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空間規劃范文
時間:2024-01-18 18:00: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生態空間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城市濱水規劃設計;生態問題;濱水區綠地;濱水岸線;濱水區
城市濱水區規劃設計應從景觀與生態環境兩個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濱水空間,找尋兩者之間關聯,尋求景觀與生態環境共建的途徑,盡最大可能實現景觀與生態環境兩功能兼顧,并與整個城市規劃協調統一,最終達到城市濱水環境的有效利用和適度開發。
1濱水區綠地生態問題的規劃探索
濱水區綠地是原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但大部分城市的濱水綠地設計至今大都還是沿用城市人工環境空間的思維和手法,缺乏對于濱水區自然屬性以及生態特殊性的考慮:或過于追求形式和工程要求,以簡化單調的人工綠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破壞了原有的濱水生態環境;或往往忽視地方鄉土植被,過分追求新奇性和集錦式景觀效果,引入大量外來物種,影響了本土水岸植被系統的穩定;或河流湖泊周圍甚至水中小島上,筑建了高大的樓房,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原生動植物的生存。基于生態規劃原則,濱水綠地規劃應著眼于對河流、道路和綠地的施工及管理中采取各種對策,盡可能將多種動植物的生存地保留下來。
1.1濱水濕地的保育
濕地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蝕、凈化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自然之腎”之稱。
為了保護濕地的自然景觀,必須立刻停止對濕地的進一步蠶食。除了保護現有濕地不被破壞而導致萎縮,或設法恢復已被破壞的濕地,或設法培育新的濕地。對于各種自然濕地,可根據其所處區域不同采用不同方式。如一部分作為完全濕地保護區予以保留,并對與之相關的系統作出安排,如控制上游水土流失,限制建設等。一部分可以作為濕地景區,以自然濕地為基礎,輔以人工濕地,空間布局按濕地生態功能的流程進行組織,構成一個效率更高的蓄水系統和凈水系統,把濕地的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結合起來,創造反映濕地特色的景觀。總之,濱水濕地的保育,在規劃時,應與河流的改造同步進行。
1.2保護自然植被
河流的自然植被從上游到下游有多種變化,河堤內外、高河灘、水邊的低洼濕地和流水區域等環境不同,其中生長的植物類別和生態也不同。與局部地形相對應生長著生態條件不同的各類植物,有木本植物、水邊多年生水生植物,堤防上有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兩年生草本植物,以及與這些植物群體相對應地衍生出的動物群體。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用水量的增加使河水流量減少、水位降低。由于河流周圍土地被大量作為住宅用地,污水排放量加大以及城區的發展對河流進行治理,都對自然植被產生很大影響。隨著被稱為歸化植物的外地區植物的引進,歸化動物也帶了進來,這就使植物群體的構成和分布發生了很大變化。而要保證濱水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首先就要保證河流原有的自然植被不受破壞。植物的生態功能的發揮需要其“活在”場地,而不是“留在”場地。要保護原有的自然植被,必須在規劃中切實保護植物生存的環境。如規劃中要避免對原有植物附近的地形做太大改變;在樹木的滴水線范圍內地形調整的幅度不宜超過15cm;在樹木下設置休息設施或活動設施應盡量減輕基礎的壓力以降低對樹木生存的影響;不考慮在樹冠下鋪裝地面等。
1.3優先培育當地原生植物
光、溫、水、土壤、地形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因子,當地原生植物對這些因子的利用保持著充分的經濟性和合理性。原生種群的樹木與引進的樹木相比,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系統的循環中,對于那些直接依賴它們生存的小動物來說,會有更多機會獲得食物。我們應該珍惜原生的樹木。如果要引進外來的植物,一定先要考慮這種植物對規劃方案是否是必不可少的,是否與周圍景觀相融合,要盡可能以接近自然的狀態進行植物種植。規劃時應首先對當地的自然植被類型和群落結構進行調查和分析,結合濱水地區實際條件進行植物群落設計。多采用群落式種植方法,以本地植被為主,構成復層結構植物群落,形成綠化生態網絡,以保證多種生態進程的整體性和連續性,促使生態系統多樣性的提高,增進生態系統的抗逆性和穩定性。
2濱水岸線工程生態問題的規劃分析
許多城市濱水區域以防洪為目的的對水岸的截彎取直、加深河槽、混凝土加固、筑高壩等措施,產生了諸如洪水流量、流速以及泥沙量增加,洪水壓力轉嫁到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河岸的水量調節功能減弱;破壞了河岸生物的生存環境;
弱化了水環流過程等生態問題。封閉的硬質人工駁岸改變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線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態功能。如揚州古運河,原來河道兩岸采用漿砌毛石駁岸和花崗巖欄桿圍合。使古運河水道變成僅有簡單功利價值的防洪、運輸通道。這種簡單生硬的處理限制了貫穿的水系在城市空間中所應有的生態保護和環境凈化作用,對于形成豐富而多樣的城市濱河景觀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缺陷。
2.1恢復河道自然景觀創造多樣性的環境條件
河漫灘、河灣和自然濕地等自然地貌,可以通過截流和下滲等形式發揮蓄水功能,既有利于地表徑流的減少,也有利于地下水的補給,穩定平衡河水流量,減弱洪水的沖力,保證了河床的穩定,也減少了下游的洪峰流量。同時,通過土壤和植被滲透過濾,也改善了水質。而且,類似河岸和河底的浸蝕、沖刷和淤積,為新的物種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能性。水面忽寬忽窄的河流,其貯水和游水功能強,可使洪水峰值流量減少,延遲洪水產生,收到理想的治水效果。構造多變的河流能使水質凈化處于最佳狀態。
如果將河流改造成水渠一樣,形狀雷同單調,水的流動形態也不會變化,環境條件十分單純,只能形成貧乏而又不穩定的生態系統。只有在河流里構筑淺灘和深潭,河底盡量不用混凝土鋪裝,河流的走向盡量避免僵硬筆直的形態,讓河岸線忽寬忽窄地不規律變化,水中有小島,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岸坡或陡峭或舒緩,呈現構造上的多樣性時,才會創造出富有多樣性的環境條件,形成豐富穩定的生態系統。此外,在處理與防洪有關的各種問題時,要避免用加高防洪堤等對生態造成永久破壞的手段。
2.2形成緩沖帶,保留富有多樣性的水岸邊界
調查結果顯示,鳥類與人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50~110m左右的距離,人與鳥類筑巢地的距離需要保持在30 m左右。水邊的鳥類更容易受到人類的影響。如果在鄰近自然保護的區域設置可供眾多人聚集的設施和場所,則會對那里的生態產生很大的影響。最好設置緩沖地帶,將一定范圍的區域設定為保護區域,避免人與生態系統之間的沖突并確保人與生物(鳥類)應保持的距離。緩沖帶的位置、形狀、大小取決于規劃者對保護程度的認可。通常,濱水緩沖帶是以一定寬度的由林、草或濕地植物覆蓋的帶狀區域。研究顯示,當緩沖帶大于20 m時,可以達到水質保護的目標;河流植被寬度30 m以上時,可有效降低溫度、提高生境多樣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提供、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積和過濾污染物;當緩沖帶大于60 m時,可以達到降噪的目標;當緩沖帶大于50 m時,可以達到生態保護的目標。例如,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區內,除規劃有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實行完全封閉外,還有一條50 m寬的多層式綠色景觀長廊環繞保護區,猶如一條綠色的綢帶,“綢帶”自外而內由常綠高喬木、低喬木、灌木、草本植物、水邊植物5個層次組成,不僅可觀賞,還有著提示漫游線路、限制隨意進入等導引功能。這個緩沖帶的規劃成為西溪濕地保護的有力屏障。
2.3保留可滲透的土地,不擴大非滲透地域
對于濱水岸線周邊的土地,人們為了整潔或是為了便于活動等因素,往往采用鋪裝等手段,不斷地去加固、搗實土地,最后土地被密封起來,雨水無法滲入地下。這些無法滲入地下的雨水,或是在路面形成內澇,或是通過邊溝猛然間匯入城市內河,再匯集到更大的河流中釀成洪災。因此,濱水岸線的規劃處理,除了對岸線盡可能保持自然的形態,岸邊還要盡可能保留一定范圍的可滲透的土地,以保證濱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規劃中,除盡可能減少鋪裝面積外,在必須鋪裝的區域應考慮根據場地條件和功能選擇可滲透的材料和構造。如對頻繁使用的車行道,選擇多孔混凝土或多孔瀝青;停車場和活動頻繁的廣場可采用滲水型地磚;步行道則可選用疏松的粒料、木板或滲水性較好的石材。
3濱水區建設的生態規劃設計
3.1應最小限度改變自然環境現狀
濱水區建設規模越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程度也就越深。親水設施建設的周邊地區是人工風景與自然風景的銜接之處。設計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地形的改變和自然生態系的改變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在保護現狀地形和植物的同時,成功地進行親水設施整頓和建設。對自然的改變應停留在最小限度,即使已改變的場合,也要以其他形式進行修補,讓自然復原,甚至要設法創造自然。特別是在地區自然環境較為優越的場合,不允許開展將會使自然環境發生較大改觀的設施依存型活動。例如:摩托車越野賽之類的活動會造成揚塵、噪聲及表土荒廢等不良的影響。活動場地的整頓和建設在使局部地形平坦化的同時,也會破壞生物的生存環境。而應更多采用自然觀賞型活動、身邊自然接觸型活動等有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親水設施建設。
3.2濱水區規劃與開發應留有足夠的寬度
在濱水地區,由于水陸載體不同,對太陽輻射的吸收與反射程度亦不同。由于比熱不同,水體溫度升降速率慢于陸地,從而在水體和陸地上方出現空氣環流,產生濱水區特有的“水陸風”。水陸風減緩了陸地溫度驟變,發揮了“天然空調”作用。此外,自然狀態下的濱水區具有調節溫濕度、凈化城市空氣的作用,因地形、氣壓及陽光作用,更有可能形成如風霜、雨雪、霧靄等濱水區特有的氣候現象。有的濱水區建筑密度及層數過高,阻擋了水陸風向城市縱深方向延伸,減弱了城市與水體之間的空氣自然交換,不利于城市空氣污染和熱島效應緩解;因此,濱水區建設,應預留由濱水綠地系統構成的一定寬度的城市開放空間,這些連續帶狀的開放空間可以成為水陸風的天然通道和過濾器,改變城市局部氣候。從景觀形象角度分析,城市中的濱水地帶,帶狀空間是自然的、生態的,可以駐足停留欣賞的。尤其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中,人們對于自然的因素會更加偏愛。一條河作為城市形象帶來的作用絕不亞于一條大道。從這個角度考慮,濱水地帶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間,留有足夠的寬度,必要時甚至應該人為拓寬。保證自然有足夠的量,就要使濱水帶有足夠的寬度,并把它變成綠地、濕地等生態環境。只有留有足夠的寬度,才能為保證濱水生態環境的連續性提供可能。
篇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態城市建設已成為世界城市發展建設的潮流,十報告明確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首次提出“美麗中國”理念,即“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都編制了區域生態環保專題規劃[1-5],一些城市如珠三角[6]、福州[7]等編制了生態空間規劃的專題篇章。《珠江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綱要》[8]提出了“紅線調控、綠線提升、藍線建設”三大戰略,落實環保規劃提出的生態分區控制方案。王金南等[9-10]采用RS與GIS技術的空間評價方法,構建了基于環境功能評價和主導因素法的環境功能區劃技術體系,劃分了全國的自然生態保留區和生態功能保育區、食物環境安全保障區、聚居環境維護區和資源開發環境引導區;唐燕秋等[11]分析了環境保護規劃在“多規合一”中的定位,明確了環境空間格局和紅線管控體系等問題,落實了環境保護的強制性要求和內容,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重慶市地方政府已出臺了關于加快生態文明意見等政策性文件[12-14],編制了生態創建規劃,落實了相應“定指標”的環保專題規劃。為推進重慶市璧山區的法定城鄉規劃全覆蓋,提高城鄉規劃水平的要求,筆者通過分析璧山區的地理區位、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形勢,提出了研究區生態保護空間的保護紅線,制訂了生態環保與城鄉現實發展需求相協調的生態環保空間規劃。
1研究區概況
璧山區位于重慶主城以西,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7.8 ℃,年平均降雨量1 042.3 mm,地形地貌上屬于川東弧形構造帶,分別從東西兩側橫貫全縣,海拔600~800 m,呈“三山三水”的自然地理分布,轄區內共13個鎮街,人口63萬。璧山區屬于重慶市“五大功能區”的城市發展區,是未來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圍繞未來發展戰略和空間格局,加快生態環保工作的規劃和實施,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形成天藍、水碧、地綠、景美的生態環境格局。該生態環保空間規劃基準指標為2014年,規劃期限至2020年。璧山區的地理區位見圖1。
2區域生態體系構建的總體原則
2.1生態環境定位璧山區生態環境定位是建設美麗山水城市,生態宜居城市,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產業發展格局、生態空間格局。以璧山區的山、水、林、田、城為空間元素,以自然山水脈絡和自然地形地貌為框架,基于“基質-斑塊-廊道”的景觀生態學理論,著力構建區域網狀生態安全格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15-19]。計劃到2020年,將璧山區建設成為深綠型生態化的“一生之城”,實現全區生態文明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2.2生態空間保護規劃規范方法璧山區地處重慶五大功能區離主城區最近的城市發展新區,承接主城區產業專業,新型產業發展的大經濟開發強度,必須通過構建合理的區域生態體系,實現生態環境的高效保護。因此,生態環保空間規劃的主要技術和方法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優化城鄉全域空間資源優化的配置,協調空間沖突,并制訂明確的管制措施,形成合理的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布局。
區域生態體系構建的總體原則是采用生態學家和景觀規劃師提出的“優先格局”和“最優格局”的區域整體景觀模式[8],在生態紅線劃定的框架下,應用景觀生態學等原理對城鄉生態優化發展做較為系統的規劃,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在璧山區生態環境現狀評價、生態脆弱性評價和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的基礎上,采用GIS空間疊加技術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利用主導因素法,按區域內差異最小、區域間差異最大的原則以及區域共軛性原則,依次逐級劃分生態環境保護的功能空間分區,并根據現有的專題空間規劃邊界進行疊加分析,最終確定生態環保空間區劃的基本界線。
3璧山區生態環境功能分區體系的構建
按照“保護優先”的原則和基于“逆規劃”的思路,采用GIS分析方法,劃分了自然生態保留區、生態功能調節區、食物安全保障區和宜居環境維護區共4類綜合環境功能區和8個亞區(圖2~4)。根據各個分區的特征,制訂了相應的空間分級管制方案,構建區域生態環保空間格局,實現城鄉專項規劃的全覆蓋。
3.1自然生態保留區根據國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自然生態保留區主要是生態保護紅線一級和二級管控區范圍,全區總面積為175.23 km2, 占幅員面積的19.15%。
自然生態保留一級管控區面積27.36 km2,分布包括自然保護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包括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璧山區部分和黃嶺鷺類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包括所有的城市級、鄉鎮級和納入集中供水的集中水源取水源保護區。自然生態保留二級管控區范圍包括縉云山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青龍湖國家森林公園、云霧山國家濕地公園、“四山”管制區璧山部分以及重要的河湖水系生態功能區等,管控區面積為147.6 km2。
自然生態保留區為全區生態保護紅線,是環境安全底線,將生態控制線的空間定點、定位,使生態保護區域牢牢固定在生態規劃“落地”,為保障城市生態安全明確了底線。依據生態紅線管理辦法,按照現行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分類管理,嚴格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內的開發建設活動。
3.2生態功能調節區生態功能調節區主要包括區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養保護區、綠色生態廊道和畜禽養殖的“禁養限養區”。
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生態調節功能區包括境內東西兩側的縉云山、華蓋槽、云霧山以及南部云坪山等水源涵養林保護區和水土保持林區。主要措施是按照集水區的自然特點和保護水源的重要性,嚴格保護現狀林木,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保護現有植被,提高森林覆蓋率。重點保護濕地、河網保護區,嚴格限制對生態環境有負面影響的建設項目,積極構建區域生態調節系統。
綠色生態廊道生態調節功能區主要是指包括已建和在建高速、高鐵等基礎設施兩側50~200 m的綠色廊道;重要水系綠色廊道湖泊兩岸30~100 m綠色屏障;城鎮組團隔離帶綠色生態廊道。通過主要交通干線綠色生態廊道連接各生態功能區,形成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區域網狀生態系統格局。該廊道大部分與基礎設施廊道并道,采取自然保育和人工促進并重的方法實施保護。
為加快解決畜禽養殖突出環境的問題,將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分為生態功能調節保護區,在區域內的主要流域、主要鎮、街3個層次上,優化畜禽養殖“三區”劃分,適度控制養殖總量。
3.3食物環境安全保障區食物環境安全保障區是國土空間的耕地和基本農田的保障線,規劃期(到2020年)全區基本農田數量保持在336.87 km2,占全區國土面積比例底限不低于35%。嚴格控制農村居民點建設用地總量,加強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土地綜合整治建設,加強項目用地預審,不允許占用基本農田進行非農建設,通過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3.4宜居環境維護區宜居環境維護區主要是城鄉總體規劃的建成區、規劃建設用地及城區發展用地,包括宜居環境優化區和環境風險防范區,其中,宜居環境優化區主要是居住建成區和規劃發展區,環境風險防范區主要指工業集中生產用地。在規劃期內將宜居環境維護區的用地規模控制在81.20 km2,其中,宜居環境優化區用地規模控制在64.50 km2。城區和城鎮建設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濱河綠地、街頭綠地、道路綠化等多種形式在城市中形成“面-線-點”的生態空間,特別是控制好與建設用地相鄰的縉云山、城市公園、濱河防護綠地、飲用水源保護區等。通過生態綠廊建設,將城市公園和水面等有機聯系,形成互聯互通的城市生態網絡體系。璧山區的工業園區已成為成功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工業、產業等經濟集聚區域,同時也是宜居環境的風險區域,尤其是電鍍工業園區,環境風險級別高,須做好園區風險防范和其他空間的安全隔離措施。
4結論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區域生態環保空間規劃和保護還需要進一步在開展區域環境承載力研究的基礎上,統籌區域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以及國土空間、城鄉總體規劃等“多規合一”的成果進行應用實踐。
筆者在分析璧山區的區位、地理區位、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形勢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了以山、水、林、田、城為空間元素,以自然山水脈絡和自然地形地貌為框架的區域網狀生態安全格局,得到如下結論:
(1)根據國家相應的生態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因地制宜地采用GIS方法劃定了璧山區級生態保護紅線界限,實現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定位“落地”。
(2)分析了璧山區自然生態環境狀況,按照“保護優先”的原則和基于“逆規劃”的思路,采用GIS科學分析方法劃分了自然生態保留區、生態功能調節區、食物安全保障區和宜居環境維護區4個綜合環境功能區和8個亞區,根據各個分區的空間分布特征,制訂了相應的管制方案,實現城鄉專項規劃的全覆蓋。
(3)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框架下,提出了研究區生態保護紅線與城鄉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專題空間管制規劃的銜接,實現專題空間規劃數據的“共享、融合”。
篇3
【關鍵詞】 城市 環境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design.
1.環境的含義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場所,也是向人類提供生產和生活所必須的自然資源的供應基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明確指出:“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其中,“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就是環境的科學而又概括的定義。它有兩層含義: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所說的環境,是指以人為中心的人類生存環境,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毀滅。同時,環境又不是泛指人類周圍的一切自然的和社會的客觀事物整體。比如,銀河系,我們并不把它包括在環境這個概念中。所以,環境保護所指的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環境,是作用于人類并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外界事物。
1.2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環境這個概念也在發展.如現階段沒有把月球視為人類的生存環境,但是隨著宇宙航行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月球將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生存環境的組成部分。
2.環境問題分類
一類是由于自然環境因素的破壞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動,地震,風暴,海嘯等產生的自然災害,因環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質產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類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在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污染物(或污染因素)進入環境,超過了環境容量的容許極限,使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超越了環境自身的承載能力,使生態環境質量惡化,或出現自然資源枯竭的現象,這些都屬于人為造成的環境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問題,多指人為因素造成的。當前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于是人們呼吁“只有一個地球”,“文明人一旦毀壞了他們的生存環境,他們將被迫遷移或衰亡”,強烈要求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環境問題的產生,從根本上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伴生產物。具體說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2.1由于人口增加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
2.2伴隨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
2.3人類在開發建設活動中造成的生態破壞的不良變化。
2.4由于人類的社會活動,如軍事活動,旅游活動等,造成的人文遺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破壞,珍稀物種的滅絕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破壞與污染。
3.工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
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環境優化的今天,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和環境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了。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已在世界范圍內推行,我國也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設計”正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設計領域的一種戰術回應,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也因此從觀念轉變到理論建構乃至設計,創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將得到重大的發展。此間,“生態經濟”,“生態產業”,“生態美學”及“生態建筑”等新概念應運而生,冠以“生態”的各種詞匯頻頻出現在各行各業的文本中,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實現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設計絕非易事。
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規劃是在城市發展戰略或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指導下相對獨立的規劃體系,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進行。從宏觀到微觀可分為:
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規劃———綠色空間系統規劃———環境設計三個層次。每一層次含空間性質,功能,生態質量,綠化,環衛,人群特色及景觀風貌等研究內容。
3.1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在不同發展時期的生態平衡質量,綠化水平,社會服務及特色風貌等指標,在定性的基礎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標體系具有可操作性。
3.2城市人群休閑行為的研究和預測。其中包括價值觀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規模,人口特征(年齡,職業,性別,消費層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間系統中的流動,集散和停留時間等規律;休閑方式選擇與休閑文化取向。
3.3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序列規劃。對城市的生態綠色空間進行調整,空間規劃從用地規模,空間規模,空間序列組織,空間視線及環境效益等方面綜合研究,形成“點,帶,場”相結合的空間系統。這些空間包括有:城市廣場,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濱水地帶,公共綠地,居住小區綠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農產品綠地等。
3.4城市空間環境功能規劃。包括生態效益功能,活動利用類型(游憩,娛樂,運動,集會,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藝術表達等各項功能。規劃同時要對城市各主要空間作出系統的主次功能的認定。
3.5城市特色風貌的規劃。在總體特色風貌目標的控制下,充分考慮環境主要空間的藝術風格和文化主題等方面的規劃。
3.6綠化規劃對空間進行全面的指標控制。基于各空間功能,生態指標,建設條件確定各空間綠化指標時效要求。綠化指標包括綠化覆蓋率,綠地率,郁閉度及葉面系數等。綠化規劃要對各主要空間值等特征加以規定。
3.7局部空間環境規劃。對城市“綠色空間”的人口容量進行測算,制定生態環境目標(空氣,濕度,土壤,灰塵,噪音及風等)和環境保護治理的措施。
3.8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與區域生態系統的關系。城區與郊區綠地系統的協調關系,區域空間調節關系,休閑人口流動的關系等等。
首先從設計和規劃上來說要與國際接軌,無論是從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城市人群休閑行為的研究和預測、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序列規劃、城市空間環境功能規劃、城市特色風貌的規劃、綠化規劃對空間進行全面的指標控制、局部空間環境規劃、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與區域生態系統的關系等等,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和環境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解決當地環境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在某些問題上的矛盾。
解決環境問題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美化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參考文獻:
[1]莊惟敏,建筑的可持續發展與偽可持續發展[J],建筑學報,1998,(11),54-56.
[2]李效軍、陳翔,可持續的生態建筑設計[J ],建筑學報,2001,(5),47-50.
篇4
關鍵詞:控規;生態規劃;景觀規劃;資源規劃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態城市已經成為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越來越成為當今城市發展的主要趨勢和優選模式。控規是我國現行規劃體系框架中實施規劃管理的核心層次和最重要依據,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實現規劃的可操作性。尤其隨著200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實施,控規更是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法定地位。控規已成為當前實現生態城市的核心規劃載體。然而,現有常規性的控制內容卻無法滿足生態城市的時代需求,因此,在控制性詳細規劃引入“生態規劃”顯得非常有必要。
1 城市控規階段生態規劃的必要性與內容構成
隨著城市控規法定地位的確立和控規對城市局部地段建設管理力度的加大,城市局部地段的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急需得到控規的引導,城市生態規劃亟待延伸到城市控規階段,確保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能夠落實到后續的土地開發建設中去。
為了與城市規劃的編制層次匹配,城市生態規劃需要在城市總規和城市詳規兩個層面展開,以保證生態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可以充分體現在城市規劃各個層次的編制成果中,并得以實施。城市總規與控規階段生態規劃的差別主要是內容差別、深化程度差別、空間尺度與時間尺度差別。
城市生態規劃在城市總規階段和城市控規階段主要的區別在于總規階段城市生態規劃的尺度更為宏觀,而控規階段的生態規劃為中觀尺度。
城市總規階段的城市現狀圖和城市總體規劃圖的圖紙比例為1/10000或1/25000①。在這個尺度上,對生態要素的形態控制只能是極為宏觀和粗略的。城市控規階段的用地現狀圖、土地使用規劃圖和各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的圖紙比例為1/1000或1/2000。在這個中觀尺度上,可以對各種生態要素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與規劃。
2 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引入“生態規劃”
由于資源(土地、能源、水資源)緊缺、生態環境惡化等各方面的壓力,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的很多城市新區逐步開始采用了有別于傳統城市規劃的規劃設計方法。它們更加關注城市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可持續發展,采用了城市生態規劃的一些方法與步驟。
城市新區生態規劃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出發,變革傳統的規劃建設方法與程序,強調生態要素的保護,采用了一些先進的交通、能源、水資源利用、垃圾處理系統的規劃方法與技術。由于上述因素導致的相對高昂的開發成本,城市新區生態規劃往往占據有利地理位置,結合產業轉型機遇,在具有極高開發價值用地上,進行有別于傳統城市規劃的探索。
某生態科技城生態規劃,規劃面積約4km2。生態科技城規劃較為完整地體現了城市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生態規劃的方法與步驟,在該規劃中,生態規劃團隊通過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團隊的密切配合,較好地將生態規劃的內容與指標落實到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成果中。
生態規劃的方法包含兩個層面:系統規劃層面和指標設置層面。系統規劃層面的應用包括采用景觀生態規劃方法制定人工―自然復合生態系統背景下的綠地系統與生物多樣性規劃,應用綜合資源規劃方法制定能源規劃和水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在指標設置層面的應用是利用生態補償方法制定各系統的生態指標。
2.1 景觀生態規劃方法
針對目前城市詳規階段常忽視場地自然因素,土地利用功能忽視場地自然條件,綠地系統生態效益不佳,難以形成穩定生態安全格局的問題,應該在土地利用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中,認識到目前城市環境是人工―自然復合的生態系統。
采用景觀生態規劃方法,綜合考慮規劃區各種自然資源(水系、植被、生物多樣性、景觀)和生態服務功能。充分保護重要的自然因素,在土地利用規劃中,有意識地采用一些空間規劃策略使綠地系統與保留的自然因素相互聯系,同時嵌入規劃區周邊的生態系統,形成穩定的生態安全格局,保護物種多樣性。由于城市環境人工―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屬性,絕對保護不但難以實現,而且未必最好,所以應當探索結合土地利用功能,將保護與利用適度結合。
2.2 綜合資源規劃方法
針對資源、利用效率低的問題,提出綜合資源規劃,通過開源節流,提高需求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資源來源多樣性,積極采用可再生資源,末端采取節約措施減少資源需求。
采用綜合資源規劃方法制定能源規劃、水資源規劃。提倡開源節流,通過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考慮多渠道選擇水資源、能源,提高水資源、能源利用效率,能夠顯著降低水資源、能源耗用。
綜合資源規劃方法(Integrated resources planning,IRP)是“需求側管理”概念與傳統能源規劃結合的產物。綜合資源規劃方法可以應用到區域建筑能源規劃中來。文中的“區域”并非城市級別,而是指社區、街區、成片開發區等規劃單元,規劃面積在數平方公里以下,建筑能耗指終端能耗即采暖、空調、通風、生活熱水、設備用能等。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規模建設和區域開發還會持續相當長時間,建筑能耗增長的趨勢明顯。作為建筑節能的基礎,應當使區域建筑能源規劃在城市規劃中占據必要的位置,通過規劃控制性指標來約束。
2.3 生態補償方法
目前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缺乏指導性與鼓勵性措施來激勵資源的節約與高效利用,生態規劃中可以通過生態補償方法來制定指導性與鼓勵性措施,引導耗用較多資源的建筑承擔更高的環境指標與責任。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各系統內部和系統之間建立多層次生態補償機制(自然與社會角度的生態補償),采用積極的生態補償措施。
生態補償是一個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概念。從自然屬性角度,生態補償也可稱為自然生態補償(Na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其內涵被界定為生物有機體、種群、群落或生態系統受到干擾時所表現出來的緩和干擾、調節自身狀態使生存得以維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態負荷的還原能力。
生態補償從社會屬性角度來看是通過調整損害或保護生態環境的主體間的利益關系,將生態環境外部性進行內部化,達到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自然資本或生態服務功能增殖的目的的一種制度安排。其實質是通過資源重新配置,調整和改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或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中的相關生產關系,最終促進自然資源環境以及社會生產力發展。
生態規劃中的生態補償既體現為人―物,物―物又體現為人―人關系。本文認為生態補償方法可以應用到城市詳規階段中,用以抵消部分人工環境對自然環境的損害,改善和維護人工―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生態效應和生態服務功能。生態補償方法可以應用到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各系統生態控制性指標制定,以及從生態角度出發,協調各系統之間關系,以達到更好的生態效果。
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從社會屬性出發的生態補償是指通過指標設置等制度安排,促進資源節約利用與自然環境的改善。具體體現在生態規劃中,表現為兩種形式的生態補償:(1)單一系統的生態補償;(2)跨系統的生態補償。
3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生態規劃的步驟及與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結合
城市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生態規劃的規劃步驟與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一樣分為現狀調研、規劃方案確定和指標引導3個階段,應該與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同時進行,將生態要素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到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各系統規劃與控制性指標中去,切實指導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制定。
3.1 生態調查與評價
3.1.1 調查各種生態要素
生態規劃全面調研各種生態要素現狀,包括自然生態要素和人工生態要素。將調研成果納入城市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生態規劃的調研成果中,輔助其規劃方案的確定。除了傳統空間規劃中強調的社會、經濟等因素外,還包括地理、地質、氣候、土壤、動植物、水系、自然景觀、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蘊含量以及水資源狀況等等自然生態要素。
3.1.2 分析上位規劃(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和總規階段的生態規劃
包括土地利用適宜度規劃、生物保護與綠化規劃,針對上位城市規劃及上位生態規劃的不合理之處,提出調整建議和方案。如果上位城市總規缺乏上述分析,則利用生態規劃方法,自行對規劃區進行分析。
3.1.3 確定生態要素的保護策略
確定各種生態要素的保護策略。以生物多樣性為例,需要對規劃區自然生態狀況作出評價,確定需要采取的景觀空間規劃策略。例如是通過保護場地的植被斑塊,保持現有良好的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還是修復與重建自然生態系統。
3.2 生態規劃方案與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的確定
進行城市新區生態規劃的7大系統規劃:包括土地利用生態規劃、綠色交通規劃、綠地系統與生物多樣性規劃、能源規劃、水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綠色建筑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
參照生態規劃各系統規劃的成果,最終確定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用地規劃圖、市政設施配套和公共設施配套。在保證控制性詳細規劃可操作性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3 城市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生態指標與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引導指標的確定
根據生態規劃的7大系統規劃的規劃目標和規劃方案,編制對整個規劃區和其中各地塊具有約束力的生態指標,然后將生態指標分類,劃分為規劃區生態指標總表和各地塊生態指標表。指導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標(土地使用、設施配套、建筑建造和行為控制)確定。
生態指標結合進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文本和地塊導則中,指導和約束后續的土地開發和建設。通過制定量化的生態指標約束規劃區的3大資源(土地、能源、水資源)的耗用量,鼓勵更高的資源利用效率和良好的利用結構。對區內的建筑提出綠色建筑要求,鼓勵高效、節約、循環利用資源與綠色的生活方式。
3.4 與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結合分析
城市新區生態規劃的成果最后落實到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用地規劃圖、市政設施配套和公共設施配套、控制指標和備注中。
4 結論
雖然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的生態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總規階段生態規劃的制約,限制了生態規劃的積極作用。但實踐證明,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的生態規劃還是可以顯著提升規劃區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集約、高效地利用各種資源。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環境;生態設計;城市環境藝術設計
一、環境的含義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常說和活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更是為人類提供各種日常所需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方法。在當前人們發展的過程中,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已成為制約人類發展,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當前我國的環境保護條文中明確的將環境定位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綜合體,更是對當前各個成分的總概括,其中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各種古代遺物和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城市鄉村概念都輸與環境體系中。在這些體系中,對環境影響最大的是 當前城市體系和鄉村體系,其中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自然因素和各種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總體。在環境概念中有兩層含義: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所說的環境,是指以人為中心的人類生存環境,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毀滅。同時,環境又不是泛指人類周圍的一切自然的和社會的客觀事物整體。比如,銀河系,我們并不把它包括在環境這個概念中。所以,環境保護所指的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環境,是作用于人類并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外界事物。
(二)隨著當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各個概念和物質需求認識的不斷加深,環境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重心和重點逐步成為人們建設的前提基礎,更是影響當前因素和自然保護的基礎前提。
二、環境問題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由于自然環境因素的破壞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動,地震,風暴,海嘯等產生的自然災害,因環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質產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類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在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污染物(或污染因素)進入環境,超過了環境容量的容許極限,使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超越了環境自身的承載能力,使生態環境質量惡化,或出現自然資源枯竭的現象,這些都屬于人為造成的環境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問題,多指人為因素造成的。當前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于是人們呼吁“只有一個地球”,“文明人一旦毀壞了他們的生存環境,他們將被迫遷移或衰亡”,強烈要求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環境問題的產生,從根本上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伴生產物。具體說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
2.伴隨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
3.人類在開發建設活動中造成的生態破壞的不良變化;
4.由于人類的社會活動,如軍事活動,旅游活動等,造成的人文遺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破壞,珍稀物種的滅絕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破壞與污染。
三、環境治理和保護
在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方面,鄭州市這幾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對于母親河的治理就已經略見成效。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的破壞,黃河兩岸的環境一度非常惡化,綠城經常在開春的時節會經受一次又一次沙塵暴的洗禮,而我們的母親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現了斷流的現象。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環境優化的今天,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和環境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了。
經過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多次探究和研所,就當前社會環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探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更是一項基本國策,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設計”正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設計領域的一種戰術回應,是將城市規劃路線結合當前環境實際進行研究探索的過程。創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將得到重大的發展。此間,“生態經濟”,“生態產業”,“生態美學”及“生態建筑”等新概念應運而生,冠以“生態”的各種詞匯頻頻出現在各行各業的文本中,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實現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設計絕非易事。
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規劃是在城市發展戰略或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指導下相對獨立的規劃體系,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進行。從宏觀到微觀可分為:
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規劃———綠色空間系統規劃———環境設計三個層次。每一層次含空間性質,功能,生態質量,綠化,環衛,人群特色及景觀風貌等研究內容。
1.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在不同發展時期的生態平衡質量,綠化水平,社會服務及特色風貌等指標,在定性的基礎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標體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閑行為的研究和預測。其中包括價值觀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規模,人口特征(年齡,職業,性別,消費層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間系統中的流動,集散和停留時間等規律;休閑方式選擇與休閑文化取向。
3.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序列規劃。對城市的生態綠色空間進行調整,空間規劃從用地規模,空間規模,空間序列組織,空間視線及環境效益等方面綜合研究,形成“點,帶,場”相結合的空間系統。這些空間包括有:城市廣場,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濱水地帶,公共綠地,居住小區綠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農產品綠地等。
4.城市空間環境功能規劃。包括生態效益功能,活動利用類型(游憩,娛樂,運動,集會,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藝術表達等各項功能。規劃同時要對城市各主要空間作出系統的主次功能的認定。
5.城市特色風貌的規劃。在總體特色風貌目標的控制下,充分考慮環境主要空間的藝術風格和文化主題等方面的規劃。
6.綠化規劃對空間進行全面的指標控制。基于各空間功能,生態指標,建設條件確定各空間綠化指標時效要求。綠化指標包括綠化覆蓋率,綠地率,郁閉度及葉面系數等。綠化規劃要對各主要空間值等特征加以規定。
篇6
關鍵詞:城市規劃;生態城市;規劃設計
一、生態城市規劃的概念及現狀
(1)生態城市規劃的概念
生態城市的建設必須要有科學的、高起點的、切合實際的規劃,在規劃思想里導入經濟、社會、生態的因素,按符合生態要求的原則進行生態規劃。它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簡單地說它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住區形式,自然、城市、人融為有機整體,形成互惠共生結構。20世紀70年代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劃”的研究過程中,前蘇聯城市生態學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態城市的理論和模式,即生態城市是“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為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的人類住區。生態城市的發展目標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包含人 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自然系統和諧三方面內容
(2)城市生態環境現狀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嚴重;沙漠化迅速擴展;草原退化加劇;森林資源銳減;生物物種加速滅絕;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積縮小;水體污染明顯加重;大氣污染嚴重;廢渣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本身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財富流失。生態指標惡化也明顯地影響著現期經濟指標和預期經濟的發展趨勢。
二、城市生態規劃與設計應符合的原則
城市生態建筑設計既要為人創造一個舒適的局部環境,比如健康舒適的溫度、濕度、良好的通風環境、清潔的空氣、合理的光環境和聲環境及具有長效多用途的開敞空間等,又要保護好外部的客觀大環境----自然環境,也就是要對自然環境索取的能量和物質要少,而且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小。歸結城市生態建筑設計中的原則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以環境為本。環境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而環境質量的優劣又是從人類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來評價的。在能源和物質材料的選擇上,貫徹減少使用、重復使用、循環使用的思想,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包括節約土地等。
(2)將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條件,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維持原有的地理環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環境不被破壞,并得以延續。
(3)合理布局,節能、低耗、無污染。在規劃設計時,要力爭做到布局合理,并綜合考慮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氣、地質等條件及長遠發展的要求。減少城市中產生的固體垃圾、污水、有害氣體的排放,將妥善處理有害廢棄物并入城市生態建筑設計中,同時減少光污染、聲污染等等。
(4)強調整體效果。科學配置,完善城市生態的類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統生態總量,發揮城市生態環境的最優效益,實現生態系統各子系統的相互協調,充分提高整個城市的總體功能。
三、城市規劃設計的生態表現
城市生態建設與規劃的城市生態支持系統包括:水資源利用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能源規劃、交通規劃和生態綠地系統規劃和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生態產業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生產體系之間的系統耦合,使物質、能量能多級利用、高效產出,資源、環境能系統開發、持續利用;遠景規劃則要求展望更遠的時間空間,審視更廣的地域空間,透視更深的內部空間,從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全面思考城市化的全過程,預見城市增長到穩定態的進程。
(1)城市基質、廊道和斑塊。城市區別于其他的關鍵在于其主體為各種類型、體量的建筑體,交通線將它們連接起來,形成城市中高度的通達性,這些建筑和硬質地面街區構成城市中的硬質本底或基質。城市中的廊道,主要是人工廊道,即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城市整體形象的骨架,通常是城市中物質、能量、信息及生態多樣性集中地區,對城市的生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增加廊道綠化率,可以形成城市完整的綠化網絡。城市中的斑塊主要是散布其中的公園、公共綠化地、休閑廣場及建筑周圍綠化等,共同構成城市的綠化系統,同時能夠調節局部地區的微氣候,減少環境污染。
(2)城市功能區劃分和布局。城市功能區的劃分從空間結構產生,以滿足生態系統的環境服務、生物生產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礎功能為目的,并與周圍的空間格局相聯系,形成規劃區合理的空間格局,實現生態環境條件的改善、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規劃區可持續能力的增強。城市空間規劃首先應滿足功能需求,為居民提供進行各種生產生活活動的場所。各種類型的本底、廊道、斑塊組成的人文和自然氛圍,共同構成城市功能區,在生態理論指導下,根據各功能區所需條件、居民的心理生理要求等,合理安排功能布局,比如居民區附近應安排相應的學校、商場等以滿足人們的配套需求,最大限度的發揮城市的集聚效應及物流、能流的高效流通,同時展現一定的城市文脈及滿足人們對藝術與美的追求。
(3)城市綠地系統。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城市內部的綠化空間的規劃應重點考慮,做為人文理念的基礎及支撐。城市空間有限,應充分利用空間進行多層次綠化,喬、灌、草復層綠化體系以及垂直綠化,將綠化與建筑結合起來,并合理選擇和搭配植物種類,將城市建在綠地中。合理的綠地規劃才能有效發揮其生態意義,綠地斑塊與生態廊道共同組成城市生態基礎,并融入整個區域綠色生態網絡系統。
(4)文化生態建設。城市文化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功能的發揮決定著城市的品位與內在價值,也是增強城市競爭力、吸引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何將城市的特色資源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有機結合,創造出一種獨具特色、內涵豐富的城市文化,這是搞好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歷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遺憾。既要保護原有文化資源,又要體現時代特色,做到在協調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協調,不斷創作出有地方特色、時代特征,有整體美感的城市建筑群。
(5)社會生態規劃。首先是要完善社會服務保障體系,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完善程度是生態城市體現對人關懷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應包括對人從生到消亡整個過程的關懷,這既體現對人在正常生活狀態下的關懷,更能體現人在需要幫助時得到的關懷,同時,也要體現在社會性、自然性災難時有安全保障。社會服務保障體系應包括每萬人醫生數、社會保險普及率、每萬老人“托老院”數、社會安全應急措施完善程度、特殊人群受益率等。其次是健全社會管理機制。社會管理機制健全是保證生態城市穩定、民主、安全的重要方面,沒有完善的社會管理機制,生態城市就不可能建設,社會保障體系也不可能順利運行。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也進入了一個空前發展的階段。雖然就目前的總體情況而言,我國城市化水平僅達 25%左右,處于起始階段,但作為全國經濟改革前沿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則已進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階段”,許多省市都提出了“推進城市化、促進現代化”的口號和目標,城市建設和經濟開發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展開,取得了巨大成就。
參考文獻:
[1]黃光宇,陳勇.生態城市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 【M】 .北京:科學出版社
篇7
關鍵詞:建筑工;園林設計;概念
我國目前對建筑園林設計要求城市生態環境、景觀風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綜合改善和提高。“園林城市”建設是一個寵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學有效的規劃設計。
1 創建“園林城市”需要切實有效的規劃理論和方法
(1)“園林城市”建設規劃非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所能替代。
首先,當前城市總體規劃對綠化環境研究局限在綠化用地系統,易忽視其它用地綠化環境。我國城市園林綠地相關指標均遠低于世界有關組織推薦的合理指標。鑒于我國城市用地緊張,城市內增避大片綠地是不可行的,為創建“園林城市”而占用郊區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償失。因此,必須挖掘城市綠化空間潛力和提高綠地綜合效益。其次,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理論對城市綠地作為居民主要游憩空間功能的認識不足。城區綠地的主要功能是調解城市生態環境和作為居民接觸自然的游憩空間功能。我國絕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單純生態意義的綠地幾乎沒有。防護綠地在現實中常常成為附近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區。
(2)園林綠化、城市規劃、環境工程等專業應加強相互滲透、協調。城市空間規劃時常出現以下現象:(1)綠化規劃設計缺乏藝術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價值的植被空間;(2)囿于場地鋪裝圖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裝飾設計,而缺乏環境保護規劃缺少對空間機能和綠化調節效益的考慮。
(3)現有城市規劃設計理論對城市居民室外休閑生活內容、規律和活動空間的研究不夠。當前,人們發展已改變原有單純的“家庭――工作單位”式空間流動模式,并熱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滿綠色和陽光的大自然――游憩、娛樂、運動和交流。加強對人類活動與城市環境相互影響機制的了解,加強對社會休閑生活與社會文化建設相互影響機制的認識,城市由物質文明觀念向生態環境、精神文明觀念轉變的人文主義思想。
(4)城市生態理論指導城市建設的可操作性較弱。城市(市區)是物質、能量、信息交流最活躍和最開放的空間系統,人類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對其進行定量的研究把握(例如美國“第二生物圈”試驗失敗的結果,表明人類對生態的認識還很膚淺)
綜上所述,城市環境綜合建設需要探索和運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論和方法,對城市園林綠化、城市環境衛生、居民活動、景觀風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進行系統研究。
2 城市綠色空間系統概念的建立
我們認為城市綠色空間系統是以綠色植被為特征,要求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陽光充沛、人與自和諧相處的人工自然環境,是城市居民進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間系統。它具有以下涵義:
(1)可持續發展觀念:“綠色”作為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詞、被國內外普遍認可,相對于“森林”、“田園”等提法,確切地表明了現代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業、商業、基礎設施、交通、倉儲等城市設施集中的用地空間以外的開放型用地空間。
(3)人文主義思想;綠色空間系統包括綠化、自然環境和空間內人群行為的雙重意義。
(4)整體環境觀念:對城市環境各種要素(物質、形式、精神)的整體綜合研究。
a.物質要素――植物、陽光、空氣、水、設施、人;
b.形式特征――形狀、大小、規模、質量、功能;
c.精神風貌――藝術、氣質、文化意韻。
(5)系統觀念:相對于現行城市綠地規劃理論中的“點、線、面”用地概念,針對城市空間不斷立體豎向發展的態勢,提出“點型、帶型、場型”空間概念。并將各種類型空間作為有機聯系的大系統,綜合運作規劃學、園林學、環境學、建筑學、生態學、行為學、社會學、美學、工程技術等學科理論知識,對城市空間進行系統研究和規劃設計。
3 城市綠色空間系統規劃是在城市發展戰略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指導下相對獨立的規劃體系,和城市總體規劃同步進行,與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環保環衛規劃、風貌特色規劃、城市設計構成互補關系。從宏觀到微觀可分為城市綠色空間系統規劃、綠色空間系列規劃和環境環境設計三個層次。每一層次含空間性質、功能、生態質量、綠化、環保環衛、人群行為、藝術特色、景觀風貌等研究。其規劃內容包括以下八個方面主要內容:
(1)制定城市綠色空間系統建設總體目標。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制定城市空間系統在不同發展時期的生態環境質量、綠化水平、社會服務、特色風貌等目標。借助“3S”等新技術,在定性基礎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標體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閑行為的研究與預測。對城市居民和外來旅游者,進行調研和趨勢預測:
①價值觀、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②人口規模、人口特征(年齡、職業、性別、消費等);
③人群在城市綠色空間系統中流動、集散、停留時間等規律;
④休閑方式選擇與休閑文化取向。
(3)綠色空間序列規劃。對城市空間進行調整,形成“點型、帶型、場型空間”相結合的空間系統。綠色空間包括;公共綠地、城市濱水地帶、運動場、游樂園、城市廣場、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區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等。規劃要從用地規模、空間規模、空間序列組織、空間視線、環境效益等方面綜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規劃。
(4)綠色空間功能規劃。綠色空間功能規劃包括生態效益功能、活動利用類型(游憩、娛樂、運動、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通、文化藝術表述等各項功能。規劃要對城市各主要空間作出系統的主次功能認定。
(5)綠色空間系統特色風貌規劃。在總體特色風貌目標控制下充分考慮綠色主要空間進行藝術風格、文化主題等方面規劃。
(6)綠化規劃對“點、帶、場”空間進行全面的綠化指標控制。基于各空間功能、生態指標、建設條件確定各空間綠化指標時效要求。綠化指標包括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綠視率、郁閉度、葉面積系數等。綠化規劃要對各主要空間植被特征加以規劃定。
篇8
關鍵詞:城市藝術設計;城市環境;生態設計;城市環境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環境的含義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場所,也是向人類提供生產和生活所必須的自然資源的供應基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明確指出:“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其中,“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就是環境的科學而又概括的定義。它有兩層含義: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所說的環境,是指以人為中心的人類生存環境,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毀滅。同時,環境又不是泛指人類周圍的一切自然的和社會的客觀事物整體。比如,銀河系,我們并不把它包括在環境這個概念中。所以,環境保護所指的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環境,是作用于人類并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外界事物。
(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環境這個概念也在發展.如現階段沒有把月球視為人類的生存環境,但是隨著宇宙航行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月球將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生存環境的組成部分。
二、環境問題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由于自然環境因素的破壞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動,地震,風暴,海嘯等產生的自然災害,因環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質產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類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在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污染物(或污染因素)進入環境,超過了環境容量的容許極限,使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超越了環境自身的承載能力,使生態環境質量惡化,或出現自然資源枯竭的現象,這些都屬于人為造成的環境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問題,多指人為因素造成的。當前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于是人們呼吁“只有一個地球”,“文明人一旦毀壞了他們的生存環境,他們將被迫遷移或衰亡”,強烈要求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環境問題的產生,從根本上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伴生產物。具體說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
2.伴隨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
3.人類在開發建設活動中造成的生態破壞的不良變化;
4.由于人類的社會活動,如軍事活動,旅游活動等,造成的人文遺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破壞,珍稀物種的滅絕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破壞與污染。
三、環境治理和保護
在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方面,鄭州市這幾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對于母親河的治理就已經略見成效。2007年5月,總書記親臨黃河視察工作,黃河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一定要把她治理好,一定要把環境治理好。
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的破壞,黃河兩岸的環境一度非常惡化,綠城經常在開春的時節會經受一次又一次沙塵暴的洗禮,而我們的母親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現了斷流的現象。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環境優化的今天,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和環境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了。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已在世界范圍內推行,我國也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設計”正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設計領域的一種戰術回應,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也因此從觀念轉變到理論建構乃至設計,創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將得到重大的發展。此間,“生態經濟”,“生態產業”,“生態美學”及“生態建筑”等新概念應運而生,冠以“生態”的各種詞匯頻頻出現在各行各業的文本中,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實現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設計絕非易事。
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規劃是在城市發展戰略或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指導下相對獨立的規劃體系,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進行。從宏觀到微觀可分為:
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規劃———綠色空間系統規劃———環境設計三個層次。每一層次含空間性質,功能,生態質量,綠化,環衛,人群特色及景觀風貌等研究內容。
1.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在不同發展時期的生態平衡質量,綠化水平,社會服務及特色風貌等指標,在定性的基礎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標體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閑行為的研究和預測。其中包括價值觀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規模,人口特征(年齡,職業,性別,消費層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間系統中的流動,集散和停留時間等規律;休閑方式選擇與休閑文化取向。
3.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序列規劃。對城市的生態綠色空間進行調整,空間規劃從用地規模,空間規模,空間序列組織,空間視線及環境效益等方面綜合研究,形成“點,帶,場”相結合的空間系統。這些空間包括有:城市廣場,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濱水地帶,公共綠地,居住小區綠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農產品綠地等。
4.城市空間環境功能規劃。包括生態效益功能,活動利用類型(游憩,娛樂,運動,集會,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藝術表達等各項功能。規劃同時要對城市各主要空間作出系統的主次功能的認定。
5.城市特色風貌的規劃。在總體特色風貌目標的控制下,充分考慮環境主要空間的藝術風格和文化主題等方面的規劃。
6.綠化規劃對空間進行全面的指標控制。基于各空間功能,生態指標,建設條件確定各空間綠化指標時效要求。綠化指標包括綠化覆蓋率,綠地率,郁閉度及葉面系數等。綠化規劃要對各主要空間值等特征加以規定。
7.局部空間環境規劃。對城市“綠色空間”的人口容量進行測算,制定生態環境目標(空氣,濕度,土壤,灰塵,噪音及風等)和環境保護治理的措施。
8.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與區域生態系統的關系。城區與郊區綠地系統的協調關系,區域空間調節關系,休閑人口流動的關系等等。
某地開發和建設現今已經即將完工,首先從設計和規劃上來說就是與國際接軌的,世界著名建筑師黑川紀章對整個新區的建設做了一個全面而又詳盡的規劃和設計,無論是從制定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城市人群休閑行為的研究和預測、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序列規劃、城市空間環境功能規劃、城市特色風貌的規劃、綠化規劃對空間進行全面的指標控制、局部空間環境規劃、城市生態環境系統與區域生態系統的關系等等這些入手,都是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和環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很好的解決了當地環境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在某些問題上的矛盾。 很好的解決環境問題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美化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參考文獻
[1]吳良鏞,面向21世紀的建筑學[Z],國際建筑師協會“北京”(講稿),北京,1999
[2]李效軍、陳翔,可持續的生態建筑設計[J ],建筑學報,2001,(5),47-50
篇9
>> 城市開放空間的連續性研究 建筑開放空間的城市意義 城市開放空間的現代觀察 探索創造人性化的城市開放空間 城市開放空間景觀設計對于城市建設的發展性研究 城市濱水開放空間總體控制設計研究 兒童友好型城市開放空間研究 城市開放空間規劃及設計要點研究 西班牙城市開放空間地域性研究 老齡化社會的城市開放空間設計研究 基于靜態游人行為的城市開放空間研究 淺談城市設計中開放空間的設計 淺談城市開放空間的保護與再生 城市開放空間設計思路探究 基于建筑底部開放空間設計的研究 基于行為的城市濱江開放空間的空間與場所特性分析 方形規則下的開放空間 開放空間設計 城市的留白――公園與開放空間的價值 淺析適用于寒地城市的公共開放空間系統規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Madanipour, A., Why Ar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aces Significant for Citi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1999,26(6): p. 879-891.
[3]代偉國,邢忠.轉型時期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與建設策略[J]. 現代城市研究,2010,11:p.12-16.
[4]張虹鷗,岑倩華.國外城市開放空間的研究進展[J].城市規劃學刊,2007,171(5):p.78-84.
[5]Maruani, T. and I. Amit-Cohen, Open Space Planning Models: a Review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2007,81(1-2):p.1-13.
[6]Webster, C., Pricing Accessibility: Urban Morphology, Design and Missing Markets[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10,73(2):p. 77-111.
[7]Knox, P.L., Measures of Accessibility as Social Indicators: A Not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80,7(1/4):p.367-377.
[8]Hillier, B. and J. Hanson,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 1984,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尹海偉.城市開敞空間——格局、可達性、宜人性[D].2008,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10]Giles-Corti, B., et al., Increasing walking: How important is distance to, attractiveness, and size of public open spac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5,28(2):p.169-176.
[11]Pasaogullari, N. and N. Doratli, Measuring Accessi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Public Spaces in Famagusta[J]. Cities,2004,21(3): p.225-232.
[12]Cuthbert, A.R., The Form of Cities: Political Economy and Urban Design[M]. 2006, Oxford: Blackwell. 304.
[13]Cuthbert, A.R., Designing Cities - Urban Design and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 in Public Art & Urban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and Social Perspectives[M]. 2003,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Barcelona.
[14]Cuthbert, A.R., The Right to the City: Surveillance, Private Interest and the Public Domain in Hong Kong[J]. Cities, 1995,12(5):p.293-310.
[15]Loukaitou-Sideris, A. and T. Banerjee, Urban Design Downtown: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Form[M]. 199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Harvey, D., Social Justice, 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p. 588-601.
[17]Ellin, N., Postmodern Urbanism. Revised ed[M]. 1996,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8]Cuthbert, A.R. Urban Design and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Past 50 Years. 2005 [EB/OL]http://fbe.unsw.edu.au/staff/Alexander.Cuthbert/extendedchapterone.pdf.
[19]Carmona, M., C. de Magalh?觔es, and L. Hammond, public space: the management dimension[M]. 2008, London: Routledge.
[20]李斌.環境行為學的環境行為理論及其拓展[J].建筑學報, 2008,02:p.30-33.
[21]Catharine, W.T., Urban Open Space in the 21st Centur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60(2):p.59-72.
[22]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1961, New York: Vintage.
[23]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M]. 1987,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24]Lynch, K.,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M]. 1981,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5]Jacobs, A.B. and D. Appleyard, Toward an Urban Design Manifesto[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7, 53(1):p.113-120.
[26]Whyte, W.H.,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M]. 1980, Washington, DC: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27]Preiser, W., Universal Design Handbook[M]. 2001, New York: McGraw-Hill.
[28]俞孔堅,李迪華,潮洛蒙.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十大景觀戰略[J].規劃師,2001,17(6):p.9-17.
[29]馮健,周一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進展與展望[J]. 地理科學進展,2003,22(3):p.304-314.
[30]李文,張林,李瑩.哈爾濱城市公園可達性和服務效率分析[J].中國園林,2010,08:p.59-62.
[31]李小馬,劉常富.基于網絡分析的沈陽城市公園可達性和服務[J].生態學報,2009,03:p.1554-1562.
[32]蔡彥庭,文雅,程炯,魏建兵.廣州中心城區公園綠地空間格局及可達性分析[J].生態環境學報,2011,20(11):p.1647-1652.
[33]谷凱.城市形態的理論與方法——探索全面與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規劃,2001,25(12):p.36-41.
[34]任超.老齡社會環境下城市線形公園綠地的設計淺析[J]. 華中建筑,2005,23(1):p.136-138.
[35]鄧小慧,鮑戈平.廣州人民公園使用狀況評價報告[J].中國園林,2006(5):p.38-42.
[36]高琴.城市公園使用狀況(POE)初探——以北京紫竹院公園為例[J].2007,北京林業大學碩士論文.
[37]劉杰武.濱水區公園使用后評價(POE)研究——以臺州永寧公園為例[D].2007,北京大學碩士論文.
[38]張妤.哈爾濱城市公園使用情況評價初步研究[D].2006,東北林業大學碩士論文.
篇10
【關鍵詞】低碳化;城市景觀;審美文化
到2030年,中國將有10億人口住進城市,城市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可以說中國的未來就在于城市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城市的形態將決定這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不論是能源模式的選擇,還是用水和農業經營方式都直接受到所選擇的城市形態的推動,而城市的形態的確定直接受制于城市規劃和城市景觀設計。
一、城市景觀設計和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困境
西方現代建筑運動對中國城市建設的影響是巨大的,現代主義建筑作為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的西方建筑文化的最新代表,改變了中國許多城市的面貌,它促使城市形態走向簡化。現代建筑的時尚性以及因樸素簡潔的外觀形象而帶來的造價經濟實惠的優越性得到普遍的接受,特別是建筑的商品化使得業主及建筑師對這一新式風格倍加青睞,建筑師已接受了“功能主義”、“理性主義”的城市景觀設計觀念,充分體現了現代主義機器美學的審美觀念,但在現代主義設計思想指導下的我國很多城市存在刻板的功能分區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的設計缺陷,特別是在城市交通的布局和交通方式的選擇方面已經顯現出城市形態特征的弱化、宜人尺度的喪失、人類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等城市景觀現實性問題, 一方面,隨著城市人口不斷集中,工商業日益發達,交通更加擁擠,交通事故更加頻繁,建筑更加稠密,缺乏空地、陽光、綠地、新鮮空氣的現象也更加嚴重,城市居住環境惡劣、周邊支撐系統破壞使城市變成了傳染病的發源地,城市醫療、衛生、電力、通訊、供水、排水等許多公共服務設施不能滿足市民要求。問題還不僅如此,缺水和水污染正進一步威脅著城市的用水安全。目前在全國600多座設市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嚴重的城市達130多個,全國城市每年缺水60億立方米,日缺水量己超過1600萬立方米。缺水城市中,城市的河湖水體已經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另一方面,城市垃圾、工業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廢渣和污水處理的污泥不斷堆積,不僅占用了城市的大量土地,影響城市的整體形象;而且還又造成大氣、水和土壤的循環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業集中,在創造更多財富和繁榮的同時,也加劇了城市環境甚至是周邊環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環境惡化的累加循環。離開了適宜的生存環境,人們的健康難以保證,創造多少財富都沒有意義。因此,使人們開始懷疑繁榮昌盛目標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可能失去正確的發展方向。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強調人文主義的回歸和對人性空間的重視的“低碳化”的城市景觀設計觀在城市的擴張和其環境更新整治中越來越扮演著主導的角色。
二、城市景觀設計的低碳化是綠色城市建設的引擎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間為載體,發展低碳經濟,實施綠色交通和建筑,轉變居民消費觀點,創新低碳技術,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城市。低碳城市景觀設計是從不同城市形態、城市建筑材料、不同建筑群體構成出發,以低碳城市為發展目標,合理布局城市景觀用地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景觀工程建設。就目前來看,城市景觀設計的低碳化主要是將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的專題編制體系之中。實際上,只有建立低碳城市景觀獨立的、完整的規劃與設計理論體系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引導“低碳城市”發展,并以此來化解由于工業革命以來200年的“高碳”城市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風險。
低碳城市景觀設計側重于研究一個城市整體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它是在低碳經濟學研究的基礎上,融入低碳經濟學、循環經濟理論、區域經濟學、城市生態規劃理論、景觀生態學理論等多學科的思想,通過區域分析法、多方案比較法、問題導向目標定位法等,對城市形態和景觀進行現狀分析、專題研究、規劃編制,并建立一系列低碳城市景觀建設的綜合評價指標,從而前瞻性地制訂出城市景觀建設方向整體框架,它強調城市景觀建設遠近結合,是實現城市資源永續利用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近年來,我國一些城市相繼提出建設低碳城市,順應了城市發展的未來方向。對于低碳城市景觀設計,同濟大學的潘海嘯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間規劃策略,提出以區域公共交通導向的走廊式發展模式,在總體規劃層面提倡綠色交通支撐的空間結構,實現短路徑的土地混合使用,適合人與自行車的地塊尺度,以公共交通可達性確定開發強度,在詳細規劃層面主要以居住區規劃為例,建議限定居住小區規模,避免大街區空間,來促進步行和自行車的使用。目前國內對低碳城市景觀設計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且以戰略層面為主。深圳的光明新區結合“綠色新城”建設,在《深圳市近期建設規劃(2006-2010)之新城規劃》中提出“低碳”城市建設理念,通過著力培育低碳城市機能、加快推進經濟的低碳轉型、建立公交主導的交通系統和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等措施,2008年3月,光明新區被建設部列為首個“綠色建筑示范區”,并進行了一系列的低碳城市建設實踐探索。《中新天津生態城規劃》提出了促進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昆山市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布局的理念主要是公共交通走廊引導居住用地開發,交通樞紐引導城市服務業發展。由于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形成廣泛共識的城市景觀建設的低碳化評價標準,因此尚無得到公認的低碳城市景觀建設模式。
低碳城市理念之所以能夠迅速得到廣泛認可,是由當今時代資源短缺和環境壓力增大的新變化決定的。隨著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既定的科學事實,世界各國對于城市景觀建設低碳化的共識不斷得到加強,發展的理念也隨之更新,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低碳城市就是“使城市景觀低碳化建設”,它既是一種發展理念,更是建設的一種模式。低碳城市發展速度的快慢取決于以下三個因素:建筑、交通和生產三大領域內的低碳發展模式如何選取,工業、交通、燃氣等模式與傳統模式的沖突以及人們觀念上的轉變。低碳城市不僅包含低碳能源、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和低碳技術,還包含綠色建筑、城市景觀設計等。
三、城市建筑景觀設計如何體現低碳化
(一)按照低碳化理念搞好低碳城市景觀建設專題規劃設計。規劃和設計是一個城市景觀建設的龍頭。建設低碳城市,必須在低碳城市景觀建設專題規劃的指導下有序進行。低碳城市理論在低碳城市景觀建設專題規劃層面上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如何安排低碳城市空間布局、如何引導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低碳化、如何合理安排景觀布局、如何建設低碳綠地系統規劃四個方面。
(二)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城市生態功能的核心。作為保護環境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綠地系統,其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我國傳統的綠地系統規劃缺乏從區域與城市生態的角度構筑城市綠地總體結構與布局,未能從整體上考慮城市形象塑造,加上各地區資源稟賦各異,往往只能“見縫插綠”,許多城市都未形成“綠廊”、“綠帶”、“綠色網絡”。因此,低碳城市景觀布局應采用合適的尺度,保持一個良好的視野。視覺是人類對外界最重要的感覺方式,通過視覺獲得外界信息。一般認為,對于正常人大約75%-87%的信息是通過視覺獲得的,同時90%的行為是由視覺引起的。外部空間往往通過形狀、色彩、光影來反映空間形態,最終表達空間的比例尺度、陰影輪廓、差異對比、協調統一、韻律結構、意蘊美感等,這完全是視覺意義上的空間概念。建筑環境同樣屬于視覺上的空間,城市景觀的空間形象,道路的組成,綠地的處理,小品等會帶來某種心理感受。
(三)交通運輸是一個城市的命脈,人們的任何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動都與之息息相關,通過優化城市交通運輸系統可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實現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城市交通規劃是重中之重。目前沒有一個城市的交通讓人滿意。解決的思路有賴于巧妙的設計。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快速公交系統、步行和騎自行車。比如快速公交系統這種先進的工程設計,它具備地鐵的速度和載客量,但成本只有地鐵的5%到10%。這可具有重要意義:同樣的載重,成本卻低90%,這是一個可以改變城市面貌的重大變化。當然公共交通系統很了不起,但并非適合所有出行或所有人。另外兩種解決方案是騎自行車和步行。這些手段非常平凡,而且廉價、健康、安靜,沒有碳排放,可達性高,也讓社區變得更加宜居。這些都是極大的優點。這三項策略――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統、騎自行車和步行――都是汽車的高質量替代方案。至少 可以帶來三大好處:第一,城市變得更加宜居,街區富于活力,擁堵緩解,并擁有更好的交通替代方案。第二,交通能耗下降,最多達三分之二,相應的空氣污染也會有所減輕。第三,通過限制擴張,中國城市將減少對水的消費和對耕地的占用。
參考文獻:
[1]李國亮,任鎮英,龔葳.低碳城市規劃理論研究[J].山西建筑,2010.12:32-34
[2]張泉,葉興平,陳國偉.低碳城市規劃――一個新的視野[J].城市規劃,2012.2:13-20
[3]潘海嘯,湯,吳錦瑜,等.中國“低碳城市”的空間規劃策略[J].城市規劃學刊,2008(6):57-64
[4]侯亙,李小偉.關于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綠色城市交通規劃的思考[J].中國水運,2010.6:71-74
[5]崔晶泉.低碳城市理論下的城市規劃[J].安徽科技,2011.8:31-33
- 上一篇:婦科實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對線下教學的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