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05 17:37: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育意愿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育意愿調查報告

篇1

關鍵詞:醫務人員;手衛生; 依從率; 干擾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32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362-02醫療機構中醫務人員手上攜帶的細菌成為醫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而手衛生是醫院感染控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1]為此,醫務人員手衛生與醫院發生有著直接關系,但是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普遍較低,加之要致病源,洗手設施不完善,造成醫務人員的手二次污染,嚴重影響了醫療質量。而手衛生是醫院感染控制中最主要的措施,所以醫務人員必須提高依從率,2012年第二,三季調查了醫院手衛生的依從率,第三季度的依從率明顯高于二季度,院感率有明顯下降。

1 原因分析

1.1 洗手意識在淡漠:由于醫務人員對手衛生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手衛生觀念存在錯誤認識,有的醫護人員錯誤的認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有關資料報道:戴同一副手套檢查多例患者,可增加耐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傳播機會,醫務人員在進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后,手部細菌污染相當嚴重,并且大多數為致病菌,特別是患者多,工作繁忙時,醫務人員普遍存在洗手依從性低,未進行規范洗手,是造成醫務人員與患者,患者與患者之間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

1.2 管理不到位:由于重視程度不夠,管理不規范,監管措施不力,手衛生設施落后,觸模式水龍頭,使用固體肥皂,未配備一次性干手巾、造成洗手后二次污染。冬季不供應溫水,醫務人員怕水涼大大減少洗手次數,是手部衛生不合格重要原因。

2 干預措施

2.1 強化培訓轉變觀念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缺乏是造成洗手依從性低的原因之一,為醫務人員提供相關手衛生知識的培訓,是改善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重要措施,因此,本院采取形式多樣的手衛生知識培訓,如定期組織手衛生知識講座、各科在洗手池上方張貼醒目的六步洗手法圖片,用大量事實、數據、圖譜、傳授手衛生的重要性、標準預防的相關知識。對新上崗職工、把手衛生知識列入崗前培訓重要之課,考核合格方可上崗,醫院各科室以科為單位進行強化培訓,六步洗手法達到人人會操作,人人掌握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從而提高手衛生依從率。

2.2 領導重視,完善設施:為提高洗手依從性,院領導從人力物力給予大力支持,在原來基礎上,改造洗手池,改水擰水龍頭為非觸模式水龍頭,配備抗菌洗液,一次性干手巾、冬季管道化供應溫水、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普遍提高,另外,規范了一次性手套的使用范圍,脫手套后應立即手清潔、護理操作車、各種操作臺等均配備了快速手消毒劑,從而保證了醫務人員手的清潔。提高手衛生的依從率。

2.3 行政干預加強監管本院根據《手衛生規范》制定了手衛生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把手衛生納入醫療、護理質量考核范圍、感染科每月檢查各科室手消毒劑的消耗量感染監職人員每月協同檢驗科人員一同深入科室對醫務人員的手、物體表面、空氣、無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壓力滅蒸汽滅菌效果,進行采樣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科室及時整改,追要致病源,而手衛生是醫院感染控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

3 結果

對控制醫院感染、耐藥菌的感染和流行以及防控醫院感染暴發至關重要,在醫院感染病例中,95%以上患者發生的感染是經接觸傳播,而在接觸傳播中,加強手衛生可有效切斷傳播途徑,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質量對控制和預防醫院感染具有積極的意義,是降低醫院感染最基本,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希望我院每位醫護人員充分認識到手衛生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嚴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確地洗手,使手上微生物達到標準要求,從而避免因醫護人員的手被污染而造成的醫院感染,保證醫療護理安全,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4 結論

手衛生依從率、正確率逐步上升,主要是今年以來進一步加強了對手衛生知識的宣傳、培訓與考核,并進行了反復多次培訓與考核,培訓覆蓋率達到全覆蓋,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極大的提高;進一步改善了手衛生設施、設備和用品,在病區走廊配備了速干手消毒劑,各科室配備了擦手紙巾擦手,方便使用;院感科進一步加強了對手衛生執行情況的監督、指導,將手衛生工作納入常態管理;引進了清爽、好用、方便的速干手消毒劑。通過多種干預措施,醫院手衛生依從率有著明顯的提高,大大的降低了醫院感染的發生,因此提高手衛生的依從率是非常重要的。

篇2

關鍵詞: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數; 出生性別比; 中等收入家庭

人的基本需要是人自身的種族繁衍,而生育是人類繁衍的唯一源泉,也是婚姻和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生育行為不僅僅是個人或者家庭的事,更是關乎社會結構的穩定和民族乃至人類種族的綿續與生存。所謂生育意愿 是指人們對生育的綜合看法,它主要包括數量、質量、性別等方面的期望和偏好;其中生育意愿數是指家庭的理想生育子女數,出生性別比是指某個人終生生育的孩子中,每100個女孩所對應男孩子數。

家庭作為生育的載體,也是生育傳承的基本單位;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父母與子所構成的穩定的三角關系。中等收入家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層,當今世界各國的政策都在鼓勵擴大中等收入階層,這樣能更好的縮小貧富差距,緩解貧富矛盾。學者張宛麗對中等收入家庭 做出定義,主要是指具有中等以上國民教育學歷水平,具有專業技術資格;從事以腦力勞動為主的職業;擁有較高學歷,掌握并提供市場稀缺的職業專業技能。這個定義從收入、社會地位、個人能力、生活方式等對中等收入階層做出了比較全面的詮釋,可以看出中等收入家庭的很多構成要素都與生育意愿的影響因素相似,而學者賈志科發現我國居民的生育意愿的變化呈現出較為顯著的城鄉差別,而不同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職業背景等的生育意愿也明顯不同。

一、中等收入家庭生育意愿數

隨著改革開放30年,計劃生育政策也實行了20多年,人口生育迎來一個新時代,當初計劃生育政策下出生的孩子,如今現在都已經或者即將邁入婚姻生育大軍,他們的生育觀本身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宏觀上講,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是導致人們的生育意愿的改變;而對特定的人群和階層,工作條件、收入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是影響生育變化的主要因素。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中提到當人口增長超過供養能力(尤其是經濟能力)時,正面的抑制因素會發揮作用。西方人口經濟學家萊賓斯坦也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庭收入的增加,人們越來越重視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父母想生孩子的數目會逐漸減少。

相對經濟發達地區的低收入家庭由于生育子女成本過高,社會責任過重,一般選擇生育數為一個;而落后地區則由于傳統生育觀和經濟改善主要靠勞動力的增加,所以生育意愿數較高。一般而言,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文化程度較高、工作環境良好的,對子女數量要求一般是一孩。如果沒有現在計劃生育政策,一些數據顯示,中等收入家庭傾向于生兩個,并且絕大多數希望一兒一女。

據2006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調查資料 估算,文盲、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意愿子女數分別是1.94、1.86、1.69、1.59、1.58個。其實已有的研究表明受到較好教育的父母生育意愿數較少(張曉輝、戴維W?休斯等,1995);隨著科學知識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生育意愿數的追求降低(劉俊榮,2000)。

二、中等收入家庭的出生性別比

2002年,調查 表明從生育意愿性別比來看,文化程度越高,選擇男孩的趨向減少,而選擇女孩的趨向增多。低收入人群多是從事體力勞動,由于人口數量意味著勞動力的多少,男女性別則被認為是勞動力的質量標準。所以,在計劃生育政策的限制下,低收入家庭為了更好地開展生產或取得更多的收入,往往傾向于生男,所以性別比比較偏高。而中高等收入家庭,主要是腦力勞動者,對子女的整體素質要求較高,而對于子女的性別要求也不如低收入家庭那么強烈。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各城市平均人口性別比是100.32,其中家庭戶是99.42,集體戶是116.61;各鎮的平均人口性別比是101.43,其中家庭戶是100.71,集體戶是128.83;鄉村則是103.07,其中家庭戶是103.07,集體戶是159.93。

根據上面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城市的出生性別比較之鎮的出生性別比一直要偏低一些,而鎮相對于農村的性別比也要偏低一些。越是小戶家庭,對孩子的性別要求越低;高收入的人對男孩的偏好較弱。

三、中等收入家庭的生育意愿數與出生性別比的關系

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口普查和生育的調查數據顯示,從1981-2005年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條件下,第一胎孩子性別比比較正常,但是由于計劃生育政策,一般情況下只有一次頂多兩次生育的機會(少數民族除外),所以從第二個孩子起,父母便對孩子的性別有了要求,出生性別比陡然增高,并且數量越多出生性別比就越不正常。家庭成員職業層次越高和經濟收入越多,撫養子女多花費的經濟成本、精神成本以及相應產生的邊際成本也越大,因此多養孩子本身就是很不經濟的行為,也不利于整個家庭的和諧發展。所以大多數中等收入家庭的生育意愿數在兩個,而且傾向于兒女雙全,這是中等收入家庭在比較生育子女的成本與收益之后所作出的理性選擇。(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法學院)

注解:

① 李英,賈志科,李曉娥.決策與信息(財經觀察).[J].武漢:湖北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2008(5)

② 省略/Article/TypeArticle.asp?ModeID=1&ID=498&Page=1

③ 賈志科.20世紀50年代后我國居民生育意愿的變化[J].人口與經濟,2009(4):24-28

④ 陳勝利,張世琨.當代擇偶與生育意愿研究[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3

參考文獻:

[1] 李英,賈志科,李曉娥.決策與信息(財經觀察).[J].武漢:湖北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2008(5)

[2] 賈志科.20世紀50年代后我國居民生育意愿的變化[J].人口與經濟,2009(4):24-28

[3] 陳勝利,張世琨.當代擇偶與生育意愿研究[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3

[4] 張子毅,等.中國青年的生育意愿――北京、四川兩地城鄉調查報告[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38

[5] 顧寶昌,徐毅.中國嬰兒出生性別比綜論[J].中國人口科學.,1994(3)

篇3

一:為了研究和分析中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從零用錢的分配和利用狀況,購物心態,父母對子女消費的態度展開調查。做出公布,使學生認知自己的行為的對錯,提高意識且提出適應的政策。

另外我們也對中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應的調查,并針對消費經濟來源做了分析,并從社會原因分析了中學生消費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中學生屬于心理,生理,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我們希望能給廣大的中學生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和指導。

[課題正文]

消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花錢買東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已使消費成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隨著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時,我們中學生的消費也越來越大。高消費意識在學生中廣泛流傳。然而,學校及社會尚未對“消費”這一活動進行研究,也未對中學生的廣泛流傳的獵奇心理加以改正。學生在消費中還有許多有待規范。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中學生消費觀念。中學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著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學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欲望。中學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為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為了更了解中學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消費的內容。

我們也還調查了中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說,中學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余,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數據。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占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占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占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中學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學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墻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

篇4

從“盲流”到“民工荒”

20世紀80年代末,“民工潮”和“盲流”第一次進入國人視野時,也許沒有想到,僅十多年后兩個詞語就會被“民工荒”所代替。

以前,數以千萬計的內地民工浩浩蕩蕩南下淘金,無異于一次人口大遷徙。如今,中國雖然每年仍然可以提供1.5億廉價勞動力,市場卻用殘酷的規律昭示著傳統經濟模式的沒落,內地民工無需背井離鄉就能領到與珠三角相差無幾的工資,物價和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的珠三角的產業優勢逐步喪失,產業升級和轉型走到了十字路口。

眼看著全國民工下廣東造就的“人口紅利”日漸耗盡,如何支撐經濟總量全國“一哥”_的高增長速度,成為橫在廣東面前的一個大問號。

同病相憐的還有上海等諸多發達城市。為緩解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勞動力短缺,近年來上海逐步放寬他們對獨生子女政策的立場,2004年通過了生二胎的條件,包括夫婦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等情況。2009年7月,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個發動“鼓勵”生育運動的城市。幾乎是一夜之間,要求執行獨生子女政策的海報被換下了,取而代之的是詳細列舉可以合法生育第二胎條件并如何申請的海報。政府還保證為選擇生二胎的夫婦提供心理和經濟上的幫助。但反應并不熱烈,上海35%的父母認為“養育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沉重負擔”。即使政策允許,仍有45.3%的家庭會因為育兒壓力太大而放棄生育二胎的機會,這是今年9月最新公布的《上海年輕夫婦家庭育兒現狀、需求及兒童社會福利政策》調查報告中透露的數據。

東亞:全球人口老化最快的地方

獨生子女政策已經推行了30多年,帶來了近兩代獨生子女。生育率低下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老齡化。現在,人口老化危機已經快速逼近中國。

國際上通用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不論按60歲還是按65歲標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己在1999年10月進入老齡化社會。以1.3的牛育率對未來進行推算,到2040年假設中國人均壽命達到目前日本人的水平,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35%,65歲以上人口超過2896。

聯合國人口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隨著中國生育率下降,60歲及以上的居民比例預計將會從2020年的16,796增長至2050年的31,1%。這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0%左右。在上海等教育水平高的沿海城市,這種不平衡現象更為嚴重。2008年上海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居民差不多是總人口的22%,而生育率則低于每對夫婦一個孩子。

不單是中國,整個東亞地區都面臨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事實上,全球人口老化最快的地方就是東亞,中國原來地處全球最“老”區域。

亞洲開發銀行出版的《亞洲開發展望》以數字呈現人口老化對經濟成長與儲蓄的影響。舉例來說,中國從1980年到2010年因勞動力的增長,讓每年的國民生產毛額增加1.3%;但預估往后的20年,數字會下降至0.31%。而南韓的國內生產毛額到2030年會降為0.7%,超過65歲的高齡人口占據總人口的36%。

非婚生子在東亞接受度低

盡管日本、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祭出許多對策,例如將退休年齡延后,但根本原因之一卻是生育率低。政府鼓勵生兒育女,但是成效不彰。強調家庭觀念和血脈延續的社會面臨著挑戰,民眾對婚姻反感是造成低生育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西方國家和相對發達的東亞國家中,針對低生育率作出的反應有何不同,則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非婚生子的統計鮮少受到關注i根據2008年《美國全國生命統計報告》指出,在西方國家中平均每位女性生育2.1個小孩,其中有4成是非婚生子。最高比例的北歐國家和法國為50%,美國為40.6%。而位處于西歐的希臘和南歐的意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相較之下,其非婚生子的生育率是較低的。

低生育率的國家大多位在東亞,包括南韓、臺灣、香港、新加坡和日本。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非婚生子女比率并不高。泰國和中國的幾個大都市的生育率特別低,即使中國取消一胎化政策的規定,生育率仍將處于低迷狀態。

非婚生子在亞洲往往被認為是道德薄弱的象征,人們認為他們會由于缺乏適當教養而導致社會崩毀。教育程度與就業率高的女性是否因為接受信息較多,因而非婚生子時較少面臨社會的壓力?

美國和香港的數據顯示,少女未婚懷孕和貧窮有相應關系。但有些人認為,這更是因為社會不接受非婚生子所導致的問題。在未婚生子的小媽媽比率較低的東亞國家、地區,非婚生予的經濟狀況也至少會介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之間,意味著在工作和經濟情況允許下,社會可以接受女性不結婚也可以生小孩。

在家庭觀念強大的東亞,結婚普遍被認為是為了繁衍后代的行為,而實際上,新婚、不婚或晚婚的配偶最后也只會生一個小孩。在發達的東亞國家和地區中,39歲的女性當中仍未婚或有小孩的比率介于15%到20%之間。

婚姻在中國社會仍然是構成家庭的主流價值,由于重男輕女的觀念,女性數量少于男性,許多男人可能永遠不能結婚。女性需求增加所帶來的好處也可能會變多,像是職業婦女提升機會多了,因此中國大都市的生育率是每況愈下。

國家育兒福利是投資而非耗損

歐洲的數據顯示,女性多數希望在經濟狀況允許的條件下養育孩子,社會地位支持女性可以自主決定懷孕時間與生育對象的時候,才有意愿生小孩。

這兩個因素在東亞環境下則不如預期發展,首先,養育小孩的機會成本非常高,因為壞孕女性沒有工作保障,也要承受高房價、稀少的公立托兒機構、極低或沒有育兒基金的環境,然而這些福利措施在歐洲則相對健全,即使是新加坡和香港的中產階級聘雇得起外籍幫傭,伴隨著高額貸款和消費喜好,養小孩的花費仍然所費不貲。

第二,養育小孩的工作已經如此不簡單,受過教育和就業的女性往往會問:為什么要結婚,結婚可能要忍受保守觀念的配偶。

篇5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涼山彝族;社區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4-0045-04

1 保護區概況及其社區情況

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于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以大熊貓及其棲息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面積50655hm2。保護區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北部的美姑縣境內,屬涼山山系大熊貓種群的集中分布區和腹心區,區內有高等植物144科,423屬,926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12種,有脊椎野生動物296種,其中有大熊貓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8種,被贊譽為很有科研價值的生物基因庫。同時保護區與馬邊大風頂、越西申果莊、甘洛馬鞍山、峨邊黑竹溝自然保護區毗鄰,構成了涼山山系大熊貓保護網絡,在涼山山系的大熊貓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具有重要地位。

保護區周邊有龍窩、樹窩、依果覺、蘇洛、炳途、尼哈6個鄉,42個村,2.6萬余人,全為彝族。6個鄉均為美姑縣的邊遠山區,森林資源豐富,但自然條件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村不通公路,近四分之一的村至今沒有電。6個鄉共有常耕地30171畝,人均1.17畝,社區居民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蕎麥等農作物,經濟收入來源以飼養牛、羊、豬及進入林區采集野生中藥材等為主,2008年人均有糧420kg,人均純收入1800元以下,屬國家重點扶貧對象。

2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

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一直按照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管理政策,采取傳統的強制性的保護措施,從而忽視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保護區管理部門為達到目標,對社區采取種種限制,另一方面,社區居民為改善生活條件、滿足自身利益需求,要想方設法對資源加以利用,對保護區資源構成了較大壓力,二者之間相互爭奪土地、資源的使用權力而產生了種種矛盾和沖突,目前主要集中在資源利用方面。具體表現在保護區內放牧、采藥、盜伐、砍柴、偷獵等。

2.1 保護區內放牧

畜牧業是保護區周邊彝族居民主要養殖牛、羊、馬、豬及雞等,據調查,有些養殖大戶一戶養有近百頭牛,幾百只羊,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和肉食來源。當地居民牲畜養殖一直沿用傳統的敞放模式,對牛、馬、羊、豬全部實行敞放,且放牧數量越來越大,有些地方因過渡放牧已造成了地表植被的嚴重破壞,特別是在大風頂、濫龍、維核洛和挖皆哈羅等地,放牧人員長期駐扎在此,吃、住均在山上,只有到了冬季才撤走,不但牲畜本身對資源造成了破壞,同時放牧人員在山上搭棚、砍柴、燒火(取暖、做飯)、甚至盜伐林木、獵捕野生動物,對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雖然根據《自然保護區條例》,保護區內禁止放牧,但由于放牧是當地居民的重要經濟收入,地方政府也一直致力于發展畜牧業,將畜牧業發展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保護區管理部門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加以控制。

2.2 野生藥材采集

保護區內野生藥材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天麻、重樓、升麻、蟲草、細辛、貝母、三七等,社區居民為了經濟利益,經常進入保護區進行野生藥材采集,一年四季各個地方均有人員進入,特別是在五六月份,男女老少均在林區進行采集,有時一家人有四五人同時上山。在采集藥材時,往往是不論大小,只要可采均進行采集,對資源破壞較大,保護區管理部門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管理。據調查,有些社區居民一年采集藥材收入上萬元,其藥材的平均收入占當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僅次于畜牧收入,同時也是當地居民最直接的現金收入來源。

2.3 盜伐林木

保護區內有大片的原始冷、云杉林,是很好的房屋建筑的用材樹種,在周邊的居民為修建房屋經常進入林區砍伐瓦板、方料等;還有部分居民為了謀取經濟利益,還進入原始林區進行盜伐林木,然后運至附近的馬邊等地以牟取暴利,雖然經過了打擊,但盜伐現象仍時有發生。

2.4 砍伐薪柴

保護區周邊居民日常生活能源幾乎全部為薪柴,據調查,戶均年消耗薪柴近2萬斤,在距保護區較近的龍窩、樹窩鄉,戶均消耗薪柴達4-5萬斤。他們的薪柴來源除一部分來自自留山外,還有較大部分來自保護區,據不完全統計,社區居民每年需從保護區獲取薪柴6000余噸、約合木材6000余m3,雖然以林下灌木為主,但仍對保護區的森林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5 偷獵

彝族村民歷來有狩獵的習慣,建立保護區后,由于加大了宣傳力度,對保護區周邊社區采取了清理獵槍、獵具,處理獵狗等強制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物質益的追求和動物市場的需求,又有部分村民開始飼養獵狗,并進入林區偷獵雉類及小型獸類,以獲取暴利。

另外野生動物破壞社區居民農作物及牲畜,造成社區經濟利益受損而得不到有效的賠償,也使是社區與保護區之間的矛盾沖突之一,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3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問題產生的原因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在資源利用方面產生矛盾沖突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既有社區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3.1 社區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 必然導致對資源的依賴性強

保護區周邊彝族群眾長期以來一直沿用傳統的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農作物耕種方式,生產效力低下,單位土地上的收益較低,不能滿足日常需要;同時牲畜養殖全部采用敞放模式,管理粗放,對資源威脅大;另外當地彝族群眾取暖做飯幾乎采用傳統的“三鍋莊”,熱量損失大,對薪柴的需求量大,從而對森林資源的依賴性強。

3.2 社區經濟收入低,來源單一,導致對資源的依賴性強

保護區周邊社區地處偏遠山區,自然條件差,適合種植的作物種類相對較少,一般種植馬鈴薯、玉米和蕎麥、大豆等農作物,很少有其它經濟作物,且產量較低,只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食物,很少有多余的糧食出售來增加經濟收入,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畜牧業,因此收入來源單一。在實施天然林保護之前,社區居民還可通過森林采伐中獲取部分收入,每年每戶靠賣勞力砍木頭,裝、卸車等所獲得的經濟收入為0.5-1萬元。天然林禁伐后,社區居民不再能從伐木中獲取收入,放牧、挖藥和采筍等活動則成為居民的另一重要經濟來源,每戶每年采筍和挖藥所獲得的經濟收入為0.1-1萬元,目前是家庭的主要現金來源之一。

3.3 社區人口增長過快對資源造成的威脅逐步增大

我國現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規定,農村少數民族婦女可生育3個孩子。因此當地彝族群眾每戶人家至少生育3個以上的孩子,有些居民因受傳統的生育觀念影響,為生育兒子,不惜違反國家生育政策,超計劃生育,至使當地人口增長過快。據初步調查,保護區周邊各鄉人口在近10年間由2.1萬人左右增加到現在的近2.6萬人,年均增長超過2%。由于人口在不斷增長而土地有限,導致社區居民對資源的威脅增加。

3.4 受教育程度低對保護區資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由于交通、通訊的落后,造成了社區信息閉塞;自然條件的艱苦與環境的惡劣,使社區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對外勞務輸出受阻,致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剩余,農閑時節,隨意流動,對保護區的潛在威脅增加。同時,一些落后的陳規陋習使社區居民缺少與外面世界交流,使他們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困境的能力減弱,從而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增加。

3.5 保護區管理忽視社區利益導致發生沖突

多年來,保護區管理者對社區管理認識不足,不愿與社區平等協商涉及到雙方利益的問題,而僅靠上級的行政命令辦事,沒有征求社區的意見,與社區交流少,導致周邊社區不理解保護區的一些行動,有抵觸或破壞事件發生;另外當社區因保護工作而受到利益損失或問題時,如野生動物危害農作物等,保護區沒有很好地予以處理和解決。

3.6 社區管理機構不完善

保護區管理局未建立專門的社區管理科室,雖然保護宣教科和多經辦也分別有一些社區管理方面的職能,但也因具體職責不明確,對社區管理工作相對較少;另外保護區在2003年建立組建管理局時,雖然在縣林業局建立了保護區共管委員會,也吸收了各鄉領導參加,但共管委員會對自身職責不明確,也基本沒召開任何協調會議,基本上處于名存實亡的境地,沒起任何作用。

4 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自然保護區管理,關鍵是管人。近年來,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通過充分開展社區調查,把社區人員管理作為基礎,收到了一家效果。

4.1 大力開展保護區宣傳教育

自然保護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性事業,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社區各界的大力支持,而獲取公眾支持的有效途徑就是宣傳教育。由于我國的自然保護事業起步較晚,加之美姑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山區,人們對自然保護的意義知之甚少,對自然保護難于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在自身的某些利益受到影響時,就容易產生抵觸情緒,激化保護與利用的矛盾,這就必然影響到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為此,保護區通過會議、圖片、幻燈、傳單、辦宣傳欄、保護區知識講座等形式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保護區資源、保護區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等,從而逐步引起社會對自然保護的關注,增強公眾的自然保護意識,使周邊社區群眾逐漸認識到自然保護工作的重大意義,進而投身到保護事業中來。同時保護區還積極向地方各級政府宣傳保護區建設的意義、保護區建設方針政策、保護區工作內容等知識,使地方各級政府對保護區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從而得到理解并主動支持保護區工作,有效地促進了保護區各項工作的開展。

4.2 加強保護區法制建設

2007年通過縣人民政府出臺了《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使保護區建設進入法制軌道,同時通過縣政府專門組織召開保護區工作會議,學習宣傳貫徹保護區建設有關方針政策,與社區各鄉村層層簽訂保護區資源保護管理責任書,鼓勵社區各鄉村結合自己的特點,充分結合彝族的傳統畢摩文化(如“克毒瓦毒”活動)訂立保護區管理的鄉、村規民約,收到了較好效果。

4.3 開展社區能源建設,減少社區對薪柴的消耗

針對社區群眾使用傳統的“三鍋莊”式火爐,對能源利用率低的特點,保護區積極爭取資金在保護區選擇了距離保護區較近,薪柴消耗量大的3個村莊進行節柴灶試點建設,先后共建設137口雙眼節柴灶,既解決了社區居民砍柴越來越遠,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實際困難,又節約了能源,保護了森林資源,同時也進一步改進了社區衛生條件,村民也十分滿意。同時保護區結合節柴灶建設驗收,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了節柴灶建設宣傳活動,通過組織現場檢驗節柴效果來宣傳發動更多社區群眾推廣使用節柴灶,宣傳保護區管理知識,收到了較好效果。

4.4 幫助社區發展替代生計

為解決保護區生計,保護區先后從WWF爭取項目和資金,在社區充分開展社會經濟基線調查、中藥材市場營銷調查和生計項目調查的基礎上,組織村民代表到社區發展項目開展較好的地方進行項目建設考察及中藥材種植培訓,幫助社區提高項目管理能力和藥材種植技能,為社區替代生計項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向社區爭取了部分小額基金貸款項目,在社區發展卵葉韭種植試點,開展蜜蜂養殖和生態豬養殖技術培訓、組織建立保護區生態養殖協會,為社區提供飼料加工設備,幫助社區維修道路,解決社區居民的實際困難,幫助社區發展生產。通過一系列社區發展項目的開展,社區居民對保護區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理解,也進一步緩解了社區與保護區的關系。

4.5 開展社區捐資助學活動

保護區在社區建設中,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幫助社區學校建設,幫助社區維修學校設施,為社區學生購置必要的書包、作業本、鉛筆、書籍等學習用具,同時在作業本、書包上印制有關保護區建設的相關知識,既減輕了學生家長購買文具的經濟負擔,又向廣大學生宣傳了保護區知識;另外還通過保護區與有關大學開展科研合作的機會,組織中央民族大學在保護區開展教學實習的師生,向保護區周邊學生開展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愛護衛生等知識講座,幫助社區學生從小樹立環境意識和保護意識,并通過活動的開展來進一步開闊視野,了解外面更多信息。

4.6 吸收部分村民參加保護區工作

2009年初,保護區管理局從社區聘請有一定文化基礎,愿意從事保護事業的人員6人,經過一定培訓后充實到基層保護站,主要從事保護區宣傳、資源保護、保護區巡護等工作。由于他們來自當地社區,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習慣,熟悉民族語言,通過他們的工作,可讓社區居民對保護區工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支持。

5 解決保護區與社區矛盾的建議

目前,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與社區關系得到了一定緩解,但由于剛剛起步,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結合當地實際,在充分考慮社區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管理,不斷探索和研究,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5.1 建立和完善社區共管機制

(1)在保護區管理局設立專門的社區管理科室,專門負責社區工作,協調處理社區關系,幫助社區發展;

(2)完善社區環境宣傳、資源保護、藥材采集等方面的共管委員會,成員可根據實際,吸收當地村組干部、學校教師、彝族家支頭人等分別參加。對各共管委員會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明確各共管委員會及成員的職責任務,并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平等協商相關事宜,把社區與保護區緊密結合,共同實現自然保護的目的。

5.2 制定和完善保護區管理的相關制度

保護區周邊全為彝族群眾,為加強對保護區的資源保護和管理以及藥材采集等,采用與彝族傳統習俗和畢摩文化相結合,以村或鄉為單位,組織訂立保護區資源保護管理的村規民約及藥材持續采集管理制度,以共同遵守,促進資源保護。

5.3 扶持和引導社區經濟發展

歸根結底,社區的經濟水平是對保護的根本壓力,要想提高社區居民的保護意識,必須首先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在充分調查和了解社區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扶持和引導社區的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對資源依賴型的傳統生產方式,引導社區群眾充分利用高山地區無污染等特點發展生態農業,生產具有較高價值的綠色食品,以提高單位土地面積上的價值;提倡對農林產品的深加工,在同樣資源采收的基礎上擴大產品的收益;強化管理,提高勞動效率,使社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率;引進技術、人才、資金,協助社區提高生產力水平。同時要加強同縣扶貧辦的聯系,爭取將更多的扶貧資金和項目向保護區周邊社區傾斜。

5.4 引導社區居民開展牲畜圈養

改變牲畜敞放習慣,實行生態養殖和圈養,一方面可以防止牲畜啃咬樹木和踐踏草皮植被,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人為活動,解決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美姑縣委政府提倡大力發展畜牧業,已把種草養畜作為政府的一件大事。保護區可選擇一定的養殖戶,先行開展牲畜圈養試點,在取得明顯效益的前提下進行全面推廣,逐步改變牲畜敞放的傳統養殖習慣,減少牲畜對植被的破壞。

5.5 加強社區能源建設,減少社區薪柴消耗

保護區周邊有5000余戶村民,若全部使用節柴灶,每年至少可減少薪柴12500t,相當于節約木材1.25萬m3。要積極爭取資金,幫助社區大力推廣節柴灶,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建設沼氣池,或推廣新的能源;同時在至今沒有通電的地方幫助發展小水電,解決社區居民照明和收看電視所需能源,并通過電視了解更多信息,開闊視野。

5.6 開展社區居民技能培訓,引導剩余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

保護區周邊剩余勞動力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缺乏打工技能,因而每年外出務工人員較少,即使已走出去人員,也因缺乏工作技能,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打工收入低。因此可根據實際情況,與相關部門配合,組織開展社區剩余勞動力打工技能培訓,幫助社區剩余勞動力在閑暇時間外出務工,一方面可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狀況,同時可減小他們進入林區的機會,減少對保護區資源的破壞,進而起到保護資源的目的。

本文參考引用了一些內部資料,分別是:①《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2003;

②《美姑縣2008年統計年鑒》,美姑縣統計局,2009;

③《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周邊瓦候地區社會經濟調查報告》,美姑大風頂保護區,2008;

篇6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升至2.2億,已占總人口的16.1%,已步入老年型國家。人口老齡化是當前與今后很長一個時期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能否有效加以應對已經成為關系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牙克石市的人口規模銳減、老齡化嚴重的問題,已給我市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發展帶來深刻影響。面對日益凸顯的老齡化問題,牙克石市人大常委會把對我市老年人權益保障和養老產業發展情況作為重要工作,成立了專題調研組,制定調研方案,并通過實地察看和座談交流,全面了解了我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發展養老事業的現狀。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底,牙克石市有60歲以上老年人63261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14.7%,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其中70歲以上23970人,80歲以上8020人,90歲以上648人,100歲以上10人,空巢老人6973人。

近年來,牙克石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始終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六個老有(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目標,不斷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逐漸形成了全市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使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老年人的物質文化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1.老齡工作體制不斷完善。市政府于2002年成立牙克石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設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各鎮(便民服務中心)、各街道辦事處老齡辦設在各地民政辦。60歲以上老年人由自治區、盟市、旗市區按照每人每年2:4:6的比例安排老齡事業經費,于2008年納入財政預算。基本做到了老齡工作組織網絡健全,活動經費到位。

2.老年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健全。我市于2008年在呼倫貝爾市率先制訂《牙克石市老年人優惠政策的若干規定》并予以施行,同年發放《牙克石市老年人優待證》2萬冊。2009年,呼倫貝爾市出臺《呼倫貝爾市老年人優待辦法》,市政府按此優待辦法,要求有條件的醫院開設了老年病門診,在窗口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免收掛號費;在火車站、汽車站設置老年人優先購票標志,候車室設置老人席,老年人乘坐上述公共交通工具時可優先進站、檢票、上下車。按照《80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發放管理辦法》,從2011年起為我市80周歲及以上低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高齡津貼提高到100元,10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發放津貼提高到300元。

3.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我市全面建立了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等相結合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并實現全覆蓋。同時,對城鎮三無老人實行分散和集中供養,其中分散供養費為每人每月560元,集中供養費為每人每月780元。

4.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我市初步形成了老年服務事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市有社會福利機構11個,敬老院1個,床位數達到1170張。爭取上級民政部門投入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5個,1個已初步建成。

5.敬老愛老活動深入開展。一是加強敬老愛老宣傳工作。市政府積極對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行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在電視臺、廣播電臺的重要時段播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發放《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讀本千余冊,有效地提高了社會對涉老工作的關注。二是廣泛開展敬老月活動。活動期間走訪慰問特困、高齡、空巢老年人和社會福利機構。在每年老人節期間,各鎮(便民服務中心)、各街道辦事處都廣泛開展了老年人文藝演出、運動會、乒乓球賽、門球賽及老年人書法、繪畫競賽等文體活動。我市老年大學開設了繪畫、書法、聲樂、樂器、微機五個專業,極大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三是認真組織開展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市政府把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作為重要抓手,通過開展敬老孝星評選表彰活動,評選出了一批孝親敬老楷模,以點帶面,擴大社會影響,促進社會敬老愛老風氣的進一步形成。

6.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較好維護。市政府依法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兩年來,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涉老案件39件,其中刑事案件18件,涉及贍養民事案件21件,判決2件,調解9件,撤訴10件。老齡工作機構和涉老部門及時受理和協調解決老年人的投訴,有效地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7.老年人參與社會渠道不斷拓寬。市政府堅持從政治上和生活上關心老年人,為他們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歷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均有一定數量的老年人參政議政,許多退休老黨員積極投身到助老志愿者和關心下一代教育服務中,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余熱,營造了全社會支持老有所為的濃厚氛圍。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人口老齡化是未來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重大問題。我國受計劃生育政策、生育意愿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人口老齡化速度大為加快。據國家老齡委的預測,到2025年前后,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4%左右,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如何應對好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1.傳統的養老模式不適應時展。日益龐大的群體特別是隨著家庭小型化,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對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需求。家庭養老的模式不適應時展了,子女即使在主觀上有十分孝敬老人的愿望,客觀上卻無照料老人的條件和能力。

2.養老服務體系不完善。一是各部門在推進養老服務工作上沒有形成合力;二是養老服務隊伍缺乏,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業務能力、服務質量非常有限,根本無法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總體不高、投入有限、社會參與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勵扶持政策,導致老年護理人員嚴重不足;三是社區養老亟待發展。有的社區即使有老年人活動場所,但僅停留在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地,離主動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服務、精神慰藉、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還有較大的差距;四是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有限,供需矛盾仍比較突出。同時,民辦養老機構規模小、起點低、投入不足,處于微利經營狀態,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難度較大。

3.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有待加強。社會各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傷老、棄老、虐老等情況還存在;同時,市場化也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提出了挑戰,加之基礎設施不完善,諸如老年人就醫、保健、康復、娛樂、文體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足,缺少老年人活動場所,文化體育設施建設也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使老齡工作面臨巨大的壓力。

4.養老服務業相關政策還需加快落實。近兩年來,國務院、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政府分別出臺了《關于扶持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有諸如土地出讓金和稅費減免、一次性建設補貼、床位補貼、信貸支持等多項優惠政策。自政策出臺以后,多家企業和個人有意向建設大規模、上檔次的養老機構。但是由于這些政策的具體措施正在制定中,存在有關鼓勵、扶持、優惠政策滯后等問題,還有大量的民間資本不能有效引導到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上。

三、對策及建議

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強調,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以人口戰略、生育政策、就業制度、養老服務、社保體系、健康保障、人才培養、環境支持、社會參與等為支撐的人口老齡化應對體系。

1.進一步加大《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貫徹力度。各級政府要重視并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工作,將其列入年度普法教育,開辟宣傳專欄,積極營造敬老、養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敬老孝星敬老模范等形式多樣的評比宣傳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民族傳統,積極倡導孝道文化;同時,加大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的組織和個人的宣傳力度,在全市形成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新風尚。

2.加快建立完善老年醫療保障體系。要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開設老年專科或病房。要大力整合和發展社區老年衛生服務體系。切實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知識傳授。落實老年人就醫優先、優惠的政策,建立起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醫療、護理、康復、上門醫療、家庭病床、保健咨詢和醫療救助等便捷的一體化服務體系。逐步實現醫養結合,積極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家庭,加快推進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試點。還要進一步完善貧困老人醫療救助制度。

3.要大力發展老年照料服務產業。應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目標要求,加大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場所以及適老化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投入,建立并完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服務支持系統,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要適應勞動力流動加劇、孤寡老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斷增多的新形勢,把對老年人集中照料、分散照料、家政服務和精神慰籍等照料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在強化家庭養老的基礎上,加大以公辦養老為示范、社會力量建院為骨干、社區服務為依托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開展托老、上門照料等為老服務業務,拓展社會化養老服務功能。要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建設,在每個社區建立起一支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經常侍奉老人的工作隊伍。逐漸形成以設施服務、定點服務和上門服務為手段的老年照料志愿服務體系。

4.加快老年群眾性組織建設。要把建立老齡協會等老年群眾性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老年人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載體給予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老年人行業協會(如老年教育工作者協會、老年醫務工作者協會、老年文藝工作者協會、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等等)和市、鎮(街道)、社區老齡協會。疏通老年人向黨委、政府反映訴求、諫言獻策的渠道,加強老年群眾活動陣地建設,加大對老年群體組織的資金扶持。

5.進一步加大對老齡事業的投入。要從我市實際出發,把老齡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按自治區政府規定落實老齡工作經費,及時補充養老、醫療保險、城鄉居民低保救助資金以及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老年教育資金等,支持老齡事業發展,特別是加大對基層老齡工作經費投入。同時,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化的老齡事業投入機制,多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加快智能化養老發展。

篇7

[關鍵詞]河南鄉村失獨家庭;生存現狀;救助機制;計劃生育政策

[DOI]10.13939/ki.zgsc.2015.46.127

1 調查目標

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到如今已經有30多個年頭,在此期間我國的人口累積少生4億多人,使中國“13億人口日”和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時間分別推遲了4年和5年。為國家經濟發展與降低資源消耗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由于疾病、意外事故等種種原因,全國各地出現了一群特殊家庭,即“失獨”家庭。就全國老齡辦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中國至少有100萬個“失獨”家庭,200萬位“失獨”父母。而在這些家庭中,因缺乏完善的理療衛生條件和養老保障,農村“失獨”家庭的晚年更加令人擔憂,但目前關于鄉村“失獨”家庭的生存狀況既無相關的學術研究,又無準確具體的數據,無法準確把握鄉村“失獨”家庭的生存現狀,因此本次針對河南地區四縣十村“失獨”家庭的生存現狀進行調查,了解河南鄉村“失獨”家庭目前的生存現狀,以及“失獨”家庭生活中面臨的問題,進一步分析計劃生育及開放二胎政策對鄉村“失獨”家庭的影響,從而提出一些供政府參考的可行性建議。

2 調查樣本的選擇以及調查方案的確定

2.1 地域樣本及選擇原因

2.1.1 所選的樣本地區具有一定覆蓋面

本次的調查樣本選擇了河南省汝陽縣、宜陽縣、林州市、新鄭市共4縣10村作為地域樣本進行調查。從地區分布情況而言,所選擇的四個縣,位于河南省不同的地理方位,洛陽市汝陽縣、宜陽縣位于河南省西部,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新鄭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樣本地區地域分布較廣。從地域地形來而言,汝陽縣地形復雜,主要地形為山地和丘陵,宜陽縣地形為淺丘陵,林州市地形為山地,新鄭市地形為平原,樣本地區基本涵蓋河南省基本地形。從人口數量而言,從選擇的四個樣本縣中選擇了人口數量較多的十個村莊展開調查,保證所選擇的樣本區域在當地有一定的覆蓋面。

2.1.2 樣本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

從經濟發展水平而言,所選擇的四個樣本縣,經濟發展程度各不相同,洛陽市汝陽縣為國家級貧困縣,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洛陽市宜陽縣作為洛陽市“一中心五組團”的重要鏈條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一般;林州市作為河南省經濟實力較強的縣市之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連續三十幾年一直位居河南省各縣(市)之首,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新鄭市位于鄭州半小時經濟圈內,經濟發展水平高。所選擇的十個樣本村,與其縣級轄區內其他村經濟發展程度持平,能夠反映出當地其他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經濟結構而言,洛陽市汝陽縣和宜陽縣第二產業發展迅速,經濟來源主要來自第一、二產業,經濟結構比較單一;林州市第一、二產業發展更為迅猛,農田水利設施較其他縣市更為完善,工業產品科技含量較高,旅游業也正在積極發展,經濟結構較為完善;新鄭市第一、二、三產業均衡發展,尤其是其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產品多外銷,經濟結構完善。選擇的樣本地區包括了河南省各地區經濟結構的主要狀況,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對象樣本及選擇原因

本次調查對河南4縣10村全部的“失獨”家庭以及當地部分普通村民、村鎮干部進行了實地訪問,通過實地和網絡兩種途徑向不同年齡段和不同職業的社會群體發放調查問卷。

本次調查對象的主要人群為樣本地區內的全部“失獨”家庭,因此明確“失獨”家庭的定義是很有必要的。“失獨”家庭是近年來出現在新聞報刊的詞匯,普遍的定義為:“失獨”家庭是指其獨生子女因疾病、災害、意外、自殺等原因死亡,從而永遠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失獨”家庭中的父母年齡大多在40歲、50歲以上,且一般情況下,由于年齡或其他原因他們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養子女。通過對選擇的4縣10村全部“失獨”家庭進行走訪,可以充分了解鄉村“失獨”家庭具體的生存現狀,掌握其在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對當地村民、村鎮干部進行訪問,能從側面了解當地人對鄉村“失獨”家庭的看法,全面獲取鄉村“失獨”家庭的相關信息。此外,還可以獲得政府對鄉村“失獨”家庭的補助政策及其落實的情況;對包括農民、學生、教師、城鎮職工、離退休人員在內的社會群體進行問卷調查,可以了解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的社會群體目前對鄉村“失獨”家庭的關注情況。

2.3 調查方案的確定

第一,對所選擇的樣本地區(河南省四縣十村)進行走訪,通過對“失獨”家庭、當地村民、村鎮干部的訪問,掌握樣本地區中“失獨”家庭的生存現狀,并向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類型的社會群體進行問卷調查。

第二,整理訪談筆錄,回收并分析問卷。

第三,撰寫調查報告。

3 鄉村失獨家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經濟狀況困難

大部分失獨家庭的收入較低,農村部分無養老金可領的老人,情況則更為嚴重。目前,農村失獨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土地收入,將土地外包或租賃。健康的老人,有的則到鎮上做臨時工掙取一些生活費。身患疾病的失獨家庭不僅要增加生活開支,收入來源也比較單一。同時,經濟條件及物質基礎的落后,也讓他們不能及時獲得失獨扶助政策的相關信息,獲得及時的幫助。無法到相關部門爭取自己的權益,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

3.2 精神壓力較大

獨生子女的父母失去孩子之后,仿佛是生命中最強大的支柱轟然倒塌,生活一下失去了重心。平時疼都疼不完的孩子突然不在了,對失獨父母的打擊是巨大的。部分父母心情沮喪,郁郁寡歡,再也難以展現笑顏,甚至自我封閉,抑郁成疾。然而,又不愿到心理咨詢機構治療,不愿提起孩子的事情,落寞傷感。再者農村的生活方式比較單一,沒有城市眾多的娛樂活動排解心中的難過之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大部分村民基本都閉門在家,有的村民選擇用來安慰自己,孩子在另一個世界一切都好。

在隨機調查中還發現,相當多的民眾不知道什么叫作失獨家庭,而習慣用“絕戶”等概念。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失獨媽媽”甚至會被戴上“克子”、“克夫”的迷信帽子。失獨家庭其實就是風險家庭,不能用迷信等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懷與了解。失獨父母普遍介意別人的眼光,有的甚至怕周圍人覺得喪失獨子(或獨女)是他們命中的報應,怕別人嘲笑自己香火已斷,進而隔絕了與周圍人的交往。

3.3 養老制度及社會保障薄弱

對失獨家庭的政策支持還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政府出臺的其他的扶持政策并未特別照顧到失獨家庭。二是計生部門單獨出臺的政策覆蓋面小,受益人數少。為弱勢群體提供支持是政府的責任,政府部門要切實加強政策支持的力度。雖然現有政策也提出對于失獨家庭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然而這一經濟補助在通貨膨脹率不斷攀升的時代,對許多年老多病的暮年失獨者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失獨家庭的養老困境仍然無從解決。另外,特別扶助金的申領程序很復雜,獨生子女死亡證明是必不可少的證明之一,父母覺得很難接受用兒子的死亡證明去換補助。

特殊的身份讓失獨者邊緣化,處境尷尬,陷入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困境。農村地區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也尤為嚴峻,雖然2014年2月兩部委印發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但是農村地區所面臨的養老境況依舊嚴峻。現在城鎮失獨者的情況是關注重點,農村失獨者的情況受到的關注還不足,而他們的情況更為窘迫,養老院數量和質量都和城鎮地區完全無法相比,收入來源不穩定等,這些都是在解決失獨群體保障問題時依照情況的差異需要具體對待的。

3.4 社會支持不完善

失獨家庭的社會支持體系尚未成熟,自組織行為和志愿者服務的農村失獨家庭較少。失獨父母的心理防線較高,如果沒有村支部的介紹,志愿者難以獲得失獨家庭的信任。并且,農村年齡大的失獨父母不熟悉網絡,不能利用網絡向社會求助。農村的失獨家庭分布較為分散,鄉村交通的不便利也為志愿者服務帶來一定的困難。

農村的福利機構不完善。農村的養老院較少,失獨父母不宜居住在普通的養老院,以免見到他人子女探望,而回憶起自己的喪子之痛。有些想要領養孩子的家庭,當地都可能沒有孤兒院,不了解孤兒院的信息。即使想要領養孩子,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失獨家庭的親朋好友對失獨父母的關心缺少恰當的方式,一方面怕提起失去孩子這件事情令失獨父母難過,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該如何去關心失獨父母。在失獨父母自我封閉與消沉時,多處于觀望和被動的態度。

3.5 法律法規不明確

從國家層面的法律看2001年年底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第27條明確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但是“必要”的標準如何掌握,由哪些職能部門負責,具體如何實施,均缺乏詳盡的規定和操作細則,如此太過籠統語焉不詳的規定,既不具可操作性,也因彈性過大而缺少強制性,是否幫助以及怎樣幫助失獨者,全憑地方政府自覺。而現實是,很多地方政府有意或無意在此問題上選擇了忽視,其最集中的體現是各省及各地政府在執行《全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方案》及各省具體的實施方案時的應付了事或者漠然視之。再如,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迎來首次修訂,中國的養老問題再次提上國家議程。通觀整部立法,其第五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見其依然主張我國老年人應以家庭養老為主。然而對于家庭養老已經不可能的,且數目日漸龐

大的失獨家庭,整部立法絲毫沒有涉及,在失獨家庭養老問題日漸凸顯的當下,這樣的立法回避或者忽視讓人難免失望。

3.6 家庭結構失衡

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在計劃生育時代,獨生子女死亡就是無后,獨生子女死亡意味著斷子絕孫,血脈繼嗣的中斷,導致該家族中延續數代、幾百年的傳統系統被迫中斷。

失獨父母還存在離婚的現象。這表明失獨家庭的平衡系統被打破之后,家庭結構極度脆弱,家庭穩定性極差。子女是父母夫妻關系的紐帶,一旦子女不幸離去,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失獨人員因子女死亡而引起心情不暢,情緒失控,悲觀絕望,容易造成性格的改變,進而影響夫妻和家庭關系的和諧,甚至導致離婚或其他意外情況出現而引發家庭解體。

4 改善鄉村失獨家庭狀況的建議

4.1 提高經濟補償標準,完善補助政策

提高失獨家庭救助的救助標準,首先,各地財政部門應該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對失獨家庭的救助補償標準,保障其能達到當地絕大多數人群的生活水準,不能讓他們因失去子女而陷入精神困境的同時也陷入物質生活的困境。其次,各地政府還應撥付相應的保障基金及從社會撫養費中提取專門資金,用以建立失獨家庭關懷基金。這部分基金直接由當地的計生組織管理,保證在失獨的第一時間,把關懷基金送至失獨父母手里,并給予他們必需的幫助。在進行調查時,被調查的對象提出了發放扶助金年齡限制能否放寬的意見。建議實行全國統一特別扶助政策、統一發放扶助證件,不受地域限制。方便特別扶助人員異地領取特別扶助金,以利于“失獨”家庭脫離舊日的生活空間到異地生活,減少精神上的刺激。

國家應建立獨生子女人壽保險制度和意外風險公基金制度。用計劃生育部門征收上來的超生罰款,作為失獨基金和失獨保險,來優先用于失獨家庭。這不僅能幫助因盡計劃生育義務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夫婦,而且也能體現出“取之于超生,用之于失獨”社會扶養費使用的本質屬性。

4.2 加強心理輔導,完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失獨家庭的精神創傷與需求具有其特殊性,正所謂哀莫大于心死,失子之痛給他們帶來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因而全方位的精神慰藉和關懷是救助失獨群體的重要內容。

4.2.1 加大對村計生干部關于心理援助的培訓

村計生干部是直接面對失獨家庭的基層干部,也是失獨家庭的基層干部,也是失獨家庭主要的傾訴對象。針對當前計生部門普遍缺乏科學的心理援助知識的現狀,政府部門應聯合心理咨詢機構,利用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心理知識專業培訓。

4.2.2 為心理咨詢機構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扶助政策

政府可以為專業的服務機構提供所需資金,建立一種契約關系,不由自己運作,專門針對失獨者而設立,這樣更容易讓失獨者緩解心理壓力。目前社會上,大多數的心理輔導機構以贏利為目的,收費太高,大多數的失獨家庭負擔不起,且這些機構一般對失獨家庭的情形了解不足,而且出發點不純粹,失獨家庭不愿相信私立的心理輔導機構。

4.3 完善養老及社會保障制度

由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推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加快推進“失獨”、“空巢”家庭社會支持體系的城鄉一體化。

4.3.1 建立專門的失獨養老機構

設立專門的失獨養老機構可以摒棄普通養老機構復雜的申請手續,避免了在普通養老院見到他人子女探望父母引起傷感。同時,居住在一起的都是有過相同喪子經歷的人,感情上更容易產生共鳴。與城市不同,農村失獨家庭的生活方式較為單一,村民們沒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不了解網絡的使用方法。在養老機構可以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如外出旅游、文藝晚會等,豐富晚年生活,分散喪子之痛的注意力。

4.3.2 社會組織救助

社會組織作為政府、市場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組織有著本身獨特的優勢,專業化更強,服務內容和方式更加靈活。建立失獨家庭的樞紐型社會組織,將針對失獨家庭開展服務的社會組織整合成一個服務網絡,以樞紐型社會組織作為中樞,協調不同社會組織的資源,為失獨家庭提供及時的全方位的社會服務。同時,為了避免社會組織出現效率低下、濫用善款的問題,應該建立完善的責任機制和監督機制。

4.3.3 在家養老

一般來說,農村安土重遷的觀念較為普遍。如果堅持在家養老,國家和政府應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給予基本生活保障費用和醫療保障費用,并由居住的村集體協助解決養老照顧問題,如可以由所在的村集體為他們提供生活、就醫等基本生活服務照顧;村集體出面,建立“時間銀行”,即組織志愿者或“義工”與他們“結對子”,為失獨父母提供基本的養老服務,以爭取到自己以后支取免費養老服務的資格。農村的村落與村落之間居住較為分散,為了利于照顧選擇居家的失獨者也可以打破一些界限,可以就近整合行政村或者自然村資源,實行便于管理的一些具體實行方式。

4.4 完善失獨的相關制度及法律法規

作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法律法規的缺失是制約當前我國失獨家庭社會保障發展的關鍵因素。因而我們要進一步加快有關法制體系的建設,制定一系列專門針對失獨家庭養老的法律條款,將相關的政策問題制度化、法制化。建議各級政府部門設立專門負責失獨群體的組織,失獨者遇到各種困惑都能及時給予幫助,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求助無門。

4.5 規范政府部門管理制度,使失獨家庭合理表達利益訴求

管理的混亂造成失獨群體無法明確自己應該向某個部門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意愿,出了問題也找不到責任部門,這樣很不利于失獨群體生活與權利保障政策與措施的實行。建立合理的表達機制與暢通的表達渠道也必不可少,近些年愈來愈嚴重的“越級上訪”就是明顯的例子,如果意見在基層就可以得到重視與解決,那么上訪者絕不會越級去表達自己的訴求,以致對政府部門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干擾。

4.6 完善領養政策,有助家庭結構重構

家庭新成員的到來會讓失獨家庭看到生命延續的希望,通過社會領養的方式,讓失獨家庭繼續感受到天倫之樂的幸福。一方面可以轉移失獨家庭對喪子之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失獨家庭的日常生活。根據失獨家庭的經濟狀況、年齡、身體健康狀況建立一定的評估體系,放寬失獨家庭領養政策的限制。可以完善家庭結構的失衡壓力,同時減輕政府養老的壓力。

4.7 非政府支持

通過網絡、媒體等渠道,呼吁全社會建立親情關懷機制,為失獨家庭營造一個充滿關愛的社會環境。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尊重失獨家庭,不謠傳傷害失獨家庭的言論,給予失獨家庭力所能及的幫助。通過社會募捐等形式,為失獨家庭籌集民間資金,提高失獨家庭的生活質量,完善失獨家庭的基礎公共設施建設。

4.8 失獨家庭的自我支持

首先要從親情倫理上進行倡導,使失獨者的親人朋友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和義務為失獨者提供幫助和服務,并在全社會中宣傳這種責任意識,擴大失獨家庭的親情支持網絡。失獨家庭也應嘗試從喪子的陰影中走出來,找到生命中能夠使自己有動力的事情。培養興趣愛好,多和朋友交流,不要自我封閉。

5 結 論

失獨家庭是指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僅有的子女死亡后父母雙方未生育或收養子女的家庭。在2012年的全國兩會上,趙超提出“失獨”家庭父母應由政府養老;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李紹霞建議盡快完善“失獨”家庭登記工作;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盧鑫提出各級部門在制度建設方面應有所突破,專門針對“失獨”群體設計扶助渠道。雖然,“失獨”家庭在全國“兩會”中屢次被提及,國家也頒布了兩項政策保障“失獨”家庭權益,但是鄉村“失獨”家庭的生存狀況依舊堪憂。

鄉村失獨家庭困境的解決,不僅需要適當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加強有關農村失獨家庭的法律和制度建設,完善農村養老社會保障制度和健全社會福利機構等條件下,也需要呼吁更多的人關注這一弱勢群體,用行動和語言來溫暖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失獨”的陰影,重燃生活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陳筠.失獨家庭的養老困境與社會支持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4.

[2]阿峻.失獨家庭的困境[J].浙江人大,2012(10).

[3]馬一.當代中國失獨家庭救濟機制的系統建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

[4]劉青,李延齡.和諧社會視域下失獨家庭利益訴求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5]管雨蒙.中國失獨家庭社會保障問題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1).

[6]王麗麗.大慶市“失獨”家庭問題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大慶社會科學,2014(5).

[7]吳佩芬.中國“失獨”家庭面臨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南方論叢,2013(4).

[8]龔敏健,牛艷軍.南通市失獨家庭的社會支持研究――以啟東為例[J].江海縱橫,2014(3).

[9]郭宏斌,張璐生.失獨家庭生活現狀與社會支持系統的構建研究――基于屯溪區57戶失獨家庭的調查[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12).

[10]蔡方華.“失獨家庭”應得到社會雙重關懷[N].中國社會報,2012-05-21(3).

篇8

關鍵詞:半城鎮化;負面效應;解決途徑;廣西 

項目來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資本參與中小城鎮建設的盈利模式構建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CJY024)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半城鎮化”現象負面效應與解決途徑研究——以廣西為例 

收錄日期:2015年6月2日 

一、問題的提出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城鎮化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增長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長1.02個百分點。2011年我國城鎮化水平首次超過50%大關,表明我國僅僅用了30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國家100年才能完成的城鎮化進程。然而,我國城鎮化增長是一種“偽”增長。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6%,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也遠低于同等發展水平國家60%的水平。許多農村流動人口轉移到城市工作生活,但并沒有真正扎根城市和落戶城市。農民工就業在城市但戶籍在農村,農民工生活在城市但根基在農村,農民工無法真正融入城市,從而形成了“半城鎮化”現象。 

“半城鎮化”是相對完全城鎮化而言的,是一種不完全的城鎮化狀態,是一種沒有徹底融入城市的狀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工作生活,但在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子女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并沒有享受到與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沒有實現與城市市民“同工同酬、同工同時、同工同權”,不能徹底融入城市,一直游離在城市邊緣,處于 “半城鎮化”狀態。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城鎮化規劃全文》(2014-2020)顯示,2012年廣西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相差了21.6個百分點,1,011萬人居住在城鎮但沒有扎根城鎮,廣西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半城鎮化”現象。 

二、廣西半城鎮化水平測度 

(一)半城鎮化測度方法。城鎮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鎮范圍內的全部常住人口,鄉村人口是指除上述人口外的全部人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是城鎮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 

本地城鎮戶籍人口是指經公安部門登記的擁有城鎮戶籍的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指本地城鎮戶籍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是: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100% 

本文定義半城鎮人口為城鎮常住人口與本地城鎮戶籍人口的差值。半城鎮化率是指半城鎮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半城鎮化率=■×100% 

=■×100% 

(二)廣西半城鎮化水平。為了分析廣西的半城鎮化程度,本文綜合收集了《廣西統計年鑒》和《中國城市化率調查報告》相關數據,按照對半城鎮化的測度方法,對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本地城鎮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半城鎮化率進行統計估算,結果如圖1所示。(圖1)可以看出,廣西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增長態勢明顯,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還處于較低的水平,2013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22.3%,遠遠低于2013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6%;半城鎮化率處于較高的水平,從2008年開始半城鎮化率開始逐漸接近于戶籍城鎮化率,2013年半城鎮化率22.5%已經超過戶籍城鎮化率22.3%。從全國范圍來看,2002~2003年廣西半城鎮化率與全國基本持平,但自2004年開始,廣西半城鎮化率已經超過全國半城鎮化率,廣西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半城鎮化現象。 

三、廣西半城鎮化現象負面效應分析 

(一)城市社會保障參與率低。從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障情況來看,農民工缺乏相關的金融保險知識,金融機構對農民工的政策導向偏離,導致農民工購買各種保險的比例較低,同時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導致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后很難享受到參保帶來的好處,形成“只參保但不享保”局面。2013年廣西農民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為21.3萬人、26.58萬人、9.45萬人、56.83萬人和10.17萬人,而全區參加這五類保險的人數分別為365.75萬人、466.6萬人、253.36萬人、325.65萬人和270.24萬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依然嚴重。 

(二)城市就業缺乏保障。從就業機會來說,農民工在城鎮就業處于弱勢地位,大多集中在臟、累、苦、危等行業,工作辛苦且工資薄弱,并且大多數企業不愿意與農民工簽訂正式勞動合同,農民工隨時面臨失業風險。2013年全區規模以上企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為89.81%,低于全體職工簽訂率,而大量農民工主要集中在個體企業、民營小微企業,面臨的不簽訂勞動合同現象更為嚴重。此外,農民工需要經常忍受“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時、同工不同權”的不公平待遇,并且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屢見不鮮。2013年全區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涉及農民工權益的有6,832件,其中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有5,284件,占比77.34%。 

(三)農村土地大量閑置、且流轉困難。一是農村土地閑置現象嚴重。2012年致公黨玉林市委調研組對廣西北流市的10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進行抽樣調查推算,發現北流市農村建設用地閑置量超過2萬畝,推算全區因農村廢棄老宅造成的土地浪費可能接近200萬畝;二是農村土地流轉困難。本文借鑒覃順梅的調研數據,43.48%的農民不愿意轉讓土地,23.91%的農民愿意轉讓全部土地,10.86%的農民愿意轉讓部分土地,21.75%的農民沒想過轉讓土地,農民對土地流轉意愿不強。

(四)農村留守群體日益龐大。隨著近年來廣西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導致廣西農村三留守人員(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逐漸增多。據《中國日報》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末廣西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農村留守兒童145.97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23.5%,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廣西農村老年人人數已達392.132萬人,而留守老人已經達到261萬人。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受長期分居生活和隔代教育影響,留守婦女需要忍受繁重體力勞動、忍受孤獨感、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負擔,留守老人也面臨著高強度農業生產、隔代教育、孤獨感較強的問題。 

(五)城市病難題日益加劇。半城鎮化造成我國城市病愈發嚴重,尤其對于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地區,農村人口大量集聚并頻繁流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動,大量占用城市公共資源、環境資源和交通資源,超出城市綜合承載力,造成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病愈發嚴重。2013年全區汽車擁有量279.81萬輛,摩托車700.64萬輛,與2012年相比,汽車擁有量增加了48.78萬輛,摩托車增加了7.47萬輛,造成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愈發嚴重。此外,2013年全區14個設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95.8%,比2012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空氣環境質量變差。 

四、廣西半城鎮化負面效應解決途徑 

(一)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現農民工同等待遇。從客觀上說,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是形成我國半城鎮化現象的最根本原因。與農民工切身利益相關的就業、住房、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福利政策與城鎮戶籍掛鉤,社會資源和公共服務也按照城鎮戶籍進行配置,進城務工農民工難以享受到與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解決半城鎮化的關鍵在于剝離附加在城鎮戶籍上的各種福利政策,取消與戶籍掛鉤的社會資源配置功能,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進城農民工與城市市民同等的社會資源、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 

(二)完善就業保障機制,鼓勵農民工回鄉就業。地方政府必須破除城鄉二元就業體制,逐步取消針對農民工就業的歧視性政策,建立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就業機制。實施農民工最低工資標準和保險福利保障制度,企業用人單位必須向政府勞動部門辦理用工登記和備案,與農民工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切實保護好農民工就業的基本權益。第三產業是吸納農村人口就業最有效的選擇,地方政府應該大力扶持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積極制定針對農民工的福利政策,各項農業補貼政策和信貸政策也應該積極向農民工傾斜,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引導農民工回鄉就業,緩解城市人口膨脹壓力。 

(三)完善土地流轉和退出機制,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地方政府必須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的有效流轉和退出,解決農民工離開農村的后顧之憂。對于遷入城市工作生活的農民工,允許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充分尊重農民工意愿的基礎上鼓勵其依法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流轉,促使土地向農村種田高手集中,實現土地的集約化使用,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對于愿意退出農村土地的農民工,地方政府必須積極通過土地換社保、換住房補貼、換養老生活補助等方式妥善解決好農戶退出閑置土地的經濟補償問題。 

(四)加大留守群體關愛力度,增強留守人員幸福感。加大對留守兒童的資助力度,落實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益,加強留守兒童的各種教育活動,改善留守兒童寄宿條件,實現留守兒童“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活動有地”。對留守老人要著力從生活保障和精神關愛方面為留守老人提供幫助,積極為留守老人提供農業科學技術指導和資金支持,落實留守老人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障,開展針對留守老人的文化娛樂活動。積極開展針對留守婦女的技能培訓,提高留守婦女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立足地方實際發揮出留守婦女的技能特長,實現留守婦女的就地擇業。

(五)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緩解城市病難題。首先,必須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配套服務水平,不斷完善交通、水電、通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硬實力,增強城市吸納農村人口的能力;其次,不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加大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的資金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提高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行節能減排的新型能源體系,增強城市生態承載能力;最后,加強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建設和運行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朱孔來,李俊杰.“半城鎮化”現象及解決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12.9. 

篇9

性暴力入法難在哪兒?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性暴力該如何入法? 只有將性暴力入法,才能真正做到家庭中的性別平等

王行娟(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名譽理事長,紅楓創辦人)

我們的一位來訪者,在結婚后一年多時間中,與丈夫的性生活基本上是和諧的,只是在丈夫忽視伴侶的愿望和要求,強行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后,才導致夫妻的失和。性暴力越演越烈,夫妻感情破裂,妻子由愛生恨,以致連殺夫的念頭都有了。這也是為什么一些性暴力受害女性,會成為殺夫或重傷害丈夫導致犯罪的原因。

施暴者在性生活上表現出的霸道和隨心所欲,反映了傳統的性文化觀念,在現代生活中仍然有很大市場。中國在長期的封建宗法社會中奉行男尊女卑的等級觀念,在性文化方面也深深刻上了男主女從的烙印。女人在性生活上沒有發言權。

而女權主義者認為,性暴力的存在,是父權制中男女兩性關系不平等的結果。傳統女性的性心理和模式是男權社會訓練出來的,女性在性道德方面處于被歧視的地位。把女性看做是的對象,從根本上否定女性的性權利,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現。

前述來訪者對自己的性權利是有一定認識的。她反抗過,敢于對自己不能接受的說不,在遭到丈夫的毆打后,多次報警,尋求社會的幫助。但是她沒有得到應有的幫助。

怎樣才能幫助受性暴力侵害的女性擺脫困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立法。要將性暴力納入到家庭暴力的范圍,使女性的性權利得到保障,性暴力的行為受到法律的懲治。只有在立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改變當前男人至上的性文化觀念,真正做到家庭中性別的平等。

在西方一些國家,以及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已經將婚內列入了家庭暴力的范圍。1977年美國的奧瑞崗州首先廢止了丈夫性暴力的婚姻免責權,到1989年有36個州都在法律上明確了性暴力的罪行,我們是可以借鑒的。 性暴力入法,判定“婚內”更有法可依

李芙蕊(公益組織“婦女傳媒監測網絡”成員)

“性是身體的一部分,身體侵害已經可以涵蓋性方面的要素”。這種觀點認為,家庭暴力中不需要單列性暴力。然而這種解釋比較勉強,因為性暴力傷害的是一種獨立的權利――性自,并非所有的性暴力都會造成身體傷害后果,只從身體暴力的角度看,性暴力必然會導致部分性暴力無法被追究。

所以關鍵有二:第一,家庭成員之間是否存在性暴力;第二,家庭成員之間的性暴力是否應該受到法律追究。

家庭成員之間當然存在性暴力,聯合國人口基金與中國學者合作的《中國性別暴力與男性氣質研究定量調查報告》對中部某縣的調查發現,14%的男性受訪者自述在其一生中曾實施過伴侶間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男性受訪者曾強迫女做與性有關的事情。

性暴力可以與其他形式的家庭暴力并存,這在高危家庭暴力中很普遍,其中可能包括婚內、待,以及各種其他形式的性方面的侮辱和強制行為。于是所謂“以暴制暴”案件也常存在因性暴力引發的仇恨,例如2006年至2008年在河北石家莊女子監區對女性服刑人員作的一項調查顯示,河北女監中親密伴侶關系中,遭受性暴力的比例為20.9%。

家庭中的性暴力遠遠沒有受到足夠的追究,權利關系與羞恥感使很多受害者被迫沉默,刑法不明確罪是否覆蓋婚內,極少數個別案例只給所謂“婚姻關系特殊存續期間”即離婚訴訟期間的婚內以低于一般罪的刑事處罰。

認為婚內不算的立場強調夫妻有同居的義務,這在婚姻法中有規定。但是,結婚是否就意味著要滿足對方的任何性要求,以及一方有權利傷害另一方的性自?婚內不算的現實令人悲哀地連結著社會古老的男權傳統。

所以,將性暴力明確納入家庭暴力的概念,是認可“婚內”事實的重要法律依據。 避免秋菊式的失敗,法律才不會陷入被動

唐緒回(法學研究者)

反家庭暴力法開始施行。出于對施暴者的痛恨,有人希望將一切的家庭施暴者繩之于法,因此認為法律顯得“保守”,沒有將性暴力納入管理。

在我看來,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之所以沒有明確寫入性暴力,其中一個可能性就在于避免遭遇秋菊式的失敗。

性是一個多重而又復雜的領域,既關乎個人的身體健康、意志自由,同時也關乎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性暴力會讓夫妻關系僵化,受害人此時可能會尋求法律幫助,但生育可能會帶來家庭關系的緩和,此時受害人也許并不希望通過法律來解決問題,這時就會帶來法律適用的尷尬,就像秋菊的遭遇一樣。當然這樣的變化不是絕對的。

無論如何,我認為立法者在對待運用法律去制約性暴力時持謹慎態度是有其合理性的,理由不僅在于避免上面所說的失敗,還在于“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古老智慧。不是不承認存在性暴力,而是承認家務事本身難以條分縷析,反過來的意思就是――分出是非曲直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性的問題因其特殊性,關于性的各種信息又更難以為裁判者所掌握和認定。

因此,我認為不將其明確寫入,同時保留擴大解釋身體侵害從而包括性暴力的可能性,使法律既保持了彈性同時又不會陷入僵化被動。

當然,這不意味著反家庭暴力法永遠不納入性暴力。事實上,湖南省人大常委會2000年通過的《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決議》中定義的家庭暴力就包括性暴力。反家庭暴力法將來如何取舍,應當看中國實踐中的需求,而不應該因為家庭暴力包括性暴力屬于所謂“國際共識”,就一定要將其納入。 取證難是性暴力入罪的主要障礙

張麗珍(律師)

反家暴法施行后,有聲音指出性暴力可歸納到身體暴力和精神暴力的范圍內。我認為這么簡單的界定并不能真正解釋性暴力。

精神暴力是任何暴力形式都有的附帶后果,性暴力也不能等同于身體暴力。身體暴力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而性暴力侵害的是他人的性自,即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決定如何進行的權利。

傷害后果不同。在存在性暴力的關系中,身體暴力只是施暴人為實施性暴力而采取的制服受害人的“先遣”手段。不僅包括傷害身體、傷害性器官,還包括精神上的摧毀,因此會嚴重摧毀受害人的自我價值感、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感。性暴力給受害人造成的身體、性和精神方面的傷害后果,遠遠大于單純的身體暴力。

家庭性暴力犯罪判刑的最大難題就是取證難。第一,在家庭生活中發生的性暴力問題,因為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特殊性,場所的特殊性以及發生時間的特殊性,都會導致沒有證人,或者即便有證人也沒有人愿意作證。第二,無法形成視頻資料或者錄音證據,書證就更是困難。因此,很難認定。

篇10

世界上有沒有人可以無視自然規律創造出諸如“空盆變蛇”、“意念搬運”之類的神功?答案是沒有,所以被無數政商名流和演藝明星捧上神壇的王林終究還是栽了。

那么,世界上有沒有人可以無視經濟運行規律創造出令人費解的“經濟奇跡”呢?答案就很難說了。對于相信安倍晉三可以帶領日本經濟走出持續20多年通縮泥潭的日本人而言,這樣的“經濟奇跡”的確存在并正在上演。但在許多經濟學家看來,依靠超發貨幣和財政刺激帶來的經濟增長只不過是曇花一現,不可持續。而安倍的“第三支箭”是否真能突破各種障礙命中靶心,眼下看來還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IMF憂心忡忡 連發警告

今年上半年,日元大幅貶值,日股飆升,出口、信貸、消費等均有所提升,日本長期國債收益率連創新低,一季度日本GDP更是同比增加4.25%(按季節調整折年計算),遠超外界預期。從數據上看,“安倍經濟學”發力半年來的成果十分顯著,在7月剛剛結束的國會選舉中,安倍領導的自民黨政府也大獲全勝,可見日本國民對其經濟改革成果的肯定。然而,8月2日IMF的年度全球風險評估報告卻稱,日本大膽經濟改革失敗的可能性,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

IMF認為,如果安倍政府未能克服量化寬松計劃所遭遇的政治阻礙,就會催生出一系列嚴重的危險,日本的經濟增長或將受挫。IMF還預測,一旦該計劃政治上最令人擔憂的部分沒能貫徹到底,將產生重大風險。投資者可能對政府繼續支付其巨額債務利息的能力失去信心。換句話說,只有安倍“三箭”經濟政策都發力,才能保證日本經濟可持續增長。

8月5日,IMF再次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措施控制赤字,并稱如果投資者認為日本央行正在將增長中的海量政府債務“貨幣化”,后者的貨幣寬松措施可能會有反作用,因為這種做法通常會導致金融市場的動蕩。

當天IMF一位官員還敦促日本按計劃提高銷售稅,因為龐大的債務規模已導致日本政府幾乎沒有擴大財政刺激的空間,任何推遲銷售稅上調的決定都可能會對政府控制公共債務努力的可信度造成負面影響。他警告日本若不能在解決債務問題的意愿上開誠布公,可能導致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進而阻礙經濟增長,并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IMF在其報告中設想了一種情境:投資者一旦要求日本國債多支付2%的利息以補償更大的風險,就將迫使日本政府大幅削減支出,大幅提高稅收,讓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的深淵。IMF預測,若日本發生這種情況,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2%。

債務“堰塞湖”成最大風險

IMF的憂慮并非空穴來風,因為安倍內閣最近在是否按計劃提高銷售稅的問題上出現分裂局面,使得外界對日本政府能否控制債務“堰塞湖”表現出了更大的質疑。

華東師大終身教授、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告訴記者,按照上一屆國會就已通過的既定計劃,日本政府將從明年4月起將銷售稅(消費稅)稅率由當前的5%上調到8%,2015年10月進一步上調至10%。日本官方曾預計,銷售稅每上調1%將給政府帶來約2.7萬億日元的額外收入。“上調銷售稅是日本避免發生財政危機的關鍵。日本是全球債務負擔最沉重的發達國家,公共債務規模已逼近GDP的250%,要不是日本國債絕大部分的持有人是日本國內的自然人和法人,從而把風險控制在國內的話,這么高的債務水平早就引發債務危機了。這么高的負債率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想辦法降下來。”黃澤民表示,“但現在安倍內閣的一些成員包括安倍的顧問擔心突然上調銷售稅可能會打擊日本經濟復蘇,所以在考慮是不是需要延遲上調銷售稅或者采取漸進方式逐步上調消費稅。因為安倍過去半年實施的刺激政策說白了就是把日本國內消費提前用掉了,所以體現在經濟數據上就顯得很亮麗,但這是以透支明年的消費為代價的。比如原本準備明年換車的家庭可能今年就提前買車了,假如明年消費稅真的大幅提高,勢必會打擊日本經濟的持續復蘇。”

另外,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期透露將考慮逐步減小購債規模,將來美國QE逐漸退出后,日本繼續實行量化寬松的空間也將越來越小,并可能引發國債泡沫破裂。這就使安倍政府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隨著“第一支箭”運用空間的日漸狹小和副作用(金融市場動蕩)的越發明顯,日本政府在經濟刺激方面將不得不更加依賴“第二支箭”;另一方面,為了應對大肆擴張財政刺激而產生的巨額赤字,不是靠增稅就是靠發債,后者顯然已沒有空間,而增稅又會對經濟復蘇產生負面作用,因此實際上財政政策的運用空間也已不大。

另據日本開發銀行近日的調查報告顯示,日本大型企業計劃在今年大幅增加國內資本開支。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由于安倍經濟刺激政策起效,導致日本內需提升,企業擴大投資。但黃澤民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日本企業增加設備投資,擴大產能,其實是為今后的產能過剩埋下了隱患。“畢竟到目前為止,安倍的經濟刺激都是短期政策,假如今后經濟刺激減弱,復蘇不穩定,消費的增速趕不上產能的提高,到時候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經濟危機。”黃澤民表示。

疲軟根源:深陷老齡化泥潭

黃澤民認為,日本經濟長期衰退并不是由于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使用不當,日本寬松貨幣政策已經實行了20多年,始終不見明顯成效,而財政刺激計劃也實施過多次,在給日本留下了一大堆完善卻利用率極低的基礎設施建設后,也沒能給日本經濟帶來可持續的增長。如今安倍只是在這兩條老路上走得更遠更激進而已,并不能解決日本經濟的根本性問題。黃澤民說:“日本從根本上說必須要解決人口問題,少子化、老齡化的趨勢不改變,一個人口總量在減少、勞動力也在減少的經濟體,怎么可能展示出更強的經濟活力呢?”

如何解決這一根本性難題,并沒有在安倍的“第三支箭”中提及。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日本問題專家陳鴻斌認為,雖然安倍晉三在拯救日本經濟上展示出了較大的決心,但真正想要啟動結構改革并非易事。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就制定出全面詳盡的實施方案,所以他6月推出的經濟刺激第三輪計劃的主要著眼點依然是7月的參議院選舉。從這個角度看,安倍的結構改革究竟能走多遠,還很難說。“比如通過放松移民政策,緩解老齡化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就很難真正實施,因為日本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國家,加上日本本身國土狹小,人口繁多,日本社會對引進外國移民一直持排斥態度。”陳鴻斌說道。

根本之道:體制改革 技術創新

除了老齡化問題,日本經濟長期不振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在于日企創新能力不及以往,在國際競爭中逐漸喪失先機。陳鴻斌表示,日企勞動生產率低下,以人力成本為代表的生產成本又居高不下,從而在與韓國、中國等周邊新興國家制造業上的競爭中落敗。此外,日本國內不平等的薪酬體系難以激發新員工的積極性,經濟起飛時期曾引以為傲的日本特色的終身雇員制和年功序列薪酬體系的弊端也越發明顯。

許多體制僵化、效率低下、本應破產倒閉的企業卻依靠日本政府的補助而茍延殘喘,進一步加大了日本經濟改革的難度。如果不對這些問題作傷筋動骨的結構性改革,不管安倍內閣撒多少錢,恐怕日本經濟都難現長期增長。

黃澤民舉例稱:“當年夏普為了液晶顯示屏投了多少錢?但結果收回了多少投資呢?投資根本就投錯了方向,錯過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商機。這使得索尼、松下這些日本電器巨頭在與三星、蘋果等公司的競爭中完全敗下陣來。如果日本的大企業無法改變這種僵化的經營格局,保守的管理體系,企業內部的官僚作風又無法得到有效遏制,必然會阻礙創新,并最終導致公司業績的大幅下滑甚至破產。這種觀念和制度上的改革,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絕不是短期的經濟刺激能夠根治的。”

從某種角度看,安倍第三輪經濟增長策略之所以回避了類似許多棘手問題,正是因為安倍晉三意識到了全面改革的艱難性。所以才提出了建立所謂““經濟戰略特區”的構想。其實日本經濟自由化程度并不低,相關的市場經濟法制建設也較為完備,完全沒有必要再搞一個經濟特區。因此安倍這一舉動,很可能是為了避免直接作出涉及全國層面的結構改革,另辟蹊徑,以避免觸動既得利益。

由此看來,“安倍經濟學”是否真能化腐朽為神奇,今后“第三支箭”究竟能射得多遠才是關鍵所在。

名詞解釋:安倍晉三的“三支箭”

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臺后承諾將射出“三支箭”,推動激進改革,為長期低迷的經濟注入新的活水。

第一支箭——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一經上臺便開始實施,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日本出口有所回升,安倍還迫使日本央行創造更多流動性以達到年內達到2%的通脹目標。其理論依據是,當消費者預期物價將要上漲時,會提前買入原本計劃將來購買的商品,從而帶動消費及投資。目前看來,第一支箭射出后已取得了一定效果。

第二支箭——高達10萬億日元的財政刺激措施。通過大幅提升公共支出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需求,從而帶動經濟復蘇和民間投資的進一步增長。然而財政支出的大幅增長勢必需要更多的稅收來支撐,而安倍政府在提高銷售稅計劃上的猶豫使第二支箭并沒有完全射出。

第三支箭——6月5日,安倍晉三公布了經濟增長戰略的第三輪計劃概要:深化結構性經濟改革,以實現日本經濟在量化寬松和財政刺激之后,更長遠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其核心在于激發民間活力,包括建立提供稅收優惠并放寬限制的“經濟戰略特區”,結構性減稅,放寬各種行政管制,吸引民資加速進入醫療、健康、信息技術、農業、公共基礎設施等目前管制較多的領域,而應對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的改革措施還有允許除部分副作用風險較高的藥品外,超過99%的藥品可在網上銷售,允許養老金基金購買更多股票,提高女性就業等。

其施政目標是今后3年內民間投資增長一成左右,恢復至70萬億日元水平,到2020年基建輸出增至30萬億日元。未來十年將以人均國民收入(GNI)每年增長3%、實質GDP增長2%為目標,增長速度比過去十年快逾一倍,以使日本成為“世界增長引擎”。

安倍經濟學的第一、二支箭的目的在于營造階段性增長空間,第三支箭側重于深層次的結構改革。在射出前兩支箭后,日本經濟已有了一定起色,可惜備受期待的第三支箭卻讓市場感到失望,認為其看似花樣繁多,面面俱到,實則過于溫和,既缺乏具體的解決措施,也未見整體規劃及大刀闊斧的改革思維,導致投資者對安倍經濟學前景信心不足,6月5日當天日經指數暴跌3.83%。

動真格的改革才能命中靶心

這些年來走馬燈似的日本首相大多未給國人留下太深的印象。要說印象較深的,除了在任的安倍晉三,就要數2006年卸任的小泉純一郎了。話說這兩位首相的經歷也非常相似:小泉上任前,日本十年換九相,經濟持續低迷;安倍上任前,日本七年六換相,經濟遭全球金融危機重創。小泉上任后,不顧黨內反對,強力推動一系列經濟體制改革,力挽經濟狂瀾,成為日本30多年來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并擁有很高的民意支持率;安倍上任后,大力推行激進的“安倍經濟學”,對刺激日本經濟增長效果顯著,至少從目前看,安倍同樣獲得了較高的民意支持率。湊巧的是,兩位首相對華政策均采取強硬路線,無論是參拜靖國神社事件還是事件,都引發了中國國內強烈的反日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