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范文

時間:2024-01-03 18:0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

篇1

關鍵詞:社會責任;驅動作用;制約作用

中圖分類號: F29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一、可持續供應鏈下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當今社會,企業的社會責任已經不再是對單個企業的經濟、法律、道德約束,而是擴展到整個供應鏈中,不僅包括對供應鏈中各主體的社會約束,還包括對供應鏈中多個環節,的社會約束。為此將可持續供應鏈下的社會責任定義為:供應鏈各節點企業在采購、生產、物流、信息流、銷售、逆向物流等環節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還應考慮員工、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消費者、社區、環境等利益相關者承擔相應的法律、經濟和倫理道德責任。

由此可見社會責任是企業進行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因素,其中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道德責任既是企業進行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的驅動因素,又是進行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的制約因素。

二、社會責任對可持續供應鏈的驅動作用

1.經濟責任的驅動作用。經濟利潤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條件與目標,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也是企業發展的最大的驅動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嚴峻的環境與生態壓力下,企業管理者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會積極的把可持續供應鏈管理引入到企業的發展中來,將可持續供應鏈理念滲透到各個部門、各個運營環節,從而不斷推動可持續供應鏈在企業內部的發展,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應。

2.法律責任的驅動作用。當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下經濟發展不能規避的一個重要問題,政府針對此問題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同時,一些非政府組織通過制定一些行業標準,或評價體系直接約束企業的環境管理、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責任的履行。這些都促使我國企業重視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把可持續供應鏈管理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

3.倫理道德責任的驅動作用。一方面社會輿論有助于企業提高聲譽和形象,為企業積累無形資產,從而又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施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提供動力;另一方面,社會輿論對企業也起著監督作用,當企業的不良行為曝光時,企業形象將受到損害,進而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受損,這對企業注重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是一種有力的鞭策。因此,履行倫理道德的社會責任成了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推動力。

三、社會責任對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的制約作用

1.經濟責任的制約作用。很多企業為了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忽視綠色生產、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因素。特別當環境保護的成本在短期內得不到回報,甚至更有可能使得企業的投入大于產出,基于短期的投入產出理論,企業就會放棄對環境、生態、可持續性等社會責任的投入,這就制約了企業可持續供應鏈的發展。

2.法律責任的制約作用。隨著政府對可持續發展以及可持續供應鏈認識的不斷加深,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可持續供應鏈方面的規章制度,以此來約束企業的行為,這就使得企業履行法律責任的壓力加大,成本上升。許多企業為了降低履行企業法律責任的壓力與成本,利用法律的空白區域,做出一些損害消費者利益、破壞環境、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行為。另外,我國違法成本低,使得許多企業無視法律法規,公然違法犯罪,其良性可持續發展遭到破壞。

3倫理道德責任意識淡薄的制約作用。企業倫理道德責任意識淡薄,為了在短期內獲得競爭優勢,企業經常通過減少環境管理、裁剪員工薪酬與福利、社區投入與慈善募捐等社會責任的投入來最大化的壓縮成本。甚至一些企業公然拋棄倫理道德,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破壞了生態環境,危害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擾亂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嚴重制約企業可持續供應鏈的建設與發展。

四、提升可持續供應鏈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策略

1.企業自身約束策略。從企業自身角度,一方面加強語外部供應鏈節點企業的協同治理,通過利益協調機制的建設,保證各節點企業的利益,同時加強整個供應鏈的信息共享,實現真個供應鏈的長效動態平衡;另一方面,從企業內部入手將可持續供應鏈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結合起來,使其真正變為推動企業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強供應鏈各節點企業對可持續供應鏈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最后,企業要遵守法律法規、行業倫理道德、提升自控能力與自我監督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

2.政府引導監管策略。一方面,政府要不斷完善可持續供應鏈中社會責任方面的法律法規。從激烈和懲罰兩個方面督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在國際化經營背景下,政府要主動參與國際社會責任與供應鏈準則的制定,為我國的企業爭取更多的合法利益。最后,要加強政府與世界相關組織的合作,共同制定國際相關的勞工權益保障標準與制度,使本國企業與勞動者,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中更加有發言權,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與利益。

3.社會大眾參與監督策略。可持續供應鏈下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政府的推動,還需要社會各層級的參與監督。首先非政府組織要發揮規范與引導作用,制定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特別是行業協會要規范其行業準入標準、企業行為標準,加強非政府組織的監督與約束作用。其次加強大眾媒體的監督作用,大眾媒體要多視角、多層次ι緇嵩鶉蝸縷笠倒α吹墓芾斫行監督。最后,加強消費者對社會責任下企業可持續供應鏈的監督,這就要求消費者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認知,基于自身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予以支持,對社會責任缺失企業堅決予以抵制。

參考文獻

[1]吳定玉.供應鏈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3(2):55-63.

[2]賀彩虹,周鮮成.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的驅動和制約因素.[J].湖南社會科學,2013(1):131-135.

篇2

供應鏈通過準入管理、績效考評與監督、相互信任以及溝通協商等機制影響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和能力。

(1)供應鏈準入管理。按照供應鏈核心企業確定的CSR準則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是中小企業進入供應鏈體系并成為其中節點的必要條件。

(2)相互信任機制。供應鏈信任是基于個體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群體信任,具有群體傳遞性,信任的利益與風險并存。

(3)CSR績效考評與監督機制。一方面,核心企業通過CSR審計,監督上下游企業的行為,使之能夠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成員企業也可以監督核心企業的行為,監督核心企業的規則制定。

(4)溝通與協商機制。供應鏈成員企業之間,特別是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形成主動、互動、聯動的社會責任溝通與協調機制,是促進社會責任目標實現的重要條件。

二、產業集群與中小企業社會責任

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產業領域中,大量相互關聯或競爭的企業及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的競爭優勢的現象。產業集群治理機制及其對中小企業CSR的影響根據各種機制在產業集群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可以將產業集群的治理機制分為利益分配機制、競爭與合作機制、激勵與約束機制、溝通協調機制等。

(1)利益分配機制。企業利益分配通常遵循幾個原則:差異性、互生共存以及公平互惠原則。

(2)競爭與合作機制。競爭機制是指通過適度競爭,實現集群企業的活力和效率。合作機制是指集群企業之間通過共享資源、設施、政策,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更好地實現互利共贏。

(3)激勵約束機制。政府通過制定可行的激勵措施來刺激集群內中小企業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激勵機制通常包括價格、訂單、聲譽和信息激勵。

(4)溝通協調機制。集群企業產業分工不明確、信息不對稱和企業本身的自利性使得集群企業間需要在交易和合作方面進行溝通與協調。總之,通過利益分配、競爭合作、激勵約束、溝通協調等治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僅推動中小企業CSR行為規范和共同CSR議題的形成,而且還有助于增強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和履責能力。

三、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及比較

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是為了確保中小企業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實現良性發展而形成的相關制度安排與組織建設。CSR行為準則的制定、CSR推進和監管、CSR信息披露和績效評價等方面也會有所不同.

(一)四種典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

1.地方政府主導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在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中處于主導地位。一方面,政府部門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約束中小企業的行為,同時發揮政府行政監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部門通過金融和財政優惠政策給予中小企業以一定的政策支持,通過政策倡導,推動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2.行業協會主導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行業協會不僅是聯系行業內企業、企業與市場的中介,還是聯系行業和政府的橋梁。行業協會既是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準則的主要制定者,同時也是中小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推動者和監督者。此外,行業協會還通過組織中小企業CSR培訓及經驗交流,增強中小企業CSR意識和履責能力。

3.供應鏈核心企業主導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供應鏈核心企業負責制定供應鏈所需遵循的企業社會責任內部和外部守則,對供應鏈成員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進行監督、協調和評價。從整體管理層面看,關鍵是建立一種整體的社會責任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致的CSR守則和規范,然后嚴格地去執行。在該模式下,政府、社會可以通過加強對核心企業的引導、監督和評價,進而推動整個供應鏈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

4.自我管理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相關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的約束力較弱,缺乏相應的監管;另外,自我管理型的中小企業績效機制不夠健全,信息披露不夠完善等問題,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經營者,應該誠信經營、合法經營、依法納稅、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充分利用相應的資源等等,唯有經營者做到了這些,才能夠真正履行相關的社會責任。

(二)管理模式比較

1.在不同模式下CSR參與主體扮演角色及所發揮作用不同

(1)CSR行為準則由誰制定的,該準則會體現誰的意圖或需要。

(2)在不同模式下,推動并監督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體及措施手段會有所不同。

(3)在不同模式下,中小企業CSR信息披露和績效考評機制也不同。例如在行業協會主導型管理模式下,各個企業之間必須遵守行業標準來對各自的企業經營情況進行披露。

2.四種模式各有其管理困境

(1)GDP主導的政績觀、地方保護主義及政府職能轉型等與政府主導型的中小企業CSR管理模式存在矛盾。

(2)在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而非政府的推動、監督作用,是完善我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實現機制的重要任務。

(3)CSR利益和貢獻的非對稱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供應鏈中中小企業CSR積極性和履責能力。

(4)目前我國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受制于自身的資源條件和經營績效,仍把生存問題放在首位,因此只是選擇那些不得不履行的基本社會責任。

四、結論和建議

1.各地應根據當地行業協會成熟度、供應鏈發展水平、政策法規完善性及中小企業自身發展情況等選擇適合的中小企業CSR管理模式。

2.各地政府首先應該從公眾利益和社會和諧的角度出發,一方面,積極推進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制化工作,通過制定相關法律和法規來強化企業承擔履行社會責任的義務;另一方面,相關政府部門應當牽頭組織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的可行性研究。

3.隨著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其在引導、監督、協調、服務、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篇3

關鍵詞 傳統供應鏈管理模式 互聯網經濟 發展趨勢 新型供應鏈管理模式創新和構建

一、供應鏈管理目前的管理模式分析

(一)供應鏈以及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供應鏈最初的原型是“價值鏈”,由邁克爾?波特提出來的,后來慢慢演變成“供應鏈”。并廣泛地應用在經濟領域。供應鏈管理是指在一條鏈條上涉及的節點互相依托,互相協作的管理方式。供應鏈從采購原材料、生產、物流,以及到達最終客戶手里的這一整條鏈條的銜接。涉及了資金流、物流、信息流這三者在這個鏈條中的傳遞和運作。

(二)供應鏈管理傳統管理模式的介紹

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采購、生產、供應、物流等節點。廠商根據采購的原材料進行生產,物流配送到客戶的手里,并且以系統、技術為依托,配合好生產計劃和供應計劃,提高整個鏈條的反應速度和柔性管理。在供應鏈運作中還會涉及如下幾個方面的管理:

第一,供應商管理以及CRM客戶管理。第二,產品管理,包括產品周期管理,產品需求計劃/供應計劃,以及產品的切換。第三,產品設計進度把控,包括設計,前期試產/量產生產計劃,質量控制。第四,物料,物流在各個企業之間的流動以及企業內部的流動控制和跟進。第五,基于網絡、軟件等建立的供應鏈的信息管理系統。

二、互聯網經濟下對傳統供應鏈的沖擊以及新型供應鏈的需求的變革

(一)互聯網經濟對傳統供應鏈產業的影響以及對新型供應鏈的促進作用

(1)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對傳統供應鏈產業的沖擊較大,尤其是信息流動、信息的傳播、信息的不斷更新交替,極大地沖擊了供應鏈產業。

(2)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市場的營銷模式。互聯網經濟是一個跨國界、跨區域的載體,并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支付越來越便捷,這二者之間的聯合,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外經濟的發展。

(3)互聯網經濟提高了企業管理的科學化,提升了企業管理的先進性。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快速反應以及整個供應鏈鏈條的優化,并且對企業管理的創新起重大的推進作用。

(4)互聯網經濟下的傳統供應鏈必然被新型的供應鏈替代。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供應鏈無法在新的經濟體下健康、有序的發展,因此必然推動供應鏈的變革,供應鏈的不斷變化,不斷變革,不斷創新。

(二)互聯網經濟下的傳統供應鏈管理的變革迫在眉睫

縱觀經濟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規律,每一個經濟周期都會出現一個起主導作用的基礎創新,這種基礎創新是歷史的發展產物,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很多經濟學家對此做了很多推測,其中社會心理健康被認為是第六個長波周期的基礎創新內容。

(1)供應鏈成員間的合作信任問題。供應鏈涉及的成員企業較多,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等等之間的協同發展,這三者之間必然要有很強的信任關系,一環套一環的運作,如果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后面都無法進行運作。因此,供應鏈成員之間必須建立信任關系,彼此間的信任會增加供應鏈整個鏈條的協同性。

(2)供應鏈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供應鏈是一個整體的鏈條,而且需要很多人力分布在不同的崗位上。例如,計劃、采購、訂單管理、物流配送以及客戶服務等等,這些關鍵的部門需要有關鍵的人力去管理,需要有核心人力、核心骨干人員的存在,這就需要跨部門之間、人力之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管理。

(3)供應鏈管理的社會責任管理問題。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負責的同時,也要關注勞動者、消費者、環境等方面的責任。很多企業開始關注社會責任管理問題,在互聯網經濟下,這種責任管理已經延伸到全球范圍,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采購和生產,這就要求企業更加注重對第三國家環境以及社會責任的管理。

(4)供應鏈的風險規避問題。企業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存在很多需求的不確定、信息不對稱以及供應商不穩定等諸多隨性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供應鏈管理中有很大的風險性,特別是一些重大事件。例如,生產事故、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等事件,都會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供應鏈管理需要做好各個節點的企業合作,信息共享,使得整個供應鏈能更好地協調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消除信息不對稱,信息不確定,這樣才能在某種程度上規避風險,使得供應鏈能夠良性運作。

三、互聯網經濟下新型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基于經濟長波理論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構建

基于經濟的理論供應鏈模式的構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1)戰略層面。企業應該把供應鏈管理上升到企業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利益從上到下的增長,為了實現這種從上到下的增長,就要解決信息共享和社會責任管理問題。

(2)運作層面。互聯網經濟下供應鏈運作層面的創新需要從傳統供應鏈向新型的供應鏈轉變,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云技術等先進的技術嫁接供應鏈管理,實現該企業的供應鏈快速響應,柔性管理。

(3)技術層面。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促進了供應鏈管理更加信息化、高速化,互聯網技術、SAP、EDI、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廣泛運用,使得供應鏈上的所有成員企業更大程度地運用了信息技術,便于供應鏈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暢通無阻。

(二)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的方法

(1)供應鏈管理的快速響應和柔性管理。企業需要更加準確的信息和溝通橋梁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供應鏈成員企業只有通過信息共享、流程整理和系統集成才能更加快速地進行柔性管理。

(2)供應鏈網絡合作和網絡經濟組織。不管是企業內部成員還是企業的外部成員,都需要ERP或者EDI信息系統對接才能更好地加強合作,每一個企業成員都應該積極共享信息,需要資源配置發揮到最大的作用,這樣才能實現客戶的最終需求和經濟的最大化。

(3)供應鏈KPI考核標準的建立。互聯網經濟下的供應鏈健康良性的運作,需要KPI考核的監督和管控。供應鏈上的節點較多,涉及的供應鏈企業也較多,因此需要KPI來監控每個節點的運作水平。尤其是新型的供應鏈在互聯網經濟的影響下,供應鏈KPI的水平要求更高,響應速度和柔性管理更高。

(作者單位為北京大學研究生學院)

參考文獻

[1] 肯尼斯?萊桑斯,布萊恩?法林頓.采購與供應鏈管理[M].電子工業傳版社,2014:69-72.

[2] 薛偉賢.網絡經濟效應及測試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24-26.

[3] 唐慧.網絡經濟下的供應鏈管理及其發展[J].消費導刊,2008(3):255-256.

篇4

產品危害造成的危機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已成為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即使產品危害危機只是由于某一企業生產的缺陷產品引起的,卻可能會讓整個行業受到影響。產品危害危機不僅會影響到引發危機的企業客戶,也會對行業內其他企業的客戶購買造成影響。該文旨在尋求一種方案,幫助企業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同時在整個行業面臨產品危害危機時,幫助企業認清自己面臨的機遇和威脅,以便伺機而動。

為此,該文分析了與危機管理相關的四個重要影響因素一企業聲譽、危機范圍、外部影響和組織反應,通過一個虛擬的產品危害危機事件進行闡述。研究結果證明,一旦某個企業陷入產品危害危機,消費者將十分樂意購買其競爭對手的產品,尤其是當產品危害危機的嚴重性達到中等程度或是更大程度時,如果該企業仍無法勇于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那么消費者更愿意購買該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

之前營銷理論界的研究只是關注產品危害危機對企業的危害以及企業如何應對危機,而此項研究則從競爭者的角度提出了危機管理的一些看法。由于一場市場危機有可能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市場,因此,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時,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及具有強大的、有效的危機管理能力,才能夠不被其他企業引發的產品危害危機所拖累,甚至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市場地位。

提高建筑行業供應鏈的協作和績效:一個精益建設試點項目

改善供應鏈,強化合作伙伴的關系,提高供應鏈的績效,對于企業實現短期目標或長期目標都是至為關鍵的。現在,許多行業的企業都把精益思維和管理作為改善供應鏈、提高供應鏈績效的一種手段。但是,在建筑行業,由于企業的運作都是基于項目管理,精益思維、管理并沒有被廣泛應用。而本文的重點,就是幫助建筑企業如何將精益思維、管理應用到工程項目管理中,以及這種做法對于供應鏈合作伙伴及其績效提高有著怎樣的積極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在精益建設試點企業中,有許多建筑項目采用了各種形式的精益管理。而精益建筑項目涉及的主要問題就是加強供應鏈各個參與者的合作力度。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精益建設試點工程類似于供應鏈伙伴合作的工程。除此之外,要進行真正的精益建設管理自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這樣的試點項目工程可以作為改善供應鏈的初始工作,也就是進行精益管理的第一步工作。

該文的分析基于一個實行精益管理的試點項目案例,包括具體的數據、市場調查資料、文獻研究、研討會得出的結論和對12個精益建設項目參與人的深入采訪,因此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企業社會責任:尋找一個中間立場

雖說企業越來越重視社會責任,但如何履行社責任,才能有助于企業品牌的正面塑造?作為企業管理者,應該從什么樣的角度界定企業社會責任的范疇?在履行社會責任時,企業管理者有哪些共識?

本文旨在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準,也就是說,企業管理者如何看待企業社會責任,他們希望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活動讓社會公眾、消費者、利益相關者對自己的企業產生怎樣一種印象。

篇5

內容摘要: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最早是通過國際供應鏈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傳導的,而跨國公司則運用內部或外部生產守則來約束和要求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本文認為,盡管一些出口商日益感受到驗廠及社會責任標準認證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并且企業社會責任在推行過程中的確存在著各種負面影響,但不應因此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貿易壁壘。隨著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愈演愈烈,未來企業應根據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認真履行法律責任,積極采用能力建設、培訓項目等手段更好地推行企業社會責任。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 供應鏈 貿易壁壘 能力建設

在經濟全球化和產業結構國際轉移的背景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也隨之成為國際貿易領域的焦點問題之一。本文試圖回答下列疑問:企業社會責任如何在國際供應鏈中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傳導?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在國際供應鏈中起到了貿易壁壘的作用?而這又對位于供應鏈中重要一環的我國供應商來說會產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文章還針對社會責任的未來傳導趨勢提出在我國有效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對策。

企業社會責任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傳導機制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的對員工、社會和環境的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熱心社區公益、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維持供應鏈共贏關系、節能環保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及踐行水平已經成為價格、質量、技術之外的又一種競爭力,即責任競爭力。

從其理論脈絡的發展來看,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源于18、19世紀的歐洲,主要是出自宗教的價值觀或受到宗教思想的影響。1924年,美國的謝爾頓(Sheldon)最早提出了“公司社會責任”的概念,把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經營者滿足產業內外各種人類需要的責任聯系起來,并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有道德因素在內。而現代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傳播則是因為工會組織和其他非政府組織的興起與壯大、消費者發起的各種自下而上的運動、聯合國與人權、環保等多邊國際組織開發的各種標準和公約等共同促成的。近年來,由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和非政府組織等發起的各項企業社會責任運動不僅要求跨國公司要保證其自身的社會責任的履行,還要保證處于公司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如供應商、分包商等也能夠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因而,位于國際供應鏈上游的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也自覺不自覺地卷入了這一運動當中。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一家美國服裝公司起草了第一份公司社會責任守則之后,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如耐克、沃爾瑪等也紛紛制訂了各自的行為守則,并且要求其產品供應鏈上的配套企業和合作伙伴都要遵守這些守則。這些由企業制定并實施的守則一般被稱為內部生產守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標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獨立于單個企業之上的外部生產守則,包括由行業協會制定的行業標準、各利益相關方聯合制定的一般性原則標準等。內部生產守則的核心內容通常可以概括為四類:消除剝削性童工、廢除強迫勞動、就業無歧視、自由結社和集體談判。跨國公司完全控制這類生產守則的制定、解釋、實施,并監測其實施效果。而外部生產守則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行業生產守則,包括歐洲外貿協會(FTA)對銷售行業提出的BSCI倡議、國際玩具商協會(ICTI)的商業行為規范、清潔制衣運動(CCC)行為守則等,這些行業內的國際采購商只對取得認證或審核的生產企業下訂單;另一類是非政府組織制定的各種民間標準,例如SA8000、ISO14000等。這些外部生產守則多以聯合國和國際勞工組織的“基礎性條約”為藍本,以國際自由工會聯盟(ICFTU)于1997年通過的基本守則為基本框架,引入了獨立認證的原則與機制以及工人和第三方表達意見的機制,建立了改善違反守則規定的公司狀況的補救機制。

據世界經合組織統計,截至2000年世界大約有246個以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環境和員工權益保障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社會責任守則,這其中有118個是由跨國公司制定的內部生產守則,跨國公司安排公司職員或委托獨立審核機構對其供應商或合約工廠定期進行現場評估,即所謂的驗廠活動。而由跨國公司認可的非政府組織或行業協會制定的外部生產守則則是通過第三方機構審核或認證的方式在國際供應鏈中推行,如典型的SA8000認證。

1997年10月,美國經濟優先權認證委員會(CEPAA),2001年更名為社會責任國際(SAI)制定并了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社會責任標準體系――社會道德責任標準,簡稱SA8000,并由SAI在2001年12月了SA8000標準的修訂版:SA8000:2001。雖然SA8000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但是由于它的相對規范化、標準化、具體化,使得SA8000很快成為廣為接受的、影響較大的外部生產守則。截至2006年6月,全世界共有52個國家的968家組織獲得了SA8000認證證書,其中有127家中國企業。這些企業大多分布在東南沿海的貿易發達省份,以玩具行業居多,其次是服裝、珠寶、鐘表、箱包、家用器皿等。另據專家估計,我國沿海地區已有超過800家企業接受過跨國公司在勞工和社會責任方面的審核。

國際供應鏈中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一些誤解

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跨國公司訂單的附加條件中,導致一些出口企業要么增加成本以滿足跨國公司的要求,要么失去訂單,由此產生了與傳統貿易壁壘相似的貿易扭曲效果。近年來,國內理論界圍繞社會責任是否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社會責任壁壘展開了激烈的探討,有些學者認為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借助驗廠和社會責任標準認證,特別是實施SA8000標準使得推行企業社會責任成為一種針對發展中國家的新貿易壁壘;還有些學者認為跨國公司要求供應鏈上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目的就是為了自身不愿承擔的社會責任轉嫁到供應商身上。因此,有必要通過實證分析等方法來加以辨析。

首先,國際貿易理論對貿易壁壘的定義是:一國用以限制或阻止外國商品進口的一切政策措施。構成一項貿易壁壘的基本前提條件是實施主體為政府,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各項標準和規范的實施主體是跨國公司或者采購商,因此,把推行企業社會責任認為是貿易壁壘的一種表現形式顯然是不能成立的。

其次,跨國公司自身設定的一些行為準則、一些行業協會制定的共同自愿遵守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等,往往是這些公司在長期的跨國經營中得出的經驗總結,是在社會各界的各種訴求和壓力之下產生的。對于這些標準和行為規范的執行是自愿性的,而非強制性的,只是由于這些跨國公司掌握著全球大部分的銷售渠道和網絡,才使得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上游供應商感受到了這種壓力。以爭議的焦點SA8000來說,其產生是為了解決多種社會責任標準的一致性問題,內容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普遍性。SA8000在某些內容中要求的是執行企業所在國的法律標準,而有些要求有時甚至會低于企業所在國的法律標準。例如,對于工作時間,SA8000規定每周工作不得超過48小時,每周加班不得超過12小時;而我國《勞動法》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4小時,每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在這個問題上,我國法律的規定比SA8000更加嚴格。

再次,那種認為跨國公司完全將應該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全部轉嫁到了供應商頭上,而自身對此不付出任何成本與代價的說法有失公允。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跨國公司都已經設立了相對健全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部分公司將社會責任職能賦予原有的部門,如公共事務部、公關部、品牌推廣部等,有些公司甚至成立專門的CSR事務管理部門或可持續發展部,并任命企業社會責任首席運營官(CRO)來積極參與和管理企業社會責任活動。

最后,企業社會責任的推行有利于中國企業在國際產業鏈中快速地從低端向中高端上移,并順利地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長期以來,處在國際供應鏈中最底端的一些企業為了獲取訂單,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以降低或者克扣員工的工資及其他福利待遇為手段,競相低價出口,展開惡性競爭。這樣做的結果既損害了工人福利,又使我國企業背上了“社會傾銷”、“血汗工廠”的惡名,加大了貿易摩擦。同時,我國出口企業長期滿足于“低成本勞動力”帶來的所謂價格優勢,缺乏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動力。踐行社會責任之后,雖然短期內可能由于勞動力或環保成本增加,導致有些建立在低工資基礎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外移,但是長期來看,反而更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

盡管供應商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時候會增加一些成本,但是在做了成本收益分析之后,就不難發現,企業得到的不僅是有形的收益,如維持或增加訂單、改善產品質量、節能降耗、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等,更能獲得無形的收益,如改善與采購商的溝通與合作、改善與利益相關方的關系、提升企業形象等。根據“CSR在中國的推進及其與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項目組”在2008年對廣東、浙江、河北三省的1001家外向型企業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在企業執行社會責任的國際性標準對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影響上,認為利大于弊的占62.3%,認為弊大于利的只占27.6%。企業以打分的形式(滿分為5分)評估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帶來的正面效應時,企業認為最大的好處是提升企業形象(平均得分4.13分),其次是改善勞資關系(3.79分)、增強核心競爭力(3.72分)、提高員工積極性(3.72分)、提高產品質量(3.7分)和增加客戶資源(3.67分)(見圖1)。

如果對打分結果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認為3分以上即代表企業認同該選項,則92.3%的企業認為社會責任能夠為企業塑造和諧的勞資關系,85.7%的企業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推行有助于減少貿易摩擦,89.0%的企業認為有助于增加客戶資源,90.9%的企業認為可以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目前國際供應鏈中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

盡管不能簡單地把實施SA8000標準和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等同于社會責任壁壘,但是也應該看到在國際供應鏈中企業社會責任的推行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效果和出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

抬高生產成本并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成本指的是企業接受認證和驗廠而產生的一些直接支出成本:評估、認證費用、驗廠費用等以及企業為符合有關標準和要求而推行CSR產生的改進成本。后者既包括為改善內部管理和投資新設備而產生的資本成本,如改進生產流程、人力資源投入、廢水處理系統等,也包括在改善員工生產和生活條件方面、提高員工工資福利待遇方面、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等培訓、進行企業社會責任監督等方面的經常性成本。企業在接受跨國公司的審核時,除了要繳納各種費用外,還不得不中斷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由于不同的跨國公司所啟用的審核標準和范圍不同,導致同一家企業有時一年內不得不多次接受來自不同公司的審核和評估,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審核流于形式。頻繁的驗廠和各項認證給我國的出口企業帶來了額外的負擔,甚至引起了企業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并且在認證和驗廠過程中采取應付態度,造假現象也時有發生,未能真正達到在供應鏈中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初衷。例如,工廠審核的效果被預先做好了準備,在審核記錄中作假,甚至有些工廠為了通過審核而對審核人員進行賄賂等。這樣一來,跨國公司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初衷被徹底扭曲,各項行為規范等也形同虛設。而供應商也未能通過驗廠和認證真正提高社會責任意識、改善勞工狀況。

對我國企業的出口規模和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一些跨國公司在其供應鏈中推行企業社會責任時往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特別是一些美國的公司通常是通過供應鏈管理來強制推行CSR要求,即通過各種評估和審核的方式要求供應商必須滿足其有關的CSR要求,然后才會將其納入訂單系統,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而那些未能通過評估或達到審核標準的企業則將被排除在訂單系統之外,甚至被取消已有的訂單資格。相比美國公司,歐盟的企業通常會對審核未通過的供應商給予一定的改正期,鼓勵供應商在一定的時間內修正其不符合企業社會責任要求的做法,因而不會立即影響其訂單。而一些完全依賴出口但勞工標準等未能通過評估和審核的企業因此造成訂單流失,產品無法出口進而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這些供應商不僅沒有因為跨國公司推行企業社會責任而改善其勞工待遇,工人甚至失去了原本不符合跨國公司所在國的勞工標準的工資,導致生存境遇進一步惡化。

國際供應鏈中企業社會責任的傳導趨勢及對策

綜上所述,跨國公司在其供應鏈中僅僅依靠驗廠和認證等手段使得供應商,特別是廣大中小型出口企業被動地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一直以來遭到種種詬病,同時效果也不盡顯著。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讓供應商由被動轉為主動、由以獲取訂單為目的轉向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根據Carroll的四層次模型可以將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四個不同的等級:即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自愿責任(慈善責任)。企業社會責任的貢獻程度和水平從下至上呈遞增狀態,越到金字塔的頂層就說明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越強。而在這四個等級中,經濟責任、法律責任是社會要求企業必須承擔的責任,倫理責任是社會期望企業必須承擔的責任,資源責任是社會盼望企業盡力承擔的責任。從我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現狀來看,各個層面的責任均有所缺失。正是因為許多企業還處于社會責任層次的最底端,才導致它們很容易在跨國公司進行社會責任評估和審核時受到沖擊,并在供應鏈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因此,推行企業社會責任應該由政府、行業協會、其他利益相關方、企業(包括跨國公司和供應商)形成整體合力,共同創建一個有利的環境和良性氛圍,在國際供應鏈中自主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形成雙贏或共贏的局面。法律義務應該強制實施。政府應確保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即落實最低的企業社會責任要求。而超出法律義務之上的倫理和自愿的社會責任,應該在政府指導和宏觀支持下,主要由行業和企業根據各自的情況具體操作。

在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的企業社會責任推行的發展趨勢不同,工作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具體來看:

(一)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宏觀層面發展對策

加強立法以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制化。不同于西方國家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自下而上的特點,我國是通過立法自上而下來推動的,消費者運動、非政府組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政府要盡快出臺相關法律,填補社會責任法制化建設中的空白,為社會責任的監督和評價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已有的立法要嚴格貫徹執行。我國2005年修訂的《公司法》第五條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是首次在國家立法中提到“社會責任”這一范疇。其實不僅是《公司法》,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在其它法律中也有所涉及,如《憲法》中關于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勞動者、婦女兒童權益的原則性規定;《勞動法》中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具體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保護消費者的具體規定,等等。我國企業首先應該做到履行各項法律義務,在此基礎上,再去承擔超出法律義務的社會責任。據一份針對浙江省的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現狀的調查統計,盡管在我國已通過SA8000認證的企業中浙江省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仍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存在著工作嚴重超時、勞動報酬達不到法定標準、社會保障不到位、侵犯人身權利及人格尊嚴等違法違規現象。因此,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宣傳和培訓提升廣大企業在企業社會責任推進過程中的法律意識,提高相關部門的執法能力,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司法解釋,強化相關法律法規的可執行性。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將一些企業社會責任要求納入相關法律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我國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要認識到不同規模、不同成長階段、不同行業的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將一些過高的社會責任的要求納入法律,則法律的適用性會被破壞。例如,我國新勞動法中的有些勞工標準的規定就超出了一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承受能力,甚至高于國際性標準規定,給這些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直接影響: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企業利潤大幅度下滑,導致經營陷入困境。

為了引導企業履行經濟和法律以外的社會責任,政府可以給予一些政策支持,如在政府采購中優先考慮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或是在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或資源補償等。

(二)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中觀層面發展對策

由各行業協會主動發起建立一些標準化的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在體系中既要體現中國批準的一些國際公約中的相關規范,又要體現中國的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并結合中國的國情和企業的實際發展階段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動性的社會責任標準體系。當然,這樣的體系也要獲得國際相關機構、國外采購商、品牌商的認可。2005年5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應140余家紡織服裝企業的呼吁,正式了CSC9000T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這是我國第一個標準化的合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我國企業主動實現自我能力的完善和建立國際供應鏈上公正、協作性的社會責任聯動機制的一次有益嘗試。

此外,作為企業重要利益相關方的非政府組織和媒體也要積極發揮應有的輿論監督、社會呼吁的作用,協同商會、中介組織等在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起到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作用,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與企業的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我國企業目前大部分仍處于僅僅關注所有權人和管理層的階段,所有權人的利潤最大化和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仍是主要經營目標,因此,在現階段,應著重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和意識,這也需要學術界、非政府組織、媒體的積極參與和引導。

(三)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微觀層面發展對策

由跨國公司牽頭,帶動供應鏈上的企業共同履行社會責任,提高供應鏈責任競爭力仍然是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有效途徑。例如,巴斯夫(BASF)倡導的“1+3”項目,要求每一個參與的公司都能帶動其供應鏈中三個業務伙伴(供應商、物流服務提供商、客戶),與他們共同分享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實踐和最佳解決方案,促進供應鏈企業提高社會責任管理水平的同時,也為公司自身業務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提高了供應鏈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這種共同成長的機制將產生“滾雪球效應”。

為了消除企業社會責任實踐中的消極影響,更好地推行企業社會責任,跨國公司應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開展各種能力建設項目和研究項目,具體包括勞資雙方的對話培訓、勞工能力培訓,支持相關研究項目,如田野調查等綜合發展援助研究項目。通過促進供應商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能力建設,使得供應商真正意識到社會責任是一種實現商業和社會價值的內在需要,從而主動積極地創造供應鏈上的社會責任價值。一些非政府組織、非營利公司或行業協會等與企業的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簡稱PPP)項目在這個領域的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未來企業社會責任的“強制性約束”必將向著自主性承擔的方向轉變。出口企業應針對自身的發展階段,逐步提高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承擔不同層次的責任,有步驟地實施社會責任目標,最終形成完整的社會責任價值觀,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主動完善相關的責任管理體系,建立供應鏈協作和聯動機制,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中,變低成本競爭為差異化競爭,形成產品和企業的差異化優勢。只有將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和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企業,才能自如應對跨國公司和采購商的各種社會責任要求,成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參考文獻:

1.楊建華.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競爭力――SA8000標準的思考[J].生產力研究,2008(13)

2.殷格非,于志宏,崔生祥.企業社會責任行動指南[M].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3.邵朱勵.企業社會責任――“私”化的貿易壁壘[J].特區經濟,2008(7)

4.李文川,羅宣政.基于SA8000的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現狀調查分析――以浙江省為例[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3)

5.張洪福,李明秀等.解讀巴斯夫“1+3”新商業模式:責任共成長[J].WTO經濟導刊,2008(9)

6.張曉晨,施國慶.我國出口企業實施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的現狀與對策[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8(2)

7.朱文忠.對當代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系統思考[J].現代經濟探討,2009(1)

8.黎友煥,龔成威.國內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研究新進展[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9.梁曉暉.改進模式促進責任履行――國際供應鏈采購模式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影響[J].WTO經濟導刊,2006(2)

10.中德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行為規范項目及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合作的研究報告:CSR在中國的推進及其與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R](未公開),2008

篇6

關鍵詞:綠色供應鏈 競爭策略 企業 中國

綠色供應鏈的全球化背景

21世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綠色供應鏈正是未來供應鏈競爭的利器。那么綠色供應鏈為什么呈現出如此迅猛的發展態勢呢?首先,人類近些年來面臨到的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挑戰越來越多,世界在呼喚一個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新經濟運行模式;其次,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增強。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和國際調查公司的跟蹤調查報告顯示,從2008年到2010年,消費者對綠色消費的需求總體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10年對全球17個國家的調研顯示,至少45%的人對綠色可持續消費表示關注。波士頓咨詢公司在2009年的一項對全球調研也顯示,73%的消費者認為企業具有好的環境記錄很重要,而且很多人愿意為這些綠色產品支付5%的額外費用;此外,世界各國均在不同程度上對包括大氣、水資源、土壤、輻射等多項指標增強了環境監管力度,并強化了相關立法;最后,全球環境組織迅猛壯大。據不完全統計,國際性環境組織就有120多個。無論這些組織是政府性、政府間還是非政府環境組織,它們的壯大對企業的綠色經營已經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全球化的綠色供應鏈戰略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綠色供應鏈戰略的全球化過程中,中國企業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客戶企業更加關注他們的綠色績效。以沃爾瑪為例,其已經宣布不在中國采購那些在環境影響記錄中表現不佳的供應商的產品,這對來自中國的10000多家沃爾瑪供應商而言,如果不能達到沃爾瑪的選擇標準,必然損失大量商業機會;其次,中國企業將遭受到更多的綠色壁壘。我國企業的產品在出口到國外市場時必須迎戰綠色貿易壁壘,如果不能符合該地區或國家的綠色指標要求,可能就無法進行銷售,或者遭受到更多限制;另外,我國政府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近期,為了加強環境監管,我國實施了30多年的《環境保護法》也進行了修改。而且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環保部也正在共同致力于通過評估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來約束企業貸款行為。此外,我國越來越多的非政府組織開始積極參與到監督企業環境表現的行動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它開發并運行中國水污染地圖和中國空氣污染地圖兩個數據庫,以推動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促進環境治理機制的完善。另外根據全球領先的測試、檢驗與認證服務提供商TüV南德意志集團亞太有限公司2011年1月公布的一項獨立調查表明,中國消費者中絕大多數(94%)愿意為明確證明是“綠色”的產品和服務支付額外費用,然而僅有60%的中國企業認為消費者愿意為“綠色”認證支付更多費用,中國企業明顯低估了消費者對綠色需求的認知度和關注度。上述各方面行為和變化趨勢顯然將成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綠色供應鏈建設中的強大驅動力。

中國企業迎合綠色供應鏈發展中的挑戰

一項普通的供應鏈規劃產生效果的時間基本在3年左右。然而由于投資于綠色生產與研發的難度更高、資源更多,因此很多情況下企業不會在短期內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種漫長的投資回收期對于我國的很多企業而言絕對是個挑戰;其次,目前總數已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的中國中小企業正面臨針對綠色投資的信貸資金短缺問題。盡管自2010年來中小企業的貸款比重大幅度提高至全國銀行貸款總量的三分之一,但是相對于“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60%”和“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這兩項數據而言,它們仍然需要更多的金融財政支持。此外,國內企業普遍正面臨人力資本價格上漲的趨勢,這將直接推高企業的運營成本,這將促使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綠色供應鏈中的人力成本優勢有所下滑。

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綠色供應鏈中的因應策略

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全球綠色供應鏈節點企業,中國企業就必須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制定相應策略,具體如下文分析:

第一,關注消費者和客戶的綠色需求。無論是從全球視野還是國內視角來看,消費者尋求綠色消費、客戶尋求綠色供應商已是大勢所趨。為此,我們的企業必須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提前做出預判,實施相關綠色生產、綠色采購、綠色設計等舉措,進而在新世紀全球綠色供應鏈的重構中尋求競爭優勢。

第二,強化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是現代企業關系管理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不是一味追求短期的市場競爭結果,而是注重穩定的合作關系,進而使整個供應鏈具有低風險性和強大的穩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企業自身在短期出現個別問題,只要與合作伙伴及時溝通,做好長遠規劃,就不至于被會供應鏈輕易淘汰。顯然,對于全球化綠色供應鏈趨勢下的中國企業而言,強化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越來越重要。

第三,實施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和環境設計。生命周期評價(LCA):是指評估產品在它的生產、使用到回收整個過程中對環境的潛在負荷,是一種評價分析工具。為環境而設計(DfE):是指采用“生命周期思考”并分析LCA中的環境數據,在產品設計生成之初就考慮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環保因素。很顯然,DfE是一種在LCA基礎之上的優化工具,這兩者的有效結合將大大提高產品的綠色績效。

第四,通過清潔生產改善環境影響。生命周期評價和綠色設計還不足以完全實現企業的綠色經營,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就是清潔生產。企業應該通過技術創新、設備革新、節能減排等措施,降低企業在生產領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進而提高企業的綠色競爭力。

第五,原材料綠色采購。原材料的環保程度直接決定了產品的綠色績效,而該綠色績效又將直接影響到下游客戶企業的供應商評價結果。所以,如果要使企業自身能夠滿足綠色供應鏈的成員選擇標準,那么企業強化采購綠色原材料就是必然之選。

第六,開展綠色物流管理。作為綠色供應鏈而言,鏈接綠色設計、綠色生產和綠色采購的重要環節就是綠色物流。在包裝和裝卸環節實現少量化、輕量化、便捷化;在運輸和配送環節實現路線最優化、信息化,提高滿載率,開展共同配送,強化水運、鐵路、水鐵聯運等綠色運輸措施,這些都將有效降低企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企業的綠色績效。

第七,落實碳披露和碳減排行動。評價綠色供應鏈的一項重要標準就是碳排放。企業可以通過相應標準(目前比較完整的標準是英國的PAS 2060)開展碳足跡認證、并且使用碳標簽披露自身產品的碳排放數據。此外,企業也可以通過碳交易和碳中和方式來變相減少自身產品的碳排放量。這些行為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環境保護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也會得到更多供應鏈客戶企業的認可。

第八,通過供應鏈金融進行貸款融資。在解決綠色供應鏈建設中的資金問題時,中國企業可以考慮通過供應鏈金融途徑實現。通過良好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企業可以通過供應鏈上下游供應商企業或者客戶做擔保,從而獲得銀行的貸款。國內的多家銀行已經開展了相關業務,比如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等。

第九,重視環境質量認證。TüV南德意志集團亞太有限公司2011年1月公布的獨立調查顯示94%的中國城市消費者認為獨立機構頒發的“綠色”認證對他們決定購買何種產品是“重要”的。因此,我們的企業有必要通過例如ISO14000之類的環境質量認證。顯然,這也將使企業在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中占據優勢。

第十,履行社會責任報告。截止2002 年,全球250 強企業中,52%都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根據瑞森德企業社會責任機構的數據統計,2009年在中國境內經營的企業了多達600多份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社會責任報告是彰顯企業綠色形象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企業必須高度關注。

結論

面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世界供應鏈一體化,以及人類對環境問題的日趨關注,打造全球化綠色供應鏈注定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大勢所趨。在這個進程中,我國企業在迎來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必將面臨諸多的現實挑戰。他們必須敏銳的嗅探市場,剖析問題,采取相應有效措施,增強企業在全球綠色供應鏈中的競爭力,進而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National Geographic. Greendex 2010: Consumer Choice and the Environment - A Worldwide Tracking Survey[R]. National Geographic. 2010.6

2.Ma Jun, Ray Cheung, Wang Jingjing, Ruan Qingyuan. Greening Supply Chains in China: Practical Lessons from China based Suppliers in Achiev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R]. Th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10.10

3.經濟觀察網. 中國“綠色”需求增勢迅猛[EB/OL]. 省略/calendar/popular /2011/01/14/191423.shtml. 2011-01-14

4.章利新,任沁沁,李寒芳.周小川:中小企業貸款比重去年以來大幅度提高[EB/OL]. news.省略/fortune/2011-03/11/c_13773006.htm. . 2011-03-11

作者簡介:

金玉然(1979-),男,漢族,遼寧大連人,東北大學管理學博士,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師,注冊物流師,中國物流協會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環境經營、技術創新管理。

李天柱(1975-),男,漢族,遼寧沈陽人,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博士后,遼寧科技大學教師。研究方向:技術創新管理,新興技術管理,科技管理。

篇7

日前,蘋果公布了2010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首次公開承認了供應商――勝華科技蘇州工廠,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環境,健康遭受不利影響。在作出回應之前,蘋果一直采取回避態度。事實上,蘋果的供應商違規行為一直在增加,違規商家從2009年的17家,發展到2010年的37家。來自國內的數十家環保組織更是從去年4月起,多次公開報告指出蘋果供應鏈存在問題。除此之外,來自環保組織的報告還顯示,蘋果的供應鏈企業對工人的權益侵害,并不只是反映在100多名工人的健康損害上,還存在過度收取工人用工費、使用童工等多個方面。

對于媒體的關注,蘋果不可能不知情。在蘋果制定的供應商行為準則中,明確承諾確保供應鏈要有安全的工作條件,對生產過程的環境負責。但現在,隨著其供應商違規行為的出現,卻不站出來制止供應商的違規行為,這是一種縱容。《人民日報》就此發文稱:“一向標榜綠色環保、講究人本理念的蘋果公司,如今卻陷入‘說一套做一套’的問責尷尬。”事實上,在蘋果公司“涉毒”事件爆發前,在中國也有很多外資企業爆發過“血汗工廠”事件。從部分違規外企屢屢 “缺德”可以看出,跨國經營不過是它們追逐利潤的一種形式,由于掌握了供應鏈的高端地位,更容易逃避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以降低經營成本。它們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紛紛將制造環節轉移至發展中國家,以降低成本,拿走了高額利潤,卻留下了污染。而供應商為了生存,不惜損害員工的健康。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正上演著一出產業鏈悲劇。在這出悲劇里,憑借產業鏈優勢盤剝中國企業的外商們笑逐顏開,得意洋洋;中國的經濟、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百姓卻在哭泣!這樣的悲劇必須終結!” 經濟學家郎咸平在《產業鏈陰謀》一書中指出,外企應該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行為負責。

而反觀目前國內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管理,卻并不完善。首先在立法上,企業社會責任的規定只是零散見于《公司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中,并沒有具體的規定,多以原則性、指導性法規為主,缺乏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另外,由于相應法律執行和監管部門監督不力,部分違規企業違法而沒有得到嚴懲,違法得到的收益遠大于違法成本。比起國外動輒數千萬、上億美元的罰款、賠款,國內相關法規的約束力顯得無關痛癢。

除此之外,跨國公司在國內也缺乏利益相關者的制衡。中國的民間團體、行業協會與消費者等對跨國公司雖然有監督的積極性,但卻沒有制衡與責任追究的有力手段。而作為有權力進行追究的監管部門,卻在此類事件中匿跡。

篇8

在食品交易過程中,由于設計失誤或生產錯誤造成的缺陷食品問題,國內外都開展了食品召回管理相關研究與實踐。召回制度起源于美國汽車傷人事件[2],后來拓展到可能對普通消費者造成傷害的食品、藥品、化妝品等領域。結合我國兩部產品召回管理以及相關文獻對產品召回的界定,本文認為食品安全召回是指,對存在安全問題的食品即缺陷食品的管理辦法,是由食品生產商或銷售商制定的,在確定由其生產原因或銷售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類別的不安全食品之后,根據食品缺陷或安全問題的嚴重程度、缺陷食品的數量與分布情況、糾正缺陷的地點與方式的比價成本等因素,對缺陷食品采取收回、再加工、更換與賠償等措施進行處理,以消除或減少缺陷食品對消費者帶來的人身危害和財產損失以及對公共安全與公眾利益的影響。食品安全召回是一種系統的管理方法,需要明確召回對象、實施主體、適用范圍、召回等級、召回方式、召回程序等要件,以便于實現食品安全召回的管理目標。召回對象與實施主體即召回實踐的客體與主體。召回對象是指不安全食品或缺陷食品,此為實施召回管理的落腳點。不安全食品具體是由采購、設計、生產、標識、銷售、物流等方面的原因在某一批次或類別的食品中普遍存在的同一性缺陷(也可表述為系統性缺陷);包括食品存在可能或已經誘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危險,特定人群安全隱患標識不明,以及不符合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規定等三種情況。食品安全召回管理實施主體按照我國《食品召回管理規定》為食品生產企業。在實施食品安全召回時,食品生產企業需要政府食品經銷商、監管部門、技術支持機構、物流企業、消費者與公共傳媒等主體參與其中,加強與召回實施主體的溝通、協調與協作,保證召回質量。食品安全召回范圍與召回等級密切相關。食品安全召回范圍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哪些不安全食品產品,其二是指不安全食品處于哪些渠道。產品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召回的前提是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但是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政出多門,缺乏統一有效的界定,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食品產業。因此界定食品安全召回范圍包括不安全的、污染的、標簽錯誤的、與制造商產品說明書不一致的,以及忽視特定人群和其他危險因素警告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3]。不安全食品召回的渠道范圍涵蓋從生產環節、到銷售環節,至食用環節;同時溯源將召回范圍追溯至原材料采購環節。食品的流通范圍與人身傷害程度并重,同樣是衡量食品安全危害的評價因素。鑒于食品安全對于社會公共安全影響巨大,不管是企業主動召回還是被動召回,都需高效、完善的召回程序,確保食品安全召回實施的效果。食品安全召回程序以食品安全(缺陷)的投訴或報告為觸發,由企業或政府形成初步情況調查報告,對食品安全危害進行評估,通知各相關部門、機構、銷售渠道成員、消費者與公共傳媒并啟動召回計劃,至此進入召回實施環節。召回實施環節需要做好召回預算、告知召回情況、收回缺陷食品、確保及時替換或賠償等善后工作。企業完成召回實施之后,還需要做到提交召回總結報告、評估召回效果,并需要適時做好危機公關。通過明確食品安全召回客體,發揮實施主體的主觀能動及與其他主體的協作,實施規范的召回程序,最后做好事后評估總結,以期達到高效、全面、快速,以及較低成本的食品安全召回管理目標。閉環供應鏈是將正向供應鏈與逆向供應鏈統一起來,形成閉環系統。閉環供應鏈的產生受到利潤、法律、客戶服務與管理技術四個因素的驅動,其目的是對物料的流動進行封閉處理,減少污染排放和剩余廢物,同時以較低的成本為顧客提供服務[4]。在閉環供應鏈框架下實施食品安全召回,不僅是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及體現企業責任,更是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與實現社會道德與倫理責任的保障。基于閉環供應鏈的食品安全召回表現了食品采購、生產、銷售正向流通與缺陷產品召回逆向回收的有機結合,其中由食品生產企業修復召回的食品,并再次借助原先的正向供應鏈渠道將其返回終端消費,如圖1所示。閉環供應鏈理論與食品安全召回管理諸多要件存在契合。從召回對象來看,缺陷食品來源于正向供應鏈渠道,但是召回回收并不是終點。對缺陷食品進行回收、銷毀、掩埋、提取可利用物資,甚至修復再次回到消費市場,方是食品安全召回的最終去向。從召回主體來看,不管是正向銷,還是逆向溯源回收,食品生產企業既是實施召回的核心企業,亦是閉環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基于閉環供應鏈的食品安全召回做到“物以至用”,體現出食品生產企業的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從召回范圍來看,不安全食品是由原材料問題、設計失誤、生產缺陷、流通污染以及標識不符等原因造成。這些問題反饋于投訴、溯源、監測、檢測、回收等食品安全召回程序。召回范圍與召回程序的匹配,吻合于閉環供應鏈的回收、檢測/分類、再處理、廢棄處理、再銷售等環節形成的封閉鏈條。

基于閉環供應鏈的食品召回管理策略

生態和經濟的雙贏是閉環供應鏈管理追求的目標,閉環供應鏈管理的目的是對物料的流動進行封閉處理,減少污染排放和剩余廢物,同時以較低的成本為顧客提供服務。基于閉環供應鏈理論的食品召回管理更是體現消費者、企業、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基于閉環供應鏈理論的食品召回管理中,作為召回主體的食品生產企業采取缺陷食品回收行為,在履行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發揮出促進生態供應鏈的資源循環與環境保護的主導作用。面對閉環供應鏈提出的生態持續和經濟發展的協從發展要求,食品生產企業需要意識到實施缺陷食品召回管理的重要性,并主動承擔這種社會責任。閉環供應鏈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強調通過鏈上各實體的協同運作來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大效益。基于閉環供應鏈理論的食品安全召回管理同樣需要鏈內各主體的協作。食品安全召回逆向過程表現為消費終端流通企業生產企業供應商,其中需要物流企業、信息與檢測技術機構、政府監管部門及公共傳媒等主體的支持。鑒于缺陷食品所有權流轉于食品生產商與經銷商、消費者不同主體,生產商與經銷商是召回義務的承擔者,因此二者也是食品召回閉環供應鏈的核心企業。成員間的合作是閉環供應鏈高效率運作的基礎與關鍵,因此有必要在閉環供應鏈內建立主體間的協調,主體間的協調表現為召回責任的劃分、召回信息的溝通、召回流程的重組、召回程序的改善等方面。通過主體的組織協調與分工協作在提高召回質量的同時降低召回成本,實現生態優化與經濟發展中的效益平衡。針對召回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失衡導致的事件失控、危機擴散等問題,應加強食品安全召回管理相關的信息溝通,建立完善的召回信息處理系統。通過消費者投訴、問卷調查、食品企業質檢報告等渠道,獲取召回管理早期預警信息。建立有效的食品生產與銷售數據庫,通過產品型號、生產批次、生產日期、系列號等關鍵信息點的追蹤確定需要召回的產品批次;通過銷售記錄等渠道信息確定缺陷食品的流向與當前的使用狀況。同時食品生產企業還需加強與最終消費者、中間商、物流企業等流通渠道成員的溝通,實現食品流通、退回、修復等方面信息的反饋與共享。食品企業可采用RFID作為食品信息單元載體,在食品的采購、生產、銷售過程中對包裝、庫存、運輸、配送進行過程追蹤,實現食品安全狀態特征的提取、監控、評價、預報和預警等集成應用,為實施召回管理提高信息支持。由于進入閉環供應鏈回流物品產生的時間、地點的分散和無序,這就加大了召回管理的復雜性。若由制造商負責完成回收,要求制造商建立龐大的回收網絡,對于制造商來說,成本過高。因此由物流商介入供應鏈,取代食品生產商或經銷商承擔具體的召回活動是一個有效的手段[5]。通過食品企業與第三方物流商之間委托激勵機制,成分發揮現代物流的專業性,也體現出物流企業在供應鏈在中的核心競爭力。閉環供應鏈中的食品召回物流活動,包括將缺陷食品從消費地、流通渠道運回生產地的逆向物流以及將再生品、可利用物資從生產地運往消費地的正向物流,涉及缺陷食品的收集、檢測、分類、提取有用資源、再制造、再分銷等諸多環節,構成典型的閉環物流。因此需要根據食品召回閉環供應鏈的結構特征與多目標要求設計、再造閉環物流網絡,其中重點研究召回物流活動的設施選址決策、最佳回收率與設施間的物流量,以及物資在閉環供應鏈中的運輸方式[6]等。借助閉環物流網絡,提高物流系統運作的效率與效果,最終實現食品召回與資源再利用。

篇9

眾所周知,以紡織行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最早遭遇到SA8000標準、驗廠驗證等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拷問和壓力、這對紡織行業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以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刊自2004年5月以“SA8000:面對是為了應對”為主題推出關于SA8000以企業社會責任組報道以來,一直持續關注著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和實踐在中外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政界、商界、學界等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演變和實踐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工作是令人矚目的。作為中國廣大紡織企業的代言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紡織行業如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合作和創新工作,其主持研究開發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即China Social Compliance 9000 for Textile & Apparel lndustry。以下簡稱CSC9000T)不僅在試點紡織企業取得實際成效,同時作為中國制造業的第一個行業自律性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肯定,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的認可。

本刊一直積極關注著CSC9000T發展和推廣的軌跡。本期特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合作,以本組文章介紹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的研發、試點和推廣,以及2007年的工作重點――“10+100+1000”項目。本報道也得到愛慕內衣、紅豆集團試點企業的大力支持。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其中紡織工業所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時,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作為中國廣大紡織企業利益的代表,作為連接產業界和政府的橋梁,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近年來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無疑得到了無論是企業界還是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公眾媒體的認可和贊許。

2005年5月,在國內眾多中小企業還不知道企業社會責任為何物的時候,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率先推出了國內制造業的第一個行業自律性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截至目前這是國內各行業中唯一一個行業性質的并由產業界自主開發的標準化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2006年,協會選擇了國內十家企業作為首批試點企業,指導它們進行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實質建設工作。在首批試點企業取得成效初步顯現的基礎上,協會又于2006年底啟動了面對行業產業集群層面的“10+100+1000”推廣項目。2007年以來,在各產業集群當地政府和骨干企業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得以順利開展,截至目前,濮院、虎門、深滬、石獅、平湖、海寧、開平、中山、金壇九家產業集群的CSC9000T試點實施工作啟動儀式和初始評估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從紡織產業面臨的挑戰,闡述了協會以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建設促進紡織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并將加強紡織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作為指導紡織工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

中國紡織行業處于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

《WTO經濟導刊》:請問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當前把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建設作為工作重點是如何考慮的?

孫瑞哲:在當前宏觀經濟調控的背景下,紡織行業的運行表現出了三個特色:利潤和經濟增長點從外銷向內銷的轉移;產業投資從沿海向中西部的轉移;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產業相對比例轉移。由此可以看到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表現在三個轉化:勞動密集型向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轉變;產品創新向產業鏈集成創新轉變,也就是現在要共同建造一個價值鏈;價格因素競爭向非價格因素競爭(質量、環保、知識產權、企業社會責任)轉化。投資、擴大內需和勞動力提升是實現一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個主要驅動力。作為制造業來說,自己能夠把握的是勞動生產力的提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把此作為工作重點,并提出科技貢獻率、品牌貢獻率、行業自律三項途徑。在行業自律方面,協會努力推進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推行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同時還在知識產權保護上與國外機構簽定協議,通過建設中國紡織工業檢測網絡來規范全行業的質量體系,以及響應國家號召,在全行業推進節能、降耗、減排。

履行社會責任關鍵在于體系建設和制度完善

《WTO經濟導刊》:請問您如何看待企業社會責任這一理念?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為什么將紡織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工作重點放在管理體系的建設上?

孫瑞哲:我們看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在經濟上創造價值,更要在社會和環境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詞就是利益相關者,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照顧到,這是我們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實際上最終要落在制度建設上,通過制度規則的建立降低成本。關于社會責任我們社會上有很多誤區,很多人說我依法納稅就是社會責任,還有人說社會責任就是外貿企業要做的事情,也有人說慈善、捐助是企業重要的社會責任,這些都是社會責任,但并非社會責任的全部。企業社會責任還有更多的含義,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企業發展過程中,從優秀到卓越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所需要做的事情。

協會通過調查發現,在所有社會責任要素方面,國內企業的弱項表現在管理體系、勞動合同、工作時間、薪酬與福利、職業健康與安全方面。由此,協會將推進行業社會責任能力的工作定位于管理體系的建設,從機制上徹底地促進企業持續地改進,這不同于以往國外在中國的驗廠和認證,協會將通過查找問題和培訓促進企業的持續改進,同時以企業自覺自愿機制的建立來達到企業社會責任徹底改善。在CSC9000T執行過程中,協會在管理體系建設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力量。首先派出專家進行初始評估,來確定企業的問題所在;之后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幫助企業建立管理體系;然后運行一段時間,再次進行評估;之后再進行持續地改進。

促進負責任供應鏈建設提升產業競爭力

《WTO經濟導刊》:您認為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來推動中國廣大紡織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具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和優勢?

篇10

與亞當?斯密的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持續發展研究者約翰?埃爾金頓總結了“蜜蜂型企業”的特征:蜜蜂在幫助花兒傳播花粉的過程中絕對不是扮演義工的角色,它的目的是采集香甜的蜂蜜,只不過它在從環境中索取資源的同時回報了環境,使自己的“盈利”空間獲得了可持續性和成長性。

然而,由于企業性質和所處行業的緣故,這樣的“蜜蜂型企業”,并不一定是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然而他們卻一定是最終的勝利者。因為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只要找到“蜜蜂型企業”,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企業獲得啟迪,并找到可以效仿的方法!這是《WTO經濟導刊》4年來在宣傳、推廣CSR理念時逐漸清晰的想法。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尋找蜜蜂的活動就這樣展開了。

作為“蜜蜂型企業”的典型代表和企業社會責任“1+3”項目的首倡者、參與者,巴斯夫的“蜜蜂角色”對于應對這個挑戰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它將自己的社會責任理念延伸到整個供應鏈并不斷進行創新,成為延續自身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使者。

作為國內化學投資公司中最大的投資者,巴斯夫的可持續發展三部曲是首先,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注入每一個員工、每一個企業的DNA里;第二,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科學的管理系統,以確保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有效實施第三,在采蜜的同時把可持續發展的花粉傳播出去。在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巴斯夫認識到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在技術上前后貫通、在業務上也是唇齒相依的。因此,它在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的領導下,肩負起了推行“1+3”項目的任務,就是一家企業帶動供應鏈上的3家中小企業,如,一個供應商、一個物流服務提供商和一個客戶,共同提高社會責任,而這3個受益的公司再以此模式進一步帶動各自供應鏈上的另外3家商業伙伴,依次類推,逐漸形成“雪球效應”。

在談到該“蜜蜂行為”的成效時,關志華認為,在行業內,通過供應鏈的管理模式協助國內中小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具有雙重意義。首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真正挑戰是廣大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社會責任角度看,這是行業領先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小企業占中國企業總量的90%,盡快轉變發展模式,是它們應對國際可持續發展挑戰的必修課。其次,從企業長期發展角度看,合作伙伴能否很好地應對這些挑戰、實現長期發展,將直接關系到企業自身的長期發展。正如關志華此前曾對媒體表示的:“如果我們的客戶和供應商的生產是環保、節能和安全的,員工和社區是穩定和諧的,那么就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我們也就保證了長期供應鏈的穩定和高效。因此,開展企業社會責任‘1+3’項目活動,也是保證我們自身長期穩定的業務發展的重要舉措。”

尋找自身利益的時候如何成就公共福利?某汽車公司“用責任杠桿撬動經濟效益”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目前,在燃油價格節節攀升的情況下,汽車的總擁有成本比購置成本更易引起消費者的關注。該汽車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把燃料成本降低了一倍多,如果這款車的總擁有成本大大低于另外一款車的總擁有成本的話,既使公司不提倡環保,消費者照樣會買它的汽車,即在不知不覺中履行了環保責任。不言而喻,這種獲利模式就是“蜜蜂型”的獲利模式。

我國另一家知名企業則經歷了從“蝗蟲”到“蜜蜂”的轉變。這種轉變也體現了我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上的變化。剛開始,該公司單方面提倡“盈利導向”,什么賺錢做什么,忽視了對員工、消費者、合作伙伴和社會的尊重。業務轉成房地產開發后,又是以產品為導向而非以客戶為導向。這些都是只考慮自己,不尊重他人的行為,結果導致該公司在狂飆的路上越走越艱難,直到兩年前學習美國房地產企業以客戶為導向的理念才幡然悔悟。與此同時,他們也在檢討改善與合作伙伴的關系。20世紀90年代中期,公司開始在城市開發當中對環境進行保護,比如很多房地產項目建成后,公司都會把小區里的原生樹木完整地保留下來。這種行為也漸漸影響到同行業的伙伴,日益形成一種尊重員工、客戶、合作伙伴以及注重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這些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只有“蜜蜂型企業”才是能做到“多重共贏”的企業。“多重共贏”不僅包括企業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而且包括要承擔對員工,對消費者、對社區和環境的社會責任。

記者手記:

如果都是蜜蜂型企業……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和上帝談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

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么是地獄。”

他們走進了一個房間,屋里一群人正圍著一大鍋肉湯。每個人看起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饑餓。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只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里。他們看上去是那樣悲苦。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入另一房間。這里的一切和上一個房間沒有什么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大家都快樂地歌唱。

“我不懂,”這個人說,“為什么一樣的待遇和條件,而他們快樂,另一個房里的人們卻很悲慘。”

上帝微笑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會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