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3: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解

篇1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危機;認知主義;本土化

社會心理學的歷史通常劃分為三個時期,1908年到二戰為學科形成階段;二戰到60年代為學科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期開始,社會心理學研究遭遇嚴重危機,反省和試圖消除這種危機構成70年代以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旋律。危機意識促使社會心理學共同體從研究主題的選擇、主宰的方法偏好、理論模型的構造和研究的潛在假設等所有方面進行冷酷而全面的自我反思和檢討。西方社會心理學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全面的理智轉型。或者說,在過去的20年中,西方社會心理學已經超越危機時期的苦悶,從研究程序、研究技術和理論構造到研究主題的拓展,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等各個方面,都有突飛猛進的演化。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

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范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后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后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于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于社會心理學的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于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系,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于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卷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淀。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志:

1、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映射著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后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

后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局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于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為在后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后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于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

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為幾點:(1)要求以“現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中心;(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

后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于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志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志,后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

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

“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

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于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著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的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的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的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的角度,分析個體的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主義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慮,文化的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的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的意義。

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的緊密聯系,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系的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的西方社會心理學由于把追求的目標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適用的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因此,緊密聯系本土文化的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d,汪安圣.認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彭運石,林崇德,車文博.西方心理學的方法論危機及其超越[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6(24)49-58.

[3] 王小章.社會心理學:從“現代”到“后現代”[J].浙江社會科學,1997(2).

[4] 郭慧玲.“危機”與“脫危”:西方社會心理學近期發展[J].甘肅社會科學,2015(2)51-54.

篇2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與價值。美國教育評價專家Stufflebeam等人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國際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評價專家Black,William進步提出,形成性評價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能夠收集學習信息的任務或者活動,這些反饋信息有助于改進教與學。國內有學者總結,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管理,有利于及時反饋學習信息,指導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筆者認為,形成性評價還有有利于實施多樣化的、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發揮自主性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我國大多數本科課程的教學評價一樣,社會心理學的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如有的研究者總結社會心理學的考試特點表現為“閉卷多,開卷少;筆試多,口試、答辯方式少;理論考試多,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試定論多,數次考試及綜合評價少”。結果強化了考試的“證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試的“改進(improve)”功能,不能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來改進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忽視了平時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培養,勢必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 

另外,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生活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在社會心理與行為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而當前的社會心理學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理論都是由西方心理學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為研究對象提出的,其是否適合用來理解與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是可疑的,已有許多心理學家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從而推進了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因此,作為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師就必須進行反思,當前習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是否有助于學生辯證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與研究能力,發揮自己的學習與研究的自主性,促進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教學評價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形成性評價無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評價方式的應用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教師觀察、課堂討論、作業分析等多種形式,近年來教育評價的技術發展迅速,如日常表現評定、問題簡答、實地設計、學習檔案袋、個人展示評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應用。根據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我校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應用,以發揮兩種評價方式的各自優勢(終結性評價實施方便,易于量化)并互補其短。 

課題組在2015-2016年度的上下兩個學期中,對2014和2015級的兩個自然班的社會心理學教學進行了教學評價的改革實踐。其中,形成性評價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課堂討論、課后作業、小組論文寫作與匯報,小組案例搜索分析與匯報、教師評定與學生互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說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征,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認真觀察并研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以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的特征,大膽地質疑現有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有效性。最后的成績評定中將小組與個人的成績綜合起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采用期末測試的形式。 

由于研究過程中兩個自然班班額較小,并且沒有對照組,因此無法對研究實施的效果進行量化的評價。就期末測試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學生與往屆的學生沒有差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的確可以看到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反思 

形成性評價雖然有諸多優勢,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可能會妨礙實施效果,使評價偏離了預期的目標。 

篇3

一、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整合趨向

從社會心理學誕生之日起,以羅斯為代表的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和以麥獨孤為代表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后來又出現了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等。社會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點。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試圖從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求得對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強調個體變量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通過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化等“塑造嬉體”的因素來研究人們的社會互動,并進而達到對人類行為本質的解釋,強調社會呀群體變量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是從因素入手探索有關人類行為的解釋,強調文化變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會、文化是緊密聯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持續不斷的。要充分準確地描繪人的社會行為,單一的研究取向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建立一種綜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從本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開始,欲圖將社會心理學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體實施,盡管許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學科間的聯姻卻未能獲得預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論爭再度興起,當理智戰勝了感情之后,開始邁上了整合之路。更為重要的是,近幾年學科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實現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現實的基礎。

從國內外社會心理學多種研究取向的整合發展和現狀啟示中,我們認為,社會行為心理學是關于社會、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的造的綜合應用社會科學,是從心理層面上對于人類社會行為的流行性反應的總體把握。從學科性質上講,它既不是心理學的分支,也不是社會學的分支,而是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的事合社會心理學。它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正如南京大學周曉虹博士所言:“我們只有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以至生物學的多維視野出發,才能獲得對人類社會行煌完整解釋”。從社會心理學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邊緣學科,是母體學科在解釋人類行為及春與社會、文化、人格的關系時彼此接近、相互滲透的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理論體系來看,它雖然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學科的附屬物,又不是多種學科的簡單的拼湊和混合,而是多種學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全新的性質和特點。因此,社會心理學應獨立地著力于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會心理學,其研究對象分為三層次或三個單元:第一層次為宏觀層次,又叫社會主體單元,其基本概念是社會、文化和人格,認為社會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S)=f(S.C.P);第二層次為中觀層閃,又叫個人主體單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認為個人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I)=f(S.R.S);第三個層次為微觀層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態度,又叫行為主體單元,認為任何作為社會行動的行為都是這三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A)=f(O.M.A)。夏學鑾教授“三層次九因素”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關系,在水平層次上的任何一個主體單元的行為都必須考慮行動的三個參照系數的綜合作用。總之,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從“三層次九因素整合說”中可以盾出,社會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社會行為的內在心理律的整合及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的整合是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關節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是人類社會性質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社會心理是社會行為的內在過程,而社會行為則是社會心理的外在表現。社會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會行為流行性反應的內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規律的研究;社會行為整合研究是指現實生活中人們直接關注的流行性心理反應的外在行為特征研究。社會心理的維度是我們所熟知的,而社會行為的維度則往往有所忽視。目前,社會心理研究所有社會學化和社會行為研究有心理學化的整合趨勢。社會行為心理學既要探計內在的社會心理學過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會行為規律,以避免行為主義忽視行為內在心理過程,而認知論學派忽視心理過程外顯行為的偏向。

二、社會行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點

中國社會近10年來,社會心理學進入重建與復興階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各界對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實際研究中國社會的具體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因為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行為也是千姿百態的,對社會行的總體把握不僅涉及到對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對其各種存在樣態及方式的把握,面對五光十色的多種多樣的社會行為,應該從哪里入手呢?最適宜的入手處或生長點哪里?

一些社會科學工作者發現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社會流行的社會行為心理問題,并認為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的研究能夠為這些總是提供依據和答案,因而開始了社會行為心理與現實社會問題結合上的研究。一般來說,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和現實生活的信息資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點或理論的生長點。就此而言,當代中國的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最適宜的切入點只能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熱點問題。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反映,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也是社會行為的心理的重點問題,這些行為關系到社會主義改革的進程和前途。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同時也是社會行為心理的難點和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銳的社會焦點問題,解決起來也往往難度不小。社會聚群行為是種種社會行為心理的起始點和矛焦點,也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整合研究的著力點。

社會心理學是對社會生活和處于熱烈社會生活聚焦點上的人們所思所慮、所作所為的本質的思考,社會心理學一開始就是為解決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社會心理問題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以后的每一步發展都直接從社會生活的急需中獲得了無限的動力。顯然,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試驗”中士氣與生產效率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當時工業生產之急需;30年代輿論、流言、種族和價值沖突等主題,是為適應世界經濟的蕭條和社會的動蕩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態度、民族性格等主題,是應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會相對穩定和平發展,許多具有明顯應用性的分支學科相繼出現,既繁榮了社會心理學本身,又使它在社會生活需要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僅在歐美國家,而且在日本、俄羅斯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社會心理學這門應用科學的社會職能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都越來越大。有人統計,這10多年中《全國新書目》上刊有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有數百種,其中90%以上都與應用于社會生活有關。并且社會心理學應用成果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或正在轉化為直接的社會生產力。

三、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著力點

大量的有關研究表明,社會互動是人的社會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人們在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的社會互動中,形成種種群眾行為、大眾行為、集群行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為規范所指導的、自發的、無組織的、無結構的群體行為方式。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聚群行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積極的社會聚群與人們積極的社會觀念和社會行為之間正相關,而消極的社會聚群(矛偏行為)與人們社會觀念的偏頗和社會行為的偏離也有正相關。特別是當代中國青年有一種比西方更重視同輩凝聚的矛群意識,在這種社會心理環境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在聚群面對面的互動中會越聚越熱,熱到一定程度就會將問題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施放出來。由此看來,聚群和赤心理的發展存在著兩種可能性,既可能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力,也可能成為社會變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濟私在生生的聚群行為心理入手,探尋研究社會行為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整合社會心理學具有生命力的著力點。

布魯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體分為四種:集群、大眾、公眾和社會運動團體。后來,布羅溫(R.W.Rrumer0又把集群分為兩種:暴眾和聽眾。這種分類依照無組織群體的有機程度和無組織群體在社會結構中的地全劃分的,有利于人們對無序群體的理解和把握,對聚群行為的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眾與聚群有聯系也有區別。這兩類群體都是一種無組織群體的集合現象。在大眾傳媒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以大眾面貌出現的無組織群體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視的群體現象。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人數和接觸方式上。大眾是散布在廣大社會范圍內、接觸大眾傳播媒體為數眾多的一群人,大眾對社會生活的了解接觸是間接的,是通過大眾媒體發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視野所及、耳聞所達的一群人,相互之間的接觸是直接的,通過感官和軀體感知群體中的人與事。大眾和聚群都是無組織群體,具有自發性、散漫性、情緒性、無責任性等。

國外將聚群行為稱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大眾集合現象。原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稱為“非集體行為”(或譯為“集體外行為”),而我國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文獻上,一般譯為“集體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沙蓮香教授稱為在公共場合或社會活動中出現的集群現象。蘭州大學曹孟勤教授等認為,譯為集體行為不妥,稱為“群體行為”失之過寬,沒有限制,稱為“非集體行為”也不妥,因“集體外行為”并非個體行為。因此,人道我這種偶然聚在一起無組織的一群人的行為為集群行為。我們認為“聚群行為”這個概念更能全面地動態地表達無組織的、自發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為特征。

社會心理學認為,趨群性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趨向于合群。社會生產方式越發達,生活方式越先進,各類人員的趨群意識和結群傾向就越強烈。面對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發展,社會聚群現象普遍存在的、經常發生的,發生的原因、情況和結果也是多種多樣的。這種隨意性、自發的、無拘無束的聚群現象無所不在。它的啟動原因之一是出于人們最基本的交換信息需要。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學價值是減少對周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從而及時調整自身的行為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尋找到共鳴點,并力圖補充缺陷,達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補。不僅如此,而且聚群行為心理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聚群已由過去的單一性發展到多學科廣泛交叉,層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趨復雜。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優化整合聚群心理與聚群行為發生、發展的過程特征和規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探求對積極聚群行為的鼓勵、強化,以及尋求對偏離聚群行為的預測、預防和調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86年10月3日給沙蓮香教授的信中所強調的:“在現代科學技術九大部門之一的行為科學部門中,社會心理是一門重要學科。而行為乘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在條件和依據,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一般情況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動機,聚群動機驅使聚群行為。“因為一切行為的基礎和根據都是心理現象的規律,同樣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現都構成某種行為”。人的行為無一不是由動機所引導、維持和導向,而動機又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的。一個人的行為是這樣發生的,一個聚群集合行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動的支配下發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中動力,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可見,個人行為與聚群行為都是一種動機性的心理行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識到這種需要和動機,而簡單的幼稚認同就應聲而起,被動地或奇特地介入進去了。

四、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交互點

社會行為心理學主要研究個人心理與社會心理、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社會行為與社會聚群行為活動等三大領域。當代社會行為心理學是研究社會行為的內在體驗和外在表現發展變化過程及其規律的整合科學。整合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三大層面的內容,即社會環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間相互作用的宏觀社會文化行為心理整翕支;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意志、社會態度之間相互作用的中觀社會行為心理整合層;親和行為、互動行為、聚群行為、規范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微觀社會聚群行為心理整合層;這三大層面內容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整合構成了當代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有機整體,力圖發揮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三者的“雜交”優勢,克服不足,建立共性與個性、世界化與本土化相統一的社會心理學。

在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注的社會文化與亞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心理的積淀,對社會成員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會行為產生的影響,以及人格與角色待社會和赤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社會環境與文化心理的建構。

在個人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心的個人之間的相互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怎樣在社會認同層面,人際關系層面,人際溝通層面相互作用產生的角色地位與社會行為,以及后者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前者。

在群體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關注從群體到個體又從個體到群體的影響過程,在群體合作、競爭、沖突、調適等對稱性社會互動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對稱性社會互動中,如何影響人們的親和行為和規范行為,以及人個行為又如何作用于群體行為。

在各體與群體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會與社會、群體與群體、文化與文化之間,在聚群行為、群眾行為、大眾行為、偏離行為、規范行為相互作用過程中,如何鼓勵強化規范行為心理和優化整合聚群行為心理,為適應跨世紀社會的現代化而加快人的行為素質的現代化而努力。

篇4

關鍵詞 社區心理學 誕生與發展 學科概況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AbstractCommunity psychology is a new important branch of western applied psycholog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sychology,and introduces the general viewpoint .

Key Wordscommunity psychology;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general viewpoint

社區心理學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是應用心理學研究領域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學科。社區是小于城市的一個區域,是社會的基本共同體或群體生活場所,是以地緣關系為紐帶的一個群體生活組織,它既包含著住宅、工廠、商店、街道,是居民的一個生活網絡或生活系統,同時,它還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相互影響的文化群體概念。社區心理學研究社區背景中的個體,研究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及其對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1]。

社區心理學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在社區的多重層面展開研究,強調社會系統和社區情境對人們的影響,以研究預防心理行為問題和促進社會能力的途徑和措施為主要內容,并把重點放在探索和發掘個體和社區的力量及資源方面,其最終目標是促進社區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2]。

社區心理學在國外已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而在國內,有關社區心理學的研究仍然少見。文章從社區心理學的誕生與發展、學科概況等方面對社區心理學進行探討。

社區心理學的誕生與發展

社區心理學是社會現實和科學發展的產物。二戰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的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等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導致美國心理衛生運動和民權運動的興起,從而為社區心理學的產生提供了實踐的土壤。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臨床心理學的預防思想和心理學研究的生態學觀點為社區心理學提供了分析的框架[3]。

1964年,臨床心理學界提出了三種不同預防水平的理論。第一級預防理論指通過調查研究,找出引起社區流行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消除產生心理障礙的環境因素,使社區中心理不健康現象或精神疾患的發生率降低。第二級預防理論針對尚未出現任何癥狀但已經確認處于危險之中的群體的預防。例如,可以把個體撤離那種造成身心傷害的恐怖區域,也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個體自身的免疫能力。第三級預防理論針對社區中有心理障礙的病人,力爭縮短癥狀的持續期,并降低疾病的破壞性,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社會回歸環境[4]。正是這種強調社區背景和群體治療流行病的預防觀點,在更好的水平上解決了一般醫學和臨床治療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促進了社區心理學的誕生。

一般認為,社區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是1965年5月在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市舉行的社區心理學會議。在斯維姆斯哥特會議上,產生了創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社區心理學的呼聲。社區心理學關注“在復雜的交互做作用過程中,連接個體行為和社會系統的心理學過程” [5]。第二年美國心理學會成立了社區心理學分會(第27分會)。20世紀70年代早期,美國開始出版《美國社區心理學報》和《社區心理學報》,各種教科書也相繼問世[6]。

真正標志美國的社區心理學在學科建設上取得獨立地位的是1975年4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州Austin市召開的學術研討會。會議將預防與促進、社會行動與公平、尊重多樣性作為主題,并討論了社區心理學家的培訓模式,促進了社區心理學同社區心理衛生領域的分離,使社區心理學真正走向學科獨立和特色化發展[7]。

1987年,美國心理學會把社區心理學分會的名稱改為“社區研究與行動學會”(SCRA),使美國的社區心理學走向多學科合作并更加重視行動研究的新階段。

目前,社區心理學作為一個在社區公共生活與民主決策中具有重要滲透力的應用學科,對美國的社會生活正在發揮著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歐洲社區心理學的出現比北美晚10年,英國于1976年和1986年相繼出版了Bender M.的《社區心理學》和Koch H.的《社區臨床心理學》,1991年創辦了《社區和應用社會心理學報》[8]。在拉丁美洲,1975年波多黎各大學心理學系最早開設了名為社區心理學的課程,80年代之后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社區心理學不斷得到發展[9]。

社區心理學的學科概況

社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社區心理學關注的是個體與社區、社會的關系,關心的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人的理解,社區心理學家致力于應用基于這種理解的知識來改善和增進人的生活質量,目的是理解人和幫助人。社區心理學既是心理學的分支科學之一,又是一種助人的職業,社區心理學是力圖在人們的真實背景和社會系統中理解和幫助人的學科及其實踐。社區心理學的對象是人與社會背景的交界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10]。為了理解個體、社區和社會的聯系,社區心理學進行了生態學水平分析。

社區心理學的基本觀點:社區心理學服務和干預的重心是增進個人和社區現有的心理防御力,發展和提高人們的能力而不是治療人們的病理和缺陷。以預防和早期干預為重點,可以大大減少要求給予心理及藥物治療的人數。因此,社區心理學家的工作應該聚焦于一級預防(預防心理問題出現)和二級預防(在心理癥狀的早期階段進行干預),而不是三級預防(對官能障礙的治療等)[11]。

人與環境相互作用觀是社區心理學家十分認同的觀點。社區心理學者十分認同Lewin的行為公式B=f(P,E),即為人的行為是個人、環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數。西方心理學普遍存在著重視P成分而輕視E 成分的現象[12]。社區心理學主張把人的心理和行為與他們所處的社會背景以及社會系統聯系起來,認同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從而力圖消除個人主義的偏差[13]。社區心理學認為人們與他們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系多數是帶有回報性的,人們與所處的環境之間構成了一種整體的、不可分割的、雙向的影響。

社區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社區心理學與其他學科、非專業人員的合作態度,決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樣性。[14]參與觀測法,指研究者“加入”社區,假設內部和外部視角,和成員一起生活、工作;個體定性訪談法,是以合作方法、開放式問題來消除參與者語言和經驗的影響,集中于小樣本研究;社區個案研究法,是一段時間研究單個組織或社區的方法;定量觀測法,是從大樣本中進行標準數據的測量和統計分析;隨機區組實驗法,則是通過控制組和標準化進行的社會革新[15]。

社區心理學與相關學科的比較:社區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的關系。社區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獨立的學科,不能將其視為臨床心理學的一個發展領域,甚至是一個分支。二者既區別,又聯系。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①社區心理學強調社區環境和系統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而臨床心理學強調對個體疾病的診斷、咨詢與治療。②社區心理學注重問題行為或心理失調的事先預防,帶有主動性;而臨床心理學注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事后治療,具有被動性。③社區心理學重視人的潛能,鼓勵個體參與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方案中,專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關系;而臨床心理學把治療焦點放在個體的缺陷上,忽視個體的潛能,專家與病患是醫患關系。④社區心理學干預工作通常是由非心理學工作者或非專業工作者來完成;而臨床心理學干預工作通常是由取得資格認定的臨床心理學專家來完成。⑤社區心理學的研究以多重層面展開,強調跨學科間的合作;臨床心理學雖然也強調多學科合作模式,但僅限于重視并綜合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⑥社區心理學把基于社區合作的行動研究視為自己的活力所在;而臨床心理學把臨床實踐看作本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問題。社區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存在著很多交叉和融合,兩者都關注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具有許多共同的研究主題,在定量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較多的交叉。

社區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的關系。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區別:①在研究方法上,社區心理學把基于社區合作的行動研究視為自己的活力所在;社會心理學雖然也涉及行動研究,但它在發展歷程中主要采用實驗法。②社區心理學把預防問題行為、促進社會能力作為自己的研究主線,其應用與服務色彩較濃;社會心理學雖然也涉及心理學原理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但主要偏重一般原理和規律的探討。③社區心理學注重從中觀層次來解釋和說明社會心理問題及其機制;社會心理學雖然理想目標是從宏觀層次來解釋和說明社會心理問題及其機制,但從其發展歷史來看,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放大了的個體心理學”。④社區心理學同臨床心理學中的心理健康服務存在較多交叉;社會心理學同社會學中的人際交往、社會變遷等領域存在較多交叉。社區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也是密切聯系的。二者都關注人的社會能力發展及和諧社會建設問題,注重社會因素對個體心理行為的影響。另外,兩者都十分重視本土化問題,因為兩者都依附于具體國別的社會文化傳統,都是為了處理及解釋具體國別的社會問題和促進公民的健康發展[16]。

社區心理學有其可取之處:社區心理學試圖克服西方心理學的個體主義的偏差,有意將個人還原到社會生活情境之中,主張情境人的理論觀點,認為人的行為與他的背景和系統是不能夠分離的、相互作用的關系,這一基本觀點是符合實際的。社區心理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社區心理學帶有西方主流價值觀的烙印,他們主張的情境人、人與環境的互動理論等仍然是以個體為本位、以個人為出發點的,忽視或者是有意回避社會政治、經濟等系統。

西方的心理健康系統經歷了由專業醫療機構到社區咨詢和治療機構的轉變,強調預防和培養人的適應能力。在社區建設中強調公民參與,社區構建和授權,強調理解和尊重人的多樣性,倡導建設生態化的社區。這些理念對于中國心理健康系統的發展和完善,建設新型和諧社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區心理學都有深刻的意義和重大的價值。社區心理學的參與觀測,個體定性訪談等研究方法極大豐富了社區研究的方法,為客觀、真實、有效的進行社區干預和預防,提高人的適應能力和勝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吸收和借鑒國外社區心理學的理念、方法的基礎上,挖掘我國的文化傳統,研究和發展出適應中國社區的理論和方法,可以豐富我國的心理學理論研究,同時為社區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車文博,主編.當代西方心理學新詞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3、16 劉盛敏,陳永勝.西方社區心理學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9(5):16-22.

4 馮增俊.美國社區心理學概述[J].心理學動態,1989,2:45-55.

5 Bennett C.C.,Anderson L.S.,Cooper S.,et munity Psychology: A report of the Boston Conference on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sts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Bost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6 Duffy K.G.,Wong F.Y.社區心理學[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7 Dalton J.H.,Elias M.J.,Wandersman 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M].Belmont: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2001.

8 佐斌.西方社區心理學的發展及述評[J].心理學動態,2001,9(1):71-76.

9 Montero R.H.Parallel Lives:Community Psycholog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6,24(5):589-605.

10 Orford munity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J].Chichester:Wiley,1992.

11 Glenwick munity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Delinquency[J].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1988,15(3):276-285.

12 Tuner J.,Oakes P.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concept for social psyc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individualism,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influence[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6,25:237-25.

13 Heller K.The Return to Community[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9,(17):1-16.

篇5

著名心理學史家波林曾經說過,“一部心理學史,就是一部實驗心理學史”。實驗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和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心理學的繁榮和進步。由北京師范大學董奇、邊玉芳教授主編的“心理學經典實驗書系”精心選擇心理學發展史上科學嚴謹、極具代表性、設計巧妙的實驗,引導讀者從新的角度重新梳理和理解各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關鍵理論問題和現象,為研究者認識和掌握實驗研究方法的特點、范式以及應用提供了清晰的脈絡。同時,該書系還將實驗本身以及實驗所闡釋的實踐意義加以引申和拓展,在促進心理學基礎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心理學的社會和教育服務價值方面堪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兼具學術著作的嚴謹科學性與心理學的生活性與教育性,這也是本套書系得以入選“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的原因之一。相信廣大基礎研究工作者、一線教育工作者和一般公眾都會從該套叢書中獲益。總體看來,該套叢書有以下特點。

一、涉及六大重要、經典,且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心理學分支領域

心理學的分支學科有很多,該套叢書特別選擇兒童心理、教育心理、管理心理、社會心理、生活心理、健康心理等六大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分支領域,通過既嚴謹科學又生動有趣的語言對這六大重要領域的心理學理論和實踐問題予以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闡釋,為研究者整體掌握人類心理活動、為心理學與人類現實生活的結合提供了很好的科學素材。

二、每本著作都以該領域最為核心的理論、發展問題和現象等作為主題

叢書的每本著作選擇的主題既是該領域中的重要理論問題、發展現象,也是教師、家長、一般公眾等關心和困擾的現實問題,且按照從一般理論到相關方面發展再到影響因素、相關教育建議等的邏輯順序組織每本書的框架。既能幫助研究者進一步深入理解有關理論和現象,也能為學校、家庭教育和一般公眾的生活提供科學研究的啟示。

三、實驗案例選擇巧妙、引用經典,具有代表性、嚴謹性和科學性

書系的系列著作秉承著“經典”的原則來精選實驗,呈獻給讀者最為經典科學的實驗,所選擇的實驗案例目的明確、設計精巧,能夠科學準確且通俗易懂地揭示人類的心理特點、規律和相關影響因素等。而且通過對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的客觀準確的介紹,也能幫助讀者從中領悟到實驗研究方法的特點、范式和應用。

四、語言準確精煉、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嚴謹科學與通俗易懂相得益彰

書系力求通過通俗有趣的語言來闡釋基本的理論和關鍵問題。這首先體現在全書的標題設計上,作者巧妙運用有趣的、吸引眼球的語言或提問的方式來概括實驗所揭示的理論和發展問題的精髓。在每一個主題的闡述中,作者首先科學簡略地介紹理論或問題,并在“實驗應用”部分引經據典,提供大量豐富的拓展資料,進一步提升實驗的理論含義和教育意義,實現了科學嚴謹和輕松有趣的和諧搭配。這種深入淺出的闡釋,易于讀者理解和消化,能夠強化人們對于抽象理論和原理的理解和記憶,增強人們對于某一心理現象和問題的科學認識和應對。

五、適用讀者范圍廣,將成為心理學實驗研究方法普及以及心理學在大眾生活中普及的重要窗口

該套叢書既有對人類心理活動的理論和現象的介紹,也通過具體呈現每個實驗的目的、設計及操作程序、實驗結果等對實驗研究這一重要方法進行了介紹,最后通過實驗應用將實驗本身的理論和應用價值加以引申。這樣的設計思路對于心理學研究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人類心理活動的理論和現象,對于方法學工作者更深刻地體會實驗研究的特點、范式和作用,對于一般公眾通俗地掌握人類的心理活動規律、理解人類自身的心理發展特點和現象,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具有重要啟示。因此,可以說,本書是一本適合心理與教育研究工作者,也面向教師、家長等一般公眾的適用范圍極為廣泛的書籍。

《兒童心理學》

本書選擇8個方面共64個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中的經典、巧妙的實驗案例,對兒童發展的重要理論和現象進行了嚴謹、科學、通俗、有趣的解釋,為讀者了解兒童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重要心理特征的發展特點、不同年齡階段的獨特發展現象等提供了新的證據和角度。比如,該書首先從“成熟與學習哪個更重要”“心理發展是由遺傳還是環境決定的”“發展是分階段的還是連續的”“發展有關鍵期嗎”等等理論問題開始,進而過渡到對兒童認知、情緒、道德等方面的重要發展特點、規律、環境影響因素方面的闡釋,對兒童各項重要心理特征的發展獨特性、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進行科學教育和指導等進行了介紹。例如,兒童的思維、語言和自我意識是如何發展的,電視是兒童的好保姆嗎,兒童的攻擊是如何習得的又該如何矯正,什么樣的親子關系更有利于孩子成長,等等。這些基礎理論、發展規律和現實發展中的普遍現象、問題等有機結合的組織框架對于研究工作者梳理兒童心理發展脈絡,對于一般公眾了解兒童發展的特點、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的成因以及如何對其幫助和指導等大有裨益。

《教育心理學》

學習和教學是一個龐大的研究課題,既涉及學習、教學的本質、特點,以及學習的普遍規律和現象,也因為受到個體發展經歷、成長環境、所受教育的特點等而表現出獨特性。《教育心理學》一書正是把握了這一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和我國教育改革的現實需求和特點,緊密圍繞學和教兩大科學問題組織全書框架,選擇9個方面64個生動有趣的經典實驗案例,對學習的本質、學習的基本心理規律等基礎問題,以及學習的普遍現象、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促進學習的科學方式等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科學、深入、生動的闡釋。作者在主題框架設計上,既沒有面面俱到,也沒有掛一漏萬,而是按照從基本理論到普遍現象、關鍵問題,再到科學教育指導的邏輯組織內容。比如,該書既有對學習本質、學習的科學規律等基礎問題的闡釋,如“學習的本質”“學習的記憶策略”“學習遷移規律”等;也有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普遍現象的科學解釋,如“人的從眾心理是怎么回事”“習得性無助對于學習動機的影響”等;還有對影響學習的關鍵因素的闡釋,比如“成就動機對學習的影響”“情緒影響學習”等;更有為教師、家長提出的科學的教育指導建議,如“過份獎勵無益于學生內在動機的維持”“怎樣發揮期望效應的作用”“怎樣合理地進行表揚和批評”“怎樣培養孩子的親社會性”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還特別將“創造力培養”和“道德學習”作為該書的兩個重要主題,這恰好應和了我國未來人口素質建設對于當代兒童青少年創造能力、思想道德的要求,是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綜合素質提升中亟須關注和加強的兩個方面。

《管理心理學》

實驗是心理學中最常使用的研究范式,正是因為實驗,管理心理學逐漸成為一門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管理科學的獨立學科。然而一直以來,管理實踐者們并沒有對這一學科引起足夠的重視,究其原因,管理心理學的眾多理論往往過于抽象和籠統,與現實管理環境有一定的心理距離,且往往欠缺可操作執行的具體辦法,因而如何讓心理學研究結果真正能夠指導管理實踐一直是困擾管理心理學領域研究者的一個難題。針對這一問題,《管理心理學》進行了大膽而有力的嘗試,書中不停留在理論層面的介紹,而是結合實驗結果以及作者自身的管理實踐經驗,提出了很多頗具實用性、有效性的實踐方案,供管理者選用。在此舉一例:職場中,很多信息的傳達不能總是通過直接的方式,否則可能影響個別員工的情緒或自尊。這時“暗示”就變得非常重要。不過并不是每位管理者都能夠很好地使用暗示,有時暗示不到位,不僅不能達到效果,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因此,該書中專門設立一章介紹一個關于暗示方法的實驗研究。研究通過區分不同暗示者特征、受暗示者特征和暗示情境可能達成的暗示效果來發現職場中有效暗示的心理機制。最后作者專門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例如如何使用權威語言和群眾語言來管理員工,在怎樣的情境下可以以行動來暗示員工等等。作者對每個方法都進行了詳盡具體的介紹,使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涉及的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廣泛關注的問題,例如“怎樣認識自己”“怎樣為他人喜愛”“偏見是如何產生的”,等等。《社會心理學》一書不僅為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本極佳的課外讀物,同時也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社會心理學的普通讀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舉個例子,在介紹認知失調理論的相關實驗時,作者并不急于講解實驗過程,而是以一個小故事作為導引:一個青年被催眠了,催眠師讓他在晴天穿上雨衣和雨靴,去很遠的地方買6瓶他并不喜歡喝的咖啡。等他回到家,從“夢”中醒過來后,他竟然給自己的這些不合常理的行為做了充分的解釋,比如天氣多變所以要穿上雨衣、買咖啡是為了放松心情……這個生動的小故事為介紹費斯汀格的“一美元與二十美元”的認知失調研究實驗做了很好的鋪墊,讓原本很難講清講透的認知失調理論立刻生動起來。

本書另外一個可貴之處在于,雖然介紹的是西方心理學中的經典實驗,但是探討和詮釋的幾乎都是中國現實社會中出現的真實現象。比如在介紹紐卡姆有關價值觀和態度的縱向研究時,結合的是5.12地震中,一位母親用身體保護懷中嬰兒的感人故事,引發讀者反思在當今中國這樣一個迅速發展的變革社會中,人們的心靈家園究竟在何方?當人們津津樂道物質追求時,人們的精神世界是否還能找回最初的美好?本書在講實驗,但最終的目的不僅在于把西方學者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實驗講透,更重要的是引發中國讀者思考當今中國的問題,在中國社會現實背景中研究社會心理學。

《生活心理學》

怎樣去剖析生活?如何才能夠智慧人生?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讀書無疑是重要的備選答案之一。一本好的書籍,不僅可以擴大讀者的視野和胸襟、滿足讀者的好奇心,還可以從整體上提高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力和判斷力。《生活心理學》一書就是一本這樣的好書。該書以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主題(例如,壓力問題、婚姻問題、理財決策問題等),用生活化的語言系統組織心理學研究中與這些主題相關的經典實驗,是一本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讀物。全書以一個個經典心理學實驗為基本單元,每一個實驗主要包括引言、實驗介紹(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實驗應用等幾部分,試圖通過對實驗背景、過程盡可能詳細、完整的介紹,對實驗結果在現實社會中的應用有深入的分析,讓讀者既能夠了解實驗所揭示的生活現象背后的科學道理,又知曉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指導自己的行為。認識生活真諦,點亮智慧人生,就來看看《生活心理學》吧!

《健康心理學》

著名瑞典病理學家韓森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人類在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生病的原因不再僅僅是機體損傷、細菌侵入、病毒感染,負性情緒、工作壓力、不良習慣等社會心理因素一樣可以殺人于無形。

篇6

一、心理學在財務工作中的理論應用研究

(一)社會心理學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依據社會心理學的觀點,除了有限理性所帶來的影響,個人的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到周圍所處的環境。應用社會心理學來分析財務工作,會計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組織的道德文化,進而影響到財務工作的質量。可以說,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狀態很大程度上是公認的會計系統的值所決定的,企業出現了不當的會計行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會計系統本身具備的價值觀。

(二)認知心理學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認知心理學是從上個世紀的50年代中期開始在西方國家所興起的一種心理學的思潮,是作為人類行為基礎的心理機制,認知心理學所研究的核心是輸入與輸出之間發生的內部心理過程。由此可知認知心理學主要是研究內在的心理活動,應用認知心理學進行財務研究是將事業單位財務人員作為了主要的研究出發點,對財務人員的思考過程進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理解個人的特征是如何影響當事人自己所做的各項決定。認知心理學研究財務人員的認知活動,主要是基于信息處理的角度來開展研究,財務人員對信息的處理過程主要由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幾個部分構成。

三、用心理學理論解讀不良財務行為產生的原因

在實踐過程中產生不良財務行為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他們之間有著密切而復雜的關系,不良財務行為和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自身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不良財務行為的出現有部分原因是因為企業的財務人員自身以及所接受的不良誘因所導致的,財務人員的行為反應了其某種財務心理,這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規律。

(一)社會心理學角度解讀不良財務行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企業自身的組織文化對于會計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事業單位財務危機的產生,大多都和組織中的文化弊病有著一定的關系。比如一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過分的強調企業自身的集體利益,這使得企業發展過程中,一些財務人員為了片面的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而喪失了作為財務人員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甚至冒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報表進行粉飾,需要企業利潤,編制虛假的財務賬戶或者開展其他的非法會計活動。而另外一些事業單位在發展中過分的強調個人利益,企業文化過分的營造員工競爭的氛圍,這往往會使得企業內部的利益沖突變得更為激烈,造成個人主義大受歡迎的局面出現,這不利于財務團隊的建設,甚至會因為企業文化的問題,導致財務人員直接的互相猜疑,影響到財務工作水平的提升。在現代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組織制度的建設是相對比較成熟的,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財務人員的行為起到約束和規范的作用,但是事業單位文化的建設卻往往落后于企業財務發展的需要,很多事業單位的企業文化建設甚至被完全忽略,這顯然不利于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也會影響到企業自身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認知心理學角度對不良會計行為的解讀1.由于懶惰所造成的理解上的偏差在進行財務數據處理的過程中,一些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使用一些比較容易獲得的數據進行決策,對數據的全面性考慮不夠充足,這種懶惰所造成的理想偏差,容易影響財務數據的質量,進而對于影響財務數據使用者的正常決策過程。如在會計實踐中,財務人員在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過程中,偏向于使用比較簡單的直接折舊計提方法,而不使用更加科學而復雜的加速折舊方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來進行會計處理,但是由于財務人員思想上的懶惰,使用了相對簡單的但是不一定精準的財務處理方法,這有可能會給事業單位產生比較大的負面影響。2.由于感性錯覺所導致的理解方面的偏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往往在做出初始的決定之后,會依據其他的信息進行一定的調整,但是這個初始決定在做出之后,往往會影響到最后的決策。比如在對一筆應收賬款是否為壞賬的判斷中,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往往只對企業以往的財務信息進行關注,而對于目前所發生的以及將來的業務考慮不足。也就是說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在開展信息決策的時候往往只是在原有初始決定的基礎之上進行微調,而不是大范圍的調整。這種由于感性錯覺所導致的理解方面的偏差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提升財務工作水平的心理學對策探討

(一)提升企業心理的凝聚力企業文化對于促進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助于為企業員工營造比較好的工作環境,進而產生向心力,促進企業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著力培養良好的事業單位文化,為財務工作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事業單位的員工也應該一同努力創造誠信、務實的工作環境,崇尚財務職業道德。實踐中崇尚誠信、道德的組織背景有利于會計人員以誠信和道德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從而賦予財務人員準確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使得財務人員能夠以會計職業道德來要求自己開展各項工作,促進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的提升。而事業單位營造以誠信為核心的財務信息系統價值取向,則可以使得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擁有積極向上、團結一致和勤奮工作的精神狀態,在會計組織內形成公正和客觀的群體意識。崇尚誠信和道德不僅僅能夠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了所共同關注的價值準繩,同時還可以對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行為起到必要的監督和約束的作用,在事業單位整體價值觀的引導下,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更加傾向于對現有規范以及會計制度的遵守。相反,要是企業自身如果缺少健康積極的企業文化,會計人員也就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響,造成一些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其行為標準和價值立場產生模糊不清的情況,影響到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嚴重時還會出現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既然事業單位文化如此重要,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應當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為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促進個體心理正能量的提升在具體的財務工作中,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認識方面的偏差。同時事業單位還要對自身的財務工作進行優化,最大限度的改善會計準則的執行效果,而在具體的工作中,可以從提升會計人員的個體心理方面入手,促進會計人員判斷能力的有效提升,這對于企業財務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會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改變以往陳舊的工作思維,建立起應有的職業判斷能力,將自身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應用正確職業判斷上來,進而提升自身的財務數據處理能力,為財務工作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財務人員還應該注重專業知識的更新,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一些新的事物不斷涌現,會計領域的新法規新規定也在不斷的出臺,這使得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事務處理中所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需要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從而更好的增強財務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有助于更好的增強會計準則的執行效果。其次,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自身知識面的拓寬,財務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技術工作,涉及到心理學、財政學、金融學以及管理學等方面的綜合知識,作為新時期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應該主動學習,掌握更多的綜合性知識,構建綜合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好的促進會計實務問題的解決。再次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應當積累更多的財務職業經驗,這是因為財務職業經驗對于財務人員來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經驗是人們在工作的長期實踐中所總結和積累出來的知識,缺少經驗很容易導致企業自身的財務行為出現偏差,影響到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所以在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工作經驗的總結,多進行練習,多進行觀察,同時還要善于將觀察的結果進行總結。除了這些之外,財務人員還應該多和其他的會計人員之間開展必要的交流,也可以通過咨詢專家意見的方式,不斷的豐富自身的職業經驗,促進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強化社會心理的控制力1.完善法規建設,強化理論研究在會計實踐中,會計準則是保障財務工作水平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還處在會計的變革期,會計制度、準則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有些條款還有著矛盾的地方,這容易造成執行混亂的情況出現,給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一方面,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會計改革賦予了企業更多的自,這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間,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不當利益,經常會出現認識偏差甚至是會計舞弊方面的行為,這無疑給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必須要制定科學準確的會計準則,依據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進行不斷的調整,以便使得一些新的會計業務的開展能夠在準則的框架之內,做到有法可依。除了要制定高質量的會計準則之外,還應當強化有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強化與新時期財務工作相互配套的指導和約束的相關措施,以防止企業自和選擇權的濫用,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和可持續向前發展。2.強化審計的監督工作審計監督工作對于財務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實踐中,審計部門應該細化企業財務的披露要求,使得審計對于會計工作的監督作用能夠發揮的更好。在具體的工作環節,審計工作可以全面系統的評價企業執行會計準則的質量,同時也可以對于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驗證和復核,這可以很好的糾正可能產生的一些偏差行為,也能夠減少會計人員出現偏差的可能性,使得企業的會計人員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更加的信心和謹慎。同時在細化披露要求的情況下,還可以促進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審慎的做出會計判斷,提升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而在具體的操作中,在細化披露內容方面,則可以要求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認真的執行一些可選擇事項的方法、程序等。

四、小結

篇7

一、心理學史的教學與研究直接促進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心理學史是對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形成與發展過程的歷史研究,是心理學的核心課程之一。對于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心理學史是必備的知識基礎,也是學習和未來從事研究的起點。而對心理學的學科發展而言,心理學史的教學與研究更是起著直接的促進作用。

心理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科。這種特殊與研究對象——人的心理與行為的高度復雜性有關。人的心理與行為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個體的生理與遺傳基礎、社會與文化環境、家庭與學校教育、心理與行為的客體或對象、業已形成的人格與個性特征、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特定的心理狀態、特殊的時空境遇等。心理學對于人的行為和心理原因的解釋分不同層面。在宏觀層面,主要從遺傳基因(秉性變量)和社會文化(環境變量)兩方面對人類行為和心理做出概括性解釋;在中觀層面,則以某一特定個體的機體變量如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以及該個體的成長經歷對其個體性的心理和行為給以解釋;在微觀層面,則試圖對構成行為的每一細小動作的原因做出內在神經和心理機制及過程的解釋。由于心理學的學科體系由出自不同文化立場的多種不同理論構成,因此,無論是就人類心理和行為的總體而言,還是對某一具體行為的原因而言,都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的解釋。以攻擊為例,心理生理或生物學試圖從女性的月經周期、暴力兇殺犯的腦機能障礙等方面做出解釋;心理動力學則認為攻擊行為是對挫折的反應;行為主義認為攻擊行為源自過去經驗過的對攻擊性反應的強化;認知理論則強調個體對于暴力和攻擊所形成的認知觀點和態度的重要性。上述各種解釋無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究竟哪一種解釋更合理則無法給出最終的結論。

心理學從未成為一門統一的學科。用科學哲學家庫恩的話來說,心理學缺乏一個穩定的“范式”,從未像其他規范科學那樣形成為學科共同體普遍接受的理論基礎。在心理學創立之初,學科內部便同時存在著四種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模式:以馮特、艾濱浩斯和鐵欽納等心理學家為代表的,以意識內容為研究對象,以實驗內省為研究方法的實驗心理學研究模式;布倫塔諾為代表的,以意識活動為研究對象的非實驗研究模式;以弗洛伊德和榮格為代表的,以潛意識為研究對象和使用臨床方法的精神分析研究模式;以英國心理學家高爾頓和美國心理學的創立者詹姆斯為代表的,以適應行為為研究對象的應用研究模式。上述幾種研究模式各自強調人類經驗的不同方面,構建出不同的理論體系,形成了心理學內部早期的分裂。在心理學隨后的發展中,又先后出現了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新精神分析等不同的學派,學派紛爭使得心理學的學科分裂現象變得更加嚴重。當代心理學的發展進一步出現多元化趨勢,出現了后現代心理學、社會建構論心理學、女性主義心理學、話語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積極心理學、進化心理學、敘事心理學、生態心理學、解構主義心理學、本土心理學、主體心理學、意識心理學、多元文化心理學和聯結主義認知心理學等多種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模式。

如培根所言,鑒古而知今,讀史以明智。面對如此紛繁復雜、林林總總的心理學學科體系,任何一個即將以心理學為業的人必須首先對前人的研究嚴加辨析,對心理學史上先后出現過的各種流派或研究模式及其發展有一個系統的領會和把握,而心理學史便是為這種思考過程提供導引。對于研究者個人而言,這種思考將幫助他選擇未來的研究立場,而對于心理學而言,這種史學思考和理論研究無疑將決定學科未來的發展走向。

二、心理學史的教學與研究豐富和加深了對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認識和理解

心理學史不僅僅是心理學一門學科的歷史,也是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縮影。歷史是由人創造的,而人總是有意識地追求某種目的的。“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愿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影響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歷史。”由于任何一種歷史事實的發生都是人類的內心世界驅動的結果,對任何時期的歷史研究都離不開對歷史人物心理的研究,人的心理因此成為“歷史研究的正當內容,是歷史學家能夠加以探究的人類過去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有歷史學家對此明確指出:歷史事實在本質上是一個心理的事實,歷史問題其實也是心理問題。從心理學的立場看,這里存在著一種逆向邏輯:心理事實反映著歷史事實,心理問題也是一個歷史問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多、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等為背景,心理的文化歷史性和社會建構性逐漸成為心理學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之一。社會建構論作為一種新的方法論取向正在從不同的側面向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領域廣泛滲透。新方法論的核心特征是強調心理的社會文化建構性。新方法論認為,個體為了被社會承認和接受,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不斷地將那些指導和確定思想、行為的社會文化模型內化為自己的心理模型。與此同時,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和體現,對人的思想、行為起著結構性作用。個體在接受一種語言的同時也在接受一種相應的文化和行為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構造了人的感知,甚至構造了人的感官、構造了人自身。

20世紀80年代后期,西方社會心理學領域出現了一個新的學科分支,稱為“歷史的社會心理學研究(HistoricalsocialPsychologyinquiry)”,致力于探索心理發生的語言、哲學、社會、歷史、文化之根源,其研究成果為當前正在發生的心理學方法論變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與理論根據。該種研究認為,由于社會文化總是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人的心理作為社會文化的投射,便具有歷史性。正如俗話說,“不同年代談不同的戀愛”。最簡單的現象中往往隱藏著最深刻的原理。20世紀50年代的我國,人們對新社會充滿了新奇與熱愛,思想單純,擇偶重人品、少功利。“”特殊的社會背景使得政治條件成為擇偶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找對象看出身,吃香的是軍人或工人。70年代末之后,知識成為“第一生產力”,大學生、知識分子一度成為青年人追捧的對象。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和物質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拜金主義開始盛行。目前,房子、車子、票子等經濟和物質生活條件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基本的擇偶條件。可見,人的心理確實是“歷史的”。

以人的內在心理作為一極,以外在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作為另一極,兩極之間構成一個系統,彼此以人的社會行為、活動或社會實踐作為中介相聯系。外部世界的變遷通過人的實踐和認識活動內化進入人的心靈,引起人的心理的變化。而個體心理的變化又通過人的行為體現和釋放出來,反饋于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促進或影響后者的發展。傳統心理學研究的對象與范圍主要局限于個體內部,即個體內在的心理要素、結構與機制等,其弊端在于不能很好地解釋人的心理的發展變化、主體與客體、人與社會的交互關系等問題。以多元文化價值理念為宗旨的新的方法論則將心理學的研究范圍擴大到由個體內在心理結構和外部社會條件相互聯系構成的完整的生態系統,其中重點關注人的心理與外在社會現實之間如何實現相互建構的過程與機制。個體內在的心理結構作為傳統的心理學研究對象,被納入新的系統之中,充當其中的一個部分或子系統。

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內,人的心理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隸屬于同一社會歷史發展系統,二者始終處于相互聯系與不斷作用的過程中,它們的發展具有同步性和諧變性。所以,某一歷史時期人物的心理可視為對同一時期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映射。隨著時代精神的發展、思維模式的改變,人的心理不斷發生歷史性的變異,導致反映人的心理特征與規律的心理學理論不斷面臨失效與被更新的命運。如在20世紀50年代,費斯廷格提出一種著名的社會心理學理論,稱為“社會比較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總是希望準確地評價自己,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個體往往選擇某些他人作為標準,將自己與對方加以比較。社會比較理論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被普遍接受。但隨著時代精神的變遷,特別是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拒絕或反對以他人的觀點和意見定義或評價自己,相反要求以自己的標準改造他人與社會。這說明隨著歷史與文化的變遷,社會比較理論所賴以建立的人的心理事實已經發生了重大變異,該理論因此需要重新審視和評價。

不僅人的心理是歷史的,各種心理學理論同樣具有歷史性。當代文化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意義心理學、話語分析、敘事研究等都是基于對心理和心理學的文化歷史性的認識。這些新的研究模式希望借助于文化、語言、意義特別是時代精神的媒介理解和解釋人的心理,代表了當代心理學發展的最新動向。因此,心理學史作為對心理學學科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記錄及其研究,不只是一部心理學的學科史,同時也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這也是為什么說心理學史與其他學科如物理學、化學的學科史相比,具有特殊的意義和重要性的原因。

三、重視心理學史的教學與研究是雙重意義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

然而,心理學史的雙重意義遠未得到充分發揮。這種現狀與我國大學心理學系長期以來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模式有關。比之西方心理學,即便是在實用主義與操作主義盛行、理論研究相對不受重視的美國,心理學史也一直是大學心理學系的主干課程之一。而在我國,由于多種原因(主要是觀念原因),在某些大學,心理學史甚至沒有列入心理學系的必修課目。即便是那些已經將心理學史列入專業必修課的大學心理學系,教學時數也最多安排一學期,一般不超過60學時,多數為40學時。在這樣短的教學時數內,授課教師不得不將深厚龐雜的心理學歷史與體系加以高度濃縮,以概略的方式向學生介紹在什么時代、由什么人、創建了哪一種心理學流派等心理學發展的基本脈絡。心理學史作為一門史學課程的專業特點從中喪失殆盡,不僅不能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心理學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與體系,培養他們學科理論素養和批判性,歷史性思維的能力,更為糟糕的是,在學生心目中普遍造成一種錯誤印象,即心理學史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那些生硬的歷史知識,除了考試取得學分之外別無益處,心理學史于是成為純粹的學習“負擔”。

篇8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應用

【中圖分類號】{G445}

1908年,英美兩國同時都有名為"社會心理學"的著作面市,例如麥獨孤所著《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羅杰斯所著《社會心理學》。自此之后《社會心理學》就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科目,逐步被人們探索。社會心理學指的是對于心理學的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結合,并將其運用的科目。對于社會心理學進行學習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了解在社會大環境中某個獨立個體的想法和做法。社會心理學不只要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還一定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1心理學在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授課中的特點

1.1心理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特點

具有與高等教育同等基礎理論、擁有先進的思想、前沿的知識以及前沿的技術是高等職業心理學教育最大的優勢,其不僅具有很高的綜合能力,還具有相對較強的靈活運用能力和將之應用于現實生活的能力。這是高職與其他高級教育的主要區別之一。

1.2學生的特點

高職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級階段,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組成成分。與大學的學生無二,高職生同樣處于青春、懵懂、涉世未深卻又對于很多事物有著好奇心且具有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沖勁的年齡段,他們也在進行著青年向成年的蛻變,內心世界也在隨著外界變化而變化,在這個年齡段他們并不具備足夠的時間用來思索。總體來說,高職學生產生的大多數共性心理問題是:逆反心理、報復心理、孤獨心理、異往困惑、嫉妒心理等。

1.3心理學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的特點

職業生涯規劃具體來講就是強調個體與整體的有機整合,在對于一個個體的各方面資本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同時,還對于個體的其他有缺點進行客觀解析,與實際結合,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找出最適合的工作路線,并為踏上這一路線做出努力。

在這門學科授課的過程中要注重對于學生們的啟發,給他們進行自我定位的機會;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性格進行指導,給他們自我規劃提供輔助指導,確保他們踏上的是自己愿意為之奮斗的道路;給他們提供心理指導使得他們保持正常的心態,依據自己規劃的路線穩步前進。為達到上述目的,導師在講授知識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指引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管理者,還是可以充當學生的朋友的角色。這對于高職院校的從業者對于教育的理解程度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求其擁有崇高的師德,對于學生的愛心以及對于其本身工作的激情,擅長與學生進行交流的能力以及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如此,還要求教師具有一定水準的心理學知識。

2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2.1社會因素

①我國的就業較為困難競爭激烈,與此同時高等教育人才過多,用人單位越發挑剔,高職畢業生的就業難度遠遠大于本科生,胡亂的提高招聘標準,造成畢業生資源的極大浪費。

②很多城市對于藍印戶口的要求有了很大提升,更有甚者對于人才的出生地作出要求,這使得外地畢業生求職愈發困難。

2.2學校因素

專科院校對于應屆畢業生一般都僅限于經濟方面的幫助,卻忽視了畢業生其余方面能力的增強和專業知識的儲備以及應聘能力的提高,有很多學校對應性的舉辦了對于畢業生的就業指導類課程,卻并無大的突破。

2.3家庭原因

大專畢業生的家庭對他們未來的就業抱有很大希望,父母想讓他們不要忍受貧窮與辛苦,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待遇好的就業機會,卻唯獨很少考慮孩子選擇的職業的前景。

2.4自身因素

①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高職類院校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自我效能感不強。與本科院校學生相比,他們不擅長應試教育,自我評價不高。

②沒有足夠的收入。由于其家庭拮據,畢業生選擇工作的時候追求速度,做不到適度的觀望。

③太過于期待好的崗位。很多畢業生有這事家庭寬裕的任務,這時的高收入的工作更加搶手,且他們更愿意在大中型城市就業,卻不想在底層工作。尋找工作機會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畢業生會由于無法得償所愿而緊張、焦慮;若再次遭遇不如愿,則很容易使他們產生極端情緒及行為。

3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高職畢業生就業教育

3.1創造主觀積極的情緒體驗

高職院校畢業生求職指導要以使學生產生積極態度為根本,將學生們的個人需要轉化為激勵他們努力的因素,引領畢業生確立正確的觀點。除此之外要將這種引領貫穿全程的教育之中,在學生剛剛入學時就要讓他們了解到,他們的任務不光是好好學習,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積極向上具體是指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可以符合自己要求的過去,積極的面對現在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或者已經出現的問題。

校方要給與畢業生更多地表現自我的機會,比如:依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讓其擔當學生干部、學科代表等職務,使其充分發揮各自長處,建議他們去適合自身性格的地方進行勤工儉學,當學生們在他們有所長的地方有所表現,他們將會得到積極的激勵,這種激勵可以給與自卑的學生信心,這可以給他們減壓提供助力,還可以使他們得到足夠的自信,讓他們感覺到快樂。

3.2培養個體積極的個性特征

經科學研究表明,與普通人比起來,盛行積極樂觀的人可以更好的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這種人可以快速的走出逆境,即便是最嚴峻的考驗,這種人也可以輕松應對。不過,一個人天生的或是從小到大接受的思想對于他的未來影響甚大,因此知道怎么做卻不一定可以做得到,理解了卻并不意味著變化。盡量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產生自己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潛力。

3.3建立學校積極的就業指導

我院的就業指導工作以學生職業規劃根本,且在逐漸在激勵班主任、輔導員、專業導師共同努力,面向各個年級、各個專業、不同對象創造并完善一套系統性、可操作性、科學性的積極化的就業指導方針。

我院會組織每屆學生進行未來規劃課程,給參賽選手支配專業的指導用來輔導賽前訓練、賽時支援,賽后總結,輔助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提高能力,使得學生逐漸自信且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我院的畢業生從業引導工作,眼下以"三課"為基礎,分別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就業指導課、學業職業生涯規劃課,以"三講"就業講座、心理講座及畢業生講座來給與學生努力方向,在每個環節都注重實用積極心理學的知識,是學生們得到更多積極的經驗,引領畢業生們了解自我,給他們的未來就業提供巨大助力。

參考文獻

[1]李玉芳.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實訴求、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0):9-11

篇9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里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系、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余條詞匯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00余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里他們將開疆辟壤,施展抱負,為人類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篇10

社會科學素養包括社會科學的一些基本常識和方法論,它是經過學術論證和檢驗的對世界的認識。就新聞工作而言,包括多學科的知識。本文以社會心理學和統計學的基本原理為例,結合幾個曾經的熱點新聞,探討社會科學素養的缺失,對受眾可能造成的誤導,以及對當事人造成的損害。

2011年10月13日,在廣東佛山南海發生了一場全國聞名的悲劇,2歲女童小悅悅(王悅)在小巷里遭兩車碾壓,其間有18人路過,都沒有施以援手,直至一名拾荒老太將其送往醫院,終因受傷過重,在醫院去世。《羊城晚報》以《兩車先后碾過兩歲女童十多冷血路人見死不救》最早爆料,斥責路人沒有及早救援,并稱路人是“冷漠”的。這成為隨后鋪天蓋地報道的主要觀點,例如,有媒體就評論道:“佛山的事件說明,有一種冷漠和無情在中國社會潛伏甚至游動著,它們隨時有可能被激活,像毒氣一樣窒息一個特定環境下人們的道德感,制造出令社會道德底線無法接受的表現。佛山那18個人的冷漠,以及肇事司機的逃逸,就是中國社會道德面貌的一個真實細節”。類似的評論還有很多,但若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看到這樣的評論。估計會請義憤填膺的評論家們冷靜一下。那18個路人是冤枉的,他們其實并非道德上存在瑕疵,而只是“多元無知”這一心理學效應下不自覺的犧牲品而已。

“多元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是社會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它被用于描述人們在公眾場合的行為模式。通常人們在公共場合里,如果遇到模糊不清的狀況、突發的事件,為了消除自身的不確定性,會觀察和模仿身邊他人的反應。結果形成彼此趨同的行為模式。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其《影響力》一書里,指出在美國普遍存在著“當一名受害者在痛苦中掙扎著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有一個旁觀者伸出援手”的情況,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凱瑟琳·季諾維斯(Cathefine Genovese)案。值得注意的是,此案和“小悅悅事件”性質類似,但情況還更為惡劣,對此案的反思導致了“多元無知”概念的提出。

1964年3月13日,紐約皇后區發生了一場兇殺案。29歲的婦女凱瑟琳·季諾維斯凌晨下班回家,在路上被一陌生男子用刀殺死。在長達35分鐘的作案時間里,兇手追逐受害者三個街區,并在她聲嘶力竭的求救聲中將其殺死。在這段時間里,38個鄰居透過窗戶目睹了兇殺案的發生,卻沒有一個人費神撥一下報警電話。最終季諾維斯因失血過多而去世。這場悲劇發生以后,《紐約時報》進行了如下的報道:“在半小時內,38名皇后區令人尊敬的守法公民眼睜睜地看著兇手在丘園三次追逐并刺殺同一個女子。有兩次,他們發出的聲音和他們的臥室里突然亮起的燈光都讓兇手吃驚地停了下來。但每一次他都返回去。找到她并刺死她。整個過程沒有人一個報警。”事件震驚了美國。其后新聞和報道的基調也同中國類似,質疑美國是不是變成了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社會。有的將其歸咎于電視上的過多暴力,導致人們對現實中暴力的過分容忍。更多的媒體人則認為是都市生活,使得個人與群體疏離。導致人的“非人性化”。

但社會心理學家仔細研究了相關報道以后。卻得出了不可思議的結論,認為之所以會發生這一悲劇事件。原因是旁觀者人數太多。因為目擊者的人數越多,使得每個人覺得自我責任越輕,這個道理適宜于中國的一句俗語,“三個和尚沒水吃”。而且人們在選擇行為的時候,通常會采用社會認同的行為模式,他人的行動是自我行動重要參考。若他人采取若無其事的態度,人們也會自然地模仿。為了證明這個觀點,社會心理學家曾做過實驗,讓一個人在大街上假裝癲癇發作,若是一個人在場時,他獲得幫助幾率是85%。而當五個人在場時,獲得幫助的幾率只有31%。

除了人數,還有幾個因素會影響到人們是否參與到幫助中去。一是對事件重要性的判斷。假若危險情況是確定和明顯的,人們施以援救的幾率會大得多。例如我們很少看到溺水時旁觀者冷漠的新聞,這是因為類似的危險顯而易見。二是通常文化習俗里人們表現得老成,舉止穩重更容易受到尊敬。三是對于陌生人,人們通常難以判斷其求救的表情和危險程度。以上也是都市為什么看上去比鄉村社會更為冷漠的原因。

那么參照上述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小悅悅案件里,大量的新聞和評論將其指向18個路人的冷漠事實上是不公平的。來自各地的打工者,在路過一個陌生街區,于下午5點并不能看清楚形勢的黃昏,又聽不到2歲的小孩發出的明確求救信號,因此不能主動停下來救援,是情有可原的行為。

可惜的是縱觀相關的評論和報道,提及了“多元無知”這一基本社會心理學現象只有一家媒體。絕大多數都犯了當年美國媒體的錯誤,將基本的心理現象無限拔高,這反映了社會科學素養的缺失。過去比較強調記者的科學素養,但是一直沒有注意社會科學素養的培養。這使得小悅悅事件里18個路人被過分的指責,承擔了太多的罵名,而廉價的指責并無助于事件的解決,反而導致對社會道德水平過于悲觀的估計。

在小悅悅事件新聞報道和評論里,違背社會科學常識的還有其他,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情況幾乎是很多新聞報道的通病。上述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接下來筆者從統計和概率的角度探討小悅悅及其相關事件中存在的報道誤區。

通常新聞記者是好事之徒,喜歡對突發事件進行報道,并上升到普遍的意義,但這歸納意義的過程其實存在著以偏概全的極大可能性。依據統計和概率規律,個體只能有限度地代表整體,例如一個人的犯罪,這并不能否認其家庭,更不能牽扯到他的種族和國家。而在小悅悅事件里,眾多媒體不是將其視為個案處理。探討出現類似情況下避免危機,而是提出過于宏大的命題。有媒體這樣寫道“因為小悅悅的悲劇,是在以一種極端殘忍、極端血腥的方式,告訴我們:道德病了,人心病了,制度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很顯然,小悅悅的遭遇,又一次次戳破了我們社會的道德膿皰,推倒了那些虛華與矯飾的沙塔,也是對GDP神話的某種嘲弄。”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不負責任的評論,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目前還沒有找到很好的測量手段來評價。中國既有小悅悅案這樣的悲劇,但也有最美司機、最美媽媽等充滿正能量的案例。要說明道德整體水平的上升和下降,需要更大規模的統計和測量。

國外有學者就指出,概率統計知識應當是公民的基本素質。不具備這方面的素質。從事新聞報道就很難避免夸大其詞,以偏概全,造成社會不必要的損失。以最近發生的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案為例,2013年4月16日,復旦大學研究生黃洋因被其室友投毒,不幸去世。悲劇發生后,媒體進行廣泛報道,有的指出這是醫學院的教育缺乏人文素養所致,有的評論說“只有高智商、缺乏高情商的大學生,充其量不過是存在缺陷的半成品。而情商扭曲的高材生甚至可能成為貽害社會的危險品”,有的指責這是中國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結果,有的提出中國的大學教育制度就有問題,還有的建議徹底改變現有的大學生住宿體制,將合租制改為自愿選擇或者一人一屋。只有少數媒體能夠比較客觀地指出,大學生的精神和心理疾病發病率的問題。

事實上報道新聞的時候。人們對大學生這個樣本的理解就已經出了概念上的錯誤,似乎發生惡性案件是不可思議之事。但客觀而言,大學生目前早已不是擴招前的數量。有統計指出中國在校大學生的規模已經將近3000萬,相當于英國人口的一半。在這樣規模的人口基數下,出現精神疾病,發生刑事案件的數量自然會大得多。有人指出相比過去,大學生同室相殘的新聞數量多了很多。但如果比較下人口基數,以及媒體的日漸開放,大體上大學生同學關系并不比過去有多大變化。為一個偶然的案件,而去指責整個教育制度是荒唐的,如果為此改變現有大學住宿結構,將是人力財力的極大浪費。

再舉一個媒體常犯的統計錯誤。在中國新聞媒體里常有癌癥村這樣的報道,指出某地特定癌癥疾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并指出這是當地化工廠等所致。因為看統計數據,似乎不應有同一疾病在某一地區明顯多發,但事實上并非一定如此。以扔硬幣為例。大家都知道正反的可能性是一半對一半,但現實情況里,并不會出現正一次、反一次輪流出現的情況,而是某段時間正面多些,某段時間反面多些,很多癌癥村也可能是這樣。高于常規數量的病例集中在一個地方是概率上非常容易出現的情況,新聞里有某人連續中大獎、某罕見病發生于一個家庭的情況,這其實并非少見。

統計和概率是理解社會的重要手段,但數據有時也會以微妙的形式撒謊,如果不是科學的測量,得出的數據將會很大程度上誤導公眾。小悅悅事件里,有輿情調查中心就做了如下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問及“‘你認為當今中國社會的道德水平相比十年前有何變化’時,絕大多數受訪者對當今社會的道德水平不樂觀,有九成以上(94.2%)的受訪者認為相比十年前,現在社會的道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倒退,其中82.1%的受訪者認為‘有很大倒退’,還有12.1%的受訪者認為‘有一些倒退”’。參加調查的有兩萬多人,樣本數目很大,看上去也很科學正規,并且在互聯網上參與填寫問卷。但這個數據并不科學權威,如果作為社會科學論文,一定通不過基本的學術評審。

互聯網的問卷調查不是科學的統計方式。它首先在樣本總量上就把大批不能上網的中國人排除在了統計之外。其次。網民的人口分布并不均衡,絕大多數網民是20-40歲之間的年輕人。第三,在互聯網上愿意投票的人本身就對這個事件有了比較強烈看法,他們表達意愿強烈,但大量不愿意表達意見者的看法就被忽略了。這就像評選歷史上最偉大的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姚明當選的可能性極大,因為愿意支持他的人極多。以不科學方法得出的統計數據,只能代表填寫了兩萬多張問卷的網民看法。

然而,上述問卷又是從具體案例出發詢問的抽象問題,誘導性是非常明顯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就發現,隨機設定的數據會影響人們對價格的判斷。例如,在屏幕上隨機播放一個數字,其后詢問被試者某個商品的價格,得到的回答大體在這個數字上下范圍內。那么小悅悅事件的新聞發生在先,再詢問對中國社會道德的看法,自然會得到更為負面的評價。

在設計調查問卷上,有傾向性的題干也會有操縱數據的嫌疑。如問及“你是否支持中國出臺有關見義勇為、幫助別人的法律”時,結果顯示,七成多(74.8%)的受訪者表示“支持”,僅一成多(13.3%)受訪者“不支持”,剩余11.9%的受訪者表示“無所謂”。

做統計問卷時的基本常識就是人的態度是容易為問卷所左右,因此提出問卷時應當采取中立的立場。并且需要將問題進行細化。上面調查里使用了見義勇為這樣的詞匯,作為社會認同的規范,讓人去選擇不支持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且題干本身也存在邏輯的陷阱,見義勇為是一件事,幫助別人又是另一回事,被糅合在一起同時出現于問卷里。但幫助他人未必就是見義勇為,明顯有誘導被調查者的嫌疑。