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師的評語范文
時間:2023-04-09 10:25: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教師的評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教師專業成長的歷程來看,一般要經歷實習教師——新手教師——專家型教師這樣幾個階段,對實習教師的評語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畢業實習教師的評語,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畢業實習教師的評語精選1.__
同學在本校實習班主任期間,能堅持每天全程跟班,主動與班主任交流班級情況,與同學談心,進行個別指導。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并虛心學習,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與活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大哥哥”。在此期間,獨立主持了一次班會,組織了一次課外活動,參與組織了校運會的籌備、組織和管理。通過“家長聯系本”用筆談的方式與每一位同學交流、指導,受到學生的好評、歡迎!
2.____在我校實習期間工作認真,勤奮好學,踏實肯干,服從分配,尊敬指導教師及實習單位人員,能夠虛心向富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虛心聽取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
能將所學理論指導實際工作,熱愛本職工作,關心愛護學生,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同時,該生嚴格遵守我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實習期間,未曾出現過無故缺勤,遲到早退現象,并能與同事和睦相處,表現出強烈的敬業精神,深厚的專業思想和良好的師德。經過實習期間的工作和學習,該生基本上完成了單位交給的各項任務,綜合素質得到較大提高,達到了實習的目的。
3.該同學在我公司實習期間,能配合公司各級主管安排,工作態度好,有責任心,與同事之間和睦相處,社交能力強。
4.____同志在我單位實習期間,謙虛謹慎,勤奮好學。
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大學所學的課堂知識能有效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中,認真聽取老同志的指導,對于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可以虛心聽取。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欲,并能夠仔細觀察、切身體驗、獨立思考、綜合分析,靈活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5.______同學在聯想集團北京廠實習期間,能夠嚴格遵守并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其相關相鄰工位同仁協調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在所從事的包裝備料崗位上,______同學能夠探索更優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車間內的備料比賽中曾獲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學習中______同學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并通過學習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團隊生活中得到領導及同仁的一致好評。
6.______同學于____年__月至____年__月之間在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廠實習。
實習期間該員工認真學習各種專業技能,嚴格執行各項管理規定,積極參與相關競賽活動,能較好勝任流水線與CELL線各崗位需求,在月末評比中,屢次拿得名次,并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及能為團隊進步提出合理化建議,整體表現良好。
7.____同學謙虛謹慎,勤奮好學。
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大學所學的課堂知識能有效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中,認真聽取老同志的指導,對于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可以虛心聽取。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欲,并能夠仔細觀察、切身體驗、獨立思考、綜合分析,靈活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8.______同學工作努力,能按師傅要求去工作,尊敬師長,一年來技術理論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希望今后更加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建設人才。
有關畢業實習教師的評語1.______同學在聯想集團北京廠實習期間,能夠嚴格遵守并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其相關相鄰工位同仁協調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在所從事的包裝備料崗位上,劉巍同學能夠探索更優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車間內的備料比賽中曾獲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學習中劉巍同學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并通過學習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團隊生活中得到領導及同仁的一致好評。
2.______同學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之間在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廠實習。
實習期間該員工認真學習各種專業技能,嚴格執行各項管理規定,積極參與相關競賽活動,能較好勝任流水線與cell線各崗位需求,在月末評比中,屢次拿得名次,并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及能為團隊進步提出合理化建議,整體表現良好。
3.______同學在____實習一年期間,一直在倉儲處綜合服務組工作,主要從事物料接收與發放工作。
____同學在工作期間一貫積極主動,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掌握了工作的要點與技巧,并將他們合理的運用在工作中,并能主動向老員工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其負責的IQC物料交接業務工作中作到了嚴格、認真、高效得到了部門的好評。圓滿完成了實習任務。
4.該生有較高的素質、強烈的責任心、真誠的愛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該生綜合素質較好,業務能力較強,政治表現良好,法紀觀念充實,服從安排聽指揮,與同事友好相處,短短實習工作期間,能夠做到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相信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績。
希望____同志繼續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不斷總結提高,為畢業后投身祖國建設打下扎實基礎。
6.______同學在我單位實習期間,能夠做到服從領導指揮,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
7.______同學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之間在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廠實習。
實習期間該員工認真學習各種專業技能,嚴格執行各項管理規定,積極參與相關競賽活動,能較好勝任流水線與CELL線各崗位需求,在月末評比中,屢次拿得名次,并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及能為團隊進步提出合理化建議,整體表現良好。
8.______同學工作積極主動,熱情,學習認真,尊敬師長,一年來技術理論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繼續努力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9.______同學工作積極主動,熱情,學習認真,尊敬師長,一年來技術理論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繼續努力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10.____同學在我單位實習期間,工作積極主動,學習認真,尊敬師長,待人誠懇,能夠做到服從指揮,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夠靈活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在實習期間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11.______同學工作努力,能按師傅要求去工作,尊敬師長,一年來技術理論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希望今后更加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建設人才。
12.______同學在我單位實習期間,工作積極主動,學習認真,尊敬師長,待人誠懇,能夠做到服從指揮,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夠靈活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在實習期間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13.______同學工作積極主動,學習認真,尊敬師長,待人誠懇,一年來技術理論水平及操作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加強學習盡快成才。
14.______同學在我單位實習期間,能夠做到服從指揮,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將本人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
15.____同學在本校實習班主任期間,能堅持每天全程跟班,主動與班主任交流班級情況,與同學談心,進行個別指導。
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并虛心學習,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與活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大哥哥”。在此期間,獨立主持了一次班會,組織了一次課外活動,參與組織了校運會的籌備、組織和管理。通過“家長聯系本”用筆談的方式與每一位同學交流、指導,受到學生的好評、歡迎!
16.______同學工作積極主動認真,好學肯動腦,尊敬師長,一年來技術理論水平操作技能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繼續努力爭取更大進步。
17.______同學在聯想實習一年期間,一直在倉儲處綜合服務組工作,主要從事物料接收與發放工作。
____同學在工作期間一貫積極主動,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掌握 了工作的要點與技巧,并將他們合理的運用在工作中,并能主動向老員工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其負責的iqc物料交接業務工作中作到了嚴格、認真、高效得到了部門的好評。吳海園同學圓滿完成了實習任務。
18.______同學近一年來,工作主動,踏實,肯干,和老師同事關系處理的很好,耐心學習不斷的努力工作,以提高技術的自身,受到大家好評,望今后發揚成績。
19.______同學在我單位實習期間,能夠做到服從指揮,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將本人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
20.______同學在我單位實習期間,能夠做到服從指揮,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
21.______同學在聯想集團北京廠實習期間,能夠嚴格遵守并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其相關相鄰工位同仁協調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在所從事的包裝備料崗位上,
22.____同志,在我單位實習期間,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能夠很好的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
人際關系方面能夠很好的團結同事,受到了單位同事的一致好評。希望在今后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23.______同學能夠探索更優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車間內的備料比賽中曾獲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學習中劉巍同學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并通過學習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團隊生活中得到領導及同仁的一致好評。
關于畢業實習教師的評語1.____實習學生工作認真負責,虛心好學,在業務緊迫時加班加點毫無怨言。
在工作中能夠主動地學習和請教別人,比較仔細認真,能夠完成指導老師和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遵守公司勞動紀律,出勤率高,與同事相處和睦,能融入團隊合作共事,體現出學校較高的德育和智育水平。
2.該生綜合素質較好,業務能力較強,政治表現良好,法紀觀念充實,服從安排聽指揮,與同事友好相處,短短實習工作期間,能夠做到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相信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績。
希望____同志繼續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不斷總結提高,為畢業后投身祖國建設打下扎實基矗。
3.王同學在某某公司實習期間,能夠嚴格遵守并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其相關相鄰工位同仁協調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在所從事的包裝備料崗位上,王同學能夠探索更優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車間內的備料比賽中曾獲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學習中王同學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并通過學習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團隊生活中得到領導及同仁的一致好評。
4.______同學工作積極主動,學習認真,尊敬師長,待人誠懇,一年來技術理論水平及操作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加強學習盡快成才。
5.該員工能遵守本公司的規章制度,按時上下班。
在工作中任勞任,能配合各崗位的工作。按時完成主管下達的生產任務。在流水線作業中練成好能手。
6.____同志踏實肯干,吃苦耐勞。
有創造性、建設性地獨立開展工作的思維;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較快,涉獵面較寬,在工程計算領域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能夠做到服從指揮,認真敬業,工作責任心強,工作效率高,執行公司指令堅決。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加時加班、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7.該生工作期間一貫積極主動,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掌握了工作的要點與技巧,并將他們合理的運用在工作中,并能主動向老員工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
8.該生綜合素質較好,愛崗敬業,工作能力強,有一定的工作組織能力,能和同事友好相處,短短實習工作期間,是個出色的教學能手,相信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取的出色的成績。
9.____同志積極主動,態度端正。
實習期間,她主動要求到各部門了解學習,努力從多方面開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財務管理科、招標辦公室、計劃財務部、人力資源部、辦公室、法律事務部、設備管理科、法制辦公室等主要業務部門。通過學習書面材料和與各部室人員的交流,她比較全面地了解了我單位科室的主要職能和重點工作,還協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務工作。這種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獲得了各科室人員的一致好評。
10.____同志謙虛謹慎,勤奮好學。
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大學所學的課堂知識能有效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中,認真聽取老同志的指導,對于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可以虛心聽齲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欲,并能夠仔細觀察、切身體驗、獨立思考、綜合分析,靈活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11.____同學在我部實習期間,態度端正,學習踏實,工作認真,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大學所學的課堂知識能有效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我部“重慶熱線”實習時能創造性、建設性地并能獨立開展工作;
能吃苦耐勞,工作責任心強,注重團隊合作,善于取長補短,虛心好學,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較快,涉獵面較寬,在計算機通訊領域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
12.部門鑒定實習期間,態度端正,學習踏實,工作認真,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大學所學的課堂知識能有效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我部“重慶熱線”實習時能創造性建設性地并能獨立開展工作;
能吃苦耐勞,工作責任心強,注重團隊合作,善于取漲補短,虛心好學,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較快,涉獵面較寬,在計算機通訊領域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
13.______
篇2
關鍵詞:寫作評價 態度 感受 建構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寫作教學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我想,這其中的“寫作教學”必然包含著“寫作評價”這一環節。語文教師通過閱讀指導,教學傳授,課外輔導等環節,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些常存于傳統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為學生的寫作產生了很好的催化作用。《語文課程標準》更進一步提出,要在“寫作評價”這一環節上,通過多種評價的手段與方式,促進學生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以下我側重從語文教師的角度,談談對寫作評價的思考。
一.語文教師寫作評價的態度
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評價時,核心的思路就是要要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自身的因素,更多的是習得之后形成的具體寫作能力。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同,互有參差。但教師對學生的語文評價,卻應該是統一的。運用好寫作評價環節,激發其中的積極因素,盡量充分地從學生實際出發,盡量積極地為學生的能力提高考慮,教師應更多地采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面批表揚,也應更多地采用鼓勵性的語句給學生寫評語進行評價。
淡化學生在寫作習得過程中仍未解決的細節,更積極,甚至是“以小見大”地發揚學生本次作文中的細微優點,也都能使學生的寫作能量得到舒張,從而形成更好的評價后的寫作進步。
比如,在一次學校布置的出版詩集的寫作任務中,鋼同學寫作的小詩《詠榕》,全詩首句這樣寫:石鼓山上斗轉星移/我自巋然于頑石崗上。鋼同學本詩句含著對榕樹精神的贊美,卻能通過一些意象加以表達,這在初二年學生寫詩都以抒情、直白為主的風格中脫穎而出,雖然后面的詩句表述,仍然顯得直露,但語文教師在評價時,給予了鋼同學鼓勵性的評價,并鼓勵他繼續用這二句的風格,改寫詩的后部分,經過鼓勵的鋼同學,以更大的熱情,重寫了全詩,也得以入編學校出版的詩集。
我想,在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這一“玉壺”中,一切為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這種教學核心,這“一片冰心”,永遠是不會褪色變心的。
二.語文教師寫作評價的感受
語文教師寫作評價,一切為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沒錯,但在實際寫作評價過程中,我們卻無可避免地會面臨著教師寫作評價的感受,以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因素的阻礙,使得寫作評價是一件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從教師的角度看。中學語文教師,有二個班級的教學任務,面對的是一百位左右的學生,學生人數多,教學常規任務或“八小”,或“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這些繁重的教學實情,給語文教師的寫作評價帶來了負面的沉重的壓力。首先是要完成教學常規任務,其次才能更好地做好寫作評價等一大堆要促進的環節,最后才是落實到“更好的寫作評價”這一環節。
當然,教學任務多,教學壓力大不應成為教師用更好的寫作評價來促進學生進步的借口。
從學生角度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成長經歷會有很深的時代和社會的印記。在各個階段的學生,會形成自身特點的世界觀、價值觀、學習觀……以致更加細化微小的寫作觀,乃至寫作反饋,提升的觀感。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環境與他們的語文教師是有如此多的不同,因而他們在作文中表述的“見聞、體驗和想法”,也必然與教師間有很大的差距。師生之間這種“代溝”式的差異,再怎么由教師走進學生世界,也會客觀真實地存在。更不用說學生還有自己的思維方式。
由以上二點看,教師的寫作評價,有個人因素,也有學生因素。
本學期,我要落實學生發表自己的生活作文到新浪博客上,對個別學生因提問卻答不出同學作文內容的情況,我對于其中一名穎同學評價說:“說不出作文的優缺點,也說不出作文的大致內容,這樣就有了沒有去閱讀評議的嫌疑,我們還是應該積極參與這一環節,努力促進自己的作文的進一步提升。”不想這位學生卻向家長表述為:“我長著一張嫌疑犯的臉。”這種斷章取義的語句,造成了家長誤解,產生了不必要的麻煩。回顧當時的寫作評價,用的是一樣的鼓勵性的表述,但在具體情境生成的思維特質前,仍然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紛擾。
所以我說“悵望千秋一灑淚”,杜甫的詩句道盡了語文教師寫作評價的萬般無奈。但生活還要繼續,職業操守仍然應該積極向上。
三.語文教師寫作評價的體驗
語文教師寫作評價,不是新課程之后才出現的產物,而是教學環節中的一環,它客觀存在。只是在新課程實踐中,得到了更大的重視與強調。
教師寫作評價的體驗,有三個特點。
首先,教師寫作評價傳統化。語文教學因地因校因生也因教師個體,完全不同,但在作文的寫作評價中,卻是傳統化。在學生作文上,用評語進行評價,這是教學傳統,也是最常見的評價形式。
其次,教師寫作評價個體差異小。教師的個性、學識、態度等各自不同,但在寫作評價時,都主要采用寫法指導,作文如何改進的方法這類技法指導式的評價,因此教師千人千面,但寫作評價卻是千人一面。
第三、教師寫作評價目標一致。無論前二點因素如何客觀存在,教師的職業操守仍為一切為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基于以上三個因素,語文教師的寫作評價的體驗,顯得更復雜。
以我的寫作評價體驗為個例思考,我無可避免地出現了上述這種情況,具體在教學中,雖也經常更新教學評價方式,但用得最多的,還是那些常見的寫作評價。
雖然這些寫作評價常見,但學生也習慣,也聽得懂,也知道如何改,如何進步。傳統不是用來推倒,而是用來發揚優點,拋棄缺點的。寫作評價“似曾相識雁歸來”。但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四.語文教師寫作評價的建構
語文教師對學生寫作評價,要對學生進行最大化的促進與提升,我認為,寫作評價應多元化。這多元化主要體現在傳統式寫作評價多元化和網絡式寫作評價多元化二大方面。
1.傳統式寫作評價多元化
a.教師評改,通過筆改、面授等方式,通過準確的評價表述,用積極向上精神引導,有溫情貼心的情感交流,促進學生寫作提高。
b.學生互評。學生互換作文,可同桌,可同班,也可二個教學班互評。在同齡人互評中,因經歷相似,年齡相同,身心特質相似,學生的寫作評價,有比教師更貼近同學的一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互評、互學,一起進步。
c.學生自評。師評,生評,最后仍要落實到學生的自評與提高。在外力因素幫助下,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作文中的長短處,從而激發自身修改的潛力,在修改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
2.網絡式寫作評價多元化
反思自己已經實踐二年多的網絡寫作,網絡評價的過程,得出了多元化的思考。
a.網絡寫作評價非分數化。我依托的是新浪博客和福建教育博客這二個博客平臺。博客中有評論的功能,這功能可以給予教師和學生對學生寫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以文字、圖案為主,沒有分數,淡化分數,非分數化,改變了寫作評價的方式,更易于一部分學生接受。
b.網絡寫作評價社會化。師生進行寫作評價時,并非在同一間教室,而是在各自的家庭中,由各自安排的時間中進行。學生評價時,評價用語也異于平時,有更多自主的特點,也有更多的社會化因素。因此,套話式的評語不見了,日常社會的一些用詞得以出現,也更符合學生實際和社會現實,學生的接受度更高。
c.網絡寫作評價立體化。學生的網絡寫作中的經歷,常常不是個體的經歷,而有一個群體在經歷。比如寫操場,寫班級,寫宿舍等,這些經歷中,除作者外,還有其他人在參與。學生發表作文在網絡上后,其他親歷的同學會進行或彌補或更正的評價,這種評價是補充,也是一種寫作行為。這樣的寫作評價呈現立體化特點,學生樂意這種寫作交流方式。
d.網絡寫作評價交互化。網絡評價的方式,正是這種寫作評價交互化的體現。教師評價,用的是師化語言,表述有自身特點。而學生互評中,也有學生的自身特點,而這些寫作評價,卻同時地出現在網絡上,當事師生可見到,校領導、家長也可見得到。他們也可以參與其中,這種交互性,有很多的隨機因素,也有很多驚喜等著大家。
綜上表述,我對于語文教師寫作評價促進學生寫作,從四大方面進行思考:態度、感受、體驗、建構。而圍繞這四方面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寫作的進步與提升。
篇3
關鍵詞: 華鎣中學 三課五環 教學模式 教師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495-02
教師評價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問題。國內傳統教師評價體系存在著評價內容單一、方式單調、結果片面、主體錯位等問題。重慶市華鎣中學創建了"三課五環"綠色課堂教學模式。為了更好的展示該模式,筆者對該模式下,教師評價體系與傳統教師評價體系進行了對比。
1.傳統教師評價體系的弊端
1.1 評價方式單調。傳統的教師評價依據往往是教師一學期、一學年教學工作量( 含科研) 的一次性計算, 學生一學期、一學年考試成績的一次性打分, 領導、考評小組的一次性聽課或者教師其他表現的一次性評語, 然后根據這些一次性的結果對教師進行獎懲,方式簡單,局限于對教師既有的教學狀況進行鑒定、排序,而忽視了諸如與教師本人面談、學生家長參與等重要環節, 注重終結性評價忽視過程評價, 注重量的評價忽視對質的研究, 功利性十分明顯。另外,評價方式單一還表現在評價往往是從上至下, 從領導到教師的單向交流, 是教師被動參與的指令性活動, 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師頭上的緊箍咒, 影響教師教育教學的自主性和進行個性化教育教學的創造性, 行政色彩過濃, 重領導權威輕教師的情感感受, 教師評價被嚴重異化。
1.2 評價內容單一。傳統的教師評價指標中通常都包含有" 德、能、勤、績" 等幾個方面, 并有各自的分值, 但在實際操作中, 對于中小學教師往往以所教學生成績的好與差、升學率的高與低等來進行衡量,忽視了教師勞動的復雜性意識不到教師評價內容的多維性和發展性,評價內容單一。
1.3 評價主體錯位。傳統的教師評價主體通常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專家、學校領導、同事、教師本人、學生等, 教師評價往往是以學校、部門領導為主的" 官本位"思想為主導, 領導權重比例大,評價過程不公開;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形成了主體與客體、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 評價者成了絕對權威, 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部分領導樹立權威、培植親信、發泄私憤的工具, 成為控制被評價者精神和行為的手段, 成為冷漠而令人恐懼或討厭的事情。實際上, 評價的最主要主體應該是教師本人和學生, 如果評價主體錯位, 那么就達不到評價的目的。
1.4 評價結果片面。傳統的教師評價基本上都還是終結性的績效性高利害評價, 在很多教師看來評價就等于考核, 在很多領導看來考核就等于評價, 他們片面注重評價的結果, 把評價的結果與教師的獎金、晉職、降級和聘任掛鉤, 有的甚至把評價結果作為自身泄私憤的工具。這種做法容易挫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歪曲教師評價的本體, 帶有明顯的功利性目的。
2.華鎣中學"三課五環"教學模式下教師評價體系的優勢
2.1 采用自評、互評、領導測評及學生與家長參評相結合
2.1.1 學生與家長參評。學校教師師德師風評價工作小組在每學年春期臨近期末時,對教師師德師風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學生與家長進行抽樣調查。
2.1.2 教師自評。由學校向教師發放《教師發展性評價表》,教師應本著實事求是、積極向上的精神完成好自我評價。
2.1.3 教師互評。教師之間進行互評應以公正客觀的立場、共同進步的心態為前提,以全面促進教師發展、促進學校發展為目標,公平、公正、合理地對教師做出評價。
2.1.4 領導測評。領導測評由教師發展性評價領導小組完成,各評價工作小組負責提供每位教師的學生與家長參評、教師自評、教師互評的結果、數據、資料等,供教師發展性評價領導小組參考、評分。
2.2 構建了發展性和獎懲性評價有機結合的評價體系。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對不同評價對象和不同發展階段的細致把握,構建一套發展性和獎懲性有機結合的評價系統。對年輕教師在實施發展性評價的同時,還要利用崗位聘任、職稱評審、合同期考核等關鍵性考核評價標準,選擇適當的考評條件和獎懲機制進行直接激勵。
2.3 重視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在教師評價中,學生評價自70 年代以來一直為世界各國所重視,與其他方法相比,學生評價不僅最方便,最具操作性,同時學生評價,尤其是認識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大學生評價具有其他評價主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和科學性。有研究表明, 只要學生人數多于20 人,評價的可靠性就接近0.90。其次,評價本質是一種價值判斷。學生是教育的主體, 教師的工作效果要在學生身上才能得到體現, 因而對教師的評價,學生最有發言權,也就是說,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其在教學評價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評價教師,是教師評價的一個重要的較為可靠的信息渠道。"在"三課五環"教學模式下,教師上課是否用該模式上課,學生最清楚不過,該教師教學能力如何,學生也是最清楚的。所以,讓學生參與教師評價當中,是很有必要的。
3.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的教師評價體系的弊端越來越突出,基層教師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已經不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只有改革舊的教師評價體系,才能更加的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發展。華鎣中學"三課五環"教學模式下的教師評價體系解決了傳統教師評價中的弊端,適應了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教育公平;特殊教育;個別化教育計劃
特殊教育是針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分支。長久以來,特殊教育積極關注弱勢群體、努力滿足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不斷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對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
要全面推進教育公平,必須依賴于完善的教育體系及制度。特殊教育歷來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直接影響教育體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關系到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布局。此外,由于特殊教育的對象多為社會弱勢群體,他們的受教育問題本就是推進教育公平工作關注的重點,因此,特殊教育的發展成為衡量教育公平與否的內部標準。若沒有特殊教育的發展,教育的公平便無從談起,由此可見,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
二、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
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起點公平,即尊重和保護每個社會成員的受教育權利;過程公平,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旨在讓每個受教育者都有機會獲得合適且恰當的教育;結果公平,體現在個人發展的公平,旨在讓受教育者人人學有所得、學有所用。[1]特殊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不可分割一部分,不論是在教育的起點、過程還是結果中,都體現出教育公平的思想并推動著教育公平的發展。
(一)特殊教育保障特殊兒童的受教育權,促進了教育的起點公平
受教育權是兒童的基本權利,特殊兒童也不例外。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特殊兒童由于環境、經濟或自身發展條件的限制而被排除在普通教育體系之外,無法兌現法律賦予他們的受教育權,阻礙了教育的公平發展。而特殊教育的存在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它針對特殊兒童的不同特點,采用適當的安置方式和教學手段,最大程度地滿足他們的教育需求,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利。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僅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便接近52萬人。[2]正是由于特殊教育的不斷發展,才能讓包括殘疾兒童在內的特殊教育對象有機會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促進教育公平的深入發展。
(二)特殊教育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實施推進了教育的過程公平
特殊兒童發展過程中顯著的身心差異,使得普通教學方式難以滿足每一位兒童的獨特需求,并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有效教學。這為教育過程公平的實現帶來阻礙。然而,特殊教育中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實施,使得特殊兒童的差異性不再成為其難以公平獲得教育的理由。首先,個別化教育計劃(IEP)承認并尊重特殊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性,認為教育應該主動適應兒童的不同需要。它以該兒童內在的能力水平為依據設計最適當的教學計劃,通過在教材、教法、課程及評價方式等各方面做出權衡和調整,使特殊兒童能夠接受適合其發展的教育,以此保障他們在教育過程中享有平等且合適的教育資源的權利。[3]其次,個別化教育計劃通過對社會、學校、社區、家庭等多領域資源的統籌整合實現教育資源向特殊兒童的主動傾斜,從而最大可能地減少他們由于處境不利或是身心發展障礙而造成的弱勢影響,實現了在教育過程中公平地享有合適且恰當的資源,以此推動教育的公平發展。
(三)特殊教育社會學模式的教育觀推動了教育的結果平等
特殊兒童往往是處境不利或身心發展存在障礙,傳統的“心理—醫學模式”教育觀,著眼于他們的生理缺陷或特殊需要,關注如何通過補償教育來彌補他們的缺陷和不足,以便盡可能地縮小他們與普通兒童之間的差距,實現教育公平。但由于先天遺傳或其它不可逆因素的影響,相當一部分特殊兒童終其一生也不可能達到普通兒童的一般受教育水平。因此,這種忽略教育對象特質的教育模式,非但沒有縮小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之間的差距,還因為其不恰當的教育追求(如片面追求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學業成績的平等)而嚴重地拉大了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發展的不平等。但隨著特殊教育的不斷發展,特殊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進步,在融合教育思潮的引導下,特殊教育的教育觀由關注特殊兒童缺陷與不足的“心理———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強調特殊兒童發展潛能的社會學模式。社會學模式的教育觀著眼于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發展的共同點,關注他們潛能的發展和個性的發揮,并期望通過教育來使他們的潛能和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實現自我的不斷進步和完善。由此可見,特殊教育本身的不斷發展也會對教育結果公平的進一步實現起推動作用。[4]
三、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典范
特殊教育的獨特性決定了它與教育公平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一方面,教育公平不能忽略特殊教育對象的存在而發展,且要以特殊兒童的教育機會均等為實現基礎;另一方面,特殊教育本身在不斷發展和推進的過程中產生很多優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這些理論和實踐模式推動著教育公平的發展并為其實現提供啟示和經驗。
(一)特殊教育的融合教育思想促進了教育公平的發展
融合教育最早是作為特殊教育領域內的教育理念被提出,并逐漸成為當代特殊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融合教育強調每一個兒童都是不同的,承認兒童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認為教育要主動適應并滿足不同兒童的需求,因此,它反對歧視和排斥,主張教育要容納所有學生,讓其獲得適合的教育。從這些觀點我們可以看出,融合教育理念追求的是所有兒童的教育公平,融合教育思想實質上是教育公平本質的體現。因此,融合教育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等同于教育公平的實現,因為隨著融合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深入,越來越多的人由原本關注特殊兒童的教育公平發展到關注所有兒童的教育公平,并由此產生了一系列改善公平現狀的教育改革和實踐。毫無疑問,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教育公平的發展。
(二)特殊教育的個別化教育模式為教育公平的實現提供參考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評價對象
常識告訴我們,小學低、中、高年級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評價語言是大不相同的。造成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各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和心理成熟等不同。要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就必須把握階段性原則,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選擇不選擇不同的評價語言。
1 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特點
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研究:“在小學低年級,尤其是學齡前兒童,認知水平尚處于前運算階段,抽象概括能力很低,動作學習和活動教學法對兒童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他們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很容易受更加強烈的新異刺激物的影響而轉移。他們的記憶力以具體形象性和機械性記憶為主,鮮明的、生動有趣的內容,很快能夠記住。他們的情緒體驗非常豐富,但容易受到外界情境的影響,而且很容易表現在外顯行為上。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完全依賴于外部評價,對老師言聽計從、完全崇拜。“兒童最初對自己的評價以父母對他的評價為轉移,稍后又以父母和教師的評價為轉移。”小學低段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現出的上述這些特點,決定了在小學低段語文課堂中,教師應采用以下特點的評價語言。
①簡潔明確
由于年齡小、知識水平有限,注意時間短,低年級學生對教師評價語言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低年級以簡短、明確的顯性表揚為主。如:“你讀得很有感情!”“你的聲音很宏亮!”這樣的評價語言簡潔明了,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對于有效調控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②形象夸張
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形象夸張,讓學生易于理解。“生字寶寶”“詞語寶寶”等形象的描繪讓學習的內容形象化,“哇,生字寶寶都在為你鼓掌呢!”“你給生字寶寶找到了朋友,真了不起!”對低段學生的表揚可以夸張一些,讓他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贊賞,可以很好地樹立自信。
③活潑童趣
低段學生天真,富有童趣,所以教師的評價語言還應該活潑富有童趣。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就像講述“童話”一般,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比如,“你就像文中的小猴子一樣可愛。”“你是一只快樂的小蜜蜂。”這樣的評價語言讓學生置身于學習情境之中,學習興趣自然高漲,效果不言而喻。
2 中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特點
小學中段學生正處于從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時期,其總體發展較平穩、穩定。他們對外部的依賴性減少,但是自我調節能力差,情緒還不穩定,還不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在對自我的評價上,老師及父母的評價已經不能完全左右他們的思想,他們開始有了自己自主的認識。然而,他們的自我認識又不太客觀,一些學生開始表現出強烈的自我主張,而另一些學生因為某方面的不足或成績不好,自信心不足,對自己評價過低。針對中段學生上述特點,在使用課堂評價語言是,要注意評價語言的激勵性、針對性和啟發性,要注意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讓每個孩子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斷前進。
①富于激勵性。
由于中段學生情緒還不穩定,容易沖動,意志力也不強。特別是學生升入中年級后,學習難度加大了,任務加重了,他們更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遇到困難就退縮。此時,教師的激勵非常重要。富于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信。
②富于針對性。
中段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開始逐步建立是非價值觀。他們不再完全依賴于老師的評價,此時教師如果還是沿用低段時形象夸張、活潑童趣的評價語言,只會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會覺得老師的評價非常虛偽。因此,對于中段學生,教師的評價語言更應該富于針對性,能明確指出學生的“好壞對錯”,能給予學生方法的指引。比如評價學生的朗讀,與其說:“你讀得真好。”不如這樣評價:“你通過重讀一些關鍵詞語,讀出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真好。”這樣有針對性地評價既明確指出學生朗讀的優點,更讓其它的學生心服口服。
③富于啟發性。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式性的評價語言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激活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產生主動探究的心理與創造的欲望。小學中段正是學生探究欲和創造欲活躍的時期,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富于啟發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
3 高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特點
進入小學高段,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與低、中段學生間存在很大區別。小學高段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期,他們的思維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此時,學生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明顯增強,不僅已經擺脫了對外部評價的依賴,逐步依靠內化了的行為準則來監督、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開始從對自己表面行為的認識、評價專向對自己內心世界更深入的評價,喜歡嘗試著從個性品質、人際關系、自我價值等方面的特點來描述自我形象。這就決定了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使用的評價語言呈現階段性特點,實質是兒童言語發展規律的體現。針對高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身心發展的要求,高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①體現人文關懷
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而言,不僅是獲取知識求得生存的途徑,更是生命歷程中的重要經歷。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認知范疇,它已經擴展到情感、人格等領域,體現著學生的生命價值。在小學高段,學生更加關注教師在情感、人格等方面的評價,因此具有人文關懷的評價語言更讓學生易于接受。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進步,鼓勵他們克服困難,支持他們大膽創新,寬容他們的個性,理解他們的煩惱,善待他們的缺點。
②體現語言藝術
有人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小學高段學生對教師的語言,普遍有一種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師的語言優美、好聽、有意思,就會對學生產生吸引力,他們就愛聽,也樂于接受。同時,規范、優美的語言還能進一步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的心靈,從而使他們遠離粗俗的不文明語言。藝術的課堂評價語言可以是催人奮進的激勵之言,可以是令人叫絕的機智之言,也可以是耐人尋味的幽默之言。而無論是怎樣的藝術語言,真誠、尊重、賞識、包容都應該成為其價值內涵。
③體現思維深度
隨著高段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他們更愿意完成那些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從發展學生思維的角度來說,教師應該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而在進行評價時,教師則應該更多地采用疑問句,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在經歷思考的體驗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學評教;考核;對策
1問題提出
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如何,反映了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和辦學聲譽的好壞。開展教學質量評價是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已逐漸為多數高校所采用。開展“學評教”有利于實現以學生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體現了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可以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需求和愿望,便于教師了解教育對象,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反饋教育教學存在不足,促使教師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吸收并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調節、完善教學行為,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是以學生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高職教育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同時實施“學評教”制度,是讓最有權力評價教學工作的學生公開發表對教師及學校管理的意見和看法,這使教師和管理部門更強烈地感受到來自學生即客戶方面的壓力和挑戰。教師與教育教學部門坦然面對每個學生,必須不斷進取,持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學評教”幫助教師和教育教學部門發現存在的問題,明確發展與建設的方向與目標,在此基礎上加強和改進師資隊伍的建設必然更有成效。國內外“學評教”的實踐證明,與行政領導評教、同行評教、專家評教相比,科學的“學評教”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且在實際教學管理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國內事實卻并非如此,某高校教務辦老師的抱怨:“學評教開展這么多年來,是年年搞,年年不討好,老師不理解,學生不重視”。為什么一個旨在通過學生監督以促使教師改進授課質量的制度卻處處碰壁?問的的癥結在哪里?這是我們不能不認真面對的事。
2目前“學評教”存在的問題
“學評教”經歷多次變革與完善,評價方式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更加先進,更符合現實的需要,參與對象從少數學生參與的問卷調查,到多數學生參與的機讀卡調查,現在已發展為基于校園網的信息管理系統下的網上“學評教”。但其存在的問題卻未改變。
2.1“學評教”評價體系值得商榷
上表為某學院的“學評教”評價內容,每項滿分為0.5分,分為5、4、3、2、1不同的分值。不同的科目都使用同一標準,這就難免使得評分上有偏差。譬如第三項符合大綱要求,學生基本不可能了解每一章節的具體大綱,就更無從說起是否符合。還有第七項,合理采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輔助手段,對于數學課等適宜板書的科目若強調此法就不太適宜,因為老師的一步步的演繹推算才能讓學生領悟推理的過程,若是大量用多媒體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不少學校目前的指標體系偏重教師的主導性,對教師的教學要求比較具體化。在一般情況下,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知識、閱歷、能力水平的不對稱,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調控者,多數學生很難就教師的授課是否符合教學大綱的要錄、講授的觀點是否完全正確、提供的材料是否完備等問題提出客觀、科學、系統的看法,因此評價只能停留于表面。既然教學是以學生為本,學生的發展目標決定教師的發展目標,那么就要從學生素質發展出發,經過科學論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師評價體系,這應是當前課堂教學評價的一大導向。
2.2學生對“學評教”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客觀公正對待
在與學生的座談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把“學評教”活動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因此他們參與意識不強,操作過于隨意,匆忙了事,這是認識和態度問題,并不能靠簡單的技術解決了的,這勢必影響到學生評教結果的公正性,也是教師對“學評教”最為反感和不滿之處。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引導,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可能由于態度、認識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使評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失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學生受主觀情緒影響 "如果上課過程中,老師曾讓你難堪過,或要求過嚴,沒有滿足某種愿望。而其他教師遇同樣事卻放學生一馬,難免學生將主觀情緒帶入“學評教”工作中,勢必對該老師打分有偏頗。而學生受知識水平限制和興趣影響和對學科的興趣會影響其對教師的評價。若學生熱愛某學科,學習興趣濃厚,課堂上聽得懂,學有所獲,就容易對教師持肯定態度;相反,若學生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課堂上又不認真聽課,學不到東西,自然容易對教師持否定態度。另外,因為“學評教”在學期中間進行,部分學生對成績與“學評教”掛鉤的猜疑,有可能因為害怕給教師的評價過低會造成自己成績降低,也不假思索給與高分。
2.3對評價結果缺乏科學地分析和有效利用
有些學校不顧本校的實際情況,把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隊,將評價結果在全校范圍內張榜公布,這樣做很容易傷害那些沒有公正、客觀評價老師的自尊心,引起教師對“學評教”的極大反感和抵觸心理。對結果的處理僅僅是算術加減,而不是科學分析。若出現一位老師兩門課高分,而一門課分數極低,也不分析原因。對只帶一門課和三、四門課的也是統一對待,沒有考慮反饋信息粗化一些學校在評價后,只給教師一個總分,對于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怎么改進沒有一個書面的實施建議,他們并不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有的高校對“學評教”統計結果的利用十分有限。尤其是教學管理部門除了依據“學評教”統計數據進行名次排列外,其它似乎沒有什么可利用的了。沒有在大學教學管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其導向、調控、激勵、診斷、服務等功能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3改進“學評教”的幾點建議
3.1加強宣傳,正確引導學生對評教的態度
從實踐來看,“學評教”在具體操作環節上仍存在不少問題。由于宣傳不力,“學評教”活動基本流于形式,評教結果很少向學生反饋,影響了學生參與“學評教”的積極性。因此,學校和管理人員應注意引導學生端正評價態度,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摒棄個人偏見,實事求是,公正無私地對教師做出評價。在“學評教”活動的組織上,教學管理部門要引導宣傳,對評價的質量要加強監控。在評教之前,要組織學生學習評價標準,讓學生清楚評價的要求及細則,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使他們明確評教不是無原則地吹捧,更不是對教師不滿的釋放。“學評教”是與教師進行有效的對話、交流和溝通,其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而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直接受益的是自己,這也是參與教學管理,行使手中監督權力的一種形式,是一項有的益活動。從而使學生認真對待評教活動。
3.2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提高“學評教”的認同度
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能夠全面地評價反映對教師教學質量測評,而且設計的內容、問卷要清楚、易懂,同時要便于操作、利于學生完成。具體“學評教”的評價內容應該從下面幾個角度來進行:(1)教學價值,即通過教學學生是否在知識、技能、情感上都得到應有的提高。(2)教學風格,指教師教學中是否展現被學生所接受和欣賞的風格。(3)教學組織,指教師是否用合乎邏輯的方式表達、安排教學材料,有條理,重點突出。(4)積極個性,指教師在教學中展現積極向上的個性品質。(5)教學熱情,指教師對自己專業、學生和教學工作的熱愛。(6)學識水平,指教師對專業知識掌握的寬度和廣度。另外可以借鑒國外一些做法,增加關于課程評價的指標。如教材的選擇是否合適;教材的難度;教材質量;課程的長度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相比是否適當;先行課程的教學效果對該課程理解和掌握的影響程度。如在評價指標中設計“教師講課中的什么內容引起了你的興趣”、“聽了這門課后,你的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學了這門課后你的思維方式、情感意志、知識結構方面是否有變化”等等。這些評價內容,能使學生能夠從學習者的角度,給出更真實的評價,給出的評價不是價值判斷,好壞、高低,而是更有價值的信息,對于教學反思有很重要的價值。由于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授課特色,評價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立不同的學科標準。最好在實施評價內容時能征詢廣大教師對評價體系的意見,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評教”的信度。
3.3對評價結果的合理分析和有效利用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一是為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提供可參考的信息,二是為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計算總分時,應剔除全部學生評價總分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一定比例,然后對剩余區域分數取平均值。所有項目除打分外,最好學生可填寫對該門課程以及任課程教師文字性的意見或建議。對那些教學評價結果一直居于學校、系科之前,也說明了這些教師的教學效果一直是學生公認的,應進行教學觀摩,作為學習的榜樣,共同進步。對于“學評教”反映較差的教師,應幫助教師查找“病因”,分析癥結。使自身原因還是外在客觀原因,不能簡單的一份數高低來論,從而最終達到使被評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對哪些學評教差,教學上不能勝任的個別教師應考慮調離教學崗位。通過分析學生評教各項目全校平均分,就可以了解學校整個教學狀況,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還比較薄弱,需要加大投資、加強監督與管理。
3.4明確評價的目的,發揮其應有功能
誠然,教學質量評價是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影響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因素很多,管理者應明確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可能僅僅靠學生就可正確評價這一觀點。鑒于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學生評價能力受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局限性, 學生評價教學質量的作用是有限的, 還不能完全客觀地評價教師的教學。因此,應采用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經常開展同行評價、領導評價、專家評價,以提高評價的信度。如果評價結果僅被作為管理者手中操縱的武器,教師則是反對的。如果評價不以對教師的獎懲為目的,必將有助于提高教師對評價形式的認同率,從而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負面影響。所以建議學校回歸學評教的原本位置,和教師利益脫鉤。“以發展為目標”的新的教育理念,從而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教學相長、提高質量”的目的,從而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李欣.“學生評教”的現狀分析與準確定位[J].教育發展研究,2005(6):110-111.
[2] 樓盛華.淺析“學評教”中兩種評價方式[J].現代教育科學,2007(2):129-131.
篇7
1 全納教育環境下的教育測評
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理念于1994年由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召開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上正式提出。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由于現有的教育體制不能公正地對待所有群體并且難以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隨著我國經濟和教育的發展,全納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樣的群體進入普通學校。(智力落后、肢體殘疾、視覺障礙和聽覺障礙學生,以及外籍學生、貧困學生、弱勢群體子女等等)我們的標準化教育測評并沒有對之作出應對。如何做到教育公平是我們努力解決的問題,在設計測驗之初是否也應該考慮到所有學生都有權在考試中展示學習成果。不僅是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所有學生都應該受益于公平的考試。這也通用設計測評最根本的出發點。
2 通用設計測評
通用設計力求使設計出來的產品能夠為所有人服務。通用設計測評就是讓考試盡可能全面的服務與所有考試者,而且使在試卷設計之初就考慮所有因素(而不是設計完成之后再翻修)。在教育領域,通用設計測評促使大型標準化測驗適用于如今更加多樣的受試群體。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通用設計測評需要注意的包括:(1)結構可以測量;(2)尊重參加考試者的多樣性;(3)簡明易懂的試卷;(4)清晰的格式字體;(5)改變要以不改變原意和難度為原則。
通用設計測評是在不改變評估標準、不降低難度的前提下在增加考試的容納度,它不能取代評量調整和替代性評估。就算一個包含了所有通用設計元素的良好的測評,在考試地點、時間、作答方式等方面依然需要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出調整。但是,考試在設計之初就應該把這些一般性調整考慮在內。通用設計測評并不是為了眷顧特殊學生而存在,所有學生都應該獲益于公平的考試。
3 通用設計測評原則
通用設計測評是一種教育測評方法,它的特點就是要盡可能適用于所有學生,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因此,通用設計測評就是要全納的包括所有學生,對所測知識內容有清晰明確的界定同時測驗項目也要無偏見的呈現。而且在測驗設計之初就要考慮便于評量調整,具有簡單清楚和直觀的考試說明和步驟以及最大程度的實現易讀易懂。
3.1 包容性強
當測驗第一次被建構時,就要考慮到所有學生。(aera, apa, ncme, 199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9).雖然有時可以適當限制被測群體(例如就業安置測驗、選拔測驗),但在公共教育問責制測驗中并不合適,所有學生都應該有機會獲得獎學金。隨著評估的目標群體的增加,評估需要對不斷增長的需求(多樣性的增加、普通課程中學生種類的增加、對學生更加重視和負責)做出反應。
通用測驗設計原則第一條——(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 1997)測驗要公平的發揮作用。當適用于大規模測驗時,這條原則要求所有所有學生都有權參與,無論他們有什么認知能力,還是什么文化、語言背景。評估需要測量學生在一個寬泛能力和技能上的表現,從而確保有不同學習任務的學生在同一個考察內容有機會展示能力。這并不意味著標準應該放寬或者考察內容應該有所改變。通用標準測驗設計必須權衡考量內容和成績標準制定出相同深度和廣度的測驗,并且針對認知的復雜性制定具體細節。運用不同的格式、技術和設計涵蓋所有學生。這在測驗設計的一開始就必須明確,為了做到公平,評估需要用同一個標準衡量所有學生的成績。1993年,algozzine提出將全納的原則適用于評估,以避免被測組間的分離。“容性強”明確的含義是,試測應該提取所有希望參與到最終測驗的學生樣本。包括有各種障礙的學生、英語不熟練的學生和不同種族、民族、社會階層的學生。試測盡可能抽取廣泛的學生樣本不僅可以確定題項是否含糊不清、有誤導性或是導致某些特定群體的學生無法完成,而且還能確保測驗制作完成后適用于所有學生。
3.2 結構界定明確
好的測驗設計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確保測量到想要測量的內容。就像popham 和 lindheim1980年提出:“一個測試開發項目開始于對所測技能和態度特征的慎重思考。”就像通用建筑設計為所有人消除公共和私人建筑的身體、感官、
認知障礙,通用測驗設計消除測驗中所有非結構導向的認知、感官、情緒和身體的障礙。特定評量調整的運用是否使結構測驗設計無效,例如,不同的群體對于閱讀有不同的定義,有些人可能把它定義為通過書面文字建構意思,有的則可能有更廣泛的理解,而不是針對信息是如何獲得的。后者的說法是專為視障學生提出,很少有學生學習盲文,更多的學生適用技術設備閱讀文字,可以說這是視障學生閱讀的唯一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難點在于如何把理解文本的能力界定的清晰,普遍被接受。國家考試的成績往往影響一個學生是否可以晉升等級或是從高中畢業。因此有明確的界定結構比以往更加重要。而且,一旦這些結構被確定,就要提供給管理如何測試的人。
另一個常見的測試爭論時關于數學測驗中需要的閱讀技能。幾項研究已經發現,如果把問題讀給閱讀困難的學生他們會取得較高成績(calhoun, fuchs, & hamlett, 2000; harker & feldt, 1993; koretz, 1997; tindal, heath, hollenbeck, almond, & harniss, 1998)。這一發現意味著,數學測驗的閱讀需求可能會阻止閱讀能力處于邊緣的學生在數學測驗中展現能力。然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需要大量誦讀。數學教師對這些題目和大量的誦讀負擔百感交集。shorrocks-taylor and hargreaves (1999)提出,非語言測試中的問題用語要盡量透明盡可能簡潔清楚。雖然研究人員發現,我們很少關注語言文學測試中的語言測量,但這個問題將困擾測試開發一段時間。
3.3 無障礙,無偏見的項目
根據教育和心理測試標準(aera, apa, ncme, 1999),項目的質量通常是通過項目審查程序和試驗測試確定的。項目審查既包括所測內容的質量,清晰度和是否歧義,也包括考察性別和文化的命干問題。據國家研究理事會(1999)公布,偏見出現在:測驗自身的不足之處導致各樣本組在某一問題上得分不同。例如,一個測試旨在衡量口頭推理,應該適用一般用語。如果文字涉及特定文化和地點,那么就可能不公平的對待來自這些文化和地域的考生與其它群體考生。一種減少偏見的方法是研究項目是否對于來自特定亞群的學生更難。這可以通過現場試測來確定試題難度和不同學生在這道題上表現得不同能力。(aera, apa, ncme, 1999, p. 39)
3.4 便于評量調整
在美國考試評量調整被應用于具有特殊需求學生和英語初學者的考試中。但是應該如何調整,標準化是否真正有助于提高調整的有效性,什么學生可以接受調整以及誰來決定給與他們調整等等這些問題在學術界引起激烈的討論。雖然經過通用設計的題項適合大多數學生,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仍然需要評量調整。通用設計的目的在于降低來自評量調整的對分數有效性和可比性的威脅。舉例來說,避免以下情況的出現有助于減輕盲文調整的困難:(1)使用不相關的圖表。(2)出現垂直或傾斜的文字排版。(3)需要閱讀的圖表,沒有轉化成文字說明。(4)題目中出現純粹為了裝飾的圖案,給視力障礙考生帶來不必要的干擾。
通用設計測評無法考慮所有調整的可能性,但是可以為常見調整提供便利。例如在測驗設計之初就可以考慮有不少考生需要適當延長考試時間,在考試中途獲得休息的機會。那么測驗就要盡量避免考試進行的同步性,便于學生在考試時間上靈活安排或是更容易插入休息時間。
4 通用設計測評的實施建議
通用設計總原則:(1)通用設計測評不要降低執行標準,一些群體不愿降低測驗的操作難度。(2)通用設計測評不能代替評量調整,評量調整有必要存在于學生的出席方式,回答方式,環境,時間和流程安排中。(3)通用設計測評需要眾多專家討論考量不同設計要素的優缺點。(4)不光是英語初學者,所有學生將受益于更易懂的測驗。
4.1 組建測評設計團隊
由于美國的大型教育測評是承包給個人的,政府在需要設計測評時,提出要求、通用設計原則、承包者的資格和報告內容要求、報酬等一系列問題,向測驗公司、課程和教學專家、獨立研究者等各種團隊招標。這些團隊要向政府報告他們的能力、方法等參加競標。我國大型考試的設計是找一線教學能手和各個學科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擴大這個團隊成員的專業類型,組建一個專業整合的團隊,也把心理學家、特殊教育教師和專家學者、以及各層學業水平的學生和家長(包括有特殊需要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吸納進來。
4.2 構建測驗
測驗題項設計是個耗時又富有挑戰的工作,我國在標準化測驗的經驗上有著多年的積累,這些來自實踐中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在測驗的設計上順利起步。我們還需要懂得通用設
計測評觀念的測評專家,將無障礙、適應更廣群個體的觀念引入題項設計中。美國這些年在題項的通用設計方面積累了經驗,并且歸納出精華(大型標準化測驗通用設計參考辦法)。我們可以拿來借鑒。
5 結語
標準化測驗在現代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選拔人才、評量成就方面。標準化測驗是我們獲得各種權益的重要途徑之一。考試的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下轉第19頁)(上接第12頁)了一個社會的公平。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研究者把通用設計理念帶入到教育測評中,力圖使測驗更加公平和人性化。在我國社會的迅猛進步下,通用設計測評是適合我國教育發展的新觀念,是值得我們去嘗試的。
通用設計測評充分尊重了受試群體的多樣性,結合多領域專家的智慧力圖尋找一個最適合所有學生的標準,減低由于個體差異帶來的調整消耗,更好幫助學生在教育測評中無障礙的展示能力,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和管理。
參考文獻
[1]abedi, j., leon, s., & mirocha, j. (2001). validity of 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test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 seattle, wa.
[2]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 (n.d.). what is universal design? 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etrieved january, 200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design.ncsu.edu.
[3]johnstone, c. j., bottsford-miller, n. a., & thompson, s. j. (2006). using the think aloud method (cognitive labs) to evaluate test desig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technical report 44). minneapolis, mn: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4]johnstone, c. j., thompson, s. j., moen, r. e., bolt, s., & kato, k. (2005). analyzing results of large-scale assessments to ensure universal design (technical report 41).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5]thompson, s. j., johnstone, c. j., anderson, m. e., & miller, n. a. (2005). consider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view of universally designed assessments (technical report 42).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6]thompson, s. j., johnstone, c. j., thurlow, m. l., & altman, j. r. (2005). 2005 state special education outcomes: steps forward in a decade of change.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篇8
【關鍵詞】 應激
Effect of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 on mental health of soldiers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 which combines the relaxation technique and reasonemotion educa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oldiers in their routine military live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ninetythree soldiers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3 groups: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 group (SRP, n=63), relaxation training group(RT, n=64) and control group (C, n=66). For 8 weeks,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 was performed in SRP group and 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 in RT group, respectively. In C group, no training and only psychological test was performe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Index of WellBeing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and some indicators, such as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psychoticism were significant (P
【Keywords】 relaxation training; reasonemotion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stress
【摘要】 目的: 探討放松技術和理情教育相結合的減壓方法對日常軍事生活環境中軍人群體心理健康的影響. 方法: 以某部隊193名日常軍事生活環境中的士兵為研究對象,分為減壓組(n=63),放松訓練組(n=64),對照組(n=66)三個實驗組,進行減壓教育實驗,時間8 wk,實驗前后分別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以及幸福感指數量表,檢驗減壓教育的作用. 結果: 減壓教育后測量,方差分析三組在SCL90總分,軀體化,強迫,精神病性得分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放松訓練;理情教育;精神衛生;應激
0引言
部隊是一個高應激的環境,日常應激壓力嚴重影響部隊士兵心理健康水平,進而影響部隊戰斗力.部隊的日常管理環境以及軍事訓練是部隊士兵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其它各項軍事任務的完成必須以此為基礎,部隊日常軍事環境中改善士兵的心理健康將會對部隊戰斗力的提高有積極作用.因此研究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減少部隊應激壓力的損害,維護和提高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放松技術和理情教育相結合的減壓方法,對某部士兵進行減壓干預,觀察減壓教育在士兵中的應用效果及可行性,為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方法.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以某炮兵部隊為基礎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三個建制連的193名士兵作為研究對象,均為男性,年齡17~25歲,受教育程度分別為初中,高中和中專,軍齡6 mo~5 a,排除精神疾病史,按連建制分為減壓組63名,放松訓練組64名,對照組66名,三組間職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無顯著差異.
1.2方法
試驗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和幸福感指數量表[1]作為評定工具. 采用的心理干預方法包括:① 心理健康教育. 內容即心理健康的意義,亞健康狀態,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時講授應激的概念,心理生理反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等,引導戰士正確認知應激.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進行. ② 理情教育.根據吳麗娟[2]《理情教育課程設計》一書中感覺情緒的知識,如何控制情緒,識別非理性想法,戰勝非理性想法,挑戰自卑等內容,結合部隊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其中結合實際操作課程,對調研中確定的應激原在相關課程中加以解釋. ③ 放松技術[3]. 講授放松的概念、方法、作用,主要放松方法為物理放松、靜思,漸進性放松. 設計放松訓練操作卡片,指導戰士操作.研究中對全部士兵進行上述量表評定后,減壓組進行為期8 wk的減壓干預,包括以上三種干預方法;放松訓練組進行為期8 wk的漸進性放松訓練;對照組未進行干預. 實驗過程中不影響部隊正常的訓練和工作,干預完成后1 wk對三組士兵再次進行心理測查評估,并與實驗干預前進行比較,以及各組間進行比較,判斷減壓干預的效果.
統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方差分析,LSDt檢驗,配對t檢驗, P
2結果
2.1心理干預前各組心理健康水平比較實驗前各組間SCL90總分,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因子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總體情感指數得分各組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表1心理干預前各組心理健康水平比較(略)
2.2心理干預后各組心理健康水平組間及前后比較減壓教育后測量,方差分析顯示三組在SCL90各項得分上,SCL90總分,軀體化,強迫,精神病性得分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方差分析顯示三組在幸福感指數的得分各組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各組前后用配對t檢驗結果顯示,減壓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好于減壓干預前,在SCL90總分,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精神病性多項心理健康指標因子得分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本研究關注日常的軍事環境,從平時的部隊生活著手,進行了改善士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實驗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多種方法,放松訓練和心理教育是實際應用較多的方法,在部隊的研究應用中,以往更多的關注于執行特殊任務時期士兵,缺少對日常部隊生活適應的指導.根據士兵文化水平低偏低,且參差不齊的特點,本研究從目前在學生和士兵中應用廣泛、操作簡單、行之有效的減壓方法中選取了放松訓練和理情教育兩種減壓方法,與部隊生活進行結合,形成指導士兵日常軍事生活中減輕壓力,控制情緒,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課程.系統的放松訓練可以作為一種減壓技術應用于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國外有研究表明經過意守沉思為基礎的靜思放松訓練可以使中學生增加幸福感,更加平靜,改善睡眠,增強自我認知能力[4],國內也有針對新兵的全身放松訓練研究,有改善新兵身心健康的作用[5]. 但是這種正規的放松一般以團體為單位,不宜實施,而且部分戰士因為過于枯燥,感覺不到即時效果而有抵觸情緒.因此我們在減壓課程中放松訓練部分采用了團體實施和個人根據減壓卡片自己實施相結合的方法,目的是達到便于士兵日常應用,同時設立了漸進性放松訓練組作為效標,檢驗減壓干預的效果.本實驗中采用的減壓技術,實際效果好于漸進行放松訓練,對改善部隊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明顯,而且對心理健康影響更廣,實驗實施中表明適合實際應用.
在心理干預前后,未發現部隊士兵總體情感指數方面的變化,表明本實驗采用的減壓教育干預及漸進性放松訓練對部隊士兵情感方面的影響不明顯,未能達到有關文獻中報道的結果[4],說明有關的措施還缺乏相關的內容和科學性,也可能與實驗程序并非部隊日常訓練項目有關. Reuven等[6]指出,在未來的軍事心理學非戰斗應激和平時應激研究中,應該更加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在部隊應激壓力研究中也應注重情感方面的研究,對我們所用的減壓程序中相關內容進行改進.
在時間效果方面,本研究主要觀察了在減壓干預后短期內的效果,由于時間限制,沒有觀察長時間的效應. Marie等[7]的報道,對第一學期的大學生在開學初期經過為期8 wk的減壓干預后,學生在適應學校生活能力,緩解焦慮方面有明顯改善,在減壓干預1 a后,退學率下降,學業成績改善. 本研究在減壓干預后觀察到改善心理健康的效應,但是對長期效應及改善士兵作業績效方面尚未能觀察,在后繼實驗安排應增加相關項目,以更全面的指標來評價減壓程序的作用和效果.
綜上所述,減壓教育對改善部隊心理健康水平有積極作用,適合部隊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但是在改善情感方面尚需改進,其長期效果及其能否提高士兵作業績效方面尚需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 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 北京: 中國心理衛生出版社,1999:31-35,82-83.
[2] 吳麗娟.理情教育課程設計[M]. 北京: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36-66.
[3] Song LZ, Schwartz GE, Russek LG. Heartfocused attention and heartbrain synchronization: Energetic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J]. Altern Ther Health Med, 1998,4(5):44-52,54-60,62.
[4] Wall RB. Tai Chi and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a Boston Public Middle School[J].J Pediatr Health Care, 2005,19(4):230-237.
[5] 何英強,李權超,曾嵐,等. 全身放松訓練對新兵集訓期身心反映的影響[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7):485-486.
[6] Reuven Gal, A David Mangelsdorff編著. 苗丹民等譯.軍事心理學手冊[M].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478-482.
篇9
【關鍵詞】PISA 素養 教育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010-01
2009年,上海5000多名15歲學生參加了PISA評估測試,在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中,上海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指標得分中均名列第一。這項“世界第一”引來全球各大媒體關注的眼光,并在國內引起熱議,有教育專家斷言,中國教育是成功的,是世界最好的。從教育專業的視角出發,我們應該深入研究PISA的整個評價流程體系,掌握國際教育評價的設計理念和操作方法,理性地反思我國現有教育評價的問題,積極推動我國教育評價的研究和發展。
一、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解析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起并組織實施的為各參與國家與地區協作監控教育成效的評價項目。PISA 測試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后 15 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所具備的應用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ISA 除認知測驗外, 還包括問卷調查, 目的是收集有關社會、文化、經濟和教育因素的指標, 這些指標與學生的成就相聯系, 從個體學習者、教學、學校及教育體制四個層面進行分析。因此, PISA 超越了對各參與國家與地區在三個主要領域的相對排名, 涉及范圍更廣的教育成果, 如學生的學習動機、自信心以及學習策略等,[1] 以期獲得來自學生、教師、學校和家長的綜合看法和觀點。同時從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教育因素等方面考查學生和學校的特征, 為各國政策分析和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PISA評價主要分為三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三者組成一個評估循環核心。 PISA每次評價都以上述三方面素養之一依次作為側重點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每次測評后,OECD都一系列相關報告,同時還會不定期地發表更詳細的主題報告和最新研究結果,從而使測評獲得的信息能夠形成教育產出的重要指標,使得各國對其教育系統的效益進行客觀的分析。[2]
二、PISA素養觀的內涵解讀
在過去,我們對“素養”一詞的樸素定義僅為簡單的讀寫能力,直到1948年“素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一項教育權利寫入了世界人權宣言。60年代末期,素養才走出了公民個人視域,開始與一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聯系起來,被定義為能夠適應生產力的提高,從事所在集團及社會需要的讀、寫、算能力的一切活動。[3]在終身教育理念推動下,“素養”一詞的內涵不斷被拓展和延伸。PISA所奉行的“多元素養”的價值理念得到了更為全方位的描述,不再局限于學校的課本知識與技能而是拓展至與學生生活、周圍息息相關的各種情境,并突破了狹隘的“功能主義”素養觀,開始重視個體的學習動機、態度和策略的應用與控制。 PISA不僅在理念上緊跟時代所賦予的“素養”的歷史使命,還在實踐層面通過對評價框架的獨特設計使這一具有時代特征的“素養”盡可能地呈現出來。
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開始對素養進行了人種志研究,他們的研究結論是:素養是一項具有社會性的實踐,它并不是簡單地知道如何去閱讀和書寫出某一個文本,而是出于某種特定目的,基于某種情境下對知識的應用(Scribner and Cole,1981)。至此,“素養”的內涵發生了質的變化,從一元論走向多元論;從量化指標變為了被置于各種關系和情境中的實踐活動;從一組價值中立的技能轉變為個體與外界交互的過程。正是基于此種認識論,PISA所測評的“素養”不再只是局限于學校課堂中的表現而是走出了學校,拓展至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閱讀、書寫、數學和科學素養都成為了一項具有社會性的事件。[4]
三、PISA素養觀對我國教育評價的啟示
(一) 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評價模式
借鑒 PISA 先進的評價理念、科學的評價工具、全面的實施流程及嚴謹的評價方法, 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評價模式。同時,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朝著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
(二) 關注學生的發展和需求
PISA 十分關注學生與學校的背景, 更加關注學校和教育政策在提升學生發展方面的作用,主張社會各階層的孩子都應得到良好的發展與成長的教育, 這與當前我國倡導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也是相一致的。PISA的測評維度除了知識的內容和結構外,還有另外兩個測評維度:知識運用過程以及在現實情境中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測試題目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注重從日常生活取材,把測試內容巧妙地融入真實的問題情境,在測評內容和過程上強調知識和技能要與每天的生活相關,充分體現和考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需要。我國目前的教育評價偏重于知識本身,對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的測評比較缺乏,因此,在問題情境生活化方面、在水平鑒定科學化方面、在評分標準合理化方面、在問題設計開放性等方面,PISA無疑為我國教育評價和國際性比較提供了很好的視角和參照。
(三)開展追蹤研究和調查來提高教育質量
教育評價關注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質量已經達到的水平,而且還應該關注教育質量的發展趨勢和走向, 以及需要什么樣的政策調整。因此, 開展追蹤的趨勢研究, 評價教育的發展趨勢, 更好地發揮教育評價功能, 為國家教育質量整體的提高、為學校、為學生提供服務。
PISA留給教育研究者、教育評價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啟示和思考是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甚至對其不足和缺陷的研究都值得我們的關注和反思。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對新近的多項大型國際教育評價項目的深入研究,會給我國的教育研究和評價帶來更多的沖擊和挑戰。
參考文獻:
[1]OECD.Learning for tomorrow’s world: first results from PISA2003 [M].Paris: OECD,2004.23-25.
[2]OECD.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first results from PISA2000[EB/OL]. http:///data-oecd/44/53/33691596.pdf.
篇10
一、探索創新教學模式的思想準備
1.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
建構主義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新發展,在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教師角色、學習環境、教學原則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求知識,有利于能力形成的新觀點,為創新教學結構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實踐證明,構建嶄新的教學模式,滲透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在建構主義等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
2,強化一個角色——教師的主導
我國傳統教育幾千年來一直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教師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向學生灌輸知識,教師講得好多,學生主動學習得少。教師主導的問題,我們研究了多少年,但始終沒有徹底解決。電教媒體進入課堂之后,不但“口灌”而且采用了“電灌”,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出現了高分低能,因循守舊,不敢創新,也不會創新的現象。由此看來,創新的關鍵是必須強化教師的主導地位,變“講師”為“導師”。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體現了五個方面:第一,引導,幫助學生確認和協調達到學習目標的最佳途徑和方法,引導學生經過自身努力,達到學習目標。第二,指導: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選擇學習策略。第三,誘導,采用多種教學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動機、培養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第四:輔導;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第五,教導:教師要以優秀的品質,完善的人格影響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健康的心理,符合時代精神的優秀品質。總之,教師不僅僅是給學生真理,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發現真理,探索真理。
3.鞏固一種地位——學生的主體
一位教育科研工作者在一次講話中提到:“我到國外去看的課與咱們的課相比較,感覺我們的課是非常精彩的表演,精心設計、精心實施,就是學生不象“活人”。就是學生沒有表現出他們的個性特點,沒有做到讓課堂充滿生機。”其實質是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而用統一的模式去培養同一類型的人。課堂中,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動作,學生的語言都被教師牢牢地控制著.根本不可能有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根本就不可能培養創新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還學生的主體地位。解放學生的頭讓他們敢想,解放學生的嘴,讓他們愿說,解放學生的手,讓他們能做。只有這樣,才能打破課堂靜昕、靜觀的沉悶局面。在電教媒體的參與下,創設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主體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完成學習對象與自我的雙向建構,實現主體性發展。
二、探索創新模式的物質基礎
1.良好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品格的形成,視野的擴展,有極大的影響。特別是信息時代,要充分利用空中資源,網上資源,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的作用,為學生提供課內、課外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求知識主動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豐富的教學資源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通過知識信息的物化展示,激勵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樣就需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做為軟件支持條件。所以要通過多種渠道建設CAI、VCD、錄像帶、投影片為一體的教學資源庫,以滿足創設教學情境的需要。
三、探索創新教學結構的課堂操作
l創設一處情境
課堂教學中利用教學資源,用形象生動的畫面、聲音、語言提出可以引起學生好奇心理和探究興趣的問題情境,設置疑難,提出懸念,激發學生的參與渴望,引導從具體形象的感性材料人手,觀察分析,積極探索,發現新知。利用媒體創設情境是直接為學生的學服務,而不是用來驗證教師的結論,也不是把結論性的情境合盤托出,讓學生一目了然。而且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多種情境,或有問題使人因惑;或有刺激令人興奮;或有場景引人人勝;或有懸念引人深思。從而使學生思維活躍,在主動學習中,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2.營造二種氛圍
(1)師生平等交流的氛圍
創設師生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圍,有利于解除學生的各種精神壓力和緊張氣氛,使學生感到課堂教學輕松,從而主動觀察、主動思索、積極參與,各抒已見。學生在不斷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維過程中,實現自我建構。建立師生平等交流的氛圍,要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創新意識,積極鼓勵、引導學生發言、爭論。讓他們敢于闡明自己的觀點。即使在發言中出現錯誤,教師也要耐心指正,不能因為他們說錯了而終止他們的參與。要求教師要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勇于接受他們的批評。對學生爭論的焦點,教師要給予恰當的點評并及時歸納、總結和升華。使全體學生在民主的爭論中,把握教學內容的精髓。
(2)協作學習的氛圍
劃分小組學習,學生以合作方式,參與學習活動,發表意見,交流信息,相互啟發,暢所欲言,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獲得了新的發現。
采用小組學習方式,同學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營造了創新思維的形成條件,培養了協作精神。當然,協作學習氛圍的營造,小組學習不是唯一的形式。但不管是班級學習還是小組學習,教師要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盡量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提供協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盡情地在不斷的思索中,爭論中進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
四、創新教學課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