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經濟格局范文
時間:2023-12-25 17:44: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今世界經濟格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問題,世界經濟的失衡恰恰是中國這個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國際影響力和改善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弱勢地位的絕好機遇。要抓住這個機遇,關鍵是要充分學習和利用
國際上廣泛接受的規則,在自然資源控制權和定價權、國際貿易自由化、發行人民幣債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利用高額外匯儲備等問題上制定出一系列系統的、專業化的、國際化的戰略,從而提升中國經濟的整體實力。
世界經濟在不均衡中高速發展
縱觀當今世界經濟大勢,不同的觀察者基本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世界經濟在不平衡中高速發展。
過去近十年來,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速接近歷史紀錄。但是,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世界經濟的失衡。這種不平衡性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以美國為首的部分發達國家保持著高水平甚至創紀錄的貿易逆差,這實際上是得益于它們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因為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如此高的貿易逆差一定會帶來國際收支的危機乃至金融危機;其二,為了彌補貿易逆差,美國等發達國家從世界上平均收入相對較低的國家吸引了大量資金。正是這種貿易和資金上的雙逆差,構成了當今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基本格局。這樣的基本格局,不僅帶來了令人深思的世界經濟道德問題,即窮人在補貼富人,中國在補貼美國,也帶來了世界經濟是否能夠持續發展的憂慮。
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下中國處于弱勢
中國作為一個趕超發達國家的后來者,在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中處于弱勢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且在當前世界經濟失衡的大勢下表現尤其明顯。這種弱勢格局表現在多個方面,其中,以下三個方面尤為突出:
第一,中國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人均自然資源儲量和產量高度稀缺(中國資源儲量不稀缺的品種屈指可數,其中包括稀土礦),日益依賴國際市場的供給,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資源進口大國。然而,中國不僅在國際上基本還沒有成規模地獲得礦產資源的所有權,也沒有有效地獲得以資源為價值基礎的大公司的非控股股份,甚至在國際原材料市場上,中國公司的價格談判權還很低。
第二,盡管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貿易順差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和出口國之一,但是,中國在國際貿易問題上卻常常處于被動為本國貿易迅速發展而辯解的狀態。在WTO的多邊談判中,中國的聲音非常微弱,甚至被印度這樣的國際貿易地位遠低于中國的國家所掩蓋。
第三,盡管中國是當今世界一個主要的資金輸出國和儲蓄剩余國,中國經濟的總體儲蓄率和儲蓄總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中國經濟整體對外的儲蓄盈余和資本流出卻以美元為主,輔之以歐元和日元,而不是以人民幣為儲蓄形式。這意味著,整個中國經濟將承擔巨大的匯率波動風險。這一問題的本質在于,盡管中國是儲蓄大國,但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卻是一個弱勢國――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交易中頂多是一種地區化而非國際化的貨幣。所以,中國的對外儲蓄只能以美元等外幣計價。當美元匯率貶值的時候,美國的債務在縮水,這就是中國經濟巨大的損失。
世界經濟失衡就是中國改變弱勢地位的最好機會
事實上,當任何一個后起經濟大國面對這種經濟實力日益上升與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弱勢地位不相稱的局面時,她必須而且只能通過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來打破。
換言之,如果世界經濟平穩發展,美國經濟和歐洲經濟既沒有巨額的貿易逆差,也沒有大量的資金流入,而中國經濟也沒有如此高的過剩儲蓄和資金外流,那么,國際貿易體系、資源定價體系和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就沒有任何理由改變,結果便是世界經濟格局不會發生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當今世界經濟的失衡,恰恰是中國這個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國際影響力和改善我們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弱勢地位的絕好機遇。
具體說來,正是因為中國已經成為資源進口大國,才使得中國有能力組織其資源進口企業與資源出口國進行集體談判,提高我們的資源定價的談判能力;正是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和貿易順差國之一,才使得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有發言權,并起到獨特的作用;正是因為中國在過去十年中保持了貿易和資本項目的剩余,才使得中國有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從而有可能影響國際金融格局,才有可能逐步考慮在全球范圍內獲得部分資源的所有權、控制權,或者相關公司的部分股權;正是因為不斷上升的貿易順差使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才使得人民幣有可能成為國際化的貨幣,從而打破國際金融和貨幣市場的基本格局。
在用好現行規則中改變格局
必須看到,以中國經濟短期內作出犧牲的世界經濟不平衡,只是為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提供了一種可能,這種可能要轉化成現實,必須通過中國政府、企業、學界的共同努力,包括系統的、專業化的、國際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戰略的引導。這其中的主要原則有三條:
第一,要仔細研究世界經濟中各主要運行機制的基本規律,包括資源所有權以及控制權的獲得,資源產品的定價、貿易自由化的談判和進程,國際金融與貨幣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只有真正搞清楚這些基本規律之后,中國經濟才能夠打破現有的格局,變被動為主動。
第二,要打破中國目前經濟地位上的弱勢,必須嚴格按照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的運行規則和體制辦事。原因很簡單,由于中國是后來者,不可能要求、至少是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改變現行的規則。在現行規則中,中國尤其要研究基本的、短期內改變可能性很小的規則,包括資源定價的期貨市場運作,國際貿易中基本合同和交易結算的原則,國際經濟中發行證券的基本原則,各國中央銀行的基本運行規則(包括外匯儲備資產運用的規律)和相互的政策協調機制,國際貿易雙邊及多邊談判的基本規則,等等。
第三,也是更為重要的一條是,要充分利用國際上廣泛接受的規則,利用當前的不平衡性,從戰略的高度制定出一系列政策,來提升中國經濟的整體實力,從而占據更好的國際地位。
具體說來,中國政府與民間需要在以下幾方面仔細研究,認真論證,爭取有所突破。
第一,在資源定價問題上,可以考慮要求中國主要的資源進口企業自發而非政府組織地建立自己的行業協會,同時建立相應的期貨定價的基金,包括吸引一部分外資。在資本項目限制的情況下建立這種基金,有利于幫助中國的資源進口企業獲得更好的定價權。同時研究世界資源性跨國公司運行的基本規律,可以考慮動用部分外匯儲備,適當參股于此類公司,不僅對沖資源價格上漲的風險,而且通過進入此類公司的董事會近距離地觀察和學習它們運行的經驗,為中國未來建立跨國資源性大
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在國際貿易問題上,要把握中國的根本利益,要清楚地意識到,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貿易體系進一步的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因為我們處在世界生產鏈的低端,在外資與外貿方面,我們是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以此,中國應該成為一個獨特的橋梁,扮演一個獨特的角色,成為一個連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談判橋梁,努力促成下一步國際貿易自由化談判的成功。在這樣的談判中,我們應該比以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在道德性宣傳上定位更高,比以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更加務實。中國應該成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第三極,超脫于他們之間的爭議,成為世界獨特的新的領導力量。
第三,特別重要的而且極具可操作性的,同時也是筆者近期反復討論的:要利用好中國當前高額的官方外匯儲備和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壓力,變壞事為好事,以這兩項基本因素為后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或大企業(如中石油)債券,從而推動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進入到國際主要金融機構的資產組合中,尤其是中央銀行的資產組合中,在國際上培育人民幣的二級市場,將以人民幣升值投機為目標的短期資金引導到二級市場上去,從而避免資金沖擊中國實體經濟。這一做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大力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爭取在10年內讓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成為世界主要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的一部分,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交易金融工具,成為新興市場國家金融資產的標桿。如此,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打破國際金融市場上中國經濟的弱勢格局,才能一步步地使中國經濟遠離由國際收支危機所帶來的金融危機。
第四,利用中國高額的外匯儲備,在保證應付中國經濟短期國際收支波動所產生的需要之外,集中進行管理。比如,可以鼓勵中國企業在國際上集中購買一些核心技術的使用權,然后在國內逐步零售,以此避免國際上產生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指責,也使中國在購買知識產權市場上有一定的討價還價能力,而不是企業分頭購買,喪失了議價能力。
篇2
關鍵詞:全球經濟失衡;貿易順差;貿易逆差
一、全球經濟失衡的主要表現及影響
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發展。首先是發達國家內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美國經濟在平衡中強勁發展,與日本和以德國為例的歐洲國家經濟低迷的經濟發展形成對照;其次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平衡,中國、印度等國經濟發展快速,而拉美、非洲等大多數國家的發展卻極為緩慢;最后則是美國經常財政赤字龐大、債務增長迅速,而日本、中國和亞洲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對美國持有大量貿易盈余,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順差多以國債方式資本輸出到美國,由此形成世界經濟的“雙循環”。然而,全球經濟失衡的調整過程相對很緩慢,我國也將面臨風險。全球經濟失衡已成為當今世界日益嚴峻的問題。
1.對世界經濟與發展的影響
這一輪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經濟失衡,不同于第一次全球經濟失衡,匯率作為調節國際收支差額的主要手段失靈了,美國一邊擴大貿易逆差,一邊讓美元貶值,造成全球的“流動性過剩”。雖然不平衡下的2007年全球經濟形勢并沒有如人們預計的那樣悲觀,前三季度美、日、歐投資消費形勢樂觀,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全球貿易,尤其是服務貿易和并購投資也有所增長。但這輪全球經濟失衡的領域很廣,原因多樣,時間和空間上具有不定性,復雜性超乎想象,其對未來世界經濟的影響將長期存在。
2.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雖然目前全球失衡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是不明顯的,但也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相當嚴峻的考驗,尤其是在資源、能源、市場、技術和人才及世界現有的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的約束下,失衡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高的不確定性風險。
二、全球經濟失衡的成因分析
1.全球性原因
從全球范圍看,全球經濟失衡主要來自現有的世界經濟、貿易、貨幣金融等格局的失衡。首先,全球經濟的非均衡性發展是根本性原因。一方面,美國經濟出乎意料地增長強勁,而日歐近年一直處于經濟緩慢增長期;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率超過西方國家的同時,兩者總體經濟的差距仍然在不斷擴大。其次,近年來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的變化是不平衡產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發達國家把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和服務轉移或外包到發展中國家,其國內轉而生產更高檔次的產品或服務,以促進經濟結構提升并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這一過程往往滯后一段時間,加上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往往不愿意向發展中國家輸出高新產品,為此貿易不平衡日益擴大,而各國的貿易、匯率政策等多種因素往往助長了這種趨勢。最后,全球性的儲蓄投資失衡是全球經濟失衡的另一內在根源,中國及亞洲一些國家由于經濟體制、消費習慣、人口結構及社會文化傳統等原因有著非常高的儲蓄率,加上國內投資途徑少、效率低,過多的儲蓄沒有全部轉化為投資,對應為貿易順差;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其擴張性政策下消費經濟的趨向不斷加強,使得逆差不斷擴大。
2.美國方面的原因
美國經常項目巨額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的國內政策。首先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當前美國經濟主要依靠消費拉動,近年政府大規模減稅、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以及個人收入和資產價值快速增長等因素都極大地刺激了個人消費增長;而美國為了實現其政治、經濟、軍事霸權,其公共開支一直是天文數字,而且不斷擴大。其次是儲蓄不足。在消費不斷擴大的同時,美國個人儲蓄率即儲蓄占實際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卻不斷下降。1995年美國的個人儲蓄率大約在4%~5%,而從2005年開始降至負數,這表明消費者不僅將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開支,而且還動用了儲蓄或進行貸款消費。最后,為自身利益對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施加影響。一方面,把勞動密集型及環境破壞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再把產品由這些國家出口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美國大量進口消費品以滿足本國市場巨大需求的同時,卻對出口設置各種障礙,阻止本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從而導致美國巨額的商品貿易逆差。
三、全球經濟失衡的對策建議
1.全球性對策建議
全球失衡的調整,需要各國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努力。為此世界各國應對促進全球經濟失衡的有序調整進行積極的對話和磋商,并加強相互間的政策協調。第一,通過更多的戰略合作加強南北合作。工業化國家應利用其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為消除失衡負起主要責任,按照“新千年發展目標”,切實履行在消除貧困、資金援助、債務減免等方面的承諾,同時按照蒙特雷共識,努力實現發達國家把國民收入的0.7%用于官方發展援助的目標。第二,加強南南合作,加快發展中國家自身發展。發展中國家只有從本質上提升各方面的實力才能實現對全球經濟不平衡及現有的各種全球性問題和矛盾的根本性解決。而先進的發展中國家應在分享發展經驗、貿易、投資和援助等方面幫助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并立場一致地爭取平等有利的發展環境,以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第三,世界各國特別是資本輸入國和資本輸出國雙方應該加強緊密合作,各自加快結構調整,增強各國貨幣政策彈性,在調整中維持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在穩定發展中逐步消除全球經濟的明顯失衡狀態。第四,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加強各國在一些涉及世界經濟發展全局和各國共同利益的重大問題上的協調,采取集體政策行動,進一步完善國際經濟和金融體制,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改善多邊貿易體制,切實防止貿易保護主義。第五,主要大國進行匯率合作型調整,即主要大國之間重新簽訂一個“新廣場協議”,根據不同國家貨幣對美元的最優升值幅度分類,合作調整匯率,或者是美國削減財政赤字,以避免匯率調整中的“囚徒困境”。
2.各主要經濟體的對策建議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和逆差大國,應對解決全球經濟失衡負起第一大國的責任。其一,美國政府應負起世界主要貨幣發行國的責任,其美元政策或者說貨幣政策,不能一味地追求美國的一國經濟政策目標,要盡可能考慮和追求全球經濟穩定的目標;其二,進一步減少軍費開支,減少聯邦預算赤字;其三,創設有稅收優惠的儲蓄產品以提高國民儲蓄;其四,中期內通過美元大幅的貶值以穩定其貿易赤字和外債余額,但這需要各國的政策協調以避免引起的金融沖擊;其五,通過自身的改革調整,緩解世界經濟矛盾。
參考文獻:
[1]公衍照,任啟平.當代國際貨幣體制與全球經濟失衡[J].集團經濟研究,2006:61-62.
篇3
關鍵詞:石油;世界能源格局;能源消費增量
作者簡介:李艷(1979-),女,吉林省敦化市人,長春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電子商務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政治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9)02-0033-03
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到目前為止大致經歷了3個時代,即薪柴時代、煤炭時代和石油時代。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加,石油作為當今世界的主導能源,一直在世界能源經濟中占有主導地位。可以說,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以石油為主導的世界能源經濟的格局不會改變。
一、石油的主導趨勢越來越明顯
煤炭時代向石油時代轉變起因于石油在工業生產中的大規模使用。一戰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在一戰中,石油的戰略價值已初步顯現出來,由于石油燃燒效能高、輕便,對于軍隊戰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戰略意義。20世紀20年代,由于石油成為內燃機的動力,石油需求和貿易迅速擴大。到30年代末,美、蘇成為主要的石油出口國,石油國際貿易開始在全球能源貿易中占據顯要位置,推動了能源國際貿易的迅速增長,并動搖了煤炭在國際能源市場中的主體地位。二戰期間,石油的地位舉足輕重。美國在二戰期間成為盟國的主要能源供應者。二戰后,美國一度掌握世界原油產量的2/3。人類正式進入石油時代是在1967年。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達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
美國石油產量很大,但其消費量同樣巨大。1948年以后,美國開始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成為石油凈進口國。這標志著世界能源中心從美國轉移到了中東。石油主導的世界能源新時代開始了。
近年來,由于新型工業國家對能源的消費需求快速增加,以及世界經濟整體繁榮對能源的大量需求,國際石油市場由產油國主導的趨勢日益明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期間,我國的能源消費增長對世界能源消費增長的推動作用從之前的15%左右一下躍升到40%以上,且近兩年這一比例都在50%以上。
二、產油國和用油國博弈主導油價走勢
當今的世界格局主要有3個特點:第一,大國主導的世界統一市場形成,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再一次出現。第二,美
國是大國當中實力和“權力”最大的一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挑戰美國的地位。第三,個別國家在特定的領域擁有優勢,如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中東國家的石油資源,中國的人口規模等等。因此,在既定的世界格局下,由于國家間關系的變化和國家之間所擁有的不同領域的“權力”的差異,仍然會出現次格局狀態。世界能源格局就是基于世界格局3個特點產生的次格局狀態,能源大國從綜合實力上來講是小國,但在能源領域卻是擁有“權力”的大國。并且由于石油的可耗竭特征,產油國的權力越來越大,與那些凈進口石油的大國形成了“權力”的對峙和均衡狀態。
石油是世界能源問題的核心,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基礎。美國所尋求的開放、非歧視性的貨幣和貿易體系,依賴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和繁榮,而這些國家的發展和繁榮,必然也依賴于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從中東進口石油。從物質含義上講,石油處于美國霸權再分配體系的中心位置。美國的影響建立在3種主要的利益機制上,而其盟國正是通過這些以美國為中心的機制來獲得收益,并服從美國的領導。這3種主要的利益機制是: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開放的市場和保持石油價格的穩定。
作為一個終端供應商,一般情況下歐佩克的作用就像企業聯合組織,通過保持充裕的石油產量來影響石油的價格。近年來,它的方針已經變成了在平衡市場的同時允許石油消費國保持適當水平的原油存貨。非歐佩克成員國的儲量和剩余生產能力相對有限,一般只能充當價格的被動接受者。由于世界經濟對石油的嚴重依賴,在石油利益的分配格局當中,石油需求國家往往處于被動和弱勢的地位,但以美國為代表的石油需求國家同時又是強大的軍事、經濟集團,它們在與石油生產國的博弈中往往又處于優勢地位。雖然在短期內石油價格和產量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但是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內,由于兩大集團各有所需并且勢均力敵,石油價格保持基本穩定就表明在兩大集團內部的利益分配比較“均衡”,國家之間的權力結構達到了暫時的穩定。我們通過觀察19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油價的波動發現,油價在大多數年份比較平穩,比較顯著的波動分別發生在1861~1891年和1970~1986年, 1999年以后的油價也呈現較大的上漲趨勢。西得克薩斯研究集團提供的1869~2007年油價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869年開始,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后,美國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19.59美元,而世界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19.91美元。其中有一半時間,美國和世界原油價格低于15.17美元/桶的中值。我們也發現,在歐佩克成立之前,石油價格大多數年份處于價格中值以下,表明石油需求國家在利益分配中占有優勢。在歐佩克成立之后,石油價格大多數年份處于價格中值以上,表明石油生產國家在利益分配中占有優勢。可見,石油價格波動的長期趨勢實際上反應了世界能源格局中兩大權力的消長。
三、油價將長期保持上漲趨勢
1861年以來,石油市場一共出現過5次油價長周期波動,它們存在以下特征。第一,在高油價階段,油價短期波動幅度較大;在低油價階段,油價短期波動幅度較小。第二,各個油價波動長周期的時間大致相等,周期平均長度約28年,最短的長周期約25年,每個長周期的高油價階段和低油價階段均在10年以上。第三,前4個長周期的高油價/低油價比值逐年縮小。其原因在于,在早期即第一個油價波動長周期里,世界石油工業以美國為主,由于技術原因,已開發油田的產量迅速衰竭,新油田的發現和開發與老油田衰竭不同步,加上需求迅速增長,使得美國早期油價波動幅度較大。從第一個長周期至第4個長周期的90多年時間里,石油勘探和開發在世界各地擴展開來,先是俄羅斯、印尼,其后是中南美洲,直至20世紀30~40年代中東石油的大開發。石油開發領域的不斷擴展使石油供應逐漸充足和穩定,石油供給的增長超過經濟發展帶來的石油需求的增長,實際油價整體上呈下降走勢。
當前,世界能源市場正處在新一輪的油價波動周期中,世界能源格局處于重要轉折關口,自2001年以來,國際油價的上升趨勢非常明顯。從世界范圍來看,能源領域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變動,主要表現為,一些國家分別建立了石油交易所,并改變或者正在準備改變石油貿易結算貨幣。伊朗早在1999年就開始宣稱準備采用石油歐元(Petroeuro)計價機制。2006年3月,伊朗建立了以歐元作為交易和定價貨幣的石油交易所。伊朗還向俄羅斯建議成立一個類似于歐佩克的天然氣聯盟。在查韋斯的領導下,委內瑞拉用石油和12個拉美國家(包括古巴)建立了易貨貿易機制。俄羅斯建立獨立的石油交易所正在被提上議事日程。目前,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市場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所占份額分別達15.2%和25.8%。俄羅斯很可能首先推動獨聯體各國之間的石油天然氣貿易以盧布結算。并把盧布結算擴展到與亞洲和歐洲的石油貿易。之后,爭取伊朗、阿爾及利亞、委內瑞拉、墨西哥等產油國組成以盧布作為結算貨幣的石油聯盟。石油貿易是俄羅斯近年來經濟增長的引擎,如果貿易的標價權始終掌握在美國手里,俄羅斯將受到很大的制約。蘇聯的就與國際油價持續下跌而導致的財政收支狀況惡化有直接關系。
總之,世界能源格局正處于異常深刻的變革當中,兩大國家集團的力量對比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在這種形勢下,國際油價必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高位震蕩態勢,以石油為主導的世界能源經濟的格局不會改變。
參考文獻:
[1] 張天闊.世界能源格局[J].高科技與產業化期刊,2007,(02).
篇4
內容摘要: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作用導致世界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必然會導致國際生產關系的改變。謀取超額利潤是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基本動力。因此,有必要正確認識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對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影響,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關鍵詞:世界經濟 區域集團化 依據 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各地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使得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利益相近的國家具有加強聯合的要求。從長期來看,世界經濟的總趨勢是一體化。但是,受歷史條件的制約,一體化的具體實現方式呈現多樣性。從現實來看,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總趨勢下,大量存在的國際經濟現象是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與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指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區域性經濟集團,它們日益取代國家經濟成為世界經濟主體的狀態及其過程,是對諸多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概括。
戰后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深入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迅速付諸應用,促使世界生產力飛快發展,國際貿易明顯增長。經濟國際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與彼此滲透的現象益見普遍和深化。由于一些國家的人種、語言、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和發展水平大致相同或較為接近,逐步形成一定范圍內的地區性的經濟組織,借以謀求獲得各自的最大經濟利益。在此基礎上,各國有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超越國界,在一定程度上放棄,朝向地區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同一地區中兩個或兩個以上鄰近國家實行經濟聯合,采取共同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措施,使各個成員國的經濟結為一體,形成地區性的經濟共同體。通過條約的形式,結為緊密程度不同的經濟聯盟,建立超越國家的管理機構,允許成員國的商品在本地區中自由流動,從而促進地區性的專業分工,發揮規模經濟效益。
經濟一體化是在一定地區范圍內國家間關系的重新調整和組合,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在世界范圍內國際經濟關系的重新調整和組合,它是由多個地區的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所構成的新的世界經濟格局。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基礎,各個經濟一體化組織是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構筑部件。正是許多區域經濟集團的產生和發展,才使世界經濟呈現出區域集團化的新格局。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國際分工深入、科技進步加快、國際競爭加劇的格局下,要素跨國自由流動數量增加、速度加快、范圍擴大,致使世界各國、各地區在經濟上的聯系愈來愈緊密、相互依存性愈來愈強。它是指當今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互相往來、緊密聯系的的現狀和趨勢,構成基礎是各個獨立的國家或地區。它反映的是一種外部的推動力量,是在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二者的共同推動下,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之間必然發生的一種經濟聯系,在形式上是生產、貿易、資本、金融的國際化。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對國際經濟領域掀起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的總體概括,指的是一種狀態和趨勢,構成基礎是國際上各個地區性的經濟組織。它反映的是各個國家或地區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并從外部爭取更多的利益的一種自發的內在的愿望和要求,在形式上是一個經濟組織,是一種組織創造和制度創新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其實質是經濟活動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其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使參與其中的國家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使經濟利益相近或經濟互補的國家結成為一個個的整體,對內對外采取共同的政策,行動步調一致,這樣可使成員國在分享經濟全球化利益的同時,為各個國家更好的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供了組織和制度上的保證,提高成員國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有利于全球化的順利發展。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客觀力量和必然趨勢,是各個國家以單獨國家或以某一區域經濟集團成員的身份,自覺或不自覺的加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來,加強各國間的經濟聯系,使各國經濟上更加互相依賴,交往更加頻繁、更加全方位。這些實踐活動的直接影響就是促使在地理上具有特殊關系的國家更加自覺地結成各種各樣的、程度深淺不一的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如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或經濟聯盟。所以,經濟全球化使當今世界經濟呈現出區域化、集團化愈演愈烈的特點和走向。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將會使各個國家更加開放,促使各個國家看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努力尋找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最佳位置;會使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更好的配置,最終提高全世界的生產力水平,也會使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依據
當代的國際經濟關系體系是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世界經濟形態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其中只有一種成分占支配地位。當代的國際經濟關系體系是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即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占主導地位,以國際專業分工為基礎,以國際交換為紐帶,并把其他各種生產關系聯系在一起的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交換關系的世界經濟體系。既然當代的國際經濟關系體系是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那么,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剩余價值規律就在當今的國際經濟活動中起支配作用。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的作用,直接表現為資本對于利潤和超額利潤的追逐,并且不以國家的、民族的界限為滿足。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的作用,必然要超越民族的國家的界限而以世界做舞臺。資本主義制度本質上是一種國際制度,資本主義的任務就是建立世界市場和以這種市場為基礎的生產。壟斷資本主義就是要更加充實這個市場,形成一個統一的世界市場,并且建立一個龐大的貿易、金融與投資的國際經濟體系。到這時,沒有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能獨立于世界市場之外。
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在世界市場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促使資本主義向縱深發展,讓本國現有的工業和農業獲得進一步的繁榮;二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沖破國家界限,擴大到世界范圍。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壟斷資產階級為了謀取超額利潤,他們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強制采取各種政策極力進行經濟滲透,廣泛拓展貿易市場,從而不僅使社會生產關系超出了民族和國家的界限,而且更進一步促使其發展成為廣泛的國際生產關系,也就是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服從追逐超額利潤的要求,國際壟斷資本不斷進行克服其內在矛盾的嘗試,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區域性集團化正是這一嘗試。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國家壟斷和超國家壟斷逐漸成為國際經濟關系主體。經濟上的超國家壟斷的調節作用已經超越一個國家的界限,具有國際性質。超國家的壟斷形式采取各種國際組織形式,運用各種國際經濟政策手段,積極的規劃進而迅速的實現資本主義一體化的發展。這些都是國際生產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世界生產力發展而發展的結果。
市場經濟在資本主義國家得到了高度發展,其作為發展生產力的一種手段,在社會主義國家也應得到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具有國際性、開放性。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追求增值仍是資本的的生命力。世界各國社會制度不一樣,但只要實行市場經濟,就要同世界市場聯系在一起,都是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各國無論自主還是被迫都會走上經濟區域集團化的道路。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影響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對世界和各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一)積極影響
經濟區域集團的形成,為各國進行平等對話和協商解決問題提供了組織和制度保障,有利于減少和解決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區和國際形勢的穩定。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一種組織創造和制度創新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是在經濟領域進行,但它對其他領域的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主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世界經濟領域發生的這些變化正在對世界政治發生著深刻的影響。在區域經濟組織內部,大家遵循共同制定的制度,就經濟領域的問題進行討論協商,甚至可以超出經濟范圍,就相互之間的一些政治外交領域的敏感問題展開討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經濟區域化取得的成果、解決的問題不僅僅限于經濟范圍,而且在政治外交領域也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
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增長。區域經濟集團內部貿易壁壘逐步降低直至清除,將促進內部貿易增加,生產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在比較優勢的作用下,資源將在其成員國和產業部門間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將會提高,從而降低成本,促進科技發展,增強競爭能力,提高經濟增長率。“歐盟”統一市場使其成員國GDP提高,創造就業機會,并將改善其成員國政府的預算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亞太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增長率領先于世界其它地區。區域性集團經濟貿易的增長將使世界經濟貿易總量增長,這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機遇。
對國際資本、技術、商品和人才的流向產生重大影響。戰后以來,世界貿易和資本流動越來越集中于發達國家之間進行,這同制成品貿易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關,區域經濟集團化將加強這種趨向。因為集團化將促進生產要素在集團內部流動,并促進產業結構在區域內部跨國界流動。區域經濟集團化也促進了資本的跨國界流動。為了繞過集團的貿易壁壘,在其它集團建立基地,以分享集團化帶來的利益,美國、日本和西歐之間相互投資和企業兼并達到巨大的規模就是例證。為了加強科技方面的競爭,區域性經濟集團內部正在加強聯合科研。如歐盟正在進行一系列聯合科技研究項目。同時,跨國集團的聯合科研也在發展,主要是美日歐之間,目的是為了相互取得最新科研成果,不致在科技競爭中落后。與此相適應,科技人才的流動也在加快,發達國家已經吸收和正在吸引人才流入。
有利于區域經濟集團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今后的區域性經濟集團將以發達國家為主,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混合組成,發達國家將作為資本、技術的主要提供者和產品的主要吸納者,促進經濟集團的發展。集團內的發展中國家如政策得當,將可通過區域合作,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快的經濟發展。
(二)消極影響
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西歐國家從國家貿易壁壘轉向區域貿易壁壘:被保護的商品不斷增加,并從傳統產品、農業產品轉向保護高級工業品和勞務部門;貿易保護措施多樣化,諸如按照有效保護稅率設置階梯關稅,加強了征收“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的活動;加強非關稅壁壘;加強管理貿易。這些保護措施扭曲了貿易流向,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貿易收益減少。僅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紡織品限制一項就使發展中國家的收入大幅減少。
由于各個區域經濟集團內各國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尤其是像APEC這樣既有發達國家又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集團,發達國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發展中國家,南北矛盾會依然存在。從全球范圍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區域經濟集團化可能會加劇這種不平衡,從而使南北經濟差距從總體上拉大。區域經濟集團還會使發展中國家受到地區上的分割,集團內發展中國家對集團的依賴性進一步加深,集團外的發展中國家將處于更加孤立的困難地位。削弱了發展中國家之間原來的統一和合作關系,將使全球南南合作難以取得進展。
任何一國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組織,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讓渡為代價的,例如在歐盟進入第三階段后,貨幣政策將由各國轉交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執掌,這就要求成員國完全放棄獨立行使貨幣政策的權力,在這方面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大風險。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影響是一種客觀存在,既不能夸大積極的一面,也不能忽視和回避消極的一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這些影響,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
1.王曰癢,甘士杰,黎國昆,蔡志云.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篇5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地經濟不斷地在突破國界限制,在全球尋求資源配置,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各地區的之間的經濟關系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關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統一,本文試著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互關系。
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界定,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大部分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在全球范圍的大規模活動,生產要素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自由流動、合理配置與重組,是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相互融合的表現。或者更準確地概括為指參加多邊談判或磋商的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團體,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有關經濟貿易協議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協商原則,實行整體運行的世界性經濟貿易組織或者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推動世界經濟總體增長,提高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資源,促進國際投資方面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也帶來了負面效應,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一方面也對傳統的價值觀念提出了挑戰,如果處理不當,會為經濟全球化付出代價的。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相鄰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圍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維護既有的、實現未來的共同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通過簽訂某種政府間條約或協定,制定和規范共同的行動準則,協調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國政府一定授權的共同機構,進行長期和穩定的超國家的經濟調節,達成和實現經濟的甚至是政治的聯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區域市場,降低了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搜尋成本。另外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各個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違約風險。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區別。經濟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跨國經濟,資本和市場的國際化,以及市場機制作用的推動,是市場機制其主導作用的過程,經濟全球化則是通過市場機制把世界各國聯結在一起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則以實現區域經濟協調、均衡和有序發展為目標,在政府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推行區域經濟一體化措施、實現一體化目標,是國家期主導作用的過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通過國家對國家的談判把那些愿意參加一體化結盟的國家聯結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場的狀態下,風險是很難規避的,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風險;而在經濟區域化的狀態下,風險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資源配置的成本,降低違約風險。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是由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決定的,兩者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經濟全球化刺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向更高形式發展,又不斷地沖破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給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經濟全球化通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增進區域經濟組織間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全球化的促進作用。區域經濟一體化為經濟全球化準備了條件。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國家分工的深化,加強了區域內部各加盟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各加盟國的經濟發展,再此基礎上通過強化跨國公司的貿易功能,必然進一步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產生。區域經濟一體化使集團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區域外的國家要想獲得競爭力,就要通過跨國公司進行直接投資。區域經濟一體化下的貿易制度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相比較來說,區域經濟對經濟全球化的阻礙作用比較明顯。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合作組織如北美自由貿易、歐盟等發展完善。各加盟國對區域經濟依賴性加強,再加上區域對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大的競爭局面,同時也導致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區域經濟也制造了貿易壁壘。如區域經濟組織的排他性與全球化背景下的多邊貿易體制之間就存在隔閡。區域經濟是為了實現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區域內部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經濟全球化則是為消除全球經濟間的貿易壁壘努力,區域經濟在這一方面與之出現矛盾,區域經濟以地域為名為貿易提供一種新的保護手段,這種保護手段對于區域外的成員來說就是阻礙他們之間相互合作的貿易壁壘。區域經濟強化了其內部產品的競爭力,對區域外的產品采取了比較嚴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組織其他區域或國家的產品進入。這一行為,滿足了區域內的經濟發展,但是對與經濟全球化來說,則傷害了全球經濟之間平等合作的基礎,加大了國與國或區域與區域之間對話的難度,妨礙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從長遠利益來,不利于經濟全球化的順利發展。
總之,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矛盾是存在的,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又是對立統一的。兩者之間還存在著漫長的過渡時期,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會慢慢形成互補。兩者之間雖然實施途徑相異,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為企業創作了統一的市場環境,為世界各地的商務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兩者的相互作用必然會影響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兩者之間應該加強合作與交流,相輔相成,在全球化不斷向前發展的情況下,必然會克服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最終推動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陽國亮:試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及其相互關系.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10)
[2]鄭明慧: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經濟論壇,2004(15)
篇6
[關鍵詞]國際金融;格局調整;中國對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88
當今的世界經濟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隨著這個趨勢的變化,全球金融格局也相應地受到影響。美國作為曾經的金融霸主,現如今的地位已經受到嚴重的削弱,世界金融的部分格局漸漸地被歐洲所取代,亞洲的經濟發展也在世界金融格局分得“一杯羹”,面對變化如此快速的全球金融格局,現代中國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進行金融改革,我國的優勢是用較短時間就能完成發達國家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事物存在兩面性,這不僅是中國創造機會的時刻也是存在風險的時代,對此需要提出應對之策,以使我國能夠在此機遇之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將中國變為金融強國的目標。
1國際的金融格局發生變化
11標志
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逐漸蔓延到發達國家,根據相關資料表明,20世紀許多發展中國家多次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例如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金融危機,這些漸漸地蔓延到全球,美國在21世紀所爆發的次貸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日本和歐洲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時由于西方多數國家都有著高福利的政策和巨大的軍費開銷,導致長期以來入不敷出,造成了這些國家的債務危機。[1]
12美國的金融霸主地位呈現下落趨勢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后,地位得到極大的提高,在金融上美國取代了英國的地位,確立了美元直接和黃金、其他國家的貨幣掛鉤的貨幣體系,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霸主,然而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后,美國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變得不穩定。但是根據美國的資本市場監管委員會的報告可以看出,縱使美國在世界金融上的影響力受到削弱,但其影響力仍不容忽視。
13歐盟金融受到嚴重沖擊
在金融風暴及債務危機的影響下,當今的歐洲銀行負債累累,某些國家宣告破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信用危機,歐盟在此環境中經常性地出現經濟負增長,其金融受到嚴重的沖擊。
14日本所面臨的困境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日本受其沖擊,國際消費市場大幅度萎縮,出口貿易也有所下降,作為日本的兩大支柱性產業的汽車和電氣都無法避免地受到波及,日本的經濟在此之后也經常性地出現負增長,海嘯及福島核電站泄漏都嚴重削弱了日本經濟,估計日本經濟在短期之內很難恢復。[2]
15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地位日漸上升
次貸危機對于中國和印度的沖擊不是很嚴重,原因是中國和印度的金融業并沒有完全開放,作為發展中國家的財富基金替代了對沖與私募這兩個基金,這說明以發展中國家作為主體的金融力量在不斷地壯大,并將在未來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發展中國家地位的提升對于現有國際金融體系是一種很大的沖擊。
2中國的相應對策研究
美國的次貸危機讓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意識到,以美國為主體的西方經濟主導地位不再穩定,美元也無法再處于等同國際貨幣的地位,發展中國家在過去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現如今由于次貸危機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在實力大部分保存的情況下,地位開始日益提高。中國作為其中的代表,需要對當今的形勢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此發展自己,走符合國情的道路,主要方法有下面幾種。
21打破資本市場的限制,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的經濟
開放型的經濟是中國能否在全球經濟中獲得更高地位的保證,開放國內市場,用積極的態度去參與經濟全球化以此來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當前的國際經濟市場關系錯綜復雜,各方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壓力巨大,對此需要積極地制定相關策略以使國內的資本市場最大化的開放,將國際間的競爭壓力轉為我國發展的動力,促進中國經濟的騰飛,進一步將產業開放領域以及業務的范圍擴大,使中國的經濟和世界的經濟得到更深層次的聯系,并且還要加強風險的防范體系,保護國內的經濟不會受到外部的沖擊。[3]
22加強金融的監管工作
我們放開金融的范圍不代表著放開金融監管,金融監管的力度應該不降反升,政府對于金融的監管是符合當前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的,這可以穩定金融的環境。金融行業是一個大眾性產業,金融等機構所經營的“商品”是社會上的貨幣資金,銀行作為支柱以高負債來運營,這就會面臨許多的風險,而且風險還有傳播的特性,若不對金融進行監管,就會導致金融業的發展存在極大的風險性,會產生極為嚴重的損害,為此需要加強對于金融的監管工作,同時要對金融創新進行鼓勵,通過把握好金融監督和創新使我國的金融穩定地發展。[4]
23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M程
我國的人民幣在當前的形勢下地位逐步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國際化是人民幣的最終發展目的,這也是發展的必然。雖說人民幣在國外流通的數量不少,但是距離國際化還是很遙遠的,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很多,國內金融市場不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不夠是原因之一,為了加快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需要中國不斷地發展自身經濟,在合適的時候,把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提升我國的經濟地位。
24轉變當前的經濟增長方式
金融危機過去之后,每個國家都在培育新興的產業,積極地對經濟增長做出調整,金融應該在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過程中承擔起必要的責任,明確轉變的方向以及重點,在融資方式等方面做出創新,把科技和可持續發展作為根本,加大對于科技的投入,在教育的投入上加大對資源的合理性開發、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積極地改善當前的金融管理方式,創造好的金融環境以及信用氛圍,對經濟的增長起到幫助作用。
3結論
當前的形勢是機會和風險都存在于國際金融市場,在金融危機使發達國家嚴重受損的同時,也讓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有了登上國際金融舞臺的機會,發展中國家的實力得到了保存,中國作為其中的代表,應該抓住機會,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金融離不開中國,中國的金融資產規模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中國要想發展就需要抓住當今的機會,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場,加強對內對外的金融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金融地位,掌握話語權,為中國的崛起提供經濟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盈利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及中國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4(6):105-106
[2]林小斐中國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對策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6(3):163-165
篇7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 和諧世界 經濟關系
目前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成為世界經濟中的支撐力量。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改變了世界經濟的增長格局。
一、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1、石油輸出國的進口需求支撐了世界貿易的增長
盡管不斷高漲的石油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石油輸出國的出口貿易,直接影響了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進口貿易,但同時石油出口國的進口需求支撐了國際貿易的增長。例如,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項目的啟動,非洲的石油出口國增加了進口;隨著公共投資的增長,委內瑞拉的進口繼續擴大。同時,由于外匯管制的放松、國內需求的迅速擴大和少數經濟體貨幣的貶值,獨聯體國家的實際進口也在加速增長。
2、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利用優越的地理環境、勞動力資源以及與發達國家的特殊關系等因素,在大力引進外國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發展以面向出口為主的加工制造業,由此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持續增大,而且發展中國家相互投資迅速增長,主要表現在亞洲內部以及亞洲對非洲的投資。近年來,發展中國家開始將部分外匯儲備以“財富基金”的形式對外投資。國際上不少機構預測,目前全球財富基金超過2萬億美元,投資的主要方向是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和跨國并購;并且,隨著美國國債長期利率下滑、美元匯率疲軟、美國次級債危機的爆發,這些發展中國家財富基金的投資管理風格也更趨活躍,更強調投資回報。
3、“新區域主義”的出現逐步改變南北經濟關系格局
“新區域主義”主要指發展中國家在貿易政策上的轉變,積極參與有發達國家參加的一體化進程。隨著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國的經濟振興,帶動了一批發展中國家邁入經濟大國行列,對維護世界經濟體系的穩定及貿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斷增強,與發達國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在經濟、金融等領域開展對話與合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日增。“G8(八國集團)+5”成為促進南北對話的重要高端平臺。G20(20國集團)涵蓋當前世界上最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具有較強的“南北”代表性,近年來在協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應對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金融穩定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4、發展中國家的區域合作填補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空白
2007年度的《貿易和發展報告》認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可以利用毗鄰、利益相同和經濟互補的優勢,提供某些手段協助各國加強其國家發展戰略以更好地應對全球化。發展中國家區域合作有利于經濟多樣化和工業化的創新領域,如支持產業項目、共同研發事業、知識創新和信息傳播,東亞、拉美、非洲等地區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區域合作蓬勃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區域合作勢頭加強,成為聯系不同地區之間合作網絡的重要紐帶,各國均試圖通過強強聯合、強弱互補的模式加快區域集團建設,實現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發展中國家在構建和諧世界中面臨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不但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遇到的挑戰,為世界的發展帶來了不和諧的因素。
1、從發展中國家的內部環境分析
(1)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印尼國際和戰略問題研究中心的學者尤素福互南迪、泰國前副總理拉曼均曾披露,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的差距已經從1983年的43倍擴大至21世紀初的60多倍,貧困國家的債務超過本國國民生產總值的80%,而世界上最富有的兩成人口享用全球超過八成半的產品和勞務。由于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很快,造成人均收入水平幾乎沒有什么提高。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非洲人每天卡路里攝入量比最低限度的需要少10%~27%,蛋白質的攝入量每人每天為40克~60克,離最低限度的需要量相差很多,有45%的兒童營養不足。
(2)經濟增長方式未實現完全轉變,可持續發展問題突出。沉重的人口負擔、低下的科技水平、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破壞、債務負擔等都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經濟發展方式,要求以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但發展中國家因經濟落后而無暇顧及。同時,發展中國家雖然工業有所發展、經濟有所增長,但農業落后,城鄉差距也不斷拉大。
2、從發展中國家的外部環境分析
(1)全球化極大地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不穩定性,導致和加劇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當今發達國家在全球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體系中處于主導地位。各國的發展水平不同,面對同樣的經濟全球化環境,接受通行的規則,甚至承擔同等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這使得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結構不完善、本國市場發育不充分的發展中國家承受的壓力明顯大于發達國家,更重要的是威脅著發展中國家實施中長期國家發展戰略的政策選擇。
(2)使一些發展中國家因急于發展或使用外債不當陷入債務危機。發展中國家缺少資金,為實現工業化和促進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舉措外債,如債務過重難以按期歸還,則會發生債務危機,給債務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后果。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1996年底非洲國家的外債為3206億美元,占非洲國內生產總值的66.9%;而拉美外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7年的54.7%下降到1994年的34.9%。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在45個屬于重債國的發展中國家中,非洲就有28個。
(3)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受到威脅。與世界經濟聯系的加深,使發展中國家在分享經濟全球化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集中體現在發展中國家控制生產要素跨國界流動能力的減弱和保護市場能力下降,經濟安全面臨威脅。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三次金融危機充分說明金融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所帶來的巨大風險。經濟全球化還對發展中國家的國家造成威脅和削弱。由于世界范圍內市場力量的加強,西方跨國公司不斷擴張,使發展中國家處理本國經濟事務的權力相對減弱,特別是由于經濟結構日趨全球化,一些發展中國家實際上已很難完全控制本國的經濟命脈。
(4)發展中國家的人才外流。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力量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各國使出各種招數招攬人才,力求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發達國家是人才爭奪戰的主要發動者,更是吸引人才的最大受益國。為吸引人才,發達國家多次修改移民法,簡化簽證于續,提供優厚待遇,發放綠卡,提供高額獎學金,以吸引國外留學生。而發展中國家面對本國的人才流失卻顯得無能為力。
三、發展中國家構建和諧世界的經濟途徑
中國構建和諧世界的經濟目標是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發展中國家能否通過有效途徑構建彼此的和諧,是實現和諧世界的基礎。
1、應加強經濟制度改革方面的合作
制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從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制度變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法律體系和宏觀調控系。在推進制度改革時,必須注意新建立的制度要聯系內外市場。在加入全球化的過程中,整體競爭劣勢是現實存在的,完全以市場為導向的制度安排顯然不適合尚處于變革和發展過程中的國內經濟。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市場競爭效應的同時,還必須能夠引導外部競爭效應的逐步開展。
2、應積極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日趨公正、合理
發展中國家應通過加入各種國際經濟組織、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使國際新秩序更多地反映發展中國家的各種訴求,爭取逐步扭轉國際政治經濟規則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局面。包括參與全球化規則的制定,使其不是單純地為富國服務,而應為所有國家服務;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進行改革,使其能更好地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規范金融市場,特別是對貨幣市場加強規范,減少金融風險,減輕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要求發達國家擴大發展中國家商品和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減少對農產品出口補貼,消除對發展中國家產品的貿易壁壘。
3、應協調好戰略性貿易政策
戰略性貿易政策不應只適用于發達國家,也應有助于發展中國家在重要產業中獲得比較優勢。大多數國家同時實行戰略性的貿易政策,會使各國的努力效果相互抵消,從而各國的潛在利益就會減小。發展中國家應在戰略性貿易政策達成共識,找到切入點,彼此互補而且保持良性競爭。這樣有利于中國同發展中國家減小風險,帶來外部經濟效應,加速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福利。
4、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區域性經濟的發展勢頭越來越明顯,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2005年向WTO通報的各種區域貿易安排已有300多個,絕大多數WTO成員參加了一個或多個區域貿易安排,發展中國家通過參加區域經濟組織提高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規則中的優勢地位具有自我維護和自我加強特點,單一的發展中國家不具備挑戰這一地位的實力,因此發展中國家應發揮整體力量,對經濟全球化進程施以更大的影響,減少內外規則的不和諧而帶來的不確定性。
【參考文獻】
[1] 王洛林、李向陽:2006-2007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2] 范躍進、李平、吳宗杰:世界經濟年度報告2005[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篇8
關鍵詞 能源危機;能源問題;可再生能源;能源安全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4-0049-02
1 世界能源消費現狀
從能源與經濟的關系來看,發達國家一般都經歷了能源優質化的過程,也就是從柴薪時期到煤炭時期,再到石油時代 [1]。當今世界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且其價格長期在較高水平震蕩,可認為全球邁入了后石油時代。后石油時代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時期,水能、風能、核能和太陽能等將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的主導地位。
許多工業化國家的能源消耗已趨于穩定,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使得能源消耗總量增加,導致全球能耗平均值呈指數增長。2011年,備受業界重視的《BP世界能源統計》報告稱[2],在經濟復蘇的推動下,201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5.6%,超過了2008年經濟衰退前的峰值,達到了197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目前,人類可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和裂變核燃料,約占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90%以上,可再生能源則只占10%左右。太陽能作為世界上儲量最豐富的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99.44%,其他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能等所占比例不足1%。因此,人類使用的能源歸根到底要依靠太陽能[3]。生物燃料和生物質能源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仍需要大規模投資,才能推進生物燃料技術的全球化。
化石燃料的價格彈性較小而需求剛性很大。石油產品的過度金融化、投機活動和政治影響等因素造成了石油價格的大幅波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石油價格從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經濟危機的重要推手。化石燃料價格的高位波動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要遠遠大于發達國家。能源資源價格快速攀升,不但影響了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成長,也威脅到了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穩定。
2 世界能源消費預測
挪威船級社(DNV)于2011年6月的《2020年世界技術展望》報告預測[4],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將比現在增長19%,其中超過70%的增長將來自非經合組織國家;雖然屆時全球能源構成仍然以油、氣和煤為主,但之后將向低碳能源轉變。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能源需求量將超過約36億噸標準煤,之后仍將持續增加。國內常規能源的生產能力將在2020年達到極限,之后新增的能源需求可能都將依靠替代能源或進口能源解決。
國際能源署(IEA)于2010年11月的《2010世界能源展望》研究報告預計[5],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量將達到167.4億噸石油當量。中國將在未來的20年里推動全球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長,至2035年,中國的能源需求將在全球能源使用量預期增長中占到36%。
不斷增加的能源需求與有限的能源供應能力之間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當化石能源的供給不能滿足能源需求時,必將會有新的能源形式出現。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可再生能源咨詢公司Ecofys聯合報告稱,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的95%可由可再生能源滿足。
3 世界能源面臨的問題
化石燃料的生產和使用影響了全球氣候變化,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并產生了能源安全問題[6]。據統計,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氣體加快了全球氣候變暖,形成了酸雨,并造成了臭氧層的破壞。能源產品在其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有害氣體和其中的微量重金屬都將最終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燃煤發電和核能發電排放的冷卻水和高溫煙氣,是造成水體熱污染和空氣溫度升高的重要原因。
陸地上石油資源急劇減少,石油勘探開發活動進一步向海上、極地和沙漠等環境承受能力更脆弱的地區轉移,可能會對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核能的發展也對環境造成了放射性污染,同時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隨著環境要求的提高,人類將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資金來減輕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必然導致能源成本的增加。此外,由于已經探明和易于開采的能源資源的數量正在減少,而日益增長的能源消費需求又迫使人們去尋找新的資源,這就使得能源資源的勘探和開采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
4 世界能源發展的動態
21世紀初期,隨著核能產業發展環境的改善和技術可靠性的增強,核能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時期,核能在能源供應總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2011年3月,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島核電站事故震撼了全球的能源市場,歐盟、美國及中國等國家分別重新評估核電行業的安全,調整能源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停止了核電的審批作業,預計將大幅以風力、水力以及太陽能等能源方式替代原有的核能發展規劃。歐盟國家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德國政府已初步表現出削弱核能發展的意向,預計將于2022年全面停止核能的使用。瑞士宣布暫停核能發展規劃,意大利和波蘭政府也表示將重新考慮國家的核能政策。世界各國在日本震后重新審視能源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修正能源發展策略,對核能的發展采取了更加謹慎的態度,將使得世界能源的發展進入一個更加安全、環保和穩定的時期。
化石燃料終將會有耗竭的一天,核能也讓人類采取了謹慎的態度,而水能、風能和地熱能等在可再生能源總量中所占比例極小。作為可再生能源主體的太陽能,必將在未來經濟發展的進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太陽能的利用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的熱利用技術。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技術已趨于成熟,研究的重點在于高效電池的研制和成本的降低。太陽能熱利用中,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是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方面[3]。
5 解決能源問題的對策
5.1 技術方面
在當前世界能源面臨的緊張局勢下,發展清潔能源和替代能源是從技術角度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發展清潔能源即通過煤氣化、煤液化、煤化工、聯合循環發電、碳捕獲及封存、煤層氣等清潔能源技術,減少能源在加工和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污染,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動太陽能、風能和天然氣等較清潔的能源的技術發展,并可通過以上單項清潔能源技術,形成有競爭力的技術集成系統和綜合能源利用方案。
太陽能的利用目前還處于發展階段,較高的成本制約了太陽能利用技術的推廣。大力開發成本低廉、適應性強、易于推廣的替代能源,可從一定程度上增大世界范圍的能源供給量,緩解能源供需的矛盾。
此外,在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注重選取合理的工藝,加強對資源所在地區,特別是生態脆弱地區的環境保護,是在利用能源的同時避免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的重要舉措。
5.2 體制方面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能源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每個國家獨自應對能源問題的挑戰,其力量是弱小的。就全球范圍而言,在能源領域缺少有廣泛代表性的合作機制。雖然在中亞五國、中日韓、中國-東盟、APEC以及一些雙邊對話等合作機制中都討論過關于保持能源體系穩定的問題,但這些討論并未形成有約束力的成果。應對能源挑戰,需加強國際合作,認真分析全球能源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索能源發展的新理念、新格局和新規劃,使其與人類生存的環境協調發展,應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的責任和使命。G20、WTO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等多種合作機制的形成表明,當國際社會遇到共同問題時,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共同的規則來加以解決。
為了穩定能源價格,促進世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穩步增長,可建立一個包括能源生產者和消費者在內的安全體系。在該體系內,主要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可就能源政策、市場建設、定價機制和運輸通道安全等問題達成一致,并形成有約束力的機制和共同行動的步驟,從而穩定能源產品的價格,促成世界經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順利,楊殿.我國能源優質化戰略的思考.礦業研究與開發,2006,26(3).
[2]British Petroleum.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1,6.
[3]黃素逸,王曉墨.能源與節能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12.
[4]Det Norske Veritas.2020 World Technology Outlook,2011,6.
篇9
由于研究領域相近的緣故,我有幸先于一般讀者拜讀夏斌老師和道富博士的力作《中國金融戰略2020》。之前就聽說夏老師有此宏愿+翹首期待之余,心里也不免犯嘀咕戰略研究可不是中國人的強項,未來10年會有多少現在還不可知的大變化,這樣一本書的受眾面在哪?然而, 拿到剛剛出爐的書稿,疑慮煙消云散,頓感氣息清新,文字親切,觀點犀利,思想深邃,真想口氣讀完,幾天里流連其中,領略逐遞攤開的波瀾壯淘、氣勢恢宏的未來中國金融發展畫卷。
因為中國,世界處于二百年大變局的轉折時代。改革開放前30年奠定了中國經濟崛起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中國的世界影響力尤其在過去]0年呈幾何級數的擴大,給世界帶來的變化是格局性的。舉個直觀的例子2005年中國GDP趕上英國,中國人用了整整半個世紀實現了”超英趕美”夢想的半,而接下來只用短短4年時間,中國的經濟規模就達到英國的2倍,相當于在太平洋的岸空投了一個英國。這是一個何等壯觀的奇跡!中國崛起,成為全球具有系統重要性的經濟體,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這種轉折還在繼續。
中國還不是一個強國。諸多大國光環下,潛藏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包括“負環境”因素。在世界經濟分工中,中國還處于低端,扮演儲蓄者和存款人的角色。完成角色轉化,成為世界的投資者和銀行家,做好做強金融,是實現從經濟大國到強國轉變的關鍵。然而,現實的中國是金融弱國,是金融滯后。要抓住未來10年的戰略機遇期,必須做好金融發展這篇文章,決策部門“必須要有一個金融發展的總體戰略”。
在作者看來,金融是個四維系統,是一個由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金融與令融開放所構成的完整系統。然而在這本關于未來10年中國金融戰略的著作中,論述涉外金融政策與戰略的篇幅竟然超過三分之二。這似乎有些不協調,但卻是大國意識和強國視野下的種刻意安排。中國要實現富民強國的目標,必須有個強大的貨幣,一個高效的金融體系,一個公認的金融中心。誠如書中所言,”厘清中國金融長遠發展的應有邏輯,謀劃好今后的具體部署,既是中國經濟偉大復興中極為重要的關注點和精妙之處,也是讓當今世界“中心貨幣”國家及其他國家能夠接受中國歷史性復興所必須要做的“中國宣示”。
戰略是對未來的選擇。本書論述的戰略事關中國前途,事關民富國強,事關民族復興,從而關系到每個人的未來。作者沒有拘泥于理論的條條框框,而是基于思想者的思想,用優雅精致的文字寫意,展示一份宣示:一份中國崛起的宣示,一份金融發展的宣示,一份學者情懷的宣示,一份向世界的宣示,一份向決策者的宣示,一份向國民的宣示。這份宣示值得我們每個人用心去讀去品。
篇10
最近,“孔子學院”走俏海外的消息格外打眼。過去一年,平均每4天就有一所“孔子學院”誕生海外。至今,世界上“孔子學院”已發展到123所,覆蓋49個國家和地區。因此有稱:“孔子學院”已成為中國“軟實力”的最亮品牌。
我毫不懷疑,“孔子學院”是中國“軟實力”的一個品牌。這不僅是因為漢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也因為“孔子學院”的教學內容本身就包含文化傳播。然而,由之斷言“孔子學院”就代表著中國“軟實力”,是“中國‘軟實力’的最亮品牌”,我以為言重了。
以我看,“孔子學院”不過是“漢語熱”全球升溫的一個結果;而“漢語熱”的背后,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的成功,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最亮的增長點。沒有經濟因素帶動下走熱的商貿漢語交流需求,“漢語熱”不可能出現,“孔子學院”也難立足海外。可見,依附于經濟發展的“漢語熱”及中外合辦的“孔子學院”,與“軟實力”并不太搭界――尤不具有我們期待的中華文化的感召力,意識形態的影響力,政治價值的吸引力。
不錯,中國的人口數量世界第一,使用中文的人數也因此是世界第一,然而,中文非信息世界強勢語言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英國文化委員會曾作過一個名為“英語2000”的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和外語并能流利使用的人有4.5億,到2000年全世界英語學習者超過10億,目前全球3/4的郵件使用英語書寫,全球80%的電子信息用英文記錄。有人曾據之發出警告,長此下去,“中文有失去在信息社會的‘話語權’的危險”。聞之,我們還能為全球幾十億人口中只有區區3000萬人學漢語而興高采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