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養生學的意見和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8 17:41: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中醫養生學的意見和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 要 中學體育教學是中學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承載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團隊精神的培養使命。本次研究以中學生團隊精神培養為核心,探究中學體育教學具體實踐途徑。21世紀要求人才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中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這一階段將團隊精神培養融入到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所能夠發揮出的實質作用顯著。
關鍵詞 中學生 體育教學 團隊精神培養
自進入21世紀,“團隊”以及“團隊精神”兩個詞匯具有較高的關注度,一方面是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逐漸走向專業化以及系統化,另一方面也是團隊的價值被逐步挖掘。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顯得十分必要。能夠在根本上解決人才團隊能力較弱以及團隊精神培養不全面的狀況,為現代體育教學提供新的發展方向,發揮體育教育的潛在價值。 一、培養中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古語有云:“人心齊,泰山移”,現代我們亦常說:“團結就是力量。”團隊精神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但如何培養團隊精神,可以追溯到學生時代。當前,教師既然已經能夠意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那么則更應該加強對中學生的團隊精神的培養。學校本就是一個大的團體,一個班級、一個小組是這一個大的團體中的小團體,很多時候都能夠展現出團隊的價值。如一次運動會、一次學校舉辦的活動、一次代表學校去參與的項目,都會依據教師與學生的自身努力獲得榮譽。在這一過程中,付出的不僅僅是快樂,更能夠在團隊合作中獲得友情與感動。這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經歷,對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至關重要[1]。 二、以團隊精神培養為核心的中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
以團隊精神培養為核心,在中學階段抓好團隊精神的培養。對各學科的對比分析之后可以發現,體育教學對團隊精神培養所能夠發揮出的實效性較強,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中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為中學生團隊精神培養指明方向。 (一)以團隊觀念的樹立為基礎
其一,中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引導為主要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團隊觀念。教師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逐漸滲透團隊精神以及團隊意識,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實現針對性引導,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生。想要達成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對正確觀念的認知內化,根據意識主導行動;其二,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良好的教學設計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參與度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多手段設計活動性的體育教學內容,增強團體意識與團隊凝聚力。活動性教學實施過程教師可充分發揮想象力,融合多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交流、互助體驗中增強參與意識,放大學生在完成特定目標之后的成就感;其三,團隊的構成要素是個體,個體所表現出的向心力是團隊精神得以展現的根本目標。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角色意識,使中學生發揮出主觀能動性,更自信的完成團體任務。當學生獲得“挑戰自我”之后的,則會為整個團隊的集體榮譽努力[2]。總之,團隊觀念的樹立是中學體育教學學生團隊精神培養的基礎,不單單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應該發揮出教師的引導、輔助作用。 (二)以教學方法的創新為核心
中學體育教學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要以教學方法的創新為核心。常用的教學方法中,合作學練法以及組織競賽法,對中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效果顯著。在合作學練法方面:傳統中學體育課堂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不夠明確,僅僅是憑借教師所發出的信號做出被動調整,這一過程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師無法得到第一手的反饋資料,并且對體育教學評估結果產生影響。而合作學練法扭轉了這種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合作學練法的運用,將每一個學生的目標作為整個團隊的目標,教師將目標定位到每一個同學身上,這種狀況能夠敦促每一個中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中,以團隊利益為基本目標,互助協作練習,最終為共同目標所努力,為實現團隊精神的效果最大化做出努力。組織競賽法:這種方法在中學體育教學當中的運用,綜合學生的體力與智力,改變了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組織競賽并非爭強好勝,學生之間的惡意競爭,而是將這種劣勢心態轉變為優勢行為,達成團隊合作能力提升的目標,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合作學練法以及組織競賽法,都能夠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發揮自身作用,為團隊精神的培養提供服務[3]。 (三)以強化溝通與評優活動為保障
一方面,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形成良性的互動與溝通,教師在教學及其日常生活當中要適當激勵學生,以學生心理需求為根本目標,讓學生可以實現在自我肯定的基礎之上投身到體育學習與實踐當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有助于學生對團隊精神的認知發生轉變,進而影響中學生的情感與行為,將團隊意識融入到日常生活與學習之中,加深對團隊精神的重新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同樣重要,通過不斷交往與互相幫助,為班級凝聚力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開展評優活動。體育教學過程中,可對日常教學開展集體以及個人的評比活動,形成一個良性競爭氛圍,表現優異的學生得到肯定與獎勵,在激勵他們的同時可以充分調動其他學生的上進心,在團結協作中真正實現自我的進步與升華。強化溝通與評優活動,是提升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培養實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洪軍華.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的現狀與對策[J].體育科學研究.2011.02:191-192.
篇2
一、養生發展正當時
一直以來,我們呼吁,養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創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祖國醫學寶藏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尤其在整個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更應該大力發展養生。養生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理論知識、豐富多彩的方法、卓有成效的實踐經驗、鮮明的東方色彩和濃郁的民族風格。它以中國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為深厚底蘊,以中醫理論為堅實基礎,融匯了歷代養生家、醫學家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養生理論體系。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需要,養生已成為一門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古老而新興的學科。
專委會的成立,也是養生發展的必然結果。近幾十年來,我國各地在探索衰老與長壽的奧秘、老年病學基礎和臨床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都不斷取得新進展。對于抗衰老的理論研究,從中醫延年學說和現代科學的角度進行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多種衰老學說和延年益壽的方法。不僅如此,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對很多傳統的養生保健理論、方法,運用現代科學手段進行了深入研究,例如對導引、調氣、咽津、存想、針灸、推拿、藥物、食療、情志、音樂等傳統養生方法作用機制的多方面研究,對抗衰老、抗病機理等方面的研究,從免疫、腦科學等領域,到基因組學、蛋白組學層次的研究,不少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社會性的保健教育全面展開,普及養生保健的科普期刊雜志定期出版。同時,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保健知識,使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能夠自我養生保健,為全民族健康素質的提高做出了貢獻。2006年來,隨著中醫“治未病”的蓬勃發展,養生學從理論到實踐均得到了較大的豐富,尤其在社區養生方面,更為養生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經驗。這些養生的研究成果,急需要在一個世界性的平臺進行交流,從而取得進一步的綜合性發展,因此在世界中聯建立養生專委會是十分必要的。
對養生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進一步促進了養生保健實踐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近年來,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有的研究單位成立了中醫養生研究所(室),全面研究養生保健的理論與方法,有效地指導人們的健康保健活動。與之相適應的療養事業,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也迅速發展。根據不同環境氣候特點,建立了各種療養院,既利用豐富的天然療養因子,又采用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為人們的健康服務。此外,近年來,各種類型的養生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建立,普遍采用按摩、SPA等中西結合的方式開展養生保健服務,傳統養生保健的理論與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然而,由于缺乏專門的規格較高的養生專業團體對行業進行監督、規范及資源整合,缺乏行業標準,當前社會養生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混亂的現象,因而有必要在世界中聯內建立國際性的養生專業團體,以規范和促進養生行業的發展。
二、養生迎接八方客
隨著世界醫學對健康愈加重視,來華求取養生“真經”、進行健康學術交流的國外友人越來越多,養生可謂“笑迎八方客”。這也讓人深切感覺到,需要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學術組織,以使養生走上世界舞臺,促進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傳播養生文化。
加強養生的國際交流,對養生的發展也頗為有益。隨著現代醫學及公共管理的發展,國外在健康管理、健康服務及養老領域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都值得養生加以借鑒,這種借鑒必然建立在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因此,為了加強國際間的養生保健合作,體現學術交流的多樣性與多維度,引領國際傳統醫學與養生事業健康發展,推進傳統醫學與養生保健最新研究成果的轉化與利用,規劃養生保健事業發展戰略,促進養生健康產業的繁榮發展,并帶動養生文化的深入普及,世界中聯養生專委會籌備組每年都會接待很多來中國考察養生的外賓。
2013年6月21日至23日由成都中醫藥大學與美國世界養生學會等共同舉辦的“首屆國際養生與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勝利召開,來自中美的100余位養生健康領域的專家及養生愛好者參加了交流會,交流會上還展示了健康領域最新的保健器械,讓與會者了解了中美健康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德國中醫代表團于2013年9月及2014年9月兩次來成都中醫藥大學及《養生雜志》編輯部參觀并商談合作事宜,還參觀了成都中醫藥大學建設的中醫藥文化博物館。2014年9月23日,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投資處、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和馬來西亞綠野集團一行9人在馬來西亞投資發展教育局教育醫療與酒店業處處長丁悅珍帶領下到成都中醫藥大學訪問交流,共同探討了合作的領域和渠道。
就在今年3月份,我們還接待了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公共保健學院院長Keith Moultrie教授的來訪。他來中國考察,就是想了解我們在養生養老方面有無可資借鑒的經驗。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深入發展,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多,加之近年來的經濟危機,英國在實施社區照顧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出一些問題。未來5年內,英國年滿75周歲的老人總數預計將增加50%~60%,而相對來說政府投入的養老資金就愈顯不足。同時,受到培訓的專業人員亦日顯短缺,家庭照顧的能力減弱等等因素,從諸多方面對于英國的養老制度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當他了解到中國人自古追求健康長壽,不分老幼均有主動養生的動力和習慣時,頗受啟發,這種主觀意識的缺乏正是現今英國民眾養老問題的關鍵所在,提高健康主動意識也是英國政府正在急切尋找的解決辦法之一。他同時提出,希望將來進一步的合作,將中醫的文化,尤其是養生文化帶到英國,探索出一種適合英國民眾的養生方式,成為兩國人民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橋梁。而Keith教授所談的英國養老經驗,對我們也幫助很大,雙方頓覺建立一個國際養生交流平臺十分重要,其實,世界中聯養生專委會就是最好的平臺。
三、養生走向全世界
近些年來,養生也在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宣傳養生文化。世界中聯每年在國外各大城市召開的年會,幾乎都少不了養生健康主題。我也曾多次被邀請出國做養生交流與講座。
其中記憶最深者,當屬2013年4月上中旬,我應邀赴美主持和參加多項養生學術活動,傳播來自遙遠東方的養生文化。邀請方安排我首先在紐約州立大學發表題為“《黃帝內經》性衰老的超前認識”的專場演講。演講以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為理論源頭,以《素問?上古天真論》為基礎,兼及《黃帝內經》其他篇章,同時引經據典,務求言之有理、持之有據,系統宣講了《黃帝內經》對人體性衰老的認識,并與現代認識相比較,指出其超前之處和防治對策。這一演講,題目新穎、內容翔實,引起了州立大學眾多老師和學生的熱議和一致好評,演講獲得了圓滿成功。
其后在康奈爾大學演示了“當歸生姜羊肉湯”藥膳的烹飪制作。這個藥膳方由中國東漢時期的“醫圣”張仲景首創,在中國已經流傳千余年,有非常好的養生效果。該藥膳經精心烹飪制作,不僅湯鮮肉嫩,而且色香味俱佳。現場觀眾品嘗之后都對湯的味道贊不絕口,對中國藥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在互動環節中提出了許多問題,我都一一耐心作了回答。
在美國活動期間,還出席了在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養生大同修活動,并親自現場指導氣功愛好者的養生功法修煉。學員們學習養生動功,體會氣功調息、調形、調心的妙處,并且在修習功法之后均感身體輕健、神清氣爽,對來自東方的養生文化有了感性的了解,對這種強健身體、延年益壽的知識方法十分向往。
可以看出,養生已經受到來自全球的關注,大家面臨相似的健康問題,有相同的健康需求,自然會對歷史悠久、手段豐富而有效的中華養生產生興趣。世界中聯養生專委會的建立,能讓各國健康與養生領域的專家、學者、愛好者、企業家等在同一平臺共舞,促進全球大眾的健康提升。
四、細致規劃,積極籌備
世界中聯養生專委會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期間幾經波折。養生專委會是世界中聯最后一個經國家民政部審批登記的分會,其后新的分會審批權下放至世界中聯。因此,專委會申請階段,須填寫兩份資料,一份報世界中聯,另一份報民政部,這兩份資料內容還有較大差異,填寫過程著實費了一番周章。
望穿秋水,申請終得通過,進入了籌備階段。于是,2014年8月24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養生專業委員會籌備會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召開。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彭成教授及科技處處長劉友平教授、副處長馮全生教授、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處張大鳴處長、世界中聯學術部副主任王晶博士等領導出席了會議,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滌平教授、莫桑比克共和國總統保健醫師江永生教授、臺灣全方位養生協會理事長黃三德教授等近30位專家參加了會議。
我作為世界中聯養生專業委員會籌備會主任,主持召開了這次會議。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彭成教授代表學校首先致辭,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情況,表示將為學會的各項工作做好全方位支持,并對學會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
世界中聯學術部副主任王晶博士介紹了世界中聯的宗旨、業務范圍、組織體系、學術活動等情況,隨后重點介紹了世界中聯專業委員會組織管理規定,還就養生專業委員會的特點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
隨后,我代表世界中聯養生專業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就養生專業委員會的籌備進展及未來規劃向與會專家及領導作了匯報。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滌平教授、三峽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陳濤教授、莫桑比克共和國總統保健醫師江永生教授、臺灣全方位養生協會理事長黃三德教授、四川大竹溫泉養生研究院劉達平副院長等各位與會專家也分別發言,為養生專業委員會的籌建建言獻策,并圍繞匯報討論了學會的籌建計劃、組織結構及成立大會的各項事宜。
最后,經大會討論通過,世界中聯養生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的時間擬定為2015年5月,至此,專委會進入成立大會的準備階段。
五、專委會宗旨與工作任務
宗旨:世界中聯養生委是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下屬的專業學術團體,為中醫養生專業創建的世界性組織,是由從事養生行業及相關的醫療衛生、中醫藥、食品、體育、科研開發單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知名人士等自愿合作組成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其目的是加強養生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廣普及養生文化,引導及推動養生產業的發展,促進中醫養生在世界范圍的傳播與合作,為中醫養生的發展及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
工作任務:
(1)學術交流。積極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等專業人士入會,并通過定期舉辦與本專業相關的研討會,增進養生保健相關領域的全球性學術交流。
(2)文化傳承。以專委會為紐帶,整合國內外專業資源,搜集、整理中國古代養生文化及現代民間傳統養生健康文化;搜集、整理養生傳世方法;發掘、整理全球長壽地區、百歲老人的長壽經驗。
(3)專業培訓。定期舉辦中醫養生培訓班。參加培訓考核合格者,可獲得由“世界中聯養生專業委員會”或聯合其他職能部門頒發的相關證書。
(4)科研合作。通過專委會加強各大院校及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聯合開展生命及衰老規律的科學研究;對傳統的養生理論及方法進行研究與創新;對國內外新的養生理論、養生技術進行科學研究。并與國內外養生及相關專業知名專家、學者、同仁及醫療機構進行廣泛的業務合作,在世界范圍內合作進行養生學術研究。
(5)文化傳播。與媒體合作,向社會宣傳科學的養生理念、方法;輔助政府機構開展各類養生文化宣傳活動;創辦《養生雜志》,宣傳最新的養生研究成果及科學養生知識;與國外相關機構合作,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養生文化。
(6)行業管理。協助政府部門開展養生行業發展調查研究,收集、分析、行業信息,提出行業發展意見;經政府部門授權或委托,參與制定、修訂行業標準;經政府部門同意,制定并監督執行行規行約,參與質量管理和監督工作,規范行業行為。
(7)推薦。凡表現突出、專業業務嫻熟的會員或經本專業培訓的學員,本會向國內外有關臨床科研用人單位推薦進修學習或聘用;為本專業相關的研究成果作相關的推薦活動,或組織國內外相關專家進行科研成果鑒定及推廣等活動。
(8)表彰與獎勵。對在本專業工作成績突出者,予以不同形式的宣傳、表彰和獎勵。
(9)服務會員。依法保護成員的合法權益,向有關部門積極反映他們的意見及需求,為成員提供服務和幫助。
(10)建設養生保健行業平臺,通過聯合養生保健、養老、健康管理等相關單位,共同整合資源,打造產學研、產供銷平臺,促進養生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打造優質養生服務品牌,提高養生服務效果。
篇3
【關鍵詞】 中醫藥膳食療; 現代經營方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際化
關于我國藥膳食療發展諸問題,作者曾在2005年著文予以探討。本文現提出進一步研究結果,擬作為引玉之磚,意在引起有關同仁賢達的共同關注,以期群策群力,促進我國藥膳食療的加快發展。
1 掃除中醫藥膳食療發展的障礙
筆者提出“中醫藥膳食療”的概念,是因為多年來中國傳統的藥膳食療因為文化轉型的劇變和受現代科學技術文明的沖擊,失去古老環境和傳統文化支撐的大氣候影響,受到嚴重的閹割、扭曲和貶低,不但發展遲滯,且已到面目皆非的地步。中醫藥膳食療面臨著被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所替代的生存危機。
1.1 中醫藥膳食療和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是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產物。而文化比較的方法主要在于差異,而不在于優劣。我們不能用一種文化為指標去度量另一種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不可否認的,都應當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當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單邊主義的強勢沖擊,已迫使所有國家、所有民族不能不提升文化自覺。在維護文明多樣性,倡導各國、各民族、各地區文化多元并存的時代,尤其不應重蹈文化優劣比較的覆轍。
包括中醫藥膳食療在內的中醫藥是我國最具自主知識產權優勢和自主創新潛力、最具原創性的學術領域。我們應該站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高度,繼承和保護好這份遺產。而不是在“與國際接軌”(西方國家并沒有中醫藥膳食療標準,勉強要接軌,必然是閹割中醫藥膳食療的精髓和靈魂)、“藥膳食療現代化”的大旗下,以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對中醫藥膳食療偷梁換柱、李代桃僵。這不僅是可笑的,而且也是可悲的。我們不能忽視、容忍對我國歷史悠久的醫藥文明的背叛。
1.2 中醫藥膳食療的優勢和特色與中醫藥的優勢和特色是一致的。根據一些學者的意見,其優勢和特色是:①中醫不是疾病醫學;②中醫不是物質科學;③不是認識論上的知識論。中醫關心的是從哪里尋找健康的鑰匙。同樣的“治病必求于本”這幾個字,西醫的著眼點在于對象性思維的“病”,問的是“病從何來”;而中醫提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意向性思維的“治”上,問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東西方對“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是物質現象背后的本質原因,對本質的認識,是物質世界范圍內的認識論知識論的科學觀。而中醫首先強調識別“利害藥毒”的能力和取舍標準。然后是“聚毒藥以供醫事”,把“毒”轉化為“藥”,把“害”轉化為“利”,幫助人們養生、保健、治病。醫學與醫生有三等:上醫醫未病之病,對象是生命,是養生;中醫醫欲病之病,對象是“健”,任務是保健;下醫醫已病之病,對象是病。
西醫科學化過程中要求的是對靶點的直接對抗,都是對生命現象的抑制和阻斷,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抗生”的。而中醫則要求的是“衛生”和“養生”。中醫的優勢和學術本質,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國文化中的價值觀,認為人們應該“贊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標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就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作者在此換個說法,中醫實際上是一種和諧醫學、生態醫學、中庸醫學,是為人類生命的健康、發展、進化服務的方法、技術、工具。而中醫藥膳食療則是傳統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1.3 中醫藥膳食療和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療學的差異區別,很多學者曾有論述,筆者不再贅述。筆者在此特別指出的是傳統中醫藥學體系中的“食品”和“藥品”的概念與現代醫學(即西醫)的“食品”與“藥品”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為通用的同一品種,這幾乎囊括了中醫藥膳食療的全部材料。衛生部曾明文“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76種物品(均為傳統中藥材—后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113種物品、“保健食品禁用”的59種物品名單。很多地區藥監和衛生部門即依據此名單對中醫藥膳食療進行生搬硬套的管理,這使得包括傳統補益中藥材人參、鹿茸等在內的主要中醫藥膳食療的原料,在未辦理保健食品手續的情況下禁止應用。衛生部還專門發文禁止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法定中藥材胎盤的藥膳食療應用。筆者認為,這些管理規章措施用于保健食品和普通工業包裝食品還無可非議,但不適用于應分隸于餐飲業或家庭烹飪膳食范疇的中醫藥膳食療。另外,中西醫甚至對毒性的認識都是不同的,中醫歷來“聚毒藥以供醫事”,“以毒攻毒”,并非有毒就不能使用,而在西醫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按國際管理食品和藥品的相關規范標準,按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的模式機械的讓中醫藥膳食療與國際接軌,來實現中醫藥膳食療現代化,等于是按照西醫的思路要求中醫、發展中醫。中醫藥膳食療應在中醫辨證施治特色和自身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借鑒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經驗研究創新,實現中醫藥膳食療的現代化。現在對中醫藥膳食療現代化的反思,實際上是對傳統與現代,西方和東方,文化與科學的矛盾反思的延續。
2 建立科學的符合國情的中醫藥膳食療管理體系
我國中醫藥膳食療業現在還只是中餐業中的點綴,還未成為有重要地位的主流分支產業。既無宏觀的統一步調的現代化發展戰略和行動綱領,又無行規業約。總之還未建立科學的符合國情的管理體系。衛生、藥監等相關部門則依據國家有關普通工業包裝食品、保健食品和藥品的相關規范,就好像用咖啡的標準要求豆汁;用漢堡的標準要求餃子;用歌劇的標準要求京劇;用拳擊的標準要求武術一樣來對中醫藥膳食療進行管理,有些地方較為寬松,有些地方較為嚴格。這使中醫藥膳食療的學術活動往往成為清談。很多傳統方劑、創新品種由于受到現行法規的制約不能面世,或只有“打擦邊球”、“走曲線”才能面世。這是中醫藥膳食療的悲哀,也是傳統文化的悲哀。
2.1 結束“三國演義”,建立行業協會我國中醫藥膳食療學界現有國際藥膳食療學會(香港)、中國藥膳研究會、中國中醫藥學會藥膳專業委員會等三個全國性學術團體。長期以來,這三個學會為我國中醫藥膳食療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各自擁有一支(其中有交叉)專業隊伍。但由于三個學術團體宗旨相同,專業領域、學術活動相同,甚至組織機構也大同小異,無形中導致了我國中醫藥膳食療隊伍力量的分散,甚至還有的團體為了突出特色以別其他,不惜在名稱和學術活動中加上現代食物營養養學、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療學的內容,類似于選擇“中西醫結合”的道路。而多年來提倡的“中西醫結合”,實際上是西醫的一統天下,是拋棄中醫的內核精髓(陰陽五行學說),結合的僅是一些可以為西醫所用的藥物和療法。我們不應該再在中醫藥膳食療發展中擇取“中西醫結合”的模式了。
筆者再一次呼吁,為我國的中醫藥膳食療發展大計,應該結束“三國演義”,以我國三個全國性中醫藥膳食療學術團體為基礎和核心,建立“中國中醫藥膳食療協會”,完成學術團體到行業組織的過渡,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中醫藥膳食療發展的需求,開辟我國中醫藥膳食療發展新局面。
中國中醫藥膳食療協會應是行業管理組織,作為政府與中醫藥膳食療生產經營企業以外的“第三部門”,既是溝通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與紐帶,又是社會多元利益的協調機構,也是實行行業自律和維權、規范行業行為、開展行業服務、保障公平競爭的社會組織,同時兼有開展學術研究,轉化科研成果的職能。政府和企業都是協會的服務對象,其角色定位應當是做中醫藥膳食療行業發展的設計者;行業政策的建議者;業戶利益的維護者;協會會員的服務者,實現自律、管理、維權、溝通、協調及服務六大功能,進行行業的調查研究工作,受相關部門委托承擔行業監督管理工作,協助制定行業管理規范、技術標準并開展相關評審認證。
2.2 取得認證資格,嚴肅資格認證我國現存三個全國性中醫藥膳食療學術團體都曾程度不同的對經營業戶的經營資質、專業人員的技術資質及產品資質等進行過認證。但這僅是團體內部的不具法規效力的認證。
轉貼于
嚴格意義上的認證是由認證機構實施的一種合格評定活動,認定的依據是技術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標準。認證的結果是由認證機構頒發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形式,來證明企業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要求。所以必須由專門的認證機構來進行。目前全國共有110多家認證機構獲得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授權而進入認證機構目錄中,而我國3個中醫藥膳食療學術團體尚不在其中。中國中醫藥膳食療協會建立后的當務之急,是依靠這三個學術團體的專業力量,取得國家對中醫藥膳食療領域的企業經營資質、業者技術資質、質量管理體系、產品資質的國內唯一正式認證資格,以具權威性。
2.3 拓寬思路,科學管理中醫藥膳食療的管理,筆者認為,除了根據治療作用、輔助治療作用、保健(功能性)作用、預防(養生)作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外,還應區分處方藥膳(應經中醫師、藥膳師以上有資質專業人員審定方可應用)和非處方藥膳(不用專業人員審定,可由業戶或消費者自主選定,自主應用)的管理方法。這是筆者參考現行藥品管理模式而提出的中醫藥膳食療的新概念和管理思路。處方藥膳多為具有治療作用和輔助治療作用的藥膳品種,而非處方藥膳多為以亞健康為對象,具預防保健作用的藥膳。當然,處方藥膳和非處方藥膳的認定,須由有資質的、權威的機構來認定。
3 其他應該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3.1 中醫藥膳食療業界要引入現代經營方式第一是標準化,首要條件是方劑的合理科學,然后是原料、衛生、口味標準化,再擴散至制作步驟,色括各種原料的含量、制作流程、原料貯存之后的還原,甚至制作時的水溫,都要求是機械的可以復制的。第二是投資,目前中醫藥膳食療業界一小部分是專營,絕大部分是兼營的小規模生產的作坊式企業。沒有雄厚的資金基礎,也不知道如何吸引投資商,如何融資,自然無法將生意做大。第三是運行機制,中醫藥膳食療業界缺乏嚴謹的運行與擴張的現代化運行機制。開一家、兩家沒問題,一旦要全國連鎖,由于缺乏良好的機制,很多企業開始走向衰落。
中醫藥膳食療業界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應該從篩選產品,建立完善的運營模式入手,鎖定主打產品并將其標準化,如果做連鎖經營,那么包括網絡營銷、中心廚房、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等現代化經營方式都一定要完善。
3.2 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已正式啟動,進入工作程序根據2003101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術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社會實踐、觀念表述、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中醫藥及其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膳食療就都屬于這一類。
國務院在20051222頒發的《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指導思路,基本方針和總體目標。其所提出的“保護、搶救、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與中醫藥界及中醫藥膳食療界歷年所提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作為中醫藥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藥膳食療,既是歷史文化“遺產”,又是鮮活的醫學科學。“申遺”實關中醫藥膳食療的生存和發展。最近,我國粵、港、澳三地把我國傳統的中醫藥膳食療珍品——“涼茶”申遺成功,其中包括54個涼茶配方。而前些年因為“涼茶”未辦理保健食品手續而標示有清熱、祛暑、解毒等功能,被有關部門明令禁止經營并通報批評,還予罰款,并一直在打官司,鬧得烏煙癉氣。現在申遺成功,一切云消霧散,暢行無阻。中醫藥膳食療存在很多相似的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申遺成功,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此,筆者呼吁三個全國性學術團體同仁行動起來。莫失寬松發展良機,共同努力,爭取中醫藥膳食療作為傳統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申遺(據筆者了解,中醫藥膳食療尚未列為中醫藥申遺內容)。或中醫藥膳食療單獨“申遺”,可先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而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3.3 2006-07-04,科技部會同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了《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其旨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解決中醫藥現代化中的關鍵科技問題,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促進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世界傳統醫藥進入國際醫藥保健品主流市場,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我國科技競爭力的全面提升,促進中醫藥“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這也給中醫藥膳食療的發展帶來新的戰略機遇。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和中醫藥膳食療的優勢與特色與現代醫學的結合將可能為人類提供新的醫療衛生保健模式。現代科技的發展為中醫藥膳食療的基本原理,核心理論及關鍵技術的重大創新提供方法和手段。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生命科學,有著從分析向綜合,從局部向整體的發展趨勢,中醫藥膳食療的理論和實踐的價值有望重新認識,中醫藥膳食療也將因此成為科技重大創新的源泉和基礎平臺之一。因此,我們應首先考慮在對國內專業隊伍的鞏固提高的基礎上,以我為主,堅持原創性為根基國際化為動力,人類健康為本,傳承創新并重,產學研結合,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建立中醫藥膳食療科技合作網絡,吸引、培養、集聚一批高水平的中醫藥膳食療國際化人才隊伍。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研究團隊;其二,提高中醫藥膳食療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市場的份額。其三,是基本形成一批中醫藥膳食療國際標準,初步建立區域性注冊協調體系,這些標準和規范適應中醫藥膳食療的特點和各國(地區)具體情況。并建立多語種的中醫藥膳食療國際信息中心,建立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教育培訓國際區域中心和示范中心等,以促進中醫藥膳食療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宋勝利.中國藥膳食療發展諸問題芻議[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4):663.
[2]王者悅.中國藥膳大辭典(修訂版)[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2:1.
[3]彭銘泉.中國藥膳大全[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2:1.
[4]姚海揚.中國食療大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計,1994:1.
[5]劉昭純,魯明源,張令德.實用藥膳學[M].濟南: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6]中國藥膳研究會.中國藥膳美食文化節文集[C].2006.
篇4
“循證醫學”從文字的表述上可以認為指的是“以證據為基礎的醫學”。圍繞著什么是“證據”?如何獲取“證據”?如何利用“證據”?“證據”的價值是什么?這是循證醫學討論的焦點。
(1)循證醫學強調臨床醫學的實踐和診療、醫護決策必須建立在醫生個人的優良臨床知識、經驗、技能與從系統研究中獲取的最佳的臨床證據的完善結合基礎上[3]。從系統研究中所獲取的證據,也稱之為“外部證據”(Externalevidence)。個體的診療知識、經驗與技能來源于醫學教育和醫學實踐,同時必須在不斷地學習和利用外部證據時得到充實與更新。從這一角度看,實施循證醫學是醫護人員終身自我學習的過程。為了改善對病人的診療結果,兩者缺一不可。不從系統研究中獲取最佳外部證據,診療水平無法提高,舊的、無用甚至有害的診療方法無以摒棄,新的、有益的診療方法無以應用;沒有以個人的診療知識、經驗為基礎,易為外部證據所左右,因為即使是最佳的外部證據,也不一定適合某一具體病人。循證醫學是“科學治病”(臨床決策科學化)的醫療模式。
(2)系統研究包括基礎醫學研究,但更主要指的是臨床上有關疾病診斷、治療、預后、康復、預防措施以及衛生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循證醫學強調應用臨床流行病學方法開展上述的研究,以使研究結論建立在具有充分說服力的證據基礎上,從而使研究成果具有可應用價值。對于防治措施的效果的評價,從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所獲取的證據被認為其真實性和可靠性最強,而來自應用Meta分析對多個隨機對照試驗的綜合結論對比于單個的隨機對照試驗具有更強的說服力。下述關于證據的真實性級別的評定在國際普遍被采納*。證據級別的評定(其真實性依次減弱):Ⅰ級,證據來源于所有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綜述。Ⅱ級,證據來源中至少有一個試驗應用了正確的隨機對照設計。Ⅲ_1級,證據來源于設計良好的對照試驗,但未用隨機方法。Ⅲ_2級,證據來源于設計良好的隊列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尤以多個中心或多研究組的為佳。Ⅲ_3級,證據來源于多個時間序列,或有干預或無干預措施;無對照組但效果顯著的試驗亦包括在此級中(如1940年青霉素治療的結果)。Ⅳ級,有威望的專家基于臨床經驗的描述性研究或專家委員會報告的意見。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臨床研究課題都必須是應用隨機對照試驗,應針對不同的研究目的選擇合適的、可應用的設計。例如,評價診斷方法的價值,通常應用的是橫斷面研究(Cross_sectionalstudy)。
(3)臨床流行病學強調臨床研究以人的整體作為對象,而不是人體的局部,更不是動物[1]。基于這一觀點,循證醫學認為從臨床試驗中獲取的證據必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應將病死率、致殘率、生存期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的重要臨件如急性心肌梗塞、腦卒中、猝死、心衰加重等作為主要的結局指標(Primaryoutcome),并十分重視對病人主觀感受、功能狀態、生存質量(Qualityoflife)和衛生經濟分析(Economicanalysis)的評價,而單純的生物學指標包括實驗室理化檢測和體征發現諸如血脂、血糖、血壓升高等被視為次要指標(Secondaryoutcome)或替代指標(Surrogateoutcome)。次要指標只有在被證實與真正重要臨床結局具有相關性、并確定是由于治療所帶來的結果時才具有意義[1,5,6]。實踐循證醫學和臨床流行病學這一理論,對推動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建立具有積極的意義。
(4)循證醫學強調診療效果(Effective-ness)和效益(Efficiency)的統一。循證醫學的創始人英國流行病學家ArchieCochrane正是因其1972年發表論著“療效與效益:健康服務中的隨機反映”[4]而聞名的。自該文首次提出關于在健康服務中如何才能達到既有效果、又有效益的命題以來,對臨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持久的、廣泛的革命性影響[7~10]。Cochrane在該文及隨后的著作中,強調隨機對照試驗的重要性,提倡開展進行系統性綜述(Systematicreview),指出系統性綜述在臨床研究結論和衛生健康服務的結果這兩者間的連接中所占有的關鍵作用。1987年,也就是Cochrane去世的前1年,他提到有關孕婦和新生兒的醫療保健的隨機對照試驗系統性綜述是“在隨機試驗研究的歷史上和衛生健康服務評估中一個真正的里程碑”,并且建議其他專業也應遵照這樣的做法[1]。Cochrane主張,這些有用的資源應該合理地被應用于衛生健康的服務中,擔心這些資源不能為那些需要用它來進行決策的人們所利用,并猛烈抨擊質量低劣的研究和過時的研究對健康服務決策帶來的危害。20世紀80年代以后,Cochrane的主張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并推動著世界范圍內臨床醫學的許多重大變革,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得到普遍重視。國際性的醫學文獻系統性分析合作網絡已經形成[9,10,12];不少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的防治方法得到重新評價,建立在循證醫學基礎之上的新的研究結論正在被應用于臨床實踐,改善了患病人群的預后[13~15]。獲取最佳的外部證據,并與個人診療經驗相結合,其最終目的在于合理地利用衛生資源,改善病人的診療結果,取得療效與效益的統一。
2循證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的關系
循證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是關系十分密切的姊妹學科。臨床流行病學一詞的提出始于20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臨床流行病學發展為臨床醫學的基礎學科。臨床流行病學方法確立了以群體為研究對象的原則,以期全面、準確、系統地獲取臨床研究中的信息,并應用概率論和嚴格的邏輯推斷,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推導研究結論,使研究結論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基礎之上。臨床流行病學強調在回答臨床問題的科學研究中,應用嚴謹的科研設計、合理解釋研究結論,應用最佳證據指導臨床決策,同時也十分重視臨床醫師對醫學文獻的批評性鑒定(Criticalappraisal)能力的培養。這些原則與方法都為循證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在談及循證醫學的時候,往往無法離開臨床流行病學。循證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的關系可用圖1表示。3中醫藥學臨床研究的基本特點眾所周知,中醫藥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其防病治病方法和理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和研究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筆者認為,中醫藥臨床研究的基本特點似可從下述幾方面加以概括:
(1)在臨床實踐中提出并檢驗假說是中醫藥學臨床研究的重要模式。對于假說的檢驗,以至于理論的產生、方法的形成都主要通過在人體身上的醫療實踐而完成。因此,臨床實踐在整個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的構建和發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這一點與西醫學從動物實驗—臨床研究的過程有著顯著的差異。直接的臨床研究結論避免了結論外推過程中從動物到人的種屬差異,但同時由于研究因素不似實驗研究中易于控制而可能增加人為的誤差,也由于醫學倫理的原因,有些從臨床觀察中提出的假說無法通過臨床研究加以驗證。由于臨床研究的復雜性,科學的研究方法對中醫學的臨床研究和中醫的學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中醫藥的臨床研究以疾病防治與養生保健的方法、理論為重要內容。“辨證論治”集中體現了中醫藥學對人體生理、病理規律的認識和臨床治療水平,是有別于現代醫學診療體系的一大特色和優勢。“辨證”是論治的前提。“證候”是疾病(泛指非健康,不是單指西醫學中的“疾病”單元)過程中某一階段(時點)機體對內外致病因素作出的綜合反映,在宏觀上表現為特定的癥狀、體征(舌象、脈象等)的有機組合,是從整體觀出發對疾病內在變化的概括。抓住“證候”這一關鍵環節開展臨床研究,有可能帶動臨床其他領域的進展,并推動中醫藥學術的發展。然而,由于證候的判斷(辨證)乃以癥狀、舌象、脈象等一系列軟指標或定性指標為依據,并很大程度上還有賴研究者的個人經驗。因此,證候研究的客觀性成了亟待解決的難題。這一難題的解決仍有待于科學方法學的應用。
(3)中醫藥臨床實踐,歷來重視人的稟賦、體質、心理活動(七情)以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中醫臨床不僅是以“病”為研究對象,更重要的是以患病的“人”作為對象,這就決定了“個體化治療”成為中醫學的重要醫療模式,同時也決定了中醫對人的健康與疾病的認識規律,臨床治療學(例如,多種治療方法的綜合,復方的應用)等具有多維的性質和豐富的內容。因而對于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衡量、治療反應的評價上不應僅限定于生物學發病機理微觀指標的改變,更應重視其自身整體功能的調節及對于環境(自然、社會)的適應能力。這些方面,反映了中醫藥臨床研究的難度與復雜性;另一方面,也向現有的臨床科研方法學帶來了新的挑戰。
(4)中醫藥學的傳統研究方法對中醫藥理論體系和診療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傳統的研究方法內容極其豐富,既有哲學方法,如歸納、演繹、推理判斷、概念化等,也有一般的科學方法,如觀察法、比較法、類比法、分類法、調查法、試錯法等,也有自身獨特方法。其中的許多方法也是現代科學方法論的雛形或者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正是中醫學獨具特色的思維模式和研究方法相結合的過程。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由于長期的封建統治,束縛了生產力和科學技術,許多已經萌芽或初步形成的方法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總的來說,中醫藥傳統科研方法著重于宏觀性、整體性和直觀性,因而形成了宏觀描述較多而精確量化較少、綜合推理較多而具體分析較少、直觀觀察較多而實驗研究較少的特點。“三多”是其優勢;而“三少”卻是劣勢,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醫藥學的發展。正確地應用現代科研方法學,合理地繼承中醫學傳統研究方法,促進兩者的有機結合,將對發揮中醫藥學的固有優勢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4循證醫學與中醫藥學
循證醫學和中醫學分別形成、發展于不同年代,并且有各自不同的哲學基礎、思維方式和方法。它們之間是否互相沖突?抑或互有聯系,或可相互為用和結合?循證醫學的方法能否應用于中醫學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4.1循證醫學與中醫藥學的若干共同特點
從上述關于循征醫學基本特點和中醫藥學臨床研究基本特點的討論,我們不難看出,這兩門學科有著許多共同點,可能也應該可以互用。有學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循證醫學無任何新意可言。雖然這個術語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成為熱門話題,但新東西僅僅是收集資料的標準、分析資料的工具以及資料得以使用的社會背景[7]。事實上,人類社會自從有醫療實踐以來,就一直在尋找有關證據以揭示疾病與健康的規律,尋找和發現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中醫藥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十分重視在獲取臨床證據的基礎上,運用中醫藥理論進行思辨。中醫學關于證候的理論和實踐就是明證。“證”是“證據”、“證明”,“候”是外觀、是表現。從四診獲取信息、證據,進而進行辨證、施治。中醫學還十分重視醫學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并強調歷代醫著在理論、實踐上的指導意義。這和循證醫學強調從醫學研究文獻所獲取的系統信息指導臨床決策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循證醫學著重從人體對于干預措施的整體反應去選擇臨床試驗的結局指標,和中醫學關于人體生命活動的整體觀,其思辨方式則幾乎是一致的。中醫藥學的發展、循證醫學的興起,其目的同樣在于提高診療水平、改善人群的健康狀況。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兩門學科之間無法互相滲透。有學者認為,循征醫學和傳統醫學并不是相互對抗的術語[16]。事實上,國內外應用臨床流行病學、循征醫學的方法開展傳統醫學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進展,在提示和證明包括中醫藥、針灸在內的傳統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方面做了極有意義的工作[17~21]。
4.2循證醫學方法在中醫藥臨床研究中的應用
總的來說,循證醫學方法可廣泛地應用于中醫藥臨床研究的各個領域。從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的關鍵環節看,下述有關領域的研究,循證醫學方法的應用顯得特別重要。
4.2.1中醫藥治療性研究文獻系統性分析(Systematicreview)醫學文獻的系統性分析是醫學科研的基礎性工作,對指導臨床醫學的治療決策也具有重大的意義。自1992年英國Cochrane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國際上對臨床醫學文獻的系統性分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形成了國際性的合作研究網絡。在我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衛生部的支持下,華西醫科大學已加入該合作網絡。我國中醫藥臨床醫學研究文獻的系統性分析工作可以說還處于初始狀態。醫學文獻的系統性分析不同于傳統的描述性綜述(Traditionalnarrativereview)。它是應用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方法對某一課題或項目所有的研究論文進行全面、系統的質量評估的定性分析,同時對符合條件的研究論文加以綜合,進行定量的Meta分析(Meta_Analysis),以較全面準確地掌握該項研究的現狀,研究結論的真實性程度及其可應用性,為臨床決策或者為未來的研究決策提供依據。傳統的文獻綜述是一種敘述性綜述(Narrativereview)。其最基本的弱點在于沒有規定系統的方法以獲取原始數據或綜合其發現,而是憑綜述者的主觀判斷。這樣,綜述文章的質量和結論就無法得到恰切的評價;另一方面綜述者沒有通過定量方法來綜合數據,當發現相同幾個研究具有不同的結果時,綜述者往往主觀加以選擇或摒棄、或無所適從[22]。應用臨床流行病學、循證醫學方法進行中醫藥治療性研究文獻的系統性分析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至少將在下述幾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①全面了解中醫藥臨床科研方法學的應用狀況、存在問題,對研究質量的總體水平作出評估;②對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較客觀的評估以指導臨床治療決策,也可為患者、衛生管理部門、醫療保險部門及藥品研制者提供有用的信息;③對未來的臨床研究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④為進一步開展中醫藥臨床研究在方法學上提出指導性意見;⑤由于合理的治療決策及研究決策的推行,將極大地提高對衛生資源利用的合理性,提高衛生經濟效益;⑥由于文獻系統分析法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將有利于與國際學術界進行交流,促進中醫藥走向世界。有關系統性分析、Meta分析的具體方法與評價在此不作贅述。
4.2.2探討建立具有相對“黃金標準”的證候專家量表,推動證候的標準化和客觀化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學的核心,是中醫學有別于西醫學的特色和優勢。隨著歷史的發展,中醫學的辨證體系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對指導臨床實踐和治療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辨證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一定標準對于疾病或亞健康狀態的思辨、分析、度量和歸類的過程。從真正的科學意義上說,作為度量客觀事物的標準,必需具備準確性和可靠性的特點。然而,由于學科的特點和歷史的原因,中醫學的證候標準在上述的兩個特性上仍有相當的距離。50年代以來,我國衛生管理部門、中醫藥界在證候的標準化、規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由于這一工作的難度和研究方法學上的不盡成熟,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有必要在原有基礎上,選擇若干中醫學的“基礎證候”或“基本證候”,在廣泛分析文獻的基礎上,通過設立問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家咨詢(“老手法”)。并經過嚴格的數理統計分析,從效度(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和反應度(Respon-siveness)加以評價[23~25],將有可能建立具有相對“黃金標準”的證候專家量表。證候的標準化和客觀化不僅對于指導臨床治療、提高臨床療效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助于國際醫學界認識中醫學證候的客觀存在,對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也有重要的作用。
4.2.3中醫藥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直至目前為止,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仍然為醫學界所公認是對干預措施有效性評價提供最有力支持強度的研究方法。應用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對中醫藥有效性進行評價,也具有同樣的價值。近年來,隨著臨床流行病學/DME方法在中醫系統的引入,國家《新藥審批辦法》的公布與實施,中醫藥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逐步得到重視,試驗設計水平在不斷提高。然而其應用范圍仍相當有限,方法學上也存在諸多問題,加之中醫藥治療特點給研究帶來的難度,以至不少中醫藥療效評定未能得到廣泛的認可,阻礙了中醫藥走向世界。中醫藥的臨床試驗應遵循隨機、對照、重復、盲法的一般原則,同時必須結合中醫藥的理論與臨床特點,進行專業設計,尤其是對重大疾病的辨證論治綜合治療方案的有效性評價,對進一步揭示中醫藥的辨證論治規律將具有重要的價值。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對研究結論的真實性具有無可置疑的價值,將使中醫藥有效性的評價建立在牢固的科學基礎上,并加速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進程。
篇5
培訓與考察的主要情況
按照考察培訓日程安排,考察團訪問了新加坡衛生部、保健促進局和衛生科學局,聽取了關于“新加坡醫療系統的規管制度”、“新加坡醫療融資”和“新加坡輔助醫療保健管理”等專題講座,了解了新加坡衛生部、保健促進局和衛生科學局的職能定位和工作任務,參觀考察了新加坡中央醫院、心理衛生學院、邱德拔醫院、仁慈社區醫院、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紅山綜合診療所5家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醫療機構,其中既有綜合性醫院,也有專科醫院,既有社區醫院,也有綜合診療所。
考察團結合實地考察及所見所聞,深入思考新加坡醫療衛生模式,并與新加坡衛生部有關官員、醫院管理人員充分交流、探討和研究。盧國慧團長也向新方詳細介紹了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中醫藥發展的有關情況。
1. 新加坡基本概況
新加坡位于東南亞中心,馬來半島南端,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700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其中華裔占74.2%,其余的分別是馬來裔、印度裔和歐亞裔。官方語言是英語,漢語普及很高,中國人在此是沒有語言障礙的。隨著1819年英國人萊佛士開埠新加坡后,中國和東南亞各地的華裔同胞陸續移居到新加坡。中國傳統醫學,尤其是中醫藥也隨著華人定居而傳入,成為新加坡重要的醫療體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
2. 新加坡衛生服務體制及其最新進展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提供的《2010年新加坡健康數據》,截止2009年底,新加坡每1000人的新生人口數為9.9、死亡人數為4.3、嬰兒死亡人數為2.1。男性平均壽命79.0歲,女性平均壽命83.7歲,導致死亡的四大主要病因為:癌癥(29.3%)、心臟疾病(19.2%)、肺炎(15.3%)和中風/類似腦血管疾病(8.0%)。新加坡醫生總數為8323人,其中公立醫療機構中的醫生數量為4610人,私立醫療機構中的醫生數量為3123人,每一千人擁有醫生數為1.7人。護士總數為26792人,每一千人擁有護士人數為5.4人。藥師總數為1658人,每一千人擁有藥師數為0.3人,每年診治患者370萬人次,每年手術量197,000臺。
(1)醫療衛生管理體系
新加坡衛生管理體系主要由衛生部及其直屬的健康促進局和衛生科學局組成。衛生部負責對醫療機構實行注冊和認證等;衛生科學局主要任務是明智地管理醫療保健,為司法提供服務,保障國家血液供應及保障公眾健康;保健促進局主要任務是幫助新加坡人關注生理和心理健康,通過開展疾病預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減低患病風險。
新加坡醫療衛生管理部門對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按照一定指標(主要為治愈人數)測算并支付醫療衛生機構40%~50%的服務成本;二是審批頒發醫療衛生機構營運執照;三是制定醫療衛生機構相關管理標準。隨著國家醫療市場形勢的演變,新加坡政府不斷完善補助方式,先后三次進行調整。自2005年,政府開始推行“總體預算”方式,主要依據醫院以往的工作量,提供一個相對固定的資助額,每年遞增2%~4%,這樣國家在客觀上對全國的醫療保健費用的增長進行了適當的控制,避免了各醫院由于不斷擴大工作量而使國家財政補助不斷上漲的問題。
(2)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新加坡實行雙軌的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即政府提供非營利性醫療保健服務體系,私人醫生提供營利性醫療保健服務。在新加坡醫療衛生服務分工比較明確,門診主要由私立醫院、開業醫師、公立醫院及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即綜合診所)提供,而住院服務則主要由公立醫院提供。在公立醫療機構就診一般需要預約,無法選擇醫生,就診等待時間稍長;而在私立醫療機構就診一般不需要預約,可以選擇醫生,就診等待時間短。新加坡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醫療服務量差別很大,公共體系和私營體系在醫療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門診病人分別是20%、80%;住院病人分別是80%、20%。當然公立醫院也提供少部分自費病人的醫療服務,其服務和收費主要靠市場調節。
新加坡衛生部介紹,私營機構在基本醫療服務方面由于市場的競爭,一般都能有效地將服務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同時,政府也認識到醫療市場具有局限性,尤其在提供高度專業化的醫療服務時,政府必須進行調控,其手段是仍以公立醫院作為住院服務的主要提供者,這使政府能控制醫院的床位數和利用率,還可以控制費用增長。綜合性醫院和公立社區醫療中心(含私人診所)構成城市兩級醫療服務體系。截至2011年12月1日,新加坡有29家醫院、67家護理院(含養老院)、118家臨床檢驗中心和3258家醫療和牙科診所。
(3)集團式醫院管理模式
2000年新加坡針對政府直接管理醫院工作效率低,員工缺乏積極性,醫院服務質量差等狀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組了公立醫療機構,形成兩大醫療集團,即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SHS)和國立健保集團(NHG)。國立健保集團包括4所醫院(國立大學醫院、板橋醫院、亞歷山大醫院和陳篤生醫院),兩個專科中心(皮膚和傳染病)、9個社區醫療服務中心。新保集團則包括3家醫院(中央醫院、竹腳婦幼醫院和樟宜醫院)、4個專科中心(眼科、牙科、心臟和癌癥)以及8個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公立醫院重組后,衛生部對兩大集團的重點監管領域為員工比例、醫院硬件、臨床服務類型、新儀器和新技術的引進、培訓的標準等是否達到注冊要求;監管臨床指標和醫院指標,以及津貼服務等是否達到衛生部簽署的協議要求。
兩大醫院集團按東、西兩大區域統一管理和經營新加坡的公立醫院和聯合診所。政府對集團醫院基礎設施、信息化設備、人力資源培養和科研等進行必要投資,在具體運營和管理上賦予了集團很大的自,政府要求集團虧損自負,但也不以營利為目的,超過一定標準的盈利要上交政府,保證集團運用有限的政府投入承擔國民保健的任務。
醫院集團分別由各自董事會管理,董事會由醫療專業人士和非醫療專業人士組成,董事由衛生部任命,集團具體事務由集團總裁負責,該總裁由衛生部和董事會聯合任命。新加坡公立醫院院長由董事會委派,并下設醫藥委員會和醫院籌劃委員會,分別由臨床主管和行政主管負責,負責醫療業務和行政后勤事務。
醫院集團按市場規律管理醫院,醫院從就診病人的政府補貼、現金支付、健保儲蓄、健保雙全和保健基金中獲取收入,政府不再負責醫院的一切開支,也不再收繳醫院的收入。政府將撥付醫院一切支出的經費直接補貼住院和門診患者。
醫院集團內實行雙向轉診,充分發揮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作用,通過各級衛生保健提供更好的合作和協作,既提高了醫療質量,又降低醫療費用。同時醫院集團內部的互補作用可以減少醫療服務的重復建設,提高了機構服務的有效性、減少了醫療機構的重復建設、防止了醫療服務容量的過度擴張。
集團所屬各醫療機構從市場上聘任醫生、護士等職員,自行制定員工業績評審制度、年薪制、基本工資、個人表現獎金與年終獎金。醫院最大的支出為人力成本,約占總支出的60%。
3. 醫療衛生保障體系
新加坡政府自八十年代起采用了一套由保健儲蓄計劃、健保雙全計劃和保健基金三部分組成的較為科學的醫療保健體系。其中,保健儲蓄是一項帶強制性的全國儲蓄計劃,個人儲蓄,以用于支付住院費用。每一個有工作的人,包括個體業主,都需要按法律要求,將每月工資收入的6%~8%存入保健儲蓄,直至退休,利息免交個人所得稅;健保雙全計劃也被稱為大病保險計劃,是一項低保費醫藥保險計劃,目的是幫助公積金存戶支付長期患病或重病所帶來的高額醫療費和特定醫藥費。每年的保費介于12新元至249新元之間,可用保健儲蓄支付,最高受保年齡是75歲。保健基金是保健儲蓄計劃的補充,是于1993年由政府出資設立的捐贈基金,根據財政收入和國家經濟狀況,政府每年撥1-2億新元,主要資助保健儲蓄仍不足以支付醫療費的貧困病人。近年來,新加坡開始實行新生兒自動全保制度。三種保健方式的使用,明確了在衛生籌資方面公民個人的責任,這種個人責任一方面用法律手段強制執行,一方面又具有互助的性質。
4. 傳統醫學在新加坡的發展情況
在新加坡,西醫藥是主流醫藥體系,但作為輔助和補充的中醫藥,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發展。1995年,衛生部成立中醫藥辦公室;1997年,衛生部設立中醫藥管理局,專司中醫藥事務;2000年,國會通過了中醫注冊法令,賦予了中醫師法定地位,有力地推動了中醫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在中醫注冊法令的授權下,2001年2月,成立了新加坡中醫管理委員會,下設學術組、審計組、投訴組、認證組、道德行規組和考試組等工作小組。
中醫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管理新加坡中醫師注冊、鑒定注冊者的學歷、處理對注冊者的投訴案件、管理注冊者的行為和道德以及教育培訓等事務。自2002年1月1日起,只有在中醫管理委員會注冊的針灸師,才有資格在針灸領域合法行醫;自2004年起,只有在中醫管理委員會注冊的中醫師,才有資格在中醫全科領域合法行醫。截至2010年12月31日,新加坡注冊中醫職業者的總數是2540人,其中有1204人同時注冊為中醫師和針灸師,1118人注冊為中醫師,218人注冊為針灸師。
新加坡中醫藥發展是純中醫的,執業范圍上中醫只能開中藥而不能開西藥,中醫學院也只設立中醫課程,這樣做的結果是臨床上限制了中醫藥治療方法的改進提高,適應不了疾病譜的變化要求,學術上制約了中醫藥學的發展創新,沒有與現代科學和現代醫學有機結合。好在近年來已有醫院設中醫、針灸科室的嘗試,但要全面進入醫院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5. 輔助醫療保健產品管理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下設醫療保健產品管理司,對包含中成藥在內的輔助醫療保健產品進行管理。中成藥在新加坡華人中廣泛使用,是當地輔助醫療保健產品的主要方式。新加坡政府將中成藥嚴格定義為任何用于傳統中醫治療的藥品,該藥物制成品含有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必須完全源自植物、非人源性動物或礦物。醫療保健產品管理司對中成藥上市前后進行管理,要求中成藥商憑執照營業,以保證產品符合法律要求,從而確保在市場上銷售的中成藥具有安全和品質保證,并能在必要時迅速將藥品從市場上收回。
6. 預防保健工作情況
新加坡通過保健促進局積極開展預防保健工作。保健促進局下設樂齡保健署、成人保健署、青少年保健署、研究與策略計劃署、企業推廣與通信署、企業服務署和首席資訊官辦公室,主要為青少年、成人、樂齡人群(55周歲以上人群)提供保健服務。保健促進局采取設立中心和派往單位的形式對全體國民開展體能測試、膳食營養、心理健康教育,并對不同年齡段人群各有側重。其中,對青少年主要關注口腔健康、心理健康、成癮物質預防、性教育、傳染病、近視、兒童傷害預防計劃,且直接承擔學生體檢、牙科保健等服務工作;對成年人主要關注成癮藥物防范、傳染病教育(包括HIV病毒、流感、肺結核病等);對樂齡人群則重點關注肥胖癥、防范跌倒、慢性病管理和保健推廣等。
新加坡的經驗和面臨的挑戰
1. 值得借鑒的醫療衛生保障制度
新加坡小而富裕,醫療衛生事業卻大而強,其體現的“衛生一盤棋”的大衛生概念使考察團成員感受很深。新加坡實行全民健康教育、人人享有醫療保健、養老助殘、失業救濟等全方位的社會福利制度。由政府組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并基本免費向全體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同時保持了較低的醫療衛生支出。原因是國家衛生服務體系集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和服務監管功能于一體,政府能夠全面規劃衛生資源配置,將政府職能、醫療衛生機構利益和公民利益有效地統一起來,醫療機構和醫生基本沒有以醫謀利的動機和條件,政府對居民就診按需要提供,患者按疾病程度有序就醫。相對于高費用的醫療服務,新加坡政府醫療支出僅占人均GDP的4.2%,與英、美、日等國家相比是最低的。“投入少,收效好”的主要原因除了人口年輕以及在過去20年里新加坡經濟快速增長,還包括以下四項主要因素:
(1)醫療費用“雙方”分擔
新加坡醫療費用由政府和個人“雙方”分擔,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確保真正需要的人享有醫療服務”;二是“通過共同付費的方式分擔責任,避免出現免費醫療”;三是“有條件的人可選擇更高的費用、享受更好的服務”。政府資助主要通過政府衛生津貼實現,按照住院和門診治療分別制定補貼標準。其中, A級病房住院費用(1~2個床位/病房,內設空調)全部由個人支付;B1級病房(4個床位/病房,內設空調)政府補貼金額20%;B2級病房(6個床位/病房,無空調)政府補貼金額50%~65%;C級病房(8個床位/病房,無空調)政府補貼金額80%。每次總住院費超過500新元(C級)至1000元(B2級),即可啟動保健儲蓄。門診病人在綜合診療所和專科門診部的政府補貼標準有所不同,綜合診療所就診的政府補貼比例高于綜合和專科醫院門診部,這大大有利于病人向社區醫院分流。
(2)醫藥采購規范有序
“只做可能做的事”是新加坡政府的一貫做法。新加坡衛生部門只是從宏觀上、法律法規上對醫療機構進行調控,不插手醫院具體事務,更不去組織醫院藥品、設備等的招標采購事項。對醫院的質量監管通過有關專業公司,價格管理只公布有關信息讓市場選擇。
新加坡公立醫院的藥品采購,采取市場化運作,全部委托給專業醫藥供銷機構負責,而不是由政府采購;大型醫療設備均由衛生部所屬的控股企業采購供應,采購納入預算,而且嚴禁重復采購;此外,政府還通過低藥品價格補貼方式對公立醫院進行資助,嚴格規定公立醫院藥品收入上限,超出則按一定比例上繳財政等方式控制藥品價格。私立衛生機構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醫療設備,都自行出資解決,藥品采購更是采取市場化運作。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基本不存在“以藥養醫”現象。
(3)政府補貼政策靈活
新加坡政府實行基于個人收入水平測試的政府補貼政策,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精確計算和評估,一方面確保政策能落到實處,另一方面也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實現精細化管理。收入水平不同的新加坡國民在選擇不同等級病房時補貼標準有所不同,比如月收入低于3200新加坡元的國民屬于低收入人群,選擇C級病房可以得到高達80%的補貼,但選擇B2級病房只能得到65%的補貼;而月收入高于5201新加坡元的國民選擇C級病房只能得到65%的補貼,選擇B2級病房的補貼金額為50%,政府鼓勵高收入人群“支付更高的費用,享受更好的服務”。
據新加坡衛生部介紹,其基本醫療保障也面臨不少挑戰,包括弱勢群體(失業人群、“上有老、下有小”經濟負擔重的中年人群、低收入人群)投保不夠帶來嚴峻的衛生問題,以及政府投入與個人交納比例、財務測試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專業人才外流等問題,政府一方面主動了解和學習先進國家經驗,研究和制定相應對策。另一方面,引入競爭機制,建立醫療服務信息平臺,及時公布醫院等級、服務質量、等待時間等信息,病人可以選擇任何公立醫院就診,促進公立醫院之間的競爭,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新加坡政府也意識到由于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現有社區醫療資源和醫療保健體系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新加坡正在探索設立區域性整合型醫療系統,以適應當地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
2.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新加坡始終堅持醫院管理核心是服務,轉變“以管為主”的傳統管理理念,將服務病人貫穿于管理全過程,從醫院規劃布局、床位設施、醫院環境等各細節,充分考慮病人的需要,在候診、檢查、繳費、取藥、住院等各個環節都以病人便利、舒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盡量緩解病人的思想壓力、減緩病人的疾病痛苦。
考察團成員還從以下幾點深層次地感受和體會到新加坡公立醫院“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一是設立術前檢查中心,病人的手術種類一旦確定,其等待手術治療時間必須在10小時之內,合理安排住院病人,緩解醫院病房緊張的壓力,保證病人及時住院手術。
二是建立醫療信息咨詢平臺,居民可以在任何一個他們選擇的家庭醫生那里登記并享受免費醫療服務,經全科醫生轉診可以自由選擇醫院就診。
三是以信息化促進醫療服務,通過移動醫生工作站、移動護士工作站、移動檢驗等信息化手段,強化服務意識,形成“不是病人找醫生,而是醫生找病人”的良好格局,最大程度滿足病人臨床醫療服務的需求。
四是醫院為方便病人,配備有各種無線設備和RFID讀寫設備,設置了電子屏幕叫號、數字病床、無線呼叫等系統,真正做到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實現以人為本理念。
3. 功能齊全的社區醫療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社區醫療中心的建設,通過財政高投入、高補貼建立起較完善的公立社區醫療衛生中心,覆蓋全體居民,并采取了一系列推進機制。
(1)明確的醫院功能定位,建立靈活的雙向轉診機制。
新加坡的醫療機構分為兩層:底層是社區醫院和一般診所,主要負責基礎醫療保健服務;上層是綜合性或專科性的大醫院,負責綜合醫療服務。新加坡強調國家醫藥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應以社區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醫療機構主要承擔基礎性醫療保健服務,如急性與慢性病護理、婦女健康、兒童健康、健康檢驗等,此外還承擔應急準備、傳染疾病監控、基層醫療培訓和研究等任務。為了切實發揮社區機構的基礎功能,緩解綜合和專科醫院的壓力,衛生部制定了嚴格的病人逐級轉院制度:除急診外,病人先到社區醫療中心就診,如其無治療能力,再由社區醫療中心推薦轉入綜合醫院,這樣既堅持了“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原則,又避免綜合醫院的專業醫生看“小病”的資源浪費現象。
為鼓勵人們到社區首診,新加坡政府對于那些由社區醫院轉診的病人給予優惠,而對于直接到大醫院首診者則額外加價,用經濟手段予以調節。同時病人在大醫院診療后,根據病情的穩定情況適時轉入社區醫院,實現“手術在大院,康復在社區”,有效緩解公立醫院壓力。
(2)擴展家庭醫生功能,更好地推動社區醫療服務。
為了緩解綜合診療所的壓力,新加坡衛生部積極探索,將原本“各自為政”的私人診所醫生組織起來,與醫院、專科醫生、護士等緊密合作,采取了以團隊型為基礎的基層衛生醫療體系。
一是設立社區保健中心,為同一區的家庭醫生提供他們缺乏的設備、檢查和營養咨詢等服務。2010年8月,在新加坡淡濱尼開設了第一所社區保健中心,第二所社區保健中心正在籌備。根據衛生部提供的2010年基層醫療調查表,新加坡綜合診療所的醫生人數只有300多個,占基層醫生人數的14%,擔負45%的慢性病人醫療,私人診所醫生2000多個,擔負55%的病人醫療。
二是與私人診所集團相似,激勵“志同道合”的家庭醫生合作,開辦全科醫療診所,具體經營模式由醫生決定,政府從中協調,并在起步階段幫助尋找合適地點,診所也可以使用社區保健中心的設施和服務。
三是開辦醫療中心,中心長期配備多名家庭醫生,政府給予的支持是調派專科醫生為病人進行無需住院的日間手術。根據衛生部官員介紹,第二和第三項措施將在2012年正式施行。新加坡政府還將以家庭醫生為基礎建立電子病歷系統,與全國電子病歷系統建設接軌。
4. 獨具特色的醫院文化建設
新加坡非常重視醫院文化建設。各醫院都有自身的核心價值觀和宗旨,并圍繞這種價值觀來樹造醫院自身的服務文化。
一是注重醫院精細化管理。建立健全醫院的質量控制體系和部門,設立醫學護理質量改進小組、感染控制小組、病例審查小組等;重視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定期對病歷審查、用藥和輔助檢查的適宜性和合理性進行檢查,對醫療糾紛進行分析和總結;實行按病種付費(DRGs),嚴格控制醫療費用和住院天數;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JCI認證、ISO認證,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是強調醫院人文關懷。注重培養醫生與病人間的親情關系,不將病人視為特殊人群,弱化病人患者身份;護理人員配備充足,醫生和護士人員比在1:3左右;緩解病人緊張情緒,最大程度減少醫務人員和病人間物理隔閡;定期進行病人“推薦率”滿意度調查等,營造和諧醫患關系。
三是強化醫院凝聚力。積極創造和提供員工各種深造和培訓機會,舉辦各種進修班和學術討論,不斷提高醫生的診療水平以及政府向公眾公示各個醫院的信息;建立文化墻,開展內部評比,表彰和激勵先進,營造醫院內部團隊文化。
四是提供多種信息咨詢平臺。在醫院每個病區公示感染率等重要的醫療指標,方便病人查詢;建立互聯網醫療信息平臺,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選擇。
五是重視花園式醫院綠化建設,合理布局美化醫院環境,引進便利店、蛋糕店等生活場所,營造輕松舒適的就醫氛圍。
建議與思考
本次培訓,加強了兩國醫療衛生領域的交流和學習。新加坡的衛生體制效率較高,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之處。我局應進一步加強雙方在中醫藥政策、衛生管理機制等方面的交流,為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供經驗。
1. 采取多種模式,提高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有效監管
當前,正值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整體推進的關鍵時期,新加坡雖然管理體制與我國不同,但對醫療機構改革和管理中許多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一是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進行重組改革,實行國有民營、公司化管理;二是衛生行政部門只是從宏觀上、法律法規上進行調控,不插手具體事務。如對醫院的質量監管通過有關專業公司,價格管理只公布有關信息讓市場選擇。特別是經過重組改革后建立起來的綜合性醫院和公立社區醫療中心(含私人診所)構成城市兩級醫療服務體系,使在公立社區醫療中心(含私人診所)和公立醫院之間無障礙雙向轉診,醫院和醫生唯一要考慮的是病人的病情的需要。而各級醫療機構各司其責,既合理分流了病人,又減輕了患者就醫的經濟負擔。
雖然新加坡與我國一樣,都主要由政府舉辦醫療衛生機構向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但兩國公立醫院除少數社會捐贈外,醫院建設、設備購置及日常運營等經費幾乎主要來源政府撥款,而我國公立醫院財政撥款不足醫院支出的10%,中醫醫院的財政撥款更低,主要靠向病人收費維持運轉,發展建設主要靠自行創收。依據我國國情,應逐步加大政府對初級醫療保健的投資力度,
目前國內對公立醫院主要通過打包方式進行財政補償,不夠明確。可參照新加坡政府以治愈人數為主要指標,或其他可測試、可衡量的指標為依據,核定政府補助方式和額度,著力優化調整補償機制,引入市場機制,更大程度上調控醫療資源配置,全方位、多渠道、分層次完善初級醫療保健模式。同時,還要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提高新農合的籌資水平,縮小城鄉差距,使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應。
2. 發揮社區衛生功能,深化初級衛生醫療服務體系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基層衛生工作。建國之初就在總結各國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了一套既不同于歐洲高福利國家,又不同于美國的高度市場化、獨具特色的社區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在我國,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對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具有重要意義。學習新加坡經驗,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從制度上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高服務能力,從政策上有效引導居民利用社區衛生服務是當務之急。一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根據社區服務群體合理配置相應的社區衛生機構;二是建立社區醫務人員專業知識的提高與培訓機制,通過提高社區衛生中心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吸引更多患者就近就醫;三是鼓勵多模式辦醫,通過私立、保健等醫療機構的發展,擴大醫療服務的范圍,使人人享有公平的初級保健。
3. 推動我國衛生醫療服務轉型,提高中醫藥貢獻率
中醫醫療服務體系應當是多層次醫療機構組合的一個有機整體,中醫藥簡便、價廉等顯著優勢,在基層有著廣大的群眾基礎。然而,其現存系統結構有缺陷,影響了中醫藥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各組成要素在功能上的整合。中醫藥優勢服務并未實現在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全覆蓋,部分地區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短腿”,無法深及基層。
按照衛生改革的原則,要真正做到“廣覆蓋、保基礎、可持續”,必須要有中醫藥的廣泛參與,特別是在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中,要學習新加坡經驗,研究制定既能鼓勵醫療機構提供,又能引導患者選擇中醫藥服務的相關政策。我們不但要注重提高中醫醫院疾病診療的能力和水平,也要注重將治療和預防、養生、保健、康復服務結合起來,向社區和基層推進,形成具有中醫特色的多元化綜合服務模式。要充分利用中醫藥自然、人才資源優勢,大幅度提高中醫藥在醫藥衛生體系中所占比重,走出一條低成本、供得起、保公平、可持續的醫改之路。
4. 充實基層中醫人才,定向培養中醫類全科醫生
隨著醫改不斷深入和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為保證人人享有基本的初級衛生服務項目,需要大量的全科醫生充實基層醫療機構。新加坡醫學院畢業生,經過三年醫院實習培訓,一小部分通過進一步深造,成為專科醫生;大部分通過良好的教育、增加培訓機遇等,成為全科醫生,從事家庭醫生或社區衛生服務。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從事全科醫療,不僅具有中西醫知識結構上的優勢,中醫學與全科醫學在醫學理念、思維方法、診治特點、服務模式等方面都有相似之處。一是借鑒新加坡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將經過臨床實習和崗位培訓的中醫藥院校畢業生,訓練成符合城鄉社區衛生服務要求的中醫類全科醫生,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中醫藥基本醫療服務;二是制定相應的中醫類全科醫生準入、執業、晉升的配套制度和政策;三是借鑒新加坡專科醫生培養模式,注重臨床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探索一條培養優秀中醫類全科醫生的人才培養新路子。
5. 擴大交流范圍,推動中醫藥在新加坡的發展
目前,西醫在新加坡本地衛生保健系統中占主導地位,而中醫發展薄弱,未進入醫療衛生主流,僅僅作為一種輔助和補充,所有的公立西醫院都未設立中醫科室,中醫無法進入醫院服務,只能是開個體診所,需求和服務提供與華人占人口總數74.2%的新加坡不相襯。1999年7月22日在北京簽署《中新中醫藥合作計劃書》,將開展針灸進修考核及考試等作為協議重要內容,對兩國的中醫藥應用與推廣等發揮著重要作用,也為兩國長期以來在衛生與中醫藥管理部門多層次的溝通與協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應當進一步利用此合作平臺,拓展中醫臨床與應用等方面合作領域,不斷夯實兩國衛生與中醫藥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