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村莊規劃范文

時間:2023-12-18 17:57: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美麗鄉村村莊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美麗鄉村村莊規劃

篇1

關鍵詞 因地制宜 挖掘特色 提升產業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背景概述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報告第一次提出“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強調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明確提出了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社會主義建設總布局。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抉擇,是在發展理念和發展實踐上的重大創新。建設美麗中國,不僅需要建設美麗城市,更需要建設美麗鄉村。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什么樣的鄉村才是美麗鄉村?如何建設、保護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的內涵

“美麗鄉村”核心在“美麗”二字。建設美麗鄉村應該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物質與文化、生產與生活同步提升的有機過程。美麗鄉村既要求“外在美”,也要求“內在美”—既應該具有優良的生態環境,整潔的村容村貌,合理的空間布局,也應該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較強的經濟基礎以及和諧的社會風尚。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縣就正式提出“中國美麗鄉村”計劃,出臺《建設“中國美麗鄉村”行動綱要》,提出10年左右時間,把安吉縣打造成為中國最美麗鄉村。實踐證明,安吉縣美麗鄉村建設不但改善了農村的生態與景觀,還打造出了一批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帶動了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出了一條創新的發展道路。安吉進行的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已成為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鮮活樣本。 “十二五”期間,受安吉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影響,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該計劃主要圍繞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目標要求展開,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建設為載體,努力建設一批全國一流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而十“美麗中國”全新概念的提出,不僅強化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

村莊規劃的現實意義

無論是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示范還是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的全面展開,都需要以科學的規劃作為前提。正如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所講的,沒有規劃的村莊整治,就是瞎整治;不編制規劃的村莊建設,就等于亂建設。多年來,城市規劃師們雖然也一直致力于村莊規劃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但編制的村莊規劃大多仍陷入照搬城市規劃模式、脫離農村實際、對村莊特色挖掘不夠,規劃過程缺乏互動、規劃成果指導性和實施性較差的尷尬境地。那么在當前美麗鄉村建設要求的條件下,如何實現村莊規劃編制模式的創新和突破呢?

以余姚市村莊規劃編制為例

4.1總體概況

余姚地處美麗富庶的長三角南翼、寧紹平原中部,東接寧波,西臨紹興,與上海隔海相望。全市轄14個鎮、1個鄉、6個街道,265個行政村,行政區域面積1527平方公里。依據《余姚市域村莊布局規劃》,余姚市城鎮規劃區外有166個村莊,其中40個中心村,105個基層村,21個逐步撤并遷移村。從規劃編制情況看,40個中心村中,有36個村莊已編制過村莊規劃。

4.2編制階段

余姚市的村莊規劃編制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和層次,第一個階段是從2003年浙江省啟動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在此背景下余姚市掀起了第一輪村莊規劃編制和村莊整治的熱潮,并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根據當時的編制導則要求,各個鄉鎮組織編制了大批的村莊規劃。此階段的村莊規劃對村莊建設發揮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在一系列村莊建設和整治行動的開展下,余姚市涌現了一批全國、浙江省、寧波市等不同層次的整治示范村、文明村。同時此階段編制的村莊規劃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如規劃成果中雖然增加了整治規劃的內容,但整治對象基本停留在建筑整治,圖紙表達也僅限于新建、拆除和整治建筑的分類,缺少具體的整治改造方式的引導。同時由于缺乏對資金、投資估算等現實問題的考慮,致使有些規劃中拆除新建建筑過多,增加了實施的難度。另外由于此階段的規劃大多忽視對村莊產業發展的引導,致使村莊的造血功能不足,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

第二個階段為2011年開始浙江省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余姚市根據省、市開展幸福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要求,開展了新一輪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此階段的村莊規劃編制以培育中心村、挖掘打造特色村、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為目標,期間完成了 “美麗鄉村”——梨洲街道金冠村、鹿亭鄉中村以及大隱鎮芝林村等一批美麗鄉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時為了貫徹落實《寧波市新一輪關于推進相對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若干意見》的主要精神,2011年,完成了首批山區15個村莊的整治提升規劃。此階段編制的村莊規劃內容更加全面,不僅完善了宏觀方面的引導,也加強了微觀方面的控制。如強化了村莊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將村莊產業發展作為重要的內容予以規劃引導。同時對整治內容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如分為建筑整治、道路整治以及綠化整治等幾個方面。較以前的村莊規劃相比,規劃的科學性和指導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與具體整治項目的結合、以及對村莊特色挖掘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高。

第三個階段為余姚市實施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精品村建設工程,為推進這一工程實施,從2012年年底余姚市啟動了30個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4.3新一輪村莊規劃編制的啟示

為了真正將規劃落到實處,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在總結以前村莊規劃經驗的基礎上,余姚市制定了《余姚市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導則》。該導則確定了村莊規劃編制的任務、技術線路和主要內容,并突出強化五個特點:

(1)重視前期調研,抓住主要問題。要求規劃設計人員要在深入細致調研的基礎上,了解村莊實際情況和村民真實需求,并針對村莊存在的實際問題展開規劃編制。具體調研方式可采取實地踏勘、入戶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多種方式。

根據現狀資源稟賦條件以及上位規劃要求,余姚的村莊大致可為新村建設(中心村)、村落改造和古村保護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村莊應加強相關內容的調研:如古村保護型村莊規劃需加強村莊歷史文化、整體風貌、空間肌理、 現狀建筑使用等情況的調查;新村建設型村莊(中心村)應重點調查村莊的產業情況、人口規模、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配置情況;村落改造型村莊應重點加強村莊環境現狀、產業發展等情況的調研。

(2)強化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特色。村落最大的特征就是與地域、地貌相融與自然特征的和諧,在規劃中應根據村莊不同的地理區位,地形特點,因地制宜地規劃,選擇適宜的建筑形式和布局方式。除此之外,還要注重村莊的特色塑造,余姚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歷史,文化底蘊非常豐厚,不僅是史前文化、姚江文化、紅色文化等三大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擁有種類繁多、璀璨耀眼的民俗民間文化。因此在規劃過程中要求設計者要充分了解每個村莊的歷史沿革,民俗風情,挖掘整理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找準村莊的文化脈絡,確定文化品位,形成特色文化。另外將村莊的特色文化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通過精心組織,合理策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文化旅游產業,推進農村經濟的轉型和快速發展。除了特色文化外余姚還有許多特色農業資源,如楊梅、柿子、榨菜、蜜梨、水產養殖等,這些資源都以村莊為載體,規劃中通過科學引導,強化特色,增強村莊的品牌性和歸屬性。

(3)完善基礎設施,健全服務體系。目前余姚的大部分村莊都配有衛生室,文化站,活動場地等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能滿足農民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有些村莊作為中心村,設施配置僅限于滿足自身需求,缺乏對周邊村落的服務和集聚功能。在市政基礎設施配置方面一些村莊的給水、排污、垃圾處理設施尚不完善,影響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本次村莊規劃要求強化給排水等市政管管網的布置,并要求按照中心村和一般村的不同分級落實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以適應村莊長遠發展的需求。

(4)深化整治內容,制定項目和時序。新一輪的村莊規劃應避免大拆大建,應以整治為主。而規劃真正要便于實施者實施,應加強整治內容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本次規劃要求整治規劃圍繞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工程展開。具體包括建筑改造、綠化建設、道路、市政管網等基礎設施整治等內容。方案可結合每個村莊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確定整治重點。整治提升的重點區域可選擇村莊的主要景觀節點、通道以及展現村莊面貌的主要界面和核心區塊,并結合每個點、每條線以及每個區塊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環境提升方案,深度需要達到詳細設計方案的深度。同時要求規劃要與整治項目相結合,做到統籌安排。在靜態的規劃中體現動態的建設目標。詳細制定近期建設項目年度計劃表,編制科學可行的預算方案,明確項目名稱,建設規模,投資估算,資金來源,實施計劃等關鍵內容,便于規劃的有續落實。

(5)廣泛征求意見,強化民眾參與。村莊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村民在居住上、生產上以及文化需求上提供良好的空間設施和環境,是讓農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他們有一種幸福感,因此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傾聽他們的訴求,尊重他們的意愿,要他們參與到規劃編制的各個階段。只有這樣才能使民眾真正了解認同村莊規劃,才能激發實施主體實施規劃的熱情和積極性,才能真正實現村莊規劃為村莊、為村民服務的目的。

結語

篇2

關鍵詞:社區、整治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引言

2011年,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實施新型城市化的發展戰略,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來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新型城市化要求村莊規劃重點處理好資源與環境約束的關系和城鄉協調發展的關系,使農村與城市共享發展的紅利與成果。

本文將通過《美麗鄉村示范村莊規劃——廣州市花都區紅山村》介紹和總結,探討此類規劃的編制流程、編制內容和方法等相關問題。

一、項目概況

紅山村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中北部,南部連接花山鎮,北部為橫坑村和五聯村,距離梯面鎮區約4公里,距王子山森林公園約6公里,主要通過6米寬的Y711鄉道與外界聯系。紅山村常住人口數為1109人,本地戶籍人口1092人,分298戶。

紅山村位于廣州“九寨溝”之稱的王子山森林公園的腳下,被譽為“廣州市最美的山村”。 春天綻放的油菜花,夏季清澈透明而又涼爽的溪水,秋天的稻田,以及風景優美的荷塘,水車,鼓樓,桃花島,映襯著遠方郁郁蔥蔥的山巒,顯得格外動人,每個周末都有無數廣州市民前來欣賞紅山村的美景。因此市、區領導對紅山村的建設和發展都很重視,紅山村示范村莊規劃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成為周邊相鄰的幾個村莊提供范例。

二、本次規劃的示范意義

1、在成果表達方面,采用了“報批版”與“村民版”相結合的方式,使規劃成果政府用得上、村民看得懂。其中“報批版”成果包括說明書和圖紙,用于部門審查、政府審批;“村民版”成果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圖片來表達村莊規劃的核心內容,用于向村民宣傳講解和征求意見。

2、在提高村民參與性方面,運用“自下而上編規劃,四位一體齊參與”的方法,獲得了我國最大的民意調查機構——北京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頒發的“傾聽民意政府獎”。規劃強調全方位、全過程的村民參與,使規劃成果真正轉變為“村規民約”。

同時重點開展“規劃工作坊”,設立“助村規劃師”制度。規劃師向村民展示易看懂的圖片,用粵語講解規劃方案,聽取和記錄村民的意見,并及時反饋到規劃成果中。在規劃成果中還加入“村民參與報告”,進一步把村民的意愿體現在規劃當中。

3、村民自治的規劃實施手段。村民建房問題是村莊規劃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紅山村主要通過村民自治的方式解決該問題。針對宅基地緊張的問題,規劃提出集中建設農民公寓,為村民建房需求提供出路。紅山村的做法適合距離市區較遠,土地價值相對較低的鄉村地區村莊。

4、發展特色農業觀光旅游。隨著特色旅游業的迅速發展,紅山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山區特有的山水森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觀光旅游,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變。紅山村的特色農業觀光旅游已初具規模,近年已建成深谷旅游區、鄉村酒店、綠道和農家樂等旅游設施。

三、規劃內容

1、用地布局規劃:按照《廣州市花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的建設用地指標和圖斑進行規劃,結合村莊發展思路,村莊建設用地布局按照現有用地格局并新增產業用地等,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規劃新增的建設用地為新村用地、旅游服務用地等。到2020 年村建設用地面積25.78 公頃。

2、村民住房建設規劃:紅山村的分戶準則是結婚分戶。采用2020 年規劃戶籍人口數/現狀戶均人口的方法估算2020 戶數,到2020 年,人口戶數為310 戶。按照《廣州市城鄉規劃技術規定(試行)》(2012 年6 月),每戶建筑面積不超過280 平方米。

規劃建議村民上樓,建設多層村民公寓,落實《廣州市花都區控制性詳細規

劃(03-CI01、03-CI02、03-CI03 規劃管理單元)》(2012 年),在村委會南側規劃兩處新村用地,面積1.56 公頃。用于建設六層的村民公寓。

根據《廣州市城鄉規劃技術規定(試行)》(2012),本次規劃舊村村民住宅每戶住宅建筑基底面積控制在80 平方米以內,建筑面積控制在280 平方米內。新村建設采用多層村民公寓,鼓勵村民上樓,集約生活用地。舊村改造建筑層數應當不超過3 層半,根據功能需要可以增設梯間,3 層部分建筑高度應當不大于11 米,設梯間的建筑高度應當不大于14 米。鼓勵采用坡屋頂,主要朝向的建筑間距宜不小于0.8H 且不小于8 米,次要朝向的建筑間距宜不小于4 米,且應滿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對因用地指標或建設現狀等客觀條件限制確實不能滿足上述間距要求的,至少應滿足消防安全間距的要求,并取得鄰里的同意意見,如鄰里沒有明確業主的,應公示后無反對意見。臨組團路及宅間小路直接設置出入口的住宅退讓道路邊線應不少于2.5 米;無出入口的住宅退讓道路紅線應不少于2 米。

3、村經濟發展項目規劃:紅山村現狀經濟發展項目以農業種植,農業觀光為主。發展高產值農業,并配合王子山開發旅游業。發揮自身優勢,發展油菜花觀光,鄉村游,農家樂等。規劃村經濟發展用地面積約2.06 公頃,位于村域中部,主要發展旅游相關的配套服務產業,包括商業街、農家樂、特色餐飲、民俗館、度假酒店及停車場。同時,對村委北面現狀農田進行改造升級,建設農業觀光園。在現狀淺谷、深谷、紅谷基礎上,打造三個旅游風景區,增強吸引力。

4、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紅山村現狀公共服務設施較為齊全,村內分布有村委會、并建設了 2 層的公共服務建筑,內含商鋪、衛生站、文化活動室、圖書室、老年人活動室等設施。村內公共服務設施集中于1-6 隊集中建設區域,并分布于旅游景觀大道(Y711鄉道)兩側。村民普遍認為現狀公共服務設施較為方便,對新增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較小。本次規劃建議在保留現狀的基礎上,新增健身設施和擴建文化室等設施。

5、基礎設施規劃:

5.1道路交通設施:旅游景觀大道(Y711鄉道)從村莊中部穿過,是村莊對外交通的唯一道路,現狀路面為10 米寬水泥路面,村域內長度約4公里。村內1 隊至6 隊之間有道路相通,都已硬底化,路面寬度為3-6 米,已形成環路。7-9 隊三個經濟社入村道路尚未硬底化,以沙石路面和泥沙路面為主,通過Y711 與其它經濟社及區域進行聯系。此外,舊村內巷道較窄,部分沒有硬底化,路況較差。道路設施不足,沒有公共停車場。

規劃落實上層次控規的要求,遠期規劃旅游景觀大道(Y711鄉道)紅線為30米,線型在控規的基礎上進行微調。新增六隊到八隊的鄉道,紅線控制為6米,規劃長度1824米。梳理村莊內的道路交通,在村莊集中建設區域形成了環狀道路結構。

5.2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現狀設施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村內公廁只有1間,難以滿足需求。(2)村內沒有垃圾收集站。(3)村內生活污水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后排放,雨水采用自然排放。建筑周邊建設有通往村莊自然水體的明渠?,F狀排水管渠系統設計不完善,未能正常發揮作用。(4)村內沒有消防設施,部分道路不符合消防間距要求??傮w來看,目前紅山村的市政工程設施仍不完善。

規劃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并新增2處活動廣場(健身設施)。規劃新增三處公廁,新建垃圾收集站。

6、村容村貌整治規劃:規劃通過用地布局的局部調整、道路系統的梳理、建筑及環境的整治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豐富村民生活,提升居住環境,構建景觀宜人、充滿活力的鄉村。

四、實施情況

規劃不僅對紅山村的近期建設提出整治措施和整治方案,并且對遠期改造也進行了有效的指導。

紅山村現狀基礎條件良好,已建油菜花觀光農田、綠道、農家樂等。村莊的景觀容貌整治工作正在實施中?!睹利愢l村示范村莊規劃——廣州市花都區紅山村》對建設功能布局合理、道路交通便捷安全、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綠地景觀優美、市政配套完善的旅游鄉村有著積極的意義。

本次規劃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其優秀經驗可在全市范圍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新農村規劃與農村特色思考——以上海市奉賢區金匯鎮南陳村修建性詳細規劃為例 趙永芬 中外建筑 2011

2、都市背景新農村規劃策略研究——以光明村為研究對象劉建陽 中外建筑2010

3、適應農村發展訴求的村莊規劃新體系與模式建構 葛丹東;華晨城市規劃學刊 2009

篇3

【關鍵詞】農村;規劃;建設美麗鄉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改善,從全民溫飽,到全民小康,我國農村居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當前我國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提高農村規劃的合理性對建設美麗鄉村至關重要。

一、農村規劃要充分尊重當地村民的意見

農村的規劃的工作是保證美麗鄉村建設質量的關鍵,而農村的規劃工作不僅需要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也需要各界村民的配合。因此,各級政府要加強與村民的溝通,以開放的姿態廣泛征集村民的建設性意見,領導村民共同進行美麗鄉村的規劃。首先,各級政府必須做好接待工作,尤其是基層政府,雖然基層政府不能直接參與農村的規劃工作,但是基層政府是傾聽民意,征求民間建設性意見的關鍵機構。基層政府要為對農村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村民提供良好的服務,要詳細的咨詢和記錄村民的真實想法,并利用錄影機等設備對村民的言論進行記錄。還要為村民提供書寫建議的信紙,使村民可以寫下自己的建議?;鶎诱獙Υ迕竦慕ㄗh進行指導,如果村民提出的建議與建設美麗鄉村的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要耐心的對村民進行講述,使村民真正認識到建設美麗鄉村所面臨的實際情況,以便轉變思維,為政府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1】。美麗鄉村的建設必須秉承一戶一宅的原則,為一戶村民設置一個宅基地,切實保證我國農村擁有足夠的耕地。另外,基層政府要充分利用村民自治委員會的作用對美麗鄉村規劃征集意見,村民對政府的建議可以以書信的形式提交自治委員會,再由自治委員會對基層政府進行統一轉交,提高村民意見的表達效率,使政府更快的了解民意并參考民意。

二、將村莊田園化作為規劃工作重點內容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包括高度發達的經濟建設的水平,也包括和諧的生態環境和良好的自然條件。因此,政府要加強對村莊田園化工作的重視,爭取將農村建設成景色宜人,適合生活的田園。首先,政府要對城鄉的邊界進行科學的設置,以便明確美麗鄉村的規劃范圍。另外,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證農村耕地面積不會因為新農村建設而減少。目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很多城市都希望通過擴大城區面積的方式提高城市人口規模,以便獲得更高層次的政策支持,因此,農村的規劃必須要嚴格避免城市面積盲目擴張帶來的耕地被侵吞的問題。另外,農村政府需要注意,村莊田園化并不同于村莊復古化,尤其是一些對民生工程有利的現代化科技設施,更是不能去除。在農村的垃圾污水處理方面,就要使用新型高科技設施,將農村的垃圾與污水科學的進行處理,避免垃圾污水對農村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使農村居民生活在干凈舒適的環境中【2】。雖然我國的村莊田園化改造缺乏足夠的經驗,但我們可以借鑒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成功經驗,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在村莊田園化方面已經有多年的實踐經驗,我國的農村規劃團隊應該組織學習隊伍前往加拿大等國家學習先進的農村規劃經驗,并結合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規劃方案,使農村真正成為美麗的田園。

三、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制定規劃方案

美麗鄉村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的產業結構有了很大的改變,農村居民的經濟收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國農村居民已經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進行新型建筑的建設。但是,我國農村的規劃工作卻沒有跟上建筑建設的發展水平,雖然我國很多地區建立了美麗鄉村的示范工程,但這些示范工程并沒有真正起到提高鄉村規劃程度的目的【3】。因此,農村的規劃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制定真正適合農村發展的規劃方案。首先,在資金方面,不能完全依賴政府財政資金的支持,要引導農民參與到農村規劃中來,將思想認識的提升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使農民的積極性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農村規劃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對文物保護的重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文物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因此,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工作要加強對農村文物保護的重視。首先,要邀請文物專家對農村歷史悠久的建筑進行鑒定,考察建筑的實際建設年代和有無重要歷史事件發生,并判斷該建筑是否屬于文物。有些農村地區的文物數量眾多,在進行美麗鄉村而對建設規劃時,要對文物進行重點的保護。例如,我國連州是重要的文物地區,連州擁有四百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在2011年6月的文物普查中,連州共申報了39項具備很高藝術價值的重要文物,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缺乏科學性,連州的一些文物受到了破壞,還有些文物被不法分子盜取,因此,美麗鄉村的規劃工作必須做好同當地公安以及文化部門的合作,嚴厲打擊盜竊和破壞文物的人員,保證文物的安全。

(二)加強對生態環境的重視

農村的規劃工作必須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點,生態環境保護是保證美麗農村建設的重點。首先,要避免農村地區修建較為密集的大型建筑,避免開挖地基對鄉村的土質造成影響。另外,要集中安置重工業企業,并做好工業垃圾的處理工作,避免工業污水對農村的河流造成污染。農村的規劃人員還要注意保護規劃地區的植物,尤其是一些年代久遠的樹木要加強保護,要規定大型樹木周邊不能進行地基開挖,避免大型樹木的根基受到破壞。

結束語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中國的農民有數億之多,只有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切實的改善,我國才能真正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大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規劃工作,是保證我國農村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的重要工作,充分征求規劃地區農民的意見,將村莊田園化作為規劃的主要目的,因地制宜的選擇規劃方案,并注意對生態環境和文物的保護,對提高美麗鄉村規劃的合理性,加快美麗鄉村的建設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大春、王宏偉、成都市規劃局.成都市經濟發展與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踐[J],2014.11

篇4

一、村莊規劃管理方面

委托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同時多次召開村民代表評議會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科學編制了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按照中心村和基層村兩級標準,致力構建“兩心、一軸、一帶、八片區”的村莊空間結構。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嚴格落實村莊規劃內容,形成了村莊生活、生態、生產空間布局合理,整體風貌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在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充分體現了鄉土特色和地域特點。

二、基礎建設方面

××村飲用水水源為位于池三公路南側的拂曉鄉自來水廠,嚴格按照沉淀、過濾、消毒的工藝將引自岱山水庫的水源處理成為合格安全的農村飲用水。全村916戶中862戶安裝了自來水,自來水普及率達94.1%,剩余54戶中有31戶完成了安全飲用水鑒定,近兩年來從未發生過飲用水安全事故。

按照村莊主路、村莊支路、村莊游步道三級標準,實現了通村組道路全部硬化,村內道路硬化基本實現戶戶通。

村內主干道路和公共場所共安裝了太陽能路燈150余盞,且有專人維護,能夠正常使用。

新一輪電網改造已經完成,鄉村電氣化基本實現。

拂曉鄉位于寧洛高速三界出口東5公里,境內有兩條省道一條縣道,交通便利,具備倉儲物流基礎,××村全部實現物流鋪設農村快遞公共服務。

全村范圍內100%通光纖寬帶,已經實現4G網絡全覆蓋。

三、人居環境整治方面

全村916戶中已有791戶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 86.3%。利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日常保潔,配置垃圾桶120余個、分類垃圾收集棚1處、垃圾收集和清運車輛3臺,合理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日常保潔管護機制健全,維護措施到位,村莊內干凈整潔。

農村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域范圍內無明顯黑臭水體的,建有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正常運轉,且管網接戶率達到 87%。

××村為省級森林村莊,村莊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種綠、護綠機制制定齊全,執行有效。先后投入近20萬元對所轄自然村及中心村開展“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效果明顯,村容村貌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域范圍內田間地頭及河道溝渠無農藥瓶(袋)、廢棄農膜等垃圾,基本實現田園清潔的。

四、農村公共服務方面

村內建有為民服務中心、衛生室、養老之家、鄉村大舞臺、村民健身游園等場所,全部符合定遠縣鄉鎮建設標準。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為100%。

五、產業發展方面

以田包子農場、森態園等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龍頭,在桑葚、無花果、薄皮山核桃、綠化苗木、小黃瓜、中草藥種植和稻蝦共養等特色產品方面形成了一定規模,利用凍干設備和釀酒工藝進行農產品加工,并在京東等著名電商平臺進行銷售,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篇5

關鍵詞:美好鄉村;建設“重構”;特色“解構”

Abstract: since "beautiful country" construction is put forward, the government in response to this policy,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construction, but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refactoring" increasingly common at the same time, rural characteristic "deconstruction" phenomenon has emerged. This article in analyzes the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refactoring" and "characteristic" deconstruction "phenomenon,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resolved better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refactoring "characteristics" deconstruction "phenomenon, and with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related case to prov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refact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1、前言

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美好鄉村”建設熱潮,“美好鄉村”的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然而在新農村建設火熱和鄉村游火爆的當下,很有必要思考:怎樣在鄉村物質空間“重構”的過程中避免其傳統特色的“解構”?

毋庸置疑,中國現如今大多數鄉村面臨著房屋破敗、規劃分散、交通不便、土地利用粗狂、基礎設施缺乏等各種弊端,要想達到“美麗”,鄉村的各個方面是不得不“重構”的。但“美麗鄉村”體現的卻不僅僅是物理空間建設以及生態環境理念,它也是一種文化空間和生活方式,所以在鄉村建設的城鎮化過程中,如果只是片面的追求統一性、模板式就會導致鄉村社會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特色被解體,從而造成鄉村特色“解構”的誤區。

2、美好鄉村建設的“重構”現象

2.1規劃層面上“重構”的概念

“重構”一詞在科學界常被大量運用,如光子重構、軟件重構、色彩重構等等,按其字面意思即是重新構建,但當“重構”一詞與其搭配的研究課題不同,其所反映的意義也就不同了。這里將“重構”的概念引用到美好鄉村的建設規劃層面上,則是指由于鄉村存在的房屋破敗、規劃分散、交通不便、土地利用粗狂、基礎設施缺乏等各種弊端而對其的物理空間重新規劃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2.2鄉村建設“重構”的必要性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著名學者梁漱溟就曾說過“今后數幾十年能令中國人向上奮斗的新方向就是鄉村建設運動”。一方面,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問題的日益彰顯,郊區化現象的普遍,城鄉一體化發展已成為當今中國城市與鄉村發展的一大趨勢,而如何使得城鄉統籌發展關鍵就在于如何減小城鄉間的差距。另一方面,無論是村容村貌還是鄉村的生活條件已經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遠遠落后于村民的需求,狹隘的泥濘小路滿足不了小汽車的普及,破敗的房屋滿足不了村民生活條件的提高,落后的基礎設施滿足不了村民生活品質的追求.......

人們對鄉村生活的追求以及鄉村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就促使了鄉村建設不得不“重構”,在全國掀起的“美好鄉村”建設,就是國家對鄉村建設“重構”的重視。小到中國每一個村民的生活條件,大到中國的國際地位,鄉村建設“重構”都有其必要性。

2.3鄉村規劃建設“重構”的表現方面與其面臨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一組數據表明:全國有一半行政村尚未通自來水;1.5億農戶需要解決燃料問題;7000萬戶農民住房需要改善;60%農民沒有衛生廁所;60%以上縣沒有標準的污水處理場;6%的行政村尚未通公路和電話;2%的村子尚未通電;1%的鄉鎮沒有衛生院。這些現狀表明村鎮規劃建設方面存在很多問題[1]

2.3.1 建筑單體和規劃布局方面

村中建筑單體由于建造年代不同,造成新舊程度相差大,且村民大多是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建筑樣式以及地址,使得村中建筑隨意多變,參差不齊。在規劃方面,建房者主要考慮自己的使用方便,根本不會考慮到左鄰右舍和前后院關系,由于無規劃,所建房屋往往不能成排成行,甚至朝向都不統一,院墻更是里出外進,不整齊,建筑材料各異,因此造成村莊布局凌亂,土地利用粗狂。

2.3.2 道路交通方面

村莊的道路大多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形成的,路面泥濘不堪,沿路陰溝和排水系統建設滯后,雨雪天給村民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村中主要車行道大多過于狹窄,幾乎不能容納兩車的相錯行駛,節假日探親時,常會造成路面堵塞。

2.3.3 公共基礎設施方面

長期以來,政府財政的公共設施投資主要面向城市,農村公共設施的投入長期被忽視,從而造成鄉村普遍存在著社會公共服務的欠缺,社會公共資源不均衡,社會公共產品不均等,使村民很難享受城市居民具有的便捷豐富的公共生活。

2.3.4. 生態環境方面

一方面相對于城市,鄉村有著先天性的自然環境,大面積的農田、繁茂的植被、藍天綠水、縷縷炊煙。但另一方面,環境保護思想被農民狹隘的小農意識所取代,農村也日益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污水灌溉、農藥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污染;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和農業污水隨意排放造成的水質污染;垃圾成堆、家禽隨處安放以及村民房屋的違章搭建更是造成村容村貌的嚴重破壞。

2.3.5.產業布局方面

現如今,農村已不再僅僅只發展傳統農業,各色各樣的特色產業也在農村“安置落戶”,生態旅游業、工業制造業以及文化旅游業等等逐漸開始與傳統農業平分秋色,但在這些產業給村莊以及村民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使村莊原先簡單的功能布局變得復雜化,未經規劃、見縫插針式產業布局,嚴重浪費了農村的土地,破壞了規整的農田,更是將整個村莊劃分的支離破碎。

2.4鄉村規劃建設“重構”的注重要點

鄉村規劃建設“重構”是絕不能以犧牲鄉村傳統特色為代價的,“重構”應是鄉村建設的一種顛覆和創新,而不是重復和守舊,針對鄉村建設中“重構”的表現方面,以下就來談談“重構”在這些表現方面的注重要點。

建筑與布局方面要有統一的規劃,對于破敗以及有損整體形象的建筑單體要進行必要的維修或重建,一些年代久遠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則應給予圈地保護,并合理利用,將其打造成所在村莊的特色建筑。要融入村莊所在地的物理空間特色以及文化特色進行布局,在規劃中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河流、古樹、植被等自然生態景觀,在統一中尋求特色,規整中透顯靈活。

在村莊生態環境整治方面,首先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對濫施農藥、化肥的危害性,加強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其次要對村容村貌進行整潔,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亂堆亂放得到全面清理,環衛保潔機制全面建立,垃圾清運正常化。最會對于生態環境整治進行一定的規劃,防止斑點式改善,不成體系。

村莊中的傳統產業以及新型產業等要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根據各產業的所屬性質為其選址,如旅游生態業和文化旅游業在選址時要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打造自身旅游特色,而工業制造業選址則需位于村中偏僻、交通較發達處,最大限度的減少其對村莊環境的破壞。另外,將相似產業臨近布置,不僅可以使產業間相互促進,還能避免各產業相互之間以及對村民生活的干擾。

3、美好鄉村特色“解構”現象

3.1規劃層面上“解構”的概念

與“重構”的解釋方法相似,“解構”也只是一種泛指,本文的“解構”一詞也只是針對鄉村規劃這一層面上而言的,即美好鄉村“解構”現象指的是在美好鄉村“重構”過程中由于片面的追求統一性而導致鄉村社會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特色被解體。

3.2美好鄉村特色“解構”的危害性

如果說規劃建設是一個鄉村的外在形象,那么特色就一個鄉村不同于另一個鄉村的內在靈魂,鄉村是一個有機體,規劃者切不可為了一味的追求其外在形象而破壞了其內在靈魂,也就是說要在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避免特色的“解構”。

中國各個鄉村經過幾百年的歷史變遷與發展,都有了其自身的特色和內涵,無論是地形地貌、傳統風俗等非物質特色,還是古建筑、古樹名木等物質特色,這些都是獨立于鄉村的外在條件而存在的。一旦在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忽略了這些特色,造成鄉村特色“解構”,就會如同挖空了這個村莊的“魂”,那么再好再美的美好鄉村規劃也不過只是一個缺少靈魂的“殼”而已,是沒有生氣和靈氣的。

3.3鄉村特色“解構”現象出現的原因

3.3.1 模板式布局,造成村莊規劃的機械重復而非打破傳統的顛覆

近年來,村莊建設的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有些地方把“建設城市一樣的房屋,過城市人一樣的生活”當成的“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一味強調推倒重建、全部翻新,將城市的規劃方式簡單的套用到鄉村建設上來,將新農村建設成“寬馬路,排排房,張村李村差不多,東鄉西鄉一個樣.......”,機械重復的建筑樣式、布局方式、景觀綠化將原本風土人情味濃郁的鄉村塑造的“城不像城,鄉不像鄉”,靈活有機的鄉村結構被徹底破壞。

3.3.2急于求成,忽略了各個村莊所獨有的人文特色和歷史傳統

為了響應中央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號召,爭當模范鄉村,各地政府大干快上,急于求成,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機下,很多蘊含著豐富農耕文化的文物古跡頃刻崩坍,流淌千年的小河被改了道,生長百年的大樹被挖出當成的“城市景觀樹”,翠綠的竹林變成了人工綠化帶,存在了百年的宅院因不夠新潮被撤除,古樸的青石小路改成了寬敞的柏油大路.......這一系列的變更卻使得新農村建設側重了“美麗”一詞而忽視了“鄉村”一詞。

3.3.3自上而下的規劃機制,對于公眾參與方面的欠缺

“美好鄉村”建設基本是由所在地政府組織,設計單位承辦,很對鄉村改建時很少參考村民意見或者根本不組織村民參與,精英式思想、自上而下的規劃機制,將鄉村打造成政府人員、規劃師想象中的世界,而非每時每刻都居住村中的村民想要的世界。對于一個村莊的改建,筆者認為應該使規劃從屬于村民的意見,一個好的“美好鄉村”建設就是要保留村民們喜愛的部分,改造給村民帶來不便的地方,而這些只有深入村民中,多聽村民的意見才能達成的。

3.3.4景觀規劃過于人工死板,打破了鄉村自然景觀固有的靈活性

大面積的公共廣場、對稱的行道樹、質地各異的鋪裝等硬質景觀易于營造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有序的空間組織,所以很受規劃者的喜愛,在城市中,這樣的人工景觀隨處可見,但如果這些規劃者青睞的“寵兒”們一旦被大量的引入村莊規劃,那么帶來的將是死板和機械,鄉村之美,美在其自然、靈活和特色,在景觀規劃中應切勿本末倒置,要時刻遵循自然景觀為主,人工景觀為輔的設計思想。

3.3.5 在追求空間規整統一的要求下,犧牲了鄉村自發形成的公共交往空間

村民之間長期形成那種濃郁的鄉土之情是城市人間冷漠匆忙的生活習慣所不能比擬的,相對于人為塑造的壯觀氣派、規整統一的空間場景,村民們或許更鐘情于自家門前傍晚時分各家各戶拿著扇子聚在一起話家常的曬谷場,那棵可以讓村民端著飯碗、悠閑的在樹蔭下納涼的大樹。那些長年來自發形成、村民樂于聚集的交往空間,是“美麗鄉村”建設中必須被重視的地塊,或許這些空間對于整個規劃方案和村容村貌具有一定的損壞,也可以給與一定的改善,但切不能全部,更要充分認識到這些空間帶來的精神價值是其可能損壞的物質價值遠不能超越的。

4、探討美好鄉村建設規劃“重構”過程中應避免特色“解構”的措施

根據筆者上文對于“美好鄉村”建設“重構”與特點“解構”現象的探討,不難發現“重構”中是否出現“解構”最大的辨識點就是能否維持一個村莊自身獨有的特色,使美好鄉村美得要像鄉村,所以探討這一措施的關鍵是要在鄉村建設中融合鄉村特色一詞。

4.1探討內容的重要性

首先,鄉村特色“解構”現象在美好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出現的概率大,但政府和規劃者對其問題的重視度卻低。只講究速度、業績、美觀已成為美好鄉村建設的一大弊端,鄉村的地方性、差異性成為規劃建設時可有可無的考慮,所以這類問題的探討有助于提高政府以及規劃者對鄉村特色“解構”現象的重視。

其次,作為”鄉村之魂”的鄉村特色一旦在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被“解構”,其所帶來的危害不容忽略。自然生態環境和鄉村空間格局的破壞、鄉土建筑特色和街巷景觀特色的丟失、傳統村落文化的淡化這些都是鄉村特色“解構”可能帶來的危害,我們在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要時刻以這些特色為前提,最大程度的避免特色的丟失。

再次,對鄉村特色“解構”的重視可打破在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普遍出現的同質化現象。

柏油路、行道樹、大廣場、排排房幾乎已成為美好鄉村建設的套版,美好鄉村建設在追求“好”的同時也要蘊涵“美”,“美”是不能脫離特色之美的,每個鄉村都有其得天獨厚的特色,這恰恰是打破同質性的最大“利器”。

最后,這一問題的探討可為今后美好鄉村的建設規劃提供一條可參考的道路,為美好鄉村建設的未來打下相應的理論基礎。

4.2措施的歸納分析

在美好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鄉村特色之所以“解構”,往往是因為規劃者不重視鄉村建設與鄉村特色的融合,一味的看重如何將村容村貌改善和提高,而忽略了村莊在歷史長河中所奠定的底蘊和特色,下面筆者就來探討一下鄉村“重構”過程中避免“解構”的一些措施要點。

4.2.1鄉村傳統特色文化與規劃布局的相融(規劃全區層面)

美好鄉村之所以出現公式化布局就是由于在其規劃平面上沒有體現鄉村特色文化的亮點設計,每個方案幾乎除了建筑就都是生硬刻板的人工景觀,鄉村特色文化在鄉村建設“重構”中的體現正如“畫龍點睛”,是關鍵的一筆。存在百年的古井,見證村莊繁榮衰敗的古樹,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古民居,這些都是必須在村莊規劃中得已體現的,并且在規劃布局時要給與一定的強調突出。還有些鄉村的形成是由于一些歷史條件、在其存在過程中見證了歷史事件、存在過歷史人物,這些都是別的鄉村不可求的,那么如果村莊的現狀沒能體現,在規劃中即便是重新構建也許給與一定的強調。

4.2.2鄉村建筑與周邊環境的相映(建筑單體層面)

一座單體的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無論它的擇址、造型、材質等都需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相結合,任何一個建筑或建筑群如果破壞了規劃的整體秩序和周邊環境,即便其建造的多么完美,它都是失敗的。中國傳統村落在建造和施工過程中,不僅考慮內外環境主次之間的相互協調和配合,而且也注意建筑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呼應和協調,如山地建筑順應等高線而建,濱水建筑的臨水而建,都是建筑與環境的結合案例。所以鄉村中的建筑與自然、房屋與庭院、室內與室外的有機組合都是人與自然、建筑與環境的相融相應。

4.2.3鄉村景觀與自然的共生(景觀規劃層面)

景觀一般是規劃者自己情感與意愿的折射,它們的布局與設計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情景交融”。而自然的存在則是客觀的,在我國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我們的祖先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與自然融合,與自然同生同息。在規劃中景觀是可以“重構”的,但自然生態卻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切不能為了重塑景觀而破壞自然環境。

從古至今,擇基選宅、順應山水就一直在規劃建設中被利用,所做的景觀為減少土方開挖更是順坡就勢、逐級而上,遇水不截流填溝,而是順水布局。鄉村無論是在地形地貌、周邊環境中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在村莊規劃中應該合理的利用自然要素創造更適合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而且應使整個鄉村和建筑、廣場等人工景觀融入到自然這個大環境中,體現景觀與自然共生的自然村落景象。

4.3.4鄉村建設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制度的共存(公眾參與層面)

在當今的美好鄉村建設中,大多數鄉村只有自上而下的規劃模式,但這種規劃模式潛藏很多隱患,例如它會使鄉村規劃趨于城市化和公式化,并使規劃陷入多頭管理、重復建設的局面,最主要的一點是它不能反映基層民意。對于一個村莊的地方特色,村民們往往比規劃者更為了解,所以在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對于特色的保留與利用,是一定要讓村民參與進來的,這樣就需要有完善的自下而上規劃模式,這兩種模式的結合,對于避免鄉村特色“結構”是具有很大作用的。

5、關于美好鄉村建設“重構”過程中有無特色“解構”的案例分析

5.1鄉村建設規劃“重構”過程中忽略鄉村特色“解構”現象的平庸案列—— 北京通州區西集鎮耿樓村村莊規劃

5.1.1耿樓村概況

耿樓村位于北京通州區西集鎮西南,通州區東南20.5公里。東距王莊1.3公里,西北至老莊戶1公里,南部緊鄰北運河。該村交通優勢較為明顯,四周均有主要道路。該村西部緊鄰鎮級公路小老路,東部緊鄰鎮級公路杜陳路,村莊北部東西向土路以及村域南部東西向大堤路溝通小老路和杜陳路。村域內部主要道路為溝通西南與東北的道路和村莊中部溝通村莊主入口和村莊北部魚塘的村莊主路。

5.1.2耿樓村規劃“重構”過程中的特色“解構”

結合耿樓村的規劃總平面圖不難看出,該村的規劃沿襲了大多數美好鄉村規劃的通病,建筑排列整齊統一,整體布局規整對稱,排排房,寬馬路,行道樹,大廣場.......這些雖然改善了村莊原本較為雜亂的村容村貌,新增的公共基礎設施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條件,但規劃卻并沒有在景觀、空間以及建筑上反映出該村歷史悠久的特色,根據耿樓村的簡介可知,該村“明代已成村,明初山東人隨明軍北上至此定居,因系牧羊之地,設有羊圈,故曾名羊圈村”,雖后來被毀,物理空間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并改名為耿家村,但其保留的歷史底蘊以及傳統特色卻并不會隨之喪失。規劃者應該將這些特色挖掘出,再融合到規劃方案上去,繪制出一幅獨屬于耿樓村的藍圖。但該方案顯然并沒有重視耿樓村的歷史特色,只是一味的就規劃論規劃,缺少了反應耿樓村特色的亮點規劃,使得耿樓村成為了美好鄉村同質化布局下的又一個犧牲物。

(耿樓村村莊規劃圖)

5.2鄉村建設規劃“重構”過程中避免鄉村特色“解構”現象的優秀案例

—— 以基于地域特色的磐安縣白云山村為例

5.2.1白云山村概況

白云山村位于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安文鎮的西南部,距磐安縣城約6km,村莊地處半山腰,三面環山,生態環境優越,村內耕地面積很少,但有較大的山林面積,生態環境和景觀風貌十分優越,為良好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村莊東南側數百米外有條寬八米的公路,該公路是縣城和諸永高速的連接線,往北可至磐安縣縣城,往西南可至諸永高速磐安出口,交通較為便利。據統計,截止2009年底,白云山村有農業人口202戶,650人。全村有耕地23.6公頃,三林面積約195.2公頃。

5.2.2白云山村建設“重構”過程中的特色體現

在總體結構布局方面,規劃是以保護村落的原有肌理和格局為基本原則,對其加以織補和修復,使之在“重構”過程中處處體現特色。首先,樹立道路系統,本著因勢利導、暢通便捷的原則,將原有的機動車道加以延伸,形成一個環線系統,并把環線延伸到村外的梯田、山林之中,這樣不僅方便村民共享位于中心的各種服務,而且又使村民日常的公共活動得以延伸至自然。其次,為了改變村落的混亂局面,規劃時結合原有村落建筑布局,在村落重新整合一批新建建筑用地,使得新老建筑融為一體。

(白云村規劃總平面圖)

在建筑方面,建筑主要是依附在由道路和街巷形成的村落骨架上面生長,即形成了山地村落的特有格局“山勢——道路——建筑”。針對白云村中風格不一的建筑,根據其現狀特征、建筑類型及周邊場地特征,結合村落發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將整個村落劃分成3個功能區塊,分別為:傳統風貌保護區、既有居住區、新建居住區。各個區塊的建筑根據其所在區域的屬性,作拆除、保留、改造、新建4種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通過統一建筑形式、色彩、材質等手段,使得每一個區塊內部實現風貌的自然過渡與協調。在材料運用上,處使用基本的建筑材料外,再采用木材、石材等地方性材料,作為新的建筑材料,加強村落的地域特色與不可替代性。

公共空間方面,有室內外之分,白云村的室外公共空間主要位于古井、四棵樹、古街巷等處,這些公共空間剛好也位于村落內主要街巷的交匯處,在村落的歷史中曾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景觀價值和人文價值。室外公共空間位于村落中間連接古井和四棵樹的古街巷兩側,以及原有的大禮堂等處。由于這些建筑具有良好的傳統風貌,規劃者將這些廢棄的老建筑進行功能置換,把古街區改造成步行街區,兩側布置農家樂、活動中心、民俗展示等功能用房,大禮堂則改為集中式酒店,作為接待游客之地。

其他一些細部特色改造。利用地勢,保留街巷原有的兩種類型:平行于等高線的街巷和垂直于等高線的街巷,在這些街巷的交匯處,以不破壞街巷原有格局的原則下使街巷空間自然放大,和村落一些公共中心巧妙結合。對于村落中心一些閑置但卻頗具特色的三合院住宅,為了充分利用村莊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村委會擬通過村集體經濟將其收購,或引進外來資金聯合經營等方式將其逐步改造成滿足養生度假、休閑旅游的場所。對于村中心的古樹更是合理利用,將其打造成白云村以大自然景觀特色。

(改造后的街巷)

結語

在美好鄉村建設中,傳承地域特色應該是鄉村規劃建設“重構”的前提,任何脫離本土的村落更新建設都如同無水之源、無根之木。美好鄉村需要的不是像城市一樣井然有序、規整對稱的布局,村莊規劃對于特色的體現是不容小窺的,只有融合鄉村特色,避免鄉村特色“解構”的鄉村規劃才是美好鄉村“重構”之精髓。本文正是通過對這類問題的探討,希望廣大規劃者對于今后的美好鄉村建設特色問題得以重視,讓濃郁的鄉村之情、靈動的鄉村之景、悠久的鄉村文化更完美的展現,讓鄉村的生活水平與居住環境向城市接近的同時,更大程度的體現其優于城市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底蘊,讓鄉土特色不僅能夠成為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差別,也使其成為不同鄉村之間的代名詞。

參考文獻

[1]汪火根.新農村建設中的鄉村共同體與社會秩序的重構[J].經濟研究導刊,2011(31).

[2]李保群.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鄉村解構與重構[J].邵陽學院學報,2008(04).

[3]郎小霞.張斌.郎海波.新農村的特色發展之路——以青島嶗山區為例 [J].安徽農業科學,2010(27).

[4]陳曉華.章莉莉.欠發達地區鄉村空間重構及規劃策略——以安徽省池州市為例 [J].池州學院學,2009(6).

[5]吳毅,賀雪峰.村治研究論綱--對村治作為一種研究范式的嘗試性揭示 [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03).

[6]王晶晶,關霞,王景軍.淺析"鄉政村治" [J] -甘肅農業,2005(09).

篇6

“前幾年,通往家家戶戶的路泥濘不堪,生活垃圾也隨地亂扔亂放?!闭勂鹜?,今年五十出頭的水城縣米籮鄉倮么村村民張昌龍不禁感慨萬千。自從村里開展美麗鄉村的創建行動,“村里的水泥路現在都直接修到了我家的門前大院,開車甭提有多方便?!睆埐埿χf。

“不僅僅是在米籮鄉倮么村,其他村寨的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彼强h“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陳順華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創建美麗鄉村,目標就是要讓農民也能過上和城市社區居民一樣幸福的生活?!?/p>

“獼猴桃”鋪就致富路

位于水城縣猴場鄉東南部的布依山寨――補那村,過去一直以種植玉米和水稻為主。由于大部分耕地地處喀斯特陡坡地,糧食作物產量低,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進入新世紀后,村支部找到了破解這一困境的“寶貝”――獼猴桃。獼猴桃適宜喀斯特陡坡地種植,還能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

據水城縣猴場鄉補那村村支書羅毅介紹,2000年猴場鄉開始引進紅陽品種獼猴桃進行種植,經過幾年努力成功注冊“黔宏牌”獼猴桃產品商標,并先后榮獲“2007年中國果品苗木展銷會金獎”、“2008年北京奧運會指定果品”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指定有機果品”等多項殊榮,在國內外具備一定的知名度,為打造產業與承接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

小小獼猴桃撬動鄉村產業大發展。2010年,猴場鄉正式啟動獼猴桃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同年,通過招商引資,長豐綠色生態實業有限公司進駐補那村。村民王樹勛以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四季辛辛苦苦忙碌到頭只能掙到三萬多塊錢,還難得回幾次家。2010年,看好家鄉的發展潛力,他毅然選擇回家發展。王樹勛在長豐公司做起了管理工作,并開始自學種植獼猴桃的技術。如今,在他的十多畝地里,獼猴桃已經開始掛果。聊到栽種獼猴桃對自己生活的改變,他說:“在家種植獼猴桃不僅能兼顧家庭,而且還能發家致富,現在一年就能掙十多萬元。如果今年獼猴桃的收成好,預計收入會更多?!比ツ辏鯓鋭准疑w起了寬敞的三層樓房,展望未來,他正在籌備開張屬于自家的農家樂。

富在農家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終極目標之一,增收致富是人民群眾普遍性的共性訴求。而產業在引領村民致富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作用。搶抓時機,補那村積極推動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園區獼猴桃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由2010年的4000余畝增長至目前的6800余畝,投資金額近7000萬元。

在補那乃至整個猴場鄉,產業園區普遍采用“公司+基地+農民”的經營模式。即在具體操作上,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農戶將土地集中流轉給公司經營,以此實現生產要素的聯動與整合?!盀槌浞直U限r戶的切身利益,我們還制定實施了‘581’的土地流轉金支付模式。”羅毅介紹說,在前5年每年付給農民每畝500元的流轉金,后5年每年付給農民每畝800元的流轉金,10年以后每年付給農民每畝1000元的流轉金。并且經營公司作出承諾:在水果的盛產階段,每年將會讓利10%的收入給村民,同時每年支付給村集體每畝20元的土地流轉管理費。

產業的發展,土地的流轉給廣大村民帶來了真正的經濟效益?!耙郧皬氖罗r業種植,每畝只能掙400多元,一年全部所得也只有3000多元?,F在,實行土地流轉之后,除每年可收取的土地流轉金之外,還可以在園區企業打工,一個月就能夠收入3000多元。”張昌龍激動地說。

2013年,猴場鄉在“廣交會”上一舉簽下2000噸的銷售訂單。這更加帶動了村民參與園區發展的積極性,他們參與美麗鄉村創建行動的熱情空前高漲?!皼]有產業,就沒有農民的創收和致富?!绷_毅的話道出了村民的心聲。

觀念轉變對接市場

在水城走村串寨,明顯感受到人們對創建美麗鄉村的迫切與期望。

家住米籮鄉倮么村馬鞍寨的村民張德勇,現在經營著一家名為“源萊”的農家樂餐館。鋼板組合的板房讓他的家在一片布依族風格的建筑中顯得獨特?!?年前,這里還是一個特別貧窮落后的地方。遇到下雨天,土質的路面瞬間成為漿糊一般的泥巴路,使人寸步難行?!睆埖掠抡f,“這幾年,新農村的建設及美麗鄉村行動的開展,使本地生活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水泥路串到了各家各戶,路邊也增設了垃圾桶和太陽能路燈,村莊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p>

家鄉發生的改變牽動著他的心。張德勇前幾年曾到過浙江、廣東打工,多年的闖蕩開闊了他的視野。近年來,隨著本地農業產業園區的發展,結合自身古村落的文化資源優勢,開發農業觀光旅游,倮么村馬鞍寨越來越吸引世人的目光。游客的大量涌入讓他看到了潛藏的商機。

經過精心的籌備,2013年9月,張德勇的“源萊”農家樂正式開業。緊隨家鄉發展的腳步,開業一年,張家的純收入就達4萬多元?!暗确e蓄夠了,我準備在政府批準的土地上蓋一棟新樓。到那時,生意估計會越來越好?!闭雇磥?,張德勇一臉的憧憬。

米籮鄉副鄉長劉勰對記者說:“創建美麗鄉村,就要在引導群眾自愿參與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讓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在產業發展中不斷解放勞動力,并積極培育農民的市場意識?!睂Υ?,參加工作20多年的陳順華也有一番自己的理解:“政府在創建美麗鄉村的行動中要充分發揮作用,向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積極鼓勵、扶持農戶自主創業。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幫助廣大村民轉變思想觀念,做到與市場的對接?!比缃?,村民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致富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文化聚力 精神和諧

作為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關系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文化的塑造,也是水城縣美麗鄉村創建的重要內容。

“對村寨,要根據其民族歷史文化進行特色的打造?!闭劦矫利愢l村的文化打造時,陳順華坦言要尊重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積極保護古村落。在補那村,經過充分的調研,在尊重布依族民族文化風情的基礎上,確定了青瓦、雕花窗、粉黃色墻面、各種風情的壁畫和字帖的建筑風格。

水城縣注重村莊布局規劃,充分保護和利用古民居、古祠堂、古樹、古廟宇等古遺跡,傳承保護歷史文化。“下一步,補那將發揮自身優勢,打造集民族生態休閑、農業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布依文化園’。”羅毅對前景充滿信心。

篇7

一、總體要求

工作原則:科學規劃、城鄉共建,生態優先、體現特色,突出重點、提升品質,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統一領導、分工負責。

工作目標:2013年全市造林綠化3萬畝以上,義務植樹100萬株以上,打造2個市綠化模范鄉鎮、20個森林村莊,建成一批花園小區、綠色學校,城鄉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面積均有較大幅度增長。通過5年努力,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格局。

二、工作重點

(一)大力推進公共綠地綠化美化。改造和完善城區街道、公園、學校、住宅小區公共綠地。改造和完善市域內省道、縣道和鄉鎮主干道道路綠化,打造陸漁路、宜洋路道路綠化精品線,實施城區空地綠化。

(二)大力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綠化美化。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大力開展單位院落、臨街面、沿路綠化美化活動,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實施,增加綠量,提升品位,形成特色。各大中型企業要高標準建設綠化隔離帶,形成環廠區綠色屏障。

(三)大力推進鄉村綠化美化。以創建市綠化模范鄉鎮、森林村莊為契機,以集鎮、居民點和“屋邊、路邊、河邊、渠邊、堰邊”為重點,全面實施綠色街道、綠色屏障、綠色走廊、綠色庭院和綠色廣場建設,廣泛開展造林綠化活動,做到村村有安排、戶戶有行動、處處有特色,通過實施村莊綠化,實現戶平新增10棵樹的目標。

三、責任分工

(一)公共綠地綠化美化,由市住建局、市交運局、市教育局等部門按照管理權屬負責落實,由相應責任單位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其綠化方案由管理單位聘請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按程序報批后實施。主管部門負責日常督辦和檢查驗收。

(二)機關企事業單位綠化美化,由所在單位和企業各自負責組織實施,堅持標準,突出特色,樹種選擇以市樹市花和鄉土樹種為主。

(三)鄉村綠化美化,由鄉鎮處和村負責組織實施,市林業局負責指導協調和檢查督導。堅持適地適樹原則,以市樹市花和鄉土樹種為主,力求美化,兼顧效益。所需資金采取市政府補助一點、林業部門整合一點、“三萬”活動聯系單位幫扶一點、鄉村戶自籌一點的辦法共同籌集。

四、實施步驟

(一)制定方案(2月底以前):調查摸底,明確任務,制定方案,設計審查。

(二)綠化階段(3月1日—5月30日):全面組織實施。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鄉村綠化美化確保4月底以前完成。

(三)檢查驗收(6月1日—8月15日):責任單位開展自查,相關部門檢查驗收。村莊綠化由林業部門和鄉鎮負責。

(四)整改階段(9月10日—12月31日):按照要求,查漏補缺,確保效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綠化美化行動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全市綠化美化工作。各鄉鎮處和各部門都要明確責任領導和工作專班。

篇8

以點突破打造一個新亮點

從2012年下半年起,六枝特區郎岱鎮阿樂村開始有了“名氣”:青山環抱、綠樹茵茵,一棟棟農家“小別墅”掩映其間,魅力阿樂吸引到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少游客慕名而來,農家樂、農家旅館大受親睞。

短短不到兩年,阿樂村這個曾經落后、閉塞的小山村,搖身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新農村。

走進該村,超市、村民上網室、民俗陳列館、腰鼓隊、舞蹈隊……眼前呈現的一切都讓人感受到美麗鄉村建設給阿樂村人帶來的實惠。

去年初,六盤水掀起了新一輪新農村建設的,阿樂村成為美麗鄉村的打造試點。六盤水市委、市政府及六枝特區委、區政府要求把阿樂村打造成為六枝特區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樣板,從單純的民居改造向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旅游升級。

于是,在規劃建設中,六枝特區以阿樂村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借助黃果樹瀑布及牂牁江等旅游資源,著力打造阿樂鄉村旅游品牌。

隨著阿樂村農民文化主題公園(濕地公園)、“阿樂泉”古井改造、農家樂樣板示范戶、停車場、農家旅館、農業觀光大道等旅游工程項目建設的推進,阿樂村觀光旅游產業初顯雛形。

同時,六枝特區在該村建起了2000畝油茶基地、500畝魔芋種植基地、500畝的中藥材基地、400畝的精品水果基地和1200畝高標準蔬菜基地,進一步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在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推動下,阿樂村迅速成為六枝特區乃至六盤水市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張“燙金”名片,成為六枝特區新農村建設的亮點。一時間,前來考察、旅游的人絡繹不絕。

串點成線打造一條示范帶

六枝特區決策層并沒有吧眼光僅僅盯在阿樂這個單純的點上,他們在籌劃著打造一個示范帶,以示范點調動農戶積極性,促進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以示范帶調動各方支持,積極促進規模效應形成,通過“雙調動、雙促進”推動全區美麗鄉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六枝特區既抓村莊整治的外部硬件建設,又抓農業產業化實現增收致富,更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及村民的素質提升,使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綜合發展。

首先,成立專門機構,對示范帶上的各個點進行規劃指導,協調相關資金、項目,實現村莊整治與產業發展雙結合。

其次,組建領導專班,由一名副縣級以上領導帶領一個工作組點對點進行重點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同時,積極整合資金捆綁建設,把危房改造與“四在農家”建設捆綁實施,給予每戶農戶6000元危房改造補助,并借助貸款三年貼息、“3個15萬”等優惠政策,既實現了對農村危房的改造,又擴大了新農村的建設面。

六枝特區還積極進行生態移民整村推進以及工業園區拆違集中改造,把自然條件惡劣的邊遠村寨整體搬遷到公路沿線、街道,納入美麗鄉村打造范圍。

此外,以地方特色文化為重點進行深度挖掘,提升美麗鄉村的文化內涵;鼓勵企業和農民主動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

六枝特區通過進一步加強對鄉村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為自駕游客和散客深度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補雨村、阿樂村、西陵村、扁槽村等新農村不僅單獨成為鄉村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而且還連接成了一條新的旅游路線。

截至目前,全區已形成“五線八點”的格局,即貴煙線、水黃線、六納線、六六高速、六鎮高速五線;牂牁江、梭戛生態博物館、隴腳布依生態園、木貢溫泉、黔中水利、懶龍橋水庫、舊院水庫、西戛八個自然風光及生態移民工程點。

由線及面打造一片新農村

據六枝特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去年至今,全區共投入資金數十億元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包括民居改造、村寨道路硬化、鄉村旅游開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去年共改造、建設鄉村民居1.5萬余戶;今年將要改造、建設民居3萬戶,打造美麗鄉村206個,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

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全區共硬化通組公路209.75萬平方米、串戶路80.77萬平方米、綠化58.68萬平方米,修建垃圾池336個、公廁344所、排水溝667條,有力地改變了村寨“臟、亂、差”的情況。

目前,六枝特區已有75%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建成通村水泥路,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促進農民增收,該區通過對“小農水”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進行整合,逐步形成了“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田園化生產格局。創新思維,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結合鄉村旅游大力發展茶葉、魔芋、綠殼蛋雞(鴨)、梅花鹿等特色產業,加快了當地群眾的增收步伐。

此外,六枝特區全面推進“村村通”、“戶戶通”等工程,為19個鄉鎮接通了數字電視,修建“農民文化家園” 40個、村級精神文明活動中心 17個,組建文藝隊伍127支,使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進一步充實。隴腳鄉補雨村黨支部書記郭榮文說:“每逢喜事或節日,村民們都會相互邀約載歌載舞,共享幸福的生活?!?/p>

篇9

一、工作成效:

各村持續開展整治行動力度不減,根據各村上報的情況統計,此次秋季戰役行動中,列嶼鎮針對衛生死角進行排查整治,堅決做到全覆蓋、全清理,確保環境衛生無死角。一是繼續對農村各類垃圾進行排查,清除村內殘留私搭亂建等臨時建筑物和亂貼、亂畫,有效解決了垃圾圍村、圍田、圍路、圍河問題。二是清除村內道路堆放的磚、砂石以及廢棄的建筑材料和雜物,以及主要道路兩側的雜草、雜物亂堆,拆除道路兩側的違章建筑等,達到了道路暢通、整潔、干凈。三是開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對集華路舊農貿市場占道經營行為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實現了道路清暢、秩序井然。四是實行農村環衛保潔承包,對鎮區、各村的垃圾進行了統一收集清運。截止目前,全鎮清理農村垃圾3220噸,清除村內水域33.4公里,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389噸,清理亂貼亂畫314處,基本達到了全鎮村莊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日常生產生活物品堆放規范,道路兩側環境干凈。此次行動營造了人人理解、參與的濃厚氛圍,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和保護上來,確保農村環境面貌得到全面提升。

二、做法和措施

(一)強化領導,建立長效機制。我鎮迅速組織召開由各村主干及主要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人居環境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工作會議,下發《關于轉發<云霄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的通知》(云列委[2019]17號)、《關于推進列嶼鎮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的通知》(云列委[2019]29號)和《關于成立列嶼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云列政[2019]31號)文件,安排部署各村改善人居環境工作,落實責任,明確目標,各村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責任主體,各村主干是第一責任人,務必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擺上重要日程,重點推進。要求各村要各自建立了保潔長效機制,徹底改善、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全面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的生活質量。

(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制作宣傳標語、展板、發放環境整治倡議書等方式,扎實開展“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家園。”為主題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宣傳活動,動員廣大群眾積極關注改善人居環境、支持改善人居環境、參與改善人居環境工作。此次行動共懸掛各類標語橫幅120條,發放宣傳倡資料6008份。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鎮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上級要求相比還有一些差距,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是農村環境還需提高?!芭K、亂、差”現象還一定存在,多數農村建設規劃不盡合理,整體布局散亂,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草堆雜物堆放、畜禽養殖等農村實際問題,存在搶占、亂占和重復建設現象。

二是村道存在重建輕管。由于維護保養不善,部分鄉村道路嚴重損毀、建筑材料占道,且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備,既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也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三是農村綠化美化標準不高。總體規劃比較滯后,有的地方綠化不切實際,有的地方綠化管護不到位,“沒有形成“環村有林帶,村中有游園,農村像公園,庭院有特點”的特色。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鎮將嚴格按照上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要求,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夯實工作責任,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升我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水平。

(一)思想上再重視。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工作要求,按照“三清二改一提升”的目標,加強投入,強化措施,有效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為甚管護長效機制,逐步提高我鎮農村村容村貌整治標準和管理水平,進一步美化人居環境。

篇10

胡詩澤是海南省定安縣次灘村人。從2002年走出家鄉至今,他堅持返鄉服務做志愿者。2006年大學畢業后,胡詩澤一直在浙江省溫州市甌南電子有限公司工作。8年來,他把全部積蓄都花在了公益事業上。在胡詩澤的帶領下,目前,一支由近萬人組成的大學生返鄉服務團隊堅持“為家鄉做好事,為鄉親做善事”。除了輔導功課,胡詩澤和同學們還領著學弟學妹們去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服務,去自己開辦的農場參加勞動。

2012年8月,在海南團省委的支持下,胡詩澤在網絡上招募志愿者,他號召走出家鄉的海南籍大學生們“為家鄉做好事,為鄉親做善事”。同時他發起并主辦了首屆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論壇。如今,在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路上,胡詩澤和他的伙伴們進行了更多的探索。他們正在將家鄉的廢舊房屋再造利用,爭取打造成民宿村,讓旅游走進次灘村。

從公益開始凝聚人心

次灘村是海南一個落后的貧困村,自清朝康熙年間算起,已有350多年。全村共有三個經濟社,擁有145戶人口,總人口720人。村毗鄰新竹鎮,全村將近三分之一人員外出經商。很多人把新家遷移到鎮上,以致村里有很多常年無人居住的房屋,房前屋后雜草叢生,舊房子常年承受風吹雨打,無人修建,只剩下殘墻斷壁。

“2002年8月,作為村里考入全國一本院校的次灘人,因為家里并不富裕,我感受到了村里人的熱情,你20元,他50元,村里湊錢送我上大學,還請戲班演了一場瓊劇和一場木偶戲歡送我,已經日漸凋敝的村莊那陣子沸騰了?!焙姖沙3Vv起他上大學時村民對他的幫助,這或許也是他畢業回鄉的動力所在。

在他還是大學生時,每年寒暑假,他會組織村里的孩子一起讀書。“我經常帶村里的年輕人、小朋友讀我們的族譜,720人,145戶人家,都是姓胡的。我也會請一些村里的老人來講一講我們當地的文化。另外像劇目的表演,當地的人會通過一些演唱或者歌謠傳承,在村莊建立起一些文化交流?!?/p>

2010年春節,胡詩澤牽頭組織村民與大學生面對面研討如何改變家鄉新面貌,在他們的爭取下,定安縣政府2013年決定撥款50萬元建設次灘村?!爸灰蘼肪蜁婕巴恋丶姞帲茈y做。”胡詩澤說,原以為給村里真正謀福利的事情會順利些,但實際情況讓胡詩澤驚呆了。就算本著“不大拆大建”的建造理念,仍引來了陣陣罵聲和阻撓。

剛開始,有村民拒絕在自家土地上修路。胡詩澤挨個和村民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等路修好了,村民出去賣瓜果就方便了。胡詩澤感慨,多虧了前些年的志愿服務,村民才會盡快支持動工建設次灘村。

集合全村力量共建生態文明村

2013年,胡詩澤和團隊長期通過志愿服務,以手工、藝術、繪畫、故事等形式陪伴村莊到了第十個年頭,打造服務隊的傳幫帶,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齊聚一堂,營造次灘村“尚學習、重教育”的氛圍。

“為了更好的規劃創建村莊,我在2013年大年初四召集全體村民、外出工作人員、各市縣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在本村大榕樹下召開了‘建設次灘村文明生態村動員大會’,會議氣氛熱烈,大家熱情高漲,踴躍發言,對建設文明生態村信心百倍。隨后,建立了‘我們愛次灘村’的微信群和‘YY語音會議’兩個通訊、討論平臺,全村各界人士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表建設意見和規劃想法,在家負責建設的及時把建設的情況圖片上傳到群中跟大家分享?!焙姖烧f,“我們還決定于每周五晚上在YY語音上開討論會,很好的利用了現代的網絡通訊平臺,群策群力,出謀劃策,探討村莊發展,次灘公祖,龍脈風水和榕樹、嘉茂樹等等話題,大家紛紛發表建議。”村民的心都被凝聚起來了。

起初加入微信群的主要群體是次攤村村民,其中大部分是外出就讀的大學生和外出務工人員,到后來有了長期陪伴的海南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隊核心成員、復旦大學關心次灘村發展的研究生、社科院老師等加入,在創建文明生態村和管理維護生態村工作中通過現代網絡工具廣泛宣傳,全民參與,出謀劃策,共建生態文明家園,再造魅力新故鄉。該模式還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海南日報》等媒體報道,被總結為“次灘模式”,向全國的鄉村推廣。

讓次灘村民驕傲的還有《畢業那年2》院線電影在次灘村取景拍攝。2014年初,導演姚宇,明星顧莉雅來到村莊,在村里種樹。村民看到明星來了,非常激動,都渴望電影能把家鄉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

這些離不開胡詩澤的努力。早在2013年12月初,當得知該片準備在海南拍攝時,胡詩澤就專門去北京找到姚宇,希望電影外景地能選擇在定安,讓定安的美景能更好的向外界展現,讓更多人了解定安,了解我們美麗的家鄉和返鄉大學生十一年‘就近服務家鄉’理念。“我約定好時間,和定安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陪同《畢業那年2》導演姚宇和編劇黃廣生,來到家鄉進行選景。”在詳細查看定安新竹次灘文明生態村、文筆峰、南麗湖、百里百村等多地之后,姚宇對定安優美的景色贊嘆不已。胡詩澤說,村民們都很高興,這么多年,大家做夢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家鄉還可以上電視、電影,受到這么多媒體的報道。村民都自發的開始種樹、種花、澆水,希望把村莊打造的更美麗。

2015年1月,胡詩澤和伙伴們在海南省民政廳注冊的“海南省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協會”正式成立。致力于打造成一個多元化合作平臺,政府、社會、企業、公益基金會、公民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這個平臺上來,共同打造一個“有夢的地方”。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公益正從傳統的企業型事業型公益向平民化的公益轉移?!焙姖尚判臐M滿,“我們鼓勵大家從身邊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著手,積少成多。雖然你沒有億萬身價,也沒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但這些都不妨礙你從事公益事業。在這個充滿微博、微小說、微電影的社會,讓我們也以我們的‘微力量’參與‘微公益’?!?/p>

“我們想把13年來服務隊‘就近服務家鄉’和陪伴孩子的經驗向海南乃至全國更多鄉村推廣”。胡詩澤介紹說,“主要方式是通過擴大海南年輕人公益品牌和‘匯智返鄉大學生,再造魅力新故鄉’項目的影響,大家只要認同‘就近服務家鄉’理念,那么再大的阻力也不算什么,關鍵是怎么喚起對故鄉的熱愛,培養一種對家鄉、農村反哺的感情?!?/p>

“就近服務家鄉”

秉著“讓村民看見財富”的原則,胡詩澤借用返鄉大學生力量和農信社平臺,帶領次灘村規范飼養種植新竹鵝和芋頭,做到特色產品產業化。這樣能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同時又能推廣、宣傳家鄉的特色,為家鄉做貢獻。胡詩澤說,這種模式使大學生實現創業夢和個人的社會價值,體現海南返鄉大學生服務隊的宗旨:匯智返鄉大學生,再造魅力新故鄉。 他們還準備帶動周邊外灘村、四灘村,依托龍州河地理優勢和道路村村通,連片打造美麗鄉村。

接下來,他們還將嘗試推介村辦企業,推廣定安黑豬、新竹四季鵝和檳榔等特色資源,開放竹筏游和環河自行車慢道,初步形成鄉村旅游示范區。

現在,胡詩澤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將次灘村建設成為美麗的民宿村而努力?,F在正在忙碌地做著各種準備工作。胡詩澤的努力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民宿村的建設過程中,有的驢友在旅游間隙趕去做志愿者,義務幫忙,享受鄉村勞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