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質檢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6 22:17: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產品質檢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子產品 質量 檢測方法 監管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產品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電子產品應用到生產生活的各個角落,提高其安全性能對于行業發展和社會穩定至關重要。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質量要求日益提高,對電子產品進行質量檢測,滿足消費者需求,加強對電子產品質量檢測,完善檢測方法和監管,努力提高國家電子產品質量變得非常重要。
一、電子產品質量檢測概述
電子產品是指依據電子信息技術制造的產品及產品配件,其具有需要電源才能開始工作和其以數字信息或模擬信息的流轉為工作載體的特征。電子產品依據不同標準分類不同:從應用領域來說,可以將電子產品分為電子雷達與通信產品、廣播電視與計算機產品、家用電子與電子專用產品、電子元器件與電子材料產品等;從應用行業來說,可以講電子產品分為消費類、工控類、醫療類、軍事類、航天航空類和娛樂類電子產品等。而電子產品檢驗就是通過對電子產品進行觀察或判斷,采取適當的方法對電子產品進行測量和試驗,對其進行合格或不合格的。需要注意的是,判定合格僅僅是就電子產品的品質標準來說的,而不直接表示電子產品質量水平的高低。通常來說,電子產品檢驗有全檢、抽檢、免檢之分,電子產品在不同場所中也有不同的檢驗,如工序專檢、線上巡檢、外發檢驗和庫存檢驗等等。電子產品質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產品質量檢測的結果體現產品真正的質量。電子產品被廣泛運用到社會各生產生活領域,為了確定電子產品的某些質量特征必須對其進行一定的了解和測定,必要的時候進行檢驗,將檢驗結果比照相關標準,確定電子產品質量,對電子產品質量的確切性給予合理評價,可見了解電子產品的質量檢測方法對于保障消費者權益具有重要作用。
對電子產品的質量檢測可以從結構方面和性能方面進行。從國外來看,美國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方面發展較完善,檢測體系已相對成熟,制定了較全面的法律規章制度,我國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借鑒其優良的方法和手段,為我國電子產品的質量檢測體系建立健全提供參考。社會進步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逐漸提高,依據各部門的有利條件,引進和自主研發先進的檢測設備,采用適當的檢測方法,不斷完善質量監管制度,對電子產品質量進行各科學的檢測,維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促進社會穩定和進步。電子產品的結構檢測,可以通過觀察電子產品的外觀,也可以對電子產品的絕緣電阻進行試驗,從不同側面考驗電子產品的耐壓性,保障其安全使用。而其性能檢測則主要應從功能性和性能量方面進行考察,同時要對其進行環境試驗、電磁兼容性試驗等,比照國家相關標準,按一定的檢測方法進行,測驗其連續作業的能力和使用壽命,相關試驗。
二、我國電子產品質量檢測的現狀
對電子產品進行質量檢測不容忽視。一個新的電子產品被生產出來以后,必須經過質量測試,在合格之后方能真正投入生產。測試標準必須依據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法律標準等進行,然而當前我國電子產品行業的質量檢測仍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對電子產品的質量檢測過分依賴質量監督部門。生產者和消費者很大程度上將國家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看做是產品質量的直接責任者,而忽視產品生產者這一真正的責任主體,這顛覆了市場經濟中生產者是產品的直接責任者的規律。政府質量監督部門只是對市場生產主體的生產產品質量進行把關,審核其質量,而非質量負責主體。社會群體對政府質量主管部門的過分依賴,直接結果是迫使政府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從宏觀管理到微觀管理的轉變,不利于我國政府管理質量體制改革的推進。其次,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在質量問題存在僥幸心理。我國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對產品進行的監督往往采取單一的抽樣檢測,這一制度無法實時全面對企業產品質量進行監督,企業對主管部門的質量檢查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只要在抽樣檢查中過關就萬事大吉,在實際檢查中,也會采取各種手段和方法促進質量檢查的通過。企業抱有僥幸心理一方面與企業的質量安全意識不強、企業生產經營人員素質偏低、企業制度規范建設不全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電子產品生產涉及的工序和材料越來越多,固有的事物質量檢測監督無法滿足當前行業發展的需要。單一的產品質量抽檢無法及時發現產品深層次問題,質量檢測監督的全面性和科學準確性受到限制。再次,電子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職員素質不高,設備落后等情況無法保證國家對企業質量監督的有效性。隨著國家這電子產品質量檢測方面的重視,檢測人員素質得到一定的提高,檢測設備得以改進,監督工作開展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與企業發展需要和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約束機制的缺乏削弱了監督的有效性和權威性,需要質量監督機構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推進監督工作不斷完善。
三、電子產品質量檢測方法存在的缺陷
企業電子產品質量檢測應當由企業質檢部門負責,工作范圍應包括產品質量法律法規宣傳、質檢程序文件審定、產品質檢流程和檢測設備管理、檢驗人員培訓管理等。對電子產品企業質量檢測進行管理應根據不同管理級別分別實施集中管理、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管理模式。在企業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應當掌握抽檢方法。該方法分為全數檢驗和抽樣檢驗兩種,其中后者被廣泛運用。抽樣檢驗是從數量眾多的產品中隨機抽取部分產品進行檢驗,根據部分產品檢驗結果判斷該批產品的質量合格情況,若檢驗合格,買方應全數接受;若不合格,買房能全數不接受。全數檢驗適用于單件單品,買賣雙方在交易過程中僅能就檢驗不合格的單品不接受。抽樣檢驗能提高檢測效率,但存在致命的問題,即樣本檢測通過的這批產品可能存在不合格產品,無法保證每個產品的質量。
四、提高電子產品質量監管的途徑
首先,切實發揮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在企業生產階段的作用。企業對電子產品質量負有直接責任,在產品生產、試驗和檢驗過程中,質量管理人員應運用自身知識充分發揮質量監督的作用,及時檢測產品,當發現產品存在問題時將相關情況準確地向管理部門報告,責任產品生產部門,改善產品質量。質量管理人員要加強企業質量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分析事件發生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把好產品質量關。
其次,提高政府監督管理部門職員素質和水平。企業電子產品質量保證,離不開高水平和高素質的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產品質量監督是一項一項綜合性的工作, 其集法律技術和行政于一體,屬于技術和行政的綜合。監督機構在完善監督機制的過程中應當著力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監督水平,保證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實際工作中,能否有效貫徹質量監督規則是決定政府監督工作能否落到實處的重要準則,同時也是考核監督工作人員是否做好監督工作的重要參考。沒有高素質的監管隊伍和科學實效的監督規則是無法實現電子產品的有效監督管理的。
參考文獻:
[1]雷斌.淺談電子產品質量管理[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6).
篇2
[關鍵詞] 工作過程 電工 電子技術 教材
中等職業學校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組織教學成為共識。教學環境模擬工作環境,教學過程模擬工作過程,所學即所用等教學的基本理念也深入人心。在這種大的背景環境下,我們對電子技術應用等相關專業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課程進行了大力改革,編寫了新的教材。新教材從教材內容到教材組織形式上都與傳統的教材有了明顯的區別:內容上更加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組織形式上充分的體現了工作過程的系統化。投入使用之后,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1、緊抓一個抓手
指的是教材內容的組織上要緊緊抓住“工作過程”這個抓手。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對口崗位一般是電子產品維修員、電子產品質檢員、電子產品設計員、電子產品銷售員、電子產品生產管理員等崗位。教材內容的組織上,就要根據不同的內容構建相關崗位的相對“真實工作環境”。比如“三極管的檢測”與質檢員的工作密切相關,就要構建真實的檢測環境:給出檢測的質量標準,總結檢測的方法步驟,撰寫檢測報告等工作過程在教材上充分體現。使學生完成一個工作過程,會干一樣活,形成一定的技能。
2、圍繞三個目標
三個目標指的是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養目標。其中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在教材上是比較好體現的。除了內容上更加貼近工作實際,表現形式上更加貼近工作環境,其他與傳統教材無異。素養目標指的是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等精神層面的目標,這在傳統教材中是極少體現的。現在看來,這些素質作為一個社會人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也是必不可少和至關重要的。素養目標的可以體現在“活動”中,比如設置一定的“討論”環節培養其創新精神;也可以體現在考核標準上,比如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核,從而鍛煉小組成員的團隊合作精神。
3、突出三種能力
三種能力即: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指的是團隊合作、與人溝通、獨立完成工作等能力;專業能力指的是完成本崗位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層面的和技能層面的能力;方法能力指的是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在教材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要有意的突出出來。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編寫的基本步驟
教材編寫中,充分借鑒德國雙元制教學的經驗,具體分以下幾步:
1、崗位分析
就是分析本專業學員畢業后,對口的崗位或崗位群有哪些。
2、調研需求
結合分析得到的各個崗位,到相關單位和企業進行調研,看一看各個崗位對員工有哪些知識和能力的要求。為了得到可靠的數據,需要事先擬制調查表。調查表內容包括知識、能力、素養三方面的調查項目。
3、創設工作任務
按照調研的結果,創設工作任務。工作任務一定是對口崗位上實實在在存在的工作任務。整個教材的工作任務一定要將所有的知識點包含進來。內容體系貫穿一條主線―電路,以電路作為載體,以電路作為教材工作任務劃分的依據。各工作任務內容相對獨立和集中;任務內容的排列順序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前面任務出現的知識點,后面的任務不再出現。工作任務的名稱一定要體現工作的過程化,采用“工作對象+動作”的命名規則。比如: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和調試。
4、確定內容
根據確定的工作任務,結合課程的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原則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原則,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確定每個任務的知識點,確定技能和素養。知識點要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經驗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主要解決“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經驗性知識主要解決“怎么做”和“怎么做的更好”的問題。
5、組織編寫
教材編寫人員以本專業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為主體,同時要吸收企業的實訓師、對口崗位的員工、往屆畢業生。以方便內容的組織和工作過程的操作為基本依據,堅持過程精益化,工作情境化,學習工作化,資源信息化的原則。
6、教材審定出版
審定人員必須由本專業的專家構成。審定人員必須進行詳細的論證,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后再由編寫人員對教材進行修訂。如有必要,需多次修訂,然后才能出版。
三、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的基本形式
將整個教材內容分成若干個工作任務,根據需要可將工作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包括“學習目標”、“相關知識”、“任務指導”、“拓展延伸”四部分內容。
1、學習目標
說明本任務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包括知識和技能和素養三方面的目標。在教材中出現目標的目的有二:一是可以讓學習者了解初步本任務學習哪些知識點,會干哪些活。從而做到心中有數。二是讓學習者了解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是需要了解的,還是需要理解的,還是需要靈活應用的。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有意的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2、相關知識
是教材內容的重點,主要介紹與本任務密切聯系的相關理論知識。需要說明的是,本任務牽涉到的部分知識可能在前面的任務中已經說明,那么在本任務中就不再涉及。
組織的基本模式是教學做一體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在完成相關測量的基礎上講解理論知識。為了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本部分內容的組織分成“看一看”、“學一學”、“測一測”、“練一練”等活潑的模塊。其中,“看一看”主要看器件外形、電路結構、實驗結果等直觀的現象,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學一學”主要是針對“看一看”中的現象進行解釋和說明,解決“為什么”的問題;“測一測”主要是針對具體的簡單電路或器件進行相關參數和性能的測量,解決“怎么做”的問題;“練一練”部分主要是針對以上知識和技能進行的練習,以加深印象,增強熟練程度。
3、任務指導
說明完成本任務具體的步驟、方法、標準、要求、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等內容。主要是解決“怎么做得更好”的問題。
4、拓展延伸
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與本任務相關的較難的內容,比如:各類計算及課程標準要求之外的需要學員了解的拓展知識;二是與專業課程結合緊密的相關專業課上需要講解的典型電路的分析和講解。通過這個模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部分內容主要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
需要說明的是,在編寫具體任務時,根據需要利用Multisim、protel等仿真軟件加入了部分虛擬仿真實驗,加大了學員的信息化素養的培養力度。同時在每個任務后面都附上了考核的標準,增強了學習的指向性。
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教材集中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邊做邊學”的職業教育理念。試用期間,學生普遍反映,比較適合他們的認知特點,比較實用,能有效的指導實踐操作。
參 考 文 獻
篇3
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六個方面:人、機器設備、材料、工藝方法、測量、環境,也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技術、人員、管理和環境。
1.1技術因素的影響
技術因素主要包括機器、材料、工藝和測量等方面。機器設備及相關工具的維護和保養情況及其準確性、精確性情況影響著產品質量;原材料的質量及其保管情況也影響產品質量;選擇的工藝參數和工藝裝備等正確性、合理性及工藝方法的執行情況也會影響產品質量;測量的準確度和精密度也直接影響著產品質量。
1.2人員因素的影響
由于人員知識儲備、技術經驗和能力素養等方面的不同,以及企業培訓力度的不同,技術能力仍有欠缺,違規使用生產原料,摻雜使假,逃避檢驗檢疫等等都將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差、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技術不熟練、厭煩情緒以及人為控制難度大等造成操作誤差也會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此外,領導的質量意識是關鍵人為因素,督促各級領導加強質量管理,促進全體員工提高質量意識才能保證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
1.3管理因素的影響
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監管部門的協調監管力度和產品質量管理體系等管理因素都影響產品質量。如安全用藥意識比較薄弱,無監管或監管薄弱狀態,監督執法工作薄弱,缺少統一的協調手段等。
1.4環境因素的影響
社會環境方面存在質量安全市場秩序不規范、企業社會責任感較低、追求低投入高回報、制造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威脅著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環境方面,生產現場的溫度、濕度、噪音、振動、照明、氣體成分、污染程度等都對產品質量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尤其是那些對環境條件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加工過程中。
2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分析
2.1傳統產品產業鏈質量出現短板的風險
傳統優勢產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但由于產業鏈的個別環節出現短板,導致整個產業不合格率偏高。原輔材料、標準件和非標外協零部件等成為供應鏈質量風險,如紡織皮革類產品產業鏈中的染料、面料及染整工藝,電子電器產業鏈中的低端電子元器件和電器附件、家具產業鏈中的人造板、膠黏劑等。由于惡性價格競爭,部分中小企業,為了獲得生存空間,盲目追求制造成本,選取低價格供應鏈,導致產品安全性能不合格。
2.2高新技術產品面臨技術和標準的風險
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催生高新技術產品,但由于高端技術產品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片面追求和保留產品使用新穎性,缺乏產品安全標準化設計。且產品在初期缺少標準進行監管,往往會導致高新技術產品整體質量水平不高。高端產品均處于技術發展積累期,個別技術尚待突破,產品成熟還有待時日。
2.3小型微型企業質量失控的風險
小型微型企業眾多,三五人就能憑借一兩臺簡陋的設備開始生產,加之其對質量和標準認識不足,難以保障其產品質量。如商用電器產品的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固體絕緣等基本電氣安全項目的不合格;電源適配器的抗電強度等多項不合格;食品中添加劑和色素等超標;機械壓力機的安全防護措施等多項安全措施缺失。
2.4企業誠信缺失的風險
部分經營者缺乏誠信、假冒偽劣、違法添加、以次充好等。如食品中非法添加物;鋼筋、不銹鋼管材的直徑/厚度不達標;汽車用制動器襯片使用低劣原材料;加油機非法改造加油機硬件進行計量作弊;石材產品的以次充好;紙制品添加熒光增白劑;液化石油氣添加二甲醚等。
3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
針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食品等部分關鍵領域的國家質檢中心建立了快速反應機制,能積極快速向上級部門反饋產品質量問題并盡快處置。各質檢中心在監測過程中對非食用物質和致病菌等高風險項目,食品添加劑超范圍或超限量、品質指標不達標等風險項目以及其他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項目,采用不同措施。此外還通過召開產品質量分析會、標準宣貫會等,深入分析產品質量問題,解讀和宣貫標準,加大對生產企業的幫扶力度,開展質量提升分析培訓活動,提升企業產品自檢能力,引導企業強化質量責任意識,督促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降低了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3.1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①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加強風險管控。
建立由生產和管理各環節人員參加的風險管理小組,負責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具體包括對風險的度量、評估和決策,員工安全知識的宣貫,生產過程風險監督排查,風險防控措施的制訂,安全風險信息搜集整理等。
②監控生產過程達到規程要求。
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制定相應的生產過程監控規程和檢查員操作規范,監督制度規定的實施和檢查員檢查工作,要求檢查員按相關規定對生產過程、包裝過程進行全過程的監控。不符合規定要求或標準時,應立即整改,直到達到要求。
③加強研判實現前期預警。
質量管理部門及生產部門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原料和產品的相關檢測、檢疫、檢查數據,及質監部門的預警信息,對本單位生產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研判和預警。有條件的,可建立相應的預警制度和預警平臺,及時將預警信息告知相關工作人員,以便提高生產要求,加強檢測檢查力度,排除問題產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④加強員工培訓,減少人為差錯。
通過技術培訓提高人員綜合素質和勝任能力,加強管理,完善規章,改善運行環境等措施,可以最經濟地最有效的減少人為差錯,生產企業應用好該方法加強員工培訓減少人為差錯。因此需要明確各類人員的素質要求,正確考察員工技能,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員工素質方能有效降低人員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⑤嚴控原材料質量。
產品質量控制的好壞與原材料質量是分不開的,因此進場的原材料必須嚴格檢驗檢查并符合要求。原材料的外在質量缺陷和內在質量缺陷最終都會降低產品性能,甚至產品安全性。找出哪些原材料特性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安全,并重點監控原材料的這些特性。
⑥技術創新增加產品安全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產品安全性能認識的增強,利用技術手段研發安全性更高的產品也是一條重要途徑,同時還能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例如,汽車行業的混合動力系統、起動/停止系統、汽車安全系統等都有效的提高的汽車的安全性能。
⑦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的交換和共享。
由于行業、工藝過程、管理方式、掌握信息、認識經驗及安全意識等方面的不同,以及不同用戶對產品質量安全的側重點不同,因此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及關注點不同,因此有必要保證企業間、員工間、供應商與用戶之間及時溝通,實現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的交換和共享,對不同產品不同用途分別建立安全風險知識庫,盡可能降低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3.2質量監管部門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①成立風險監控管理領導小組。
為加強全省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風險預測能力,可在質監局成立局領導負責,巡視員、相關機關和事業單位負責人參與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相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規范有序的工作機制;收集全省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分析整理監督抽查信息、標準變化信息、產品質量曝光信息;開展風險預測并預警;制定專項抽查計劃;構建風險監控體系。
②加強對風險控制的研究和應用。
加強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評估等安全風險研究工作,建立質量安全風險研判機制,對傾向性、苗頭性、疑問性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及時預警和處置,避免系統性、全面性重大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出現,減輕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造成的危害。目前質監系統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意識不強,安全風險管理理念不清晰,相關研究仍停留在理論層面,實際應用較少,因此要加強風險控制的研究和應用。
③加強對部分高風險產品的綜合風險評估。
產品的使用風險不僅與產品自身的質量有關,還與安裝情況、周圍環境、使用人員等因素有關。如電熱水器觸電事故多發生于用電環境達不到要求(無接地保護,布線不規范等)的農村,電梯安全事故發生在小孩的情況較多。因此,對于這些產品應進行綜合性的風險評估,聯合相關管理部門,建立風險評估機構,完善制度規范,加強監管,保證產品使用安全。
④建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平臺。
根據文件要求做到對質量安全問題早發現、早溝通、早報告、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提高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盡可能避免出現重大事故,或盡可能減輕危害。風險信息研判采取分級研判和專門研判相結合的原則。各級質檢機構都應當對收到的信息認真組織研判,通過科學研判確定風險性質和采取處置措施。建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風險監測信息的報送、分類、研判、處置、統計、預警和。通過加強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和統計,有利于對傾向性、苗頭性、疑問性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掌握,以便及時預警和處置。通過該平臺還能相關信息,以便質量監管部門和企業之間的產品質量風險信息的交換和共享。
⑤加快標準體系建設,規范工作流程。
質量監管部門應引導產品生產企業和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積極推進標準體系建設,特別是加強對因標準缺失導致高危風險產品的行業標準體系建設。鼓勵相關企業和檢驗機構積極跟蹤研究國外標準和技術法規的新動向新變化,結合需求推進標準規范的制訂和修改。如嚴格執行“抽檢”分離制度,規范“抽樣“”檢驗”工作流程,確保檢驗結果準確可靠。
⑥加強技術儲備,提升技術能力,建立速效科技攻關機制。
科技研發過程中,積極開展相關產品(特別是高風險產品)的檢測技術研究工作,開拓檢測范圍,提升檢測能力,并注重技術儲備。為應對突發事件,應建科技攻關快速反應機制,確保在突發事件時,有科研力量迅速開展工作,短時間內找出解決辦法,為處置突發事件提供信息支撐或技術支撐,控制事件蔓延。此外,檢驗監管模式也需要技術提升來支撐,如進口機電產品的檢驗周期較長,且由于技術含量高構造復雜,需多專業人員協作,有必要提高檢驗技術水平,改進檢驗監管工作措施,提高檢驗有效性。
⑦完善產品召回制度,健全產品召回體系。
對于高風險產品,如食品、紡織品、電源、燈具、數字醫療器械、汽車、電子產品、機械產品、家電等,應加強監督抽查,對監督抽查不合格的產品和企業依法實施公告、曝光、整改復查、行政處罰,甚至召回相關問題產品等措施。目前僅汽車、進口乳品、食品三類建立了召回制度,質量監管部門應考慮對其它高風險產品也建立召回制度。只有通過召回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處置不合格產品,才能使使用中的產品都是合格的,從而形成生產、銷售、使用、召回的閉環產品質量控制模式。此外,質量監督部門應鼓勵生產商經銷商主動召回問題產品,而對高安全風險的問題產品應強制召回,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⑧借鑒國外產品監管的先進做法。
制定較高的產品質量標準,即規定了較高的產品質量特性技術要求。國外很多產品的質量標準比國內高,如油漆類產品中有害物質VOC釋放量,歐洲標準比中國標準高很多。另外還可借助于民間檢驗體系,定期采購市場上的消費品進行嚴格檢驗并公布結果,指導消費。類似民間機構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廣泛存在。政府和民間兩套監督系統相互補充共同發揮作用。近些年美國和歐盟的許多產品瑕疵,都是被民間檢測機構率先發現,政府隨后跟進。中國應效仿這些經驗建立一套民間檢測體系,還可以借鑒美國的食品召回制度,如果食品被發現不合格,要求生產廠家和銷售部門主動召回已售商品,并退還消費款項。
4總結
篇4
作為T?V南德意志集團(T?V S?D)大中華集團產品服務部高級副總裁,Hübl先生深知自己從事的這個行業對于社會的重要性。從上世紀90年代初入中國,到“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再到中國由“世界工廠”變為“世界市場”,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Hübl先生和他所在的T?V S?D團隊正不斷致力于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助力中國制造獲得競爭優勢
T?V南德意志集團是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大中華區的業務,那時候正好是中國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出口產業飛速發展的時代。然而,在很多人的回憶中,曾經的中國制造并不是高質量產品的代名詞?!暗乾F在,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國能夠生產許多非常卓越的產品,而且相對價格較低于其他國家?!盚übl先生說。誠然,Hübl先生深知,中國制造不斷進步的背后,T?V南德意志集團正為之做著一份努力。
眾所周知,T?V S?D作為擁有150年歷史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其檢測、認證和知識服務在逾百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經成為當地政府、機構、制造商和組織可信賴的合作伙伴。
“在我們不斷發展的歷程中,我們的使命從未改變過,即‘保護人類、環境和財產,防止新型未知技術帶來的危害’?!闭劶癟?V S?D的歷史,Hübl先生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事實上,在德國及歐洲消費者心目中,T?V S?D早已成為了他們所購買產品質量與安全的代名詞。對制造企業而言,企業在研發、生產的過程中及時獲得資訊和專業技術支持,可以有效降低風險,避免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同時,出口產品一旦通過檢測,取得認證,在國際市場上往往會有更加好的銷路。因此,很多出口廠商、貿易商紛紛爭相去尋求T?V南德意志集團的幫助。
“我們檢測報告或認證標志可以幫助終端消費者根據其需求作出正確選擇,找到他們稱心、高效、安全及健康的產品?!盚übl先生對記者如是說。
雖然近年來世界經濟發展起伏動蕩,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沖擊,但“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從未改變。“我們作為第三方檢驗認證機構,致力于在質量、效率和技術方面幫助中國制造,使中國企業在快速發展、變幻莫測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Hübl先生說,“以產品評估為例,我們通過使用通用標準和法規對產品進行公正、可信和合理的獨立分析。通過這樣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使我們的客戶有效降低成本、獲得新的市場?!?/p>
搭建中國制造通向世界的橋梁
2012年7月,Hübl先生被任命為T?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高級副總裁,其負責的產品服務部包含電子電氣消費品、雜貨、玩具及輕工產品、紡織品、食品健康及美護、醫療健康服務、工程機械與工程機器、光伏、通訊等9大領域。這9大領域,無一不是中國經濟成長過程中高速發展的行業。要在這些行業中把檢測認證做深做透,擁有對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深刻的領悟力是必不可少的。
從現實來看,自中國加入WTO之后,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出口貿易在許多企業的業務比重中占了相當大的份額。在Hübl先生看來,中國企業除了需要技術支持外,也需要及時了解國外的標準和要求,資質認證不夠周全是眾多企業難以走出去的原因之一。
現階段,中國廣大的制造企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近幾年國際上頒布了越來越多嚴格的法規,這些法規帶來更為嚴苛的檢測、認證要求。可以看到,除了傳統的對于產品質量、安全、功能性等要求之外,歐美等發達地區國家也制定了愈發嚴格的環保標準、企業社會責任審核等法規要求。比如針對電子產品的ErP能效指令,或化學相關指令,如REACH法規等。
“這種情況也是伴隨著歐美消費者的意識變化而來的,據調查,歐美消費者更加愿意購買來自被證明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生產商提供的產品,因為這些生產商的產品是對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可持續發展有益的,即使這些產品在市場上的售價偏高,消費者也愿意購買?!睂τ趪H上層出不窮的法律法規,Hübl先生這樣分析道。
在實踐中,基于對于全球各類法規法令的深刻理解,和對中國出口企業完備的服務,T?V S?D已經搭建起中國制造通往世界的橋梁?!癟?V S?D目前已經與多家國際買家展開合作,為他們的國內采購提供定制檢測服務,能夠在滿足當地法規的同時,滿足買家根據自身需求制定的特別標準?!盚übl先生對記者這樣說。
“為中國制造”潮流的推動者
近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中國在全球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拔艺J為中國國內市場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中國市場正逐漸成為全球買家眼中的新寵兒,并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睂彆r度勢之中,Hübl先生分析說。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制造”的出口產品逐漸向“為中國制造”的產品轉變,中國國內的需求正在穩步上升。中國市場在日趨成熟和完善的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伴隨中國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的提高,中國的零售商對于產品符合國家法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2012年9月7日,北京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與T?V S?D在北京舉行了進口服裝檢測合作簽約儀式。Hübl先生說:“T?V S?D一直致力于為進口服裝企業提供符合中國國情和市場需求的動態檢測服務解決方案,并通過與各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廣泛合作,建立互信機制,謀求共同發展。為此,北京檢驗檢疫局堅持將國家質檢總局有關指示要求細化落實,明確以‘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為落腳點,帶頭創新業務監管模式,通過深化與T?V S?D的合作,強強聯手,力爭打造一個全新的進口服裝檢驗監管服務平臺,為優質誠信進口服裝順利進入國內市場保駕護航。”
“T?V南德意志集團在積極地幫助中國制造業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合規性的同時,順應認證市場的需求,提供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多元化一站式解決方案,在縮短產品認證時間、減少物料成本的同時,幫助企業打開新的市場,降低貿易出口風險,提升其在產業鏈中的競爭力?!盚übl先生說。
據了解,現在T?V S?D在大中華區設立了40多個分支機構,約2000名員工,其中70%是工程師服務于各個不同的領域。T?V S?D全球的業務處在同一個平臺,為客戶量身制定,提供一站式服務。T?V S?D上海測試中心通過提供綜合、一站式的測試服務幫助制造商大幅度縮短測試時間、降低測試費用,從而提高客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高質高效成為核心競爭力
在Hübl先生看來,過去中國制造商不會在技術創新、自我品牌開發、開拓銷售渠道等方面投入太多,僅進行較小的技術改善,以節省成本。近些年來,許多中國制造商對自身企業結構逐漸進行調整,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注重能力拓展和研發。而在這方面,T?V S?D正可以大有用武之地。
“‘權威認證,創享價值’是T?V S?D的核心理念,我們旨在用專業知識和經驗,通過幫助客戶提升產品的質量,優化生產流程,不斷為客戶提高其產品安全性以及增加經濟價值,實現技術、系統的最優化,增強客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Hübl先生對記者這樣說。
現在,中國正逐步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型,但中國企業較薄弱的生產、創新技術等將嚴重影響其國際競爭力。市場狀況可能會變化,但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將一直是制造商獲得持續成功、取得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隨著中國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中國需要將其核心競爭力從更低成本轉變成高品質、高效。”Hübl先生說,“我們認為,對T?V S?D來說,中國是一個充滿許多機遇的市場,我們樂意以我們的優質服務和德國專業技術為這個市場服務,同時這也有利于完善我們自身的能力和強化已有的優勢。”
Hübl先生表示,在未來,T?V S?D將繼續深耕中國這一戰略市場,致力于促進中國第三方檢測認證行業與國際接軌,通過引入更多國際先進技術和經驗,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沃爾夫岡·徐貝爾
(Wolfgang Hübl)
篇5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大力實施“以質取勝、品牌強市”戰略,進一步鞏固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果,通過對重點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全面完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鏈條、監管體系和監管網絡,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不斷提升我鎮產品總體質量水平,實現我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任務和工作目標
堅持“堵疏結合”、“打扶并舉”、“寬嚴相濟”和“標本兼治”的工作原則,堅持集中整治與規范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嚴格監管與引導自律相結合,深入開展各項整治工作。
(一)鞏固整治成果,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要持續加強監管,不斷鞏固去年以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取得的成果。對通過整治已經解決的鎮政府所在地和城鄉結合部的嬰幼兒奶粉、小麥粉、大米、醬油、食醋、滅菌乳、巴士殺菌乳、碳酸飲料、礦泉水、純凈水、方便面、餅干、冷凍飲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類食品無證生產問題,要防止其反彈;對通過整治或開展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的其他重點工業產品行業,不出現明顯的質量水平回落;企業生產條件基本保持穩定,質量體系持續有效運行,其中企業產品質量檢驗能力要基本符合相關規定。
同時,要在本鎮轄區內確定一批重點產品行業,進一步明確監管目標和要求,落實工作責任,持續開展質量監管工作。核心是要不斷改進傳統的質量監管手段,并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充分運用市場手段實施質量監管的新機制和新舉措,真正形成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的“二個鏈條、二個體系和一個網絡”(從產品設計、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監管鏈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監管網絡)。
(二)集中開展重點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對我鎮塑料顆粒、電子產品、服裝、油漆涂料、仿真飾品、絮用纖維制品、洗滌用品等產品開展重點整治。同時對豆制品及豆芽、干制海產品、茶葉、米面制品等食品集中開展質量專項整治。
通過整治,要基本解決相應產品的無證生產問題,不得出現區域性質量問題。到今年年底,相關產品生產企業必須100%摸清底數,100%建立質量檔案;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提高,屬于生產許可證或3C認證管理的企業應100%取證,已取證企業的生產條件考核要基本符合規定要求;備案的企業標準應100%進行復審;新獲證產品應確保100%監督抽查1次;取締產品制假制劣窩點,關停無證生產加工企業;切實解決家具等五類產品中甲醛、苯、重金屬、有害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問題。
(三)深入開展“食品小作坊”質量安全整治。督促食品加工小作坊嚴格按照《浙江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基本要求》生產銷售;鼓勵依靠政府、開拓思路、試點先行,走出一條符合我鎮實際的聯小做大之路,引導經營戶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落實分片定責制,加強巡查、抽查等日常監管,探索建立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長效機制。
通過整治,促使食品小作坊做到:證照齊全,生產環境整潔衛生,“五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原輔材料進貨驗收制度和不合格品處理銷毀制度)上墻,“三帳”(原輔材料進貨驗收臺帳、不合格品處理銷毀臺帳和產品銷售臺帳)規范,“一盒”(法律、法規、標準、產品和原輔材料檢驗報告等)齊備,食品生產加工操作人員均持有健康證等。同時“食品小作坊”質量安全整治還要嚴格按照省政府及質監部門的有關要求進行,并達到其規定的預期工作目標。
三、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方案制定階段(5月25日前)。
按照樂清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進步統一認識,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整治重點。結合實際,及時研究制定周密詳細的具體行動方案。必須針對單一產品專門制定具體的整治行動方案,切實做好產品質量整治的宣傳發動工作,并加強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引導,公布投訴舉報電話,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積極支持并共同參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全面實施、集中整治階段(5月25日至11月31日)。
積極做好摸底工作,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照專項整治要求,組織開展各項整治工作。其中對國家質檢總局明確的第一批五類重點產品的專項整治工作,應在9月初基本完成,10月上旬前全部結束。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責任,周密部署。各村、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確保工作力量到位。嚴格按照國務院及浙江省關于重點產品專項整治工作部署和要求,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將整治的具體任務、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落實到位,確保整治措施切實可行,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二)重拳出擊,務求實效。在整治中,各村、各單位要統一行動,重拳出擊,依法取締制假制劣窩點,鏟除不安全產品的生產加工源頭。對發現有證有照企業造假的,有關部門予以吊銷相關證照;對無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的,依據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移交衛生、工商部門處理。堅決打破地方保護,加大案件查處力度,抓大案要案,落實“四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產品質量不達標不放過、處罰教育不到位不放過、質量教訓不吸取不放過)、“四個一律”(不符合食品安全條件的企業一律依法關閉,不合格食品一律不準出廠銷售,查實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違法行為一律嚴懲、曝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實行監管責任倒查)。符合依法移送條件的案件,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建立名優企業聯系制度,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機制,加強與名優企業聯手打假,保護名優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堅決遏制制假違法行為。
(三)堵疏結合,規范提高。產品質量專項整治要與實施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充分結合,一邊抓專項整治,一邊抓提升、培育。不斷加大對行業龍頭企業的引導、扶持力度;積極探索利用市場手段,不斷提高監管工作水平,實施科學監管。積極引導行業發展,幫助行業制定發展規劃,爭創區域名牌。
篇6
第一章政策目標
第一條堅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原則,創造公平競爭和統一的市場環境,健全汽車產業的法制化管理體系。政府職能部門依據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對汽車、農用運輸車(低速載貨車及三輪汽車,下同)、摩托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及其產品實施管理,規范各類經濟主體在汽車產業領域的市場行為。
第二條促進汽車產業與關聯產業、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汽車使用環境,培育健康的汽車消費市場,保護消費者權益,推動汽車私人消費。在2010年前使我國成為世界主要汽車制造國,汽車產品滿足國內市場大部分需求并批量進入國際市場。
第三條激勵汽車生產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實施品牌經營戰略。2010年汽車生產企業要形成若干馳名的汽車、摩托車和零部件產品品牌。
第四條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重組,擴大企業規模效益,提高產業集中度,避免散、亂、低水平重復建設。
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幾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力爭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強企業之列。
鼓勵汽車生產企業按照市場規律組成企業聯盟,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擴大經營規模。
培育一批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實現規模生產并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第二章發展規劃
第五條國家依據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指導行業發展規劃的編制。發展規劃包括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大型汽車企業集團發展規劃。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報國務院批準施行。大型汽車企業集團應根據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本集團發展規劃。
第六條凡具有統一規劃、自主開發產品、獨立的產品商標和品牌、銷售服務體系管理一體化等特征的汽車企業集團,且其核心企業及所屬全資子企業、控股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所生產的汽車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在15%以上的,或汽車整車年銷售收入達到全行業整車銷售收入15%以上的,可作為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單獨編報集團發展規劃,經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論證核準后實施。
第三章技術政策
第七條堅持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原則。跟蹤研究國際前沿技術,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適用技術。引進技術的產品要具有國際競爭力,并適應國際汽車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發展的需要;自主開發的產品力爭與國際技術水平接軌,參與國際競爭。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對符合技術政策的研發活動給予支持。
第八條國家引導和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汽車產業要結合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和排放標準的要求,積極開展電動汽車、車用動力電池等新型動力的研究和產業化,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和轎車柴油發動機技術。國家在科技研究、技術改造、新技術產業化、政策環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進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和使用。
第九條國家支持研究開發醇燃料、天然氣、混合燃料、氫燃料等新型車用燃料,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開發生產新型燃料汽車。
第十條汽車產業及相關產業要注重發展和應用新技術,提高汽車的燃油經濟性。2010年前,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比*3年降低15%以上。要依據有關節能方面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建立汽車產品油耗公示制度。
第十一條積極開展輕型材料、可回收材料、環保材料等車用新材料的研究。國家適時制定最低再生材料利用率要求。
第十二條國家支持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積極發展汽車電子產業,加速在汽車產品、銷售物流和生產企業中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推動汽車產業發展。
第四章結構調整
第十三條國家鼓勵汽車企業集團化發展,形成新的競爭格局。在市場競爭和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企業間的戰略重組,實現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戰略重組的目標是支持汽車生產企業以資產重組方式發展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鼓勵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方式結成企業聯盟,形成大型汽車企業集團、企業聯盟、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第十四條汽車整車生產企業要在結構調整中提高專業化生產水平,將內部配套的零部件生產單位逐步調整為面向社會的、獨立的專業化零部件生產企業。
第十五條企業聯盟要在產品研究開發、生產配套協作和銷售服務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體現調整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經營成本,實現規模效益和集約化發展。參與某一企業聯盟的企業不應再與其它企業結成聯盟,以鞏固企業聯盟的穩定和市場地位。國家鼓勵企業聯盟盡快形成以資產為紐帶的經濟實體。企業聯盟的合作發展方案中涉及新建汽車生產企業和跨類別生產汽車的項目,按本政策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國家鼓勵汽車、摩托車生產企業開展國際合作,發揮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與國外汽車集團聯合兼并重組國內外汽車生產企業,擴大市場經營范圍,適應汽車生產全球化趨勢。
第十七條建立汽車整車和摩托車生產企業退出機制,對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改裝車生產企業)實行特別公示。該類企業不得向非汽車、摩托車生產企業及個人轉讓汽車、摩托車生產資格。國家鼓勵該類企業轉產專用汽車、汽車零部件或與其它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汽車生產企業不得買賣生產資格,破產汽車生產企業同時取消公告名錄。
第五章準入管理
第十八條制定《道路機動車輛管理條例》。政府職能部門依據《條例》對道路機動車輛的設計、制造、認證、注冊、檢驗、缺陷管理、維修保養、報廢回收等環節進行管理。管理要做到責權分明、程序公開、操作方便、易于社會監督。
第十九條制定道路機動車輛安全、環保、節能、防盜方面的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所有道路機動車輛執行統一制定的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要符合我國國情并積極與國際車輛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銜接,以促進汽車產業的技術進步。不符合相應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的道路機動車輛產品,不得生產和銷售。農用運輸車僅限于在3級以下(含3級)公路行駛,執行相應制定的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
第二十條依據本政策和國家認證認可條例建立統一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管理制度。符合準入管理制度規定和相關法規、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并通過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道路機動車輛產品,登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公告內產品必須標識中國強制性認證(3C)標志。不得用進口汽車和進口車身組裝汽車替代自產產品進行認證,禁止非法拼裝和侵犯知識產權的產品流入市場。
第二十一條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據《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和中國強制性認證(3C)標志辦理車輛注冊登記。
第二十二條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按照準入管理制度對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等產品分類設定企業生產準入條件,對生產企業及產品實行動態管理,凡不符合規定的企業或產品,撤消其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的名錄。企業生產準入條件中應包括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產品生產設施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和質量控制能力、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能力等要求。
第二十三條道路機動車輛產品認證機構和檢測機構由國家質檢總局商國家發展改革委后指定,并按照市場準入管理制度的具體規定開展認證和檢測工作。認證機構和檢測機構要具備第三方公正地位,不得與汽車生產企業存在資產、管理方面的利益關系,不得對同一產品進行重復檢測和收費。國家支持具備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汽車、摩托車和重點零部件檢測機構規范發展。
第六章商標品牌
第二十四條汽車、摩托車、發動機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均要增強企業和產品品牌意識,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努力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維護企業品牌形象。
第二十五條汽車、摩托車、發動機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均應依據《商標法》注冊本企業自有的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國家鼓勵企業制定品牌發展和保護規劃,努力實施品牌經營戰略。
第二十六條*5年起,所有國產汽車和總成部件要標示生產企業的注冊商品商標,在國內市場銷售的整車產品要在車身外部顯著位置標明生產企業商品商標和本企業名稱或商品產地,如商品商標中已含有生產企業地理標志的,可不再標明商品產地。所有品牌經銷商要在其銷售服務場所醒目位置標示生產企業服務商標。
第七章產品開發
第二十七條國家支持汽車、摩托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建立產品研發機構,形成產品創新能力和自主開發能力。自主開發可采取自行開發、聯合開發、委托開發等多種形式。企業自主開發產品的科研設施建設投資凡符合國家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稅收規定的,可在所得稅前列支。國家將盡快出臺鼓勵企業自主開發的政策。
第二十八條汽車生產企業要努力掌握汽車車身開發技術,注重產品工藝技術的開發,并盡快形成底盤和發動機開發能力。國家在產業化改造上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企業聯盟或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開發具有當代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整車或部件總成。
第二十九條汽車、摩托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要積極參加國家組織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加強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研究,注重科研成果的應用和轉化。
第八章零部件及相關產業
第三十條汽車零部件企業要適應國際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參與主機廠的產品開發工作。在關鍵汽車零部件領域要逐步形成系統開發能力,在一般汽車零部件領域要形成先進的產品開發和制造能力,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努力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
第三十一條制定零部件專項發展規劃,對汽車零部件產品進行分類指導和支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促使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形成專業化、大批量生產和模塊化供貨能力。對能為多個獨立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配套和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的零部件生產企業,國家在技術引進、技術改造、融資以及兼并重組等方面予以優先扶持。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應逐步采用電子商務、網上采購方式面向社會采購零部件。
第三十二條根據汽車行業發展規劃要求,冶金、石化化工、機械、電子、輕工、紡織、建材等汽車工業相關領域的生產企業應注重在金屬材料、機械設備、工裝模具、汽車電子、橡膠、工程塑料、紡織品、玻璃、車用油品等方面,提高產品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與汽車工業同步發展。
重點支持鋼鐵生產企業實現轎車用板材的供應能力;支持設立專業化的模具設計制造中心,提高汽車模具設計制造能力;支持石化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使成品油、油等油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第九章營銷網絡
第三十三條國家鼓勵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和金融、服務貿易企業借鑒國際上成熟的汽車營銷方式、管理經驗和服務貿易理念,積極發展汽車服務貿易。
第三十四條為保護汽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使其在汽車購買和使用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服務,國內外汽車生產企業凡在境內市場銷售自產汽車產品的,必須盡快建立起自產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體系。該體系可由國內外汽車生產企業以自行投資或授權汽車經銷商投資方式建立。境內外投資者在得到汽車生產企業授權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必要的手續后,均可在境內從事國產汽車或進口汽車的品牌銷售和售后服務活動。
第三十五條*5年起,汽車生產企業自產乘用車均要實現品牌銷售和服務;*6年起,所有自產汽車產品均要實現品牌銷售和服務。
第三十六條取消現行有關小轎車銷售權核準管理辦法,由商務部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制定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汽車銷售商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經營范圍內開展汽車經營活動。其中不超過九座的乘用車(含二手車)品牌經銷商的經營范圍,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規定核準、公布。品牌經銷商營業執照統一核準為品牌汽車銷售。
第三十七條汽車、摩托車生產企業要加強營銷網絡的銷售管理,規范維修服務;有責任向社會公告停產車型,并采取積極措施保證在合理期限內提供可靠的配件供應用于售后服務和維修;要定期向社會公布其授權和取消授權的品牌銷售或維修企業名單;對未經品牌授權和不具備經營條件的經銷商,不得提品。
第三十八條汽車、摩托車和零部件銷售商在經營活動中應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銷售國家禁止或公告停止銷售的車輛的,偽造或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合格證銷售車輛的,未經汽車生產企業授權或已取消授權仍使用原品牌進行汽車、配件銷售和維修服務的,以及經銷假冒偽劣汽車配件并為客戶提供修理服務的,有關部門要依法予以處罰。
第三十九條汽車生產企業要兼顧制造和銷售服務環節的整體利益,提高綜合經濟效益。轉讓銷售環節的權益給其它法人機構的,應視為原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重大變更,除按規定報商務部批準外,需報請原項目審批單位核準。
第十章投資管理
第四十條按照有利于企業自主發展和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原則,改革政府對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管理制度,實行備案和核準兩種方式。
第四十一條實行備案的投資項目:
1、現有汽車、農用運輸車和車用發動機生產企業自籌資金擴大同類別產品生產能力和增加品種,包括異地新建同類別產品的非獨立法人生產單位。
2、投資生產摩托車及其發動機。
3、投資生產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的零部件。
第四十二條實行備案的投資項目中第1款由省級政府投資管理部門或計劃單列企業集團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第2、3款由企業直接報送省級政府投資管理部門備案。備案內容見附件二。
第四十三條實行核準的投資項目:
1、新建汽車、農用運輸車、車用發動機生產企業,包括現有汽車生產企業異地建設新的獨立法人生產企業。
2、現有汽車生產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其它類別汽車整車產品。
第四十四條實行核準的投資項目由省級政府投資管理部門或計劃單列企業集團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查,其中投資生產專用汽車的項目由省級政府投資管理部門核準后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新建中外合資轎車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國務院核準。
第四十五條經核準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發展規劃,其所包含的項目由企業自行實施。
第四十六條*6年1月1日前,暫停核準新建農用運輸車生產企業。
第四十七條新的投資項目應具備以下條件:
1、新建摩托車及其發動機生產企業要具備技術開發的能力和條件,項目總投資不得低于2億元人民幣。
2、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注冊資本不得低于*0萬元人民幣,要具備產品開發的能力和條件。
3、跨產品類別生產其它類汽車整車產品的投資項目,項目投資總額(含利用原有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不得低于15億元人民幣,企業資產負債率在50%之內,銀行信用等級AAA。
4、跨產品類別生產轎車類、其他乘用車類產品的汽車生產企業應具備批量生產汽車產品的業績,近三年稅后利潤累計在10億元以上(具有稅務證明);企業資產負債率在50%之內,銀行信用等級AAA。
5、新建汽車生產企業的投資項目,項目投資總額不得低于20億元人民幣,其中自有資金不得低于8億元人民幣,要建立產品研究開發機構,且投資不得低于5億元人民幣。新建乘用車、重型載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應包括為整車配套的發動機生產。
新建車用發動機生產企業的投資項目,項目投資總額不得低于15億元人民幣,其中自有資金不得低于5億元人民幣,要建立研究開發機構,產品水平要滿足不斷提高的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的要求。
6、新建下列投資項目的生產規模不得低于:
重型載貨車10000輛;
乘用車:裝載4缸發動機50000輛;裝載6缸發動機30000輛。
第四十八條汽車整車、專用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中外合資生產企業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股票上市的汽車整車、專用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股份公司對外出售法人股份時,中方法人之一必須相對控股且大于外資法人股之和。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含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摩托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如與中方合資伙伴聯合兼并國內其它汽車生產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境外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相對控股另一家企業,則視為同一家外商。
第四十九條國內外汽車生產企業在出口加工區內投資生產出口汽車和車用發動機的項目,可不受本政策有關條款的約束,需報國務院專項審批。
第五十條中外合資汽車生產企業合營各方延長合營期限、改變合資股比或外方股東的,需按有關規定報原審批部門辦理。
第五十一條實行核準的項目未獲得核準通知的,土地管理部門不得辦理土地征用,國有銀行不得發放貸款,海關不辦理免稅,證監會不核準發行股票與上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辦理新建企業登記注冊手續。國家有關部門不受理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申請。
第十一章進口管理
第五十二條國家支持汽車生產企業努力提高汽車產品本地化生產能力,帶動汽車零部件企業技術進步,發展汽車制造業。
第五十三條汽車生產企業凡用進口零部件生產汽車構成整車特征的,應如實向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報告,其所涉及車型的進口件必須全部在屬地海關報關納稅,以便有關部門實施有效管理。
第五十四條嚴格按照進口整車和零部件稅率征收關稅,防止關稅流失。國家有關職能部門要在申領配額、進口報關、產品準入等環節進行核查。
第五十五條汽車整車特征的認定范圍為車身(含駕駛室)總成、發動機總成、變速器總成、驅動橋總成、非驅動橋總成、車架總成、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
第五十六條汽車總成(系統)特征的認定范圍包括整套總成散件進口,或將總成或系統逐一分解成若干關鍵件進口。凡進口關鍵件達到或超過規定數量的,即視為構成總成特征。
第五十七條按照汽車整車特征的認定范圍達到下述狀態的,視為構成整車特征:
1、進口車身(含駕駛室)、發動機兩大總成裝車的;
2、進口車身(含駕駛室)和發動機兩大總成之一及其余三個總成(含)以上裝車的;
3、進口除車身(含駕駛室)和發動機兩大總成以外其余五個總成(含)以上裝車的。
第五十八條國家指定大連新港、天津新港、上海港、黃埔港四個沿海港口和滿洲里、深圳(皇崗)兩個陸地口岸,以及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進口新疆自治區自用、原產地為獨聯體國家的汽車整車)為整車進口口岸。進口汽車整車必須通過以上口岸進口。*5年起,所有進口口岸保稅區不得存放以進入國內市場為目的的汽車。
第五十九條國家禁止以貿易方式和接受捐贈方式進口舊汽車和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以及以廢鋼鐵、廢金屬的名義進口舊汽車總成和零件進行拆解和翻新。對維修境外并復出境的上述產品可在出口加工區內進行,但不得進行舊汽車、舊摩托車的拆解和翻新業務。
第六十條對進口整車、零部件的具體管理辦法由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對國外送檢樣車、進境參展等臨時進口的汽車,按照海關對暫時進出口貨物的管理規定實施管理。
第十二章汽車消費
第六十一條培育以私人消費為主體的汽車市場,改善汽車使用環境,維護汽車消費者權益。引導汽車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動力的汽車,加強環境保護。實現汽車工業與城市交通設施、環境保護、能源節約和相關產業協調發展。
第六十二條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汽車市場和管理制度,各地政府要鼓勵不同地區生產的汽車在本地區市場實現公平競爭,不得對非本地生產的汽車產品實施歧視性政策或可能導致歧視性結果的措施。凡在汽車購置、使用和產權處置方面不符合國家法規和本政策要求的各種限制和附加條件,應一律予以修訂或取消。
第六十三條國家統一制定和公布針對汽車的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的收費項目和標準,規范汽車注冊登記環節和使用過程中的政府各項收費。各地在汽車購買、登記和使用環節,不得新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和金額,如確需新增,應依據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批準的文件按程序報批。除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外,任何單位不得對汽車消費者強制收取任何非經營服務性費用。對違反規定強制收取的,汽車消費者有權舉報并拒絕交納。
第六十四條加強經營服務性收費管理。汽車使用過程中所涉及的維修保養、非法定保險、機動車停放費等經營服務性收費,應以汽車消費者自愿接受服務為原則,由經營服務單位收取。維修保養等競爭性行業的收費及標準,由經營服務者按市場原則自行確定。機動車停放等使用壟斷資源進行經營服務的,其收費標準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或授權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公布并監督實施。經營服務者要在收費場所設立收費情況動態告示牌,接受公眾監督。
公路收費站點的設立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所有收費站點均應在收費站醒目位置公布收費依據和收費標準。
第六十五條積極發展汽車服務貿易,推動汽車消費。國家支持發展汽車信用消費。從事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要改進服務,完善汽車信貸抵押辦法。在確保信貸安全的前提下,允許消費者以所購汽車作為抵押獲取汽車消費貸款。經核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設立專業服務于汽車銷售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外資可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租賃等業務。努力拓展汽車租賃、駕駛員培訓、儲運、救援等各項業務,健全汽車行業信息統計體系,發展汽車網絡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建立消費者信用信息體系,并實現信息共享。
第六十六條國家鼓勵二手車流通。有關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統一規范二手車交易稅費征管辦法,方便汽車經銷企業進行二手車交易,培育和發展二手車市場。
建立二手車自愿申請評估制度。除涉及國有資產的車輛外,二手車的交易價格由買賣雙方商定;當事人可以自愿委托具有資質證書的中介機構進行評估,供交易時參考;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對交易車輛進行評估。
第六十七條開展二手車經營的企業,應具備相應的資金、場地和專業技術人員,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后開展經營活動。汽車銷售商在銷售二手車時,應向購車者提供車輛真實情況,不得隱瞞和欺詐。所銷售的車輛必須具有《機動車登記證書》和《機動車行駛證》,同時具備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環境保護管理部門的有效年檢證明。購車者購買的二手車如不能辦理機動車轉出登記和轉入登記時,銷售商應無條件接受退車,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六十八條完善汽車保險制度。保險制度要根據消費者和投保汽車風險程度的高低來收取保費。鼓勵保險業推進汽車保險產品多元化和保險費率市場化。
第六十九條各城市人民政府要綜合研究本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方式與城市道路和停車設施等交通資源平衡發展的政策和方法。制定非臨時性限制行駛區域交通管制方案要實行聽證制度。
第七十條各城市人民政府應根據本市經濟發展狀況,以保障交通通暢、方便停車和促進汽車消費為原則,積極搞好停車場所及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制定停車場所用地政策和投資鼓勵政策,鼓勵個人、集體、外資投資建設停車設施。為規范城市停車設施的建設,建設部應制定相應標準,對居住區、商業區、公共場所及娛樂場所等建立停車設施提出明確要求。
第七十一條國家有關部門統一制定和頒布汽車排放標準,并根據國情分為現行標準和預期標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選擇實行現行標準或預期標準。如選擇預期標準為現行標準的,至少提前一年公布實施日期。
第七十二條實行全國統一的機動車登記、檢驗管理制度,各地不得自行制定管理辦法。在申請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和年度檢驗時,除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或授權規定應當提供的憑證(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機動車來歷證明、國產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或進口機動車進口證明、有關稅收憑證、法定保險的保險費繳費憑證、年度檢驗合格憑證等)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得額外要求提交其它憑證。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也不得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注冊登記和年度檢驗時增加查驗其它憑證。汽車消費者提供的手續符合國家規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得拒絕辦理注冊登記和年度檢驗。
第七十三條公安交通和環境保護管理部門要根據汽車產品類別、用途和新舊狀況商有關部門制定差別化管理辦法。對新車、非營運用車適當延長檢驗間隔時間,對老舊汽車可適當增加檢驗頻次和檢驗項目。
第七十四條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機動車登記證書》在汽車租賃、汽車消費信貸、二手車交易時可作為機動車所有人的產權憑證使用,在汽車交易時必須同時將《機動車登記證書》轉戶。
第十三章其它
第七十五條汽車行業組織、中介機構等社會團體要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意識,努力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要積極參與國際間相關業界的交流活動,在政府與企業間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汽車產業發展。
第七十六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投資者在中國內地投資汽車工業的,從本政策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