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研究

時間:2022-06-22 09:47:05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研究

摘要:多年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讓老百姓吃得放心,是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北鎮市現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改革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思路,為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科學、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創新

北鎮市耕地面積達141萬畝,糧食作物面積97萬畝,果蔬面積35萬畝,形成了糧、果、菜、畜、休閑農業五大支柱產業,是個典型的農業市。隨著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材料、新設備在種植、養殖過程中的推廣與應用,推動了北鎮市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但由于從業者管理技術水平和生產理念的落后,也導致農藥、獸藥、違禁藥物濫用,造成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環境污染等,從而使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陡增。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使種植、養殖等行業健康發展,是北鎮農業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1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

1.1部分生產者質量安全

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術有待提高部分農業生產者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強,觀念落后。在生產過程中一味地追求產量,不注重品質的要求,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超量或超范圍使用激素類藥物,致使土壤酸化、農殘超標等,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們的健康。部分生產者安全生產技能較低,農業標準化水平不高,導致農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累積、殘留,土壤與環境污染加重,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隱患,也給監管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1.2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尚未形成

當前北鎮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尚處在初步階段,農業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也相對薄弱,習慣傳統的分散經營方式,規模化程度較低,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農資經營分散,環節復雜,在監督管理上,給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安全生產的控制以及質量安全追溯帶來極大的困難。

1.3農產品中存在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

由于生產觀念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導致有病沒病都打藥,并且對一些病蟲害的診斷不清,片面地認為用量越大、混配越多、用藥越頻就越治病,這種做法也成了種植戶在生產中的常態。

2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機制

北鎮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1探索有效協作機制,強化監管制度

增強部門協調配合的意識,完善協調機制,加強橫向配合,強化縱向聯動,主動協調各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能范圍內,對農產品實行“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明確各部門監管工作的職責和分工,建立健全對銷售不合格農產品行為和違規生產經營違禁藥物行為的監管制度,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及責任追究機制,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走上制度化、法治化軌道。

2.2推進農產品向標準化生產

大力建設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園、畜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廣泛宣傳農產品標準化知識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組織培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嚴格落實生產檔案記錄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從農產品安全的戰略高度對“三品一標”的發展予以重視并大力提倡,各級政府應在發展“三品一標”生產過程中,出臺一些優惠政策或扶持政策,鼓勵更多的種植戶、養殖戶生產更好的“三品一標”產品。

2.3健全農產品市場信用體系

在市場流通環節中通過標準化來提高安全質量,確保餐桌上安全。農產品經營者要對其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如發現所售農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則要主動向農產品監管機構報告相關信息,并及時停止銷售,對已經銷售的農產品,應立即主動召回處理。

2.4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模式

創建新的管理模式,改變以往工作中出現問題后再整頓、再打擊的現象,充分發揮每個監管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有效協作。同時,還要轉變領導方式,改進工作方法,用先進的思維方式、科學的管理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以此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科學、全面、可持續發展。

作者:郝輝 單位:北鎮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