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機制改革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30 17:57: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制機制改革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體制機制改革方案

篇1

為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關于不斷深化農村改革,積極推進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現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就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綠色草廟,不斷創新林業經營體制機制,進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放活林地林木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調動廣大群眾和各種社會經營主體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林業生產力,加快林業發展步伐,為建設生態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改革穩定并重,確保積極改革穩妥推進;堅持多種模式并重,確保改革符合當地實際;堅持三大效益并重,確保農民得實惠、生態受保護。

三、總體目標

計劃用三個月左右時間,基本完成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政策,建立產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明確、責權劃分具體、利益分配合理、流轉程序規范、融資渠道通暢、監管服務到位的集體林權制度,實現資源增長、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改善的目標。

四、改革的主要內容

1、基本范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林地和林木。

2、改革重點:將我鎮集體林業用地全部改制到位,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和林地用途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將集體統一經營的集體林地和林木,通過均股、均利等方式將初始產權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對已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承包方式明確經營管護主體的,維持原經營主體不變,完善相關流轉手續。

3、利益分配。一是承包金一次性繳納并使用仍有節余的,70%按股分配到人,30%用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公益事業;承包金為分期支付的,均股落實初始產權,從下一次支付承包款的時間起,集體經濟組織每次均要將承包收益70%按股分配到人,30%用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公益事業;二是對本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股份合作收益分成的,在收益分配時,不低于凈收益的70%進行股權分配,其他用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公益事業;三是對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林木、林地的收益可將提取20%公積金后的剩余收益不低于70%進行股權分配,其他用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公益事業;四是對經濟條件較好、林地面積較小且農民對林地、林木依賴性不大(由村自行確定)的村,依法通過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由村民會議授權的2/3以上村民代表(或戶代表)同意,可以將林木、林地的股權統一交本級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全部用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公益事業。

4、勘界發證。明確林地林木產權關系后,要依法進行確權勘界、登記,核(換)發林權證書,做到圖、表、冊一致,人、地、證相符。

五、工作步驟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從2014年8月份啟動,至2014年10月底主體改革全面完成,改革工作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一)工作準備階段(2014年8月)

1.成立機構。鎮成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由政府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下設林改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林改辦設在鎮林業站;村建立林改領導小組和林改工作班子,由書記掛帥,主任牽頭,工作人員由村根據工作量確定,一般3—5人。

2.宣傳發動。鎮、村兩級召開專題會議,全面部署林改工作任務。同時,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等,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讓群眾了解改革,支持改革。

3.組織培訓。抓領導干部特別是村級領導干部的培訓,解決村級領導干部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認識問題;抓各級林改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使林改的具體操作人員吃透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

(二)制定方案階段(2014年9月上中旬)

1.調查摸底。主要摸清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數、農戶數,調查本集體經濟組織區域內的森林資源分布、數量、類型、經營狀況等。在明晰產權過程中,行政區劃調整以后合并的村或村民小組,明晰集體統一經營的林地、林木產權時,原則上以合并前的村或村民小組為單位進行,如果是按合并后的村或村民小組確權,需經2/3以上村民或農戶同意。

2.制定方案。村制定林改方案,明確改革的范圍、內容、方法以及措施。

3.張榜公示。公布林改實施方案,征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意見。

4.召開會議。依法召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或由村民會議授權的村民代表(或戶代表)會議,經2/3以上成員(代表)通過實施方案后,報鎮人民政府批準,同時報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三)組織實施階段(2014年9月下旬—10月上旬)

1.明晰股權。填寫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股權登記表。

2.張榜公示。股權登記表張榜公布。

3.召開會議。召開村民會議或經村民會議授權的村民代表(或戶代表)會議進行決議。

4.確立股權。享有股權的村民簽字。

5.登記發證。根據經營權落實情況,登記發放林權證。

6.建立檔案。鎮、村均要建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

7、自查驗收。各村(居委會)按照《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檢查驗收及目標考核辦法》全面自查,自查結果由鎮林改領導小組審定,合格的形成書面材料向市林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驗收申請,市對各鎮上報的所有有改革任務的村進行全覆蓋檢查驗收。

(四)總結驗收階段(2014年10月中旬)

林改結束后,以市為單位,統一上報申請省、市林改辦檢查驗收。

六、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村要把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一件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制定工作計劃,明確目標任務,擬定具體實施方案,扎實推進改革。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積極參與改革,形成支持改革的合力。

2、積極穩妥推進。在搞好調查摸底充分掌握本地社情、民情、林情的基礎上,科學制定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規范操作,先易后難,有步驟、分階段推進改革。

篇2

一、穩步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濟源市作為全省首批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市之一,從2010年3月份起在12個鎮衛生院全面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實行基本藥物零差價銷售;從去年12月份起在477 個農村衛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嚴格落實國家確定的307種基本藥物品規和我省確定的200種增補藥物品規,實行全省統一采購、企業統一配送機制;結合我市實際,增補了29種習慣性用藥,實行零差價銷售,并按基本藥物政策報銷。切實加強基本藥物配送,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功能齊全、經營規范” 的藥品配送網絡,做到了基本藥物配送“資金到位、人員到位、車輛到位、網絡到位、服務到位”,確保了急救藥品第一時間送到、一般藥品按需送達、偏遠山區不超過24小時送達,滿足了基本藥物實施單位的需求;創新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配送機制,由配送企業直接配送到村,減輕了鎮級藥品管理負擔;實行基本藥物款項集中支付,在市財政設立基本藥物資金結算專戶,對基本藥物實行網上采購、統一配送,每月衛生院將藥品款上繳專戶,由財政部門直接支付到配送企業,避免了拖欠貨款等現象發生。全面實現基本藥物電子監管,累計處理各類預警信息956條,處理率100%,確保了基本藥物的質量安全。

二、扎實推進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

(一)建立收支核定補償機制。按照“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原則,以各基層醫療機構的經常性收支實際發生數為基數,綜合考慮職能轉變、取消藥品加成等影響收支的因素,核定收支補助標準。2012年經常性收支差額核定以2011年核定數為基礎進行微調,對各基層醫療機構的新進在編人員、選撥高校生的工資及各項社會保障費等人員經費給予增加,對2011年安排的臨時聘用人員的清退補償款予以核減,結合實際收入完成情況對收入任務進行重新認定,核定補助1548萬元,基本保障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在資金的撥付上,按照各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藥補助資金的90%,分月及時撥付,剩余10%待年底經績效考核后,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結算。

(二)實行人員編制總量控制機制。按照人口總數比例對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編制進行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編制為682個,新增編制159個。對基層醫療機構等事業單位進行崗位設置,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比例達到86%,突出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才,通過競聘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做好了基層醫療機構聘用的197名計劃外人員清退工作,實現了平穩過渡。

(三)是實行績效工資機制。制定了《濟源市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方案》。明確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基礎性績效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按單位的服務數量、服務質量、服務行為、勞動紀律、醫德醫風等考核結果,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成績突出的工作人員傾斜,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從根本上杜絕“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現象發生。改革后,在職職工人均月收入達到2400元左右,達到全市事業單位人員平均工資水平。

三、強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為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促進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全面實施,我們與財政局聯合下發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績效考核辦法》,量化了村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和績效考核標準,在鎮衛生院設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站,明確了鎮村兩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職責分工,將35%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交給村衛生室承擔,由衛生院與村衛生室簽訂目標責任書并對其進行考核,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將相應比例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撥付給村衛生室。

四、切實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

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通知》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要求。一是確保農村衛生室和人員實現“雙覆蓋”,每個村至少有1個標準化衛生室,每個衛生室人員按轄區常住人口的1.2‰的比例配備,至少保證有1名鄉村醫生。二是以鎮衛生院“院建院管”為形式,對農村衛生室實行“八統一(統一機構設置、績效考核、基本保障、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業務管理、藥械供應、檔案規范)、兩獨立(財務獨立、責任獨立)”的一體化管理,實現村衛生室硬件設施標準化、運營管理規范化、指導監督體系化、服務質量優質化。三是落實鄉村醫生養老政策,對年滿65歲、連續工作10年以上、到齡退出、不再從事醫療衛生服務的鄉村醫生,每月給予300元生活補助。新規的實施,進一步穩定了鄉村醫生隊伍,提高了工作積極性,鞏固了基層網底建設。

篇3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開始退出QE、愛爾蘭退出紓困機制,這兩個事件標志著歐美經濟開始好轉、復蘇。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我們的經濟走勢也是世人關注的焦點。2008年,中國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開始下滑。政府實施4萬億刺激方案后,2010年經濟增速一度回升到10.4%的兩位數,但隨后又開始下降,一直降到現在的7.5%上下。經濟增速這樣長時間地下降,是改革開放前30年沒有的,因此,引起了國內外經濟學家的廣泛關注。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是體制機制因素造成的,不改革體制機制,經濟還將繼續下行,甚至崩潰;另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是周期性原因所致,而且主要受國際經濟周期影響。

其實,中國經濟下行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只是外因,內因還是受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一直被經濟學家們稱作不可持續的、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官方也認同。所以,“九五”時期,政府就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但至今無果。究其原因,以吳敬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是體制機制的原因制約了經濟轉型。今天,伴隨著產能過剩和債務風險的經濟下行,主要是因為市場經濟改革不到位或停滯所致,是政府主導經濟運行、過多地干預微觀經濟造成的。所以,雖然中國經濟面臨發展方式轉型和體制機制轉型雙重轉型的歷史重任,但吳敬璉認為,體制機制轉型更為重要,因為它是發展方式轉型的前提。

顯然,以吳敬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的觀點與官方達成了共識。十確定了繼續進行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十八屆三中全會又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制定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其別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過去,我們的提法是“基礎性作用”,現在是“決定性作用”,這在中文語義上,可以理解為更加重視市場的作用。

但我們如果回顧一下改革歷程會發現,制訂改革方案重要,落實改革方案更重要。我們不僅是發展方式轉型轉了20年轉不過來,而且這10多年來改革方案的很多任務并沒有落實,甚至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近10年來改革倒退了。

篇4

1財政政策對地勘單位體制和機制改革的影響分稅制改革、國庫統一收付制度和中央為推進地勘單位改革實施的相關財政優惠政策是我國地勘單位體制和機制改革的外部政策環境。在地勘單位改革實踐中,對地勘單位體制和機制轉換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國家給予的各項財政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主要由國務院、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分別或者聯合的一系列文件體現尤其是國務院1999年和2001年的兩個有關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此外,截至2010年4月份,我國還有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陸續出臺了147個地方文件來落實中央的地勘單位改革精神[1]。這里主要探討國家層面的財政政策對地勘單位改革的影響。

1.1分稅制有利于地勘單位轉為企業后成為市場競爭主體1994年以來實施的分稅制改革基本改變了過去國家各級財政按照企業隸屬關系劃分收入的方法,規定除了企業所得稅外,不再按照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而是按照稅種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地勘單位屬地化和企業化改革過程中,相當部分的地勘單位實行了下放到省級政府的屬地化管理并進行企業化運行,也有部分工業部門的地勘單位交由中央管理。地勘單位的政府隸屬關系發生了顯著變化。而分稅制的實施有利于地勘單位企業實現在稅法面前一律平等,有利于消除地方政府由于自身利益沖動對自己分管的企業給予過多的干預或過多關照,使企業化改革后的地勘單位可以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

1.2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增加了地勘單位深化改革的緊迫性2000年以來,我國開始推廣實施國庫統一收付制度。國庫統一收付制度是促進財政財務管理制度科學化的重要是手段,有利于提高財政資金運營效益,降低財政籌資成本,可以加強監督控制,從源頭上治理腐敗,構筑實施宏觀調控的堅實基礎。但是,這一制度將不可避免與地勘單位事業企業不分的機制和特有的地勘單位財務制度發生沖突。因為在現有地勘單位事業企業體制不分狀態下,財政性資金和地勘單位的經營收入處于同一個單位內部,很容易發生不同類型資金之間的相互轉移行為,從而發生逃避國家財政監督的現象。因此,推廣實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增加了地勘單位深化改革的緊迫性。

1.3地勘單位改革方案中財政優惠政策的積極作用

1.3.1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收負擔為了推進地勘單位轉制,國家對地勘單位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化地勘單位的稅收負擔。地勘單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就稅收問題指出:“地質勘查單位在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的過程中,繼續享受事業單位的各項稅收政策”[2]。為落實中央地勘單位改革精神,國家稅務總局指出:“地質勘查單位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后的3年內(自2000年1月1日起至2002年12月31日止),可以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地質礦產部所屬地勘單位征稅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發[1996]656號)的規定,繼續享受原屬事業單位時的各項稅收政策”[3]。此后,國家稅務總局又進一步發文指出:“1)地勘單位屬地化后,其事業單位經費來源由中央財政劃撥轉為地方財政劃撥的,在其改革為企業以前,仍執行事業單位的稅收政策;2)地勘單位屬地化后,由事業單位改革為企業的,自財政不再劃撥其經費起的3年內,報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批準,繼續享受原屬事業單位的各項稅收政策,但最長不超過2004年12月31日”[4]。

1.3.2充實企業化地勘單位國家資本金和實施經費補助由于歷史原因,地勘單位普遍資金短缺。為了解決屬地化后實行企業化經營的地勘單位資金短缺問題,改革方案中制定了資金扶持政策。1999年,國務院在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中規定:“地質勘查單位在屬地化、企業化改革的過程中,可以繼續將國家劃定的地質勘查費基數中10%左右的勘查費轉增國家資本金;地質勘查單位轉讓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時,允許其將部分或全部價款轉增國家資本金”[2]。200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地質勘查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也做了同樣規定。2003年,國務院又發文指出:“維護企業化經營的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的合法權益,國有地質勘查單位轉讓國家出資勘查的礦產地的探礦權、采礦權,符合規定并經批準,其價款的部分或全部轉增為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的國家資本金”[5]。2010年,國土資源部發文指出:“對已經轉制為企業或積極推行企業化改革的國有地勘單位,優先配置部分探礦權”[1]。同時還規定:“國有地勘單位轉為企業的,申請轉讓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地的礦業權,經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審批,其價款可部分或全部轉增為企業的國家資本金”[1]。這一規定增加了國家資本金對企業化地勘單位投入的新途徑。財政部設立了專項基金,實行屬地化管理的地質勘查單位進行經費補助,用于地質勘查項目的地形測繪、地質測量、遙感地質、物探、化探、鉆探、巖礦試驗等方面的支出。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屬地化地勘單位實行企業化經營初期的資金緊張。

1.3.3幫助企業化地勘單位落實土地使用權為了幫助落實企業化地勘單位的土地使用權,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就地勘單位土地使用權專門做了具體安排。《國務院關于深化地質勘查隊伍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2003]76號)中也賦予了企業化經營的國有地勘單位對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處置權限,可以允許按照有關規定,經評估后可以采取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或者授權經營等方式處置。2010年,國土資源部發文規定:“支持地勘單位盤活存量土地資產,對已經轉制為企業或者積極推行企業化改革的國有地勘單位,其實際占有的國有劃撥土地,經土地所在市、縣人民政府批準轉為商住、工業用地的,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土地出讓價款納入地方預算后,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積極溝通協調地方政府、財政部門,制定將出讓收入用于解決國有地勘單位歷史遺留問題的相關政策”[1]。這些政策賦予了企業化地勘單位以經營方式來處置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權,使地勘單位擺脫了原有事業單位體制土地使用制度的約束。

1.3.4支持地勘單位轉產分流人員、減人增效為了解決地勘單位人員臃腫,效益不高的狀況,必須加大人員分流的力度。地勘單位改革方案要求地質勘查隊伍要面向市場,面向區域經濟,發揮自身的優勢,因地制宜,積極構筑新的經濟增長點,開辟非地質勘查業生產門路,安置富余人員和下崗職工,提高經濟效益,改善職工生活。改革方案要求對地質勘查單位用于組織隊伍轉產,安排職工再就業等工作的銀行貸款,繼續給予貼息支持[2]。財政部為此制定了《地勘單位轉產項目銀行貸款財政貼息管理辦法》,符合條件的地勘單位在收到貼息資金后,應增加本年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同時沖減財務費用[6]。改革方案同時要求各地將屬地化實行企業化經營的地勘單位下崗職工與當地下崗職工同等對待,領取地方印制發放的下崗證,享受國家和當地有關再就業的優惠政策。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這些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勘單位人員臃腫的局面,從而使地勘單位可以輕裝上陣,融入市場經濟體制。

1.3.5保證地勘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1999年的地勘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對離退休人員經費做了安排,規定原地質礦產部和各工業部門地質勘查隊伍的地質勘查費均以1998年預算為基數(不含一次性補貼)保持不變,劃轉到各省級財政,優先確保地勘單位的離退休人員經費在此預算基數中列支。中央財政安排的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地質勘查單位的地質勘查費和離退休費也以2000年預算基數中列支。國務院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要求,要千方百計確保地質勘查單位離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及時足額發放。對尚未進入地方養老保險統籌體系的地質勘查單位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標準和有關待遇不變,費用從劃轉省級財政地質勘查費中列支,待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的養老統籌辦法出臺后,再按統一辦法執行。2001年的《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地質勘查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要求,已參加地方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地勘單位,其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發放。尚未參加地方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地勘單位,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和有關待遇不變,費用按隸屬關系分別由中央和省級財政負擔,列支渠道不變。待國家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出臺后,再按統一辦法執行。保證地勘單位離退休職工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的政策,降低了地勘單位體制轉型造成的沖擊和震蕩,為社會和諧做出了貢獻。此外,地勘單位的改革方案中還就地勘單位的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大基本建設投入也做了政策性規定。這些財政優惠政策,在實踐中推進了地勘單位改革的進程。

2地勘單位改革成效和深化改革面臨的問題十多年來,地勘單位在“戴事業單位帽子、走企業化路子”的迂回歷練中,地勘單位內部事企分開、模擬企業化管理經營的積極實驗與輾轉守陳的心態并存,主業與兼業并舉,各省、區地勘局(中心)改革意識強弱并存,加上省、區國土資源廳與地勘局(中心)之間隸屬關系的順與不順并存,改革中涌現的若干“模式”的此消彼長,最終以堅持市場化方向為主導,推動著地勘單位改革向縱深發展。總結這一改革歷程的成就和問題很有必要。

2.1地勘單位體制機制改革的成效1999年啟動的地勘單位改革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走向深入,國家分稅制改革不斷完善并在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逐步推廣的背景下展開的。地勘單位改革歷經十年的探索,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1)地勘單位屬地化改革進展順利,截至2010年底,國有地勘單位屬地化改革順利完成,屬地化局級地勘單位74個,所屬企事業單位1148個,職工約62.7萬人,(其中在職職工35.2萬人,占56%),占地勘隊伍總人數(72.2萬人)的86.8%[7];2)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體制框架初步建立;3)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的機制自上而下的推行;4)國有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逐步深化。與地質隊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同步,地勘經濟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披露,以“十一五”末與“九五”末的1999年相比,全國非油氣礦產勘查投入增長了10倍以上,商業地質工作的社會投入超過了政府投入;國有地勘單位的人均凈資產增長了5倍,職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后發的民營或者股份制企業及地勘單位更具有經濟活力。

2.2深化地勘單位改革面臨的問題

2.2.1事企分開的改革目標尚未達到目前,國有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改革已經探索了十年有余,但是大多數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改革還沒有完成。因此,地勘單位一方面仍然是事業單位的屬性,享受著國家的財政撥款,另一方面開展商業地質勘查活動獲取經營收入,并且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需求和商業礦產開發的強勁需求,其經營收入所占地勘單位總收入比例也在逐年加大。因此,地勘單位改革方案中所要求達到的事企分開的目標還沒有達到。地勘單位在沒有切斷事業撥款收入途徑的前提下,繼續享受事業單位的有關政策。地勘單位實際上既可以獲得事業單位財政撥款收入,又可以獲得商業地質勘查的經營收入,因此,這種情形很有可能使地勘單位沒有很強的意愿推進徹底的企業化改革。同時,一部分地勘隊伍下崗分流人員面對目前地勘單位職工收入增加的情況,也可能對當初的被分流不滿,從而進一步抑制了地勘單位內部職工推進地勘單位徹底轉制為企業的積極性。

2.2.2省級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經費不足按照《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1999]37號)和《關于加強地方和行業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的意見》(國土資發[2003]358號)的要求,省級政府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公益性地質隊伍,開展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但是,目前這一改革目標還沒有完全落實。有學者指出,從財政支持的角度來看,省級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事業費(人員費和其他基本支出)不足,主要表現為:1)隸屬關系不穩定造成預算渠道不暢通,尤其是歸地勘局管理的地調院、監測站,經常性工作經費和人頭費沒有直接納入地方財政預算,難以得到穩定的財政保障;2)事業費預算額度與實際支出相比偏低,需要依靠市場項目及其他資金來源項目彌補經費不足,這直接影響了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精力和質量[7]。

2.2.3地勘單位的預算管理問題國家對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政策是不同的,分別執行不同的收支制度。國家對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向補助(或上繳),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國家對事業單位的各項收支都有嚴格的控制,尤其是財政性資金的控制更加嚴格,而對于其經營收入和支出則管理的相對寬松。但是,在原有的財政制度下,非常容易導致事業單位將財政資金投資于經營部門,從而擴大預算規模。同時,當國家向事業單位所屬的部門的經營收入征稅時,該經營部門的收入也可以通過上繳其主管事業單位來回避或者降低對國家的繳納款項。同時,由于事業單位與其經營部門之間存在著復雜的人事、財務、物資使用等方面的聯系,也存在著資金相互挪用,私設“小金庫”,制造腐敗的潛在風險。目前,國有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改革尚未完成,地勘單位在市場上獲得越來越多的經營性收入。這些經營性收究竟應該按照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辦法處置,還是按照企業單位的處置辦法,目前還處于模糊狀態。這種情形不但容易誘發腐敗,也使銳意改革的地勘單位領導就如何處置日漸增多的經營性收入時面臨著巨大的法律風險。

3促進地勘單位改革的財政政策建議國有地勘單位實行屬地化企業化改革,并在企業化改革的基礎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地勘單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地勘經濟發展的方向。為此,深化改革地質勘查隊伍的管理體制和機制還需要不斷調整財政政策,促進地勘單位轉型。

3.1加快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步伐目前,國有地勘單位的經濟明顯好轉,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較好的契機,因此應該大力推進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改革進程。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改革要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盡快落實各項地勘單位改革的優惠政策,在財政政策上繼續給予支持,加大地勘單位企業化推進力度。各省級政府可以因地制宜的為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設定年限,盡快改變地勘單位十多年來“戴事業單位帽子,走企業化路子”的局面,促使地勘單位建立真正企業化地經營機制。

篇5

一、改革中的穩定問題及原因分析

陜化公司作為建司近五十年的國有企業,原有的管理體制架構建立早、運行時間長,根基深,早已固化入心,改革觸及的權責利引發職工對自身和企業未來的擔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公司3000名職工全部離崗,涉及人員多。企業和職工雙向選擇,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二是許多職工在思想上、情感上難以接受,害怕改革、反對改革甚至阻撓改革,不安心理重。部分職工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業務技能不高,參與競爭能力較差,擔心改革分流后失去工作或待遇變差;部分職工認為自己為企業奉獻了青春、做出了貢獻,而企業卻想以改革為由把職工當包袱給甩出去;部分職工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不足,擔心陜化管理體制改革后難以正常發展。

3.矛盾分歧大。管理體制改革后由于部分中層領導干部喪失了手中的權力,新機構下的部分中層干部在撤銷了中間職位后,權力放大,職工擔心工作管理權得不到有效制約,可能會侵害普通職工的利益,引發新的矛盾。

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陜化集團一時間人心浮躁、動蕩不穩,增大了改革難度。

二、處理改革發展過程中涉穩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改制宣傳力度,奠定改革分流的思想基礎和環境認同

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是改革宣傳的強有力組織部門,企業各級行政管理者,上至總經理、廠長,下至車間主任、班組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和主體,各種會議、內宣平臺是改革的主要宣傳陣地。一是國企改革形勢、以及企業處境和企業的發展;二是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性;三是解讀分析《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和《富余人員分流安置辦法》;四是引入和提煉新的管理思想、發展理念、創新管理成果、優良傳統、工作作風等。通過改制分流中堅持不懈的宣傳,讓職工清楚透徹的理清公司面臨的嚴峻形勢和職工企業利益共同體的關系,獲得員工強烈的改革認同,使職工思想觀念和認識得到轉變和提高,為順利推進改革掃清思想障礙。

(二)加強領導,精心制訂實施方案,凝心聚力保企業穩定

陜化公司成立了以黨政領導為組長,其它班子成員為副組長,企管、黨群、紀監、人力等部門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陜化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開展了從領導班子到普通職工,從職能科室到生產一線進行有針對性地座談、交流和摸底工作。根據上級要求和精神,結合企業各單位班子情況、隊伍情況、思想狀況和分流安置,制訂了詳細的改制方案,并嚴格按程序貫徹執行。

新成立的處室、分廠、分公司領導,在遵循專業化、年輕化的前提下,兼顧學歷層次、擔任領導職務時間、群眾威望等因素,按照《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公司范圍內分流和調配使用。成立富余人員分流安置管理中心,最大限度地核鹺頹謇砝臀褳獍和勞務派遣,富余人員。在遵照公司定編定員的前提下,根據崗位缺員、到齡退休、替換勞務派遣等情況內部逐步予以調劑安置。

改革分流工作嚴格按照《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和《富余人員分流安置方案》進行。在改制分流人員安置處理上,摸清一批分流一批,這樣既可維護職工利益,使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在分流過程中不開口子,消除部分職工等待觀望、突破政策界限和鉆空子的想法。在充分考慮職工的年齡、工齡、家庭和自身健康狀況等實際情況,依據有關政策及規定,給予適當地照顧,及時以人性化的關懷送去溫暖、支持與幫助,使參加改革分流的職工真正地感受到陜化集團是善始善終的,對后續工作開展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搭建公司管控平臺,留住企業有用人才

以工資總額包干為基礎,穩步推進薪酬體系改革,調整專業技術人員與其他人員的待遇差別,引導全員學技術、比貢獻。通過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制定有效的關鍵崗位繼任者和后備人才甄選計劃,挖掘、開發、培養后備人才隊伍,建立人才梯隊建設機制,以便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隊,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人力支持,徹底解除青工思想包袱、凝聚發展共識,穩步推進改革。

(四)工會主動作為,建立健全基層組織,傾聽職工訴求,暢通維權渠道,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1.探索建立二級廠務公開制度,探索建立長效機制

公司工會根據新的管理體制,按程序組建了二級工會組織機構,完善運行機制、責任機制和監督機制,進一步規范廠務公開事項。公司及時公開改革方案、分流方案、工資包干正常、績效激勵機制等政策,體現“多勞多得”、“獎勤罰懶”的正向激勵,有效提高了工資考核的透明度,把職工最敏感的事情辦成最放心的事情,消除了顧慮,成為維穩工作的主線。

2.暢通溝通渠道,正確處理問題,持續做好分流安撫工作

篇6

7月12日,“中國高層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論壇所做的《新的攻堅階段的改革任務》的主題發言中提出,攻堅階段主要推進六方面的改革要點:一是把政府管理體制改革作為重中之重,二是繼續堅持和完善國有經濟體制改革等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三是發展現代市場體系,四是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五是深化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六是繼續擴大開放。

政府改革既聯接經濟體制改革,又聯接社會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因此,在攻堅階段中,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被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種種跡象顯示,進入2005年以來,中國改革在經歷了25年的迂回曲折之后,逐步開始接近改革的內核,繼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啟改革歷史進程之后,改革戰鼓再度隆隆擂起。

那么,改革攻堅階段的改革方法、思路是否也應該有所改革?本期專題策劃的一組文章中,專家們各抒己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個別文章中的措辭和舉例可能略顯粗礪,但并無冒犯某個部門或個人的惡意。

體制“板結化”日益嚴重改革已到攻關時

目前,商品價格已經基本放開,由市場供求決定,但資金、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被壓制現象依然嚴重存在。生產要素價格的扭曲,既是導致短期內經濟忽冷忽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脅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盡快加以改變。

首先,出于為國有企業和國家項目低成本融資的需要,長期實行資金價格管制,利率被人為壓低。目前,利率市場化進程剛剛真正起步,尚在推進之中。

其次,以往由于地方政府掌握著土地的實際控制權,在各地招商引資的競爭壓力之下,土地價格被人為壓低,有時甚至是“零地價”。

再次,由于粗加工行業的勞動力近乎無限供給而勞動保護制度又不健全,勞動力價格被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以“市場競爭”的理由人為壓低。

最后,技術價格雖然基本上由企業決定,但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也被人為壓低。

此外,水、礦產等自然資源價格也由于種種原因而被長期壓低,導致亂采濫伐,資源浪費十分嚴重。

中國漸進式改革走到今天,一些難度比較大的改革大多剛剛開始。比如,壟斷行業的改革剛剛起步;宏觀調控手段甚至出現倒退跡象;政府職能的轉換剛剛提上議事日程等等。

在改革動力源泉上, 依靠對外開放推進的改革項目已經開展得差不多了,進一步對外開放的余地已經越來越小。改革需要更多地從內部尋找動力源。

改革態度出現分化

當前中國社會各階層對改革的態度,可謂各不相同。

從高層看,本屆政府任期第一年主要忙于應急處置,應對SARS危機;第二年則忙于宏觀調控事務,解決經濟發展中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短期問題。從今年開始,將2005年定為“改革年”,并重點推動國有銀行改革等金融體制改革,又推行了建立節約型社會的一系列重要舉措。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中央高層領導的關注點已經從先前的短期問題更多地轉向了長期問題。

從中層看,目前一些部門對改革采取實用主義態度,對本部門有利的就積極推動,對本部門不利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導致改革攻堅戰難度加大,尤其是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由于缺乏部門間的有效協調而難以推行。

從下層看,人們對改革普遍持矛盾心態,一方面期望改革能夠給自己帶來收益,另一方面又擔心改革會使自己的利益受損。

體制“板結化”現象嚴重

在改革處于膠著狀態的情況下,目前出現了一些值得警惕的傾向:一是公共權力有被部門權力肢解的傾向;二是國家利益有被部門利益肢解的傾向;三是地區間、部門間,以及地區與部門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改革在反思中前進對以往的改革

需要進行徹底反思和全面評估

首先,應當對過去20多年的改革過程進行徹底反思和全面評估,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汲取教訓。

其次,深入分析當前改革阻力越來越大的原因,勇于對以往成功的改革方式本身進行深刻反思。

再次,深入研究和探討改革的理論問題,腳踏實地地尋找支撐本國改革的理論。

為此,有必要創立一門新興學科――“改革學”,以便系統地研究改革的目標分解、程序設計、模式選擇、時機抉擇等重大問題。

對今后的改革應確立一些基本原則

首先,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我們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又要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努力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要顧此失彼。

其次,要堅持大多數人受益的原則。改革使“人人受益”實際上很難做到,我們只能追求大多數人受益的目標,因而難免會出現一小部分人利益受損的局面,要減少改革的阻力就須設法補償一小部分受損者。

再次,改革不應引起大的社會動蕩。小的社會波動可能難以避免,大的社會動蕩必須堅決防止,否則不僅達不到改革的目標,還會葬送改革。但難點在于如何區分出可以容忍的事件和必須及時制止的事件。

除此之外,肯定還會有其他一些原則。

改革急需建立和完善六大機制

為了更好地推進改革,當務之急還要建立和完善六大機制。一是各項工作中要建立并加強實地調研的機制,推行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工作方式,避免閉門造車、關門訂方案。二是要建立并加強理論研究的機制。沒有理論支持的改革容易走彎路,甚至還有可能走回頭路。三是要建立協商機制,要建立廣大民眾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機制。四是要完善決策機制,使有關改革的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五是要建立補償機制,對于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人,尤其是弱勢群體,予以必要的補償。六是要建立糾錯機制,在推進改革的實踐過程中,要根據情況的進展及時糾正改革方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綜合分析改革的內外部因素

首先,要想推動改革,需要對改革的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最新變化,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為此,我們不妨對中國的未來進行一下情景規劃分析。一種情景是,如果停止改革,中國的未來會怎么樣?另一種情景是,如果維持現狀,零敲碎打地局部改革,中國的未來會怎么樣?再一種情景就是,如果對改革進行全面規劃和總體協調,并加快推進改革,中國的未來會怎么樣?各種情景預期的成本、收益和風險到底如何?

在對未來進行預測時,歐洲人一般比較偏好于“風險預防原理”,也就是基于最危險的貌似真實的情景來制訂相關政策。而美國人一般比較偏好“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在消除某種潛在危害帶來的效益與花費的成本之間找到平衡。當結果不確定時,只能研究這些結果的概率。

對于中國未來走勢的預測,應當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既要想到最壞的可能性,又要在成本與收益之間尋求平衡。

其次,有必要對改革的阻力進行分析和預測。改革有阻力乃正常現象,問題在于各項改革啟動之前,我們能否對可能出現的阻力進行準確地把握?也就是要找到改革的阻力源在哪里,分析阻力的形成原因,并據此制訂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化阻力為動力。

為此,需要搞清楚的是,人們對于改革的擔心,究竟是擔心潛在收益的減少,還是擔心損失的增大?對此,不同的經濟學派有著不同的觀點。古典經濟學派認為,人類根據期望效用進行決策,索取他們所能夠得到的任何東西。而行為經濟學派則認為,人們拒絕不公平的交易,更加擔心的是未來損失的增加,而不是潛在收益的減少,并且人類往往存在著從眾心理。而從博弈論的角度看,改革是各類群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改革方案不折不扣的簡單落實。

再次,在對改革的動力和阻力進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對改革進行管理。通過種種努力,使社會各界對改革形成共識,在此基礎上,對改革做出承諾。根據公眾的意見,由專家來制訂改革方案。選擇正確的改革模式和出臺時機,建立良性互動機制,不斷增強改革的效果。

關于改革的模式,實際上有多種分類。針對不同內容的改革,應當選擇不同的改革模式。初步劃分,改革至少有如下分類:

(1) 主動型改革與被動型改革;

(2) 危機導向型改革與利益導向型改革;

(3) 單向改革與互動式改革;

(4) 漸進式改革與激進式改革(所謂“休克療法”);

(5) 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

(6) 外推式改革與內源式改革;

(7)單項推進改革與綜合配套改革;

(8) 自下而上型改革與自上而下型改革;

(9) 精英型改革與民主型改革;

(10)目標型改革與探索型改革(所謂“摸著石頭過河”);

(11) 直達式改革與迂回式改革;

(12) 遞進式改革與跳躍式改革;

(13) 效率優先型改革與公平優先型改革。

從目前情況看,今后一個時期的改革可能迫切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模式轉換。

首先,應當從以外推型為主的改革轉向內源型為主的改革,也就是從主要依靠對外開放來推動的被動型改革,轉向更多地依靠內在動力推動的主動型改革。

其次,應當從探索型為主的改革轉向目標型為主的改革,也就是從“摸著石頭過河”,轉向事先確立改革目標,確定“下海”改革的“航標燈”。

再次,應當從漸進式為主的改革轉向攻堅戰為主的改革。中國過去的經驗,既不是單純的“漸進式”,也不是“休克療法”,有人認為是“積極的漸進式”,也有人認為是“整體漸進、局部攻堅”。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改革將作為改革攻堅的主要對象之一。

最后,應當從精英型與民主型分立式改革,轉向精英與民主融合型改革。過去,有些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是純粹的民主型改革,例如農村承包制的產生;而另一些改革則是自上而下,由專家對整體改革方案進行設計,如1994年的財稅金融改革。今后的改革,應當將兩種方式更好地融合起來,改革的方案設計,既要委任專家進行專門研究設計,同時又要廣泛征求各界意見。

篇7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稱,國務院已經決定由國務院國資委主導電網主輔分離,并基本按照國資委于2007年底制定的《電網主輔分離改革及電力設計、施工企業一體化重組方案》進行。

2010年9月,這一方案已獲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通過,并于2011年初獲得國務院同意。目前,國資委正在組織“主輔分離”前期準備工作,未來,電網旗下的勘測設計、火電、水電、輸配電工程建設企業,均將被剝離。

2002年國務院公布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提出,電力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構建政府監管下的政企分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健康發展的電力市場體系,并歸納為四點具體方向: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

之后,在《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指引下,國家電力公司被分拆為2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5家發電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和4家輔業集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中國葛洲壩集團)。

不過,除“廠網分開”外,其它三大改革,均未獲得實質性的突破。繼承了國家電力公司大部分資產的電網公司,成為下一步電力改革的重點。

目前,國家電網的主要輔業包括920萬千瓦的發電資產、國網電力科學院、中國電力科學院。中國電力科學院旗下的重要資產之一,便是電力設備企業許繼集團的60%股權。

而據國家電網的官網介紹,其非電網資產還有英大傳媒投資集團、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英大國際信托、英大證券、英大期貨等。

但現實的問題是,主輔不分,將使電網公司“集標準制定、設備制造、采購、招投標等多重角色于一身”,難以監管其中的利益關系。

2009年7月,國家電網收購平高集團和許繼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力設備制造商,就曾受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公開批評,稱國家電網此舉無益于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也無益于中國電氣制造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重要性下降,也是電網主輔分離久拖不決的原因。”相關專家稱,“在國有企業改革完成后,電力體系進行主輔分離的壓力已經變小了。”由于原有醫療、教育等社會單位已經被剝離,電力企業的負擔已經變輕,輔業已不再是企業發展的阻礙。

篇8

上述人士表示,如果思路成熟,下一步將聯合發改委其他司局推出具體方案,然后再征求其他相關部委意見。

實際上,電力體制改革特別是電力價格改革已被國家發改委列為2010年壟斷行業改革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輸配電價獨立核定、輸配分開則是電改的“硬骨頭”。

從電監會的角度,也把核定輸配電價工作作為2010年工作重點。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3月27日表示,要加快輸配電價改革,理順電價形成機制。當前,電價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輸配電價,在核定輸配電建設運行的基礎上形成合理的輸配電價。

其實,推進輸配分開一直是國務院關于電改的歷次重大文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2002年國務院公布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業內俗稱“5號文件”)的總體目標之一。2007年4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的通知》([2007]19號)。但是,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了,不但輸配分開沒有動靜,連主輔分離也連連被擱置。有業內人士近日對本報記者指出, “由于利益考慮,主導主輔分離改革方案的部門并沒有下大力氣推動主輔分離,實際上是在維護電網企業的既有利益格局。”

所謂輸配電主要是指輸電網和配電網。將眾多電源點與供電點連接起來的主干網及不同電網之間互送電力的聯網網架稱為輸電網;而在供電區之內,將電力分配至用戶并直接為用戶服務的支網為配電網。以國網為例,目前的國網是“經營輸電、變電、配電等電網資產的特大型企業”。

專家稱,輸配分開是打破電網壟斷電力市場,構建有賣方(發電企業)、有買方(配電企業)市場主體的電力市場體系的核心舉措。輸配分開后,將打破電網作為單一購買方的現有市場格局,形成購電方和發電方的自由選擇;到那時,電網才能變成一張純粹的輸送網絡,公開、透明的定價機制才能形成。

從技術上講,有業內人士認為,把輸、配電網資產分開,或者僅僅進行財務上的獨立核算,確定有效資產范圍后,通過橫向比較,采用平均社會成本的定價辦法,就可以確定輸電價格和配電價格。

篇9

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買房花銷可能變小

會議提出,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國家統計局12月18日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分別為33個和40個,分別比上月增加6個和2個。

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購房限制可能變少

會議提出,化解房地產庫存。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一表述引發高度關注,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限制性措施”,公眾感受最為直觀的就是購房、貸款等方面限制的取消或放寬。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外,多數地區已取消限購政策。年初,住建部要求各地進一步降低公積金貸款門檻,增加貸款額度,簡化手續,各地均積極響應。除了限購、貸款等方面措施外,還有哪些“限制性措施”會被取消,令人關注。

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外地人也將可住公租房

會議提出,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

——農民工可在就業地落戶

會議明確,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目前,中國戶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今年11月初時就表示,全國已經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國家要求到年底每個省(區、市)都必須出臺方案。

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

——社保負擔將會減輕

會議提出,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

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后確定將失業保險費率由3%統一降至2%,從10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將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

要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養老金或實行全國統籌

會議提出,要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提高統籌層次。

記者注意到,2019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按照《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

而對于統籌層次的問題,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11月20日在回應部分地區養老金發放問題時表示,要提高統籌層次,實行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按照社會保險大數法則,在全國范圍內調劑余缺、分散風險,增強基金的共濟能力。

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看病難看病貴有望緩解

會議提出,要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保基本、強基層的基礎上,著力建立新的體制機制,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望縮小

會議提出,要繼續抓好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口糧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資金和政策重點用在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農產品質量、效益上。

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企業員工也會受益

會議提出,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

具體措施包括: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要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篇10

美國金融危機使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自20世紀90年代“東南亞金融危機”、“墨西哥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社會就對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提出了各種方案,面對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有人提出重塑“布雷頓森林體系”(特里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定位。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世界范圍的金融危機引發了各國對當前貨幣體系的思考。首先,美元霸權地位助長了此次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后,人們普遍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助長了美國的過度負債和過度消費,而后者又助長了本次金融危機。其次,歐盟期待通過改革提升歐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基于這一戰略,2008年11月,法國總統薩科齊反復強調有必要改革美元獨霸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再次,在現有美元儲備貨幣體制下,中國等外匯儲備大國面臨美元貶值的風險,因此這些國家希望建立健全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基于以上幾方面的因素,一些學者和一些國家政府紛紛要求改革現有的國際貨幣體制。

國際上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不同方案

自現行的牙買加體系成立之日起,由于體系內部本身的缺陷,使得國際經濟經常發生很大震動。因此早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各國學者與專家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就提出了不同的建議。這些改革方案主要有:回歸新金本位制、重建新布雷頓森林體系、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建立單一世界貨幣及世界中央銀行。

(一)回歸新金本位制。堅持回歸新金本位制的經濟學家認為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已經構成倒金字塔的結構,全球所有國家應該同時加入金本位制國家聯盟,來一致確定或同時變更其貨幣相對于黃金的穩定關系,這樣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帶來的全球福利增進又克服了資本積累和世界經濟的虛擬化。

(二)重建新布雷頓森林體系。這一改革方案是在1997年2月15日至17日德國席勒研究所與高克斯國際勞工委員會在瑞斯頓通過的緊急呼吁書中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在目前全球金融投機泛濫和國際金融秩序混亂的情況下,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已不能穩定各國經濟,世界各個國家需要采取聯合行動,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進行全球性債務重組和恢復固定貨幣匯率制度。而持有類似于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觀點的,還包括美國人林登•拉魯什、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的阿萊等,其中將莫里斯•阿萊的改革方案稱為“徹底改革方案”,并將這個方案概括成七個要點:一是完全放棄浮動匯率制;二是實行可確保國際收支平衡的匯率制;三是禁止貨幣競相貶值的做法;四是在國際上完全放棄以美元為結算貨幣、匯兌貨幣和儲備貨幣的記賬單位;五是將WTO和IMF合并為一個組織;六是禁止各大銀行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匯兌、股票和衍生品方面從事投機活動;七是通過適當的指數化在國際上逐步實行共同的記賬單位。

(三)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對于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提出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觀點,他認為應當將IMF轉變為擁有真實的世界貨幣發行權的世界中央銀行,把世界銀行變成一種基金,使它能夠從德國和日本等國吸收國際資本,并注入到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美國。同時重建聯合國體系,使之成為政治和經濟談判的場所,以便于把世界主要地區的金融活動和貨幣政策協調機制建立起來。

(四)建立單一世界貨幣及世界中央銀行。建立世界中央銀行并讓其發行統一貨幣的思想,最早源于哈耶克1937年出版的《貨幣的民族主義和國際穩定》一書。這種觀點提議,各國至少把他們的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存入世界中央銀行,由世界中央銀行印發世界貨幣來作為控制世界貨幣供給的一種手段,各國都實行絕對的固定匯率制。如果貨幣長期地按固定匯率掛鉤在一起,那么走向共同貨幣就變得非常容易。其最終目標就是走向一個世界范圍的貨幣區。

我國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觀點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各國政府與專家學者再次將目光聚集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問題上,這個存在已久的話題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廣泛爭議。其中引起很大關注的是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基礎上創立“超儲備貨幣”的改革方案。

(一)創建超國際貨幣。2009年3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發表了題為《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的文章,提出應該創造一種與國家脫鉤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而這種“超儲備貨幣”的改革方案與以前學者提出的建立世界中央銀行并讓其發行統一貨幣的思想是相似的。他認為超儲備貨幣不僅克服了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也為調節全球流動性提供了可能。由一個全球性機構管理的國際儲備貨幣將使全球流動性的創造和調控成為可能,當一國貨幣不再作為全球貿易的尺度和參照基準時,該國匯率政策對失衡的調節效果會大大增強。這些能極大地降低未來危機發生的風險、增強危機處理的能力。

(二)建立世界金融組織。國內學者陳志球、虞群娥認為牙買加體系是對當時的世界經濟現實做出的客觀選擇,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國際環境。發展中國家經濟在國際金融體制中的影響日益增強,仍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現行貨幣體系不能適應這一變化。他們主張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功能,進一步擴大其防范和支持當事國化解金融危機的能力,協調成員國的貨幣政策。建立一個諸如“世界金融組織”的機構,制定新的規則和宗旨,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以國際清算銀行為中心,建立國際金融風險預警系統,提高國際金融預防風險的能力。

構建新國際貨幣體系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