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4-01-02 17:5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劃經濟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思想內涵
中圖分類號:TU972+.1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在以往的室內環境設計中,多數設計者為了自身利益,以浪費素材或是只重視裝潢效果等方面為條件,造成阻礙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和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重視生態化思想理念在室內環境設計的運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室內環境設計存在的問題
(1)浪費素材現象嚴重。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為了追求時尚、高檔等效果。大量使用一些稀少材質的材料進行裝修,造成了稀缺材料的使用量減少,也不利于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也不利于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有部分室內設計,尤其是商場、酒店等建筑,它們對裝修的更新時間要求快些,因此導致一些不能再循環使用或是可回收的材料成為建筑垃圾,不僅給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也對國家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據相關數據顯示,建設類所浪費的材料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比例占三分之一左右。另外,在設計觀念上,過分注重局部的設計,缺乏整體思維,也將導致需要對建筑進行翻新,造成材料的浪費。
(2)某些材料的使用威脅人們健康。目前很多室內裝飾的材料為了提高產品的性能,增加了含有大量危害人們健康的物質,雖然部分有害物質可以隨著時間慢慢消散,但是也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另外有的材料甚至還散發出有刺激性的氣味,不僅影響室內空氣質量,而且威脅人們的健康。據有關調查表明,目前建筑類的材料還存在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和有害物質的產品。例如吸入大量裝修材料中的甲醛物質,會導致人們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疾病。
(3)室內設計與自然相結合較少。目前的室內環境中很少看見有專門種植綠色植物的場所,也就是說在設計的時候沒有將室內環境的綠化考慮進去。而且很多裝修原料是不銹鋼、玻璃等材質的,運用大量的人工照明來烘托出特有的色彩和環境,將室內環境與自然環境相隔離。
三、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的思想內涵
1、生態化設計的定義和特點
所謂生態化的設計就是按照自然、節約等方面的思想,設計出既能持續發展,又能符合整體性的思想,達到人與物之間的和諧。其設計的特點首先是在保證人們健康和需求的前提下,達到節約、環保的利益最大化作用。這是因為室內環境是人們長期居住的地方,需要給人創造出一種舒適、愉悅的環境,因此保證人們健康是前提。在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后,就要盡可能利用高科技技術水平,或是采用可再生資源進行設計裝修,例如利用設計的技術水平,根據不同地區對冷暖的不同要求,設計不同程度的保暖措施。其次是達到室內環境與大自然的充分融合,這就需要做到盡量減少對大自然帶來的傷害在設計時多采用綠色技術。因為如果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不僅違背生態化的理念,也將有可能會遭受大自然對人們的懲罰,另外采用綠色技術會讓人們更加貼近和感受大自然。最后是整體性的構思。設計是一個整體,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不僅需要思考如何進行設計、設計完了如何進行裝修,而且需要思考裝修時選取的材料是否符合規范、質量是否有保證以及裝修完的后續工作等方面。
2、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思想內涵的具體表現
針對生態化實際的定義和特點,提出了以下關于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思想內涵的具體表現。
(1)盡可能多的使用可循環材料或是能源。可循環的材料既不會造成材料的浪費,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比如太陽能技術在家用的熱水器中的運用,就大大減少了家用用電量,也節省了國家能源。在設計方面,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利用室內的自身條件,大多數是利用室內的通風和采光等條件來提高室內居住的舒適感,例如隨著每天太陽光線的位置不同,設計可以自動調整的擋光板,這樣就可以利用自然采光的作用,減少用電量。
(2)生態審美觀念。很多建筑物尤其是在古代的室內設計中,隨處可見很多的藝術作品,有雕刻、陶瓷以及剪紙等,讓室內環境體現出一種人文氣息。還有的建筑物,會在其表面涂上油漆或是水彩畫等藝術品,在增加室內生態化審美的技術上,也減少了建筑物的損害或腐蝕程度。另外,在室內進行綠化也是生態審美觀念的表現之一。比如在室內種植綠色植物,一方面可以增加居住地綠化的面積,另一方面可以吸收部分室內的有害物質,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時也能讓人們有更多機會感受綠色、感受自然。
(3)環保的理念。這是要求在進行室內設計時,需要在充分考慮影響建筑的成本、裝修等因素后,采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無害的材料進行裝修,這樣就算需要拆除,其材料的可分解性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也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價值。還有一些設計師,采用環保的材料,故意還原物體的本來面目,營造一種懷舊的氣氛。另外,目前我國在建筑材料的生產中,雖然有很多的材料還沒有完全達到環保的要求,但也在逐漸在根據環保理念在發展,比如生產的無害涂料、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壁紙等物體就是很好的證明。
(4)維護人們健康的思想。雖然目前很多材料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有害物質,但是為了人們健康著想,要避免生產和使用含有有害物質的材料,盡量采用沒有刺激性和發射性材料,這也是體現生態化室內環境設計的理念。
(5)注重舒適感。現階段由于空氣質量越來越不好,環境也越來越差,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品質,而生態化的室內環境設計也是在遵守自然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根據人們需求的改變,對室內空間等方面做出適當的調整,以滿足人們對室內環境等方面舒適感的要求。
四、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發現室內環境設計存在浪費素材現象嚴重,某些材料的使用威脅人們健康的問題,結合了生態化設計的定義和特點,認為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的思想內涵具體表現在盡可能多的使用可循環材料或是能源、生態審美觀念、環保的理念、維護人們健康的思想以及注重舒適感五個方面。
參考文獻:
[1]柳玉,論室內環境設計教學中綠色裝飾材料的運用[J],藝術百家2008A(02):168-189
篇2
關鍵詞:居住小區;以人為本;生態;文化;商業
中圖分類號:Q14文獻標識碼: A
1 概述
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筑,建筑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然的主體,然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世人皆知。在本景觀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住宅―人文”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
2 西湖水岸小區項目概況
2.1 設計性質
建設一個具有文化底蘊、生態功能、自然野趣和休閑娛樂為主的小區景觀規劃設計。
2.2 設計范圍
西湖水岸位于永昌縣永昌縣城相府路以東、文廟巷以西、云川路以南,建筑總面積7135.87平方米,包括羅馬風情廣場、番和景觀區、東湖景區和住宅前綠化景觀四大景觀分區。
2.3 設計功能結構
羅馬風情廣場是一個以民俗風情、文化歷史為主題,展示永昌縣與羅馬帝國的種種淵源;番和景觀區通過景觀小品展示永昌獨特的風土人情;東湖景區為一個集健身、兒童娛樂為主的娛樂健身景區;住宅前綠化景觀則以人為本,通過植物的搭配來調節小氣候,提高小區的生態環境。
2.4 相關背景
項目所在區域位于甘肅省永昌縣,該縣隋開皇初并入番禾縣,西夏王朝于縣置永州,元封永昌王于此改名永昌路,明日永昌衛,清改永昌縣,至今不革。驪軒故城便在永昌縣西南。現存古驪軒城遺址、駐軍營盤、古烽燧、古戰場、炒鐵臺、蛤蟆泉、娘娘墳、驪軒亭等景點。
西湖水岸是為了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居住環境,以本地驪軒文化特色為背景,結合居住小區景觀規劃設計,營造出一種集文化、休閑、生態為一體的人居環境。
3 小區綠化設計
3.1 設計原則
人文精神說到底是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基礎的 ,它是“內含在文化中的價值、境界、理想和道德追求”[1],因此人文精神必須要根植于特定地域的歷史文化積淀。本方案以“以人為本、生態自然、優化融合”為原則,兼顧歷史人文背景,結合當地驪軒文化特色,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景觀設計。
3.2 設計理念
在西湖水岸小區景觀設計中,以“文化融入生活,綠色締造和諧,生態演繹文明,商業引領時尚”為理念,創造以人文本的詩意棲居。結合一心、兩帶、三軸的設計,將四大理念和四大景觀分區運用于小區的景觀設計之中。
3.3 空間構成
3.3.1 一心
沿小區主軸景觀路至小區中心處,設中央羅馬風情水景廣場。中央水景廣場面積達1400平方,是整個小區最大的廣場,連接著別墅區和商住樓區,不僅為小區的人流作了疏散作用還為整個居住區提供室外休閑交流。
3.3.2 兩帶
即商業內街帶和中心別墅區帶。從商業價值出發,從小區西側規劃了一條商業內街,既滿足了小區居民的需要又服務了周圍地區。結合整體規劃,中心地塊設為別墅區。由西向東,由南向北,滲透衍生,通過景觀綠帶加強了小區的綠化力度。宜人的尺度,優美的環境,精心設計的場所讓小區不僅提高了檔次更體現了小區“以人為本”的宗旨。
3.3.3 三軸
以連通環城東路小區人行主入口的景觀帶為主軸,延伸至小區內部。此為東西中軸線,寬度達到20多米,包含了番和景觀區、東湖景區和住宅前綠化景觀連接了小區主入口與中央水景廣場,突出體現小區閑情逸致的氛圍。
除主軸線外,小區還有兩條南北次軸線。分別連貫商住區和別墅區。一條連貫著整條商業街,長達300米。延伸了濃郁的商業氛圍。另一條景觀軸貫穿著整個別墅區,景觀綠化優美別致,移步異景。
3.4 建筑布局設計理念
綜合考慮建筑規模、體量與基地環境的整體關系,采取商住樓與別墅分區建設的方針。圍繞地塊四周建立一圈商住樓,地塊西北邊由小高層和多層住宅延伸形成了一條內商業街,商住樓一層為商業,由于商業街的形成,使商業面積大大增加,突出商業最大化的價值體現。地塊中部為別墅區,典雅精致的別墅區提高了整個小區的品質。寧靜優美的周邊環境,錯落有致的別墅群與豐富的商住樓群內外環境共生了一種美麗、動靜皆宜的豐富而雅致的生活。該小區在設計造型設計的總體風格力求清新,素雅,簡潔。無論是體量構成上,還是住宅空間,水平交通空間,垂直交通空間,層次清晰,真實反應了平面結構的邏輯關系。立面造型上,遵循功能主義的設計原則,摒棄任何虛假的裝飾構件,完全通過凸窗,欄板,色彩等純建筑元素來完成立面造型,做到簡潔,嚴謹,有節奏感。材料運用上,采用金屬,馬賽克和涂料等。
3.5 形態結構與規劃立意
小區主要主入口位于小區西側的環城東路的中部。南北各自設置一個車行出入口,方便住戶以最便捷的路線回到居所。
3.5.1 功能結構
小區以居住為主,沿小區西面,北面臨主干道做底層商鋪,上層用作居住,內部則為純住宅,戶型上以兩房和三房為主,兼輔別墅戶型,滿足當地的主流消費市場。
3.5.2 配套設施
本案配套設施完備,從社區服務中心,居委會,物業管理,到警衛室,公共衛生間一應俱全。社區的垃圾收集處將結合小區景觀設計,以景觀小品的形式存在于社區的環境景觀中。同時將垃圾回收點設計成小區內可移動的“木屋”或者“盒子”,方便業主生活的同時增加小區景觀趣味性。
3.5.3 交通流線
環城西路、文化巷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與小區路形成內外雙環的交通流線。在為小區提供便捷的交通流線的同時,也充考慮到適合做為消防車道使用。小區外環路與內環路均與城市干道有直通出入口。方便住戶車行與人行的不同需求。
4 結語
本文之中的景觀設計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分利用建設用地,同時兼顧周邊環境的主題思想進行設計,以人為本,努力塑造一個文化式,生態式,本土式的商業居住一體化的休閑社區。通過對小區的空間設計將設計思想和理念融入其中,讓我們的人居環境更加舒適自然,本地的文化體現在設計之中,表現于建筑立面,讓人們更加體會到當地文化特色,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 劉晨陽 ,楊培峰.關于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的人文思考[J ].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 ,13(4) :80283.
[2] 格蘭特•W•里德.從概念到形式[M](2005年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 董承元 ,周振明.城市社會心理學[M].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
社 ,1988.
[4] 肖艷陽. 論人文特色的現代城市設計[J ]. 城市發展研究 ,2004 ,11(5) :18221.
[5] 胡長龍.園林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6] 龔軼秋. 居住區的人文景觀與地方特色 ― ― ― 揚州棲祥苑環境設計[J ].住宅科技 ,2006(3) :31233.
[7] 周虹冰 ,胡玲. 建筑的人文精神尋思[J ]. 高等建筑教育 ,2005 ,14(3) :25226.
[8] 王曉.現代商業建筑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篇3
[關鍵詞]經濟;教育;一體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7-0164-02
長期以來,經濟與教育的關系一直是人們所探討的熱點話題,準確把握二者關系,不僅有利于其一體化發展,而且對于人們生活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以經濟和教育的一體化發展內涵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二者的關系進行闡述,進而說明經濟與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內涵就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礎上,為經濟與教育的一體化發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1教育與經濟的協調關系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與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已從二者的各自獨立逐步轉變到了二者互相協調發展的層面上來。為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當前我國經濟轉型的需要,經濟與教育的一體化發展趨勢將變得日益明顯。首先,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教育為其提供必備的人才和技術,教育通過勞動生產與科學技術進而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1]。其次,教育的發展又離不開經濟對其各方面工作開展的物質保障,即經濟水平直接決定著教育水平。因此,各國要想在當前全球經濟、科技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求生存、謀發展,就必須在厘清二者關系的前提下,準確且科學地掌握其一體化發展的內涵。
2經濟對教育的作用
2.1經濟對教育基礎建設的保障作用
經濟對教育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其對教育基礎建設的保障作用方面,即經濟可以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經濟對教育基礎建設的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的發展可以為教育事業提供經濟利益,二是經濟的發展可以為教育事業的開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據統計,自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年均GDP增長率已達到了900%,而據專家分析,在未來的15~20年中,中國經濟至少仍將以800%的年均GDP增長量發展[2]。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僅高校的錄取率增加,文盲率下降,而且諸多的偏遠地區也開始建立了各類學校。因此,經濟利益與教育的發展是相互聯系的,且經濟在二者的關系中具有決定作用。具體說來就是經濟的增長可以為教育提供聘請大量教育工作者和引進基礎設施的資金,而越是發達的經濟體就越有可能為教育發展提供更多的投資[3]。綜上所述,經濟可以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2.2經濟對教育本身的保障作用
事實證明,經濟越是發達的國家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越大,而加大教育的投資力度無疑可以保障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經濟為保障教育發展所提供的幫助是:①保證資金需求;②保障資金計劃順利執行;③確保擔保資金的持續性提供與高效利用[4]。雖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個階層人民的共同努力,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城鄉經濟發展差距的不斷擴大,經濟兩極分化的現象愈加嚴重,而這種現象無疑將使得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也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即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可以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而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只能獲得低水平的教育。因此,就現階段而言,雖然經濟與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內涵體現在經濟對教育的保障作用,但由于經濟不協調現象嚴重,使得教育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
3教育對經濟的作用
3.1教育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
教育對經濟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其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教育雖然依賴于經濟,但卻仍對經濟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經濟建設離不開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而教育則恰好可以為其提供該方面的相關支持[5]。這種支持體現在:先進的人才具有符合經濟發展趨勢的先進思想,而先進的思想又可以指導經濟發展;此外,先進人才可以推動科學技術的創新,從而為社會各方面的生產生活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并全面推動經濟發展。
3.2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后續作用
教育對經濟的另一主要作用便是其對經濟的后續推動作用。教育對經濟后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知識技術的后續作用。雖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術的支持,但隨著教育和經濟本身的不斷發展,知識技術也必然要經歷更新和發展的過程,而為了滿足社會生產對經濟的具體要求,教育則必然需要以創新技術作為發展目標之一,并以此促進經濟的發展;②后續的經濟作用。由于經濟增長與經濟衰退的體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在教育作用于經濟時,其對經濟的影響也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程。所以,其對經濟的影響體現在時間層面上便是對經濟的后續作用;③教育創新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教育的創新無疑對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且該方面作用不僅體現在教育理念創新對經濟的指導作用上,更體現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創新對經濟的增長作用方面[6]。綜上所述,教育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另一內涵便是教育對經濟的后續作用。
3.3教育對經濟的改造作用
教育對經濟的改造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指導作用。為了促進經濟增長,部分地方政府大費周章吸引經營者在當地投資一些好的與不好的企業,由于企業的多而雜,且企業的地理位置、運輸特點以及能源來源等具有較大的不合理性,使得經濟結構雜亂無章,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而教育的作用則恰好在這時得以體現,通過教育事業提供的科學的城市規劃方法和綜合性技術人才,可以較好地對投資企業及其地理位置等進行優選,進而全面實現對當期經濟結構的調整,并促進經濟發展[7]。二是在經濟注資方面,教育可以提高經濟資源優化整合的效率并加強資本重組的科學性,進而使重組后的經濟產生更好的效益,并推動新的資本重組和再分散的交替運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經濟與教育的一體化發展
實現經濟與教育的一體化發展首先要明確二者的關系,只有對兩者關系進行準確把握,才能夠正確分析出經濟與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方向。其次,要準群把握經濟與教育發展的整體目標,即教育的目標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相一致,而經濟目標則除了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生產力外,也要符合教育的發展趨勢。此外,教育方法和內容需要與社會生產勞動的內容相協調,進而有效地開展對生產勞動的指導作用,并增加由相關生產勞動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再次,由前文可,教育的性質與內容是由經濟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即經濟水平對教育發展具有決定作用,因此,二者的一體化發展需要以經濟建設為主導,進而達到經濟與教育的互相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最后,國家還應該對當前的國際形勢進行分析,在充分結合本國國情的基礎上,切實落實教育與經濟發展的相關工作,使其既滿足國際經濟、科技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又滿足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并最終實現經濟與教育的一體化發展。
5結論
本文通過對教育與經濟的協調關系進行研究,從經濟與教育雙重作用的角度出發,闡明了經濟與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內涵便是二者之間互相作用,并以此為基礎,對經濟與教育的一體化發展方法進行了簡要分析。可見,未來加強經濟與教育一體化發展內涵的分析,對于促進二者協調發展與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郭彩琴.教育需求: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動力保障[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4,2(12):153-158.
[2]范涌峰,李欣蓮,宋乃慶.城鄉教育一體化的三種基本模式:生成機理與問題應對――基于瓊、渝、蓉的實踐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4,1(5):6-11.
[3]談松華.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新階段、新任務[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4(16):7-10.
[4]姚永強.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式轉變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5]覃麗君.德國教師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6]李小進,張永保.學校、家庭和社區體育教育一體化的內涵及現實意義[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2(11):115-118.
[7]倪楠.中國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歷史演進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3.
篇4
情感文化和精神內涵的挖掘方向
1.自身情感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而需求則是最大的原動力。關注學生的生活需要,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對表達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意義與價值,激發學生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的熱情。例如,制作《母親節賀卡》既可以滿足學生對母親的情感表達,又可以實現自身能力的價值體現。
2.社會文化熏陶
作品課恰恰是知識融合提升形成自我個性化認知的過程,帶有學生自身成長環境文化烙印的內容非常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共鳴。例如,宜興的“陶文化”,學生對此認知度非常高,主動性也非常強。當然,社會文化的涵蓋范圍非常廣泛,大至國家小至家庭都可以是社會文化環境。例如,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這是一個很好的作品題材,在社會大環境影響下,學生更容易接受,在制作作品過程中更容易形成積極、健康的信息技術使用意識。
3.精神文明培養
信息技術課堂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文明傳播途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都融入了精神文明的培養。例如,學雷鋒活動伴隨了數代中國人的成長,以此為契機開展信息技術作品課,既是對學生內心的一次自我翻閱,又是對學生的再一次教育,很容易激發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熱情。
情感文化和精神內涵的挖掘方法
1.導入環節縱覽全局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成功的導入就如畫龍點睛,為整節課打下成功的基石。作品課的導入方法和其他類型的課相似,但作用區別很大。作品課的導入環節需要為學生描繪一幅恢宏的背景,從而觸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并且利用信息技術達成自己的目標。最直接的第一是學生對于美的追求――展示優秀作品;第二是自身情感需求――母親節、教師節等;第三是社會文化環境――家鄉美、愛國情等;第四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引導――強國富民、中國夢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引導切入點。
2.課堂展示精彩紛呈
作品課展示的必然是作品嗎?不是。作品課需要展示的是學生的自身成長和個人魅力。具體如下:展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亮點――激發出來的智慧火花、個性化的創意、甚至是作品上的創新;展示學生的提高與進步――自我成長的過程、自我突破的過程,具體表現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展示學生的思想精神面貌――體現具有時代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個體特色的學生思想精神面貌,具體可以表現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等;展示學生的團隊協作。
篇5
[ 關鍵詞 ] 高校輔導員 工作科學化 內涵 構建路徑
隨著育人這一特定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在人才培養中的彰顯,輔導員工作成為高校工作體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環節。傳統上,輔導員工作的開展以個體主觀能動式和經驗傳授式為主,但是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的加快,不斷帶動著人們的思想更新,高校亦面臨著現代教育管理價值的確立以及內部管理等諸多方面的變革,同時,新一代大學生個性特征越來越鮮明,這些都對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只有立足于已有的工作實踐經驗和成果,提煉普遍意義上的方法和規律,實現輔導員工作的科學提升,才能跟上不斷變化著的形勢的要求。
康德在《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起源》中指出:“每一種學問,只要其任務按照一定的原則建立一個完善的知識系統的話,皆可被稱為科學。”[1這意味著判斷輔導員工作是否科學的基礎是其工作體系能否按照一定的原則建立起完整的運行系統。我們可以認定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是著眼于解決實踐問題的自身科學發展的工作研究領域,對其內涵及構建路徑進行分析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內涵
科學的實質在于理性和求真。“科學就是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因此,輔導員工作科學化要定位于學生工作和輔導員兩個客觀主體要素,核心內容圍繞學生這一工作對象而展開。
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內涵是在具體事務開展過程中,為獲得理想的客觀效果而對工作理念的認識度、對工作方法的改進度、對工作規律的把握度以及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度的良好把握,從而促進工作知識、工作技能的有效積累,使之完整化、系統化,工作效益最大化,實現工作的科學屬性。由此,我們從工作理念、方法體系、工作規律以及執行主體等幾方面分析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內涵。
1.輔導員工作科學化包含工作理念的科學化。取決于是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工作價值取向,認識把握工作環境、工作對象,將自身的工作與時代的主旋律、社會的脈動、技術的發展以及學生的需求相呼應,這是達到工作理念科學化的不變的原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揭示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再實踐到再認識的認識發展的辨證規律,因此輔導員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個體,要明確基于發展的實踐,絕不是簡單機械式的重復,而是獲得螺旋上升式認識的必由之路,這樣才能最終獲得工作理念的科學化。由此可知,這種認識層面的科學化是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基石。
2.輔導員工作科學化包含工作方法論的科學化。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核心是方法體系的科學化,方法論決定了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觀察事物、處理問題。實際工作中,輔導員都是以個體形式面向學生,工作發揮空間比較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取決于輔導員個體使用工作自由裁量權的狀況。但是基于個人偏好和非系統性的工作方式并不是科學的方法體系,科學的方法體系應該是建立在唯物辯證的普遍聯系觀點之上,透過事實論據派生出最佳的處理路徑和工作手段,以科學理性的工作方法取代直覺經驗式的工作方法。由此可知,以科學的方法論指導輔導員工作是實現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關鍵。
3.輔導員工作科學化包含認識和運用工作規律的科學化,輔導員工作科學化,從本質上講就是按教育的客觀規律要求,尋找確定適用的規則體系,既深入認識又良好運用好規則體系。在認識規律上,不斷深化對學生特點和成長成才規律的認識,不斷探索輔導員自身工作運行規律,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增強預見性、規避性和創造性。在運用規律上,就是按規律指導具體工作實踐,不違背、不偏離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和教育的規律。總之,認識和運用規律的科學化是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本質。
4.輔導員工作科學化包含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科學化,這是執行主體層面的科學內涵。工作上的科學化最終落實在執行主體的科學化上,包括兩個層次:一是團隊建設的科學化,包括人員結構、職業發展規劃、團隊管理、學習機制、氛圍建設等方面,二是輔導員自身建設的科學化,包括思想政治素養、能力水平、工作意識等方面。輔導員團隊和個體的建設工作是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客觀載體。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構建路徑
根據輔導員工作科學化的內涵要求,我們要將輔導員工作科學化作為系統工程,明確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提升的構建路徑,突出核心要素,把握好工作的著力點。
1.提高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水平,要實現思想意識的科學定位。在實際的學生教育中,存在著“灌輸式”偏多而“激發式”偏少,將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教育內容強加于學生,在學生事務管理中存在著以“事”為中心因素的偏多而考慮以“人”為中心因素的偏少,按規定動作做完即成。因此,要真正秉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將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最高理想尺度,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也要有最低現實目標,即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識和道德修養,激發學生潛能,實現個性化發展,站在學生成長成才、站在為學生服務的立場上去關注其所需。
2.提高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水平,要把握工作的動態性原則。“90后”帶著一代新人的特征構成學生的主體,網絡化帶來信息的迅速流動和學習生活模式的改變,社會上種種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學校,如果僅僅采用傳統的、固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手段對待種種變化著的工作格局,必然帶來僵化的工作后果。因此,這種來自社會環境的不可控、工作對象的差異性,要求我們從本質上對如何把握工作規律有清醒的認識,了解變化著的動態環境,掌握權變的工作方法,與學生真誠對話,因勢利導地開展工作。
3.提高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水平,要形成教育體系的科學構建。決策層在工作體系的科學構建中起著總攬大局的作用,決策層對事務流程的正確提煉,將會優化學生事務運作流程,形成良好的規范化、程序化的運作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體系上,需要輔導員個體層面的科學構建。通過探討構建滲透式、體驗式、開放式、自主式等多層級、多模塊教育體系,找準工作環節中的關鍵點,摸清學生的興奮點,把握思想工作的切入點,將社會外化要求與學生個體成長需要予以良好的結合,促進學生非智力性因素的教育和人格體系的完善。
4.提高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水平,要注重工作手段的高效運用。工作手段一方面指工作中采用工具性的支持手段,包括:技術手段上、物質上、信息上的功能性支持,另一方面指對學生的情感性的投入手段,比如:采用學生喜歡的、親密的、尊重的、平等的交流方式、滿足學生的心理感受等。
5.提高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水平,決策層要增強對輔導員隊伍的職業支持。這是實現輔導員隊伍科學化建設的重點內容。筆者曾在輔導員中進行組織支持感與職業承諾狀況的問卷調查,76%的輔導員的組織政策支持感偏低,84%的輔導員對職業的持續承諾偏低,許多輔導員并沒有將學生工作視作終身職業來看待。因此,決策層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輔導員的內在心理活動,全面做好輔導員職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在政策力度和落實實效上體現出對輔導員的職業支持,將學生工作視作中國特色的實踐型學科領域,形成學科建設研究體系,提高職業的學術聲望,進而提升輔導員隊伍的職業承諾水平,從而有力促進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提升。
總體來看,輔導員工作科學化最終要實現的是工作效益和工作價值的最大化,既涉及對學生這一工作對象的教育效能,也涉及輔導員職業研究領域理論體系的建設,因此遵循工作科學化要求應成為輔導員隊伍的實踐原則。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節假日旅游;經濟意義;文化內涵
一.我國節假日的發展軌跡
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與它的環境密不可分,國家規章制度的實行也肯定與它的政治、經濟密切相關。五一、十一長假就是在1992—1998年我國宏觀經濟陷入了經濟增長與消費疲軟的困境,消費與生產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產生的。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從1999年五一、十一長假正式開始。于是人們利用長假,紛紛出游。當時人們紛紛用“井噴”來形容這種突如其來的旅游大潮。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讓所有的旅游熱點地區的景區、賓館、交通、餐飲等價格成倍上漲。從那時開始,人們發現原來長假蘊藏著這么多的“黃金”,媒體用“缽滿盆滿”來形容商家的收獲。于是五一、十一長假被人們稱為“黃金周”。黃金周成了商家創利的重要時機之一。十年來“黃金周”確實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刺激了消費,拉動了需求。
新事物固然有其強大的生命力,但隨著環境的改變、社會的日新月異,新事物逐漸會喪失其原有的優勢,那它就會面臨淘汰或被改良的問題。另外黃金周的弊端也日漸顯現。當“黃金周”演變成消費熱潮之后大量的消費需求在短短的幾天之內被釋放。而生產過程需要一定的調整周期。從而導致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在黃金周期間供不應求的刺激下,社會上更多的資源被調配于應對黃金周的需求,當黃金周的消費熱潮過后,整個市場出現了消費低潮,間接影響宏觀經濟的穩定狀態。另外,由黃金周引起的交通擁堵、景點爆滿等負面影響,使黃金周逐漸褪盡原有光環。從最初的全民狂熱,到隨后的大面積疑惑,每個黃金周過后,都給我們流下來太多的思考。黃金周正是在這樣的追問、分析、質疑下不斷發展。
當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度過“黃金周”,或在此期間探親訪友時,由“黃金周”引起的爭議愈演愈烈了。從第一個黃金周開始,黃金周就是以旅游為其特征,將近十年的“黃金周”經歷,催生了一個旅游時代。當大對數人的黃金周被習慣冠以“旅游”的名義時,很多人對“黃金周”期間在家休息反而不習慣了,反而覺得“黃金周”已經沒有意義了。其實黃金周為何不是休閑的黃金周、探親的黃金周,度假的黃金周呢。終于,在種種壓力和非議下,五一黃金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清明、五一、端午等幾個小長假代替,但是十一的黃金周依然存在。
二.節假日的經濟意義與文化內涵的博弈
眾所周知,十月一日本應是舉國同慶日子,但是人們過度關注“黃金周”的經濟利益,整個社會沖刺著黃金周到底能給社會帶來多大收益、給商家帶來多少回報的金錢的誘惑之下,忽視了它的文化內涵。雖然十一不像清明節、中秋節那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國慶節也是中國人民值得留戀、祝賀的日子。提到十一長假,我們想到的是黃金周,想到的是經濟利益。但是這種文化意義卻逐漸被我們淡忘了。另外黃金周本應是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休息娛樂的時間,可是各個商家對待它的態度遠比老百姓熱衷的多。它被老百姓稱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在旅游景點、交通等面臨強大壓力情況下,現在大多數人選擇在家渡過黃金周,未免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十年后的今天,國內的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我們更應該淡化“黃金周”的經濟意義,更加關注它的文化內涵。轉變休閑娛樂的實施模式,將老百姓的休閑娛樂放在首位。
1980年在菲律賓馬尼拉世界旅游會議上通過的《馬尼拉宣言》指出“人必須享有積極的休息、假日,必須享有在人本身所需要的閑暇及娛樂時間內自由旅行的權利”。使用閑暇時間的權利,特別是由于工作權利而帶來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權利為《世界人權宣言》及許多國家的法律視為為實現人類自身價值的一個方面。對社會而言,每個社會有義務賦予其公民最為實際的、有效的、毫無歧視的權利。
我國的黃金周實施這么多年來,已經在人們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個真正的盛大節日。每次黃金周來臨的前夕,人們就開始盤算著如何利用這個長假來做自己想做而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遠在他鄉就讀或工作的孩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學習、進修、考各類證照、聚會購物等等。當今的工作節奏非常快,大多的工薪階層都沒能有時間好好的休閑放松一下,所以黃金周的長假就是這些工薪族徹底放松自已、好好娛樂、休閑的最佳機會。雖然每次黃金周后,人們都說好累好辛苦、在家沒意思等等,但誰不期盼有這種真正屬于自己的自由時光呢?確確實實地說,黃金周已成了國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這么多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黃金周這樣一個長假。
有些人稱,隨著帶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實行,黃金周會自行消失。但是由于我國勞動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帶薪休假制度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卻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是難以做到的,尤其在民營企業。因此如果完全取消黃金周,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的休閑娛樂生活,不利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三.淡化節假日旅游的經濟意義,提升其文化內涵
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一下黃金周的經濟意義,而把它過渡到旅游文化內涵上來呢?其實,黃金周為何不能看成是一個新的文化現象呢?黃金周體現了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的追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認識,這是中國整個社會的一個歷史性的進步。其次,不論旅游業的經濟效益多么現實、重要,都不會也不可能是各國作出鼓勵發展旅游業的決策的唯一標準。度假的權利,公民熟悉自己周圍環境的機會,更深刻地了解國民性及把每個人與其同胞聯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歸屬感,才是人們真正應該追求的目標。實際上黃金周假日的產生和發展也改善了中國總體的國際形象。外國人老是說中國沒有人權,《國際政治權利公約》寫著度假作為人權的存在,中國也簽署了這項公約。所以,黃金周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國際形象的一種提升,中國在逐步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把人們認為黃金周是經濟的黃金周轉變到是休閑的黃金周、度假的黃金周觀念上來,恐怕需要政府、旅游企業以及公眾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應該通過法律、法規制度來保障公民的休假權利,制定一系列的法律進行保障人民的休假權利,使企業意識到給予工作人員正常的休假權是企業一項基本義務。 政府推行獎勵旅游制度,如日本為了推行企業獎勵旅游制度,也是作為擴大內需的一種措施,規定企業組織獎勵旅游其中有一部分費用可以計入成本這等于是政府出錢來辦獎勵旅游。加大鼓勵對旅游基礎理論研究的力度,從理論上解決旅游者的本質屬性,理清旅游、休閑和旅游休閑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擴大對黃金周文化意義的宣傳,打造中國旅游的黃金周文化品牌,使黃金周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兼具的休閑假期,使黃金周逐步成為中國人團聚、休閑、出行、購物的一個“新民俗”。
其次,旅游企業應該分時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產品,能夠吸引旅游者在不同的時間參觀旅游景點。開發鄉村休閑旅游、工業旅游等多種旅游模式,把旅游業從一般觀光的旅游景區中分流出來。企業應該落實獎勵旅游制度,因為他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凝聚力,培育團隊精神,也有一種廣告效應。另外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合作,互幫互助,共同應對黃金周期間的旅游問題。
最后,社會公眾應該有一種理性的休假意識。首先應該認識到黃金周是我們的正當休假權利神圣不可侵犯。至于休假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包括探親、訪友、購物。而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如果有意愿旅游,應該及時了解黃金周期間的旅游信息,為了提高旅游旅游質量,自覺避開旅游高峰期。
旅游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權利,是社會進步和繁榮的標志。因此,對待黃金周,我們應該從對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過于關注轉到更加重視黃金周的文化內涵上來。那樣我們才能全面地看待黃金周,才能正確地對待它所產生的各種社會現象。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休閑時代 太極拳 休閑文化
前言
太極拳是中國體育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十分注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強調身心兼修,以求健康長壽的文化特色,其文化內涵與當代休閑理念如出一轍。我國學者胡小明認為:“太極拳是休閑的,人類在21世紀跨入休閑時代的進程中,最能得到世界性認同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當屬太極拳。”本文從休閑的角度探討太極拳所蘊涵的休閑文化以及在休閑時代的價值,期望在休閑時代太極拳能與過度注重“追求極限”的西方體育文化相輔相成,共同為人們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1.休閑時代來臨的必然性
著名的未來學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經濟將出現五大浪潮》一文中認為,到2015年,人類將走過信息時代的高峰期而進入休閑時代,休閑將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許多學者也提出并論證了21世紀將是休閑的時代。
從閑暇時間的角度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工作時間不斷減少,空閑時間越來越多。從20世紀最后20年至今,許多國家陸續出現了休閑時間超過工作時間的情況。我國從1995年開始實行5天工作制,并在1999年實行春節等長假以來,人們的余暇時間也大幅增加,人們對休閑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從人們經濟收入的角度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進步,社會財富的創造即使在勞動時間日益縮短的條件下仍然不斷得到提高。人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給人們創造了休閑生活的經濟條件。從人們的價值觀看,人們的價值觀經歷了從現代化到后現代化、從物質主義到后物質主義的變化,人們愿意花時間和精力進行休閑活動。在收入和休閑權衡的問題上,美國勞工部曾做調查表明:平均每個工人準備放棄他的4.7%收入以換取更多的休閑時間。
從以上三個維度分析可知,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創新以及人們價值觀的轉變,21世紀休閑必將成為一
個時尚的話題,休閑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2.休閑時代背景下太極拳的文化內涵重構與多元價值取向
2.1太極拳的休閑文化內涵重構
伴隨休閑時代的來臨,傳統的太極拳的文化內涵也在東西方體育文化的不斷碰撞與吸收中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當西方體育為利益驅動而嚴重異化的時候,當人們沉迷于不健康的休閑中不能自拔時,代表東方文明的太極拳及其文化將為人類體育文化的發展提供積極、健康的導向。太極拳的文化內涵也在人們的不斷加深的認知中進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融入自然,天人合一。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認為:“中國文化關注的對象是人。”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向來被認為是太極拳文化的一大特色。太極拳著重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在許多思想家看來,人與人、人道與人道、人性與人性是相通的,自然和諧理念和“天人合一”思想是太極拳所反映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精髓,是一種先進的自然觀、人生觀。太極拳要求人與自然建立一種和諧統一的關系,保持一種良性的生態平衡。它是對征服自然錯誤理念的反思和糾正,繼而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共存共處、和諧發展的新型關系。在太極拳習、練過程中,要求在意念上使自己的身體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就是這種“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天人合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達到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諧與統一,以“和諧”為價值取向的觀念始終貫穿在太極拳的思維模式與實踐規范之中。在充分體現并追求“天人合一”的過程中,人們可以以祥和、恬靜的心態去追求身心和諧統一、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這種和諧不僅可以排遣憂慮,拋卻浮躁,還可使人的身心上升到一種輕松自在的境界,對陶冶人的風儀和內在心境是頗具裨益的。這與休閑時代人類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是符合人類未來價值趨向的休閑文化方式。
2.1.2寧靜致遠,松靜為本。
太極拳通過身體的文化符號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其基本活動理念便是松靜為本、動靜相兼、以靜馭動、動中求靜。太極拳以其行云流水般柔和舒暢緩慢的身體動作,去表達生命中“動中求靜”、追求永恒的意念和要求。其動靜方式體現了傳統中醫關于“動以養形、靜以養神、不當使極、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則。在修心養性方面,它按照窮通易變、寧靜致遠、返樸歸真的方式,去體悟那空靈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太極拳儀態上的要求是“神舒體靜、意氣騰然”,這就是“寧靜致遠、返樸歸真”的結果和表現。從人生之修習的角度講,修習太極拳要求一種虛懷若谷、恬靜無欲的平和心境,表現為“安靜閑活、虛融淡泊”。在擺脫了激烈競爭、緊張節奏的工作之后,練太極拳使人進入一種無干擾、無欲念的寧靜之中,會獲得神清心靜的情感,去感知人生的另一面。太極拳“貴柔主靜”的思想與精神,將為人類身體文化的發展帶來啟示,符合人類未來休閑價值趨向。
2.1.3形神兼備,內外兼修。
“形神兼備,內外兼修”是武術的基本特點,同樣也是太極拳的基本特點。太極拳運動的最高境界是外在的“形”與內在的“神”的“合”,《陳鑫太極拳論分類語錄》中有“心靜身正,以意運動”。內外兼修可以培養人的精神面貌,對塑造穩重、成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太極拳用意練拳,行拳練氣,虛靜其心,以心行氣,將氣與心結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狀態為修煉的基礎,既蘊含生命本原論,又涉及道德精神論。太極拳休閑既能夠給人帶來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滿足人的審美需要,同時能夠通過文化熏陶提高人的道德修養。因此,太極拳休閑是一種文化塑造,是一種“成為人”的狀態。這與休閑研究中關于“休閑是人的生命的一種狀態,是一種‘成為人’(becoming)的過程,是一個人完成個人與社會發展任務的主要存在空間”的觀點是一致的。
2.2休閑時代背景下太極拳的多元價值取向
2.2.1太極拳作為一種休閑健身方式的生理學價值。
太極拳要求修習者要清靜用意、精神內守、意動身隨、形神兼備,要有較強的自控力。因此,經常從事太極拳運動可以使人體各個肌群相應的運動神經中樞之間,以及運動神經中樞與植物神經中樞之間達到高度的協調。這種有規律的調節過程能改善各種分析器的功能。堅持太極拳鍛煉,對神經衰弱、失眠、頭暈、記憶力弱,以及由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造成的其他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太極拳在運動過程對血管與淋巴管能起到良好的機械按摩作用,保持氣血通暢。經常參加太極拳鍛煉的人,其心肌纖維增粗,心壁增厚,心臟收縮力增強,心血容量及每搏輸出量增加。同時,太極拳的練習又要求全身肌肉的放松,從而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張,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有利于身體健康。通過練習太極拳可以明顯提高心肌的機能,對心、腦血管系統的疾病會起到良好防治作用。
太極拳的運動方式是“一動無有不動”。從“內氣”的舒通到外形的變化,從五臟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動中。“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上下相隨,快慢相間、內外結合,節節貫穿,可使人的運動組織器官都得到活動和鍛煉。長期練習太極拳,不但能保持骨骼、肌肉應有的彈性和韌性,使各關節周圍組織的營養狀況得以改善,而且對關節變形、肌肉萎縮等病癥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2.2太極拳作為一種休閑健心方式的心理學價值。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活動與心理健康關系密切。太極拳練習要求身體各部位均放松,精神意識集中,呼吸自然協調配合。主張以意為主,以力為輔;圓活連貫、輕靈沉著的“身動”;不急不躁、不張不狂的“心靜”;氣沉丹田、以意導氣的“氣斂”和樸實無華、自然隨意的“神舒”,這使太極拳具有調整心態平衡、修心養性的作用。太極拳認為“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其重在養心,要求清靜,泰然處世的自足心態,通過自我意念控制,使身體和精神獲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太極拳修煉到一定層次,每一次演練都不是簡單的重復比劃,而是追求對自然、人生的自我感悟,內心世界的自我凈化與升華。
因此,長期習練太極拳,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養沉著從容、溫和冷靜、耐心細致、做事有恒、意志堅強、樂觀進取等優良心理品質。把太極拳作為休閑選擇有利于消除、緩解現代生活給人們帶來精神緊張,情緒煩躁,思緒紊亂等不良情緒而保持一種健康、平和的心態。
2.2.3太極拳作為一種休閑文娛方式的社會學價值。
“社會化”指的是一個人從生物體變成社會人的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中的瑰寶,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修身養性等價值功能隨著休閑時代的來臨得到了積極的拓展,其追求“中正和諧”的精神內涵和“內外兼修”的健身理念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太極拳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深受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影響,其道德文化體系中承載著廣泛的中國社會的道德文化要求。汲取太極拳文化中符合時代要求的道德文化精髓,通過太極拳休閑活動滲透到修習者的思想觀念中去,可使修習者在追求輕松閑適、恬淡自然的休閑方式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積極的、健康的休閑太極拳和諧的文化思想觀。因此,太極拳對于人尤其是青年人來說,在促進其社會化方面有很大幫助。
在今后的幾十年里,中國將步入老齡化國家。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就成為老齡社會中的重要問題。太極拳這種動如抽絲、靜若處子、行如流水、輕若浮云、強度適宜、內外兼修的拳術,十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是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最佳選擇之一。
3.積極拓展太極拳的生存空間,發揮太極拳的休閑文化價值的對策
休閑時代的來臨,對于太極拳乃至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來說都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與挑戰。雖然太極拳的休閑文化和恬然的運動形式與當今時代人們所追求的休閑內涵是一致的,但我們不能無所作為、裹足不前。我們必須積極迎接挑戰,為太極拳的發展做好準備。
3.1積極創立太極拳休閑俱樂部。
體育俱樂部模式是促進體育項目正規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國在《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明確提出:積極穩妥地發展各類體育俱樂部,鼓勵和支持各系統、行業、社會組織及個人組建各種類型的體育俱樂部,扶持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為主的群眾性體育俱樂部。這為發展太極拳休閑俱樂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多年來,我國城鎮居民聚居區存在著一些松散的太極拳組織。這些組織和太極拳輔導站避免不了向俱樂部模式逐漸過渡。發展太極拳休閑俱樂部,一方面,要反映出太極拳濃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要給人們創造一個古典、優雅的休閑氛圍。通過俱樂部為習練者提供習練場所、太極服裝、音像資料、教練、組織參與競賽表演等服務,可使人們在俱樂部不僅收獲練習技術帶來的健康和擁有歸屬感,而且受到太極文化對人情操的陶冶。
3.2加強宣傳,樹立太極拳的休閑文化品牌。
太極拳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上記載和表現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松靜為本、內外兼修等中國先哲對精神世界的內省和追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大優秀品牌。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影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太極拳,讓人們對太極拳及其文化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通過宣傳不僅讓大家知道以太極拳作為休閑運動好,還要讓大家知道太極拳作為休閑運動為什么好。此外,在宣傳時要注意太極拳術語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減少太極拳推廣工作中的障礙,為更多的國際友人認識、了解、接受太極拳提供便利條件。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太極拳、體驗太極拳,太極拳的休閑文化品牌才能樹立起來,進而為太極拳的良性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語
太極拳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松靜為本”、“內外兼修”的思想,注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統一,強調倫理道德和修身養性共修的方式以求健康長壽等的文化特色,這與休閑時代人們所向往的融入大自然,享受寧靜氛圍,追尋身心健康的休閑生活理念極為相似。不僅對習練者有著“修身養性”的作用,同時還具有對其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功能。
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角度分析,太極拳顯示出其重要的多元休閑文化價值,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和諧。因此,我們應積極拓展太極拳的生存空間,使更多群眾從中受益。通過在群眾中大力倡導、廣泛宣傳太極拳運動、發展太極拳休閑俱樂部等多種方式來樹立太極拳的休閑文化品牌,使其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宣兆凱.論以可持續倫理為基礎的休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9:14-16.
[2]馬惠娣.21世紀與休閑經濟、休閑產業、休閑文化[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1).
[3]馬惠娣.休閑――文化哲學層面的透視[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1:59-64.
[4]周兵等.休閑體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樓嘉軍.試論休閑發展的趨勢及其對策[J].旅游科學,2004,3:45-48.
[6]隋克.對中國太極拳價值的新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04,4:428-430.
[7]阮紀正.太極拳的文化內涵[J].嶺南文史,2002,2:38-41.
[8]游敏惠.當前我國休閑文化發展的幾個誤區[J].山東社會科學,2006,2:133-135.
篇8
關鍵詞: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結合;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1-00000-01
一、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重要性
在新時期,推動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進程是促進中國特色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導計劃經濟,并進行宏觀調控,而市場經濟中以消費者為指導。如果國家經濟運行中缺少政府的宏觀調控,則會出現經濟疲軟的局面,市場經濟發展迷失方向,最終導致經濟的滯后和隨意,美國經濟危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如果缺少消費者的指導,完全由政府負責,權利過于集中,也會出現市場疲軟、企業發展過程中動力不足,進而阻礙了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應加強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結合。
二、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運行機制的探析
(一)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目標
在傳統計劃經濟體系中,徹底改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雜亂無章的局面,進而實現計劃經濟的穩步發展是其主要經濟目標。然而大量實踐活動表明,傳統計劃經濟沒有考慮到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和靈活性,為此,我國在改革開放時期,制定了新的經濟發展目標,即在計劃經濟的基礎上,變革市場和市場經濟方式,這不僅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經濟主動性,還獲得了理想的效果。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中借鑒了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相關理論,導致在具體的市場經濟運行中一些問題凸顯。十會議后,我國強調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在計劃經濟宏觀調控的基礎上,通過市場經濟提高經濟積極性,進而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需求。
(二)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科學性
國際經濟強調經濟的整體性,而國內經濟注重經濟的和諧性與合理性。單純的市場經濟中缺少對經濟從整體層面上的掌控,十分容易出現整體經濟崩潰的湖面。而單純的計劃經濟中市場主觀能動性不足,制約了經濟的穩步發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體系的構建和不斷完善,大量的實踐活動表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這不僅能夠讓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發展,還能促進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
(三)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內涵
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運行體系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單純的市場經濟的運行中,存在較多的負面性,有時甚至會引發經濟危機。結合現階段我國經濟建設的具體需求,我國應進一步控制經濟的負面影響,借助計劃經濟的宏觀調控的優點,增強我國經濟抵抗風險的能力。旨在通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實現優勢互補,有效彌補這兩者的缺陷,創新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模式,進而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亮點
分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可知,這兩者經濟運行體制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市場經濟體制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體系內部。為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需求,我們應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經濟體系。充分利用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中的優點,并將此二者有機結合,進而更好地滿足新時期經濟發展需求。我國傳統的計劃經濟具有宏觀調控能力,可有效消除市場經濟運行中的隱患或者降低危害,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打下了基礎。
(五)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社會意義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結合我國經濟的獨特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求,我國實施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運行機制。分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可知,這兩者有著各自的優缺點。為構建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應合理應用這兩種經濟體制,取長補短,在計劃經濟宏觀調控的基礎上,以市場經濟的調控能力為核心,不斷優化我國經濟結構,并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注意事項
為更好地滿足中國特色社會經濟建設需求,加快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然而在該運行體制的發展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更新經濟決策部門的思想觀念,加強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
2.在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上,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核心,緊密結合新時期國際經濟發展態勢,以此來明確我國經濟發展目標;
3.增加計劃經濟的科學性,不斷規范、優化經濟管理條例,推動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進程,真正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
四、結語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期,為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需求,在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選擇性地應用了計劃經濟,為促進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應更新經濟決策部門的思想觀念,加強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依據新時期國際經濟發展走向來明確我國經濟發展目標,合理應用計劃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充分利用其激勵作用,進而促進我國中國特色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桂芬.淺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運行機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2):282.
[2]胡留洲.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文獻綜述[J].中國商貿,2012(21):254-255.
篇9
關鍵詞: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宏觀調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和探索,終于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這無疑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對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然而,伴隨著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現了另一種思想傾向,即全盤、徹底地否定“計劃經濟”,一時間對“計劃經濟”的口誅筆伐鋪天蓋地,使國人誤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發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大有“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發達不起來的“萬惡之源”之勢。結果是使“計劃經濟”聲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計劃經濟”還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才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才是中國的最終出路。有人甚至公開講:“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上個世紀影響最深的一場“國際馬拉松大賽”,其結果是經過70多年的激烈較量,以“計劃經濟”的失敗而告終。對此,筆者以為:這種認識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與當初我們全盤、徹底地否定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樣,犯了同等程度的錯誤。為了澄清這些思想上的迷誤,有必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以使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避免犯過去同樣的教條主義錯誤,同時也使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這就是撰寫本文的宗旨。
一、市場經濟的歷史演進及其本質屬性
目前,在我國理論界對“市場經濟”存在著多種解釋,但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形式,這是主流認識;另一類是把其看成為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了的一種經濟運行形式。實際上這兩種解釋有內通之處。國外對“市場經濟”的解釋大體也有兩種: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市場對商品生產實行調節的一種方式,也是個資源配置問題,另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一種經濟制度而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成為資本主義的同義語,這是主流觀點。
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市場經濟”及其本質屬性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表達了一種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是:“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1]因此,只有通過對歷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們對所研究的對象認識得更加清楚。
自從人類誕生以后,就產生了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關系問題。這一關系的實質內容就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向自然界“宣戰”,通過勞動利用和改造自然資源以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要采取什么形式進行,不少思想家和經濟學家都進行過考察和研究,而馬克思的論述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闡述到:“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發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展起來。”[2]這段論述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軌跡: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個歷史階段。它們并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而是取決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當生產力的發展十分低下時,人類只能依靠“人的依賴關系”來戰勝自然,滿足自身的需要,這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自然經濟”時期;當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同時伴隨勞動成果有了剩余而產生私有制以后,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式上,即人們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來實現滿足自身的需要,隨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也就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時期;當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勞動將成為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隨之消亡,個人得到全面發展,那時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就不需要通過“交換”的形式來實現,也就不需要“價值”插手其間,而是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進入“產品經濟”的發展階段。
可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自然歷史過程”,每一階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形態。正如馬克思當年批判蒲魯東時指出的:“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commerce)和消費形式。”因此,“人們借以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換的經濟形式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3]
對“產品經濟”形態的認識雖然并不是本文論述的主題,但有必要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發展階段,或者說“是不可實現的理想模式”,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這可從三個方面證明:第一,在歷史上它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礎上,作為商品經濟的否定形式而提出來的,并且由空想社會主義者們以試驗的方式實行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并非“產品經濟”形式本身的錯誤,而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否定“商品經濟”的程度;第二,當代世界某些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足以證明,它們所實行的大量“福利”經濟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體現出“產品經濟”形態的痕跡;第三,如果從分配的角度運用抽象法,來考察一個家庭內部的經濟活動(不考慮它與外部的經濟聯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說明:當其收入水平較低時,父母要以計量的形式對家庭成員進行消費品分配。而當收入水平較高以后,因為消費品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得到不斷補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計量的方式進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來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這一點已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證實。以小喻大,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商品經濟”形態的發展終將被“產品經濟”形態所代替,這在人類社會經濟形態發展史上只是個時間問題。
社會客觀經濟形態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由產生到成熟、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而會體現出不同發展時期的階段性。“商品經濟”形式的發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紀的結束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為標界,大體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簡單商品經濟”時期,后一階段為“復雜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發展時期。“簡單商品經濟”也稱為“小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培育時期,它的交換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為目的,是作為“自然經濟”的一種補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自然經濟”的夾縫之中,處于從屬地位,“就象伊壁鳩魯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猶太人只存在于波蘭社會的縫隙中一樣”[4]。“復雜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成熟和發展時期,這時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再以獲取使用價值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并且成為社會居主導地位的經濟形式。“市場”已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樞紐和中心環節,是商品經濟發展到這一階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紀末,開始有學者把這種“復雜商品經濟”稱之為“市場經濟”。可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達起來以后的一種成熟表現形式。圖示如下: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認識:第一,“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的基礎在生產力方面乃是社會分工引起的勞動社會化,在生產關系方面則是生產資料歸不同的經濟主體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會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所出現的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商品經濟是一種“自發”產生的社會經濟制度。第二,“市場經濟”在本質上就是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以“市場”為核心、以市場機制為紐帶來構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系統,通過市場把社會各個經濟主體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結構。因此,一方面“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這種社會經濟活動組織形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系統的一種運行機制,它依靠市場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市場機制,來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轉,從而形成由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市場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網絡結構的社會經濟活動系統。它既是一種經濟制度設置,也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在商品經濟階段成熟起來以后的表現形式;作為經濟運行機制,它表明“市場”成為商品經濟運行的樞紐,是通過市場要素自發的有機運轉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表現為一只“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不過,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一定的經濟制度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因此,兩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客觀經濟形式。對于客觀經濟形式,人們不能任意選擇或否定,只能根據“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允許的范圍之內”去認識它,揭示它的內在規律,并運用這些規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計劃經濟”的產生及其本質屬性
一種思想的出現,總是與客觀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相伴隨,因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5]“計劃經濟”同樣如此,它絕不是憑空想象或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這種生產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資本主義(早期)市場經濟“自發”運行所帶來的問題和困難而產生的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組織的思想。最初它萌發于16世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那里。例如: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論述了未來理想社會的生產狀況是由社會領導機構根據“估定”的社會需要量進行生產,并且根據不同地區對某種產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濟虛”地進行調節來滿足各地的消費需求[6]。這說明莫爾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思想萌芽。這一思想在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摩萊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到18世紀,法國的巴貝夫對未來社會實行計劃經濟的思想則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們未來的制度將使一切都按計劃來進行”,因而社會中“不再有盲目經營的危險,不再有任意生產或生產過剩的危險”,并且論述了社會對勞動投入的有計劃調節[7]。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深化,不但繼承和發展了這種“計劃經濟”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們所設計的實業制度中,第一次把“計劃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制度來設置,并且對計劃的制定、審查和實施過程進行了具體闡述。當然,這時的計劃經濟思想還不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帶有很強的主觀理想主義色彩。但是,它對后人認識社會經濟活動并“自覺”進行組織的問題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他們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從分析和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規律出發,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關于有計劃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建立了科學的計劃經濟理論,并且把它與未來社會聯系起來,指出這是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的重要特征。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方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達過: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生產資料終將由社會占有,而那時“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并且比喻說:“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于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于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于按照社會總體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9]從他們論述中可以看出三點:第一,社會經濟活動是有規律的,它與自然規律一樣,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第二,雖然社會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但人們可以認識它,自覺地利用它來人類服務;第三,當人們自覺地利用認識了的經濟規律來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時,就是計劃經濟形式。雖然他們在這里并沒有使用“計劃經濟”概念,但已包含這一思想,“計劃調節”就是“計劃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據此可知,馬克思恩格斯的“計劃經濟”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一種經濟形式。
在此基礎上,列寧對“計劃經濟”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經常的、自覺保持的比例性也許確實是計劃性”[10]。這被認為是對“計劃經濟”經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們深思,它表明“計劃經濟”的內涵在本質上就是要經常的、自覺的保持社會各個生產部門發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計劃經濟工作問題上,列寧更是強調對計劃“應該根據實際經驗和更詳細的研究來修正它”,否則“我們就會盲目行動”[11]。他堅決反對用主觀計劃來代替實際工作,并且明確地告誡說:“完整的、無所不包的、真正的計劃=‘的空想’。不要追求這種空想”,如果把國家經濟計劃化了,“這是莫大的危險”[12]。這對我們重新認識和正確理解“計劃經濟”,為計劃經濟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我們從經典作家對計劃經濟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他們所主張的“計劃經濟”是建立在符合客觀實際,并且根據實際的變化不斷修正和完善的、科學意義上的計劃經濟,為的是達到合理、充分地調節社會經濟資源和發展社會經濟的目的。這表明,計劃經濟應該建立在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并且反映經濟規律的要求。因此“計劃經濟”是指: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要求,社會(國家)從具體情況出發,預先擬定經濟的發展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從而對社會經濟活動實行“自覺”的組織管理和調節,它是自覺運用經濟規律的主觀表達形式。這就不難看出,“計劃經濟”實際上就是依靠“社會的理智”通過事先的計劃對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計劃經濟”=宏觀調控,宏觀調控就是“計劃經濟”的表現形式,這應該是計劃經濟的本來含意。它與“市場經濟”一樣,既是一種經濟制度,又表現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和自發的“市場經濟’制度相對立,是自覺地按經濟規律組織和管理社會經濟活動的表現形式;作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它表現為一只“看得見的手”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的調節和控制,以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內容提要:當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現了一種全盤否定“計劃經濟”的思潮。究竟應該如何認識“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經濟理論界長期爭論不休的理論問題。本文從歷史的角度論證了二者是“主客觀”之間的關系,他們既存在著誰是第一性的問題,也存在著同一性的問題。科學意義上的計劃經濟應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結果,這是計劃經濟思想的本意。所謂“宏觀調控”實質上就是計劃經濟的表現形式。
關鍵詞: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宏觀調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和探索,終于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這無疑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對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然而,伴隨著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現了另一種思想傾向,即全盤、徹底地否定“計劃經濟”,一時間對“計劃經濟”的口誅筆伐鋪天蓋地,使國人誤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發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大有“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發達不起來的“萬惡之源”之勢。結果是使“計劃經濟”聲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計劃經濟”還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才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才是中國的最終出路。有人甚至公開講:“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上個世紀影響最深的一場“國際馬拉松大賽”,其結果是經過70多年的激烈較量,以“計劃經濟”的失敗而告終。對此,筆者以為:這種認識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與當初我們全盤、徹底地否定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樣,犯了同等程度的錯誤。為了澄清這些思想上的迷誤,有必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以使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避免犯過去同樣的教條主義錯誤,同時也使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這就是撰寫本文的宗旨。
一、市場經濟的歷史演進及其本質屬性
目前,在我國理論界對“市場經濟”存在著多種解釋,但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形式,這是主流認識;另一類是把其看成為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了的一種經濟運行形式。實際上這兩種解釋有內通之處。國外對“市場經濟”的解釋大體也有兩種: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市場對商品生產實行調節的一種方式,也是個資源配置問題,另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一種經濟制度而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成為資本主義的同義語,這是主流觀點。
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市場經濟”及其本質屬性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表達了一種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是:“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1]因此,只有通過對歷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們對所研究的對象認識得更加清楚。
自從人類誕生以后,就產生了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關系問題。這一關系的實質內容就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向自然界“宣戰”,通過勞動利用和改造自然資源以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要采取什么形式進行,不少思想家和經濟學家都進行過考察和研究,而馬克思的論述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闡述到:“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發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展起來。”[2]這段論述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軌跡: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個歷史階段。它們并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而是取決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當生產力的發展十分低下時,人類只能依靠“人的依賴關系”來戰勝自然,滿足自身的需要,這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自然經濟”時期;當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同時伴隨勞動成果有了剩余而產生私有制以后,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式上,即人們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來實現滿足自身的需要,隨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也就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時期;當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勞動將成為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隨之消亡,個人得到全面發展,那時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就不需要通過“交換”的形式來實現,也就不需要“價值”插手其間,而是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進入“產品經濟”的發展階段。
可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自然歷史過程”,每一階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形態。正如馬克思當年批判蒲魯東時指出的:“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commerce)和消費形式。”因此,“人們借以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換的經濟形式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3]
對“產品經濟”形態的認識雖然并不是本文論述的主題,但有必要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發展階段,或者說“是不可實現的理想模式”,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這可從三個方面證明:第一,在歷史上它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礎上,作為商品經濟的否定形式而提出來的,并且由空想社會主義者們以試驗的方式實行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并非“產品經濟”形式本身的錯誤,而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否定“商品經濟”的程度;第二,當代世界某些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足以證明,它們所實行的大量“福利”經濟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體現出“產品經濟”形態的痕跡;第三,如果從分配的角度運用抽象法,來考察一個家庭內部的經濟活動(不考慮它與外部的經濟聯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說明:當其收入水平較低時,父母要以計量的形式對家庭成員進行消費品分配。而當收入水平較高以后,因為消費品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得到不斷補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計量的方式進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來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這一點已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證實。以小喻大,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商品經濟”形態的發展終將被“產品經濟”形態所代替,這在人類社會經濟形態發展史上只是個時間問題。
社會客觀經濟形態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由產生到成熟、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而會體現出不同發展時期的階段性。“商品經濟”形式的發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紀的結束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為標界,大體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簡單商品經濟”時期,后一階段為“復雜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發展時期。“簡單商品經濟”也稱為“小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培育時期,它的交換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為目的,是作為“自然經濟”的一種補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自然經濟”的夾縫之中,處于從屬地位,“就象伊壁鳩魯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猶太人只存在于波蘭社會的縫隙中一樣”[4]。“復雜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成熟和發展時期,這時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再以獲取使用價值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并且成為社會居主導地位的經濟形式。“市場”已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樞紐和中心環節,是商品經濟發展到這一階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紀末,開始有學者把這種“復雜商品經濟”稱之為“市場經濟”。可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達起來以后的一種成熟表現形式。圖示如下: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認識:第一,“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的基礎在生產力方面乃是社會分工引起的勞動社會化,在生產關系方面則是生產資料歸不同的經濟主體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會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所出現的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商品經濟是一種“自發”產生的社會經濟制度。第二,“市場經濟”在本質上就是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以“市場”為核心、以市場機制為紐帶來構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系統,通過市場把社會各個經濟主體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結構。因此,一方面“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這種社會經濟活動組織形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系統的一種運行機制,它依靠市場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市場機制,來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轉,從而形成由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市場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網絡結構的社會經濟活動系統。它既是一種經濟制度設置,也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在商品經濟階段成熟起來以后的表現形式;作為經濟運行機制,它表明“市場”成為商品經濟運行的樞紐,是通過市場要素自發的有機運轉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表現為一只“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不過,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一定的經濟制度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因此,兩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客觀經濟形式。對于客觀經濟形式,人們不能任意選擇或否定,只能根據“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允許的范圍之內”去認識它,揭示它的內在規律,并運用這些規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計劃經濟”的產生及其本質屬性
一種思想的出現,總是與客觀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相伴隨,因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5]“計劃經濟”同樣如此,它絕不是憑空想象或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這種生產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資本主義(早期)市場經濟“自發”運行所帶來的問題和困難而產生的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組織的思想。最初它萌發于16世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那里。例如: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論述了未來理想社會的生產狀況是由社會領導機構根據“估定”的社會需要量進行生產,并且根據不同地區對某種產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濟虛”地進行調節來滿足各地的消費需求[6]。這說明莫爾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思想萌芽。這一思想在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摩萊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到18世紀,法國的巴貝夫對未來社會實行計劃經濟的思想則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們未來的制度將使一切都按計劃來進行”,因而社會中“不再有盲目經營的危險,不再有任意生產或生產過剩的危險”,并且論述了社會對勞動投入的有計劃調節[7]。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深化,不但繼承和發展了這種“計劃經濟”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們所設計的實業制度中,第一次把“計劃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制度來設置,并且對計劃的制定、審查和實施過程進行了具體闡述。當然,這時的計劃經濟思想還不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帶有很強的主觀理想主義色彩。但是,它對后人認識社會經濟活動并“自覺”進行組織的問題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他們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從分析和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規律出發,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關于有計劃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建立了科學的計劃經濟理論,并且把它與未來社會聯系起來,指出這是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的重要特征。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方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達過: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生產資料終將由社會占有,而那時“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并且比喻說:“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于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于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于按照社會總體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9]從他們論述中可以看出三點:第一,社會經濟活動是有規律的,它與自然規律一樣,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第二,雖然社會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但人們可以認識它,自覺地利用它來人類服務;第三,當人們自覺地利用認識了的經濟規律來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時,就是計劃經濟形式。雖然他們在這里并沒有使用“計劃經濟”概念,但已包含這一思想,“計劃調節”就是“計劃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據此可知,馬克思恩格斯的“計劃經濟”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一種經濟形式。
在此基礎上,列寧對“計劃經濟”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經常的、自覺保持的比例性也許確實是計劃性”[10]。這被認為是對“計劃經濟”經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們深思,它表明“計劃經濟”的內涵在本質上就是要經常的、自覺的保持社會各個生產部門發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計劃經濟工作問題上,列寧更是強調對計劃“應該根據實際經驗和更詳細的研究來修正它”,否則“我們就會盲目行動”[11]。他堅決反對用主觀計劃來代替實際工作,并且明確地告誡說:“完整的、無所不包的、真正的計劃=‘的空想’。不要追求這種空想”,如果把國家經濟計劃化了,“這是莫大的危險”[12]。這對我們重新認識和正確理解“計劃經濟”,為計劃經濟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篇10
哈耶克是自由學派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涉及多個領域,對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批判即是這些領域之一。哈耶克認為社會中的知識是分散的,每個人都掌握著不同的知識,每個人所擁有的知識都僅僅是社會知識的一小部分,在社會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將全社會的知識都掌握,因此,人的知識和認識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在對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批判時,他首先對自發秩序(市場經濟)和人造秩序(計劃經濟)進行了區分比較。他認為計劃經濟是通過人為構建出來的,復雜性程度較高,而市場經濟是人與人之間自發形成的,復雜性程度隨著自發程度而改變,在計劃經濟體制中,社會個體需要服從一定的命令,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社會個體可以按照一般的規則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哈耶克在比較兩種秩序后,從公正、平等、效率三個方面對計劃經濟體制展開了批判哈耶克的計劃經濟體制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和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同時需要注意,哈耶克的批判也存在局限性。
一、計劃經濟體制思想基礎的批判
哈耶克認為計劃經濟體制的思想基礎是建構理性。建構理性主義者認為人是全能的,對社會各方面的實務都非常了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該思想將人抬高到神一樣的地位,認為只要通過理性就可以對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合理化設計。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知識和認識的范圍有限,人們也會犯錯誤,而且人們所擁有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也難以進行傳遞。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里對社會任何一件事情了如指掌,因而說人能夠對社會各方面都進行合理化設計的說法是不切實際的。哈耶克也對這一思想進行了駁斥,他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在任何的社會活動中都需要大量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這些知識和能力是非常零散的,憑借一個人的能力是無法完成對整個系統的運作和設計的。
哈耶克強調社會的知識復雜而零亂,這就決定了這些知識并不是存在于某一個人的頭腦中,而是分散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中,同時這些知識往往不具備傳播性,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種唯一性的方式可以使每個人都能夠獨立地擁有對這些知識的所有權,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自由市場的作用。知識是社會最缺乏的資源,也只有通過市場才能真正實現知識資源的有效配置,也才能真正地發揮每一個人的智慧。哈耶克認為計劃經濟體制是過分推崇理性的結果,由此構建起來的社會秩序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也必然對人類的自由造成破壞,他認為想要充分運用理性,發揮人類的智慧就必須維護自發、自由的市場秩序。
二、對計劃經濟體制公正觀的批判
哈耶克指出人造秩序強調的是社會的公正,也稱之為實質公正,對社會資源按照某種標準進行公平分配;而自生自發的公正觀認為公正是建立在人的權利基礎上,強調對人的權利的尊重,認為只要人的行為公正便是社會公正。哈耶克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批判,他認為社會的公正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其結果必然會導致政府在擁有強制力的前提下對人民的權利進行踐踏。只有程序的公正才能保證人的自由,也適應經濟市場的發展,個人行為準則以工作做標桿,屬于個體知識的范疇,是人的理性所達不到的,正是因為這一點,沒有任何一個人或組織能夠對社會的行為負責任。由此產生的結果也并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公正。
自由主義追求的是正義觀,并對這一觀念進行全力捍衛,這種觀點是一種否定性的觀點,即其所告訴人們的不是應該做什么而是禁止做什么,只要人們在規定的范圍內行事就符合了這一觀點的要求,其結果也就是公正的。在這一過程中,社會人僅僅被告知不應該做什么,而對應該做什么并不知道;而在計劃經濟者眼中,社會具有高度的制度,以“理性人”的身份存在于社會中,為整個社會的行為標定旗桿,社會比任何一個人都具備超強的智慧和判斷力,為所有的個人提供社會活動的方向和指導,并為整個社會群體的利益服務。從這一點來說,“社會”承擔的主要是市場個體的權利和責任,因此,在對社會收益進行分配的時候也必須按照“社會主義”的法則來進行,以使社會個體得到公正的待遇。社會權力機構想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對社會個體的經濟活動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并將不同的責任和義務分配給不同的群體,盡管如此,由于權力機構的能力有限,想要將責任和義務分配給適當的人群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實際分配中并不能按照完全的公正對社會利益進行分配,此時“社會正義”便成為一種指令性的經濟,使自由競爭的市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自由經濟主義者認為,在自由競爭市場中,個人的報酬與其自身的付出在價值方面是一致的,而“社會正義”要求的是以正義或更加平等的方式來對社會的利益進行分配,所分配的任務也是與社會個體的品行相吻合的。而哈耶克則認為這一點是不切實際的。如同兩個醫術不同的醫生,其所獲得報酬應該是根據為病人提供的治療來確定的,而不是更好的品行。
三、對計劃經濟體制平等觀的批判
公平正義中最核心的便是平等,哈耶克站在古典主義的角度對計劃經濟要求實質平等進行了批判,計劃經濟要求實質平等的依據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哈耶克首先便對這一思想進行了批判。他認為這一思想是完全錯誤的,根本無法成立。實際上,人人之間并不平等,對于這一說法,他用生物學的理論進行了解釋。他認為每一個新生兒的基因是不同的,由此造成他們的先天構造也是不同的,即具備不同的先天氣質,如果讓這些新生兒生活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中,其長期所養成的性格和氣質也產生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才使得社會能夠平等地對待他們,人與人之間才能做好取長補短,互相合作,因此,“人人生而平等” 的理念是錯誤的。
計劃經濟體制并不考慮社會個體的差異性,為了追求計劃經濟的實質平等,使用強制性的手段對經濟進行控制。這就好比以家長式的控制能力來決定家庭每一個成員之間的分配額度和比例,并認定其所分配的與個人的付出是吻合的。自此,人們所獲的報酬并不再是自由競爭的產物,而是“社會”的強制性認定。而在追求實質平等會阻礙經濟發展的這一觀點上,哈耶克采取的是反證法,認為不平等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哈耶克指出經濟想要獲得快速發展,就必須首先使一部分社會個體富裕起來,然后采取跟進和示范的方式來拉動另一部分人群的富裕,而決不能采取平均的方式,即陷入平均主義的陷阱。這就好比一種新開發產品剛上市后價格都比較貴,僅供少部分人群使用,而等到該產品的技術等提升以后,以低廉的成本便可生產該產品,便可以使整個社會都享用到該產品。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在計劃經濟阻礙經濟發展的這一觀點上,哈耶克是贊同的。
四、對計劃經濟體制效率觀的批判
效率體現的是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哈耶克對計劃經濟體制的效率進行了批判,并指出計劃經濟是一種人造的秩序,而這種秩序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只有市場才能真正使經濟效率達到最高。市場經濟具備較高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該種經濟形式具備了競爭和價格這兩個最基本的市場要素,現代社會是一個結構復雜、規模巨大、主體眾多的結合體,每一個經濟體都在自身的活動范圍之內,根據自己的選擇和需求選擇做出自己的經濟決策。這種多元化的經濟決策通過相互作用反饋到市場中,由此形成了市場中較為抽象的價格信號。而其他的經濟體從該價格信號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據此及時調整自己的經濟決策,從而使資源達到帕累托最優化效應,實現社會整體資源的優化配置。市場經濟中的經濟個體可以根據市場競爭狀況而形成的價格信號進行搜集并有效判斷,這一點比任何政治家所做出的經濟決策更加有效。
而計劃經濟者認為管理當局可以將一些分散的個人知識進行廣泛的搜集并進行整合,在獲取自認為相對完備的知識以后,可以依據這些知識做出合理的經濟判斷和決策,而哈耶克認為這種想法是極其幼稚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在上文中,已經明確說明管理當局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將社會上所有的零散的個人知識搜集起來,也并沒有能力去充分整合,同時,做出的經濟決策也未必是正確的,此外,信息不對稱性、傳遞的滯后性、政策調節活動的滯后等都會使經濟決策的作用減弱。市場經濟具備較高效率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市場經濟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哈耶克認為人性都是自私的,財產私有化能夠充分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鼓勵人們為自身牟利,如此情況下,社會經濟發展才具備巨大的活力,經濟才會變得蓬勃。如果一個經濟系統中不對私有財產認可,則經濟如何發展,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哪里,這些問題都是困擾管理當局的重要問題。
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企業想要在市場中生存并求得更好的發展,則必須對自身的技術和管理進行變革,不斷發展新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以獲得價格優勢,而其他一些企業同樣基于此目的,不斷強化技術變革,如此循環往復,整個社會才會向前發展。而在計劃經濟的市場體制中,價格都是由管理當局來統一制定,企業無法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來獲得價格優勢,由此企業就會喪失了技術和管理變革的積極性,造成技術落后而成本居高不下的窘境,顯然這對社會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由此可見,與競爭市場經濟相比較,計劃經濟的社會效率是極其低下的,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居多。
盡管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哈耶克對計劃經濟體制的批判也得到了諸多學者的認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哈耶克的批判在某些地方仍有諸多商榷的余地。
第一,斯大林模式具有高度的集權和計劃性,與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具有相似之處,但這并不能說斯大林的社會主義模式等同于德國的法西斯主義,但也不能說斯大林模式就是社會主義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時代背景下的必然選擇,由于蘇維埃政權面臨國內外眾多的邪惡勢力的威脅,想要保持政權的穩定,只能集權。在二戰后,蘇維埃政權沒有對這一集權進行調整,這就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的發展,因此,斯大林模式等于社會主義,僅僅是被證明失敗了的社會主義模式的一種。
第二,哈耶克強調社會法制的重要性,并對政府的權利進行限制,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但是他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僅強調了法制的重要性,對社會的公平性訴求卻忽視了,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于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除了維護經濟、社會秩序以外,還要防范貧富差距過大帶來的社會問題。
五、結語
哈耶克是一個典型的資產階級的學者,他將畢生的精力都用在對古典主義的自由思想辯護中,由于其意識形態之間的差異性,哈耶克的相關理論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盡管如此,哈耶克仍然提出許多具有實踐意義的觀點,豐富了人們對于計劃經濟體制的認可和研究。他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方式,都體現著學者的風范,現如今,我國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現實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都與哈耶克那個時代的背景有著巨大的差異和不同,但是哈耶克所提出的一些觀點和分析問題的思路仍然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例如哈耶克對社會個體權利的關注、對社會傳統的尊重和對法制的維護等。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得到全面發展,各項社會制度和法律都逐步完善,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該從哈耶克的思想中汲取有價值的思路,充分挖掘指導人類社會發展不受時代背景約束的思想方式和方法,開拓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