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3-12-20 17:42: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中西方教育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關鍵詞:文化認同文明成果困惑
論文摘要: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取向既有積極的一面,又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筆者在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大學生產生文化認同困惑的原因,以求尋得有效實用的解決對策,這也是引導大學生正確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抵制各種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關鍵。
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與未來,他們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思想活躍,但缺乏社會閱歷,一方面自覺不自覺地汲取各種文化的汁液,另一方面又對紛繁蕪雜、良莠不齊的各種文化產生困惑無所適從感。因此,了解和分析當前大學生的文化認同狀況及其成因,對于引導他們積極學習和正確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自覺鑒別和抵制各種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文化認同的現狀
文化認同是指特定個體或群體將某一文化系統(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內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結構中并自覺以此系統的標準來評價事物、規范行為的過程為準確把握當前大學生在文化認同方面的具體態勢,們以問卷、一對一的深度訪談等形式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調查。樣本取自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所高校,隨機抽取文、理、工、管、醫、農等學科各級大學生(含研究生)共計120人。從訪談的統計結來看,當前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和西方優秀文化有一定了解,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強的文化認同和主動學習吸收的傾向。81.3%的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系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養的容,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實現人生目標等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然而,當前大學生在文化認同方面也存在著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在:
1.對中西方“傳統、現代”等民族文化進行比較后產生認同困惑。當前大學生對傳統文化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虛無感和失落感,一方面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產品(電影、音樂、書籍、網絡)等越來越泛濫。學生們舉例說:“中國的春節、七夕、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傳統的節日,已經沒有什么味道,相反西方的情人節、愚人節、母親節、感恩節、圣誕節則被商家炒作得日盛一日。很多同學似乎對西方的節情有獨鐘,對圣誕老人熟悉得很,而對中國的灶王老爺卻無所知。”現在的大學生從小受到的就是傳統文化的教育,被教育要助人為樂,要尊敬師長,要愛護公物……但是在大學里似乎沒有人再正式提了,也沒有人對學生們進行系統的正面教育。大學生們了解文化的途徑主要是電影、網絡之類,但這些途徑并沒有真實地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內涵。在面對傳統文化與現代西方文化的選擇上,大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還有許多尚未被澄清的誤解,因此,常處于兩難的困境并產生文化的認同困惑。
2.對中西方“民主、法制”等制度文化進行比較后產生認同困惑。大學生對涉及民主、法制等具有政治含義的深層次文化的理解還處于表面化階段,滿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義、憑空臆斷。47.5%的學生認為“西方是民主、法制的社會,而中國是專制、集權的社會。西方人違規,哪怕是總統,也有人監督、制裁,而我國違規犯罪只是老百姓才繩之以法,而有錢人,有權人都可以用各種方法逃避。”還有31%的學生認為“西方的議會制度就是比中國的人大民主,西方言論自由、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言論、游行,而中國就不行”。一些同學在訪談中反映:由于中國是社會主義制度,西方是資本主義制度,這兩種制度對比而言,書上說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于資本主義制度”,然而現實中,他們了解到資主義國家物質文明比社會主義國家要發達得多,于是產內心困惑。有的學生直言不諱地宣稱,“最大的影響能是讓我成為了一名憤青,很多時候常常產生一種憤嫉俗而又無能為力的感覺”。這些看法既反映出學生們民主與法制等制度文化建設的關注,同時也說明他們并沒有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制度文化。3.對中西“價值觀、人生觀”等價值文化進行比較后,產生認同困惑。傳統文化的教育要求學生“無私奉獻”、“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但由于受到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影響,許多大學生個人主義嚴重、具有很強的功利心,在群己觀念上發生了向個人本位和利己主義的偏移,凡事從自我利益出發,以交換的原則處理個人與集體、自我與他人的關系。42%的學生把理想、信念與個人的奮斗目標混為一談,認為個人的成功就是理想的實現對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并把它視為是刻板的說教或偉人的語錄。他們崇尚金錢至上觀,把金錢看成衡量個人的價值尺度,把掙大錢、當官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認為現在好好學習,努力考研,就是為了今后找個好工作。19.2%的學生盲目崇洋,以怪為美,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醉心于低級、庸俗的所謂“藝術品”。在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引導下,加上中西方價值觀的沖突,大學生們在很多時候內心世界充滿著迷惘與困惑,處于彷徨之中無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明白生命的意義。
二、大學生文化認同困惑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處在新舊觀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與沖突、生活節奏加快以及社會競爭加劇的時代,面對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種價值選擇,感到茫然并產生以上文化認同困惑,是有其內在的深層次的原因的,這其中既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
1.大學生辨別能力尚待提高。我們訪談的學生中95.7%的學生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未受過艱苦生活的磨練,一直在寧靜的環境中學習、生活。然而大學生固有的認知特點,使他們對新事物懷有極強的好奇心,西方價值觀中包含著的我們傳統價值觀中沒有的新觀念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但是,在對文化的吸收過程中,他們缺乏文化選擇和文化辨別能力,不能對中西方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進行合理篩選,以推進自身文化整合。一方面,他們生活閱歷有限,在談論、評價、思考問題時往往帶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實際,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不能深刻、準確、全面地認識問題。另一方面,他們的思想觀念尚未成型,缺乏辯證分析、冷靜處理與自覺抵制的能力,對于各種文化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支言片語的階段,對新理論感興趣但缺乏深入了解,愛好廣泛但龐雜而不系統。而且他們成長于各種觀念相互碰撞的時期:國外各種文化和理論蜂擁而入,各色各類期刊雜志、叢書、文庫層出不窮,形成文化大雜燴。面對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們往往手足無措,對健康、先進的文化和錯誤、沒落的文化不加辨別,生吞活剝地隨意套用新概念、新術語,這使得西方文化中的存在主義意志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甚至種種宗教思想,得以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
2.社會轉型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轉型之中,由于新的體制正在構建中,而舊的體制沒有完全破除,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生活態度出現了暫時的混亂與茫然。尤其是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改革引發社會各領域的嬗變與整合,給社會各階層帶來了強烈的刺激,也給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帶來巨大影響。首先市場經濟自身的盲目性、自發性特點和等價交換原則以及競爭規律容易使個人利益、小集團利益傾向得到強化,使利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膨脹,進而使大學生在物質欲望的驅使下,理想淡化,漠視未來,把極端個人主義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必由之路。其次,經濟利益的多元化使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多樣化和復雜化,經濟主體在建立新的利益格局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利益上的摩擦,使得社會矛盾和沖突增多。貧富差距的拉大、弱勢群體的不公正待遇、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等,都讓大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困惑,讓他們轉而對包括政治制度在內的西方文化產生巨大的心理訴求和強烈的文化認同。而且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又大大刺激強化了學生們的功利意識使大學校園里講實惠、講實利的風氣盛行,他們更加關注經濟因素作用的發揮,而忽視文化因素的作用。3.西方文化的強力沖擊。現代文化交流中以西方文化單向流動為主的交流態勢加劇了大學生對中西方文化認同的內心沖突。文化交流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西方文化往往憑借發達的科學技術和占有優勢的交流工具,使中西文化交流成為西方文化向中方的單向流動從文化交流的內容上看,西方世界傳播到我國的,除科學技術之外,還有大量的體現資產階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思想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資本主義文化壟斷傾向的出現,是西方資產階級為追求商業價值,傾銷文化產品的需要,同時也是他們的政治需要。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過:“我們掌握現代科學發展的全部巨大資源可供使用。這使我們有力量與地球另一邊的人取得聯系從而發揮影響,就像我們一度能夠容易地同臨村里的人取得聯系一樣,我們必須使用這股力量來宣傳我們的自由。”可見,西方資本主義利用交流工具進行單向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文化壟斷宣傳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向其它國家施加文化影響。在這種畸形的單向交流過程中,大學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識中某些時髦理論的影響,使他們應傳統文化認同上產生困惑。
4.網絡傳媒的無序失控。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傳媒以其獨特的開放性、平等性、主動性、無政府性和自由性呈獻在廣大學生面前,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了解、掌握和吸收各種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互聯網使全世界成了一個由網絡連在一起的地球村,世界各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交融于網中,敞開于世人面前,我國傳統文化同樣卷入交織著交流與沖突的旋渦之中。但網絡世界是按照刺激消費和滿足欲望的原則虛擬出來非真實的生活形態,一系列的各種文化影像通過強大的傳媒手段源源不斷地沖擊大學生的視聽,使大學生不僅受到媒介介紹的那些膚淺的傳統文化和西方優秀文化的影響,而且還經常被大量的人為虛擬的文化假象所包圍。其結果是缺乏辨別能力的大學生很容易被俘獲,無序失控的網絡文化消蝕了他們對國家、民族、理性、真理、正義、價值尊嚴等傳統文化問題的深度思考,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淺的表層理解上。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反科學、偽科學的文化也出現在網上,一些低級趣味的甚至黃色腐朽的文化時而充斥網上,也誘使大學生對社會產生虛幻的認同,道德價值判斷混亂。
參考文獻:
[1]劉獻君.大學之思與大學之治[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學生社會實踐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機制[J].文教資料,2005,(32).
篇2
關鍵詞:初中教學;英語閱讀;文化教學
如何將文化教學系統有效地融合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這項課題是需要學校老師做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依據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實際調查以及相關文化知識的系統介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初中的英語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在結合文化教學時,盡量要符合學生在初中時期的認知規律,逐步滲透和擴展相關的文化背景內容,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跨文化的語言交際水平,進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一、英語閱讀教育中,文化教學應用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比高中英語教學知識淺,更多的是以了解和認識國外生活日常用語以及文化風俗為主要目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所接觸的英語知識多數與生活文化有關系。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滲透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的差異。例如,學生在網上可以觀看一些外國電視或節目,可以直觀地看到外國人和中國人在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教材內容有更深的理解。英語閱讀教學中,同樣的英語詞匯在不同的意境中,也能體現出不同的含義,所以,文化教學的應用是必要的。第三方面,可以讓學生對中西文化的價值觀有一個認識和了解。對于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了解,有利于學生對中西方行為差異的理解。中西方在學生教育方面的不同在于,中國學生大多是在被動性地進行學習,大都學習壓力較大,而外國更注重的是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能力的培養。通過對中西各方價值觀的認識和了解,對于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具有積極意義。初中英語老師可以將以上所述作為參考內容,再根據英語閱讀實際教學中所涉及的地方文化背景進行解析,以提高和培養學生閱讀水平和交際能力為目的。
二、文化教學的研究與應用策略
1.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方式,加強文化交流
英語學科作為中考必考項目,學生和老師大都對其非常重視,而這種只注重分數層面的應試教育,導致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少之又少,學生對西方文化缺少深入性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學好英語課程。老師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生通過搜集總結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并在課堂上分享交流,當然老師也要進行輔助引導。這種文化教學方式,不但增強和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加深了其對文化差異的認識理解。
2.加強文化教學的實踐體驗
文化教育在英語閱讀教學應用中,老師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也應該多讓學生體驗實踐性教學,這樣,英語教學才不會過于枯燥無味,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學校應該給學生多多創造實踐機會,讓他們去實踐學習和交流,比如,一些學校與外國學校簽訂的交換生教學制度。
3.以文化講座和欣賞形式進行英語閱讀的文化教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文化教學的應用,可以通過文化講座等教學形式開展。在英語教學中,老師先針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提出相對應的文化專題,并讓學生進行準備工作,其可以以個人或是以小組成員身份,在英語課堂上進行演講解說,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對文化差異知識的體會和感受。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可以達到文化知識與信息共享的目的,也能讓學生對文化背景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當然,老師要注意留有一定的實踐,讓學生可以提出問題,最終理解消化問題。
4.老師要多組織學生參加文化參觀活動
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確定的相關文化主題,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文化參觀活動。比如,博物館展覽或是藝術表演等活動。這種教學形式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并有助于其思維能力的提高。
文化教學在英語閱讀教育中的結合應用是一種系統有效地教育方式,所以,初中英語老師要做到不斷探索與創新,積極推動文化教學與英語教育的應用結合。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 價值觀 差異 中西方
一、價值觀的定義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價值觀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①。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使得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對于中、西方人這兩個群體,價值觀存在一定差異就顯得理所當然。
二、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的產生
有人認為中西方價值觀主要受環境、歷史進程、思維方式三種因素的影響。歷史進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環境。而不同的環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學思想,他們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而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影響。
縱觀中西方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國歷史悠久,其中包括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這種歷史直接影響現代人價值觀的形成。現代中國人依然較順從權威,尊重長輩,重視個人的身份,強調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就了封建統治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工業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徹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資本主義的民主思想也逐漸遍及整個西方社會。西方人崇尚個體,向往自由平等。這種歷史環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個體意識產生很大差異。
歷史發展不同,導致整個社會環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維方式就存在差異。
三、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
(一)價值觀核心差異
西方哲學觀自古傾向于把人與大自然對立起來,即天人相分,強調人與大自然抗爭的力量。所以西方重個人主義、個性發展與自我表現。他們認為一個人有時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懶惰,缺乏斗爭精神。因此,西方價值觀強調以個人為主體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這種思維方式以實現個人利益、維護個人尊嚴等作為出發點,支配各種社會人際關系的調節,進行價值評價,并產生相應的行為方式和態度。
中國傳統哲學觀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對大自然的順從和崇拜,并與大自然和諧統一。中國自古就有“以類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國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導致集體主義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們寧可犧牲個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時人們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逐漸形成一種特有的民族價值觀,尤以儒家文化為典型,倡導的是“利他”精神,強調民族內的統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為的好與壞。
(二)價值觀目標差異
強調個人至上的西方國家表現出直接、果斷和有野心。美國人從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獨立、做事干凈利落,缺乏自信心或進攻性的人是很難被社會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價值目標是重功利,追求個人的幸福,重視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為實現利益的工具,以獲得個人利益為最終目標。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表現,西方價值觀追求的是自由、人權和平等。
中國人向來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慮問題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尤其是將有野心視為不良行為。因此,中國人往往以道義為重,將個人榮辱得失放在次位,為了保全道義,必須壓抑個體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價值觀實現的差異
天人合一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不是與自然抗爭。中庸之道使人們安分守己,強調溫和、漸進,順其自然。在封閉的大陸文化中,人們安居樂業,知足常樂。當今的改革開放也是以安定團結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國人傾向于在穩中求發展。
而西方人則強調“人定勝天”,在西方人的價值觀實現過程當中,往往具有很強的冒險精神、獨立和競爭的意識。因此,在科學研究及改革創新方面,西方人較中國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價值觀不同的表現
(一)語言表達
口語交際方面,西方人簡單且直接,中國人含蓄而排外。中國歷史中長期受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束縛,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反映在語言表達方面就是“謙虛謹慎”。舉個例子來說,若有人贊揚:“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應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謝!)而中國人的反應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個性得到社會的承認,而中國人即使對別人的稱贊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頭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滿的帽子。
書面語交際方面,西方語言重結構、形式,常常借助各種連接手段,句式比較嚴謹,以形統意;漢語的句子對形式要求得不那么嚴格,但用詞嚴謹且具有豐富的含蓄性。中國傳統思想習慣從整體上把握對象。反映在語言上就必然帶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樣性。漢語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邏輯事理順序,功能意義,以神統形。
(二)人際交往
在交際中形成的人際關系也會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區別。中國人在人際關系中較重感情,而西方人則偏向于實際。西方人也受歷史背景和經濟環境的影響形成了外露、直率、獨立、自由、有冒險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際關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機會,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競爭。西方人很少考慮感情方面的因素,他們常常是公事公辦,不講情面。受孔子思想影響,中國人在人際交往方面注重仁禮一體。“仁”是做人的標準,講的是人我關系,意在告訴人們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禮”是人們社會行為的規范,它規定社會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相應的行為,從而使社會達到和諧。“仁”主張的人際關系既有家庭成員之間的親親,又有不同等級之間的尊尊,是一種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帶有宗法性質的親親尊尊的人際關系。
五、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觀念決定,而其的思想觀念與其歷史和環境有關。歷史發展進程的不同,導致中西方人所處環境存在差異、人生經歷也不類同,導致思想觀念傳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中國人自古受封建統治的影響,往往對個人利益看得較輕;而對西方人而言,由于他們在歷史上多次成功封建統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權,也更加關注個人利益與得失。
注釋:
①明虹.中西方價值觀的形成與比較.中美英語教學,2007(3):71.
參考文獻:
[1]于桂敏,白玫,蘇暢.中西方價值觀差異透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11-13.
[2]許果,梅林.論中西方價值觀差異及表現[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6).
[3]明虹.中西方價值觀的形成與比較.中美英語教學,2007(3):70-72.
篇4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商務英語;語用能力;中西方文化差異
1概述
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國際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而由文化差異引起的貿易摩擦也十分普通,在此現象之下隱藏的問題是商務者對于英語語用能力的缺失。顯然,商務知識與正確的英語相結合并不能保障商務活動的成功進行,語言的恰當性區別于語言的正確性。兩國之間交際上的文化差異貫穿在整個商務活動之中,具體情境下的語用能力對活動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語用能力是培養企業實干人才的重要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交際上的差異是迫切而必要的。
2跨文化交際的內涵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百度百科)。跨文化交際理論是對跨文化交際行為和價值觀念系統化、抽象化和理性化的解釋。這一理論視角能夠比較圓滿地解釋交際過程與結果,準確把握交際者的動向,引導人們更有效地進行交際。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跨文化思維能力、跨文化適應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王立非、李琳,2011)
3商務英語語用能力的概念
商務英語的語用能力可理解為在具體商務情境中,為實現商務活動的成功而使用目的語去溝通的能力。具體來看,商務人士的語用能力主要表現為是否能夠準確理解交流雙方話語中含有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詞語、習慣表達方式、禮貌套語、稱呼語等社會文化語言,并且做出合理推測和反應,同時也能用目的語把自己的思想進行自然得體的表達。
4跨文化交際下中西方文化對比
4.1交際原則和模式的差異
人際關系是通過交際實現和完成的,但實現某種關系的交際方式會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區別,任何社會的人際關系都是以其社會的傳統結構與文化為依托的。在中國,人們服從權威和長輩,每個人有著嚴格的等級身份制并置身于一個復雜的人際網絡,根深蒂固的關系取向為群體取向。中國人傾向于集思廣益,在做決定前會考慮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而目標則是集體價值和集體利益的實現。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西方文化的個體主義與中國文化的群體主義交際原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追溯到希臘時代,公元前6世紀,西方社會廢除了世祿的血緣種姓制度,開始了嶄新的“民主”政治,帶來了人際關系的新格局。1776年美國政府頒布《獨立宣言》,強調民主和自由,隨后法國《人權宣言》,也將神圣的人權闡明于宣言之中,慢慢地,一種全新的社會關系價值觀開始萌芽生長,服從權威被民主取代,等級身份制被平等意識取代,為西方社會價值觀奠定了基礎。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來看,中西方學者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把人際關系取向分為工具型、情感型和混合型三種類型。中國屬于情感型人際關系取向,這種關系下情感至上,交往雙方傾向于表現出信任、親和、重情重義的態度。而西方國家一般是工具型情感傾向,這是人們在交往時為達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來的關系,所以交際者往往理智而直率,邏輯超過感情。
4.2交際禮俗上的差異
在商務交際禮俗上,中國和英美國家也存在著諸多不同之處。特別是在招呼與寒暄、時間觀念、飲食與宴請、禮品贈送等方面,中西方商務人士的看法與行為表現出很大區別。
4.2.1招呼與稱謂
進行商務會面的第一步就是打招呼,如果在不熟悉對方的稱呼習慣下亂打招呼,可能在初次見面時就會出現問題。中國人多采用一些應景式的問候語,如“忙什么吶?”“上班去?”“吃了嗎?”,在中國人看來,這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但對西方人來說,這些問話容易被理解成一種對個人隱私的干涉,因為他們傾向于把虛化的問候語跟字面完全一樣、實義的詢問語等同起來。而西方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大多有兩類:第一,談天氣;第二,談娛樂活動和愛好。其實漢英中的招呼語在功能和使用方法上是相同的,知識其涵蓋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不同的問候語方式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規范。在職場上,中國人習慣根據職業、官銜、輩分等稱謂他人,充分反映出對方的職務、地位和彼此的關系,比如“王經理”“張醫生”等。而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稱呼規則也相對簡單,除了對某些特定人士,如皇族、政府上層、宗教界、法律界、教育界等外,幾乎不用頭銜稱呼別人。一般情況下會直呼其名以示親切、平等。在非常正式的商務場合下,西方人則以Mr.稱呼男士,以Miss或Ms稱呼女士。
4.2.2時間觀念
各個文化都有自己的“時間語言”,在商務活動中,時間觀念潛移默化地制約和支配著人們的思維、語言和行動。毋庸置疑,守時是商務交往的重要禮儀之一。但是,中西方在對“守時”的理解,對時間的分配和利用上存在著顯著差異。人類學家霍爾把時間觀念分為多向時間制(polychromictime)和單向時間制(monochromictime)兩種范疇。中國屬于多向時間制,多向時間制將時間看成發散的,認為很多事情可以同時出現,事件的完成不必受日程、計劃的限制,有很大的靈活性。所以中國人習慣于在同一段時間內同時進行多項活動,視事情輕重緩急而分配時間。同時,中國人走親訪友等也比較隨意,往往不進行預約安排。而西方國家傾向于單向時間制,在特定時間內做特定的事,對于時間的安排力求周密、嚴謹,對時間的安排也往往提前做好計劃,任何正式的事項都會提前預約進行確定。單向時間制十分注重日程的安排,強調時間的階段性和準時性。因為西方國家時間觀念極強,所以不遵守預約通常會被視為是以自己為中心、不顧他人或沒有禮貌的表現,也會讓對方認為你并不重視你們之間的約定。
4.2.3飲食與宴請
宴請是中西方商務人士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常用方式,但中國人與西方人宴請風格卻不同。中國人設宴喜歡熱鬧,菜式多,宴會桌上往往談笑風生,氣氛熱鬧歡樂。而西方人設宴多是分餐制,進餐時低聲交流,避免破壞幽靜的環境。早在道家的理論中就有“守弱處柔”,“盛極必衰”之說,在中國文化中,自謙是非常鮮明而重要的思想,作為一種理想人格,它左右著人們的行為習慣。受到這種影響,在飲食與宴請中,美酒佳肴之前,中國的招待者習慣謙虛地說:“今天的菜不好,還請多多包涵”,英語國家的人聽到“Pardonmeforthepoorfoodstoday”會感到無法理解,豐盛的菜肴為何被形容成“poorfoods”,那如果你方認為是不佳的食物,又為何要請我們吃呢?這種情況就屬于語用失誤,中方的善意招待并沒有讓對方理解體會,而這種語用失誤之下是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欠缺解讀。
4.3交際思維上的差異
4.3.1整體性思維和分析性思維
從哲學上分析,不管是儒家的“自然人化”還是道家的“人自然化”,都將人與自然統一化,整體化。這都為中國的整體性思維奠定了基礎,整體性思維顧全局,從整體綜合分析利弊,慣于辯證看待矛盾雙方,統一對立。而西方哲學從柏拉圖到近代哲學,始終以“主客二分”作為哲學的主導原則。西方國家慣于用觀察和實驗來對事物內部結構進行分析,探究過程由分析性思維作為主導。
4.3.2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而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百度百科)。中國人屬于形象思維,習慣于用形象的方法表達抽象的概念,習慣于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在言談中,中方慣于使用形象類比的方法進行論述。而西方人在抽象思維支配下,習慣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在言談中多用含義模糊,指稱籠統的抽象名詞來表達復雜的理性概念。
4.3.3螺旋形思維和直線形思維
先分后總,先說原因后說結果,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以直覺、具體為特征,思維活動大多是螺旋式地繞圈向前發展。螺旋式思維支配下的語言表達一般以敘述事情背景開頭,或是羅列客觀上的條件,或先說明引發問題的原因,或是擺證據,其次才是做出結論。語言的結構迂回向前,重鋪墊,讓聽話人有思想準備。與中方螺旋式思維大不相同,西方人慣于開門見山,把話題結果放在前面,再進行層層推演。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上講究從一般(general)到具體(specific),從概括(summarize)到舉例(exemplify),從整體(whole)到個體(respective)。
5文化差異下對商務英語語用能力的探究
針對以上所述的三項交際上的文化差異,作者提出以下建議。(1)中西方的交際原則和模式大不相同,在商務活動中,禮貌體現在盡量往對方價值體系上靠攏,工具型情感下既以目的利益為先,所以應盡量規避中國習慣的“客套話”鋪墊,否則會給對方你不是誠信合作或喜歡拐彎抹角的印象。其次,權威和長者并不被西方文化推崇,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英美國家的主流。所以商務活動中不提倡“倚老賣老”和任何形式賣弄權威的語言行為。再者,考慮到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沖突,商務者應充分理解個人主義并利用個人主義,努力規避由于價值觀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在商務接待活動中,組織語言時需考慮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堅決規避以下錯誤:參照自己母語中的習慣表達,把自我的思維不加轉換,直接用目的語傳遞給對方。(2)中西方在交際禮俗上也不盡相同,為了讓交流更流暢,建議多積累西方國家的慣用表達方式,以求在特定商務情境下說出地道的語言,從而讓對方真正理解到你所要傳遞的信息。具體來說,語言表達應以讓對方舒適為界限,組織語言時應考慮到對方不愿隱私被侵犯的文化前提。鑒于時間觀念的差異,實施商務活動的特定項目之前應提前進行預約,語言表達應嚴謹并將對方的日程考慮在內。(3)中西方在思維方式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在不同的思維特征支配之下,中西方在交際時的語言表達上也存在著差異。想要說出純正的英語,必須得學會將中式思維轉換成英式思維。在整個涉外活動中,學會用邏輯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語言表達應講究連貫性和邏輯性。商務交流或談判之中忌語言表達冗長,轉變中方習慣的鋪墊式交流,談判內容根據工作要點逐步展開。
6小結
跨文化交際中,不同的文化意味著不同的交際模式、交際禮俗和交際思維,而這些差異貫穿在整個對外商務活動之中,對商務活動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的“英語+商務”學習模式逐漸暴露出弊端,語用失誤不斷,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出來。文化差異之下,商務英語的語用能力無疑是商務交際成功人士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本文著眼于影響商務交際活動的幾項中西文化差異,進一步提出了對商務英語語用能力的思考,以期帶給廣大商務英語專業人才一些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思路。
參考文獻:
[1]趙莉莉.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商務英語教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6.
[2]馮敏.跨文化交際理論視野下商務英語語用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外國語文,2014.
[3]房冠喬.淺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對交際的影響[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
[4]董芳.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研究[J].理論觀察,2012.
[5]陳魯寧.中西方商務交際禮俗文化差異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
篇5
[關鍵詞]勵志電影;中西方人生觀;差異分析
美國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家,科技文化也非常發達,在電影方面成就非常突出,歷史上曾拍攝過很多勵志性電影,引起世界關注。讓我們從電影的種類、性質、內容、影響以及電影所體現出來的風格,來分析中西方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
一、從美國兩部著名勵志電影看西方的價值觀
美國有很多電影是勵志性的,比如《錄取通知》,影片的精髓是對傳統教育的諷刺與猛烈的抨擊,主要講的是一個叫做巴特比的高中畢業生,他面臨著很大的升學壓力,他投出的大學入學申請信,全部被拒絕了。不過巴特比不是惟一陷入困境的學生。面對著因無法進入大學而逐漸黯淡的前途、父母施加的壓力,和巴特比一樣的一群毫無經驗的高中生,倡導自由主義,雇下一塊場地,請了一些演員,建了一個虛擬的網站,決定建立出一所根本不存在于世上的“南哈蒙理工學院”。然而事情給鬧大了,第二天外面300多個和他有同樣經歷的人來他所謂的學校報名。真正的“哈蒙理工學院”把他們告上法庭,法庭上巴特比對傳統教育提出挑戰。
再如著名美國勵志影片《街頭日記》:當所有立志成為教師的人都對這樣一所混亂的學校感到害怕的時候,剛走出校門的愛林將目光定格在威爾遜高中,她所執教的班級代表著多個種族的大聚合,所有學生均來自完全不同社會階層,有黑人、拉丁人、亞洲人,還有未成年人、貧困的窮人,甚至還有黑幫分子。這些學生憤世嫉俗、黑幫械斗、不安與躁動、種族歧視,這一切沖擊著愛林,但愛林沒懈氣,鼓勵他們彼此分享自己的經歷與故事,并趁機為每位學生都買了《安妮•弗蘭克日記》。學生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未來的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從影片可以看到,可以體現西方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是,追求自由,追求個性,反對守舊,突破常規,希望獲得自己想要的,個人的權利大于集體的權利,等等。
二、中西方價值觀差異成因
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一般情況下,有種根本性的原因:一是哲學上的基礎是怎樣的,二是歷史性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受這些因素的重要影響,一個民族的人生價值觀或世界觀形成后,將深深根植于人們的內心深處,并支配或左右人們的言與行。
中國的歷史很悠久,曾經受過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這個歷史強烈地影響著人的價值觀的形成。
而在西方,英國很早就有了資產階級,并進入統治層面,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是西方的工業革命的爆發和不斷發展,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認識,更新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因此,西方人相比于中國人來說,更向往自由、平等和快樂、幸福。
比如美國有名的勵志片《肖申克的救贖》:安迪從蒙受冤屈入獄后便立志越獄,經過19年時間,其間忍受了各種非人折磨,但他從來沒有丟失可貴的夢想。他在長期不懈的努力后,終于用一柄手槌挖開了被瑞德估計要用600年才能挖開的越獄墻洞,創造了奇跡,因此獲得自由和財富。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追求自由的例子。
從影片可以看出,西方哲學觀強調人與大自然抗爭,與自己的對立面抗爭,注重個性上的發展與進步以及自我的個性的很好地呈現。他們往往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一個人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所定的,而是自身太懶惰,是他缺乏一種善于斗爭、抗爭和奮爭的精神。
在中國,卻強調“天與人合一”。人要對大自然順從、崇拜、尊重,不能盲違,要和諧統一、和諧相處。中國人一直強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終導致了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決定了往往為他人著想。人們寧可犧牲個人的私人利益,也要為公、為他。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時做事情不愿得罪人,為了處理好人際關系,往往會言行不一樣、表里不一樣,說的和想的不一樣。
而西方人卻不一樣,一直傾向于把宇宙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認為那二者是對立的。西方人對“原罪”有自己的獨特的認識和感受,他們為了贖罪,會不屈不撓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抗爭對方。西方人的個人主義取向非常強烈,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極端崇拜個人主義、個性展現和自我發展,非常重視個人的收獲與感覺,這是西方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明顯特點。
三、中西方人生觀、價值觀差異所在
一般來看, 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人們的行為規則、思維的方式、認知的準繩、處世的哲學、演繹推理的模式、評價事物的規范、道德的標準。可以說,價值觀是決定人們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動的根本出發點。
一是在權利和義務的認識上的差距。權利差距是指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狀況,是各種社會文化群體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同文化在處理權利不平等的問題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
通過美國的一些影片我們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權利義務的認識和把握上有著明顯的差距。在西方,一般情況下,都非常強調個人潛力的發揮、個人特長的發揮、個人目標的實現及個人利益的追求。我們可以說,個體本位意識是西方文化中最本質的東西,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和發揮著重要用途。我們在西方文化的多方面分析中,可以發現,西方一般把“個體主義”放到最大,非常強調個人的力量,也就是說,個人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把自己的最大的潛在的能力和水平發揮出來,以全力維護自身的權益和利益,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快樂和幸福,才能真正讓自我得到滿足。我們知道,“個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極其重要的一種價值觀念,在這種文化中,個人潛力的發展、個人的志趣與愛好以及個人的權利等,常常是至高無上的,比什么都重要,什么也比不上個人的權利和個人的追求。這也可能就是為什么美國人強調外在的、個人的、權利的、功利的東西,而且也是他們崇尚競爭、非常好斗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中華文化則非常注重群體關系的和諧、群體目標的統一和群體利益的維護,不希望過分的競爭與爭奪,不強調個人追求過分的個性。特別是我們倡導的忠孝一體,在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傳統的社會道德和價值取向到底是怎樣的,他們在家要孝于親,在朝要忠于君,這是不可更改的。在我們中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一直特別強調集體主義、大局意識,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注意維護整體的利益和大局利益。中華文化一直強調,要把“個體”包含在“整體”之中,整體利益永遠要大于局部利益,國家利益永遠要大于個人利益。而這正與西方的追求的自由與個性形成強烈反差。
二是思想上和社會關系上的差異。中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其精髓就是“仁”和“禮”,主要意思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自強,另一方面要助人愛人。在中國,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禮”是人們的社會行為規范,非常主張克制自己,從而達到仁,達到和、合及最高的和諧境界。圣人孔子的“禮”就是“倫理”,主要強調的就是輩分等級差別,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也就是說,要有前有后,有早有遲,要有順序,有次序,有先后,有大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五倫”思想。在中國,在這里講的“五倫”,構成了人們普遍遵守的基本的道德標準,成了人際關系之間的一大準則,人們在此準則下相互依存、相互滿足,重人情,重關系,與西方的模式形成強烈反差。
而在西方、在美國,“人人平等”、人人一樣的思想可以說深入人心。在美國、家庭里,人人要平等,不分等級,一定要把孩子當做成年人來對待,要尊重其人格,就是幾歲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擇,可以追求自己的個性與自由。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平等地對待和看待別人,他們往往不看重一個人的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和水平。這些在上述的幾部美國影片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我們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社會的人際關系比較實用。在人際關系中,人人之間都是平等的,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他們之間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競爭,父母和子女之間可以把對方看成對手。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很少顧及所謂的人情或者面子,在很多時候就是公事公辦,利己、競爭、平等、獨立、求異、求新、自由,是他們的原則。在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按法則或者規則辦事,即使親朋好友也是“人”和“事”兩清,公私分明,吃飯一般是AA制,就是大家一起吃,一起出錢,不用講人情,不用不好意思,不用來回推辭。西方人也廣交朋友,但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或者關系當作一種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這種“理智、邏輯超過感情”的人際交往形式,是最為典型的工具型、實用型人際關系模式。而這正基于他們有獨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與西方人所大不同的是,中國人特別珍視家庭的親情,“家”就是最大的、最好的、最不能替代的避風港。和愛國一樣,愛家有重要的倫理價值。夫妻之間,一定要互敬互愛、相敬如賓;兄弟之間,一定要情同手足、互相尊重、互相禮讓。在中國的傳統意識中,“親情”氛圍尤為濃郁,要堅持利他、助人、公益的原則。這是儒家思想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處世方式形成的深刻影響。
總之,中國的價值觀注重于群體、整體和大局,追求“利他”中,追求助人;西方的價值觀更注重個體,偏向“利己”,給人一種自私自利的感覺,但這畢竟是西方人的價值觀。不過,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西方文化不斷融合,中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與滲透,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張揚個性,追求自由和幸福,這無疑對國家和民族都是福音。相信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以及國人的不斷成熟,西方越來越多的先進文化會融入中國,讓更多的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地得到創新和豐滿,從而從中獲得更深的文化體驗和人生體味。
[參考文獻]
[1] 戴春花.從哲學角度看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J].考試周刊,2008(52).
[2] 王新靈.中西方世界觀及價值觀的差異及其在行為方式中的表現[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
篇6
關鍵詞:美育;;宗教;兼容并包
先生一生提倡美育,強調美學、藝術在國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自身深厚的國學功底,并對歐洲近現代科學、藝術、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多年從事教育的豐富經驗,在理論和實踐中積極推動我國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今讀《美育論集》(后簡稱《論集》),對其中豐富的內容感觸頗深,雖只有幾十篇短小論述演說,但涉及領域之廣、見地之深、與社會實踐聯系之緊密,令人嘆服。除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哲學與教育學的內容外,還有關于繪畫、書法、音樂、戲劇、雕塑、建筑等藝術領域的論述和觀點。在先生的美育思想和實踐中,我對其“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很感興趣,想結合多年來在藝術領域的學習和社會生活體驗觀察,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1.“以美育代宗教”的基本思想
《論集》中有三篇文章題目為“以美育代宗教”,是專門論述這一觀點的,互有重疊、補充。細讀這三篇,基本思想已顯輪廓,加以其它文章、日記、訪談作參考完善,可以大致把此觀點進行歸納:首先,文中所提的“美”是包羅萬象的。“我向來主張以美育代宗教,而引者或改美育為美術,誤也。”作者認為“美育是廣義的,而美術則意義太狹。”不難發現,文中“美育”的美,在涵蓋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的同時,當然也包括音樂、文學、電影、園林景觀、城市規劃等眾多廣義的藝術門類,甚至“社會的組織,學術團體以及其他種種社會現狀。”顯然,這個“美”是藝術、美學、社會學等內容的大融合。其次,“美育”是借著將之前依附于宗教的美學和藝術從宗教中脫離出來,進而取代長久以來宗教在教育方面的主導地位和功能。“在最初的時候宗教完全是教育……;譬如基督教青年會講智德體三育。”“以前都是宗教代教育”,但隨著科學發展,宗教逐漸成為教育的“障礙”。故此可以用“美育”取而代之。可見,“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實踐是以教育為領域和目的的,用“科學”的方法改造社會,提升國民素養。再次,文中對“美育”與“宗教”的對比概括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強制的;美育是進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在歷史上,宗教一度把美學和藝術用作“誘人信仰之方法。”“及文藝復興以后,各種美術,漸離宗教而尚人文”。可以看出,先生對中外宗教之弊端和陋習相當了解,并在當時“科學”口號日益響亮的時代背景下,敏銳的把握住了中國社會和教育在審美領域的發展取向。
更為詳細的論述,可參讀《論集》,在此就不過多介紹。先生的觀點可概括為“古代的宗教代替美育,而現代的美育可以代替宗教。”①
2.“以美育代宗教”的積極意義
先生一生踐行美育,“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寶貴之處,就是以科學的態度,通過介紹優秀的藝術作品,推廣一種與時俱進的審美價值觀,對我國舊社會陳腐守舊的教育制度和國民習性進行改良。
2.1將藝術帶下“神壇”,還以自由
“以美育代宗教”在我國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與歐洲15世紀的“文藝復興”有相似之處,即借人文主義思想“解放”藝術,并對宗教長期在人思想、審美領域的統治和禁錮進行批判。這一方面是作者受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強烈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對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積累下來,借宗教實施奴化教育,以致近代中國國力日衰,國民素質不高之現象的深刻反思。“在宗教專制之下,審美總不很自由。”“甚至為護法起見,不惜于共和時代,附和專制。”藝術、美育的普及與社會的進步常受“宗教之為累”。顯然,這些觀點是具有進步意義的。縱觀中外藝術的歷史,其起源、發展都與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受益于宗教的同時也受制于宗教。對藝術與“美”的最求是人的自有天性,是人自由的權利。所以,藝術若長期依附于宗教而不能自由的表現人本身豐富的思想情感,發揮其在教育方面的積極功能,就會受宗教狹隘、保守等弊端所累,失去生命力,淪為奴化人的工具。先生主張的,將藝術從與宗教“神壇”帶回歸到現實世界,不論在東西方,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不但體現著藝術發展的自由,更體現著人自身發展的自由。
2.2將中西文化融匯,借以育人
“在我們看來,本屬相悖的中西道德倫理,在他那兒,即經由擇善而從的篩選,得到渾然一體的自然融合。”②正是這種“中西融匯、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成就了先生在教育領域的輝煌功績。《論集》中對中外藝術與美學思想的介紹,既有對比又有聯系。“以美育代宗教”論述中更是對中西方在宗教、藝術、美學、科學等領域中的可取之處進行列舉分析,并緊密結合當時中國的現狀,付諸于教育實踐。例如,文中肯定了宗教教育在智育、德育、體育、美育方面的積極意義,并借鑒這樣教育分類方式,提倡建立以科學技術、道德倫理、運動旅行、美學藝術為主要內容的、新的教育體系。作為教育家,先生始終不忘自己的歷史使命,通過“美育”將中西方文明中一切的優秀成果,借著“拿來主義”而消化吸收,落實到國民素質教育的實踐中。這種開放包容的育人理念,與“五四”以來的一樣,直接推動了我國近現代社會的發展。
3.“以美育代宗教”的不足之處
“二十世紀的中國學界,談論文學、史學、哲學、倫理學等,均非首選,其若干著述,也并非不可代替……。但這絲毫不影響在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卓越地位。”③由于研究領域的寬泛,以及深處社會、時代的特殊性,先生的一些思想和主張難免有些局限性。然而,多年來由于受到意識形態等因素的影響,許多藝術教育者未作深入研究,就盲目附和。及至今日,在藝術教育中仍有將宗教與迷信混為一談者,以至于許多中外優秀的傳統文化、道德理念和審美意識得不到弘揚和發展。鑒于此,有必要提一下“以美育代宗教”觀點的不足之處。
3.1研究領域的局限性
如上所言,先生的這一主張主要是在教育學領域內的討論,其學術觀點也主要是受歐洲哲學、美學思想的影響。至于宗教學、心理學和藝術學等領域的研究則相對淺薄,在《論集》中,他強調“這是我個人的見解……,我到現在還在研究中。”可見,“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是一個開放、發展的話題,而不應看做是一個定論。當這一觀點在面對紛繁復雜的宗教流派、美學思想、藝術門類和不同心理需求、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社會閱歷的人的時候,就會發現其自身理論的局限性。美育和宗教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畢竟還是有諸多差別,《文集》中陳述在教育目的和功能上彼此的代替,確實可以得到合理解釋,但超越這個領域,顯得不切實際了。
3.2歷史、社會的局限性
先生身處中國歷史上較為特殊的年代(1868―1940年),一生經歷了、維新變法、立憲改革、、、軍閥統治等社會運動的跌宕起伏,受中西方各種思潮的影響。與當時許多學者一樣,在動蕩的社會中摸索強國之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以美育代宗教”作為國民教育的一個亮點,也未嘗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實踐方式。然而,縱觀百年來中外社會之發展,雖科技、藝術、教育都在進步,卻未見宗教消亡之勢,反而在當今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在調節社會和疏導心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面對許多社會的不良現象,也開始意識到其與社會公民的“信仰缺失”具有某種程度上的聯系。這一事實足以說明,“以美育代宗教”的社會實踐,有其在歷史時代、社會環境方面的局限性。
3.3對科學、藝術與宗教之間關系認識的局限性
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科學、藝術與宗教之間的關系引發了很多的爭議,“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就是建立于此。站在今天的歷史高度,結合當前的社會現象,我們可以更清晰的看出,這三者之間不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長、取而代之的關系;而是互為補充、彼此制約、協調發展的關系。科學在于求真去偽;藝術在于求美去丑;而宗教則在于求善去惡。過多注重宗教,勢必無法兼顧科學的求真;過多依賴科學,也必無法兼顧宗教的求善;藝術只有在恰當平衡“宗教的善”和“科學的真”時,才會體現自身的“美”。《論集》中片面夸大科學功能的論斷,“蓋宗教之內容,現皆經學者以科學的研究解決之矣。”體現了對宗教認識的淺薄。作為人類文明中時間最古老、空間最普及的一種文化現象,宗教所關注的許多內容:人的生與死;人生所經歷的苦難和需要的慰藉;人靈魂的終極歸屬等關于人最切身、實際的問題,是科學、藝術,甚至哲學、美學所無法完全解釋的。另一面,客觀的分析歷史上許多宗教由于自身體制的種種弊端,而招致的攻擊,實際上是人類社會在進步過程中對自身尋求真、善、美之態度的反思與調整。如西方文藝復興對天主教批判的“戲劇性結果”乃是:借著宗教改革進一步促進了新教――基督教的形成于發展,并成就了基督教在近代歐洲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巴赫與亨德爾在音樂創作上的成就,也在藝術領域證實了這樣的結果。即便在當今,因片面注重科技發展而帶來的道德、倫理、環境、安全、心理等方面的爭議與危機,許多科學家也坦言無能為力。在藝術領域又何嘗不是:與許多“現代藝術”的空洞與頹廢相比,或許大多數人還是更愿意欣賞歷史上那些“受過宗教思想與宗教審美觀培育、指導、限制過的”經典藝術作品吧。因此,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忽視了這三者的平衡關系,這樣的美育主張與其倡導“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顯然是自相矛盾的。
4.結語
著名學者林語堂曾這樣評價先生:“論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論啟發中國新文化的功勞,他比任何人大。”④正是基于這樣的初衷,筆者個人認為:“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主張的啟發意義要大于實踐意義。許多評論也都能說明,先生是偉大的教育家,在許多學術研究方面是“雜家”而非“專家”。故此,今天我們在繼承、弘揚先生通過藝術教育,美學教育來提升國民素養,強化國家文化實力的同時,更應該提倡“兼容并包”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通過客觀、深入的研究,為當前我國的“文化的發展、文化大繁榮”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講師;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在讀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 楊家友《宗教在席勒和的美育思想中的作用比較》,載《美學與藝術研究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第481頁
② 張驍唯,《評傳》,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第2頁
篇7
【關鍵詞】歷史研究;封建社會;經濟觀念
讀罷錢穆先生的《中國歷史研究法》讓我對中國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提出的諸多觀點讓我耳目一新。如錢先生對“封建社會”的定義,對“英雄創造歷史”的解釋,對“無作為”人士的評價等,均是我之前未有耳聞的。現僅就其中某些感悟頗深的地方談談我自己的見解。
一、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錢穆(1895-1990),江蘇無錫人,字賓四,著名歷史學家。曾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范大學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任院長。是中國當代數學家錢偉長之叔父,一生淡泊名利,虛心向學,具有人格與學術的雙重魅力,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國學大師”,“中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國學大師”……
這段文字見于百度百科,之所以后面加了省略號,是因為錢先生的簡介頗多,一時截取不完,但管中窺豹,我們可見一斑。錢先生被譽為國學大師,其影響力與學術貢獻自然不可小覷。我們將要評述的這本書即是他1961年應邀香港講學時的講稿,前后共八講,簡要介紹了其歷史研究的方法。雖是客觀講解方法,卻無形中透露出對中國史學前景的希冀。當時,東方無論從科技,經濟,抑或是文化建設方面都落后于西方,于是很多人打著革新的大旗仿效西方,甚至提出全盤西化的口號要摒棄中國文化。在內憂外患的時節,錢先生在此次講演中旁敲側擊地提出中西文化之異同,驚醒那些激進分子,新新人類,要認清形勢,不可盲目跟風,舍本逐末。并對廣大青年提出殷切的希望,讓下一代扛起文化傳承的大旗,焚膏繼晷,期盼中國文化有朝一日磅礴崛起。
二、本書內容概要及個人分析
本書大致可分為三部分:開篇序言,講義,附錄兩篇。前序后錄未曾細考,現僅就中間講義略述一二。
1.如何研究通史
錢先生從杜魯門的一句話引入主題“青年人該懂些歷史”從而分析中西方史學差距,歸納其差異性,提醒青年們切不可忘本。又進而提出三種研究通史的方法,告誡大家治史并非容易事:初看好似說故事,大家卻須大見解。為我們鋪開一條康莊大道,在歷史的世界恣意馳騁。
2.如何研究政治史
錢先生的政治史由通史引出,因中國政治史學方面的書籍多稱“通”。就此問題,他給出這樣的解釋:“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自古迄今,有一種內在的一貫性,因而謂之‘通’。”在本講中,錢先生提出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學術觀點,即秦漢前得中國為封建政治,而秦以后的中國為郡縣政治。其原因是秦以后中國有君主,無憲法,非專制。但此點正是我所不解之處,因為種種跡象表明,秦以后中國的專制還是很明顯的,對此問題后面還有專門的探討。
3.如何研究社會史
錢先生在此講中主要對比中西方社會的差異,體現中國社會的特殊之處。西方是三種社會形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而中國自秦以后便一直處于郡縣社會。另一點重要區別是西方政治,經濟中心分開,而中國則一直合為一體,不論是唐都長安,還是宋朝的汴京,直到中華民國時的南京。
4.如何研究經濟史
本講主要提及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即以人為本,理性定義經濟水準,由此來同西方無限度發展經濟相對比。但自從中國走上改革開放這條道路,經濟發展的水準也直線飆升,大有趕英超美的趨勢。不知錢先生面對這一現象,是否會對中國人經濟理念的看法有所改觀呢?
5.如何研究學術史
對于中國學術史,錢先生抱著寬容,樂觀的態度。他認為,中國的學術分兩種,“一曰思想,二曰實踐”,中國人治學術,始終保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觀念,與西方空乏的思想體系不同,可理解為實踐派。而若說真正的學術研究,中國是沒有的,因其一直未脫離“善”的范疇,所以學術研究出來一般是為政治服務的,因而中國少有精于一科的專家,卻多產縱橫社會的大家。
三、典例分析及個人淺解
錢先生此講演的好處自毋庸贅述,各大文壇,史壇已說的天花亂墜,無非是說理清晰透徹,文辭嚴謹,例證生動,見解深刻,有極高的學術價值云云。若再讓我談些新見解,恐怕又落俗套,且由于篇幅關系,我僅從我尚不能理解的幾點談談我的看法。
1.錢先生對于封建社會的定義有悖于我曾習得的見解
就錢先生所言,中國秦漢之前為封建社會,而自秦漢之后則為郡縣制社會。其解釋如下:而我們平時之所學,中國封建社會結束于,徹底帝制,消滅王權。倘若我們學的有錯,為何幾十年來的教科書不曾變更,倘若錢先生的說法有錯,為何無人對他的說話進行指摘。錢先生亦云,史學是嚴謹的學科,如若一個名詞有兩個定義,豈不是對嚴謹一次有所玷污。封建社會究竟為何,似乎還有待考證。
2.錢先生講述中國古人的經濟觀念此點,我也有些許疑問
先生認為,中國古人既“懂得重視人生精神價值而理性定義經濟水準”,此點不得不讓我們懷疑。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錢先生將我們的經濟形勢理解為社會的共同趨向,即廣大人民這一歷史洪流造就了我們知足常樂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我不禁要問,我國古代民智未開,素質教育尚未普及,如何理解那么高深的中庸之道,而趨同與一個可由物質需求與人口增長自由調控的經濟模式。我們的經濟不能高速發展,究竟是由于我們重視人性價值還是我們尚未經過資本的啟蒙教育?若是第一點,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高尚情操,不為利益所動,淡泊寧靜。若是地二個原因,似乎也沒什么值得推崇的,錢先生未免有些自夸之意。
3.錢先生對于英雄史觀的定義
“不一定有人就會有歷史,必要有少數人來創造歷史”。這與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人民大眾創造歷史又有了分歧。我們不能說英雄的確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但是過分強調個人的作用未免夸大了個人的能力。錢先生說“他們都是能主持一個時代,并能開創一個時代的大人物”這句話不錯,但是試想,如果沒有人民大眾的力量,只有一個光桿司令,怕也未能成事吧。英雄孕育與人民,沒有人民的支持,再英雄的想法也只能成為紙上談兵,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進步。
四、結語
以上就是我對這本書得幾點見解,雖不甚成熟,但確是我認真研讀后產生的一些想法。其中多是我不能理解的部分,畢竟我與錢先生的思想深度差距甚大,理解其思想頗顯幼稚,但我希望能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豐厚知識底蘊,以便有朝一日能更深一步與大師對話。
篇8
關鍵詞: 合作原則 中西方跨文化交際 語用差異
一、引言
語言是人類最基本的一種交際工具,在社會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人類交際中,文化透過語言得到反映。無論是來自同一文化背景交際者之間的交際,還是不同文化的跨文化交際,語言都有它不可代替的作用。語言學家對語言的研究歷來已久,在目前的會話規則研究領域,H.P.Grice提出的會話合作原則影響甚大。我就這一原則探討中西方跨文化交際中這一原則的使用差異。
二、格賴斯合作原則
在語言交際中,人們為了達到預期交際效果,實現交際目標,會遵循某些原則。美國語言哲學家H.P.Grice提出了一套合作原則,認為人們的語言交際受規范或條件的制約,交際雙方遵循某些規則,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1967年,他在哈佛大學所作的《邏輯與會話》講座中提出,為了保證語言交際的順利進行,交談雙方必須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即根據所參與對話的要求、階段、目的或方向進行交談。這些基本原則就是會話“合作原則”。[1]他把這一原則劃分為四個準則,而每個準則又有次準則,具體如下[2]:
(一)質的準則(The Maxim of Quality)
質的準則是指努力使說的話為真實:
1.不要說自認為不真實的話;
2.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二)量的準則(The Maxim of Quantity)
1.使自己說的話盡量達到交際所需要的信息量;
2.所說的話不應超出所需要的信息量。
(三)關聯準則(The Maxim of Relevance)
使自己所說的話具有關聯性。
(四)方式準則(The Maxim of Manner)
1.避免晦澀話語;
2.避免模棱兩可;
3.說話簡潔;
4.說話要有條理。
Grice認為,交際能夠成功地進行,是交際者雙方相互合作和配合、共同努力的結果。但這些準則在多大程度上適用于不同文化是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因為跨文化交際既具有同一社會成員間交際的某些特點,又具有同一文化中交際所不具備的特點,即文化的相對性和交往規約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由于文化不同,人們的會話規則各異。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合作原則具有相對性。
下面本文通過文化相對性分析跨文化交際中合作原則的具體運用及不同的語用效果。
三、中西方跨文化交際中質的準則的遵循
格賴斯認為質的準則在合作原則中最重要。為了使交際成功進行,交際雙方首先要提供給對方有把握的信息。但是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如果在不了解對方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交際,就難于在質的準則上達成共識。我們來看下面一個例子:
一位中國青年婦女在美國,身上穿著一件漂亮的服裝。別人對她說:“這件衣服真雅致,顏色美極了。”這位中國青年婦女很高興,但有些不好意思,就按中國習慣回答說:“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國買的。”
在這個例子中,美國朋友對中國婦女的這件衣服評價是實事求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表達,而中國婦女的回答讓他誤解中國婦女的回答是在說他不識貨,對一件普通衣服如此大驚小怪,可見自己的鑒賞能力有問題。而這位中國婦女認為按照中國文化習慣對這樣贊揚應保持一種得體的謙虛和低調的態度,否則則會被認為是高傲自滿。中國人會先否定自己來遵循漢文化中的“謙虛準則”,甚至以犧牲合作原則中質的準則來表示自己的謙虛來實現語言交際目的。相反,如果對他人的表揚進行迎合,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會認為這人輕浮、高傲、自大。相反,英美文化中人們對于他人的贊揚及肯定會直截了當地接受,他們不會掩飾自己心中的喜悅,會因人家的贊美之詞而道謝,采用迎合的方式。同時他們也遵循禮貌原則中的“一致原則”來保持和對方觀點一致,以避免與對方觀點相悖而帶來的難堪。
四、跨文化交際中量的準則的遵循
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包括兩個次準則:一是提供所需要的量,二是所提供的信息量不應超出需要的信息量。
從許多中西方跨文化交際實例來看,中西方存在不同的語言觀。中西方傳統的言辯觀使得中西方人們在語言交際的時候在交際行為、交際方略、交際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
(一)中西方傳統的“言”“辯”觀
中國傳統的“言”“辯”觀,提倡通過道德倫理及內省反思建立和維系一個以等級關系為基礎的和諧社會。同時認為人的道德修養與語言高度地融為一體,即天人合一,言行合一。在這兩者中,道德修養高于語言行為,認為人際間的交際更重要的是通過道德倫理來完成,比如在漢語中就有諸如此類的表達:“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必有德。”“善者不言,言者不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3]229
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在“言”“辯”觀上比孔子木訥,他認為為了實現和維系和諧的社會秩序,人們應該無為而治,即“不言不辨養太平”。可見老子否定言辯思想,主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老子的思想被莊子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否定了語言交際的價值,并提出“至言去言”、“至為去為”的觀點。他認為沉默才能表達道,只有處于“無為”之境,用沉默代替有聲語言,才能達到道的境界。所以在漢文化中,沉默是金。[3]230
西方文化的語言觀是積極的,人們喜歡辯論,善于言談與言辭對抗。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萬物遵循logos生成和發展,logos不僅指法則、公理、邏輯,還包含言論與語言。在西方文化中,語言是延伸自我影響和改造他人的工具。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就是通過辯論言辭,說服他人達到改變他人及社會的目的。古希臘哲學家普遍認為語言的目的是勸導和改造他人,是有絕對權威的工具,所以西方人認為只有通過語言,人們才能相互認識。可見,西方人對語言的態度自古以來是積極的,他們善辯、健談、喜歡言語對抗,慣于通過表明自己來發展和延伸自我。
(二)強交際環境與弱交際環境
中西方不同的“言”“辯”觀導致了來自兩種文化的人們在交際文化認知上的差別。在跨文化交際時,由于受本族文化的影響,他們對交際環境的依賴程度較高。相對來說,在漢文化里,語言的重要性次于西方文化。所以在交際時人們就不那么遵循話語合作原則中的量的準則,甚至有時違背了量的準則,而大量的交際信息由交際環境及非言語行為傳遞。對此現象,Hall[4]根據交際者對交際環境的依賴程度把交際劃分為強交際環境(high-context culture)和弱交際環境(low-context culture)。鑒于此,基于中國文化的交際是強交際環境文化,以西方文化為基礎的是弱交際環境文化。
中國自古以來對語言持消極的態度,交際中多數情況交際者是靠心靈意會或通過交際場景來傳遞信息。很多信息靠環境來傳遞,蘊藏在“不言之中”,而“意會”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能正確地完成解碼的過程,從而領會說話者的交際意圖。美國人傾向于“直言快語”,通過語言傳遞信息。語境對信息的影響較弱,人們更擅長用清楚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來避免非言語交際帶來的語義模糊性。弱交際環境文化體現在會話原則上,則是人們對量的準則的遵守。
五、跨文化交際中關聯準則的遵循
“關聯準則”主張交際者要提供與話題相關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方人們對此原則的遵循同樣也存在差異,同時也反映了兩個民族所持的世界觀之差異。西方世界觀認為宇宙中或世界上的萬物是可以分割的,它們相互獨立、自主、矛盾對立。而中國則強調統一,這是他們最大的分歧。與此相關的是知識論與認識論的問題,即如何認識自然。對西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向外延伸,向外探求,客觀地認識自然界以達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而中國文化則主張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依賴直觀思考,把個人、自然和社會看作一個統一體。由于主體與客體、知識論與道德論、人與自然合二為一,這樣認識自然的過程中就重視統一,從而忽略了差異和對立。所以在交際、在表達自我、在論述時,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拘泥于抽象的邏輯思維或像西方人那樣采用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推理方式。
結合中西文化對比,通過對合作原則中關聯準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關聯準則在以求和合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的遵循情況與以求嚴密的邏輯思維的西方人是迥然不同的。所以Grice合作原則中的關聯準則與漢文化中人們交際時維護面子、維系和諧的人際關系的會話準則相沖突,一般意義上不適合于用來解釋和評價中國人的會話準則。
六、跨文化交際中方式準則的遵循
方式準則包括四個方面:說話要避免晦澀,避免模棱兩可,說話要簡潔、有條理。在跨文化交際時方式準則的遵循也因文化而異。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中國人:我這個周末要去New Orleans。
美國人:太棒了!真希望能和你們一起去。你們準備在那兒待多長時間。
中國人:三天。(希望他能主動提出開車送我去機場。)
美國人:祝你玩得開心一點。(如果她想讓我開車送她,她會直接說出來。)
中國人:謝謝。再見。(如果他真想開車送我的話,他會主動說出來的,我還是找別人吧。)
在這個對話中,交際者雙方都遵循本文化中的會話方式準則,但是交際失敗了。什么使得他們的對話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呢?西方人的直言快語與漢文化中的言外之意發生了沖突。中國人的交際是一種強環境文化交際,聽話者對話語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交際語境,而說話者常常是通過隱性的語碼傳遞信息。中國人在交際的時候常常會遵循會話的禮貌及謙虛原則,在受別人邀請吃飯時,他們會習慣性地說“不”,但對美國人來講,這就是明顯的拒絕。而中國人有好客的習慣,在飯桌上請別人吃東西時,會左讓右讓,“強迫”對方吃下去,這種方式使美國人感到不可理解。而美國人注重個人主義,對被請人特別尊重,從不強加于人,給對方留有余地。另外,西方人和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也存在差異。西方人的思維模式常以演繹法為主,他們常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再加以分析說明;而中國人會運用歸納法先為自己的某個觀點先做鋪墊或是先給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最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在商業談判中,常常因為交際者不知道或忽略思維方式存在的差異而對談判帶來消極影響。
七、結語
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不同,言談規則各有千秋。即使在同一交際情境中,合作原則的各項準則也體現出不同的文化反射。所以不同的文化對合作原則中質、量、關聯和方式準則的遵循必然存在很大差異,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上述對合作原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運用差異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格萊斯提出的合作原則忽略了文化差異帶來的語言相對性。而在跨文化交際中,語言相對性是研究的重點之一,所以合作原則雖然是一項重大貢獻,為人們的語言交際活動找到了一定的規律,但是它忽略了文化、語言及話語規則的相對性。但是合作原則的一些不足推動了語用學的發展,學者們為了對此不足進行彌補又提出了“會話含義理論”[6]和“禮貌原則”[7],這些理論會進一步推動跨文化交際和語用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Beijing:FLTRP,2002:27.
[2]Levinson,Stephen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01-102.
[3]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229,228,230.
[4]Hall,E.T.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NY:Doubleday,1976:27.
篇9
1.英語教學現狀
在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跨文化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英語教育教學重點主要放在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上,忽略了學生對口語的實際應用,并且認為英語學習復雜,不易操作,為使學生對英語文化全面了解,主要通過知識傳授。英語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程度,促使我國不斷提升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學知識占有一定比重,教師在講授語言的過程中,對其關聯的文化現象進行的解釋過于簡單,且沒有連成系統,過于零散,使得英語教學沒有達到該有的效果。
2.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現實必要性
跨文化交際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跨文化交際不僅要跨越語言障礙,還要跨越文化障礙。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不同文化間的人們交流越來越頻繁、交往越來越密切,其間英語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國應注重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型人才,靈活對英語這一門國際通用語進行掌握。因此,當前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
3.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培養的具體措施
3.1將外國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進行對比
比較外國和本民族間文化的異同,從問好、道歉、贊揚、道別等日常用語開始進行比較,了解其異同點,并對其進行掌握,做到可在日常交往中靈活運用。對稱呼方面的知識進行了解,在交往中給予對方適當的稱呼,體現了交往中所必要的禮貌,從中對中西方差別進行比較。例如中文里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語里卻是名在前,姓在后,應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尷尬。見面后主動對自己進行大方的介紹,并在下一次見面的時候主動打招呼。英國人通常以天氣為開場白,也可以提及交通和興趣愛好。中西方節日也有著不小的差異,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送來的禮物要當面打開,以表示感謝。
3.2多進行英文閱讀
在進行英文閱讀時,即使沒有生詞,也會對某些句子的含義不能準確理解,并且在寫英語作文時候融入自己的語言,對英語正常寫作產生影響,因為對英語和英國的風土人情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問題出現在所難免。為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老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原文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對西方所特有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例如宗教、節日、傳統習俗和婚姻觀念。在原文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詞匯能力,增強學生閱讀的語感,還能夠加強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因此,進行原文閱讀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3.3利用課堂交流分析
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可供學生自由運用英語交流的環境,為學生使用英語交流提供機會。教師可在其過程中給出一個主題,讓學生自由進行發揮,或對英國文化進行介紹,采用一些照片、視頻作為素材,使學生對其有所了解,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3.4結合日常生活進行英語學習
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英語進行練習,課下多對英國知識進行了解,多做口語練習,從而提高英語口語的能力和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增強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5進行改革測試手段
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通過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革創新,通過設計不同文化差異的題目,設定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對于跨國口語交流有較真實的體驗,對英國文化產生更深一步的了解,增強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的知識與文化的知識相結合,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在高中教學階段不斷將國外知識融于課堂教學中,從而真正落實教育教學目標,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進行培養,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4.結語
篇10
[關鍵詞] 文化差異;課堂教學策略;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8-075-2
一、引言
語言是人類用以傳播知識和相互交流的工具,而外國語言的學習不單是掌握語言本身的詞匯、語法、句型結構等,學習者應著眼于利用語言技巧去了解和挖掘其代表的社會文化。語言是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慢慢積淀形成的,是人類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結晶。因此,任何一種語言都反映了其使用國家的文化。文化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難給其下一個精確的定義。斯科隆在《跨文化交際:語篇分析法》中將文化分為兩種:一種為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在內的高級文化;另一種為所謂的人文文化,其涵蓋習俗、儀式、衣食住行以及人際社會關系等方面的生活價值觀。語言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人類的知識和生活可以用語言來記載,文化又從多方面豐富和完善了語言系統。漢語與英語根植于兩種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兩者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大部分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都出于應試以及升學的需要,因此只注重對詞匯、語法、句型、篇章的語言層次的學習。但我們學習英語的更大目的是為了促進與外國人的交流,取其精華,從而為我們所用。對于學生來說,單純地掌握語言技巧不足以讓他們正常地與外國人溝通和交流。而缺乏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會讓學生在交流時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只有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等,學生才能進行有效的交際和成功的溝通。語言學習者若不能透徹地了解與語言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那他便無法真正地掌握此門語言。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對語言背后文化的教授與滲透就顯得極為重要。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表現
(一)生活習慣及社會習俗的差異
生活習慣及社會習俗是語言使用者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積累形成的,與生活環境、地理氣候乃至國家制度息息相關。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對于稱呼尤其重視。不同的稱呼體現了階級、輩分以及語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學生在與老師打招呼時應稱其為“王老師”或“張老師”,而不會直呼其名。相反,在西方國家老師則習慣學生稱自己為“Mr.”或者“Miss”。對于親屬之間的稱呼語中西方也存在著巨大差異。中國人由于輩分觀念森嚴,因此晚輩在稱呼長輩時要加上對應的輩分;而西方人對長輩直呼其名以示親切友好的做法也通常會讓我們難以適應。除此之外,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在人際交往中適時的推脫、拒絕才能表現出應有的禮貌與客氣。因此,中國人在面對別人的贊美和恭維時會表現得較為含蓄,“您太過獎了”“我還差得遠”等等。而西方人則會直率大方地以“Thank you!”來回應對方的夸獎。例如,一位外教在看到中國學生的作業后大贊“Your handwriting is pretty good!”中國學生立即回答道“No, no. It’s very poor.” 這一看似謙虛的回答卻讓外教大惑不解,懷疑自己是不是判斷能力出了問題,從而產生了交流障礙。在交際過程中,文化使用不當所產生的誤解甚至比語法使用錯誤更為嚴重,輕者造成交際失敗,重者則會造成感情上的傷害。語言是文化環境中的產物,而不同語言所起源的文化環境又各有所異。中西方文化在飲食方式上也相差甚遠。中國人宴席習慣以圓桌的方式,賓客團團圍坐,這種形式在用餐時形成了一種團結、和諧的氣氛。西式宴席則采用長桌的形式,宴會的核心在于通過與鄰座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
(二)詞匯中承載的文化差異
詞匯學習在英語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詞匯猶如大樓的基石,構建成了一個個的句子。同樣的詞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會產生不同的話語效果。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要想找出兩個意義完全一致的詞是很困難的。教師在教授英語時,必須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才能讓學生透徹地掌握詞匯背后所傳達的文化背景信息。動物詞匯在語言使用時出現的頻率很高,并且體現了不同文化的豐富內涵,一旦使用不當便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語用錯誤。例如,“獅子(lion)”和“老虎(tiger)”在中西方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內涵。在漢語中用“老虎”表示威猛、勇敢、威嚴,被認為是百獸之王,相關的成語及俗語有談虎色變、為虎添翼、虎視眈眈、虎父無犬子、虎嘯龍吟等等。在英美文化中,“虎”則用“lion(獅子)”一詞來替代,如bold as a lion(像獅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像獅子般威風凜凜),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不同動物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象征意義折射出了不同民族的性格及心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向學生講解此方面的信息,以避免母語在二語習得中帶來的負遷移作用。
(三)價值觀的差異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評價及看法,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尺度和準則等。由于不同國家在歷史發展和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使用不同語言的民族在價值觀上也存在著千差萬別。中國是一個文化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接收了儒學、道教以及佛教等的熏陶,形成了委婉含蓄的集體主義(collectivism)思維方式。西方人則崇尚個體、自由平等,主張張揚個性,強調維護個人利益,形成了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行為準則。在很多中國學生看來,個人主義是一種帶有貶義的極端自私的價值觀。英語里面含有大量的反應“自我”文化的詞匯,如“self-confidence”, “self-concept”, “self-dependence”等,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對這些詞匯加以解釋和引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此類詞匯的感彩。對于什么是禁忌,中西方國家也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了巨大差別。中國人見面時為了表示友好,拉近距離往往在交談中會問及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問題,在西方國家這些則被看做是文化禁忌,若學生不了解這一情況,在與外國人交流時則會因涉及這類問題而被誤認為侵犯別人隱私。
三、克服知識傳遞障礙的文化教學策略
(一)加強對書本內容背景知識的介紹
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面對的學生群體有著不同于初高中生的優勢:他們掌握了滿足日常交談及一般閱讀的詞匯量,擁有深厚的句型結構及語法基礎知識,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唯一欠缺的是對語言背后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因此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僅局限于字面意義,無法進行深層次的剖析。為了彌補中國學生的這一普遍弱點,大學教師在授課時應加強對背景知識的滲透,增加對文化的拓展,適當轉移課堂教學重心,由傳統的詞匯語法教學逐漸向文化教學轉變,扮演好文化導入中介者這一角色。例如,中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還應對一些西方特有的節日如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萬圣節等進行節日來源、節日意義、慶賀風俗等方面的背景植入。另外,大學英語教材中常會遇到一些引用于歷史或宗教中的典故,英語中的典故大多來自于古希臘、古羅馬的神話傳說。例如,“戀母情結”在英語中翻譯成“Oedipus Complex”,源自于古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神話故事。而“自戀(narcissism)”一詞則是由古希臘傳說中另一個名為“Narcissus”的神仙愛上水中自己倒影的傳說演變而來。若不對這些典故及背景知識加以介紹,學生則會感到一片茫然。同時,教師還可對中西方文化加以比較,分析歸納兩者之間的共性與異性,深入探討兩種文化的相異之處。從根本上說來,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強對其他國家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發展的了解,教師若能對教材中蘊含的文化因素加以導入必能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拓寬思維,加強對書本知識的深層理解。
(二)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習,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把課堂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雙管齊下,才能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課堂上僅僅依靠教師單方面對書本知識的介紹稍顯單薄,學生無法身臨其境地體會。因此,教師要靈活地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于現代科技以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教師可制作生動形象的課件,穿插一定的圖片及視頻,讓學生接受視覺、聽覺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加強直觀感受,不僅能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要適當改變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課方法,加強課堂實踐,讓學生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可布置學生針對對應的書本內容制作課件,在課上與其他同學進行資源共享,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體驗學習過程中帶來的樂趣,從而使大多數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教師還應激發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并適時地推薦英美原著、報刊雜志、學習網站等,使學生不僅能加強文學修養,了解時事,吸收新鮮資訊,還能從中提高文化素養,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與此同時,趣味性強、吸引人的課外活動也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拓展和延伸。教師可組織學生舉辦英語角、英語演講、英語辯論、英語配音、英語小品戲劇表演等活動,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主動投入到這些活動中去,在此過程中,學生既能將課堂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又能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錯誤,從而進行糾正,進一步提高自己。
(三)教師應從自身出發,提高文化素養
教師是教學資源的提供者、承載著,要想最大限度地提供知識給學生,教師因從自身出發,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吸收最新最全的文化知識,拓寬自己的文化視野,并充分挖掘教材,把自己吸收的知識充分融入到所教課文中去。
四、 結語
不同的文化孕育著不同的語言,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加強對文化知識的滲透與灌輸,幫助學生克服母語文化的干擾,填補外國文化的空白,從多方面、多層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跨文化意識,把語言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李少華.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J]. 黑河學刊,2012,(8).
[3]魯阿鳳.文化差異與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社科縱橫,2007,(6).
[4]沈海波.文化差異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