筑的風格等)、語言、歷史、哲學等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許多領域。雖然這一思潮至今仍處于一種紛繁復雜、多元化的發展狀態,但從總體上看,后現代主義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對現代文明發展的根基、傳統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可以說為觀照現代性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一、后現代主義思潮興起的背景
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有其特定的社會背景。通常認為,現代化只是一種自然的社會變遷過程。但這種觀點在現代社會遇到了挑戰。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表明,現代化既是社會歷史和文化的一種自然變遷的發展過程,也是一種可以選擇,并力圖追求的目的和目標。因此,現代化是目的和過程的統一體。正是這種目的和過程的矛盾導致了人們對現代化的反思。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給社會帶來了在物質利益方面的巨大進步和發展,以至于人們對科學技術的作用產生了片面、夸張的看法,認為科學技術可以解決社會的所有問題。隨著人們對科學技術副作用認識的加深,對科技理性的懷疑逐漸成為思想界的思考主題,以懷疑和否定為特征的后現代主義思潮應運而生。
二、后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征
盡管后現代主義的各種理論觀點不盡相同,但可以從總體上對后現代主義的特征進行把握,后現代主義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傾向。
(1)反對理性,崇尚非理性。哈貝馬斯認為:非理性主義是后現代主義的主要特征,非理性主義又以對傳統理性的“非難”和“批判”為表征。在后現代主義看來,正是現代主義的理性主義的泛濫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和人類的災難,因而否定、批判理性主義、推崇非理性、結構理性主義,成為后現代主義所致力的目標。
(2)反對同一性、整體性,崇尚差異性。在對“現代性”的審慎反思中,后現代主義把矛頭直接指向現代性的一套整體性、同樣性的敘述,對現代性中許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懷疑態度。
(3)反對基礎主義、本質還原主義。傳統哲學對事物的認識就是去追尋事物的“始基”,即世界的終極基礎,還原式尋找事物的終極本質。后現代主義認為“始基”、“終極本質”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立場,是“邏各斯”的一種表現形式。
(4)反對真理符合論,強調實用主義的真理觀和知識的商品化。認為事物的本質不是客觀的,只是人解釋的結果,事物不存在一個先天的本質、基礎,等待人們去客觀地、如實地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本質、意義只存在于人們對事物的閱讀和解釋行為中,應堅持實用主義的真理觀。
總的看來,后現代主義主要表現為思維方式的轉換和變化。它開始了對以往的理性世界的懷疑,向著自然回歸。但它又是不純粹的,它引用、純化、重復過去的東西;它在方法上是綜合的;既強調語言上的大眾化和行為上的大眾參與;同時它把藝術看成是整體作用的結果。這樣一來,現代主義充分地注重事物的表面,而后現代主義則不斷地破壞事物的穩定,以期更充分地揭示各種可能的意義。
三、后現代主義歷史條件下形成新的審美心理變化
傳統的藝術形象是講究典型化原則的,藝術家忽視運用審美體驗的創作原則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貧薄乏力。人們一方面參與高技術的競爭,提倡適者生存,并以成功作為評價社會生活的標準。哲學家應該比以往更加關注宗教、健康醫學、文學與環境倫理、種族偏好等等問題。而另一方面,享樂主義也在蔓延,享受生活是每個人的權利,異質、相對、變化或許為我們所額外需要。當代社會意識潛在地要求反對中心邊緣化改革。邊緣化的主張有助于組織成員游離于激烈的權利競爭之外,充分享受現代化生活寧靜里的樂趣,縱使實現這一狀態要以經濟上的損失為代價。它主張放棄宏大理論,不要奢談空洞抽象的本質,放棄我們心理上始終的依托,使自己身處于商業活動之外。
后現代主義藝術同時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認為是崇高和典雅的藝術打上了當代商品經濟的印記,它強調藝術的大眾性和公眾的參與,消解現代主義藝術中的經營主義情結,主張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資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藝術的普及。但它也同時徹底承認了傳統文藝的美學追求、文化信念和敘事規則,形成行為反常的怪異追求,有迎合低俗趣味的傾向,導致古典主義崇高理想的衰落。
四、后現代主義對美術教育的影響
如何看待教育,這是后現代主義思想家們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后現代主義思想家根據各自不同的立場和理論觀點,從不同角度闡述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我們可以分別從教育目的、課程、師生關系、美術教育的評價標準等方面來看后現代主義美術教育的基本立場。
(1)在美術教育觀念上,反對理性主義的教育目的。后現代主義在對現代性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對以理性美術教育為基礎的教育目的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在他們看來,由于現代主義對理性、集體、制度和秩序的強調,教育目的是把個人塑造成現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結果必然是忽視人的個性,導致人的異化、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和個人生活意義的喪失。因此,后現代主義者在反思理性主義文化的基礎上,反對確立任何理性原則,主張對學校教育采取較為寬泛的態度,不局限于單一的美術教育目的,因為今天沒有誰不再追求多元性。
(2)在課程觀上,反對學科中心傾向,主張構建動態的開放式的課程。后現代主義者從他們各自的立場出發,要求在課程組織上傾聽各種不同的聲音,關注課程活動的不穩定性、非連續性和相對性,以及個體經驗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學科中心傾向是傳統理性主義在課程理論方面的表現,它難以使學生用開放的眼光看待具有無限多樣的現實世界。后現代課程是一種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的載體,因而課程的內容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探討新知識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課程的目標不是預先設定的、不可更改的,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承認和尊重價值觀的多元化。
(3)在師生關系上,后現代主義認為建立一種師生平等的交流關系非常重要。無論是以教師為中心還是以學生為中心,都存在著根本的缺陷。前者基本上是讓教師充當著文化傳遞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扮演著接受者。從某種意義上講,傳遞者與接受者角色的扮演是放任自流,學生無法很好地獲得長者人生閱歷的教益。學生失去了向導,與紛紜復雜的大千世界隔絕開來。因此,在對現代性進行解構的基礎上,后現代主義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交流關系,由此可見,后現代主義理論有其合理的因素。
篇10
關鍵詞:新事物;新詞新語;現代漢語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新事物、新思維不斷產生,代表這些事物、思維的新詞新語也相伴而生。當前網絡生活日益發達,借著其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巨大優勢,有很大一部分的流行語慢慢的被大家接受。本文將以最近網上較為流行的“甄嬛體”“元芳體”等為例,對現代漢語新出現的流行詞、流行語語句模式進行研究。
一、流行語和新詞新語的區別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問題,而代表這一類新事物等的語言符號也相繼出現。根據材料,最早出現的是“新詞”①這一概念,而最近一直流行的是“新詞新語”、“流行語”比較合理的說法。
新詞,顧名思義,根據詞的概念可以解釋為新出現的并已經為大眾所接受的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新語”既包括指的是新出現的已被大眾接受的短語以及短語模式,例如“暴力女”、“虐貓女”“猥瑣男”“寶馬男”等一系列“X女”、“X男”模式的短語等。流行語指新出現的但并不一定被大眾接受的、一段時間內風靡摸個領域的詞、短語,甚至是新的句子模式,例如“杯具(杯具)”、“我勒個去”、“元芳你怎么看”等。“新詞”、“新語”、“流行語”三者之間是有交集的,流行語經過時間的沉淀,慢慢為大眾接受,基本上就能變成新詞或者新語。
二、流行語出現的原因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語言的發展受社會的影響最大,作為語言中的新現象,流行語也同樣深受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社會因素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逐漸提高了公眾參與意識,表達意識、社會監督意識不斷增強,也為了使語言更加詼諧,人們往往會采用一些較為有代表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例如“元芳體”,元芳體的流行源于一件刑事案件:泉州女孩被肢解墜落高樓,警方斷為自殺,一名武漢網友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開始發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踴躍發言。最后,廣大網友在陳述一件事的時候,后面都會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慢慢變成了常用提問句。
(二)語言因素
人類是交際的主體,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自然要滿際主體的需要,而交際主體是多元化的,為了適應不同的交際目的和需求,語言也在不間斷的產生新的形式和用法,流行語自然算是一方面。
另外,語言的發展具有漸變性,這就要求流行語的產生不能一下脫離原有的語素,否則也不會為大眾接受和使用。而語言的類推機制剛好為流行語的產生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途徑。例如,“甄嬛體”中,常出言必以“本宮、臣妾、嬪妾、哀家、朕”等自稱,描述事物的時候,用雙字,如“方才、想來、極好、罷了”等,短語方面則“若是…想必是極好的,但…倒也不符恩澤”等套用。用甄嬛體說話在網上頗為流行。網友從各個方面都做出了模仿:
“方才在精練上看到一道數學題,出法極是詭異,私心想著若是這題讓你來做,定可增加公式熟練度,對你的數學必是極好的。”
“李先生,您今兒選的房是極好的,便捷的上等地段配上湖岸相襯的綠景,加之坐北朝南的戶型,忽而陽光細碎幽香襲來,是最好不過的了。嬛嬛愿多陪您擇居幾日,雖體態憔悴,倒也不負恩澤。”
這類流行語我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究其紅遍網絡的原因,除了《甄嬛傳》這部電視劇的熱播之外,更重要的是這種形式的語言較為委婉,模仿比較方便,這就是類推機制在起作用了。
三、流行語的特點
(一)多受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中新現象的不斷出現,人們日益增加對此類現象的關注,人們往往也會采用一些新的表達形式來抒發自己的見解。例如,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女性對擇偶對象的要求也出現了具體的要求:身高一般、發型傳統,相貌過目即忘;性格溫和,工資無償上繳給老婆或者AA制;不吸煙、不喝酒、不關機、不賭錢、不泡吧,無紅顏知己;月薪2000~10000元,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一般從事教育、IT、機械制造、技術類行業的男人。女士根據“經濟適用房”一詞將這類男士稱之為“經濟適用男”。還有就是最近出現的“保釣人士”,也是由于中日政治關系、領土糾紛的變化而逐漸產生的。
(二)使用者多為年輕人
當代的年輕人思想比較前衛,站在社會的前沿,勇于接受新鮮事物,創造力比較強。中老年人多保持原有的語言特點,而年輕人則更想凸顯個性,所以比較喜歡追求流行語。例如,“腫么了”,表示一種疑問、問候的語氣,意思是“怎么了”。再如“醬紫”一詞,雖然并不符合現代漢語規范化的要求,但也為廣大年輕人廣泛使用,此詞來源于臺灣居民的發音,與普通話中的“這樣子”相同。這符合了語言的社會變異中的年齡變異,年齡的變異不是由社團的距離、交際的障礙引起的,而是由于社會心理、文化背景等復雜原因引起的②。
(三)多來源于外來語和方言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生活等各方面都與國外加強了聯系,漢語也一樣,從80年代甚至更早不斷引進的外來詞匯,到現在甚至已經出現了由漢語和外語混合搭配的“詞語”。例如,“hold住”,“hold住“一詞來源于香港中英混用詞匯。在2011年8月9日的《大學生了沒》中,一位名叫miss lin的網友以夸張另類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語、扭捏妖嬈的姿態向大學生們介紹什么是Fashion。其極度夸張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觀眾,miss lin的口頭禪是“整個場面我要Hold住”,導致“hold住”一詞紅遍網絡。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很fashion”、“上WC”等一系列類似的詞匯。
四、結語
當今流行語的出現與傳播主要發生在網絡上,使用者多為年輕人,這引起了廣大學者的注意,存在較大爭議的地方就是關于現代漢語規范化的問題。當前的流行語是否可以進入規范的現代漢語中,關鍵在于是否有利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當然,根據語言的社會約定俗成性,如果這些流行語能夠被社會大眾接受,我們應該將其視為規范的現代漢語。(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