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4-01-08 17:45: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材料,詞匯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各種語言技能課程,比如口語課、聽力課、寫作課,都要建立在詞匯教學基礎之上。從當前常用的教學模式來看,詞匯教學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因此詞匯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占據關鍵地位。但是掌握一個詞,并不只是了解該詞的詞義,還需要掌握這個詞各方面的知識,包括形式(讀音和漢字)、內容(意義)和功能(用法)等方面,這使得詞匯的教學任務相對繁重。
如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提高詞匯教學效率,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技巧上不斷探索。本文借助認知心理學者提出的認知負荷理論,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嘗試提出一套對外漢語詞匯信息化教學模式,并提出該模式的教學原則。
二、認知負荷理論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實踐
認知心理學者在實踐中深化并不斷發展了認知負荷理論,提出了兩個基本假說。一是認知結構包含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兩類。工作記憶容量是有限的,長時記憶的容量和時間都是無限的。二是認知負荷包括三個基本成分:內在認知負荷、外在認知負荷和有效認知負荷,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Sweller。一些實證支持內在、外在認知負荷與學習呈負相關這一觀點。學習材料本身的難度和復雜性可以增加內在認知負荷,而材料的呈現方式及教學設計方式容易使得外在認知負荷增加,有效認知負荷則取決于學習者的認知努力。Sweller提出,可以通過優化教學設計來降低內在認知負荷和外在認知負荷,并且增加有效認知負荷。為達到上述目的,Mayer等學者提出了較為具體的教學策略。
漢語詞匯數量大、內容龐雜且具有開放性,詞匯之間在語音、意義、結構等方面存在著各種聯系,這使得學習者要面臨學習材料本身難度較大的問題,容易造成內在認知負荷增加。而且在漢語教學過程中,詞匯往往是一個一個地呈現,如果教師教授詞匯無序或教學設計不合理,易造成外在認知負荷的增加。如果能夠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網絡、語料庫、虛擬現實技術等多種手段控制學生信息輸入量和輸入過程,就可以降低內在、外在認知負荷,增加有效認知負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構建詞匯信息化教學模式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不一定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將現代化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事實上,很多傳統的教學模式,經過了長期的實踐檢驗,有著良好的適應性。而如果在教學中合理地設計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降低內在、外在認知負荷,增加有效認知負荷。但如果信息技術所展示的形式與實際教學內容相脫節,或者非語言信息過量,反而會加重信息加工的負擔,從而收到反效果。因此,??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合理設計,讓信息技術完成教學資源、教學內容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使網絡生動呈現學習信息,或在虛擬環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漢語情景,歸根結底都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創造不同的漢語詞匯教學的外部條件。可以將不同的信息手段引入詞匯講解的不同階段來建構教學模式,從而降低學生詞匯學習的難度。
(一)根據學生水平和課型調整教學內容
傳統漢語課堂教學以教材為授課依據,教材中的詞語一般與課文相配合,使得一些教師上課時不能篩選詞語,對于詞匯教學所涉及的內容也并不明確。但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而言,詞匯的難度及使用頻率應該是確定教學順序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在詞匯的呈現階段,利用語料庫了解詞的頻率,并篩選出教學內容,是降低學習材料難度,進而降低內在認知負荷的關鍵。一般來說,綜合課對學生聽、說、讀、寫的各項技能都有訓練,因此對詞匯的要求較高,可以從詞匯形、音、義、用法等角度進行教學,教授內容較為全面。而聽力、口語等單項技能課,可以以意義和用法的教授為主。因此,根據學生水平和課型調整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合理分配認知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二)在多媒體環境下分模塊教授詞匯
一些傳統的授課方式往往無序、無差別地教授詞語,這容易阻礙學習者對認知結構中已有信息的關聯與提取。不良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策略的運用,也容易增加外在認知負荷。教學中遇到那些內容比較復雜、涉及知識點較多的詞語時,可以先把教學內容分解成一些信息模塊,再由簡到繁、由分到整地依次呈現并講解。因為小的模塊占用的信息加工資源少,在工作記憶中能夠被同時加工。在教學設計階段,可以考慮以小模塊形式用多媒體呈現和講解信息,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記憶,加深學生對抽象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將虛擬技術引入詞匯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實踐性
應用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也是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方向。計算機可以模擬真實的交際情景,使學生自主體驗漢語詞匯的使用情況,也可以模擬教師授課,從而克服時空局限,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此外,語言作為交際工具,其學習過程應更有實踐性。對不具備在中國本土學習漢語條件的學生而言,虛擬課堂環境和虛擬教師無疑使得學習成本更低,通過人機交互可以使學生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而有課堂學習條件的學生,雖然能夠與真實的教師互動進行語言實踐,但是畢竟課堂時間有限,虛擬課堂和虛擬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仍能隨時練習漢語詞匯,從而延伸了教學過程。這種模式也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認知投入,增加有效認知負荷。
(四)利用網絡課堂豐富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課下練習詞匯
對外漢語教學可以建設網絡課堂輔助真實的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將課程相關的大量資源在網絡課堂中提供給學生,供其學習和查閱。教師也可以布置學習任務,在網絡上發起討論或者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這能夠讓學生協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四、建構信息化詞匯教學模式的原則
(一)注意信息適量的原則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使學生接收的信息更豐富、更生動。信息技術有極大的優越性,能夠讓學生以語言和非語言這兩種通道實現信息的認知。但是,如果將過量的信息全部呈現給學生,容易讓學生在信息的選擇上無所適從,也容易干擾學生對相關信息的關聯和加工,這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內在認知負荷。因此,信息技術給教師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庫,讓教師更容易獲得教學資源,但也對教師篩選有效教學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中應注意教學信息要適量,重點要突出,呈現信息的順序和策略也要科學合理。
(二)對信息技術不能過度依賴的原則
詞匯是語言信息的主要承擔者。而作為交際工具的建筑材料,詞匯的內容又包含著人類主客觀世界的方方面面。這使得在詞匯教學中,教師一旦利用了信息技術,就容易將詞匯與圖片、音頻、視頻等材料大量結合呈現。而學生在視覺、聽覺和文本等多種方式的沖擊下,其認知容易局限于事物的表象,缺乏對事物本質和事物關系的深刻認知。過分強調多媒體的展示效應,容易使教師和學生對信息技術產生依賴,從而忽視了教學內容本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三)信息環境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信息環境下,學生不再被動接收知識,而是要主動利用多層次的技術手段提高語言技能訓練的互動性和實踐性。有效認知負荷和學習主體的認知投入有關,這就要求教師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培養學生自主擴大詞匯量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這是詞匯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五、結語
篇2
1教育信息化現狀分析
(1)教師欠缺教育信息化的相關理論知識。目前教師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還停留在會操作電腦,制作PPT課件等最基本、簡單的操作上。而教師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理解和接受程度直接影響到學校教學效果和教育信息化、人本化的進程,因此,教師信息化首先要在廣大教師隊伍中普及教育信息化的相關概念和知識,使他們了解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并真正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對國家、對學生、對教師職業的積極意義,從而改善其信息化知識結構,提高其信息化理論水平。(2)缺少信息資源庫,教師缺乏利用信息工具的意識。過去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強調利用好兩個工具,即字典和圖書館,今后要增加一個工具“互聯網”。然而,部分教師數十年“粉筆加黑板”、一本教案用多年已成習慣,許多學校的骨干教師年齡偏大,接受新觀點和學習新技術的意識和能力較差,在教師信息化過程中,容易引起對新技術本能的畏懼甚至抵觸。這就需要各校作好教育和疏導工作,盡可能地創造條件,鼓勵和吸引越來越多的教師勇敢參與并積極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工具處理教學、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務。(3)教師信息工具的應用能力有待提高。互聯網的信息傳播、知識更新速度之快是其他工具所不能比擬的。要想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未來的教師應該既是單機的熟練用戶,也要成為網絡客戶機以及網絡服務器的熟練用戶,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學習相應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鍛煉和培養自己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貯存信息、加工處理信息、篩選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創造信息的能力;同時,教師要懂得如何利用互聯網和局域網開發個性化的網絡課程,要學會信息化教學設計,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利用信息技術支持教育改革,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4)傳統的教師教育模式有待改變。教師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落實到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與信息化管理能力。這些能力是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基本能力,是影響教師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核心因素。實現教學管理過程的信息化與自動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5)缺乏教師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評測機制。教師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制約著人才的培養質量。但是,而目前學校中缺少對教師教育信息化水平評測的機制,以至于不能將教師教育信息化水平進行量化。
2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
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水平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那么在教育信息化建設中應做到以下幾點。(1)構建信息化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教師教育信息化是教師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教師教育信息化必須對傳統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即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論三者進行改革,構建具有應用屬性的信息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教師教育信息化應該立足于信息時代基礎教育信息化對教師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其內容和結構上應體現應用型的基本屬性。新的信息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應該在傳統的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整合,進一步加入信息技術課程、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信息技術課程可以從技術層面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師的信息獲取、加工、再創造的能力。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等課程可以從應用層面上培養教師應用現代教育理論,借助現代教育手段,改善教學環境,轉變教學法,提高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2)加快信息化資源建設步伐。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既包括硬件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信息資源等軟件建設。學校應該自主開發了網絡辦公平臺、網絡學習平臺,建立了校本資源庫、開展網絡教學和校本網絡教研等資源建設,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3)建立教師隊伍信息化水平測評機制。在教師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機制來進行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把培養和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師信息化水平測評標準,依此標準來衡量教師的信息化程度,嚴把測評關,測評合格的頒發證書,教師持證上崗。這樣既能保證絕大多數教師積極接受信息化教育,又能規范信息化建設,使教師信息化教育有標準可依。
3結語
總之,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的教育信息能力不斷發展,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中小學教師,提高進行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是教育形勢及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學校和教師應共同努力,通過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促進教師教育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紀望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75-78
[2]李曉霞,王屹楠.區域教師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建設的幾點思考[J].教育學院改革與發展研究,2011,(2):13-15
篇3
一、發展現狀
我校現有22個教學班(含三個學前班),在校學生1521人,學生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45臺,在校學生與學生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的比(生機比)為33.8。我校共有教職工69人,教師在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17臺。我校有網絡多媒體教室2個,使用統一規定的教材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建立了學校辦公平臺和學校網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學資源庫。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錄像帶、錄音帶、電子圖書、VCD、DVD、CAI課件等多種媒體教學資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地方政府對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重視不夠,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缺乏組織領導,教育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專人負責、專人領導,教育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
(二)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足夠的資金作保證,造成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較大。
(三)信息教育資源應用不足。課程整合不足,對現有的教學資源應用不足。例如,現在要求統一紙質備課,導致大量的網絡資源,學校信息教育資源不能很好的應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投入。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參與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質保證。
(二)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認識水平和管理水平。促進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提高人們對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認識,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認識提高到是建設教育現代化的必然,教育工作者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學校領導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認真學習落實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落實省關于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強各級學校信息化的建設和管理。根據上級要求制定各項措施積極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制定嚴格的標準來統一規范教育信息化行為,要加大規范管理,檢查評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評價系統,成立學校信息化教育評價小組。統一標準,規范管理,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程度和信息化發展水平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教師綜合考評之中,以評促建。
四、下一步發展目標
(一)加強教師的信息應用技術的培訓。只有全體教師擁有了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讓信息技術更高的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篇4
關鍵詞:中職;藝術類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
一、中職藝術類學校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針對教育而言,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深刻變革,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是實現終身教育、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必由之路。如今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府機構,都對教育信息化有了更高的重視,而中職學校對于信息化建設以及投入也更為關注。
中職學校的教育更為偏重理論知識應用、實際工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如今一些市場熱門專業,例如美術設計等,其專業的課程都與信息技術聯系緊密,教育信息化成為了中職學校教學發展的必然需求。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承擔著培養社會所需的藝術人才的重要職責,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都對教學質量有著決定性影響。
二、中職藝術類學校中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
1.教育信息化建設觀念淡薄
從整體上看,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觀念較為薄弱。中職藝術類學校對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資金投入不足、資源流失、教學基礎設施配套落后等。并且加上中職藝術類學校教師的信息化觀念滯后,對于信息化認識不足,信息應用的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教學方式落后,使得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難以有效實施。
2.技術力量不足,整體規劃欠缺
中職學校的信息化建設由于缺乏整體的規劃,導致學校中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往往是應付上級的需求而建立的。學校根據上級的要求,添置不同的教學設備,信息化建設所需要的設備按照各項任務的需求布置,這種模式容易造成設備功能交叉浪費。并且由于重視程度不夠,藝術職業學校對于信息技術人員的配置也顯得不夠,導致學校信息化教學缺乏專業的指導,無法充分發揮出信息化的功能。
三、完善中職藝術類學校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根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以及“教育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部署,如今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標為建設好“三通兩平臺”,也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立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與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對規模較小的中職藝術類學校而言,也要以此為總體目標不斷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現提出幾點具體的對策。
1.統籌規劃
中職藝術類學校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合理統籌規劃。首先學校應當明確總體的建設目標,按照建設目標來制訂長遠的規劃以及步驟,全盤布局,如設計并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平臺,實行統一性的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時也要培養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高的管理與教師隊伍,針對中職藝術類學校規模小的現狀,積極加強教師培訓,擴大信息教師隊伍的數量,提升教學與管理的質量。
2.設立專業的信息化建設部門
藝術類學校師資力量規模小,信息部門的建設工作容易被忽視,因而學校應當在充分認識信息化建設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之上,將信息化建設與學校整體發展綜合考慮,有效整合人力、硬件、軟件等各方面的資源。為完善管理,保證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延續性,應當設立組織信息化部門,抽調精通計算機的老師來管理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加強管理,負責學校信息化工作的實施與規劃,充分發揮出信息化建設的作用,使其更好地為教學所服務。
3.加強軟件項目的投入
中職藝術類學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針對學校以及專業的情況加大網絡信息化課程資源的建設,鼓勵教師運行信息化手段,進行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的制作與運用。例如,教育云平臺的建設。教育云代表教育信息化的第三個浪潮,它具有集中管理、按需擴展,使計算機靈活、減少硬件設備的成本等特點,能夠很好地促進中職藝術類學校中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學校應當構建結構合理、使用便捷高速穩定的基礎網絡,同時要構建起協同管理的體系,實現管理的自動化、科學化與精細化。
參考文獻:
[1]蔣中華.中職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04).
篇5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
作者簡介:楊馮圓(1984—),女,漢族,河南省林州市人,云南藝術學院文學碩士,現為鶴壁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高校講師,研究方向:音樂理論,音樂表演實踐教學
在當前社會中,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轉變為高能力、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而高職院校是直接面向社會培養此類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在高職院校當中音樂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音樂教育,高職院校應當給予充分的重視,加大投入力度,同時加強音樂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體系,能夠更加高效、直觀的開展音樂教育,從而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的意義
近年來,國家對于高職院校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實際教學當中,基于現代化教學環境,結合信息傳遞的基本方法,以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心理過程,采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充分調動和利用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育信息化當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和組織,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構建知識信息,從而提高實際的教學質量[1]。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來說,首先應當對教育基礎設施進行大力建設和發展,其次應當加大力度開發和應用優質的教育信息化資源,最后,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系統,實現音樂教育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
二、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程度不足
音樂教育信息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很多高職院校的領導和老師對其概念和意義不夠了解,思想意識仍較為保守和陳舊。因此,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對于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認識不到位,長期忽視,使得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網絡十分滯后。即使一些高職院校建立了音樂教育信息化系統,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認識程度不足,也沒能對其進行充分的應用,甚至將其視為一種負擔。
(二)設備器材缺失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實踐操作性極強的科目,需要大量的音樂器材。而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對于音樂教育不夠重視,因此對于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十分不足[2]。在很多高職院校當中,都沒有專門的音樂演出禮堂,每年用于購置和維護音樂器材的資金投入十分有限。大多數學校甚至沒有一架專業的鋼琴,僅僅只有電子琴。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往往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僅靠講授和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不但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差,同時也難以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感受音樂的內涵與魅力。
(三)教師能力有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來說,教師不但應當具備充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也需要掌握良好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但是,當前很多音樂專業的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系統和設施不夠了解,因此在教學當中難以熟練的操作和應用。還有一些教師認為音樂信息化教育就是將板書轉換成PPT的形式進行展示,沒能認識到教育信息化中對于教學資源的交換、共享和整合。因此,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也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一)提高認識程度
在當前社會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應用。在教育領域當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和轉變能夠極大的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3]。因此,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當中,學校應當加深對教育信息化的了解和認識,充分體會到其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基于此,加大力度進行音樂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從而在高職院校中確保音樂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實現,提高音樂教育的實際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二)加大投入力度
高職院校要認識到音樂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程度,適當的加大音樂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確保擁有充足的資金,用于音樂教育設備的購置和信息化教學系統的建立。這樣,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可以改變傳統的枯燥、乏味的講授和板書式教學模式,利用豐富的音樂器材,以音樂教育信息化作為平臺,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能力。同時,學生還能夠通過實踐來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最終實現音樂素質與音樂能力的提升。
(三)強化教師培訓
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當中,教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雖然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是學生,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依然發揮著重要的引導和指導作用。隨著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教師在具備音樂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要掌握良好的使用信息化教學系統的能力[4]。對此,學校應當加大力度對教師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能夠充分的發揮和利用教學信息化當中的各部分內容,從而提升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效果。
(四)注重教學資源與全媒體的配合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微博、微信、空間等新媒體涌現出來。因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移動學習”也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憑借信息技術,不受時空限制。因此必須積極開發研制適合“移動學習”的數字化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習者的需要,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開闊性。高職院校是我國當前教育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高能力、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對于當前的人才來說,音樂是提升其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高職院校應當加強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充分發揮其對資源的高效利用能力,推動高職音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宗曉倩,湯慧芹.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4,31:149-150.
[2]姚雷.對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5:176-177.
[3]盧華麗.關于加強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08:289.
篇6
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已成為當前教育行業新熱點,國務院在20__年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決定》中明確提出,到20__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一半以上。《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就要有教育信息技術現代化。除了教育的思想觀念更新外,教育手段特別是教育信息化尤為重要。
職中歷來重視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多次向省、市、縣財政積極爭取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用于學校課程課件的采集、制作,實現課程音像資源共享,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在學校在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裝配有高標準實驗室13個(包括語音室2個、財會模擬室1個、物理實驗室2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2個、建成擁有65臺的計算機室2個)和多功能廳2個及圖書室、閱覽室、健身房、繪畫教室、音樂訓練室。多媒體系統裝備精良,設施先進,配200座。同時還建有衛星數字傳輸教育網絡(衛星接受器2臺)、遠程教育寬帶網、高保真聽力系統和價值70多萬元的全縣一流的校園網,電教設備總價值達2180270元(包括校園網),校園網采用星型以太網拓撲結構,網絡交換具有三層交換功能,實現了1000兆主干,100兆交換到桌面,共有219臺計算機,信息點安裝達到150個點,每點安裝2個模塊。同時還購置了用于教學的電視機4臺,VCD和CD7臺,各班都配備了升降式投影儀(50多臺)。
二、主要經驗和成功之處。
1、初步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
學校已經開始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注意根據職業學校學生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的興趣不濃厚等特點,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生動的知識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有效地縮短了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學校還根據自身情況,在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中積極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或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并將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納入到課程改革的具體規劃當中。
2、初步實現了課堂教學和學校管理的網絡化。
我校通過多種渠道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推進校園網建設,為教室、辦公室配備了計算機、投影儀、打印機等相關的設備,并武裝了3個多媒體機房。學校將國際互聯網引入到校園中,使學校師生可以通過校園網和互聯網獲取知識,有效地擴展了課堂教學的空間和知識含量。校園網的建成為學校的網絡辦公提供了施展空間,初步實現了學校管理的網絡化。同時,網上的互動還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變得快捷、便利和豐富多彩。
3、信息技術資源庫的建設已經初見成效。
信息和教育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資源共享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建立豐富的資源庫,為教師備課、上課及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尤為重要。目前學校已著手開展這方面工作,準備率先從建立健全中考題庫開始,以便能真正發揮校園網絡優勢,將大量可用資源放入校園網的資源庫中,通過信息技術資源庫使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免費資源,從而大大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4、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已在全校內達成共識。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中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服務,為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創造性人才的過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征,也是當代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條件。職中上至校長,下到學生都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那就是現代教育就是信息化教育。現在我校的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普遍較高,能夠將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管理和研究的許多環節。
三、面臨的問題。
1、重點是資金投入問題。
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是發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非常敏感的話題,我校建成校園網歷時6年,幾經周折,共投入資金70多萬元,到目前應付給施工部門的資金還有欠債。20__年6月,職中拿出了《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__—20__年)》,內容主要是建立職教實訓基地,將學校后面47.5畝土地征取過來擴建校園、修建職業教育實訓綜合大樓,投資預計500萬元,如此大的數額將是制約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最大的“瓶頸”問題。
2、一少部分教師對教育信息化認識不夠。
不少教師仍沉湎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即使有了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設備設施也不用,使之束之高閣,成為擺設。教師對教育信息化認識不夠,不敢大膽嘗試,過分依賴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先進的教學理論認識不足,給信息技術的推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即便有了先進的設施也只發揮出極少的功能如打字,游戲等。
3、教師最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還不夠非常普及。
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應用,信息技術應用的關鍵是教師。如果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意識不強,應用能力不高,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就很難推進。教師最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包括計算機的使用能力、網絡的使用能力、網絡環境下資源的檢索、技術和信息資源與課程的整合能力等,這方面的培訓需要進一步加強。
4、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重建設,輕應用”的現象。
近幾年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相對比較完備,但也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應用”的現象。不能充分發揮現有信息技術裝備的功能,浪費了較多的信息技術資源。對教師的培訓、內部的資源配置及建設、應用平臺的建設等不夠重視,對設備的利用率不是太高,只有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用,其他專業的學生和教師接觸比較少。與此同時,真正意義上的校園網尚未建成,目前只是僅僅接入了“英特網”而已。
5、掌握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教師相對的些缺乏。
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教師缺乏是影響職業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職業學校的教師除從事計算機教學的教師外,其他教師也應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與本專業有關的計算機知識,這樣才能有效的發揮學校現有的信息技術設備的相關作用,才能將信息技術引入專業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與設想。
1、轉變全體師生的觀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務。
教育現代化首先是教育觀念的現代化,任何體制的創新,制度的創新都有取決于觀念的更新。因此轉變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觀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務。學校領導要轉變觀念,不能認為教育信息化是可有可無,可早可晚。教育信息化也不趕時髦,要有急迫感。學校領導要積極引導,為教育信息化創造必要的條件,加強教師培訓,鼓勵教師利用現有設施,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
2、必須要把師資培訓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當務之急。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師資培訓就成為教育信息化的當務之急。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計算機的普及教育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重點,著力于培養教師和學生應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在實施信息化的過程,要把師資培訓作為重點,放在重要位置。同時要注意糾正重硬件、輕軟件和輕人才培養的傾向。師資隊伍的培訓是職業學校實施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否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是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因此,首先要對學校教師、技術與管理及行政人員的不同層次的全員培訓,注重提高教師使用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水平,培養教師自己設計制作課件及網上操作能力。在校園網建設中形成一支能使校園網充分發揮使用效益的隊伍,保證校園網在教育信息化中發揮具大作用。培訓首先要對教師進行教育觀念及心理疏導方面的培訓,使他們真正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對職業學校的積極意義,消除他們對計算機的畏懼心理。培訓要對全體教師進行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全員培訓,使每位教師都能進行單機教學和網絡教學。把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作為現代合格教師的標準。
3、要注重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堂教學相結合。
開展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也就是培養學生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辨別信息的真偽、和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現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首先要學校必須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或開展信息技術課外活動。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機和網絡的基礎知識,學會常用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術和網絡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在現代信息環境下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律意識,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其次,要鼓勵教師在所教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同時,要將信息技術融合在學生的學習活動當中。
4、加快信息技術資源的建設,最大限度地避免資源浪費。
在信息技術資源的建設中,必須科學規劃,結合本校信息技術設備的實際情況,與金昌、相關的職業教育機構緊密聯系,使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網絡技術開發、教學軟件開發等方面實現較大發展,并使其周圍兄弟職業學校也能獲益,加速實現職業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從而使有限的資金投入發揮最大的效益。
5、下大決心,盡早建成職教實訓基地。
沒有空間上的發展和突破,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就難以有大的進展,職中在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職教實訓基地,這既是學校的當務之急,也是今后工作的宏偉目標。在此基礎上分三個層次推進職教信息化建設:一是以計算機多媒體為核心的教育技術在學校的普及與運用;二是組織學校上網,利用網上教育資源;三是開展遠程教育,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不斷滿足社會終身教育的需求。
6、進一步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在近5年內逐步給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使教師人手一臺電腦,學生每10人一臺電腦,同時給所有教學班級裝備網絡教室,實現真正的現代信息化教學,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越。
7、建設教學素材庫。
教學素村庫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與重要建設目標,是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職教教學素材從信息載體來看,包括文字、圖片、音視頻、軟件等多種媒體,從其反映的學科內容或知識點來看,應涵蓋職業教育的主要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
8、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在近期3—5年內分期分批,采取“派出去、請進來”及“全員化培訓”的形式,培養一批能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培養一批掌握信息資源開發原則和方法的教師隊伍;培養一批掌握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的教師隊伍。
9、成立信息化中心。
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學校“信息化中心”,建立學生電子圖書檔案館,同時利用校園網、“英特網”各種信息。尤其要制作好本校的網站,以便讓教師學生通過本校網站獲取大量信息和知識。
篇7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
中圖分類號:G40-0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09-0054-05
一、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定位研究歷史與現狀
有關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問題的探討最早且較有影響力的研究當屬1996年初由中國電化教育協會承擔的《普通高校電教面臨問題與對策》研究課題。課題組對北京、上海、陜西、湖北四省市的55所高校做了重點調查,對其中的17所高校進行了個案研究,“提出13條具體改革對策,核心是理順管理體制、明確教育技術中心定位、加強組織建設、加強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等” 。[1]此后,對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定位與發展問題的研究也一直備受學界關注。有人認為教育信息化機構應當是教務處的下設機構,應當專注于信息化教學實踐;也有人認為教育信息化機構應當是平行于教務處、設備處等部門的獨立處級部門,其中有人支持教育技術中心與信息中心分設,也有人支持合并建立復合型職能機構。就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具體職能方面,學界的觀點也是不一而足。范新星等認為地方高校教育技術中心應當是“綜合性應用型研究型人才匯聚中心、教學資源管理與制作中心、教師教育信息化培訓中心、信息化校園建設規劃中心、科研課題研究中心”;[2]宋亮等人則認為“高校教育技術中心應當成為教學環境規劃、建設與管理的主導者,教學資源建設的引領者,教育理念的推廣者,教學科研的參與者”。[3]丁衛澤等提出“高校現代教育技術機構應該是肩負建設、服務、管理、教學和科研五大職能的綜合性機構;其中,建設與服務是立身之本,是基礎;教學與科研是強身之路,是兩翼;管理是教育信息化推廣應用的重要推手,是龍頭”。[4]而張小紅等認為“新時期高校教育技術組織機構理想狀態的職能定位應該是: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重申服務為本的理念,注重推送式服務,加速教育信息化本質屬性的體現;知識資產建設,實現資源共享;構建教育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試驗場;構建遠程教育和終身學習體系”。[5]
從歷史文獻回顧中可知學界對“教育信息化機構”的認識存在兩種傾向。第一種認為教育信息化機構是傳統電教機構的延伸和發展,主要是對有關“教學”的支持和服務,涉及信息化教學環境規劃與建設、信息資源開發與管理、教育技術研究與培訓等內容。第二種認為教育信息化機構不僅具有上述工作和職能,還應當包括基礎網絡、數字化校園等內容。第一種認識意味著高校需要分別設立多個相關機構,但是這樣會增加資金投入、人力成本與內耗以及溝通協調的難度,拆解了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技術合力”,同時也有礙于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實施。第二種認識以“大教育技術觀”為基本理念,以教育信息化為業務范疇,有利于機構內部人員的協同與合作,有利于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整體推進,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總的來看,學者大都以各自所在高校為原型、以經驗為基礎來構思描繪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定位的理想狀態,有利于促進學界的溝通與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的生存狀態。但是,“研究視角的不同,決定著研究者對研究對象屬性的界定”。[6]囿于對教育信息化機構內涵的認識存在分歧,導致學界對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的探討缺少共同的話語基礎。另外,從高校信息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可以看出,以往的信息化側重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機構的職能也往往集中在這兩個方面。然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國家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頂層設計要求,從外部環境和內部需求兩個層面迫使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重新定位并實施組織變革。我們只有遵從政策要求、順應時代潮流,積極主動地在變革中謀求發展。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行使中存在的問題
1.機構設置混亂,職能交叉重疊
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設置混亂和職能交叉重疊現象一直以來飽受詬病。機構設置混亂主要表現在:大多學校設立多個獨立建制的教育信息化機構,主要是以校園網、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為核心業務的網絡與信息管理中心,同以多媒體教學環境建設維護與管理為核心業務的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有相當一部分學校將信息中心改制為信息化辦公室;有些高校還設立了以實驗教學為核心業務的實驗教學管理中心或計算中心等;還有些學校教育信息化機構隸屬于校辦、教務處、教育技術學院、外語學院、教育學院或圖書館等部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運行方式也大量存在。機構職能交叉重疊主要表現在:與教務處在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面的職能交叉,與設備管理處或后勤集團在多媒體教室管理等業務上的交叉重疊,與教師發展中心在教育技術培訓等方面的交叉重B;有些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機構還在影像資料存儲等方面與檔案館有交叉,或在廣播電視臺和信息方面與宣傳部門有重疊。
2.業務紛繁復雜,職能泛化嚴重
教育信息化機構往往被認為是高校中技術力量最為雄厚的部門,加之其“教輔”的身份和地位,許多有關“技術”的業務工作都被加載在教育信息化機構身上。電視臺、廣播站、校園安全監控和會議室等都由教育信息化機構負責建設、管理和維護,甚至電話通訊、英語等級考試、普通話培訓、錄像資料保管、教學材料上傳等都被定性為教育信息化機構業務。教育信息化機構業務內容紛繁復雜,職能嚴重泛化,導致教育信息化機構核心職能被淹沒、話語權被削弱、人力物力資源被分散、核心職能的執行力被迫降低。
3.缺乏統一標準,依仗經驗行事
缺乏標準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和評價中的一大缺陷。由于缺乏標準,教育信息化機構在組織設計、職能定位、發展藍圖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憑借經驗行事。“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l展,包括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的職能、定位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取決于高校主管校領導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水平。”[7]沒有形成自下而上的決策機制,導致經驗主義盛行。“經驗只能說明以往成功的過程,而不能告訴我們未來如何成功。”依靠經驗難以界定部門的職能邊界,更不利于教育信息化機構的長遠發展和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4.體制機制不健全,執行力不夠
“組織的發展除了實體的組織機構發展,還包括組織機構運作過程中所依賴的管理體制的發展。”[8]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相對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明顯存在滯后和不協調的現象。在信息技術引起的業務流程再造和機構重組的過程中相關體制機制建設一度不受重視,現有體制機制建設大多是在出現問題時的修修補補,不系統不健全。教育信息化機構人員在項目建設和業務處理中經常遇到難以處理的“死胡同”,直接導致執行力下降、業務工作受阻、績效不突出等問題。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所造成的高耗低效現象十分普遍,不僅影響了教育信息化機構自身的發展,也阻礙了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
5.人力資源匱乏,積極性不高,隊伍不穩定
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的人員主要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教育技術學和老電教人員等“技術人員”組成,而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藝術設計等專業背景的人員少之又少。這樣的人員組成和知識結構,可能有利于基礎設施的建設,但不利于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對信息化教學支持服務方面影響較大。由于教輔機構的定位、體制機制運行不暢、人員待遇較低、職稱評聘受限、職業發展前景不確定等原因,導致教育信息化機構人員隊伍不穩定、積極性不高。很多具有理論功底和發展訴求的人員要么想方設法擠入教師行列,要么爭相兼職上課,要么參與社會培訓機構掘金;也有些人員在刻苦鉆研領域外知識,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期待“跳槽轉崗”機會。
6.戰略認識不到位,機構地位邊緣化
長期以來教育信息化機構被定位為“教學輔助部門”,沒有把機構發展納入學校整體發展戰略來設計和考慮;也正是囿于“教輔”部門的現實定位,使教育信息化機構逐漸形成了依附性發展觀念,保守被動且缺乏創新服務,最終機構地位被邊緣化,甚至于可有可無的境地。近年來,教育信息化機構的戰略地位逐漸在國內一流大學中得到認可,并開始進行戰略調整和部署,而普通高校對教育信息化機構的戰略地位依然模糊不清,依然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這不僅不利于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也有礙于高校教學改革和信息化戰略實現。
三、“互聯網+”時代教育信息化機構的挑戰與機遇
1.新興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教育是新時代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思路,過去的建設重點是網絡、計算、存儲、基礎構架和系統軟件,在新的歷史時期,要突破發展慣性和路徑依賴,利用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構建‘互聯網+教育管理’新模式,推動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根本性變革。”[9]這種變革不只是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更是新興信息技術支撐下的管理觀念、組織機構、業務模式與業務流程的變革。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不僅需要信息技術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提升信息化的領導力與協調力,實現信息系統的全面集成與整合,從而促進教育決策的科學化、公共服務的系統化和學校管理的規范化。
2.新興教學模式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近年來,MOOC、SPOC、微課、翻轉課堂、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混合學習等信息化環境支撐下的新興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并迅速成為學界研究熱點和高校教學改革的實踐重點。這些新興教學模式的落地實施,需要建設支撐新型教學模式的信息化環境,需要適合新興教學模式的原創性教學資源,需要廣大師生實現從傳統教與學習慣向新興教學模式適應性的轉變,同時也伴隨著對教育數據挖掘、學習分析與測量的更高要求。“隨著社會對當今員工所需技能的重新定義,高校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定義、衡量、證明知識的掌握程度。”[10]在高校這些工作都將直接依賴于教育信息化機構的創新實踐,這既是教育信息化機構面臨的艱難挑戰,也是教育信息化機構謀求發展的良好機遇。
3.新型參與方式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以往被定義為“教輔部門”,是教學科研管理部門的協助輔助單位,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只是扮演“技術支持者”的角色,提供的往往是被動服務,致使教育信息化機構“有力使不上,無力偏被使”的現象時有發生。“互聯網+”對傳統教育的強力沖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要求,以及信息化對高校發展戰略意義的逐漸明朗,不斷提升教育信息化機構在高校信息化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從單純的技術支持者轉變為改革引導者和決策參與者。這不僅要求教育信息化機構人員懂技術、懂管理,也要懂業務。教育信息化機構應當把業務視角定位在學校整體發展的層面,變被動支持為主動服務,積極保持與大學戰略目標的一致性,確保教育信息化成為學校現代化發展的有力支撐。
四、“互聯網+”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機構的職能定位
“互聯網+”是一場革命,幾乎可以加高校教育的一切,比如“互聯網+教學”、“互聯網+管理”、“互聯網+服務”、“互聯網+校園安全”等等。“互聯網+”革命強勢要求高校幾乎所有教育教學業務都互聯網化,但教育信息化機構不可能也不應該把“互聯網+教育”的任何業務都包攬在自己身上,這種背景下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更應該界定明確的職責范圍和準確的職能定位。機構職能是指機構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能發揮的作用。“機構功能或職能是組織存在的理由與目的,也是其價值與意義的外在體現。”[11]那么,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應當具有怎樣的職能?我們認為應當具有規劃與評價、管理與協調、建設與維護、教學與科研、創新與推廣、支持與服務等十二大職能。
1.規劃與評價職能
“信息化規劃是一個尋求全局性整體解決方案的過程,是梳理業務、暴露矛盾、反復溝通、全面碰撞、凝聚共識、更新理念的過程;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和相關決策是否上升到戰略高度,直接決定學校的鷴運嘉和導向,決定學校信息化投資力度以及在信息化項目實施中對涉及的業務流程、組織變革的決心和執行力,關系到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成敗。”[12]“許多研究發現戰略規劃與組織績效之間存在一種大體上的正相關關系”。[13]學校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是教育信息化機構必不可少的職能。國內外教育信息化實踐已經證明,信息化戰略規劃是信息化工作的先決條件,信息化評價對信息化工作的執行起到階段性總結和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促進規劃落地實施并提升應用績效的評價職能也是教育信息化機構必不可少的重要職能。缺失評價的規劃很可能會變成“空頭支票”而有名無實。評價必須貫穿于教育信息化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事先、事中和事后評價都不能少。事先評價主要包括需求調研、方案論證和經費預算等,事中評價主要是對項目建設關鍵節點的控制以及對信息化應用績效的及時追蹤,事后評價則主要包括項目驗收和年終考核等。在高校內部,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與評價只有教育信息化機構才有可能完成并實現,無論這個教育信息化機構采用什么名稱。
2.管理與協調職能
“信息化的本質是對流程的再造,實施過程是改變管理觀念、組織機構和業務模式的過程”[14],高校信息化過程由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和協調顯得尤為重要。管理主要是對新建項目立項、信息資源建設、業務流程梳理以及配套經費分配的管理,沒有管理就沒有服務,服務必須建立在合理有序的管理制度之上。協調主要是對信息化業務流程重構時各部門工作內容和相關利益的溝通與協商,以及學校業務部門與產品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協調,沒有協調信息化工作就會卡死在“你爭我奪、你避我閃”的利益沖突之中。教育信息化機構擁有管理和協調職能,才有可能有權利解決信息化過程中“問題多、響應慢、重復犯”的舊有詬病。另外,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也要求教育信息化機構具備管理和協調職能,教育信息化機構沒有能力也沒有人力開發原創性教學資源,很難想象教育信息化機構如何完成一所高校幾千甚至上萬門課程的信息化開發,教學資源的開發必須依賴于廣大一線教師,教育信息化機構能做的只有提供平臺、管理資源、協調進度、提供技術支持和相關服務,在教學資源建設方面教育信息化機構應該是管理者、協調者和促進者而不應該是開發者。
3.建設與維護職能
學校信息化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的建設和維護一直以來都是教育信息化機構的重要工作,也將是永恒的主題。建設和維護的范疇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信息化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校園網絡、中心機房(包括服務器、存儲、安全設備等)、計算機機房、多媒體教室、教學錄播演播室、語音實驗室、遠程會議系統等信息化教育教學環境的硬件構成;二是公共服務系統(但不包括業務應用系統),主要包括公共數據庫平臺、數據交換平臺、數據清洗與整合平臺、統一身份認證、視頻點播、VPN和EMAIL等公共服務信息系統;三是相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IT建設項目管理辦法、IT績效評價辦法、網絡課程及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多媒體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以及信息化基礎設施與信息系統管理和應用的相應要求和規章制度等。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維護和管理應當由各業務部門來完成,教育信息化機構在其中行使的是規劃、評價、管理、協調、技術支持和服務的職能,這樣既可以有效避免推諉扯皮現象,又可以倒逼業務部門掌握信息化理念、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同時也有利于規劃的落地實施和提高信息化評價的客觀性、有效性。
4.教學與科研職能
教學與科研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的重要職能,并非可有可無。諸多學者極力呼吁重視教學與科研對教育信息化機構發展以及實現教育信息化目的的重要意義,從上述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定位的典型研究中便可見一斑。教學的目的在于深入一線教學,關注教師與學生的成長需求,沒有切實的教學實踐而空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應用推廣的說服力和指導意義就會大打折扣,就更不用說“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創新人才了”。反過來說,“教育信息化是內生于教育活動之中的,脫離了教育活動就不是教育信息化”。[15]科研的目的在于把握教育信息化與信息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在于關注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和實踐重點。沒有深入的科學研究,對教育信息化發展動態和前沿把握就會出現偏差,勢必影響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權威性和指導性;因此,高校不僅要賦予教育信息化機構教學和科研職能,而且在教育信息化機構組織設計和職能定位時必須充分考慮促進其教學、科研職能發揮效用的條件保障。
5.創新與推廣職能
信息化機構一度被學界認為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領頭羊”和“強力引擎”,是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但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實踐領域并非確定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育信息化機構長期缺乏深入教學一線和科研前沿而導致的在創新和推廣上的無能無力所造成的,最終致使機構的創新和推廣職能萎靡、縮水,甚至于消亡。最危險的就是不進行創新,而教學和科研是創新的源泉,這也是呼吁賦予教育信息化機構教學與科研職能的重要原因。“創新是維持基礎上的發展,而維持則是創新的邏輯延續;維持是為了實現創新的成果,而創新則是為更高層次的維持提供依托和框架。”[16]創新是在現實條件下探索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進程切實可行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而推廣不僅包括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應用的培訓,也包括信息化理念、新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宣傳。應用培訓、專題講座、專項科研立項等都是教育信息化機構進行推廣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機構應當充分認識到創新和推廣的戰略意義,并堅定地把創新和推廣工作融入到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各方面、各階段。
6.支持與服務職能
技術支持與服務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最原始的職能,也是教育信息化機構的立身之本。支持和服務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提供信息資源公共服務,如提供基礎網絡、校園門戶、移動應用、VPN、E-Mail、教學資源庫等全校性、普遍性的公共應用服務;二是對學校其他部門在技術環境條件方面的支持與服務,如為業務應用系統提供存儲空間、虛擬服務器、容災備份等硬件支持,為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等級等各類考試提供計算機機房服務等;三是對教育教學信息資源開發建設方面的支持與服務,如資源開發技術咨詢、視頻攝錄編、教學設計培訓等;四是在學校各業務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的經驗交流、技術指導、方案審核等;五是對學校非常規性活動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如學校舉辦承辦的各級各類競賽、比賽活動的網絡保障、技術支持等。技術支持與服務是一項比較繁雜零碎的工作,但也是教育信息化機構的生存基礎。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不能因為擁有規劃、評價、教學、科研等看起來“光鮮”的職能,而規避支持與服務的現實需求。我們應當“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在支持與服務過程中謀生存、求發展、開拓創新。[4]
五、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機構是一個組織,“作為組織,它不僅是一種關系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有自己的生命、獨特結構、組織目標以及責任與義務”。[17]準確的職能定位無疑是組織存在的本源理由。從傳統的角度來講,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往往被劃分為核心職能和邊緣職能,這種劃分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它在無形中為機構忽視甚至拋棄邊緣職能提供了理由,或者為執行邊緣職能而無暇顧及核心職能提供了借口。我們建議從職能的屬性來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維持性職能和發展性職能,維持性職能包括管理、評價、協調、維護、支持與服務,而發展性職能包括規劃、建設、科研、教學、創新與推廣。通過上述對教育信息化機構應該具有的職能分析中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機構應當定位在兼具行政管理、教學科研和業務工作的綜合性機構,而不應該是單純的教輔部門或是純粹的行政管理部門。“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智慧校園建設成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這既給高校教育信息化機構提出了嚴峻挑戰,也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高校有必要重新思考并進行教育信息化機構職能定位和組織重構,改變以往教輔部門的定位枷鎖,將其轉變為綜合性一體化機構、提升機構信息化領導力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劉雍潛.《普通高校電教面臨問題與對策》課題通過專家鑒定[Z].現代教育技術,1997(3).
[2]范新星,李艷如,曾敬.地方高校教育技術中心的職能定位及其發展方向[J]. 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Volume 9),2010.
[3]宋亮,李勇,郭煜.MOOCs背景下高校教育技術中心職能定位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2):28-30.
[4]丁衛澤,羅永平.五位一體 多方聯動 強勢推進 均衡發展――新時期的高校教育技術工作[J].現代教育技術,2012(2):60-64.
[5]張小紅,王亞琴,陸和萍.新時期高校教育技術組織機構職能定位研究――兼論“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的融合[J].現代教育技術,2013(12):42-47.
[6]劉獻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級講座[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9:74.
[7]陳欣.高校教育技術管理體制的困境及發展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10(12):48-51.
[8]羅永平,吳寒飛,張偉.智慧教育理念下教育技術組織機構建設模式探討――南通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的建設與運行模式[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10):79-80.
[9]林冬青.教育管理信息化未來革之路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5):49-52.
[10]金慧,劉迪,高玲慧,宋蕾.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6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6(2):3-10.
[11]張杰侯.普通高校教育技術機構職能優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4.
[12]劉希儉.企業信息化實務指南[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1.6:14.
[13]羅賓斯,庫爾特著;于原等譯.管理學(第11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14]宓.基于網上辦事大廳eHall的一站式服務探索[R].WE+2016智繪互聯校園新生態峰會,2016-4-15.
[15]樊澤恒.價值分析?標準訴求?路徑探索――論教育技術與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關系[J].現代教育技術,2014(4):5-11.
篇8
一、健全組織,強化管理,確立目標,整體規劃,是順利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的先決條件
教育信息化工程涉及多個層面,要使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效益,體現價值,就必須健全組織領導,全面規劃部署,明確目標,強化管理。首先,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確保信息化建設目標的落實;其次,研究制定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制度,組織協調工程實施;第三,聘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專家成立指導小組,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理論保障。
經過對學校實際的深入分析與專家論證,教育信息化建設初步確定為四塊內容:信息化設施建設;資源建設;教師隊伍培訓;信息技術應用研究。同時確立如下目標:驗證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的可操作性和適應度,依據教育發展對教師要求的不斷提高和更新,提出有價值的改進意見,及時調整,提出可借鑒、可操作的經驗。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新途徑、新渠道,使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把教育信息化內化為思想上的需要,并外化為行動。培養一批思想觀念新、業務能力強、能發揮輻射帶頭作用的骨干教師,為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保證。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積極開發并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進行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研究。通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施,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首要因素
首先,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學習。一方面強調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培養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信息技術教育課的研究力度,使之與其它學科教學融在一起,培養教師教學的整合能力。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各種軟件的使用技術培訓。其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學習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結合起來,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明確課改的方向、結構、目標,切實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實把促進學生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再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學習教育教學相關知識結合起來,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不斷更新認知結構,以豐厚的知識功底和終身學習的態度迎接信息化社會的挑戰。四是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結合起來,深入把握教材,教學有深度。
三、建設功能齊全、方便實用、開放的信息平臺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基礎
首先,建設集信息資源中心、課件制作中心于一體的多媒體控制中心;其次,建立學生微機室即信息技術課專用教室,正常上課達到每人一機;多功能微機室即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用微機室,也可同時用作語音室和電子閱覽室。設備完善,學習資源充足,學生閱覽電子資料便利。其次,建設完善的校園廣播系統,定時播出校園新聞和教學節目。上課、下課采用音樂鈴聲。校園電視系統采、錄、編、播功能齊全,能自制、播出傳播有關教學的電視節目。
四、豐富的教育信息資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
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信息機器、信息技術的引入過程,不能簡單地等同于計算機化或網絡化。教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知識傳授過程進行系統分析、認識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指導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因此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在整個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最為重要。
首先是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儲大量的教學軟件和學習資源,能滿足教學需要。教師能很方便的查詢及使用教學軟件和資源;其次,教育教學信息平臺(網站),具備網上教學、網上管理、網上辦公以及對外信息等功能。平臺建設科學、合理、實用,能夠實現人機交互,人人交互,學校和家庭、社會相互溝通。各學科和班級都建有自己的網站,更新比較及時,信息比較豐富,有專職或兼職信息員負責收集、整理、下載信息,及時通過學校信息平臺信息;再次,注意營造和建設信息環境,方便學生搜集信息,校園電子閱覽室、圖書館有足夠資料,經常向學生開放,供學生整合信息。四是鼓勵教師開發信息資源,形成校本特色的學習資源。開發包括:自制、引進、下載、整合的各種學習資源,如多媒體課件、教學網站、教學軟件等。
篇9
【關鍵詞】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 學校信息化 目的 策略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教育形態――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從技術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從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
我們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個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顯著特點。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意味著存在一種與傳統的教育環境發生作用的活躍傾向,它的性質決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環境以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跡,它可能促進教育革新,也可能更注重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作用都取決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師就是操縱這根魔杖的魔術師。
教育設施和教學手段改變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必將要革新,而教育模式的改變首先取決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變。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知識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而新的教學觀念是: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幫助者,知識是由學生根據自己頭腦里的認知結構而自主建構的。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正好適合于指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與學。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帶來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帶來了教育教學模式的改變。
二、學校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必將涉及許多具體的技術和機器在教育中的應用,它使得一些人往往以技術論、機器論的觀點來認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認為教育信息化就是以機器代替教師講課,代替教育寫板書,就是以電子教材代替印刷教材,就是實現網上學習,實現CAI學習……,并以代替性、省力性、順利性、效率性作為評價教育信息化的尺度。
教育信息化可以達到以上效果,但僅以技術論、機器論的觀點來認識教育信息化,來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必將使教育信息化走向歧途。以技術論、機器論開發的教育軟件、教育系統受到了廣大教師、廣大學生的批評和抵制。這些軟件、系統,教師不用,學生也反對。以這樣的軟件上課,學生批評是除了老師灌以外,還用機器灌、電灌,比人灌更厲害。這樣的教育信息化與傳統的應試教育有什么區別?這樣的教育信息化不可能培養跨世紀的創新人才,這樣的教育信息化是穿信息化的新鞋,走應試教育的老路。
教育信息化的本質就是實現教育信息與知識的共享。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質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理論把學校建成一種充滿信息、方便學習者獲取信息和培養創新人才的環境。
教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教育系統進行分析的認識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指導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三、學校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1.硬件建設超前性與夠用性的關系。學校信息化進程中的首要問題是硬件設備的建設。由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前沿性,學校在硬件建設中想要保持其先進性,從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顯然力不從心,因此,硬件設備應以必需、夠用為度,適當超前。這就要準確把握現階段學校實現信息化及其應用與面向未來發展的度,這個“度”有幾層含義:一是強調“必需、夠用”,根據需要配備、添置設備、電腦室、電子閱覽室、實驗室等教學資源,大力加強網絡建設;二是注重實用,切不可盲目攀新、攀高,造成不必要的閑置或浪費;三是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超前一步,提高現代化水平,以保持領先地位。
2.資源共享:學校信息化的重要步驟就是實現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全面共享。由于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數據量很大,而且同時接受網絡教學的學生數量較多,校園網中的數據流量和并發訪問人數均要比一般的局域網高很多。因此,要尋求一種成本較低、易于安裝、易于使用、易于管理、易于擴展、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均很高的多媒體教育資源存儲與共享解決方案,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多媒體教育資源迅速增長時所面臨的海量存儲和網絡共享問題,可用于已有的、在建的、或將來實施的各種校園網、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或數字化圖書館。
3.資源庫的建設:網絡需要大量數字化教育資源內容的支撐,這導致學校對教育資源庫產品的需求不斷升溫。有些廠商為了趕時髦或搭“資源庫”這班車,將相關的、不相關的產品一概稱之為“教育資源庫”;有些人甚至將做軟件剩下的“邊角料”、“陳芝麻爛谷子”都裝到資源庫中;還有人從互聯網上隨便下載一些內容,拼湊在一起也成了“資源庫”。難怪人們評價說,“資源庫是一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一些學校花大本錢買了“資源庫”后,卻發覺可利用率不高,大呼上當。
教育資源建設仍是重中之重。從發達國家的教育信息化進程看,一般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其重點是建設暢通的信息渠道和豐富的信息資源,大規模地培訓教師,以及通過開設信息技術課教會學生使用計算機;第二階段則從技術應用的初始階段轉向整合階段,目標是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和學的觀念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我們現階段的課程改革,從其根源上說,也是參考了發達國家的這一進程。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已獲得了長足發展。校園網、多媒體教室已不再是少數人才能使用的稀缺資源,大多數城市教師和學生都有了使用信息技術的機會,大量的教育教學應用軟件正不斷涌現。這些為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融合提供了基本條件。
當前,學校對優秀教育資源的渴望正在與日俱增,以往那些單純的題庫和管理軟件,以及那些封閉的、按照開發者固定思路使用的軟件,已經無法滿足教師們的需要。
教育資源的開發應該體現現代教育思想與觀念,其定位要從目前基于資源的教學轉向基于資源的學習。現有的資源庫產品都是為教師準備的,以使教師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多媒體教學。但是,隨著遠程教育的不斷發展,學生將逐步成為主體。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網絡學習資源,并提供一個理想的網絡學習平臺,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
因此,在學校的資源庫建設中,自力更新雖然顯得慢些,但在教師隊伍有相當的能力時,鼓勵自行開發不失為一個可行之策。
四、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幾條建議
1.要大力促進新工具的使用。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標志。應用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現在是否使用先進的工具來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教學效率。要提高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除了鼓勵大家“多用”之外,更要鼓勵大家“多用新工具”。教師的信息化手段要從過去的“課件”向“課程”的轉變。新工具所隱含的新的教育思想有利于促進使用者的觀念更新。為此,應將新工具的推廣使用與教師的培訓結合起來,專人專職,常抓不懈。學校從事信息化工作的專職人員,有責任經常把一些最新工具介紹給學科老師,讓他們通過追隨技術進步而提高工作效果與效率。
2.對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以3到5年為限作一個近景規劃。規劃時間太短沒有連續性,太長難以操作,不易實現。信息化事業的初期是一個“燒錢”的過程,然而錢總不能無限期地“燒”下去,時間一長誰都受不了。因此,要找新的突破口、新的“亮點”,必須在應用上下功夫。如果以“70%的投入在資源建設,30%在硬件”的成功模式為準,參照中國IT權威研究機構計世資訊(CCWResearch)的數據看,中國歷年來的教育信息化投資存在著持續不斷的投資比例失調現象。
從投資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教育行業IT投資從份額上看依然以硬件投資為主,從投資方向上看以網絡建設為主。現在的形勢是,如果不及時把這些設備有效地利用起來,建設規模就可能“過熱”,也即“泡沫效應”就會出現。任何學校的財力都是有限的,也要講究效益問題,所以設備建設不可能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亮點”,奢華更不應是教育的門面。
3.建立學校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從事教育信息化探索。隨著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教學設計水平也應該從CAI設計進化到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是以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學習資源的利用為特征的,其主要教學模式不同于課件的講授/輔導、模擬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學習、資源型學習、合作型學習。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過程,必須有一套激勵機制與支撐系統。
4.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發展教育信息化是要推進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改革,因而必須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在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過程中,不要過分注重學科的知識性學習,而應該關心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工具來解決問題,特別是要把信息技術的學習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把技術作為獲取和加工信息,為解決問題服務的工具。從一般意義上說,我們通過信息技術教育來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通過信息能力帶動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選擇決策能力和交流協作能力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學校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最主要陣地,學校信息化的效率與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社會信息化的進程與效度。困此,應該把學校的信息化看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在考慮教育“以人為本”的特性進行合理規劃,這樣的信息化才有助于當代的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篇10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信息化起步較早。西城區教委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認識信息化的作用,用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信息化建設,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開展信息化工作。多年來,西城區教委在電子政務建設、門戶網站建設、高中課改平臺建設、研修網建設、城域網建設諸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早在1998 年,北京市西城區就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15個教育信息化實驗區之一,信息化教育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2000年,西城區在全市第一個實現全區中小學校全部開設信息技術課;2004年,西城區中小學全部建成校園網,并與光纖寬帶網絡相連接,實現高速、實時、校際間的連通和較大面積的資源共享,逐步形成一定規模的區域網絡格局。在此基礎上,西城教育城域網建成,它是我國普教領域第一個采用RPR技術組網的城域網,對我國教育城域網的建設具有極大的示范意義。
到目前為止,西城區從加強信息化隊伍建設入手,率先在全市建立起網絡管理、教育技術應用、電子學籍、教育音視頻資源應用的教學研究隊伍,定期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帶領學校開展信息化課題研究活動,采用展示交流課等形式,探討信息技術如何促進課堂有效教學;率先在全市基礎教育系統中建設“西城區中小學網絡實驗室”,使西城區教育信息化隊伍的工作水平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
北京市西城區基礎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 理念與認識問題
目前對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與內涵理解各異,尚未形成統一認識和共識。認識不到位,重視就不到位,機制體制建設就不到位。有些學校對信息化的重要性還沒有充分的認識,沒有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有些學校雖然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沒有建立教育信息化的領導決策機制,把教育信息化等同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忽視了教學信息化這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2. 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與協作機制問題
一方面,各個學校都有相對封閉的利益,想要解決因資源共享造成的各校之間、教師個人之間的利益格局調整問題,需要建立相應的配套政策和協作機制;另一方面,在對教師個人的教學質量評估中,如何體現教學信息化的要求,建立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對教師的教學信息化工作予以認可和獎勵,也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問題。
3. 支撐人才與應用人才的培養問題
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人才和應用人才是保障各學校信息化科學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素,所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信息網絡系統的設計、建設和維護人員,各類管理和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人員以及普通的一線教師。我們通過對全區128位中小學網管教師的調研發現,作為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和應用重要支撐的網絡管理教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出現了職業倦怠情況。在情緒耗竭維度和性格解體維度方面,有90%以上的教師表現出了中度和重度的倦怠;有15.8%的教師表現出了個人成就感降低;專職網管教師與兼職網管教師在情緒耗竭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4. 教育信息化應用平臺建設問題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深入,各校都建立了一批信息化管理和應用平臺,如人員管理、門戶網站管理、圖書館管理、食堂后勤管理等。但是這些系統在設計建設之初隨意性很大,缺乏統一設計標準,更沒有從信息化建設整體角度進行規劃,因此,迅速形成了一批“信息孤島”,為后續的信息化建設“埋”下隱患,很難實現信息的共用。
5. 科學評價問題
調研發現,西城區教育存在多重檢查問題。區督導、區信息中心、區小教科、中教科或職教科以及學校都可以檢查,而且側重點不一,傳統做法實際上阻礙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另外,基礎設施的使用指導也不到位,使用效果缺乏完善有效的評價機制,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軟性環境評價往往缺失。
北京市西城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
我們認為,制定發展戰略,必須具有開創性、全局性、先進性、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的特點,必須對教育信息化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基于以上認識,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踐研究提出了創新發展、區域均衡、高層設計、觀念先行、高校介入、社會參與等區域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
1. 創新發展戰略
創新發展戰略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解放思想,突破傳統框框,敢想敢闖敢做,大膽地想、大膽地探索、大膽地實踐,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等不靠不要,不迷信書本和權威。遵循創新發展戰略,我們可以嘗試鼓勵各學校網絡管理教師在職進行教育技術碩士和軟件工程碩士方向學習。重點培養其教育信息化意識和能力,讓他們系統研究現代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化方法,有助于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有助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有助于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再如,可以以教育網為主要平臺,建立完善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體系,拓展學習空間。鼓勵技術、師資條件好的學校創辦網絡學校,積極開拓教育國際市場,發揮優秀教育資源的作用,支持有條件的學校到國外設置網絡遠程教學點。向社區開放教育,建立城區市民終身學習網絡平臺,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