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21 17:17: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

篇1

關鍵詞: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極端天氣;海洋漁業

中圖分類號:S915文獻標識碼:A

一、全球變暖與海洋漁業

全球變暖,顧名思義,就是說氣溫升高。由于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亂砍濫伐樹木,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升高,全球平均氣溫總體上升。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平均氣溫為14.4攝氏度,為有記錄以來的第15個高溫年份,相比于整個20世紀,平均氣溫高了0.5攝氏度。這樣的數據顯示全球變暖已經變成大趨勢。

對于全球變暖的科學論證并沒有太多,最多的科學論證就是“溫室效應”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人類生活、生產活動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是否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有待商榷,但是全球變暖對于海洋漁業的影響是明顯的。

全球變暖導致兩極冰山融化,主要是南極大陸的冰雪融化,北冰洋冰山變矮。兩極冰雪是整個地球很大一部分的淡水資源儲備,冰雪導致淡水大量流入海洋。文獻資料顯示,近半個世紀我國的沿海海平面比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還要快,可想而知我國的海洋漁業面臨的問題有多么嚴重。海平面上升將會影響到海水養殖面積,海平面上升得越快,海水養殖業面臨的挑戰就越大,生存環境就越艱難。

全球變暖導致海洋的含氧量降低,由于海水表面溫度上升,海水的表層溫度和其他部分的溫差、內部之間的混合作用就會減弱,從而降低了海洋中氧氣的含量,全球氣溫越往上升,海洋的含氧量就會越往下降。海水的含氧量下降,就會影響到海水中的魚類資源,這將會對海洋漁業帶來不小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兩極的大量淡水流入海洋中,因此導致海水的鹽性稀釋。相關資料顯示,密西西比河每年流入海洋的淡水為500立方千米;全球最長的河流亞馬孫河流入海洋的淡水有5000立方千米。海水變淡也會影響到海洋魚類的生存,從而影響海洋漁業的發展。

石油、煤等化工燃料的大量燃燒導致海洋發生化學反應,燃放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海水進行化學反應,會破壞海水的酸堿平衡。有關數據顯示,自工業革命以來,表面的海水酸性增長30%,這一變化是存在普遍性的。有研究認為,海洋的酸化將會影響到貝類等軟體動物,而這些是魚類主要的食物來源。如果貝類減少甚至消失,將會直接影響到海洋魚類資源,對捕撈行業造成影響。同時珊瑚礁受海洋酸性影響也很大,對海洋旅游業的發展和影響也會很大。酸性增強使得貝類和珊瑚礁對酸堿敏感度高的物種生長發育越來越困難,這將對海洋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全球變暖導致海水的溫度上升,會帶來很多類型的病害發生。在長期處于平均溫度高的環境下,海水養殖會出現充血病、潰瘍病、爛鰓病這類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蟲引發的指環蟲病、孢子蟲病、錨頭蚤、車輪蟲病等常見細菌性疾病,該類病害的出現對漁業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還會使養殖戶出現經濟危機。相關研究表明,在全球變暖環境下,日本海域出現的海蜇數量越來越多,這會在捕撈過程中,出現“海蜇潮”堵塞漁網現象,影響海洋捕撈業的發展。高溫環境還容易誘發大面積的“赤潮”,養殖時,魚池會出現“水華”現象,捕撈時,海域出現“赤潮”現象。赤潮能夠覆蓋大片海域,爭奪魚類生長的氧氣,從而導致一定海域大量的魚類死亡。同時赤潮生物死亡分解大量的有毒物質,會對魚類生存產生惡劣影響。

當然,氣溫升高和海水變暖對海洋漁業也會有一些有益的促進作用。氣溫的升高會縮短海水魚類胚胎和胚后發育周期,縮短海洋漁業整體的生產周期。水溫的不斷的升高也可促進海水養殖活動中魚類的新陳代謝,從而大面積提高養殖產量。水溫的升高也會延長水產養殖時間,魚類的個體成長更快,養殖產量提高。水溫的升高也會使低緯度地區的養殖魚類向中緯度和高緯度推廣成為可能,改變海區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學的結構,使得一些有高經濟價值但是又受區域限制的魚類養殖擺脫區域限制成為可能。

二、極端天氣與海洋漁業

極端天氣指的是災害性天氣,主要由臺風、暴風、龍卷風、暴雨和一些反常的自然天氣組成。暴雨會降低海洋的表層鹽度,淡化養殖區域的海水,形成不適應魚類生存的環境,從而導致魚類的大量死亡。同時暴雨、暴風等環境容易對養殖的魚塘形成破壞作用,造成養殖戶財產損失,嚴重的話還會危及生命。冬季寒潮來臨,超過魚類生存忍耐的極限,導致養殖的魚無處可逃,最后被凍死;或者出現冷空氣降臨,海水結冰,冰塊覆蓋養殖的水塘和網箱,導致養殖魚類缺氧而死;海冰遮擋陽光,海藻類植物消亡,以海藻為食的海洋魚類和養殖生物因食物短缺而減產。

極端海洋氣候以“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為主要代表。海洋和大氣兩者之間由于不穩定的相互作用,從而形成“厄爾尼諾”現象,在赤道東太平洋附近洋面出現海水異常增溫現象。全球的氣候變化越來越大,“厄爾尼諾”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厄爾尼諾”的發生周期一般是3到5年,每次的持續的時間也不是固定的,持續的時間是在一年以上。現階段全球極端氣候并沒有得到改善,“厄爾尼諾”的出現頻率和間隔時間形成反比,持續的時間更長,覆蓋范圍更廣,危害程度更大,這使得“厄爾尼諾”對海洋漁業的發展影響更大。“拉尼娜”現象是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在“厄爾尼諾”出現過后,“拉尼娜”就會緊隨出現,在中國,“拉尼娜”現象的出現使華南地區秋冬季東北季候風得到加強,冬天明顯比正常年份更冷,所以說“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對海洋漁I的發展影響都很大。

三、海洋漁業的應對策略

氣候變化對海洋漁業的影響是長遠而深久的,這需要我國的漁業相關部門采取相關舉措加以研究,并提出應對措施,以促進海洋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漁業相關部門要做好自然災害的信息收集工作,迅速而準確地災害預警,以預防為主;及時收集自然災害方面的信息,集中人力物力進行抗災抗害,把自然災害的影響損失降到最低。收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沒有防備的時候災難突然降臨,造成的后果是嚴重而可怕的。

只有多開展抵抗自然災害的建設活動,進行資源的儲備工作,健全預防災難應對體系,面臨自然災害時才不會出現人手匱乏、資源短缺現象。

針對不同區域的災害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對應的舉措。出現海冰、“赤潮”等現象時,開展人工破冰和打撈工作,通過破冰增加養殖水池的氧氣攝入量,為藻類植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給以藻類植物為食的養殖品種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

四、結語

全球的氣候變化影響著全球的海洋漁業資源,我國的極端天氣現象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更加嚴峻,相關漁業部門應該重視環境影響因素,通過與環境部門的通力合作,共同維護我國的生態環境,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并且制定實際有效的服務政策,為我國的海洋漁業保駕護航,從而促進該方面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最近,國家海洋局舉行了發展海洋經濟專家研討會。會上,11位兩院院士就我國“十二五”以及今后一個時期海洋事業發展發表了重要意見,現將主要論點摘要如下:

要引進培養造就一批海洋人才。擁有海洋人才就擁有海洋世界。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德文、袁業立、高從增、徐洵都談到了海洋人才的問題。高從認為,“十二五”期間,海洋事業如果想更上一個臺階,人才是關鍵,國家應當考慮如何形成海洋人才群,集中力量做大事。丁德文和徐洵提出,當前,許多高校如各地的水產學院紛紛改成了海洋大學,重點大學開始設立與海洋相關的專業;一些社會組織也以海洋命名,這充分說明海洋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徐洵指出,人才強國家就強,擁有人才就擁有世界,海洋事業也是一樣。領軍人物很重要,中青年科學家也同樣重要。對于如何引進人才、穩定人才,應當加以探究。她建議,引進人才首先要把好質量關,最好能引進一個團隊,或者幫助組建一個團隊,這樣才有利于人才充分發揮作用。同時,要給予相應的待遇,使人才能安定下來,心無旁騖地進行科學研究。“安居才能樂業,不能引進來沒多長時間。因為工作之外的原因使人才流失。”袁業立認為,很多科研項目并不是可以立即出效果、出成績的,需要一個研究過程。因此要投入一定的經費,為培養人才提供支撐,并探索新的科研體制。

要著力提高對海洋的認識。全面加強應對海洋工作的能力建設。中國科學院院士巢紀平提出,“十二五”期間。海洋工作要重點做好4件事情:維護國家權益、發展海洋經濟、保障國家安全、研究大洋環境。關于應當如何開展工作,巢紀平建議,在維護國家權益方面,應提前掌握好敏感海區的情況,為中央決策服務;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國家海洋局要提供及時、必要的政策和技術支持;在保障國家安全方面,要與軍方合作,做好海上軍事的科技支撐。另外,還要加強大洋環境觀測能力建設。巢紀平強調,要解決好以上4個問題,關鍵在于認識海洋。“只有增強海洋觀測能力,才能更好地認識海洋,提高對海洋事業發展的認識,使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巢紀平說,“國家必須統籌安排,制定一個戰略性的、高瞻遠矚的、有序的能力建設發展規劃。”徐洵提出,要隨時應對臺風、赤潮、海嘯等突況,必須加強能力建設。能力建設則主要包括資源庫、能源庫和人才庫的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方國洪表示,以前科研人員無法獲得海洋觀測監測等領域的第一手資料,國家應當為科研人員創造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條件,提供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便于引用數據、進一步開展分析研究,為認識海洋提供可供分析的科學數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認為,“十二五”期間,國際上對海洋的競爭主要是海洋環境監測能力的競爭、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的競爭以及海上防衛能力的競爭。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能力建設,從近海走向大洋。他表示,這其中關鍵的一步是增強對海洋的認識。從長遠的、全局的角度,做好多學科的綜合觀測和綜合保障。加強海洋環境監測保障能力建設。不僅要具備觀測的能力,還要具備保障能力。他建議做好兩方面的工作。既要優化儀器設備,又要提高工作人員對資料的分析能力,以實現從觀測到保障的目標。

要重視海洋生態氣候研究,國家海洋局要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鍔提出,當前,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是國際上一個熱點話題,以至于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比如節能減排、限號開車等。氣候問題已不只是科學問題。已經上升為政治問題、外交問題、經濟問題,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發展。而占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對氣候變化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前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個中美合作討論會。在這個討論會上,我國組織的11個氣候變化成員單位里沒有國家海洋局。我感到非常震驚。”黃鍔說,“氣候變化是百年、千年的問題,而海洋的記憶力能達到上千年。因此,氣候變化的癥結在海洋,解決氣候問題,應該首先是海洋部門的事情。”黃鍔表示,如果海洋部門能夠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做出一些成績,不僅解決了科學問題,更重要的是將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他希望國家海洋局在這個問題上要爭取發言權,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巢紀平認為,海洋在氣候變化中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海洋的微小變化,都會影響大氣和氣候的變化,這一點過去被忽視了。現在,要與時俱進地看待這個問題,從國家的層面上,考慮海洋和氣象部門的聯系和分工。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指出。海洋氣候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美國對此相當重視。我國在太平洋、印度洋已開始了早期的調查,在氣候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基礎,如果能夠得到國家的支持,深入研究下去,將會在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給予有力的幫助。

要統籌海洋事業發展考慮,把握好短期經濟效益與長遠謀劃關系。關于海洋事業如何進一步大發展,與會院士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蘇紀蘭指出,目前,海洋事業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濱海濕地等海洋生態系統,統籌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目前,我國圍填海速度非常快、規模大,國家要嚴格管理,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合理控制圍填海活動,保護好海洋環境和生態體系。另外,發展海洋經濟不僅涉及到航運業、漁業和旅游業,還要大力發展油氣業。英國的海洋油氣業產值占英國經濟總量的5%左右,建議我國給予進一步的重視。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敦欣希望,國家海洋局應在過去的基礎上,進一步統籌海洋事業發展規劃,將投入的資金有效、科學、合理地使用好,不但要利用好近海的環境和礦產資源,還要利用好深海的資源。他建議,制定一個10年大洋考察規劃,有步驟、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深海調查。丁德文提出,要把建設海洋強國作為目標,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和海洋科技水平,加強各方面的統籌,理順各種關系。袁業立表示。應該圍繞國家需求來研究問題,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對海洋科研體制機制進行合理的結構調整,花點功夫去研究海洋資源的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金翔龍認為,海洋工作不是孤立的,需要綜合學科的支撐。發展海洋經濟包括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工業布局等一系列問題,這不是僅海洋學科就能解決的。因此,要拓寬眼界、開闊思路,跨學科、跨領域地開展綜合性海洋研究工作。另外,還要重視海洋工程技術的發展,將海底觀測等與海洋有關的研究納入到海洋工作中。方國洪認為,國家對海洋資源開發很重視,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要將每一筆經費合理使用好、支配好,使其真正投入到海洋事業發展中去。要加強海域管理、海洋環境保護以及海洋科學研究工作,協調好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徐洵提出,國家海洋局在深海研究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要大力開發深海資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篇3

關鍵詞:氣候變化 水文水資源 影響 挑戰

眾所周知,當前室溫效應導致了全世界的氣溫升高,使得氣候也隨之出現了變化,惡劣的暴風雪等時有發生。加上其他問題導致的氣候變化,引起了當前水文水資源的改變。進而對人類的社會以及大自然的生態等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人類社會的工業、農業以及經濟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對水文水資源的開發、使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水文水資源進行研究的同時,要對于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所帶來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和預測是非常必要的。IPCC在對全世界的氣候變化前后進行了四次統計,并依據相應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和預測,結果表明,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文基于IPCC的統計數據,對全球性氣候的變化給予人類社會和大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并對我國的水資源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對于未來水資源工作的重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和分析。

1.氣候的變化對全世界的水文水資源產生的影響

眾所周知,室溫效益誘發了全球性的氣候變暖,進一步促使了海平面增高。近年來,氣候溫度的升高相應的導致了南極和北極積雪和冰川逐漸融化。IPCC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全世界的溫度基本上十年增加0 .13 ℃。這個數據是過去一百年平均增長速度的兩倍以上。而且,近年來,氣候的變暖問題越來越嚴峻,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后北冰洋范圍內的冰雪面積減少速度約為2.7%每十年。而且,陸地冰川的大量減少,相應的就產生了海洋平面增高的結果。此外,海洋水也會因為溫度的增加,出現水面的擴張問題,而海水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海洋平面的增高。IPCC的統計數據中,1961年到2003年這個階段內,海洋的水平面的上升速度為1.8mm/年,而在1993年到2003年這個階段內,海洋的水平面的上升速度為3.1mm/年。

此外,當前全世界的氣候變暖狀況,也導致了降水量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全世界氣候的變暖,造成了大氣環境水循環形態的加劇和活躍,相應的就造成了大氣中水含量的增加,因此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局部范圍大暴雨等災害的發生,而其他地區則相應的就會產生干旱的狀況。

2.氣候的變化對當前全世界水文水資源影響的預測

當前,全世界的氣候的變化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相應的水文水資源也發生了隨之而來的改變,雖然這些改變是細微的,但卻是不能不被重視。尤其是全球范圍內的降水問題,伴隨著全世界氣候氣溫的增加,很多的地區范圍內,出現了降水量差異很大的狀況。而且這種差異性的變化,相比于上世紀呈現出顯著的增加。

當前的全球范圍內的雨水情況表現為高緯度的區域降水量增大的狀況。在中緯度的北部區域、南極、熱帶以及東亞地區等區域,就出現了年降雨量的增大。而澳大利亞地區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地域則出現了年降雨量的降低。近年間,由于水分蒸發量的增加以及氣候溫度的提升,降雨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暴雨和干旱的狀況出現幾率越來越多。權威機構預測,這種極端的降雨狀況出現幾率將不斷的增大,而且極度的程度也會越來越惡劣。也就是說,全球范圍內,很多的地區會出現洪澇等自然災害,而另外的一些地域則會出現干旱等自然災害。

此外,全世界氣候溫度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水資源的水質和水量等造成了影響。IPCC的統計數據表明,全世界的氣候溫度每提升一度,就會有4~17億的人口面臨缺水的問題,而氣候溫度一旦提升兩度,相應的就會出現二十億的人口面臨缺水問題。如果地球表面的溫度提升了7~9攝氏度,將會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面臨洪澇災害的影響,進而將有11~31億的人口面臨缺水的問題。如果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到二十一世紀末,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地面將出現干旱的狀況。而且環境氣候溫度的提升,也會造成水質質量的污染和退化,進一步的,水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也跟著水流的狀況發生變化。

3.氣候變化對我國當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

當前,全球范圍內的氣候的變化以及其造成水文水資源改變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且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對于的全世界氣候溫度的變暖及其帶來的危害也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國的氣候特點非常的明顯和多樣化。有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組成。這也造成了氣候的提升對于我國的水文水資源所帶來的影響具有差異性。

氣候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降雨情況的分別和強度的差異性。當前,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西部地區在降水量上具有逐年提升的勢態,相應的表現為西北地區降水量的提升和西南地區降水量的降低。在我國的東部地區,其局部的降水量變化非常大,其中華北的中部以及西南的沿海地區具有降雨量增加的勢態,而華北的大部以及華東的北部地區則相應的表現為降雨量的逐年減少。同時,在降雨的頻率上,我國的華南地區則有著顯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區的降雨量則有著顯著的提升。此外,地區降雨量的提升,不等同于地區水資源總量的提升。這是由于在地區氣候溫度增加的狀況下,水分的蒸發總量以及植物中水分的蒸騰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可利用水資源中河流中實際的水資源總量降低的狀況。

環境氣候溫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當前冰雪面積的降低以及冰川面積的減少。我國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西北山區中,山峰冰川的面積逐漸的變少,這相應的體現在以冰川融化為關鍵補給來源的河流水流和水量的降低。

當前氣候溫度的提升,在對降雨量的頻率和強度造成影響的基礎上,對當前的水循環系統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此外,當前氣候溫度的提升還對暴雨和干旱等帶來的水災等有密切的關系。這些自然環境包括森林、濕地等,以及相應的生態系統等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氣候的變化造成的。當前,氣候溫度的提升,進一步的造成了水資源溫度的增大,而水資源溫度的增大,也就造成了水分蒸發總量提升,進一步就造成了水資源徑流量的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檔期河流的污染加劇的狀況,同時溫度的增加也會使河流中污染物的分解加快, 影響我國水資源的質量。

4.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資源工作

在全球氣候不斷變化的背景下, 我國水文水資源工作首先應當對我國水文水資源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認識。我國由于氣候變化引發的水災害在不斷增加, 證明了我國水資源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從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來看, 在面對洪澇、干旱以及水資源短缺等問題的適應能力都很低, 所以在水文水資源工作與管理中應當認識到我國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這一事實。

其次要認識到改變水資源對氣候變化脆弱性的努力方向包括當前的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管理機制建設、經濟發展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要加強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首先應當加強對水文水資源的認識人手, 認識到當前水文水資源正在氣候的變化下產生著哪些變化, 從而有依據、有目的的開展水文水資源工作, 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資源研究力度, 通過理論的突破與技術的突破來使評價機制和預測機制更加成熟;其次在工程建設方面, 工程系統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應對的問題包括極端氣候的出現以及破壞性防治, 提高水庫、分蓄洪區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標準, 增加供水能力。

再次通過法律法規的完善為統一的可持續管理提供法律依據, 從而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加大對水文水資源工作的科研投人力度,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減少水資源浪費, 從而緩解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工作帶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劉昌明,劉小莽,鄭紅星.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問題的探討[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2).

[2]寧金花,申雙和.氣候變化對中國水資源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4).

篇4

一、將氣候變化的內容及原因引入課堂,增強學生責任感

在有關氣候變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學生闡述氣候變化的起因,才能讓學生從根源上去認識了解氣候變化,進而加強保護意識。目前存在的氣候問題有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被破壞等,氣候變暖已經演變成了當前的一種自然現象了,它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無節制的焚燒化石燃料或者是樹木,造成過多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生成,從而吸收紅外線,經過長期的累計形成了氣候變暖。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還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劇增多,致使生態環境失衡;人為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丟棄、有毒害物質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等,這些都造成氣候的變化,造成了人類生存面臨極大的威脅。氣候變化會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種是由于海水受熱膨脹引起,另一種是由于北極南極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氣候變化會影響生態環境,對大自然造成危害。還會影響水循環,致使自然災害等,不光這些,還影響農作物產量的,致使減產等等。通過對氣候變化的內容和原因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將環境問題重視起來,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并通過學習了解這些,讓學生自覺的規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為,盡量從人為因素上去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對氣候的破壞。

二、挖掘氣候變化的科學內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學隱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識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就需要深入去課本中所隱藏的信息,從課本中挖掘出氣候變化的科學內涵,找出更深層次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思考空間。對于高中地理課本中沒有清晰的闡述的知識,教師可以對課本信息進行適當的加工出來使隱藏在其中的內容呈現出來。如教材中將全球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和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長曲線圖對比,找出差異,將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的了解氣候變化之因,人類的活動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濃度,二氧化碳的濃度會對氣溫的上升造成影響,從兩種曲線圖的波動規律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響氣溫的唯一因素,氣溫還受其他因素影響;通過挖掘分析課本中的知識,有利于學生更透徹全面的了解知識,更科學的認識知識。合理科學的找出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隱藏信息,讓學生通過分析,去尋找緩解氣候變化的對策。如在課本中有關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徑的具體措施中,可以挖掘出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統兩種有效措施。學生通過在這兩方面考慮,追溯到二氧化碳的來源,進而了解要使用清潔型能源、降低消費、增加摘種綠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來減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從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找出對策。

三、將有關氣候變化前后知識相關聯

篇5

關鍵詞:氣候變化 原因 影響

導致氣候發生變化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地球系統的自然變化規律,即周期性的冷暖干濕變化,從季節尺度到幾十萬年、甚至更長的周期變化;另一個是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最近50年的氣候變化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而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非常巨大,它可以改變自然界固有的規律,對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威脅,從而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也引起了政治家和公眾的關注。所以,全球變暖問題和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各國政府、公眾和科技界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但這個問題相當復雜,如果把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問題,簡單地歸結為溫室氣體排放問題,那么我們的認識就過于簡單化了。我認為,氣候變化不僅是科學問題,也不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經濟、社會、政治、外交,乃至于國家安全問題,十分復雜。

人類活動引起氣候變化,主要是通過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溫室氣體和土地利用狀況的改變。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有六類,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其他一些氫氟碳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碳的增溫效應占溫室氣體總效應的六成左右。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方工業革命。中國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

由于二氧化碳一旦排放到大氣中,具有長達50年—200年的生命期。目前的全球變暖,是二氧化碳累計排放作用所導致的。據統計,1750—1950年發達國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總量的95%;1950-2002年,發達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累計排放量的77%。發達國家在其200多年的工業化過程中無約束地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對氣候變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理應承擔主要義務;發展中國家歷史排放量少,當前人均排放量低,屬于生存排放,其首要任務仍是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應對氣候變化,理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和發展空間。

隨著人們對氣候變化問題認識的不斷加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組織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相繼開展了四次氣候變化科學評估。今年2月正式的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對氣候變化成因問題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氣候系統的變暖是不爭的事實。氣候變暖的證據,不僅來自大氣圈,即近百年來全球地表溫度上升了0.74℃,而且也來自水圈和冰凍圈,海平面也在上升,北半球的積雪面積在急劇減少。

我國氣候與環境變化

2006年是我國自1951年以來最暖的一年。從1986-1987年冬季開始,我國已連續經歷了21個“暖冬”。同全球平均一樣,最近100年以來,我國的氣溫也是上升的,平均上升了0.5℃—0.8℃。

我們再看一看我國降水量的變化。整體說來,我國的西部和華南的降水是增加的,華北、東北大部降水呈減少趨勢。華北大部地區每10年減少20—40毫米,華南與西南地區每10年增加20-60毫米。華北、內蒙古中東部和東北的一部分地區,干旱趨勢非常明顯。2006年夏季,重慶遭遇了百年一遇特大伏旱,四川出現1951年以來最嚴重伏旱。6月1日-8月21日,重慶、四川平均降水量為345.9毫米,是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小值。除了溫度和降水之外,強臺風發生的頻率增加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登陸我國的強臺風出現頻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紀初的35%左右,幾乎翻了一番。2006年8月10日,超強臺風“桑美”(SAOMAI)在浙江蒼南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60米/秒),為百年一遇,是建國以來登陸我國大陸最強的一個臺風,比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登陸美國時中心最大風力還強。

本世紀以來,我國北方的沙塵暴也出現了一些顯著變化。2006年春季共出現了18次沙塵暴,其中強沙塵暴過程5次,為2001年以來最多。今年春天北方沙塵暴比較少。我要特別跟大家講一講怎么樣科學看待沙塵暴的問題。我認為,沙塵暴基本上是一個自然現象。中國是一個受季風氣候影響的國家。什么叫季風影響呢?說得通俗一點兒,就是夏天的盛行風由海洋刮向大陸,為大陸送來了豐沛的水汽和熱量,帶來了降水。冬天,冷干空氣從北方,從西伯利亞向南推進,狂風卷起了沙塵,帶來了沙塵暴。這歷史至少有1200萬年。大約距今七八百萬年前,青藏高原迅速隆起,我國西北地區變成了干旱地區。打開地圖看,南北緯30度都是沙漠,但是我們江南這塊地方,由于季風的作用,變成了一片沃土。那么反過來,到了冬季,冷空氣(冬季風)過來,帶來大量的沙塵,重顆粒沉降,沉降到黃土高原,面積將近70~80萬平方公里,厚度最厚達到1000米,時間跨1200萬年。細粒物質繼續向海洋方向輸送,很細的物質到了高空5千、6千、8千米的地方,在太平洋上空形成了云凝結核。其中的礦物質沉降到海洋里,成為浮游生物的餌料,經過從浮游生物、小魚、蝦、大魚的食物鏈過程,最終變成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這個自然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你我都無力改變這個科學事實。所以,沙塵暴的形成源于自然過程,不可能根除沙塵暴,人類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改善環境,局部優化環境,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這就是我的觀點。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優化環境,一方面要理解沙塵暴形成的原因,以及大自然固有的規律,切莫逞強蠻干,否則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篇6

1廣西沿海地區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廣西沿海地區主要包括北海、欽州和防城港三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2],冬季常受北方干冷的大陸性氣團控制,經常出現寒潮、低溫陰雨、偏北風等天氣;夏季受暖濕的海洋氣團控制,常出現對流天氣和臺風;春秋兩季為季風轉換過渡季節,冷暖交替頻繁,春季雨水漸多、氣溫漸升、天氣多變;秋季氣溫漸降,雨水銳減,天氣干燥[3]。選用欽州、防城、防城港、東興、合浦、北海和潿洲島7個臺站的氣象觀測數據,分析發現:①溫度變化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年平均氣溫呈現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約0.1℃,其中冬季平均氣溫上升趨勢明顯,平均每10年增加約0.3℃,年極端最高氣溫和年極端最低氣溫略有上升。②降雨量變化年降水量呈增多趨勢,56年間近岸、海島、近岸及海島的年降水量分別增多了210.5mm、356.8mm和350.7mm[4]。③空氣相對濕度變化20世紀80年代以后,受氣溫升高的影響,空氣相對濕度呈現下降趨勢。④海平面變化根據《2014年中國海平面公報》,中國海平面呈總體上升趨勢,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3.0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廣西海域海平面上升導致海岸侵蝕和海水入侵現象嚴重。⑤氣象災害頻發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及海陸交互作用加劇了廣西沿海地區自然災害的強度和頻率,低溫霜凍、暴雨洪澇、臺風、霧、干旱和強對流天氣大風等不同程度地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2旅游業與物流業的互動關系分析

旅游業與物流業同屬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兩者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物流業每增加1%,旅游經濟將增加0.63%[5]。物流業與旅游業協調發展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2.1物流業為旅游業的縱深發展提供保障

隨著旅游需求的不斷升級,旅游供給亦不斷向精細化、專業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旅游活動是以人的流動為主,而人的流動必然伴隨著物的流動,物流業的界入提升了旅游活動的檔次,拓展了旅游活動的范圍,為旅游業向縱深發展提供保障。首先,在旅游消費過程中,酒店用品、餐飲供給及日常生活消耗品等實體物資需要物流配送。其次,旅游消費活動結束后,旅游者幾乎都會選擇購買具備當地特色的旅游商品,物流業的發展不僅使游客可以購買以前拿不了、不愿拿的旅游商品,而且也延長了旅游商品的銷售時間和范圍。再次,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在旅游活動發生之前,物流業也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最后,物流業本身也是新興的旅游資源,能夠豐富旅游產品體系。

2.2旅游業對物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

旅游業和物流業發展都需要運用交通工具實現運輸對象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流動,交通工具是物流產業和旅游產業整合發展的最基本保障。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政府和企業的大力資金技術支持,大大促進了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交通運輸工具數量和質量的提升。同時,旅游業的發展拓寬了物流業的業務范圍,如現代“旅游物流”[6]概念的提出,將旅游產業中涉及物流的相關活動有效剝離,旅游產品生產企業將景區景點內部交通規劃、住宿餐飲物資供應等部分外包給專門的物流公司;或者成立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游客中轉運輸、旅游物資供應、景區車輛規范等提供定制化的服務。

3氣候變化背景下廣西沿海地區旅游業與物流業的互動發展對策

旅游和物流的整合互動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聯合共贏,形成“1+1>2”的互動模式,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3.1氣候變化對廣西沿海旅游業的影響

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不斷侵蝕廣西沿海地區的海灘面積,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游客活動的空間范圍;海水侵蝕對濱海濕地、紅樹林等典型的生態景觀破壞嚴重。廣西沿海地區屬亞熱帶氣候,氣候較為溫暖適宜旅游,而隨著全球范圍內的持續升溫,在夏季某些時段“暖”的體驗感覺逐步向“熱”的體驗感覺靠近,可能降低對游客吸引力,減少全年適宜旅游的天數。氣候變化在緩慢地改變著廣西沿海地區的生態系統,氣候變暖使當地的動植物種類和棲息范圍悄然發生著變化,部分海洋動物向北遷移,一些喜濕喜暖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并減少。極端天氣事件嚴重影響廣西沿海地區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既破壞旅游資源、旅游產品和旅游相關性設施,也對旅游者的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3.2氣候變化對廣西沿海地區港口物流業的影響

廣西沿海地區三市物流業發展的重要節點是港口,隨著經濟的發展,港口不僅作為貨物裝卸港和中轉站,也逐步成為部分企業的生產基地,是集工業、旅游、商業、物流運輸等服務為一體的大型服務場所。氣候變化對港口物流業的影響較為深遠,首先受全球范圍內氣候變暖的影響,廣西沿海區域海平面將繼續上升,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在未來的某段時間后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需求。其次,氣候變暖導致的高溫條件下,港口相關的設施設備破損率加快,機械設備及控制系統可能無法在高溫下繼續工作,物流工作人員的身體安全存在一定的隱患。再次,極端天氣的頻發對港口的生存造成威脅,如強降雨、風暴潮等毀壞港口的基礎設施、碼頭倉庫、碼頭建筑物、船舶和貨物等,影響港口作業和物流運輸系統的正常運行。

3.3氣候變化背景下廣西沿海地區旅游業與物流業的互動策略

篇7

每升溫1攝氏度雷電將增加10%

聯合國曾在一項關于氣候變化的報告中指出,在全球變暖的進程中,雷電活動的增加將對一些地區產生更溫暖和更干燥的特殊影響,包括地中海和美國南部地區。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找出氣候變化影響特定天氣的元素,如云層、降雨和雷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預測,地球平均每升溫1攝氏度,雷電活動將會增加約10%。該研究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研究和大氣研究》雜志上,并已在國際防雷會議上提出。

該大學地球物理、大氣與行星科學系主任科林?普萊斯教授說,這可能產生山洪暴發、野火發生或電源線和其他基礎設施受損等消極的后果。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是在世界閃電和雷暴模式下確定氣候變化的影響,他和其同事們正利用計算機氣候模型研究現實生活中氣候變化的例子,如印尼和東南亞厄爾尼諾現象的周期,以確定天氣狀況的變化如何影響風暴。

用計算機模型演繹現實變化

研究人員通過最先進的計算機模型,來評估在真實環境下的各種氣候條件。他們先讓模型按照當前的大氣狀態運行,看看其如何準確地描繪當今環境下雷暴和閃電的頻率和嚴重性;然后再給這種大氣模式輸入變量,包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全球變暖的主要致因),來看看風暴是如何受到影響的。

為了評估閃電活動,研究人員將結果與具有很大不同的現實世界進行了對比,如干燥的非洲和潮濕的亞馬遜等氣候變化自然而然發生的地區,以及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等因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空氣變得溫暖和干燥的地區。厄爾尼諾現象是一個用于測量氣候變化對風暴影響的最佳工具,因為氣候在多年之間極端地振蕩,而環境中的一切仍然保持不變。

研究人員說,在厄爾尼諾年,太平洋流域、東南亞變得更加溫暖和干燥,期間雷雨發生的頻率減少,但閃電活動卻增加50%以上。通常情況下,少雨的條件會產生較少的閃電,然而研究人員卻發現,雖然雷暴減少,但其發生的程度的確更加強烈了。

對火災和洪水發出預警

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氣溫升高、干旱期延長、空氣濕度下降會導致火險期的提前和延長、林火頻率和過火面積的增加及林火強度的增大。氣候變化導致了森林火災的加劇。

反過來,森林火災的加劇又進一步惡化了氣候變化。森林火災使森林從二氧化碳的儲存體變成了二氧化碳的釋放源。森林火災對森林資源和整個森林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已成為全球性的緊急問題。

普萊斯教授說,雷電和強雷暴的增加可以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在美國部分地區,如落基山脈,其中很多火災都是由雷電造成,由此會導致更頻繁和劇烈的野火。干旱環境也可能導致火災蔓延得更加廣泛和迅速,并助長火勢,使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毀滅性。而且,這些火災會比以前釋放更多的煙塵到空氣中。

而有研究人員提出,降水變化對洪水頻率和洪峰流量的影響要比氣溫變化對其的影響敏感得多。研究人員預測,在其他地區可能會導致更少的暴風雨,但是在程度上卻表現得更為強烈。可謂不下雨則已,一下便傾盆成河。

普萊斯教授說,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加重的風暴已造成河流和海洋徑流溢流,而地下水和湖泊保有的水卻匱乏。在中東,同樣強度猛烈的短暫雨季已經威脅到當地本已稀缺的水資源。

篇8

1.氣候變化的特點

1.1平均溫度明顯上升 由于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濃度明顯增加,造成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引起全球的氣候變化。中國近100 年來年平均氣溫明顯增加,比同期全球增溫平均值略高,這對農作物生產具有重大影響。

1.2降水出現區域性與季節性不均衡 溫度的提高會加快地表水的蒸發,導致水循環加劇,暴雨出現的概率增加,雖然降水量很大,卻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降水量和蒸發量的時空分布也會顯著改變。降水既會出現區域性不均衡,也會出現季節性不均衡,即在農作物最需要水的時候出現季節性干旱,從而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過去的概念是中國西北部缺水,今后在中國南方也可能出現季節性干旱,水資源短缺將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

1.3極端氣候現象有增多趨勢 極端氣候現象指一些發生在特定地區和時間的罕見天氣事件,極端氣候現象的罕見程度一般相當于觀察到的概率密度函數小于10%,這些極端氣候現象包括干旱、洪澇、低溫暴雪、颶風、致命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和全球變暖有關,也是氣候變化的表現之一。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總趨勢下,大氣的環流特征和要素發生了改變,引發復雜的大氣――海洋――陸面相互作用,大氣水分循環加劇,氣候變化幅度加大,不穩定因素增加,導致這些小概率、高影響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機率增加。極端氣候事件對農業系統的影響往往大于氣候平均變率所帶來的影響。

1.4冰川消融導致海平面上升 在內陸地區增溫造成冰川退縮,雪線上升,在南極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臨坍塌,而北極冰帽正在持續消融中,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塊不斷融化,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熱膨脹將會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一系列問題。

2.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1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生產的影響 農作物對降水存在類似倒U 型曲線的敏感性關系。當降水嚴重不足時,農作物對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會出現干旱癥狀,從而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當降水量增加到一定范圍內,加上溫度及光照的配合,作物得以茁壯成長;當出現連續大雨、降水量超過一定范圍時,又會對作物產生不利的影響。在開花期出現陰雨會影響作物授粉,造成落花落果;長期陰雨還會誘發病害;降水量過多會造成農田漬害,嚴重時作物會被淹死。

2.2氣候變化對種植制度的影響 CO2 倍增時溫度升高,增加了各地的熱量資源,使各地的潛在生長季有所延長,無疑對多熟種植有利,從而使當前多熟種植的北界向北推移。當前我國的一年一熟制大約可向北推移200~300公里 ,一年二熟制和一年三熟制的北界也將向北推移 500 公里左右。麥、稻兩熟區、雙季稻種植區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產區,只要水分條件能滿足生育期的需要,種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這種變化有可能使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種植的面積擴大。

2.3氣候變化對病蟲害的影響 由于溫度升高,害蟲發育的起點時間有可能提前,一年中害蟲繁殖代數也因此而增加,在新的有利環境條件下,某些害蟲的蟲口指數將增加,造成農田多次受害的幾率提高。病蟲越冬狀況受溫度影響將更加明顯,冬季變暖,容易越冬,蟲源和病源增大;害蟲的休眠越冬期縮短,世代增多。

篇9

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包括遺傳和后天兩種。遺傳表現在各種氣候條件下表現形態和生理特征,為先天適應。例如在熱帶地區,由于氣候原因,那里的人們具有皮膚色素深、身材矮小的特征,他們的后代基本繼承了這種特征來適應當地的氣候;后天適應是指人類生命期限內,在特有的氣候條件下繼承適應能力形成的。例如,出生在高海拔地區的兒童體重較輕,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但因氧氣不足導致呼吸系統更加健全。因此,人類一般適應出生地氣候,例如:南方人適應潮濕多雨,北方人適應干旱多風,遷居地改變就會出現水土不服而產生疾病。氣候變化對人體部位的反映是非常敏感的,氣象因素是通過人體的感覺器官影響到人體部位,各種天氣、氣候,以及氣象的變化,都會引起人體生理反應。

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健康帶來諸多危險,氣候變化的結果之一是氣候帶的改變,熱帶的邊界會擴大到亞熱帶,溫帶會變成亞熱帶。數據表明,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攝氏度,氣候帶約向極地方向推移100千米,而這種推移不可能是均勻的,某些氣候帶會因高山、海洋、荒漠的阻隔而間斷甚至消失。熱帶非洲是傳染病、寄生蟲病的高發地區,也是病毒性疾病最大的發源地。隨著溫帶地區的變暖,將使感染或攜帶病原體(尤其是病毒)的分布區域擴大,每年的危害期限延長,使這些疾病的擴散成為可能的事實。

氣候變化的另一結果是,適宜媒介動物生長繁殖時空范圍擴大,從而使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期擴大。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以及人與動物越來越頻繁的接觸,病原體(尤其是病毒)將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區域,可形成新傳染病的病原體。由新病原體引起的新傳染病對人類是最具危害性的。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最直接的影響是極端高溫產生的熱效應,它將變得更加頻繁、更加廣泛。由于高溫熱浪強度和持續時間的增加,而導致以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為主的疾病或死亡率增高。

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關系十分密切。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由于極端天氣的出現,如夏季高溫、冬季溫暖、干旱等,往往會造成局地空氣質量下降。特別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熱島環流的存在,導致空氣污染物不易排放出去造成嚴重污染。大氣中的污染物進入人體后會引起人體感官和生理機能的不適反應,由此產生病理改變,出現臨床體征或存在潛在的遺傳效應,由此發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例如,近年發生在北京等地的霧霾污染,不僅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而且成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紫外線輻射增加。試驗表明,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到達地表的紫外線輻射量將增加2%,皮膚癌變發生率則增加4%。地面增加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類健康具有十分有害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影響的評估,目前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1.由于氣候變化通常伴隨其它各種環境變化,而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不是唯一的,還受其它如遺傳、自身素質、飲食、生活習慣,以及環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因此在氣候變化與健康影響的研究中,關鍵要從影響健康的諸多因素中分離出氣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篇10

關鍵詞:氣候變化 全球變暖 火山活動 冰期 間冰期 解脫

中圖分類號:P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6(b)-0125-02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全球氣候發生了明顯變化。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升高了0.8°C(或1.4°F),其中升高的2/3是發生在1980年以后。全球變暖產生了一系列嚴重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沙漠擴展等,并對人類及全球生態系統產生了顯著影響,包括由于作物產量減少造成的食物緊缺的威脅以及由于洪水淹沒造成的居民住房的損失[9]。全球氣候的變暖及其嚴重后果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而且對于如何應對氣候的變暖,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以及各種學術研究[10]。

為了有效地應對全球氣候的變化,首先必須弄清楚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然后再找出有效的對策。氣候的變暖已經確定無疑,且許多人認為這主要是由于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活動造成的。但是,科學界對此結論仍有爭議,他們用大量的證據駁斥了這一觀點,并認為自然驅動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但他們并沒有找出具有說服力的自然驅動力。作者近來的研究則表明盡管溫室氣體能使局部地區短期出現變暖現象,但火山活動能夠改變地球的軌道,因而是引起氣候明顯變化的關鍵因素,而這一直是被人們忽略的。

1 氣候變化的原因與對策

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可知,能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地球軌道的變化:地球軌道的微小變化就能改變陽光在地球表面上的季節性分布和地理性分布。地球軌道的變化對氣候的變化影響較大,而且與冰期和間冰期顯著相關[4]。

(2)太陽輻射:自1978年以來,人們已用衛星精確地測量了太陽輻射。這些測量表明自1978年以來太陽輻射并未增加,所以在過去30年中,氣候變暖不能歸因于到達地球的太陽能的增加[8]。

(3)磁場的強度和海洋的變化:一些近來的分析顯示全球氣候的變化還與磁場的強度[2]和海洋的變化[1]有一定的關系。

(4)火山活動:火山噴發可釋放氣體和微粒到大氣層中。大到足以影響全球氣候的火山噴發平均每個世紀發生幾次,并且(通過阻擋太陽輻射到達地球表面)導致數年內氣候變冷。1991年的皮納圖博火山(Mount Pinatubo)的噴發[3],如圖1所示,堪稱20世紀第二大陸地火山噴發,實質性地影響了全球氣候。全球氣溫降低了大約 0.5°C(0.9°F)。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噴發[5]導致了無夏之年。但被稱為“大火成巖省”的大得多的火山噴發每隔億年才出現幾次,可能造成全球變暖和大規模的物種滅絕[7]。1983年1月3日夜晚的基拉韋厄火山(Mt.Kilauea)噴發也影響到氣候變化,如圖2所示。

(5)人類的影響:有人認為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在這些人類因素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2濃度的提高[6],其次是制造水泥所產生的飄塵的增多,此外還有土地利用、臭氧層破壞、畜牧業和農業活動、森林砍伐等都會對氣候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并成為氣候變化的因素。

可見目前人們偏向于接受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主因這一觀點。然而,許多科學家仍然持懷疑態度,他們用大量的證據駁斥了這一觀點,其中之一就是近年來世界部分地區冬季出現百年不遇的極寒天氣,這與溫室氣體使全球變暖相矛盾。他們認為自然驅動才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但他們并沒有找出具有說服力的自然驅動力。作者近來的研究則表明盡管溫室氣體能使局部地區短期出現變暖現象,但火山活動能改變地球的軌道,因而是引起氣候明顯變化的關鍵因素,這是一直被人們忽略的。

雖然已有研究人員指出氣候變化與火山活動有關,但他們的論據是:火山噴發可釋放大量氣體和微粒到大氣層中,這些氣體和微粒可以阻擋太陽輻射到達地球表面,從而導致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地球氣候變冷。他們常給的典例有1991年的皮納圖博火山(Mount Pinatubo)噴發和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噴發。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一些被稱為“大火成巖省”的巨大火山噴發可造成全球變暖和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冰島附近海底存在一個寬度達700公里的火山口,表明該地區曾經歷過一場巨大的火山爆發。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次火山爆發流出的巖漿產生的高溫與覆蓋海底的沉積物發生作用后釋放了大量甲烷,沸騰的甲烷升到地表并進入到大氣層后,形成了強大的溫室效應并持續了近20萬年。這就是發生大約在5500萬年前的極熱事件(PETM),地球的溫度上升了多達5℃并持續了約17萬年,數千種原始海洋物種因此滅絕。但許多科學家不相信這場火山爆發能產生這么多的甲烷以致形成強大的溫室效應并持續近20萬年。可見,人們還不能確定火山爆發會使地球變暖還是變冷,還沒有找到火山爆發改變地球氣候的真正原因。

事實上,巨大火山爆發改變氣候的真正原因是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和火山噴射反作用力的綜合作用能夠改變地球的軌道,導致氣候發生變化。

(1)當火山噴發主要發生在晚上,即背對太陽噴發時,比如發生大約在5500萬年前的引起極熱事件的冰島附近的大規模火山噴發,發生在1983年1月3日午夜的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以及被人們譽為“地中海燈塔”的意大利斯德郎博利火山噴發。假設太陽的質量為M,火山噴射后地球剩余質量為m1,噴出物質總量為m2(大量的物質在火山噴射力的作用下獲得第一宇宙速度以上的速度,進入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或離開地球),火山噴發前地球的質量為m0(=m1+m2),噴發前地球到太陽的質心距離為r0,地球繞太陽運轉的的速度為v,火山噴發后地球剩余部分到太陽的質心距離為r1。當噴離地球的物質很多時,明顯有r1

由于火山噴發前,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應該與離心力相等、方向相反,因而

G·m0·M/r02=m0·v2/r0G·M/r02= v2/r0

火山噴發后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速度基本不變。假設太陽對質量為m1的地球的引力為Fp,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離心力為Fc,則

Fp=G·m1·M/r12=(G·m1·M/r02)·(r02/r12)=(m1·v2/r0)·(r02/r12)=(m1·v2/r0)·(r02/r12)=(m1·v2/r1)·(r0/r1)>(m1·v2/r1)=Fc

即太陽對質量為m1的地球的引力大于質量為m1的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離心力,加上地球火山噴射產生的巨大反作用力Je,就會把質量為m1的地球推向太陽,改變地球的軌道,使地球變熱。特殊情況下,可使地球從冰期轉變為間冰期。

(2)當火山噴發主要發生在白天,即是朝著太陽噴發時,比如1991年的皮納圖博火山噴發和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噴發。假設太陽的質量為M,火山噴發后地球剩余質量為m1,噴出物質總量為m2(大量的物質在火山噴射力的作用下獲得第一宇宙速度以上的速度而進入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或離開地球),火山噴發前地球的質量為m0(=m1+m2),噴發前地球到太陽的質心距離為r0,地球繞太陽運轉的的速度為v,火山噴發后地球剩余部分到太陽的質心距離為r1,當噴離地球的物質很多時,明顯地有r1>r0,如圖4所示。

由于火山噴發前,太陽對地球萬有引力應該與離心力相等、方向相反,因而

G·m0·M/r02=m0·v2/r0G·M/r02=v2/r0

地球噴發后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速度基本不變。假設太陽對質量為m1的地球的引力為Fp,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離心力為Fc,則

Fp=G·m1·M/r12=(G·m1·M/r02)·(r02/r12)=(m1·v2/r0)·(r02/r12)=(m1·v2/r0)·(r02/r12)=(m1·v2/r1)·(r0/r1)

即太陽對質量為m1的地球的引力小于質量為m1的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離心力,加上火山噴射產生的巨大反作用力Je,就會把質量為m1的地球推離太陽,改變地球的軌道,使地球變冷。嚴重者可使地球進入冰期。

由此可見,火山噴發確實能改變地球氣候,而且是改變地球氣候的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當火山噴發發生在晚上,可使地球改變軌道,靠近太陽,出現變暖趨勢,如果該火山白天也噴發,則可使地球遠離太陽,出現變冷趨勢甚至返回原來軌道,恢復原來的氣候狀態;當火山噴發起始于白天,可使地球改變軌道,遠離太陽,出現變冷趨勢,如果該火山晚上也噴發,則可使地球靠近太陽,出現變暖趨勢,甚至返回原來軌道,恢復原來的氣候狀態。

2 結論

許多證據表明全球氣候確實在發生變化,并且一些人認為這些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正如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指出的那樣,“仍有一些不確定性,并且在理解一個如地球氣候那樣的復雜系統時總有一些不確定性。”所以我們應該細心研究以找出全球氣候變化的真正原因。作者的研究表明,盡管溫室氣體能使局部地區短期變暖,但全球變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火山活動。火山噴發既可使地球變暖又可能使地球變冷,既可能使地球出現冰期又可能使地球轉變為間冰期。如果我們要使地球變暖就應該盡量讓它在晚上噴發,如果我們要使地球變冷就應該盡量讓它在白天噴發,甚至可以通過精確控制來調節地球的溫度。因此,我們再也不怕因氣候突變導致的世界末日的來臨。

參考文獻

[1] Changnon,Stanley A.;Bell,Gerald D.El Nino,1997-1998:The Climate Event of the Centu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 Courtillot,Vincent;Gallet,Yves;Le Moul,Jean-Louis;et al.."Are ther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nd climate?".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6,253(328-339):620.

[3] Diggles,Michael."The Cataclysmic 1991 Eruption of Mount Pinatubo, Philippines".U.S.Geological Survey Fact Sheet 113-97,2005.

[4] Gale,Andrew S.."A Milankovitch scale for Cenomanian time".Terra Nova,1989,1(5):420.

[5] Oppenheimer,Clive."Climatic,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st known historic eruption: Tambora volcano(Indonesia)1815".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2003,27(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