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范文
時間:2023-12-28 17:49: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醫藥學生;中醫藥文化傳承;自覺性;路徑
中醫藥文化傳承千年,凝聚了豐富的醫學理論實踐經驗、健康養生理念以及哲學智慧。它是中國特色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代表。中醫藥院校學生不僅僅肩負著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還承載著中醫藥文化繼承發揚的歷史重任。所以在校期間,有必要對中醫藥院校學生開展中醫藥文化自覺性教育。
一、中醫藥院校學生應具有的中醫藥文化自覺性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造的中醫藥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中醫藥文化包括中醫理論、本草學、針灸學、病證與治法、養生、醫家、醫著等多方面的內容,是周易、儒家、道家、太極哲學等文化的融合。[1]傳承性是它最重要的特點,它不僅傳承精湛的醫術,還教導學生修身、立品、濟世,傳承高尚的醫道。
所謂文化自覺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趨勢。”[2]先生不僅對文化自覺性做出定義,他還指出,文化自覺性不是隨波逐流,不是全盤接受外界影響,也不是簡單的固守文化傳統,而是始終保持一份自知之明,清醒而自主的認識文化譜系,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取得自主的文化地位。
中醫藥文化自覺性是當代中醫藥院校學生的必備素質,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的關鍵。目前,西方醫藥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已成為醫藥體系的主導,本文就中醫藥院校學生應該具有的中醫藥文化自覺性概括為三點。
1、主動性
學習中醫藥文化的主動性是中醫藥文化自覺性的基礎。具體表現能主動閱讀中醫藥典籍,自覺學習中醫藥文化相關知識。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中醫藥文化作為中國社會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厚重浩然。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其哲學體系、思維模式、價值觀念以及發展規律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被世界稱譽為中國第一“國粹”。[3]中醫藥早已不是一種簡單的技術,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自覺主動學習中醫藥文化相關知識是對中醫藥院校學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2、甄別力
中醫藥文化的甄別是中醫藥文化自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的甄別包含兩方面,對中醫藥文化的深入研究及優勝劣汰。深入研究是優勝劣汰的前提。
對中醫藥文化的深入研究指深入精髓,研究其核心價值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指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大家普遍認為,主要體現為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誠四個字來概括。[4]具體表現為博及醫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懸壺濟世。
中醫藥文化的優勝劣汰是指對中醫藥文化所包含的思想、人文精神、理論方法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是對經典文獻文本進行演繹,承者通過對經典文獻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啟發,不斷實踐,有了新的領悟與發現。二是基于師承教育模式,師徒之間相互理解,通過耳濡目染、口傳心授、觀摩體會、臨床實踐,不斷形成理論和實踐的互動,在不斷地互動中得到新的理解、體會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思路和風格。
3、融合創新
目前,一方面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全球文化一體化,西方醫學強勢崛起;另一方面,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廣泛,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認可。目前中醫已被74個國家承認,并同176個國家進行了中醫學術交流,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中醫醫療機構,其總數已超過8萬家,從業人員達20余萬,每年有3成當地人和7成以上華人接受中醫藥服務,全球約有三分之一人口接受過針灸、按摩、中草藥等中醫傳統療法診治。[5]
據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調查結果顯示:270個最具推廣價值的中國文化符號中,“中醫”列位第三。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標簽,中醫藥文化推動著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中醫藥文化在世界舞臺上要堅持中醫藥文化主體地位,增加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克服對外來文化的排斥抵觸情緒,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則,借鑒和融合世界各民族醫藥文化,博采眾長,在時代的背景下賦予中醫藥文化新生命及活力,將中醫藥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讓中醫藥文化為世界所知、所用、所愛。
二、當前中醫藥院校學生欠缺中醫藥文化自覺性的表現
當前中醫院校及學生大都注重中醫藥理、醫術等知識技術層面的學習,忽略中醫藥文化內涵的理解,更不用說中醫藥文化自覺性的培養。對中醫藥文化自覺性的欠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主動性欠缺
文化理解和認同感的欠缺表現在三方面,一是中醫藥院校學生課程繁多,課業繁重,大多數同學了解中醫典籍及典故主要靠課堂的教授,只有極個別的同學能在課后主動閱讀;二是很多中醫藥專業學生由于受到成績限制,無法報考西醫相關專業而被迫選擇中醫藥相關專業,缺乏對中醫藥典籍學習的動力;三是中醫藥典籍大多晦澀難懂,學生對其缺乏閱讀的興趣,自學難度大,不求甚解。
2、甄別力欠缺
首先,中醫藥院校的學生多為理科背景考生,重理輕文,多數只重視中醫藥技術的學習,忽略其價值核心和文化內涵;最后,由于條件限制,多采用西方醫學教學模式,一名教師授課,50多名學生學習,無法實現理論與實踐、師徒之間的互動更不用說得到新的理解、體會,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思路和風格。
3、文化融合觀念欠缺
文化的融合是文化的傳承的動力,目前存在兩個極端:一是我國的醫學教育以西方醫學為主體,中醫藥院校授課是較多采用西方醫學授課模式教學,學生習慣用西醫的思維和視角來審視中醫藥文化,用西方醫學的長處來對比中醫藥的短處,僅把中醫藥當作西方醫學的補充。二是中醫藥院校的學生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尤其在“取消中醫”論戰之后,更是對西方醫藥文化產生抵觸心理。很多學生認為西方醫藥僅僅是醫療技術,根本沒有文化可言,而且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治標不治本。而中醫以病人整體為治療對象,辨證施治,不僅療效好,對人體傷害小,更是能治病根的綠色醫療。片面狹隘的眼光最終導致的是文化的斷滅。三、傳承中醫藥文化,全面提升中醫藥文化自覺性
從溫病學說到體質學說,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師古不泥古”,這就是中醫藥文化能傳承兩千多年的原因。當代,中醫藥仍在不斷創新發展,不僅用來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更被利用在抗擊SARS、H1NI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中。這都是中醫藥文化不斷創新與發展的結果。全面培養和提升中醫藥文化自覺性是促進中醫藥文化創新發展、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內在需要,是全面提升中醫藥院校學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
1、師者為先,文理并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中醫藥文化重在師承,更是講究言傳身教和尊師重道,一名缺乏中醫藥文化認同感的教師難以教育出具有中醫藥文化認同感的學生。
《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提出:“醫者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李時珍《本草綱目》言:“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語人之疾病。”文理并重,方能成就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中醫藥專業人才。中醫藥院校的各科教師都需博覽中醫藥文化典籍。如要求剛入校的非醫藥學專業的青年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學習《黃帝內經》、《金匱要略》、《傷寒雜病論》等中醫藥典籍,了解中醫藥相關知識,熟悉其哲學思想、思維模式及價值觀念。在教師講課比賽中,將本專業知識及中醫藥文化的結合程度也作為考核的一項標準。如在進行西方臨床醫學教學時,介紹西方“牛痘接種術”是在中國創立的“人痘接種術”的理論之上形成的,最早的外科麻醉術是華佗研制的麻沸散等等。
授課時,教師需將中醫藥文化與本專業知識相結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如在《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中引入《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等中醫藥經典,介紹董奉、張仲景、華佗等中醫藥大家懸壺濟世之事。如陜西中醫學院將體育和中醫相結合,開設了選修課程――中醫傳統保健體育,其《孫思邈健身法》獲取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校并于2008年8月進一步成功舉辦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第九屆傳統體育保健運動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校園里掀起了學習太極、五禽戲、八段錦、長拳的,引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中醫藥文化的自覺性,將中醫藥文化及其精髓潛移默化的滲透到課內,為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做出了貢獻。
2、精勤不倦,無私奉獻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云:“學者必須博及醫源,精勤不倦”。
欲博及醫源必先精勤不倦。這要求廣大師生不僅勤于學習中醫藥文化,更是要勤于剖其精髓,解其內涵,甘于奉獻,用生命詮釋內涵。如陜西中醫學院將“精誠仁和”的價值核心進一步的演化,對學生提出應在品德、行為、學識、才能方面具備“精、誠、仁、樸”的要求,并以此作為校訓。“精”即“精勤不倦”研學問;“誠”即為人誠篤修醫道;“仁”即仁心仁術濟蒼生;“樸”即淳樸質樸濟世人。學校入學教育時組織新生舉行《醫學生誓言》宣誓儀式,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價值取向。歷年來,學生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在奉獻中實踐著當初的誓言。上世紀80年代的大三學生邵小利因救落水兒童而不幸犧牲,她英勇獻身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陜中醫人。目前,學校堅持每年開展“邵小利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學生志愿服務及義診,盡自己微小綿薄之力。老一輩德藝雙馨的陜中醫人更是淡泊名利,奉行“仁心仁術濟蒼生”的思想,精勤治學,精研醫道,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學校充分發揮師承教育模式,設立“導師論壇”、“名師名醫講壇”,舉辦“分享名人經驗、成就中醫夢想”系列講座并邀請邀請“國醫大師”張學了題為《對中醫人才成長的幾點體會》的講座,學生們深受勉勵及啟迪。
3、以中為主,和而不同
篇2
中醫文化:提升國家“軟實力”
記者:毛主任。作為我國專業從事中醫文化研究與推廣的專家。您對“文化”的概念和內容是如何理解的?
毛嘉陵:世界上對“文化”的解釋有很多,雖然實質上人們已經對“文化”太熟悉了,但要給“文化”下個定義卻并不容易。迄今為止,世界上有一定影響的關于“文化”的定義就高達數百種之多。在這些繁雜的定義中,有一個較為普遍接受的觀點,即“文化是一個與自然相對應的概念,與人類有關的一切都可以納入文化范疇”。所以,有專家說,“文化的本質就是人類化。”總體來說,文化就是人類智慧成果和實踐活動的概括。包括不同國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道德情操、學術思想、價值觀認知、思維、審美、宗教、信仰、習俗習慣、行為方式、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和各種制度等要素。
記者:有了對“文化”的基本認識,您又是怎么理解“中醫藥文化”的呢?
毛嘉陵:中醫藥文化是中國人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實踐的概括,包括對生與死的價值觀、健康理念、認知思維模式、診療方式、養生方式、生活方式、藥物處方、醫患關系和運行體制等醫學知識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
記者:發展中醫是不是必須從發展中醫藥文化入手?應該注重哪些方面?
毛嘉陵:“從文化人手發展中醫藥”,目前已成為業內的共識;但往常不少人認為,中醫藥文化工作就是講中醫歷史故事,寫名醫傳奇,傳授中醫養生知識,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儒釋道對中醫藥的影響等。我們認為,這些雖然沒錯,也很有必要,但僅僅如此卻還不夠,因為這沒有抓住“文化”的核心。可是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質就是人類化”來理解,那么,中醫藥的一切都應屬于中醫藥文化,似乎有關中醫醫療、教學、科研等一切中醫藥工作都可以納入中醫藥文化的范疇。很顯然,這樣又太寬泛了,在現實中也沒有任何可操作性。因此,中醫藥文化工作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高談闊論、附庸風雅,而必須抓住問題的關鍵,即挖掘和把握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中醫藥文化工作,從而強有力地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記者:什么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呢?又有哪些具體工作呢?
毛嘉陵:根據以上對“文化”的理解,我們認為,中醫藥文化具有三大核心――“中醫的價值觀、認知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一是價值觀,即“天人合一”;二是認知思維模式,即“象思維”;三是行為方式,即“道法自然”。中醫藥文化的核心不僅是中西醫之間最根本的區別。也是中醫藥的特色優勢之所在。
因此。我們必須圍繞這三大核心,做好中醫藥文化的三大中心工作:一是,大造聲勢,宣傳中醫藥的“價值觀”。創造中醫藥文化氛圍,為中醫藥發展提供“推力”和“造勢”;塑造良好形象,維護中醫藥利益,與有損中醫的言行進行“斗爭”;宣傳中醫藥的健康觀和臨床上的特色優勢;二是,合理解讀中醫藥“認知思維模式”形成的知識體系。例如。在現代科技文明背景下,如何認識中醫藥知識體系,如何認識科學,科學應是一元化還是多元化,中醫藥是不是科學,為什么說中醫藥是東方科學,中醫藥學科知識體系的發展規律是什么……三是,創意策劃和推廣中醫藥的“行為方式”。匯集中醫藥發展思路,為中醫藥行業發展戰略、規劃、標準、產業模式的制定,發揮咨詢參謀作用;發展中醫藥創意產業,構架面向國內外的大型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和連鎖機構;實現中醫藥學術和科普信息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的有效傳播。
以上這些,也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的主要工作和奮斗方向。我們希望更多的業內人士認識到圍繞“中醫藥文化”核心開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中醫藥文化的中心工作。同時,也為提升國家的“軟實力”而努力。
記者:為什么說做好中醫藥文化三大中心工作可以提升國家“軟實力”?
毛嘉陵: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首先提出“軟實力”的概念后,人們發現,在信息時代,僅將眼光盯住GDP、軍事、資源等“硬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關注“軟實力”,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軟實力”甚至比“硬實力”更重要。“軟實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正因為如此,“文化”成為現在使用非常普遍而又十分熱門的一個詞匯。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努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表明我們黨和國家已經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戰略著眼點。中醫藥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一是中醫藥是我國的原創科學知識體系;二是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自然知識方面唯一延續至今、仍然自成一體的一個行業;三是中醫藥是具有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振興和發展中醫藥事業有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斷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東方科學”:認識發展的新主張
記者:毛主任。您首先提出了“中醫屬于東方科學”的概念,您能否解釋一下“東方科學”指的是什么?
毛嘉陵: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關于“東方科學”的概念,據我所知,最早是由中國科學院朱清時院士和新華社高級記者姜巖提出的,而我僅僅將其引入到了中醫藥領域,以對中醫藥學術體系進行更準確的詮釋。現在有人認為,只有文化才能搞多元化,科學不是文化,只能有一個標準,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即使在西式的現代科學體系中。也難以用一種方式解決所有問題,就連英國科學家霍金也承認:“不太可能建立一個單一的、能協調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科學的認知形式、科學知識體系的形態、科學的標準和科學的模式也應當是多形式的,單一的科學認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適用于當今豐富的科學實踐活動。
因此,在世界向多極點、文化向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科學并非只有西方現代自然科學這一種認識方法、一種表述形式和一種評價標準,它也有多元性。不同的國家和地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文化傳統影響下形成的認知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認知方式必然會
產生不同形態的知識或科學。
基于以上學術觀點,我認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東方和西方兩大文化體系,它們有著不同的表述形式、認知思維模式、評價方法和學術標準。甚至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難以相互“溝通”的。以此形成的知識體系或科學。必然是兩套不同的體系。為了促進科學研究和知識創造的“百花齊放”,我們認為有必要將東、西方不同的科學知識體系進行區分。分別稱為“東方科學”和“西方科學”。
記者:那么,“西方科學”和“東方科學”的具體界限或區別是什么?
毛嘉陵:“西方科學”有著鮮明的西方文化背景,起源和盛行于歐美等西方國家,對世界各國具有較大影響,為目前國際上的主流知識形態,也即現代主流觀念所認可的“知識真理”。它以現代邏輯思維方式為主,強調以物質為中心的可證實性:是對客觀事物進行分解、還原研究而形成的知識體系。“西方科學”常常通過對低層次物質運動的研究來解釋高層次的物質運動,但這種方式并不能解釋所有高層次物質運動的問題,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西方科學“強調可視的物質性、理化性、空間性、結構性,重視普遍規律性,具有微觀化、定量化、標準化、統一化、機械化、線性化等特征。其優勢是能夠得到精確的數據,了解到較為準確的物質變化情況,從而得到針對性強的解決辦法:不足是忽視了對人體整體的把握,忽略了對人與其生存環境之間關系的認識。
“東方科學”起源和盛行于中國,流行于亞洲地區的日本、韓國、朝鮮及東南亞等東方國家,目前處于弱勢地位。“東方科學”以“象思維”方式為主。包括靈性思維、模糊思維等,是對客觀事物進行整體的形象概括而形成的知識體系。“東方科學”常常通過一些宏觀的觀念、經驗和理論來詮釋所有的事物變化,但也有部分知識來源于微觀研究的認識;強調事物的整體性、類別屬性、時間性、功能狀態,重視個體特性,具有宏觀化、定性化、非標化、個性化、隨機化、非線性化等特征。其優勢是能夠在不破壞對象整體的基礎上,進行宏觀的研究,并獲得有關知識:不足是難以避免一些較主觀的臆想,缺乏數據的支持。
“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等是“東方科學”最重要的價值觀,“太極”、“陰陽”、“五行”、“氣”是“東方科學”最基本的學術表述形式。“東方科學”的這些特色和以“人學”為中心的世界觀,與“西方科學”以“物質”為核心的還原論思想正好相對應,可以完美地形成優勢互補,共同造福人類。
記者:您提出“中醫屬于東方科學”,是出于何種思考的呢?
篇3
關鍵詞:留學生 中醫藥學 中國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119-02
目前,來華學習中醫藥的留學生數量逐年增加,中醫藥專業僅次于漢語言專業位居第二。中醫藥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它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結晶,更是其中一顆璀璨明珠。因此,高等中醫院校應加強對留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1 加強留學生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中國傳統文化貫穿于整個中醫藥教育
中醫藥學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并緊密結合在一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整個的中醫藥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因此形成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的中醫藥教育理論體系。因此,中醫藥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中醫藥教育國際化就是要加快中醫藥國際人才的培養,中醫藥專業留學生教育儼然是中醫藥國際教育一個重要的特征和主要形式,通過留學生教育讓世界了解中醫藥、認可中醫藥。
1.2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中醫藥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隨著留學生人數的增多,國別也出現了擴大化,最初來華學習中醫藥專業的留學生以中國的近鄰日、韓國家的學生為主。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歐洲、美洲、非洲以及東南亞的許多留學生也把中醫藥學作為來華留學的首選專業。但是留學生很難理解中醫學的內涵和精髓以及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思想。來自漢文化圈的日、韓、東南亞的留學生,雖然能理解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但是畢竟還是與本國文化存在著極大差異,因此他們對中醫文化內涵的理解也同樣存在著一定的盲點和障礙。
因此在中醫藥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國文化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僅是會說流利的漢語,會日常的交際,還要懂得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知識,中國文化課程是漢語言的有力支撐。正因如此,高等中醫院校不但要以專業知識傳授為主體,更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不能讓文化成為專業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而要使文化學習成為專業學習的良好基礎。
1.3 高等中醫藥院校在留學生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留學生學習中醫,漢語言是基礎,沒有過硬的漢語言水平是肯定不會在專業學習中取得成績的,因此,我們應當重視漢語課程的學習,打好漢語言基礎。但是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日常交際口語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系統學習并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了解中國的民風民俗、歷史文化背景、人文地理知識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悟中醫藥文化的深刻內涵,否則只是表面膚淺的認知記憶。但目前各高等中醫院校此類課程開設不足,學生缺乏系統的學習,造成在學習中醫經典著作的時候顯得尤為吃力,只是死記硬背,不能深刻領悟其中的內涵。人文學科、文化課程開設不足,學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識、文化素養,很難形成中醫思維和邏輯。
因此,中醫藥國際教育不但要加大漢語言課程的教學力度,還必須加大人文課程的教學,優化中醫院校的課程設置,逐步提高教師和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其教學地位。開設如中國古代文化史、古代經典著作鑒賞等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顯得尤為必要。這種新問題的提出就要求中醫藥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外事管理干部不僅要擁有淵博的中醫藥知識,更應掌握中國古代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提升思辨和領悟能力,培養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把握中醫靈魂和命脈的大醫精誠的高級人才。
2 重視留學生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保持中醫優勢特色的途徑
2.1 拓寬文化教育空間,創建文化教育新模式
為增進留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學校應力求為學生營造氛圍,無論從教室的布置還是體驗活動的安排,都要充分考慮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學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打破以往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應努力創造具有烘托中醫文化氛圍的活動,使學生積極營造有中醫藥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更多地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如定期舉辦人文、社科類講座,舉辦藝術節等以提高留學生人文素質為宗旨的大型活動。定期開展中外學生聯誼會,不但能增進中外學生感情,同時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例如:我校近年來連續舉辦了中外學生中醫基礎知識競賽,競賽內容既有中醫學知識又包含內容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這種競賽不但能激發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更能加深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記憶。此外,我校部分留學生代表參加了“中醫中藥中國行走進天津”、“中醫中藥中國行走進北京―― 大型科普晚會”的活動,通過文化娛樂活動留學生們對中醫藥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熱愛,并能切身體會到中醫藥對人類發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2.2 培養專業師資隊伍,引進高水平人才
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質量,就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術精湛的教師隊伍,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多數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都只對其中某個領域有比較深的研究和造詣,若要精通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恐怕是有一定難度的,就此問題,高等中醫院就要從引進師資方面考慮如何解決。如果只引進醫學方面的人才,不能滿足人文學科的教學任務,那么就要考慮從文科院校直接引進具有人文科學研究的專業人才。迄今為止,能獨立承擔本學科教學任務的老師還占少數。
此外,也可重點培養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和一些即將畢業的本校本專業的學生,使其成為適應課堂教學的一專多能的人才,學以致用,在留學生中大力弘揚中國文化,做文化傳播的使者,而不是照本宣科,更不可以視留學生教學為兒童教學,只講一些膚淺的,皮毛知識,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深入貫徹留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
2.3 創新文化課程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創新教學模式,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的教師上課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按照PPT宣讀,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只會讓學生認為中醫教學就是陳舊的,呆板的。而PBL啟發式教學法已成為當今教育界發展的一種教學大趨勢,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效率,引導學生自主式學習,在傳統文化這門課程中尤其適用。PBL即“問題導向學習”,它與傳統教育模式有著很大的差別。問題式教學方法促使留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中國文化的深邃以及留學生自身的文化背景、文化差異,都會增加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難度。因此,當前教育存在的一大主要問題是留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到教學環節之中。而PBL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提出問題后,由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以問題激發興趣,促使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無疑可以減弱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困難,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嘗試提出新穎有趣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并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書籍等形式查找信息,探究答案,總結規律,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以討論的形式匯總大家的觀點,在溝通交流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和體會。
3 加強對留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3.1 是留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需要
留學生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求學,說明了他們對中國,對中國文化、對自己所選院校和專業的熱愛。但是由于受本國本民族傳統文化、風俗習慣、語言、等的影響,會讓留學生在新的環境中產生陌生感、恐懼感和思鄉感,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就會嚴重影響到他們在華期間的學習生活。
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使留學生盡快的熟悉中國國情和民俗習慣,還可以大大提高留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是向世界宣傳中國、提高中國國際地位的有效途徑
留學生這個群體來自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讓留學生從初來中國的陌生感、恐懼感,到逐漸了解中國文化、認識中國文化并且接受中國文化,成為中外交流的使者,是我們外事工作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同時也是對外宣傳中國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提高中國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陳紅梅.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研究中醫思維培養途徑[J].四川中醫,2008,26(8):41-43.
[2] 周仲瑛.加強中醫傳統文化研究,保持中醫的優勢和特色[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2):63.
[3] 胡森.高等中醫院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課的必要性及思考[J].中醫教育ETCM,2004,23(3):81-83.
[4] 薄彤,張杰.中醫文化在中醫藥對外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中醫藥,2011,24(8):57-59.
篇4
中醫藥院校的英語教學主要分為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兩部分,專業英語學習建立在公共英語教學的基礎上[4]。而對中醫藥專業英語教師的素質要求應區別于大學英語教師,應提高其中醫藥知識素養。只有專業教師本身對中醫藥知識有了更深的認識,才能把備課做到更細更好,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當學生開始面對陰陽五行、數百味中藥,數百首方劑及針灸穴位的時候,他們會把大量時間用于記憶和理解,單獨留給專業英語的時間相對較少,有的學生對專業英語失去了興趣、忽視它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同學選擇放棄。此時專業英語教師應該用英語的思維方式來解釋中醫藥,使專業英語教學成為對所學知識的又一次鞏固和加深。
2優化英語教學模式
2.1改進公共英語教學模式
這兩個階段不是相互獨立的。公共英語作為學生掌握基本英語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必修課,是進行專業英語教學前的基礎[2]。我國大多數中醫院校基本采用大班授課和公共的授課模式。這種模式適用于英語專業學生的課程設計,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中醫藥院校的學生往往會為了應付期末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而聽課,沒能給中醫藥專業英語學習打下語言基礎。中醫藥院校的公共英語課應擺脫以教師單獨講授的“高中式”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課網絡教學,比如觀看醫療題材的美劇如《HouseM.D》、《Coma》、《cis》和《Grey’sAnatomy》等,將醫療專業知識與美國的社會、人文風情融為一體,實現人機之間的互動式學習;針對性的增加健康、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情景對話與交流,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5]。在情景模式的鍛煉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總結在情境中遇到的專業術語,在情景結束后由教師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專業詞匯運用能力進行評估,指出學生的優點與不足,引導其在專業英語學習階段有針對性的學習,使英語課堂真正成為一個發現、解決問題的地方。筆者將中醫藥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歸納于表1。
2.2優化專業英語教學模式
專業英語學習屬于英語的應用與提高階段,經過中醫藥專業知識和英語基礎階段的學習后,專業英語教學就應更具“中醫特色”,專業英語教學也應該有“君、臣、佐、使”之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傳播與交流的途徑,中醫藥學知識在整個中醫藥專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處于“君”的位置,只有對專業知識的充分理解才能做到準確的翻譯;專業英文術語則處于“臣”,具有專業術語的英文翻譯才能準確表達中醫藥學知識,更好發揮中醫藥優勢來服務于醫療[6]。因此專業英語的教學應在中醫基礎理論的科學辨析中引導學生掌握專業英語。中醫強調“天人合一”的復雜系統,很難將人體或疾病作為簡單的機械性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在專業英語教學中就可以根據對某一具體病癥的描述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中醫理論,比如:“肝郁侮脾”的具體病理表現為因生氣(anger)或者病毒(virus)因素導致肝功能(liverfunction)受損,從而影響膽汁的分泌(bilification),進而引發消化不良(dyspepsia),患者往往不思飲食(loseappetite)、面色萎黃(sallowcomplexion)、形體消瘦(emaciation)等癥狀(symptom)表現,在中醫理論中肝主疏泄屬木,脾主運化屬土,木對土有相克(restriction)的作用,“肝郁侮脾”即是脾土對肝木的反克(anti-restriction)作用。相比單純的專業詞匯記憶和機械的翻譯,這種科學辨析的教學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用英語思維來理解和解釋中醫抽象概念。筆者用以下概念圖(圖1)對該教學模式進行概括性表述:圖1.專業英語教學思維模式:
篇5
(1)加強中醫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在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應急救治等方面的作用,積極參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中醫“治未病”健康服務、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應用、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和慢性病等,完善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應急救治功能,開展中醫藥知識的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2)發揮區縣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骨干作用,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為群眾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承擔危重急癥病人的搶救,并承擔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中醫藥業務的技術指導和衛生人員的進修培訓。(3)發揮三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在危重急癥和疑難病癥的診療、醫學教育和科研、指導和培訓基層衛生人員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根據區域衛生規劃承擔醫學中心或區域醫療中心職能,通過托管、重組、聯合體等方式促進中醫醫療資源合理流動。(4)建立城市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對口支援農村中醫藥工作的制度,加強對口支援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中醫藥事業。三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要與縣級中醫醫院建立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臨床服務、人員培訓、技術指導、設備支援等方式,幫助其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5)通過公立醫院改革,改進公立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內部管理,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優化服務流程,規范診療行為,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有效緩解病人看病難問題。(6)中醫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要發揮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作用,促進中醫藥人才培養。
2中醫醫療機構服務功能的若干問題探討
2.1中醫藥特色的發揮中醫醫療機構在發揮中醫藥特色上的不足,主要問題在于特色沒有成為優勢,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家和地方政府扶持、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貫徹落實還不到位,管理體制“高位截癱”、政府投入相對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具有濃郁中醫藥特色的中醫門診部、診所發展不快。二是在中醫醫療機構的管理上遵循中醫自身發展規律不夠,對中醫醫療機構及人員的考核、評估、評審等未能充分考慮中醫藥的特點和自身規律,臨床分科過細影響了中醫藥治療方法的綜合應用。三是中醫藥學術發展相對緩慢,創新不足,中醫藥特色的成果推廣不力。同時,中醫藥理論和術語不易理解,中藥服用、攜帶不便,療效較慢,執法不力致違法中醫醫療活動大量存在等,影響了群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中醫藥的接受。四是法律層面上的不利影響,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以西醫理論為主要依據,中醫醫院所有病人也必須有西醫診斷;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不符合中藥特點,限制了中醫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的研制、生產和應用。五是中醫藥服務成本相應較高,但服務項目收費長期偏低,補償不足導致中醫醫療機構“以西補中”,開展中醫藥特色服務項目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六是中醫藥院校教育培養的醫生臨床思維西化明顯,中醫思維比較欠缺,沒有正確理解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與中醫西化的區別。七是部分中醫醫療機構還需要承擔一定數量的區域醫療綜合服務功能,一些中醫醫院則是從綜合醫院轉制而來,中醫藥服務資源和能力相對不足。上海中醫醫療機構在發揮中醫藥特色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近年來通過實施“名院”、“名科”、“名醫”的“三名”戰略,加強了中醫藥內涵建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但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不同區域、不同類別中醫醫療機構之間的發展也不夠平衡。當前要進一步促進上海中醫醫療機構發揮中醫藥特色,建議著重從以下方面進行考慮:①進一步健全區級中醫藥管理體制,以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契機,加強各區縣中醫醫療機構人才隊伍、專病專科、特色療法等內涵建設;②與中醫醫療機構及中醫藥人員有關的各類考核、評估、評審、鑒定活動,要充分體現中醫藥特色,遵循中醫藥自身的發展規律,要建立和應用反映中醫藥特色的評價指標體系;③逐步調整中醫藥服務價格,建立中醫藥特色服務的專項補助機制,對充分體現中醫藥特色、牽涉范圍較廣的中藥飲片的加成率是否取消應深入研究、慎重決策;④出臺專項鼓勵政策,推進社會資本舉辦中醫醫療機構,加強易于發揮中醫藥特色的中醫門診部、診所建設;⑤進一步發揮浦東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優勢,圍繞影響中醫藥特色發揮、制約中醫藥發展的投入補償、價格調整、中藥管理、學術創新等關鍵問題,重點加強體制機制的創新,加快在全市其他區縣的推廣應用。
2.2綜合服務與中醫藥服務功能的關系完善綜合服務功能不僅有利于提高中醫醫療機構的整體實力,滿足人民群眾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也有利于中醫藥特色發揮,有利于中醫藥學術繁榮和事業發展。以“治未病”為核心觀念的中醫預防保健是中醫藥的特色優勢之一,中醫藥文化宣傳也是促進中醫藥深入百姓、服務群眾、傳播文化的重要途徑,教學、科研、產學研合作、對外合作交流等工作都有助于中醫醫療機構的創新發展。中醫醫院開展必要的西醫診療活動,不僅是當前我國醫藥衛生法律框架下,中醫醫院承擔區域綜合醫療服務、提高應急救治能力的需要,也是開展中醫臨床研究、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需要。中醫醫療機構以提供中醫藥服務、促進中醫藥發展為主要目的,必須姓“中”而非姓“西”。因此,在中醫醫院建設中,需要正確處理西醫診療和中醫藥服務的關系。中醫醫院一般只需配備同級別醫院基本醫療和應急救治所需的西醫床位、科室、人員和設備條件。對于因中醫學科發展原因需要增加西醫專科診療力量的,應明確規定其準入條件和審批層次,并由中醫藥管理部門共同承擔審批責任。至于中醫醫院配備以輔助診斷為主要功能的大型儀器設備,屬于現代科學技術的合理應用,應一分為二、正確認識,不宜片面以“西化”看待。此外,中醫類門診部、診所的服務功能過于單一,其臨床帶教、師承、研究、科普宣傳等綜合服務能力明顯欠缺,不利于這類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對中醫醫療機構開展中醫“治未病”健康服務的組織管理、服務內容、服務形式、項目收費以及不同類別、等級中醫醫療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等,進一步給予明確規定;重點加強二級中醫醫院的臨床教學、科研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工作,在申報市級科研項目上實施傾斜政策或設立專項資助計劃;逐步開展中醫門診部、診所老中醫的傳承帶教工作,推動知名中醫專家舉辦中醫診所或門診部;對中醫醫院(特別是中西醫結合醫院和二級中醫醫院)西醫診療進行梳理、規范,健全中醫醫院西醫診療項目的審批制度。
2.3中醫康復、護理功能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升高,老年人整體帶病生存時間明顯增長,群眾對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和護理院等延續性醫療服務的需求顯著增加,鼓勵發展康復醫療和長期護理也已成為醫療資源、結構優化和布局調整的重點之一。中醫康復吸收了中醫治療、養生的理論和方法,以標本兼顧、動靜結合、醫療與自療相結合為原則,根據不同病情綜合應用功能訓練、傳統體育、氣功、針灸、按摩以及中藥等中醫康復療法,具有簡便驗廉、易學易用的特點,現已形成全面系統的中醫康復學,并與現代康復評價和康復治療體系有機結合。加強中醫康復醫療機構建設,強化中醫康復、護理功能,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和選擇。上海市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60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達到25%。近年來,上海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勵轉型,推進了部分二級醫療機構功能轉型為康復或老年護理機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市場總的需求相比,上海的老年醫療護理資源仍然嚴重缺乏。雖然上海中醫藥大學設立康復專業已逾10年,2010年還正式成立了康復學院,但全市尚無一所專門的中醫康復醫院或以中醫康復為主要功能的中醫醫院。目前此類病人主要集中在中醫醫院的針灸、骨傷等科室,一些中醫醫院現已專設康復床位(如楊浦區中醫醫院已把老院100張床位主要用于收治中風康復病人),但總體來看還遠遠不能滿足全市中醫康復的服務需求。影響中醫醫療機構中醫康復、護理功能發揮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經濟效益欠佳。中醫康復療法項目收費標準普遍較低,病人日均住院費用相對較少。二是管理規定的制約。醫院的醫療質量管理對平均住院日等指標有明確規定,康復病人住院時間長,會影響全院的質量管理分值。三是分科過細影響綜合治療。中醫康復綜合治療所需的針灸、推拿、康復等大多已單獨設立科室,難以有效集中醫療資源。四是中醫康復、護理人才匱乏。中醫藥院校培養的康復專業學生數量較少,高層次的中醫康復、護理人才嚴重不足。五是綜合支撐不足。醫院對中醫康復的裝備條件未足夠重視,其他科室的綜合服務支撐還不到位。建議:出臺相應政策,鼓勵有條件的二級綜合醫院整體轉型為中醫康復醫院(或中西醫結合康復醫院),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中醫康復醫院,鼓勵現有中醫醫院發展康復專科;對中醫康復醫院、中醫康復專科在服務收費、項目補貼、質量控制等方面,給予具體的扶持;將中醫康復、護理人才列為緊缺人才培養計劃,在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增加相關培訓內容;結合各中醫醫院傳統醫學示范中心建設,鼓勵開展相關病種中醫康復治療;加強中醫醫院中醫康復的基本條件建設。
2.4以聯合體形式協調發展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區域醫療聯合體是上海在公立醫院改革中首次提出并實施的創新舉措。根據上海市衛生局《關于本市區域醫療聯合體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的定義,區域醫療聯合體是由三、二級綜合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的跨行政隸屬關系、跨資產所屬關系的醫療機構聯合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聯合體多由一所三級醫院,聯合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機構所組成。聯合體內各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不僅限于醫療資源的縱向整合、優化配置,還包括教育、科研、管理等多個方面。因此,以區域中醫醫療聯合體的形式協調發展不同功能定位的中醫醫療機構,是值得探索的一種發展方式,能更好地配置、共享中醫藥資源,促進各中醫醫療機構服務功能的完善,推動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發揮積極作用。上海的中醫醫療聯合體最早以醫院集團形式出現,在醫改重視社區基層醫療機構的背景下,寶山區曙光社區中醫聯合體、市中醫院—閘北中醫醫療聯合體等逐漸形成。現有的中醫醫療聯合體都是在不改變醫療機構產權關系和獨立法人地位的基礎上,形成的契約型合作,通過成立理事會來負責聯合體所屬醫療機構的總體發展規劃、資源統籌調配以及重要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合作內容涉及醫療、教育、科研、管理、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特別是管理輸出、雙向轉診、專家坐診、學科建設、跟師學習、進修培訓、申報課題等方面的合作比較多見,但由于配套政策不全以及產權、隸屬關系不同帶來的管理機制問題影響,目前的聯合體還缺少必要的調控和約束措施,穩定性不強,聯合體內醫保額度等資源的分配還未有實質性進展。建議:通過積極開展改革試點工作,逐步完善中醫醫療聯合體建設的相關配套政策;以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設為依托,加快發展本市的中醫醫療聯合體,并加強醫保費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將中醫門診部、診所以及綜合醫院中醫科納入中醫醫療聯合體建設范圍,探索支持發展、加強合作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創造條件,突破資產權屬、行政隸屬等條件的制約,努力建設緊密型中醫醫療聯合體。
篇6
[中圖分類號] R19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296-01
中醫與京劇、書法、武術并稱“四大國粹”,中醫藥是我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上有著重大影響,深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熱愛和歡迎。作為基層中醫醫院可根據群眾的需求,結合本地實際和業務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增強群眾對中醫藥的認識,推動中醫藥的業務不斷發展,鞏固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成果和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工作成果,掀起中醫藥事業發展熱潮,以利提升中醫藥業務技術水平,開創中醫藥工作新的局面,同時造福社會。基層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藥工作的基礎和動力,在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礎差、起步晚,這項工作的開展有一些難點和問題,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組織保障,政策引領,明確重點,統籌兼顧 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醫院須成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院長親自掛帥,由專人具體負責,根據《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全國基層中醫藥先進單位評審標準》的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訂中醫藥文化建設的具體計劃和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針對繼往進展慢、內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況,強調“三個重點”,做到“四個堅持”。“三個重點是”:培育醫院核心、完善醫院行為規范,優化醫院環境形象;“四個堅持”是:一是堅持突出中醫藥文化特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二是堅持與醫院總體發展規劃相結合,努力做到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環境形象的有機統一;三是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從現狀、人員、資金、設備、程序、范圍、方式方法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四是堅持緊緊圍繞醫院業務發展的中心工作,以中醫藥文化建設促進醫院管理、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學科建設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 多措并舉,擴大宣傳,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幾千年來人民群眾在認識生命、維護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過程中形成了天地一體、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礎、整體觀、系統論、辨證論治的指導原則和以人為本、大醫精誠的核心價值。從實踐來看,中醫藥文化建設關系到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關系到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關系到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關系到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認識、理解與支持,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幸福。中醫醫院是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更應當從傳承發展中醫文化的高度,從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基層中醫醫院可以結合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和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在各級主管部門的強力支持下,擴大宣傳,加大中醫藥文化建設力度,以中醫藥政策、理論、技術、演變、特色、成果等為內容,院內采取圖板、視頻、講座、帶教、參觀、自學、培訓等形式,院外采取城鄉義診、電視專題、知識競賽、對口支援、理論培訓、技術推廣、發送資料等形式,豐富內容,形式多樣,長期宣教,力求實效。
篇7
關鍵詞:中醫藥;國際化;對策建議一、我國中醫藥國際化的現狀
1、針灸療法被廣泛接受
由于中藥和醫藥的治療機理有著很大的區別,西方國家對中藥的認識還不是很全面,因此,西方社會對中醫藥不是特別重視。但是這種狀況在上世紀70年生了改變,在20世紀70年代針刺麻醉原理研究的突破震驚了世界,讓世界認識到了中醫藥的作用。西方社會對中醫藥也越來越重視。通過我國中醫人才的不懈努力,針灸學受到了世界各國尤其是亞太地區的認可和推廣。目前,由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針灸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在中國專家和世界針灸愛好者的共同推動下,已在世界各國廣泛應用,為中醫藥在國際上推廣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現代中藥產業初步形成
目前,我國中藥種植業發展非常快,中藥加工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也斷提升。大量的中藥以及保健產品企業不斷建立,中醫藥專業團隊不斷發展壯大,包括中藥加工、中藥貿易、中藥種植的現代化中藥產業初步形成。中醫藥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不斷改良制藥技術,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醫藥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我國中醫藥國際化面臨的問題
1、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中醫理論經過幾千年醫療的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中醫是中國獨有的,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西方世界的現代醫學理論體系知識和思想有很大的區別,因此西方國家還不是完全接受中醫。另一方面,世界現在的主流醫學與中醫的診斷與技術標準也存在較大的差別,中醫的診斷方法主要依靠醫生的感覺器官收集信息,因此在穩定性和準確性方面還存在缺陷。中醫水平主要依靠醫生的從醫經驗的積累,這種診斷體系對中醫的國際化傳播有很大的阻礙。
2、中藥基礎研究滯后,缺乏現代質量標準和規范
在我國的中醫界,中藥還缺乏科學的臨床藥理根據,并且對中藥藥效基礎物質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對中藥里面特別是復方中藥里面其主要作用的成分確立,以及該成分的治療機理等問題,還不能作出科學有效的回答。中藥臨床醫療的認定與現代科學認定方法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傳統的中成藥臨床醫療絕大多數還停滯在醫學經驗基礎上,當今仍然缺少依照循證醫學原則、采納“隨機分組,多點觀察,雙盲對照”等現代臨床科學實驗得到的數據,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醫學界和衛生部門很難認可中醫藥的科學實驗數據,這點是中醫藥國際化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礙。另一方面,中醫藥尚未建立一套全面的質量標準體系也是一大阻礙。
3、中藥創新不夠,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
在中醫藥的長期發展中,我們雖然繼承了祖先的中醫藥事業,但是缺乏創新思維,沒有把中醫藥發揚光大,目前所有的成就主要還停留在對古代藥房的運用上,而對古代的醫藥書籍中的古方挖掘發揚力度嚴重不足。古人給我們流傳下了六萬多個古方,還有一些民間偏方,現在我國大約有十多萬種古方。現在在市面上使用的一萬多種中成藥,雷同現象比較嚴重,雖然名字不同,方子也有所不同,但是它的功能卻大同小異。這種現象造成了資源浪費,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4、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
自古以來,社會各界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而我國的中醫藥企業也不例外,它們缺乏專利保護意識。歷史上,很多老中醫在長期行醫中總結出了很多臨川經驗,但是取法專利保護機制,他們對自己的秘方保護的特別嚴,不會輕易傳授給他人,導致很多珍貴的治療方法及技術得不到傳承,甚至有些會失傳。而西方國家的專利保護機制比較完善,他們不斷的獲取各種核心技術,立即申請為自己的專利技術,在其他國家建立起該技術的壟斷地位,這成為了我國中醫走向全球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三、中醫藥國際化的對策建議
1、用現代和通俗的語言解釋中醫藥
我國的中醫隨著幾千年的傳承發展,形成了一個龐大體系,幾乎上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但是中醫藥要想能夠成功地全球普及,首先是實現現代化。主要包括中醫藥名稱的語言現代化,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疏肝理脾”、“滋陰壯陽”等專業術語,西方人對這些很難理解。所以不但要不斷探究和整合傳統的中醫藥古籍,而且更應該用現代語言來闡述這些醫藥知識。
2、加強中藥的基礎性研究工作
我國對中醫藥的基礎性工作研究嚴重不足,應加大力度研究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及中藥藥理基礎。目前,我國在中藥化學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沒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要想全面的參透中藥的作用機理,首先得弄明白中藥的藥效基礎。所以,研究中藥藥效的物質基礎具有重要作用。中藥的研究方法與醫藥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差別,如果我們研究出了中藥的作用機理,那么中藥的現代化研究將會獲得質的突破,這將使其他國家能夠進一步認可中藥。
3、建立中藥的質量標準和規范
我國應該建立統一的中藥標準,這樣才能快速地進入到國際市場,但是我國的中藥標準要有中國自己的特色,借鑒西醫的一些標準,建立一套完整的中藥質量標準,以便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
4、加強對中藥的知識產權保護
中醫藥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包括對專利和植物品種的保護,中藥配方是中醫核心部分,因此要加強對配方的專利保護。國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中藥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并且不斷完善中藥的相關法律法規,為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保駕護航。(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曉彤,淺談翻譯工作與中醫藥國際化進程[J].經濟觀察,2007,1
篇8
【摘要】中醫藥是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瑰寶,但是璀璨的這塊寶卻在漸漸地喑淡下去,國人應如何重塑其光輝?隨著西醫的發展,中醫不斷遭受沖擊,漸居末席。要繼續保持其繼往開來的強大生命力就必須清楚了解中醫學的傳統與現狀,尋找合適的出路。在繼承的前提下,大膽創新,勇于開拓,這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關鍵詞】 中醫藥;現狀;前景
一 中醫的現狀
中醫學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驗,自我完善與發展,但是發展保持的是一種漸進性緩慢發展,面對現代化的飛速發展,已退化到醫療市場的末席,頗有成為西醫的替代醫學之勢,確實令人擔憂!中醫界曹東義總結了三點:
一是歷史的經驗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石家莊50年代治療乙腦,80年代初治療流行性出血熱,中醫的療效是非常好的,但是沒有得到西醫的認可,也沒有被世人了解,更沒有鼓舞中醫界的信心。幾十年來中醫的地位直線下滑。中醫的滑坡不在西醫的歧視與現代科學的要求苛刻,歸根結底是自己失去了傳統,而跟在人家后面跑。二是用什么來指導我們的思想。繞著西醫的質疑去尋找答案就會失去傳統的中醫,只能跟著西醫的方向越走越遠。西醫與中醫的理論基礎不同,因此不能追求完全相同的發展方向與過程。西醫是一種科學,但中醫走的是另一條路,提供一種另外的思路。三是靠什么提高我們的療效。中醫不應該是從實驗室里面篩選藥物,而是應該靠幾千年來積累的歷代名家的豐富經驗,還要把所有符合體系的新成果都納入進來。
中醫藥的傳統是什么?首先,中醫的傳統不是疾病醫學。第二,中醫不是物質科學。第三,不是認識論上的知識論。中醫關心的是從哪里尋找健康的鑰匙。
二 中醫藥在國外的狀況及啟示
發達國家的醫學理念,隨著崇尚健康觀念的產生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醫學目的正由治療疾病轉為維護健康。西方國家醫藥體系由于日益突出的藥物毒副作用、耐藥性以及不堪重負的醫療費用等問題而舉步維艱。在發展中國家,因為可負擔性和可獲得性好,傳統醫學(包括中醫藥)得到更加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中醫藥很早就有了國際交流。中醫藥對東方和西方醫療保健和醫藥學發展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現在承認并使用中醫藥的,基本上都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周邊國家―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各國―以及應用于西方國家的華裔社區。西方國家的主流社會,使用范圍仍然十分局限。中藥的出口主要在東方國家,主要的出口大國有日本、韓國等。在教育方面,有中醫教育的國家比較少,而且也有比較多的國家沒有正式承認中醫藥。
中醫藥的國際貿易、國際地位和教育培訓各國對中醫藥的研究啟示:創造良好法律法規環境,有效保護和利用中藥資源;大力推廣中醫藥理論,正確理解和使用中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快中醫藥產業國際化;在國外開展中醫藥教育,培養人才,造福人類;選好主攻方向,加強我國中醫藥的塞袖研究;將古老的中醫藥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三 中醫學創新發展的思考
1 中醫學創新發展的必然性和緊迫性
創新是中醫學術體系自我完善的必然.中醫學根植于實踐經驗,融合古代哲學的自然學科,是在與疾病斗爭過程中經驗累加、認識創新中發展而來。但是發展保持的是一種漸進性緩慢發展穩態,采取的是遵經復古、固步自封的守勢,精華塵封,面對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人類健康理念更新、疾病譜變化的沖擊,中醫學已退化到醫療市場的末席,頗有成為西醫的替代醫學之勢,確實令人擔憂!
2 中醫學創新發展的重點領域構想
2.1 補塑中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基礎理論是醫學核心內容,對中醫學數千年來學術的發展和臨床治療起著高屋建瓴的指導作用。同時有其理論體系自身的劣勢和缺陷,中醫學根植于“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古代哲學思想,以經驗技術為依托的意向概念。使中醫學蒙上了濃重的文化遮蔽,又包容了諸多缺乏證據、思辯推理的臆測玄想,有人將中醫理論特點精辟地概括為:超越形態結構和實證方法,重思辯輕邏輯,重實用輕理論,理論超穩定高度泛化,能自圓其說而無法突破。中醫理論的補塑首先是思維方式的更新,科研方法的逆轉, 借鑒現代學科,重新審視自我,多角度反思,廓清其科學內核,調整中醫重功能輕結構之不足,做到宏觀整體認知與多層面、多結構微觀分析融合。另一方面,建立中醫學開放機制,多學科向中醫學滲透。任何傳統學術,總有其飽和點,得通過開放機制萌動新思想,引進新技術,起用新材料,匯通新信息,創新中求發展。
2.2 尋求新的科研契入點:究之以往中醫科研,其研究方向多為如下幾個模式:(1)某法、某方、某藥對臨床某一病癥的研究;(2)某一中醫理論實質的研究;(3)中藥藥理藥效的分析;(4)劑型改革、用藥途徑變換方面的研究。
2.3 拓寬中醫治療病譜:現代醫學在21世紀經歷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挾雷霆之勢相繼席卷了諸多中醫傳統臨床領域,留給中醫的生存空間更加窄縮。中醫學必須要在注重療效、揚長避短、發揮特色的基礎上,拓寬治療病譜的廣度。對一些目前中西醫尚無確切療效的疑難重病,宜做深入研究,挖掘文獻,尋求切實有效的治療手段;中醫學“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傳統保健理念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需求,在“亞健康”調整、延年益壽、預防保健等方面大有可為,且有西醫無法比擬的優勢;此外西醫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毒副作用糾正、治療增效亦是中醫潛在的優勢項目和研究走向。
2.4 中醫藥工程學的突破: 中藥生產工藝與制藥工程技術的陳舊落后是制約我國中藥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應用先進的制藥工程方法及工藝技術,對落后的中藥制造方式進行整體現代化技術改造,突破傳統中藥工藝局限,推進劑型改革,發展中藥制造工藝創新思路與實現方法是當前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重大任務。
2.5 中醫教育體制的革新:“好的中醫在民間”、“亡中醫者,中醫也,非西醫”這并非言過其實的謬說,其從一個層面反映了現行中醫教育體制下的學生中醫功底薄弱、職業信念不堅的現狀。粗陋空泛的中醫教材將中醫精髓分解的支離破碎, 醫學生無法按照辨證、整體、理法方藥的中醫法度學習,當務之急是進行教育體制改革,重新考訂、規劃教材,用淺顯的現代語言將中醫精髓、內核本質加以詮釋,能將中醫學全面系統地施授給后學者,搭配中西教學比例,穿插古文化、現代相關學科的學習,講究臨證,注重總結,加強教師質量建設,配備良好的科研環境,提供多種辦學模式,呼喚學術爭鳴,遠離紙上談兵……培養出既能全面掌握中醫理論,又能深入理解西醫知識,既有繼承又不乏創新的現代中醫人才,中醫才能后繼有人,長盛不衰。
3 中醫學創新發展必須把握的方向
3.1 合理繼承是創新發展的基礎:孟子說過“水盈科(坑)而后進”,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永遠離不開對根柢和源泉的承襲。中醫學發展提倡創新,但要建立在合理繼承的基礎之上。拋棄了遵經復古、因因相陳的合理繼承不僅可以保持中醫學術的特性和價值,而且也是創新的內在源泉和涌動力,沒有繼承同樣也就無法創新,對中醫學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的態度均是不可取的。
3.2 科學態度是創新發展的關鍵:科學來不得半句虛假,虛假的成果僅會是曇花一現的泡沫, 應提供科學嚴謹求實勿虛的學風,知恥后勇,埋頭苦干,同時敢于質疑,勇于否定,切切實實為中醫創新發展做出貢獻。
四 中醫走向科學化、現代化
近百年來,關于“中醫藥學是否是科學”的紛爭和對“中醫科學化、現代化”的探索,是海內醫藥學界引人矚目的一道風景線。1914年,余石帕發表《靈素商兌》、《醫學革命論》,對中醫藥學的科學性提出了根木性的質疑,拉開了紛爭的序幕。
科學的內容不是絕對化的,構成科學的具體內容不是永遠的真命題。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研究中醫藥學課題時,也要保持謹慎態度,當事實和理論出現矛盾時,應該尊重事實,防止由于某種成見的影響對事實視而不見。現有的科學方法也不是絕對有效的,不論是歸納主義,還是演繹主義,抑或是批判理性主義,都企圖找到一條通向真理的絕對可靠的認識途徑,然而這樣的途徑目前看來是不存在的
中醫藥學現代化是要認清中醫藥學的優缺點,以整體理論為核心,努力吸收當代科學技術,學習西醫的微觀科學,但是不能西化。千萬別搞錯了,誤以為把中醫改造成西醫就以為是中醫的現代化。也不要以為把中藥打入美國市場就是現代化、國際化,錯了,我們發展中醫藥不是為了讓西方接受。這不僅涉及民族的自尊,應該搞清楚現代化不是目的,服務人群才是目的。首先應該為13億人口著想,保護好中國人的健康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貢獻。西醫是微觀醫學,中醫是宏觀醫學,兩者都是科學。但現在大家只承認西方的科學模式才算科學,雖然中醫能治好西醫治不了的病,但是與該模式不符,便是“不科學”。
中醫藥產業化存在目前困境的主要癥結是沒有按中醫藥自身規律與特點找到中醫藥產業化之道。
參 考 文 獻
[1] 陸廣莘、曹東義等,中醫藥的傳統與出路.
[2] 趙新力、賈謙、傅俊英,中醫藥在國外的狀況及啟示. 中國軟科學.2004年第5期
[3] 曲環汝、蘇 勵, 關于中醫學創新發展的思考. 醫學與哲學.2003年6月第24卷第6期總第265期
[4] 劉家強,王洪光,張媛媛, 中醫藥學現代化的探討.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04年1月第11卷第1期
[5] 王睿、杜文斌、趙宜軍, 關于中醫藥學百年紛爭的斷想.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4年5月第27卷第3期
[6] 倪光夏,石學敏,韓景獻, 淺探現代科技革命下的中醫學發展思路. 天津中醫藥2003年12月第20卷第6期
[7] 鄧鐵濤, 游向前, 劉力紅, 再這樣下去,中醫前景堪憂――醫家三人談.南風窗. 2004.7.1(上)
[8] 李紅, 孫迎節, 國外中醫藥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中國中醫藥.
[9] 李紅, 中醫藥在國外發展的特點和啟示. 中華中醫藥雜志(原中國醫藥學報) 2006年第21卷第6期
[10] 蔡定芳, 變亦變 不變亦變―論中醫學發展大勢.
[11] 潘嘉瓏,十一世紀中醫藥之展望. 前進論壇. 2000(5)
篇9
“光有療效還不夠”
有一位中年女性,因為長期咳嗽,曾到北京的多家醫院就診,并遵醫囑服用過多種西藥,但是她的咳嗽卻一直沒能治好。最后,她來到總醫院。在看完呼吸科后,她忽然想到:“是不是應該再試試中醫?”于是,她就到中醫科掛了楊明會教授的號。楊教授先詳細詢問了她的痛情和病史,看了她的舌脈,然后開出了一則只有6味中藥的處方。這位中年女性患者拿到楊教授開出的方子后心中頗有些嘀咕:“我吃了那么多西藥都不管用,這幾味中藥能管用嗎?”不過,后來她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取了藥。誰知回家服用了7付之后,她的咳嗽竟然奇跡般地止住了。在楊明會教授診治過的病人中,像這樣效如桴鼓的例子不勝枚舉。
為什么對別人治不好的疑難病楊明會教授卻能藥到病除呢?這和楊明會教授對中醫的熱愛、鉆研和理解是分不開的。他對多種疑難柰癥有著獨到的經驗,強調必須注意尋求眾多疑難痛的共同規律,掌握其病因病機特點,同時辨證求準、用藥求精。他提出了“逢疑難必用活血化瘀。遏怪疾定當祛痰化濁,疑難久痛注意扶正祛邪”等治療原則,并靈活運用補腎活血、通利二便、痰瘀同治、妙施蟲藥等方法,使許多疑難病癥的治療都取得了顯著效果。他還認為:“光有療效還不夠”,一個人如果熱愛中醫,就要在繼承中醫精髓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中醫;如果沒有發展、創新,中醫就會走進死胡同。因此,楊教授從醫20余年來,一方面強調繼承,特別重視整體觀點,力主通過調整整體而達到治療局部的目的;另一方面強調創新,積極主張中西醫結合,倡導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并發展中醫,將傳統中醫的證候辨證方法與現代醫學病理形態變化結合起來進行比較研究,尋找中醫治病的本質。他根據自己治療老年痛的經驗,提出了帕金森病“病位在腦,病機在于腎精虧虛、痰瘀阻絡”的觀點,突破了“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的傳統觀點,深化了中醫學對帕金森病的認識。為了探索中醫療效產生的機理,楊教授在臨床研究上引進了PET技術,用于探討中藥治療帕金森病的作用機理和判定療效。此外,他還在國內首先將腦內微透析技術與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化學技術運用于中藥對腦復雜功能過程中的化學調控的研究。通過基礎和臨床的研究、驗證,楊教授還研制了一些中成藥。他在治療老年病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氣虛腎虛血瘀癥和免疫功能紊亂是老年病的共同病理基礎,并且揭示出其細胞分子免疫學基礎,以及益氣補腎活血法的作用機理,開展了中藥制劑“保元活血顆粒”的開發研究,現已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
“得為病人省錢”
一位熟悉楊明會教授的人告訴記者,楊教授總是那么和藹可親,無論對什么樣的病人,沒見他急過、煩過,對病人真地像對親人一樣。不僅如此,行醫過程中,他還處處為病人考慮,在開方治病時盡可能地給病人省錢!
家庭并不富裕的楊教授深知老百姓的錢來之不易,更深知患者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時還承受著經濟壓力。他還認識到。因為看病貴,老百姓對醫務人員有一些不滿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醫患關系的不和諧。因此,他總是對科室人員說:“要關愛病人、處處為病人著想,有一點特別值得重視,那就是得為病人省錢”。
和一些經常開大處方的醫生相比,楊教授走的是“辨證求準,用藥求精”的思路。他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從提高療效方面來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從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方面來考慮。如果辨證不準,就不會有好的療效,患者花了錢,但治不好病。如果辨證準了,開處方時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藥還用不用呢?對此,楊教授的做法是盡量精減,而且在療效相同的情況下,為患者用便宜的藥。
到總醫院看病的患者中,有許多是從外地慕名而來的。對他們來說,在北京待一天的花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為了縮短患者在北京逗留的時間,楊教授就“擠兌”自己,經常上、下午連軸轉。他曾算過這樣一筆賬:“我中午不吃飯或吃一個盒飯。就能節省出時間來多看十幾個病人,這些病人就能在當天返鄉。一個病人少在北京住一天,就可以少花一二百塊錢,十幾個病人就可以節省好幾千塊錢,這多劃算啊!”,楊教授就是這樣,為了病人常常忘了自己。
“對中醫充滿自信”
當前,有一些人對中醫提出了質疑,甚至一些中醫界人士對中醫的信心也不足。那么,楊明會教授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他的回答是:“中醫不僅教會了我救死扶傷的方法,還教會了我辯證的思維方式。我不僅愛中醫。而且對中醫充滿信心。”
楊明會教授告訴記者,中醫藥學之所以歷經千栽而不衰,在現代防治流腦、乙腦、SARS等重大傳染病的工作中仍取得了顯著成就,繼續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自有它的道理。如果中醫治病沒有療效、治不好病,它就不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歡迎,也根本不可能傳承至今天。因此說,中醫有自信的基礎。當然,那些不真懂中醫藥學理論或對中醫理論僅有一知半解的人,那些沒有中醫藥實踐經驗、只知照方開藥、不講辨證論治、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人。那些將中藥簡單地按西醫病名對號入座的人,的確很難用好中醫藥。他們對中醫產生懷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篇10
關鍵詞:中醫藥術語;翻譯原則及譯法;中醫英語教學
一、中醫藥術語及翻譯標準簡介
中醫藥術語源自中醫基本理論、生理、病理、各科臨床治則、醫史等領域,它們作為中醫學理論及實踐體系的基石,具有中華文化色彩濃厚、內涵深奧抽象、規范性差等特點。中醫藥術語一般分為基本理論術語和名稱術語兩大類。在中醫藥術語的翻譯工作中,一詞多義、一義多詞等現象較為普遍,翻譯難度往往較大。目前涉及中醫藥術語的英文翻譯比較權威的國內外標準主要有:《中醫藥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04)、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2007)和《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2008)。這三部術語標準是我們從事中醫藥名詞術語翻譯、科研工作的基礎,對中醫英語教學工作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中醫藥術語翻譯原則
關于中醫藥術語英譯原則,不同的學術組織、個人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委員會的研究成果《中醫藥學名詞》應用的中醫術語英譯原則有對應性、簡潔性、同一性、回譯性及約定俗成,并提出中醫名詞術語的英譯既要反映中醫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這些原則成為其他中醫術語英譯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制訂中醫術語翻譯標準時認為:要準確反映中醫術語的原始概念,避免使用拼音,不創造新英文單詞,與WHO標準針灸術語保持一致等,并著重考慮對醫學意義進行翻譯。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的英譯原則在制訂過程中,經多次會議探討,認為應遵守以下基本原則:對應性、簡潔性、同一性及約定俗成。在中醫英語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綜合考慮以上各種原則,尤其要把握好對應性、簡潔性及約定俗成原則。
三、中醫藥術語英譯方法
中醫藥術語英譯常見方法有直譯、意譯、音譯及仿造法等。當代中醫英語翻譯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魏杰(Nigel Wiseman)和謝竹藩等。魏杰認為在譯入語中創建詞匯有四種最基本的方法:①使用現有的名詞;②借詞,即音譯;③仿造;④根據原文定義創造新詞。他傾向于以仿造為主要譯法,他的模式是選定對應詞程序的系統化原則。非專業名詞宜以非專業對應詞翻譯,如:“鼻”nose,“心”heart;專業名詞宜以仿造翻譯為主,如“命門”life gate,“三焦”triple burner;仿造法未能產生合理對應詞時則根據定義造新詞,如:“證”pattern,“脘”stomach duct,“痹”impediment,盡量少用音譯法。他反對應用西醫名詞進行翻譯,只在可確保中醫概念完整且不引入西醫概念之處使用西醫名詞,如:“舌苔”tongue fur, “遺尿”enuresis,“疫”epidemic等。謝竹藩教授等人認為魏杰的這種譯法不顧漢語中以詞為意義單位的原則、不顧漢字多義性事實,把這種對漢語認識有嚴重錯誤的譯法換成一般仿造翻譯法。關于西醫名詞的選用,謝竹藩不同意以一般認知作為選用西醫名詞的原則,而應考慮詞義的對應。對于他不反對向西方的普通群眾傳播中醫,但作為一門醫學,首先須考慮西方的醫學界。
四、中醫藥術語翻譯及教學
中醫翻譯教學的重點首先需要掌握英、漢兩種語言及其文化的差異,其中最明顯的一點是:英語多用名詞或名詞結構,漢語多用動詞。英語常用名詞來表達漢語中用動詞表達的概念(如,抽象的行為名詞),而且動詞的兼類情況非常明顯,加之英語有詞形變化,許多動詞詞尾加上后綴,如:“-ment”“-tion”“-ance”“-er”“-or”等,即可變成名詞。相反,漢語卻是動詞的使用占優勢,而且一個句子可以幾個動詞連用,這種特點造成了在進行中醫翻譯過程中,漢語中的動詞也常譯成英語中的名詞或名詞結構。所以,在英漢翻譯教學中要首先要引導學生注意詞性的轉譯,即將漢語的動詞轉譯成英語中的名詞。其次,通過闡述文化淵源以加深對中醫理論及術語的理解,增強對術語翻譯處理的意識。譬如在講解中醫“氣”的概念時,可以比較生活中的“氣”、古代哲學的“氣”和中醫之“氣”的區別。再次,教師在教學中可輔以比喻、形象化等手段使教學生動起來,便于學生從生活實踐的觀察中加深對中醫藥術語的理解。最后要重視中醫英文版教材的選用。國內編寫的版本,往往存在英語翻譯的問題,但是能更好地讓人把握中醫的原意,建議選用劉占文教授主編的Essentials of Chinese Medicine,左言富教授主編的《中醫基礎理論》(英漢對照),以及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的英漢對照中醫本科系列教材,這些譯本各有優點及不足,可以互相對照參考。國外編寫的參考書英譯規范、觀念新穎,可作為教師備課及學生自學的參考書。在此推薦三本:Choa. G. H. 編寫的“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Karyn.K. L. 編寫的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 和Unschuld.P. U. 編寫的 What is medicine : Western and Eastern approaches to healing。
關于譯法,筆者認為應以意譯為主,必要時配合使用音譯法。鑒于中醫藥名詞術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和理念,其中很多詞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意譯能夠更好地促進外國讀者的理解。有些中醫藥術語找不到能確切表述其內涵的英譯詞,可以采用音譯法處理。如,有學者把“氣”譯為“energy”,但它無法解釋中醫“氣”的全部內涵,因為中醫之“氣”在英語中找不到對應詞,因此建議把“氣”音譯為“qi”。此外,中醫術語中還有很多詞跟“象” 有關,譬如:天象、氣象、色象、面象、脈象、舌象。為了確保“象”之翻譯不失原意,建議音譯為“xiang”, 不建議使用“imagery”。只要闡釋清楚其中的文化背景,西方人也能理解“xiang”的含義。有時既不能完全意譯,也不能完全用音譯,就可音譯加注解。如:有人把“失笑散”翻譯成“powder for lost smiles”,會讓讀者誤以為“失笑散”是治療表情肌麻痹或心情郁悶不暢的藥物。建議譯為“Shi Xiao San”,再加上注解“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有譯者將“黃帝內經”直接音譯成“Huang Di Neijing Su Wen”,這樣外國人很難理解;也有譯成“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s”,需注意的是此處譯成“S色的帝王”有失偏頗,“黃帝”的“帝”也并非現代意義上的帝王,因此建議譯成“Huang Di’s Inner Classics”較為妥當。此外,還要避免簡單的直譯。譬如,中醫學講的“天氣”往往不是指weather或climate,其內涵和外延更為深奧和廣泛, 在《黃帝內經? 陰陽應象大論篇》中有“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筆者建議采用“heavenly qi”釋義天氣。中醫學文獻中的“傷寒”,廣義指一切外感熱病,狹義傷寒指外感寒邪即發的疾病,英文詞“typhoid”是感受細菌所致,二者有區別,因此中醫之“傷寒”我們建議譯為“cold damage”比較合適。還有“肺癆”,現代一般認為是肺結核病,故而把它翻譯成“tuberculosis”,其實從“癆”字本意來講是指積勞損削之病,即消耗性疾病 (consumptive/wasting diseases)。這種消耗性疾病在其他臟腑也會出現,如《諸病源候論?虛勞候》所提肺勞、肝勞、心勞、脾勞、腎勞等“五勞”。所以建議把肺癆或肺勞翻譯成“lung wasting”。
當然對于一些約定俗成名詞之譯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跟學生反復闡明其差別,避免誤解。譬如,中醫的五臟六腑之各個臟器名稱,“心” heart,“肝”liver,“腎”kidney,“脾”spleen 等,與西醫中的概念差異迥然,教師應跟學生強調是heart system、liver system、kidney system等,避免學生理解上的混淆。此外,很多中醫典籍讀起來朗朗上口,因為它們包含詩詞的結構,音韻的平仄。翻譯時,在體現典籍原意的同時,也應該盡量使音韻如詩歌般平仄優美,讓讀者感受到中醫經典之美。 譬如,《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文樹德先生之譯法值得學習借鑒: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yriad beings, father and mother to all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basis and beginning of generating and killing, the palace of spirit brilliance.
中醫翻譯近百年的歷史跨度、目標語環境的巨大變化以及譯者主體的差異,這些都會給不同的譯本打上明顯的時代烙印和文化標記。譬如早期譯本,Ilza Veith套用了大量的西醫術語,把經脈翻譯成動脈或靜脈arteries (veins),將天癸翻譯成menstruation(月經)。如此翻譯雖然提高了西方人的接受性,但極易造成讀者的誤解。隨著中醫藥逐漸傳入西方世界,外國人對于中醫藥知識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末,譯者們主要側重于傳達中醫學知識,多以釋義為主。教學中我們推薦采用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專家文樹德(Paul U. Unschuld)先生的譯本,他側重翻譯與研究并重,而且重視原文的深刻內涵。
五、總結
中、西醫學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醫療體系,中醫的英語教學應在把握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強調中醫的語言特色,根據授課對象的文化背景,多引用國內外相關文獻,采用比喻、情景、圖示等形象教學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醫學基本理論、掌握好中醫藥術語的真實內涵,在做好中醫藥翻譯教學的同時促進中醫的對外傳播。
參考文獻:
[1]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Z].2007.
[2]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