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范文
時間:2023-12-25 17:43: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存在,始終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世界的發展也決不能長期建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后的基礎之上。國際形勢的劇變和動蕩促使世界人民進一步覺醒。具有共同歷史遭遇的發展中國家維護獨立主權、團結合作的趨勢正在加強。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占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它們的落后和貧困,主要是歷史上殖民主義統治以及現實的不公正、不合理國際經濟秩序造成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順應世界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從本國國情出發,已經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事實證明,只有走這樣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這一潮流在新的世紀中將會更加壯大。在我看來,如果說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20世紀下半葉國際局勢演變的一大特征,那么它們在經濟上的騰飛則將是21世紀世界新格局的一個重要標志。發展中國家走向繁榮富強,數十億人民徹底擺脫貧困的桎梏,將為各國提供巨大的貿易和投資機會,為新興科技和產業開辟廣闊的市場,給全球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發展階段。
二、經濟發展多極化
世界正在走向多極化,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地區范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都在加速發展。極少數大國或大國集團壟斷世界事務、支配其他國家命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大國關系不斷調整,多個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地位上升,成為國際舞臺上不容輕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各類區域性組織日趨活躍,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盡管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這種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對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國際形勢總體上繼續趨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多極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范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的發展,世界上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著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各種區域性、洲際性的合作組織空前活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總體實力在增強。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各國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處的呼聲日益高漲。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維護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斷增長。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可能的,爭取一個良好的國際和平環境和周邊環境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擴大軍事集團、加強軍事同盟,無助于維護和平、保障安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利用“人權”等問題干涉他國內政的現象還很嚴重。因民族、宗教、領土等因素而引發的局部沖突時起時伏,世界仍不安寧。
三、我國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 經濟全球化趨勢要求各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但各國在擴大開放時應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循序漸進,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經濟危機,不僅發展中國家會深受其害,發達國家也難以置身其外。
冷戰結束后,世界向多極化的方向發展,但多極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期,其間會充滿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激烈斗爭。世界各種力量正在進行新的分化組合。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幾大力量也相對突出,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多極化趨勢,反映了國際關系的深刻變化和歷史的發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種力量的發展仍很不平衡。
篇2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地經濟不斷地在突破國界限制,在全球尋求資源配置,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各地區的之間的經濟關系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關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統一,本文試著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互關系。
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界定,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大部分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在全球范圍的大規模活動,生產要素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自由流動、合理配置與重組,是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相互融合的表現。或者更準確地概括為指參加多邊談判或磋商的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團體,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有關經濟貿易協議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協商原則,實行整體運行的世界性經濟貿易組織或者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推動世界經濟總體增長,提高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資源,促進國際投資方面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也帶來了負面效應,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一方面也對傳統的價值觀念提出了挑戰,如果處理不當,會為經濟全球化付出代價的。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相鄰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圍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維護既有的、實現未來的共同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通過簽訂某種政府間條約或協定,制定和規范共同的行動準則,協調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國政府一定授權的共同機構,進行長期和穩定的超國家的經濟調節,達成和實現經濟的甚至是政治的聯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區域市場,降低了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搜尋成本。另外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各個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違約風險。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區別。經濟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跨國經濟,資本和市場的國際化,以及市場機制作用的推動,是市場機制其主導作用的過程,經濟全球化則是通過市場機制把世界各國聯結在一起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則以實現區域經濟協調、均衡和有序發展為目標,在政府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推行區域經濟一體化措施、實現一體化目標,是國家期主導作用的過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通過國家對國家的談判把那些愿意參加一體化結盟的國家聯結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場的狀態下,風險是很難規避的,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風險;而在經濟區域化的狀態下,風險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資源配置的成本,降低違約風險。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是由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決定的,兩者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經濟全球化刺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向更高形式發展,又不斷地沖破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給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經濟全球化通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增進區域經濟組織間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全球化的促進作用。區域經濟一體化為經濟全球化準備了條件。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國家分工的深化,加強了區域內部各加盟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各加盟國的經濟發展,再此基礎上通過強化跨國公司的貿易功能,必然進一步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產生。區域經濟一體化使集團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區域外的國家要想獲得競爭力,就要通過跨國公司進行直接投資。區域經濟一體化下的貿易制度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相比較來說,區域經濟對經濟全球化的阻礙作用比較明顯。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合作組織如北美自由貿易、歐盟等發展完善。各加盟國對區域經濟依賴性加強,再加上區域對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大的競爭局面,同時也導致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區域經濟也制造了貿易壁壘。如區域經濟組織的排他性與全球化背景下的多邊貿易體制之間就存在隔閡。區域經濟是為了實現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區域內部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經濟全球化則是為消除全球經濟間的貿易壁壘努力,區域經濟在這一方面與之出現矛盾,區域經濟以地域為名為貿易提供一種新的保護手段,這種保護手段對于區域外的成員來說就是阻礙他們之間相互合作的貿易壁壘。區域經濟強化了其內部產品的競爭力,對區域外的產品采取了比較嚴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組織其他區域或國家的產品進入。這一行為,滿足了區域內的經濟發展,但是對與經濟全球化來說,則傷害了全球經濟之間平等合作的基礎,加大了國與國或區域與區域之間對話的難度,妨礙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從長遠利益來,不利于經濟全球化的順利發展。
總之,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矛盾是存在的,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又是對立統一的。兩者之間還存在著漫長的過渡時期,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會慢慢形成互補。兩者之間雖然實施途徑相異,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為企業創作了統一的市場環境,為世界各地的商務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兩者的相互作用必然會影響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兩者之間應該加強合作與交流,相輔相成,在全球化不斷向前發展的情況下,必然會克服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最終推動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陽國亮:試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及其相互關系.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10)
[2]鄭明慧: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經濟論壇,2004(15)
篇3
【關鍵詞】TPP RECP 逆全球化
一、美國退出之前的TPP
(一)TPP究竟是什么
TPP全稱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享有“經濟北約”的稱號,是目前重要的國際多邊經濟談判組織之一。其發起國為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奧巴馬上臺后為了從經濟上貫徹亞太再平衡戰略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系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
1.TPP對中國經濟的影響。TPP本身的目的在于從經濟上遏制中國。從短期來看,TPP的統一監管標準(包括貿易和服務自由、貨幣自由兌換、稅制公平、國企私有化、保護勞工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資源及信息自由)是中國現階段所不能達到的,因此該協定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中國的對外貿易,特別是與TPP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但是長期來看,經濟全球化仍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一個多邊貿易組織總是將非成員國排除在貿易體系之外,那么這個貿易組織的發展前景是不樂觀的,更何況中國是國際貿易大國,是世界最主要的大經濟體之一,是世界經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TPP成員國之間實行零關稅政策,很多人認為這項政策會對中國的對外貿易造成致命的打擊,例如TPP有這樣一條規定“紡織產品從紗開始之后的所有工序和原料都在TPP成員國內進行將享受12國內零關稅的待遇”。通俗的來講,一條牛仔褲在中國的售價為10美元,從中國出口到美國需要交納相應的關稅,其在美國的最終售價將為13美元,而同樣的一條牛仔褲在越南的售價為10美元,由于享受到TPP內成員國零關稅的政策,這條牛仔褲出口到美國的售價依舊是10美元,我想美國群眾應該不難抉擇究竟是選擇哪一條牛仔褲。長時間的價格劣勢將會導致一部分的紡織企業由中國轉遷至越南等TPP國家,導致中國由紡織產業帶來的就業崗位的減少及紡織產業本身的流失。很多人甚至擔心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將會動搖,越南也希望經由TPP提升本國的經濟地位意圖將“made in china”變成“made in vietnam”。亞太地區以及美國是中國的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占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長此以往將會對中國實體經濟產生沖擊,令中國現階段本來就不景氣的實體經濟雪上加霜。
2.中國如何反制TPP。對于TPP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并非束手無策,近年來中國與TPP內的多個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包括中韓、中瑞、中澳等,與此同時中美、中歐之間關于投資協議的談判也在不斷的加速推進,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也不斷取得成功,我國主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的不斷發展及“一帶一路”的重點投資建設使我國對外貿易變得更深層、全方位。因此TPP對我國對外貿易的限制作用并沒有達到美國等國家的預期效果。
近年來中國先后與多國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包括了原本屬于TPP的秘魯、智利、新加坡、澳大利亞及新西蘭,而文萊和馬來西亞雖然沒有直接與中國簽訂相應的FTA但其所在的東盟也已與中國簽訂FTA,與此同時中國與日本、加拿大的FTA談判正在加速推進,與美國的雙邊投資協定也在積極磋商中。中國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方式達到了消除貿易壁壘、允許產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動的目的,打破了TPP給中國經濟套上的貿易枷鎖,因而TPP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并沒有起到遏制中國經濟的作用。
二、美國退出TPP后
(一)TPP各國對中國態度的轉變
TPP是以美國和日本為主導的,占全球GDP的40%、貿易額的33%。在TPP12國中,美國占總GDP的60.4%,日本占17.7%,可以說在美國退出TPP之后,TPP就沒有了意義。在TPP四面楚歌之時中國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向TPP各國伸出了橄欖枝,秘魯和智利等原TPP國家都紛紛表現出對RCEP的濃厚興趣。
1.日本應對美國退出TPP的措施。日本媒體近期表示如果TPP停滯不前,那么日本將會將重心轉移至RECP。從近期日本針對RCEP的各項舉措看“重心的轉移”已經提上了日程。日本和中國等16國參加的RCEP談判將于2月27日在日本的神戶市舉行。在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TPP之后這是亞太地區第一次舉行此類型的會議,美國退出TPP之前該協議一直作為日本對外貿易的重心,而在美國退出TPP之后日本便著手主辦RCEP會議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日本在RCEP中的影響力。
相對于TPP對中國的完全排斥,在RCEP內中國的影響力要遠超日本,甚至可以說中國是RCEP自由貿易的倡導者。中國在對外貿易中始終堅持“適應各國發展狀況的自由化”,這與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確立等同于TPP水平的自由化和透明度較高的投資準則是矛盾的。因此在日本對外經濟合作戰略重心轉移至RCEP后,RCEP內部的爭議將會逐漸加大。東盟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差距明顯,就此而言制定適應發展的寬松協定更加符合東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但寬松的協定將會成為日企在區域內開展經濟活動的掣肘因素,日本在今后的談判過程中必然會將部分TPP協議內容逐步于會議中提出,以期達到更大的自由化便于日企在區域內部的經濟活動。
參加本次RCEP會議的國家主要有三個陣營。第一個是日本、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TPP國家,他主張建立高質量的協議規則。第二個是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老牌RCEP國家,在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色彩日漸濃厚,加之美國退出TPP等一系列舉措使美國在亞太地區出現了暫時的經濟空白,這些國家希望抓住機遇和空白期掌握亞太地區的主導權。最后一個則是泰國、老撾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認為自由化的加深將會對本國的產業造成不利的影響,其他國家必須以高技術人才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作為對他們的補償。日本為了提高其在RCEP中的影響力提出為不發達的國家提供更多的人才培養及基礎設施方面的援助,迎合第三陣營的期望積極拉攏第三陣營國家。而我國依舊堅持主張低水平的協定,認為低水平的協定對發展中國家更加友好。在第一、第二陣營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第三陣營如何選擇可能會直接決定RCEP走向何方。
2.美國退出TPP并非示好中國。奧巴馬政府積極推動TPP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經濟上配合亞太再平衡戰略,從對外貿易上遏制中國延緩中國的崛起,保住其霸主地位。然而,TPP的推行實質上并沒有為美國自身創造多少就業崗位,例如在紡織和服裝行業,TPP推行之前中國制造的產品在競爭中占有優勢而在加入TPP之后取而代之并不是美國自己生產的紡織產品而是越南的紡織產品,同樣的在電子產品和機械產品領域,替代中國制造的依舊不是美國自身生產的產品而是由馬來西亞及日本等國生產的電子產品。換句話講就是換湯不換藥,加入TPP并沒有改善美國本土的低端產業,也沒有為美國創造出大量的就業崗位,其本國的低端產業勞動者也沒有從中獲益,依舊難以找到工作。
特朗普在宣誓就任總統之前便宣布自己上任后會退出TPP重新開展雙邊貿易協定談判,以便“把就業機會與企業帶回美國”。例如,特朗普曾多次致電蘋果公司CEO庫克希望他能將在中國的蘋果手機制造工廠遷回美國并將為其提供大量的優惠政策。在很多美國人看來,十幾年前美國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力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不斷獲益,而現階段美國卻成為了經濟全球化的受害者。因此退出TPP對于美國來說也許并非是壞事,特朗普退出TPP也絕非在向中國示好畢竟每一位總統都是維護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曾誓言要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將對中國產品征收45%的關稅,并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顯而易見特朗普對中國的敵視態度是很明顯的,中國與美國在貿易等方面的博弈并不會因為美國退出TPP而減弱,未來的道路依舊不可預期且崎嶇不平。為了增加本國商品的競爭力抵制中國制造,美國對中國的很多產品征收大量的關稅,例如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征收的關稅已經超過500%,而其他的產品例如紡織產品、電子產品、輪胎及鋁產品等未來也可能進入反傾銷的范疇。
(二)美國退出TPP為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美國退出TPP為中國帶來的機遇。在美國推行TPP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了響應美國積極促成日本加入TPP,而越南等國家為了加入TPP接受了很多不平等的協議條款。TPP、外交、軍事三者為拉動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三駕馬車。很多的國家愿意達成協議甚至接受不平等的條款的原因在于美國大力推行TPP之后跟著美國的步伐能夠為本國謀求更大的利益。美國一旦退出,TPP能為各國帶來的收益就是十分有限的,而很多國家還要繼續忍受不平等的待遇,TPP的吸引力就大幅下降了。美國突然在TPP上的撤退戰略忽略了盟國的利益也沒有考慮盟國的感受,因此實質上美國退出TPP并不簡單的是退出一個經濟合作組織而已。美國不負責任的退出事實上將會為美國的政治外交聲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加利福利亞大學研究中國政治經濟的專家VictorShih表示“退出TTP將會改變美國在該地區的形象,美國將被視為一個不可靠的伙伴,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安全領域”。這樣一來中國在亞太地區掌握主動積極推行由中國主導的RCEP就顯得容易的多。
美國退出了TPP,同時美國又并非RCEP的成員,顯然短時間內美國在亞太地區將會出現經濟領域的空檔期,美國退出TPP無疑將會減少中國對外貿易方面的壓力,中國的國際貿易環境將會有所改善。同時美國放松了對亞太地區的經濟介入這對中國而言是一個良好的機遇期,中國應抓住機遇期大力推行“一帶一路”建設,增強自己在亞太地區甚至是世界貿易領域的話語權。在新的去TPP時代,應對愈來愈不確定的國際形勢是具有挑戰性的。在美國的退出TPP之后,中國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經濟體,本屬于TPP的國家將會對我國產生更大的訴求,在提升中國的貿易話語權的同時,也同樣增加了中國在全球在貿易體系中的責任與負擔。
2.美國退出TPP是全球化經濟裂痕的縮影。特朗普在就職演f中將美國存在的問題直指民眾與精英階層的矛盾,提出“美國參與的全球化進程正在撕裂自己”。發展中國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美國的精英階層利用這些潛力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全球化經濟的背后是大財團利益對普通民眾利益的不斷侵蝕。不難理解,美國退出TPP是特朗普還惠于民的措施,受到了普通美國民眾的支持。無獨有偶2016年6月23日英國通過全民公投確認脫歐,同年12月6日意大利總理倫齊因修憲失敗而下臺,就在特朗普宣布退出TPP的同一天,歐洲主要右翼民粹主義聲稱,民族國家最終將會回歸,2017年將是歐洲大陸“覺醒的一年”。可見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世界。
當今世界經濟“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特別是在特朗普上臺之后更是將“貿易保護主義”推向了,經濟全球化正在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在享受全球化的帶來收益的同時如何更好的規避全球化對本國經濟的損害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關注的焦點。但值得提出的是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依舊是主流,和平、發展、共贏依舊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旋律。經濟全球化令生產要素在各個國家之間的流動日益自由,世界市場在全球化的推動下不斷的完善,跨國公司、跨國生產早已屢見不鮮,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資源配置效率獲得了巨大的提高,規模經濟效應不斷增強,各個國家在享受收益的同時確立了風險共擔、榮辱與共的更加深化的國家關系。作為全球化經濟的一員,保證自身的利益是必然的要求,但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必須承擔自己在國際舞臺的責任。更好的參與全球化不僅僅意味著成為全球化的一員,更重要的是要使全球化成為國內經濟的促進因子,利用全球化達到加快發展的目的。
雖然全球化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發達國家普通民眾與精英階層之間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警示我們還惠于民的重要性,人民群眾創造了發展成果而發展成果帶來的巨大收益卻由少數人瓜分,長期以往社會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必須盡快提上日程。同時我國必須在國際合作中保證自己的主動性,拒絕“捆綁利益”,在堅持自身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時謀求在對外貿易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盡管部分發達國家采取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但全球化進程是不可逆的,各國之間通力合作、相互依存依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新的國際形勢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也給予了新興市場國家更大的發展機遇。經濟全球化顯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收獲利益的同時完全避免其不利影響,雖然全球化給世界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同時也集聚了大量的遺留問題,但不能因此全盤否定全球化的必要性,只有適應和正確引導當今全球化的新形勢,堅持推動全球化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境重新歸于正軌。
參考文獻
[1]張宗斌.日本大規模對外直接投資的經驗教訓及借鑒研究[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5.
[2]吳澗生,曲鳳杰.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趨勢、影響及戰略對策[J].國際經濟評論,2014(01).
[3]彭支偉,張伯偉.TPP和亞太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效應及中國的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13(4).
[4]盛斌.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分析:中國視角[J].國際經濟與政治,2007(3).
篇4
市場經濟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國家職能,即國家對經濟管理的職能。而國家對經濟管理的職能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利益,是國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國家職能是不能被市場經濟完全超越的,這對矛盾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基本矛盾,影響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
市場經濟和國家職能的矛盾自它們誕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眾所周知,私有制的產生不僅導致了商品和市場經濟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作為管理市場經濟的機構——國家。國家在推動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發展中曾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促進作用。但是,市場經濟崇拜自發力量,經濟全球化也要求自由與平等,而國家職能決定了國家的管理在一定意義上是對市場經濟這種本性的束縛,只是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管理所起的推動作用大大超過了其隱含的制約作用。因此,市場經濟在國家管理下緩慢發展。但是,它們的矛盾隨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變得日益尖銳。跨越國界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隨之激化,市場經濟要求跨越國界,國家職能決定了國家不愿放棄管理市場經濟的權力,即不愿放棄國家和國家利益。(注:許多國家雖然讓渡了部分國家和國家利益,但這與經濟全球化的要求相差甚遠。)從法理上講,國家并沒有權力將經濟轉移或讓渡。經濟是基礎,經濟是至關重要的,是全體人民賦予政府的神圣權力,是用來造福于全體人民的。這就形成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二貿易保護主義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的定義雖然有很多,但基本內容卻大致相同,那就是資本、貿易、生產過程在世界范圍的自由流動,這就要求自由貿易成為現實。然而,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嚴重。
新的貿易保護主要不是靠關稅,而是靠非關稅壁壘、匯率戰和組建區域性經濟集團。以美國為例,其非關稅措施種類繁多,設置精巧,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屬于直接扭曲貿易流量的措施,如進口限制、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自動出口限制等;另一類是屬于間接扭曲貿易流量的措施,如廣告限制、報關手續干擾、技術等級、衛生標準等。在貿易保護主義浪潮涌動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發了美歐之間的香蕉大戰和牛肉大戰,這標志著貿易保護主義躍上了新高度。西雅圖會議的失敗是貿易保護主義日益盛行的表現。因此,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受到了嚴重挑戰。
貿易保護主義與反全球化之間有著天然聯系。主張全球化的輿論認為,民族國家已經過時,國家不再應該、也不再有能力承擔經濟生活調節者的角色,各國調節經濟的應該移交給國際經濟組織。它們聲稱,這種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可避免。隨著這種趨勢和跨國公民對外投資的增加,東道國就能增加就業,提高技術水平。然而,事實恰恰與之相反。
在美國管理下的日本最早屈服于美國的壓力,開放了金融市場,被迫同意匯率大幅度升值,結果淪入長期蕭條;東南亞響應美國的號召,允許資本自由流動,結果一場金融風暴導致銀行、大企業紛紛倒閉,美歐財團乘勢收購,國家經濟喪失殆盡,幾十年奮斗成果付之東流;俄羅斯實施了美國設計的休克療法,想和全球化接軌,結果陷入了長達十多年的經濟和政治動蕩,其經濟結構從技術型轉為資源型。
由此可以看出,當人們呼喚全球化、譴責貿易保護主義時,卻沒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進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使貿易保護主義一浪高過一浪,成為經濟全球化的絆腳石。
三政治因素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當今世界雖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各國的聯系不斷加強,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在經濟交往中,常常摻和著政治因素。
冷戰結束前,不管人們愿意不愿意,世界經濟客觀上存在著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發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場。冷戰結束后,這種平行關系在形式上已不復存在,但在內容上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意識形態的對立和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使世界經濟在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跨越一個又一個政治壁壘。
以中美經濟貿易關系為例,眾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兩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彼此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貿易額逐年遞增,但同時又是兩個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在經濟領域雖然有許多共同利益,但美國在與中國進行經濟交往時,往往附帶許多政治條件,如對于所謂“人權”、“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資本優勢達到奴役中國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處理上,美國一批國會議員又企圖用取消2000年通過的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和阻止中國“入世”迫使中國讓步。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經濟關系常常受政治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不得不考慮政治因素的制約。
四經濟體制問題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完全開放國內市場,拆除各種貿易壁壘和障礙,市場規律成為經濟活動的準則。然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國內經濟狀況使經濟全球化的實現未必盡如人意。
開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夠受益于經濟全球化,兩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關系,其中涉及國內的經濟體制問題。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各項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的能力越強;相反,經濟發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的能力就越低。當前,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經濟體制問題,必須慎重對待經濟全球化。盡管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鼓吹開放,認為發展中國家越開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經濟全球化中,才能解決國內存在的經濟體制問題。但是,在某些領域,尤其是金融領域,如果造成金融開放早熟,而國內的銀行、政府、企業的問題又沒有解決,開放就可能成為掩蓋國內矛盾的一種方式。如在泰國和韓國,當國際游資進入這些國家市場后造成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表面繁榮,但隱藏在背后的巨大風險導致了后來的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及其影響,使不少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認識到國內經濟體制健全是開放的關鍵;而國內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五文化差異矛盾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一種跨文化行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著不同的民族心理和價值觀念,各國之間文化差異導致的矛盾對經濟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約。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載體,伴隨著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投資、生產和經營,發展中國家在文化上漸漸喪失了本身的個性。“今天,球互動的中心問題是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之間的緊張關系。”面對全球化進程中日益強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個性,避免被文化霸權吞噬,已經是一個關系到民族國家生存的重大問題。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文化滲透,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脅,必然導致發展中國家國民的抵制。印度在今年的情人節(注:西方把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之日,爆發了大規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蝕活動。前不久,又呼吁禁止麥當勞在印度的經營,以保護本國文化。
由此可見,悠久的歷史和寶貴的文化是一國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滲透與反滲透必然會影響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六經濟全球化本身條件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標志是信息化——各國的交往頻繁、方便,世界變成“地球村”;市場化——世界市場統一,各種人為的阻礙、分割被打破,各種類型國家的經濟發展普遍以市場為導向;自由化——各種壁壘拆除,經濟開放,商品、資本、勞動力的國際流動暢通。
市場化、自由化的實現,如前所述,受國家、國家利益和政治、經濟體制、文化因素的制約。再看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的興建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不是難事,但對于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則面臨著資金和技術的挑戰。
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需要龐大資金,資金從何而來,成為不發達國家改造落后基礎設施的最大障礙。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宣布,它將在非洲建立第一個大功率海底光纖數字網絡,全長35萬千米,通過41個非洲國家等。功率為每秒25億比特,(注:bite為字節單位,一個字節為一個比特。)安裝費用將近20億美元。美國公司提供一部分資金,另一部分資金需由非洲國家自己籌劃,而且非洲國家還需要提供大量的配套資金。這對非洲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還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不發達國家有很多還是農業國家,工業不發達,讓它們短時期里培養出大批能掌握高科技和利用電子計算機的人才,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對于部分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來說,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在相當長時期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七不平等的國際經濟法規和規則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所制定的國際經濟法規和規則,往往使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由于這些法規和規則是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社會條件為依據的,執行它們,對于經濟文化落后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民族經濟勢必造成沖擊,使其國家作用減弱,甚至犧牲部分經濟自與決策權。而且,在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一方面要求發展中國家大幅度開放市場,另一方面卻不想接受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西雅圖會議上,美國堅持把勞工標準(注:美國以保護勞動者權益和環境的名義,要求各貿易國達到勞工和環境標準,否則就可以拒絕其產品出口。)與貿易制裁掛鉤,就是為了抵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防止本國紡織、鋼鐵等傳統工業受到沖擊,增加失業人口,影響社會穩定。
八經濟差距和發展空間的矛盾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長,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和環境糾紛日益增多。由于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低,環保標準不嚴格,執法力度不夠,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和出口上都占有成本優勢,而由此造成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隨著這類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所承受的壓力增大,從而使它們的企業利潤銳減,甚至難以為繼,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術工人的失業和工資下降。這一結果意味著今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的摩擦將會不斷增多。
此外,在知識產權、服務貿易等領域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也存在著較大的矛盾沖突。西方發達國家及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服務業產值和就業量,目前均已超過了工農業產值和就業量的總和,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形之下則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方面,發達國家千方百計地要求擴大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要保護國內幼稚服務業的發展,想方設法阻止國外服務業的大量輸入。
實質上,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是,它們脆弱的新興民族工業根本經不住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沖擊。例如,在中國加入WTO問題上,一些發達國家較少顧及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的脆弱地位,堅持讓中國在短時間內大幅度降低關稅,這顯然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
以此看來,存在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發達國家不愿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適當的經濟技術援助和優惠政策,是它們之間產生分歧和對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們難以全面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九國際債務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國際債務關系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掣肘經濟全球化的重大障礙。債務關系自20世紀70~8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世界經濟關系中較為引人注目的一個問題。它不僅關系到發展中國家自身經濟的發展,也關系到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除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入額相對減少。目前,對外直接投資和接受外國投資已幾乎成為歐洲、美國、日本以及少數發達國家的專門領域,它們不僅是大量投資的主要來源,而且還是外資的接受國。在90年代中期,全部新增外國投資只有不到20%(注:數字來源:《國際經貿消息》,1999年5月24日。)流向發展中國家,非洲和大多數南美洲國家吸引外資能力下降特別明顯。東亞和南美一些國家一度是發達國家投資者的目標。但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后,向東亞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在減少。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從絕對額來看,確實已經增長,但與世界直接投資總額相比,其絕對數和增長幅度仍然有限。所以,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調動資本流入的惟一有效手段仍然是舉債投資。這一手段雖然是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中的正常現象,但操作不好就會加劇當代國際債務關系的復雜程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難以融合及世界經濟的不均衡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與債務關系這一經濟機制的畸形運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種國際債務關系的存在和由此引發的經濟水平差異和發展不平衡,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十區域經濟集團化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區域經濟集團化。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的形成把世界經濟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且,在這種新格局下運作的國際貿易同樣顯示出時代的新特征,即貿易保護的區域化。
經濟集團化的一個基本目標是形成區域經濟的共同市場。這種共同市場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強烈排他性的組織。因此,排他性是其特征。就發達國家而言,它們的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對內雖是開放、自由和協調的,而對外卻帶有不同程度的封閉性;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為了維護民族利益,促進經濟發展,它們積極建立起自己的共同市場,在內部實行自由貿易,對外則采取貿易保護措施。這表明在當代國際經濟生活中,各國都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利益,決不能立即消除必要的封鎖和排他的色彩。
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排他性說明了區域化貿易保護存在的必要性。現存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在世界經濟貿易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必將奉行不同的方針、政策和措施。通常是,發達國家以其所具有的雄厚經濟實力和優越的貿易條件,強調貿易自由化和更開放的貿易政策。但在不利于其經貿活動時,則每每設置一些非關稅壁壘或其他保護措施。至于發展中國家,以其經濟實力脆弱和貿易條件惡劣為由,則往往采取內外有別的政策。對內強調自由、開放、合作、協調,對外則運用干預、閉關、抵制和保護的手段。因此,在全球區域集團化組織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也無論其范圍大小還是其發展水平如何,都在奉行著區域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
區域經濟集團化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構建區域經濟結構,形成區域經濟體系,實現區域經濟分工,達到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從而獲得區域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區域內成員國家間的交換就變成了一種內部交換,而與區域外部的交換則受到內部交換的制約。如果與外部交換不能實現區域經濟效益,則這種交換就將受到抑制和排斥。從世界經濟貿易演進的過程來看,歐共體與美國、歐共體與日本之間存在的長期、尖銳、激烈的貿易摩擦以及各集團所采取的各種排他性的貿易壁壘足以證明這一點。
伴隨著經濟集團化而出現的區域貿易保護的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增長的不穩定和不均衡。發達國家仍居世界貿易之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無論是通過增加它們同工業國家的貿易,還是擴大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的貿易,都沒有能夠加強其在世界貿易中的相對地位。只有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能夠跟上世界貿易的發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許多國家由于受歐洲聯盟區域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已在制成品和服務貿易中處于絕對不利的地位。由此看來,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進一步發展,只能使區域貿易保護化更加嚴重,而由此所導致的世界經濟貿易不平衡進一步加劇。這對于經濟全球化進程顯然有很強的制約力。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發展越來越顯示出了全球縱橫聯系的特點,但由于諸多矛盾和制約因素的存在,經濟全球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充分認識到這些矛盾,不可操之過急地融入經濟全球化之中。
[收稿日期:2002-01-30]
[修回日期:2002-04-10]
【參考文獻】
1.宋法棠:《走進全球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2.張碧瓊:《經濟全球化:風險與控制》,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版。
3.劉力、章彰:《經濟全球化:福兮?禍兮》,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版。
4.王列、楊雪冬:《全球化與世界》,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5.王寧、薛曉源:《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語》,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6.李琮:《經濟全球化潮流中的發展中國家》,載《世界經濟》,1997年,第7期。
7.柯居韓:《經濟全球化趨勢及其影響》,載《世界發展研究》,1997年第2期。
8.李長久:《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載《經濟參考報》,1998年9月3日。
9.高德步:《世界經濟:全球化還是民族化》,載《沿海新潮》,1997年2期。
10.易小準、唐小兵:《貿易自由的挑戰》,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丹尼·羅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遠了嗎?》,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2.唐任伍:《“全球一體化”的神話,發展中國家的陷阱》,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12期。
篇5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經濟全球化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各國在經濟全球化帶來益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國際貿易市場發展加快,使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為了穩定經濟發展,必須要加強國際經濟法的改革,本文主要就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法的新特點進行解讀,希望為我國應對國際經濟法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研究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對我國在世界貿易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據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制定合理的對外經貿策略。
一、國際經濟法發展新趨勢
1.國際經濟法原則日趨統一
經濟全球化導致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跨國經濟交易大量增加。為了降低交易風險,保障預期利益,就需要為跨國交易設立能被交易各方普遍接受的規則。同時,隨著國內市場國際化的趨勢不斷增強,各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市場一體化必然要求市場規則的統一;市場規則的統一又使市場的統一成為可能。國際經濟法原則統一主要通過四種方式進行:一是國際公約,二是國際慣例,三是各國法律,主要是各國經濟法、商法方面的趨同化,四是通過各種跨國交流平臺,如國際會議等開展學術交流,通過教學等方式來促進各國法學界觀念的逐漸接近。
2.對各國國內法影響日益加深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各國在普遍選擇實行經濟對外開放發展戰略的同時,對內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以市場經濟作為國內經濟運作的基礎,從而推動作為國際經濟法淵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各國國內經濟法律制度,尤其是有關涉外經濟法律之間的差異性進一步縮小。隨著WTO、歐盟等國際公約或組織的影響越來越大,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加入或準備加入的國家或地區越來越多,各締約方及申請加入方必然要依據有關公約或協定等對國內法做出相應的調整。國際經濟法律規則也就越來越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權威性。
3.國際經濟法的統一加快
國際經濟法統一趨勢的表現之一,就是處理各種國際經貿關系的國際公約不僅數量日益增多、作用日益增強,而且各國規制市場方面的經濟立法出現趨同現象,在這方面,以WTO為代表的各類經貿國際公約和國際協定,是效果最為顯著的實體法統一化的突出范例;表現之二,就是作為相關國際經濟法主要法律淵源的現存條約或公約的參加國的數目大幅增加。國際經濟法作為調整是世界間貿易關系的部門法,其作用及地位早已在許許多多的方面充分地展現,涉及國際間金融、投資、債券、貨幣、法律等方面的問題與糾紛都是需要國際經濟法這一大杠桿的平衡的。
二、我國應對國際經濟法變化的策略
1.提高國際競爭能力
最終能夠迫使一個國家執行裁決的還在于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我國要獲得國家主權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途徑是要依靠自身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總量尚不足以使我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擁有絕對話語權,因此,要通過積極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在推進世界經濟貿易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中,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知識產業,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水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提高效率和競爭力,有效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
2.運用國際經濟法來保護貿易發展
加強對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的研究并構建處理WTO事務的法律體系。主要注重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程序規則和實體規則的研究,利用關于豁免成員國義務的規定,分析研究WTO關于義務豁免和例外情況的規定與實踐,有效運用豁免條款或例外條款的規定,盡可能地減少損失,切實維護我國的合法權益;充分研究、利用WTO關于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和差別待遇等優惠條件,努力發展高新產業和知識產業,全面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水平;觀察了解和學習其他成員方運用解決機制維護自身權益的實際情況;在開放國內市場的同時,充分、有效利用保障制度,為我國產業發展建立起安全閥門,確保經濟安全,從而強化和維護國家主權。
篇6
【關鍵詞】對外貿易 全球化 對策
一、經濟全球化概述
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可歸納為各國在經濟上相互依存不斷加深的歷史過程。其突出表現為商品和資本、技術等要素的國際流動日益加強;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貿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經濟全球化表明,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了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各國的擴大再生產過程必須在世界范圍的緊密聯系中才能正常運行,這不僅決定了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優化配置,從而在客觀上為經濟的持續增長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故從生產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個進步的歷史過程,我們應當積極地適應它、促進它。但從生產關系的角度看,這一過程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進行的,少數發達國家的壟斷資本起著主導作用,因而必然帶來深刻的階級烙印和扭曲的表現形式,決定了這一過程是跛腳的,即在南北之間是不對稱進行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與全球化進程不相適應的矛盾將更加突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經濟也面臨著這樣的矛盾,必須從戰略上加以重視和調整,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在進入21世紀后持續穩定地增長。
二、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最初源于重商主義,以本國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使各國競相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后來的凱恩斯的貿易保護學說、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都為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基礎。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貿易顯得愈發重要,也越來越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利益,但是對外貿易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在沖擊著國內的產業,這點對于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導自由貿易,但是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著貿易保護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漸發展和滲透,自由貿易顯得愈發重要,越來越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利益,但是國際貿易在為本國經濟帶來利益,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沖擊著國內民族產業的生存與發展,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影響非常重要。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導自由貿易,但是大多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著貿易保護政策。總而言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它主要興起于發達國家,以高新技術的發展為載體,以技術壁壘為核心,體現出來的是更高級、更隱蔽、更歧視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環保等新內容向著多邊貿易規則發展的動態趨勢。
目前已進入各國共同實行自由貿易的公平貿易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的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薄弱的經濟基礎和相形見絀的競爭力,使其難以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考慮各自國情、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參與的方式。但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認識到,自由貿易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去是發展中國家的唯一選擇。而全球化作為過程和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向,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兩種力量總是處于不斷的較量之中,但是貿易自由化始終是經濟發展的趨勢。
三、我國對外貿易的對策
1.按wto規則參與國際貿易。在經濟全球化過場中運到的一切問題的磋商,歸根結底都是綜合國力的對抗。經濟不是孤立的,特別在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當代,經濟問題時刻與政治和文化甚至軍事等實力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要想在游戲中取勝,必須掌握好游戲的規則,全面地提升綜合國力。中國剛加入wto幾年的時間,就受到了縱多反傾銷案件,從成功的案例中我們得出教訓,就要熟悉和掌握好全球經濟運行機制。積極參與wto的運行機制的完善建設,增強世貿組織決策的透明度、公平性,使世貿組織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將著力點放在wto允許的保護規則的優化上。
2.完善市場經濟體系,優化貿易結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借助全球化,使國內企業在保護和潛在的競爭之下推動我國的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借助政府的干預使國際貿易向有利于本國獲取更多限度的利益方向發展。盡管這些企業最終也會將利潤轉移到企業自身的發展上去,從而活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或者更多的利潤,但政府對這些產業的選擇是根據本國有關產業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地位確定的,而不是根據我國產業的發展或者成熟程度確定的。
3.完善和健全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根據wto最新的貿易規則,了解和借鑒歐美國家成熟的法律和相關政策,結合我國國情,制定適合我國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轉變政府職能,企業與政府形成良好共識。
盡管全球化的進程中存在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全球化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的。因為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能從全球化進程中得到頗大而長遠的利益。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我國應結合國情,選擇開放型的適度貿易保護政策,有效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提高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程京武.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貿易保護之我見[j].經濟透視,2001,(3).
篇7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傳統文化;文化
一、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帶來的機遇
經濟全球化有利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內容和形式方面實現更好的創新,也有助于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轉型,從而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彰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給世界各國文化帶來了平等交流的機會。世界各國文化都有優勢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打開了人們的視野,為不同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關闊的平臺。中國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悠久的歷史,且具有一定的體系性。但是,由于一些歷史原因,我國傳統文化曾由開放走向了閉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脫節的現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也越來越高,這為我國傳統文化吸收外來先進因素重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同時也為剔除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其能夠更好地接受洗禮,從而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更好發展。
(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進我國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華民族有著5000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久存不衰,不僅僅得益于中國人民生生不息的偉大實踐,也和世界文化相互交流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交流,這給世界文化的交流帶來了機會,同時這也為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帶來了機遇。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中華文化走上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一方面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但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西方一些不良思想也隨之傳入我國,這些不良思想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帶來嚴重的沖擊。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特別是新科技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促進了人們在世界的范圍內廣泛的交流,使我國傳統文化在汲取活力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為了達到霸權的目的,對我國進行文化侵略,實行所謂的“知識產權戰略”,利用互聯網傳播美國的精神和文化,使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國,例如“肯德基”,“麥當勞”、“好萊塢”電影等。學術界和藝術界也是如此。西方的文化在傳播方面利用先進的技術,不斷提升其觀賞性和娛樂性,再加上其豐富的知識性,使其文化往往被廣大人民接受,所以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才能夠風靡世界。西方這種強勢文化“示范”效應,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弱化。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應對全球化挑戰的文化根基
當今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于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為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不斷發展,我們應該對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厚底蘊的傳統文化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和創新。
(一)采取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方式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
在中國文化歷史上,中華文化歷來就是以博大的胸懷吸收西方先進的文化,在當今開放的世界,中國傳統文化更應該理性地對待外來文化,在立足我國具體國情和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吸收和借鑒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保持自己的獨立,不能被西方文化所“左右”,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根基。一個國家的獨立,不僅僅是要保持經濟、政治上獨立,還要保持文化上的獨立――民族文化及認同是一個民族甚至國家認同的基礎,是維系民族和國家的重要紐帶,中華文化要保持自己真正的本色,才不會在世界的大潮中迷失方向。因此,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政治信仰,加強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
(二)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創新
篇8
新世紀伊始,世界經濟雖然經歷過一次短暫而輕微的衰退,但是從2003年開始全面復蘇,迄今已經持續了四年,預計2007年將延續增長態勢,只是增速有所減緩。根據IMF統計,2001-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4%、3.0%、4.0%、5.3%、4.8%、5.1%和4.9%(2006和2007年為預測數)。這就是說,2003--2007年世界經濟5年累計增幅將達24.1%,年均增速為4.82%,超過了1996-2000年5年累計22.7%的增幅和4.54%的年均遞速,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近三十多年中最好的增長期,其中2004和2006年的增長率分別達到了5.3%和5.1%,是繼1976年增長5.2%之后出現的最近三十年兩個增幅超過5%的年份。
與此同時,從2002年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世界經濟失衡現象,到2005年IMF總裁拉脫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全球失衡”(globalimbalance)的概念,這已成為當前被普遍關注的世界經濟重大熱點。國際和國內的權威經濟機構及經濟學家一再呼吁和警告要關注和重視不斷加劇的全球經濟失衡。譬如,2005年10月16日第七屆20國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不斷擴大的全球失衡及其引發貿易保護主義情緒膨脹將進一步惡化全球經濟的脆弱性;IMF2006年4月的春季例會的議題就是“全球貿易不平衡”。
發展不平衡是世界經濟的運行常態和基本規律之一,不同時期的失衡有著不同的表現,不平衡的循環積累嚴重化和風險化便是失衡,就可能危及世界經濟的正常運行。而當前“全球失衡”的集中表現,拉脫強調的是全球貿易失衡,“一國擁有大量貿易赤字,而與該國貿易赤字相對應的貿易盈余則集中在其他一些國家”;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強調許多國家對美國市場出口的“持續性依賴”,實質是一回事。我國國內有學者指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集中依靠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增長,但美中經濟同時存在內部失衡并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形成全球的經濟金融結構失衡。
二、世界經濟的結構變化與“全球失衡”
戰后世界經濟發展史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全球失衡總是與世界經濟的重大結構性變化相生相伴,總是與世界首強之國的美國地位及其與其他大國實力對比關系的變化密切相聯。換言之,沒有美國地位及其與其他大國實力對比關系的變化,就沒有全球失衡,而沒有全球失衡就沒有世界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當前“全球失衡”,從根本上說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加快發展和不斷深入的經濟全球化帶來世界經濟結構巨大而深刻變化的結果。
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首先是發展中與轉軌中大國的)本土經濟國際化三股潮流時空交匯互動的發展進程。這一發展進程帶來的是世界經濟結構變化,其主要表現有:
第一,世界經濟第一次得以真正地按照“市場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市場化”的本質要求和客觀規律來運行和發展了。這主要是在上世紀80/90年代之交發生的那場世界格局變化推動的結果。原先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大國,如中國、越南、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等先后確立了市場化、開放化和國際化的基本國策,擴大市場和產業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主動融入世界經濟貿易體系,其中,一系列中東歐國家還加入了歐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各國經濟間的相互依賴空前緊密而深化了。
第二,信息技術產業化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革命性地改變和創新了全球要素流動和資源配置的空間、方式和形式,跨國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而效率及可遙控性大幅度提高,跨國公司地位和作用空前凸現,推動和加快了國際產業的重組和轉移,深化和創新了國際分工格局,世界進入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以工業化支撐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三,各國和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得以更加充分地發揮,在更大的范圍、更廣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尤其是發展中大國、轉軌經濟大國和資源豐腴大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擴大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整體上增強了世界經濟的耐沖擊能力,從2003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始終伴隨著國際能源和資源產品價格的飆升和劇烈波動,但增勢未衰而持續走強。另一方面,它也加劇了各國和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而不平衡發展的循環積累必然導致上面提及的“全球失衡”現象。
但是,與歷史上的失衡相比,當前“全球失衡”有新的特點,矯正失衡必須走出新路徑。
二戰結束后的世界經濟曾發生過兩次嚴重的“全球失衡”。
第一次在上世紀70年代。最初是美元危機頻繁,導致以美元與黃金、其它國家貨幣與美元“雙掛鉤”的固定匯率制為基本特征的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崩潰。這促成了歐共體/歐盟義無反顧地走出了一條從貨幣合作到貨幣一體化的成功之路,孕生出了世界經濟格局由美國“一柱擎天”到美歐日“三足鼎立”的歷史轉折性變化,以及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由“美元獨霸”到“(美元、歐元)雙元爭雄”格局的演化。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源因此而擴大拓寬了。隨后,1973/74年和1978/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宣告了廉價石油時代結束,西方發達國家經濟也結束了增長的黃金時代,陷入長達十年之久的“滯脹危機”。OPEC取得了國際油價升降的主導權,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進一步擴充。但是,美國不是失衡的凈受損者,“石油美元”回流使美元地位很快重新得以恢復。
第二次“全球失衡”發生在80年代中期,突出表現為日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先是壓日本“自動限制出口”和“出口有序安排”,繼而1985年9月簽署“廣場協議”迫使日元急劇升值。“亞洲四小”尤其是其中的韓國和我國臺灣省,利用日元升值和日本推進東亞“雁行”戰略的機遇,實施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吸引日本對東亞的直接投資,變成為日本對美的加工出口貿易生產基地,實現了經濟騰飛,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并提升了分工地位,世界經濟增長面進一步擴大了。
而當前“全球失衡”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特點:
第一,與前兩次失衡相伴隨的是美國全球地位的相對下降,而當前“全球失衡”則是美國超級大國和全球經濟“火車頭”地位的進一步提升和增強(不考慮“9.11”襲擊后美國“反恐”戰略失誤導致的國際形象等“軟實力”的下降)。美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新經濟”,提升了引領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地位和能力。歐元問世后,無論兌美元匯率是升是降,還沒有能從根本上動搖美元的世界基礎貨幣地位和作用,比如全球國際收支盈余構成1999年時美元、歐洲貨幣和日元比重為71%、17.9%和6.4%,到2005年時變成為66.4%、24.3%和3.7%,變化不是太大。
第二,當前的“全球失衡”是在經濟全球化和本土經濟國際化的條件下,世界主要經濟體比較優勢更加充分發揮的結果。比如,美國的科技和產業、美元和金融市場的優勢,使之成為世界吸納FDI最多的發達國家,從居民私人消費、政府公共支出和企業跨國經營都能借貸和舉債運行。歐盟以其區域經濟一體化優勢在全球貿易談判和規則制定上擁有極大的話語權。OPEC和資源豐腴國家把世界推進了“能源和資源優勢時代”。中國勞動資源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加土地和稅收政策優惠,吸引FDI而成為全球制造業加工貿易基地(世界加工工廠),創造就業和保持經濟高速持續增長,以致了世界工業制成品價格的上漲趨勢。印度以其智力人才優勢在IT軟件出口和承接服務業外包領域獨樹一幟(世界辦公室),等等。當今世界經濟真正進入了一個增長動力多元化的時代。
第三,當前的“全球失衡”與過去的失衡相比。具有更長久的可延續性,“利害關系者”具有了更大程度的可承受能力和可以接受性。
美國巨額“雙赤字”久已存在,但并未影響其經濟持續增長和技術創新,從上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美國經常賬戶赤字規模持續擴大,其占GDP的比重1984年達到3.4%,到2004年上升到5.7%。據IMF統計,2005年全球經常賬戶逆差1.2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以8050億美元的逆差獨占了64.4%的比重。但是,美國窟窿的填補者前赴后繼,源源不斷。繼“石油美元”和歐洲資本之后,近年來亞洲經濟體成為主要的填補者。據日本財務省統計,2000-2004年間,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庫券由603億美元增加到1938億美元,2005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到8189億美元,其中3000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國庫券。這與亞洲與美國的雙邊和多邊貿易密切相聯。從中美雙邊貿易看,中國以美國為第一大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國對美出口1653.8億美元,占全部出口額的21.2%,對美貿易順差1162.4億美元,占中國全部貿易順差的93%。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進口市場(僅次于加拿大)和最大的貿易逆差生成國,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2016億美元,占其7670億美元貿易逆差總額的26%。中國是美國的第四大出口市場,但美國對華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比重僅略高于5%。購買美國金融資產是緩沖中美貿易摩擦和中國巨額外匯儲備保值的不得已的痛苦選擇。中國貿易出口和順差對過度集中和依賴于美國,而美國對華進出口差額過大,確實是嚴重失衡,且面臨美元大幅貶值的巨大風險。
但是,中國對美貿易出口包含了相當大比重的東亞經濟體對美出口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轉移。截至2005年底,美國公司在華投資累計額510.89億美元,占中國實際利用FDI總額6624億美元的8.2%;2004年美資企業在華銷售收入750億美元,當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802億美元,兩項相抵中國實際所得為52億美元。這是貨物貿易,而服務貿易中國是逆差大國,美國是全球順差冠軍。截至2006年9月,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中國出口總額和貿易J頃差的比重分別達到57.85%和的52.1%;加工貿易占中國出口貿易的比重為52.4%,外商投資企業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第一主體,加工貿易成為對外貿易的主導形式。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入世5年來,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的貢獻年均13%和20%,2006年中國對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的綜合貢獻率即達15%QD。國際機構稱中國為繼美國后的全球經濟第二引擎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價廉物美的產品抑制甚至逆轉了國際市場多年來工業制成品價格上漲和資源產品下跌的走勢。據摩根斯坦利公司估計,1996-2003年間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累計6087億美元,同期來自中國的價廉物美產品為美國消費者節省開支為6000多億美元,同時還大大降低了美國制造商的零部件生產成本。中國還從“流汗經濟”積累的官方儲備中拿出相當部分來購買美國國庫券回饋美國,支撐美國的“舉債經濟”。這是中美處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和國際分工不同地位所決定的,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資本支配勞動、要素稀缺度決定收益分配規則的體現和實現,從全球資源配置的視角看,是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基于不同資源稟賦優勢的合理選擇,由于這不是一場“零和博弈”,很難界定誰贏誰虧。相反,各有所需、互有所求,雖不平衡,但互補互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持續和能接受的。
三、調整世界經濟結構與矯正“全球失衡”
篇9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企業國際化
隨著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經濟自由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都被納入統一的世界市場體系,國家與國家間的依存關系不斷加深,面對這一不可改變的發展趨勢,中國也同樣不可避免地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沖擊,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只有主動參與,積極應對,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才能使中國以及中國的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浪潮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
一、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經濟全球化就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推動全球范圍內商品、服務、技術、生產要素和信息等跨國流動的規模和形式不斷擴大和增加,并通過國際化分工,在全球范圍內提高不斷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形成各國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環節相互全球趨同化的趨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是同資本主義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從根本上講,是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聯系在一起的。從14~15世紀歐洲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到17~18世紀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18~19世紀,英國、法國、美國、德國、俄國、日本等國先后完成過工業革命,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后來發育起來的市場經濟,使人類的生產活動具有了一種不斷擴張的本能--追逐利潤以滿足資本增殖的需要。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開拓,使商品的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促使生產力向更高級的階段發展,從工場手工業到機器大工業的工業革命完成。而殖民擴張本身又意味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歐美列強開始把殖民地變成自己的商品出口市場和原料產地,即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外延到殖民地經濟中。并且,炮艦外交政策成為推行殖民侵略的重要手段,如中國的、非洲的奴隸貿易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大批新興民族國家建立發展起來。它們首先要實現國家工業化,擺脫數百年來殖民主義強加的貧困與落后。然而,大多數國家雖然獲得了民族獨立,但經濟上并沒有獨立,其工業化進程被納入了資本國際循環的軌道,成為資本的第二次“地理大發現”,引發了西方發達國家產業資本的大規模跨國運動,帶動了資本的國際循環與周轉。應當說,產業資本進入國際循環標志著經濟全球化的全面展開,使世界范圍內的生產活動內化于資本再生產過程,資本增殖的循環與周轉在全球范圍進行,經濟全球化進入了最后階段。
因此,可以看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的矛盾在全球范圍內的集中反映和展開,并形成了以國際金融資本為主,以跨國公司為載體,逐步形成世界市場的過程。而隨著其他民族國家以及其他社會體制的資本積累和擴張,逐步形成世界的多極化,存在著客觀發展、其他社會資本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資本的主觀擴張的多級狀態,歸根結題,是國家和經濟體制的經濟發展和資本擴張的矛盾在全球范圍內的表現,按照馬克思的政治經濟理論分析,這也是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雖然資本的要素在全球范圍的流動會受到各種國家、民族、社會體制的抵制,但經濟全球化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社會發展趨勢,它將為社會向更高級的社會形態發展打下必要的經濟、政治、物質的基礎。
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階段和趨勢
從幾百年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到今天的經濟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擴張明顯經歷了商業資本全球化、金融資本全球化和產業資本全球化三個階段,呈現著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滲透、融合,流動量逐步增大的趨勢。
首先,商業資本全球化是以商品貿易為載體進行的,通過商品的交換完成資本的積累和市場的擴大,進而推動了資本能夠按更大的規模來經營產業,提高產業資本的生產效率,促進資本的積累。隨后,由于商品貿易受到國家與地區的政治、經濟體制等各種壁壘的阻礙,并且也受到其它國家市場規模的限制,促使資本開始直接進入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工業化市場,發展全球的產業生產系統,進行全球資源的大配置,促進產業資本大規模的跨國經營,以創造資本的最大利潤和資本增值。并且隨著產業資本的不斷擴大和發展,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也為金融資本高度集中的進入大的跨國公司提供了基礎,兩者結合到一起,進一步加劇了產業資本的壟斷了集中,推動了進一步兩極分化,資本越來越集中在一些大的金融壟斷集團,所以產業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從一開始就是同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交織進行的,目前世界發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基本都有著金融資本的影子。
篇10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矛盾表現;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1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3-0009-02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對于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還沒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國家、組織及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客觀存在,已被多數學者所認同。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經濟活動的全球化擴張和全球化聯系,是資本、資源、信息貿易的全球共享與優化組合。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全球化就是一種新的國際經濟、關系體制,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經濟態勢。
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矛盾的主要表現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矛盾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之間的矛盾。世界各國經濟體制的趨同——大都選擇市場經濟,消除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體制障礙,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市場經濟具有優化資源配置、帶來較高經濟效益的功能,但也會出現盲目性、自發性、滯后性等市場失靈現象,迫切需要一個“世界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糾正市場失靈。第二,民族與全球性之間的矛盾。全球化進程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關系將變得更加復雜,并發展成一個悖論。這個悖論表現在,在全球化進程中,一方面,世界性逐漸融合、消融了民族性;另一方面,世界性強化了民族意識,增強了民族性。第三,經濟全球化與兩極分化的矛盾。二戰以后,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生產水平、經濟實力在總體上不僅沒有縮小,反而繼續擴大了,而且差距極為懸殊。第四,經濟全球化與生態危機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形象愈來愈明顯地顯露出來,空氣、水的污染,森林植被大規模破壞,土壤沙漠化嚴重,化學廢物遍地都是。科學技術一方面創造人類前所未有的輝煌,另一方面,很多技術以瘋狂的形式掠奪大自然,地球正在失衡,很多動物植物正在人類虎視眈眈之中走向毀滅、滅絕。總之,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矛盾復雜多樣,層出不窮。
三、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矛盾運動的發展
從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矛盾現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些矛盾及其運動產生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各主體的微觀自主行為,運行及演進的宏觀自組織機制,以及所處人類社會這個更大系統的歷史演進客觀規律的約束。所以,它是客觀的存在和必然的規律,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這些矛盾運動的發展也將按照自身的演化軌跡和規律進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為主流趨勢或具有主導地位是在轉化和發展的,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今后矛盾運動的發展方向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演化趨勢。
1.競爭與合作的矛盾運動中,合作將逐步取代競爭成為主流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各階段,競爭一直處于主導的方面,決定著進程的特征和性質。但合作因素也隨著不斷在增強,它與競爭的相對地位在不斷發生著轉化。特別是在人類社會面對地球資源迅速減少、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經濟沖突導致的系統風險日趨增大等各種威脅不斷加劇的情況下,要實現各經濟主體自身及整個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活動中加強合作、實現共贏是今后必然的選擇。“一個有效的、開放的市場體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間建立一個協調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過把各種不同范疇內的許多社會——經濟網絡緊密地結合起來,使他們以共同目標為取向,人們才能比較現實的希望實現社會公正、經濟效率、生態的持續發展以及政治民主,從而避免一場(經濟、宗教、政治或倫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險。”因此,競爭與合作在今后雖然仍將并存,但合作的傾向和行為將更趨強烈,最終將取代競爭占據矛盾的主導地位而成為主流,這必將成為競爭與合作這一矛盾運動的發展趨勢。
2.開放與封閉的矛盾運動中,開放將繼續保持其主流趨勢
在經濟全球化的歷程中,開始階段是封閉傾向占據主導,開放因素卻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隨著進程的發展,開放與封閉因素此消彼長,封閉傾向在不斷減弱,而開放傾向卻在不斷增強。發展到現在,開放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主流。盡管兩者在政治、經濟與軍事形勢出現大的動蕩時經常會發生相反的變化,一些經濟主體會依據暫時的形勢更強調封閉性。如在幾次世界性的戰爭、經濟危機、以及政治冷戰時期,各國各經濟體制間的封閉與割據就曾相當嚴重。但不管經濟全球化演進道路如何曲折,開放相對于封閉不斷增強的發展趨勢并沒有改變。如今,開放已逐步成為這對矛盾運動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趨勢,這一發展趨勢在今后也不會改變。
3.整合與分化的矛盾運動中,整合將逐步成為今后的主流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雖然分化與整合的矛盾運動隨著進程演化一直在延續,“但是這兩種相反的趨勢并非總是和必然平衡的:在發展的各個階段,一種趨勢或另一種趨勢往往會占上風。”特別是整合將會隨著這種進程成為主流趨勢,決定這一矛盾運動的發展。因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分化過程更多的是自發自組織過程;而整合過程,由于經濟活動中人類社會處于生存與發展的需要,除了自發形成“無形組織”的整合外,各國各層次經濟主體通過自身組織擴展和聯合形成更大、更高層次的組織,從而使有形組織形式的整合過程也愈加明顯地增強。具體表現在,國家主體間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全球經濟一體化這種整合過程,已成為當代世界經濟演化中的一種潮流;同樣,在企業經濟主體這一層次,“我們可以把工業化社會過去200年的歷史理解為:隨著大型組織不斷從先進技術中獲得優勢,我們設計大型組織的能力的提高,我們已經極大地拓展了組織存在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組織比市場更為有效。這個結論既適用于政府組織也適用于商業組織,因為后者遵循的是類似的設計發展軌跡。”所以,這種有形組織的整合過程今后還將得到更大發展,整合過程也將容納并決定著分化,主導著這一矛盾運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這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4.有序與無序矛盾運動中,有序化是主流趨勢
- 上一篇:后勤服務處工作總結
- 下一篇:線上教學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