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的實習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03 17:38: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養殖場的實習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養殖場的實習報告

篇1

專業年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習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習日期:自2005年5月3日

至2005年6月9日

仿土雞的高效飼養與疾病監控

學校:四川大學

學院:動科院

班級:畜牧獸醫業

專時間:2005.5.31

姓名:搞心情 學號:

指導老師:

實習單位:市畜牧局太平防疫站

單位評語:該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勇于一線,發現問題,并積極調動腦力,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踏實求效,勤奮自律。

單位簽章

市畜牧局太平檢疫站

摘要(中文):

--------------------------------------------------------------------------------

關鍵詞(中文):飼養、防疫

我所在實習的單位為江畜牧局三合防疫站下屬的一個土雞養殖場,該養殖場位于勞坪,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豐富、環境污染較小、交通便利,成立于一九九六年,屬于一個比較年經的養殖企業。該養殖場現有土雞場房八棟,分為雛雞室和育成室,實屬面積約為

平方米,擁有后山果園80畝。主要從事于土雞的生產,銷售。養殖場采用的是散養和放養相結合,和全進全出的養殖方式,以完全利用后山果園的優勢。從根本上利用良好的資源,以達到果園除蟲,增加土雞的肉質的口感和羽毛顏色為目標。

進入養殖場后,正是該養殖場新一輪的雛雞育成計劃,共訂購雞苗6000只,均為7日齡,在進場后養殖人員應做好之前的準備工作:1、對雛雞室和育成室做好消毒工作,一般雛雞室采用薰蒸法,將雛雞的籠放入雛雞室,將門窗關閉,采用甲醛薰蒸法(福爾馬林30ml+15ml高錳酸甲,密閉30分鐘左右,溫度在24~27℃,濕度75~80%,效果最佳

。)育成室可以采用火燒法和消毒液反復沖洗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消毒。2、對料盤和飲水器作好消毒工作,用1%的新潔爾滅進行多次沖洗,洗好曬干,在雛雞進入雛雞室時放入飼料備用。3、雛雞室應控制好相應的溫度和溫度.以保證雛雞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雛雞到達雞場后應進行初步的消毒,可采用噴霧消毒法進行消毒。

消毒后分批放入育雛室,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C,以調解雛雞的應激,雛雞可以自由采食之前已準備的好的飼料。雛雞進場的第一個星期,場內飼養人員應輪流24小時值班,隨時觀察雛雞的身體情況,以及室內的燈光、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及時作好調節工作。飼養員完工后應做好工作記錄,以便輪班的同志和雞場管理人員了解生產情況。需注意的是在雛雞生長到一定的程度時,體格會逐步長大,飼養管理員應及調整育雞欄的空間,以防止因空間過小,擠壓等造成的傷亡。

雛雞進場后到達一定的日齡后應開始做免疫措施,以防治疾病的危害。具體的名免疫預防程序如下:

n7~9日齡:雞新城疫Ⅳ系+傳支H120二聯苗滴鼻;

n9~12日齡:雞法氏囊疫苗飲水;

n23日齡:雞痘疫苗翅內剌種;

n25日齡:雞新城疫Ⅳ系+傳支H52疫苗飲水;

n28日齡:雞法氏囊疫苗飲水;

n80日齡:雞新城疫Ⅳ系+傳支H52飲水。

在進行免疫措施的同時,應注意基本的飼養管理,斷喙就是雛雞養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斷喙的目的在于防止啄癖,尤其是在開放式雞舍高密度飼養的雛雞必須斷喙,否則會造成啄趾、啄羽、啄肛等惡癖,使生產受到損失,并可避免雞只扒損飼料而提高養雞效益。斷喙的最佳時間一般在7-10日齡左右較合適,但應注意的是:

斷喙前后兩天不喂磺胺類藥物(會延長流血),并在水中加維生素

“大學學習生產實習報告:仿土雞的高效飼養與疾病監控”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K(每公斤水中加入2毫克)。

且不宜在氣溫高和免疫接種時斷喙,以免加重應激。

斷喙后飼槽中多加飼料,以減輕啄食疼痛;飲水中添加多維,并避免出現其它應激。

斷喙時注意力集中,動作敏捷,切的長度適宜,灼燒后不流血。

當雛雞到過 日齡時,將轉為育成室進行開放式散養,此時飼養員應逐步更換飼料,同時進行其它的免疫預防,在免疫的同時也應仔細的觀察雞群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問題提早處理。飼養員在每日的工作中應做到“四檢查”:

一查:早起開燈看雞群:

早上開燈后看雞群動態。健康雞群開燈后看到飼養員,會發出“嘎嘎”叫聲,表現出急需吃食的樣子。如開燈后除大部份健康雞出現些情況,室內仍有少數雞只出現精神沉郁、閉目頭彎曲到翅膀下,或站立發呆、翅膀下垂、羽毛蓬算,要飼養員驅感才活動,說明此時雞只已發病。

二查:低頭觀察雞糞

早上起來觀察雞糞便。健康雞排出的雞糞呈條狀,或團狀,并有少量白色尿酸鹽。發病雞會出現拉稀,口被污染,排出的糞便顏色呈綠色,白色,黃色,紅色,或黃白紅混合色或清樣稀便。此時可根據糞便顏色判斷雞是否患病,患病程度。

三查:觀察雞采食快慢

健康雞在采食的過程中活撥好動,食欲旺盛,整個雞舍一片“嘎嘎”聲,唱料聲。如雞發病則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吃料減少,食盤內所剩飼料較多。

四查:晚上聽雞舍動靜

晚上關燈后聽雞舍動靜。健康雞晚上關燈后半小時內休息,安靜無聲。如發現“咕咕”或“呼嚕呼嚕”聲。咳嗽喘息聲,尖叫聲,可能有傳染疾病發生。

飼養員每天做完檢察工作后,做好記錄工作,有問題及時上報管理人員,以及時做好應對措施,防止、減少雞的死率,提高生產效益。

到成年雞到60日齡時可移入山上放養。白天放雞活動,曬太陽,覓食。早、中餐可喂半飽,發揮雞覓食的積極性,晚餐喂飽。這樣即可以節省節飼料,又可以減少山上害蟲對果樹的危害,其次,放養對雞的生長發育較好,由其是對羽毛的生長。

在雞達到80--90日齡時就可以進行銷售了。

總結:本人進入養殖場實習后了解到,因為該養殖場是一個較年輕的養殖企業,在資金和經驗上還不完全成熟。不具備孵化雛雞的能力,所需雞苗乃由其它地區訂購。并且飼料也是由飼料廠提供,這樣大大的提高了成本價格。要降低成本可需從二個方面開始:

一、 學習新的高效養殖技術

Ø專家指導,學習雞飼料的營養需要和合理搭配,收購玉米、豆粕等飼料中的主料。可采用分批實驗的方式,自配飼料。

Ø學習孵化技術,到大型養殖廠進行學習交流,購進父母代種雞,場內孵化雞苗。

二、轉變單一的養殖模式。

1、采用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產方式

Ø在養雞專業村,實行雛雞共育,充分利用設備和技術力量,為雛雞提供適宜環境。

Ø優質飼料、合理防疫,精心管理。

Ø雛雞共育結束后,分散到農戶飼養。

Ø農戶根據自己的人、財、物及場地確定規模,一般農戶飼養500只左右。

Ø采取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戶飼養、集中連片開發,小群體、大規模飼養。

2、“公司+農戶”,產銷一體化

Ø采取 “公司+農戶”的管理體制,使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對接。

Ø聯接養雞生產中的種苗、飼養技術、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集中對外銷售優勢。

已降成飼料、雞苗采購費在成本為目標,提高雞場的生產效益、產出高質量仿土雞為宗旨,改變老的養殖生產經營方式,與時代結軌,與農業科技為伍發展高效的養殖方式,這樣企業才能進一步得到發展。

宗上所述,是本人在養殖場的所學與學習后的總結。

報告人:搞心情

2005-5-31

實習單位意見:

實習單位蓋章: 實習指導人簽名:

年 月 日

篇2

動物繁殖學是畜牧獸醫專業的基礎課,理論和實踐聯系非常緊密。根據“動物繁殖”課程特點,對該課程進行了改革,打破傳統的課程模式,以工作崗位為核心,企業要求為導向,讓學生不僅具備繁殖崗位所應具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而且培養能夠獨立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具有寬口徑和較強專業素養,可以和企業零距離接軌的技術型人才。本文通過崗位設計要求進行了課程的設計,并以課程設計為基礎探討實訓基地的特色化建設。

【關鍵詞】

畜牧獸醫;動物繁殖;實訓基地

動物繁殖是主要研究動物繁殖生理,滿足家畜繁殖工崗位要求,通過學習繁殖技術改良品種,對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滿足集約化、現代化畜牧業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任務。基于職業教育的根本是培養職業性和崗位性為目標人才,所以在課程設計上以滿足崗位任務要求進行設計,培養就業前的職業能力,以實訓基地為實訓場地,讓學生參與豬的生產、管理,實現課程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相互對接的形式,為企業輸送人才。

一、課程設計

“動物繁殖”課程設計的理念是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以滿足企業所需的人才需求。課程設計本著教學環節與生產崗位相吻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可持續性,以繁殖基本知識為基礎,關鍵技術為重點,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圍繞著豬場采精員、品質鑒定工、配種員、接產員、各功能區技術員等工作崗位,課程內容上設計種公畜的選擇,公豬的調教和采精;圍繞著品質鑒定工,課程內容上設計了稀釋液的配制,的稀釋,的密度檢查,畸形率檢查,的保存與運輸;對于配種員的崗位,設計了母豬的鑒定與配種,種母畜的選擇等;接產員設計了母豬的妊娠診斷,母豬的接產助產及新生仔豬的護理,母豬舍的體況管理(BCS),育成育肥舍的體尺測量,種畜留種的標準與選擇等課程。并結合我國規模化豬場的生產實際,將疫苗免疫程序,生物安全,以及各個生產單元的飼養管理流程融入課程的實訓中。

二、課程目標

通過實訓基地與教學合作,融合并帶動繁殖專業的人才培養,推動動物繁殖專業建立“校中廠”“廠中校”“雙師工作站”等基地,健全實訓合作辦學相關制度和激勵政策,激發學院辦學活動。“動物繁殖”的課程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繁殖理論知識,能熟練運用鑒定、人工授精、妊娠診斷、分娩與助產等繁殖技術的高級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以滿足各畜禽養殖場、育種場及相關部門繁殖工的崗位需求。

三、課程教學改革

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方法,教師通過網絡學術平臺查找動物繁殖領域的最新理論、技術、方法及研究成果,補充到教案中去,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了解國內外動物繁殖專業的研究動向,擴大學生的認知領域。通過收集相關的動物繁殖實際操作的教學視頻,使教學方法多樣化,演示實驗操作流程,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生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學習有很實際的價值。注重網站建設,網站建設是信息化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項建設,其中包括對課程簡介、教學資源、參考資料、新聞動態、遠程鏈接、實踐教學和在線答疑等模塊。其中“遠程鏈接”可以直接和實訓基地鏈接,在上課的同時就能讓上課的學生和實訓基地的內容直接鏈接,學生和老師可以直接對話,實現現場交流的高效率教學效果。“新聞動態”可以讓學生了解國內外最新的動物繁殖知識動態。“在線答疑”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即訊平臺布置課后作業,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自我學習。

四、課程實施

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理論學習后,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實訓基地實習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做中學”,在各個崗位中完成理實一體化教學任務。重點是母畜的鑒定與輸精方法;公畜的采精方法及品質檢查、稀釋和保存方法;母畜妊娠診斷的方法;種畜的選留與改良方法。整合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改革現有的“填鴨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以往的教師在教授實驗課程時,總是先講解試驗的目的、原理和步驟等,改革后教師針對試驗先設計試驗要求,讓學生自己制定實驗方案,教師再審查學生方案的可行性,若方案通過,學生則按照方案要求來操作。如以“豬的顆粒凍精”為例,教師只對顆粒凍精解凍后的成活率達標作要求。學生自己設計試驗過程,要求最后結果能夠達到教師的要求。實驗結果不達標,則要查找實驗失敗的原因。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加強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實訓基地的教學以“工學結合”的理念進行課程實施,要求學生按崗位分組,按照養殖場的規定作息時間,完成填寫實訓記錄,使學生能夠學到企業所要求的技術,經過訓練學生能夠畢業后在養殖場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實現“零距離”就業。如在教學實訓基地學生可以動手操作豬的人工授精,品質檢查,手握法采精,鑒定與妊娠診斷,實現教學與實際生產的無縫對接。充分發揮基地的多功能作用,積極接納畢業生實習,將基地建成“教學的課堂、實習的車間”。

五、實習成績的評分標準

實習期間的成績不僅要查看學生個人的實習報告,還應該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實結,以小組長實習匯報的形式給予評價分數。在實習之前將學生分好小組,并設小組長。根據各組在實習期間的動手能力、實習報告認真程度、團隊合作能力等指標綜合評價。通過分組制評定成績,能夠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精神。

六、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是由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興建的產學研及農業觀光旅游基地,位于泰州市農業開發區內,總占地面積1km2。示范園的建設充分體現了循環經濟理念,保持了里下河地區風光特色,遵循現代畜牧業的發展規律,以牧為主,農林牧漁相得益彰。產學研區由種豬、水禽、寵物這三大產業組成。養豬教學實訓主要集中于國家級姜曲海種豬場完成,該豬場是江蘇省首批農業資源保種場之一,2008年由農業部正式授牌,成為首批國家級種質資源保種場。目前種豬場有專兼職人員21人,碩士、博士構成的專家顧問5名。學生在豬場頂崗實訓一個月,在學習過程中,指定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和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把理論知識貫穿在實踐中,有目的地培養企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動手能力。種豬場主要承擔姜曲海豬的保種和優質瘦肉豬研發工作。豬場采用全封閉、工廠化流水線生產模式,生產設備先進,管理規范。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細化成內設采精室、品質檢查室。這兩個實訓室可以讓學生完成公豬的采精,品質的檢查,的分裝,的稀釋,的保存與運輸工作。豬場設有母豬舍、產房、配種舍、公豬舍、保育育肥舍、公豬運動場、種豬性能測定站等設施。在配種舍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母豬期的生理特征的識別、最佳配種時機的判斷、傳統的子宮頸人工授精、最新的子宮內深度人工授精、初期妊娠診斷的判定等操作;在母豬舍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母豬妊娠各個階段的體況進行飼料調節,以及妊娠階段不同時期的疫苗接種工作。在產房內對產后母豬以及哺乳仔豬的各項管理操作,包括母豬產后的飼料漸進性的加量飼養管理方法,母豬分娩時的各種助產手段,新生仔豬的看護管理,以及產房內母豬以及仔豬的疫苗接種方法以及正確操作。在公豬舍內可以完成種公畜的選擇、飼養、護理調教、采精等工作。在保育舍進行斷奶仔豬期減少應激反應的各項管理操作以及防疫流程。在育成/育肥舍進行種豬的體尺測量,種畜留種標準的培訓。

七、實訓課程的建設

示范園作為教學實訓基地,承擔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任務。學生在養殖場定崗實習期間,在學習過程中,指定實踐經驗豐富的校內講師和技術導師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把握理論知識貫穿在實踐當中手把手教會學生養殖技術,有針對性地培養企業所需的零距離就業人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動手能力。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品牌專業建設為契機,以專業建設標準制定工作為抓手,不斷深化“工學研融合”“雙元一體化”“現代學徒制”“前店后校”為主體的多樣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作者:陳靜波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響英,等.農業高職院校“動物繁殖”課程崗位化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職業通訊,2014,(3):64-67.

篇3

[關鍵詞]職業能力;項目教學法;養禽

職業能力是指從業人員從事某項職業活動所具備的專業能力。按照職業教育專家姜大源的理論,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其中專業能力指勞動者所具有的從事該職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屬于外在顯性能力。方法能力是職業者對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和理解。社會能力是指如何為人處事,特別是如何與人共事的能力,后兩者是內在隱性能力。

項目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發揮學生、老師雙主體作用,讓學生、教師共同成長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從職業的實際出發選擇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為教學的內容,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問題的要求,收集選擇信息資料。通過小組共同研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或完成任務。

我校畜牧專業實踐了項目教學法,培養了學生職業能力。實現了從課堂上理論教學到養殖場的實踐的技能的目標。通過多年的項目教學實踐活動,我發現了項目教學法顯著的特點:以項目為主線,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培養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對學生通過改變學習方式,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老師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從單純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對學校建立全新課程理念、提升學校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探索教學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管理特點,考核評價、支撐條件等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學校課堂體系。項目教學法通常在一個短期內進行,較有限空間范圍內進行。且教學效果可測評性好,有利用學生集中精力練習技能,要完成一個項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從理論入手結合實踐教學項目、制定計劃,而實踐所得結果又考問學生是否這樣?是否與書上一致,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項目教學活動準備工作:

1、項目教學實踐工廠建設,按照專業建設企業化要求,我校在離校20公里外的黃家牧場建立規模化養殖廠,創造緊貼實踐教學需求又具有創新氣氛的生產環境。學校從左家特產專科學校引進五種珍禽安放在黃家牧廠養殖。同時購買養禽用的雞籠、飼料槽、飲水器等設備。學生可隨時到牧廠實習。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奠定了物質基礎。

2、項目課程教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能力培養。

項目教學法是完全結合生產實踐來進行的教學實訓方法。需要教師不僅有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有豐富的實踐操作技能,學校選派多名教師參加省級和國家級培訓。同時利用節假日進行校本培訓。另一方面學校從企業聘請專家來我校實踐指導,基本提高了教師的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

3、項目課程建設與項目教材準備。

為適應項目教學活動需要,首先對畜牧專業課程體系和內容進行深度改革。畜牧專業覆蓋了多個職業崗位。中職生可從事主要崗位有,養禽與禽病防治、養牛與牛病防治、養豬與豬病防治等。核心課程有:養禽、養羊、養牛、養豬。輔助課程有:牧經、環衛、飼料生產、病理、寄生蟲等。我重點選取《養禽與禽病防治》中的孵化項目教學內容進行說明。

4、項目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

來自項目教學一線的教學實例

項目內容:孵化雞雛

種蛋:800枚

地點:校內孵化室

時間:5月20日―6月10日

學生分組:六個小組,每組五人,其中一人為組長。

階段一:制定孵化計劃,在孵化前,根據孵化與出雛能力、種蛋數量以及雛雞銷售具體情況,訂出孵化計劃、步驟、方法。這樣學生由被動聽轉變為主動學。表現極大興趣。每組學生都制了項目實施計劃。

階段二:項目實施

1、孵化機試機操作

(1)孵化機外型觀察:由教師帶領學生對孵化機外型進行初步認識,然后對各部分分別進行觀察。

(2)孵化機內部觀察:打開機門,察看蛋架或蛋架車,示范推入與拉出。用手扳動風扇皮帶輪,檢查軸承滾動情況和葉片是否與其他部件相碰撞或摩擦。檢查皮帶松緊度。

2、入孵:將選擇好的合格種蛋碼到孵化盤上,裝入孵化機進行孵化的一項工作。

3、孵化日常管理

(1)溫度觀察:每0.5-1h檢查一次孵化機內溫度,同時注意孵化室內氣溫對孵化機內溫度的影響。

(2)濕度觀察:自動控濕的孵化機,要經常檢查各控制裝置是否正常。無自動控濕的孵化機,要定時加水和調整水盤數量。

(3)通風觀察:定期檢查進出氣口的開閉程度,根據胚齡決定開啟大小,隨時觀察風扇電機的皮帶傳動情況。

(4)翻蛋觀察:自動翻蛋的孵化機,應對其傳動機構定時器、限位開關用翻蛋指示等定時檢查,注意每次翻蛋時間和角度,對不按時翻蛋和翻角度過大或過小的現象要用時處理解決。手動翻蛋時要按時操作。

(5)日常記錄:及時認真填寫好孵化記錄。

4、驗蛋:通過照蛋器檢查胚胎的發育情況

移盤:將要出雛的胚蛋由孵化器移到出雛器的過程

揀雛:待雛禽大部分出齊,有5%―10%初生雛頸背部仍潮濕即可

階段三:項目評估

項目評估不僅注重項目作品評估也關注學生學習行為、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動手能力及參與度等,并對其評價。建立學習記錄卡,由小組學生和教師分別評價各占40%和60%。每次評價匯總在一起就是該生實訓成績。

階段四:課后作業,引導學生對整個項目過程進行反思,將制定項目計劃、實施項目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書面總結。小組內交流,班級內交流。上交實習筆記,實習報告。

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有以下優勢:

以教師為中心轉變以學生為中心,模糊了課堂概念。將學生放在工作情景中,學生組織單位是項目小組。將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目標轉變為以完成項目綜合能力為目標。恰當選取題目。項目的選取要有典型性、可操作性和知識寄存性。原則為(1)充分考慮學生智力與心理發展水平(2)知識點難易適中,以學生能當堂理解消化為宜。(3)學習過程有序連貫(4)各項目避免簡單重復,由易到難。(5)強調項目實用性和培養動手能力,注意項目與未來職業對應關系,突出趣味性、藝術性、明確項目質量標準和能力培養目標,重視師生互動及學習興趣的激發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深入分析項目中的問題,為更好地幫助學生做好分析工作,提高分析質量,教師要準備相關引導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應盡量讓其獨立解決,必要時可使用一些資料以提高其獲取信息、授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

總之:在項目實踐過程中,體驗到了創新的艱辛與樂趣,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自學能力,團隊精神及合作能力都得到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婁玉杰.禽類生產學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