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對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22 18:04: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腸道菌群對健康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常言道病從口入,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它告誡我們一方面要注意食物里的成分,看它是不是符合健康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忽視食物的衛生問題。當然,關于日常食物的衛生,無論我們如何講究,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潔凈無菌,因為我們所處的就是一個龐大的微生物世界。說到微生物,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病毒,霉菌,細菌以及各種傳染病。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人們就開始與周圍環境里的微生物有了“親密接觸”。各種微生物開始借助空氣、水以及食物進入人體。通過口腔,總有一些病菌病毒會進入到我們的消化系統,這豈不是很恐怖?別急,上帝早已作了安排,腸道對它們進行了阻擊。
1 腸道,人體的免疫最前線
真金不怕火,真話不怕直說。盡管許多人可能一下子難以接受“腸道是一個很重要的免疫器官”的事實,但這是真的,而且腸道還是人體免疫的最前線。
人體從外界獲取能量和營養,食物從口腔進入,經過食管和胃部,到達腸道,在腸道中分解和吸收。食物的有益成分被分解吸收是好事了,但那些尾隨而來的代謝產物和有害毒素病菌呢,如果也在這里被吸收輸送到全身,豈不會引起大麻煩,這個問題在上帝造人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人體內天生就有保護機制,既然腸道里聚集了大量的外來細菌病毒,那就在腸道的黏膜組織上,配置強大的免疫系統加以保護,在人體內形成一道厚厚的屏障。據科學家們測定,人體有大量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都集中在腸道。
2 腸道的功能狀態影響人體健康
腸道既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腸道的功能狀態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是什么在左右腸道的健康呢?答案是腸道菌群平衡。腸道內生存著各種細菌,但我們大可不必談“菌”色變。正常存在于人體腸道中的細菌,可分為益生菌、中性菌和有害菌三類。益生菌,顧名思義,就是對人體有益的有活性的微生物,就像我們提到過的人體消化道里的微生物。益生菌是很多不同微生物的總稱。益生菌對人體有什么好處呢?答案是改善消化道功能,還有改善屏蔽功能、抑制有害菌繁殖、調節酸堿度、調節免疫功能等等。在健康的情況下,腸道益生菌居多,益生菌可以產生乳酸、醋酸等有機酸,抑制有害菌群繁殖,增強人體免疫力。當有害菌增加時,腸內環境不斷惡化,進一步加速有害菌的繁殖,并使更多的中性菌變為有害菌,危害腸道健康,最終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保持益生菌的優勢地位,維持腸道的菌群平衡,對腸道免疫,乃至整個機體的免疫力都非常重要。
3 益生菌可以預防或者縮短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應用是益生菌配合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是全世界最常開出的處方藥,而我們國人又特別愛濫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不僅會殺死“壞微生物”也會殺死“好微生物”而導致微生物群紊亂。這就是為什么有時候服用了抗生素大家會腹瀉的原因。某些益生菌補充劑可以預防或者縮短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長期安全食用。適當補充含低聚果糖、蒜素的營養保健品,可平衡腸道菌群,增強腸道免疫力。
4 如何保持腸道健康
傳統養生理論早就告誡人們:“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許多健康問題,追根溯源起來,都可以在人的腸道上找到最初的因果。這提示我們,想長命百歲,先“腸”命百歲。無論是已經步入衰老的腸道,還是依然健康的腸道,通過科學的保健方式,都可以讓腸道健康得到更好的改善。
說到保健,會不會覺得很麻煩?其實,腸道保健很簡單,關鍵就是保持腸道菌群平衡。人體的腸道菌群之間的比例關系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增加,或飲食習慣的改變,缺乏運動等原因,都可以導致腸道內的菌群失調,應有意識地調整個人的生活習慣,保證腸道菌群平衡。試著從今天開始,做好以下這幾樣,看看會給你帶來怎樣驚喜的改變?
一、“腸”要這樣
一日三餐的飲食應做到粗細、葷素合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谷類、薯類、豆類、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的體積,軟化糞便,刺激結腸內的發酵,有益于腸道健康。這對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腸”補充
低聚果糖(FOS)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為腸道益生菌群(如雙歧桿菌)提供營養源,使益生菌迅速增殖并發酵,促使腸道pH值偏向酸性,從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長,減少腸道內致癌物質和有害代謝物的生長和沉積,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和腹瀉,有益腸道健康。蒜素對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均能有效殺滅或抑制,從而有利于腸道菌群的良性平衡。低聚果糖與蒜素配合使用,更加促進腸道菌群正向平衡與健康。
“腸”運動
日常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來選擇喜愛的運動項目并持之以恒,還可常做俯臥撐、揉摩腹部、腹式深呼吸等,都有助于增強腹肌,促進腸蠕動,加速糞便排出,這對于保持腸道內菌群平衡,防止腸道老化,增強身體免疫力大有裨益。
二、“腸”不要這樣
暴飲暴食
平時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消化系統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規律,如果突然改變飲食習慣,攝入過多的食物或飲料,大量油膩食物停留在胃腸內,不能及時消化,會產生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刺激胃腸道,很可能引發急性胃腸炎,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濫用藥物
抗生素不但會殺滅病灶的細菌,同時也會殺滅腸道內益生菌,致使疾病蜂起。藥物不能濫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和止瀉藥,用藥不當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致病。腸道不舒服時,除非明確有細菌感染,否則慎用抗生素。
抽煙酗酒
煙酒中有害物質會刺激胃和腸粘膜,使之充血、水腫、糜爛甚至潰瘍,影響腸道菌群,進而危害腸道健康。
不良情緒
過度緊張、焦慮、壓抑、惱怒、憂愁等不良情緒,可導致胃腸道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引起腸道內微生態環境失衡。
吃什么才能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幫助我們對抗有害菌,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為機體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因此,維護腸道菌群穩定的必要一環是補充益生菌。那么,平時應該吃什么,怎么吃呢?
第一,酸奶,奶酪
酸奶和奶酪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奶制品,因為其中富含益生菌,喝酸奶吃奶酪健腸的觀念也是家喻戶曉。但酸奶并不是進到肚里就行,要發揮功效是有講究的。冰涼的酸奶會刺激腸胃,加熱后飲用,又會破壞益生菌等寶貴的營養物質。其實,酸奶溫熱后飲用最佳。空腹時,積蓄的胃液使胃部呈很強的酸性,并不適合酸奶中益生菌的生長。飯后胃液被稀釋導致PH值上升,這時喝酸奶對吸收其中的營養最有利。因此飯后半小時到2個小時之間飲用酸奶效果最佳。晚間是人體血鈣含量最低的時候,機體的需求調節使得此時吸收鈣的能力最強,因此,從補鈣的角度看晚上喝酸奶最好。不過,酸奶中含有糖分和酸性物質,喝完后需要刷牙再入睡。
第二,香蕉,蜂蜜和麥片
眾所周知,香蕉、蜂蜜和麥片都具有促進腸道蠕動、消化吸收、潤腸通便的功效。但它們并不直接為機體提供益生菌,而是含有豐富的的“益生素”,能夠讓益生菌更好的生長和繁殖。此外,香蕉、蜂蜜中還含有維生素A、B、C、E及鉀、鋅、鐵等礦物元素,麥片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看來,補充這些食物真是一舉多得啊!
第三,紅酒和紅茶
小酌怡情,每天酌一杯紅酒已然成為一種家庭風尚,紅酒又能控制血脂,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可謂是家庭晚餐的必備品。其實,適量的飲用紅酒也能夠促進胃腸道益生菌的生長,每天一杯紅酒,四星期后腸道菌群中有益菌的數量會明顯增加。從紅茶制作過程來看,茶葉要經過發酵的過程,其中含有數量可觀的酵母菌。在沖泡時,這些酵母菌崩解死去,他們便成為紅茶有的“益生素”供給腸道益生菌,促進益生菌在菌群中保持優勢地位。
篇2
關鍵詞:腸道菌群粘膜免疫兒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40
【中圖分類號】R-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032-01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創新,使得人們對腸道菌群結構與功能的認識逐漸深入。目前研究發現,人體腸道內微生物的數量巨大,一般在1013~1014個,而且種類也多達500~1000種,其中90%以上為細菌。隨著研究的深入,微生態的概念逐漸被提及,維持微生態平衡對于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兒童而言,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腸道免疫系統功能不足且腸道菌群正處于生理性演替過程,兒童腸道微生態的平衡較難穩定,又加之環境、疾病、藥物使用等因素的存在,極易發生微生態紊亂,造成菌群失調,從而引發腹瀉、感染、過敏性疾病等,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帶來嚴重影響。
1腸道菌群的概述
對于腸道內數以億計的細菌,大致分為三類,包括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其中,益生菌所示與宿主共生的專性厭氧菌,其總量占到全部菌群的99%以上,作為腸道的優勢菌群,其是構成膜菌群的主要成分,能夠與腸道粘膜上皮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構成腸道定植抗力,從而防止有害菌的定植,減少病原菌的感染發生;中性菌即指條件致病菌,屬兼性需氧型,通常腸道微生態正常時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若存在胃腸道疾病或者出現感染等狀況時,其會表現出侵襲性,從而打破微生態的平衡,產生致病性;有害菌即致病菌,數量一般較少,且不會定植于特定部位,當數量超過一定閾值時,可引起疾病。
對于細菌的定植部位多與細菌種類相關。一般地,由于胃部pH酸性較大,且富含蛋白酶,細菌較少,僅含有少量的幽門螺旋桿菌和鏈球菌、乳酸菌等革蘭氏陽性菌;隨著消化道的向下延伸,pH逐漸升高,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也逐漸增多,且細菌的生活方式也由需氧型向厭氧型過渡。絕大部分的細菌位于結腸和遠端小腸,包括益生菌類和中性菌類。人體內的腸道菌群是經過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發展而來的,新生兒并不存在腸道細菌,而在后期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外界環境、飲食、生活習慣、藥物使用等因素的影響,體內的腸道內開始有細菌定植并發生演替,一般到2歲后,其體內微生態的建立達到平衡。
2腸道菌群與兒童免疫
2.1促進兒童免疫系統的發育。在對小鼠的研究發現,無菌環境飼養的小鼠腸道內淋巴結數量減少,且腸上皮細胞也減少,表明腸道菌群對于腸道免疫系統的發育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如此,腸道菌群的缺少對于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的發育也有影響,在腸道菌群缺失的小鼠表現出脾臟中CD4+T細胞數量減少,體內抗體水平下降[1]。
2.2屏障作用。對于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能與腸粘膜上皮細胞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從而在腸上皮細胞表面,形成膜菌群,以作為機體先天性免疫的屏障,可通過營養競爭、分泌抗菌物質等清除致病菌,提高腸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從而抑制病原菌的入侵。
2.3促進SIgA產生分泌。SIgA能通過與細菌、病毒等表面的抗原表位結合,阻止其與腸上皮細胞的粘附,從而避免細菌侵入腸上皮細胞,引發炎癥反應。而正常的腸道菌群對于腸粘膜免疫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夠促進SIgA的分泌,從而抵抗病原菌的入侵。此外,有研究表明,SIgA對于腸道膜菌群的建立有一定促進作用[2]。
2.4調節淋巴細胞。通過口服雙歧桿菌微生物制劑,B淋巴細胞的轉化,增加外周血中B細胞的數量;而某些雙歧桿菌數減少的患兒中發現,其腸壁粘膜系統內CD3+、CD4+、CD8+細胞出現下降,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此外對于乳酸桿菌的研究也表明,乳酸桿菌能夠促進IL-10和TGF-β的分泌。同時,在一些過敏性反應中發現,腸道菌群能改變有害抗原的免疫原性,從而激發不同的免疫反應,以維持腸道免疫系統穩態,其能調控Th1、Th2等免疫細胞活性,有效地降低Th2型免疫應答,從而緩解過敏癥狀[3]。
2.5天然免疫。腸道細菌可以穿越上皮細胞以及粘膜屏障,從而激活樹突細胞和固有層免疫細胞,從而激活粘膜免疫系統,當病原菌入侵時可以迅速引起免疫反應,及時清除入侵的病原菌,保護機體的健康,如雙歧桿菌種屬的細菌成分能夠激活樹突細胞(DC),從而影響T細胞活性,增強Th1型免疫反應;乳桿菌可激活TLR-2,從而激活信號轉導的途徑,促進多種細胞因子的分泌,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
3腸道菌群與兒童疾病
腸道微生態平衡被打破,往往會造成某些疾病的發生,同時兒童的腸道免疫系統功能不夠完善,因此,腸道菌群失調對于兒童而言,可能具有嚴重的后果。目前,相關研究發現,腹瀉、細菌/病毒感染、炎癥性腸病(IBD)、發育不良以及過敏性疾病發病時,腸道菌群的結構往往會被改變,病原菌大量繁殖,從而使得益生菌失去其優勢地位,通過含有益生菌的相關微生態制劑,可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癥狀,且效果持久,無副作用[7]。
4小結
腸道菌群對于兒童免疫系統的發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維持腸道微生態的平衡也起到重要作用。腸道菌群結構與功能的穩定不僅有助于兒童的消化吸收,作為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線,還能有效地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確保機體的健康。此外,微生態制劑的發展也逐漸為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相關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方法。因此,對于腸道菌群的研究還需要不斷地深入,對于含有益生菌的微生制劑的研制在疾病防治上必將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唐文靜,黃娟,鐘燕,等.益生菌干預對卵清蛋白過敏幼鼠模型的免疫調節作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1):4-8
篇3
工科教育及課程思政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視課程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是從根本上解決好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問題。其中教學設計是教師課堂教學一項創造性工作,是對教師靈活性和自主性發揮的空間更大,“食品微生物學”是研究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與食品關系的一門科學,內容主要有:微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應用;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貯藏等過程的預防和消除等。工科教育及課程思政使得“食品微生物學”教學的綜合性、實踐性、人文性加大,教師融合信息技術,豐富課程資源更有創造性發揮的空間。因此在原有教學教案設計中加入思政內容,對思政素材進行精煉,提取核心內容,將思政內容具體導入章節如種子般散播在專業知識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思政內容融入時機和頻次做到滲透式和潛移默化式,讓學生不覺得突兀、樂于接受。
一、“食品微生物學”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總體設計理念就是激發學生天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本位理念,從普遍的認識出發——(學生已知或感興趣或表象),剖析里面蘊含的食品微生物學知識點(識記),以此點深入細致講解(環環相扣,細致解決問題),小結知識點,提問啟發學生并進行反思討論。
本課程學習任務是學生掌握微生物的結構,對微生物的分類、營養與代謝及其與食品釀造、安全的相關性充分認識,在此基礎上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對相關問題進行自我分析和認識,例如菌群失調、生物膜污染、亞硝酸鹽、抗生素濫用等問題,并在學習中逐步找到解決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的方法與途徑,厚植專業愛好及堅定素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同時強化溝通表達能力,盡可能讓同學拋開書本用自己的理解和表達去解釋概念、特點,指導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邏輯思維結合自我表達)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中教師幫助同學構建知識框架,要求學生定期勾畫“思維導圖”。
二、教學案例設計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曲頸瓶的實驗思考
本章節來源第一章緒論(2 學時)——第二節微生物的發展簡史。
2、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本節是食品微生物學發展簡史巴斯德貢獻的學習,巴斯德被譽為“微生物學之父”其曲頸瓶實驗推翻了古老的“自然 發生說”,開啟了微生物學的發展,通過巴斯德實驗設計思路 學習,啟發同學經后學習要有細致嚴謹的態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維,建立獨特的分析能力,不要“人云亦云”。知識目標:掌 握巴斯德的貢獻,了解“曲頸瓶”實驗思路。能力目標:實驗設 計思路的萌生。素質目標:嚴謹認真科學態度及批判性思維建立。
學生已知:巴斯德對人類的貢獻,知道食物的腐敗是由微生物所引起。未知:如何推翻當時盛行的“自然發生說”。能 知:徹底否定自然發生說是通過曲頸瓶實驗。想知:巴斯德曲頸瓶實驗的思維過程。怎么知:通過介紹“自然發生說”理念以 簡單的方法、結果、結論三段論方式展示“曲頸瓶”實驗的設計 思路,提問同學每一個設計的合理性,啟發同學思考,并引入實際生產企業醬油脹袋問題,同樣以簡單的方法、結果、結論三段論實驗思路設計提示同學們深入思考,最后揭示在微生物學學習中要具備嚴謹認真科學態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維。
3、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方法是啟發式、案例教學法。
課程導入:“不畏浮云遮望眼”——引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登飛來峰》下一句是什么呢?(設問)“只緣身在最高層”,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曲頸瓶實驗的思維過程。
巴斯德對人類的貢獻:徹底否定了自然發生說、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狂犬病疫苗的研發等。當時深入人心的“自然發生說”: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所推崇,認為生物是自然發生的, 而巴斯德卻認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為此開展了曲頸瓶的研究。
三段論式(方法、結果、結論)展示“曲頸瓶”實驗設計思路。 “實驗設計一”方法:封閉玻璃容器加熱肉湯;結果:肉湯澄清;結論:自然發生說不成立。“實驗設計二”方法:曲頸瓶容器 加熱肉湯;結果:肉湯澄清;結論:自然發生說不成立。“實驗設 計三”方法:曲頸瓶肉湯傾斜;結果:肉湯腐敗;結論:自然發生 說不成立。每次設問“同學們覺得實驗設計的合理性?”
啟發今日眼光來看巴斯德“曲頸瓶”實驗設計完美嗎? 拓展簡單加熱能殺死肉湯的所有微生物嗎?引入真實某企業醬油脹袋案例,三段論式(方法、結果、結論)案例分析“醬油脹袋” 實驗設計思路。
“醬油脹袋實驗設計一”方法:同步分離脹袋醬油與正常醬油,可疑微生物接種產氣培養基驗證;結果:分離到Z1、Z4 菌株;結論:引起醬油脹袋微生物是Z1、Z4。“醬油脹袋實驗設計二”方法:Z1、Z4接種正常醬油;結果:正常醬油產氣;結論:引起醬油脹袋微生物是Z1、Z4。“醬油脹袋實驗設計三”方法:接種醬油中分離菌落對比;結果:接種前后菌落形態一致;結論:引起醬油脹袋微生物是Z1、Z4。每次設問“同學們覺得實驗設計的合理性?”
課程思政:實驗設計需要充分考慮論證,需要嚴謹的科學設計更要有批判性思維。
人體內的另一個隱秘世界——腸道菌群,本章節來源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態(6 學時)——第二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4、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本節是微生物的生態——動物體表和體內微生物,重點學 習腸道菌群概念和對人健康的重要性,用新的健康觀去關注和認識腸道菌群,如何維護腸道菌群的健康,思考腸道無菌化人體是否會保持健康?知識目標:掌握腸道菌群、正常菌群的概念。技能目標:掌握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健康。素質目標:實踐出真知,做知行合一的實干家。
學生已知:人體的體表、體內存在大量微生物。未知:腸道微生物與人體疾病有怎樣的關聯。能知:腸道菌群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想知:如何保持腸道健康。怎么知:正常菌群概念介紹,通過圖片揭示微生物主要分布的位置在十二指腸、空腸到回腸,引出腸道菌群的概念,菌群失調會引發哪些疾病,再引出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趙立平教授[6] 的例子,“減肥”話題引入來看體重變化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系,以實例說明腸道菌群與肥胖的相關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能出真知,知識要轉化為能力,必須躬身實踐,要 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理。
(1)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方法是案例教學法結合講授法。
課程導入:我們知道在人體的皮膚和體內都存在著大量微生物,首先來看人體體表微生物分布圖,皮膚表面微生物數量平均10 萬個細菌/平方厘米,口腔中微生物的種類超過500 種。
正常菌群:概念及意義,在腸道中微生物數量達到100 萬億,由此引入腸道菌群概念。
腸道菌群:通過《細菌-腸道菌群》動畫視頻來看腸道菌群中微生物的分布情況。
圖片展示:腸道菌群失衡與很多疾病相關。
趙立平教授的健康新三觀:以趙立平教授的研究肥胖與腸道菌群的關系。
課程思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1 時間的味道——微生物與食品釀造
本章節來源第八章微生物與食品釀造(4 學時)——第一節微生與食品釀造。
3.1.1 單元教學目標
本節是微生物與食品釀造中真菌與食品間的關系,重點學習茯磚茶和毛豆腐形成中主要的微生物,進一步理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友好關系,了解茯磚茶和毛豆腐的生產工序,從形態、功能和種類掌握其中主要的微生物,通過學習告訴同學們中華民族對于食物和風味的理解。同時啟發同學們要珍惜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認真好學,逐步積累,成為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知識目標:掌握茯磚茶、毛豆腐形成中的主要微生物。技能目標:掌握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尤其霉菌中根霉、毛霉、曲霉的區別。素質目標:珍惜時間,沉淀人生的厚度。
學生已知:從第二章微生物主要類群及其形態與結構中掌握了微生物的結構,細菌、霉菌、酵母的形態及構造等。未知:對于某些食品——茯磚茶、毛豆腐中的主要微生物仍不清楚。 能知:也知道很多食品與微生物有著密切關系。想知:到底其中的微生物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通過視頻《百姓茶點——茯磚茶制作工序》探究茯磚茶發花的秘密——“冠突散囊菌”來認識該菌的特性,形 態、功能。通過視頻《舌尖上的中國——轉化的靈感》選段“毛豆腐”來看加工,進而引出生產中參與其中的微生物及作用?層層導入,一步步引出知識點。結合視頻、圖片、音樂在欣賞中掌握內化知識,最后二次時間創造賦予食物更多的風味,這是中華民族在長久的實踐中的滋味也是世道人心的感觸,進而以《勸學》升華大家要認真學習,珍惜光陰,不斷積累,用時間豐富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做對國家、社會、人民有用的人。3.1.2 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方法是情境教學,通過配圖片和音樂構筑美感,啟發同學思考。
課程導入:設問從圖片中找到所有食物的共同點是什么?重點講解茯磚茶、毛豆腐。
視頻輔助講解:茯磚茶加工關鍵——冠突散囊菌、毛豆腐 制作關鍵——霉菌、細菌、酵母菌等。
課程思政:這些美味的食物由時間二次創造,啟迪人生的厚度也需要時間來沉淀。
篇4
關鍵詞:惡性腫瘤;醫院感染;相關因素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患者在患病后會出現患病部位疼痛且情緒低落的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此外,惡性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低下[1],且需住院接受放化療治療,大大增加了腫瘤科醫院感染發病率。本文選取90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惡性腫瘤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進行探究,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腫瘤科收治的90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齡18~79歲,平均年齡為(41.32±2.69)歲;住院時間為7~81 d,平均住院時間為(36.98±2.87)d;其中,經化療治療39例,經放療治療31例,經化療聯合放療治療20例;肝癌24例,肺癌18例,結腸癌14例,胃癌17例,前列腺癌9例,卵巢癌5例,其他癌癥3例。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2]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收集和統計,并對患者的醫院感染類型、病原菌分布情況、年齡、住院時間、放化療次數、抗菌藥物使用情況、侵入性操作以及營養狀況等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和分析。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x±s)進行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
2 結果
2.1醫院感染發生情況分析 90例惡性腫瘤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14例,醫院感染率為15.56%,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口腔感染例、皮膚組織感染以及泌尿系統感染,見表1。
2.2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分析 14例發生醫院感染惡性腫瘤患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真菌三種類型,見表2。
2.3醫院感染患者的危險性因素分析 感染患者與非感染患者在年齡、住院時間、放化療次數、抗菌藥物使用情況、侵入性操作以及營養狀況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P
3 討論
惡性腫瘤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機體免疫力低下,自身生理屏障遭到破壞,成為醫院感染的主要發病人群。由于惡性腫瘤患者的機體情況較為特殊,在臨床治療中常采用介入性治療以及侵入性治療,導致患者的皮膚組織及黏膜免疫組織被破壞,增加了病原菌侵入機會。本次研究結果顯示,90例惡性腫瘤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14例,所占比例為15.56%,主要包括呼吸道、胃腸道、口腔、皮膚組織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等,發生醫院感染惡性腫瘤患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真菌。感染患者與非感染患者在年齡、住院時間、放化療次數、抗菌藥物使用情況、侵入性操作以及營養狀況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P
針對惡性腫瘤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不同因素,制定如下護理對策:①強化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向腫瘤科醫護人員介紹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并定期考核關于醫院感染方面的消毒知識及操作技能,提高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②加強對基礎疾病及臨床合并癥的治療,增加營養攝入,指導患者家屬在飲食中增加適量的蛋白質及氨基酸類食物,保障患者的機體營養。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盡量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提出住院治療――出院觀察的治療方式。③做好病房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環境清潔,條件允許情況下可在病房內安裝空氣消毒機,患者出院后,對病房床單、被褥進行徹底消毒,避免發生交叉感染或醫院性感染。④患者接受放化療治療后,注意對患者腫瘤照射區域、腫瘤部位周圍組織進行保護,并對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密切觀察。同時,加強口腔護理、上下呼吸道護理,降低局部感染發生率。⑤加強飲食指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科學化、合理化的飲食建議,避免攝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盡可能減少預防性藥物使用劑量,科學選擇敏感藥物,縮短抗菌藥物的服用療程。
綜上所述,由于惡性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力較低,極易受到醫源性感染。因此,應明確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并針對不同的感染因素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對策,以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雷旭東,王玉潔,金育忠,等.惡性腫瘤化療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甘肅醫藥,2015,34(10):721-724.
篇5
[關鍵詞]婦產科;醫院感染;分析;管理
醫院不僅是病人生理健康的保障,也是患者精神支柱的依靠,如果患者在醫院感染,經濟上給患者帶來影響,在患者的心理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這種情況的出現讓患者增加了住院的醫療成本,造成了社會醫療資源的浪費。醫院住院患者感染的現象,是醫院管理中重要的一環。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這種障礙更加突出,各家醫院的相關工作人員都不斷研究預防和控制感染情況的發生。醫院感染又稱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或醫院獲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是指在患者住院后,在醫院住院期間,由于醫護工作做的不到位而發生的感染。
1醫院感染原因
醫院患者感染,情況復雜,比如管理不當、診斷錯誤、用藥錯誤以及自身原因,這些都會增加醫院住院患者的發生感染的概率。
1.1領導對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夠重視
醫院出現住院患者感染現象,首先負責的就應當是醫院領導。預防感染措施還沒有做到位,就會出現感染現象。醫院領導應該建立實行最嚴格的感染預防措施。
1.2醫院內交叉感染
很多患者的疾病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患者的病入院時候,并沒有表現出來,醫生也沒有看出來,以單純性病人入院治療,假如這個病人同時具有傳染病而只是沒有到爆發期,在住院治療期間該傳染病爆發傳染給了其他單純性病人,這就會造成病人的交叉感染。一旦兩個病人或多個病人都具有傳染性的時候,就很難辨別誰是最初感染源,這種情況很危險。比如嬰兒腹瀉這種病,在嬰兒期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醫生都會診斷為單純性嬰兒腹瀉入院治療,但是如果嬰兒體內含有鼠傷寒沙門菌的話,問題就不那么簡單了。
1.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制劑
科技的發展,抗生素和抗菌制劑不斷推陳出新,各種藥物名目繁多,這給醫生使用藥物治療上造成很大困難。有的患者并沒有明顯用藥體征,這時候醫生用藥一般都帶有盲目性。有的抗生素不適于局部用藥,如果配制不當會給耐藥菌群提供一個很好的繁殖環境,病情不但得不到治療,還會增加其他感染的幾率。目前大多數醫院都喜歡給患者開具抗生素藥物,感覺效果好,可以立竿見影。
1.4醫院消毒隔離及滅菌操作不嚴格
醫院需要建立消毒隔離區和制定嚴格的滅菌操作流程規章制度,這些措施其實是很有效地避免住院患者感染的措施。比如設置專門發熱門診,一般傳染性疾病都具有發熱癥狀,設立發熱門診就可以從發熱患者中排查是否是傳染病患者,從而進行隔離治療,避免交叉感染,而這項很好的措施在很多醫院形同虛設。兒科的去兒科,婦科的去婦科,沒有人主動去掛發熱門診,因為患者知道他們不夠專業,只是個篩查門診,在患者潛意識當中誰都不想自己是傳染病患者。而醫院有沒有強制實行發熱患者必須掛號發熱門診,這就給住院患者交叉感染開起了綠色通道。有的醫院對消毒滅菌工作不夠重視,還使用一些老舊消毒設備,不想在純粹性支出部門上面投資,因為消毒滅菌部門是醫院不能盈利的部門,只有支出,所以對這個部門并不重視。所以各醫院領導一定要改變這種錯誤認識,意識到醫院消毒滅菌工作的重要性。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2015年1月—2016年1月某市醫院婦產科住院并出院的86例感染患者病例。
2.2調查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查閱此期間的全部出院病例,對發生醫院感染的病例核實診斷并按預先設計好的調查表統一填寫。
2.3診斷標準
依據衛生部2001年1月3日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進行診斷。
2.4統計方法
單變量統計分析方法:產檢驗。
3結果
婦產科感染例數為86例,占全院感染病例數的40%,居全院首位。
4討論
4.1感染分析
針對該院具體情況,對婦產科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進行分析。4.1.1外陰切口感染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婦產科住院病人患者感染,外陰切口感染48例,居婦產科感染病例首位。女性生殖器雖說自身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但在患者生病住院期間,這種功能很可能會降低,另外外陰緊鄰女性生殖器附件,包括陰道、子宮,又接近尿道和,是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部位,一旦工作疏忽就會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感染。另外手術中的醫療器械是否按規范,嚴格消毒,是否能做到手術是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操作的,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4.1.2上呼吸道感染分析一般孕婦懷孕都是個好事情,親朋好友都會給予祝福,一旦聽說產婦患者住院,大多都會前來探視和問候,這就造成婦產科人員流動性比較大,人員復雜,人來人往,不是每個前來拜訪的好友都是健康的,這給住院患者感染的幾率大大增加。所以婦產科應該嚴格探視陪護制度,并且開通門窗,保持空氣流通。4.1.3泌尿道感染分析婦產科泌尿道感染的預防工作應當十分重視導尿管的應用上,醫護工作人員一定要密切關注患者導尿體征,小手術盡量不用導尿裝置,大手術盡量控制使用導尿裝置時間。醫院婦產科制定嚴格的導尿管使用制度和流程,一定要保證無菌,操作動作幅度小,時間還要短,及時觀察,盡量能早1d拔管就早1d拔管,以預防感染情況的發生。4.1.4胃腸道感染分析胃腸道感染與醫院的衛生設施、人群的衛生習慣關系密切。一般產婦在住院期間都很注意飲食,即怕吃多了,又怕營養不良,以防便秘和胎兒吸收不良。這個時候大多數患者都會選擇醫院的營養食堂,很多醫院已經推出專門給孕婦和產婦吃的營養餐。患者定過營養餐,交過錢之后,基本都很少去食堂后廚去看看廚師用的食材和檢查相關流程的衛生,甚至營養餐做好之后都是餐廳工作人員推著餐車直接送到患者病房。這個時候醫院就應該加大食堂衛生安全管理,嚴格把控食材和廚房衛生。這個問題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4.2管理對策
4.2.1提升領導認識、加強合作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是某個人的工作,應當從領導自身做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一定要各部門加強合作,比如從醫院開始建設,就應該考慮到該項工作。從建筑功能學的角度來說,消毒滅菌隔離區的設置、食堂位置的選擇等等,功能區設置一定要合理齊全。另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應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將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一旦出現住院患者出現感染,按照管理制度,嚴格追責,造成具大損失的,交于公安機關立案偵查。4.2.2加強醫院消毒滅菌的監督、監測按照醫院消毒滅菌的有關規章制度,密切監督和檢測是否在規定時間內,高效、順利地做好消毒滅菌工作。一旦有人沒有按照規定流程完成醫院消毒滅菌工作,就給予相應懲罰。監督檢測工作做得一定要細致入微,不能放過任何角落,否則消毒滅菌工作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了。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護理用品的、人體皮膚、溫度計病房的微生物等等消毒滅菌工作都要做到,切斷一切有可能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4.2.3加強醫院感染的宣傳教育醫院感染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很多知識都需要懂,比如臨床醫學、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微生物學、藥理學、護理學、公共衛生學、檢驗學、醫院建筑學以及有關法律、衛生法規、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知識。所以要加強對醫護人員這方面的相關培訓,可以通過宣傳頁的宣傳,定期的專家輪流授課,以及消毒滅菌常用技能的培訓等等,這些都是知識面的宣傳教育。還有一點重要的就是思想教育,講授醫院感染的危害性,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醫院感染管理道德理念,增強醫院感染預防意識,將醫院感染預防理念應用到平時工作的的點點滴滴中,主動參與醫院感染事件的預防工作。
5結語
婦產科醫院感染發病率高于同期住院的其他科室,與產婦自身的生理特點有關,與醫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有很大的關系。針對薄弱環節采取措施,加強病房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醫院婦產科醫院感染發病率。
[參考文獻]
[1]劉振聲,金大棚,陳增輝.醫院感染管理學[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0:2-5.
[2]耿貫一,王志瑾,王建華,等.流行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0.
[3]劉振聲.醫院感染及其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3-4.
[4]劉振聲.醫院感染及其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170-175.
篇6
2014修美美容國際集團旗下唯美極系列,火熱推出性感美雕全球性感抗衰時尚品牌,雕塑魅惑性感外在,將性感抗衰進行到底。活細胞產品配合微波聚焦共振儀器,增加女人的美麗和魅力指數,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減肥或塑形,而是享受緊膚、嫩膚、塑形、平衡荷爾蒙、抗衰老等一站式服務,打造迷人S曲線,提升女性魅力。不僅讓女人的性感呈現在形體與外在氣質的上,同時通過外表的自信建立女人從骨髓中散發出來性感,攝人心魄的魅力,讓全世界的女人都性感起來,都美麗起來,都幸福起來!
性感美雕微波翹臀
豐滿圓翹的美臀,讓TA魂牽夢繞,扭動顯風情
美化臀部線條,令臀部翹挺、圓潤、緊實;改善脂肪聚集和皮膚松弛現象、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增加魅力。
性感美雕微波收腹
迷人在腰腹,讓TA戀戀不舍,相擁盡繁華
調理背部經絡、促進荷爾蒙的分泌功能,增進腸道排毒、重塑腰腹曲線、整體年輕態。
性感美雕微波塑背
平滑柔順的美背,讓TA癡迷忘返,所觸皆性感
雕塑背部完美曲線、緩解頸肩疲勞感,改善睡眠、重組背部脂肪細胞,使背部平整,順直、排出腎臟毒素、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增加女性魅力。
蕊莉婭皇家青春內雕,女性生殖系統的圣經
上帝說,女人是男人身上掉下來的肋骨,不是頭骨,不是腳骨,是在男人腋下靠近心臟的肋骨,因為男人和女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為女人需要男人的保護,因為女人需要男人的愛……為了這份得之不易的幸福,我們要彼此好好珍惜!包括呵護健康和美麗的源泉――女性生殖系統!
人的生殖系統是發育最晚的系統,生殖系統發育成熟象征著人整體成熟。女性生殖系統的衰老又是在人的一生中最先開始的,女性的生理功能30歲左右達到高峰,而后逐漸下降,生殖系統衰老的癥狀也隨之出現。
女性的生殖系統非常堅韌又非常脆弱,極不易保養,營養補充不足、健康維護不利、經期、、懷孕、分娩、流產、節育等,無一不損傷生殖系統,造成女性生殖系統病變。女性生殖系統的有形器官(硬體)含蓋腺、卵巢、子宮、宮頸、陰道、外陰。調控整個系統的是內分泌系統,而內分泌激素的反應機制(調控軟件)則是經脈系統之任脈、督脈、沖脈、帶脈。
生殖系統健康與否直接關系整個機體的雌激素水平,生殖系統健康,內分泌隨生理周期準確地分泌雌激素、黃體素,于是經來經去,不腰酸、不腹痛、心情輕松愉快。生殖系統健全,任督兩脈脈氣旺盛,沖脈、帶脈自然也正常,于是背挺、腰細胸部堅挺,臀部結實,大腿無贅肉,下腹不凸挺,無眼袋,無皺紋,無痤瘡,遠離色斑。因此,確保生殖系統的健康意義重大。
女性生殖系統挺“脆弱”
女人一生是非常勞累的,尤其生殖系統更勞累,生理結構特別,非常脆弱,極難保養,最易受經、孕、育、產四期,流產、、避孕藥等對生殖系統傷害巨大,受傷后也最難恢復,生殖系統的重要性及功能的特殊性,決定它本系統的獨特性,排他性。為了孕育生命、護固胎兒,它對本系統外的任何物質均持排斥態度,吸收不足50分之一。
A:兩個1/50不足
1.對藥物吸收不足1/50:無論是口服、注射的藥物,通過胃、大腸、小腸、肝再進入血液循環,最終運行到生殖系統僅吸收不足1/50,造成婦科疾病頑固難愈,甚至越來越嚴重,以致惡變。
2.對營養的吸收不足1/50:難以維持生殖系統正常的生理要求,使其免疫力低下,易感染。造成過早衰老,松弛,干澀,變黑等。
B:三個極易
1.極易傷害:生殖系統容易勞累,生理結構特別,非常脆弱,極難保養,最易受經、孕、育、流產、、避孕藥等,無一不損傷生殖系統,很難徹底休息、治療、恢復。
2.極易感染:女性生殖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器官,常年暴露于密閉不透氣、充滿污染的環境中,在這里毒素大量堆積,極易造成細菌、病毒的滋生及上行感染,引起面部斑、痘、疹、暗黃。
3.極易受寒:女性生殖系統處于任脈之上,屬陰中之陰,極易受到各種寒濕影響,形成寒凝血瘀(血色暗、有血塊)、宮寒不孕、經來腹痛、手腳冰涼等。
蕊莉婭,做下半身用不落幕的女人
蕊莉婭皇家青春內雕系統,源自法國,幾經現代醫學技術的完善和創新,以不傷害機體自身為前提,加強肌體自身內傳導和調節能力,提高自身細胞分泌能力,行氣活血,滋陰縮陰,提高生殖系統自潔能力,從而讓整個機體恢復年輕態、健康態,進而提高生殖系統括約肌的活力,達到使其恢復彈力、收縮力,最終達收縮陰道的目的。
第一步:快速提升生殖系統免疫力
蕊莉婭私密修復則提倡“以茵制菌,天敵治理,生物相克避害”的為生態平衡理論,產品通過向陰道直接補充大量有益菌活菌,迅速調節陰道菌群平衡,提升生殖系統免疫力,減科炎癥的發生。
第二步:快速解決陰道松弛干澀
區別于傳統的縮陰產品,蕊莉婭無創私密青春修復術采用基因療法和傳統醫學相結合,不但達到完美縮陰的效果,同事對生殖系統及全身達到抗衰目的。
第三步:增殖細胞。恢復生殖系統年輕態
主要成分祖細胞多肽讓生殖系統再生,增殖生殖系統新細胞數量,增強生殖系統源動力。
第四步:法國原裝共振聚焦儀,疏通經絡,調理胞宮
主要疏通的三大穴位:八s穴,調節人一身氣血的總開關;會陰穴,人長壽的要穴:三陰交穴,婦科疾病的首選要穴。
第五步:定點生物反饋療法,定點定位啟動生殖系統運動肌肉群
定點生物反饋療法啟動神經功能,使生殖系統肌肉群具有收縮運動功能。同時搭配蕊莉婭獨有的愛情肌運動,有效增加兩性生活質量,使生殖系統健康有活力。
蕊莉婭皇家青春內雕完美抗衰體系
蕊莉婭皇家青春內雕?私密修復系列
任何女人都希望自己具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姿。美麗是女人永恒的談資,永不凋謝的話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各方面的節奏也明顯提速。我們在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同時,身體也悄悄發生了許多變化,甚至導致了婦科疾病的發生。治療,復發,再治療,再復發,這循環往復的過程造成了許多女性難以言表的痛楚。
蕊莉婭私密修復系列,青春內雕第一臻獻,提倡“以菌制菌,天敵治理,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態平衡理論,終結婦科炎癥,塑Ⅰ度清潔健康女人,成就女人健康的美。
蕊莉婭皇家青春內雕?無創私密青春修復術
現代基因科技與法國皇室古方相結合,采用祖細胞多肽與皇室愛情肌誘導運動,配合微波共振聚焦儀,滋陰養陰豐陰、提高性動力并延緩衰老,是一款針對女性生理特征而研發的抗衰老之瑰寶。
蕊莉婭皇家青春內雕?盆腔修復宮絡SPA
篇7
1惡性腫瘤病人NI的特點
1.1惡性腫瘤病人NI發病率明顯高于院內平均感染率
據報道,一般醫院NI的發病率平均不到10%,而惡性腫瘤患者則高達20%以上。在各系統惡性腫瘤患者中,以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者的感染率最高。劉萬梅[1]的研究發現,在797例惡性腫瘤人中,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病人NI為33.33%(34/102),而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惡性腫瘤分別為13.64%(45/330)、5.51%(13/336),明顯低于前者(P<0.01),可能與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更直接破壞患者免疫防御系統有關。由于惡性腫瘤NI明顯增高,因而發生NI的惡性腫瘤患者病死率亦高。有一組資料表明,64例惡性腫瘤死亡患者,33例發生NI,其中69.7%院內感染是導致患者死亡的直接或間接原因[2]。因此,減少惡性腫瘤患者NI發病率是提高病人生存率或延長其生存時間的重要途徑。
1.2惡性腫瘤病人NI的部位以下呼吸道最為常見
John等[3]報道,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在NI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感染率約占NI的52%。國內薛國文等[4]對某大醫院不同科室的NI進行了回顧分析,發現下呼吸道NI為31.2%(182/584),其次為泌尿道26.7%(156/584)和手術傷口22.6%(132/584)。劉萬梅[1]分析了101例惡性腫瘤醫院感染患者,發現NI部位亦以下呼吸道最多,為45.5%(46/101),而泌尿道和手術傷口分別為18.8%(19/101)和15.8%(16/101)。下呼吸道感染多是間接傳播所致,可能與病員住院時間長、探視及陪護人員多、流動性大、傳染源集中,使病室內空氣清潔度降低有關,再加上腫瘤病人抵抗力低下,因而成為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泌尿道感染最常見的原因是留置尿;至于手術切口,國外有學者分析了1226例不同部位惡性腫瘤患者1283例次手術的傷口感染情況,他們將傷口分為Ⅰ、Ⅱ、Ⅲ和Ⅳ級,其感染率分別為3.8%、8.8%、20.7%和46.9%,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影響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子有肥胖、沾染或污染切口、手術時間大于4h、圍手術期大于3d等[5]。
1.3惡性腫瘤患者NI的病原菌
惡性腫瘤患者NI的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主要為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克雷伯桿菌、變形桿菌、陰溝桿菌等,其次為革蘭氏陽性菌、真菌、病毒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呼吸道、泌尿道、胃腸道等腔隙中的一些常居菌或條件致病菌在NI病原菌中所占比例有明顯增多的趨勢。有學者研究了44例肺癌患者支氣管刷取物病原微生物,陽性率達80%,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聚團腸桿菌和大腸桿菌為主,占陽性例數的62.5%。動物致病性試驗結果說明,被檢出的條件致病菌可使正常和受照射動物發生感染,提示惡性腫瘤患者下呼吸道潛在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是發生下呼吸道N1的重要易感因素[6]。
1.4院內感染的常見原因
腫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而某些治療措施如放療、化療、手術等有可能使其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加上院內感染源比較集中,因而容易發生院內感染。各種侵襲性操作亦是造成惡性腫瘤病人院內感染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如留置尿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呼吸機的使用、靜脈高價營養的維持等。劉萬梅[1]調查101例惡性腫瘤患者NI情況,有各種侵襲性操作者86例,占85.1%,提示在侵襲性操作與醫院內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容易造成菌群失調,耐藥菌增加,亦是導致NI的重要原因。此外,患者的年齡大、營養狀況差、住院時間長、病情重等也是腫瘤患者易發生NI的危險因素。
2惡性腫瘤患者NI的預防
由于惡性腫瘤患者NI發病率與病死率均較高,因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預防NI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有研究表明,霧化吸入對預防和治療下呼吸道NI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Fassbender等對6例患者分別給予慶大霉素霧化吸入,持續14~21d,然后檢測患者肺及痰液中藥物濃度。結果發現,患者平均吸入率為35.4%±5.08%,其中肺內為21.9%±7.15%;痰液中藥物濃度由吸入前的(4.3±3.2)μg/ml/mg升至(16.6±8.1)μg/ml/mg;血清中除1例腎衰患者外,均檢測不到藥物存在;治療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明顯減少。以上結果提示,霧化吸入對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預防和治療下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義[7]。
許多腫瘤患者的感染與外周血中嗜中性粒細胞(PMN)減少的程度及持續時間有關。由于腫瘤患者的放療和/或化療,PMN有可能進一步下降,為此,增加外周血中PMN的數量對減少腫瘤患者NI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有學者對63例實施強烈化療的實體瘤患者進行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加抗生素聯合治療,結果發現,加GM-CSF組感染率明顯低于未加GM-CSF組(P<0.01),而兩組間的毒副作用則無明顯差別,提示選用GM-CSF可以降低實體瘤中患者放化療后PMN減少的程度和持續時間,對預防腫瘤患者NI的發生,提高抗感染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價值[8]。
抗生素用于預防手術后感染,以往多采用術前2~3d、術后5~7d的長期給藥法,目前認為這種方法很不妥當[9,10]。研究表明,需用抗生素加以覆蓋的感染危險期一般不超過24h,關鍵要做到在創口暴露的這段手術時間內,組織中有足夠高的抗生素濃度來抵御可能污染的細菌。過早應用抗生素或用藥時間過長不僅增加了耐藥菌產生的機會,以及藥物對機體的毒副作用,而且也增加了醫務人員工作量及患者的經濟負擔,并浪費藥物。合理的用藥方法應是手術開始前0.5~2h內靜脈給藥,選擇半衰期長的抗生素,采用單次給藥法覆蓋感染危險期,以達到預防用藥的目的,不主張重復給藥[10]。適合作預防性抗生素的藥物應具備以下特點:殺菌性藥物;半衰期長;抗菌譜廣;組織穿透力強;價格適當[10]。當然,抗生素只是預防術后感染諸多措施中的一項,忽視嚴格的無菌操作及精細的外科技術,單純強調抗生素的重要性或者寄希望于用抗生素來彌補手術的不足,而一味延長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等均是不可取的。
藥物在預防腫瘤患者NI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其它方面在預防中的價值。相反,患者良好的營養狀況和衛生習慣、健康的心理狀態以及清潔的住院環境對預防NI的發生亦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萬梅.惡性腫瘤病人醫院感染管理的探討.中國腫瘤,1997,6(8):3
2黃彬,薛福英.64例惡性腫瘤患者住院死亡病例醫院感染情況分析.實用腫瘤雜志,1996,10(3):46
3JohnVB.HospitalInfection.2nded.BostonUSA:LittltBrown,1986.375~389
4薛國文,冷泰俊,鄒英,等.醫院感染7年回顧與前瞻性監測.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6,6(1):18
5BarberGR,MiranskyJ,BrownAE,etal.Directobservationsofsurgicalwoundinfectionsatacomprehensivecancercenter.ArchSurg,1995,130(10):1042
6王素華,王富強,黎梅蘭,等.肺癌患者下呼吸道潛在病原微生物的調查和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5,5(4):193
7PalmerLB,SmaldoneGC,SimonSR,etal.Aerosolizedantibioticsinmechanicallyventilatedpatients:deliveryandresponse.CritCareMed,1998,26(1):31
8歐陽學農,陳曦,陳樟樹,等.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中性粒細胞減少腫瘤患者感染的療效.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7,7(4):217
篇8
關鍵詞:玉屏風散,SlgA,上呼吸道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5―0061―03
1、分泌型IgA(Secretive immunoglobulin A,SlgA)與人體免疫
1.1SlgA在黏膜免疫中的作用 黏膜免疫在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中發揮重要作用。SlgA是黏膜免疫系統的主要效應分子,主要存在于淚液、唾液、乳汁和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表面分泌液中,在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抗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檢測SlgA有助于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診斷和治療。SlgA降低而無全身免疫功能異常者容易發生慢性或反復感染、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并易造成局部帶菌狀態。SlgA能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細菌的表位,有效地防止呼吸道疾病。Hewson-Bower,B研究發現呼吸道黏膜中較低的SlgA濃度會增加機體對感冒的易感性,高濃度的SlgA水平與上呼吸道抗感染能力直接相關。抗仙臺病毒的SlgA單克隆抗體能有效預防小鼠呼吸道感染和肺炎。SlgA超聲霧化吸入能有效治療嬰幼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近年來,對SlgA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
1.2 SlgA的功能 SlgA的功能主要是阻抑病原體粘附到粘膜表面,使之不能在粘膜定植并繁殖,從而防止感染發生。SlgA在局部抗感染中的重要性還反映在它的產量高,每日分泌量可達30~100mg/kg體重,超過所有其它類型的I量。SlgA在口腔粘膜的局部免疫中起主要的防御作用,是口腔抗感染的一道重要的免疫屏障,主要通過以下功能發揮其作用:①阻抑粘附: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先決條件是必須粘附于組織細胞上,進而生長繁殖,形成集落并在局部定居。SlgA可阻止病原微生物粘附于粘膜上皮細胞,其機制是使病原微生物發生凝集,喪失活動能力而不能粘附于粘膜上皮細胞。②溶解細菌:SlgA無直接殺菌作用,但可與溶菌酶及補體共同作用,引起細菌溶解。③中和病毒:存在于粘膜局部的特異性SlgA不需補體參與即能中和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病毒。④中和毒素:抗某種致病菌產生的毒素的特異性的Sl-gA可中和相應毒素的毒性作用。
1.3 SlgA與上呼吸道疾病的關系 以SlgA為主的局部粘膜免疫存在于多種反復感染性疾病,其中呼吸道疾病占很大一部分。Daele,J.研究發現,健全的上呼吸道防御功能主要依靠非特異性免疫機制和特異性免疫之間的協同作用,而特異性免疫在黏膜發揮免疫作用主要是由SlgA介導的。
1.3.1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多因反復急性咽炎發作,各種鼻病致張口呼吸和鼻涕后流刺激咽部粘膜,或受慢性扁桃體炎、齲齒等影響以及煙酒、有害粉塵、氣體等不良刺激引起。咽部多次反復的細菌感染、炎癥反應及長期不良因素的刺激,使口腔和咽部粘膜的淋巴組織、上皮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不能維持正常的SlgA分泌量。而這種低水平的SlgA分泌狀態又使咽部抵御細菌侵犯的能力下降,更容易發生細菌或病毒感染,進一步破壞粘膜免疫系統,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馬儉等應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發現慢性咽炎患者唾液SlgA含量明顯低于正常組,提示其局部免疫功能較為低下,這既是長期反復感染的結果,也是容易再次感染的原因。
1.3.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多發病,四季皆可發生。由于云南地區特殊的地理及氣候條件,尤以春夏兩季多見。陳文慧等研究了春季與夏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與SlgA的相關性,發現夏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口咽部SlgA較正常組含量顯著升高,春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組SlgA含量較正常組顯著降低(風熱組患者SlgA含量較正常組顯著降低,風寒組與正常組比較無顯著差異)。可得出春季和夏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與SlgA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與上呼吸道SlgA免疫應答狀況有關的結論。
1.3.3反復呼吸道感染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的多發感染性疾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免疫功能低下是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道感染患兒唾液中SlgA的含量高于正常組,肺炎組SlgA含量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組。有研究證實該病的發生與小兒機體SlgA、IgA、IgG亞類及細胞免疫等功能低下有關。王氏等觀察了門診1~9歲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發現患兒血中IgA、IgM、IgG均明顯低于健康兒童水平,說明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免疫狀態呈低水平。曾偉斌發現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SlgA水平較正常兒童顯著下降。
1.3.4其他 SlgA通過對變形鏈球菌的凝集溶菌,阻礙細菌在牙面的粘附和定居,影響齲病發生,這在兒童時期尤為重要。通過對4~6歲兒童唾液中免疫生化指標測定及分析,Sl-gA的含量有齲組高于無齲組,提示齲病的發生可能與唾液的生化指標有關。近年來,口腔念珠菌的感染率明顯增加,其中以白念珠菌感染最常見。研究發現含SlgA的唾液抑制孢子相及菌絲相白念珠菌粘附人口腔頰粘膜細胞的能力強于不含SlgA的唾液,故唾液SlgA可抑制二相性白念珠菌,防治口腔念珠菌感染。
2 玉屏風散(Yupingfeng Powder,YPFP)對上呼吸道IgA調節作用的研究現狀
玉屏風散源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中醫扶正固本的經典名方。該方由黃芪、白術、防風3味藥組成,防風:黃芪:白術用量比例為1:1:2。其中黃芪、白術系君臣合用,可使氣旺表實,再配防風走表祛風,以達補中有散,散中有補之意,共收益氣固表、扶正止汗、祛邪御風等功效。常用于表虛自汗,易感風邪所致病癥。此方臨床多用于預防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減少變態反應性疾病的復發治療,常收佳效,已引起眾多學者的關注,其現代藥理和臨床研究的報道不斷見諸文獻。章氏等對120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前后的SlgA進行檢測,發現經玉屏風散治療后,SlgA顯著提高,未再發生上感者和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者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表明玉屏風散能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劉氏連續觀察3個冬春季節126例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體弱兒服用玉屏風散加味預防效果,發病次數明顯減少。即使發病,病情也較輕,病程變短。未發現有副作用者。此外,玉屏風散加陳皮、山藥、生牡蠣能使體弱小兒的IgA明顯上升,增加機體免疫功能,預防體弱小兒呼吸道感染。
2.1玉屏風散的現代藥理研究玉屏風散可增強免疫功能,促進IgA、IgG、IgE和單核巨噬細胞的分泌;抗菌、抗病毒;抗
變態反應;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抗應激性;抗衰老。多糖成分是玉屏風散免疫增強作用的主要有效部分。在其3種組成藥物中,黃芪的作用較全面,對CD4、CD8T細胞比例、脾細胞白介素一2(IL-2)等免疫指標都有一定增強作用,其強度弱于全方;防風可顯著促進腸道和呼吸道分泌,而對細胞免疫似乎并無影響;白術僅對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有顯著促進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黃芪以傳統原方劑量配伍的玉屏風散能顯著提高紅細胞免疫功能,減少黃芪劑量作用降低,增加黃芪用量不會增加免疫功能,表明原方中黃芪劑量的合理性。
2.2玉屏風散各組成藥物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2.2.1黃芪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黃芪性微溫,有補氣固表、托毒生肌之功效。現代研究分析,黃芪含有多種皂甙、黃酮、多糖,以及氨基酸、亞油酸、生物堿、膽堿等復雜的化學成分。黃芪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耐缺氧、抗疲勞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強心、利尿、降壓,保肝,調節血糖等藥理作用。黃芪可明顯增加小鼠的脾臟功能,并能顯著增強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黃芪對志賀氏痢疾桿菌、炭疽桿菌、甲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2.2.2防風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防風味甘,溫。《本草綱目》云:“防風,御也,其功療風最要,故名。”其功用可歸納為祛風解表、祛風止痛、祛風除痹、祛風透疹、祛風止癢。其藥理作用有:抗腫瘤,止痛,抗炎,解熱,抗凝。鎮靜。防風多糖能明顯增加荷瘤小鼠的脾臟功能,有增加荷瘤小鼠胸腺功能的趨勢,從而提高免疫機能。防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二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及二種霉菌(產黃青霉菌、雜色曲霉菌)等有抑制作用。另外,防風水煎劑對痢疾桿菌、枯草桿菌、某些皮膚真菌及流感病毒、哥倫比亞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2.3白術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白術是常用補氣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和中安胎等作用,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近年來研究表明,白術具有利尿、抗腫瘤、抗菌、消炎、抗糖尿病、抗衰老,保護肝臟等作用;大劑量使用可治療胃腸功能紊亂,還有安胎、抗血凝、擴張血管、防護放射線損害等作用。有免疫調節功能。實驗表明單味中藥白術能提高免疫抑制動物脾細胞體外培養存活率,即能延長淋巴細胞壽命。使TH細胞明顯增加,糾正T細胞亞群分布紊亂狀態,使低下的IL-2水平顯著提高,并能增加T淋巴細胞表面IL-2R的表達。這可能是白術免疫增強、免疫調節作用的重要機制之一。
篇9
人人都需要營養,而且對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熱能等的需求,男女是“平等”的。不過,因為男女的生理機制不同,對養分的需求自然也各有側重。
以鐵為例,雖然這是人類都需要的一種礦物元素,但在需要量以及對健康的影響方面卻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對于女性來說,其重要性僅次于鈣,在礦物元素中位列第二,因為女性有一個特殊的排鐵渠道――月經,一次月經來潮可造成約30毫克鐵質“流失”。考慮到這一“損失”,女性就必須注意補鐵,否則容易誘發缺鐵性貧血。男子則不同,他們沒有這種損失,補鐵過多反而會增加誘發心臟病的危險。
那么,除了鐵元素以外,男女之間在營養方面還有哪些差異呢?
女性最需要的養分
鈣有“生命元素”之稱,20歲以后尤其需要補充。從生理看,無論男女,從20歲起,骨質密度即開始緩慢地降低,30歲以后減速逐漸加快,女性尤為嚴重,女性一生中可減少42%,而男子僅會減少10%,因而女性更易患骨質疏松癥等骨病。為此,美國國立保健研究院提出,成年婦女每日至少攝取1000毫克鈣,若在懷孕期、哺乳期或絕經期,則須增至1500毫克。鈣的最佳來源有乳制品、豆類、綠色蔬菜、動物骨等。在缺乏這些食物的季節和地區,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的服鈣片。
鐵最簡單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補鐵辦法莫過于食補,含鐵最豐富也最易吸收的是豬肝、牛肝、羊肚及豬血、鴨血等,豆制品和芝麻、蘑菇、木耳、海帶、紫菜、桂圓等也含有較多的鐵。另外,多用鐵鍋烹調也可增加攝入量。如用鐵鍋煮米飯,可使每千克米飯增加26毫克鐵。按每天飲水1000毫升、食大米500克計算,使用鐵鍋每人每天可增加鐵質14.5毫克,這樣便可基本滿足兒童及成人對鐵質的需求了。
鋅無論黑色、金色、褐色還是紅色頭發,都依靠鋅來保持原有的顏色和光澤。同時,鋅在促進發育、維持正常、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等方面亦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含鋅最多的是蛤蜊肉,每100克含鋅174.5毫克。其他如海產品、豆類、蘋果、瓜子、芝麻、塊根蔬菜中也有不少。
鎂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需元素,具有調節神經和肌肉活動及增強耐久活動能力的功能。痛經作為女性最常見的疾病,很有可能與人體內缺鎂有關。調查資料顯示,45%的痛經患者體內鎂元素都在平均值以下。青豆、黃豆、綠豆、玉米、面粉、麥芽、蘑菇、茴香、菠菜、黃瓜、柿子等含鎂較多。
維生素A它可使眼睛明亮有神,皮膚光潔、富有彈性。孕期缺乏維生素A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引起大腦、五官、心血管、泌尿道等器官畸形。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奶酪、蛋黃、魚肝油以及胡蘿卜、杏、柿子、南瓜等黃色、橙色果蔬。
維生素B1它可促進皮膚、黏膜更新、頭發生長和紅細胞生成,有助于女性調經養血、嫩膚美容。它又是減肥“良藥”。美國專家給100位肥胖女性補充維生素B1,平均每星期減體重1~2千克。據測定,動物內臟、腦髓、奶粉、大米、蛋黃中維生素B1含量豐富。
維生素Be除參與女性體內蛋白質、脂肪、糖及激素的代謝之外,它對防治神經、血液等系統疾病和婦科病也大有裨益,被稱為“女性保健素”。食補法最佳,麥芽、香蕉、胡蘿卜、土豆、核桃、花生、牛肉、羊肉、瘦豬肉、雞肉、雞蛋、魚類中維生素B6量豐富。
葉酸葉酸可幫助你抵御癌癥、動脈硬化、帕金森氏癥等病的入侵。同時,葉酸還可以為胎兒正常發育“保駕”,避免脊柱裂、無腦、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等畸胎,保障優生。另外,女性體內一種叫做高半胱氨酸的代謝成分,可誘發動脈硬化,是女性患冠心病的一個主要原因,而葉酸可促進其代謝,并從體內排出,進而保護心臟血管。葉酸在動物肝、綠葉蔬菜中含量頗多。
維生素C它可防止因陰道菌群紊亂而引起的婦科感染,還可預防膽石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血中維生素c水平高的婦女,患膽囊疾病者僅為低維生素c水平婦女的50%。這是因為維生素c可通過幫助膽固醇(結石的主要成分)轉變為膽汁酸而排往腸道,從而阻止結石生成。含維生素C量最多的食物是鮮棗,每100克鮮棗中含540毫克。此外,柑橘、蔬菜、番茄等中含維生素c亦較多。
維生素E它不僅可防治習慣性流產、先兆流產及不育癥等,而且具有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卵巢機能的作用,對女性的皮膚粗糙、硬皮病、紅斑狼瘡及女性陰癢等癥均有良好預防效果。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香蕉、牡蠣、蜂蜜、鮮橘、胡蘿卜、雞蛋、牛奶、麥芽等。
雌激素雌激素在維持女性特征、防病保健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而女性在35歲以后雌激素即開始下降,導致衰老速度加快。因此,補足雌激素對女性自我保健相當重要。但藥物型雌激素有誘發乳癌等癌癥之弊,故最好補充植物型雌激素,如黃豆(含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葡萄干(含植物雌激素白藜蘆醇)等。也可飲用新鮮蜂王漿,每天早晨用涼開水沖服1―2湯匙。
男性最需要的養分
短鏈脂肪酸指含碳2~4個的支鏈脂肪,如乙酸、丙酸及丁酸。這類脂肪酸的作用有3項:即產生能量;充當腸道上皮特殊營養因子的角色,保護腸道黏膜;增強胃、腸蠕動機能,防止便秘。其中,丁酸還能修復腸道黏膜損傷,防治潰瘍性結腸炎;丙酸則有促進鈣元素吸收的作用。短鏈脂肪酸主要存在于粗糧、蔬菜之中,故安排食譜最好粗細搭配,以便充分發揮短鏈脂肪酸的保健作用。
類黃酮這是一類植物色素的總稱,保護心臟的功效特別大,因為它一可作為抗氧化劑,防止氧氣與低密度脂蛋白粘合(如果粘合,將附著在血管壁上,妨礙血液流動);二可作為血小板抑制劑,降低血小板黏性。試驗表明,長期吃類黃酮豐富的食物,患心臟病的危險減少50%。它在茶、蘋果、洋蔥、葡萄等食物中含量豐富。
番茄紅素番茄紅素在防止前列腺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等男性易患的癌癥以及心臟病方面功效卓著。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含量最為豐富,不過應加工成番茄醬、汁或沙司,烹調成菜肴后食用,才容易被人體吸收。據測定,番茄沙司中含有的番茄紅素比同等量的鮮番茄多5倍。另外,番茄紅素溶于脂肪,故用食油炒煮的各種番茄菜肴,比進食鮮番茄的吸收率要高。
精氨酸假如你正值育齡期,你還得注意對精氨酸的攝取。精氨酸是人體的組成成分氮的主要提供者,如果缺乏精氨酸,將導致產精功能障礙,引起數量減少、活動能力減弱,以至不育。營養學家的測定表明,豆類、花生、芝麻、沙丁魚、牛肉等食物中含量較多。
鉻有助于膽固醇代謝,增加肌肉生成,減少多余脂肪,促進健美。一個中年男子每天至少需要50微克鉻,愛好運動者需增至100~200微克。如此大量的鉻很難從食物中攝足,不妨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含鉻的藥物制劑。
篇10
便秘[1]是指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秘結不通,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干結,排出艱難,或糞質不硬,雖有便意,但便而不暢,有下墜感,嚴重時可伴有排便時疼痛,腹脹,腹痛,納呆,頭暈口苦,嘔吐,矢氣少,乏力等,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女性居多,多與生活習慣、飲食起居、情志不遂、生理結構有密切關系。目前,國內外緩解便秘的方法多采用內服中西藥瀉劑、直腸栓劑、灌腸劑、潤腸劑等,這些方法容易形成依賴性,使患者長期得不到解決,成為嚴重便秘的誘因,從而需要手術治療。
1 便秘的原因[2]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病理因素 患有某些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病、長期臥床病人等,病人的活動量受限,影響食欲,腸蠕動減弱;或經常應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水分丟失過多,久病身體虛弱,無力排便,導致便秘發生。
1.2 年齡因素 由于老年病人各組織器官功能下降,活動量減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致使攝入不足, 液體攝入下降而易發生便秘。同時,由于身體活動不便,盡量抑制排便,造成大便干結。
1.3 家庭社會因素
1.3.1 病人及家屬對排便的認識不足。部分病人和家屬認為在進食少或不進食情況下排便少或不排便是正常現象,導致便秘的發生。
1.3.2 部分病人因疾病反復發作,家屬因工作忙, 經濟拮據或無能力照顧久病的老人,造成病人活動少,攝入不足,知識缺乏,身體虛弱, 不能入廁,從而導致糞性腸梗阻的發生。
1.4 飲食因素 老年病人因消化功能下降,攝入量減少。 部分病人平時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喜歡進精制食物,部分病人家屬認為患病后應加強營養,為病人提供高蛋白飲食,導致食物中缺乏纖維素。不愿進食,飲食結構不合理,過少食用粗纖維食物和水份,造成便秘。
1.5 心理因素 排便是通過神經反射來完成的。焦慮、恐懼和悲觀失望等精神因素均可造成便秘,本組病人均存在因疾病反復發作致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悲觀心理。
1.6 精神因素 精神病患者需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大多數抗精神病藥物都具有抗膽堿能作用,主要以抗M受體為主,它通過減少胃腸分泌,抑制胃腸蠕動而導致便秘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藥源性便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從調查資料中提示聯用藥物越多,用藥劑量越大,藥物不良反應就越大,便秘的發生率就越高。
1.7 情境因素 部分住院病人對床上排便有顧慮,盡量抑制排便,害怕家人厭煩,害怕同病室病友討厭。排便環境改變及疾病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腸蠕動減弱,導致便秘的發生。
1.8 忽視排便信號 病人由于治療或環境等因素, 當出現便意時有時進行克制和忍耐而不立即排便,這樣久而久之會使排便反射逐漸消失,繼而導致便秘。
我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我科行選擇性結腸切除吻合術的20例患者進行護理,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2 臨床資料
2.1 一般資料:男 9例,女11例,年齡在18~70歲,病程3~30年,平均7年, 排便周期5~14天1次,平均7天1次。
2.2 臨床表現: 主要為排便障礙,排便間隔時間延長,無便意感,需依賴瀉藥排便,且對瀉藥敏感性逐漸下降及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依賴性,排便時間延長,部分病例出現腹脹、腹痛,頭痛,食納減少,全身不適以及失眠,急躁,易怒,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等癥狀。
3 護理對策
3.1 術前護理
3.1.1 一般措施:重視宣教工作,讓患者及家屬充分認識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這是預防便秘發生,促進健康的重要部分。
3.1.2 在術前1天先仔細閱讀病歷,了解患者病史,由于便秘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因此,在與病人進行交談時根據各自的社會角色、文化程度、性格的不同,應選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將本院手術成功的病例介紹給他們,并介紹我院醫護人員技術的熟練程度,解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增強信心及安全感。
3.1.3 病人到手術室前,給予安慰性語言,必要時肌注鎮靜藥物,使病人以最佳心態接受手術。
3.2 術后護理
3.2.1 病情觀察 監測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創口及引流情況,每次換藥時注意腹部傷口情況及引流管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3.2.2 導管護理 術后留置胃管、腹腔引流管和導尿管,做好各類導管護理。持續胃腸減壓,每日更換負壓吸引器。腹腔引流管接無菌引流袋,保持引流通暢,防止管道扭曲、受壓或折疊,避免引流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每2h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留置導尿管連接抗反流引流袋,術后1天定時夾閉導尿管,開放導尿管時協助患者取坐位并囑其做排尿動作,訓練膀胱排尿反射。
3.2.3 排便觀察與護理 由于手術造成結腸貯袋容積縮小、結腸吸收功能減弱或喪失,患者術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癥狀。護士須觀察記錄患者的排便情況,對腹瀉患者,加強會護理,每次排便后用溫水清洗,擦干皮膚,局部用復方魚肝油氧化鋅軟膏涂搽;腹瀉嚴重者,遵醫囑使用止瀉藥控制癥狀。
3.3 一般護理[3]
3.3.1 合理飲食(1)增加膳食中食物纖維含量,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2)多食新鮮蔬菜。(3)適當食新鮮水果。
3.3.2 攝入充足的水分,對某些需要限制入量者,在制訂補液計劃時,應在病情允許情況下適當飲水,清晨空腹飲溫開水,可刺激胃——結腸反射而促進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