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工實訓心得范文
時間:2023-12-20 17:32: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電工實訓心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5-0183-02
近年來,電工電子技術發展迅速,在各個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中職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實踐性很強,這就對電子電工實訓教學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實訓教學是把學生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變為職業技能的重要一步,但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的電子電工實訓教學不能把學生的培養與企業的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工廠生產存在脫節。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與技能水平,提高其社會競爭力,就需要對中職院校的電子電工實訓教學進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
一 中職院校電子電工實訓的教學現狀
電子電工實訓教學是通過實驗的形式,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并提高職業技能。在傳統的電子電工實訓教學中,學習和應用普遍存在著脫節現象,雖然學生能夠掌握理論知識,但是把所學的知識合理地轉化為職業技能卻很困難,這種理論知識學習與職業技能應用的脫節現象是多年來困擾電子電工實訓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
在傳統的電子電工實訓教學中,老師主要是灌輸新的知識,學生被動地去完成規定的實訓內容,而不去思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在這種機械性的重復模仿工作中,雖然進一步加深了理論知識的掌握,但是卻失去了學習興趣以及探究精神。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職業技能的應用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著很大不同,職業技能的運用更靈活,如果學生的思維空間受到了限制,就很難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去。
二 實踐與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索
電子電工實訓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把傳統的理論教學逐步轉變為技能與思維相結合的、具有實踐性和創新性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把傳統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與驗證轉變為解決實際問題,不僅僅通過實踐進一步強化了理論知識,更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了實現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就要對電子電工實訓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
傳統的電子電工實訓教學是以老師為主體,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學生則是被動地學習,失去了進一步思考的空間,教學效果往往較差。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下,要把學生作為教學課程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把傳統的被動“填鴨式”的教學變為主動,要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自行制訂并實施實訓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其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在實訓教材的編寫上,傳統的教材由于教學觀念和出版周期的限制,往往大量篇幅都是實訓內容、步驟的講述,而且滯后于新技術的產生。為了改進這些不足,教材的編寫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只向學生提供實訓目的和要求,對于其原理、步驟等不做過多介紹,從而給予學生更為廣闊的思維活動空間。與此同時,教材的編寫也應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將當今高新技術與學科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教學的綜合性與實踐性。
教學內容上,需要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地進行變動,根據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把傳統實訓教學中驗證性的實驗轉變為階梯形的教學內容體系,即基礎實驗――設計實驗――仿真實驗三個層次。基礎實驗目的在于幫助強化理論知識以及掌握儀器操作等基礎性技能,設計實驗要求學生進行初步設計,培養其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仿真實驗則是在之前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綜合實踐能力。這種多層次的教學內容設計,遵循了逐步深化的認識規律,構建了從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到實踐與創新的階梯式的教學體系。
與傳統的電子電工實訓教學相比,這種創新性、實踐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了高度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也更接近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避免了學習與應用的脫節。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會通過各種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獲得新的認識與成果,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其科學的、階梯形的教學內容體系也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思想,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空間。
三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子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運用,在中等職業教育中,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避免理論知識學習與職業技能應用的脫節,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培養出熟練掌握職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是中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對目前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層次的變革,突出中職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錢春雷.淺談如何提高機電專業學生電子電工實訓的學習積極性[J].科技資訊,2011(21):213
[2]周海燕.對當前電子電工實訓的現狀分析研究[J].電子世界,2012(11):24~25
[3]殷好軍.電子電工實訓教學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5):323
篇2
【關鍵詞】創新能力;實訓教學
隨著經濟的騰飛,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新技術的不斷應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對創新技術工人的渴求越來越迫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技術工人的搖籃,是技術工人的培訓基地。如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技術工人這一艱巨而又非常重要的課題就擺在我們每個職教工作者的面前,這是不容回避的。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經過深入探討與思考,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影響中職學生創新能力發揮的主要因素
我國上千年的教育發展史,閃爍著一些簡單而樸素的創新能力培養的思想和方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創造”引入教育領域。他提出:“要培養具有創造精神和開辟精神的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國家富強和民族興亡有重要意義”。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
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競爭的核心。然而在現實中職學校,影響中職學生創新能力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1.學習缺乏自信心。心理學家認為: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中職學生經歷了中學升學考試失利的痛苦,大多數喪失了自信心,自卑感強。家長的錯誤認識、社會的偏見,認為他們是“差生”。他們的心態被扭曲,他們對前途一片茫然,有的對學習無興趣,覺得枯燥無味。來中職是被人看不起的,沒前途。
2.學習缺乏主動性。中職學生受中學階段一些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根深蒂固,依賴性強。他們依賴教師,依賴教材,習慣于教師的灌輸性教學,被動地接受教師準備好的學習內容,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自然也就沒有創造性。
3.對創新理解的錯誤。中職學生對創新有畏懼感,不相信自己有潛在的創新能力,認為創新對他們來說太遙遠,創新是工程師、專家、學者們的事。其實,創新有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對專業知識的轉化和在實踐中的應用是創新;學生畢業到工廠,對設備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良、改進或提高其性能是創新;對工藝流程的改進也是創新。
4.教師教學缺乏創新。大多數教師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往往只注重教材專業知識的傳授、講解、示范和重、難點知識的突破,總是按準備好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實訓材料、工量具等實施灌輸性的教學,讓學生一招一式的去模仿,機械地去完成課題或任務,認為這樣就盡職盡責了。
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對策
1.樹立學生創新自信心,激發創新熱情
教師要像慈母一樣,用愛心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要關心、愛護他們,信任、理解他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人格,要打破傳統的師道尊嚴,與學生平等交流,溝通思想,糾正學生扭曲的心態,去掉不良的行為習慣,使學生盡快建立起健康良好的自我形象。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鼓勵學生擺脫過去的陰影,敢于超越過去,超越他人。對有特色、有創意的電氣配線,我總是及時表揚,讓他們認識到創新不只是工程技術人員、專家、學者們的事,中職學生也有創新的潛能,使他們找到了自尊、自信,找到了走向成功的新起點。學生在訓練完各種形式的照明單元電路的安裝、檢修之后,主動參觀新建宿舍區公寓宿舍,繪制了電氣安裝配線圖。
2.激勵學生銳意進取,培養良好的創新個性品質
教師要激勵學生自強、自勵,知難而進,銳意進取,克服依賴思想,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不滿足于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力求全面、深入的好習慣。電工實訓技能訓練,不是單純的操作,其核心是應用理論指導實踐。在電力拖動實訓課上,我只給出電氣原理圖和技術要點,不搞統一模式配線,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創新潛能得到開發。實訓剛開始的二、三個課題同學們經過摸索、探討,70%左右的同學能一次通電成功,配線工藝達到技術要求,其他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能完成。隨后的課題雖難度在逐漸增加,但由于同學們的能力逐漸得到了提高,成功率達96%。
機床故障排除實訓是培養學生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判斷、排除故障,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的綜合性教學。課堂上我組織學生互相設置故障、排除故障,互相挑戰,相互啟發,相互激勵與共勉,漸漸地同學們探索出一些適合于自己的檢修思路、方法與步驟。通過故障排除實訓,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加快了專業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速度;實訓中同學間相處得融洽、和諧,學習愉快,創新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時還使他們懂得了怎樣正確對待學習、生活和將來工作中的成功、挫折與失敗,培養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成功感。
3.發揮榜樣作用,激發創新“共振”效應
在班級樹立“榜樣”形象,為全班學生指明學習目標,激發全班學生創新“共振”效應。教師引導學生坦誠交流,開拓、開放自己,形成向榜樣學習,相互為師,揚長避短,相互接納,思想相互滲透的好風氣,有利于個體創新能力的發揮和班級整體創新能力的提高。實訓課中,一部分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實訓課題的技術要點、操作工序、操作要領理解得較透徹,表現出動手能力強,操作技能技巧掌握快,解決問題不拘老套,理論聯系實際,操作實踐有創新,是班上的技術尖子。我將他們樹為典范,作為全班學生學習的榜樣或追趕的目標。總結他們的經驗在全班推廣,并把他們分配到各個小組起帶頭作用,“以點帶面”推動全班的創新活動,使全班的創新能力共同提高。
4.改變教與學的模式,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
改變舊的實訓教學模式。不要總是讓學生按教師教導的要求機械地去完成任務或課題,要讓學生根據實訓內容自主選擇材料,選取工量具,自己制定或與教師探討操作程序與方案,創造性地嘗試著完成新任務或課題。教師不要動輒批評或否定,要逐漸從實踐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改變角色。教師不要墨守成規,要有創新意識。要從過去單一的傳授知識、技能向放開手腳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轉變。
改變評判標準。學生的每一個新思想,新方法或與眾不同的見解、認識,都是其獨具特色的思考,是創新,教師應當及時予以肯定。改變過去那種總是只用一個正確或錯誤的標準來評價我們的學生。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們每個職教工作者的責任,它是現代教育核心目標的組成部分,是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它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們廣大師生長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合格勞動者,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余偉.創新能力培養與應用教程[M].航空工業出版社,2008.
篇3
關鍵詞:CDIO模式;電子信息;工程訓練平臺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5)01-0088-02
一、引言
我國電子信息類專業教育的迫切任務是盡快培養與國際接軌的電子工程師,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培養的電子信息類人才普遍缺少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為國際上一種最新的研究成果于2008年引入我國,為解決許多國家包括中國都面臨的工程教學與實際產業需求脫節的問題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工具模板,為工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最佳實踐的框架。[1]
二、工程訓練的現狀與問題
工程訓練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通過訓練載體,以操作訓練為手段進行實踐,是高校大學生參加工程實踐、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和創新設計的主要方式。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的工程訓練方式多樣,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有機結合:①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密切聯系和合作;②增加課程設計和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③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團隊協作能力;④加強本科生科研訓練。
目前,我國理工科院校主要的工程訓練載體包括工程訓練中心、教學工廠和研習工廠等。工程訓練獲得一定效果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教學功能單一。工程訓練教學體系偏重機械類或近機械類專業的課程傳承需求,訓練內容偏重技能實訓,與工程實際相脫節。[2]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能產生真正的工程實踐體驗,因而很難培養工程實際所需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人才培養嚴重脫離產業需求。第二,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導致高校工程訓練尚處于低水平。第三,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較為落后,教學管理較為松散。這些都導致我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質量不盡如人意。電子信息類專業工程訓練同樣也存在著這些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將國際上先進的“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類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一個基于CDIO架構的工程訓練平臺。
三、電子信息類工程訓練平臺建設內容
以CDIO大綱和12項標準為指導,從電子信息類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工程訓練層次、工程訓練內容、工程訓練中心的資源配置、平臺運行效果的評價機制和平臺運行的保障環境和優化等方面構建。
1.一體化工程訓練課程體系
一體化課程是CDIO的四大主題之一,也是學生學習構思與設計復雜系統相關知識、技能的重要保證。[3]針對電子信息行業與專業發展需求,結合CDIO 能力大綱與相關標準,整合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內容,優化通識教育課程內部結構,融合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開發按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要求的多學科或交叉學科課程,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最終建立以項目設計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 “五層次四能力三結合”的漸進式CDIO工程訓練課程體系,模型如圖1所示。
其中“五層次”指通識基礎與工程認知項目實踐、工程基礎項目訓練、綜合項目訓練、拓展與創新項目訓練和企業實習――畢業設計;“四能力”指培養電子工程師所必須具備的基礎、專業技能、工程應用、創新設計等能力;“三結合”指學研產結合、課內外結合和校內外結合。將原來獨立的課程實踐、訓練編制成大學本科階段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不同層次的訓練,通過項目設計使整個課程體系系統地、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把個人、人際交往以及產品、過程和系統的建造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融合到一起。
通識基礎與工程認知項目實踐是整個體系的起始階段,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通識技能和體驗工業生產現場、了解工程狀態、認識技術手段、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程意識,[4]在學生入校第一學期進行;工程基礎項目訓練在大一第二學期和大二進行,主要是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的進階階段,通過基礎項目來整合學生學過的多學科或交叉學科課程內容;綜合項目訓練在大二下學期和大三進行,通過綜合性的項目,使學生掌握電子系統的設計與制作,綜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展與創新項目訓練在大三的下學期和大四進行,通過開設第二課堂、職業技能培訓和各種競賽來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創新項目主要來源于教師科研項目的子項目和大學生創新訓練等。開設的各種賽事主要有電子設計大賽、機器人設計大賽、創新設計大賽;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是整個訓練的最高階段。學生在學完所有的專業課程和相關項目訓練后,進入企業進行實習,接受工程項目的培訓和任務。畢業設計內容可以通過學生實習所承擔或接觸項目的子系統項目來進行,利用所學的知識,就一個產品項目完成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等全過程的訓練。
2.工程訓練平臺運行的生態環境保障研究
工程訓練中心是平臺項目“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主要依托載體,保障工程訓練平臺的良性運行,須從硬件上和軟件上對工程訓練中心進行建設。
硬件上:一是將相近學科的實驗室“聯合共建”,重視實驗設備的更新和維護。二是開放實驗室及訓練項目,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實踐機會,讓學生建立主動的學習經驗,使學生從“聽中學”轉向“做中學”。三是建立仿真實驗平臺,為區域工程專業人才的訓練提供場所,整合、利用和拓展平臺功能;四是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與國內外優秀企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將平臺中心建設成為企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軟件上:一是研究保障學校、企業、平臺之間良性運行的分工機制、協作機制、激勵機制和資源互補機制。二是擴大社會影響,吸引政府財政投入、企業投入和其它社會力量投入,并制定激勵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三是開發最新技術項目,項目來源上可以從行業最新科技競賽項目和對口企業最新開發項目上著手。
3.工程訓練評價體系研究
借鑒CDIO的教學模式,學業評價方面可以包含理論知識的筆試、學生作品的評價(重點考核)、報告撰寫的質量、設計過程的投入度、與小組成員合作的良好情況、成果的自我評價與宣傳、面向教師、學生的答辯水平等,以及各項因素的權重研究;教師評價方面,對教師的考核以評價工程項目的設計、產學研合作和技術服務為主,職稱認定時要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歷。
參考文獻:
[1]王旃,韋巍,姚纓英.CDIO漸進應用模式的關鍵管理變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2]吳波,隋金玲,劉華,李合增,張劍鋒,陳琪,黃艷芳.“校企聯合、資源共享”的“工程訓練”課程建設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3(5).
篇4
調查結果已充分說明,瞄準崗位素質和能力,確定明確培養目標,創新培養方式,強調突出實踐技能是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特別是要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一、新課程課堂教學應注重實效,密切與社會實際的聯系
確定中職電子電工類專業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一)專業學生培養目標應準確定位;(二)專業教學計劃編制中應正確處理好幾個問題:1.模塊化與課題化問題;2.專業復合性問題; 3.職業技能鑒定工種問題;(三)各模塊應突出的特點:中職教育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技能的中等應用型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這就要求貫徹“學做合一”或“做、學、做”的雙向程序模式,推廣“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二、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理念
電工電子技術是中職學校電學相關的各個專業的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和其他工學基礎學科相比,本課程主要特點是內容涵蓋面廣、概念多、抽象、難學、難記、難理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針對中職的學生普遍底子更差,這類學生需要教師充分對課程理解、消化,通過具體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從學中做,從做中學。許多教師對中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學進行了探究和分析,主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方面進行。本人教學經驗認為,教學中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備學生,講好課,多總結;(二)建框架,學概念,打基礎;(三)重實驗,多實訓,勤練習。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促使學生從實踐中得到真知,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德才兼備的職業技術人才。
三、電子電工類專業課對課堂教學的探討
(一)采用多樣化教學,注重課堂教學實效。教師在上電子電工課時不能采用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而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法,組織各種教學活動,并將競賽機制適時地引入課堂,如教師提問、分組討論、學生相互提問等;教學手段可采用演示實驗、獨立實驗、興趣小組、多媒體教學手段等。課堂教學不光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還要讓學生逐漸形成科學態度和精神。課堂教學要注重實效,不能只注重表面現象。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有效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二)關注學生,密切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聽見一部分學生反映電子電工難學,甚至對電子電工沒有興趣。學生有這樣的反映,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學生在初中學習這方面知識時,老師只注重理論知識學習,關注考試成績;二是學生感覺學了無用,對所學知識不感興趣,時間久了,學生心里甚至對電子電工課產生了厭惡,導致根本無法學習這門課。我在上電子電工課時,始終將理論知識與一些趣味實驗相結合,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電子電工課堂煥發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能動性以及興趣。
(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改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在上完電子電工課后,常常設計一些針對本節課教學重點的聯系實際的課后作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增強學生學習電子電工知識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自主學習和評價學生同時進行,尋找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方法,針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把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自身發展。
四、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實驗教學
在電子電工教學中一定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驗教學是最具體的體現。因為在中職學校中,學生學習電子電工知識的興趣主要由學校的實踐教學水平決定。同時實驗教學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從而進一步解決實際問題。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主要的實驗有:
1.示范實驗:教師要有必要的準備,用具體的實驗演示,讓學生有感性的認識。電子電工教材中有好多的知識比較抽象,如在講授電磁感應現象的產生、電感、電容在交、直流電路中的作用、電動機的控制等知識的時候,我把實驗板帶進教室,在講臺上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演示給學生看,再讓學生用書本上的知識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變具體,并啟發學生探究現象的本質;既讓學生得出了結論,又讓學生通過分析現象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2.獨立實驗:我把班級分成九個實驗小組,每五人為一個小組,設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分組實驗,讓每一組每一個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理解本次實驗的意義。例如我在講授“疊加定理”的教學中,將學生分組,每組都備有雙路直流穩壓電源一臺,直流電流表一塊,萬用表一塊,定值電阻100歐2個、75歐1個等器材,讓學生自己根據疊加定理的實驗電路圖去驗證疊加定理。同時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指導,并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通過實驗,讓學生充分理解電壓、電流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的關系;驗證疊加定理,并了解疊加定理的適用范圍。也讓學生明白由于是驗證性實驗,測量準確度要求較高,才能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學生通過自己實驗,理解更加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專業知識,還提高了獨立實驗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興趣小組活動
1.組建無線電裝接興趣小組(電子制作),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學生制作簡單的電路,如:直流穩壓電源、變音門鈴、觸摸開關和“知了”電路等。剛開始時學習常用工具的使用,電子裝接從最簡單的整流、濾波電路開始學習,對每一位學生多鼓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在上興趣小組課時,采用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個別到整體,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過程,更提高學生對于電裝接的學習興趣。我校在每期制作結束以后,把學生中最好的產品放到校櫥窗公開展示,讓學生產生“成就感”,使全校學生對學習技能產生很濃的學習氛圍。
2.在電子制作的基礎上,創建小家電維修興趣小組,利用自習課進行維修教學,讓學生從身邊的電風扇、電吹風、電飯鍋等小電器維修入手,對一些常見的故障現象,引導學生查資料找出產生故障的原因,通過多次反復訓練,讓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基本的維修小竅門,積累了一定維修的經驗,再讓學生到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家中義務維修小家電,把理論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維修技能水平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篇5
關鍵詞:中職;練考評一體化;技能訓練;模式;訓練小組;全程化考核
中圖分類號: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3-0127-03
要掌握專業技能就必須訓練。在組織學生進行技能訓練時,怎么組織,訓練什么內容,訓練的結果如何,對訓練結果如何考核和評價,如何處理“練考評”三者間的關系,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是實訓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訓時必須做好的。
訓練:組建訓練小組
首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便于學生訓練中進行交流、溝通,便于開展組內、組間學生技能競賽,便于考核評價。小組的劃分要靈活,要適時進行調整,可按性別劃分,也可按小組平均成績相等劃分,也可按成績分層次劃分。具體按哪種方法劃分,應視訓練情況的需要而定。
訓練方法多樣化 在訓練中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據訓練內容、學生情況而定。常用的方法有:(1)講練結合,即示范演示與規范訓練相結合,講中有練,練中帶講,邊講邊練,邊練邊講。重點內容、關鍵技術和工藝應反復講幾次或示范操作幾遍,讓學生加深理解,加深印象,把握住技巧和關鍵。要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專業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和具體化。在實習實驗課講解或示范操作時,應根據學生的注意力、表情及時提問學生,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集中學生注意力。這種訓練方法能消除學生因訓練時間過長產生消極、怠慢的現象。(2)先基本訓練后強化,即對于某些訓練項目先訓練基本技能,待基本技能掌握后再進行強化訓練。例如,在元器件焊接訓練中,先讓學生進行元器件管腳的握制、電烙鐵的使用、焊接的基本要領、焊點的要求等訓練,當學生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后,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焊接,比較誰焊的焊點多,誰焊的好(即焊點光亮,無毛刺,無虛焊、脫焊,焊點大小適中,成錐狀)。(3)巡回指導、逐個記分法。巡回指導是生產實習教學的主要環節,是觀察、了解學生操作情況的有利時機,是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可采用個別指導與集體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及時糾正學生操作中的違規行為和不足。每次接線后,都要打分,給表現好的學生和有明顯提高的學生打高分,對不符要求的學生不予打分,直到改好為止。如在進行電機拖動技能訓練時,學生在接線中出現長架空線、交叉現象,讓他們重接。通過這一問題的解決,能培養學生認真工作的態度和團結協作精神,從而提高整體授課效果。
訓練內容模塊化,具體過程項目化 根據本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及當今企業的用工需求,把學生要掌握的技能訓練內容劃分為幾個模塊,各模塊再分成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都要制定訓練的目的要求、具體任務、訓練步驟、考核評價標準。這樣能使學生在訓練時目標明確,操作有序,團隊協作,展開競賽。通過考核評價應使學生發現自己技能訓練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同時,也看到自己的成績,產生成就感,激發出再次訓練的興趣。如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專業的技能訓練,劃分為四個模塊:(1)常用電子元器件性能測試及測量儀器的使用;(2)元器件的焊接;(3)常用單元電路的裝配與調試;(4)實際應用電路的裝配與調試。在模塊(1)中,又分為電子元器件性能測試、萬用表、示波器、直流穩壓電源、低頻信號發生器等項目。其他模塊同樣分為若干個項目。
組織形式靈活化 小組的劃分應根據訓練情況靈活確定,剛開始訓練階段可按理論成績劃分,待訓練一段時間后根據技能訓練的成績平均劃分。這樣分組的好處是:每組中有技能成績好的,也有技能成績差的,在訓練中他們可以互相幫助,相互交流。一方面,能降低教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生整體的技能訓練成績。待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后,可按技能成績劃分快慢組,其好處是能實現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技能成績好的小組除完成規定的訓練項目外,可適量增加難度,適當安排一定量的選修項目,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掌握更多專業操作技能;技能成績差的小組只要能完成規定的技能訓練即可。這樣做,對實習訓練勁頭足、進步快的學生是莫大的鼓勵,對中層生和后進生也是有力的鞭策。如在組織電子電工專業學生技能訓練時,初始階段按理論成績劃分小組,待第一階段常用電子元器件性能測試和測量儀器的使用結束后,按技能訓練成績平均重新劃分小組,待第二、第三階段元器件焊接、單元電路的裝配與測試訓練結束后,按技能訓練成績劃分快慢組,進行第四階段實際應用電路的訓練。由于組織得當,既提高了全體學生的訓練成績,也使技能成績好的學生有了更多發揮的機會。在近幾年徐州市、江蘇省組織的職業學校電子電工專業技能大賽、技能創新大賽中,我校獲省級二等獎、三等獎,市級一、二、三等獎多次。
考核:全程考核,方法多樣
考核是對學生技能訓練成績的檢測,通過考核能發現學生在技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便于改進日后的教學。
考核要全程化 學生技能訓練的過程,也是考核的過程。在訓練過程中,從學生的安全文明操作、紀律的遵守到儀器的使用,以及技能訓練中的操作工藝、方法,技能訓練完成的情況,團隊合作情況等都是考核的內容。可以說,只要學生在訓練場地,與其相關的一切都是考核的范圍。這樣,能培養學生的紀律觀念、職業技能、愛崗敬業精神、語言溝通能力。
考核方法多樣化 (1)理論考核與專業技能考核相結合。在技能訓練中應結合所學課程內容,針對具體訓練項目進行理論考核。考核方式可采取筆試、口試或提問,按照工藝流程分階段進行,內容應簡短,形式要多樣化,應避免死記硬背,突出應用性。如對照實物口述元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默畫原理圖,寫出操作步驟,敘述操作要領和安全操作規程,分析操作工藝是否正確等,從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較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2)平時考核與階段考核相結合。每一次訓練,都要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儀器使用情況、操作規程遵守情況及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情況加以考核,作為平時訓練成績記錄下來。一個階段的訓練結束后,要進行階段考核,了解學生本階段技能掌握情況。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期中、期末兩次考核,建立學生成績考核檔案,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對成績進步快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對成績下降的學生,要了解原因,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3)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定量考核就是根據訓練項目的內容,按其權重給出相應的分值,根據學生在實際技能訓練過程中操作情況給出一定的分值。如在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訓練中,定量考核分值為:元器件性能檢測10分,電路安裝50分,電路調試30分,安全文明操作10分。定性考核就是根據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的表現,如工具的使用,元件和器材的選擇,使用時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藝等進行有針對性評價。通過定性和定量考核能讓暫時落后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優勢,增強學習的信心,不斷克服自己技能上的缺陷,不斷進步;讓能完成訓練任務、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鼓勵他們改進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藝,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評價:內容全面,方法多樣
評價內容全面化 評價內容要“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評價是對學生技能訓練成績進行分析總結,是學生自我認知的過程,是對知識的再理解、再加深過程。通過評價,應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找出存在的問題。(1)知識:指學生進行技能訓練需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的評價,一是看是否達到了“必需、夠用”,二是看學生應用理論知識指導技能訓練的能力。(2)技能:是課程評價的重點內容,是學生必備的崗位技能。專業技能又分為基本技能與綜合技能。基本技能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技能,如焊接、常用儀器的使用、電路圖的識讀、電路的識讀、電路的安裝與調試等。綜合技能是學生運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的途徑。如在單級低頻小信號放電器的安裝與調試訓練中,提出幾種故障如短接集電極電阻、靜態工作點設置偏高、輸入信號幅值過大等,或發現學生安裝的電路不正常時,看學生是如何查出故障原因的,作為該項目的綜合技能評價標準。(3)職業素質:是學生在技能訓練中安全操作、團隊協作、與同學交流溝通、應急應變的能力等。
評價方法多樣化 學生技能訓練的評價既要有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要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空間;既要有量化評價的成績,也要有質性評價的評語,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同時,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采用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使評價對象認同評價結果,從中得到啟發和激勵。(1)定量與定性的方法相結合:定量,就是根據訓練內容和訓練目標,確定若干評價項目,確定評價標準和根據權重給予相應的分值,根據學生技能訓練的情況,評價出學生的訓練成績。成績評定能對學生的技能訓練進行有效的控制,激勵和督促學生對技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定性,就是根據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的表現,如工具的使用、元件和器材的選擇、使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藝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在評價表中寫出評價結論。通過定性評價,讓暫時落后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優勢,增強學習信心,不斷克服自己技能上的缺陷,不斷進步。(2)學生自評、小組評定與教師確認的多元主體評價:學生自評,就是讓學生對照評價項目和評價標準,自己給自己評定成績和對自己的技能訓練表現寫評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技能訓練的自評,是對學生的尊重、理解與關懷。小組評定,有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認識問題,有助于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教師確認,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自評成績、小組評定的成績,對照評價項目和評價標準,給學生評定技能訓練的成績。(3)過程評價與階段評價相結合:學生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有不同的表現,有些表現是需要控制的,如違反安全操作規程、違反訓練紀律、可能損壞儀器或儀表的線路連接等;有些表現是需要鼓勵的,如采用新工藝和新方法、對設備的安裝或線路的制作提出新的看法或新的見解、對教師在教學中講解的操作提出的疑問等。學生在技能訓練中無時無刻不在向教師提供信息,為全面評價學生的技能訓練,應注重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的表現。每個項目訓練結束,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及教師的評定,對學生表現給出一個階段性的結論,肯定學生的成績,是對學生的鼓勵和鞭策,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再加深。兩種評價相結合,既注重了過程,又抓住了結果。
總之,專業技能訓練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項工作。訓練是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主要途徑,考核是檢查學生訓練結果的手段,評價是對學生技能訓練成績的肯定,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練中有考,考中有練,考后有評,以練促技,以考促練,以評代考,練考評一體化的技能訓練模式,能促進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建立對專業的興趣,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早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義芳.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黃革勛.電工技能訓練實踐教學評價的探討[J].廣東教育:職教,2009(2).
[3]裴洪慶.電子技能訓練心得[EB/OL].(2010-09-06).#.
篇6
【關鍵詞】電子電路基礎;行為引導型;教學法;教學語言
中圖分類號:G718.5
一、重視第一堂課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電子電路基礎》是電子專業學生必須接觸的一門課程,而它的緒論,是學生接觸這門課知識的第一堂課,如何上好這門課,對以后的教學相當重要。教師具有創意的新課導入,可以激起學生的注意力,誘導他們積極思考,而且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一旦學生對該門學科感興趣,他們就會興致勃勃地學習這門課的知識。因此,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和動力就成為"緒論"的首要任務。
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可結合當代電子產品的發展,如:電子計算機的研制和生產過程,介紹電子技術的發展概況,讓學生體會到電子技術是一門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科學技術。其次,也可介紹生活里琳瑯滿目不斷出現的電子新產品,如:液晶電視機、MP4、MP5等,讓學生感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子技術,讓他們的思想由"要我學"自然過渡到"我要學"。再者,還應介紹《電子電路基礎》與所學專業的關系,明確它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從思想上引起重視。最后,從身邊入手,找一些電子小產品,如:充電器、U盤、收音機等,讓學生先觀察它們的內部結構,從中讓他們認識接觸到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和變壓器等元件,知道它們通過組合就構成一個實用電路,從而引出學習這門課的目的,讓學生形成先入為主的求知欲望。
二、教學過程中善于使用生動活潑的語言
職業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職業中學的各種專業教材,內容上科學性和邏輯性很強,但定律、法則、原理等內容冗長,不便于記憶與理解,學生難以接受。第二、職業中學的生源不夠理想,學生的總體素質下降,不少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第三、一般教師教學,教材怎么說,就怎么講,照本宣科。平時讓學生死背概念,機械地記憶一些原理,根本上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兼于上述幾個方面的原因,本人認為在不影響專業理論的科學性與邏輯性的前提下,有必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風趣幽默的表達向學生進行講授,指導其練習與自學,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課堂教學中通俗語言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啟發誘導學生,否則課堂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一點漣漪。專業課尤其需要,而且必須使用與專業理論切相關的通俗語言和事例,這樣才能使學生易于接受有關理論知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融為一體。其內涵主要是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從而逐步實現三個轉變:1、從以教師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如何"教會"自己轉變;2、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3、從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驗室為中心的轉變。
電子專業的基礎課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要求學生不僅要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驗練習當中去,并在實驗練習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實驗去鞏固學生的知識。不僅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驗項目中,還能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連貫起來,真正達到應用的目的。
比如說,我們在講授到二極管知識這一章,其中有個重要特性,那就是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即加正向電壓,二極管導通;加反向電壓,二極管截至。那么教師在教授完基礎知識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以證實二極管的單向導電特性。這時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二極管的特性以及在電路中的具體應用。在此基礎上就可以讓同學們自己來設計簡單電路了。
又比如,在講授到直流電源知識點時,考慮到在直流電源的實驗過程中要用到的知識點較多:二極管、三極管、電容、電阻、放大電路、焊接知識等。那么教師可以把知識點分為幾個部分:基本電子元器件、放大電路、焊接知識等,讓學生分別進行完之后,最后把這些知識綜合起來,就可以做出直流電源,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的。在具體的實驗制作階段,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可以把課堂搬到電子實訓室,讓學生把手腦并用起來,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加上動手練習這樣使知識更加直觀,容易理解,助于記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負責把知識點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己來設計實驗,消化知識。在電子電路基礎課中都可以采用上述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因為有了前面的理論知識做準備,在實驗室里讓同學們自己根據所學的知識設計或焊接電路。這樣讓同學們自己摸索著逐漸掌一些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而同學們也有一種成就感并且自己設計的過程也是知識的遷移與應用的過程。
這種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不但適合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尤其適用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職業技能教學。
四、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電子電路基礎》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既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論基礎,又需要學會分析電子電路。要使我們的學生能盡快適應電子技術的學習,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應提倡學生先預習后聽課,在課前通過自學把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找出來,并且對學生的預習要檢查和評估預習效果。凡是能通過自學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就不再需要重點講解。其次,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首先有利于學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識,其次學生如果養成做筆記的習慣,那么在整節課的學習中,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不容易開小差。對筆記的要求是:主要記教師講課的提綱、重點、難點、概念,記關鍵詞,難點問題應劃上著重號,以便課后集中力量去解決。再者要求學生課后復習,心理學中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通過"盡早"與"及時"的復習,防止遺忘是至關重要的。課后讓學生重溫講課內容,整理筆記,以便對所學知識理解更深,掌握得更牢固。
總之,要使學生能順利學好電子基礎課程,其實是教與學的一個互動的過程,既要求我們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又要求我們有合適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方法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